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地轴二分点进动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吴星星[1](2021)在《《科学家》节选Ⅱ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何宇飞[2](2020)在《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文中认为地震电离层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复杂物理或化学过程在电离层中的响应。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被不断地报道,引起越来越多关注,被认为是用于监测地震活动的比较有前景且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已经发射了专用于地震监测的卫星,实现了在卫星高度上的电离层原位测量,开展了大量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地震的复杂特性,电离层的高动态变化,观测数据的多源性,分析方法的差异,至今关于地震电离层耦合机制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将地震电离层现象应用于地震预报预测中依然是个很大的难题。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开展,去发现具有明显的短临特性,探索地震孕育与电离层变化之间的内在规律。法国于2004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专门服务于地震和火山监测的DEMETER卫星,获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开创了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的新局面。欧洲航天局于2013年又成功发射了由三颗卫星组成SWARM卫星星座,开启了空间立体式同步观测,大大的提高了观测效率和观测数据的空间分辨,也为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论文基于两种不同轨道运行方式的DEMETER单颗卫星和SWARM星座三颗卫星观测数据,分别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开展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探索不同轨道运行方式下卫星电离层观测资料的背景信息,尝试针对单颗卫星和星座多颗卫星的电离层观测数据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基于不同的扰动参数,开展震例和统计研究,取得了如下新的认识和结论:(1)对以往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中的震例研究和统计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获得了关于地震电离层现象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即地震电离层异常出现在震前的时间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长,电离层异常现象出现的震中距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地震电离层异常主要分布在地震震中南北两侧。(2)基于DEMETER卫星和SWARM星座观测数据,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两个方面进行观测数据背景分析,得到观测数据空间分布随月份、季节及年度的变化,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存在的多种周期成分,并随着纬度的变化起主导的周期有所差异。在地磁纬度位于-10°~10°的范围内,卫星高度的电离层中也发现了F2层中存在的“年度异常”、“半年度异常”、“春秋分不对称异常”等现象。同纬度不同经度研究区域的时序曲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夜间的时序曲线相关更好。不同轨道高度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数值差异较大。相邻轨道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但在正午时段磁赤道两侧,两星观测数据存在显着差别。(3)基于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对其运行期间全球7级以上和我国大陆6级以上的地震开展震例研究,发现有70%以上的地震能观测到震前异常变化,有增强的异常,有减弱的异常,并以增强异常为主。对多地震事件综合分析的结果显示,在震中区域存在着增强的异常变化,并且该异常变化主要集中出现在震前0~25天。依据地震参数分类的统计得到异常随震级增大其幅度增强,随震源深度增加异常减弱,并且南北半球的异常位置也有所不同。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尝试对异常进行定量的评估,异常具有大于3σ的显着特性,并利用随机事件的分析结果,对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验证了异常与地震事件的相关性。(4)基于SWARM星座观测数据,提取了轨道观测中的快速扰动变化,对典型的震例进行震例分析,并探寻该类型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利用SWARM三颗卫星轨道的差异,对扰动在空间存在的范围及其可能的空间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和计算,辨别其是否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电离层扰动现象。为进一步证实该类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对地震区和非震区、地震前和地震后的该类扰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震区与非震区扰动的差别不显着,震前扰动相对于震后扰动在次数上具有优势,而相近数量的随机事件分析结果,震前震后扰动次数相近,说明与地震的震前活动有一定的关联。(5)对比单颗卫星和星座观测的结果,对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提出更有助于认识电离层背景变化特征,有利于识别地震电离层现象的星座轨道设计方案,为我国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及其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郑涛[3](2020)在《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太阳能以其储备丰富、可再生、无污染和全年可收集的优点而成为最具开发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无论在地面还是空间(太空)领域,开发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基于空间大型可展开索网型反射器,本文提出了4种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的创新设计方案,并逐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太阳位置精密计算方法和3-RPS(Three-Revolute-Prismatic-Spherical)并联机构的逆动力学模型在设计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之前,优先对其所需理论进行了分析。第一,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地面太阳位置精密计算方法;与日梭万年历对比,该算法的精度误差不超过0.05°。第二,提出了一种航天器上太阳位置精密计算方法;与已有算法相比,该算法的精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第三,基于牛顿-欧拉方程,考虑平移铰链中的摩擦力,建立了3-RPS并联机构的逆动力学模型,得到了每条支链上的驱动力;该模型可以满足该机构在空间领域的应用需求。2.设计了地面大型超轻碟式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传统碟式太阳能系统结构复杂、体型笨重和成本高昂,不利于应用普及。针对传统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地面大型超轻碟式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所提出的超轻系统),其由环柱型索网反射器、轻型热电转换装置和3-RPS太阳跟踪器组成。以(37)5-m系统为例,对系统进行设计与优化后,系统总质量约为20 kg,面密度不超过1 kg/m2。同时,在风载荷作用下,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此外,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以及地面实验,验证了3-RPS太阳跟踪器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和跟踪精度高的优点。与传统碟式太阳能系统相比,该系统的质量减小了一个量级,制造难度和成本都明显降低,并且可以快速成形;保守估计该系统的输出电能约为8.24k W·h,可以满足偏远或城郊地区一个家庭的日常消耗。3.设计了地面便携式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针对便携应用需求,在所提出的超轻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地面便携式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其由可折叠环柱型索网反射器、集热器或热电转换装置和RS-2RPS太阳跟踪器组成。以(37)1.5-m系统为例,对系统进行收折与展开、静力学和能耗分析,验证了系统具有收纳率高、环境适应性强和能耗低的优点。同时,与3-RPS太阳跟踪器相比,RS-2RPS太阳跟踪器结构更简单,且由于减少了一个驱动装置,因而其重量、能耗和成本都下降了,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便携应用领域。该系统质量为3.39 kg,面密度为1.92 kg/m2,保守估计该系统的功率密度为260.51 W/kg;与现有的便携式系统相比,该系统的功率密度具有明显优势。4.设计了地面双杆支撑极轴式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与地平式太阳跟踪器相比,极轴式太阳跟踪器结构更简单且能耗更低。然而,现有的极轴式太阳跟踪器大多采用串联形式,存在跟踪精度低和能耗高的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地面双杆支撑极轴式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其由环框柱型索网反射器、集热器或热电转换装置和双杆支撑极轴式跟踪器组成。以(37)2-m系统为例,对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且具有良好的性能。双杆支撑极轴式跟踪器采用并联形式,克服了目前串联形式存在的不足。同时,与三杆支撑的形式相比,该跟踪器结构更简单轻巧。5.设计了供能与通信集成的空间大型可展开汇聚跟踪系统在空间应用中,太阳能电池阵列和通信天线的结合可以显着地减少两者整体的质量、物理尺寸和成本。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将两者集成在平板型系统上,存在面密度高的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飞行在太阳同步轨道航天器的新型、供能与通信集成的空间大型可展开汇聚跟踪系统,其由环柱型索网反射器、能量转换装置和3-RPS指向机构组成。为了实现供能和通信集成,在3-RPS指向机构驱动下,系统在光照区域跟踪太阳;在地球阴影区域转向地面通信站或其它目标。进而,对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以及初步地面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且具有良好的性能。与传统的太阳能帆板相比,该系统的面密度更低,而功率密度更高。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为地面和空间领域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为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的工程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三支链并联机构在太阳能跟踪领域的推广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庆达[4](2020)在《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亚洲季风演化和亚洲内陆干旱环境的形成是青藏高原隆升、全球气候变冷和特提斯海退缩的产物,然而这些因素如何促使亚洲内陆干旱环境的形成和亚洲季风的演化尚有诸多不清楚的地方。获取可靠的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古气候与环境演化记录不但有助于澄清这些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而且对于理解亚洲内陆轨道尺度气候变化极为必要。前人利用中国黄土高原黄土-红粘土序列构建了晚新生代东亚气候与环境演化的基本框架。然而,由于气候代用指标的多解性和具有精确定年且高分辨率的长时间尺度古气候记录的缺乏,第四纪以前亚洲季风-干旱环境在构造和轨道时间尺度上的演化及驱动机制尚存在较大的争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怀头他拉剖面和花土沟剖面开展古环境重建研究。上述剖面已经通过磁性地层学和古生物化石相结合确定了年代学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借助磁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指标对上述剖面进行了古环境重建,旨在理解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亚洲季风和干旱化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演化特征和规律,区分青藏高原的生长与两极冰盖的出现和发展对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的可能影响,查明亚洲季风-干旱环境在轨道时间尺度上的演化同太阳辐射参数和地球气候系统内部变化的联系。围绕气候演化趋势与规律,本研究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利用柴达木盆地北部大红沟剖面河湖相沉积物总有机碳同位素恢复了柴达木盆地20-5 Ma的植被演变历史。发现柴达木盆地20-5 Ma生态系统以C3植物为主且晚中新世没有C4植物的大规模扩张,这与低海拔的黄土高原晚中新世C4植物扩张的观点不同。我们推测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没有发生C4植物扩张的原因可能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抬升造成生长季温度较低,不利于C4植物的生长。这一研究为高原东北缘晚中新世构造隆升提供了间接的生态学证据。(2)利用柴达木盆地怀头他拉剖面湖相沉积物重建了10-6 Ma期间降水的变化。发现8.5-7 Ma期间降水显着增加,气候显着变湿。黄土高原庄浪和秦安站点也记录了这一期气候湿润,表明这是一期区域性的变湿。考虑到黄土高原降水受东亚季风控制,我们把这期区域性的变湿归因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造成的东亚夏季风的增强。这一推论与上述生态学证据相互印证,进一步说明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晚中新世发生了构造隆升。(3)发现柴达木盆地在晚上新世3.3 Ma时快速变干而在第四纪开始时没有显着变干,这一观察在塔里木盆地也得到了验证。通过与高低纬气候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发现这期快速变干可能与印度尼西亚海道逐渐关闭引起的印度洋表水变冷关系密切,说明低纬海洋变化可能是影响中亚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4)晚中新世8.5-7 Ma期间东亚夏季风的演化主要受10万年偏心率周期的控制,与晚第四纪东亚夏季风演化模式类似。因为晚中新世期间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只存在间歇性的冰盖,所以我们将季风显着10万年周期性变化归因于太阳辐射造成的南半球冰量变化或者大气CO2含量变化的驱动。这一研究把东亚夏季风以10万年为主导周期演化出现的时间提前了6个百万年,加深了对东亚夏季风轨道尺度变化和驱动机制的认识。(5)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3.6-3.1 Ma地层磁化率指示的化学风化强度的变化以2万年岁差周期为主而石盐含量指示的蒸发的变化以10万年偏心率周期为主,表明不同气候过程对太阳辐射参数的响应存在差异,青藏高原东北缘降水对岁差驱动更为敏感,而蒸发对偏心率驱动更为敏感。这些工作为理解东亚季风演化与中亚干旱环境形成提供了新的数据,进一步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可能对柴达木盆地气候环境的演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同时揭示出印度尼西亚海道关闭与南极冰盖的变化可能对柴达木盆地气候环境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两个机制以前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郭静怡[5](2019)在《诺德文本分析模式视角下《夜空:户外观星指南》(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文是基于天文科普书籍《夜空:星座观测指南》的翻译实践报告。报告主要阐述了“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情况。该模式由德国功能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在功能加忠诚原则下提出。实践表明,该模式能为译员提供一个具有操作性、可涵盖天文科普文本的理论框架。报告的理论部分简单介绍德国功能派其他代表人物对诺德的文本分析理论的影响,着重强调诺德文本分析模式的四个要素,即翻译的功能类型(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翻译大纲、原文分析(文外因素分析和文内因素分析)、按功能等级分类的翻译问题。报告的实践部分从译前准备和译文产出两方面论述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的具体运用情况。译前,笔者对翻译大纲、原文文本仔细分析,凸显出翻译过程中可能产生翻译问题的文内及文外因素,使译者遇到翻译难题时有所准备。在译文产出过程中,笔者从翻译的两大功能类型入手,灵活选取意译、增译、零翻译、借译等翻译策略,试图解决四类翻译问题。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文献型翻译方式有利于解决文本专属性翻译问题,工具型翻译方式有利于解决与常规有关的翻译问题,而综合运用文献型翻译方式和工具型翻译方式有利于解决语用翻译问题和语言翻译问题。综上所述,诺德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指导译员分析翻译大纲,了解预期的目标文本;分析原文文本,预判潜在的翻译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最后结合翻译的两大功能分类,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处理实际遇到的翻译问题,实现文本功能。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对本次翻译实践是有效的。
弗朗西斯卡·罗切博格,关瑜桢,张瑞[6](2018)在《巴比伦天文学在希腊化地区的传播》文中研究指明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被重新认识后,我们对精密科学史乃至西方天文学特别是希腊天文学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希腊化时期,希腊人认为埃及居于天文学的领先位置,就像狄奥多罗斯(Diodorus Siculus)在他的通史中所说的那样。直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古典主义者仍然延续此观点,例如
王翔[7](2017)在《基于多弧段测量数据的低轨空间目标精确定轨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空间目标精确定轨是空间态势感知和开展空间目标编目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国家的太空掌控能力重要体现,是争夺太空优势的重要技术支撑。当前,我国地面雷达网建设已初成规模,空间目标特别是低轨目标跟踪探测已成常态,存储了大量跟踪数据,为定轨算法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论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定轨算法研究和软件开发应用现状,展望了发展趋势,得出了对基于多弧段测量数据低轨目标精确定轨方法研究的经验启示;其次,概述了时间标准、坐标系统以及相关转换计算方法,分析了空间目标轨道描述方法,轨道特征及摄动因素,介绍了地基雷达测量系统,为开展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再次,以测量数据预处理-平滑滤波-精确定轨为思路,研究了数据检择与误差修正、组网雷达误差配准方法及工程实现中的优化方法、常用平滑和滤波算法。在综合文献和已有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序贯法定轨,设计了一种平均根数动弧加权方法为基础利用距离修正进行空间目标轨道根数计算方法;最后,在实测数据基础上,对算法有效性和精度进行分析,完成多弧段测量数据的低轨空间目标轨道计算软件设计与实现,软件具备精轨计算、轨道预报以及根数管理等功能,可为立足测站测量数据开展长期循环式的空间目标跟踪监视工作提供支持。空间目标定轨和轨迹预报对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科学研究的贡献日益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张轶尧[8](2017)在《中高层大气风场温度场探测资料的分析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中高层大气,包括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是目前人类认知最少的区域。随着观测资料的日益丰富和临近空间飞行器研究的开展,分析模拟中高层大气环境特征愈发成为热点。前人对于中高层大气环境变化的探究限于数据或者方法,对一些现象只得到了不够精细的描述;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中高层大气探测资料仍然匮乏且一些探测技术也相对落后,对国内探测资料进行合理的分析与应用对研究我国中高层大气环境特征、建立基于我国自主探测数据的中高层大气模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已有的研究基础和积累的观测数据基础上,本文利用TIMED/SABER温度资料、国内岢岚场站的FPI(Fabry–Perot Interferometer,FPI)风场数据以及国内首次成功的火箭被动落球探测实验资料,对资料本身及中高层大气环境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TIMED/SABER 2.0版本的温度数据,分析长期振荡的全球结构以及中间层逆温现象。研究表明:赤道地区科氏参数较小,温度场平流层SAO(Semiannual Oscillation,SAO)较小的偏差将在风场中被放大,导致纬向风平流层SAO振幅关于赤道出现不对称结构。75和85 km之间SAO相位的反转导致背景温度场平均11 K的中间层逆温,且由于75和85 km温度随时间变化季节不对称的原因,春分逆温幅度强于秋分。TO(Triennial Oscillation,TO)主要出现在热带地区,其光谱峰值可能是QBO(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QBO)的副峰并受到QBO的调制。在85 km,TO的变化同SAO振幅的年际变化有较好的匹配关系,暗示此处可能存在TO和SAO的相互作用。此外,ENSO可能对低平流层TO振幅进行调制。(2)利用岢岚2013年7月2014年11月FPI风场数据对场站上空87、97和250 km风场特征以及行星波的结构进行分析。通过FPI同HWM-07以及TIMED/TIDI风场对比,揭示了HWM-07模式准确性的提高需进一步考虑太阳活动和行星际磁场的影响。对行星波的分析结果表明:行星波活动在中间层顶附近最弱,而在其两侧活动增强。在MLT(Mesosphere and Lower Thermosphere,MLT)区域,最强的16日波动出现在2013年秋季,最弱的波活动出现在夏季;6.5日波的活动主要出现在春分秋分附近,最强振幅出现在87 km处2014年89月。在250km处,经向风场中5日、8日和16日三种行星波典型周期带的月平均振幅变化特征相似,最强振幅均出现在2014年59月。(3)利用火箭被动落球探测实验资料,通过输入NRLMSISE-00模式密度计算获取风场数据,分析风场特征,提取重力波信息,讨论方程中的变量对于风场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RLMSISE-00模式密度虽不是真实密度,但对风场计算影响很小;垂直加速度的不确定性能够在较高高度范围内产生巨大的风场计算误差。实验计算获取的纬向风与MERRA-2再分析数据有很好的匹配关系,而二者经向风场匹配关系相对较差,这可能由于再分析数据不能够准确描述经向风场的特征所致。3060 km范围内,重力波的主要波长均集中在8.5 km,5 km以及3.5km。
赵玥皎[9](2017)在《12mag精细导星星库构建及解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未来先进的空间望远镜精密稳像环节需要精细导星模块检测空间望远镜视轴是否为预期的探测精度和视轴稳定度。精细导星星库则是精细导星仪开展绝对姿态测量的关键依据。因此,未来的大口径空间望远镜在开展高分辨率、高像质、高稳定度的天文观测过程中,需要视场与之匹配,探测精度高,观测星等高的精细导星模块和与之对应的精细导星星库。本课题围绕空间天文望远镜精密稳像环节中的精细导星模块所对应的精细导星星库构建为中心展开研究,调研了国外空间天文望远镜精密稳像和精细导星发展历程及现状,以及国内导星星库构建方法。其次,在研究多种常用天文星表的精度,波段范围和星等范围等特性的基础上,选择UCAC4星表作为基础星表进行分析处理。以12mag精细导星星库构建为课题研究重点,提出整体设计方案。主要围绕三部分内容进行重点研究,以视场所在天区和视场内导星快速搜索为目标,完成全天球划分方式设计和导星存储方式研究;以达到良好的星库均匀性,提高识别效率为目的,完成导星筛选方法的设计和研究;设计适用于硬件平台的星图识别算法完成硬件仿真,并结合外场观星实验,验证星库的可行性。所构建的精细导星星库分布均匀性好,导星搜索速度快,通过可行性验证,能用于作为精细导星星图识别的基准。本课题根据探测精度,波段和星等范围等要求完成精细导星星库构建过程设计,为构建面向未来空间大口径望远镜在轨运行时,精细导星模块所对应使用的12mag精细导星星库做了先期探索性研究及可行性验证,为今后大口径、高分辨率、高像质、高稳定度空间望远镜的精细导星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本课题主要包含3个创新点:以天区和视场内导星的快速搜索为目标,设计混合天区划分方式,并研究多种导星存储搜索方式,设计k-d二维线段树的索引表建立和搜索,搜索视场内导星速度达到平均5.32ms。设计整个导星筛选流程,包含混合天区星等阈值粗筛选、基于变异系数的导星精筛选和空视场补充过程。经过此导星筛选流程后,星库总星数从1.14×108颗筛选至3.53×106颗,全局均匀性达到0.43,局部均匀性达到平均1.70,优于所调研过的导星筛选方法。通过视场仿真统计,有98.33%的概率视场内的导星可识别。针对精细导星姿态刷新的高频率需求,选择SOM网络算法进行层叠式改进并应用到FPGA硬件平台,星图识别速度达到毫秒量级,为今后硬件实现高速姿态输出创造了有利条件;结合外场观星实验实现了<±4.7"的匹配精度,验证了所构建星库的可行性。
李清波[10](2016)在《电磁波在磁性光子晶体中的单向传输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磁性材料在微波和光信息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们在实现微波和光学器件的小型化、可调性和改善匹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控制信号传播的隔离器、环流器和相移器等应用中,它们还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由磁性材料在外加偏置磁场或自发激励作用下,具有各向异性和色散的张量磁导率,表现出磁共振、磁表面等离激元、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等特性以及与此相关的非互易性等,因此近年来有关电磁波在磁性材料中的传播问题备受关注。本论文围绕磁性光子晶体中边界态单向传输、体波模式非互易传输进行了研究。在理论计算、仿真模拟和实验验证等方面取得以下主要几个研究成果:(1)针对旋磁性介质,提出了修正的FDTD计算方法。通过降低磁场分量等式中角频率的高次项和优化磁通本构方程,降低了 FDTD的中心差分阶数,简化了时域本构方程离散的复杂度。将该方法应用于二维旋磁性光子晶体能带结构研究,通过与多重散射方法能带计算结果、旋磁性光子晶体传输谱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研究了二维磁性光子晶体中电磁波的自准直传输特性,探讨了填充因子等因素对其自准直特性的影响。应用磁性光子晶体的自准直传输特性设计了频率可调的90度弯曲器、T型分束器。(3)采用半圆柱基元破坏空间反演对称性,在二维磁性光子晶体中获得了自准直的单向体波,其传播方向可由偏置磁场控制。证明了可通过施加梯度偏置磁场,实现自准直的单向体波波束沿指定曲线传播。利用这一性质提出了一种非互易的电磁信号空间分解器,使电磁信号根据不同频率按不同通道传输,实现信号的分离。(4)构造了具有时间和空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的复式结构三角点阵旋磁性光子晶体,它具有光子晶体内的单向体波和在界面上的负折射特性。基于坐标变换不改变旋磁材料张量磁导率形式的特点,通过光学变换设计出来可任意弯曲的自准直单向波导,它能引导电磁波束沿任意指定路径自准直非互易传输。(5)研究了磁性光子晶体平板的单向边界态特性。分析研究了由光子晶体平板能带中的Dirac点被劈裂导致的拓扑边界态,相应的电磁波单向传输特性,以及衬底的介电常数、厚度等因素对单向传输的影响。实验验证了磁性光子晶体平板zigzag边界上的单向传输模式。(6)提出了一种具有非对称传输特性的一维链式旋磁性光子晶体。结合能带计算,仿真和实验论证了这种非对称传输源于该一维链式结构存在的单向体波模式。分析了一维磁性光子晶体链中基元的镜像反射对称性对其传能带结构和传输特性的影响,指出了该链式非互易传输波导系统具有可调控、可设计、可柔性排布的特点。
二、关于地轴二分点进动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地轴二分点进动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现状 |
1.2.1 同震电离层扰动 |
1.2.2 震前电离层扰动 |
1.2.2.1 震例研究 |
1.2.2.2 统计研究 |
1.2.2.3 耦合机制的研究 |
1.3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总结 |
1.3.1 主要研究参量总结 |
1.3.2 电离层异常特征总结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概述 |
2.1 地震活动概述 |
2.1.1 地震成因及震级 |
2.1.2 地震过程及前兆现象 |
2.1.3 地震孕育区 |
2.2 电离层概述 |
2.2.1 电离层 |
2.2.2 电离层活动特征 |
2.3 电离层对地震的响应 |
2.3.1 地震电离层现象对震级敏感性 |
2.3.2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多样性和瞬时性 |
2.3.4 地震电离层现象在电离层各分层中的响应特征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DEMETER卫星数据的分析 |
3.1 DEMETER卫星及数据 |
3.1.1 DEMETER卫星简介 |
3.1.2 DEMETER卫星数据 |
3.2 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的背景特征 |
3.2.1 空间分布背景的构建方法及特征分析 |
3.2.2 固定区域的观测数据时间序列构建方法及其变化特征 |
3.2.2.1 时间序列构建方法 |
3.2.2.2 数据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
3.2.2.3 数据随经度的变化特征 |
3.2.4 结论与讨论 |
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震例研究 |
3.3.1 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
3.3.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3.3.3 典型震例分析与总结 |
3.4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统计研究与验证 |
3.4.1 基于多地震事件分类的分析 |
3.4.1.1 异常的空间分布分析 |
3.4.1.2 异常的时间序列分析 |
3.4.2 基于随机事件的验证 |
3.4.3 基于多地震事件的定量评估 |
3.4.3.1 异常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
3.4.3.2 异常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SWARM星座数据的分析 |
4.1 SWARM星座及数据 |
4.1.1 SWARM星座简介 |
4.1.2 SWARM星座数据 |
4.1.3 SWARM星座卫星轨道的差异 |
4.2 SWARM星座观测数据的背景分析 |
4.2.1 固定研究区域观测数据的时序分析 |
4.2.2 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3 基于三颗卫星轨道差异的特征分析 |
4.2.4 结论与讨论 |
4.3 地震电离层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及震例研究 |
4.3.1 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 |
4.3.2 震前的快速扰动现象 |
4.4 快速扰动现象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
4.4.1 快速扰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2 太阳和地磁活动的影响 |
4.4.3 有震区与无震区的对比分析 |
4.4.4 地震前与地震后的对比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耦合机制 |
5.1 常见的耦合机制模型 |
5.1.1 重力波模型 |
5.1.2 电动力学模型 |
5.1.3 电磁辐射模型 |
5.1.4 化学模型 |
5.2 地震电离层耦合途径 |
5.2.1 重力波途径 |
5.2.2 电动力学途径 |
5.3 基于耦合机制对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3.1 对DEMTER卫星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3.2 对SWARM星座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果总结 |
6.2 DEMETER和 SWARM的研究对比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6.4.1 星座观测设想 |
6.4.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 |
(3)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面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地面大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地面便携式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地面极轴式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空间供能与通信集成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太阳位置的精密计算与3-RPS并联机构的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地面太阳位置的精密计算 |
2.3 航天器上太阳位置的精密计算 |
2.3.1 改进算法的计算过程 |
2.3.2 第二赤道坐标系下的太阳方位 |
2.3.3 精度分析 |
2.3.4 航天器上的太阳方位 |
2.3.5 改进算法的仿真及精度分析 |
2.3.6 本节的结论 |
2.4 3-RPS并联机构的理论分析 |
2.4.1 自由度计算 |
2.4.2 坐标系与坐标变换矩阵 |
2.4.3 逆运动学分析 |
2.4.4 逆动力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面大型超轻碟式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 |
3.1 引言 |
3.2 系统的整体描述 |
3.3 地面环柱型索网反射器 |
3.4 3-RPS太阳跟踪器 |
3.4.1 太阳跟踪器的选择 |
3.4.2 几何构型 |
3.4.3 轨迹规划 |
3.4.4 三根伸缩杆的杆长确定 |
3.4.5 复合铰链的分析 |
3.5 载荷作用下系统的结构分析与优化 |
3.5.1 结构分析 |
3.5.2 结构优化 |
3.6 3-RPS太阳跟踪器的能耗计算 |
3.7 3-RPS太阳跟踪器的实验验证 |
3.7.1 机械组件 |
3.7.2 控制和电气单元 |
3.7.3 结果和讨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面便携式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 |
4.1 引言 |
4.2 系统的整体描述 |
4.3 系统的收折与展开 |
4.3.1 可折叠圆环的收折与展开 |
4.3.2 RS-2RPS太阳跟踪器的收折与展开 |
4.4 RS-2RPS太阳跟踪器的追日数学模型 |
4.4.1 杆长计算 |
4.4.2 驱动力和能耗计算 |
4.5 系统的静力学仿真分析 |
4.5.1 仿真参数设定 |
4.5.2 环境适应性分析 |
4.6 RS-2RPS太阳跟踪器的追日仿真分析 |
4.6.1 杆长分析 |
4.6.2 能耗计算 |
4.7 RS-2RPS太阳跟踪器的初步室内实验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面双杆支撑极轴式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 |
5.1 引言 |
5.2 系统的整体描述 |
5.3 双杆支撑极轴式跟踪器的自由度分析 |
5.4 跟踪器的逆运动学与解耦性分析 |
5.5 系统的仿真分析 |
5.5.1 仿真参数设定 |
5.5.2 轨迹规划 |
5.5.3 跟踪器的杆长计算 |
5.5.4 跟踪器的能耗计算 |
5.5.5 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供能与通信集成的空间大型可展开汇聚跟踪系统 |
6.1 引言 |
6.2 系统的整体设计 |
6.2.1 环柱型索网反射器和能量转换装置的功能性分析 |
6.2.2 3-RPS指向机构的分析与选择 |
6.2.3 集成供电和通信功能的实现 |
6.2.4 系统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 |
6.3 系统的运动轨迹规划 |
6.4 系统的仿真分析 |
6.4.1 参数设定 |
6.4.2 系统的设计尺寸合理性分析 |
6.4.3 系统的展开过程仿真分析 |
6.4.4 3-RPS指向机构的仿真分析 |
6.4.5 系统的静力学分析 |
6.5 系统的初步关键地面实验 |
6.5.1 可展开圆环的地面展开实验 |
6.5.2 3-RPS指向机构的地面追日实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亚洲季风的演化 |
1.1.1 亚洲季风构造尺度的演化 |
1.1.2 亚洲季风轨道尺度的演化 |
1.2 亚洲内陆干旱化演化 |
1.2.1 亚洲内陆干旱化构造尺度的演化 |
1.2.1.1 粉尘沉降区干旱化演化历史 |
1.2.1.2 粉尘源区干旱化演化历史 |
1.2.2 亚洲内陆干旱化轨道尺度的演化 |
1.3 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
1.3.1 构造尺度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
1.3.1.1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 |
1.3.1.2 青藏高原的隆升 |
1.3.1.3 海陆分布格局 |
1.3.2 轨道尺度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工作量与创新点 |
1.5.1 论文的工作量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地质与地层概况 |
2.1.3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2.2.1 研究材料 |
2.2.2 古气候指标测试方法 |
2.2.3 气候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和环境指标记录及意义 |
3.1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与古环境指标记录 |
3.1.1 大红沟剖面总有机碳同位素记录 |
3.1.2 怀头他拉剖面磁学指标和常规指标记录 |
3.1.3 花土沟剖面磁学指标和粒度指标记录 |
3.2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与古环境指标意义 |
3.2.1 柴达木盆地磁学参数指标的气候意义 |
3.2.2 柴达木盆地有机碳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
3.2.3 柴达木盆地粒度指标的气候意义 |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尺度气候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
4.1 柴达木盆地中新世-早上新世植被演化历史及驱动机制研究 |
4.1.1 柴达木盆地中新世-早上新世植被演化历史 |
4.1.2 柴达木盆地植被演化与晚中新世高原隆升的关系 |
4.2 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
4.2.1 晚中新世(~10-6Ma)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 |
4.2.2 高原隆升驱动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增强 |
4.3 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干旱化演化历史及驱动机制研究 |
4.3.1 晚上新世-早更新世(~3.9-2.1Ma)中亚干湿演变历史 |
4.3.2 印度洋表水变冷驱动晚上新世中亚气候快速变干? |
第五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轨道尺度气候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
5.1 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轨道尺度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
5.1.1 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显着10万年偏心率周期 |
5.1.2 南极冰量变化驱动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10万年周期性变化 |
5.2 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河湖相地层轨道周期研究 |
5.2.1 青藏高原东北缘蒸发和降水对地球轨道参数响应的异同 |
5.2.2 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地层非轨道周期 |
5.2.3 天文调谐年代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诺德文本分析模式视角下《夜空:户外观星指南》(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Project Overview |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1.2 Project Description |
1.3 Workflow Description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
2.1.1 Representatives of the 1~(st) generation of Functionalism |
2.1.2 Representatives of the 2~(nd) generation of Functionalism |
2.2 Nord's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
2.2.1 Documentary and Instrumental Translations |
2.2.2 Translation Briefs |
2.2.3 Source-text Analysis |
2.2.4 Identifying Translation Problems |
Chapter Three Application of Nord's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Analysis to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3.1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Brief |
3.2 Source-text Analysis of Extratextual and Intratextual Factors |
3.3 Documentary Translation for Text-specific Problems |
3.4 Instrumental Translation for Convention-related Problems |
3.5 Combined Documentary and Instrumental Translations for Linguistic and PragmaticProblems |
3.5.1 Combined Documentary and Instrumental Translations for Linguistic Problems |
3.5.2 Combined Documentary and Instrumental Translations for Pragmatic Problems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s |
4.1 Major Findings |
4.2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Tables and Figures |
Appendix Ⅱ Translation Materials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基于多弧段测量数据的低轨空间目标精确定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定轨算法研究 |
1.2.2 定轨软件发展 |
1.2.3 定轨研究发展趋势与挑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论文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时空基准与动力学模型 |
2.1 时间与坐标系统 |
2.1.1 时间系统 |
2.1.2 坐标系统 |
2.2 轨道描述 |
2.3 动力学模型 |
2.4 地基测量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弧段测量数据预处理 |
3.1 数据检择与修正 |
3.1.1 五点线性外推检择 |
3.1.2 电波折射修正 |
3.1.3 多雷达误差配准 |
3.2 数据平滑算法 |
3.2.1 中心平滑 |
3.2.2 多项式拟合的最小二乘估计 |
3.2.3 两台雷达测量数据综合处理 |
3.2.4 三雷达测距数据处理 |
3.3 数据预处理效果验证 |
3.3.1 线性检择处理效果 |
3.3.2 多雷达误差配准效果验证 |
3.3.3 误差修正及平滑效果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弧段测量数据下的定轨算法 |
4.1 卡尔曼滤波解耦序贯算法 |
4.2 平均根数动弧加权与距离修正 |
4.3 算法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算法验证与应用分析 |
5.1 测量系统与数据准备 |
5.2 定轨效果分析 |
5.2.1 2X5单站单弧段处理结果 |
5.2.2 2X6单站单弧段处理结果 |
5.2.3 两站同时段测量数据处理结果 |
5.2.4 测量数据处理结果与标准根数比较 |
5.3 算法软件化成果 |
5.3.1 软件处理流程 |
5.3.2 软件总体设计 |
5.3.3 编码实现 |
5.3.4 软件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高层大气风场温度场探测资料的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高层大气分层 |
1.2.1 依据热力性质分类 |
1.2.2 依据大气电离状态分类 |
1.2.3 依据大气化学成分的分类 |
1.3 中高层大气背景与波动 |
1.4 中高层大气探测现状 |
1.5 中高层大气模式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TIMED/SABER温度资料的中高层大气长期振荡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TIMED/SABER温度资料 |
2.2.2 分析方法 |
2.3 Lomb-Scargle功率谱分析 |
2.4 年振荡AO |
2.5 半年振荡SAO |
2.6 中间层逆温MIL |
2.7 三年振荡TO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岢岚地区FPI的风场及行星波观测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据评估与风场特征 |
3.2.1 数据质量控制 |
3.2.2 风场长期变化特征 |
3.2.3 FPI温度场的数据评估 |
3.3 行星波的观测分析 |
3.3.1 提取方法 |
3.3.2 置信度检验方法 |
3.3.3 MLT区域的行星波特征 |
3.3.4 250km行星波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火箭被动落球探测实验大气风场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数据 |
4.2.1 落球实验数据 |
4.2.2 其他数据 |
4.3 落球探测原理与方法 |
4.4 风场结果及分析 |
4.4.1 结果 |
4.4.2 讨论 |
4.5 风切变与重力波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5.3.1 深入开展中高层大气动力研究 |
5.3.2 深入膨胀落球探测技术的研究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12mag精细导星星库构建及解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精细导星国外发展历程及现状 |
1.3 导星星库构建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路线 |
第三章 基础星表的选择和分析 |
3.1 天文基本概念 |
3.1.1 恒星的特性 |
3.1.2 天球与天球坐标系 |
3.1.3 儒略日 |
3.2 星表及基础星表的选择 |
3.2.1 星表 |
3.2.2 常见基础星表 |
3.2.3 基础星表的选择 |
3.3 UCAC4星表 |
3.3.1 UCAC4简介 |
3.3.2 UCAC4星表的文件组织和数据结构 |
3.3.3 基础星表分析 |
3.4 基础星表预处理 |
3.4.1 恒星预筛选 |
3.4.2 位置修正 |
第四章 星表划分和搜索 |
4.1 常见的星表划分方式 |
4.2 混合天区划分 |
4.3 导星的存储和搜索 |
4.3.1 天区搜索 |
4.3.2 导星的存储和搜索 |
第五章 导星筛选和星库构建实现 |
5.1 导星筛选算法 |
5.1.1 导星筛选算法比较 |
5.1.2 星库评价指标 |
5.1.3 星库规模估计 |
5.2 导星粗筛选算法 |
5.2.1 筛去过于靠近的星对 |
5.2.2 混合分区星等过滤算法 |
5.2.3 混合分区粗筛选结果 |
5.3 基于变异系数的导星优选算法 |
5.3.1 基于球面螺旋基准点的选取天区 |
5.3.2 变异系数 |
5.3.3 变异系数优选算法 |
5.3.4 基于变异系数的精筛选结果 |
5.4 补充空视场 |
5.4.1 补充空视场过程 |
5.4.2 补充空视场结果 |
5.5 星库构建结果 |
第六章 星库验证 |
6.1 星图模拟 |
6.1.1 坐标变换 |
6.1.2 星点生成 |
6.1.3 星图模拟结果 |
6.1.4 星图模拟软件实现 |
6.2 星图识别 |
6.2.1 星图识别算法 |
6.2.2 改进的SOM网络及硬件实现 |
6.2.3 实拍星图的识别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电磁波在磁性光子晶体中的单向传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于类量子霍尔效应边界态的单向表面波 |
1.2.1 光子拓扑绝缘态 |
1.2.2 量子霍尔效应与陈数 |
1.2.3 类量子霍尔效应电磁手性表面态 |
1.2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电磁表面态 |
1.3 基于体波模式电磁波的单向传输 |
1.4 光子晶体自准直效应 |
1.5 光学变换 |
1.6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磁性光子晶体能带的数值分析 |
2.1 周期结构的描述 |
2.1.1 布拉菲晶格与基元 |
2.1.2 倒格子 |
2.1.3 第一布里渊区 |
2.2 磁场中的铁氧体 |
2.3 平面波展开法 |
2.3.1 介质光子晶体的平面波展开法 |
2.3.2 磁性光子晶体的平面波展开法 |
2.4 修正FDTD方法在二维旋磁性光子晶体研究中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磁性光子晶体中电磁波的非互易自准直传输 |
3.1 磁性光子晶体中的自准直现象 |
3.1.1 等频曲线与最大自准直角 |
3.1.2 自准直特性 |
3.2 频率可调自准直器件 |
3.2.1 90度弯曲器 |
3.2.2 T型分束器 |
3.3 磁性光子晶体中的自准直单向体波 |
3.4 自准直非互易体波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3.4.1 不对称基元的磁性光子晶体中非互易传输 |
3.4.2 非互易自准直效应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应用光学变换实现电磁波体波的非互易传输 |
4.1 用蜂窝结构的旋磁光子晶体实现单向体波传输 |
4.2 用光学变换实现体波任意弯曲传输 |
4.2.1 理论设计 |
4.2.2 数值模拟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磁性光子晶体平板的单向边界传输 |
5.1 介质型光子晶体平板 |
5.2 磁性光子晶体平板单向传输理论研究 |
5.3 磁性光子晶体平板边界态的实验验证 |
5.3.1 对称衬底结构磁性光子晶体板试验验证 |
5.3.2 非对称衬底结构磁性光子晶体板试验验证 |
5.3.3 磁性光子晶体板缺陷试验验证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一维磁性光子晶体链的单向体波传输 |
6.1 一维链状磁性光子晶体模型 |
6.2 单向体模传输的实验验证 |
6.3 基于三角基元的链状结构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关于地轴二分点进动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家》节选Ⅱ汉译实践报告[D]. 吴星星.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D]. 何宇飞.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3]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研究[D]. 郑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D]. 苏庆达. 兰州大学, 2020
- [5]诺德文本分析模式视角下《夜空:户外观星指南》(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郭静怡. 山东大学, 2019(09)
- [6]巴比伦天文学在希腊化地区的传播[J]. 弗朗西斯卡·罗切博格,关瑜桢,张瑞. 亚非研究, 2018(02)
- [7]基于多弧段测量数据的低轨空间目标精确定轨方法研究[D]. 王翔.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8]中高层大气风场温度场探测资料的分析与应用[D]. 张轶尧.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9]12mag精细导星星库构建及解算方法研究[D]. 赵玥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17(02)
- [10]电磁波在磁性光子晶体中的单向传输特性研究[D]. 李清波. 南京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