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粘土深层搅拌加固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波[1](2020)在《软弱地层中基坑开挖卸荷引起临近既有地铁盾构隧道变形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迅速发展,在既有地铁隧道附近进行基坑开挖的现象日益增多,基坑开挖引起临近既有隧道变形的预测与控制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800200、2017YFC0805500)、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CX17_0151)和东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基金(YBJJ1791)为课题依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隧道变形实用性预测相对欠缺、隧道变形影响区尤其是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研究尚不完善等问题,运用文献调研、统计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试验方法开展了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总结如下:(1)分别收集42个基坑开挖对侧方既有盾构隧道以及33个基坑开挖对下卧既有盾构隧道影响的工程案例,统计案例中基坑和隧道所处的典型地层条件、尺寸规模、相对位置关系以及结构变形等,分析了工程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基坑与隧道水平间距等主要因素对隧道水平和竖向位移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侧方隧道受基坑开挖影响发生隆、沉的判别标准,给出了坑外隧道竖向位移分区;分别提出了侧方隧道水平位移和下卧隧道竖向位移综合预测指标,给出了软粘土地层,粉土、粉砂性地层和砂卵石、风化岩地层中侧方隧道水平位移和下卧隧道竖向位移经验预测公式。(2)分别建立软弱粉质粘土层中、内撑式基坑开挖对侧方和下卧既有隧道影响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基坑开挖对侧方和下卧隧道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而通过变形等值线分析,结合20 mm、10 mm、5 mm 3级隧道变形控制标准,分别划分出侧方和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并根据影响区特征,通过定义影响区确定参数,实现了对影响区范围的简易化描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坑开挖深度和围护结构侧移对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确定参数的影响规律,给出了不同基坑开挖深度和围护结构侧移条件下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范围预测方法;研究了基坑开挖深度对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确定参数的影响规律,给出了不同基坑开挖深度条件下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范围预测方法。(3)根据隧道变形控制方法统计结果,选择工程中最常用的基坑土体加固法,分别研究软弱粉质粘土层中基坑坑外土体加固和坑内土体加固对侧方和下卧隧道变形的控制效果,综合控制效果和工程经济性,给出了坑外土体加固强度、加固深度、加固宽度建议值,给出了坑内土体加固形式、加固强度建议值。并采用上述建议值,分别研究了坑外土体加固和坑内土体加固对侧方和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的控制效果。(4)分别依托软弱地层中基坑开挖对侧方和下卧隧道影响的两个实际工程,采用前述得到的隧道变形及影响区预测方法对隧道可能产生的变形进行施工前预测评估,根据预测评估结果采取了相关变形控制措施。施工过程中,对既有隧道变形进行跟踪监测,揭示了隧道受基坑开挖影响变形发展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比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验证了前述预测方法的可靠性。
陈志钦[2](2020)在《公路地基加固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路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在影响公路建设质量诸多因素中,公路地基加固施工十分重要。文章以公路地基加固施工的重要性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公路地基加固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路径,旨在进一步提高公路地基的稳定性,以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许飞[3](2020)在《公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及沉降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交通量日益增大,大量的公路建设往往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地质情况,其中软土给公路建设带来了较大的麻烦,成为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由于软土的特性,导致软土路基强度低、稳定性差,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及稳定性。所以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显得十分重要,如果不对地基进行合理的处理,路基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使得道路无法正常使用,为了保证公路在使用时安全舒适,在公路设计和施工时需要严格要求控制沉降。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几种常用处理方法的加固原理和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并对这些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处理深度、施工进度、施工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滁来全快速通道为案例简述其软土的分布和加固处理方法的选择,然后选取土工格栅和水泥搅拌桩复合加固断面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并且分别对案例中使用的土工格栅和水泥搅拌桩两种加固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最后分析讨论不同因素对路基沉降的影响。所得的结论成果如下:(1)基于滁来全快速通道建设项目,经土工格栅和水泥搅拌桩复合加固后,路基的沉降和侧向位移明显减小,降低了地基中土体的竖向应力水平。(2)通过ABAQUS软件数值模拟,分别对土工格栅和水泥搅拌桩两种加固方法进行分析。对土工格栅加固分析,分析结果为:在路堤底部和路堤底部向下0.5m处加土工格栅对于路基沉降的影响很小,对路基侧向位移减小较明显,随着土工格栅层数的增加对路基侧向位移的减小可以叠加;对水泥搅拌桩加固分析,分析结果为:水泥搅拌桩能有效的降低路基的沉降和侧向位移。(3)基于ABAQUS软件数值模拟,对路基沉降的不同影响因素分析。对桩模量、桩间距、桩长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桩长变化对路基沉降的影响最大,桩模量、桩间距变化对路基沉降影响次之,当桩模量较大时,继续增加桩模量对路基沉降影响变弱,当桩间距较小时,继续减小桩间距对路基沉降影响也变弱;对淤泥层模量、淤泥层粘聚力、淤泥层摩擦角、淤泥层渗透系数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淤泥层渗透系数变化对路基沉降影响较大,淤泥层模量变化对路基沉降的影响较小,淤泥层粘聚力和摩擦角对路基沉降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桩端以下土层的模量、粘聚力、摩擦角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模量和摩擦角变化对路基沉降影响较大,粘聚力变化对路基沉降影响较小;对路堤填土速率、路堤施工间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填土速率和路堤施工间歇变化对路基沉降影响都较大,路堤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好填土速率和施工间歇;对路堤填土高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路堤填土越高路基沉降越大,路堤填土高度对路基沉降影响很大。图:[58]表:[27]参:[51]。
吴耀武[4](2020)在《淮安东站盾构始发井洞门施工对地表沉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盾构法施工在我国地铁建设中应用越加广泛,盾构法施工不受天气、季节的影响,施工速度快。由于地下情况的复杂性,在盾构法施工时,一般要对洞门土体进行加固施工。为了工程更安全有效的进行,有必要对盾构洞门的加固技术和施工方案进行研究。本文以淮安东站盾构始发井为例,运用Peck公式、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淮安东站的双线隧道因施工引起的地表位移进行了研究。使用Peck公式计算的盾构洞门不加固状态下进行盾构施工会导致地表18.92mm的沉降;使用Midas有限元软件进行盾构隧道开挖模拟,得到了16.9mm的沉降结果。无论是理论计算还是数值模拟的结果,盾构隧道的沉降较大。为了施工安全考虑,需要对盾构洞门进行加固处理,本文提出了盾构洞门加固方案以及施工流程,对淮安东站盾构始发站使用三轴搅拌桩和MJS工法加固施工。对加固后的双线隧道开挖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洞门加固施工后进行盾构法开挖隧道将导致3.76mm的地表沉降以及2.57mm的隆起;实际监测的实际地表位移显示,地表最大沉降为4.76mm,最大隆起为3.74mm。两组数据都显示了盾构洞门加固施工的良好效果,加固施工大大减少了洞门的位移,使得盾构施工更加安全。通过对比数值模拟和实际监测的沉降曲线得知,在进行洞门加固施工后,沉降槽曲线将变得不规则,无论是实际监测数据还是数值模拟数据,沉降槽都没有显示出以往规律总结的“W”或者“V”型。说明了洞门加固施工虽然大大降低了地表的位移,但是也在一定范围会内使得洞门上方的地表位移变化更加不可预测。图[29]表[9]参[75]
钱星辰[5](2020)在《整体碳化加固法处理浅层软弱地基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托江苏省交通厅科研基金“整体碳化技术加固高速公路浅层软弱地基应用研究”(2018T01),应用氧化镁整体碳化加固技术,选择常宜和宜长高速公路部分浅层软弱土地基,采用现场试验、长期监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施工设备研发,结合现场试验、加固效果检测和路基荷载下的监测,形成了施工、监测和质量评价技术。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针对氧化镁整体碳化浅层软弱地基的施工工艺,研发了整体碳化的机械设备和整体碳化系统。该系统通过履带式挖掘机装配搅拌装置、固化剂供给装置、通气碳化装置,有效地对浅层软弱土体进行注料和搅拌,并在通气碳化数小时内完成对软弱地基加固。(2)通过氧化镁整体碳化浅层软弱地基的施工工艺研究,确定了从施工材料准备、软弱土体搅拌、通气系统布置、通气碳化等施工工艺,提出了成套氧化镁整体碳化加固浅层软弱地基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流程。(3)通过原位测试,研究了整体碳化法加固浅层软弱土的处治效果,结果表明:土体能在短时间的碳化后获得动回弹模量和地基承载力的提升。部分碳化区域动回弹模量达到了20MPa以上,现场各测点的地基承载力都超过了100k Pa,满足了工程建设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4)采用原位监测技术,对氧化镁整体碳化处理后路基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和土体应力进行了研究,路基荷载下累计沉降量在70mm以内,土体固结效果良好;碳化路基上各测点的土压力也在120天左右的时间回归到132k Pa左右。(5)结合施工工艺,分析不同碳化时间和通气管距下的碳化效果、碳化后的地基承载力、动回弹模量和长期沉降量等规律,提出了氧化镁整体碳化浅层软弱地基技术的质量控制方法。(6)对比传统的浅层软弱土地基处治方法,整体碳化固化法属于环境、资源友好型地基处理方法,处理单位立方淤泥质土的成本比传统的换填法可降低约17%,经济效益显着。
周钊[6](2020)在《基坑开挖地铁隧道微扰动控制及监测可视化》文中提出轨道交通作为大中型城市的重要公共交通形式正日益普及,而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是保障地铁正常运营的基本前提。目前,随着紧邻地铁基坑开挖工程的日渐增加,对于基坑开挖影响下隧道结构响应的控制和评估问题正愈显重要。一方面,紧邻地铁隧道的基坑工程,需要在设计阶段优化确定基坑开挖对紧邻隧道影响相对较小的开挖方案;另一方面,由于盾构隧道结构响应的复杂性,紧邻隧道的实际响应需要结合精细化的现场监测和数据呈现平台来全面呈现,以更方便地发现问题,为决策者完善解决方案提供更有效支持。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基坑开挖引起的邻近盾构隧道微扰动及其控制措施和盾构隧道监测数据可视化两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阐述了深基坑施工影响下紧邻环境的变形机理和变形特征,总结分析了施工环节深基坑紧邻环境的微扰动控制措施、具体方法及其相关特点。2、基于上海徐汇中心某大型基坑群工程,利用PLAXIS3D软件对基坑群开挖影响下紧邻隧道的响应状态开展模拟分析及定性定量评价,从优化基坑开挖方式和提高围护体系抗变形能力两方面,包括基坑群分区开挖顺序、单坑开挖下部结构回筑以后再开挖紧邻基坑、地连墙厚度、支撑体系刚度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对项目的基坑群开挖顺序的合理安排及围护体系刚度和地下连续墙厚度的合理选择提出了建议,可以为类似实际工程提供经验参考。3、基于BIM软件REVIT和DYNAMO可视化编程插件,开发了基于分布式监测数据集的盾构隧道三维可视化系统。该可视化系统将隧道结构参数化建模和监测数据可视化进行有机融合,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监测数据驱动盾构隧道管片位置姿态改变同时结合颜色映射实现隧道变形状态的可视化呈现;2)片元层结合颜色映射的面状分布式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呈现;3)灵活变换的线状分布式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呈现。4、基于南京地铁二号线紧邻开挖基坑的地铁盾构隧道为例,结合光纤监测系统采集的分布式数据,建立了监测段隧道的综合可视化模型,实现了监测段隧道监测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呈现,通过与传统二维图表呈现方式的对比,说明本可视化系统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嘎玛[7](2020)在《高寒地区土石坝坝基渗流分析与防渗加固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石坝因具有就地取材造价低、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抗震性能好、施工技术简单及筑坝经验丰富等优点而被国内外广泛应用。随着土石坝建筑的不断增加,相对应的诸多复杂工程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土石坝坝基防渗加固处理及渗流分析是土石坝水利工程建设中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高寒地区通常指高海拔(或高纬度)、常年低温地区,如我国的青藏高原、甘肃、内蒙古等地区。近些年,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向西藏等高海拔和高寒地区转移。西藏等高寒地区昼夜温差大、气温年变幅大、冬季寒冷历时长,且现有水利工程建设相对较少,在该地区建设土石坝工程时可供参考的资料十分有限,因此分析探究高寒地区土石坝坝基防渗加固处理及渗流分析对支撑我国西部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振冲碎石桩是当前地基处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论述了不同地基(砂性土、粘性土)的振冲碎石桩加固原理,从振冲碎石桩的设计原则、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两方面介绍了振冲碎石桩的设计方法,并简述了该地基处理方法的主要实施过程及质量控制手段,为该方法在高寒地区土石坝坝基处理的应用奠定基础。(2)论文阐述了渗流的基本原理,对渗流基本方程的推导、求解进行了论述,并以Geo-Studio软件Seep/w模块为依托介绍渗流分析的主要步骤。随后分析了渗流控制的主要措施,并从原理、设计、施工三个方面对混凝土防渗墙、帷幕灌浆两种目前渗流控制中常用的防渗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3)以高寒地区西藏结巴水库大坝地基处理作为研究实例,运用振冲碎石桩、渗流控制及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该工程地基防渗加固的处理方法。在地基振冲碎石桩加固方面,振冲碎石桩桩径设计为1.0m,深度依据地基条件确定,比砂层所处地基高程低1.0m,桩距依据实际情况采用1.5m、2.0m、2.5m三种不同距离进行梅花桩布置。试桩结果表明,所设计振冲碎石桩处理后形成的复合地基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在坝基防渗处理方面,设计坝基覆盖层采用混凝土防渗墙,覆盖层下基岩采用帷幕灌浆的防渗技术。依据渗流分析结果,在设计防渗处理下,渗流量、渗透比降均满足项目渗透稳定要求。
严群[8](2020)在《孟加拉达卡铁路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一带一路”相关建设的开展,国内建设单位越来越多的承接国际项目。海外各国的地质情况各异,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特点。孟加拉达卡铁路沿线广泛发育深厚软土,而且软土中云母含量较高。该铁路软基设计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由于原状土对水泥搅拌桩的强度影响很大,研究孟加拉软土中云母含量、目数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对路基工程的安全有十分重要的的意义,因为水泥土的强度直接决定了水泥搅拌桩的强度,水泥搅拌桩的强度直接影响路堤的稳定性和沉降。路堤设计尤其是高路堤设计必须进行稳定性和沉降计算。然而,国内规范中对考虑桩的路堤稳定性计算只参考了英标BS8006法和复合抗剪强度法,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相差较大不能很好的指导设计、施工。并且,实际工程路堤的破坏形式都具有三维效应,因此开展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研究软土云母含量、目数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和水泥搅拌桩设计参数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便于工程计算、更符合软基路堤实际破坏形态的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1)通过考虑云母影响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总结出云母含量、目数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拟合出公式:z=1.1569-2.6526x+0.0025y(x:云母含量;y:云母目数;z: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数值模拟水泥搅拌桩强度参数的选取提供依据。(2)以PLAXIS 3D有限元软件为平台,综合分析水泥搅拌桩桩径、长度、桩间距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得出路堤下不同位置水泥搅拌桩的破坏模式分区,可以分为受压破坏、受弯破坏、受拉破坏三类,分别发生在路堤中心下方、路堤坡面下方、坡脚附近。为本文提出的路堤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提供依据。(3)以孟加拉达卡铁路的代表性横断面为算例,通过对比本文方法、BS8006法、复合抗剪强度法、数值计算的结果说明本文方法的实用性。
冯彦铭[9](2020)在《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高速公路大多建设于深厚软土地基上,由于在早期设计或施工中未对软基进行合理有效控制,加之运营后不断增加的交通量,使得软土地区相当比例的高速公路在投入运营后仍出现较大沉降,进而引发了桥头跳车病害问题,给交通运营和养护带来很大的影响。针对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病害问题,各高校、科研院所和设计单位展开相关的了研究与处治,但效果都并不显着,且目前传统的处治措施需要对道路进行占道施工,与运营公路面临的较大的交通压力等难以匹配。本论文以甬台温高速温州段大修EPC项目某路桥过渡段为工程实例,对该段运营公路开展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在前期地勘资料收集及野外调查的成果基础上,充分运用沉降理论计算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对该桥头路基段进行沉降预测。由此提出适合该工程项目的深厚软基区运营公路非开挖处治技术及评价其处治效果,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稳定性研究。本论文通过研究获得以下进展:(1)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桥头跳车处治方面的研究与理论进行了分析,对非开挖处治技术在运营公路上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为处治技术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2)系统阐述了甬台温高速温州段某桥头沉降段的地质环境;在此基础上对该项目桥头跳车的形成因素和现状进行了分析,为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3)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研工作,获得研究对象相关现场资料和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控制断面,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出未处理地基的后续沉降量,并根据固结理论得出沉降稳定所需要的剩余时间。(4)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桥头路基段的三维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流固耦合分析,计算后续沉降量,与理论计算得出沉降量进行对比。也为下文处治效果提供了评价比对的依据。(5)对不同思路下的处治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该桥头路堤段的地质情况和运营要求提出了“路堤侧向引孔置换轻质材料”与“侧向辐射注浆”的技术方案。并利用FLAC3D软件模拟这两种处治措施在不同参数下对沉降的控制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处治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的组合方案:路堤两侧辐射注浆加固地基土形成8m厚人工硬壳层,并结合路堤横向自上而下梅花桩布置引孔置换轻质材料,孔径为1m。该组合方案处治后沉降控制比例达到32.44%,确定了该处治方案的有效性。对路堤侧向引孔施工进行模拟,将施工过程分为不同工况,通过模拟结果对施工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定处治措施在本项目中的可行性。
贾超[10](2020)在《水泥土搅拌桩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效果研究》文中认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由于适应性广、造价较低和加固效果良好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中。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评价其加固性能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工程实际中,通常根据现场勘察结果选择相应的施工工法,并通过试桩以及试桩过程中对桩体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检测监测,来确定工程施工参数,分析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工程应用,归纳总结了复合地基的概念、主要类型及效用,分析了桩式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以及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特性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太焦铁路太谷段黄土地基为研究背景,根据现场勘察和试验结果,分析评价了该路段黄土的特性及其湿陷性。最后,采用现场监测、数值分析及理论计算等手段,计算分析了该路段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沉降特性,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通过桩身外观尺寸检查和钻孔取芯,发现芯样完整性良好,桩体均匀;各芯样无侧限抗压试验结果均大于1MPa,表明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完整性和桩体强度均能满足设计要求。(2)随着荷载的逐渐增加,复合地基荷载-沉降曲线缓慢向下发展,比例界限和极限荷载不明显;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地基的压密、局部剪切破坏和完全破坏特征也不明显,表明复合地基承载力未达到其极限状态。(3)通过静载荷试验、理论计算以及数值模拟所得水泥土搅拌桩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90kPa、315kPa和238kPa。由此可知,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理论计算结果大于现场测试结果,主要是因为试验荷载未达到复合地基的极限状态,未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数值模拟结果略小于现场静载荷试验结果,但其差值较小。(4)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及理论计算所得地基沉降量分别为21.17mm、26.14mm及31.25mm。数值模拟结果大于现场监测,主要原因是地基土的密度及弹性模量通常会随着时间增长而增大,但本文模型中则取密度及弹性模量为固定值。
二、软粘土深层搅拌加固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粘土深层搅拌加固法(论文提纲范文)
(1)软弱地层中基坑开挖卸荷引起临近既有地铁盾构隧道变形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坑开挖对既有隧道的影响机制 |
1.2.2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控制指标及其限值 |
1.2.3 基坑开挖引起既有隧道变形预测方法 |
1.2.4 基坑开挖引起既有隧道变形的影响区 |
1.2.5 基坑开挖引起既有隧道变形的控制措施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多案例统计的基坑开挖引起侧方既有隧道变形预测公式 |
2.1 基坑开挖对侧方既有隧道影响的工程案例调研统计 |
2.1.1 工程案例调研 |
2.1.2 案例所在地区及地层条件 |
2.1.3 基坑和侧方隧道形式、尺寸 |
2.1.4 基坑和侧方隧道相互位置关系 |
2.1.5 侧方隧道变形控制方法 |
2.2 侧方隧道竖向位移影响因素分析 |
2.2.1 隧道埋深的影响 |
2.2.2 隧道距基坑水平距离的影响 |
2.2.3 隧道竖向位移分区 |
2.2.4 隧道最大竖向位移与最大水平位移关系 |
2.3 侧方隧道水平位移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的影响 |
2.3.2 基坑开挖深度的影响 |
2.3.3 隧道与基坑水平间距的影响 |
2.3.4 基坑沿隧道纵向宽度的影响 |
2.4 侧方隧道水平位移预测公式 |
2.4.1 侧方隧道水平位移预测指标 |
2.4.2 侧方隧道水平位移经验预测公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软弱地层中基坑开挖引起侧方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影响区 |
3.1 基坑开挖对侧方既有隧道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 |
3.1.1 计算模型建立 |
3.1.2 模型参数选取 |
3.1.3 模型和参数合理性验证 |
3.1.4 模拟工况设置 |
3.2 不同基坑开挖深度和围护结构侧移条件下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划分 |
3.2.1 侧方隧道变形特性 |
3.2.2 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划分流程 |
3.2.3 不同条件下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划分结果 |
3.2.4 不同条件下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汇总 |
3.3 基坑开挖深度和围护结构侧移对影响区范围的影响规律 |
3.3.1 基坑开挖深度对影响区确定参数的影响 |
3.3.2 围护结构最大侧移对影响区确定参数的影响 |
3.3.3 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范围预测方法 |
3.4 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预测方法可靠性验证 |
3.4.1 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验证 |
3.4.2 与实际工程案例对比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案例统计的基坑开挖引起下卧既有隧道变形预测公式 |
4.1 基坑开挖对下卧既有隧道影响的工程案例调研统计 |
4.1.1 工程案例调研 |
4.1.2 案例所在地区及地层条件 |
4.1.3 基坑和下卧隧道形式、尺寸 |
4.1.4 基坑和下卧隧道相互位置关系 |
4.1.5 下卧隧道变形控制方法 |
4.2 下卧隧道竖向位移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 |
4.2.2 基坑存在形式的影响 |
4.2.3 隧道穿越基坑长度的影响 |
4.2.4 基坑开挖面积的影响 |
4.2.5 卸载率的影响 |
4.3 下卧隧道隆起变形预测公式 |
4.3.1 下卧隧道隆起位移预测指标 |
4.3.2 下卧隧道隆起位移经验预测公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软弱地层中基坑开挖引起下卧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影响区 |
5.1 基坑开挖对下卧既有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 |
5.1.1 计算模型建立 |
5.1.2 模型参数选取 |
5.1.3 模拟工况设置 |
5.2 不同基坑开挖深度时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划分 |
5.2.1 下卧隧道变形特性 |
5.2.2 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划分流程 |
5.2.3 不同基坑开挖深度时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划分结果 |
5.2.4 不同基坑开挖深度时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汇总 |
5.3 基坑开挖深度对影响区范围的影响规律 |
5.3.1 基坑开挖深度对影响区确定参数的影响 |
5.3.2 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预测方法 |
5.4 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预测方法可靠性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软弱土体加固对既有地铁隧道变形及影响区的控制效果 |
6.1 坑外土体加固对侧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 |
6.1.1 坑外土体加固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评价指标 |
6.1.2 坑外土体加固模拟工况 |
6.1.3 加固强度对侧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
6.1.4 加固深度对侧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
6.1.5 加固宽度对侧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
6.2 坑外土体加固对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控制效果 |
6.2.1 坑外土体加固对侧方隧道变形特性的影响 |
6.2.2 坑外土体加固对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的影响 |
6.3 坑内土体加固对下卧隧道变形控制效果 |
6.3.1 坑内土体加固对下卧隧道变形控制效果评价指标 |
6.3.2 坑内土体加固模拟工况 |
6.3.3 加固形式对下卧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
6.3.4 加固强度对下卧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
6.4 坑内土体加固对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的控制效果 |
6.4.1 坑内土体加固对下卧隧道变形特性的影响 |
6.4.2 坑内土体加固对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软弱地层中基坑开挖引起临近既有地铁隧道变形预测及控制方法工程应用 |
7.1 基坑开挖引起侧方地铁隧道变形预测及控制方法工程应用 |
7.1.1 工程概况 |
7.1.2 侧方隧道变形预测与评估 |
7.1.3 侧方隧道变形控制方法 |
7.1.4 基坑开挖对侧方隧道影响的现场监测 |
7.1.5 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7.2 基坑开挖引起下卧地铁隧道变形预测及控制方法工程应用 |
7.2.1 工程概况 |
7.2.2 下卧隧道变形预测与评估 |
7.2.3 下卧隧道变形控制方法 |
7.2.4 基坑开挖对下卧隧道影响的现场监测 |
7.2.5 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 |
(2)公路地基加固施工新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公路地基加固的重要性 |
2 新技术在公路地基加固中应用路径 |
2.1 换土垫层法 |
2.2 挤密压实法 |
2.3 振动水冲法 |
2.4 强夯法 |
2.5 排水固结法 |
2.6 化学加固法 |
2.7 复合地基技术 |
3 结语 |
(3)公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及沉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固结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3 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软土路基的工程性质和常用处理方法 |
2.1 软土路基的工程性质 |
2.1.1 软土的概念及类型 |
2.1.2 软土路基的沉降过程 |
2.2 常用加固处理方法 |
2.2.1 换填法 |
2.2.2 强夯法 |
2.2.3 土工合成材料法 |
2.2.4 袋装砂井排水法 |
2.2.5 塑料板排水法 |
2.2.6 真空预压法 |
2.2.7 水泥搅拌桩法 |
2.2.8 碎石桩法 |
2.3 常用加固处理方法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周边地形 |
3.1.2 软土的分布和加固措施 |
3.1.3 地质条件 |
3.2 有限元软件ABAQUS简述 |
3.2.1 概述 |
3.2.2 ABAQUS主要模块介绍 |
3.2.3 ABAQUS软件分析的流程 |
3.3 材料的本构模型 |
3.3.1 线弹性模型 |
3.3.2 Mohr-Coulomb塑性模型 |
3.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4.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3.4.2 材料属性的定义 |
3.4.3 分析步的设置 |
3.4.4 施工过程的模拟 |
3.4.5 网格划分 |
3.5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3.5.1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 |
3.5.2 计算结果分析 |
3.6 加固处理分析 |
3.6.1 土工格栅加固 |
3.6.2 水泥搅拌桩加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4.1 水泥搅拌桩对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
4.1.1 桩体的模量对路基沉降影响 |
4.1.2 桩间距对路基沉降影响 |
4.1.3 桩长对路基沉降影响 |
4.2 淤泥层对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
4.2.1 淤泥层模量对路基沉降影响 |
4.2.2 淤泥层粘聚力对路基沉降影响 |
4.2.3 淤泥层摩擦角对路基沉降影响 |
4.2.4 淤泥层渗透系数对路基沉降影响 |
4.3 桩端以下土层对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
4.3.1 桩端以下土层模量对路基沉降影响 |
4.3.2 桩端以下土层粘聚力对路基沉降影响 |
4.3.3 桩端以下土层摩擦角对路基沉降影响 |
4.4 路堤施工时间对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
4.4.1 路堤填土速率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
4.4.2 路堤施工间歇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
4.5 路堤填土高度对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淮安东站盾构始发井洞门施工对地表沉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体沉降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2 地铁隧道盾构洞门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2.3 盾构洞门加固施工的发展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论文内容 |
1.3.2 论文技术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位移理论分析 |
2.1 工程背景概述 |
2.2 盾构施工引起地表位移理论计算 |
2.2.1 单孔隧道施工引起地表位移分析 |
2.2.2 双孔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位移分析 |
2.3 淮安东站盾构机始发站地表沉降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盾构洞门加固设计 |
3.1 盾构进出洞的土体加固技术 |
3.2 淮安东站始发站洞口土体加固设计 |
3.2.1 工程背景 |
3.2.2 加固方案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洞门土体加固数值分析 |
4.1 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 |
4.2 模型假定及建立 |
4.2.1 模型假定 |
4.2.2 计算模型的确定 |
4.3 未加固模型的沉降模拟计算 |
4.4 加固模型沉降模拟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盾构始发站洞门加固施工以及效果分析 |
5.1 加固施工方案 |
5.1.1 始发井结构加固区域 |
5.1.2 加固施工工艺流程 |
5.2 加固施工后地表沉降监测 |
5.2.1 加固施工后监测的作用 |
5.2.2 监测点数据采集的要求 |
5.2.3 监测点安排与监测数据的采集 |
5.3 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现场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 |
5.3.1 理论计算与未加固土体数值模拟数据的对比分析 |
5.3.2 加固土体数值模拟数据与实际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 |
5.3.3 三种数据的对比分析 |
5.3.4 数值模拟中不同加固强度的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今后展开的工作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整体碳化加固法处理浅层软弱地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浅层软弱地基加固方法研究 |
1.2.2 就地搅拌技术研究现状 |
1.2.3 MgO碳化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2.4 加固效果检验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整体碳化法加固浅层软弱地基的现场试验研究 |
2.1 场地概况及试验材料 |
2.1.1 场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2 双向整体搅拌设备 |
2.2.1 双向整体搅拌设备的研发 |
2.2.2 双向整体搅拌系统的工作流程 |
2.3 整体碳化设备 |
2.4 整体碳化法加固浅层软弱地基单点试验 |
2.4.1 单点试验方案 |
2.4.2 单点试验温度和动力触探结果 |
2.4.3 试验参数的确立 |
2.5 整体碳化法加固浅层软弱地基试验流程 |
2.6 加固效果检测方法 |
2.6.1 原位测试方法 |
2.6.2 长期质量监测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镁整体碳化法加固浅层软弱地基的固化效果评价 |
3.1 测试方法 |
3.2 地基动回弹特性 |
3.2.1 测点布控 |
3.2.2 水泥、石灰对照区动回弹特性 |
3.2.3 碳化区动回弹特性 |
3.2.4 整体回弹特性评价 |
3.3 地基承载力特性 |
3.3.1 水泥、石灰对照区地基承载力特性 |
3.3.2 碳化区地基承载力特性 |
3.3.3 场地整体地基承载力评价 |
3.4 路基填筑过程中的沉降观测 |
3.4.1 观测点布置 |
3.4.2 沉降分析 |
3.5 路基荷载下土压力监测 |
3.5.1 观测点布置 |
3.5.2 路基荷载下土压力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整体碳化法加固浅层软弱地基的质量控制和效益评价 |
4.1 质量控制措施 |
4.1.1 施工参数控制 |
4.1.2 质量检测标准与方法 |
4.2 碳化时间的控制 |
4.2.1 碳化时间与动回弹模量关系分析 |
4.2.2 碳化时间与地基承载力关系分析 |
4.3 通气管距的控制 |
4.3.1 通气管距与动回弹模量关系分析 |
4.3.2 通气管距与地基承载力关系分析 |
4.4 氧化镁整体碳化加固技术的效益评价分析 |
4.4.1 经济效益分析 |
4.4.2 环境效益 |
4.4.3 社会效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基坑开挖地铁隧道微扰动控制及监测可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深基坑开挖紧邻环境微扰动研究现状 |
1.2.2 盾构隧道三维建模及可视化研究现状 |
1.2.3 监测数据三维可视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坑开挖紧邻隧道微扰动及控制措施 |
2.1 引言 |
2.2 深基坑开挖紧邻环境变形机理 |
2.3 支护结构和地表变形特征 |
2.4 深基坑施工紧邻地铁隧道的微扰动控制 |
2.4.1 深基坑施工紧邻地铁隧道微扰动的控制途径 |
2.4.2 深基坑施工紧邻环境微扰动控制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紧邻隧道基坑群开挖优化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工程概况 |
3.3 PLAXIS3D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3.3.1 PLAXIS3D简介 |
3.3.2 土体硬化模型 |
3.4 数值分析 |
3.4.1 数值模拟分析思路 |
3.4.2 模型参数与边界条件 |
3.4.3 模型验证 |
3.4.4 施工步简化 |
3.4.5 不同开挖顺序影响模拟分析 |
3.4.6 各分区单独开挖影响模拟分析 |
3.4.7 支撑刚度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
3.4.8 地下连续墙厚度影响模拟分析 |
3.4.9 结论及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纤感测技术及盾构隧道监测数据可视化 |
4.1 引言 |
4.2 光纤传感及其分布式数据介绍 |
4.2.1 光纤传感器概述 |
4.2.2 光纤感测技术得到的分布式数据前处理 |
4.3 可视化平台总体设计 |
4.3.1 盾构隧道监测数据可视化的背景和意义 |
4.3.2 盾构监测数据可视化平台选择 |
4.3.3 可视化系统的模块和实现工具 |
4.3.4 BIM介绍 |
4.3.5 Revit |
4.3.6 Dynamo |
4.4 几何模型 |
4.4.1 隧道实体模型建立 |
4.4.2 地层模型和周边环境 |
4.5 数据模型 |
4.5.1 真实状态呈现 |
4.5.2 真实状态结合颜色映射可视化 |
4.5.3 云图呈现 |
4.5.4 线状数据呈现 |
4.6 南京地铁隧道光纤监测及数据可视化 |
4.6.1 隧道光纤监测系统 |
4.6.2 可视化呈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高寒地区土石坝坝基渗流分析与防渗加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
1.2.2 振冲法研究现状 |
1.2.3 土石坝渗流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振冲碎石桩加固原理与设计 |
2.1 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原理 |
2.1.1 砂土地基加固原理 |
2.1.2 粘土地基加固原理 |
2.2 振冲碎石桩设计 |
2.2.1 振冲碎石桩设计原则 |
2.2.2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2.3 振冲碎石桩实施 |
2.3.1 实施过程 |
2.3.2 质量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3 坝基渗流控制研究 |
3.1 渗流控制目的 |
3.2 渗流控制措施 |
3.2.1 水平防渗 |
3.2.2 垂直防渗 |
3.2.3 其他防渗 |
3.3 坝基防渗处理 |
3.3.1 混凝土防渗墙 |
3.3.2 帷幕灌浆 |
3.4 本章小结 |
4 渗流理论与方程求解 |
4.1 渗流基本概念 |
4.2 渗流理论方程 |
4.2.1 基本方程 |
4.2.2 方程求解 |
4.2.3 有限元解法 |
4.3 渗流分析软件 |
4.4 本章小结 |
5 西藏结巴水库坝基处理实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1.1 水库基本情况 |
5.1.2 坝基工程地质 |
5.2 坝基防渗加固 |
5.2.1 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处理 |
5.2.2 坝基防渗处理 |
5.3 振冲碎石桩处理效果试验 |
5.3.1 试验布设及检测内容 |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基于SEEP/W模块的坝基渗流分析 |
5.4.1 渗流分析模型构建 |
5.4.2 渗流分析工况 |
5.4.3 渗流计算结果分析 |
5.5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孟加拉达卡铁路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基研究现状 |
1.2.2 地基或边坡三维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泥搅拌桩加固机理及其破坏模式 |
2.1 水泥土的加固机理 |
2.1.1 水泥的水化、水解作用 |
2.1.2 硬凝反应 |
2.1.3 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 |
2.1.4 碳酸化作用 |
2.1.5 结晶作用 |
2.1.6 改良原状土 |
2.1.7 填充作用 |
2.2 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
2.2.1 土质与强度 |
2.2.2 水泥掺入比与强度 |
2.2.3 龄期与强度 |
2.2.4 搅拌方法与强度 |
2.3 水泥搅拌桩的破坏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孟加拉达卡铁路软土工程地质性质研究 |
3.1 工程背景 |
3.1.1 工程地质概况 |
3.1.2 软土特性 |
3.2 考虑云母影响的水泥土强度试验方案 |
3.2.1 3D打印模具制作 |
3.2.2 不同云母含量、目数的水泥土强度试验方案 |
3.3 水泥土强度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搅拌桩软基三维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4.1.1 PLAXIS3D介绍 |
4.1.2 有限元方程 |
4.1.3 计算模型及其参数 |
4.2 水泥搅拌桩桩长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4.3 水泥搅拌桩桩径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4.4 水泥搅拌桩桩间距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4.5 水泥搅拌桩桩体破坏模式的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 |
5.1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 |
5.1.1 理论分析 |
5.1.2 条块划分与计算步骤 |
5.2 规范计算方法 |
5.2.1 复合抗剪强度指标法 |
5.2.2 英标BS8006法 |
5.2.3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 |
5.3 四种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
5.3.1 工程算例 |
5.3.2 案例计算过程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桥头跳车处治现状分析 |
1.2.2 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深厚软基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工程概况 |
2.1 公路桥头跳车背景 |
2.2 区域地质环境概况 |
2.2.1 地理位置和交通 |
2.2.2 地质条件综述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场地地震效应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不良地质 |
2.3 桥头路基历年加铺数据分析 |
2.4 桥头跳车形成因素、现状及机理分析 |
2.4.1 桥头跳车形成因素分析 |
2.4.2 沉降现状及机理分析 |
第三章 沉降理论计算与预测 |
3.1 沉降计算的概述 |
3.2 计算横断面的选取和确定 |
3.3 计算方法与参数的选取 |
3.3.1 公式选择 |
3.3.2 计算参数选取 |
3.4 桥头路堤沉降计算与评价 |
3.4.1 路堤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计算 |
3.4.2 沉降计算结果与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下的沉降计算 |
4.1 FLAC3D基本原理及主要特点 |
4.1.1 有限差分近似 |
4.1.2 运动方程 |
4.1.3 力学时步原理 |
4.2 FLAC3D流固耦合相互作用分析 |
4.2.1 模型的建立及力学参数的选取 |
4.2.2 模型计算与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和施工稳定性分析 |
5.1 桥头跳车病害治理原则 |
5.2 桥头跳车病害段治理思路和处治措施 |
5.2.1 治理思路 |
5.2.2 处治措施 |
5.2.3 处治方案比选 |
5.2.4 处治方案选择 |
5.3 桥头跳车治理措施的数值模拟分析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3.1 路堤横向引孔置换轻质材料的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3.2 侧向辐射注浆加固地基土的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3.3 组合方案下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4 置换施工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4.1 参数选取及工况确定 |
5.4.2 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次研究不足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和专利 |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实践 |
(10)水泥土搅拌桩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概述 |
2.1 复合地基简介 |
2.1.1 复合地基的概念及分类 |
2.1.2 复合地基的效用 |
2.1.3 桩式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2.2 搅拌桩复合地基特性 |
2.2.1 构成桩式复合地基的条件 |
2.2.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 |
2.2.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 |
2.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破坏方式分析 |
3 太焦铁路太谷段黄土特性研究 |
3.1 湿陷性黄土物理力学特性 |
3.1.1 黄土的概念 |
3.1.2 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
3.2 黄土的湿陷性分析 |
3.2.1 黄土湿陷性的测定办法 |
3.2.2 黄土湿陷类型的判定 |
3.2.3 太焦铁路太谷段湿陷性黄土的分布情况 |
3.2.4 太焦铁路太谷段湿陷性黄土样本分析 |
4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分析 |
4.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分析 |
4.1.1 水泥土搅拌桩试桩试验实地检测 |
4.1.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理论计算 |
4.1.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计算 |
4.1.4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分析 |
4.2.1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现场沉降监测 |
4.2.2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沉降理论计算 |
4.2.3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沉降数值模拟计算 |
4.2.4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软粘土深层搅拌加固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软弱地层中基坑开挖卸荷引起临近既有地铁盾构隧道变形及控制方法研究[D]. 刘波. 东南大学, 2020
- [2]公路地基加固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 陈志钦. 散装水泥, 2020(04)
- [3]公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及沉降分析[D]. 许飞.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4]淮安东站盾构始发井洞门施工对地表沉降分析[D]. 吴耀武.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5]整体碳化加固法处理浅层软弱地基试验研究[D]. 钱星辰. 东南大学, 2020(01)
- [6]基坑开挖地铁隧道微扰动控制及监测可视化[D]. 周钊. 东南大学, 2020(01)
- [7]高寒地区土石坝坝基渗流分析与防渗加固处理技术研究[D]. 嘎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8]孟加拉达卡铁路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研究[D]. 严群.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D]. 冯彦铭.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水泥土搅拌桩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效果研究[D]. 贾超.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