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重视农村小学的体育工作——对十八所乡中心小学体育工作的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余伟民[1](1988)在《应重视农村小学的体育工作——对十八所乡中心小学体育工作的调查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目前农村小学忽视体育的现象比较严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近我们结合编写全省小学体育课本的工作,对农村乡中心小学的体育工作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对象:我省两个地区四个县的十八所乡中心小学。 方法:①收集调查单位的有关资料。
张嘉六[2](2012)在《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因应未来快速变迁的国际局势,各国皆有相关教育改革之政策与作为。课程改革着眼于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需要的世界新人,是全面推展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多元化的新时代教育。大陆和台湾两地本是同根同种,有共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但长期于社会制度、教育体制等不同,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状况也会各不相同。本研究旨在探讨与比较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发展状况。藉由文献分析与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搜集海峡两岸教育制度及背景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探讨及归纳,并采贝瑞岱(G.Bereday,1964)实证主义取向的比较研究法进行分析与比较。通过对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从而揭示各改革之优势,有利于相互借鉴与学习,以利共同推进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之结论:一、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背景因素皆深受社会意识之影响;二、海峡两岸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皆由单一朝向多元、封闭转为开放;三、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改革之动向与异同:(一)体育目标皆以提升运动能力与培养身体素质为主。(二)台湾强调「手段」的体育目标;大陆则强调「目的」的体育目标。四、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教材内容改革之动向与异同:(一)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组成结构皆以体操、运动及舞蹈三领域为主轴。(二)台湾以团队合作的教材内容为主;大陆则偏重个人技巧的教材内容。五、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改革之动向与异同:(一)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皆倡导学校本位课程的推动。(二)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对于课程设计具有弹性发展的空间。(三)海峡两岸小体育课程中空白课程的建构上不同。(四)海峡两岸小体育课程能力在本位的观点上不同。六、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评价改革之动向与异同:(一)课程评价由单一内容转换成多元内容、由关注结果转为重视过程。(二)依据学生个别的进步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评价的重要性。(三)重视定性评价的主观作用与多元评价的主流价值。(四)对于身体素质的培养,台湾提倡体适能三三三计划与学生游泳能力121计划大陆则明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阳光体育运动”,推动促进学生素质。七、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教师角色转换之动向与异同:(一)确认学生是具有个别差异的主体,并建立发掘学生潜能的教学态度。(二)对于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行为做严厉的禁止规定。(三)教师角色转换对于专业自主的要求有差异。(四)教师角色转换对于家长的教育观点有差异。八、海峡两岸持续交流与频繁互动,两者之间的联系拉近了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距离。本研究提出具体建议如下:一、海峡两岸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体育课程之核心价值,形塑优质的教育环境。二、海峡两岸教育主管机关应加强师资培训,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成效。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列入教材中,并明订实施时间与方式。四、借鉴大陆地区在体育竞技上的教育成效,培植具有竞争力的体育人才。五、研究方法的突破,将有利于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了解。六、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后,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是未来值得研究的议题。
马达[3](2001)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内容提要:本文将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100年发展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这一历史阶段我国中小学、中师、高师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产生、发展、关联等问题,从中总结出得失与规律,以作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依据和参考。 笔者认为,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过程可分为六个时期。1.萌芽期(1901—1919):以学堂乐歌的兴起和发展为标志。2.初创期(1919—1949):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契机,美育逐步受到重视,学校音乐教育开始起步。3.建设期(1949—1956):新中国的建立,确立了美育和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4.曲折发展期(1957—1966):虽然美育未得到重视,但学校音乐教育在困境中仍有所发展。5.停滞期(1966—1976):在极“左”路线干扰下,美育被否定,学校音乐教育遭受严重破坏。6.繁荣期(1977—2000):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重新得到确立,学校音乐教育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 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六个时期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哪个时期政府将美育纳入教育方针,并在具体的措施、经费上给予足够的保证,哪个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就得到健康发展。
李元[4](2016)在《公共政策的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研究 ——基于华中A县教育政策执行的案例分析》文中认为作为当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公共政策在国家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治理的转型对公共政策执行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地执行政策,转变政策执行的思维和模式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是两种常见的性质不同的政策执行模式。本研究以Matland的模糊—冲突模型和基层官僚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在华中地区A县近半年的田野调查,基于A县执行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政策和禁止中小学乱收费政策的案例分析,采用政策执行的“机制—行为”分析框架,来探讨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政策执行受到当代国家治理因素的影响,政治官僚制构成了政策执行的组织基础,压力型体制是政策执行的府际关系特征,常规式治理和运动式治理构成了政策执行的治理机制。政策问题的冲突性和政策的模糊性是分析两种政策执行模式的逻辑起点。执行机制是影响执行者执行偏好和行为选择的关键决定因素,执行者的行为是执行机制和个人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将执行者进行了三类划分:行政官僚、管理官僚、基层官僚,分别探讨了三类执行者在不同机制下的行为表现。研究发现,两种模式在执行机制、权力基础、运行原则、运行特点、关键因素五个主要方面存在着区别,其中执行机制的差异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分析两种政策执行模式的基础上,本研究建构了政策执行的冲突—压力模型,该模型包括了影响政策执行的国家治理因素、政策特性、政策特性带来的压力、政策执行的两种模式、两种模式的转化五种要素。与其他模型不同之处在于,该模型着重对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的产生机理进行探讨。在政策特性区分政策执行模式的解释中,政策问题给政府带来的压力是一个关键的解释变量。政策问题的低冲突性和政策的低模糊性导致了政策的行政性执行,政策依靠常规性机制而得到执行。政策问题的高冲突性和政策的低模糊性导致了政策的政治性执行,政策依靠强制性机制而得到执行。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本研究基于中国官僚制背景下探讨的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不仅是对西方理论基于中国场景的探讨,更是对当代中国政策执行实践的研究。研究发现,行政性执行与官僚制水平紧密相关;政治性执行虽然有着它积极的意义,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在当代中国,无论是行政性执行还是政治性执行,政策执行过程中人治因素的作用凸显;公共政策执行和国家的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公共行政问题;政策执行模式选择的背后是政府基于政策执行与合法性关联度的考虑。研究最后明晰了政策执行的冲突—压力模型对中国场景的适用性,对两种政策执行模式进行了中西对比分析,并指出可以从提升政策执行的技术手段、建构政策执行的政治途径、彰显政策执行的伦理价值来优化我国的政策执行模式。
刘盾[5](2018)在《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独特的历史变迁与社会沿革使得香港地区既受东方文明的影响,也受西方文明的作用,两种文明互不相同却又彼此渗透,铸就了香港地区十分特殊的社会文化与教育制度。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衔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关键,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发展水平。关于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研究意义重大但却十分匮乏,本研究以此为切入,设绪论及七章主要内容。第一章为香港地区教育概况,简述了香港教育的发展及教育机构的形成,探讨了新世纪香港的中等教育改革及高等教育特征。第二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梳理了各高校由仅为英文中学毕业生设立升学考试到中英文中学兼顾、由单独招生走向联合招生的历程。第三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以部分科目为例,对中学文凭考试的甲类核心科目、甲类选修科目、乙类应用学习科目、丙类其他语言科目等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为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对校本评核的设计理念、实践操作、分数调整、各方职责等进行深入探索,并作理论反思。第五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对香港地区的大学、专上学院的招生方式进行分类总结。第六章是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分别研究英国、台湾、澳门的高校招考制度,并与港作比较。第七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整体而言,研究发现的核心要点如下所示:第一,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为考生提供甲乙丙三类可供选择的科目,类型十分多元、范围十分宽泛,有利于考生的自主选择、兴趣发展、特长发挥。考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复杂、多向思维,以及综合、比较、批判、反思等能力。其中,通识教育科目引导学生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角度、综合性地探究当代的、跨学科的重要议题。乙类应用学习科目则联系六大学习范畴,引导学生认识与职场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概念知识、运用基本技能。第二,为确保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公正、准确、与国际接轨,各科成绩评定依据“等级描述”、采用“水平参照”。在操作过程中,依据临界分数划分由1至5的五个等级,第1级最低、第5级最高,第5级又分5、5*、5**,以区别高低水平。评级程序与等级设定办法十分周密,过程中程序步骤环环相扣,并综合运用专家小组判断与统计模型计算的处理办法。第三,中学文凭考试除统一考试之外,还设校本评核。校本评核由各校任课教师负责,有利于全面评核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为确保评核成绩在各校之间的可比性、维持校本评核的公平与公正,香港考评局还实行分数调整方案,对各校给出成绩进行调整。香港的教育局、考评局以及由其委任的监督员、统筹员等也会尽心尽力地参与到校本评核中来,以此保障校本评核的质量水准、促进校本评核的顺利实施。第四,香港考评局设有严密的拟题、审题、阅卷、复核机制,并实行海外审查试卷与答卷、试卷质量审核、试后检讨、内部审核及风险监察等,以确保考试的信效度及公平性。同时,积极推进本地中学文凭考试与美、英、德、澳、加、法等其他国家高校入学考试的互认衔接,并与英国A-Level考试、雅思英语考试等构建了成绩换算机制。此外,与内地及台湾地区形成了考试互认方案。第五,在高校招生方面,一般要求考生参加中学文凭考试的4门核心科目(语文、英文、数学、通识教育)以及2到3门选修科目的考试并提交相应成绩。各校不同专业会对考生的选修科目及成绩等级等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些专业还会在此基础上增设其他一些条件。香港地区的“大学联招办法”会综合考虑每位考生的“活动经验与比赛成绩”证明。此外,设立了“校长推荐计划”、“残障人士招生”等其他升学渠道。基于此,为内地未来深化高考改革提出系列建议,包括:丰富科目类型、优化命题设计;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试行分数调整方案;科学汲取域外经验、优化等级赋分模式;密切结合专业所需、合理设置招生科目;促进高考域外衔接、扩大一流大学国际招生;凸显公平正义理念、完善残疾考生招考办法等。
刘先勇[6](2014)在《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学校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行山自南向北依次穿过河北省的邯郸、邢台、石家庄和保定等所属城市的中西部地区。该地区经济、教育都比较落后,特别是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青少年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对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学校体育调查研究发现目前该地区农村小学学校体育现状不容乐观。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开设体育课程教学的学校数量较少,并且开设的课程项目比较单一、陈旧,没有创新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些老的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教育设施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但新的问题在农村小学层出不穷,如体育硬件设施缺乏,不能满足正常的体育教学,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也比较不重视,在学校体育这一方面投入资金较少。另外,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体育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数量较少,大部分体育教师从事兼职工作并非体育专业出身学历结构也比较低。由于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多数学校体育不作为考试科目,学校缺乏合理有效的学校体育评价考核机制导致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出现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同时缺乏对体育教师工作监督和考核体育教师在教学上比较松散无激励机制。受到人们观念和地域的影响和限制,公众对学校体育没有深入的理解,从而使一些学生和家长包括一些领导重文轻体。导致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学生体质明显下降,目前山区农村小学学校体育现状令人堪忧。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等对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体育现状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河北省太行山地区教育与中心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有很大的差距得不到重视,体育课上课的课时数得不到保证。第二,体育教师队伍混乱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且教师专业素质达不到要求;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很少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素质教育有其名,无其实。第三,太行山区农村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较丰富,但是每周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次数偏低,早操、课间操的开展不容乐观等。提出了如下建议:1.河北省太行山区学校体育工作的各级各层管理机关应充分关注各自管辖区域内小学体育开展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与措施。2.河北省太行山区各小学应加强自身学校体育开展状况的自我认知,自力更生,基于本地区实际情况积极创新,规范和提升学校体育发展水平。3.省部级学校管理部门,应积极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政策的制定,尽快出台可操作性措施,尽快解决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学校体育的尴尬境况。
何杰[7](2013)在《新世纪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执行考察 ——以江苏省L县为例》文中指出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对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导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与城市义务教育之间产生极大的差距,农村义务教育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短板”。因而,在新世纪,对农村义务教育实施支持性教育政策,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状况,已经成为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民生工程”。本文从政策执行的视角,对新世纪以来江苏省L县实施的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执行进行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支持性教育政策的特征和县域执行的路径进行反思与分析,并就支持性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提出建议。因而本研究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实践上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本论文共七章。除第一章导论部分外,其余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是对新世纪我国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政策的产生与行动以及个案县L县的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政策执行的总体性研究。第二章运用政策的“多源流理论”对支持性教育政策的产生背景和动因进行分析与揭示,并对国家和江苏省自新世纪以来实施的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进行梳理,同时分析这些支持性教育政策执行所取得的总体成效。第三章是对研究个案县江苏省L县的总体性描述。通过对江苏省L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变迁以及教育的现状描述,为支持性教育政策在L县的执行寻求历史和现实的土壤。同时对L县当前的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行动与成效进行整体考察。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在这三章里,笔者从政策执行的视角,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资料,依次对L县的支教政策、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发展政策、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政策的执行及其取得的积极成效、政策执行中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产生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在第四章里,L县的支教政策执行出现支教动机异化、支教缺乏针对性、支教管理上的“真空”、人情在支教考核中的渗透等问题,研究者认为其在于支教政策执行中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农村学校在支教政策中的“失语”、支教执行评价主体单一、支持政策能力有限等原因所致。在第五章里,L县在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发展政策执行中之所以出现政策执行主体转移、对学校能力的过分依赖和对教育资源的分割利用等三个问题,研究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政策的目标群体真正置于关爱支持的“中心地位”。在第六章里,通过对政策链条上的县政府、教育局、镇政府、学校的政策执行考察,研究者认为需要关注政策县域执行过程中因县域内的“非话语权力”而导致的政策执行权力重构和关系运作现象。第三部分为第七章。本部分研究是对前面研究的反思与建议。首先,研究者总结了支持性教育政策特征,研究者认为,支持性教育政策作为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政策,其政策特征体现在政策理念从促进义务教育的平等走向均衡、中央和省级政府逐渐成为政策的责任主体、政府财政成为执行的经费投入主体、政策调整对象逐渐多元化、城市教育对农村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等五个方面。其次,研究者对支持性教育政策县域执行的行政驱动和民间驱动这两种典型的政策执行路径进行反思,分析了这两种政策执行模式的利弊。最后,研究者对支持性教育政策县域的有效执行提出建议,研究者认为,支持性教育政策县域的有效执行,不仅需要构建支持性教育政策县域执行的整合推进模式,而且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强化支持性教育政策执行自由裁量权的伦理控制、完善支持性教育政策的县域运行机制、改善支持性教育政策的县域执行环境。
李泉[8](2014)在《湖南省郴州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生存现状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而教师尤其是占整个教师队伍绝大部分的农村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而农村教师则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所在,体育教师作为教师中的一份子,在体育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了解农村教师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不仅是提升农村体育教师素质的根本保证,也符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教师的要求。本文以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以“育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以“体育教师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以郴州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展开,以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分析问题;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认为:(1)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工作量大,工作待遇偏低,得到的社会认同度小;具有很高程度的职业倦怠感;对专业发展要求不高,继续教育相对较少,科研意识不强;业余生活单调。(2)影响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因素笔者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3)改善社会大环境,提升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地位;强化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提高领导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认识;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素质;注重体育教师自我成长,提高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是提升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生存环境的途径和对策。
柳丽娜[9](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提出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著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赵智兴[10](2017)在《撤点并校后山区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困境研究 ——基于四川省通江县的调研》文中研究表明本世纪初,我国政治系统为疏导“低重心”的农村教育格局,以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人口锐减等社会背景下输出了“撤点并校”策略。对此,以“撤点并校”为切入点,通过系统分析途径,采用田野调查及案例研究等方法可知:山区农村小学受城乡二元教育政策效益及教育精准扶贫机制不健全两大外部因素和教师分配机制不健全、学校刚性管理匮乏及地方课程“不地方”三大内部因素的影响,撤点并校后其教育资源配置校际差异明显、财力和物力投入“量少效低”、师资配置“量高质低”等困境突出,结果导致山区农村:高信度的家校关系受损、小学校师矛盾频发、贫困小学生上学负担陡增、社会文化网络被严重撕裂,并进一步固化了当地社会的分层。对此,以“公平优先、关注效率”为本,基于管理学和经济学原理,从政策效益、师资分配机制、学校内部管理、课程建设及教育精准扶贫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提高山区农村小学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保障社会公正。
二、应重视农村小学的体育工作——对十八所乡中心小学体育工作的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重视农村小学的体育工作——对十八所乡中心小学体育工作的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 关于“课程”概念的形成 |
二、 课程理论的相关研究 |
三、 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概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范围与限制 |
三、 研究对象 |
四、 研究步骤 |
第五节 研究架构 |
一、 架构说明 |
二、 架构图 |
第二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 |
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
一、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的法源依据 |
二、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演进 |
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
一、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的法源依据 |
二、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演进 |
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历史背景之比较研究 |
一、 社会因素 |
二、 经济因素 |
三、 文化因素 |
小结 |
第三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 |
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分析 |
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分析 |
一、 九年一贯新课程实施前的课程标准 |
二、 九年一贯新课程实施后的课程标准 |
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之比较研究 |
一、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之相似点 |
二、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之不同点 |
小结 |
第四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分析 |
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分析 |
(一) 1956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
(二) 1961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
(三) 1978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
(四) 1987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
(五) 1992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
(六) 2000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
(七) 2001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
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及其特点 |
一、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规划重点 |
二、 台湾地区小学九年一贯课程实施后体育教学 |
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 |
一、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之相似点 |
二、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之不同点 |
小结 |
第五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的研究 |
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管理 |
一、 课程改革前的课程管理观 |
二、 课程改革后的课程管理观 |
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管理 |
一、 课程改革后的课程管理观 |
二、 课程改革后的课程发展观 |
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之比较研究 |
一、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之相似点 |
二、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之不同点 |
小结 |
第六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评价的分析 |
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的课程评价分析 |
一、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评价概述 |
二、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评价改革重点 |
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的评量 |
一、 台湾地区课程改革前的学习评量 |
二、 台湾地区课程改革后的学习评量 |
三、 台湾地区学习评量上所面临的问题 |
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评价的比较研究 |
一、 海峡两岸在小学体育课程评价上的相似点 |
二、 海峡两岸在小学体育课程评价上的不同点 |
小结 |
第七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变之研究 |
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
一、 大陆地区教师角色转变的主要观点 |
二、 大陆地区地区教师角色转变的主要概念 |
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
一、 台湾地区教师角色转变的重点 |
二、 台湾地区教育改革教师角色转变的未来趋势 |
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变之比较 |
一、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变之相同点 |
二、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变之差异点 |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附录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
附录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 |
致谢 |
(3)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学校音乐教育(1901~1919) |
第一节 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端 |
一、 清末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 |
二、 民初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 |
第二节 学堂乐歌的兴起与发展 |
一、 学堂乐歌起源之简况 |
二、 学堂乐歌的特点及所存在的问题 |
(一) 学堂乐歌的特点 |
(二) 学堂乐歌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
三、 学堂乐歌对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美育与音乐教育思想 |
一、 清末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 |
二、 民初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 |
三、 王国维、蔡元培、沈心工、曾志(文心)的美育与音乐教育思想 |
第四节 结语 |
第二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建立之前的学校音乐教育(1919~1949) |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一、 中小学音乐课程纲要的颁发 |
二、 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
三、 音乐教育研究中所反映出来的音乐教学现状 |
四、 音乐教育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
五、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
六、 教材建设走上正轨 |
七、 抗战时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
八、 四十年代之后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
九、 结语 |
第二节 师范音乐教育 |
一、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初创期 |
二、 新学制的实施 |
三、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
四、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
五、 结语 |
第三节 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学校音乐教育 |
一、 土地革命时期 |
二、 抗日战争时期 |
三、 解放战争时期 |
四、 结语 |
第三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学校音乐教育(1949~1966) |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法规建设 |
二、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 |
三、 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音乐教育开始得到重视 |
四、 五十年代中期中小学音乐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
五、 新中国建立以来颁发的第一套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
六、 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
七、 课外音乐活动开展活跃 |
八、 五十年代中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
九、 结语 |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师音乐教育 |
二、 音乐教育法规建设和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
三、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中师音乐教学大纲 |
四、 教材建设的发展 |
五、 五十年代末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中师音乐教育 |
六、 结语 |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高师音乐教育 |
二、 高师音乐教育的法规建设 |
三、 五十年代中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高师音乐教育 |
四、 结语 |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1966~1976) |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一、 概况 |
二、 结语 |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概况 |
二、 结语 |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概况 |
二、 结语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之后的学校音乐教育(1977~2000) |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的建设及美育问题的讨论 |
二、 八十年代初期所存在的问题及部分地区所采取的对策 |
三、 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的确立、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的健全及音乐教育法规文件的颁发 |
四、 学校音乐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 |
五、 落实《总体规划》、完善音乐教育管理体制 |
六、 九十年代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颁发、音乐教材的建设及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开设 |
七、 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
八、 课外、校外音乐活动的蓬勃发展 |
九、 音乐师资状况及音乐课开课情况 |
十、 国家教委有关音乐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系列举措 |
十一、 九十年代后期国家对美育、艺术教育的重视,确立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
十二、 结语 |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和教材建设 |
二、 中师音乐教育办学状况及部分地区所采取的对策 |
三、 音乐教研活动活跃,教育科学研究有所发展 |
四、 中等艺术师范学校和中师音乐班的发展 |
五、 课外、校外音乐活动蓬勃发展 |
六、 九十年代之后的中师音乐教育 |
七、 结语 |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和教材的建设 |
二、 扩大招生规模,满足基础教育需求 |
三、 教研、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
四、 九十年代之后的高师音乐教育 |
(一) 落实《总体规范》,贯彻《若干意见》 |
(二) 研究生教育及师资队伍建设 |
(三) 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
(四) 教育科研工作取得较大成绩 |
(五) 全国性音乐教育研讨会的召开推动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
五、 结语 |
总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公共政策的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研究 ——基于华中A县教育政策执行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述评 |
1.2.1 总述:政策执行的研究途径 |
1.2.2 政策执行的模型研究 |
1.2.3 政策执行的机制及行为研究 |
1.2.4 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5 研究评价及研究趋势 |
1.3 研究方法 |
1.3.1 案例选择的缘由 |
1.3.2 资料收集的方法 |
1.4 调研对象 |
1.5 篇章逻辑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政策执行的模糊—冲突模型 |
2.1.2 基层官僚理论 |
2.2 重要概念 |
2.2.1 政策的模糊性和政策问题的冲突性 |
2.2.2 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 |
2.2.3 政策执行者的三类划分和当事人 |
2.3 政策执行的“机制—行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公共政策执行的国家治理因素 |
3.1 政策执行的组织基础:政治官僚制 |
3.2 政策执行的府际关系特征:压力型体制 |
3.3 政策执行的治理机制:常规式治理和运动式治理 |
第四章 县域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政策的行政性执行 |
4.1 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政策介绍 |
4.2 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政策的特性分析 |
4.2.1 政策的低模糊性和政策问题的低冲突性 |
4.2.2 低冲突性下的低压力 |
4.3 常规性机制:行政性执行的机制分析 |
4.3.1 组织基础:科层组织而非领导小组 |
4.3.2 运行原则:规章制度 |
4.4 常规性机制下的行为分析 |
4.4.1 行政官僚的弱作为 |
4.4.2 关键的管理官僚:两所学校的对比分析 |
4.4.3 基层官僚:可以改变的例行惯例 |
4.5 行政性执行的折射:科层组织的管理水平 |
第五章 县域禁止中小学乱收费政策的政治性执行 |
5.1 禁止中小学乱收费政策介绍 |
5.2 禁止中小学乱收费政策的特性分析 |
5.2.1 政策的低模糊性 |
5.2.2 政策问题的高冲突性 |
5.2.3 高冲突性下的高压力 |
5.3 强制性机制:政治性执行的机制分析 |
5.3.1 压力源:政策执行的开启 |
5.3.2 责任制:政策执行的运行 |
5.3.3 惩罚机制:政策效果的保障 |
5.4 强制性机制下的行为分析 |
5.4.1 压力下行政官僚的重视 |
5.4.2 责任制下管理官僚的跟从 |
5.4.3 惩罚机制下基层官僚的遵守 |
5.5 政治性执行的转化 |
5.6 转化后的低效 |
5.6.1 低压下工作的懈怠 |
5.6.2 执行过程的人缘化 |
5.6.3 利益边缘的博弈 |
5.6.4 系统内部的庇护 |
第六章 行政性和政治性执行的比较:政策执行的冲突—压力模型建构 |
6.1 建构的基础:基于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的分析 |
6.2 模型的解释 |
6.2.1 政策执行模式的生成机理阐释 |
6.2.2 执行机制下的行为分析 |
6.2.3 两种执行模式的效果及相互转化 |
6.3 模型的意义及缺陷 |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当代中国政策执行模式优化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学术活动 |
(5)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香港地区教育概况 |
第一节 香港地区教育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中等教育改革 |
第三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高等教育特征 |
第二章 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香港地区高校的形成与演变 |
第二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三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 |
第一节 核心与选修并存: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甲类科目 |
第二节 应用与语言兼具: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乙、丙类科目 |
第四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 |
第一节 校本评核科目例证及分数调整 |
第二节 校本评核综合探讨及理论透视 |
第五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 |
第一节 多元性与开放性:香港地区大学招生方式探究 |
第二节 广泛性与包容性:香港地区专上学院招生方式解析 |
第三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生方式之理论探究 |
第六章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 |
第一节 英国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二节 台湾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三节 澳门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四节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比较之小结 |
第七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 |
第一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之理论省思 |
第二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特色 |
第三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对内地高考改革的启思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成果 |
(6)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学校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1.2 河北省太行山区概念界定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实地调查法 |
2.2.4 访谈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学校体育发现状分析 |
3.1.1 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场地设施现状分析 |
3.1.2 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器材设施现状分析 |
3.1.3 河北省太行山区小学体育课现状分析 |
3.1.4 相关群体对农村小学学校体育认识现状及分析 |
3.1.5 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学校体育师资现状分析 |
3.1.6 河北省太行山区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状况分析 |
3.1.7 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学校体育评价现状分析 |
3.2 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学校体育发展对策思考 |
3.2.1 河北省太行山区管理机关应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基础性建设 |
3.2.2 加强对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体育工作的管理力度 |
3.2.3 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应加强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
3.2.4 各学校应因地制宜利用自身优势开发切实可行体育校本课程 |
3.2.5 充分发挥体育器材功能的同时创造出适合自身的体育器材 |
3.2.6 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应加强体育教师自身队伍建设 |
3.2.7 加强对山区小学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培养 |
3.2.8 建立并完善山区农村小学体育评价体系 |
结论和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新世纪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执行考察 ——以江苏省L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四、文献述评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新世纪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政策的产生与行动 |
一、政策产生 |
二、政策行动 |
第三章 个案县情: 江苏省L县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 |
一、L县的社会经济发展 |
二、L县的教育变迁 |
三、L县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行动及其成效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县教师支教政策执行考察 |
一、支教政策的执行与积极成效 |
二、支教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
三、支教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县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发展政策执行考察 |
一、L县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现状 |
二、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发展政策执行及其成效 |
三、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L县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政策执行考察 |
一、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的政策实践 |
二、L县的政策执行与积极成效 |
三、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支持性教育政策县域执行的反思与建议 |
一、支持性教育政策的特征 |
二、支持性教育政策县域执行路径的反思 |
三、支持性教育政策县域有效执行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8)湖南省郴州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生存现状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有关农村教育的研究 |
1.4.2 有关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的研究 |
1.4.3 有关农村小学教师生存现状的研究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地考查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访谈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郴州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生存现状分析 |
3.1 郴州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
3.1.1 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配备情况 |
3.1.2 性别结构 |
3.1.3 年龄结构 |
3.1.4 学历结构 |
3.1.5 职称结构 |
3.2 郴州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生存与发展现状分析 |
3.2.1 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和工资待遇情况 |
3.2.2 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 |
3.2.3 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情况 |
3.2.4 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 |
3.2.5 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业余生活情况 |
4 影响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生存现状的因素 |
4.1 社会角度 |
4.1.1 农村小学体育课程的地位 |
4.1.2 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生活社会保障机制 |
4.2 学校方面 |
4.2.1 学校体育硬件设施 |
4.2.2 学校体育管理机制 |
4.2.3 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结构 |
4.2.4 学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 |
4.3 教师自身方面 |
4.3.1 教师的学识水平 |
4.3.2 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 |
5 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生存现状的建议 |
5.1 改善社会大环境,提升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地位 |
5.1.1 国家和政府加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投入 |
5.1.2 形成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
5.2 强化育人为本教育理念,提高领导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认识 |
5.3 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
5.4 注重体育教师自我成长,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 |
5.4.1 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
5.4.2 重视科研成果,提倡科教并重 |
5.4.3 保持工作热情,快乐传授体育 |
5.4.4 丰富业余生活,提升个人品味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致谢 |
(9)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一) 研究的问题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教育 |
(二) 乡村小学校 |
(三) 现代教育 |
(四) 教育现代转型 |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撤点并校后山区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困境研究 ——基于四川省通江县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背景 |
(三)样本选择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梳理 |
(二)国内文献梳理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山区农村小学 |
(二)教育资源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及特色 |
六、理论基础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系统分析 |
(三)公平理论 |
第二章 撤点并校后山区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困境 |
一、师资配置困境 |
二、物力配置困境 |
三、财力配置困境 |
四、小结 |
第三章 撤点并校后山区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困境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山区农村高信度的家校关系受损 |
二、山区农村小学校师矛盾凸显 |
三、山区农村贫困小学生上学负担陡增 |
四、山区农村社会文化网络被严重撕裂 |
五、山区农村社会分层固化加重 |
六、小结 |
第四章 撤点并校后山区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困境的根源 |
一、山区农村政策系统运转效益低下 |
二、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分配机制不健全 |
三、山区农村小学学校刚性管理匮乏 |
四、山区农村小学地方课程“不地方” |
五、山区农村贫困补助等级制匮乏 |
六、小结 |
第五章 撤点并校后山区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困境应对策略 |
一、提高山区农村政策系统运转效益 |
二、完善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分配机制 |
三、加强山区农村小学学校管理 |
四、推动山区农村小学地方课程乡土化 |
五、构建分等级的山区农村义务教育精准扶贫机制 |
六、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四、应重视农村小学的体育工作——对十八所乡中心小学体育工作的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应重视农村小学的体育工作——对十八所乡中心小学体育工作的调查报告[J]. 余伟民. 江西教育, 1988(01)
- [2]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比较研究[D]. 张嘉六. 苏州大学, 2012(03)
- [3]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 马达. 福建师范大学, 2001(01)
- [4]公共政策的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研究 ——基于华中A县教育政策执行的案例分析[D]. 李元.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5]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 刘盾. 厦门大学, 2018(07)
- [6]河北省太行山区农村小学学校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 刘先勇.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7]新世纪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执行考察 ——以江苏省L县为例[D]. 何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8]湖南省郴州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生存现状调查分析[D]. 李泉.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9]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10]撤点并校后山区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困境研究 ——基于四川省通江县的调研[D]. 赵智兴. 西华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