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叶芸[1](2019)在《GSH学院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化时代,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和教育手段,由于成人在职,集中学习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建立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为成人学生提供相关课程进行在线学习,既可以达到高等教育的成效,又实现了终身教育目的。因此,各种类型的在线教育、成人网络教育应运而生,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从新东方教育到大型开放式课程,即:MOOC等等,使受教育者能够借助成人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为更好的从事各项工作提供帮助。但是,众多的成人教育网络平台的出现,加剧了市场竞争,使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建设越来越重要。由于GSH学院当前的教务管理平台开发较早,当前平台只能满足教务管理功能,不能满足网上教育和学习的要求,为适应新时代成人教育教学及管理要求,GSH学院进行全面系统地建设具有远程教育功能的新网络管理平台是必由之路。因此,通过对GSH学院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管理进行分析研究,能够为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建设提供帮助。在此背景下,本文以GSH学院为研究对象,对GSH学院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建设项目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对成人教育以及网络教育的相关背景进行了阐述,就本文的研究意义进行了解读,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紧接着对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本文对管理、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等基本定义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就国内外对项目管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归纳,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问题分析部分,通过运用项目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了 GSH学院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项目特征与背景、项目建设要求。基于此,本文对GSH学院成人教育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的实施流程、项目需求、项目可行性分析以及项目进度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初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GSH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从项目进度、项目质量与风险、项目费用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解决GSH学院网络建设项目管理问题。通过对GSH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项目管理的研究,以期为今后深入分析研究有关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刘红梅[2](2008)在《构建网络化的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文中指出随着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理念的加深、社会竞争的激烈、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希望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年人数量日益增加,这使得成人高等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成人教育生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一直处于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效率低下、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实现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已成为我国高校成人教育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成人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介绍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的特点、研究现状,提出了针对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系统实现的总体方案,详细阐述了基于C/S(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和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内容、管理流程、系统各模块的相关功能及业务流程图、各子系统的功能,指出了系统实施方案实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用户权限设计的要求等。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各个功能部件,从学籍、注册、排课、选课、考试、成绩、教学评价、教材、网上题库等诸多方面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全面支持网络办公模式,大大减少了高校管理的手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网络化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
江金娜[3](2019)在《高校成人教育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围绕高校成人教育学生管理活动,对成人教育学生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成人教育学生规模的壮大,高校成人教育在这个形势下中得到快速的发展,这使得成人教育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管理难度、复杂性大大增加。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基于高校成人教育学生管理的特点,本文结合高校成人教育学生管理的现状,从成人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急切需求出发,分析和设计出针对高校成人教育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本文以嘉应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生管理系统为例,系统采用了浏览器/服务B/S(Browser/Server)方式进行架构,利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办公软件、SAP PoworDesigner数据库设计、Eclipse开发平台、JAVA语言为关键技术进行开发,这为系统设计提供了技术性的理论基础。然后系统主要围绕用户权限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教师管理、选课管理、学生考勤管理、财务管理、毕业及就业管理这七个模块为中心,以非功能性需求(安全需求、稳定可靠性需求、易维护需求)为依托进行了需求分析,为系统计进行包括应用系统结构、安全架构、系统平台架构、业务架构、部署方案等方面的概要设计奠定基础,从而为系统进行更好地详细设计、逐步完成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做好准备。本文设计内容覆盖了学生从入学到就业全周期管理的各个环节,涵盖了以学生管理为核心的各种功能,例如学生管理、课程管理、考场管理、成绩管理等功能模块。最后,通过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最终得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物理设计成果,解决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可设计问题从而为系统的实现奠定了基础。系统的实现解决高校成人教育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加强了系统在综合查询和分析方面的考量,更高效的利用各类资源,处理复杂的信息,为成人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帮助,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全面、适用的数据,将工作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系统的易维护性,加强了系统的灵活性,促进成人教育的各个管理人员在业务素质、管理水平和效率等方面的提高,使得成人教育学生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从而提高整个学校成人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这对成人教育的发展势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邱旭雯[4](2013)在《基于WBS方法的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时代己经到来,信息化建设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当前教育发展方向之一是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整体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为支持和服务终生学习型社会的成人教育,同样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刻影响。成人教育办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学管理体制和学生培育机制在不断完善与调整,教学管理部门对各种教学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工作越来越繁重和复杂,传统的信息管理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形式的发展和需要,高校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势在必行。本文首先立足于项目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等基础理论,认为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与工程项目有共同特点,适合进行项目化管理,可对成教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各类服务资源和管理要素进行整合,有利于实现高校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结合案例对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如组织结构以金字塔型的职能部门为主,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无法联动,对空白点工作难以到位,横向协调困难,信息闭塞;再次,根据项目管理理论中的工作结构分解法等对成教管理信息化项目进行了重新设计,提出了高校管理信息化项目中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工作流程的设计目标、原则以及主要内容,并对实施其预期效果进行评价;最后,提出了实施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中的保障体系,包括组织制度保障、资源配置保障、技术制度保障和文化制度保障等。本文基于项目管理理论与工作结构分解法对高校成教管理信息化进行研究,为高校成教管理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对高校成教管理信息化项目进行的需求分析、功能目标、设计框架等研究成果为高校教学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价值。
杨英[5](2018)在《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化深刻影响教育,以信息化全面推动教学现代化既是时代性的崭新课题,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职教界围绕此大胆探索创新,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开展丰富的创新实践,改变了我国职业教学的落后面貌。系统研究我国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创新实践,有助于丰富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有助于讲好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故事,有助于促进我国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现代化更好发展。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围绕以信息化推动我国职教教学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发展进行研究,总结经验,提出优化发展策略,重点探讨以下内容:一是探讨以信息化推动我国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创新实践,对职教教师的现代化发展过程、路径、典型做法与创新经验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中国特色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职业教学信息化大赛的发展与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发展之策。实现教师的现代化是教学现代化的前提,因此对以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发展的探讨也是本研究的核心。二是探讨信息化资源对于职教教学现代化的重要价值,研究分析我国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创新探索、典型经验,探讨促进现代优质职教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策略,尤其是“公建共享”建设的专业资源库的优化发展。三是探讨管理在职教教学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分析我国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维度与实践价值,总结创新实践经验,对我国职教特色的两大信息化组织的作为进行探讨,并针对教学管理现代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之策。四是探讨评价在职教教学现代化中重要地位,分析评价主体、内容及工具的现代化特征,提出有效融合“人评+机评”以提升我国职教教学评价的现代性,总结我国职教教学评价现代化的创新实践经验。
于萍[6](2006)在《基于B/S模式的吉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学管理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其工作的复杂性、综合性客观上要求高超的现代化管理手段。通过计算机教学管理系统实施学校教学工作的综合管理,是提升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是促进学校管理进步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成人教育学院教学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特点。并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本系统采用B/S模式开发。在对吉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发展情况的全面调研之后,完成了对开发本套教学管理系统的全面的系统需求分析。确定了吉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学管理系统由学籍管理、教务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教材管理五部分组成。并详细分析了各模块的客观需求和工作流程。然后,确定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系统开发环境、研究方法以及相关功能。并利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对吉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学管理系统的部分模块进行了用例图和序列图的描述。最后,对教学管理系统的各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在设计中兼顾了简单明了和高效实用的原则。目前本系统已投入使用,达到了预期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黄承宁[7](2013)在《成教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数据处理功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教育系统也同样面临着信息时代的巨大挑战。运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及软件开发平台,对信息进行科学化和网络化管理,己经成为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目前,几乎所有高校相关工作部门都建立了针对日常职能工作的管理信息系统。成人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成人教育自身的教学管理的特点,决定了其与全日制高校学生的管理信息系统不能共用。为了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使教务人员从繁杂的任务中解脱出来,针对南京审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具体情况开发了成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本文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通过高等学校在信息化过程中的教学管理问题,在研究南京审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针对系统的相关知识,分别介绍了基于B/S与基于C/S混合模型系统的区别与应用。深入分析了本课题的背景和目标,然后在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本系统在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准备、数据库表的设计建立、该系统实现的功能,如对学生信息的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等,以及相关教学模块的具体功能实现介绍,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对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展望。本系统界面美观、性能稳定,应用该系统显着地改善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水平,极大地提高学校成人教育的教务管理竞争能力和效率,切实解决了学校在成人教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
丁国勇[8](2019)在《高校学生学业表现数据建模研究 ——基于A大学教育数据的分析》文中提出高校教育数据挖掘是对高等学校大规模全样本教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的技术手段,具有能够辅助高校决策能力、管理效率和教学效果提升的高校治理价值。基于教育数据挖掘的技术手段,构建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模型,挖掘和利用高校教育数据的价值,有助于丰富学生发展理论和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和学业支持体系。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具有可靠的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吸收了国内外关于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理论框架包括戴维·拉文的学业表现影响因素分析框架、阿斯廷的学生投入理论与I-E-O模型、乔治·库的学生投入理论与大学生成功要素模型,以及NSSE、CCSS、NCSS等调查研究方案的成果,构建出学校环境、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学生个人特征、学生投入等四维度的高校学生学业表现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基于这个分析框架,对个案高校学生学业表现进行系统化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以揭示个案高校教育数据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个案高校学生学业表现上所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重点在于揭示个案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独特情况和问题,但通过个案的分析,也有助于认识和分析具有普遍意义的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共同问题。本研究构建了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采集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以及学生学业表现的关联数据,进行数据的清洗、存储;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学生学业表现的特征及差异性;分别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中的客观数据、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中的全部数据三种数据来源,从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个人特征、学生投入等三个维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二元逻辑回归等传统统计方法构建回归模型,贝叶斯网络、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教育数据挖掘方法构建分类模型,并比较各模型有效性,提出高校学生学业表现预测模型的部署模式。研究结果显示,从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维度,学生学业表现存在性别差异、地区差异、民族差异。父母教育水平的不同不会带来学生学业表现的差异。从个人特征维度,学生学业表现也存在着科类差异;高考成绩与学生学业表现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人格、学业自我效能、心理状态、体质测试、心理预警状态、学生干部和党员身份与学生学业表现都存在相关性。从学生投入维度,参加学术讲座、志愿服务、社团和利用图书馆资源与学生学业表现之间都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就读体验与学生学业表现存在负相关。学业目标与学生学业表现呈正相关。通过对所构建的回归、分类共27个数据模型的比较发现,基于整合型教育系统中全部数据构建的模型最为有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高可解释学生学业表现65.4%的变异量;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维度变量的解释力约在13%到18%之间,个人特征维度变量的解释力在7%到20%之间,学生投入维度变量的解释力在10%到17%之间。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最高预测正确率为69%。应用贝叶斯网络、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教育数据挖掘算法建立的12个分类模型,在运行时间、预测正确率、灵敏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相对而言,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的预测有效性要高于决策树分类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型,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的稳定性要高于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通过自变量精简减少了 10个自变量,且未明显降低模型有效性。
张宁[9](2014)在《中等成人教育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教学管理系统中数据的自动化管理,依靠计算机在数据处理和保存方面的优异性能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同时计算机的快速查询检索和工作报表的打印功能,促使学校教学信息管理的方式不断地向信息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本文在分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现状和教学管理系统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实现过程,介绍了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特点及开发本系统的意义。详细论述了开发教学管理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支撑技术,对C/S和B/S两种系统开发的平台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总体设计框架,对教学管理系统进行了相关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确定了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后以成绩管理系统、组卷系统、排课子系统为例论述了相关子系统的实现过程及相应核心技术的应用。本系统开发依托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条件,研究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教学管理需求,设计出一种基于网络Internet环境下使用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使用UML建模技术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及设计,构建了各子系统的功能模块图,重点对排课子系统模块所用到的算法理论、数学基础及排课过程中的需求做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教学管理系统是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实现教学管理过程中成绩管理、组卷管理、排课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对有效的提升我校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有着实际的意义。
李慧迎[10](2019)在《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放共享”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开放教育资源就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终身教育的有生力量。如今开放教育资源不仅是学术机构研究的热门话题,而且也备受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关注。伴随着开放教育资源数量的持续增长,再加上市场运作和国际竞争等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英国的继续教育和开放教育历史悠久,特别是二战后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的推动下,英国的开放教育资源无论是开放维度还是资源形式都越来越丰富。同时,英国高等教育素以“精英教育”着称,它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所做的努力举世瞩目。本文通过对战后英国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其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所做的工作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维度的开放教育资源及其相应的管理机制,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借鉴。本文以时间为纵轴,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以质量文化为分析视角,考察五种不同形式的开放教育及其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机构的内部质量保障程序和内外部的质量评估过程,最后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及动因进行总结,并从中得出有利于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几点启示。全文由9个部分组成,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共7章。第一章回顾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情况。尽管英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英国大学最早的开放教育资源可能要追溯到19世纪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本章阐述了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的开放背景、开放教育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影响,为理解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章探讨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海外办学将本国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向海外扩张,消除了学习者在地理空间上的障碍,但它并未降低门槛,也不免费。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课程、师资和管理模式三类,其质量保障主要由各院校负责。本章试以英国诺丁汉大学为例,介绍了它为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内部评估机制、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跨国教育评估及专业认证机构的外部评估。第三章考察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大学以“四个开放”为使命,不设门槛,为所有希望实现梦想和潜力的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以促进教育公平。由开放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课程材料、热心的员工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开放大学为确保其开放教育资源质量,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保障体系,并每年发布详细的质量数据。同时,这些开放教育资源作为开放大学的一部分,也要接受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院校审计和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的评估。第四章分析产业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产业大学是英国政府利用技术力量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一次有益尝试,其主要的开放教育资源是产业大学提供的信息咨询与指导服务,以及在产业大学组织的培训中担任各种角色的员工。产业大学经历了由政府投资到自主经营的过程,为了提升品牌质量,产业大学既要遵循国家标准,也制定了一系列内部质量保障措施。作为教育服务产业,产业大学主要接受教育标准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和一些专业组织的评估。第五章阐述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学习项目以“免费向全世界任何人开放教育”为宗旨,将开放大学的部分优质资源免费提供给全世界使用。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主要是课程资源,它不仅可以免费获取,而且遵循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其资源可以被再次利用。这是开放教育资源在开放维度上的重大尝试,开放大学在这个项目上也是且行且思。一方面严格确保开放资源的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根据调研结果对开放学习项目进行改进。对于开放学习项目中的资源虽然没有官方评估,但一些政府间组织和民间组织进行的评估可供参考。第六章剖析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慕课是开放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发展,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既包括慕课课程也包括慕课平台。慕课课程的质量由课程提供者把关,慕课平台的质量则由创建者负责。英联邦学习共同体颁布的《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为慕课提供者如何保障质量提供了指南。作为一种新事物,暂时没有官方组织对慕课进行评估,但一些学术团体和民间组织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了评价。第七章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进行审思。战后英国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资源提供方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和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为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驾护航,使开放教育资源成为英国高等教育的新名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包括四个方面,即文化传统、国际思潮、供需失衡和技术发展,并指出其对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启示。结语部分强调指出开放教育资源的目的决定了其开放的维度,技术的发展为开放教育资源提供了无限可能,质量文化是理解质量内涵和推进质量管理的关键元素。然而质量文化的培育非一日之功,在借鉴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管理机制时,应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
二、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GSH学院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管理 |
2.1.2 项目管理 |
2.1.3 软件项目管理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3 GSH学院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建设项目概论 |
3.1 GSH学院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项目特征 |
3.1.1 GSH学院建设教学管理网络平台的背景 |
3.1.2 GSH学院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特征分析 |
3.2 GSH学院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项目建设要求 |
3.2.1 GSH学院教学管理新网络平台建设重要性 |
3.2.2 GSH学院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
3.2.3 GSH学院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建设目标 |
3.2.4 GSH学院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项目建设任务 |
4 GSH学院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建设策划 |
4.1 项目流程 |
4.2 项目立项分析 |
4.2.1 项目需求分析 |
4.2.2 项目可行性分析 |
4.3 项目进度策划 |
4.3.1 项目总体进度计划 |
4.3.2 项目阶段计划 |
4.3.3 项目进度计划 |
5 GSH学院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实施 |
5.1 平台建设目标 |
5.2 项目合同管理、履行与控制 |
5.2.1 合同的签订 |
5.2.2 合同的履行与控制 |
5.3 项目过程监督控制 |
5.3.1 项目进度、质量与风险控制 |
5.3.2 项目费用控制 |
5.4 项目结束与验收程序 |
5.5 项目运行控制保障与共享 |
5.5.1 项目运行保障 |
5.5.2 项目共享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启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构建网络化的成人教育教学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一、成人教育发展的背景 |
二、构建网络化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研究现状 |
二、必要性 |
三、可行性 |
第三节 理论基础及政策依据 |
一、理论基础 |
二、政策依据 |
第四节 基本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网络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一、成人教育 |
二、成人教育课程 |
三、信息化管理 |
四、管理信息系统 |
五、体系结构 |
第二节 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
一、我国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
二、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信息时代下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
一、信息时代下的成人教育管理新要求 |
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式的变化 |
三、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化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式 |
第三章 网络化的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实施 |
第一节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及内容 |
第二节 网络化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流程 |
第三节 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模块设计 |
一、网络教务管理系统 |
二、网络教学系统 |
三、综合信息查询系统 |
四、安全管理系统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高校成人教育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本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本文组织方式 |
第二章 系统简介及关键技术 |
2.1.系统简介 |
2.2.关键技术 |
2.2.1.MICROSOFT OFFICE ACCESS |
2.2.2.SAP POWERDESIGNER |
2.2.3.ECLIPSE |
2.2.4.JAVA语言 |
2.3.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业务需求 |
3.1.1.业务角色 |
3.1.2.业务特点 |
3.1.3.业务流程 |
3.1.4.系统功能组成 |
3.2.非功能性需求描述 |
3.2.1.安全需求 |
3.2.1.1.网络安全 |
3.2.1.2.数据安全 |
3.2.1.3.应用软件安全 |
3.2.1.4.服务器安全 |
3.2.2.稳定可靠性需求 |
3.2.3.易维护需求 |
3.3.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概要设计 |
4.1.系统研发目标 |
4.2.系统架构设计原则 |
4.3.应用系统结构 |
4.4.数据架构设计原则 |
4.5.安全架构设计准则 |
4.6.系统安全架构 |
4.7.系统平台架构 |
4.8.系统业务架构 |
4.9.系统部署方案 |
4.10.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 |
5.1.学生管理模块 |
5.1.1.学生基本信息管理 |
5.1.2.缴费信息管理 |
5.1.3.学籍信息管理 |
5.2.选课管理模块 |
5.2.1.课程设置管理 |
5.2.2.选课信息管理 |
5.3.考试管理模块 |
5.3.1 考场信息管理 |
5.4.成绩管理模块 |
5.4.1.学生成绩信息管理 |
5.5.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据库设计 |
6.1.概念结构设计 |
6.2.逻辑结构设计 |
6.3.物理结构设计 |
6.4.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实现 |
7.1.系统登录功能实现 |
7.2.学生信息管理功能实现 |
7.3.课程信息管理功能实现 |
7.4.成绩信息管理功能实现 |
7.5.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内容总结 |
2.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WBS方法的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案及难点 |
1.6 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项目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基础理论 |
2.1 项目管理理论 |
2.1.1 项目管理的方法 |
2.1.2 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
2.1.3 项目管理实施中的工作结构分解 |
2.1.4 项目管理实施中的三坐标管理 |
2.1.4.1 项目的进度管理 |
2.1.4.2 项目的费用管理 |
2.1.4.3 项目的质量管理 |
2.1.5 项目管理的组织与领导 |
2.2 管理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2.2.1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
2.2.2 业务流程再造内容、原则和方法 |
2.3 系统优化理论 |
2.4 项目管理与管理信息化的关系 |
2.5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2.5.1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符合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 |
2.5.2 项目管理理论在成教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成教教学管理现状 |
3.2 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
3.3 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中存在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构建 |
4.1 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设计原则 |
4.1.1 设计以项目管理为导向的组织原则 |
4.1.2 设计以师生满意的目标原则 |
4.1.3 设计以教学计划控制和过程改进的质量原则 |
4.1.4 设计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人才梯队原则 |
4.2 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方法 |
4.2.1 采用WBS方法进行教学工作结构分解 |
4.2.2 运用优化管理方法进行教学评价和质量监控 |
4.2.3 运用业务流程再造方法整合教学任务和简化流程 |
4.3 成教管理信息化项目的设计目标 |
4.3.1 成教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的需求分析 |
4.3.2 成教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功能目标 |
4.3.3 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开发目标 |
4.4 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设计框架 |
4.4.1 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运作过程 |
4.4.2 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功能模块 |
4.4.3 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组织模块 |
4.4.4 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工作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成教化项目实施的保障体系 |
5.1 组织制度保障 |
5.2 资源制定保障 |
5.3 技术制度保障 |
5.3.1 建立信息化管理的标准规范 |
5.3.2 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信息技术平台 |
5.4 文化制度保障 |
5.5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
5.6 探索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化对职业教育有着革命性的影响 |
1.1.2 国家层面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 |
1.1.3 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需要信息化推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价值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
2.1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内涵及特色 |
2.1.1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内涵 |
2.1.2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智慧启示 |
2.1.3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信息路径 |
2.2 以“职业教育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动的探索 |
2.2.1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意义及对职教现代化的推动 |
2.2.2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做法与效果 |
2.3 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推动的探索 |
2.3.1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与时俱进 |
2.3.2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质性分析 |
2.3.3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量化分析 |
2.4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发展 |
2.4.1 提升职教教师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
2.4.2 促进职教教师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
2.4.3 加速职教教师专业技能的现代化 |
2.4.4 增强职教教师社会关系的现代化 |
2.5 我国职教教师现代化的优化发展 |
2.5.1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启示 |
2.5.2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启示 |
2.5.3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的启示 |
2.5.4 职教教师现代化优化发展的方向 |
2.5.5 职教教师现代化优化提升的策略 |
3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资源和环境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
3.1 职教教学资源与环境现代化的内涵及意义 |
3.1.1 职教教学资源与环境现代化的内涵 |
3.1.2 职教教学资源与环境现代化的意义 |
3.2 职教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
3.2.1 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推动的探究 |
3.2.2 职教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其他探索 |
3.2.3 职教教学资源创新发展的原则 |
3.2.4 中国职教教学资源创新发展的再探索 |
3.3 以“数字校园”建设推动的探究 |
3.3.1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政策指导 |
3.3.2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量化分析 |
3.3.3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质性分析 |
3.3.4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优化发展——智慧校园 |
4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
4.1 职教教学管理的内容 |
4.2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管理维度的现代化 |
4.2.1 职教教师与学生 |
4.2.2 教学资源与媒体 |
4.2.3 教学过程与结果 |
4.2.4 教学管理的管理 |
4.3 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问题分析 |
4.3.1 管理主体 |
4.3.2 管理内容 |
4.3.3 管理平台 |
4.4 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基本策略 |
4.4.1 以人为本 |
4.4.2 共管共治 |
4.4.3 多元思维 |
4.4.4 凸显特色 |
4.5 中国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客观保障 |
4.5.1 政策保障 |
4.5.2 组织保障 |
4.5.3 文化支撑 |
4.5.4 技术支撑 |
4.6 “互联网+”职教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
4.6.1 应用“互联网+”教学管理平台 |
4.6.2 依托“互联网+”社交管理工具 |
4.6.3 信息化推动教学管理现代化的理性应对 |
5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评价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
5.1 职教教学评价主体的现代化 |
5.1.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5.1.2 评价主体的智慧化 |
5.1.3 评价主体的包容性 |
5.1.4 评价主体的时代化 |
5.1.5 评价主体的个性化 |
5.1.6 评价主体的主动性 |
5.2 职教教学评价内容的现代化 |
5.2.1 对职教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
5.2.2 对职教教学目标和计划的评价 |
5.2.3 对职教教学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
5.2.4 对职教教学资源和环境的评价 |
5.2.5 对职教教学管理和评价的评价 |
5.3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评价现代化 |
5.3.1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评价改革的内容 |
5.3.2 信息化提升职教教学评价的现代性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创新及不足之处 |
6.2.1 创新之处 |
6.2.2 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B/S模式的吉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学管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发的背景 |
1.2 系统概述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成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
2.1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
2.1.1 国内关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 |
2.1.2 国外关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1 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能分析 |
2.2.2 系统需求分析 |
2.3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与发展方向 |
2.3.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
2.3.2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型 |
2.3.3 网络技术在当前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
2.3.3.1 基于Client/Server 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 |
2.3.3.2 基于Browser/Server 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设计原则 |
3.2 系统设计目标 |
3.3 系统开发环境的选择 |
3.4 系统功能划分 |
3.4.1 学籍管理 |
3.4.2 教务管理 |
3.4.3 考试管理 |
3.4.4 成绩管理 |
3.4.5 教材管理 |
第四章 UML 在成人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
4.1 UML 的概述 |
4.2 系统的用例图 |
4.3 系统的序列图 |
第五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 |
5.1 学籍管理 |
5.2 教务管理 |
5.2.1 排课管理 |
5.2.2 选课管理 |
5.3 考试管理 |
5.4 成绩管理 |
5.5 教材管理 |
第六章 系统实现和网络数据库的设计 |
6.1 IIS 集成技术 |
6.1.1 IIS 的特点 |
6.1.2 IIS 的功能 |
6.2 JSP 技术介绍 |
6.2.1 JSP 简介 |
6.2.2 JSP 的特点 |
6.2.3 JSP 的优点 |
6.3 SQL SERVER 2000 简介 |
6.4 数据库设计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7)成教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开发目标与系统概况 |
1.4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管理信息系统及成人教学管理系统设计 |
2.1 管理信息系统MIS概述 |
2.1.1 MIS的基本概念 |
2.1.2 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发展历程 |
2.1.3 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流程与模式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1 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能分析 |
2.2.2 系统完成的主要功能 |
2.3 系统总体设计 |
2.3.1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与开发模式选择 |
2.3.2 系统开发原则目标及开发环境的选择 |
2.4 数据库设计 |
2.4.1 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
2.4.2 数据库的概念模式设计 |
2.4.3 数据库的逻辑模式设计 |
2.4.4 数据库的优化 |
2.4.5 数据库的安全 |
2.4.6 学籍管理相关数据表关联设计 |
3 教学管理平台的结构和功能 |
3.1 系统平台结构 |
3.2 系统维护 |
3.3 师资维护 |
3.4 资源管理 |
3.5 学籍管理 |
3.5.1 学籍管理 |
3.5.2 学籍注册 |
3.5.3、学籍变更 |
3.5.4 免辅修管理 |
3.5.5 毕业结业审核管理 |
3.6 成绩管理 |
3.6.1 成绩录入管理 |
3.6.2 在修课程管理 |
3.6.3 历史成绩管理 |
3.6.4 成绩分析 |
3.6.5 申请受理 |
3.6.6 等级考试成绩 |
3.7 排课管理 |
3.8 选课系统 |
3.9 考试安排 |
3.9.1 考试报名 |
3.9.2 缺考违规信息维护 |
3.9.3 监考安排 |
3.10 教材管理 |
3.10.1 教材库建设 |
3.10.2 教材推荐信息维护 |
3.10.3 教材订购数据维护 |
3.10.4 教材对账统计 |
3.11 毕业生管理 |
4 教务模块子系统实现 |
4.1 开发平台选择 |
4.1.1 操作系统选择 |
4.1.2 数据库系统选择 |
4.2 教务系统的物理模型 |
4.3 教务管理系统实现 |
4.4 系统主界面 |
4.4.1 WEB子系统实现 |
4.4.2 信息管理客户端系统实现 |
4.5 教务排课系统运行设计简介 |
4.5.1 算法与模块页面 |
4.5.2 WEB页面实现简介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系统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高校学生学业表现数据建模研究 ——基于A大学教育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关于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 |
(二) 关于教育数据挖掘的研究 |
(三) 关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
三、研究目标与概念界定 |
(一) 研究目标 |
(二) 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理论支撑与现实问题 |
第一节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模型 |
一、戴维·拉文的学业表现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
二、亚历山大·阿斯廷的I-E-0模型与学生投入理论 |
三、乔治·库的大学生成功要素模型与NSSE调查 |
四、清华大学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调查(CCSS) |
五、厦门大学的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NCSS) |
第二节 影响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因素分析 |
一、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对学业表现的影响 |
二、学校环境对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 |
三、个人特征对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 |
四、学生投入对学业表现的影响 |
第三节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现实问题 |
一、高等教育扩张中学生群体的多样化与学业严重分化问题 |
二、高校学生的学业投入不足与学业困惑问题 |
三、高校对大学生学业的教学和管理支持体系构建的问题 |
第二章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与研究框架 |
一、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 |
二、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框架 |
第二节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建模流程与数据理解 |
一、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建模流程 |
二、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理解 |
第三节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一、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方法 |
二、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工具 |
第三章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准备 |
第一节 A大学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 |
一、A大学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
二、A大学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三、A大学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及特征 |
第二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关联数据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数据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问卷调查数据 |
第三节 A大学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的构建 |
一、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的概念与结构 |
二、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
第四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采集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处理 |
第四章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总体特征 |
一、A大学学生基本特征分析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统计特征 |
三、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划分 |
第二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差异分析 |
一、基于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的学业表现差异分析 |
二、基于个人特征的学业表现差异分析 |
三、基于学生投入的学业表现差异分析 |
第三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趋势分析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总体趋势 |
二、A大学不同群体学生学业表现的变化趋势比较 |
三、A大学特殊群体的学业表现变化趋势分析 |
第五章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建模 |
第一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回归模型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回归模型的数据预处理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三、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二元逻辑回归模型 |
四、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比较 |
第二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分类模型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分类模型的数据预处理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 |
三、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决策树分类模型 |
四、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型 |
五、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 |
六、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分类模型的有效性比较 |
第三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数据模型的优化与部署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数据模型的优化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数据模型的部署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第一节 研究讨论 |
一、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差异性、相关性及变化趋势 |
二、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模型及有效性 |
第二节 管理对策 |
一、完善高校学生学业支持体系 |
二、提升高校教育数据挖掘能力 |
第三节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及不足 |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9)中等成人教育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主要背景 |
1.1.1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
1.1.2 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
1.2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
1.2.1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定义 |
1.2.2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
1.2.3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
1.3 课题来源 |
1.3.1 数字化校园 |
1.3.2 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需求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相关技术概述 |
2.1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
2.1.1 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
2.1.2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
2.1.3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 |
2.2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 |
2.2.1 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模式的发展 |
2.2.2 C/S 模式 |
2.2.3 B/S 模式 |
3 开发工具 |
3.1 ASP.NET技术与MVC编程模式 |
3.2 统一建模语言UML |
4 教学管理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思想 |
4.2 系统需求分析 |
4.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4.2.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4.3 系统功能设计 |
4.4 系统架构设计 |
4.4.1 系统物理架构 |
4.4.2 系统逻辑架构 |
5 教学管理系统的实现 |
5.1 成绩管理系统的实现 |
5.1.1 成绩管理子系统的功能 |
5.1.2 成绩管理系统子系统总体设计 |
5.1.3 数据模型图设计 |
5.1.4 结构类设计 |
5.1.5 部分功能界面 |
5.2 组卷管理系统子系统的实现 |
5.2.1 组卷管理系统子系统的功能 |
5.2.2 组卷管理系统子系统工作流程 |
5.2.3 数据模型设计 |
5.2.4 结构类设计 |
5.2.5 部分功能界面 |
6 基于遗传算法排课问题的研究 |
6.1 遗传算法简述 |
6.2 排课问题需求分析 |
6.3 排课系统核心算法描述及分析 |
6.4 排课系统结果分析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开放教育资源被广泛关注 |
(二)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需求的兴起 |
(三)战后英国大学在开放教育资源领域的成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开放 |
(二)教育资源 |
(三)开放教育资源 |
(四)质量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研究 |
(二)关于英国开放教育及其资源的研究 |
(三)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
(四)关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
(五)文献评析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视角及思路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回顾 |
第一节 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 |
一、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背景 |
二、考试机构时期的学位管理 |
三、联邦制大学时期的学位管理 |
四、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影响 |
第二节 大学推广运动中的开放教育资源 |
一、大学推广运动的缘起 |
二、大学推广运动中大学开放的特色资源 |
三、大学推广运动中开放教育资源的意义 |
第二章 海外办学:面向国际学生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战后英国的海外办学 |
一、殖民地时期的海外办学 |
二、现代英国的海外办学 |
第二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课程开发与审批 |
二、教师发展与激励 |
三、教学管理与支持 |
第三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三章 开放大学:基于教育公平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开放大学的创建与特色 |
一、开放大学的创建背景 |
二、开放大学的特色 |
第二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开发高质量的课程材料 |
二、培养热心远程教育的员工 |
三、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 |
第三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四章 产业大学:促进终身学习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产业大学的成立与特色 |
一、产业大学的成立背景 |
二、产业大学的特点 |
第二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 |
二、严格要求的员工队伍 |
第三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五章 开放学习项目:向全世界免费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和特点 |
一、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 |
二、开放学习项目的特色 |
第二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严谨的课程材料转换流程 |
二、明确的第三方材料使用标准 |
第三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六章 英国慕课:以社会互动为特色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英国慕课的产生及发展 |
一、慕课的产生 |
二、英国慕课的发展及特点 |
第二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慕课课程的组织方式 |
二、《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 |
第三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七章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审思 |
第一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 |
一、丰富多彩的开放资源 |
二、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 |
三、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 |
第二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 |
一、文化传统: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本 |
二、国际思潮: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缘 |
三、供需失衡: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因 |
四、技术发展: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力 |
第三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启示 |
一、坚持开放资源的多样性 |
二、鼓励资源标准的内生性 |
三、倡导资源管理的民主化 |
四、关注资源质量的反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GSH学院成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研究[D]. 叶芸.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2]构建网络化的成人教育教学管理[D]. 刘红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
- [3]高校成人教育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江金娜.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4]基于WBS方法的成教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研究[D]. 邱旭雯. 华北电力大学, 2013(S2)
- [5]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D]. 杨英.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9)
- [6]基于B/S模式的吉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学管理系统的研究[D]. 于萍. 吉林大学, 2006(05)
- [7]成教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黄承宁.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7)
- [8]高校学生学业表现数据建模研究 ——基于A大学教育数据的分析[D]. 丁国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中等成人教育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张宁. 宁波大学, 2014(03)
- [10]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D]. 李慧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