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高速公路的内涵(论文文献综述)
冯培元[1](2019)在《河南省许平南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品牌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构筑交通强国建设的“四梁八柱”,高速公路负有重大的历史使命。高速公路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交通的命脉,是社会文明服务水平的体现,更是展示各高速公路企业品牌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高速公路企业实施品牌建设是提高服务品质、企业形象的有效举措,对外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对内有利于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向心力、凝聚力。本文选取河南省许平南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指出许平南公司品牌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SWOT三种工具对许平南高速品牌建设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许平南高速品牌建设的详细方案,包括品牌建设的目标、原则、思路、特征等,并根据“温馨高速路·印象许平南”的品牌内涵,指出品牌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实施强制排名绩效考核机制、打造科学养护工程、打造“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温馨保通和高效管理综合一体化、全力推行ETC着力建设智慧高速;最后,提出品牌建设方案实施的四大保障措施。本文旨在以品牌相关理论为依据,围绕许平南公司许平南高速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高速公路管理品牌的目标,用“温馨高速路·印象许平南”这一品牌带动企业向前发展,以系统的品牌建设为公众打造出行的美好文化环境。本文所提的品牌建设方案及保障措施,不仅对于许平南公司在当今环境下的品牌建设具有参考价值,也对同时期的其他同类高速公路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具有一定的创新。
苏金玲[2](2019)在《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大批建成的高速公路进入运营管理阶段,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成为运营管理的主体,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高速公路的持续健康发展,是高速公路管理领域的核心问题。现行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下,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成效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管理现状的改善亟需管理理念的更新和管理方法的改进。源于企业管理领域的价值管理理论,具有价值导向的战略性管理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或规避管理实践中的现有问题。因此,将价值管理理论引入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运营管理,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双重必要性和可行性。论文从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特性入手,结合企业管理现状和管理实践需求,构建了更具行业特性的价值管理体系,围绕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形成了以下主要结论:第一、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的创造并非各业务活动的自然结果,而是源于价值驱动因素的不断推动和促进。通过层次分析法的运用,确定道路基本情况及道路技术状况、高速公路使用者需求、收费业务流程、环境影响以及员工专业素养等因素为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因素。第二、不同运营阶段的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其价值评估应建立不同的评估模型。已进入稳定运营阶段的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应建立灰色预测模型进行价值评估,该模型需以历史数据为预测起点,优势在于影响自由现金流量的指标数值允许缺失,数据完备性要求不高;对于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而言,应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进行企业价值评估,该模型不依赖原始数据,可在现实条件下建立各指标与价值间的线性关系;针对特定高速公路运营数据呈非线性特征,可以高斯—牛顿迭代预测模型作为补充。第三、对于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业而言,并非所有业务活动均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值,只有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以最小成本产生最大企业价值的业务才是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增值的业务区域。不同的运营企业,同一运营企业的不同阶段,其价值增值业务不尽相同。第四、在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评价中,单一评价指标仅反映某一侧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需要建立集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于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熊国平[3](2005)在《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指出90年代以来我国有着新的经济社会背景,城市形态演变呈现新的特征,有着新的动力和机制,及时总结,对城市理论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城市形态演变研究的实践性强,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功能组织、城市交通组织、城市绿地系统等方方面面,在目前我国城市扩展迅速、规划实践空前发展的情况下,开展此项研究对规划管理和编制实践均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形态研究的综述,指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是本研究观察问题的基本途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循环反复,逐步提高是本研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人为本是本研究判断问题的基本标准。首先从城市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和外部轮廓的迅速扩展两个方面归纳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指出两者互相关联、互为因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次从90年代以来新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建立了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快速城市化与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中考察城市形态的动态演变。分析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别为经济增长、功能调整、新的消费需求等,外在动力分别为快速交通、行政区划的调整等,指出城市形态演变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复杂性。揭示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别为市场机制、产业进化机制、投资机制和调控机制,认为无形的机制的综合作用引起了城市形态有形的变化。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具有明显因果关系的过程,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多因素多层面的交织耦合过程。同时,各机制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综合性。基本总结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的演变,指出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认为这既是中国转型期的特色,也适应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还从形态的协调性,形态的成长性,形态的生态性,形态的经济性等方面初步提出合理形态的评价标准,为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余航[4](2019)在《江西省绿色公路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交通运输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建设工作,使得绿色公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但由于国内绿色公路评估技术要求实施较晚,加之绿色公路涉及领域较广,不同省份又有其特殊的地域情况,使得绿色公路评价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何结合各省份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点提出相应的绿色公路评价标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在总结分析现有绿色公路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绿色公路的内涵、定义及特点,结合公路绿色性能理论,建立出绿色公路系统评价模型,并对江西省绿色公路路面施工及养护环节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出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给环境、资源及工程品质三方面造成的影响。根据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构建方法,以国内外权威机构绿色公路的评价指标为参照建立指标库,结合指标筛选框架对指标库指标进行相应筛选,得出初选指标,利用效度比和马田系统理论对初选指标进行检测与优化,从而建立江西省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展开对绿色公路评价标准的研究,评价标准是由指标量化标准、评价指标权重赋值及评价方法选取三部分组成。基于对评价标准的组成分析,结合江西省实际情况,在评价指标量化标准方面,根据当前已有的指标量化标准,制定出江西省绿色公路相应指标的量化标准;在评价指标赋权方面,通过定量分析江西省资源、环境、污染情况,结合主、客观赋权法及耦合权重的方式,为每个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在评价方法选取方面,对多种常用评价方法进行了优缺点分析,根据绿色公路的评价特点,选取灰色系统与模糊物元两套综合评价方法对江西省绿色公路进行评价。最后,把构建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江西省绿色公路评价标准。为了验证该评价标准的可行性与评价方法的适用性,选取江西省典型绿色公路──广吉高速进行实例分析,用主、客观赋权法及耦合赋权的方式分别求出相应指标权重,通过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对耦合赋权的优越性进行检验。再利用两种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得出的指标权重,计算出广吉高速的绿色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两种评价结果,验证评价标准的可行性与评价方法的适用性。论文的研究成果弥补了江西省在绿色公路综合评价方面理论的不足,也为我国其他省份展开相应的评价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但绿色公路的综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并且社会发展的动态性很难保证相关参数的稳定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做进一步探讨。
胡圣能[5](2011)在《高速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进步、公路建设理念的转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们不仅日益重视公路景观问题,而且对行车环境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精神层次需求,然而,一方面高速公路景观还处于摸索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方法指导;另一方面对于大尺度、动态性的高速公路景观,传统的景观设计理论出现很大的局限性。基于上述背景,开展了论文的研究。采用了系统分析法,界定了高速公路景观的定义,阐述了高速公路景观构成及特点,提出了景观的功能和目标系统,整合了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环境心理学、视觉理论、色彩学理论、景观美学等涉及高速公路景观的理论知识,总结出了相关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确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景观规划设计的总体框架。针对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前期基础工作薄弱、景观环境认知不足,为了拓宽思考内容,增进思考深度,提高规划客观准确性,进行了高速公路景观环境评估研究。界定了评估的内涵、价值标准体系,明确了评估的范围、调查方法和内容,构建了评估的指标体系,阐述了评估指标的量化方法,应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评估方法和等级划分标准,引入景观环境视觉质量和景观环境承载力两个指标进行了景观环境分级,明确了在不同景观等级下公路景观工程的基本策略,并提出了高速公路景观单元段划分的分析方法、研究范围以及划分方法。针对高速公路景观构成要素的视觉敏感性差异性,通过视觉敏感性试验,确立了景观分区标准和内容。通过景观特征试验,明确了高速公路景观规划的实践要点,提出了规划的具体方法、维度,阐述了规划中应采用的组织程序。结合景观设计的实践和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了高速公路景观构成要素规划设计中普遍使用的基本原则、方法及要点。应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以公路景观总体印象、公路景观构成要素、公路与周围环境协调性、视觉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的高速公路景观评价体系,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工程实例表明该体系方法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综上内容,论文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高速公路景观的环境评估、规划、设计以及评价理论,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公路景观工程实践提供方法借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王少飞,祖晖,付建胜,阮志敏,李敏[6](2017)在《智慧高速公路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载运工具的发展现状,对智慧高速公路的内涵进行分析,从实施目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共3个方面提出智慧高速公路的总体要求;初步提出智慧高速公路的8大服务领域和6层技术架构;最后简要阐述了央企招商局集团布局"五网合一"战略,打造高速公路产业互联网的创新构思。
李克林[7](2013)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之文化内涵》文中认为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文化意识的崛起,人们需要高质量、高品量的高速公路景观环境,高速公路的景观建设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希望建成有地方特色的高速公路景观。随着高速公路全线、全国景观一致性的出现,人们更希望欣赏到具有特点的高速公路景观,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高速公路景观,为高速公路景观注入新鲜活力,不仅提高了高速公路景观的内涵,也展示和传承了地域文化和保护了当地文化,随后高速公路景观中文化元素的体现在高速公路的范围也不断扩展。因此,探讨赋予高速公路景观浓郁的文化气息,塑造地方文化特色,满足现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反映当代人艺术品味和审美观念的方法,是我们设计者和建设者的责任。在分析我国高速公路景观建设的现状、相关文化背景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基础之上,提出文化内涵对我国高速公路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研究对象,对地域文化、生态文化的相关概念及内涵进行了阐述,并从园林美学、心理学、景观生态学和环境行为学方面对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从文化的角度,用实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高速公路景观空间中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设计内容进行研究,提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文化元素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其原则主要为:彰显历史和文化认同、展示地域和经济适用;个性设计和符合时代、持续发展和艺术审美;主要方法:借景、保护和利用、引入与展示、抽象与延伸等。并创造性从视域空间角度去探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以此来注入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内涵。以合肥市新桥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将皖江城市带开发时代背景作为设计主题,新桥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定为龙腾皖江,用五个文化区段:徽州神韵、锦绣皖江、潮涌皖江、乘风起航、创新之城来演绎主题文化。挖掘安徽的历史、徽文化、风土人情、皖江城市带等安徽地域文化的内涵,景观形式上采用色块、乔灌草结合来体现安徽皖南民居建筑、马头墙、徽骆驼等文化元素,得出提炼文化元素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为以后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表现文化特色具有指导作用和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注入文化内涵提供方法。
唐俊忠[8](2013)在《高速公路通行负担分析理论与方法》文中指出高速公路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巨大成绩,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并发挥出较强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建设成本的提升,收费高速公路规模的快速扩张,建设资金缺乏的矛盾突出、高速公路发展政策法规调整滞后等导致高速公路发展中遇到各种问题,如有些高速公路收费无法偿还贷款利息导致偿债压力巨大,有些高速公路由于收费不规范导致暴利情况的出现,尤其高速公路通行负担问题也日益突出,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高速公路使用者甚至社会公众普遍认为高速公路的收费大幅度提高出行的负担水平,降低甚至减免高速公路收费的呼声不断升温,这类问题一再将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推向舆论的风尖浪口,但是现有理论与实践无法回答社会媒体对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提出的各种质疑。如何客观、科学、合理的衡量高速公路通行负担水平并构建相应的理论与方法,对解决我国高速公路发展遇到的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为构建高速公路通行负担分析理论与方法,实现有限资源的高效配置,论文基于经济学的均衡理论、级差效益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运输经济学的运输供给理论、运输需求理论,以及价值流理论与博弈论等理论,采用系统研究与对比研究相结合、机理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高速公路通行负担内涵界定的前提下,以高速公路运营产业链关键利益主体(高速公路运营主体、使用者主体、国民经济主体)及其之间的经济联系为依托,以相关利益主体在不同收费标准下成本与收益变化的对比为基础,以在高速公路收费约束条件下保证最小的成本最大程度上满足运输需求进而实现高速公路最大限度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主线,从通行负担产生机理、表现形式、变化特征、分析基础、具体衡量、合理性判断等方面对高速公路通行负担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得出基于运营主体、使用者主体、国民经济主体的高速公路通行负担水平均较高,对研究结果的分析表明高速公路通行负担较重主要源于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相关政策,尤其是高速公路投融资政策,而通行负担水平与这些政策相适应。
易列斯[9](2019)在《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公路是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公路领域的重要体现。国内外的一些政府机构相继施行了一系列的绿色公路评价标准,进一步引导、推动了绿色公路的建设。我国目前在绿色公路评价领域还缺乏国家层面上的相关标准,因此,建立一套适应我国绿色交通发展的绿色公路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绿色公路技术在潼荣高速中的应用研究和工程示范》课题为依托,首先对国内外绿色建筑与绿色公路评价发展现状进行充分研究,并深度剖析了绿色公路理念,通过对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建设的公路示范项目进行大量的调研,总结归纳了我国绿色公路常用建设技术。本文基于绿色公路系统论的观点确定了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品质创新、安全智慧、服务共享、教育示范6项绿色公路一级评价指标;通过菱形思维模式,依次运用文献研究法、频度分析法、专家咨询法优化确定了32项绿色公路二级评分项指标。此外,本文设置的参评项目必须满足要求的12项控制项指标,确保了绿色公路评价体系的系统科学。在指标赋值上,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科学量化保证了原始评分数据的可靠性。在指标赋权上,运用AHP-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方式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克服了主、客观单一赋权法的不足。通过对常用评价方法的比选以及绿色公路评价的特点深入分析,确定了可拓云模型为绿色公路评价模型。通过对关联度的优化计算,建立了基于最优关联度的可拓云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兼顾了指标等级分明性与模糊性,有效避免了冲突的评价结果,绿色公路综合评价等级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本文最后将可拓云模型应用到重庆市首条绿色公路示范项目潼荣高速公路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价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可拓云评价模型可操作性强,评价结果精准,是科学合理的绿色公路评价模型。
娄天峰[10](2013)在《基于ITS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应急救援能力是衡量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否做到快速处置、应急有方、高效协作、持续救援,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经济和社会损失,保证公民的生命安全、资源完整性与有效性的重要指标。高速公路突发事件与灾害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应急处置,往往会发展成一定范围与程度上的公共危机,需要有力的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作为支撑。提高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完善硬件设施、提高技术水平来改善,第二种途径是加强“软件”——高速公路管理来实现,第三种是软硬结合的方法。智能运输系统对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的促进作用逐步凸显,作为一种软硬结合的智能交通控制平台和管理方法,对加强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运用ITS怎么增强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目前尚未有学者进行系统研究。因此,围绕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机理、路径和策略等问题开展研究,有突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论文以应急管理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灾害学、道路安全工程科学、ITS、应急管理与救援、和公共管理等理论和技术,以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为研究对象,对基于ITS背景下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机理、路径和策略等问题开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论文对相关学科理论进行了梳理,研究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需求特性,对比美欧发达国家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国内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实际状况,剖析了我国高速公路这一特定能力的缺陷,论证了提升该能力的重要性;然后,以公共管理视角研究高速公路非常规应急情境下的应急救援问题的迫切性,解析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的内涵、特征和要求,提出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四维”结构理论框架,这四个维度分别是灾害维、过程维、要素维和管理维,重点从过程维度讨论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构成模型。接下来,论文分析了高速公路应急援救能力成长的三种路径,分析了ITS技术和功能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和应急援救的拓展,从不同维度提出了ITS对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机理。之后,分析了我国基于智能运输系统的智能高速公路管理体系的建设现状,从公共管理视角提出了该系统的架构和功能。最后,论文基于管理变革和要素重构这两个角度提出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策略,运用实例进行了描述。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从八个章节来展现。分别是:第1部分(第一章),为问题的提出,结合现实背景和问题探讨了论文写作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第Ⅱ部分(包括第二~第五章)为分析问题。第二章为提升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的理论基础,对本论文相关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第三章研究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需求特性,指出了提升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的实践动因;第四章对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的概念进行了全新诠释,提出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的“四维”要素结构模型;第五章分析了ITS系统在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成长中的拓展机理。第Ⅲ部分(第六章、第七章)为解决问题部分。第六章基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和如何提高升华能力的角度,对应急救援系统进行了框架性的构建;第七章提出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策略。第Ⅳ部分为结论,系第八章,对论文主要结论、观点、不足之处进行了提炼,对论文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思考。
二、信息高速公路的内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高速公路的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许平南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品牌 |
2.1.2 品牌特征 |
2.1.3 品牌建设的内涵 |
2.1.4 品牌建设的作用 |
2.2 基本理论 |
2.2.1 信号理论 |
2.2.2 品牌定位理论 |
2.2.3 品牌形象理论 |
2.2.4 品牌传播理论 |
2.2.5 品牌识别理论 |
2.3 品牌建设分析工具 |
2.3.1 PEST分析法 |
2.3.2 五力模型行业分析法 |
2.3.3 SWOT分析法 |
2.3.4 品牌资产金字塔模型 |
第3章 许平南高速公路公司品牌管理现状 |
3.1 概况 |
3.1.1 河南省许平南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
3.1.2 许平南高速品牌建设现状 |
3.2 公司品牌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3.2.1 品牌定位不精准 |
3.2.2 品牌形象比较模糊 |
3.2.3 品牌传播缺乏管理 |
3.2.4 运营服务保障基础不牢固 |
3.2.5 缺少多元化品牌经营 |
第4章 品牌建设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PEST)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文化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2.1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
4.2.2 购买者议价能力 |
4.2.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4.2.4 替代品威胁 |
4.2.5 企业间的竞争 |
4.3 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会分析 |
4.3.4 威胁分析 |
4.3.5 SWOT矩阵分析 |
第5章 品牌建设方案 |
5.1 品牌建设的目标、原则及思路 |
5.1.1 品牌建设目标 |
5.1.2 品牌建设原则 |
5.1.3 品牌建设思路 |
5.2 品牌建设特征与主要任务 |
5.2.1 品牌建设特征 |
5.2.2 品牌建设主要任务 |
5.3 品牌建设实施步骤与主要内容 |
5.3.1 品牌建设实施步骤 |
5.3.2 品牌建设主要内容 |
第6章 河南省许平南高速品牌建设的实施保障 |
6.1 党建引领聚力发展 |
6.1.1 实施党委“领航”,完善领导机制 |
6.1.2 实施支部“筑垒”,夯实基层基础 |
6.1.3 实施党员“铸魂”,锤炼党性修养 |
6.2 管理创新提质增效 |
6.3 树立意识调整结构 |
6.4 信息高速驱动发展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的相关概念 |
2.1 价值管理理论及实践 |
2.1.1 价值管理的涵义 |
2.1.2 价值管理的性质特征 |
2.1.3 价值管理的内容和目标 |
2.1.4 价值管理的历史沿革 |
2.1.5 价值管理的应用 |
2.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 |
2.2.1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概念范畴 |
2.2.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类别 |
2.2.3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特性 |
2.3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与价值分析 |
2.3.1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运营管理内容 |
2.3.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构成 |
2.3.3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形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的现实基础 |
3.1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管理现状 |
3.1.1 管理模式 |
3.1.2 管理理念 |
3.1.3 管理方式 |
3.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管理主体方面 |
3.2.2 管理理念方面 |
3.2.3 管理手段方面 |
3.2.4 管理成效方面 |
3.3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实施价值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3.1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实施价值管理的必要性 |
3.3.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实施价值管理的可行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管理体系 |
4.1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体系的基础条件 |
4.1.1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4.1.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分析 |
4.1.3 基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管理目标分析 |
4.1.4 基于利益制衡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确立 |
4.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4.2.1 价值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
4.2.2 价值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3 价值管理体系构建的具体思路 |
4.3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管理体系框架 |
4.3.1 价值管理体系的整体框架 |
4.3.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创造 |
4.3.3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评估 |
4.3.4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增值 |
4.3.5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的评价 |
5.1 评价要素 |
5.1.1 评价目标 |
5.1.2 评价主体 |
5.1.3 评价客体 |
5.1.4 评价指标 |
5.1.5 评价标准 |
5.1.6 评价方法 |
5.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的评价指标 |
5.2.1 长远性评价指标 |
5.2.2 过程性评价指标 |
5.2.3 社会性评价指标 |
5.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指标体系 |
5.3.1 BSC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5.3.2 BSC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
5.3.3 BCS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的实现 |
6.1 价值管理实现的机制 |
6.1.1 基于纳什均衡的非合作机制 |
6.1.2 基于纳什均衡的合作机制 |
6.1.3 价值管理实现的约束机制 |
6.2 价值管理实现的条件 |
6.2.1 现金流量最大化 |
6.2.2 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 |
6.2.3 资金成本最小化 |
6.3 价值管理实现的保障 |
6.3.1 价值管理实现的影响因素 |
6.3.2 价值管理实现的应对措施 |
6.3.3 价值管理实现的保障条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作者简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范畴 |
一、城市形态的概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主旨、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主旨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一、经济学的理论 |
二、政治和社会学的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90 年代以来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 |
第一节 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 |
一、结构趋势明显,专业中心逐步形成 |
二、商业块状集聚,新的商务区逐步形成 |
三、居住由同质到分异,由分散到集聚 |
四、工业优先增长,向开发区集聚 |
五、城市空间快速垂直增长,天际线的日益丰富 |
第二节 外部轮廓的快速扩展 |
一、用地持续快速扩展,城市形态多变 |
二、向交通设施靠近,沿交通轴线扩展 |
三、区域群体空间发展,城市空间区域化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90 年代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背景对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 |
第一节 迅速融入全球化进程 |
一、城市体系的水平结构向垂直结构转化 |
二、城市商务区形成 |
三、新的外向型产业空间兴起 |
第二节 信息化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 |
一、促进城市用地的相互兼容 |
二、新的信息产业空间兴起 |
三、虚拟空间成为新的城市空间形式 |
四、促进管理机构的集聚和城市空间的扩散 |
第三节 知识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 |
一、促进城市用地构成的变化 |
二、新的知识型的城市空间兴起 |
第四节 进入和经历快速城市化阶段 |
一、大城市及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区(圈)优先增长 |
二、促进新城的建设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变化 |
第一节 经济快速粗放增长 |
一、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城市快速扩展 |
二、经济粗放增长引起城市外延低效扩展 |
第二节 功能迅速调整 |
一、引起用地结构变化 |
二、区域功能增强促进商业或商务区形成 |
三、导致新空间出现 |
第三节 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 |
一、小汽车迅速增加 |
二、住宅建设不断增长 |
三、旅游休闲快速发展 |
第四节 快速交通方式兴起 |
一、高速铁路初现端倪 |
二、城市轨道交通逐步发展 |
三、高速公路快速增加 |
四、城市快速路不断发展 |
第五节 行政区划调整明显增多 |
一、优化中心城市的结构 |
二、促进多中心城市、组合城市的形成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市场机制逐步完善 |
一、土地市场日渐成熟 |
二、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 |
第二节 产业进化机制主导 |
一、产业结构调整迅速 |
二、产业不断升级 |
三、产业组织方式向集聚集群发展 |
第三节 投资机制多元 |
一、国际资本外在促进 |
二、民间资本内在推动 |
三、政府资本示范引导 |
第四节 调控机制多样 |
一、规划引导 |
二、政策指导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总结 |
第一节 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 |
一、内涵外延复合,以外延增长为主 |
二、渐进跳跃共存,以跳跃扩展为主 |
三、开发区是跳跃扩展的主要载体 |
第二节 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 |
一、多种新空间并起 |
二、开发区为主体的新产业空间主导 |
第三节 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 |
一、人文关怀是城市形态演变的新理想 |
二、人地和谐是城市形态演变的新追求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城市合理形态的讨论 |
第一节 形态的协调性 |
一、与规模的协调 |
二、与功能的协调 |
第二节 形态的成长性 |
一、适应空间生长 |
二、适应结构生长 |
第三节 形态的生态性 |
一、尊重和利用自然 |
二、完善的绿地系统 |
三、多中心的城市结构 |
第四节 形态的经济性 |
一、符合城市发展方向 |
二、节地、节水、节能,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
三、高效使用设施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创新与特色 |
三、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4)江西省绿色公路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公路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 |
1.1.2 绿色公路建设与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1.3 地方绿色公路综合评价标准亟待完善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绿色公路相关理论研究 |
1.3.2 绿色公路评价标准制定 |
1.3.3 绿色公路评价方法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概况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色公路相关理论与调研分析 |
2.1 绿色公路的理论基础 |
2.1.1 绿色公路的内涵 |
2.1.2 绿色公路的定义 |
2.1.3 绿色公路的特点 |
2.2 绿色公路评价理论综述 |
2.2.1 绿色公路评价相关定义 |
2.2.2 绿色公路性能评价理论 |
2.2.3 绿色公路三维评价结构 |
2.2.4 绿色公路系统评价模型 |
2.3 江西省绿色公路建设现状调研分析 |
2.3.1 碎石生产调研 |
2.3.2 混合料生产调研 |
2.3.3 路面施工调研 |
2.3.4 路面养护调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西省绿色公路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 |
3.1.1 构建原则 |
3.1.2 构建方法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3.2.1 指标库的建立 |
3.2.2 指标筛选框架构建 |
3.2.3 指标的初选 |
3.3 初选指标检验与优化 |
3.3.1 指标有效度检验方法 |
3.3.2 检验数据收集处理 |
3.3.3 基于马田系统的指标优化理论 |
3.3.4 初选指标优化处理 |
3.4 指标体系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西省绿色公路评价标准研究 |
4.1 评价标准组成分析 |
4.1.1 评价指标量化标准 |
4.1.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4.1.3 评价方法选取 |
4.2 评价指标量化标准 |
4.2.1 定量评价指标量化标准 |
4.2.2 定性评价指标量化标准 |
4.3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4.3.1 主观赋权法 |
4.3.2 客观赋权法 |
4.3.3 基于主-客观相结合的耦合赋权 |
4.3.4 耦合赋权优越性检验 |
4.4 评价方法的选取 |
4.4.1 常用评价方法优缺点分析 |
4.4.2 灰色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
4.4.3 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2.1 主观赋权法指标权重计算 |
5.2.2 客观赋权法指标权重计算 |
5.2.3 主-客观赋权法耦合权重计算 |
5.2.4 耦合权重兼容度计算 |
5.3 项目绿色等级综合评价 |
5.3.1 灰色系统综合评价 |
5.3.2 模糊物元综合评价 |
5.3.3 综合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
5.4 项目绿色等级改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高速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1 明晰高速公路景观的相关概念 |
1.2.2 构建高速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框架 |
1.2.3 完善高速公路景观实现的可操作性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景观布局规划与设计理论框架 |
2.1 高速公路景观释义 |
2.1.1 景观与高速公路景观 |
2.1.2 高速公路景观构成及特点 |
2.1.3 高速公路的景观尺度 |
2.1.4 高速公路的景观功能 |
2.1.5 高速公路景观的目标系统 |
2.2 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2.3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2.4 视觉理论 |
2.2.5 色彩理论 |
2.2.6 景观美学理论 |
2.2.7 人文历史 |
2.3 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总体框架 |
2.3.1 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
2.3.2 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 |
2.3.4 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总体流程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评估 |
3.1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评估理论 |
3.1.1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评估的内涵 |
3.1.2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评估的价值标准体系 |
3.1.3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评估的范围、内容以及步骤 |
3.1.4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评估的指标体系 |
3.1.5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评估指标量化 |
3.1.6 权重计算 |
3.1.7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的评估方法 |
3.2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的质量分级 |
3.2.1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分级必要性 |
3.2.2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分级的方法 |
3.2.3 景观环境分级在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中应用 |
3.3 高速公路景观单元段划分 |
3.3.1 划分景观单元段的意义 |
3.3.2 分析内容 |
3.3.3 分析方法 |
3.3.4 划分方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景观布局规划 |
4.1 高速公路景观分区 |
4.1.1 高速公路景观构成要素及其视觉敏感性的调查试验 |
4.1.2 试验分析与结论 |
4.1.3 高速公路景观分区标准 |
4.2 高速公路景观布局规划方法 |
4.2.1 高速公路景观特征的调查试验 |
4.2.2 高速公路景观布局规划的实践要点 |
4.2.3 高速公路景观布局规划的流程 |
4.2.4 高速公路景观布局规划的维度 |
4.2.5 高速公路景观布局规划的组织程序 |
4.3 小结 |
第五章 高速公路景观构成要素的设计方法 |
5.1 高速公路线形景观设计 |
5.1.1 路线走廊带规划 |
5.1.2 路线带选择 |
5.1.3 线形要素协调性设计 |
5.2 高速公路横断面组成要素的景观设计 |
5.2.1 横断面景观设计 |
5.2.2 边坡景观设计 |
5.2.3 挡土墙景观设计 |
5.2.4 边沟、截水沟景观设计 |
5.2.5 取、弃土场景观设计 |
5.3 高速公路背景空间的景观设计 |
5.3.1 背景空间的内涵 |
5.3.2 背景空间的视觉分析 |
5.3.3 背景空间的景观组织布局手法 |
5.4 人工构筑物及附属设施景观设计 |
5.4.1 桥梁景观设计 |
5.4.2 立交景观设计 |
5.4.3 隧道景观设计 |
5.4.4 附属设施的景观设计 |
5.5 高速公路栽植规划设计 |
5.5.1 栽植的景观作用 |
5.5.2 栽植形式和植物种类的选择 |
5.5.3 整体式中央分隔带栽植 |
5.5.4 主线两侧带状栽植 |
5.6 高速公路色彩规划设计 |
5.6.1 高速公路色彩的组成 |
5.6.2 高速公路色彩规划 |
5.6.3 景观构成要素的色彩设计 |
5.7 小结 |
第六章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体系 |
6.1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综述 |
6.1.1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特点 |
6.1.2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的理论支撑 |
6.1.3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的对象、范围和思路 |
6.2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体系构建 |
6.2.1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
6.2.2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指标筛选 |
6.3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方法 |
6.3.1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指标 |
6.3.2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指标值量化 |
6.3.3 权重确定 |
6.3.4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的集对分析方法 |
6.4 实例分析—西宝高速公路景观质量评价 |
6.4.1 项目概况 |
6.4.2 沿途区域特征及景观资源 |
6.4.3 基于集对分析的西宝高速公路景观评价 |
6.5 小结 |
结论 |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速公路景观构成要素及其视觉敏感性的试验调查表 |
附录2 高速公路景观美学特征的试验调查表 |
本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6)智慧高速公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国内相关政策及标准 |
三、智慧高速公路的内涵及其特征 |
(一)智慧高速公里的内涵 |
(二)智慧高速公路的特征 |
四、智慧高速公路的总体要求 |
(一)实施目的 |
(二)总体思路 |
(三)主要目标 |
五、智慧高速公路的总体架构 |
(一)智慧高速公路的服务领域 |
(二)智慧高速公路的技术架构 |
1、感知层 |
2、网络层 |
3、数据层 |
4、应用支撑层 |
5、应用层 |
6、应用展现层 |
六、智慧高速公路的发展阶段 |
(一)近期(“十三五”期) |
(二)中期(“十四五”期) |
(三)远期(“十五五”期以后) |
七、培育智慧高速公路产业生态圈的总体构思 |
八、结束语 |
(7)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之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2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3 概念与相关理论 |
3.1 概念 |
3.1.1 高速公路 |
3.1.2 景观 |
3.1.3 高速公路景观 |
3.1.4 文化、地域文化、生态文化 |
3.2 相关理论 |
3.2.1 园林美学理论 |
3.2.2 心理学 |
3.2.3 景观生态学 |
3.2.4 环境行为学 |
4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之文化研究 |
4.1 景观廊道 |
4.1.1 道路景观空间 |
4.1.2 道路两侧的带状绿化空间 |
4.1.3 高速公路两侧的视域空间 |
4.2 景观节点 |
4.2.1 进出站口 |
4.2.2 服务区 |
4.2.3 互通区 |
4.2.4 隧道洞口 |
5 设计方法 |
5.1 文化元素提炼的原则 |
5.1.1 彰显历史,文化认同 |
5.1.2 展示地域,经济适用 |
5.1.3 个性设计,符合时代 |
5.1.4 持续发展,艺术审美 |
5.2 文化元素提炼的方法 |
5.2.1 借景 |
5.2.2 保护和利用 |
5.2.3 引入与展示 |
5.2.4 抽象与延伸 |
6 案例研究——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
6.1 项目概况 |
6.2 整体文化理念与构思 |
6.3 模式段文化景观设计 |
6.3.1 快速路模式段设计 |
6.3.2 高速路模式段设计 |
6.3.3 互通立交节点设计 |
6.3.4 上跨桥下中间隔离带设计 |
6.3.5 边坡设计 |
6.4 文化元素提炼的原则和方法 |
6.4.1 原则 |
6.4.2 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研究生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
(8)高速公路通行负担分析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由来 |
1.1.1 高速公路收费舆论压力增大 |
1.1.2 高速公路快速发展 |
1.1.3 通行费政策作用显着 |
1.1.4 研究课题支撑与知识积累 |
1.2 研究背景 |
1.2.1 收费公路社会负担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
1.2.2 高速公路建设成本攀升 |
1.2.3 高速公路管理法规滞后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安排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高速公路通行负担 |
2.1.1 通行负担的经济内涵 |
2.1.2 高速公路收费与通行负担之间的关系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高速公路收费方面的相关研究 |
2.2.2 负担方面的相关研究 |
2.3 综述评价 |
2.3.1 现有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
2.3.2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高速公路通行负担分析的基础理论框架 |
3.1 利益主体分析 |
3.1.1 利益主体的内涵 |
3.1.2 高速公路通行负担涉及到的关键利益主体 |
3.1.3 关键利益主体间的经济联系 |
3.2 基于利益主体的高速公路通行负担研究思维 |
3.2.1 通行负担的现有研究思维 |
3.2.2 基于利益主体的通行负担研究思维 |
3.3 基于利益主体的通行负担分析基础 |
3.3.1 相关利益主体的成本分析 |
3.3.2 相关利益主体的效益分析 |
3.4 基于利益主体的通行负担衡量 |
3.4.1 通行负担衡量的理论思路 |
3.4.2 通行负担衡量的方法 |
3.5 基于利益主体的通行负担合理性判断 |
3.6 依托的基本理论 |
3.6.1 研究依托的基本理论 |
3.6.2 基本理论的核心思想与参考借鉴 |
第四章 基于运营主体的高速公路通行负担 |
4.1 运营主体发展的条件 |
4.1.1 公路基础设施的“瓶颈”效应是前提条件 |
4.1.2 经济属性认识的深化是推动条件 |
4.1.3 投融资体制改革是保障条件 |
4.1.4 资本密集性是经济条件 |
4.1.5 技术特征是基础条件 |
4.2 运营主体的性质与分类 |
4.3 基于运营主体通行负担的分析基础 |
4.3.1 成本识别 |
4.3.2 成本内容分析 |
4.3.3. 成本指标体系 |
4.3.4 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
4.3.5 成本的衡量方法 |
4.3.6 运营成本综合分析 |
4.3.7 高速公路行业的运营成本 |
4.4 基于运营主体的通行负担 |
4.4.1 运营主体通行负担的研究现状 |
4.4.2 运营主体通行负担的表现形式 |
4.4.3 运营主体通行负担的衡量方法 |
4.4.4 运营主体通行负担的动态变化特征 |
4.4.5 运营主体通行负担水平的合理性判断 |
第五章 基于使用者主体的高速公路通行负担 |
5.1 使用者主体分析 |
5.1.1 使用者主体的内涵 |
5.1.2 使用者主体作为利益主体的必要性 |
5.2 基于使用者主体通行负担的研究现状 |
5.2.1 基于成本结构不合理的通行负担研究 |
5.2.2 基于运营主体收益率偏高的通行负担研究 |
5.2.3 现有对通行负担研究中存在的误区 |
5.3 基于使用者主体通行负担的研究角度与方法 |
5.3.1 使用者主体通行负担的内涵 |
5.3.2 研究使用者主体通行负担的假设条件 |
5.3.3 研究使用者主体通行负担的角度 |
5.3.4 研究使用者主体通行负担的方法 |
5.4 基于使用者主体通行负担分析的基础 |
5.4.1 使用者主体的成本识别 |
5.4.2 使用者主体的成本结构 |
5.4.3 使用者主体各成本间的关系 |
5.4.4 使用者主体的直接经济收益 |
5.4.5 使用者主体的间接机会收益 |
5.5 基于使用者主体通行负担的表现形式与特征 |
5.5.1 使用者主体通行负担的表现形式 |
5.5.2 使用者主体通行负担的特征 |
5.6 基于使用者主体通行负担的衡量 |
5.7 基于使用者主体通行负担的合理性判断 |
5.7.1 使用者主体成本的合理性 |
5.7.2 使用者主体收益的合理性 |
5.7.3 使用者主体的弹性分析 |
第六章 基于国民经济主体的高速公路通行负担 |
6.1 国民经济主体分析 |
6.1.1 国民经济主体的内涵 |
6.1.2 国民经济主体的表现形式与特征 |
6.2 基于国民经济主体的通行负担 |
6.2.1 国民经济主体通行负担的内涵 |
6.2.2 国民经济主体通行负担的表现形式 |
6.3 基于国民经济主体通行负担分析的前提 |
6.3.1 高速公路发展的经济性条件 |
6.3.2 高速公路发展的融资成本与融资效率 |
6.3.3 高速公路收费的必然性 |
6.4 基于国民经济主体通行负担分析的切入点 |
6.4.1 合理收费标准的经济基础 |
6.4.2 收费标准的合理性判断 |
6.4.3 合理收费标准的制定机制 |
6.5 基于国民经济主体通行负担分析的依托 |
6.5.1 客运需求 |
6.5.2 货运需求 |
6.5.3 功能定位 |
6.6 基于国民经济主体通行负担分析的基础 |
6.6.1 降低收费后的收益变化 |
6.6.2 降低收费后的成本变化 |
6.6.3 降低收费后的均衡分析 |
6.7 基于国民经济主体通行负担的衡量 |
6.8 基于国民经济主体通行负担合理性判断 |
6.8.1 降低收费可行性的基础理论 |
6.8.2 降低收费可行性的计量模型 |
6.8.3 降低收费可行性的参数标定 |
6.8.4 降低收费可行性的实际测算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 |
1.2.2 国内外绿色公路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创新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色公路理念与常用建设技术分析 |
2.1 绿色公路理念 |
2.1.1 绿色公路的定义 |
2.1.2 绿色公路的内涵 |
2.1.3 绿色公路的特征 |
2.1.4 绿色公路的理论基础 |
2.2 绿色公路常用建设技术 |
2.2.1 绿色公路建设概况研究 |
2.2.2 资源节约类 |
2.2.3 生态环保类 |
2.2.4 品质创新类 |
2.2.5 安全智慧类 |
2.2.6 服务共享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绿色公路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3.2 绿色公路评价指标构建研究 |
3.2.1 绿色公路评价指标构建的思路 |
3.2.2 基于菱形思维模式构建评价指标 |
3.2.3 构建绿色公路评价指标库 |
3.2.4 初选绿色公路评价指标 |
3.2.5 优化绿色公路评价指标 |
3.2.6 绿色公路评价指标的效度检测 |
3.3 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评分项指标 |
3.3.2 控制项指标 |
3.4 绿色公路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研究 |
3.4.1 评价指标的分级说明 |
3.4.2 资源节约 |
3.4.3 生态环保 |
3.4.4 品质创新 |
3.4.5 安全智慧 |
3.4.6 服务共享 |
3.4.7 教育示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可拓云模型的绿色公路评价方法 |
4.1 绿色公路评价方法的比选 |
4.1.1 绿色公路常用评价方法 |
4.1.2 可拓云模型评价的适用性 |
4.2 绿色公路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权重的方法比选 |
4.2.2 组合赋权法的优点 |
4.2.3 AHP法确定主观权重 |
4.2.4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
4.2.5 综合权重的确定 |
4.3 基于最优关联度的可拓云模型 |
4.3.1 可拓云理论 |
4.3.2 确定评价指标等级界限 |
4.3.3 确定评价指标等级界限云 |
4.3.4 综合评判矩阵的优化 |
4.3.5 确定绿色公路评价等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1.1 工程建设特点 |
5.1.2 自然环境特点 |
5.1.3 人文环境特点 |
5.2 基于可拓云模型的绿色公路评价等级 |
5.2.1 获取指标评价数据 |
5.2.2 确定评判矩阵 |
5.2.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5.2.4 确定评价等级 |
5.2.5 结果分析 |
5.3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绿色公路评价等级 |
5.3.1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 |
5.3.2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结果 |
5.3.3 结果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及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专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绿色公路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10)基于ITS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高速公路灾害理论 |
2.2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 |
2.3 道路安全工程理论 |
2.4 应急管理与救援理论 |
2.5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3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对应急.救援的需.求特性 |
3.1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损害特征 |
3.2 高速公路典型突发事件对应急救援的需求特性分析 |
3.3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缺陷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的四维分析结构 |
4.1 高速公路非常规应急情境下的公共管理研究视角 |
4.2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的构成维度 |
4.3 面向过程的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构成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5 ITS在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成长中的拓展机理 |
5.1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成长的路径 |
5.2 ITS技术对高速公路安全与救援技术的支撑模式 |
5.3 ITS系统功能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和应急救援功能的扩展 |
5.4 ITS对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6 ITS和能力提升视角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系统构建 |
6.1 公共管理视角对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的要求 |
6.2 我国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系统建设现状 |
6.3 基于ITS的高速公路智能应急救援系统架构和功能 |
6.4 本章小结 |
7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策略 |
7.1 实例——基于ITS的探索 |
7.2 基于管理变革的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对策 |
7.3 基于要素重构的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对策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信息高速公路的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许平南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品牌建设研究[D]. 冯培元.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2)
- [2]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D]. 苏金玲. 长安大学, 2019(01)
- [3]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熊国平. 南京大学, 2005(04)
- [4]江西省绿色公路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研究[D]. 余航.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5]高速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研究[D]. 胡圣能. 长安大学, 2011(05)
- [6]智慧高速公路初探[J]. 王少飞,祖晖,付建胜,阮志敏,李敏.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17(S1)
- [7]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之文化内涵[D]. 李克林.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5)
- [8]高速公路通行负担分析理论与方法[D]. 唐俊忠. 长安大学, 2013(05)
- [9]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D]. 易列斯.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10]基于ITS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研究[D]. 娄天峰.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