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德火电站上的管道(论文文献综述)
刘刚[1](2019)在《行业法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提出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思想。到2035年,我国还要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的目标。如何判断法治社会基本建成,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迫切的实践问题。社会是由行业组成的,法治社会的建成可以走一条行业法治之路。法治社会是社会领域实现法治化的治理状态,而行业法治可以理解为是指行业领域的法治化的治理过程。先有法而后才有法治,先有行业法而后才有行业法治。因此,要研究行业法治,需要先研究行业法;而要研究行业法,则需要先研究“行业”。改革开放后,我国立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行业”入法现象,汇聚成“法律中的行业”这个独特命题。对“行业”入法现象的实证分析表明,“行业”已经从一个古老的经济概念变成一个新生的法律概念。“行业”入法现象在所有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总体上占到了三成,席卷了除诉讼法及非诉讼程序法之外的所有部门法,甚至现行宪法也对“行业”做出了明确规定,宣示了“行业”的宪法地位。“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包括行业规划、行业标准、行业自律、行业诚信、行业垄断、行业主体、行业协会和从业人员等。“行业”入法现象有力的支撑了行业法的存在,宣告了行业法治的潜在可能。“行业”入法现象是对行业在社会结构中的变迁的法律响应,行业法是法律社会化发展的最新表现。系统梳理行业法的历史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虽然学界还存在分歧,但也形成了一些理论共识,即行业法是兼顾“硬法”和“软法”在内的体系。新兴的行业法有助于一并解决传统部门法体系的学科壁垒问题、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以及部门法的局限性问题。行业法应该继部门法之后,成为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中的新成员。行业法与部门法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交叉与重叠关系,二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建基于法治概念的宽泛性和灵活性。行业法治是一种“混合”法治,其内涵表现为“硬法”之治和“软法”之治的结合、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横向体系(各行各业的法治)和纵向体系(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在内)的结合。行业法治是一种“复杂”法治,其特性包括法治主体的多元性、法律规范的复合性、行业治理的差异性、运行机制的共治性和调整范围的全面性。行业法治是一种真法治,而不是假法治,其理念包括权利保护理念、公平正义理念、科学发展理念和自治理念。行业法治是一种有意义的法治。从法治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也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还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从行业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也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还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行业法治体现了行业与法治的互动关系,促进了法治发展和行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法律基础四个方面。其中,经济基础是指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政治基础是指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步建立;社会基础是指行业组织的大量出现;法律基础是指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与法治社会一样,行业法治也包括主体要素、制度要素与实践要素。这三种要素共同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与“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主要形式样态基本一致,行业标准、行业协会和行业自治构成了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是广义的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一种“软法”,可以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柔性化和可操作性。行业协会是行业法治的重要主体,行业协会通过参与行业立法、行业纠纷化解、行业监管和行业管理等来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既是权利,也是权力。行业自治首先通过行业自治规范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但是,在行业法治的运行中,行业监管与行业自治始终需要处于动态平衡的态势中,只有这样,行业自治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理想的行业法治是完美的,但是行业法治的现实运行,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等,还存在若干缺陷,因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其中,行业立法存在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行业法律滞后、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等缺陷。对此,一是可建立专业工作委员会提出立法草案的体制,取代现有的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立法的立法体制,并建立第三方如行业协会等接受立法机关委托起草行业立法的立法体制;二是应将行业标准的制定权赋予行业协会,取代现有的行政机关制定行业标准的体制,并建立跨行业的标准协调制度,加大推广综合标准制度;三是应及时修订行业立法。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包括重审批轻监管、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不健全,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等。对此,一是需要将监管理念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二是政府应建立包括企业、非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在内的全国统一信息共享平台,并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信用监管中的作用;三是应当从监管主体、监管模式、监管手段和监管过程等四个方面完善综合监管体制;四是对新兴行业应遵循政府适度监管的原则。行业纠纷化解存在行业调解制度公信力有待加强、认同度和成功率都不高、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等问题。对此,一是应进一步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提升行业调解的公信力;二是应积极推动行业协会设立专业性调解组织,提高行业调解人员的准入资格条件,以提升行业调解制度的利用率和成功率;三是应当建立专门的行业调解程序;四是健全行业仲裁制度,可考虑由行业协会组建行业仲裁委员会,并修订《仲裁法》,赋予行业仲裁应有的法律地位;五是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尽可能减少行业纠纷的产生。行业自治方面,存在着立法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消除等不足。对此,一是应该突出“行业自治”的理念,将法律条文中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二是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不再干预行业协会的内部事务;三是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只要不违反法律,行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皆由行业协会自行解决。同时,国家需保留对行业协会的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综上,通过对“行业”入法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对行业法和行业法治的研究成果进行历史分析,对行业法治的内涵、特性、理念、实践意义等问题进行概念分析、对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和基本要素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行业法治的理论框架体系得以初步建立。只要有效解决行业法治在现实运行中的不足,作为法治社会的建设途径,行业法治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期待有朝一日,行业法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行业法治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任光辉[2](2010)在《储油输油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储油输油过程是采矿厂等大型能耗矿山企业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其担负着后续工序的能源供给,储油输油过程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工序的稳定生产。如果不能满足后续工序及时的用油需求,后续工作没有能源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造成停产,给经济效益造成重大影响。输油管道普遍存在技术装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研究与开发先进的油品运输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先进的控制策略和研究方法是自动化系统的重要保证。本文重点研究了逻辑顺序控制策略,依托某矿山的储油供油过程系统,设计和开发了逻辑顺序控制方法。为了验证控制的有效性,建立了油罐区的数学模型,并通过RSview32建立虚拟储油输油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为油气管道的控制技术提供了工程性的参考控制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介绍了逻辑顺序控制技术国内外的发展以及在工业过程的应用,分析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在输油管道中的应用。其次描述了储油输油过程的工艺流程,储油输油系统主要分为卸油、供油、倒罐等过程。(2)提出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在输油过程中的控制目标,阐述了储油输油过程的逻辑顺序控制策略研究方法。分别建立了储油罐、用油罐等设备的数学模型。在RSView32中,搭建了控制对象的实验研究模型。(3)以美国Rockwell公司ControlLogix5000系列的PLC为硬件平台,设计并开发了储油输油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将开发的软件系统应用到对象模型上,并在RSView32中组态画面,形象准确地反应现场工况,通过仿真验证本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并实现了供油过程的完全自动化。该计算机控制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汽油、煤油、柴油等油品的顺序输送,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王莹[3](2009)在《传统能源瓶颈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汽车二百多年的历史上,石油作为其主要动力来源的地位一直是其他能源所无法动摇的。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2007年中国的石油进口总量也仅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位列第三,并且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每年都在不断攀升。汽车产业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同时,汽车燃料需求占石油总需求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汽车将成为石油消耗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但是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其储量是有限的,而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石油能源的短缺危机已经近在咫尺,石油价格的上涨也成为了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可见,现阶段仍以石油为主要燃料的传统汽车产业发展开始受到极大的挑战与威胁。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国和地区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大气污染和城市环境问题也渐渐为更多的人所关注,因此,节能减排成为了各个国家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而来,在石油价格上涨和环境压力上升的双重作用下,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了各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参考权威统计数据,分析全球能源现状以及各国传统能源结构和特点,指出石油短缺问题的严重性,再结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归纳得到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之后对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求找到新能源汽车今后发展的方向。最后,具体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和特点,分别以国家整体和厂商为单位,对中国和西方主要发达的国家进行比较和研究,旨在找出制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李琨[4](2009)在《监控技术与涌现性分析在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冶金、电力、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未来100年内仍将是一种主要能源和战略资源。煤炭在冶金行业有重要的作用,炼焦用煤、喷吹和烧结用煤、以及用于发电、锅炉等的动力煤是冶金生产的重要保证。我国煤矿开采的煤层瓦斯含量大、煤层透气性低,在开采前抽放瓦斯很不容易,高瓦斯矿井占多数。在采掘中,瓦斯容易放散,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产生煤尘和瓦斯的突出现象,形成瓦斯爆炸事故。煤矿瓦斯灾害的防治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由于地质条件、采动方式、人机环境的复杂性与相互作用,现有研究无法清楚地表达灾害发生的机理和作用规律,也没有成熟的预警理论、检测技术和避免管理与行为失误的有效方法。“对瓦斯灾害发生机理认识不清”是国家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及产业界的共识。在此情况下,本文的工作目标是:转变目前的研究视角,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煤矿瓦斯灾变的因素和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瓦斯灾变模型,设计瓦斯监控系统的事故预测算法,同时解决现有瓦斯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准确性不高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研制新型煤矿瓦斯监控设备,新型主要指具有瓦斯灾变预测的功能。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用整体建模的方法,把煤矿生产系统看成是由人员、机械、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应用复杂系统理论的涌现性特性分析瓦斯灾变主体,建立灾变模型;同时应用综合集成法根据煤矿的现场条件与生产环境,对嵌入式技术、数字图象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软件滤波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进行融合,研究开发带预警模型和抗干扰的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数据库的专用设备,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解决瓦斯灾变机理认识不清的理论问题,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来解决可靠性、实时性、信号滤波的前端的现场技术问题,即一个瓦斯灾变的理论问题和三个设备缺陷的技术问题。复杂系统的整体涌现性是指系统整体才具有,孤立的部分及其总和不具有的特性。本文发现煤矿现场的各灾变因子大多是耦合相关的,通过分析发现因子间存在着关系环,属于复杂系统,因此其动力学演化会呈现出复杂系统的涌现性特征,应用布尔自动器网络推演出系统的状态演化图,得出两个点吸引子和两个周期吸引子,可作为安全评价与灾变预警模型,最后通过事故报告与数据,来验证模型可靠性,用复杂系统理论对瓦斯风险评价和事故预警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这是在目前瓦斯灾害发生机理认识不清的情况下的一次尝试,是首次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对瓦斯灾害防治进行研究。因此煤矿瓦斯灾变模型是本文的主要理论成果,应用复杂性理论的涌现性特性来进行整体建模是本文的主要理论创新点。研究中解决的三个技术问题:1、基于“灰箱”模型的瓦斯“冒大数”的滤波器模型:分析瓦斯检测中出现的大数的原因,通过实验判断和总结瓦斯浓度中脉冲干扰的规律,对训练样本进行处理;用系统辨识的方法,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适合“大数”滤波的“黑箱”模型;通过训练和测试对滤波器进行验证分析,建立“灰箱”滤波模型。“灰箱”滤波模型的建立提高了瓦斯检测中对大数的滤除,减少了误报警和漏报警;2、基于BerkeleyDB的嵌入式瓦斯实时数据库:根据Berkeley DB的技术特性,研究针对煤矿瓦斯信号的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库KEY/DATA对存储方案及实时/历史传感器数据的数据库查询策略,开发用于煤矿瓦斯监控系统的嵌入式数据库,实现窗口登录、数据采集、系统界面、数据库存储、实时/历史数据查询、实时曲线显示等功能模块,得到了专用瓦斯数据库;3、基于μCOS-Ⅱ的瓦斯图形监控终端:应用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特性,根据煤矿现场的瓦斯监控需要,通过平台的整合与移植、串行通信驱动程序开发、数据的解析与图形化显示等技术集成,设计完成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煤矿专用的图形监控终端。瓦斯“大数”滤波器、瓦斯数据库、瓦斯监控终端是本文的三个技术成果,应用“灰箱”模型设计滤波器、应用Berkeley DB设计瓦斯数据库、应用μCOS-Ⅱ设计监控终端是本文的三个技术创新点。理论成果用于后端的核心算法,技术成果用于前端的数据处理,研制的新型煤矿瓦斯监控终端在陆东、大舍、马关等煤矿进行了应用,提高了瓦斯治理水平,杜绝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胡巍[5](2008)在《200MW机组锅炉烟气脱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燃煤电厂污染物NOX的排放日益严重地影响着环境、气候和人类的健康,解决电站锅炉NOX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论文系统阐述了已有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并对其技术经济特性进行了相应地分析,进而针对北京国华热电厂锅炉的脱氮改造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该厂首先通过主燃区低NOx燃烧器燃料再燃、低氧分级燃烧的燃烧手段控制炉膛燃烧生成的NOx浓度小于350 mg/m3,继而在炉膛上部区域喷入一定量的尿素溶液溶液还原NO,进一步降低锅炉NOx排放浓度至200 mg/m3,在此基础上提出了SCR烟气脱硝技术改造方案,分析了SCR催化剂、SCR安装位置、投资运行成本及锅炉热力计算等方面因素对NOX排放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方案实施后能达到降低NOX排放的要求。
张家元[6](2007)在《煤粉锅炉高效低NOx膜法富氧局部助燃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电力工业中,燃煤发电占据着主要地位,这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终端能源,另一方面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节约资源和降低污染是我国火电厂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开发燃煤发电厂高效、低NOx排放与低负荷稳燃控制技术对于实现火电结构调整和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浓淡燃烧、分级燃烧及富氧燃烧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四角切圆煤粉燃烧以其在燃烧组织方面上的优点,已成为了我国燃煤电站锅炉普遍采用的一种燃烧方式。然而,针对我国动力用煤的具体特点,现有的切圆燃烧技术仍有许多需要改进、完善和发展之处。对于燃用贫煤和劣质烟煤的中小型煤粉锅炉,在分级燃烧条件下其NOx排放和煤粉燃尽之间存在互相制约的问题。解决好低NOx燃烧与锅炉高效率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是采用先进的炉内燃烧组织技术,如何获得好的炉内空气动力结构及燃烧形式,在保证燃烧安全和高效的前提下获得低的NOx排放是目前科技工作者的主要目标。论文针对某公司热力厂150t/h锅炉燃烧效率低、NOx排放浓度高、炉膛结焦和低负荷稳燃能力差等问题,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和对现有高效、低NOx燃烧技术手段进行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从研究煤粉燃烧过程中NOx生成机理和煤粉锅炉NOx排放浓度的控制技术着手,借助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应用k-ε-g气相湍流燃烧模型及煤的双挥发反应热解模型对炉内流动及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在炉内冷态动力场测试结果及颗粒轨迹、速度场模拟的基础上,首次开发了150t/h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膜法富氧局部助燃技术,设计了膜法富氧局部助燃系统。创新性地提出了用富氧风作为炉顶燃尽风和贴壁风的分级燃烧新思想,并首次在150t/h煤粉锅炉上实现了膜法富氧局部助燃的实炉工业试验,通过燃烧调整试验确定了在富氧局部助燃工况下的合理运行参数。针对150t/h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结合富氧局部助燃技术的应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锅炉低NOx燃烧特性和热效率特性的建模,并采用遗传算法对锅炉燃烧进行全局优化,开发了指导运行人员高效低NOx燃烧运行指导软件,合理优化控制运行条件,保证锅炉燃烧效率的同时尽量降低NOx排放。实践应用结果表明,富氧局部助燃技术的科学应用,通过合理组织燃烧过程和优化操作运行,在保证较高热效率的同时大幅度地降低了NOx排放量,有效地解决了燃用贫煤煤粉锅炉飞灰含碳量与NOx排放浓度之间的矛盾,并能有效防止炉膛结焦和高温腐蚀、提高低负荷稳燃能力,对实现锅炉经济、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张浩[7](2007)在《雷达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计算网络通信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远程故障诊断技术逐渐成为故障诊断领域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它把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引入传统的诊断系统领域,改变了传统的故障诊断模式,解除了以往故障诊断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断效率,节约了成本。 本文首先回顾了远程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构想。本文重点以雷达故障诊断系统为背景,同时结合实验系统,对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雷达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构造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取、表达和存储以及推理机的推理方式和控制策略,以及系统设计开发中的应注意的问题和难点和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本文深入地探讨了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实现技术。研究方向着重于建立基于专家系统的远程故障诊断的总体结构及其各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故障诊断方法和诊断推理原理,并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了远程故障诊断原型系统。讨论了系统接入Internet带来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设备远程诊断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并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陈博川[8](2004)在《300MW火电机组热力系统仿真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仿真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科学分支近些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特别在军事、能源、交通等应用领域更得到关注。在民用工业中,仿真与建模技术发展最快和收益最高的是电站、石化和交通仿真技术,其中包括核电和火电的仿真培训系统两大市场。由于电力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发电机组也向大容量、集中控制方向发展,技术日益复杂,对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很高,不允许在实际运行的设备及机组上进行培训操作。因此沿用旧的培训方法已无法满足电力设备和大机组运行人员培训的要求。当今国内外已普遍采用模拟仿真系统来培训运行人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已成为法定的培训方式。 自80年代初开始,国外各大公司相继开发了大量仿真支撑软件。70年代中期在我国引进国外四个大容量、高参数、先进的火电厂的同时,于1975年开始了中国第一台大型火电机组仿真培训系统的研制。仿真对象确定为国产第一台200MW燃煤发电机组。1982年我国第一台大型火电仿真系统研制成功,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开发此类仿真机的国家之一。 石门电厂一期2×300 MW火电机组是湖南省电力工业局首台300 MW火电机组,其特点是燃用劣质烟煤和无烟煤,控制系统复杂、操作难度大。为了配合石门电厂的顺利投产,省局决定建设配套的1:1全仿真机。 本仿真机以前能源部电力司“火电厂模拟培训装置规范及技术要求”为依据,湖南省石门电厂1#300 MW火电机组为仿真对象,按照湖南省仿真机建设工作小组所编“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及石门电厂1#机组的资料而研制开发。石门电厂1#机组的锅炉、汽机和发电机为哈尔滨三大动力厂产品,锅炉为自然循环汽包炉,汽机为引进型汽轮机,发电机为水氢氢冷却。机组采用炉、机、电单元集中控制方式。锅炉机组模型设计的原则为:以控制室内的环境、人机界面为基本内容,补充适当的就地操作内容;对其涉及到的操作内容、现象做适当的模拟。模型设计以部颁标准为基准,按照用户规范书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做适当考虑。仿真建模型均以仿真对象的设计资料和数据为依据,将采用机理结合实验复核的综合建模法进行研制,能够正确反映机组启动、停机、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工况下的运行特性,能适应于各种运行方式和事故处理等操作训练要求。 项目完成后,专家小组按照《测试大纲》的要求对仿真机整个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仿真机从整体设计、设备选型、软件研制到加工工艺等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稳定工况下关键参数平均精度为99.08%,非关键参数平均精度为97.87%,可用率为99.85%。 该仿真机系统经过几年来的运行,为湖南电力系统培养了大量的火电运行人才,获得了广泛好评。
翟新军[9](2003)在《平凉电厂在建工程的计算机管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应用国际大型王程项目管理软件P3对平凉电厂在建王程项目实行全过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动态管理,因此解决了大型火电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环节多,施工强度高,施工组织和管理的王作量大且复杂的问题,使得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实现了预期目标。 本文作者应用广义网络计划技术和关键线路法对锅炉安装项目进行作业划分和建立结构模型,并通过P3软件在平凉电厂在建工程中的应用,实现了安装工程计划的动态管理,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向电厂发布电建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材料等方面的信息,为管理层提供了详实的管理数据。这改变了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提高了工程质量、缩短了工期,而且在降低工程成本、节约投资、减轻工程技术人员的劳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本刊编辑部[10](1990)在《《发电设备》1990年度索引》文中提出
二、西德火电站上的管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德火电站上的管道(论文提纲范文)
(1)行业法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法律中的“行业”与行业法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比较 |
一、行业与事业 |
二、行业与产业 |
第二节 “行业”入法的实证分析 |
一、法律文本的选择 |
二、“行业”的检索结果 |
三、“行业”入法的主要领域 |
四、部门法中的“行业” |
(一)宪法中的“行业” |
(二)经济法中的“行业” |
(三)行政法中的“行业” |
(四)社会法中的“行业” |
(五)民商法中的“行业” |
(六)刑法中的“行业” |
五、“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 |
(一)行业规划 |
(二)行业标准 |
(三)行业主体 |
(四)行业协会 |
(五)行业垄断 |
(六)行业自律 |
(七)行业诚信 |
(八)从业人员 |
第三节 行业法的提出 |
一、行业法研究的历史沿革 |
(一)从部门法的角度来理解行业法 |
(二)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理解行业法 |
(三)对行业法的深入研究 |
(四)行业法与领域法的比较研究 |
二、行业法研究的理论共识 |
三、行业法与部门法的关系 |
(一)交叉与重叠关系 |
(二)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
第二章 行业法治的概念分析 |
第一节 行业法治的提出 |
一、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 |
二、行业法治研究的历史沿革 |
三、行业法治的理论主张 |
第二节 行业法治的内涵 |
一、“硬法”之治与“软法”之治的结合 |
二、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 |
三、横向体系和纵向体系的结合 |
第三节 行业法治的特性 |
一、法治主体的多元性 |
二、法律规范的复合性 |
三、行业治理的差异性 |
四、运行机制的共治性 |
五、调整范围的全面性 |
第四节 行业法治的理念 |
一、权利保护理念 |
(一)通过公众参与实行权利保护 |
(二)通过救济实现权利保护 |
(三)通过行业监管实行权利保护 |
二、公平正义理念 |
(一)行业准入公平 |
(二)行业运行公平 |
(三)行业结果公平 |
三、科学发展理念 |
(一)创新理念 |
(二)协调理念 |
(三)绿色理念 |
(四)开放理念 |
(五)共享理念 |
四、自治理念 |
第五节 行业法治的实践意义 |
一、法治发展维度 |
(一)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 |
(二)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 |
(三)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
二、行业发展维度 |
(一)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 |
(二)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
(三)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 |
第三章 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 |
第一节 经济基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二节 政治基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渐确立 |
一、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检索结果 |
二、各行业推进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情况举例 |
三、对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检索结果的分析 |
第三节 社会基础:行业组织的大量涌现 |
一、政策和法律对行业组织的扶持 |
二、行业组织数量显着增长 |
第四节 法律基础: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 |
一、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到九十年代中期 |
二、第二阶段:九十年代后期至今 |
第四章 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 |
第一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 |
一、行业标准的广义界定 |
二、标准化对国家治理的作用 |
三、行业标准的法律性质 |
四、行业标准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一)行业标准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 |
(二)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柔性化 |
(三)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具有可操作性 |
第二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协会 |
一、行业协会的法律定位 |
二、行业协会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一)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立法 |
(二)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纠纷化解 |
(三)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监管 |
(四)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管理 |
第三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 |
一、行业自治的法律性质 |
二、行业自治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第五章 行业法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一节 完善行业立法机制 |
一、行业立法存在的问题 |
(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 |
(二)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 |
(三)行业法律的滞后性 |
(四)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 |
(五)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 |
二、行业立法问题的完善 |
(一)完善行业立法体制 |
(二)完善行业标准立法 |
(三)及时修订行业立法 |
第二节 完善行业监管机制 |
一、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
(一)重审批轻监管的传统仍然存在,事中事后监管不健全 |
(二)传统监管不适应新的形势,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 |
(三)传统监管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 |
二、行业监管问题的完善 |
(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信用监管和综合监管 |
(二)贯彻政府适度监管原则 |
第三节 完善行业纠纷化解机制 |
一、行业纠纷化解存在的问题 |
(一)行业调解组织主要靠公权力推动,公信力有待加强 |
(二)行业调解制度的认同度不高,导致利用率过低 |
(三)行业调解的成功率不高,没有实质性发挥作用 |
(四)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 |
二、行业纠纷化解问题的完善 |
(一)完善行业调解制度 |
(二)健全行业仲裁制度 |
(三)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预防行业纠纷的产生 |
第四节 完善行业自治机制 |
一、行业自治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和政策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 |
(二)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 |
(三)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根除 |
二、行业自治问题的完善 |
(一)将立法上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 |
(二)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 |
(三)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要行业法律的梳理 |
附录 B 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政策性文件清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2)储油输油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逻辑顺序控制技术国内外的发展以及在工业过程的应用 |
1.2.1 国外的应用和发展 |
1.2.2 国内的研究和应用 |
1.3 计算机控制系统在输油管道上的应用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储油输油过程描述 |
2.1 储油输油过程的工艺流程 |
2.1.1 储油输油过程的概况及其作用 |
2.1.2 储油输油过程的操作流程 |
2.2 控制目标 |
2.3 小结 |
第3章 储油输油过程的控制策略研究 |
3.1 储油输油过程的机理建模 |
3.1.1 建立储油罐G1、G2的数学模型 |
3.1.2 建立用油罐B1、B2、B3、B4的数学模型 |
3.2 储油输油过程控制策略 |
3.2.1 控制模式的设计 |
3.2.2 联锁逻辑控制策略 |
3.2.3 顺序控制策略 |
3.3 小结 |
第4章 储油输油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储油输油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结构概述 |
4.2 储油输油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
4.2.1 硬件平台的结构设计 |
4.2.2 硬件平台的功能设计 |
4.3 储油输油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平台设计 |
4.3.1 过程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 |
4.3.2 过程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 |
4.4 小结 |
第5章 储油输油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开发 |
5.1 过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
5.1.1 过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平台 |
5.1.2 过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
5.2 过程监控系统软件开发 |
5.2.1 过程监控系统软件开发平台 |
5.2.2 过程监控系统软件开发 |
5.3 上下位机通讯功能的开发 |
5.4 小结 |
第6章 储油输油过程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 |
6.1 储油供油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平台的搭建 |
6.2 控制系统的功能测试 |
6.2.1 联锁控制逻辑的功能测试 |
6.2.2 顺序控制逻辑的功能测试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传统能源瓶颈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中国能源政策与战略的研究 |
1.2.2 关于能源需求分析和预测的研究 |
1.2.3 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3.1 能源 |
1.3.2 国际市场油价 |
1.3.3 新能源汽车 |
1.3.4 WTW分析 |
1.3.5 其他 |
1.4 创新点 |
第2章 传统汽车所用能源现状及中西方能源政策分析 |
2.1 全球能源现状 |
2.1.1 石油 |
2.1.2 天然气 |
2.1.3 其他能源 |
2.1.4 小结 |
2.2 中西方能源政策分析 |
2.2.1 中国传统能源现状和政策 |
2.2.2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能源政策 |
2.2.3 中国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能源政策比较 |
第3章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
3.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 |
3.1.1 能源稀缺性终会导致石油价格上涨 |
3.1.2 各国石油自给率不足 |
3.1.3 世界各国家和地区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 |
3.2 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对比 |
3.2.1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
3.2.2 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是新能源汽车节能的主要表现 |
3.2.3 各类新能源汽车的GHG排放对比 |
3.2.4 各类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比较 |
3.3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分析 |
3.3.1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状况和政策 |
3.3.2 全球主要汽车厂商动态 |
第4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分析 |
4.1 我国新能源汽车尚处于起步阶段 |
4.2 国家政策的推广明确了发展的决心 |
4.3 国内主要厂商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
4.4 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类型和保有量 |
第5章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研究 |
5.1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总体趋势 |
5.2 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
5.3 混合动力汽车节能与经济性分析 |
5.4 电池技术成为制约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 |
5.5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5.6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监控技术与涌现性分析在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综述 |
1.1 煤炭资源的国内外现状 |
1.2 煤炭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
1.3 煤矿瓦斯的形成及危害 |
1.4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的现状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瓦斯灾害的发生机理亟待解决研究 |
1.4.3 关停措施治理瓦斯灾害 |
1.4.4 监控系统治理瓦斯灾害 |
1.4.5 瓦斯监控系统的技术分析 |
1.5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思路 |
1.5.2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瓦斯灾害预警研究 |
2.1 煤矿生产系统的描述 |
2.2 煤矿瓦斯灾变模型 |
2.3 建立灾变自动器网络 |
2.4 煤矿灾变系统的状态演化 |
2.5 瓦斯灾变涌现性的实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矿瓦斯滤波器研究 |
3.1 瓦斯信号干扰源分析 |
3.2 研究瓦斯"灰箱"滤波器的思路 |
3.3 瓦斯滤波技术比较 |
3.4 "灰箱"滤波模型设计 |
3.5 瓦斯浓度中大数的处理与分析 |
3.5.1 煤矿瓦斯传感器的布置安排 |
3.5.2 瓦斯浓度测量中大数产生原因 |
3.5.3 瓦斯浓度中大数的处理 |
3.5.4 滤波器"白箱"模型 |
3.6 BP神经网络的瓦斯滤波器 |
3.6.1 对东采区配电室处的瓦斯浓度进行训练 |
3.6.2 对其它位置瓦斯浓度的训练 |
3.6.3 滤波器"灰箱"模型的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瓦斯数据库研究 |
4.1 煤矿监控系统的嵌入式数据库 |
4.2 煤矿嵌入式数据库的技术要求 |
4.3 煤矿嵌入式数据库设计流程 |
4.4 嵌入式数据库的技术分析 |
4.5 煤矿瓦斯嵌入式数据库方案设计 |
4.5.1 瓦斯数据库结构 |
4.5.2 瓦斯数据库开发 |
4.5.3 功能模块划分 |
4.6 煤矿瓦斯监控终端功能模块 |
4.6.1 操作员登录模块 |
4.6.2 数据采集模块 |
4.6.3 系统界面模块 |
4.6.4 数据存储模块 |
4.6.5 实时/历史数据查询模块 |
4.6.6 实时曲线显示模块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瓦斯图形监控终端研究 |
5.1 煤矿现场对监控系统的要求 |
5.2 嵌入式技术的特点分析 |
5.3 图形化嵌入式终端的设计流程 |
5.4 煤矿瓦斯图形化嵌入式终端的设计 |
5.4.1 终端平台搭建 |
5.4.2 终端系统 |
5.5 瓦斯图形监控终端方案设计 |
5.5.1 瓦斯监控功能分析 |
5.5.2 监控终端的系统设计 |
5.5.3 嵌入式操作系统 |
5.5.4 图形监控中间件特点分析 |
5.6 系统移植与开发 |
5.6.1 应用程序开发 |
5.6.2 关键算法逻辑 |
5.6.3 系统移植 |
5.6.4 系统框架结构 |
5.6.5 移植和配置图形用户界面 |
5.7 终端硬件设计与接口开发 |
5.7.1 监控终端的应用程序设计 |
5.7.2 瓦斯数据的串行通信 |
5.7.3 终端数据包解析算法 |
5.7.4 监控终端人机界面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1 理论成果与创新点 |
6.1.2 技术成果与创新点 |
6.1.3 研究展望 |
6.2 研究成果应用 |
6.2.1 工程应用背景 |
6.2.2 项目实施对象 |
6.2.3 井下监控系统 |
6.2.4 主要监控对象 |
6.2.5 监控系统结构设计 |
6.2.6 项目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科研情况 |
附录C 东采区配电室样本数据 |
附录D 西三采区回风巷道样本数据 |
(5)200MW机组锅炉烟气脱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
2.1 低NOx 燃烧技术 |
2.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 |
2.2.1 原理 |
2.2.2 SNCR 工艺流程 |
2.3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 |
2.3.1 原理 |
2.3.2 SCR 的布置方式 |
2.3.3 SCR 工艺流程 |
2.4 SNCR/SCR 联合脱硝技术 |
2.5 技术经济分析 |
2.5.1 低NOx 燃烧技术 |
2.5.2 SCR 工艺的经济性分析 |
2.5.3 SNCR 工艺的经济性分析 |
2.5.4 SNCR 与SNCR/SCR 技术比较 |
2.6 小结 |
第三章 国华北京热电厂锅炉低NOx 燃烧方案 |
3.1 设计参数 |
3.1.1 改造性能 |
3.1.2 设计煤种 |
3.1.3 设计负荷 |
3.2 总体技术方案 |
3.2.1 改造工作量 |
3.2.2 技术方案 |
3.3 低NOx 燃烧方案 |
3.3.1 配风 |
3.3.2 喷口布置 |
3.3.3 燃烧器区域热负荷 |
3.3.4 炉内空气动力场 |
3.3.5 再燃喷口 |
3.3.6 燃尽风喷口 |
3.3.7 喷口高度对比 |
3.4 改造效果 |
3.4.1 低NOx 效果 |
3.4.2 燃尽度效果 |
3.4.3 结渣 |
3.4.4 锅炉主要运行参数 |
3.5 小结 |
第四章 国华北京热电厂锅炉SCR 技术研究 |
4.1 SCR 烟气脱硝系统 |
4.2 SCR 催化剂 |
4.2.1 催化剂种类 |
4.2.2 催化剂性能 |
4.2.3 催化剂性能随时间的变化 |
4.3 尿素制氨工艺 |
4.3.1 尿素水解工艺存在的问题 |
4.3.2 尿素热解工艺 |
4.4 SCR 设计要求 |
4.4.1 SCR 脱硝工艺系统设计原则 |
4.4.2 工艺系统组成 |
4.4.3 SCR 工艺设计数据表 |
4.5 改造内容 |
4.6 SCR 方案研究 |
4.6.1 方案提出 |
4.6.2 SCR 安装位置比较 |
4.6.3 各方案投资及运行成本估算 |
4.6.4 两个方案的热力计算结果对比 |
4.6.5 结论及建议 |
4.7 烟气脱硝对下游设备的影响 |
4.7.1 烟气脱硝对空预器的影响 |
4.7.2 对静电除尘器的影响 |
4.7.3 对FGD 系统的影响 |
4.7.4 对引风机的影响 |
4.8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煤粉锅炉高效低NOx膜法富氧局部助燃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我国燃煤电站锅炉NOx排放及控制现状 |
1.3 煤粉锅炉低 NOx燃烧技术 |
1.3.1 炉内空气分级燃烧技术 |
1.3.2 煤粉浓淡燃烧技术 |
1.3.3 低NOx燃烧器 |
1.3.4 切圆布置的改进 |
1.3.5 O_2/CO_2燃烧技术 |
1.3.6 富氧助燃燃烧技术 |
1.4 低NOx燃烧技术带来的其它问题 |
1.5 炉内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
1.6 本文的工程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煤粉锅炉NOx生成特性及控制技术 |
2.1 煤中氮的存在形式 |
2.2 NOx前驱物 HCN、NH_3的生成及其转化过程 |
2.3 NOx的生成机理 |
2.3.1 热力NOx |
2.3.2 瞬时NOx |
2.3.3 燃料NOx |
2.4 NOx的还原 |
2.5 煤粉炉内NOx生成特性 |
2.5.1 火焰温度的影响 |
2.5.2 过剩空气系数的影响 |
2.5.3 挥发份的影响 |
2.5.4 煤粉浓度的影响 |
2.5.5 煤粉细度的影响 |
2.6 煤粉炉内低 NOx控制技术 |
2.7 分级燃烧技术降低 NOx生成原理 |
2.8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冷态动力场工业试验 |
3.1 锅炉系统概况 |
3.1.1 锅炉概况 |
3.1.2 主要设计参数 |
3.1.3 燃烧器主要特性参数 |
3.2 等温模化条件的确立 |
3.3 风门档板特性试验 |
3.3.1 测速管系数的标定 |
3.3.2 一次风门档板特性 |
3.3.3 二次风门档板特性试验 |
3.4 炉内气流流动特性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炉内燃烧工况的数值仿真 |
4.1 炉内气体流动数学模型 |
4.2 颗粒随机轨道模型 |
4.3 炉内气粒二相湍流燃烧模型 |
4.3.1 基本方程组 |
4.3.2 煤热解挥发模型 |
4.3.3 煤的气相燃烧模型 |
4.3.4 碳的氧化(异相反应)模型 |
4.3.5 NOx生成的数学模型 |
4.4 边值条件 |
4.4.1 计算区域网格划分 |
4.4.2 边值条件的确定方法 |
4.4.3 壁面函数 |
4.5 仿真计算结果及分析 |
4.5.1 仿真计算工况 |
4.5.2 炉内速度场仿真计算 |
4.5.3 炉膛温度场的仿真计算 |
4.5.4 煤粉颗粒轨迹仿真计算 |
4.5.5 炉膛 O_2含量及NOx生成浓度仿真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膜法富氧局部助燃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
5.1 富氧技术的进展及现状 |
5.2 膜法富氧技术 |
5.2.1 膜法富氧技术的进展状况 |
5.2.2 空气膜法富氧原理 |
5.2.3 膜法富氧工艺流程 |
5.2.4 膜法富氧技术用于助燃进展及现状 |
5.3 富氧燃烧的特点 |
5.4 膜富氧助燃系统及辅助设备设计 |
5.4.1 膜法富氧系统设计 |
5.4.2 富氧风预热器设计 |
5.4.3 富氧风喷嘴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热态燃烧试验 |
6.1 试验内容及方法 |
6.2 试验仪器仪表、测点布置 |
6.3 试验设定条件及要求 |
6.4 燃烧调整试验工况和煤质情况 |
6.4.1 试验工况设置 |
6.4.2 试验期间煤质和煤粉细度情况 |
6.5 燃烧调整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1 锅炉常规运行的特点与分析 |
6.5.2 一次风风速对 NOx排放和锅炉热效率的影响 |
6.5.3 二次风配风方式对NOx排放和锅炉热效率的影响 |
6.5.4 过量空气系数对 NOx排放浓度和锅炉热效率的影响 |
6.5.5 富氧风局部助燃工况燃烧调整试验 |
6.6 性能考核试验 |
6.6.1 锅炉效率及NOx排放特性考核试验 |
6.6.2 防水冷壁高温腐蚀和结渣特性试验 |
6.6.3 低负荷稳燃性能试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锅炉高效低 NOx排放燃烧优化运行指导 |
7.1 人工神经网络和 BP学习算法 |
7.2 人工神经网络建模 |
7.2.1 人工神经网络建模 |
7.2.2 输入输出量 |
7.2.3 模型训练与测试 |
7.3 电站锅炉高效低污染燃烧优化算法 |
7.3.1 遗传优化算法及其在燃烧优化中的应用 |
7.3.2 锅炉燃烧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
7.3.3 计算结果分析分析 |
7.4 高效低 NOx排放燃烧优化运行指导系统组成 |
7.4.1 数据库 |
7.4.2 知识库 |
7.4.3 推理机 |
7.4.4 自学习能力 |
7.4.5 软件主要界面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雷达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对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和技术方案 |
第二章 远程诊断以及数据传输相关技术 |
2.1 网络通讯技术介绍 |
2.1.1 TCP/IP协议编程原理简介 |
2.1.2 网络编程技术概述 |
2.2 Web技术 |
2.2.1 置标语言 |
2.2.2 CGI技术 |
2.2.3 ASP技术 |
2.2.4 编程安全性考虑 |
2.3 信息交互技术 |
2.3.1 交互的实现技术 |
2.3.2 实时交互 |
第三章 远程诊断系统的体系结构 |
3.1 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 |
3.1.1 雷达诊断系统设计框架 |
3.1.2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
3.1.3 系统的主要特点 |
3.2 远程故障诊断系统逻辑功能结构 |
3.2.1 系统的逻辑结构 |
3.2.2 系统的功能结构 |
3.3 诊断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
3.3.1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
3.3.2 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
3.3.3 结构分析选用 |
3.4 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
3.4.1 Web数据库技术 |
3.4.2 远程故障诊断服务器 |
第四章 雷达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专家系统的结构及特点 |
4.2 雷达电路测试台 |
4.2.1 模拟电路测试台 |
4.2.2 混合电路测试台 |
4.2.3 便携式测试仪 |
4.3 雷达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
4.4 雷达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4.5 雷达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
4.5.1 知识库的设计 |
4.5.2 推理机的设计 |
4.5.3 知识获取机的设计 |
4.5.4 解释机的设计 |
4.5.5 人机接口的设计 |
第五章 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实现 |
5.1 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实现 |
5.1.1 网络结构 |
5.1.2 故障诊断系统的运行 |
5.2 ASP技术实现远程诊断中心 |
5.2.1 诊断中心的功能 |
5.2.2 中心网站的总体设计 |
5.2.3 诊断中心网站 |
第六章 网络安全 |
6.1 加密算法 |
6.1.1 远程诊断系统中的加密方案 |
6.1.2 算法概述 |
6.1.3 加密算法在雷达诊断中的应用 |
6.2 网站的安全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300MW火电机组热力系统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郑重声名 |
摘要 |
Abstract |
1 概况 |
1.1 国际仿真技术概况 |
1.2 电力仿真发展动态 |
1.3 本项目系统简介 |
2 仿真系统硬件结构与软件模型 |
2.1 仿真系统硬件结构 |
2.2 仿真系统软件组成及模型结构 |
3 锅炉系统仿真 |
3.1 综述 |
3.2 过热及再热蒸汽系统 |
3.3 包系统、蒸发系统 |
3.4 二次风系统、送风机液压油、润滑油系统 |
3.5 省煤器系统 |
3.6 空气预热器系统 |
3.7 制粉系统和磨煤机润滑油系统 |
4 汽机系统仿真 |
4.1 综述 |
4.2 主蒸汽、再热蒸汽、旁路及其疏水系统 |
4.3 锅炉给水系统 |
4.4 凝汽器抽真空系统 |
4.5 循环水系统 |
4.6 汽机本体 |
5 测试 |
5.1 测试大纲 |
5.2 测试情况 |
6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平凉电厂在建工程的计算机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课题有关研究及应用现状综述 |
1.3 本文完成的工作 |
2 平凉电厂的计算机网络结构 |
2.1 平凉电厂简介 |
2.2 平凉电厂局域网结构 |
2.3 平凉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结构 |
2.4 平凉电厂管理信息系统(PDMIS)与其它系统的连接 |
3 P3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应用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
3.1 工程项目管理及网络计划技术 |
3.2 网络计算 |
3.3 工程进度计划编制的内容及前期规划 |
3.4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管理程序 |
3.5 P3软件的功能 |
4 P3软件在平凉电厂建设工程的应用 |
4.1 进度计划的编制 |
4.2 进度计划的优化 |
4.3 进度计划的更新 |
4.4 进度计划的管理 |
4.5 进度控制 |
4.6 工程信息的发布、查询 |
4.7 P3软件应用成果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西德火电站上的管道(论文参考文献)
- [1]行业法治研究[D]. 刘刚. 吉林大学, 2019(02)
- [2]储油输油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任光辉. 东北大学, 2010(03)
- [3]传统能源瓶颈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D]. 王莹. 河北大学, 2009(03)
- [4]监控技术与涌现性分析在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D]. 李琨.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1)
- [5]200MW机组锅炉烟气脱氮技术研究[D]. 胡巍.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02)
- [6]煤粉锅炉高效低NOx膜法富氧局部助燃技术的应用研究[D]. 张家元. 中南大学, 2007(12)
- [7]雷达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D]. 张浩. 河海大学, 2007(06)
- [8]300MW火电机组热力系统仿真技术研究[D]. 陈博川. 武汉大学, 2004(04)
- [9]平凉电厂在建工程的计算机管理[D]. 翟新军. 重庆大学, 2003(03)
- [10]《发电设备》1990年度索引[J]. 本刊编辑部. 发电设备, 19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