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半室随笔(一)(论文文献综述)
武茂昌[1](2008)在《杨守敬藏书目的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杨守敬的学术范围涉及广泛,特别是在历史地理,版本目录,金石书法,校勘辑佚等学科上,着述甚丰,而对杨守敬藏书情况的研究却相对薄弱。目前已知记载杨守敬藏书情况的书目有十三种,本论文旨在充分利用以往研究很少涉及的史料,在整理出一部新的《观海堂书目》的基础上,展开对杨氏观海堂藏书较深入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主要以杨守敬访书和藏书的生涯为主线,从青年京师访书、中年日本访书两个方面介绍杨守敬藏书的源流。重点是杨守敬日本访书的研究,从杨守敬日本访书的途径和访书成功的原因着手,展现杨守敬在日本访书的基本过程。第二章:首先介绍笔者所见到的几种“观海堂书目”及“邻苏园书目”,为整理杨氏藏书提供详实的基础;其次介绍杨守敬藏书目的具体整理步骤及过程,重新整理出一个较完整的杨守敬藏书目,基本能反映杨守敬藏书的全貌。第三章:新的杨守敬藏书目基本上反映了杨氏藏书的全貌,杨氏藏书有5132种,8724部,157051卷,可以说是数量巨大,特别是这里面珍本很多。在这些珍贵的书籍中最能反映出杨守敬藏书特色的就是“和刻本”藏书和大量的“医书”,这两类书都具有很高的版本学和史料学价值,是杨氏藏书的精华。本章主要是对杨氏藏书中的“和刻本”和“医书”进行研究。
李波[2](2020)在《延异的图像:叶灵凤书籍设计思想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20、30年代的摩登上海,是中西文化的交流场域,书籍设计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审美,更是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化表征。文化的大熔炉也为中国现代书籍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资源,而叶灵凤作为那个文化场域的跨文化译介者,在受到从清末到民初繁杂的文艺思潮影响后,所做的书籍设计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表征。就将西方元素本土化的这一创造性过程,叶灵凤承担了一位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推者,其创造性不仅在文学写作方面,在书籍设计方面更是如此。中国现代书籍设计在叶灵凤等书籍设计师的创造下,为“新文化”共同体塑造了一幅中国式的现代视觉景观,叶灵凤在从个体到社会,从社会到个体的双向循环影响中,设计语言从“中国式的唯美主义”转向“多元风格”相混合的语言表达方式,其中比亚兹莱、蕗谷虹儿以及日本艺术、西方艺术和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都曾作为叶灵凤的视觉前文本影响到叶灵凤的视觉认知,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也伴随着外域文化的延异的发生。本文通过史料搜集、图像分析、形式分析、符号学等研究范式将其设计置入更宽泛的设计网络中进行阐释,其书籍设计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语言,其商业性的一面也书写了民国初期的设计师文化,同时也为塑造民族认同和想象共同体的重要一环做出了贡献。
岳永[3](2014)在《清代笔记观初探》文中认为笔记源远流长,从先秦萌芽产生到清代波澜壮阔,其一直处于既稳定又变化的状态。稳定指其“执笔记录”的着述方式几千年一成不变,变化指作为一种文体其自身在演进的过程中和其它文体的交互影响,以及受时代发展、学术变迁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的内容上的不断变化。清代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大总结时期,笔记观在这一时期也走向繁荣和成熟。清代笔记观的呈现方式多样,除了作品、目录着述、丛书选本和序跋外,围绕笔记所展开的一系列“有意味的”行为方式也能体现清人对笔记的认知。这些静态的呈现方式和动态的行为方式综合起来共同形成了清人的笔记观。清人通过考辨源流发现,笔记“执笔记录”的着书方式源于史官的记问传统,内容庞杂之特色源于子部“杂说”之风格,汉儒考证之学不仅丰富了笔记的内容也为笔记提供了严谨的学术精神的引导,怪诞诙谐的“小说”则开拓了笔记的表现范围。笔记大体分为考古、记事、稗官三类,这种分类法对今天笔记的分类研究有深远影响。清人认为,笔记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与其它文体交互影响,形成了“兼备众体”的体性特征;是最具文人性的一种文体,在创作过程中自觉追求“雅”和“真”;书面传播方式发生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传播的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至于笔记接受,这是一个复杂的、多向度的、多层次的相互联系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从清代目录着录、整理校注、刊刻出版、书籍禁毁等举措中,均能窥得清代笔记接受的具体情形以及对笔记创作所产生的指导意义。清人关于笔记渊源流变、内容分类、体制风貌、审美特征、发生创作、功能价值、传播接受等理论问题的认识是丰富而深刻的,但历来研究界对这些问题缺乏通盘的考察,以致不能对清代笔记观形成全面而系统的认识,系统宏观的研究清代笔记观,必将对当前笔记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安莉[4](2013)在《南北宗论的形成,1537-1610》文中研究指明南北宗是中国美术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该理论自晚明诞生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其回溯历史的框架对今人仍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可是,关于这个理论的是与非在很长时间里都争议不休,甚至连其创说者是谁也从上个世纪一直争论到现在。本论文首次通过截取一个时段并建立人物链条的研究方法,对南北宗理论的形成经过进行追溯。这打破了以往仅仅围绕莫是龙或董其昌进行理论创说权进行争议的限制,为重新审视这个重要画学理论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将书籍出版的外部证据和书画题跋、着述及书信等材料所体现出的观念发展的内部证据相结合并进行分析,笔者拈出了董其昌“世近则托形以传,世远则托声以传”的观点在当时乃至现代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且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南北宗是莫是龙时已经提出的观念,但因莫氏英年早逝,所以,该理论到数年之后董其昌、陈继儒为其整理《画说》以后才逐渐为人所知。而《画说》的一再刊行和被文人着书反复征引,最终使得南北宗理论成为晚明文人的讨论热点。适逢当时松江、吴门之争愈演愈烈,于是,原本只是相对单纯的一种分类法理论,后来逐渐成为一场画坛运动的旗帜与口号。因为宦海沉浮而声名显赫的董其昌对于该理论的反复运用,终究使得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取代了声名渐黯的布衣文人莫是龙的位置,渐渐成为南北宗理论的代言人。本论文关于1537-1610这个时段的分析旨在揭示南北宗论如何在画坛上从无到有,然后从一种分类法演变成一场运动的旗帜与口号的整个过程。
周巍[5](2014)在《浦东文脉:陆深陆楫家学研究》文中认为沧海之西,长江以南,黄浦以东,浦东地脉近千年来始才逐渐浮出东海之上。秉承中华传统文化,浦东文脉在明代与浦东陆氏家学相辅相成,兴盛四百余年。然自清代后期陆氏家族衰落,浦东文脉也步入百年低迷。直至近代欧风美雨的侵袭,浦东文脉才再次复兴起来。浦东文脉的兴衰无疑受浦东地脉及经济命脉的影响。修筑海塘,煮海熬盐曾一度是浦东的经济命脉。由于地理环境的变迁,海水淡化盐业衰落。在明代苏松地区高额赋税的压力下,浦东人热衷读书举业,无形中促成浦东文脉的崛起。文化艺术通常需要世代累积。浦东文脉亦不免受制于名门望族成员在文化艺术领域的追究,及其在学术层面的造诣。明代浦东名士陆深、陆楫父子,在文学、书法、经济、政治、史学、理学等多个层面取得巨大成就。陆深倾向循旧,坚守理学,反对以阳明心学为依托的议礼派。其治家之道,提倡择贤立嗣,给宗法制提供成功范式。陆深擅长文学、书法,重视实学、史学、程朱理学,为浦东乃至上海地区文化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陆楫则长于创新,其反对禁奢的经济主张,以及提倡民族平等的思想,开启了明代的进步思潮,对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史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浦东陆氏家族,四百余年瓜蒂连绵,历经明清易代,科第家声长盛不衰。浦东陆氏家族后裔所取得的文学艺术成就,都可以追溯到陆深奠定的家学。陆深讲究文行出处,为陆氏家族赢得美名。浦东陆氏家学的传承,又涉及陆深倡导乐善好施的家风,崇理刚直的士风,清正廉洁的官风,文史并重的学风以及功成身退的隐逸之风。陆深曾担任翰林院大学士,操持庙堂文炳,是浦东文脉首推一指的奠基人。陆深非常重视学术及艺术的传承。他提倡知行并举,在学术及艺术领域博采众长,自成一家。陆深的门生,夏言、徐阶在政坛,张宾山、浦时济在书法界,都有重大影响。陆深、陆楫父子为提升浦东地区的文化脉息,率先创办陆氏俨山书院,藏书数万卷,并刊刻着作,奠定了一方之学的基础。为了抵制通俗文学的不良影响,陆深提议并参与编纂小说丛书《古今说海》,力图影响世风。自陆深起,浦东陆氏家族八代人从事文学创作,无疑深受家学影响。陆深从六世孙陆锡熊,则以《四库全书》总编纂官这一得天独厚的社会地位,最终完成浦东陆氏家学由一家之学到一国之学的华丽转身。
刘墨[6](2003)在《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文中指出本文意在寻求17世纪至19世纪乃至20世纪初期中国学术的演变形态与线索。 在学术史视界中,清学可粗略分成三段:早期的理学经学之争、中期的经学内部之辨、晚期的史学、诸子学与西学引进,构成了清学史的复杂多端——研究乾嘉学术不能忽视人物、着作或论题所产生的历史环境,跳脱环境或是错置时空都无法窥见该学术的真正意义。因为一种曾经居于主流的学术话语被另外一种学术话语所取代,往往取决于学术因素与众多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学术内部的主题变化固然可以导致新的学术意识与研究方法的诞生,而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同样是考察学术史的一条重要线索。 从研究取向的角度来看,章太炎的“外因说”强调了社会学的一面;注重实证的朴学与倾向心性义理探究的宋明理学在风貌上固判然有别,但梁启超的“反动说”似乎也割断了朴学与宋明理学之间的延续性;钱穆的“不识宋学,则无以识近代”与余英时的“内在理路”说,提示了我们注意宋人以个人心性体验来展开义理之争,而清人则以经学考证展开义理之争。但我们也必须考虑到晚明为解决义理之争而崛起的经学考证与乾嘉时期以经典为对象所展开的音韵训诂这一纯粹的考据学在本质上的区别;美国的艾尔曼则力图以“新文化史研究”的心态消解“现代化叙事”所带来的种种弊病。 本文通过对此一期间的官学、私学、藏书、出版、学术赞助人、学者型幕僚等多重因素的研究,力图清晰地展现从17世纪以后的儒学何以由注重道德伦理的完善转向经验性实证知识的系统研究。18世纪,在宋明儒家学者那里富有争议的“尊德性”与“道问学”的问题再一次被重新考虑,新一代学者偏向了“道问学”一面,“博”本身就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并且在读书人中广泛地流行开来,其结果是突出其知识性而削弱它的实践性。本文也试图对众多的专门学科如文字、音韵、训诂、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伙、注释、名物、典章、金石、职官、舆地、避讳、天文、历算、乐律等学做出学术史的描述与评价,从中提炼出乾嘉学人的学术意识、方法以及人文成就。 本文选取这一研究课题的意义还在于这样一种努力:学术史的研究应该侧重于考订形成某一阶段的学术史中的种种事实以区别于哲学史对于概念与术语的处理、区别于思想史对于意义与价值的处理。换言之,学术史的主要研究不应是哲学或思想的思辩,而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衡量其是非价值,也即是从知识增长(“学”)和方法论(“术”)的角度来描述某一学科的发展与建设——它无疑与文化史、政治史、社会史或经济史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我们也正好将要看到,17、18、19世纪的学者是如何在朝廷、书院、幕府与经济赞助人所组成的历史环境中穿梭的——这种变化真实地反映了学者的价值取向与知识系统的变化。 我相信,当我们令人信服地在借鉴了文化史、政治史、社会史等成果后,学术史的研究是如何增添其丰富性与真实性的,而思想史或哲学史也有可能在学术史所开拓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
欧明俊[7](2003)在《现代小品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挖掘梳理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在古今中外比较视野中,对现代小品理论进行较全面、系统、动态的实证性研究,总结其特点和兴替规律,提炼其有益价值,为当代小品散文及文学理论建设提供借鉴。 现代小品理论对小品概念与散文、随笔、杂文等相关概念以及自我、性灵、闲谈、闲适、幽默等重要范畴做了辨析。系统地探讨了小品形态与内质包括题材、体裁、风格、语言、笔法章法、功能及价值等特征。强调小品是个人笔调、自由文体。短小精悍,小中见大;轻松随意,亲切近情;小题大做,不弃琐屑;议论说理、言志抒情;清新自然,闲适幽默;批评讽刺,娱乐消遣。亦重反正统、反主流的思想特质。强调“言志”,反对“载道”,有救弊之功,但过重消解文学的崇高严肃和规则纪律,又走向另一极端。它广泛吸纳古今中外小品及文学理论资源,整合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但往往“偏食”或“消化不良”。它是现代散文及文学理论的补充,对现代思想文化史亦有贡献。虽多矛盾疏漏处,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陈昭[8](2020)在《潘天寿绘画款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潘天寿是熔诗、书、画、印于一炉的一代大家,尤以大气磅礴、险绝霸悍、沉雄苍古的画风名世。他是中国20世纪绘画史上卓有影响的巨匠,也是当代中国画研究领域的热点。在当前的学术研究背景下,尤其应该引起学界重视的是潘天寿绘画款识,更是独具匠心,卓尔不凡。以民族传统为基,熔古铸今,另辟蹊径,与其绘画相得益彰,堪称点睛之笔。因此,将潘天寿绘画款识作为研究课题,对于全面、深入研究潘天寿的艺术成就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本文以潘天寿绘画款识思想与款识实践为两条主线,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潘天寿绘画款识思想;第二章,潘天寿绘画款识内容;第三章,潘天寿绘画款识形式;第四章,潘天寿绘画款识形式与画面布局。这四个方面内容相辅相成、前后呼应。潘天寿关于中国画款识的理论研究成果丰富,其中《中国画题款研究》一文论述最为详尽。涉及了款识的起源、发展,以及与画面布局关系等方面,尤其“题款美”概念的提出,更是对前人中国画款识艺术理论及实践发展的总结与升华,从而将“款识”这一艺术语言提升至一种独立的艺术审美形式。绘画款识内容须以画面创作为出发点,具有补充说明画面的功用。潘天寿绘画款识内容种类多样、蔚为大观,如字号款、题画诗、题画记及印章等,且各内容侧重点亦不相同,其中名字号款、年月款、斋号室名等主要体现作者生平阅历及作画环境等;题画诗、题画记、画题等则多记述、引申、丰富画面内涵,抒发作者情感等。研究潘天寿绘画款识内容,有助于全面深刻理解其生平阅历、艺术思想等。恰当的款识形式布置对于画面具有重要的协调、构成作用。潘天寿绘画款识形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款识本身的款式布置;相关款识书法的书体、书风及款文排列;款识印章的形状、大小、阴阳及相关布置等。潘天寿尤为注重款识与画面布局的关系,其款识布置不再仅为填补画面空白,更重要的是参与画体结构及章法布局的构建,如画面布局的起承转合、虚实疏密、造险破险、边角关系等,成为画体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潘天寿绘画款识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既为当前式微没落的绘画款识艺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素材,意义深远。
窦薇[9](2016)在《中国古代山水画论重要范畴与老庄思想之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老庄思想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山水画理论之五个重要范畴:“形神”、“逸”、“淡”、“笔墨”、“意境”高度概括了山水画理论的发展历程及重要特征,它们不同程度地与老庄思想之宇宙本体论、认识论、人生论三个层面的哲学思想发生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实践中,有大量的作品可解读出老庄思想。揭示中国古代山水画,包括其历史、理论及作品与老庄思想的联系成为本研究的重点所在。具体而言,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论文第一章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形神”观与老庄思想之关系。“形神”是中国古代画论史上最先产生的审美范畴,它最初来源于人物画,随后进入山水画。魏晋至唐五代是“形神”观念集中运用的主要时期。宗炳《画山水序》中的“神”与“道”,荆浩《笔法记》中的“图真”与“自然”,都是“形神”观念与老庄思想产生联系的典型例证。“形神”观念在绘画实践中与老庄思想的联系在本章中主要通过李成与郭熙的典型作品之“神”与“道”,包括“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得以体现。论文第二章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逸品”观与老庄思想之关系。“逸”是中国古代山水画最重要的品评标准,它形成于唐宋两代,元代达到巅峰。从北宋黄修复《益州名画录》对“逸”品内涵的界定中可概括出五个美学特征,包括:传神写意、不拘常法、任自然、求简、尚远。这五个特征与庄子之“形神观”、“逍遥游”、老庄之“自然观”、老子之“大道尚简”以及庄子洒脱不羁的个性特征具有紧密联系。最具代表性的逸品画家——倪瓒,其性格特征与作品风格中均能见出老庄思想影响的痕迹。论文第三章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淡”美风格与老庄思想之关系。南宗画派“淡”美风格来源于老庄“自然无为”之思想的影响。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董其昌《禅悦》两篇具有代表性的着作说明了南宗画派之“淡”美风格不仅来源于老庄之“自然无为”的思想,同时还具有道、禅互渗的思想特征。“淡”美风格与老庄“自然无为”之思想特征的联系在绘画实践中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南派主流画家王维、董源、黄公望、董其昌的山水画作品得以体现。论文第四章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笔墨”精神与老庄思想之关系。“笔墨”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程,明清时期“笔墨”成为山水画的主要表现特征,并取代“气韵”成为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范畴。“笔墨”所蕴含的老庄精神包括“虚静”之心、“素朴”之性、“玄虚”之意、“自然”之态。清代自我派的代表画家石涛,其着名的绘画理论着作《画语录》中几个主要概念,包括“一画”、“蒙养”、“生活”、“远尘”、“脱俗”、“了法”、“变化”均与“笔墨”密切相关,这些概念同时也与老庄思想具有内在联系。石涛山水画作品的两种风格中均能找到与老庄思想的联系。论文第五章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与老庄思想之关系。山水画“意境”论的内涵及理论演进均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意境”之“情景交融”与老庄“主客合一”、“虚实相生”与“有无之辩”、“境生象外”与“言意之辨”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山水画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意境,包括:寒荒之境、清远之境、萧疏之境以及代表性画家范宽、黄公望、吴镇、李成、关仝的部分作品均与老庄思想具有密切联系。
曼石[10](1993)在《一半室随笔(一)》文中认为 仆治本草之学,多涉草木名物,偶拈平日读书心得,作小语数条,浅陋不文,幸博雅君子教。 1、紫薇。紫薇树高丈许,无皮,人以手搔其肤,彻顶动摇,遂名怕痒花。唐开元初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取义紫微垣。寻于省中植紫薇花,故白香山诗:“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二、一半室随笔(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半室随笔(一)(论文提纲范文)
(1)杨守敬藏书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杨守敬藏书的源流 |
第一节 杨守敬生平简介 |
第二节 杨守敬访书研究 |
一 青年京师访书 |
二 中年日本访书 |
第二章 杨守敬藏书目的整理 |
第一节 几种杨守敬藏书目的分析介绍 |
第二节 杨守敬藏书目的整理过程概述 |
一 选择和校勘底本 |
二 其它版本插入底本 |
三 合并成较完整的版本 |
第三章 杨守敬藏书研究 |
第一节 杨守敬藏书的特色 |
一 数量巨大 |
二 珍善本多 |
三 特有的“和刻本”和“医书” |
第二节 杨守敬藏书的“和刻本”研究 |
一 “和刻本”的概念 |
二 “和刻本”的数量及版本 |
三 “和刻本”的价值 |
第三节 杨守敬藏书中的“医书”研究 |
一 所藏医书的数量及内容 |
二 所藏医书的版本与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延异的图像:叶灵凤书籍设计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叶灵凤书籍设计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1.2 叶灵凤书籍设计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 |
第2章 西风东渐:叶灵凤书籍设计的欧洲因素 |
2.1 民国前期的审美风尚与叶灵凤书籍设计的时代背景 |
2.1.1 西方唯美主义的演变 |
2.1.2 比亚兹莱在中国 |
2.2 叶灵凤书籍设计的现代语言与欧洲风格 |
2.2.1 中国式“唯美主义”的诞生 |
2.2.2 叶灵凤与比亚兹莱的相似之维 |
2.2.3 多元风格:从构成主义、未来主义到表现主义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影响的中介:日本文化与叶灵凤书籍设计 |
3.1 跨文化因缘:蕗谷虹儿 |
3.2 叶灵凤书籍设计语言与日本艺术的浸染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统的变异:叶灵凤书籍设计的文化记忆 |
4.1 中庸之美:传统儒家思想的调和与制约 |
4.2 知觉重构:叶灵凤的书籍设计与传统中国的书画艺术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叶灵凤设计年表 |
附录2 叶灵凤设计作品图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清代笔记观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对象之界定 |
二 研究综述和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 研究框架和内容 |
第一章 清代笔记观之呈现方式 |
第一节 清代笔记观呈现方式概述 |
一、笔记文本 |
二、笔记序跋凡例 |
三、目录着述 |
四、丛书选本 |
第二节 清代笔记序跋概述 |
一、清以前的笔记序跋 |
二、清前期的笔记序跋 |
三、清中期的笔记序跋 |
四、清后期的笔记序跋 |
第二章 “笔记”之渊源与分类 |
第一节 “笔记”之渊源观 |
一、“笔记”源于史观 |
二、“笔记”源于子观 |
三、汉儒考证之学出现在笔记之内的认识 |
第二节 “笔记”之分类 |
一、“笔记”与“说部”关系说 |
二、考古类 |
三、记事类 |
四、稗官类 |
第三章 “笔记”之兼备众体 |
第一节 “笔记”与诗话关系论 |
一、笔记为诗话之支别说 |
二、笔记中“体兼诗话”和诗话中“体兼说部”说 |
三、笔记诗话化与诗话笔记化 |
四、笔记与诗话结构上的独特性 |
第二节 “笔记”与语录关系论 |
一、形式体制上“类似语录” |
二、内容取材上“类似语录” |
三、“类似语录”成因论 |
第三节 “笔记”与其他文体关系论 |
一、“皆类题跋”说 |
二、“类似日记”说 |
三、“颇类小品”说 |
四、“笔记”与其他文体关系论 |
第四章 “笔记”之创作与特性 |
第一节 “笔记”之创作观 |
一、“消遣岁月”的缘起说 |
二、从“闻”到“笔”的过程论和“述而不作”的创作观 |
三、“初非着述”“初无成书之义例”和“无次第”“无卷帙”的特征论 |
四、“增阅历”“启愚蒙”“驱睡魔”“悟妙境”的功能论 |
第二节 “笔记”之特性论 |
一、雅:笔记之文人性 |
二、真:笔记之实录精神 |
第五章 “笔记”之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笔记”之传播观 |
一、传播主体认识论 |
二、手抄、刻印、辑录、刊物登载:传播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
三、模仿、引用:阅读期待的再激发 |
第二节 “笔记”之接受观 |
一、目录着述:着录中的接受观 |
二、整理刊刻:接受方式 |
三、禁毁:清人另类接受观 |
附录:清人笔记序跋总目汇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南北宗论的形成,1537-16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一)南北宗论的创说权之争 |
(二)南北宗论形成时间的定位尝试 |
二、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一章 莫是龙《画说》刊行(1610)与南北宗论 |
第一节 《画说》刊行:万历末年的嘉兴 |
第二节 晚明人对莫是龙《画说》的接受 |
第三节 天启、崇祯年间的南北宗论热潮 |
一、 南宗成为正统 |
二、 松江、吴门之争 |
三、 松江文人的优越感 |
第二章 莫是龙的同代人:分宗的先声(1537-1577) |
第一节 北方名人李开先 |
一、 “本色”的风潮 |
二、 《中麓画品》与戴进问题 |
第二节 松江前贤何良俊 |
一、 清森阁之毁与元画之好 |
二、 鉴画着书与松江意识的崛起 |
三、 《四友斋丛说》与“元四家”概念的偷换 |
四、 行家/利家——院体/正脉 |
第三节 吴门权威王世贞与《艺苑卮言》 |
一、 王维、李思训的二分传统 |
二、 从道家南北二宗到南北曲的“顿渐分教” |
第三章 莫是龙与董其昌(1577-1587) |
第一节 董其昌的学画背景 |
一、 元画热 |
二、 宋元之争 |
第二节 董其昌的绘画之师顾正谊 |
第三节 莫是龙的鉴藏 |
第四节 “云卿一出,而南北顿渐,遂分二宗” |
第四章 董其昌的时代(1587-1610) |
第一节 初入翰林的董其昌(1587-1595) |
一、 “为此囊涩”的《西园雅集图》团扇 |
二、 南下之旅的《纪游册》 |
三、 从元到宋的兴趣转向 |
第二节 争胜的徽人詹景凤 |
一、 1590 后的编着与 1594 跋饶自然《山水家法》 |
二、 詹氏笔下的董其昌早期鉴藏 |
第三节 寻找王维:南宗之祖构想的还原 |
一、 董其昌借观王维《江山雪霁图》始末 |
二、 王维与皴法 |
结语 南北宗:是运动,还是分类法? |
附录一 近代以来的南北宗研究年表 |
附录二 与论文相关的发表文章 |
一、 关于《画禅室随笔》中一封信的猜想与反驳 |
二、 莫是龙《小雅堂集》的几个问题 |
三、 “潘光禄”究为何人——兼论董其昌对莫是龙藏画的继承 |
四、 杨补与《画禅室随笔》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浦东文脉:陆深陆楫家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古代浦东地脉、文脉梗概 |
第一节 黄浦秋涛申江潮——黄浦春秋 |
第二节 “得一龙,江水通”——浦东地脉 |
第三节 “横塘煮海”——古代浦东经济命脉 |
第四节 浦东文脉的衍生与演变 |
小结 |
第二章 明清浦东望族陆氏家学 |
第一节 浦东陆氏家族概述 |
第二节 陆深家学渊源探究 |
第三节 后乐园与浦东的造园之风 |
第四节 陆深、严嵩家学比较 |
小结 |
第三章 陆深文行出处 |
第一节 陆深与议礼派的君子之争 |
第二节 陆深与王阳明绝交考 |
第三节 陆深择交考 |
第四节 陆深暮年卜居松江府城考 |
小结 |
第四章 陆深艺文举隅 |
第一节 宽裕之风温润之气——陆深诗话研究 |
第二节 陆深庙堂文学研究 |
第三节 松江书派之中坚 |
第四节 反科举制之先声 |
第五节 史学、实学知行并进 |
小结 |
第五章 陆楫启蒙思想研究 |
第一节 浦东名士陆深陆楫与明代宗室岁俸危机 |
第二节 奢易为生——陆楫经济思想辨析 |
第三节 华夷平等——陆楫民族意识探究 |
第四节 隐恶之辩——陆楫伦理观念释读 |
小结 |
第六章 浦东陆氏俨山书院 |
第一节 陆深的书院情结 |
第二节 俨山书院课徒、藏书与刻书 |
第三节 《古今说海》编纂起因及编选体例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6)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学术史的意义 |
二、 研究乾嘉学术的基本文献 |
三、 从尊德性向道问学转变的知识学涵义 |
四、 本文所用的方法 |
第1章 乾嘉学术的学术史渊源 |
1. 外在变迁与内在理路 |
2. 汉代和宋代的学术遗产 |
3. 性理转向经史:明清之际学术精神的新趋向 |
4. 清代学术的开山:顾炎武和黄宗羲暨阎若璩和胡渭 |
5. 18世纪的官学和私学 |
6. 乾嘉时期的学术赞助 |
7. 藏书、出版事业与乾嘉学术的关系 |
8. 考据学的目标 |
第2章 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与方法 |
1. 惠栋与“汉学” |
2. 戴震与皖派 |
3. 考据学的典范:钱大昕 |
4. “六经皆史”:章学诚 |
5. 考信与辨伪:崔述 |
6. 扬州学派(略) |
第3章 乾嘉学术的全面展开 |
1. 由经学而来的辅助学科的发达 |
2. 《四库全书》的开馆及《总目》的评价系统 |
3. 今文经学的兴起及其意义 |
4. 乾嘉时期的史学 |
5. 从经学到子学 |
6. 乾嘉学术与西学 |
第4章 重新兴起的汉宋之争及朴学的解体(略) |
1. 汉学的名与实 |
2. 调和汉宋的努力 |
3. 学术界的反响 |
4. 太平天国的冲击与世风的转换 |
第5章 乾嘉学术与近现代学术的奠立(略) |
1. 学者的职业化与知识形态的转变 |
2. 经学的改变:康有为与章太炎 |
3. 疑古与辨伪 |
4. 科学思潮与整理国故 |
5. 史料的扩充 |
6. “较乾嘉诸老更上一层” |
附录 |
1 乾嘉学术年表 |
2 参考文献 |
(7)现代小品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现代小品理论界说 |
二、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三、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四、 本课题材料来源及运用 |
五、 本课题所用理论与方法 |
六、 本课题思路及总体构架 |
第一章 小品及其相关概念论 |
第一节 小品界说 |
第二节 小品与散文 |
第三节 小品与随笔 |
第四节 小品与杂文 |
第五节 小品与美文 |
第六节 小品与散文诗 |
第七节 小品与速写 |
第二章 现代小品特征论 |
第一节 小品形态与内质论 |
第二节 小品题材论 |
第三节 小品体裁论 |
第四节 小品笔法与章法论 |
第三章 小品范畴论 |
第一节 自我与性灵 |
第二节 闲谈与闲适 |
第三节 幽默 |
第四章 现代小品功能及价值论 |
第一节 小品功能论 |
第二节 小品价值论 |
第五章 现代小品理论的价值重估 |
第一节 小品理论在现代散文理论及文学理论中的地位 |
第二节 小品理论的思想文化价值 |
第三节 小品理论的负面价值及经验教训 |
第四节 小品理论与小品创作实践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8)潘天寿绘画款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涉及的“款识”概念 |
第一章 潘天寿绘画款识思想 |
第一节 绘画款识起源论 |
一、题榜——“属其官爵姓名” |
二、画题——“提纲挈领” |
三、题画赞——“长款的远祖” |
四、题画记——“题与画,互为注脚” |
第二节 绘画款识发展论 |
一、题名盖章起于何代 |
二、题写年月始于何时 |
三、题写作画地点出现年代 |
第三节 绘画款识审美论 |
一、“每侵画位,翻多奇趣” |
二、“题款美”“补空”之关系 |
第二章 潘天寿绘画款识内容 |
第一节 款识内容之名字号款、年月款、斋号室名 |
一、名字号款 |
二、年月款 |
三、斋号室名 |
第二节 款识内容之题画诗 |
一、山水画题画诗——险绝霸悍之气势 |
二、花鸟画题画诗——幽深静穆之静美 |
三、人物画题画诗——韵致拙朴之气息 |
第三节 款识内容之题画记 |
一、记述创作缘由 |
二、记录画家行踪 |
三、阐述心得体会 |
四、展开自我评价 |
第四节 款识内容之画题 |
一、体现画面画材 |
二、指明画中时令 |
三、表达画幅诗意 |
第五节 款识内容之印章 |
一、不平求平 |
二、平而不平 |
三、平中见奇 |
第三章 潘天寿绘画款识形式 |
第一节 款识形式分类 |
一、穷款“也有它最适当的地点” |
二、长款“以补充画面上的空虚” |
三、多处款布以“多处错杂的空虚” |
四、单款、上款、下款、双款相关概念及布置 |
五、隐款、印款、无款相关概念及布置 |
六、指头画款的概念及布置 |
第二节 款识形式之书法 |
一、书体 |
二、书风 |
三、款文排列与布置 |
第三节 款识形式之印章 |
一、名号章 |
二、压角章 |
三、引首章 |
四、其它布局章 |
第四章 潘天寿绘画款识形式与画面布局 |
第一节 款识形式与起承转合 |
一、“起” |
二、“承” |
三、“转” |
四、“合” |
第二节 款识形式与虚实、疏密 |
一、款识形式与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
二、款识形式与疏密——“三点三画,为疏密之起点” |
第三节 款识形式与“造险”“破险”及边角关系 |
一、“造险”“破险”——以求险绝之平衡 |
二、拦边封角——以求气势之流转 |
结语 |
一、潘天寿绘画款识艺术之成就 |
二、潘天寿绘画款识艺术之价值 |
三、潘天寿绘画款识艺术之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中国古代山水画论重要范畴与老庄思想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
第二节 已有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形神”观与老庄思想 |
第一节 “形神”观与“气韵”论的比较研究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
一、“形神”观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哲学基础 |
二、“气韵”论:“形神”观的具体化、精密化 |
三、“气”与“韵”之关系辨析 |
第二节 与“形神”观相关的两部山水画理论着作的探讨 |
一、佛道合流,以道为主:宗炳《画山水序》“形神”观之思想渊源论辩 |
二、“图真”说:荆浩《笔法记》中的“形神”观 |
第三节 李郭画派山水作品之“神”、“道”观念及美感效应 |
一、“以形写神”、“形神兼具”的李郭山水 |
二、与“形神”观相关的老庄之“神”、“道”观 |
三、老庄之“道”与李郭山水之“神”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逸品”观与老庄思想 |
第一节 “逸品”观念朔源与“逸品”的创作理念及美学特征 |
一、“逸品”观朔源 |
二、“逸品”之美学内涵及特征 |
第二节 “文人画”理论与“逸品”美学特征的生成 |
一、“文人画”与“文人山水画” |
二、两种突出的“文人画”理论与“逸品”美学特征之关系 |
第三节 逸品之冠:倪瓒的人之“逸”与画之“逸” |
一、倪瓒的人之“逸” |
二、倪瓒的画之“逸” |
第三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淡”美风格与老庄思想 |
第一节 南北分宗说及与南宗画派相关的几个问题 |
一、南北分宗说的提出及划分标准 |
二、南宗画派之渊源及思想基础 |
三、南宗画派与诗学中的“淡”美 |
第二节 王维之“空灵闲淡”与董源之“平淡天真” |
一、王维之“空灵闲淡” |
二、董源之“平淡天真” |
第三节 黄公望“萧疏之淡”与董其昌“大雅之淡” |
一、黄公望与“萧疏之淡” |
二、董其昌与“大雅之淡” |
第四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笔墨”精神与老庄思想 |
第一节 “笔墨”观念的形成与嬗变及“笔墨”与“气韵”关系问题的探讨 |
一、“笔墨”观念的形成与嬗变 |
二、“笔墨”与“气韵”的关系问题探讨 |
第二节 “笔墨”的内在精神:虚静、素朴、玄虚、自然 |
一、“笔墨”与“虚静”之心 |
二、“笔墨”与“素朴”之性 |
三、“笔墨”与“玄虚”之性 |
四、“笔墨”与“自然”之态 |
第三节 石涛“笔墨”论及“笔墨”实践 |
一、石涛《画语录》之“笔墨”论 |
二、石涛的“笔墨”实践 |
第五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审美之境与老庄思想 |
第一节 山水画“意境”理论的形成及其内涵 |
一、山水画“意境”理论的形成 |
二、山水画“意境”理论的内涵及相关特征 |
第二节 山水画“意境”理论的相关特征与老庄思想 |
一、“情景交融”与老庄“主客合一”的思想 |
二、“虚实相生”与老庄“有无之辨”的思想 |
三、“境生象外”与老庄“言意之辩”的思想 |
第三节 几种山水审美意境与老庄思想 |
一、寒荒之境与雪景山水 |
二、清远之境与渔隐山水 |
三、萧疏之境与枯景山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一半室随笔(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杨守敬藏书目的整理与研究[D]. 武茂昌. 首都师范大学, 2008(02)
- [2]延异的图像:叶灵凤书籍设计思想研究[D]. 李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清代笔记观初探[D]. 岳永.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4]南北宗论的形成,1537-1610[D]. 王安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3(11)
- [5]浦东文脉:陆深陆楫家学研究[D]. 周巍. 上海师范大学, 2014(11)
- [6]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D]. 刘墨. 南京师范大学, 2003(02)
- [7]现代小品理论研究[D]. 欧明俊.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3)
- [8]潘天寿绘画款识研究[D]. 陈昭.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9]中国古代山水画论重要范畴与老庄思想之关系研究[D]. 窦薇. 云南大学, 2016(05)
- [10]一半室随笔(一)[J]. 曼石. 家庭中医药, 1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