国外膨胀珍珠岩在农业上的应用效果

国外膨胀珍珠岩在农业上的应用效果

一、国外在农业上应用膨胀珍珠岩的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董宪章[1](2021)在《严寒地区外挂保温夹心墙板的性能和设计研究》文中认为

张琛[2](2021)在《基于DeST模拟的太原市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建筑产业产生的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的占比中尤为突出。实行各项节能政策后,既有公共建筑仍然具备很大的节能空间。而既有公共建筑中,办公建筑由于其能耗占比大、节能策略不足等问题,存在很大的节能潜力。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在逐步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除了不断开发城市空间以外,对城市现存的既有建筑进行改造也是其中重要一环。太原市许多九十年代、二十世纪初甚至更早建造的既有办公建筑存量很大,其办公条件和建筑能耗都存在无法忽视的问题。而山西省政府近年来不断推出各项建筑节能改造政策,在各项政策中明确提出了对于既有办公建筑的处理要严防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改造工作。因此本文以太原市既有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研究路线为通过对太原市典型性既有办公建筑能耗各类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以太原市为代表的寒冷地区适宜性节能改造技术。本文首先对论文的研究的目的与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目的在于分析如今的城市化大背景下既有办公建筑存在的能耗问题,并对其能耗因素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改造技术;研究意义在于为寒冷地区办公建筑节能改造相关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这部分内容首先通过文献调查与实际走访等调研方式调研了太原市的既有办公建筑。调研内容主要包含分析调研对象的围护结构现状和暖通空调设备现状进而了解其能耗结构及节能空间所在,为下一步节能改造技术的研究打下基础。其次,在了解了太原市既有办公建筑现状问题之后,论文的第二部分内容是对影响既有办公建筑能耗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得出各因素对建筑的不同影响程度。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采用DeST动态模拟软件建立典型性办公建筑基准模型,首先对围护结构的主要改造部位进行单因素分析,分析其具体传热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程度并得出适宜的传热系数值。然后通过spss分析软件及回归分析法对提取的影响既有办公建筑能耗的十个因素进行全局分析,分析其对能耗的影响程度的大小。最后,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太原市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目标及改造准则,进而提出当前建筑实践中各类节能改造技术和改造措施的具体运用,进一步提出针对太原市这一寒冷地区城市的适宜性节能改造技术策略。论文最后,通过实例研究,对太原市具体的项目案例进行节能改造技术方案设计,并利用DeST软件对改造前后的节能效果做出对比,同时对选出的具体改造方案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及构造做法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本文研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本文希望通过上述研究,为山西省既有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帮助进行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的决策者、管理者以及相关设计人员对既有建筑的改造有更加系统的了解,同时希望山西省既有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发展能更进一步。

赵申晟[3](2020)在《泰安市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的珍贵程度愈发凸显,自上世纪起,水资源就出现了短缺问题,世界人口地方增长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正因为水资源如此重要,所以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我们必须重视起该问题。中国目前的水资源缺乏程度严重,四个人的用水量才与世界水平的单人量持平,这个对比可想而知。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中用水的供需矛盾加剧,而面对此问题就需要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本文针对目前农业节水灌溉的现实和考虑因素,最终选择了泰安市岱岳区节水灌溉技术展作为研究样本,试找寻这其中所涵括的关键问题,对于目前现状更是作出一部分建议,让目前的技术更进一步,能够在农业发展方面得到应用。当前主要问题集中在农民的收入并不是很高,在环境有待优化这些方面上,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为岱岳区的农业发展提出自己的浅见。我们都知道,想要解决粮食问题,就要改变用水习惯,采取合理的利用手段,将符合生产条件的低产田地转变成为高产。首先我们需要保护现有的农田基础,其次就是不断创新培育方法,在具备灌溉节水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该项措施,将旱地涝地的农作物生产工作稳步推进,把握关键时期,不断改善当地的土地情况。在没有可以实施灌溉条件的地区,就需要把农业节水大力推进,用最大的限度完成水资源充分利用的可能,以提高作物的生产水平。农业缺水还是存在缺口的,所以我们走向节水型社会是发展所趋,只有积极开发灌溉技术才是一个正确的道路。当下对于如何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的问题,发展节水灌溉便是重要途径。把节水灌溉运用到农业生产之中,便可使氮磷等面源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对生态的污染,还可以大大提高农肥的利用率。这便是节水灌溉技术以“低污染、低排放”的形式在现代生态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体现。所以为了建立起泰安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必须要实行农业灌溉区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政策。

刘丽芳[4](2019)在《我国农村生物质资源与能源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建筑节能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其中建筑本体设计节能、建筑用能设备节能以及建筑能源来源节能是建筑节能的三种重要途径。目前,大部分研究者都致力于城市建筑或建筑群的研究,主要为高层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而对农村人居建筑的节能研究则较少。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推进正逐步加快,不仅包括农业现代化,也包括人居环境的现代化改善;城市建筑的建设标准与节能标准、以及相关建筑节能措施已基本完善,特别对于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提升空间越来越有限;同时,随着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村能源格局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农业废弃物失去了传统功能,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将农业废弃物进行高值化应用的研究思路,以期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问题。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实验测试以及软件模拟三种研究手段,针对中国现代化农村生物质资源化与能源化综合利用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研究并分析了全球范围内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的研究现状,将1974年到2016年4月份发表的所有有关生物质基保温材料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具体包括:论文逐年发表数量——表征研究取得的进展程度;发表期刊分布情况——表征该研究方向所属的重要学科或领域;研究者国籍与地域分布特征——表征此项研究的重点国家及地区;研究者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深度、测试设备以及参考标准等;针对既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为此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指导意见,并为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首次提出了一种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地质聚合物为粘结剂的建筑保温材料制备工艺,即将地质聚合物作为粘结剂并基于发泡成型工艺制备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本研究选择北方大量存在的小麦秸秆为生物质原材料,以具有半晶态三维无机网络的地质聚合物作为矿物粘结剂(由固态硅酸铝原料与碱激发剂溶液溶解并发生聚合反应生成),探索了以双氧水为发泡剂的发泡成型工艺路线。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当小麦秸秆破碎尺寸L为0.2-3cm时,材料的导热系数约为0.1W/(m·K),密度为330-290kg/m3,抗压强度为1.65-0.4MPa,吸水率为96%-90%,吸湿率为13%-3%;当预湿水与小麦秸秆质量比(Wp/W)为0-5时,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96-0.11 W/(m·K),密度为300-355kg/m3,抗压强度为1.3-0.2MPa,吸水率为86%-108%,吸湿率为13%-16%;当小麦秸秆与粘结剂质量比(W/S)为0-0.558时,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93-0.11 W/(m·K),密度为250-380kg/m3,抗压强度为0.5-3.2MPa,吸水率与吸湿率分别为60%-90%和10%-33%;当双氧水与粘结剂质量比(H/S)为0-0.0248时,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185-0.09W/(m·K),密度为900-240kg/m3,抗压强度为5.6-0.3MPa,吸水率与吸湿率分别为32%-90%与8.2%-11%。3.研究了两种规模尺度的生物质能源与资源一体化应用系统。根据所研究的生物质基保温材料制备工艺路线,材料需要一定的热量进行养护、干燥和除菌,同时考虑建筑热电用能的需求特征,提出了生物质基保温材料制备与能量生产相结合的技术思路,并借助流程模拟软件Aspen-plus平台,建立了两类系统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可得,对于燃料电池型系统,当输入生物质1550kg/h时,能制备生物质基保温材料6809-7081kg/h,同时产电316kW,并提供60℃生活热水2500kg/h;而对于燃气轮机型系统,当输入生物质23000kg/h时,能制备生物质基保温材料201396-209314kg/h,同时产电2404kW,提供60℃生活热水100000kg/h。4.提出了适合中国当代农村能源资源与环境特点的、以生物质为主的多能源耦合能源供应系统,以满足农村居住建筑以及温室大棚、牲畜圈棚等热电需求。借助流程模拟软件Aspen-plus平台完成系统的性能计算,研究了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生物质输入量为1500kg,且气化剂空气和水蒸气温度为400℃时,该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火用效率能分别达到88.34%和17.10%,投资回报期仅为3.48年;当空气当量比为0.25-0.55时,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从88%降低至43%,火用效率从17%降低至8%;当气化剂水蒸气与生物质比为0.2-0.5时,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为90%-83%,火用效率为17.1%-16.6%。本课题的研究,符合中国当下国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且可以为同领域的研究者提供生物质高值化及综合应用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郭鹏[5](2019)在《基于无机砂浆的墙体组合保温构造性能和节能分析》文中提出基于绿色建筑发展的背景,结合我国当下对建筑节能的要求,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作为促进建筑节能的重要方面,其地位越来越高。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和墙体用材改革创新工作的重视,各级政府也加强推进具有保温隔热、防火环保的多功能复合保温体系,目前我国墙体保温技术应用最多的包括外墙外保温、内保温、夹心保温。本文在此基础上构建三组合保温构造体系,以无机保温砂浆作为切入点,通过试验对适用外墙外保温和内保温的保温砂浆进行性能研究,并对墙体砌体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在实验室进行三组合保温墙体构件的砌筑和热工性能测试,通过理论计算、软件的热传导分析以及工程应用问题,为三组合构造技术在寒冷地区的推广提供应用基础。(1)材料层面上,对性能存在差异的外墙外保温和内保温的无机保温砂浆,通过试验以不同强度等级水泥为胶凝材料,玻化微珠为轻骨料,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发泡剂、可分散性乳胶粉、聚丙烯纤维等添加剂,加水充分搅拌后得到适用外墙的I型无机保温砂浆和II型无机保温砂浆,测量在改变某一变量下两种保温砂浆的28d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干密度和导热系数,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按照规范要求对自保温砌块进行基本性能测试。得出组合保温构造的材料配比和性能参数。(2)墙体试件层面上,通过试验现场砌筑三组合保温墙体试件,在建筑热工热环境模拟装置上测试其整体的传热系数,按照建筑热工规范进行理论计算。并通过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进而对稳态传热过程进行模型,分析其夏季和冬季的温度场变化,通过分析理论计算、实验室测试和模拟得到的热工结果,并结合河南省夏热冬冷地区和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规范的节能要求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到能够符合地区节能要求的三组合保温构造适用范围。(3)在对三组合保温技术的材料层面和整个体系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三组合保温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构造细节问题,结合经济和社会层面,三组合保温技术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在技术层面上该系统施工容易、进度较快、施工成本较低。

张乃于,闫双堆,任倩,王春梅,刘利军[6](2019)在《珍珠岩粒径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不同粒径珍珠岩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方法】设置大(1~3 mm)、中(50~200μm)、小(<50μm)3种粒径珍珠岩处理,对其表面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各处理的吸水及在不同温度下的保水性能;向土壤中施加大、中、小3种粒径珍珠岩,通过盆栽与土壤水分入渗试验,探究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珍珠岩表面孔隙随粒径的减小,孔隙数量减少,且孔径也减小,小粒径(<50μm)珍珠岩不具有孔隙;通过不同温度下珍珠岩持水量测定,表明大粒径(1~3 mm)与中粒径(50~200μm)珍珠岩在常温下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保水性,中粒径珍珠岩在3个处理中吸水量最大,保水性最好;通过盆栽试验,发现大粒径与小粒径珍珠岩能促进土壤水分的蒸发,减少土壤水分,中粒径珍珠岩在土壤中具有一定的保水性;通过水分入渗试验,发现大粒径与中粒径珍珠岩能促进土壤水分入渗,土壤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深度随着珍珠岩粒径增大而减小,Horton公式拟合更适合本试验的入渗模型。【结论】不同粒径的珍珠岩对土壤水分运移影响不同。大粒径珍珠岩具有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水分散失的作用;中粒径珍珠岩能良好地协调土壤水气状况,促进土壤水分入渗,并且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小粒径珍珠岩会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不宜作为土壤添加基质。

赵潘宇[7](2018)在《水性环氧树脂/水玻璃膨胀型防火涂层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硅酸钠价格低廉,容易获得,耐酸性好,以硅酸盐等无机物为成膜物的膨胀型防火涂料在被火焰灼烧或高温条件下会产生硅酸盐泡沫状的隔热层,且不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但是以硅酸无机材料为主的防火涂料的耐水性能很差,若在水中浸泡或者被雨水冲刷后,涂层极其容易脱落。所以提高硅酸系无机防火涂料的耐水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工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制备水性环氧树脂-水玻璃复合乳液,通过离心方法测试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当水性环氧树脂含量为20%,制备温度为60℃,搅拌速度为1500 r/min时,得到水性环氧树脂-水玻璃复合乳液稳定性最佳;第二部分是利用第一部分制备的复合乳液作为成膜物,以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和季戊四醇为膨胀体系,以滑石粉、钛白粉、膨润土和空心微珠为颜填料。再设计正交实验探究膨胀体系、成膜物以及空心微珠的最佳比例。通过耐水测试、大板燃烧测试、锥形量热仪测试,数据表明,当防火涂料中的膨胀体系的含量为7%,复合乳液的含量为70%,空心微珠的含量为3%,钛白粉含量为4%,其他16%时,涂料的各项性能最好。

张玉忠[8](2019)在《多孔矿物基定形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把相变材料应用到建筑领域实现对热能的存储与释放,对降低建筑物能耗有重要的意义。但现有相变温度合适的廉价商用相变材料尤其缺乏,固-液相变材料还存在渗漏及相变材料导热率低的问题。本文采用硅藻土、介孔二氧化硅、凹凸棒石等多孔材料为载体,充分利用其孔结构特性和天然禀赋,研究制备相变温度可调的、具有优异储热性能的免封装定形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制得复合材料相变温度在20-30℃之间可调、相变焓值在50-80J/g之间、1000次冷热循环后相变性能无明显衰减,具有良好的长期热稳定性以及优异储放热调温性能。研究结果有望为实现相变储能材料在建筑中低成本和高效率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也为硅藻土、凹凸棒石等资源型环保矿物材料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新途径,对实现建筑节能和非金属矿物资源开发利用,具有良好的科学意义与应用前景。研究了常用的石蜡类、脂肪酸类和PEG等低温相变材料。得到的石蜡类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约在10-50℃,相变焓约在160-270kJ/kg之间变化。得出二元脂肪酸复合体系的相变温度约在22.6℃-54.01℃范围,相变焓约在120.1 J/g-178.7J/g范围。平均分子量低的聚乙二醇相变温度约在16-40℃。分别以不同硅藻土、介孔二氧化硅和凹凸棒石为载体,采用熔融浸渗法制备定形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定形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多孔载体有效防止了液相熔融渗漏。经过200和1000次冷热热循环实验,热物性能不发生明显变化,具有良好的长期热稳定性。储放热特性曲线表明复合相变材料拥有良好的储放热调温性能。探究了多孔矿物材料载体与有机相变材料的相互作用机制,得出孔结构特性对相变材料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对于纯相变材料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变化与界面相互作用成正比,与孔径大小成反比。同时,揭示了载体材料的纳米限域作用,分析得出了复合材料的相变传热过程。硅质载体材料MCM-41对有机相变材料的微纳限域作用的强弱按RT21(-CH3官能基团)、二元脂肪酸CA-PA(-COOH官能基团)和PEG600(-OH官能甚团)的顺序依次增强。复合材料的载体不仅起到了框架支撑作用,还对其导热能力起到了增强作用,强化了其相变传热过程。规则有序的孔结构更有利于热传导的进行。研究结果为多孔矿物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可控制备、性能调控以及应用开发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李晨昱,卢树昌,王茜[9](2018)在《土壤调理剂在农业领域研究现状、问题及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调理剂是指添加到土壤中具有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生产力、促进作物生长的物质。该研究从农田土壤性状、作物生长、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等方面综述了土壤调理剂的研究应用进展,提出了土壤调理剂研究应用中存在潜在环境风险、研究不够系统全面、示范推广应用程度不高等主要问题,最后指出我国土壤调理剂产业应依托工农业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基础,研制具有改善土壤性状、降低土壤污染、产品成本适中和效果稳定的综合调理剂,在农业领域中研究应用将具有广阔前景。

王昭[10](2018)在《羧酸类低温相变储能材料的改性研究》文中认为相变储能材料可以解决能源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问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因而得到了储能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适用于蓄冷空调、冷链运输和移动供热方面的相变储能材料较少。羧酸类相变储能材料因为相变潜热高、来源广、绿色环保等优点而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循环稳定性差、热导率低、相变温度与实际应用不匹配等问题。因此,羧酸类相变储能材料的改性研究对提高其实用性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导仪(TCA)、同步热分析仪(S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辛酸-壬酸二元体系、壬酸-月桂酸二元体系和二水草酸-硼酸二元体系进行了表征,并对上述相变储能材料进行了改性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辛酸-壬酸二元体系(1)首先测定了该二元体系在不同组成下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焓数据,绘制了该体系的二元相图,发现当辛酸的摩尔分数为0.483时存在共晶点,共晶温度为1.83℃,但此相变温度与实际应用温度不匹配。当辛酸的摩尔分数为0.814时,该组成下的二元混合物的相变温度为7.6℃,相变焓为123 J/g,非常适用于蓄冷空调和冷链运输。更重要的是该二元混合物具有与共晶点相似的可逆相变行为。由此,本文对辛酸摩尔分数为0.814的二元混合物进行了相变储能研究。(2)利用DSC进行了循环稳定性测试,发现在循环过程中该二元混合物的熔化曲线高度重合,而凝固曲线向低温区发生了偏移,表现为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其对应的过冷度有增大的趋势。为了提高该二元混合物的结晶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将其与膨胀石墨进行了复合,制备了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发现当膨胀石墨的复合比例为10wt%时,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液相泄漏得到了控制,而且热导率较复合前提高了25%。同时,结晶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也都得到了改善,其原因在于膨胀石墨疏松多孔的结构为该二元混合物的成核提供了位点,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促进了结晶过程。2.壬酸-月桂酸二元体系(1)测定了该二元体系在不同组成下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焓数据,并绘制了该体系的二元相图,发现当月桂酸的质量分数为16%时存在共晶点,共晶温度为4.75℃。同时,采用施罗德-范拉尔方程对共晶点进行了预测,其预测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2)该二元体系共晶混合物较低的熔化焓限制了其应用。结合DSC曲线和相变数据分析发现,当月桂酸的质量分数为96%时,该组成下的二元混合物峰形稳定,熔点为41℃,熔化焓为163 J/g,非常适合热能储存,且在1000次循环测试中,其热物性和化学组成表现出了很好的稳定性。3.二水草酸-硼酸二元体系(1)为了降低该二元体系共晶混合物的过冷度,从15种成核剂中优选出了NaCl。发现当添加1wt%的NaCl时,过冷度由添加前的12.80℃降低到了添加后的3.64℃。另外,添加成核剂后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在100次热循环中,平均过冷度保持在3.37℃左右,熔化焓在100次循环后衰减了6.4%,而凝固焓基本保持不变,其循环稳定性较二水草酸-硼酸的共晶混合物有了明显的提高。(2)为了提高该二元体系共晶混合物的导热性能,将添加有1wt%NaCl的共晶混合物与超细SiC粉末复合。发现在有效控制过冷的前提下,当添加9wt%的SiC时效果最优,复合后的热导率较复合前提高了16.5%,且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

二、国外在农业上应用膨胀珍珠岩的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在农业上应用膨胀珍珠岩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DeST模拟的太原市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1.4.1 国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1.4.2 国内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1.5 本文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章 太原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能耗现状调研及分析
    2.1 太原市概况
        2.1.1 太原市地理环境概况
        2.1.2 太原市气候环境概况
    2.2 调查与评估方法
        2.2.1 调查方法的概念及类型
        2.2.2 调查方法的选取
    2.3 调研对象的选取及调研内容
    2.4 调研现状及问题分析
        2.4.1 太原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调研现状
        2.4.2 太原地区办公建筑现状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eST模拟的既有办公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1 能耗影响因素的选取
        3.1.1 围护结构参数
        3.1.2 室内设定参数和空调系统参数
        3.1.3 新风量指标和室内人员参数
        3.1.4 电器设备和照明参数
        3.1.5 各建筑能耗影响因素水平数选取
    3.2 基准模型的建立
        3.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3.2.2 基准模型基本参数设置
        3.2.3 基准模型的校准
    3.3 基准模型的应用
    3.4 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4.1 局部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4.2 全局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原市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4.1 太原市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准则
    4.2 太原市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4.2.1 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4.2.2 暖通、空调、照明设备节能技术
        4.2.3 环境控制节能技术
        4.2.4 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原市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实例研究
    5.1 改造案例概况
        5.1.1 项目概况
        5.1.2 改造前现状分析
        5.1.3 改造目标和内容
    5.2 改造前能耗分析
    5.3 节能改造技术方案模拟对比
        5.3.1 DeST模型建立
        5.3.2 模型参数设置
        5.3.3 节能效果对比
        5.3.4 优选方案
    5.4 节能改造技术及构造作法
    5.5 节能改造模拟效果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泰安市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2.农业推广概述与灌溉技术方法
    2.1 农业推广理论
    2.2 农业推广体系的概念
    2.3 农业节水相关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水资源综合管理理论
        2.3.4 制定农业节水规划的理论原则
    2.4 节水灌溉推广模式的研究
        2.4.1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主导型节水灌溉推广模式
        2.4.2 科教单位主导型节水灌溉推广模式
        2.4.3 企业主导的节水灌溉推广模式
        2.4.4 政府主导型节水灌溉推广模式
    2.5 节水灌溉的技术特点
        2.5.1 喷灌
        2.5.2 微灌
        2.5.3 渗灌
3 泰安市节水灌溉发展分析
    3.1 水灌溉分析
        3.1.1 应用微喷节能灌溉技术
        3.1.2 节水与配水过程相结合
        3.1.3 利用传统灌溉技术优势,提升新技术的节水效果
    3.2 发展趋势
    3.3 灌溉技术
        3.3.1 渠道防渗灌溉技术
        3.3.2 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3.3.3 喷灌技术
    3.4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趋势
        3.4.1 加强渠系改造和配套建设
        3.4.2 农业灌溉中采用信息化管理
        3.4.3 采用先进节水管理措施
        3.4.4 先进节水管理工作的发展
        3.4.5 当前农田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3.5 泰安地区节水灌溉的发展策略
        3.5.1 加强农业节水管理
        3.5.2 狠抓工业节水
        3.5.3 加强城镇生活用水管理
        3.5.4 采取工程措施,加强拦蓄地表水
        3.5.5 积极引用客水资源
4 实行节水灌溉后的效益分析
    4.1 节水灌溉整体效益
        4.1.1 节水效益分析
        4.1.2 节约土地,土地效益增加明显
        4.1.3 节省投资,提高节水效益
        4.1.4 社会效益分析
    4.2 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影响
        4.2.1 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效益的含义分析
        4.2.2 节水灌溉在发展节水效益上的理论分析
    4.3 分析计算节水效益方法
    4.4 喷灌系统的节水效益分析
    4.5 滴灌系统节水效益分析
    4.6 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效益
5 泰安市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中存在问题
    5.1 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
        5.1.1 缺乏节水意识
        5.1.2 人员经费不足
        5.1.3 缺乏灌溉设施
        5.1.4 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
        5.1.5 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
        5.1.6 缺乏健全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制度
    5.2 节水灌溉推广过程中的问题
        5.2.1 缺乏经济、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
        5.2.2 农民对节水灌溉的认识不足
        5.2.3 水价价格激励机制不完善
        5.2.4 调查取证农户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态度
6 促进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办法
    6.1 选择与应用节水灌溉设备
    6.2 发展节水灌溉的工程技术模式
        6.2.1 新建井灌区并且最大力度发展其节水增效灌溉模式
        6.2.2 北方井渠结合节水灌溉模式
        6.2.3 城郊工程技术模式
    6.3 完善节水灌溉服务体系
        6.3.1 加快改进节水灌溉技术模式
        6.3.2 结合农业发展情况完善系统工程
        6.3.3 重视对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6.4 加强农业节水灌溉的科学管理和研究
    6.5 健全水权激励机制
        6.5.1 明晰水权
        6.5.2 构建水权市场
        6.5.3 建立水权储蓄制度
        6.5.4 实施农户参与式管理
        6.5.5 加大补偿力度
    6.6 应用及推广举措
        6.6.1 进一步健全农业市场制度
        6.6.2 进一步完善灌溉管理制度
        6.6.3 加大对灌溉技术投入支持
        6.6.4 节水灌溉技术技术阶段发展历程
    6.7 加强推广人员培养
        6.7.1 改善推广人员工作环境
        6.7.2 加强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员
        6.7.3 加强推广机构建设
7 总结和展望
    7.1 对策与建议
    7.2 前景展望
    7.3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农村生物质资源与能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中国农村城镇化背景
    1.2 中国农村能源应用现状
    1.3 中国农村能源发展趋势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进展研究
    2.1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研究与应用背景
    2.2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发展历程分析
    2.3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研究地域分布
    2.4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生物质源种类
    2.5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研究方法与层次
    2.6 生物质基保温材料形态(类型)、制备工艺以及性能侧重权重分析
        2.6.1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形态(类型)
        2.6.2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制备成型工艺
        2.6.3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所关注的性能参数
    2.7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检测仪器设备、软件以及标准
    2.8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研究现存问题剖析
        2.8.1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研究技术层面现存问题
        2.8.2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研究成果表述现存问题剖析
    2.9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未来研究建议
        2.9.1 制定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研究计划
        2.9.2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形态的选择
        2.9.3 生物质基保温材料制备工艺改进措施
        2.9.4 生物质基保温材料需测试性能参数建议
        2.9.5 准确有效表达研究成果
    2.10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麦秸秆制备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实验研究
    3.1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制备的原材料
        3.1.1 小麦秸秆
        3.1.2 矿物粘接剂
        3.1.3 发泡剂和稳泡剂
    3.2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及测试过程
        3.2.1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
        3.2.2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的性能测试
    3.3 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小麦秸秆长度(L)对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性能的影响
        3.3.2 预湿水/小麦秸秆质量比(Wp/W)对生物质基建筑保温材料性能影响
        3.3.3 小麦秸秆/粘接剂质量比(W/S)对生物质保温材料性能影响特性
        3.3.4 H_2O_2/粘接剂质量比(H/S)对生物质保温材料性能影响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物质能源与资源一体化系统集成研究
    4.1 生物质能源与资源一体化系统-燃料电池为动力机
    4.2 生物质能源与资源一体化系统-燃气轮机为动力机
    4.3 生物质能源与资源一体化系统计算建模
        4.3.1 生物质部分气化单元建模
        4.3.2 燃料电池发电单元建模
    4.4 生物质能源与资源一体化系统计算结果与讨论
        4.4.1 燃料电池型系统计算结果
        4.4.2 燃气轮机型系统计算结果
        4.4.3 两种类型生物质能源与资源一体化系统应用前景与深度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物质与浅层地热能耦合能源一体化系统
    5.1 生物质与浅层地热能耦合能源一体化系统架构
    5.2 生物质与浅层地热能耦合能源一体化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5.2.1 生物质与浅层地热能耦合能源一体化系统关键操作参数
        5.2.2 生物质与浅层地热能耦合能源一体化系统性能评价准则
        5.2.3 生物质与浅层地热能耦合能源一体化系统性能计算结果
    5.3 关键系统集成参数对一体化系统性能影响特性分析
        5.3.1 气化剂空气对一体化系统性能影响特性分析
        5.3.2 气化剂水蒸气对一体化系统性能影响特性分析
        5.3.3 烟气分流比对一体化系统性能影响特性分析
        5.3.4 能源价格对一体化系统性能影响特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5)基于无机砂浆的墙体组合保温构造性能和节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试验原材料、仪器与方法
    2.1 试验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玻化微珠
        2.1.3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
        2.1.4 聚丙烯纤维
        2.1.5 羟丙甲纤维素醚
        2.1.6 发泡剂
    2.2 试验仪器及试验方法
        2.2.1 砂浆制备
        2.2.2 砂浆试件成型
        2.2.3 干密度测定
        2.2.4 砂浆抗折强度试验
        2.2.5 砂浆抗压试验
        2.2.6 导热系数的测定
    2.3 本章小结
3 三组合保温材料试验及性能分析
    3.1 外墙外侧无机保温砂浆性能试验
        3.1.1 试验方案
        3.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2 外墙内侧无机保温砂浆性能研究
        3.2.1 试验方案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试验结论
    3.4 保温砌块性能试验测试
        3.4.1 蒸压混凝土砌块分类
        3.4.2 蒸压混凝土砌块性能测试
    3.5 本章小结
4 三组合保温构造热工性能测试及节能分析
    4.1 三组合保温构造热工性能试验
        4.1.1 基本材料
        4.1.2 测试构件参数
        4.1.3 测试试验设备
    4.2 构件制作
        4.2.1 砌块预处理和材料准备
        4.2.2 砌筑无机保温砂浆墙体试件
    4.3 热工性能测试
        4.3.1 试件测试安装
        4.3.2 试件测试过程
        4.3.3 测试结果分析
    4.4 组合保温墙体构造的节能分析
        4.4.1 ANSYS稳态传热的模拟过程
        4.4.2 几何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4.3 节能效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三组合保温技术构建与效益分析
    5.1 承重外墙三组合保温技术
        5.1.1 构造层次
        5.1.2 局部构造
    5.2 非承重外墙三组合保温技术
        5.2.1 技术构造
        5.2.2 局部构造
    5.3 三组合保温技术效益分析
        5.3.1 技术优势
        5.3.2 经济效益
        5.3.3 社会效益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性
    6.3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6)珍珠岩粒径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珍珠岩的扫描电镜分析
        1.2.2 珍珠岩的保水性能测定
        1.2.3 盆栽试验
        1.2.4 土壤水分入渗试验
        1.2.5 入渗模型
        1.2.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粒径珍珠岩的扫描电镜图像
    2.2 不同温度对珍珠岩保水性的影响
    2.3 珍珠岩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2.4 珍珠岩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2.4.1 珍珠岩对土壤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2.4.2 珍珠岩对土壤湿润锋的影响
        2.4.3 珍珠岩粒径对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
3 结论

(7)水性环氧树脂/水玻璃膨胀型防火涂层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防火涂料的简介
        1.2.1 防火机理
        1.2.2 防火涂料的分类
        1.2.3 防火涂料的发展
    1.3 膨胀型防火涂料
        1.3.1 成膜物
        1.3.2 膨胀阻燃体系
        1.3.3 防火颜填料
        1.3.4 膨胀型防火涂料的阻燃机理
    1.4 水性环氧树脂
    1.5 水玻璃
        1.5.1 水玻璃简介
        1.5.2 水玻璃系无机涂料
    1.6 主要研究内容
    1.7 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二章 水性环氧/水玻璃复合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2.2.2 水性环氧/水玻璃复合乳液的制备
        2.2.3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水性环氧树脂用量对复合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2.3.2 温度对复合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2.3.3 搅拌速度对复合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性环氧/水玻璃防火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宄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3.2.2 水性环氧/水玻璃防火涂料的制备
        3.2.3 测试及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复合乳液的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3.3.2 膨胀阻燃体系的用量对涂层防火性能影响
        3.3.3 颜填料的选择及其对涂层性能研究
        3.3.4 正交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成果

(8)多孔矿物基定形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变储能概述
        1.2.1 相变储能原理
        1.2.2 相变储能材料的分类及特性
        1.2.3 相变材料的选取原则
        1.2.4 相变材料的应用
    1.3 定形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1.3.1 相变储能材料
        1.3.2 微胶囊定形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1.3.3 多孔基体定形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1.3.4 微纳限域下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性能
        1.3.5 定形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导热增强
    1.4 定形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
    1.5 课题的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2 有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热物性能
    2.1 石蜡类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热物性能
        2.1.1 基本性质
        2.1.2 相变性能
    2.2 脂肪酸类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热物性能
        2.2.1 基本性质
        2.2.2 共晶系及相变温度调节的理论依据
        2.2.3 相变性能
    2.3 聚乙二醇PEG类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热物性能
        2.3.1 基本性质
        2.3.2 相变性能
    2.4 本章小结
3 硅藻土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1 实验与测试表征
        3.1.1 主要原料、试剂
        3.1.2 实验仪器、设备
        3.1.3 试样制备与表征
    3.2 形貌与结构表征
    3.3 化学稳定性研究
    3.4 相变性能研究
    3.5 热稳定性能研究
    3.6 循环稳定性能研究
    3.7 储放热调温性能
    3.8 本章小结
4 MCM-41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4.1 实验与测试表征
        4.1.1 主要原料、试剂
        4.1.2 实验仪器、设备
        4.1.3 试样制备与表征
    4.2 形貌与结构表征
    4.3 化学稳定性研究
    4.4 相变性能的研究
    4.5 热稳定性能研究
    4.6 循环稳定性能研究
    4.7 储放热调温性能
    4.8 本章小结
5 凹凸棒石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5.1 实验与测试表征
        5.1.1 主要原料、试剂
        5.1.2 实验仪器、设备
        5.1.3 试样制备与表征
    5.2 形貌与结构表征
    5.3 化学稳定性研究
    5.4 相变性能的研究
    5.5 热稳定性能研究
    5.6 循环稳定性能研究
    5.7 储放热调温性能
    5.8 本章小结
6 多孔材料基定形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对比研究
    6.1 相变性能
    6.2 相变传热过程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论文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土壤调理剂在农业领域研究现状、问题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壤调理剂在改善农田土壤性状方面研究与应用
    1.1 物理性状方面
    1.2 化学性状方面
        1.2.1 改善土壤养分供应、吸收与保持性能
        1.2.2 改善土壤盐碱化状况
        1.2.3 改善土壤酸化状况
    1.3 土壤生物学性状方面
2 土壤调理剂在改善作物生长方面研究与应用
3 土壤调理剂在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方面研究与应用
4 土壤调理剂在农业领域研究应用中存在主要问题
    4.1 土壤调理剂在施用中存在潜在环境风险问题
    4.2 土壤调理剂研究与应用不够全面、系统
    4.3 土壤调理剂示范推广应用程度不高
5 研究趋向与发展前景

(10)羧酸类低温相变储能材料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变储能材料概述
    1.3 相变储能材料的分类
        1.3.1 无机相变储能材料
        1.3.2 有机相变储能材料
        1.3.3 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1.4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1.4.1 太阳能热利用
        1.4.2 工业余热利用
        1.4.3 电力调峰上的应用
        1.4.4 建筑节能上的应用
        1.4.5 农业上的应用
        1.4.6 蓄冷空调上的应用
        1.4.7 食品保鲜上的应用
        1.4.8 其他应用
    1.5 相变储能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1.6 羧酸类低温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1.7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内容
第2章 辛酸-壬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热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辛酸-壬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2.3 材料表征
        2.3.1 相变热行为分析
        2.3.2 循环稳定性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辛酸-壬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热行为分析
        2.4.2 辛酸-壬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分析
        2.4.3 辛酸-壬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经济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辛酸-壬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膨胀石墨的制备
        3.2.3 辛酸-壬酸/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3.3 材料表征
        3.3.1 DSC分析
        3.3.2 SEM分析
        3.3.3 FTIR分析
        3.3.4 TCA分析
        3.3.5 STA分析
        3.3.6 循环稳定性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膨胀石墨的形貌分析
        3.4.2 辛酸-壬酸/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遴选
        3.4.3 样品的化学结构分析
        3.4.4 样品的相变热行为分析
        3.4.5 样品的导热性能分析
        3.4.6 样品的热稳定性分析
        3.4.7 样品的循环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壬酸-月桂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热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壬酸-月桂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4.3 材料表征
        4.3.1 DSC分析
        4.3.2 STA分析
        4.3.3 循环稳定性测试
        4.3.4 FTIR分析
        4.3.5 TCA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壬酸-月桂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热行为分析
        4.4.2 共晶点的理论预测
        4.4.3 样品的热稳定性分析
        4.4.4 样品的循环稳定性分析
        4.4.5 样品的化学结构分析
        4.4.6 样品的导热性能分析
        4.4.7 样品的经济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二水草酸-硼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改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2.2 含成核剂的二水草酸-硼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5.2.3 含碳化硅的二水草酸-硼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5.3 材料表征
        5.3.1 DSC分析
        5.3.2 TCA分析
        5.3.3 循环稳定性测试
    5.4 二水草酸-硼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结晶性能的改善研究
        5.4.1 成核剂的优选
        5.4.2 成核机理分析
        5.4.3 循环稳定性分析
    5.5 二水草酸-硼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强化传热研究
        5.5.1 碳化硅对样品相变热行为的影响
        5.5.2 碳化硅对样品导热性能的影响
        5.5.3 碳化硅对样品循环稳定性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国外在农业上应用膨胀珍珠岩的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严寒地区外挂保温夹心墙板的性能和设计研究[D]. 董宪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DeST模拟的太原市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D]. 张琛.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泰安市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对策研究[D]. 赵申晟.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3)
  • [4]我国农村生物质资源与能源应用研究[D]. 刘丽芳. 湖南大学, 2019(01)
  • [5]基于无机砂浆的墙体组合保温构造性能和节能分析[D]. 郭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6]珍珠岩粒径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J]. 张乃于,闫双堆,任倩,王春梅,刘利军. 灌溉排水学报, 2019(02)
  • [7]水性环氧树脂/水玻璃膨胀型防火涂层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赵潘宇.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1)
  • [8]多孔矿物基定形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张玉忠.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9]土壤调理剂在农业领域研究现状、问题及前景[J]. 李晨昱,卢树昌,王茜. 北方园艺, 2018(14)
  • [10]羧酸类低温相变储能材料的改性研究[D]. 王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18(01)

标签:;  ;  ;  ;  ;  

国外膨胀珍珠岩在农业上的应用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