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1993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赵禹冰[1](2013)在《新时期美学译文中的“现代性”概念研究(1978-1992)》文中认为“现代性”问题是近年来中国学术界众说纷纭的热点话题之一,关于现代性内涵、边界与理论渊源地考察和讨论,以及这些讨论所产生的分歧表明,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最切实际的方法就是返回它被译介、引进到汉语学术体系的历史语境中,在动态的历史现场中考量“现代性”概念的本义及其在译介、使用过程中的意义转换。考察新时期美学译文中的“现代性”概念;寻找现代性思想和理论离开其原产地传播到中国文化情境后的种种“遭遇、变形、调适、重组与再造的过程及其规律”;探讨此一概念在中国学术语境中“起承转合”的理论命运问题;并进而对新时期中国美学得以形成的系列理论命题进行较为详尽的言说与阐释,是本文的主旨所在。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回顾了新时期以前中国美学领域对“现代性”的译介情况。“现代性”之进入中国学界,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二十年代,“二周”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本里发现了“现代性”,作为判断艺术优劣的标准,它是真理,并永不过时;三十年代卢勋借日本学者三木清之手将尼采所“厌恶的现代性”介绍进入中国,“现代性”的危机初次显现;四十年代,袁可嘉将西方“现代性”言说中关于“都市现代化”、“现代都市体验”及现代文明反思等问题译介进来,明确概括了“审美现代性”之特征;解放后,“十七年”间受苏联文艺理论系统的影响,人民性、革命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内涵为“现代性”赋予了新的“光环”,它又成为了衡量一切艺术形式的“唯一”标准。第二章对新时期翻译及讨论“现代性”的现场进行还原。重点考察新时期三大译丛——“美学译文丛书”、“走向未来丛书”、“文化:中国与世界”系列丛书不约而同地将有关“现代性”讨论和争鸣的资料视为学术关注点的原因。另外,以《世界美术》杂志为个案,梳理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接受与实践过程,希图提供对美学译文中的“现代性”概念和西方现代派艺术的“现代性”思考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的历史背景。第三章从中国八十年代早期的美学译文中发现“现代性”概念内涵发生变化的征兆。人们对“现代性”的绝对合法性产生了怀疑,此概念中的“新”、“先锋”、“革命”等内涵,伴随着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弗洛伊德等人对直线演进的历史时间观的批判而瓦解。当现代性的历史被证明不是直线前进的过程,现代性成为了一种与过去有着本质区别的艺术观——传统成了先锋——这打破了现代性关于新和独创性的概念范畴。第四章现代性概念中有关“都市现代生活的体验”随着波德莱尔和本雅明作品的译介再次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本雅明笔下的“现代生活”被看作是都市化的、基于工业生产的并具有社交流动性,性质由资本或一切皆可进行财富交换的观念所界定。这为新时期以来的“现代性”研究扩展了方法论和批评视野,对“现代生活”的体验已不仅仅是诗人们的抒情内容,它已变成每个“现代人”对正在改变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特性的回应。波德莱尔对“现代性”的经典定义,以及他所提出的“新的美学”问题,后来成为本雅明哲学的理论构架。波德莱尔和本雅明强调“光晕的丧失”是新艺术产生的历史机遇,现代性失去了权威性,这为新时期中国学术界对“权威”和“学院派”的批判和争议提供了理论背景。第五章考察“现代性”在后新时期、新世纪成为研究热点的原因,这基于新时期中国学界对贝尔、詹姆逊、韦伯、哈贝马斯和利奥塔等人的后现代理论文本的大规模翻译与介绍。在中国,“现代性”成为热点是后现代理论回溯的需要。两次“后现代主义”学术研讨会的举行证明中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对“现代性”话语实践和理论反思,在新时期结束之际已然展开。结语对“现代性”问题之所以最先为文学、艺术领域所关注,最集中地反映到美学译文中进行了反思。
马涛[2](2016)在《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预测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内外系统中各个要素,例如:外部系统的经济、科技、文化和内部系统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出现了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好的或是我们期望的一面,又有不足或是令人不能满意的一面。“今天是昨天的明天”这一经典未来学命题想表达的是:我们今天面对的一切,源头都已潜藏于昨天。过去的历史已经无法改变,但人类可以通过回顾历史和立足现在以自己的行动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未来存在着无限可能性,如果我们期望未来是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等待或任其发展,而必须积极的行动起来。为了避免行动的盲目性,确定符合具有可行性的目标和行动方案是必要的,然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根据什么来确定目标和制定行动方案?自古以来,人们对未来根深蒂固的执着和探究从未停止,建立在不同观念、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的预测是其主要途径和方法。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未来是怎样的,如何使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发展符合其本质属性且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我们在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发展过程中能做什么,应做些什么以及怎样做?这一连串问题的解答都需要通过事先预测和调控的方法来完成。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发展与高等教育内外系统要素的变化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学者给予较高关注的研究领域。对高等教育规模未来发展的研究,预测是学者们采取的主要途径,预测又因观测和研究角度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具体方法:即社会需求法、国际比较法、成本收益法、毛入学率预测法、百万比例法和地方政策法、基准增减法等;这些具体方法应用在探索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发展规律和未来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状态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仅为我们确定未来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目标提供了参考,也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发展的规律,为预测技术和模型选择提供了依据。基于预测思路和统计方法的不同又有:时间序列分析法(包括趋势外推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马尔可夫链概率分析法、灰色预测法等)、学生流法、回归预测分析法等。这些统计预测方法设计的思维逻辑主要是事物以往发展的趋势或影响因素会延续到未来,或可以根据以往趋势推导出未来,或过去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仍然是未来事物发展的影响因素;这种思路本身是具有合理性的,因为我们对未来的预测以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事实为基础,但从设计目的的角度来看,对未来期望精确判定则是预测走向末路的最大问题。为了达到对未来的精确预测,在缺乏系统关照和数据的条件下,只能采取越来越复杂的数学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基于对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现实分析和目前研究成果的借鉴,依据高等教育的本质、现实条件和未来目标,通过假定影响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因素多数不变,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毛入学率、高中生源、主体专业为变量,以重点行业、产业、工种与本专科专业的拟合系数及其权重为参量,预测未来五年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中的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专业规模及办学条件规模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与状体,预测结果被称为预测量。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和专业规模的预测量和预测量趋势可以作为对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量和需求趋势的参考值;以在校生规模预测量为变量和现有办学条件为定量,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预测在现有办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未来随预测在校生规模的变化,办学条件可能与国家标准之间的差度。在这一预测思路的指导下,本项研究构建了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八核预测模型,即由八个核心预测步骤构成:(1)总招生数预测;(2)本专硕博招生总数预测;(3)各本专科招生数预测;(4)各本专科专业招生数预测;(5)各高校各本专科专业招生数预测;(6)各高校本专科招生总数预测;(7)各高校办学条件系数与在校生规模比较;(8)以在校生规模预测量核定高校办学条件总规模和各高校办学条件规模。为了证明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中哪些是可以预测的,将s区域2015年高校办学规模数据带入模型,以基础数据和预测数据,预测和分析了s区域高校办学规模的现状与趋势;根据预测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未来发展可能趋势和状态,结合专业与重点产业、行业、工种的吻合系数,以调节和控制专业、产业、行业、工种权重,进行办学规模和教育资源的动态调控。预测本身并不是目的,预测是为了给决策者提供决策和行动方案制定的客观依据,决策和行动方案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调整,因此,预测也不会一次完成,必然是一个预测与调控持续循环反复的过程。本项研究建构的预测模型就是建立在预测与调控相结合的理念基础上的。它不仅是对2016年——2020年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预测与调控模型,乃至今后各年度办学规模,均可以据此模型进行预测和调控。该模型也不是一个封闭的模型,可以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增加指标,扩张数据库;同时,还可添加高教系统中的其它指标,比如专业评估、学生学习成绩与发展、教师教学与发展、网络课程与教学互动运行、管理效力等,实现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现状监测、发展趋势预测、问题分析和提供决策参考。而且还可以扩展到基础教育,通过添加基础教育学校与各项办学指标,构建整个教育信息系统,以实现对整个教育系统的现状监测、发展趋势预测、问题分析和提供决策参考。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是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组织的历史责任,也是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和研究人员的一种社会责任。尽管对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预测还存在着诸多未能解决的问题,如社会需求预测、对行业产业结构未来变化的预测、预测数据的收集、存贮、使用的技术和制度障碍等;但这些不能成为阻碍我们基于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理想在这一极其困难的领域进行尝试和探索。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本项研究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发展提供一点具有可行性的参考。通过理论分析,本项研究构建了预测与调控相结合的动态模型,该模型希望尽量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精华,但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现代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思维、方法的提出和应用都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预测提供了更好的技术路径,我们也意识到本项研究构建的预测与调控模型还有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所以期望有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共同推动我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朝着真正能够促进人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方向前进。
边晓利,刘峥,张西平[3](1999)在《中国基督教史论文索引》文中研究表明(1949~1997年)一、通史雷海宗:《从历史事实看天主教》,《光明日报》1951.4.17刘贯一等:《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天主教》,《光明日报》1951.10.23陈申如:《外国基督教在华传播及其与儒教的关系》,《山东大学学报》1962.(1)超之:《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国历史上的传播》,《历史知识》1980.(3)陈垣:《基督教人华史》(附:明末清初教士译着现存目录),
朱声敏[4](2014)在《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州县官在整个司法程序中起着关键作用。其肆意淹禁、出入刑名等渎职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腐蚀了国家机器,从而引起广泛关注。论文即尝试对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问题进行比较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向来有“明主治吏不治民”的传统,以严密的法律规范官员司法权力的行使是中国古代“吏治”的一个重要特征。明代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立法成就,对官吏司法责任也规定得更为全面,且法律形式多样,处罚原则明确。无论是接受词状,还是证据的收集和使用,抑或是羁押、审讯、判决、执行,在任何一个诉讼阶段,明代均有比较完善的规范对州县官进行约束,以杜绝司法过程中的滥用职权、徇私枉法或者不负责任的行为。然而,在人治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徒法不能以自行”,人的因素往往比法律更为重要。于是,为保证州县官在司法活动中律己守法、恪尽职责,统治者还采用各种措施加以督促和监控。首先,统治者加强对官吏的思想道德控制,利用传统的鬼神崇拜、善恶报应观念和清廉、仁恕、公正、勤慎的官箴劝诫培养州县官仁政爱民、慎重刑狱的意识。其次,统治者以法律的形式迫使官吏学习律令,又预设了选举、回避、考课、审级监督、司法监察等诸多制度以警戒、督促州县宫。尽管明代制定了周密的责任制度,又采取了各项防范措施,但州县官司法渎职现象还是非常普遍,在受理、侦查、审判、执行、狱政等环节都有腐败发生;案件当事人、证人和其他民众都可能遭受非法侵凌,其文字记载令人触目惊心。推原其故,从微观而言,州县官个体素质存在问题;中观而言,国家司法制度存在缺陷;宏观而言,高度君主专制下的政治生态不可避免发生的权力腐败致使明代历朝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法纪松弛的局面,这就为州县官司法渎职提供了土壤。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因为州县官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佐贰首领官、吏胥、里老、乡绅、讼师等群体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分享权力资源、介入州县司法,他们不可避免地对州县官的司法活动产生影响,或补偏救弊,或推波助澜。
楼宇栋[5](1995)在《陕西考古学文献目录(1993年上)》文中提出1981年至1984年陕西考古学文献目录已载本刊1985年第4期,1985年的载本刊1986年第5期,1986年的载1987年第5期,1987年的载本刊1988年第5期,1988年的载本刊1989年第4期、1989年的载本刊1990年第4、6两期,1990年的载本刊1991年的第5、6两期,1991年的载本刊1992年第5、6两期,1992年的载本刊1995年的第1期.今编发1993年目录,并补入往年漏编篇目.为便利读者查阅,1900年至1986年的陕西考古学文献目录已载入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北五省(区)考古学文献目录》一书.
张锦枝[6](2011)在《统宗会源—孙奇缝理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篇学位论文,采用哲学史与思想史结合的方法,对明末清初大儒孙奇逢的理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孙奇逢的思想以融合程朱、陆王两家思想最富特色,其思想大致经历由程朱转向陆王,再以王学为本,融合程朱学说的过程。在理气论上,孙奇逢继承朱熹的理气不离不杂说,提出理气无先后、理强气弱、理同气异等学说,强调理对于气的主宰。针对当时士人怯懦怕事的情况,他提出激烈不平之气乃人心之天理的说法。他虽坚持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但在气质、义理的框架下,对气质的地位有很大的提升。通过将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解释为理气结构中的上智、下愚不可移,而上智、下愚本身其实可移,化解了“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与孟子性善论及张载变化气质学说之间的矛盾。在心性论方面,孙奇逢通过强调性之客观面,支持心的主观面,提出本心即性,纠正王学末流的玄虚荡肆。他援入朱熹的人心、道心的区分,说明心性不能混而为一,确保阳明心之为本体的可能性。据此,对于王畿以后学界误会颇多的阳明四句教,他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不妨碍性之至善,心、性本来有所不同。孙奇逢的学说重点在于工夫论,他以慎独学说为宗旨,统贯了他的工夫学说,以及他对于五经四书的理解。他融合了阳明的中体和用论,和道南指诀之静中体验未发之中,主张静坐涵养本源。同时,他强调下学是上达的工夫,主张闲邪存其诚,工夫从低处入手。对于朱熹和阳明都主张的本体上不可着工夫的看法,他提出本体上着工夫之可能和必要,和蕺山批评朱子以性为不可捉摸,使见性工夫流入虚玄的说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孙奇逢的慎独工夫,根本上是提醒此心警觉不昧,保证道德本体的判断和主宰,是朱熹虚明知觉和阳明虚灵明觉之结合。他的慎独学说既是戒惧,又是自然,进一步打通了动静、未发已发,较之朱熹和阳明,更为周密和圆融。与孙奇逢同时代的理学家相比,他们在慎独作为第一义工夫上都是相同的,只是各自学说的义理间架不同。道统论是孙奇逢思想的最后归宿。他认为三代以后道统归于学统,道统是三纲五常,维护三纲五常的儒者,无论汉宋、朱王,都列入道统之中。他编撰《理学宗传》,认为阳明直接承接周敦颐、程颢,统合程朱陆王两家,以期学统能真正体现道统。对于满清政权的成立,他主张用夏变夷,并通过力行,致力于治统与道统的合一。孙奇逢的理学思想对于整个清代北方的学术有着重大的影响,他崇古、笃实、融合的思想特色在后学中始终保留,形成北方学术的独特个性。
班红娟[7](2010)在《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以及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国家自身也是一种地域概念,它拥有一定的疆域和一定数量的人口,因此,一定意义上说,国家意识也是一种地域意识。国家文化包含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质,对于国家内部各地域人口而言,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离开对地域文化的情感和认同,国家意识往往也就成了空洞之物。本研究借用阐释人类学范式,以文本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百年来河南乡土教材的变迁为主线,透过乡土教材文本和本地人话语来阐释河南乡土教材兼具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分析作为补充教材的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统一性,乡土教材如何既传承了地域文化,又建构了国家意识。清末,社会面临转型,国家被迫革新。乡土志是清政府应对生存危机不得不妥协而采取变革的产物。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末乡土志更多的是为主流价值和国家主义服务的,凸显的是一种国家意识。清政府采取了通过乡土观强化国家观的程式,在培养乡土情的基础上养育人的爱国、爱朝情怀。乡土志的这种功能一直伴随其以后的发展历程。民国时期,在国民党只是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的状况下,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内战不断,各地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甚嚣尘上,乡村建设、乡村教育运动此起彼伏。虽然河南省教育厅对学校乡土教材的编辑进行了理想化的阐释,视乡土教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但实际中,初等及中等教育的乡土教材编辑很不理想,起步晚,又逢战争,遂不得不搁浅。而在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的催生下,河南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中产生了一批乡土教材,这批乡土教材成为河南民国乡土教材的主体。其主要内容是对民众进行最基本的教育,如识字教育、卫生教育、生计教育等,也包括有公民教育。因此,民国河南乡土教材更多的是从地域状况出发,为河南民众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需要而服务的一种教育工具,教材最主要的功能是教育民众、振兴乡村,实现教育自治与地方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这样一个新生的政权,迫切的是要国民树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意识。在国家政治形势的影响下,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及“文革”时期的自编教材具有浓厚的国家意识,政治性、国家政治文化潮流成为教材的主要内容,乡土教材在地域文化的框架中坚定地传达着国家政治主流话语。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双基”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受此影响,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成为学科知识的载体。进入21世纪,随着各地经济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各地发展中的一个重头戏,地域文化自觉意识渐强。河南地方政府致力于中原文化的复兴,河南乡土教材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地域文化宣扬的主阵地。适逢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在河南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中诞生了一批地域文化浓厚的乡土教材。但乡土教材并非地域文化的独角戏,地方与国家的不可分割,爱乡与爱国的浑然一体,决定了爱乡进而爱国是乡土教材的一贯使命。乡土教材本身蕴含的文化意义,以及其兼具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决定了利用乡土教材进行德育的可能性。目前,河南一些乡土教材的开发就是在德育的旗帜下进行的,乡土教育被视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创新。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就是把地域文化与德育进行联姻的典范。但是,在现实中,乡土教材面临很多困境,这些困境制约着乡土教材文化功能的发挥。对于河南乡土教材而言,其开发及使用存在着不稳定和短期行为,评价方式也值得进一步商榷;分析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因素,典型的莫过于经费的瓶颈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可以说,国家意识和地域文化是乡土教材的双重文化意义,河南乡土教材就是一曲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二重奏,透过河南乡土教材的历史变迁,我们看到,乡土教材既反映和传承地域文化,又有助于国家意识的建构。本研究进一步指出,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以及河南人对河南文化的认识对此有一定的影响。
杨发祥[8](2004)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指出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三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袁博[9](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李雪[10](2015)在《甘肃新生活运动研究(1934-1949)》文中认为新生活运动是蒋介石倡导发起的一场国民教育运动,也是一场政治运动,旨在“报仇雪耻,达到民族复兴”,蒋介石希望通过这场运动缓解自己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面临的各种统治危机。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从1934年2月发起至1949年2月暂停办理,历经15年之久。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市发起新生活运动后,很快席卷中国绝大多数省市,发展成为一场遍及全国各地的社会运动。本文以1934年到1949年甘肃新生活运动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对甘肃新生活运动推行情况进行论述,评价甘肃新生活运动所取得的效果,分析甘肃新生活运动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全国新生活运动的兴起、甘肃新生活运动的推行背景及发展历程。推行背景包括政治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甘肃新生活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二部分,叙述甘肃新生活运动的推行主体。推行主体包括推行机构和推行人员两个部分。推行机构主要有甘肃省新运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县新运会及各劳动服务团体等;推行人员主要有公务人员、警察、学生及妇女。第三部分,论述甘肃新生活运动推行的主要内容。涉及“规矩”与“清洁”运动;禁止烟毒;开展剪发放足运动;节约运动;民众教育;宣传支援抗战;“三化”方案实施;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及大会等。第四部分,对甘肃新生活运动进行评价。包括值得肯定的成效、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新生活运动的不足与局限、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等方面,从而对甘肃新生活运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1993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1993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美学译文中的“现代性”概念研究(1978-199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二 关于论文的两点说明 |
第一章 早期美学译文中的“现代性”问题 |
一“二周”与西方“现代性”文艺思潮的早期译介 |
二 尼采译介与中国人的“现代性”初体验 |
(一)“创造性破坏”和“破坏性创造”:早期尼采译介中的“现代性” |
(二)存在主义:“尼采热”中“现代性”的别样面孔 |
三 诗人的敏感:审美“现代性”的译介与发现 |
(一)什么是“艺术底现代性”? |
(二)为何批判“现代性”? |
(三)如何批判“现代性”? |
四 “十七年”文艺理论译介中的现代性话语 |
(一)何谓“现代性”? |
(二)现代性与人民性 |
(三)激进的“革命”锋芒 |
(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第二章 新时期“现代性”译者群与译介情况概述 |
一 新时期“现代性”译丛特点与译者群剖析 |
(一)新时期“三大译丛”概况 |
(二)“三大译丛”译者群分析 |
二 个案研究:聚焦《世界美术》的西方艺术思潮译介 |
(一)20 世纪八十年代: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系统介绍 |
(二)20 世纪九十年代: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译介 |
(三)新世纪:同步追踪当代艺术事件 |
第三章 现代性之“新”的困惑 |
一 怀疑“现代性”从“时间”开始 |
(一)译文内容倾向:现代性的历史时间观念发生转变 |
(二)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译介及影响 |
(三)心理意识研究打破了“现代性”的时间概念 |
二 传统变先锋:“现代性是一种有着本质区别的艺术观” |
(一)标新立异的法国“新浪潮”译介:现代性等于先锋艺术 |
(二)现成品艺术出现:打破现代性关于新和独创性的概念范畴 |
三 贡布里希译文对新时期艺术观念的影响 |
(一)盲目追逐“时尚”是对艺术的冒险 |
(二)无度扩张“领域”是对艺术的叛离 |
第四章 “光晕消失”的现代性 |
一 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译介及“现代性”定义 |
(一)《现代生活的画家》译介情况概述 |
(二)《现代生活的画家》的两大主题:“新的美学”和“现代性观念” |
二 本雅明对“现代性”言说的理论拓展 |
(一)本雅明笔下的波德莱尔及现代都市体验的译介 |
(二)“机械复制时代”与“现代性”永恒光环的消失 |
三 余论:波德莱尔“新的美学”之本土衍义 |
第五章 “现代性”成为热点原因:后现代回溯需要 |
一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与“现代性”危机 |
(一)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理论 |
(二)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
(三)韦伯:“资本主义精神”视野下的“现代性”言说 |
(四)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与“文化现代性” |
二 “后现代性”理论译介与“现代性”的重新界定 |
(一)聚焦“后现代主义”:以新时期中国学界的两次会议为中心 |
(二)哈贝马斯与利奥塔:未完成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预测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背景与问题 |
(一)教育规划中对教育发展规模的表述 |
(二)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质量、结构、效益的矛盾 |
(三)办学经费与招生规模之间的矛盾 |
(四)从过去和现在可以推测未来吗 |
(五)如何从过去和现在推测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
二、核心概念 |
(一)高等教育 |
(二)高等教育办学规模 |
(三)预测 |
(四)调控 |
三、文献综述 |
(一)预测的价值讨论 |
(二)影响因素 |
(三)确定与不确定 |
(四)趋势与规律 |
(五)可能或精确 |
(六)危机预警与调控 |
四、研究内容与主要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五、价值与创新 |
(一)价值 |
(二)创新 |
第一章 人类预测未来的历史与诉求 |
一、原始巫术预测 |
(一)原始条件与诉求 |
(二)巫术的产生与发展 |
(三)巫术的实质 |
二、古代术数预测 |
(一)术数的产生与发展 |
(二)术数与巫术 |
(三)术数的应用 |
三、经验预测 |
(一)早期农业社会经验预测 |
(二)生活经验预测 |
(三)经验预测的合理与缺陷 |
四、近现代科学预测 |
(一)理性预测 |
(二)实证预测 |
(三)按规律预测 |
(四)科学幻想与预测 |
(五)信息化与大数据预测 |
五、预测诉求与掌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预测与调控的理论基础 |
一、经济学理论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劳动力市场理论 |
(三)教育经济理论 |
二、社会学理论 |
(一)筛选理论 |
(二)危机理论 |
(三)社会预测理论 |
三、其它学科理论基础 |
(一)哲学 |
(二)心理学 |
(三)统计学 |
(四)计算机科学 |
(五)未来学 |
(六)教育未来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测与调控的多元视角 |
一、国家视角 |
(一)国家教育政策 |
(二)国家人才需求 |
(三)国家财政支出 |
二、地方视角 |
(一)地方高等教育政策 |
(二)地方人才需求 |
(三)地方财政支出 |
三、高校视角 |
(一)办学定位 |
(二)要素协调 |
(三)适应需求 |
四、个人视角 |
(一)预期利益 |
(二)自我实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测方法与模型 |
一、预测方法 |
(一)国际比较法 |
(二)需求法 |
(三)成本收益法 |
(四)毛入学率预测法 |
(五)百万比例法 |
(六)地方政策法 |
二、预测统计分析与数学模型 |
(一)时间序列分析法 |
(二)学生流法 |
(三)回归预测分析法 |
三、比较与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八核预测模型建构 |
一、预测模型与方法 |
(一)模型与预测模型的含义 |
(二)预测方法 |
(三)预测模型与方法的关系 |
二、预测变量分析 |
(一)毛入学率 |
(二)适龄人口 |
(三)高中生源数 |
(四)主体专业 |
三、八核预测模型及主要参数 |
(一)八核预测模型解析 |
(二)主要参数 |
(三)八核模型 |
四、八核模型特点 |
(一)合理调控规模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
(二)重点产业与重点专业的关系 |
(三)办学规模与结构的关系 |
(四)学生规模与办学条件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 S区域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预测 |
一、S区域基本情况说明 |
二、国家标准与数据来源 |
(一)国家标准及其说明 |
(二)数据来源与换算法 |
三、2016-2020 学生规模预测 |
(一)招生规模 |
(二)在校生规模 |
(三)专业学生规模 |
四、办学条件预测 |
(一)办学条件总变化 |
(二)生师比 |
(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 |
(四)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
(五)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
(六)生均图书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预测结果辨析与变量权重调控 |
一、办学条件与学生规模 |
(一)办学条件 |
(二)办学条件R值 |
(三)在校生规模 |
二、国家标准与地区差度 |
(一)生师比与国家标准差值 |
(二)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与国家标准差值 |
(三)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与国家标准差值 |
(四)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与国家标准差值 |
(五)生均图书与国家标准差值 |
三、高等教育专业规模与结构 |
(一)专业规模 |
(二)专业结构 |
四、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发展指数 |
(一)指数的概念及意义 |
(二)指数的分类及编制方法 |
(三)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发展指数的编制方法 |
五、变量权重调控 |
(一)产业、行业权重调控 |
(二)办学层次规模权重调控 |
(三)主体专业权重调控 |
(四)专业规模权重调控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办学规模调控主体与途径 |
一、调控主体 |
(一)国家 |
(二)地方 |
(三)学校 |
(四)个人 |
二、政策调控 |
(一)教育政策 |
(二)财政政策 |
三、制度调控 |
(一)法律法规调控 |
(二)校章校规调控 |
(三)制度改革 |
四、自控与自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活动与成果 |
(4)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明代州县官司法职责之立法形式和原则 |
第一节 明代州县官司法职责之立法形式 |
第二节 明代州县官司法职责之立法原则 |
第二章 明代州县官的司法职责(上) |
第一节 受理案件的职责 |
第二节 证据采集和使用的职责 |
第三节 审理案件的职责 |
第三章 明代州县官的司法职责(下) |
第一节 羁押涉案人员的职责 |
第二节 判决的职责 |
第三节 行刑的职责 |
第四节 监管下属的职责 |
第四章 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的思想道德防范 |
第一节 鬼神报应观念 |
第二节 官箴 |
第五章 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的制度防范 |
第一节 法律教育 |
第二节 审判监督 |
第三节 司法监察 |
第四节 科举、回避与考课制度 |
第六章 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的主要表现及其直接原因 |
第一节 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的主要表现 |
第二节 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的直接原因 |
第七章 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的社会因素 |
第一节 君主专制的国家制度 |
第二节 法为私用的功利意识 |
第三节 贪婪好利的社会风气 |
第四节 残忍苛虐的执法态度 |
第八章 地方群体对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的影响(上) |
第一节 佐贰官、首领官对州县官司法渎职的影响 |
第二节 吏胥对州县官司法渎职的影响 |
第三节 里老对州县官司法渎职的影响 |
第九章 地方群体对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的影响(下) |
第一节 乡绅对州县官司法渎职的影响 |
第二节 讼师对州县官司法渎职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统宗会源—孙奇缝理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生平学履 |
一、夏峰生平 |
二、学术发展历程及生命中的问题 |
三、夏峰学术的渊源 |
四、夏峰学术提要及其学术性格 |
第二章 理气论 |
一、理以主宰乎气,气以运旋乎理 |
(一) 理气不离不杂 |
(二) 理气无先后 |
(三) 理强气弱 |
(四) 理同气异 |
(五) 激烈不平之气即是天理 |
二、义理与气质 |
(一) 夏峰对于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的理解 |
(二) 夏峰气质之性说欲解决之问题 |
第三章 心性论 |
一、性即理也 |
二、性与心自不容混而为一 |
(一) 心兼人心、道心 |
(二)"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辨 |
三、心与本心 |
(一) 本心 |
(二) 本心即性 |
第四章 慎独说 |
一、夏峰之慎独说 |
(一) 静坐观心 |
(二) 闲邪存其诚 |
(三) 戒惧慎独 |
二、慎独作为一统之学说 |
(一) 夏峰慎独的统合义 |
(二) 慎独乃书经与易经的精义——对《书经近指》与《读易大旨》的分析 |
(三) 对于宋明各家理学中"慎独"义的统合 |
三、蕺山与夏峰慎独学说之比较 |
附录: 先秦文献中"慎独"涵义探析 |
第五章 道统观 |
一、道统学说源流 |
二、《理学宗传》与夏峰之道统谱系 |
(一) 《理学宗传》之道统序列 |
(二) 阳明学——朱子学之展开 |
(三) 夏峰自身在道统中之定位 |
三、道统、学统与治统 |
(一) 出与处 |
(二) 明代政治对夏峰道统观的影响 |
(三) 另一种外王之道 |
结语 |
余论 夏峰后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夏峰先生弟子名录 |
附录二: 20世纪以来孙奇逢理学思想研究综述 |
附录三: 孙奇逢思想研究资料及近百年来研究成果目录 |
附录四: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 |
(7)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主观上的情感倾向 |
二、客观上的迫切需要 |
三、个人成长过程的反思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河南地域文化及其变迁 |
二、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意义 |
三、兼具国家与地方双重文化意义的乡土教材 |
第三节 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
一、阐释人类学理论范式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地域文化" |
二、"国家意识" |
三、"乡土"与"乡土教材" |
第五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国家与地方文化的研究 |
二、中国乡土教育与乡土教材研究回顾 |
三、河南地域文化研究 |
四、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及相关研究回顾 |
五、前人研究的批判性借鉴 |
六、本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
第六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进度安排 |
一、研究内容概要 |
二、研究进度 |
第一章 中国之中:河南地域文化及教育发展概述 |
第一节 九州之中:地理概貌与地理文化 |
一、居中的地理位置 |
二、数量巨大的人口 |
三、河南地理特征及对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河南文化:厚重的中原文化 |
一、历史文化:河南人的集体记忆 |
二、农业文化:中原文化的底色 |
第三节 滚雪球:中原汉民族形成及发展 |
第四节 源远流长:河南教育发展概况 |
小结 |
第二章 国家危难 乡土任重:清末河南乡土志 |
第一节 乡土志的"名"与"实":地方志还是乡土教材 |
第二节 国难的产物:清末河南乡土志的产生 |
一、德日乡土教育思潮:国外教育思潮的影响 |
二、两个学制:国内改良的促成 |
三、奉命办学:河南新式教育的兴起 |
第三节 奉饬编志:清末河南乡土志的编纂 |
一、清末河南乡土志编纂基本概况 |
二、地方官员:河南乡土志编纂主导者 |
三、两册乡土志的考证:《洧川乡土志》与《范县乡土志》 |
第四节 国家意识的建构:清末河南乡土志内容解析 |
一、《乡土志例目》全文 |
二、十五例目:河南乡土志编纂体例 |
三、详略侧重不同:河南乡土志编纂内容整体分析 |
四、乡土志中的国家意识:以《淅川直隶厅乡土志八卷》为例 |
小结 |
第三章 地方自治 乡计民生:民国河南乡土教材 |
第一节 民国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基本概况 |
一、屡遭挫折:河南初等、中等教育乡土教材编辑状况 |
二、清末乡土志的延伸与革新:部分教师自编的乡土志 |
三、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民国河南乡土教材主体 |
第二节 乡村教育中的乡土教材 |
一、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 |
二、河南乡村教育与乡土教材 |
三、新村自治与农事农俗:王拱璧的新村教育及其自编教材 |
四、民生教育与乡土活动:省立民众师范院与百泉乡村师范学院的乡土教材 |
五、乡土调查与民众读物:教育实验区民众教育的乡土教材 |
第三节 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开封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 |
一、李廉方"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思想的形成 |
二、实验区乡土教材的编辑 |
三、综合翔实的乡土知识:实验区乡土教材的内容 |
四、小学兼民众:实验区乡土教材的使用 |
五、为贫苦民众的教育:实验区教育的成效与启发 |
小结 |
第四章 国家政治主流意识:新中国至"文革"期间的河南乡土教材 |
第一节 主流政治文化的代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 |
一、由统一到下放:乡土教材开发的背景 |
二、教材编写与乡土活动相结合: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
三、"大跃进"精神与领袖情怀:乡土教材内容的主旨寄托 |
第二节 自编工农教材:"文革"期间特殊的乡土教材 |
一、复课闹革命:自编教材的背景 |
二、开门编书:自编教材的原则 |
三、"毛主席语录"下的乡土知识:自编教材的内容 |
小结 |
第五章 国家意识下的地域文化自觉:改革开放之后的河南乡土教材 |
第一节 渐行渐远的"领袖":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乡土教材 |
第二节 乡土知识与爱国教育: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 |
一、国家教委政策的驱动:八十年代末乡土教材开发背景 |
二、爱国主义教育下的乡土教材: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开发状况 |
三、乡土知识的载体: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基本内容 |
第三节 地域文化自觉与爱国主义教育:二十一世纪的河南乡土教材 |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开发的国家政策驱动力 |
二、中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开发的地域文化驱动力 |
三、多层级开发: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
四、地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分析 |
五、爱国主义: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 |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现实困境 |
一、各自为政的开发 |
二、使用及评价方式的不确定性 |
三、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关键因素 |
小结 |
第六章 地域文化与德育: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激情燃烧的岁月:红旗渠的修建及红旗渠精神 |
第二节 《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的诞生 |
一、领军人:Y校长 |
二、引子:一篇《红旗渠》课文 |
三、思索:乡土与德育的联姻 |
四、行动:乡土教材的开发历程 |
第三节 乡土与德育:《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及乡土教育活动 |
一、《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分析 |
二、校园乡土文化与学校乡土教育活动 |
三、德育基地:"红旗渠精神教育馆" |
第四节 课堂上的乡土文化与德育:一节乡土教材课 |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与地方:河南乡土教材的文化意义阐释 |
第一节 河南乡土教材的国家意识分析 |
一、政策驱动行动:乡土教材开发中的国家意识 |
二、地域文化的国家解读:乡土教材内容中的国家意识 |
三、爱国之道 始自一乡:乡土教材功能中的国家意识 |
第二节 河南乡土教材与河南地域文化 |
一、中原文化的边缘化 |
二、乡土教材对地域文化的反映与传承 |
三、乡土教材与地域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乡土教材中国家意识建构与地域文化传承统一的文化分析 |
一、"家国同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的影响 |
二、河南人眼中的河南文化 |
小结 |
结语 |
一、本论文的结论 |
二、研究的反思 |
三、后续研究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附录三:河南省乡土教材简介(清末至今)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8)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
二、 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 |
三、 重视人口统计的思想 |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晚清至五四的人口思想 |
二、 欧美节育之风与桑格夫人访华 |
三、 五四以后的节育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1949-1961年) |
第一节 现实与要求:计划生育提出的起点(1949-1953) |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生育的缺失 |
二、 计划生育呼之欲出 |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计划生育起步的双翼(1954-1957) |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
二、 计划生育的初步开展 |
第三节 论争与批判:计划生育发展的歧路(1958-1961) |
一、 计划生育指导思想的反复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艰难行进 |
第三章 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1962-1970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再度兴起(1962-1965) |
一、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启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举步 |
第二节 计划生育陷于停顿(1966-1970) |
一、 口头上:“要注意计划生育” |
二、 实际上:计划生育陷于停顿 |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1971-1978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体制初成 |
一、 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
二、 组织机构的恢复和成立 |
三、 计生药具的生产和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的全面推行 |
一、 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
二、 人口科学研究的复苏 |
第五章 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1979-1991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基本国策(1979-1984) |
一、 生育政策的导向与调适 |
二、 组织机构的日趋健全 |
三、 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1985-1991) |
一、 计划生育体制走向完备 |
二、 制度化运作下计生工作的开展 |
第六章 计划生育的新形势与新探索(1992年至今)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育政策与体制建设 |
一、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
二、 计生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探索 |
一、 工作新内容:优质服务 |
二、 农村:村级自治 |
三、 城市:社区计划生育 |
四、 发展道路:综合治理 |
第七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地方差异与法制化道路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上的差异 |
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
二、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 |
三、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
四、 计划生育的其他差别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 |
一、 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及相关法律 |
二、 计划生育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
三、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 |
第八章 计划生育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与家庭 |
一、 计划生育与妇女 |
二、 计划生育与儿童 |
三、 计划生育与老人 |
四、 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 |
一、 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 |
二、 计划生育与生态环境 |
三、 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 |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态 |
一、 城镇生育观念的变迁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 |
二、 农村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 |
第一节 各国生育政策及生育现状比较 |
一、 生育政策比较 |
二、 生育现状比较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中外交往与合作 |
一、 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合作 |
二、 双边及多边国际交往与合作 |
三、 参与其它国际人口活动 |
第三节 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 |
一、 国际舆论 |
二、 国际人口奖 |
结语 |
第一节 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得失分析 |
一、 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 |
二、 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 |
三、 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战略性前瞻与预测:路在何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总和生育率、总人口一览表 |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后记 |
(9)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
一、历代水官 |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四、历代水利专着 |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
一、诸子论水 |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
三、祈雨文 |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
一、水与音乐 |
二、水与绘画 |
三、水与古典园林 |
四、其它方面的“水”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
一、晚清河政变化 |
二、晚清漕运 |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
二、民国水法规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
四、派遣留学生 |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
三、张謇倡导治淮 |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
一、近代大禹崇拜 |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
小结 |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
小结 |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10)甘肃新生活运动研究(193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整体研究 |
(二)不同区域研究 |
(三)不同视角研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 |
六、资料来源 |
(一)档案资料 |
(二)文献资料 |
(三)报刊资料 |
(四)网站 |
第一章 新生活运动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全国新生活运动的兴起 |
一、新生活运动兴起的背景 |
二、新生活运动的推行进程及主要内容 |
第二节 甘肃新生活运动兴起的背景 |
一、政治背景 |
二、社会经济背景 |
第三节 甘肃新生活运动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甘肃新生活运动的推行主体 |
第一节 主要机构 |
第二节 主要人员 |
一、公务人员 |
二、警察 |
三、学生 |
四、妇女 |
第三章 甘肃新生活运动推行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规矩”与“清洁”运动 |
一、规矩 |
二、清洁 |
第二节 禁止烟毒 |
第三节 开展剪发放足运动 |
第四节 节约运动 |
第五节 民众教育 |
第六节 支援抗战 |
第七节“三化”方案的实施 |
第八节 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及大会 |
第四章 甘肃新生活运动的评价 |
第一节 甘肃新生活运动所取得的成效 |
一、从各项工作开展上看成效 |
二、从推行阶段上看成效 |
第二节 取得成效的原因 |
第三节 甘肃省新生活运动的不足与局限 |
第四节 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一、新生活运动固有的局限性 |
二、固有局限性在甘肃更为严重的表现 |
三、领导者个人操守较差 |
四、形式主义问题严重 |
五、经费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资料 |
二、报刊资料 |
三、图书、报告类 |
四、期刊论文类 |
五、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1993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美学译文中的“现代性”概念研究(1978-1992)[D]. 赵禹冰.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2]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预测与调控研究[D]. 马涛. 西南大学, 2016(04)
- [3]中国基督教史论文索引[J]. 边晓利,刘峥,张西平. 基督宗教研究, 1999(00)
- [4]明代州县官司法渎职研究[D]. 朱声敏. 南京大学, 2014(08)
- [5]陕西考古学文献目录(1993年上)[J]. 楼宇栋. 文博, 1995(04)
- [6]统宗会源—孙奇缝理学思想研究[D]. 张锦枝. 武汉大学, 2011(05)
- [7]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D]. 班红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8]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4(03)
- [9]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10]甘肃新生活运动研究(1934-1949)[D]. 李雪.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