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云6号速成高产栽培及若干措施效果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廖吉锋,曾纪云,杨明秋,李泽威,戴兴成,邓春兰,侯杰琼,黎淼,邓建强[1](2021)在《“福云6号”在龙胜县高山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文中指出笔者对"福云6号"茶树良种在龙胜高山地区经过2年的栽培实践,初步探索了福云6号茶园速成高产的栽培技术,主要通过施足有机肥、地膜覆盖、合理秋剪、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各项措施互补互促,使4龄茶树鲜叶667 m2平均产量为420.5kg,可节省4个工日,年减少农药使用2~3次.
陈文怀[2](2020)在《早茶品种‘龙井43’史话(中)》文中提出讲述无性系早茶品种‘龙井43’选育研究的经过,包括选题、选种、繁育、试种、示范推广,到‘龙井43’研究成果在杭州西湖龙井茶区转化为生产力,取得显着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乃至浙江全省、全国茶区推广应用的历史过程和故事,并简略交流育种心得。
刘海洋[3](2018)在《镇江地区机械化茶园建植与管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原产于我国,属于被子植物门(Division 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Class Dicotyledoneae)、山茶目(Order Theales)、山茶科(Family Theaceae)、山茶属(Genus CamelliaL.)。我国是茶叶生产的发源地,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历史悠久,茶类众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茶园面积达300万hm2,居世界首位。但相比其他茶叶大国,我国茶叶生产机械装备比较落后,在茶园管理机械方面,我国远远落后于日本、印度、肯尼亚等主要产茶国。从国内外茶园管理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茶园机械化管理是发展茶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虽然近年来,我国茶园管理机械得到了大量的研制和生产,但因茶园的老化、茶树栽培和管护与现有机械不相适应,茶园机械化操作难度很大,甚至一些机械进得了田头进不了茶园。虽然科研人员对茶园机械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生态茶园、无公害茶园也制定了相关的规程和标准,但在机械化茶园规划与建设上鲜有研究,本课题围绕镇江地区机械化茶园规划与建设为中心开展研究,从机械化茶园规划、栽植品种、固定设施配套、茶园防护及鲜叶采收机械化方面加强研究。本课题加强机械化茶园的规划与建设研究,对实现茶园全程的机械化操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雷雅婷[4](2018)在《云南省应用沼肥种茶的可行性与推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叶在云南的种植面积达43.5万公顷,产量38.45万吨,其综合经济产值达到670余亿元,茶农来自茶产业的收入达到人均2900余元。因此,茶叶在云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云南的茶叶种植中一直存在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茶叶品质低、茶地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云南省迅速发展的畜牧业也带来了畜禽粪便对污染环境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2017年我国农业部年出台的《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要求,在茶叶种植中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大量减少化肥的使用,同时要利用畜禽粪便,实施资源化利用,形成“茶—沼—畜”的循环农业模式。而沼肥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肥料,在此背景下提出在云南推广沼肥种植茶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理论结合实际分析法,通过对沼肥种植茶叶试验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比较施沼肥与其他施肥方式对茶叶的影响,得出在茶叶产量和内在品质方面,沼肥的种植效果最好;在茶叶外观品质方面,沼肥的效果仅次于商品肥;在沼肥对病虫害影响方面,沼肥的效果仅次于沼肥+商品肥的效果;沼肥能提高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对比沼肥施用量的试验,得出施沼液7.575吨/公顷、施沼液与水的容量比为0.52均可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由此得出沼肥有利于茶叶提质增效、利于有效防治病虫害、利于改良茶地土壤等优点。综上所述,沼肥应用于茶叶生产的施肥技术为:1112月,以开沟施肥覆土的方式施沼渣3060吨/公顷作基肥,次年3月中旬、5月下旬、78月之间施沼液3045吨/公顷作追肥,同时,在次年3月初和6月初施用沼液1.5吨/公顷作为叶面追肥。通过分析,得出在云南利用畜禽粪便产沼肥2.232亿吨可完全满足云南茶叶种植的最高需肥量0.86亿吨。在云南省,沼肥对各种作物提产提质的效果为云南省沼肥种植茶叶提供了借鉴。同时《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多项政策支持发展云南茶叶产业以及沼肥种茶。通过对沼肥在湖北种植茶叶的效果分析,得出沼肥种茶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从而提升茶叶价值,增加茶农收入的42.4%,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解决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化利用也可起到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在云南推广沼肥种植茶叶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基于此,结合国家《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的政策,利用在思茅区、凤庆县“茶—沼—畜”的项目为示范,在全省推广沼肥种植茶叶的技术。推广方式为:推广前期,利用报纸、互联网、农业杂志、出版物、省市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专题报道等大众宣传方式对示范项目、种植技术、种植效果等进行宣传报道,调动推广对象利用沼肥种茶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进入推广中期,政府派技术专员对推广对象进行沼肥种植茶叶技术的集体培训,专家可到田间解决具体问题,同时政府可组织相关代表参观示范基地;通过培训等使推广对象掌握沼肥种植茶叶的技术后,进入推广后期,通过政府指导,推广对象自行组织成立沼肥种植茶叶的协会,通过培训会、现场会、实地指导等方法,解决在后续种植中出现的问题。
陈薇宇[5](2016)在《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福建是乌龙茶原产地和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长期以来,乌龙茶品种以铁观音、福建水仙、肉桂、白芽奇兰等地方品种为主,而黄棪、毛蟹、本山、梅占等加工色种茶的乌龙茶品种效益不高。进入21世纪的前后10年间,由于乌龙茶(铁观音)的热销,导致偏晚生的铁观音品种大面积推广,同时忽视了不同生育期(采摘期)品种的搭配,导致采茶高峰期集中、劳动力紧缺、制优率低、花色品种渐趋单一,降低了茶产业的整体效益,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出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乌龙茶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因此,促进乌龙茶品种的结构优化,加快福建乌龙茶良种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研究根据福建茶产业的概况、福建乌龙茶品种资源与选育现状,系统地分析了20个乌龙茶新选品系的育成方式、农艺性状、生化成分、品质特征,并绘制了乌龙茶骨干亲本铁观音、黄棪衍生的品种系谱图。分析表明,20个乌龙茶新选品系虽具有适应性强、丰量、效益好、内含物丰富、适制性强等优点,但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窄,加上地方良种作为主栽培品种种植往往过于集中单一,不利于乌龙茶品种的推广应用。结合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先后选育的18个国家审(鉴)定品种、11个省级茶树良种、22个福建乌龙茶主栽品种的推广现状,以及福建乌龙茶品种繁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2011-2015年间的推广面积排名前5的均为国家级良种,铁观音、金观音、金牡丹等福建乌龙茶主栽品种的种植面积都呈现渐进上升趋势,紫牡丹、黄观音、金牡丹、紫玫瑰等品种的种植面积增长速度较快。福建省良种繁育的整体出圃数量较为平稳,金观音、金牡丹等乌龙茶品种的经济效益较为明显;统计分析福建省蕉城、福鼎、福安、周宁县、大田这5个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的乌龙茶品种推广种植情况,结果表明,使用配套壮苗培育、高标准茶园建设、茶树田间管理、配套栽培技术等示范茶树良种良法栽培模式,能够突出福建乌龙茶新品种高产、高效、高收益等优点。本研究对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应用进行经济分析,结果表明,乌龙茶新品种在制优率、平均价格和产量上均有优势,推广乌龙茶新品种平均新增收益为4838.22元/亩,且每投入1元的推广费可为社会创造3.35元的经济效益;并通过SWOT分析法,分别对乌龙茶品种推广的优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列表分析,表明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虽存在遗传基础狭窄、区域性品种结构单一、品质特征雷同等劣势,且面临着其他茶类发展和采摘标准要求开面采导致农残风险增加等威胁。但其优良品种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多茶类适制性强等优势明显,且恰逢福建省“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的良好环境,以及乌龙茶新品系创新、政府重视和政策支持等机遇。综合分析显示,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故选择SO增长型战略。最后,本研究围绕集技术推广和政策制定于一体的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模式,提出了建立完善良种繁育基地、因地制宜做好良种推广工作、注重配套栽培技术推广、深化配套加工技术创新、扩大培训范围等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的意见和建议。为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应用提供数据和意见参考,促进福建省茶产业的发展。
陈艳艳,黄川,陈国帅,罗红卫,刘在松[6](2016)在《灵山县茶农技术创新需求调查分析》文中认为为了解灵山县茶叶生产的现实状况,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当前茶农基本情况、科技获得途径、新技术需求、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等,继而针对性地提出分析意见与对策建议,为茶产业的创新创业铺路搭桥。
吴成建[7](2013)在《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省是我国第一产茶大省,茶产业是我省优势产业。当前对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的尚不多见,对此进行调查实属必要。调查了福建茶产业概况。2012年福建省茶园面积达21.3万公顷,毛茶产量和产值分别达32.1万吨和140亿元,涉茶行业产值400多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名优茶总产量达13万吨,总产值达85亿元。闽南乌龙茶产销保持平稳,闽北乌龙茶产销两旺,白茶市场需求量加大,价量齐升,高档红茶消费萎缩,高档红茶加工量减少,红茶价格有所回落,劳动力和物化成本持续上涨。调查了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对茶树种质资源与育种(含生物技术),茶树栽培、植物保护、生态保护和设施农业(含农资、农械),茶叶加工和机械设备(含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质量标准、检测分析及经营管理,茶叶生物化学、健康功能与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创新进行了调查和汇总。了解了福建现有茶产业技术创新机构概况,至2012年,福建省共有6所院校有茶叶学科,1所省级研究所,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调查了福建近年科技创新经费投入情况,R&D经费每年约在8亿元左右,比重为5.7。2008~2012年福建省共发表茶学文献1836篇,年平均增长率3.72%,提交茶产业相关专利申请974件,占全国的7.36%,授权专利971件,其中发明专利48件,实用新型专利625件,发明专利仅占7.15%。根据调查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分析,2008-2012年福建茶产业技术进步率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分析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存在茶产业初制加工技术创新投入不足、茶产业深加工技术创新投入欠缺、茶产业生物技术创新及保健功效研究投入不足、技术创新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但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了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预测与对策建议:积极加强福建省茶叶初制加工技术及设备研究,亟需加快茶产业深加工技术创新,稳定增加茶生物技术和保健功效研究,立大项目和设大平台,增加高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李重晶[8](2012)在《政和工夫红茶产业竞争力之研究》文中认为茶叶作为政和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推动政和经济发展上起到重要的作用。政和工夫红茶是政和近年重新打造的老产业,笔者运用“钻石模型”理论,结合政和工夫红茶产业自身的特点,对该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政和工夫红茶产业的发展。首先,介绍、分析了政和工夫红茶产业发展的背景与现状,通过分析现状的不足引发产业竞争力的思考,论证了提高政和工夫红茶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性,为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引入提供依据。其次,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对政和工夫红茶产业竞争力的六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总结这些因素所带来的优势影响和劣势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提高政和工夫红茶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具体包括:进行产业创新,强化产业生产要素;多管齐下,拓展市场需求;发展茶饮料、茶叶包装等相关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企业间的良性竞争环境;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实施文化推广等,以此促进政和工夫红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韩文炎[9](2012)在《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择我国浙江绿茶产区为主的代表性茶园,包括不同理化性状、茶园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等典型土壤为研究材料,以不同生产力水平和植茶年龄茶园,及附近森林和蔬菜土壤为重点,采用田间调查与实验室培养相结合,综合运用传统和现代微生物分析技术,对茶园上壤微生物量、硝化作用强度、硝化微生物的种类及N2O释放特点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浙江75个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碳(C)在38.1-607.2mg/kg之间,平均为208.1mg/kg;微生物量C占总有机C的比例在0.21%-4.55%之间,平均为1.25%。微生物量氮(茚三酮反应态N)在1.76-76.14mg/kg之间,平均为20.67mg/kg;微生物量N占全N的比例在0.26%-9.09%之间,平均为1.80%。微生物量磷(P)在未检出到60.07mg/kg之间,平均为14.93mg/kg;微生物量P占全P的比例在0-10.20%之间,平均为3.06%。与多数耕地或森林土壤相比,茶园土壤微量物量C和N,以及微生物量C占总有机C的比例和微生物量N占全N的比例均偏低,但微生物量P与其它土壤相当,微生物量P占全P的比例高于其它土壤。2.茶园土壤微生物量受生产力水平、植茶年龄、pH、施肥量和茶树种植模式的显着影响。随着茶园生产力水平和植茶年龄的提高,土壤pH明显降低,有机C、全N、全P和有效态营养元素含量显着提高。微生物C、N和PLFAs含量表现为森林>低产>高产>中产茶园:土壤微生物C和ATP含量表现为50年>9年>森林>90年生茶园,微生物量N及微生物量N占全N量的比例表现为森林≥9年>50年>90年生茶园。茶园土壤pH低是导致微生物量少和生长代谢弱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除微生物量P外,微生物量C和N、微生物商、土壤基础呼吸速率和代谢商均与pH呈极显着正相关。适量施P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P,但过量施N降低微生物量C和N含量;随着茶园施氮量的提高,土壤微生物商C、N和P均呈极显着降低的趋势。对磷酯脂肪酸(PLFA)的分析表明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着茶园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树龄的增加呈连续有规律的变化;PLFA标记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数量显着高于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的数量;茶园土壤PLFA标记真菌和细菌的比例显着高于森林土壤,且PLFA标记真菌与细菌比例与代谢商呈显着负相关(R2=0.93,p<0.05)。茶园由常规种植向有机种植转换有利于提高土壤pH和有机C含量,有机茶种植年限越长,pH和有机C含量越高。茶园有机种植方式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量C、N和P的含量及微生物商C、N和P的比例,改善茶园土壤质量。3.尽管土壤pH很低,茶园土壤存在较强的硝化作用。浙江为主共130个茶园土壤的NO3--N含量在0~286.8mg/kg之间,平均为41.7mg/kg。其中低于20mg/kg的样品占41%,超过100mg/kg的样品占12%。茶园上壤净硝化速率在-6.08-6.54mg/kg-d之间,平均1.62mg/kg-d,约有10%的土壤处于N固定化状态。极大多数NO3--N含量特别高的土壤施N量高、pH低于4.0,净硝化速率呈负数,土壤中积累的NO3-是大量施氮的结果。15个茶园土壤总硝化速率在0.75~11.56mg/kg.d之间,平均为4.66mg/kg.d。土壤微生物对NO3--N的同化速率在0.29~7.67mg/kg.d之间,平均为3.01mg/kg.d,占总硝化速率的33.7%~76.7%,平均为61.5%;茶园土壤与pH呈中性的蔬菜土壤差异不大,但显着高于森林土壤。4.土壤硝化速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地使用类型(土壤植被)及其管理水平,与茶树种植模式和植茶树龄也有较大的关系,与土壤pH的关系则相对较小。蔬菜、茶园和森林三种土壤比较,蔬菜土壤的硝化速率最高,茶园土壤次之,森林土壤最低;不同生产力水平茶园比较:高产>中产>低产茶园。施肥对土壤硝化速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施N量的提高,土壤硝化作用随之增强,氮肥是刺激和促进硝化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重要因素。加入到蔬菜土壤的NH4+被迅速硝化,使土壤硝化速率随培养时间的变化表现为一级动力学方程,而加入到茶园和森林土壤中的NH4+被逐渐缓慢硝化,在35天的培养期内硝化的NH4+占60%~80%,硝化速率随培养时间的变化呈直线方程。适当降低茶园施N量,平衡供应土壤养分对于提高N素利用率,减少土壤NO3--N积累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的净硝化速率表现为有机茶园>常规茶园>荒芜茶园,不同植茶年龄土壤的总硝化速率表现为50年>90年>9年生茶园>森林。土壤中添加不同剂量的CaCO3后,总硝化速率没有随pH的提高而增加。5.导致酸性茶园土壤具有较强硝化活性的主要微生物是硝化古菌,而非硝化细菌。传统培养法没有检测到高生产力水平茶园土壤氨氧化细菌。DNA检测表明茶园土壤中硝化古菌(AO A) amoA基因拷贝数在5.5×104至2.4×107/g之间,平均为1.36×107/g,茶园土壤明显高于森林土壤;土壤硝化细菌(AOB) amoA基因拷贝数在未检出至4.40×106/g之间,平均为1.20×106/g。土壤硝化势与硝化古菌amoA基因拷贝数呈极显着正相关(p<0.001),但与硝化细菌amoA基因拷贝数的相关性不明显;土壤pH与硝化古菌amoA基因拷贝数的相关性不明显,但与硝化细菌amoA基因拷贝数却呈极显着正相关(p<0.001);AOA与AOB amoA基因拷贝数之比随土壤pH的降低呈指数曲线显着提高,表明AOA是酸性茶园土壤硝化作用的主要微生物。茶园土壤AOA和AOB群落组成随上壤pH和施N量发生变化,不同石灰施用量茶园土壤间AOA群落组成、高N与低N施肥土壤间AOB群落组成有显着区别。不同基因型的AOA和AOB种类对土壤pH和施N量具有不同的要求,说明不同种类的AOA和AOB对土壤生态环境具有不同的要求。6.茶园土壤具有较高的N20释放速率,施氮量高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浙江142个茶园土壤N20释放速率在0~4960μg/m2.h之间,平均为467μg/m2.h。不同土壤类型间表现为:高产>中产>低产茶园和菜园>森林土壤。土壤N20释放速率的年周期变化与气温(地温)变化一致。随着施N量的提高,N20释放速率显着增加。茶园土壤N20-N占施N量的比例在1.43%-3.44%之间,平均为2.28%。N20释放速率随土壤含水量的提高明显增加,土壤含水量与施N量存在一定的正交互作用,上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释放的N20也显着高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但pH对土壤N20释放速率的影响不大。土壤中添加杀菌剂会明显降低N20释放速率,N20释放速率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正相关,表明茶园土壤释放的N20主要是生物反硝化产生的。
陈有辉[10](2011)在《昭平茶产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文中指出广西昭平是我国重点产茶县。近几年来,随着现代茶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昭平县政府对现代科技的高度重视,加大现代科技在茶产业应用力度,较大地提高茶叶的整体品质,促进茶产业稳步、持续发展。从分析昭平茶产业特点出发,阐述了现代科技在昭平茶产业发展应用状况,指出了昭平茶产业应用现代科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昭平茶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对策。
二、福云6号速成高产栽培及若干措施效果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云6号速成高产栽培及若干措施效果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福云6号”在龙胜县高山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科学施用有机肥 |
2 合理修剪 |
3 覆盖地膜 |
4 病虫害防治 |
4.1 农业防治 |
4.2 物理防治 |
4.3 生物防治 |
4.4 化学防治 |
5 小结 |
(2)早茶品种‘龙井43’史话(中)(论文提纲范文)
示范推广 |
中茶所地标 |
栽培采制要点 |
龙井茶的新品类 |
对名优绿茶的贡献 |
育种课程活教材 |
西湖龙井茶区主栽品种 |
盛行浙江的主导良种 |
(3)镇江地区机械化茶园建植与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意义 |
2.1 目的 |
2.2 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机械化茶园发展现状 |
3.2 新建茶园规划 |
3.3 镇江地区常规栽植茶树品种 |
3.4 茶园灌溉 |
3.5 镇江地区主要虫害 |
3.6 茶园肥料管理 |
3.7 茶树分枝习性及修剪生理基础和效应 |
3.8 鲜叶合理采收 |
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4.1 主要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建机械化茶园的建植研究 |
1 园地选择土壤试验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仪器设备 |
1.4 数据分析 |
1.5 试验小结 |
2 土地区块规划坡度试验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仪器设备 |
2.4 数据分析 |
2.5 试验小结 |
3 道路网设计 |
3.1 干道设计 |
3.2 支道设计 |
3.3 步道设计 |
3.4 道路设计小结 |
4 排水蓄水系统设计 |
4.1 隔离沟 |
4.2 纵沟 |
4.3 横沟 |
4.4 沉沙坑 |
4.5 蓄水池 |
4.6 设计小结 |
5 防护林 |
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建机械化茶园的品种选择研究 |
1 镇江地区现有品种调查 |
1.1 调查方法 |
1.2 数据统计及分析 |
1.3 调查小结 |
2 茶树良种的选择与搭配试验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仪器设备 |
2.4 数据分析 |
2.5 试验小结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械化茶园的固定设施设备配置研究 |
1 喷灌配置试验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仪器设备 |
1.4 数据分析 |
1.5 试验小结 |
2 防霜机配置试验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仪器设备 |
2.4 数据分析 |
2.5 试验小结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械化茶园的绿色防控及施肥管理研究 |
1 机械化虫害防治研究试验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仪器设备 |
1.4 数据分析 |
1.5 试验小结 |
2 杀虫灯防控配置试验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仪器设备 |
2.4 数据分析 |
2.5 试验小结 |
3 灭虫板防控配置试验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仪器设备 |
3.4 数据分析 |
3.5 试验小结 |
4 机械化施肥管理研究试验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仪器设备 |
4.4 数据分析 |
4.5 试验小结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械化茶园修剪及鲜叶采收研究 |
1 机械化修剪研究试验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仪器设备 |
1.4 数据分析 |
1.5 试验小结 |
2 鲜叶机械化采摘研究试验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仪器设备 |
2.4 数据分析 |
2.5 试验小结 |
3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论文发表情况 |
(4)云南省应用沼肥种茶的可行性与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云南省茶叶的相关简介 |
1.2.1 茶马古道 |
1.2.2 特殊品牌 |
1.3 国内外茶叶发展现状 |
1.3.1 国外茶叶发展现状 |
1.3.2 我国茶叶发展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沼肥种植茶叶的概况分析 |
2.1 沼肥种植茶叶的试验 |
2.2 沼肥种植茶叶的效果分析 |
2.2.1 沼肥与其他肥料相比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
2.2.2 沼肥与其他肥料相比对茶叶内在品质的影响 |
2.2.3 沼肥与其他肥料相比对茶叶外观品质的影响 |
2.2.4 沼肥对茶叶病虫害的影响 |
2.2.5 沼肥对茶园土壤的影响 |
2.2.6 沼肥施用量及浓度对茶叶的影响 |
2.3 沼肥种植茶叶的优势 |
2.3.1 沼肥肥效好 |
2.3.2 沼液防病虫害效果好 |
2.3.3 沼肥有利于改良土壤 |
2.4 沼肥种植茶叶的技术 |
2.5 小结 |
第3章 云南省沼肥种植茶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
3.1 云南省发展沼肥种植茶叶的优势 |
3.1.1 沼肥来源充足 |
3.1.2 使用沼肥效果好 |
3.1.3 政策支持 |
3.2 云南省发展沼肥种植茶叶的机遇 |
3.2.1 市场需求旺盛 |
3.2.2 有机市场前景广阔 |
3.3 云南省发展沼肥种植茶叶的挑战 |
3.3.1 挑战 |
3.3.2 解决方法 |
3.4 沼肥种植茶叶的效益 |
3.4.1 经济效益 |
3.4.2 社会效益 |
3.4.3 生态效益 |
3.5 小结 |
第4章 云南省沼肥种植茶叶技术推广的方案 |
4.1 农业推广研究综述 |
4.1.1 农业推广的概念 |
4.1.2 农业推广基本方法 |
4.2 云南省农业推广模式 |
4.3 在云南省推广沼肥种植茶叶技术的方案设计 |
4.3.1 推广前期 |
4.3.2 推广中期 |
4.3.3 推广后期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5)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福建茶产业概况 |
1.1 福建省茶叶生产现状 |
1.2 福建茶产业发展态势 |
2 课题背景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5 本研究采取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福建乌龙茶品种资源与选育现状 |
1 乌龙茶资源收集与保护现状 |
2 乌龙茶品种选育现状 |
2.1 福建省乌龙茶品种的主要特性 |
2.2 福建乌龙茶新品种的系谱分析 |
第三章 福建乌龙茶品种的推广及其动态分析 |
1 福建乌龙茶国家级良种推广现状 |
2 福建乌龙茶省级良种推广情况 |
3 福建乌龙茶品种繁育情况分析 |
3.1 茶树品种测产与效益分析 |
3.2 茶树良种良法栽培模式 |
4 福建乌龙茶主栽品种推广动态分析 |
第四章 福建乌龙茶新品种推广应用的经济分析 |
1 生产投入产出实物量 |
1.1 新增面积情况 |
1.2 新增产量情况 |
1.3 单位面积新增费用 |
2 单位规模年新增纯收益 |
2.1 闽东区域单位面积新增纯效益 |
2.2 三明、漳州、龙岩三区域单位面积新增纯效益 |
2.3 泉州、南平及其他区域单位面积新增纯效益 |
3 推广期间产生的经济效益 |
3.1 推广期间推广规模 |
3.2 推广费用 |
3.3 产生效益的规模 |
3.4 总经济效益 |
3.5 其他效益 |
第五章 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SWOT分析及对策 |
1 优势 |
2 劣势 |
3 机遇 |
4 威胁 |
5 战略选择 |
6 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的对策措施 |
6.1 建立完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 |
6.2 因地制宜开展茶树良种推广 |
6.3 注重配套茶树栽培技术推广 |
6.4 深化配套茶叶加工技术创新 |
6.5 扩大茶叶生产技术培训范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灵山县茶农技术创新需求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调查基本情况 |
1.1调查对象与方法 |
1.2调查时间与内容 |
2调查结果与讨论 |
2.1被调查者年龄、收入来源、茶园规模等情况 |
2.2调查对象接受茶叶技术培训及渠道的基本情况 |
2.3调查对象对茶叶栽培技术的需求情况 |
2.4当前茶树种植品种格局和调查对象对茶树品种的选择 |
2.5调查对象对药肥使用的偏向 |
2.6茶农对影响茶业发展因素的认识 |
3总结 |
(7)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特色 |
2 文献综述 |
2.1 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状况的调查研究 |
2.2 茶业技术进步率研究情况 |
3 福建茶产业概况 |
3.1 茶园面积与茶叶总产量发展情况 |
3.2 各茶类生产发展情况 |
4 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现状 |
4.1 茶树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创新 |
4.1.1 茶树资源的收集、保存 |
4.1.2 茶树品种选育和利用 |
4.1.3 茶树生物技术研究 |
4.1.4 省科技厅立项项目 |
4.2 茶树栽培、植物保护、生态保护和设施农业技术创新 |
4.2.1 植物保护 |
4.2.2 土壤肥料 |
4.2.3 有机茶生产 |
4.2.4 种植栽培 |
4.3 茶叶加工和机械设备技术创新 |
4.3.1 福建省茶叶初制加工技术研究新进展 |
4.3.2 近年福建省茶叶初制加工设备研究新进展 |
4.3.3 福建省茶叶精制加工技术及设备技术创新研究进展 |
4.3.4 福建省茶叶茶叶深加工技术创新研究进展 |
4.4 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质量标准、检测分析及经营管理的技术创新 |
4.4.1 质量安全控制 |
4.4.2 质量标准、检测分析 |
4.4.3 经营管理 |
4.5 茶叶生物化学、健康功能与机理研究进展 |
4.5.1 茶叶生物化学 |
4.5.2 健康功能与机理 |
4.6 现有茶产业技术创新机构概况 |
4.7 近年科技创新经费投入调查 |
4.7.1 福建省科技厅 |
4.7.2 福建省农业厅 |
4.7.3 其它来源 |
4.8 福建省茶学文献概况 |
4.8.1 福建省茶产业期刊文献 |
4.8.2 福建省茶产业硕博论文 |
4.9 专利概况 |
4.9.1 申请的专利状况 |
4.9.2 已授权专利情况 |
5 分析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
5.1 研究方法 |
5.1.1 分析模型建立 |
5.1.2 数据来源 |
5.2 结果分析 |
5.3 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
5.3.1 在茶产业初制加工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不足 |
5.3.2 在茶产业深加工技术创新方面投入欠缺 |
5.3.3 在茶产业生物技术创新及保健功效研究方面投入不足 |
5.3.4 茶产业技术创新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但技术水平不高 |
6 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预测与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部分茶产业技术创新机构概况 |
附录 1.1 福建农林大学茶学学科(园艺学院和安溪茶学院) |
附录 1.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附录 1.3 漳州科技技术学院 |
附录 1.4 武夷学院 |
附录 1.5 安溪县茶叶科学研究所 |
附录 2 技术进步率研究方法和模型建立 |
附录 3 2008~2012 年福建省科技厅立项项目 |
致谢 |
(8)政和工夫红茶产业竞争力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学界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红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方面 |
1.2.2 红茶产业的发展主要问题方面 |
1.2.3 提升红茶产业的竞争力方面 |
1.2.4 红茶产业的发展的研究方法方面 |
1.3. 茶产业发展研究的总结 |
1.4 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文章基本内容 |
1.4.1 理论依据 |
1.4.2 文章的基本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2 政和工夫红茶产业发展背景 |
2.1 政和工夫红茶产业的行业背景 |
2.1.1 红茶与工夫红茶 |
2.1.2 政和工夫红茶 |
2.2 政和工夫红茶的历史背景 |
2.2.1 近代至改革开放前 |
2.2.2 改革开放后 |
2.3 政和工夫红茶的市场背景 |
2.4 政和工夫红茶的政策扶持 |
2.4.1 加大宣传力度 |
2.4.2 制定优惠政策 |
2.4.3 加强品牌建设 |
3 福建红茶及政和工夫红茶产业发展概况 |
3.1 福建红茶发展概况 |
3.1.1 福建省红茶产业的发展形势良好 |
3.1.2 福建省红茶品牌打造初见成效 |
3.1.3 福建省红茶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
3.1.4 福建红茶发展的不足 |
3.2 政和工夫红茶产业发展概况 |
3.2.1 政和县茶产业发展情况 |
3.2.2 政和县红茶产业发展现状 |
3.3 红茶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
4 政和工夫红茶产业竞争力分析 |
4.1 产业竞争力理论 |
4.1.1 竞争力 |
4.1.2 产业竞争力 |
4.2 “钻石模型”理论 |
4.3 政和工夫红茶竞争力“钻石模型”分析 |
4.3.1 生产要素条件 |
4.3.1.1 历史悠久 |
4.3.1.2 地理优越 |
4.3.1.3 人力、物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与不足 |
4.3.1.4 茶园建设日益完善 |
4.3.1.5 品牌资源、文化资源 |
4.3.2 需求条件 |
4.3.3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条件 |
4.3.4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条件 |
4.3.5 政府条件 |
4.3.6 机会条件 |
4.3.6.1 挑战 |
4.3.6.2 机遇 |
4.4 政和工夫红茶产业竞争力的总结 |
5 提升政和工夫红茶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
5.1 进行产业创新,强化产业生产要素 |
5.1.1 创新生产、加工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
5.1.2 创新茶园建设与友好栽培 |
5.1.3 创新红茶质量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
5.2 多管齐下,拓展市场需求 |
5.2.1 品牌战略,提升产品知明度 |
5.2.2 完善营销策略 |
5.2.2.1 发展多种形式的销售模式 |
5.2.2.2 优化销售网络 |
5.2.2.3 开发现代化物流网络 |
5.2.3 灵活利用价格竞争,提高经营效益 |
5.2.4 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 |
5.3 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企业间的良性竞争环境 |
5.3.1 创新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模式 |
5.3.2 扶持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 |
5.3.3 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作用 |
5.4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
5.5 充分利用好茶文化推广的契机 |
5.5.1 挖掘闽北茶叶历史及文化 |
5.5.2 搭建茶文化宣传推介平台 |
5.5.3 挖掘茶文化,开发茶产业附属产业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茶园土壤微生物性状研究进展) |
1.1 茶园土壤微生物特性 |
1.1.1 土壤微生物组成及其变化 |
1.1.2 茶园土壤微生物量 |
1.1.3 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
1.1.4 茶园土壤酶活性 |
1.1.5 茶园土壤其它生物性状 |
1.7 茶园土壤硝化作用 |
1.2.1 茶园土壤硝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1.2.2 茶园土壤硝化微生物及硝化机理 |
1.3 茶园土壤反硝化作用 |
1.3.1 茶园土壤反硝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1.3.2 茶园土壤反硝化微生物及其机理 |
1.4 研究背景、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内容 |
2 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土壤采集与处理 |
2.2.2 研究方法 |
2.2.2.1 土壤微生物量C测定 |
2.2.2.2 土壤微生物量N(Ninhydrin N)测定 |
2.2.2.3 土壤微生物量P测定 |
2.2.2.4 其它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2.3.2 土壤微生物量C及其占有机C的比例 |
2.3.3 土壤微生物量N及其占全N的比例 |
2.3.4 土壤微生物量P及其占全P的比例 |
2.4 小结 |
3 树龄和生产力水平对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取样地点及方法 |
3.2.2 研究方法 |
3.2.2.1 土壤微生物量C、N和P含量的测定 |
3.2.2.2 土壤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测定 |
3.2.2.3 土壤基础呼吸测定 |
3.2.2.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3.2.2.5 其它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
3.3.2 土壤微生物量C、N和P含量 |
3.3.3 土壤三磷酸腺苷(ATP)含量 |
3.3.4 土壤基础呼吸与微生物代谢商(qCO_2) |
3.3.5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3.4 讨论 |
3.4.1 茶园生产力水平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商的影响 |
3.4.2 茶树种植年龄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商的影响 |
3.4.3 pH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商的影响 |
3.4.4 土壤微生物量与基础呼吸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
3.4.5 土壤ATP含量与其它微生物量的关系 |
3.5 小结 |
4 有机和常规种植模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取样地点及茶园管理方式 |
4.2.2 土壤采集与处理 |
4.2.3 样品分析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种植模式对土壤pH和有机C等养分全量的影响 |
4.3.2 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效态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4.3.3 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C、N和P的影响 |
4.3.4 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商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有机茶种植对土壤pH和有机C含量的影响 |
4.4.2 有机茶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4.5 小结 |
5 茶园土壤硝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净硝化速率测定茶园及取样方法 |
5.2.1.1 调查茶园地点与取样方法 |
5.2.1.2 不同施氮量茶园与取样方法 |
5.2.1.3 不同pH茶园及取样方法 |
5.2.1.4 不同树龄茶园与取样方法 |
5.2.1.5 不同种植模式茶园与取样方法 |
5.2.2 总硝化速率测定茶园及取样方法 |
5.2.3 样品测定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茶园上壤NO_3~--N积累和净硝化速率 |
5.3.1.1 供试茶园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
5.3.1.2 茶园土壤NO_3~--N积累和净硝化速率 |
5.3.2 土壤NO_3~--N积累和净硝化速率影响因素 |
5.3.2.1 茶园氮肥用量 |
5.3.2.2 土壤pH值 |
5.3.2.3 土壤植茶年龄 |
5.3.2.4 茶园管理方式 |
5.3.2.5 其它因素 |
5.3.3 土壤总硝化速率 |
5.4 讨论 |
5.4.1 土壤NO_3~--N累积成因 |
5.4.2 影响茶园土壤硝化速率的因素 |
5.5 小结 |
6 茶园生产力水平和氮肥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取样地点及方法 |
6.2.2 样品测定 |
6.2.3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
6.3.2 土壤净硝化速率 |
6.3.3 氮肥对土壤净硝化速率的影响 |
6.3.4 土壤总硝化速率和微生物同化率 |
6.4 讨论 |
6.4.1 土壤pH与硝化速率之间的关系 |
6.4.2 施肥对土壤硝化速率的影响 |
6.5 小结 |
7 茶园土壤硝化微生物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取样茶园及方法 |
7.2.2 样品分析 |
7.2.2.1 传统培养法对土壤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 |
7.2.2.2 现代微生物分子生物技术对土壤硝化微生物的研究 |
7.2.2.3 其它分析 |
7.2.3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传统培养法对茶园土壤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 |
7.3.2 现代微生物分子生物技术对土壤硝化微生物的研究 |
7.3.2.1 土壤pH和硝化势 |
7.3.2.2 土壤amoA基因丰富度及其与硝化势和pH的关系 |
7.3.2.3 茶园土壤AOA和AOB群落组成 |
7.3.2.4 茶园N肥和石灰使用量对AOA和AOB群落组成的影响 |
7.3.2.5 茶园土壤不同硝化古菌和硝化细菌对环境的反应 |
7.4 讨论 |
7.5 小结 |
8 茶园土壤反硝化作用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供试茶园 |
8.2.2 实验方法 |
8.2.2.1 茶园土壤N_2O释放速率测定 |
8.2.2.2 土壤含水量及其与N交互作用对N_2O释放的影响 |
8.2.2.3 土壤有机质和pH对N_2O释放的影响 |
8.2.2.4 杀菌剂对土壤N_2O释放的影响 |
8.2.3 样品分析 |
8.2.4 数据处理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茶园土壤N_2O释放状况 |
8.3.2 不同类型土壤N_2O释放的年周期变化 |
8.3.3 茶园土壤释放N_2O-N占肥料N的比例 |
8.3.4 施N对土壤释放N_2O的影响 |
8.3.5 土壤含水量及其与N交互作用对土壤N_2O释放的影响 |
8.3.6 pH和有机质含量对土壤N_2O释放的影响 |
8.3.7 杀菌剂对土壤N_2O释放的影响 |
8.3.8 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与N_2O释放的关系 |
8.4 讨论 |
8.5 小结 |
9 论文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9.1 全文结论 |
9.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9.3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10)昭平茶产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昭平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做法 |
1.1 基地规模化, 茶园布局集中 |
1.2 春茶上市“早”, 茶叶品质优良 |
1.3 系列化宣传, 市场拓展力度大 |
1.4 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茶产业 |
2 现代科技在昭平茶产业的应用 |
2.1 优化昭平茶树品种结构引进技术 |
2.2 推广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生产的科学管护技术 |
2.3 推广茶园“三避”技术和病虫害综合技术 |
2.4 发展名优茶的生产加工技术 |
2.5 加快茶产业发展的研发技术 |
3 当前昭平茶产业应用现代科技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茶园管理机械化程度低 |
3.2 茶叶加工设备普遍落后 |
3.3 科技培训、推广、普及体系滞后, 科技贡献率低 |
3.4 经费紧缺, 科技投入明显不足, 科技创新及转化能力较弱 |
4 提高昭平茶叶科技应用水平的建议与对策 |
4.1 树立现代科技推动茶产业发展新观念 |
4.2 强化科学技术标准体系与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
4.3 实施茶叶加工技术改造, 提高茶产品的科技含量 |
4.4 实施产业发展集团化, 增大科技投入的比例 |
4.5 完善科技机构支撑体系, 提高科技兴茶能力 |
四、福云6号速成高产栽培及若干措施效果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福云6号”在龙胜县高山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J]. 廖吉锋,曾纪云,杨明秋,李泽威,戴兴成,邓春兰,侯杰琼,黎淼,邓建强. 南方园艺, 2021(03)
- [2]早茶品种‘龙井43’史话(中)[J]. 陈文怀. 茶叶, 2020(03)
- [3]镇江地区机械化茶园建植与管理技术研究[D]. 刘海洋. 扬州大学, 2018(05)
- [4]云南省应用沼肥种茶的可行性与推广研究[D]. 雷雅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5]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应用研究[D]. 陈薇宇. 福建农林大学, 2016(10)
- [6]灵山县茶农技术创新需求调查分析[J]. 陈艳艳,黄川,陈国帅,罗红卫,刘在松. 南方园艺, 2016(01)
- [7]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D]. 吴成建.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8]政和工夫红茶产业竞争力之研究[D]. 李重晶.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4)
- [9]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研究[D]. 韩文炎. 浙江大学, 2012(06)
- [10]昭平茶产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 陈有辉. 广东农业科学, 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