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拜上帝教的革命化和中国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男[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演变研究 ——基于中国国内因素的视角》文中指出
吴良生[2](202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客家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文化上“多元一体”的国家,各地方的文化各富特色,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在文化强国战略下实现各地文化的现代化,也尊重其文化差异和文化特色,与此同时,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体性。这也就对理论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可在指导地方文化的建设实践中继续深化,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更为具体的指导。客家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一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客家文化较早受到西方文化入侵与冲击,却找不到转型之路。直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客家基本居住区的赣南、闽西、粤东建立了中央苏区,客家文化第一次全面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文化建设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客家文化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实践经验对于其他的地方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本着理论联系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学术路径,本文基于对客家文化建设的实践分析对地方文化建设理论开展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缘起、学术综述、研究方法进行阐述。认为客家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的地方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一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地方文化建设的性质、目标、内容等,作为客家文化建设的理论背景。第二章对客家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内容进行了分析,结合了毛泽东《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经典着作对客家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内容性质进行了论述。客家传统文化遇到西方文化入侵与冲击时,客家人为了客家文化近代化做出了努力,但均以失败告终。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文化建设中对客家文化进行创新,让客家文化展现了新的面貌。第三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客家文化建设实践进行分析。客家文化建设以文化认同为主线展开,以实现客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目标。用文化认同团结海内外客家人,形成一个“客家文化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度的认同,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紧密连接。同时,客家文化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创新实践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客家文化建设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程度不高,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地方传统文化现代化、文化融入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中、文化如何实现民族凝聚力和增强文化软实力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指导地方文化建设上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第四章初步提出地方文化建设理论的基本问题。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体制是地方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双创”的方式将地方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变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地方传统文化的内容被转换为适应社会主义生产生活的现代内容,增强文化自信并提升文化软实力。以文化认同为纽带将现代化的地方文化的“多元”紧紧连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让地方文化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体”。这就是地方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结语部分指出,客家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方实践,是一个从用理论指导地方文化建设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再从实践升华为理论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体现。
张林君[3](2019)在《从史学研究动态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文中提出20世纪,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上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成果颇丰,掀起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研究的热潮。然而,面对数量庞大的史学研究,人们在了解和接纳史学成果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以评判和取舍的问题,更为困难的是如何认识农民起义、评价农民领袖以及把握革命史的基调。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要建立在公正看待农民战争地位的立场上,应当坚持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本文按以下条目简谈与之相关的史学研究动态,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拜上帝教与洪秀全的评价;《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功过问题。从了解这些史学研究动态的过程中应该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树立现代化与革命化相统一的史观,接受可信度高的史实。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肯定近代史中农民起义所表现的价值,稳妥地接纳成熟的研究成果,理性地面对历史研究的诸多着作。
王红[4](2018)在《思想政治教育名实之间——兼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理论术语》文中认为当把时间和性质作为划分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名与实就清晰起来: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实无名,以儒家思想体系为主要内容并服务于封建社会政治统治,呈封建化与系统化特点;近代思想政治教育无名虚实,思潮林立,整体处于裂变之中,表现出无序化与虚实化特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名副其实,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理论且服务于改革开放前党的政权,始于党的成立止于改革开放,具有革命化与左倾化倾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名实共振,始于以现代性重建为主要特征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并具有学科化与科学化特征。其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名与实不过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在异质社会形态中对社会秩序同一化程度差别性的政治反应。
贺宇堃[5](2018)在《1980-1990年代历史小说中的太平天国叙事》文中研究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不仅导致了满清王朝由盛转衰,也加速了中国数千年农业社会从传统向近现代的深刻转变。历史价值的重要性决定了太平天国题材在历史小说创作中的广受青睐,而历史面貌的多样性则决定了太平天国叙事在历史小说创作中的丰富多彩。“国家不幸诗家幸”,从晚清—民国时期开始,太平天国历史一直是文学创作的热点题材。进入1980年代以后,该题材的小说创作进入了全面繁荣阶段,一大批质量不俗的作品进入读者的视线,二十年的时间跨度让太平天国叙事表现出了一定的脉络和特质。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80-90年代出现的太平天国小说创作的研究明显不足,学界偶有对单个作品或作家的关注,但缺乏整体性的视野和思路,宏观视野把握有所欠缺、抑或是力所不逮,给本文研究留下了巨大空间。诚然,由浅入深、由微观至宏观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路径,但当时机成熟之时,研究者也应具备整体、系统的宏观视野,在透视作家、作品的同时,努力学会以高屋建瓴的格局囊括、定位。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课题即是笔者由微观而至宏观的一次学术尝试。1980-1990年代历史小说中的太平天国叙事存在阶段性差异,不同阶段想象建构背后关联的是作家的创作观念、文学的发生背景以及时代的精神风貌等众多因素。因此,本文以“1980-1990年代历史小说中的太平天国叙事”为研究主题,以文学社会学为视角发掘80-90年代不同阶段太平天国叙事背后的知识谱系与变迁意义。全文主要分成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从政治叙事的角度出发,以《天国恨》、《大渡魂》两部作品为代表,分析1980年代初太平天国叙事的政治话语逻辑,以及它们对革命历史小说创作方法的承续和新变。第二章从文化叙事的角度出发,以《曾国藩》、《左宗棠》两部作品为代表,结合作家创作谈,分析进入1990年代后该类型小说涌现的背景与特征。第三章从市场叙事的角度出发,以《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两部作品为代表,借助小说文本细读,梳理史学研究、时代思潮的融入对小说创作内蕴带来的深度影响。
张林君[6](2016)在《高中历史教学吸纳史学成果问题研究 ——以人教版“太平天国运动”为例》文中认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是高中历史教科书里必不可少的一个篇章。20世纪,尤其在建国后,史学界对它的研究成果颇丰,掀起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研究的热潮。然而,面对数量庞大的史学研究,编写教科书时会在吸纳史学成果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难以取舍的问题,更为困难的是,在近代史教学中如何认识农民起义、评价农民领袖以及把握革命史的基调,这些都是有研究意义的。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992、2000、2007版教科书中太平天国的历史为例,主要对四代教科书吸纳学术成果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要公正看待农民战争地位的结论,并提出中国近代史上农民战争的教学对策。通过研究,四代教科书的内容受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引导而应当坚持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历代教科书中以下内容不同程度地反映着史学成果,包括:太平天国的性质;拜上帝教与洪秀全的评价;《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功过问题研究。笔者认为本课与史学动态的联系紧密,面对中国近代史中的农民起义,更应该在教学中掌握高中历史教科书吸纳研究成果的原则,即历史唯物主义和现代化与革命化相统一,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肯定近代史中农民起义所表现的价值,稳妥地吸纳成熟的研究成果,理性地面对历史研究的众多着作。教师从自身提高教学技能,讲授可信度高的史实,以达到培养学生正确史观的目的。
范凤凯[7](2014)在《论范文澜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转变》文中认为范文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着有《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等着作。对于范文澜的研究,学界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考察范文澜从经学家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转变的,涉及者不多。本文旨在考察范文澜从经学家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转变的具体情况,探究范文澜发生转变的原因,并对其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史学家的发展动态,以及延安史学的发生发展,把握转变之形势,探求转变之原因,总结评价范文澜学术思想转变及研究意义,进一步拓展对范文澜研究的领域,扩展范文澜研究的广度、深度,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研究。对范文澜建国后学术思想变化的考察,把握其学术思想转变之形势,对其转变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今天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和史学批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除绪论及结语外,共有四章。绪论部分介绍选题意义和范文澜研究综述。总结前人成果和不足,给予客观评价,论述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一章“范文澜向马克思主义者的初步转变”从范文澜早年的学术经历、范文澜向革命者的转变、范文澜由经学家向经世致用史学家的转变、范文澜的抗日救亡运动这四个方面概括了范文澜向马克思主义者的初步转变,重点论证了范文澜写作风格和思想的初步转变。第二章“范文澜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转变”概括了范文澜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转变的情况、探究这种转变原因以及总结范文澜在延安时期的史学成就。考察了毛泽东、吴玉章对范文澜学术思想的影响,重点论证了范文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作出的重要贡献。第三章“范文澜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鲜明特色”概括了建国后范文澜学术思想的自我完善,重点论证了建国后范文澜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探索和贡献,以及自身历史研究法的进一步完善。第四章“范文澜从经学家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转变的评价”则从范文澜史学范式、学术思想两方面进行考察,对于范文澜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转变,结合正反两方面的论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王立华[8](2014)在《中国道路及其世界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中国由过去的“天下”之中国,逐步向“世界”之中国演变。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的进步人士先后掀起学习西方宗教、西方的科学技术、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尝试,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迅速传播,使中国人找到了一条通向成功的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并非具有相同的含义。中国道路是指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选择、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而不懈努力的过程。而“中国模式”或者“中国经验”具有非常相近的含义,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开创的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国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起点。中国道路包括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从发展阶段上看,中国成功地实践了马克思的社会“跨越式”发展理论。中国道路并非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它的主要任务不同。中国道路是一个历经曲折不断纠错的过程,共产主义和人类社会是中国道路发展的未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道路的开辟提供了理论支撑,并且预示着中国道路发展的未来。中国发展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古今的中国具有超文明、超国家的包容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辟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的重大事件,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志,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提出但没有实现的和平赎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设想,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道路证明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为发展中国家迅速摆脱贫困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邓运山[9](2012)在《现代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改造思想及实践研究(1921-1937)》文中指出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从而使中国前现代社会发生了整体性溃败,并消极被动地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从此,“现代化”就一直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时代主题而令人关注。然而,由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畸形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从而使整个社会城乡二元化结构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致使广大乡村社会日益被现代社会边缘化了。尤其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社会已经走向了极为崩溃的边缘,整个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乡村危机。由于南京国民政府不能有效地动员和整合全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乡村农民,致使乡村社会日益疏离于国家政权之外,并最终成为了中国革命的策源地。面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波及全国范围的乡村危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以改造国家、复兴民族为己任,他们顺应时代的需要,在大革命时期,敏锐地把革命的触角深入广大乡村社会,大力领导乡村民众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又及时进行革命战略大转移,在中国最偏僻的乡村社会建立海陆丰、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等十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同时,对各革命根据地积极开展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以苏维埃政权为主要内容的政权建设、以普及大众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文化建设,以及一系列“除旧布新”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从而走上了一条与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和乡村建设派开展的乡村改良运动完全不同路向的、体制外的另类乡村改造道路。在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过程中,以彭湃、瞿秋白和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联共(布)中央和共产国际指示精神的指导下,提出了极为丰富的关于乡村改造的思想和主张。在经济建设方面,主张开展土地革命,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充分保障革命战争的供给,并不断改善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力促进工商业发展,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制定健全的财政制度,初步建立苏区金融体系。在苏维埃政权建设方面,主张大力开展苏维埃民主政治建设,加强苏维埃政权制度建设,并不断完善苏维埃政权的职能建设。在教育文化建设方面,主张大力普及苏区民众教育,加强革命宣传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在社会建设方面,主张改造流民、土匪和反动会道门分子,维护正常社会秩序;提倡男女平等,实现妇女解放;破除封建陋习,提倡移风易俗;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救乡村弱势群体。总之,以彭湃、瞿秋白和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这些乡村改造思想和主张,对中共在大革命时期领导的乡村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时期开展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也是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和思想遗产。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潮流,把革命的触角伸向广大的乡村社会。在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广大乡村民众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农民运动,在土地革命时期,又成功地对各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一场“改天换地”的特殊形式的乡村改造运动。从而,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时候,让经过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最偏僻的乡村大地站稳了脚跟,并最终通过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今天,在举国上下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反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进行的那场特殊的乡村改造运动,对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朱从兵[10](2011)在《钟文典与太平天国史研究》文中指出太平天国史研究在钟文典教授的学术研究体系和学术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对太平天国史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太平天国开国史研究、太平天国人物研究、罗尔纲先生研究、组织出版《太平天国史丛书》和对太平天国史研究方法的探索等五个方面。他的成长历程决定了他治史的人民立场,而治史的人民立场成就了他作为广西史学一代宗师、中国当代着名史学家的学术地位。
二、论拜上帝教的革命化和中国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拜上帝教的革命化和中国化(论文提纲范文)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客家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理论探索 |
2.有关于地方文化建设与理论探讨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家研究亟待深入的新视角 |
四、本文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地方文化建设的理论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程 |
(一)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的文化建设 |
(二)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的文化建设 |
(三)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 |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三)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 |
三、“多元一体”的地方文化建设理论探讨 |
(一)地方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 |
(二)地方文化建设的目标 |
第二章 客家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的初步努力 |
一、客家传统文化的历史形成 |
(一)客家文化的发展史 |
(二)客家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 |
二、近代客家文化与资本主义的遭遇 |
(一)资本主义对客家地区的冲击与客家人的早期革命斗争 |
(二)清末至民国客家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努力 |
三、中央苏区时期的客家文化建设尝试 |
(一)中央苏区建设的客家文化背景 |
(二)中央苏区时期的客家文化建设实践 |
(三)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标本意义 |
第三章 客家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
一、社会主义时期客家文化的现代困境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客家文化建设实践 |
(一)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的客家文化建设 |
(二)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的客家文化建设 |
1.认同的回归: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客家文化建设 |
2.认同的强化:世客会平台上的客家文化建设 |
3.认同的运用:客家文化与社会主义公共文化建设 |
(三)新时代客家文化的创新发展 |
三、“五位一体”下的客家文化融合发展 |
(一)客家文化产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文化建设 |
(二)政治建设中的客家传统文化作用 |
(三)社会建设:客家文化新凝聚力的形成 |
(四)客家文化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四、客家文化建设效果评价 |
五、小结 |
第四章 客家文化建设的理论启示 |
一、以文化认同加强中华文化的“一体” |
二、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方向推动地方文化的转型 |
三、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地方文化的共建共享 |
四、以文化自信促进地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及重要文献 |
(二)中文专着及译着 |
(三)期刊论文 |
(四)报纸文章 |
(五)英文文献 |
(六)博士论文 |
(七)史料及汇编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3)从史学研究动态认识太平天国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的概述 |
二、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性质的研究 |
三、关于拜上帝教与洪秀全研究 |
四、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研究 |
五、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问题 |
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功过问题 |
余 论 |
(4)思想政治教育名实之间——兼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理论术语(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几个需辨析的理论术语 |
二、时间与性质:思想政治教育阶段的划分依据 |
三、有实无名:思想政治教育的封建化与系统化 |
四、无名虚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无序化与虚实化 |
五、名副其实:思想政治教育的革命化与左倾化 |
六、名实共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化与科学化 |
七、结语:名实之间的历史表达 |
(5)1980-1990年代历史小说中的太平天国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80年代政治叙事——《天国恨》《大渡魂》 |
第一节 合法性——意识形态的政治图解 |
第二节 集体性——政治认同对人性的遮蔽 |
第三节 对立性——革命历史小说的余绪 |
第二章 90年代初文化叙事——《曾国藩》《左宗棠》 |
第一节 民族性——从中心到边缘 |
第二节 文化性——从认同到批判 |
第三节 悲剧性——从革命悲剧到文化悲剧 |
第三章 90年代末市场叙事——《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 |
第一节 祛魅化——欲望描写的风靡 |
第二节 言情化——市场认同的主题 |
第三节 解构化——消费历史的戏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高中历史教学吸纳史学成果问题研究 ——以人教版“太平天国运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历史教科书与史学研究成果的关系研究 |
(二)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史的综述及教学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高中历史课“太平天国运动”内容设定的解读及其在教材中的运用问题 |
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内容阐释 |
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内容阐释 |
三、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太平天国运动”内容的变化 |
第二章 太平天国运动史学研究新成果及其在教科书内容的反映 |
一、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性质研究 |
(一)学术研究成果动态 |
(二)分析人教版教科书中的表述 |
二、关于拜上帝教与洪秀全研究 |
(一)学术研究成果动态 |
(二)分析人教版教科书中的表述 |
三、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研究 |
(一)学术研究成果动态 |
(二)分析人教版教科书中的表述 |
四、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问题研究 |
(一)学术研究成果动态 |
(二)分析人教版教科书中的表述 |
五、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功过的问题研究 |
(一)学术研究成果动态 |
(二)分析人教版教科书中的表述 |
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科书吸收新成果的原则 |
一、历史唯物主义是最基本的原则 |
二、现代化与革命化相统一的原则 |
第四章 教师在近代农民战争史教学中的处理策略 |
一、教学吸纳农民起义史学研究成果的前提 |
二、当今教学中培养学生史观的必要性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论范文澜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意义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思路 |
第1章 范文澜向马克思主义者的初步转变 |
1.1 范文澜早年的学术成长历程 |
1.2 范文澜向革命者的转变 |
1.3 范文澜由经学家向经世致用史学家的转变 |
1.4 为抗日救亡献计献策 |
第2章 范文澜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转变 |
2.1 范文澜自身转变及其内因 |
2.1.1 范文澜马列理论水平的提高 |
2.1.2 《中国经学史的演变》——范文澜学术上的自我批判 |
2.1.3 《从烦恼到快乐》——范文澜思想上的自我批判 |
2.2 范文澜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转变的其他因素 |
2.2.1 毛泽东对范文澜学术思想转变的影响 |
2.2.2 吴玉章对范文澜学术思想转变的影响 |
2.2.3 政治因素与学术因素相结合——范文澜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转变的契机 |
2.3 范文澜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成就 |
2.3.1 《中国通史简编》——第一部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写成的中国通史着作 |
2.3.2 《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中国近代史领域的探索 |
第3章 范文澜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鲜明特色 |
3.1 “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观点的产生变化 |
3.2 《中国通史简编》的修订 |
3.2.1 阶级斗争理论的进一步实践 |
3.2.2 古史分期的转变和“让步政策”观点的提出 |
3.2.3 范文澜民族观的改变 |
3.2.4 范文澜史评的变化 |
3.2.5 范文澜佛教观的改变 |
3.3 范文澜对于近代史分期的进一步探索 |
3.4 范文澜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探索 |
第4章 范文澜从经学家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转变的评价 |
4.1 对于范文澜学术着作模式的评价 |
4.2 对于范文澜史学思想转变的评价 |
4.2.1 “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观点的评析 |
4.2.2 范文澜历史主义和阶级斗争观点评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中国道路及其世界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源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中国道路的界定 |
第2章 中国道路的背景 |
2.1 西方宗教中国化道路的失败 |
2.2 西方科技中国化道路的挫败 |
2.3 西方政治制度中国化道路的流产 |
2.4 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中国的实践 |
第3章 中国道路的历史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3.1 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
3.1.1 大同社会的理想是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 |
3.1.2 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思想为中国革命道路注入强大的动力 |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3.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提出 |
3.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
3.3 中国道路的起点 |
第4章 中国道路的内涵 |
4.1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
4.1.1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4.1.2 农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依靠力量和工人阶级的同盟军 |
4.1.3 土地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 |
4.1.4 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
4.1.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阶段以及其前途问题 |
4.2 建国初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探索 |
4.2.1 经济建设方面 |
4.2.2 政治建设方面 |
4.2.3 文化建设方面 |
4.2.4 社会主义过渡理论 |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
4.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4.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
4.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4.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 |
4.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
第5章 中国道路的未来 |
5.1 中国道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跨越式”发展思想的成功实践 |
5.1.1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构想 |
5.1.2 中国道路的“跨越式”实践 |
5.2 马列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
5.2.1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论述 |
5.2.2 列宁关于迂回过渡的思想 |
5.2.3 列宁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
5.3 中国道路是与时俱进和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 |
5.3.1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几次重要的纠错会议 |
5.3.2 中国共产党对待错误的态度 |
5.3.3 正确看待目前中国道路的现状 |
5.4 共产主义社会是中国道路的发展方向 |
5.4.1 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 |
5.4.2 共产主义与中国道路共同的伦理价值目标 |
第6章 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
6.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道路 |
6.1.1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漩涡式”卷入理论与中国道路的西方化探索 |
6.1.2 马克思东方社会的“裂变”理论和共产主义发展趋势的“蜕变”理论 |
6.2 列宁主义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6.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思想与中国的科学发展观 |
6.4 古今中国的超文明、超国家的包容性质 |
6.5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世界意义 |
6.6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世界意义 |
6.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
6.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起的国际反响 |
6.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给世界的启示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现代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改造思想及实践研究(192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部分 |
1.1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
1.2 学术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 |
1.5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改造思想产生的背景 |
2.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时期的乡村危机 |
2.1.1 经济衰败 |
2.1.2 政治混乱 |
2.1.3 文化失调 |
2.1.4 社会失序 |
2.2 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推动及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逼迫 |
2.2.1 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推动 |
2.2.2 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逼迫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改造思想的渊源 |
3.1 马列主义的农民观和社会革命思想 |
3.2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民主思想和平等思想 |
3.2.1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民本民主思想 |
3.2.2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平等思想 |
3.3 联共(布)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改造思想的形成过程 |
4.1 酝酿、萌芽阶段(1921年7月——1927年8月) |
4.2 激进、发展阶段(1927年8月——1931年11月) |
4.3 高涨、成熟阶段(1931年11月——1935年12月) |
4.4 理智、暂停阶段(1935年12月——1937年7月)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主要代表人物的乡村改造思想 |
5.1 彭湃的乡村改造思想 |
5.1.1 中国革命必须依靠农民阶级 |
5.1.2 关于开展减租减息和土地革命的思想 |
5.1.3 关于成立农民协会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思想 |
5.1.4 关于普及农民教育和改良乡风民俗的思想 |
5.2 瞿秋白的乡村改造思想 |
5.2.1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
5.2.2 关于土地革命和农民政权的思想 |
5.2.3 关于苏区文化教育建设的思想 |
5.3 毛泽东的乡村改造思想 |
5.3.1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农民观及农民运动思想 |
5.3.2 关于革命根据地乡村经济建设的思想 |
5.3.3 关于革命根据地乡村政权建设的思想 |
5.3.4 关于根据地乡村教育文化建设的思想 |
5.3.5 关于根据地乡村社会建设的思想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乡村改造实践 |
6.1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
6.1.1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6.1.2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根据地经济建设 |
6.1.3 以苏维埃为标志的根据地政权建设 |
6.1.4 对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评价 |
6.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
6.2.1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经济建设 |
6.2.2 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建设 |
6.2.3 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 |
6.2.4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建设 |
6.3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
6.3.1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经济建设 |
6.3.2 中央苏区的苏维埃政权建设 |
6.3.3 中央苏区的文化教育建设 |
6.3.4 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 |
第7章 与乡村建设派的乡村改造思想及实践之比较 |
7.1 两者的相同之处 |
7.1.1 都处于二三十年代乡村危机的时空背景下 |
7.1.2 都认为乡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关键问题 |
7.1.3 都重视依靠经济建设来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
7.1.4 都注重通过发展乡村教育来改造乡村农民 |
7.1.5 都主张对乡村社会进行全面社会改造 |
7.2 两者的不同之处 |
7.2.1 指导思想不同:一者信奉改良主义,一者信奉马列主义 |
7.2.2 切入点不同:一者从教育文化上切入,一者从政治经济上切入 |
7.2.3 领导力量不同:一者分散领导,一者集中领导 |
7.2.4 依靠力量不同:一者依靠少数“社会精英”,一者依靠广大民众 |
7.2.5 最后结果不同:一者无疾而终,一者前景光明 |
第8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改造思想及其实践的成败得失 |
8.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乡村改造思想及其实践的成功之处 |
8.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乡村改造思想及其实践的失误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录附 |
四、论拜上帝教的革命化和中国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演变研究 ——基于中国国内因素的视角[D]. 刘亚男.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客家文化建设研究[D]. 吴良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从史学研究动态认识太平天国运动[J]. 张林君. 学术探索, 2019(05)
- [4]思想政治教育名实之间——兼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理论术语[J]. 王红. 继续教育研究, 2018(07)
- [5]1980-1990年代历史小说中的太平天国叙事[D]. 贺宇堃. 湖南大学, 2018(02)
- [6]高中历史教学吸纳史学成果问题研究 ——以人教版“太平天国运动”为例[D]. 张林君. 贵州师范大学, 2016(11)
- [7]论范文澜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转变[D]. 范凤凯. 河北大学, 2014(01)
- [8]中国道路及其世界意义[D]. 王立华. 华侨大学, 2014(01)
- [9]现代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改造思想及实践研究(1921-1937)[D]. 邓运山. 湖南大学, 2012(05)
- [10]钟文典与太平天国史研究[J]. 朱从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