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阳木版年画亟待抢救(论文文献综述)
张宗建[1](2020)在《鲁西南地方戏曲影响下的戏曲民俗版画研究》文中提出戏曲和民俗版画是中国传统民众生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诸多的文化交融与碰撞,多地的民俗版画生产中便出现了大量表现戏曲故事的画面,这种作品则多被称为“戏曲民俗版画”。作为一种将戏曲文化与木刻版印相结合的民间艺术,自明代出现萌芽以来,经过清代的发展,逐渐成为极受民众欢迎的民间美术形式之一。鲁西南地区自宋元以来便是戏曲文化的繁盛之地,当地戏曲剧种、剧目众多,戏曲表演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由此,地方戏曲自然地进入民间木刻版画艺人的视野,进而创造出大量表现戏曲内容的民俗图像。不过,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鲁西南地区所生产的此类戏曲图像,并非为年节期间装点家居使用,而是具有明确的实用性与生活性特征。无论生产还是使用,都跨越了“年”的阈限性质,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这也使本文的研究对象具有了文化功能上的特殊性。因此,本文使用“民俗版画”的概念视野,将其定义为“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并通过对鲁西南地区地域文化生态与地方历史的梳理,还原鲁西南民俗版画的生存语境,进而对其中戏曲题材的出现与兴盛加以诠释。同时,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在前人的学术研究中关注较少,仅有的研究也多围绕该地最具代表性的书本子民俗版画展开,很难完整的呈现这一民间艺术的完整面貌,这也使本研究具有了学术意义的稀缺性。笔者通过对近50个民俗版画作坊的田野考察及相关艺人、知情者的口述访谈,获取了大量珍贵的图像与口述资料。基于这些资料的充分利用,本文将尽可能的复原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在历史上的空间分布与时间跨度,并重述它在中国民俗版画史中的重要位置,进而对这一被学界忽视的民俗版画产地进行学术补白。另外,本研究主要从“文化融合”“文化区”“文化时空交流”等研究视野着手,探析地方戏曲文化与文化融合现象对民俗版画生产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指出鲁西南地区作为诸多民俗版画产区的地理交界处,所生产的一般类别民俗版画都具有明显的多地文化融合样态,而地方戏曲则为鲁西南民俗版画的生产带来了关键的文化元素,在此显示出一种特殊的风貌。即其不光接受了邻近区域民俗版画的制作技艺,同时融汇整合了鲁西南地域内的重要民间文化事项——地方戏曲,从而产生出风格独具的艺术特色。两者共同构筑了民俗版画的共性与个性特征,成为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得以存续的重要前提。可以说,鲁西南地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与区域内特定的民俗生活样态,使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产生与存续既是必然,亦显偶然。邻近地区众多民俗版画产地的存在使该地出现木刻印刷技艺成为必然,这种必然凸显了民间文化的交流与扩散行为。而将戏曲故事作为最主要的表现对象,并将其融入民众日常的生活用品中,更是区域内不同文化事项间互为融合的偶然。那么,从空间与时间的双重角度考量,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这一研究对象的产生与发展,便充分反映出民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特性,成为解释民间文化自发交融整合现象的重要案例。这也正是本文选取该文化事项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通过文化的时空交流与融合所构建的“生活空间”与“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文化区”的概念,进一步解释鲁西南地方戏曲、戏曲民俗版画以及鲁西南民众生活间的关联与互通,并呈现出其在当地文化生态链形成中的重要意义。将“文化区”“文化融合”等概念引入该研究不仅能够对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独特性与区域性加以阐释,同时也使本研究具有了更为深远的研究意义,进而对当下各类民间美术乃至民间文化事项文化类型划分、产地区域分类的科学性提供学术借鉴。最终以此重释文化融合、文化交流、文化秩序、文化生态链等元素对民间文化事项发展兴衰的重要影响。
陈小琴[2](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认为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田波涛[3](2018)在《凤翔木版年画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年画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古老而又充满活力,它在瑰宝林立的历史长河中是那么的熠熠生辉,它特有的魅力无时无刻不在彰显我国广大劳动者智慧。也是我国城乡人民普遍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汉代的“守门将军”就是年画的最早样式,随着历史的发展,唐代以来佛经版画的发展空前繁荣,技术日趋成熟推动传统民俗文化的长足发展,这些都大大促进了木版年画的兴盛发展。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在北宋时期就专门售卖木版年画市场。在清代才有了“年画”这个词,意为每年都更换的木版彩色套印装饰品。数千年来,在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的传承和发展之后,特别是在清代后期年画艺术在民间达到了全新的繁荣阶段。时至今日我国城乡很多地方还都有张贴年画的习俗,这种独特的民俗习惯能够延续至今,其主要原因是木版年画既能用于装饰还可以营造节日气氛,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寄托着人们驱邪迎瑞朴素的美好心愿。在我国人民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他们以这种方式美化生活、传递感情、寄托理想。其特有的乡土气息绽放着无穷魅力,由于植根民间,年画至今还焕发着强劲的生命力,这些传统文化在当今来看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研究也很有现实意义。本文立足现代招贴设计艺术的构思、创作和发展,以凤翔木版年画为切入口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从平面设计的维度探讨其技法、形式、内涵及表达等多种元素,分析凤翔木版年画独具魅力的艺术性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进一步研究招贴设计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传统与现代相辅相成的重要意义。在对其研究中,深入探讨木版年画其独特的表达语言积极挖掘其特有的地域美感,将其应用到现在的设计中,让这种古朴的艺术形式在今天的设计中发光,使作品在传统中汲取营养。
徐奇志,王艳[4](2018)在《大运河(山东段)文化遗产及其活态保护》文中指出活态保护是一项整体性保护的思想,为探寻大运河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空间并确保其持续生命力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路径。大运河(山东段)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题特征、空间特征、资源特征与活态保护理念高度契合,活态保护可给予我们新的启示。在大运河文化遗产活态保护过程中,在不失原真的条件下,主动找寻活态保护的多元方式,积极创新活态保护、利用与传承的方式,以实现大运河文化遗产"枯木逢春"。
吕行佳[5](2018)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久以来,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生活当中所进行的旨在服务于生产、创作乃至审美诉求的传统手工技艺一直被视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妥善地保护、继承和发扬民间手工艺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思想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革新和应用,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对接户的终端平台,移动互联网在传播方式、内容聚合和交互层面所展现出的优势,无疑将为现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巨大的能量。当下,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终端平台的加入将有助于缓解传统艺术与现代表达方式之间的矛盾冲突,有助于传统民间手工艺文化与当前文化艺术市场环境的融合,从而突破发展瓶颈、形成新的产业链。在社会环境不断变迁与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讨和实施针对传统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的创新驱动形式可以为其在新时期的承传和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文化的现实生存状况如何?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形式是否顺应当前社会文化传播的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对传统民间手工艺文化的传播实践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促进手工艺文化传播及其产业发展?本论文以民间手工艺文化在移动互联网中的传播作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概述:民间手工艺文化的传播价值、民间手工艺行业发展现状、民间手工艺文化的传统传播形式与传播困境等。第三章包括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与移动互联网的关系、移动互联网应用于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的历史梳理、传播形式及应用实例。第四章为应用移动互联网传播民间手工艺文化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缺乏保护、市场扩展遭遇瓶颈和应用留存率低等;对于利用移动互联网促进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提出的策略建议主要包括创作精品内容和开拓中高端市场。本研究从传播学角度透视民艺学领域的研究内容,结合中国民间手工艺文化的的具体特征与发展情况,考察了新旧环境中民间手工艺文化的传播方式,梳理了民间手工艺文化应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文化传播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新时代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的应用实例,使文章既不脱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又同时具备交叉学科的行文特色和研究价值,形成了一个相对系统的研究体系。在总结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概括出的优化策略,可以为后续关于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万诗甜[6](2018)在《传统木版年画视觉艺术语言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木版年画是传统美术绘画中的一种深受人民喜爱的表现形式,它因为种类繁多,用色鲜艳动人,表达含义直指人心,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婚丧嫁娶都能用到。木版年画中的神荼、郁垒作为源头被人们所熟知。随着时代发展,年画的意义除了装饰的作用之外,它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年俗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本课题先从研究的意义和背景以及研究的内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选择该课题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出发。接着从时间轴的顺序阐述木版年画在历史发展中的相关理念和状态。从早期秦汉时期的初步形成到比较成熟且繁荣的唐宋元明清时期,再到亟待拯救的现状。通过例证区域性木版年画的造型特征来详细论证,然后从题材的角度分析视觉元素,最后将南北地区区域性的个性特征进行总结,提出一般规律,类比南北地区木版年画风格的差异性。木版年画视觉部分造型产生的背后原因是文化意蕴特征的反映,分别从人们心中的民俗信仰中祈福求财驱邪的希冀,和大范围总结的礼乐教化的伦理观和道德观,儒释道思想的走向发展,传统民俗中“家”的观念对木版年画的影响以及多神崇拜的特定意识。最后总结木版年画的审美观念的变迁和发展。根据个人所在地为湖北地区,调研当地留下的传统文化。选择以老河口木版年画为例,调研当地年画存在现状和遗留作品,采访陈义文老先生以及记录调研过程,将老河口木版年画的溯源,现状,视觉特征,制作工艺进行整理归纳,总结特点。最后通过设计实践,再创造出新的灵感和想法。
马云霞[7](2016)在《河北武强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武强木版年画因其构图饱满,线刻粗犷,设色明丽,造型夸张,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曾被誉为“文化的活化石”、“中国农耕社会的缩影”,享有盛名,然而,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武强年画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这一古老的文化瑰宝将来要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难题。只有深刻挖掘武强年画内涵,增强其文化的吸引力,通过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凝聚社会的力量,共同完成对武强年画的保护及其开发,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才能使武强年画得以可持续的蓬勃发展。笔者选取了《河北武强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这个题目,是希望通过本选题的研究,能够找出传承和发展武强年画的方法和途径,为武强年画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研究了武强年画存在的土壤及发展的历史,形成的风格特征及其制作工艺,深刻挖掘其文化内涵的意义;第三部分是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年画中的色彩、纹饰等造型特征来探寻武强年画数百年来传承和发展的奥秘,为寻找未来发展之路找出有效方法;第四部分探寻了武强年画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第五部分通过分析武强年画发展现状,提出对武强年画传承发展的几点设想,总结出了方法与途径;第六部分为结论,对全文进行概括性总结。
黄美平[8](2014)在《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与人文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年画是我国民间传统美术特有的艺术形式。年画源于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年画的根基,而年画又依附于民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果实,年画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不断发展、充实,成为民俗文化中最典型的代表形式之一。古平阳是现今临汾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地域特色与人文风貌。平阳木版年画在田野中诞生,在乡土中成长,在浑厚的民俗文化中浸润,历经沧桑,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中华儿女,是黄河文化重要的艺术符号,是山西民间艺术的灵魂之所在。平阳木版年画集雕刻、印刷、绘画艺术于一身,题材广泛,造型夸张多变,构图饱满均衡,设色艳丽,以及其特有的苍厚拙朴的版味,构成其独特的审美趣味。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平阳木版年画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形式,它依附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情感,与当地人民的信仰、宗教、节日融合在一起,伴随着农耕文化共同成长,在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平阳木版年画不仅张扬着当地人们的生命精神,同时也传达了人们的生活情感,真实、深刻而又清晰的描绘了农耕时代人们朴实的民风民俗及浓郁的地域文化。平阳木版年画是最具特色的民间木版年画之一,无论是从艺术学还是民俗学的角度去审视,它都有着让人深入研究的地域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瑰宝。我们应潜心学习和研究平阳木版年画,传承和发展其艺术魅力,使其在当代艺术领域中显示出更加宝贵的艺术和人文价值。
吴雅轩[9](2014)在《基于内容的中国木版年画图像检索》文中指出中国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中国年文化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木版年画又成为当前民间文化中面临消失和消亡的民间艺术品种之一。如何将计算机技术与年画研究保护工作结合,成为专家研究者们研究的热点。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是指查询条件本身就是一幅图像(或者是对于图像内容的描述),它通过提取图像的特征,进行特征间相似性计算,判断两幅图像之间的相似程度,然后根据相似性程度的高低对查询结果进行输出。本文研究并建立基于内容的年画检索系统,首先提取适用于年画检索四类需求的特征向量,包括加权增强主颜色直方图、分块颜色直方图、SIFT和基于全局对比度的分块显着性四个特征,并通过计算向量之间的距离作为特征之间的相似性度量,然后使用特征融合技术为各个特征分配一个权值,进行加权获得最终的相似度值,按照相似度值排序确定与查询年画相似的年画集,并输出结果。这是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的基础结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同时,为了提高系统效率、查全率和查准率,我们研究并加入了索引、相关性反馈机制,进一步完善优化年画检索系统。这两种机制均使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将这两个问题转换为分类问题。此外,我们对多图像联合检索进行了探讨研究,作为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引申。基于内容的年画检索工作,对于人们研究、保护、传承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不断改进发展,为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王坤[10](2013)在《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 ——兼论民间文化的自发性》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通过研究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探析民间文化自身的独特规律以及自发性在民间文化中的作用与价值。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附录四部分组成。论文正文分为4个章节,将每个年画发展时期与章节分别进行了对应。首先是20世纪初的改良年画时期,即第一章“外在与内在互动过程中的年画改良”。这一时期的年画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是文人想改变年画,但实际上,这也是对年画的一种强加;另一方面,是民众由于自我需要自发地要求改良年画。这与当时在中下层社会开展的启蒙运动直接相关。从根本上说,改良年画相对于传统年画的转变主要源自民众自发的需要,创作者也是为了满足这种来自民间的要求。第二个时期是30年代到40年代的新年画时期,即第二章“新年画之‘新’”。这一时期愈来愈多的外力开始影响民间年画的创作与销售,在当时的延安和解放区,出现了利用传统年画形式创作的“新年画”,其目的是为抗战和革命服务。新年画创作者的身份与从前也大不相同,几乎没有来自于民间的画师艺人,绝大多数创作者既是专业的美术工作者又是革命战士,所以,这一时期的年画自然而然被赋予新的政治内涵,带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到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新年画运动时期,即第三章“新年画运动”。年画被视为宣传工具,成了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被放进很多政治理念,然后用它来引导人们,灌输思想,这也是对年画的一种强加。当时创作新年画的目的是为工农兵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虽然这些意图是好的,但是正因为混杂着这些多种多样的政治因素,使得新年画容易成为被动改造的行动结果。20世纪80年代至今年画进入新时期,即第四章“适应当下的新时期年画”。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一度被打压几近消亡的年画重新被重视,但却是昙花一现,很快就淹没在大众文化的潮流中。幸而有以“中国木版年画普查保护工程”为代表的各项国家政策的保护,使得多地年画的传承从几近断裂的境况中走出。然而,新时期的年画有一个重要特点,那便是进入市场,成为商品经济下的产物,这就导致年画远离民间反而亲近市场。这一时期年画的变异是为了投合商业需要而不是百姓的自我需要,年画的功能也相应发生了本质变化。
二、平阳木版年画亟待抢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阳木版年画亟待抢救(论文提纲范文)
(1)鲁西南地方戏曲影响下的戏曲民俗版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鲁西南地区概念的界定 |
1.2.2 民俗版画概念的界定 |
1.2.3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概念的界定 |
1.2.4 相关地方民俗词汇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1.3.2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 主要创新之处 |
1.6 基本思路与方法 |
1.7 论文主要框架图 |
第2章 鲁西南地区的文化生态与民俗版画呈现 |
2.1 鲁西南地区的地域文化生态 |
2.1.1 鲁西南地区的自然环境 |
2.1.2 鲁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 |
2.1.3 民俗版画与鲁西南民众日常生活 |
2.2 鲁西南民俗版画的发展历程与地理分布 |
2.2.1 萌生期:鲁西南民俗版画的产生推论 |
2.2.2 兴盛期:清末民国的重要地域文化事项 |
2.2.3 转型期:冀鲁豫边区的新年画改造运动 |
2.2.4 衰落期:20 世纪中期以来的发展式微 |
2.2.5 鲁西南民俗版画的主要地理分布 |
2.3 鲁西南民俗版画的内容与形式 |
2.3.1 生活类民俗版画 |
2.3.2 仪式类民俗版画 |
2.3.3 神只类民俗版画 |
2.4 鲁西南民俗版画的制作技艺及对图像的影响 |
2.4.1 主要材料及工具 |
2.4.2 基本制作技艺及场所 |
2.4.3 材料工具及制作技艺对图像呈现的影响 |
第3章 地方戏曲与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图像的生成 |
3.1 鲁西南地方戏曲与民间生活 |
3.1.1 鲁西南地方戏曲概述 |
3.1.2 相关剧种及其文化特征 |
3.1.3 鲁西南地方戏曲展演的空间与场所 |
3.1.4 地方戏曲对鲁西南民间生活的影响 |
3.2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对地方戏曲的接受与呈现 |
3.2.1 戏曲文化传播与戏曲民俗版画 |
3.2.2 戏曲民俗版画呈现的载体 |
3.2.3 鲁西南民俗版画对地方戏曲的接受及影响 |
3.3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阐释 |
3.3.1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表现题材 |
3.3.2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造型 |
3.3.3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构图 |
3.3.4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色彩呈现 |
3.3.5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文本重构 |
3.4 鲁西南及邻近地域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
3.4.1 区域内不同画店的图像比较及其融合影响考论 |
3.4.2 与豫北地区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
3.4.3 与河南朱仙镇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
3.4.4 与山东杨家埠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
3.4.5 与临汾地区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
3.4.6 多地图像元素的比较与分析 |
第4章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流传的生活空间与文化融合 |
4.1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流传的生活空间 |
4.1.1 私人空间:功能语境下的书本子民俗版画 |
4.1.2 特定空间:仪式语境下的罩方画 |
4.1.3 营作空间:戏曲民俗版画的制作与销售空间 |
4.2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文化融合 |
4.2.1 民间文化融合的效度及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反应 |
4.2.2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文化区的形成 |
4.2.3 鲁西南地方戏曲文化区与戏曲民俗版画文化区的重合及错位 |
4.3 当代生活交流方式的改变与戏曲民俗版画的式微 |
4.3.1 社会转型对民间文化秩序与生活交流方式的影响 |
4.3.2 文化媒介的转变: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文化区的弱化 |
4.3.3 文化生态链的断裂: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当代式微 |
第5章 民间文化的时空交流与戏曲民俗版画 |
5.1 戏曲民俗版画生发的文化基础 |
5.1.1 共性:民间文化语境下的戏曲民俗版画形塑 |
5.1.2 个性:文化区视野下的戏曲民俗版画独特呈现 |
5.2 戏曲民俗版画生发过程中的文化交流与整合 |
5.2.1 民间文化的交流与扩散 |
5.2.2 戏曲民俗版画的时空交流与扩散 |
5.2.3 戏曲民俗版画与地域文化的整合 |
5.3 戏曲与戏曲民俗版画的时空交流及其作用 |
5.3.1 戏曲文化与民间视觉艺术的文化融合 |
5.3.2 文化区视野下戏曲与戏曲民俗版画的时空交流 |
5.3.3 作为标志性文化的地方戏曲在区域文化中的统领作用 |
5.4 “非遗”保护视野下的戏曲民俗版画 |
5.4.1 当代文化语境下戏曲民俗版画的特殊性 |
5.4.2 戏曲民俗版画传承在“非遗”时代出现的相关问题 |
5.4.3 “非遗”视野下的戏曲民俗版画传承与保护路径探析 |
结语 |
附录A: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部分图录辑选 |
附录B:鲁西南民俗版画艺人录 |
附录C:鲁西南地区相关方言称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表 |
(3)凤翔木版年画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时代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5 本选题的创新点 |
1.6 小结 |
第2章 凤翔木版年画的研究 |
2.1 凤翔木版年画概述 |
2.2 凤翔木版年画和其他木版年画之比较 |
2.3 凤翔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
2.3.1 特色之一——造型刻画方面 |
2.3.2 特色之二——构图色彩方面 |
2.3.3 特色之三——寓意谐音方面 |
2.4 凤翔木版年画的文化价值 |
2.4.1 教育功能 |
2.4.2 审美功能 |
2.4.3 传承功能 |
2.5 小结 |
第3章 凤翔木版年画和招贴设计 |
3.1 木版年画与招贴设计的历史渊源 |
3.2 凤翔木版年画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
3.2.1 丰富多变的“形” |
3.2.1.1 具象形的借鉴和运用 |
3.2.1.2 构图样式的借鉴和运用 |
3.2.2 独具魅力的“色” |
3.2.2.1 颜色的巧妙运用 |
3.2.2.2 “五色观”意识的运用 |
3.2.3 富含感情的“意” |
3.2.3.1 文化神韵的传承 |
3.2.3.2 吉祥寓意的研究 |
3.2.3.3 汉字特色的运用 |
3.3 小结 |
第4章 招贴设计实践 |
4.1 凤翔民俗展之——福寿 |
4.2 凤翔民俗展之——门神 |
4.3 凤翔民俗展之——纳祥 |
4.4 凤翔民俗展之——钟馗 |
4.5 凤翔民俗展之——有余 |
4.6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与获奖情况 |
(4)大运河(山东段)文化遗产及其活态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运河 (山东段) 文化遗产的基本构成 |
(一) 运河河道本体及密切相关的水工遗产 |
1. 枢纽工程。 |
2. 闸坝。 |
3. 码头。 |
4. 漕运设施。 |
(二) 与运河历史文化相关的运河古镇遗产 |
(三) 与运河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二、大运河 (山东段) 文化遗产保护应引入活态保护理念 |
(一) 活态保护理念 |
(二) 活态保护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高度契合 |
1. 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主题特征高度契合 |
2. 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空间特征高度契合 |
3. 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资源特征高度契合 |
三、大运河 (山东段) 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路径选择 |
(一) 恢复和延续大运河的原始功能:航运 |
(二) 打造大运河 (山东段) 文化遗产廊道:整体规划 |
(三) 分级建设大运河 (山东段) 文化遗产平台:重点项目库和预备项目库 |
(四) 激发社会公众参与的主动性:自觉保护意识 |
(五) 探索遗产活态保护形式:活态博物馆和遗址公园 |
(5)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文献综述 |
1.4.1 民间手工艺文化相关研究 |
1.4.2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相关研究 |
1.4.3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传统文化传播相关研究 |
1.5 研究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概述 |
2.1 民间手工艺文化的传播价值及发展现状 |
2.1.1 民间手工艺文化的地域特色 |
2.1.2 民间手工艺文化的科技意义和实用意义 |
2.1.3 技艺传承与文化传播之关系 |
2.1.4 民间手工艺行业发展现状 |
2.2 民间手工艺文化的传统传播形式及传播困境 |
2.2.1 人际传播:技艺传承与艺术品交易 |
2.2.2 组织传播:民间艺术团体组织 |
2.2.3 静态展示:传统的艺术品展览 |
2.2.4 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困境 |
第三章 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中对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
3.1 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与移动互联网 |
3.1.1 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与移动互联网之关系 |
3.1.2 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中应用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
3.2 移动互联网应用于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的历史梳理 |
3.2.1 启蒙阶段(2001年—2009年) |
3.2.2 探索阶段(2009年—2014年) |
3.2.3 发展和创新阶段(2014年至今) |
3.3 民间手工艺文化在移动互联网中的传播形式及应用实例 |
3.3.1 学术性网站 |
3.3.2 智慧化展览 |
3.3.3 社交平台 |
3.3.4 电子商务 |
3.3.5 互动直播 |
3.3.6 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
第四章 基于移动互联网传播民间手工艺文化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
4.1 应用移动互联网传播民间手工艺文化存在的问题 |
4.1.1 品牌意识薄弱,知识产权缺乏保护 |
4.1.2 艺术体验降低,市场拓展遭遇瓶颈 |
4.1.3 应用留存率低,难以保持长久运营 |
4.2 促进移动互联网应用于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的策略建议 |
4.2.1 创作精品内容,不忘工匠精神 |
4.2.2 利用移动平台,开发高端市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传统木版年画视觉艺术语言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传统木版年画 |
2.1 破茧而出的萌芽秦汉时期 |
2.2 羽翼已成的雏形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
2.3 蒸蒸日上变化的宋朝时期 |
2.4 欣欣向荣发展的明朝时期 |
2.5 如日中天繁荣的清朝时期 |
2.6 亟待保护传承的民国至今的发展现状 |
2.7 小结 |
第3章 木版年画地域造型特征分析 |
3.1 木版年画南北流派的分布 |
3.2 木版年画南北地区题材分类 |
3.2.1 神只信仰之圣佛神仙 |
3.2.2 母慈子孝之老婆孩童 |
3.2.3 动人心弦之戏曲故事 |
3.2.4 祈福辟邪之纸马灵符 |
3.2.5 画意深远之山水花鸟 |
3.3 木版年画南北地区造型风格比较 |
3.3.1 北方地域传统木版年画造型特征 |
3.3.2 南方地域传统木版年画造型特征 |
3.3.3 南北艺术风格的差异性 |
3.4 小结 |
第4章 木版年画的文化意蕴特征 |
4.1 木版年画反映的民间信仰 |
4.1.1 辟邪挡灾 |
4.1.2 纳福祈吉 |
4.1.3 繁衍子嗣 |
4.2 木版年画中反映的道德伦理 |
4.2.1 充满礼乐教化的儒释道思想 |
4.2.2 仁义礼智信的教化功能 |
4.2.3 中国传统家庭观的反映 |
4.2.4 万物有灵多神崇拜意识 |
4.3 木版年画的审美意蕴的特征 |
4.3.1 “全能神”到“人性神” |
4.3.2 “温润中和美”到“果敢刚劲风” |
4.3.3 “装饰美”到“写实风” |
4.3.4 “合情不合理”到“情理统一” |
4.4 小结 |
第5章 木版年画视觉语言拓展性实践—以老河口木版年画为例 |
5.1 选题背景目的和调研现状 |
5.1.1 老河口木版年画渊源 |
5.1.2 老河口年画调研现状分析 |
5.2 设计实践 |
5.2.1 老河口年画图形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思路 |
5.2.2 老河口年画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
5.2.3 老河口年画在设计中的衍生品应用 |
5.3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与学术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7)河北武强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武强年画概述 |
2.1 武强年画的发展史 |
2.1.1 武强年画产生的历史背景 |
2.1.2 武强年画的兴起 |
2.1.3 武强年画的繁盛 |
2.2 武强年画的表现题材及风格特征 |
2.2.1 武强年画的表现题材 |
2.2.2 武强年画的风格特征 |
2.3 武强年画的制作工艺 |
2.3.1 绘——纹样的绘制 |
2.3.2 刻——模版的刻划 |
2.3.3 印——年画的印制 |
2.3.4 裱——年画的装裱 |
3 武强年画的造型特征及演变 |
3.1 武强年画的绘画、纹饰特点及象征意义 |
3.1.1 武强年画的绘画、纹饰特点 |
3.1.2 武强年画中纹饰的象征意义 |
3.2 武强年画的设色及制作工艺的变化和发展 |
3.2.1 武强年画的设色特点、规律、及象征意义 |
3.2.2 武强年画的设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
3.2.3 武强年画用色及制作工艺变化和发展 |
3.3 从武强年画中看社会的时代变迁 |
3.3.1 “六子争头”年画的演化和变迁 |
3.3.2 门神的演化和变迁 |
3.3.3 戏曲年画的演化和变迁 |
3.3.4 时代影响下的武强年画 |
4 武强年画的传承和保护 |
4.1 武强年画的传承 |
4.1.1 武强年画的传承模式 |
4.1.2 武强年画的传承突显出问题 |
4.2 武强年画的保护 |
4.2.1 当前对武强年画的保护措施 |
4.2.2 加强对武强年画的保护力度 |
5 武强年画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
5.1 武强年画的发展现状 |
5.1.1 武强年画博物馆现况 |
5.1.2 武强年画行业发展现状 |
5.1.3 武强年画文化产业和旅游挂钩 |
5.1.4 网络产品开发、网络平台建设情况情况 |
5.1.5 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年画同行业相关发展状况调查 |
5.2.1 天津杨柳青年画 |
5.2.2 苏州桃花坞年画 |
5.2.3 四川绵竹年画 |
5.2.4 山东潍坊年画 |
5.3 本省同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状况调查 |
5.4 对武强年画传承发展的几点设想及措施 |
5.4.1 对武强年画传承发展的几点设想 |
5.4.2 传承发展武强年画的几点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与人文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平阳木版年画概述 |
2.1 平阳木版年画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 |
2.2 平阳木版年画的起源及发展 |
2.2.1 萌芽期 |
2.2.2 发展期 |
2.2.3 成熟期 |
2.2.4 衰落期 |
第三章 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 |
3.1 苍厚拙朴的版味 |
3.2 刚柔并济的线条 |
3.3 均衡饱满的构图 |
3.4 夸张多变的造型 |
3.5 独树一帜的设色 |
3.5.1 色彩特征——五色与五行 |
3.5.2 传统的色彩观 |
3.5.3 设色规律 |
3.5.4 色彩对比 |
第四章 平阳木版年画的人文价值 |
4.1 平阳木版年画的文化背景 |
4.1.1 原动力——年文化 |
4.1.2 文化土壤——农耕时期区域文化的特定性 |
4.1.3 相互依存的同源文化 |
4.2 平阳木版年画的民俗功能 |
4.2.1 风俗民情时事的写照 |
4.2.2 趋吉避凶的心理依托 |
4.2.3 理想化的精神诉求 |
4.2.4 人生礼仪等的教化功能 |
4.3 平阳木版年画中所蕴含的精神性 |
4.3.1 “忠孝仁义信”的民族精神 |
4.3.2 “天人合一”的意蕴 |
第五章 平阳木版年画的文化传承及发展现状的思考 |
5.1 平阳木版年画濒危的原因 |
5.1.1 历史原因下的人为破坏 |
5.1.2 经济、文化的全球化 |
5.1.3 制度的不完善 |
5.1.4 生产方式的改变 |
5.2 平阳木版年画的保护与文化传承 |
5.2.1 艺术本体的保护 |
5.2.2 唤起认知——记忆的传承 |
5.2.3 活态的保护——传承人与传承技艺的保护 |
5.3 平阳木版年画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
5.3.1 手工业前提下的产业化 |
5.3.2 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
5.3.3 保护性生态旅游的开发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基于内容的中国木版年画图像检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年画保护和抢救工作 |
1.1.2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年画保护 |
1.1.3 图像检索 |
1.1.4 图像检索与年画保护工作的结合 |
1.2 本文研究工作 |
1.3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现状综述 |
2.1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 |
2.2 面向艺术图像的检索技术及其在年画检索上的适用性 |
2.3 特征提取和相似性度量 |
2.3.1 颜色特征 |
2.3.2 形状特征 |
2.3.3 图像显着性 |
2.4 分类方法 |
2.5 高维索引技术 |
第三章 特征的提取与匹配 |
3.1 基于低层特征的视觉相似性检索 |
3.2 特征提取 |
3.2.1 加权增强主颜色直方图 |
3.2.2 分块颜色直方图 |
3.2.3 SIFT 特征 |
3.2.4 基于全局对比度的分块显着性特征 |
3.3 特征相似性度量 |
3.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特征融合与分类索引的建立 |
4.1 多特征的融合 |
4.2 分类索引的建立 |
4.3 试验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二分类器的相关性反馈与多图像检索 |
5.1 基于二分类器的相关性反馈 |
5.2 多图像检索 |
5.3 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 |
5.3.1 系统功能 |
5.3.2 系统框架 |
5.3.3 系统流程示意图 |
5.3.4 系统主要模块图 |
5.3.5 系统运行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 ——兼论民间文化的自发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说明及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
1.2.1 二十世纪的中国年画研究 |
1.2.2 民间文化的自发性阐发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外在与内在互动过程中的年画改良(20 世纪初) |
1.1 社会变革与改良年画的兴起 |
1.1.1 清末以前的传统年画概况 |
1.1.2 生活巨变与审美转化之新变 |
1.1.3 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与改良新画的产生 |
1.2 来自民间需要的年画题材创新 |
1.2.1 民间视域中的时事反应 |
1.2.2 新思想、新观念的民间传播 |
1.2.3 求新求异的民间本能 |
1.3 “西风东渐”背景下的年画变革 |
1.3.1 西方艺术形式与媒材的引入与接受 |
1.3.2 新式印刷术催动年画变革 |
1.4 改良时期年画的制作与销售 |
1.4.1 民间创作者与接受者的主体能动性 |
1.4.2 自发中生发的自觉表达 |
1.4.3 销售范围、方式与数量的个案解读 |
第二章 新年画之“新”(20 世纪 30 年代至 40 年代) |
2.1 社会动荡中的年画生产景况 |
2.1.1 从民众自发到官方要求的转变 |
2.1.2 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与延安新年画的双向辉映 |
2.2 符合理想的新年画创作 |
2.2.1 延安《讲话》与解放区的革命年画创作 |
2.2.2 接受者眼中的新年画之“新”与旧年画之“旧” |
第三章 新年画运动(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 |
3.1 为政治服务的新年画 |
3.1.1 《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 |
3.1.2 各种社会运动中的新年画创作 |
3.2 诱发对自发的牵制与调和 |
3.2.1 艺术构成的内在原发与外在强加 |
3.2.2 传统年画作坊、画师的生存状态 |
3.3 民间文化主体的内在惯习 |
3.3.1 新年画的强势推广与传统年画的生生不息 |
3.3.2 创作者与接受者的审美错位 |
第四章 适应当下的新时期年画(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 |
4.1 文明转型期的民间文化 |
4.1.1 年画在 80 年代的短暂兴盛 |
4.1.2 经济形式、社会结构的转变与民间文化的生存困窘 |
4.2 投合商业需要的年画现状 |
4.2.1 适应现代生活的艺术语言新探索 |
4.2.2 市场化带来的裂变 |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年画 |
4.3.1 冯骥才先生与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工程 |
4.3.2 传统木版年画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
结语 |
附录 1·具有代表性的改良年画作品信息 |
附录 2·具有代表性的新年画作品信息 |
附录 3·与 20 世纪中国年画相关的文艺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平阳木版年画亟待抢救(论文参考文献)
- [1]鲁西南地方戏曲影响下的戏曲民俗版画研究[D]. 张宗建. 天津大学, 2020(02)
- [2]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02)
- [3]凤翔木版年画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D]. 田波涛. 湖北工业大学, 2018(05)
- [4]大运河(山东段)文化遗产及其活态保护[J]. 徐奇志,王艳. 理论学刊, 2018(06)
- [5]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研究[D]. 吕行佳. 山东大学, 2018(12)
- [6]传统木版年画视觉艺术语言探究[D]. 万诗甜.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7]河北武强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马云霞.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4)
- [8]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与人文价值研究[D]. 黄美平.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2)
- [9]基于内容的中国木版年画图像检索[D]. 吴雅轩. 天津大学, 2014(05)
- [10]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 ——兼论民间文化的自发性[D]. 王坤. 天津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