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呐喊》《彷徨》的几个艺术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宋喆[1](2014)在《文学的启蒙与艺术的批判 ——《呐喊》《彷徨》研究之综论》文中认为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现代小说的奠基者。《呐喊》《彷徨》的批评与研究体现了五四新文学启蒙批判与艺术审美的最高追求。一百年来,鲁迅研究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充分的领域,而《呐喊》《彷徨》又是鲁迅研究中开始最早、研究历史最长、成果最多、积累最丰富最深厚的作品文本。不论是彭定安、张梦阳,还是林非、袁良骏,都对鲁迅研究做过专门的学术考察。尤其是张梦阳先生三巨册的《中国鲁迅学通史》全面梳理过鲁迅研究的丰硕成果和史的变迁,王吉鹏教授也从各个方面撰写了鲁迅研究的“个案”史。但就《呐喊》《彷徨》研究之于鲁迅研究,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价值和意义,学术界还未能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究和考察。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宏观上把百年来的《呐喊》《彷徨》研究作为一个整体,从百年《呐喊》《彷徨》的批评文本层面、“文学启蒙”与“艺术批判”的辩证关系层面,百年《呐喊》《彷徨》研究的学术发展层面对其进行综合考察。本文主要通过文本与资料细读、文学研究与思想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三个阶段:一“激越时代”,这是《呐喊》《彷徨》研究最自觉、自由的时期。这个时期对鲁迅小说作品的评价是知识分子与鲁迅对启蒙的共同追求和对艺术的自觉批判。它在学术研究范式上为以后各个时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二“尊崇时代”,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鲁迅受到整个民族尊崇的情况下,研究由短暂的活跃而逐渐受到左倾政治思想的规约,曲折发展的时期。三“重读时代”,这是新时期开始后,在全国范围掀起的鲁迅作品重读中,研究开始回归“五四”和鲁迅文学启蒙传统,回归文学独立和文学研究学理性的时期。通过对上述三个时期研究状况的细致分析与论证。笔者认为:百年来《呐喊》《彷徨》研究的曲折发展证明:鲁迅小说的思想启蒙与艺术价值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一百年来的《呐喊》《彷徨》研究不仅是知识分子借文学研究继承鲁迅文学启蒙事业的一个过程,同时它还反映着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学观念、文学创作的嬗变,体现着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不断突破与创新。学术史的考察与研究是20世纪学术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选题,“《呐喊》《彷徨》研究之综论”是鲁迅研究立足当下最核心的历史反思和专业建构。其意义与价值自然呈现于曲折的百年鲁迅研究和《呐喊》《彷徨》的细读、注解及重读之中。同时,《呐喊》《彷徨》研究还是“鲁迅学”形成的坚实基础,它对当代鲁迅研究和学术发展带来的借鉴意义更是不言而喻的。
郭帅[2](2015)在《《呐喊》《彷徨》的意象重复现象辨析》文中研究表明《呐喊》《彷徨》的大量意象,由鲁迅发现和创造,并被重复使用。它分为社会文化意象和象征隐喻意象两个意象群。《呐喊》《彷徨》中,隐秘心理情节的重复出现、三种叙事模式的形成以及"姊妹篇"现象,体现出鲁迅小说深沉细微的叙事能力。《故事新编》与《呐喊》《彷徨》存在主题上的相似性。《呐喊》《彷徨》的意象重复,既是一种有意识的小说艺术,又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鲁迅小说创作的内在困境。鲁迅可能感知到了该困境,在经过"厦门时期"的思考后,最终在现实作用的合力下,专注于杂文创作,形成了小说——杂文的文体转向。
赵晓芳[3](2020)在《《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经典是语文教科书不可或缺的内容,教科书是传播与普及经典的重要途径,而选文作为教科书的重要核心部分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信息。在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中,文学作品所占篇目最多,其中有不少篇目被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选做课文,在时间的流逝中、在版本的更迭中,这些课文逐渐完成了其作为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经典化”历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在文学作品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教师对工具性的重视大于人文性,甚至教学内容陈旧、单一,致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尤其是一些经典选文的教学。为此,本文以鲁迅的小说《故乡》为个案,从文学史、教材史和教学史三个维度,梳理《故乡》自诞生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文学界的阐释状况,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状况,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发展状况,探索其经典化的历程,希望对理解语文教科书,理解文学经典,理解文学作品教学产生积极的意义;同时对文学作品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选择提供某些参考,也为进一步研究《故乡》的经典化提供一些史料。本论文以史述为线,加以分析,对不同时期关于《故乡》在文学、教材和教学三方面的历史材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正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明确研究价值,分析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方法,界定核心概念。第二章主要是从经典与经典化、文学经典与教科书经典选文、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影响因素三方面来对理解语文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分析框架进行阐述。第三章概述了《故乡》第一次入选语文教科书中的状况,标志着经典化历程的开始。首先追溯了《故乡》的诞生过程,然后分析了《故乡》在《新青年》杂志发表后文学界对其阐释和评价,最后从作者、作品、读者三方面探寻《故乡》何以入选教科书。第四、五、六、七章依次是民国时期(1923-1949)、“十七年”时期(1949-1966)、新时期(1978-2000)、新世纪以来(2001年以后)四个时期,从文学史、教材史、教学史三个维度,厘清《故乡》的经典化历程,重点分析语文教材史和教学史的发展流变,以期丰富当前语文教学材料,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第八章从《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中得出启示,主要归纳了文学研究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政治思潮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和教科书经典选文的一般特征,以肯定经典选文的教学价值。
郭文斗[4](2018)在《南高与鲁迅小说艺术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越南与中国互为邻居,山连山、水连水,两国之间的文化源远流长,越中友谊永世长存。从古至今,两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交往,中国文化自秦朝起便对越南文化产生着重大影响。为数众多的中国文学著作、艺术作品被传播到包括越南在内的亚洲各国,并得到了广泛越南研究者及读者的高度重视。进入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鲁迅、巴金、老舍、矛盾、曹禺、朱自清、赵树理等著名作家及其作品陆续被传播到越南,使越南文坛日益活跃。鲁迅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介绍到越南的,并对越南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鲁迅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南高是越南八月革命前后现实主义文学潮流中的文学家。南高与鲁迅处在不同的国家,属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个人经历,但二者同为两国现实主义文学潮流中的文学巨匠,在文学创作上存在着相同点。鲁迅在作品中呈现的许多现实问题在南高的作品中也有所分析。比如:描写刻画人物时都集中描写那些新旧交替时代命运坎坷的新旧两派知识分子,备受压迫逆来顺受的淳朴农民、腐化变质的奴性农民,封建道德语境下被遗忘忽视剥削的女性等。本文在搜集翻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对南高和鲁迅最有代表性作品中的人物刻画手法、小说叙事视角、小说情节构建、语言艺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探索分析引起他们共鸣与形成各自特色的深层原因,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两位大文学家,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启迪。本文首先对比了二者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异同。二者都着力刻画两类人物:知识分子及农民。知识分子形象包括旧知识分子形象、新知识分子形象及革命派知识分子形象。农民形象包括被驯化类的农民形象、腐化变质类的农民形象以及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民形象等。在叙事视角上,本文对比了南高与鲁迅所运用的叙事外视角、叙事内视角及转换叙事视角艺术等。在情节构建上,本文从南高与鲁迅小说故事情节构架共性及特性两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二者的叙事共性包括组装结构、开放结构、心理结构;叙事特性包括颠倒、交叉结构相结合艺术以及对立与对比结构相结合艺术。此外,鲁迅与南高在小说语言及叙事风格技巧上也存有诸多值得对比之处。如小说语言上的多声性、复调性叙事语言,人物语言之人物对话与人物独白,叙事笔调客观冷漠的叙事笔调、讽刺幽默的叙事笔调。造成两者共性的原因主要在于历史背景、文化吸取养分、创作原则与创作动机等方面的相似,而造成二者相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国情与文化基础、身份阶层及个人阅历等的差异。
唐克文[5](2020)在《价值的毁灭—鲁迅小说的悲剧性研究》文中提出鲁迅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是当时最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五四”时代和文学革命时期的先驱者和精神典范,他的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对中国现代国民思想的变革和解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鲁迅的文学创作主要是为现实服务,针砭时弊,他从未说过自己创作的就是悲剧文学,事实也正是如此,但不能说他的作品中就不含有悲剧因素,同绝望抗争的行为本身就在弘扬一种悲剧精神,无论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还是鲁迅自己,都具有如此的悲剧精神。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鲁迅提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中国人难以欣赏悲剧的原因在于不愿正视价值的毁灭,但无论人们看或不看,价值的毁灭依然在继续,鲁迅所做的只是将这一毁灭过程更加血淋淋摆在那些装聋作哑的人面前,想以此唤醒他们,这无疑是艰难的,这也是鲁迅作品中悲剧性之所在。本文共六个部分。引言交代以鲁迅小说的悲剧性作为论文选题的缘由,指出鲁迅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梳理了学术界对鲁迅文学研究的主要情形和相关内容,最后陈述了本篇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创新之处。论文的主体部分有四章:第一章主要是结合鲁迅的人生境遇和社会环境来探究其不同时期小说创作的悲剧性特色。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时期主要是积极奋进的“呐喊”时期;五四运动转入低潮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时,则主要是“绝望”和“反抗绝望”的“彷徨”期;鲁迅晚期的创作《故事新编》的一系列小说作品是对中国古代传说的改编,诙谐与悲凉共存,庄严与荒诞同在,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体现了一种疏离与反叛的特征。第二章主要是结合鲁迅的小说创作来探讨其对悲剧的界定和理解。稍加梳理西方悲剧理论的历史,引出鲁迅对悲剧的看法,悲剧是为了将被毁灭的有价值的事物展现在观者眼前。鲁迅的悲剧小说所塑造的是具有真实性的人物形象,这和中国之前的团圆艺术完全不同,而描绘的环境也是真实的,可按照不同的人物形象分为多重的生存世界。在小说中,鲁迅描述的是悲剧人物的物质层面的生命和精神层面的尊严等价值的毁灭,面对绝望的世界,鲁迅和他笔下的人物都在奋起反抗。这些论述需要结合对鲁迅的具体小说作品的认识,讨论其中的悲剧人物及其特征,环境描写和情节安排,等等。第三章是探究鲁迅小说的悲剧性思想形成的原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鲁迅成长过程中对其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儒家、佛教、庄周和古代神话传说的影响都造成了鲁迅的悲剧性思想。在近代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文学革命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浪潮也推动了鲁迅艺术风格的形成。而在南京求学和日本留学时又受到西方思想的洗礼,其中摩罗诗人的反抗精神、进化论的理性思想,以及具有非理性色彩的尼采意志论理论和悲剧酒神的思想都对其影响巨大,这些影响了鲁迅日后的小说创作的视角和方向。第四章论述了鲁迅小说悲剧性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鲁迅悲剧观念和悲剧小说创作的价值与意义,将峻急的真实社会状况描述了出来,刻画出奴性的国民灵魂,有着展示和重塑真实世界的现实意义,以及剖析自我的精神价值,有着强烈的批判色彩。此外,鲁迅立足于现实主义的大地,但他的小说创作却同时具有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风格,连接着不同的时代,显得复杂而宏大。最后是结语。综上所述,鲁迅结合他的现实经历,从文学创作和批评的角度提出了属于自己的悲剧论断,他的小说作品也具有极强的悲剧性色彩,并且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表现,或者说每部小说都是一次伟大的尝试,从不同的侧面将现实的社会悲剧展现了出来,以先驱者的姿态大声呐喊,低头彷徨,极尽戏谑,惊醒了昏睡中的国民们。鲁迅小说的悲剧性体现在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在看似暗色的悲剧性中,却有着一抹亮色,给人以希望。就文艺层面而言,西方悲剧通过几千年的发展拥有了十分完善的悲剧理论体系,但中国却缺少对悲剧的理解与欣赏,近代西方思潮的传入影响了鲁迅等知识分子对悲剧题材的书写,对中国近现代悲剧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他的悲剧文学创作和悲剧理念则对后来的文学发展影响深远,让人们能够正视价值的毁灭,并且感受到价值毁灭时所迸发的生命之美。
黄海飞[6](2017)在《新时期鲁迅研究范式转型的开启——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论争之再思》文中研究指明大约王富仁自己也没有料到,发在《文学评论》1985年第3-4期上的博士论文摘要《〈呐喊〉〈彷徨〉综论》会引发长达数年的论争。(1)之后,《文艺理论与批评》1986年创刊号上即发表陈安湖的批评文章《鲁迅小说"研究系统"商讨》,王富仁刚开始并没有回应,一年之后才发表长篇文章《关于鲁迅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几个问题》,分上下两期在《鲁迅研究动态》上登载。此后《鲁迅研究动态》两年之内组织了数篇讨论文
袁良骏[7](1987)在《论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兼谈陈安湖同志对它的批评》文中研究表明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学术领域的一批后起之秀蔚然崛起,他们功底扎实,治学刻苦,思想敏锐,才华横溢,他们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学术生力军。我们虽然不敢说这支生力军的主力部队就在鲁迅研究领域,但我们却可以断言:鲁迅研究领域至少有这支生力军的一个重要方面军。这批年轻学者,一般
廖华力[8](2017)在《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文中提出文学与传媒的“同构”与“共生”是中国近现代以来一种独特而显著的文化现象。周氏兄弟特别是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学第一个十年高耸的山峰,其文学活动一直都与现代传媒不可分离地相伴相生、相辅相成。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正是文学与传媒“同构”与“共生”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最好注脚。作为“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在北方的堡垒”,《晨报》副刊在新文化运动由高潮转向落潮的关键时期,对新文学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与影响,是当时任何一家传媒都无法比拟。《晨报》副刊“黄金时期”的辉煌成就始终离不开周氏兄弟的积极参与与扶持。周氏兄弟在积极参与与扶持《晨报》副刊的过程成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场”,开展自己各具特色的文学活动,并最终以独一无二、个性彰显的文学实绩与文学建树,成功地从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众多文化领袖群像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五四”新文学最耀眼的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双子星”,奠定各自在现代文学版图的应有位置。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同构”与“共生”的历史与事实,不仅为我们完整理解周氏兄弟“五四”时期的文学活动提供一幅清晰的历史图景,创造重新理解与阐释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另一种可能性,也为当代文学与传媒的健康发展留下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论与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指出选择研究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背景与理论依据。从把现代传媒(以报纸杂志为主要代表)视为作家的“文学场”的理论视野出发,论述研究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互动关系的目的与意义;回顾历史文献,总结研究现状。将周氏兄弟的文学活动放置于中国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历史发展格局中,可以清楚地发现他们与现代传媒的“同构”与“共生”意义。正论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晨报》副刊成为周氏兄弟“文学场”的内外因素。一方面,以梁启超、蒲伯英等为领导核心的研究系在政治活动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决心退出政坛,转入文化活动领域。这使得《晨报》及其副刊率先赞助“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研究系参与新文化运动的舆论阵地与舆论权威。《晨报》副刊的办刊定位与发展基调为周氏兄弟选择进入与对其进行改造,提供理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新青年》集团因为内部矛盾、分裂与外部反动势力的迫压而面临风流云散的命运,作为《新青年》轮值主编的李大钊适时转战与改革《晨报》副刊,使得周氏兄弟真正地登堂入室、“走进”《晨报》副刊成为现实。第二章回顾周氏兄弟探寻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学场”的历史进程与艰难步履,这是周氏兄弟选择进入与改造《晨报》副刊的内部动因。周氏兄弟从留学日本时期筹办《新生》杂志开始,就梦想拥有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学场”,但是经过《绍兴县教育会月刊》,直到《新青年》逐渐分裂与转向,周氏兄弟都未曾完全彻底地实现最初的夙愿。周氏兄弟不得不继续探寻与前进的脚步,而在李大钊、孙伏园先后主持下的《晨报》副刊无疑成为周氏兄弟开辟“文学场”的最佳选择。第三章和第四章重点研究周氏兄弟积极建构“文学场”的具体过程与多种维度。周氏兄弟通过为《晨报》副刊命名(此处特指鲁迅)、指导《晨报》副刊发展、创作与发表文学作品、初步塑造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发起与组织文学论争与批判、培养文学新人、形成文学团体、引导读者阅读与培育读者的新型审美趣味等具体的文学活动与实践,成功开展各自的文学活动,极大推动“五四”新文学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确立自己在新文学领域独特的历史地位与历史贡献。第五章旨在分析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分道扬镳的详细过程与复杂原因。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必然结果。在紧密携手发展五年多,缔造双方的辉煌成就后,周氏兄弟不得不在1924年10月无可挽回地面临退出“文学场”的历史命运。随着中国时局动荡的不断加剧,各种反动势力益加猖獗,《晨报》副刊在研究系核心人物刘崧生、刘勉己的主持下逐渐地转向,背离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初衷与轨道,丧失蒲伯英、孙伏园主持时期坚持思想自由与理性批判的办报精神与宽容空间;与此同时,周氏兄弟经过十几年的不断积累与发展,在学问、同志、资本、时间、读者、编辑出版管理经验等诸多方面都已具备独立开辟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学场”的自信、能力与条件。与逐渐转向反动的《晨报》副刊彻底分道扬镳,开辟全新的“文学场”成为周氏兄弟的必然选择。周氏兄弟也在《语丝》的“文学新场”上又一次成为“新文坛双柱”。结论部分主要阐明现代传媒并不仅是文学作品的发布平台,仅仅承担传播文学作品的单一功能,它在真实呈现作家身处其中的复杂外部世界、激励与同构作家的文学创作、塑造文学作品的外在表现形态、推动文学作品的经典化、组织文学争鸣与论争、培养文学新人、集结文学队伍与社团、增强成名作家的文学声誉、吸引文学读者与引导读者的阅读审美趣味等多个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仅仅把现代传媒作为文学传媒看待,并不能完全展现它与作家文学活动关系的全体面貌与多样特征,只有把现代传媒看作作家以其为联系纽带从而开展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学场”,才能准确把握现代文学与现代传媒“同构”与“共生”的关系。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携手发展、相互成全的历史事实与历史经验,必将为我们全面理解周氏兄弟“五四”时期完整的文学活动图景提供一种全新的可能。
朱玉金[9](2019)在《论王富仁的鲁迅研究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启示 ——以《故乡》《孔乙己》《祝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现行人教版初中到高中语文教材来看,鲁迅作品在教材中占重要地位,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以及对《故乡》《孔乙己》《祝福》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鲁迅作品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绝大部分教师不关注鲁迅及其作品的学术研究成果,不能及时更新自己所储备的教学资源,对鲁迅作品缺乏深入的解读和思考;教学内容陈旧,解读鲁迅小说时仍然承续着旧有观念,缺乏新意和深度。可见,鲁迅作品的教学难度是比较大的,尤其是鲁迅小说,情节复杂、思想深刻、主题多样,加上它复杂的叙事艺术,大大增加了学生学和教师教的难度。王富仁是新一代鲁迅研究、现代文学研究者中的一个旗帜性人物,他致力于“回到鲁迅,作沟通鲁迅与当代青年的桥梁”,笔者通过认真阅读王富仁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总结出王富仁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解读视角为:一是力求让鲁迅成为学生们的精神支柱,二是在解读鲁迅作品时尊重鲁迅的创作主体性,三是注重把握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四是运用大量的叙事学理论来分析作品。从王富仁的解读视角出发去阅读鲁迅作品,能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鲁迅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本论文从王富仁的鲁迅研究成果,尤其是他对《故乡》《孔乙己》《祝福》的解读中,获得三点有益于中学语文教师解读鲁迅作品的启示:多角度挖掘鲁迅作品的深刻思想内涵、用人道主义视角分析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运用叙事学理论分析鲁迅作品的艺术价值。并试图以《故乡》《孔乙己》《祝福》这三篇文章为例,探究王富仁的解读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策略,提出了教学实践构想,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提供一些教学参考。
郭帅[10](2015)在《论《呐喊》《彷徨》中的重复现象》文中提出这篇论文的主题如题目所示,即阐述“《呐喊》《彷徨》的重复现象”,出发点有两个,一个是通过文本细读,探讨“重复”作为鲁迅小说的艺术手法,其具体的使用以及艺术效果;另一个出发点是立足于文学史的视野,借“重复”现象,来探讨鲁迅晚年停止小说创作,转而专注杂文创作的内在原因,并初步探索这种小说——杂文的文体转换,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流更替的关系。目前学界对鲁迅的研究已经达到相当水平,为了避免本文的论述流于宽泛,因此本文在绪论部分设置了三个点作为立论的基础,分别是文学家的鲁迅及其文学、共时性的文本内容与意义、开放的鲁迅文本及鲁迅研究。以上三个立论的基本点,基本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的属性,因此正文部分能够在“对象化”的便利中展开论述,较好地实现了一个直线型的掘进式的研究思路。在这个思路中,论文能够有效避免过多的侧面展开,借以实现文本事实——价值论证——意义推导的逻辑过程。按照这种逻辑顺序,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通过文本细读和数理统计,论证鲁迅小说中的意象重复。《呐喊》《彷徨》的重复意象有两类,一类是社会文化意象,一类是象征隐喻意象。该章的结论有两个,一是鲁迅将本不是意象的事物赋予某种诗意,进而发现并创造了许多意象,这些意象为他所独有并为后世沿用;另一个是鲁迅大量地重复使用这些意象,形成了他的小说的整体性和某种封闭性。第二章结合新批评的方法,对鲁迅的小说情节展开具体的分析和审美判断。在该章中,笔者着重分析的是两类重复情节,即作为细节的隐蔽性重复情节,与多文本共享的情节模式。通过论证,笔者发现,许多作为细节的隐蔽重复情节,具有非常有效的叙事功能,显示了鲁迅小说技术的微妙与美感。而通过探讨多文本共享的情节模式,笔者发现鲁迅小说在情节上的一定的相似性,乃至于某些内在规律。第三章是本文论证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在鲁迅小说的主题学这个问题上,已经积累着太多的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推陈出新较为困难。因此,在辩证地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采用对比阅读和影响研究的方法,通过论证《呐喊》《彷徨》的“姊妹篇”这种现象,以及《狂人日记》形态学与启蒙母题的关系,来探讨鲁迅小说的主题重复的问题。笔者在该章论证得出两点:鲁迅小说中存在至少八篇为“姊妹篇”;《狂人日记》由于其形态学的独特性,可以看做是鲁迅小说启蒙母题的发源,在鲁迅小说中处于某种“纲领性”的地位。第四章集以上三章之成,探究意象重复、情节重复、主题重复之于鲁迅和鲁迅研究的意义。通过对比《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杂文,并结合着一定的史料,以及回到文学史现场的一定的努力,笔者认为鲁迅小说中的重复现象是确实存在的。而且,一部分“重复”是鲁迅有意为之的艺术技巧,昭示着鲁迅精微深沉的小说艺术。另一部分“重复”现象,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鲁迅小说创作所具有的某种困境,即自我的重复性和文本的封闭性整体性。而为众多学者所论证的鲁迅晚年所谓的“杂文”自觉,正是这种小说创作困境的解决方式。结语部分,沿着第四章的理路,初步地表达了笔者的宏观文学史的想象,即鲁迅的从小说到杂文的文体转向,从细致深刻到直露粗豪,是否与五四文学到左翼文学的转向有某种“同构”的关系。因为这是另一个问题,而且需要相当复杂的论证,因此,笔者只是在结语中粗浅一说,作为新的问题而提出。
二、论《呐喊》《彷徨》的几个艺术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呐喊》《彷徨》的几个艺术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的启蒙与艺术的批判 ——《呐喊》《彷徨》研究之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激越时代”:启蒙的追求与艺术的批判(1913~1949) |
第一节 新文学阵营内对鲁迅小说的关注与评说(1913~1927) |
第二节 论争中的批评与探讨(1928~1936) |
第三节 身后的哀荣与研究的转向(1936~1949) |
第二章 “尊崇时代”:政治的规约与批评的变异(1949~1977) |
第一节 新的政治话语与研究的短暂活跃(1949~1962) |
第二节 日益严重的政治规约与泛政治化“解读”(1963~1970) |
第三节 文学的独尊与极“左”的评注(1970~1977) |
第三章 “重读时代”:启蒙的反思与艺术的再批判(1978~2013) |
第一节 “拨乱反正”的社会思潮与文学批评的复归(1978~1989) |
第二节 文学的“边缘化“与研究的多样化(1990~2000) |
第三节 启蒙的批判与研究的新趋势(2000~2013)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呐喊》《彷徨》的意象重复现象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呐喊》《彷徨》的意象重复及其表现 |
( 二) 社会文化意象的重复及其话语功能 |
( 三) 象征隐喻意象群的产生与意义机制 |
二、《呐喊》《彷徨》的情节与主题重复 |
( 一) 精微深沉: 作为细节的隐性情节重复 |
( 二) 多文本共享的情节模式 |
( 三) 匪夷所思的“姊妹篇”现象 |
三、“重复”所暗示的小说危机与杂文生机 |
(3)《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价值 |
1.3 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 |
1.5 研究方法 |
2 语文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分析框架 |
2.1 经典与经典化 |
2.2 文学经典与教科书经典选文 |
2.3 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影响因素 |
2.3.1 较高水准的艺术价值 |
2.3.2 批评家的阐释与评价 |
2.3.3 教科书的选收与阐释 |
3 第一次入选语文教科书的《故乡》 |
3.1 《故乡》的诞生 |
3.1.1 《故乡》的创作背景 |
3.1.2 《故乡》的创作渊源 |
3.2 《故乡》发表后文学界的评价 |
3.3 《故乡》何以入选语文教科书 |
3.3.1 作者视角 |
3.3.2 作品视角 |
3.3.3 读者视角 |
4 民国时期教科书中的《故乡》(1923~1949) |
4.1 民国时期文学界对《故乡》的阐释 |
4.1.1 事实文学视域下的《故乡》 |
4.1.2 情感文学视域下的《故乡》 |
4.2 民国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4.2.1 民国时期国文国语课程标准概述 |
4.2.2 民国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4.2.3 民国时期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
4.3 民国时期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
4.3.1 从回忆中看国语教学中的《故乡》 |
4.3.2 从助读和练习系统看国语教学中的《故乡》 |
5 “十七年”时期教科书中的《故乡》(1949~1966) |
5.1 “十七年”时期文学界对《故乡》的评价 |
5.1.1 基于典型人物的“农民问题说” |
5.1.2 基于社会批判的“社会反映说” |
5.2 “十七年”时期语文教科书对《故乡》的选编 |
5.2.1 “十七年”时期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概述 |
5.2.2 “十七年”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5.2.3 “十七年”时期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
5.3 “十七年”时期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
5.3.1 从助读和练习系统探析《故乡》的课堂教学 |
5.3.2 从教学参考书中探析《故乡》的课堂教学 |
6 新时期语文教科书中的《故乡》(1978~2000) |
6.1 新时期文学界对《故乡》的评价 |
6.1.1 为人生之“隔膜” |
6.1.2 为社会之“反帝反封建” |
6.1.3 为叙事模式之“艺术” |
6.2 新时期语文教科书对《故乡》的选编 |
6.2.1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概述 |
6.2.2 新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6.2.3 新时期语文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
6.3 新时期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
6.3.1 《故乡》课例之教学过程分析 |
6.3.2 《故乡》课例之教学内容分析 |
7 新世纪以来教科书中的《故乡》(2001 年以后) |
7.1 新世纪以来文学界对《故乡》的评价 |
7.2 新世纪以来教科书对《故乡》的选编 |
7.2.1 新世纪以来语文课程标准概述 |
7.2.2 新世纪以来《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7.2.3 新世纪以来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
7.3 新世纪以来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
7.3.1 《故乡》教学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
7.3.2 《故乡》教学语言艺术的品读鉴赏 |
8 《故乡》经典化历程的启示 |
8.1 文学研究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
8.1.1 多元化的个性解读,提升文学审美空间 |
8.1.2 渗透人文精神内涵,建构文学价值体系 |
8.2 政治思潮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
8.2.1 思想道德取向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
8.2.2 政治文化取向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
8.3 历久弥新:教科书经典选文的一般特征 |
8.3.1 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和经典性 |
8.3.2 常读常新,具有永恒性和时代性 |
8.3.3 适做课文,具有向生性和教学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南高与鲁迅小说艺术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概述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南高与鲁迅比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
一、南高与鲁迅在文坛上的地位及成就 |
二、南高与鲁迅在小说创作艺术上的贡献 |
第二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刻画艺术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 |
一、旧知识分子形象 |
二、新知识分子形象 |
三、革命派知识分子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
一、被驯化类的农民形象 |
二、腐化变质类的农民形象 |
三、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民形象 |
小结 |
第三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叙事视角艺术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叙事外视角艺术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叙事内视角艺术 |
第三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转换叙事视角艺术 |
小结 |
第四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情节及结构特性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情节结构共性 |
一、组装结构 |
二、开放结构 |
三、心理结构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结构特性 |
一、颠倒、交叉结构相结合艺术 |
二、对立与对比结构相结合艺术 |
小结 |
第五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语言与笔调艺术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语言艺术 |
一、多声性、复调性叙事语言 |
二、人物语言之人物对话与人物独白 |
三、叙事语言使用的创新性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笔调艺术 |
一、客观犀利的叙事笔调 |
二、讽刺幽默的叙事笔调 |
三、切实逼真的叙事笔调 |
小结 |
第六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异同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写作手法上的共鸣原因分析 |
一、历史背景 |
二、文化及文学养分相似 |
三、创作原则与创作动机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创作相异之因分析 |
一、国情与文化基础 |
二、身份阶层差异 |
三、个人阅历不同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 B《南高选集》作品目录及中文翻译 |
附录 C《鲁迅全集》作品目录及越南语翻译 |
致谢 |
(5)价值的毁灭—鲁迅小说的悲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及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鲁迅小说的创作时期与艺术特征 |
一、《呐喊》的期盼与希望 |
二、《彷徨》的孤独与绝望 |
三、《故事新编》的疏离与反叛 |
第二章 鲁迅小说的悲剧性表现 |
一、悲剧的界定 |
二、形象的塑造 |
三、情境的再现 |
四、价值的毁灭 |
第三章 鲁迅悲剧观念的产生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 |
三、西方近现代思潮的洗礼 |
第四章 鲁迅小说悲剧性的美学价值 |
一、国民性、现实性与社会性 |
二、自我解剖、自我反省与自我抗争 |
三、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新时期鲁迅研究范式转型的开启——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论争之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政治革命”到“思想革命” |
二、“反资产阶级”还是“反封建” |
三、“旧”与“新” |
(8)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外部条件:《晨报》副刊倡导新文学的动因 |
第一节《晨报》副刊历史溯源与内部革新 |
第二节《晨报》副刊与蒲伯英的历史贡献 |
第三节《晨报》副刊与梁启超的文学观念 |
第四节 “五四”文学革命与外部文学生态 |
第二章 内部动力:周氏兄弟对文学场的上下求索 |
第一节 周氏兄弟的初步尝试与《新生》的“未生” |
第二节 周作人的沉潜积累与《绍兴县教育会月刊》 |
第三节 周氏兄弟与《新青年》的相互成全 |
第三章 “一片崭新的文学场”:鲁迅与《晨报》副刊 |
第一节 耀眼的呈现:鲁迅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发表 |
第二节《阿Q正传》:“同构”与“共生”最成功的典范 |
第三节 纸上的论争:鲁迅杂感写作与社会批评 |
第四节 “凶猛的闯将”:《晨报》副刊与文学新人 |
第四章 “自己的”文学场:周作人与《晨报》副刊 |
第一节 周作人的贡献与“黄金时期”的《晨报》副刊 |
第二节《自己的园地》与周作人的文艺思想及转变 |
第三节 读者观念与周作人的表达方式及文章特色 |
第五章 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双向选择” |
第一节 周作人与被低估的“小半件”旧事 |
第二节《我的失恋》与周氏兄弟的无声退场 |
第三节 分道扬镳是“双向选择”的必然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论王富仁的鲁迅研究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启示 ——以《故乡》《孔乙己》《祝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访谈及分析 |
第二节 对中学生学习鲁迅作品情况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第三节 《故乡》《孔乙己》《祝福》的教学现状分析 |
第二章 王富仁对鲁迅作品的解读 |
第一节 王富仁解读鲁迅作品的视角 |
第二节 王富仁解读《故乡》 |
第三节 王富仁解读《孔乙己》 |
第四节 王富仁解读《祝福》 |
第三章 王富仁的解读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多角度挖掘鲁迅作品的深刻思想内涵 |
第二节 用人道主义视角分析人物形象 |
第三节 运用叙事学理论分析鲁迅作品的艺术价值 |
第四节 王富仁的解读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对中学生学习鲁迅作品情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3 《故乡》教学设计 |
附录4 《孔乙己》教学设计 |
附录5 《祝福》教学设计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论《呐喊》《彷徨》中的重复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暗夜中的黑色世界:鲁迅小说中的重复意象考辨 |
第一节 《呐喊》《彷徨》中的意象系统 |
第二节 社会文化意象的创造与当代内涵表现 |
第三节 象征隐喻意象的产生与意义机制 |
第二章 微妙与美感纠缠的叙事奇观:《呐喊》《彷徨》的情节重复 |
第一节 作为细节的隐性情节重复 |
第二节 多文本共享的情节模式 |
第三章 《呐喊》《彷徨》重复主题与叙事伦理 |
第一节 匪夷所思的“姊妹篇”现象 |
第二节 《狂人日记》的形态学与鲁迅小说启蒙母题发源 |
第四章 “重复”之于鲁迅和鲁迅研究的意义 |
第一节 一体两式:《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在重复问题上的关系 |
第二节 作为“断裂”的接续:关于鲁迅晚年杂文创作的现实动机探析 |
结语或新的问题 鲁迅小说——杂文的文体转向:在现代文学史的视野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论《呐喊》《彷徨》的几个艺术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的启蒙与艺术的批判 ——《呐喊》《彷徨》研究之综论[D]. 宋喆. 宁夏大学, 2014(08)
- [2]《呐喊》《彷徨》的意象重复现象辨析[J]. 郭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 [3]《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研究[D]. 赵晓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南高与鲁迅小说艺术之比较研究[D]. 郭文斗. 湖南大学, 2018(06)
- [5]价值的毁灭—鲁迅小说的悲剧性研究[D]. 唐克文. 安徽大学, 2020(07)
- [6]新时期鲁迅研究范式转型的开启——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论争之再思[J]. 黄海飞. 鲁迅研究月刊, 2017(07)
- [7]论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兼谈陈安湖同志对它的批评[J]. 袁良骏. 鲁迅研究动态, 1987(11)
- [8]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D]. 廖华力. 兰州大学, 2017(08)
- [9]论王富仁的鲁迅研究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启示 ——以《故乡》《孔乙己》《祝福》为例[D]. 朱玉金. 聊城大学, 2019(01)
- [10]论《呐喊》《彷徨》中的重复现象[D]. 郭帅.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