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苍梧县农业银行开展营业厅主任任期审计

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苍梧县农业银行开展营业厅主任任期审计

一、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苍梧县农行开展营业所主任任期审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信[1](2014)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文中提出金融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有赖于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推动。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与金融机构发展虽历经三次大的变革和调整,但还是无法根本扭转大量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和乡镇层级)依然存在着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2月出台相关政策,大幅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境内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在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期望通过大力发展扎根农村、服务于“三农”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农村资金的部分回流,充分利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层次少、经营方式活的特点积极“支农”、“支小”和“支微”;同时,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现行竞争状况,提高经济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自2007年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推出已有6年多,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究竟发展情况如何?它们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相比,有何发展特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是否达到了预期政策效果和目标?这正是本文选题研究的意义之所在。本论文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为线索,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发展机理和理论依据,并结合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三农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特征,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变迁及环境约束;然后,论文通过实地调查深入考察了我国三种类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现状、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找出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又运用试点发展的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支小”政策效果及影响政策效果发挥的制度设计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论文研究和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结合我国金融实际和三农发展需要,研究提出了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定位、三种类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和策略选择,以及相关配套改革措施。全文共包括六大部分,各章节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基本研究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和阐述。同时,本章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其中国外的研究动态主要从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演变、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国内研究动态主要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的新范式转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一般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体来看,现有文献集中于传统农村金融体制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的研究,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背景、发展环境、试点现状及问题研究的较多,而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特征、政策效果及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研究则较为欠缺。第二章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一般分析”。本章主要对比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在准入条件、经营特点及功能作用等方面的不同特色,并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的制度环境和理论依据。具体研究思路是,首先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接着对三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即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分别进行了界定;其次,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的背景和制度环境,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增加农村市场的资金供给和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局面。最后,还探讨了支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研究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体系改革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有其产生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依据包括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农业信贷补贴论、长尾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及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第三章是“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现状与发展特征考察”。本章主要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首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的总体发展格局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分别对三种组织形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现状、发展特征、成效及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的区域分布分析发现,三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发展速度最快,但分布明显偏向东部地区;有银监会批准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缓慢,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分布在东中西部相对均衡,但在资本总额和贷款规模方面,东西差距巨大。论文以福建省为例分析了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的试点现状、运营特征,认为村镇银行具有管理模式上与主发起行趋同化、运营支行化、定价管理粗放化、设立地点以县城为主等特点,存在着公司治理弱化、筹资难度大、经营成本高、盈利水平低、贷款风险高等问题。从福建及其他地区的小贷公司试点看,小贷公司的兴起推动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创新、拓宽了县域经济的资金来源,有效缓解了农村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问题,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民间非法借贷的蔓延;但小贷公司也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明确、融资杠杆率低、资金来源严重受限、专业管理人才不足、监管难度大等问题,论文还从法律定位、监管制度及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对小贷公司的问题根源进行了深层次的制度分析。本章最后,在比较分析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种运作模式(机构化运作管理模式、商业银行代管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的基础上,运用来自四川、河南和山东三地调查资料,重点讨论了政府主导型村级资金互助社在设立原则、资金构成、组织架构等方面的运作特征。研究认为,资金互助社具有社员入股产权明晰,社区主导、自我管理,强调社区瞄准和封闭运作、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帮扶机制等发展特征;在扶贫支农方面,资金互助社具有村镇银行、小贷公司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目前也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治理结构不完善、项目运转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第四章是“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效果分析”。本章首先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的目标、政策传导过程和传导机理;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照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三年规划目标,发现三类机构的数量规划目标只完成了60.7%,在地区分布目标上也没能实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农业大县和贫困地区倾斜的预期。接着,论文运用来自三省的农户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实证模型等方法,重点对村级资金互助社的支农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研究发现,农户是否参加互助社、是否使用互助资金与农户收入增长变量显着相关;但非贫困户利用资金互助社的机会更多,意味着互助资金对贫困户的支持力度还不足;农村互助资金使用效果的好坏,与借款农户的自身素质(如户主受教育年限、健康状况等)有着密切关系。调查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效果除了扶贫支农方面的经济价值,还具有融洽成员关系、干群关系等方面的社会管理功能,对村级社会治理具有积极的正向效应。本章最后深入探讨了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制度设计因素,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商业金融或普惠金融的性质(或目标)抉择、小型微利或规模经济的规模选择,以及经营策略选择、监管体制选择等制度设计层面,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严重影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发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要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回避或模糊处理这些制度设计层面的冲突。第五章是“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主要介绍和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其中发达国家重点比较分析了美国、法国和日本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特点及经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析了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农村金融制度特色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经验。分析认为,国外经验的重要启示在于:农村金融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本国国情,不能盲目照搬;强调政府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和保障等。第六章“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是全文研究的落脚点。针对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化问题,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经验,首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其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市场功能进行了总体定位;然后,根据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者各自不同特征,提出它们未来发展的各自模式选择及经营策略;最后,还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的具体建议。研究认为,在市场定位方面,要明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农村社区型小微金融机构和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生力军属性,坚持“支农、支小、支微”的服务原则和“特色化、能赚钱、可持续”的经营方针,并放宽准入条件、采取激励约束机制引进多元化资本投入,同时,构建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协同监管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方面,认为村镇银行未来发展可选择总分行制或控股公司制模式;小贷公司的未来发展路径既可选择成为专业化的贷款零售商,也可创造条件逐步改制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则应是多方合作、相融共生模式,包括资金互助社与商业银行联合发展模式、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区域联合发展模式、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模式。除了模式选择,论文还提出了促进各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顾“支农、支小”政策目标和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具体策略建议。最后,论文还从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财政和货币扶持政策、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建立存款保险和农业保险制度等视角,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相关配套改革的系列政策建议,特别强调了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风险的分担和转移功能,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保险机构合作、农村信贷产品与农业保险产品合作途径及意义。纵观全文研究,始终以可持续发展为线索,重点探讨了影响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问题。只有深入了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特征及发展遇到的瓶颈,找出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政策效果发挥的各主要因子,才能创新性地提出兼顾支农政策需要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模式。论文研究的主要特色及创新之处包括:一是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效果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性研究。论文较深入地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的目标、政策传导过程和传导机理,比较分析了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支小、支农”效果优劣,并通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社区互助性金融组织,不仅对农户家庭增收扶贫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还对村级社会治理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最后还深入探讨了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多方面制度设计因素,包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目标冲突、规模选择冲突、策略冲突及监管冲突等,认为制度设计层面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发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要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不能回避或模糊处理这些制度设计层面的矛盾冲突。二是创新性地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选择。从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兼顾支农政策目标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双重需要,论文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乡村社区型小微金融和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生力军的市场定位,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应该坚持“支农、支小、支微”服务方向和“特色化、能赚钱、可持续”的经营方针。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方面,认为村镇银行未来发展可选择总分行制或控股公司制模式,小贷公司则可选择成为专业化的贷款零售商或改制为村镇银行的发展路径,农村资金互助社则只有选择多方合作、相融共生的道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在设计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经营策略时,始终坚持支农政策需要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二者兼顾。三是结合福建省的试点调查资料,较全面地考察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历史、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探讨了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深层次制度根源,并提出了小贷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多种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论文从现行法律法规出发,深入讨论了小额贷款公司在法律上的模糊性质定位及对小贷公司经营的不利影响,分析了小贷公司未来两条发展路径的可行性及应具备的经营条件和制度环境,探讨了小贷公司现行的多头监管造成的有些管得太多、有些无人管的失序局面,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较全面的小贷公司发展策略及监管制度改革的建议。

张卫静[2](2013)在《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以山东省莱芜市农村社区建设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一个地级城市为个案,分别从地级、镇级、村级三个层次考察了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本文认为城乡关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全局性与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城乡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对于农村发展来讲,能否获得与城市相等的发展机会与条件是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宏观的农村问题必须透过微观的农村社区得以解决。在梳理我国农村社区发展历程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农村社区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认为在农村社区建设中通过完善的多元参与、公共服务、资本整合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定能实现农村社区的建设目标,实现城乡之间的融合。对于任何一项社会科学研究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探讨是最可靠的方法。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历程,认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经历了封建社会时期的乡里制、保甲制;民国时期的保甲制;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队社制、村组制的多次变革后,开始实施的农村社区制是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第三次变革,是适应发展变化的国情做出重大战略选择。在对农村基层组织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了我国实施农村社区建设的社会背景。本文认为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是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宏观背景,我国实施的乡镇政府改革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中观背景,村民自治中存在的各种缺失问题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微观背景。在推动实施农村社区建设时,我国部分城市社区与农村已经先期进行了社区建设,已有的实践经验为我们全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使我国农村社区在建设伊始就沿着科学、规范的道路进行。作为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农村社区建设要实现管理有序的目标需要转变社会管理方式,建立政府、社会、民间组织、公民个人多元参与的格局。多元参与是社会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将社会治理理论的多元化参与引入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治理理论本土化的具体体现,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的目标与方向。传统的公共服务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导致农民基本的公共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了公平正义的社会目标的实现。随着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必然要求政府实现职能转变,由行政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的作用,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一定信任、规范、关系网络基础上的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社会经济与社会的变革,传统的社会资本逐渐缺失,新的社会资本还未聚成。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增加社会资本的存量进行资本整合,为实现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建设目标提供保障。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进行的农村社区建设,多元参与的管理体制、服务均等的服务体制、资本整合的运行体制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也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走向。首先,多元参与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与逻辑起点。政治参与是政治社会化的基础,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多元参与机制,才能具有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可能性。其次,服务均等是连接多元参与及资本整合的连接点,只有建立完善的服务体制,使农村居民具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会,才能在微观基础上实现农民、社区、国家之间稳固的联系。再次,农村社区建设最终要实现社会的文明与祥和,这就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实现资本的集聚。通过以上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促进顺利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基本成果,建立一个体现公平正义与善治的社会。总之,农村社区建设是在“新四化”同步发展中的社区建设,是解决我国转型性社会发展中所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起点上的农村社区建设,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基础性工程。以上全部贯穿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是实现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理顺了以城乡关系为核心的各类社会关系,创新了社会管理体系,维护了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努力在社会建设进程中为实现城乡居民的“中国梦”而奋斗。

蒋武军[3](2012)在《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初探 ——以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信用合作运动发源于德国,20世纪初期合作运动进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信用社在全国普遍推广开来。建国后农信社体制多次变换动荡,最近一轮的改革自2003年开始,其主要措施是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至省政府,各省成立省级联社在省政府授权下行使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职责,将信用社统一到县级法人并实行增资扩股,人民银行发行有条件的专项票据进行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成立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改革至今,国家已经不再强调完整保持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质,农信社的情况发生了极大变化,分化趋势明显,部分农村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和资产充足率已达到现代商业银行的普遍水平,甚至开始跨区域经营,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仍占我国高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多数。本文以应用为导向,主要研究农村信用社行业宏观政策及其经济制度变更,本文采取以逻辑分析为主的思辨研究手段,辅以案例分析,研究过程如下:一,综合西方合作经济学派的主要观点,在理论上对合作制原理进行了辨析,提出由于合作制具有公共性、政策性的特点,因而天然适用于农业、手工业等弱质产业。二,剖析西方和东亚主要国家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历程,提出国外合作金融机构在市场经济下的发展演变对我国合作金融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比较和借鉴意义。三,梳理分析建国后农信社的发展沿革,将其划分为六个阶段,着重分析新一轮改革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与扶助三农的要求存在目标二元性矛盾,提出应允许农合机构因地制宜地选择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产权制度,构建多样化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四,探析省级联社权力来源,分析省级政府在农信社的管理上存在权责不对等矛盾。通过对改革后农村合作金融管理及监督体制的分析,提出省级联社改革的模式主导省级区域农信社改革方向,是下一步改革的关键环节。五,在政府及银监会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出服务三农、服务属地经济,同时加速股份制改造的要求的前提下,提出省级区域农村信用社下阶段改革的六种可选模式,包括金融服务公司模式、行业协会模式、金融监管模式、金融持股模式、统一法人模式、联合银行模式,六种模式在经营服务内容、管理体制、法人治理架构方面都有所不同,本文对各种模式的利弊进行比较分析,并以广东省农村信用社为例,提出组建联合银行是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继续深化改革的可行路径,在实践上对省级区域农村信用社改革路径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六,总结我国农村信用社多年来的发展沿革历程,提出如果没有长期政策作为支撑,改革初期产生的成效将会迅速弱化。因而本文针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暴露出的问题和结构性矛盾,提出应尽快加强制度保障,建立推动农信社可持续发展和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并在立法支持、产权制度改革、担保与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八点具体政策建议。

张彦台[4](2012)在《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文中认为在民国时期的华北城乡市场中,为买卖双方从中说合构成交易、代客买卖或为买卖双方执掌度量衡器而从中收取佣金者——牙商不可或缺。研究牙商既可以显示民国时期的经济运行实态、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国家和地方税收、政府的商业政策,也可反映市场结构变迁、商业资本的运转和增殖、区域文化等内容。本文主要利用档案资料和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保存、未刊的社会调查资料系统地研究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在民国以前,华北牙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是单个的、零散的,经商活动各自为战。民国以降,政府改变了压抑商业、歧视商贾的态度,对商业的封建束缚随之放松。“牙帖定额化”制度的取消使华北地区牙商群体迅速的发展壮大。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时期:1912——1928年,华北牙商快速发展阶段、1928——1937年,华北牙商繁盛阶段、1937——1949年,华北牙商曲折发展阶段。牙商所经营之产品,以农副产品为主。民国时期,牙商开设的牙行资本组织形式包括独资、集资与股份制三种类型。由于行业经营活动的差异性,各种牙行的人员构成和各自分工也各有差异。牙商一般具有某些特殊才干:对货物有鉴别能力、善于沟通的能力、善于交际的能力等。华北牙商的经营职能包括:栈房职能、中介代理职能、信息和服务职能、金融职能、公证和收付货款职能、对市场进行管理的职能和批发职能等。牙商在工商界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并执商界之牛耳,与独特的经营谋略密切相关。在营业收入方面,牙商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他们能凭各种不同的本领,以种种方法来敛财。牙商在经营运作中不仅需要一定的支出,而且往往要以大量的资金投入经营过程。民国时期牙商群体的构成广泛。既有弃政经商的官僚,也有靠盘剥百姓积累财富的地主和豪绅;既有资金雄厚的资本家,也有无任何资本的贫农和无业游民;既有从旧式商业中走出来的商贾、学徒,也有新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既有亦官亦商的代表,也有半农半商的典范。一个成功的牙商背后,往往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说,牙行成功的客观条件就是这个社会关系网络的有效性,在这张关系网中,牙商与政府、帮会、购销客户、出口商、金融、保险业、脚行、转运业等保持密切的关系。交易场中,几乎所有行业的牙商都有一套神秘的行话和暗语。行话与暗语既是民间秘密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民俗语言文化。牙商的行话与暗语,一方面是牙商群体内部交际的工具,主要用来保守牙商内部秘密、有维护牙行利益的功能;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牙商阻断买卖双方知情的手段,便利于牙商对生意的把持。除了语言以外,民国时期,活跃在华北地区集市上的牙商衣着穿戴也很特殊。牙商对近代市场经济下的流通、生产与消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重要的是,牙商资本向工业领域扩展,成为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资本来源。牙商除了向企业家流动外,还有个别的牙商向银行家流动。早期牙商的主要职能是介绍买卖,保持着代客买卖的中间商性质。但不少在城市营业的牙商很快就突破了这种经营范围,有的直接经手办货,自营大宗买卖,开始转化为批发商、实体商或牙商兼实体商。凡市场买卖交易的货物,只要是经牙商为媒介的,统要承担相应的税负。华北牙商的税负制度大概有四种形式:牙税盈余制度、牙税等级制度、牙税包商征收制度和牙行营业税制度。政府向牙商征收税负的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种:政府自征牙税法;牙商同业公会代征牙税法;招商招标承包法。牙商税负是地方财政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937年前,华北各省市的牙税和牙帖捐的收入逐年增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华北牙商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挫折,牙税的收入也相应的减少。从理论上来讲,牙税性质本质上应该以牙商为课税的主体,以牙商所获得的佣金为课税的客体。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完全如此。牙商税负除了汇解到各省财政部门外,还要留拨一部分作为地方经费。税款主要用于地方行政建设、教育经费、军费、公益性事业或其他事项。牙商在遇到税额过重、战争摧残、自然灾害等情况下,其应缴纳的税课可以呈请政府批准核销减免。牙商的营业执照称为牙帖,牙商只有领取牙帖才能开展中介代理活动。民国时期按照政府规定和商业管理,牙帖的传承与继替呈现出多种方式:牙帖继承制、牙帖连任制、帮帖替代制、商民申请制、官府招募制和牙帖租用制等。牙商必须经政府登记注册,办理某些正式的手续,才能从政府领取管理机关核发的牙帖。领取牙帖后的牙商,其合法经营活动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的保护。牙商如果在牙帖有效期内因故歇业,必须到官府办理注销“牙帖”的手续。在中国牙商事业发展史上,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牙商法规和华北各省市地方性牙商法规,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体现出了牙商法制建设由传统到近代的渐进发展历程。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牙商法规和华北各省市地方性牙商法规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体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其对新中国的经纪人法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的经纪人法规中的若干规定可以在民国牙商法规的传统中找到根源。档案和文献史料显示,华北牙商纠纷数量和类型均出现增长趋势;牙商纠纷的形态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姿态:在追逐利益面前,政府、牙商、商户、农民、商会、同业公会等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纷争不断,甚至发生多起群体性事件,构成对社会和商业秩序的严重威胁。纠纷解决的途径与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华北牙商具有明显的区域独特性。一方面,他们推动了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华北专业市场的兴盛;另一方面,华北牙商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牙商在积累了丰厚的利润后,将资本向流通领域、生产领域和金融信贷领域扩张和转移。这种扩张和转移即体现了资本的周转和增殖,又体现了中国近代商业的进步。牙商、牙商文化与市场经济扩大的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牙商是民国时期商品生产规模扩大与市场经济扩大的产物;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扩大又同时呼唤成熟的牙商和牙商文化的复兴。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繁盛与演变除了地缘、血缘与业缘关系外,更主要的是由一种精神、文化来支撑的。推进民国时期华北牙商文化的复兴对于商业的繁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具体而言,市场经济的扩大需要发扬华北牙商的三种精神文化:诚信公平、义利并举;信息意识、调和折中;竞争协作、创新进取。

黄笠[5](2012)在《历史与现状: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司治理历来为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在我国,自开始国有企业机制改革以来,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已经在各个学科中全面展开。既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大多偏重于公司整体治理而较少从董事会治理层面来展开论述。实际上,伴随着现代公司的不断壮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愈明显,两权分离下的授权经营模式使得公司治理中存在的多数冲突实际上主要在董事会里产生。不管是董事会与股东,董事会与监事会、经理层及其他利害关系人,还是董事会自身内部的权利安排,都是公司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而,有必要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大框架内,重视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权利冲突的中心和“主战场”地位,从而更为深入细致地考察其治理结构与运作制约。与公司治理结构着重强调公司内部权力的架构与制衡不同,目前的董事会治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董事会运行的基础元素以及董事会的实际运行状态的考察,以基础元素的筛选合理与否以及运行情况优劣作为评价董事会治理绩效的标准。在上市公司中,银行占有特殊地位。截止到2010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已达16家,原有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有关资料显示,工商银行以超过1600亿的总利润位居全部上市公司之首,建设银行也突破千亿元利润大关,紧随工商银行之后。2010年前三季,16家银行的盈利总和为5248亿元,同期沪深A股总盈利为12071亿元,银行业占了43%。2009年,16家上市银行的盈利总和为5075亿元,同期沪深A股总盈利为11784亿元,银行股占了43%。。16家上市银行自上市以来总共融资12202亿元,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股市是一个银行股市,似乎并不牵强。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银行治理存在着与其他企业显着的差异性,在目前企业的融资模式依旧以银行为主及存在广大存款人的形势下,商业银行的外部性决定了其任何举动均会引来广泛的社会影响,任何关于治理结构的转换优化策略必然慎之又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探讨完善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治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在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中,新世纪以来兴起了关于“最佳实践模式”的广泛讨论,围绕着是否存在所谓的最佳模式以及其他模式如何向最佳模式演进的问题,从经济学界到法学界倾注了大量的心力,学者们通过比较研究对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全方面的细致考察和研究,比较不同国家治理模式的异同,总结良好经验,探寻发展轨迹和路径。各主要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安排的现状和特点,都源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股权结构状况、政治法律制度等社会条件。这些不同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和漏洞。为此各国都在学习他国的成功经验,根据本国国情完善和发展自身制度。具体到商业银行的治理模式,同样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倾向与实践选择,模式的优劣之争以及不同模式之间的相互协调。在面对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时,如何认识他人,认清自我、取他人所长为己所用,使优秀外来制度内化并有效运行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有其独特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独特性必然会反映在治理模式之上,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的治理经验,同时兼顾我国的国情及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学术课题。实践经验支撑理论研究,反过来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的实际状况却显得扑朔迷离,学界的大量精力集中于基础理论辨析与移植,却很少有从实践的维度展开研究。笔者认为,应在实证数据地分析中,准确地把握现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实际状况,以较为完善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为基础,依据研究目的,选取参照元素,量化具体数据,从董事会的运行基础和实际运行状况两方面出发,在一定方法论的指导下针对现时突出问题以及至为重要却隐而不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此外,以往的研究往往从单个的治理案例出发,从策略分析开始延伸到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变通情形,而缺少对整体结构的观照。因此,应当在考虑了治理环境和制度约束之后,依据具体情况选取研究治理对策组合的方法。本文从两权分离、委托代理及公司社会责任和相关利益人理论探讨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问题存在和发展趋向的理论基础,从纵向历史角度对早期金融机构包括山西票号、近代民营银行中的公司治理元素进行了分析和考量,以期为完善我国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提供历史的借鉴经验。分析比较了当前世界范围内金融组织的主要公司治理模式在治理结构、内部制衡、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不同的取向和特征,提出了制度引进时需要关注的点,并利用上市银行作为公众公司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所反映出来的各种信息,通过对16家上市商业银行在董事会的构成基础和董事会的实际运行状况的横向对比考察,真实地反映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上的异同点,最后运用契约理论下的“委托一代理”分析范式,观察在“机会主义行为”的不同表现情形,探究治理策略的可能结果、走向和强度上的同质与差异性,依据元素互补的既定假设,在动态的体系中分析具体的代理问题,从而为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贾开民[6](2010)在《泰安市农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文中提出论文以泰安市农业银行为例,在对泰安市农业银行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评价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和探讨了泰安市农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果:第一,人力资源现状评价结果显示,无论是从区域金融资源的分布还是从业务发展上看,泰安市农业银行人员配置都呈现出不匹配的现象。支行机关人员占支行人员比重较高,全行机关人员占全行人数比重较高,机关人员庞大,一线经营人员占比少;市行和支行中后台人员偏多,行际间差异较大,人员岗位分布差异比较明显。支行范围内的客户经理和理财经理等岗位人员严重短缺,业务营销人员占比太少,业务对外拓展发展的能力不强。全行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趋势明显,没有形成梯次结构,年轻员工占比低,支行机关人员老化现象突出。全行员工整体学历水平偏低,但结构分布不平衡性明显,人才倾斜于分支行机关配置,分支行机关人才洼地效应明显,高学历人员比例按层级逐级递减,网点高素质人才匮乏。第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分析表明,构建一套适合面向“三农”、商业运作、功能完善、效用突出的风险控制新体系,人力资源规划极为重要。在人员的招聘与录用制度上,泰安市农业银行实行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内部招聘方式导致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外部招聘主要通过中介机构推荐、应届大学毕业生应考等方式。人力资源开发部门缺乏专门的人力开发管理人才,人力资源开发目前主要通过培训进行。由于培训资源有限,培训解决的只是一些结构性、应急性问题,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还需要更多的途径。泰安市农业银行员工的薪酬制度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加奖励工资四部分组成,且较为固定。在对员工的绩效考核管理方面,基本上能做到目标任务明确,健全了岗位的责任体系,科学制定了目标计划,并实行动态管理,激发绩效管理的活力,职能与任务基本相统一,通过以激励为导向,并努力营造良好的绩效考核管理氛围。第三,研究表明,泰安市农业银行人力资源岗位结构和素质结构不合理,表现为总量相对过剩,人员效率不高;资源分布不平衡,素质结构不合理;准入政策限制,人员年龄出现断层;思想认识偏差,人才氛围欠佳等四个方面。工资分配机制不完善泰安市农业银行人力资源岗位结构和素质结构不合理,表现为总量相对过剩,人员效率不高;资源分布不平衡,素质结构不合理;准入政策限制,人员年龄出现断层等方面。在人岗匹配的程序上,缺少明确合理的规范,管理人员及重要岗位人员未真正形成定期交流制度。专业性职位采用了管理人员匹配的方法,强化了官本位思想,削弱了专业性。缺少系统的不称职人员淘汰制度,使人员素质优化和提高人员岗位匹配度减少了动力。薪酬分配过分依据人的行政级别,分配一般以人员为导向,依然带有平均主义的倾向。专业技术职务级别的工资上升空间小。对人力资源规划的认识仅局限于操作层面,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缺乏长远目标规划和要求,只是职位空缺人员不够用时才想到要进行招聘,难以实现企业宏观上对整个经营战略统筹安排,最终导致分行内部人员结构紊乱。第四,我们认为,泰安市农业银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应合理配置岗位,改善岗位结构和人员素质。努力减少人员总量,提高人员效率,合理摆布资源,使人员素质结构进一步合理化;打破准入政策限制,积极补充人员,形成不同年龄段、不同层级的人员梯队。建立科学的岗位序列。对不同岗位序列设定统一的晋升渠道,使员工的上升渠道由传统的“L”型变为“Y”型。全面引入产品“计价制”,建立合理的工资分配机制。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加强员工的素质培训和潜能开发。科学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规范有序的岗位体系,开展分支行内设机构定岗定编,完善市场化用工机制,建立公开竞聘和“双向选择制”,全力抓好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工作。通过强化信贷产品组合、信贷产品和其它产品组合,以集群式贷款为主,建立多种担保方式,实施多产品组合渐进式管理,完善定价机制,创新还贷机制,完善考核机制、加强人员培训等方式,积极转化工作模式,努力适应“三农”工作的要求,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蒋满霖[7](2010)在《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温总理在2009年人大会议上曾引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来表达对新农村建设的关切。改革开放31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然而,在巨变之下,不可否认的是在建国60周年的今天,作为新农村建设核心的“三农”问题仍然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中国的农村,特别是在广大中西部农村距此目标还有多远?作为有着悠久的小农农耕文明,长时期的城乡二元分割,目前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之中的发展中大国,如何解决“三农”?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革命、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四次大的变迁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作为旨在破解“三农”的第五次制度变迁的新农村建设的绩效关键取决于什么样的途径。事实上,新农村建设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文明,更多的是社会、文化、生态和政治文明。这些内在要求与论文界定的农村金融生态的本质是一致的,只不过“三农”是问题的起点,农村金融生态是手段,新农村建设是目标。因此,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最有效途径。那么该如何优化?在制度长期相对缺陷的中国来说,必须要依赖制度创新。建国后促成的几次农业大发展的关键因素并非大量经济投入,而是制度创新。由此,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如何通过构建制度创新框架诱导农村金融生态的优化。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农村金融生态可以破解的“三农”?本文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试图从学科前沿构建全新的理论框架,来诠释“农村金融生态”,摈弃目前大多数的“金融生态”加“农村”就是农村金融生态的研究模式,甚至为颇受指责的农村金融“平反”。为此,本文原创性地从农村金融主体群落、农村经济主体群落和农村金融生态生境三个维度设计一个动态的揭示农村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和金融内在机理的农村金融生态的“金字塔三分图”。这是在新的逻辑起点上构建一个全新的逻辑体系。为此,论文以“金字塔三分图”为主线,分三大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是分析基础,包括第一、二、三章,侧重于构建新的农村金融生态的逻辑体系。论文从12个“一号文件”为切入点,提出基于新农村建设和“三农”的研究背景,而后系统地剖析相关研究动态,以此形成本文独特的视角,进而在对“三农”、“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生态”的逻辑关系进行诠释的基础上,科学的从“塔尖”显性的农村金融主体群落、“塔腰”半显性农村经济主体群落和“塔基”隐形的农村金融生态生境三个维度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的“金字塔三分图”。同时,从国外的实践中寻找对中国的启示。第二部分是分析过程,包括第四、五章,侧重于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的分析过程。论文定性的从“显性”的农村金融主体群落到“半显性”的农村经济主体群落,最后到“隐形”的农村金融生态生境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制度剖析,以昭示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以在总体上分析出农村金融生态恶化的制度缺陷。进而,利用“金字塔三分图”理论创新中设计出的指标体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部农业大省安徽省为个案,对农村金融生态进行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实证,以对制度因素进一步剖析和验证。第三部分是分析结果,包括第六、七章。从分析看,制度是影响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原动力。在对农村金融生态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从金融、农村经济等配套制度和生境的核心制度(主导因子)来构建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框架。论文以独特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诠释“农村金融生态”,通过制度创新框架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旨在为破解“三农”提供新的研究范式。论文原创性给出了一个较科学的,包括观点、方法和政策的农村金融生态的理论框架。创新意味风险,论文也许不够精致,但至少为新农村建设途径的研究独辟蹊径。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1.在中国,研究“三农”几乎永不过时。从某种程度说,“三农”、“农村金融生态”和“新农村建设”在本质上基本是一致的。“三农”是问题的起点,新农村建设是终点(目标),从起点到终点的途径很多,如资源、技术和制度投入等。只不过是在中国,农村金融生态是最好途径,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优化过程就是“三农”问题的破解过程。2.从国外实践看,“三农”也长期存在过。国外政府都不遗余力在完善制度的前提下,对“三农”进行扶持,农村金融几乎就是“政策性金融”。当然,国外的经验并不能简单借鉴,但他们对“三农”的偏爱态度和对城乡平等的尊重,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3.到底什么是农村金融生态?应该说,现有研究几乎是“指标简单罗列”的逻辑。论文原创性的从农村金融生态的最内在的逻辑从农村金融主体群落、农村经济主体群落和农村金融生态生境构建“金字塔三分图”,完善了农村金融生态的内涵与外延。4.从定性看,“显性”的农村金融的矛盾、“半显性”的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是农村金融生态恶化的外在表现,其取决于“隐形”的生境的缺陷,而这源于制度缺陷。其实农村金融生态优化是指一种高水平的生态均衡,达到新农村建设目标,以破解“三农”。5.农村金融生态质量是可以评价的。论文选择具有“三农”代表性的中部农业大省安徽为个案,从三个层次对农村金融生态质量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实证,结果显示处于“塔基”隐形的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执法效率、社会诚信等主导因子成为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关键。这也进一步对农村金融生态“金字塔三分图”创新的科学性的肯定。6.东部、中部和西部的诱导性的制度创新框架应该有一定的差异性。金融制度和农村制度仅仅是配套制度,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的核心制度框架(农村金融生态的主导因子)才是生境制度。其实,最核心是价值观层面的文化。在中国,对于政府来说,应该从思想深处尊重城乡的平等性。同时,在全社会积累出城乡平等的价值观。

张援菲[8](2010)在《农业银行宁乡县支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中国农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战略目标之一,如何做好对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同时,又能确保风险可控和适当回报是摆在农业银行面前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六大首次突破性地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并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范畴。表明“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向县域经济侧重的转换阶段。因此,研究县域经济的特点,探讨在县域经济环境下的金融支持措施,是农业银行在股改后长久发展战略和现实经营策略相结合的重大问题,对于目前农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本文以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等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在县域经济视角下金融如何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文章首先从内在机理上探讨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总体思路,为下文的分析打下基础。其次,通过案例分析的模式,对农业银行宁乡县支行金融支持宁乡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做了详细叙述,重点分析了宁乡县金融需求和供给分析,通过系列数据分析,完整的描述出农行支持宁乡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并从内外两个维度阐述了目前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把研究的视角投向了国外做的比较好的国家,重点分析了孟加拉国和法国等区域经济发展的做法和取得的经验,并得出了三大启示。最后,文章从调整银行内部经营策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政府支农政策降低信贷风险和加强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银行宁乡县支行支持县域经济的建议。

钱振伟[9](2010)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 ——基于对部分州(市)县实践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跃升。“分蛋糕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最主要社会矛盾之一。为此早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的宏伟蓝图。但是我国人口多、基础差、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等基本国情依然没有改变。这就导致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与政府的社会保障资源供给不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快与制度执行能力不强,城乡居民渴望参与社会保障政策制定的政治诉求与社会保障公共选择的偏好显示机制缺失等矛盾。总的来看,要实现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伟蓝图,就需要实施一系列的战略举措,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填补制度缺失,使城乡居民都覆盖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内;二是提高管理服务体系的制度执行能力,使建立的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贯彻和实施。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深入,特别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的推进,当前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建设已经落后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原有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弊端愈加显露出来: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承载力不足,制度运行机制不顺和效率不高,政出多门和多头管理,“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缺乏部门联动机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社会保障财权和事责的不匹配;社会保障法律不健全、社会保障监管虚化;劳动监察保障机制薄弱,执法不到位;各县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职能被割裂分散,经办管理流程欠规范和统一,管理信息系统不统一;对乡镇社会保障所实行“以块为主,以条为辅”的管理体制,导致经办人员“在岗不在编”。随着保障对象范围的快速扩大,基层社会保障部门超负荷运转,“没有枪没有炮,只有冲锋号”的困境将进一步凸显,其经办能力已经不能适应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快速推进的需要了。可见,当前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成为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水桶效应”中的短板,严重制约社会保障制度效率的发挥,是社会保障城乡统筹成败的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提出“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的命题。本文共九章,主要内容分别如下:第0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的界定等。第一章: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理论基础: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为了能更好地指导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实践,使得理论和对策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笔者首先从我国社会保障实践等角度回答了本文的经济理论基础为什么要采取“新公共管理”视角的命题,然后以“效益论”(Utilitarianism)(与“契约论”Contractualism相对应)为基础,论述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效率理论,并用罗尔斯的正义论哲学思想,把公平和正义理念纳入到社会保障的制度效率分析中,试图修正“社会保障的新公共管理”的效益论。同时提出社会保障资源配置、社会保障产权、社会保障交易费用、社会保障治理等概念和理论视角。具体如下: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的资源配置理论,如社会保障资源配置内涵、社会保障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接着对社会保障进行了产权分析,提出社会保障交易费用概念、社会保障产权与制度效率的关系;分析了社会保障公共选择偏好显示机制和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紧接着分析社会保障治理的内涵、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治理和社会保障治理的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并把“政府购买服务”纳入社会保障治理分析框架,分析商业保险公司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提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流程再造和“小政府,大社保”的社会保障治理目标。第二章:构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效率分析框架。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的视角下,分别阐述了社会保障资源配置、社会保障产权、社会保障交易费用、社会保障公共选择与制度效率的关系。同时,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效率的决定因素和社会保障制度管理体制对制度效率的影响。把盖瑞.J.米勒教授的管理困境理论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流程再造纳入到社会保障管理的机制涉及分析中,构建一个“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效率分析框架”。第三章: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制度变迁。本章纵向分析了我国明清两朝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历史变迁和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并试图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失败的历史教训,为我国当前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城乡统筹提供启迪和借鉴。具体如下:(1)清朝商人参与社会保障事业,特别是慈善事业。社会保障机构商业化运营,使得机构规模较小、运作灵活、运营成本低,效率相对较高。这给我们启示:一是,政府要引导社会资源向社会保障事业倾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探索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流程再造,形成“小政府,大社保”的社会保障治理目标。另外,康熙年间创立的大臣监集制度以加强对常平仓运营的监管,这启示我们要建立中央垂直管理的独立于社会保障部门的社保基金监管机构,对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行形成有效监督。同时要继续发扬“达则兼济天下”等儒家传统思想,积极引导民间资源参与到社会保障事业来;(2)从民国时期社会保障史看,这段时期不仅是社会保障思想转变时期(明确了国家的社会保障责任),而且是社会保障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一个分水岭,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民国时期的政局不稳、政令不畅、腐败丛生、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和缺乏监管,导致社会保障资源配置混乱和制度难以执行;(3)通过回顾新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变迁之路,笔者深深感到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已经发生转变:从“社会控制”走向“社会公平和正义”,从“管理”走向“服务”的历史性飞跃。这是思想认识上质的飞跃。同时,我们也需正视当前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问题,如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和缺乏部门联动机制等。管理体制不顺是导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第四章: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在对部分州(市)县的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调研及对城乡居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主要从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两个方面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当前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社会保障管理法制建设滞后、运行机制不顺、政出多门,缺乏部门联动机制、社会保障公共选择显示偏好机制缺失、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障治理机制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不尽合理,事务管理划分不清等。第五章:国际社会保障管理经验的借鉴与启示。提出了社会保障管理模式分类标准,借鉴了国际社会保障管理经验。德国经验是:600多家医疗保险公司参与医疗保险经办服务体系,这对我国政府购买社会保障服务经办服务,实现流程再造有积极启示作用;英国经验是: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监督社会保障事务,国家还建立完全独立于社会保障部之外的监督机构,对社保基金使用及安全运营形成有效监督;美国经验是:社会保障法律体系齐全,社会保障机构设置的依据是法律;日本经验是:社会保障改革非常注重社会保障制度环境的改革,而不局限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改革。根据社会保障项目的成熟程度,分别立法,最终形成一个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由国家财政统一管理使用养老保险资金,以保证管理和运营高效和安全。大藏省负责对养老、医疗保险金的担保运用和编制预算,具体营运由分布在全国的1000多家保险公司负责;韩国经验是,强调和支持家庭保障的作用,建立“家庭保护福利”模式。建立社会保障的褒扬与惩罚机制。建立就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积极失业保障体系等。第六章: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绩效评价分析。社会保障的制度效率是由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对其资源配置效率决定的,并通过社会保障管理绩效体现出来。所以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社会保障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分析:首先,“集成”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和计量经济学技术,建立了“嵌入PCA模型和指数变换的DEA绩效评价模型”,并利用我国大陆地区31省市(区)POOL数据,对社会保障管理绩效进行宏观评价分析;其次,在对云南楚雄州南华县、昆明市的嵩明县、寻甸县、大理州宾川县等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各项保障制度的Binary logistic模型,分析如何改善社会保障微观主体(需求者)的“满意度”及相关因素,以期提升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管理绩效评价。第七章: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城乡统筹的难点及约束条件。本章从“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承载力”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财政责任”两个视角,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难点和约束条件。创造性提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承载力概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维度:一是,社会保障微观主体的承载力;二是,社会保障客体的承载力;三是,社会保障外部环境承载力。并根据指标体系,从农村居民“缴费能力”低与城镇养老保险参保门槛高、城乡居民的“就业方式”与“收入来源”差异、经办能力、养老保险关系和基本社会保险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等指标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城乡统筹的难点及约束条件;同时指出,社会保障治理主要体现在各级政府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上。澄清了中央与地方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误解,得出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已形成“地方请客,中央埋单”的格局,地方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对中央财政补助的依赖将进一步加深,县级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不合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的财权和事权未能相对统一等约束条件。第八章:建立和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政策思路及建议。本章提出了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以适度集中、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以政府为主以市场为辅的社会保障资源配置等原则;提出了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以政府管理为主,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进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流程再造,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和农村金融机构等参与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省管县的经办机构管理模式;最后提出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框架和政策建议。从理论和研究方法两个维度看,本文可能有六处创新:第一,本文在回答为什么采用“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在汲取它有益思想的基础上,将产权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移植到社会保障政策的领域中,并结合公共选择理论、集体行动、治理、管理困境等理论,以管理绩效评价技术为支撑,试图构建起一个以经济学、管理科学为基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效率分析框架”(资源配置理论-产权理论及交易费用-公共选择理论-治理-管理绩效评价-制度变迁)。并从这个理论分析框架去审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城乡统筹,研究带有一定的基础性和原创性。同时,也把“制度分析”引入社会保障的“新公共管理”研究领域,丰富了新公共管理的分析工具——新公共管理的制度分析方法。第二,提出了社会保障资源配置、社会保障产权、社会保障交易费用、社会保障治理等概念和理论新视角。笔者受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斯特罗姆应用制度分析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分析公共经济管理行为的启迪,把资源配置理论、产权理论、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理论、Gary.Miller的科层的管理困境理论引入社会保障研究,提出了社会保障产权、社会保障交易费用、社会保障治理等概念和理论视角。同时把“政府购买服务”纳入社会保障治理分析中,并提出了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流程再造和“小政府,大社保”的治理目标,如描画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流程再造图,见图8—1和图8—2;应用翔实的调查案例去例证资源配置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移植到社会保障领域研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力求用事实说话,用实例引发我们对新理论视角的思考。第三,把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承载力”概念移植到社会保障研究领域,较为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承载力”概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承载力指标体系去审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城乡统筹的难点和约束条件,为社会保障管理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第四,集成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技术。不仅证明了DMU的输入或输出变量经过指数变换后不会改变DEA线性空间特征的相对性的定理,而且还建立了“嵌入PCA模型和指数变换的DEA绩效评价模型”,并利用我国大陆31省市(区)POOL数据,评价了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的管理绩效。第五,在对大量城乡居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农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各项保障制度的Binary logistic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与社会保障微观主体(需求者)“满意度”相关的因素,通过改善这些因素以提高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管理绩效的评价,促进社会保障管理绩效的提升。第六,受Merton(1969)的有关模型的启发,笔者推导出“基本社会保险基金是否应该投资股市分析模型”,对基本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股市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再根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养老资产损失情况,反思社会保障完全市场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并认为基本社会保险基金进入股市应该摸着石头过河,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评估“入市”后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基本养老保险中的统筹基金应以国债型投资为主,减少银行存款比例;个人账户基金应加速市场化进程,允许适当比例的基金进入股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应尽快充实和拓展投资渠道:加速研究和制定基本社会保险基金进入股市的严格监管机制;建立由中央垂直管理并独立于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社保基金监管机构。另外本文还有一些写作特色:①力求用事实说话。受到华盛顿经济系教授Y.巴泽尔的《产权的经济分析》一书“用例子说话”的书写风格的影响,笔者也尝试应用翔实的调查实例去例证资源配置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移植到社会保障领域研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用实例引发我们对新理论视角的思考,如以“四川省德阳市政府向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购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服务”和“江苏省江阴市新农合模式”为实例来佐证通过政府购买社会保障服务,引导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流程再造、实现“小政府,大社保”治理目标的可行性。同时通过总结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好的基层经验,并以实例分析的方式提出政策建议;②学科交叉性强。融合了社会保障、管理科学与工程、制度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学科的知识;③以史为鉴。论述了明清以后(含这两朝)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历史变迁,对建立和健全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提供有益借鉴;④以调研为基础。先后通过云南、福建、重庆等地10余次调研,取得大量材料数据支撑论文写作,并把基层部门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研究,比如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流程再造概念来源于德阳市新农保的实践和江阴市新农合模式。

孟凡祥[10](2010)在《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研究》文中认为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同时,农村金融又属于高风险行业,农村金融体系具有天然的脆弱性,金融风险的积累很容易导致农村金融的动荡,破坏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尤其在当今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农村金融很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金融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制度是重要的”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建立更加经济有效的金融制度和体系,控制农村金融风险的发生,确保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一直受到我国金融部门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论文借助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现代经济金融理论与方法,详细分析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并以此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变迁的历程进行划分和分析。从我国农村金融度变迁的历程看,改革开放前我国建立的是大一统的金融体系,国家对金融资源的分配主要依靠行政指令,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以市场为取向的金融制度变迁,我国农村金融也逐渐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从变迁的特征看,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具有政府主导、渐进性的特征。同时,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还存在过度行政干预与寻租现象、农村金融组织缺乏独立性、市场准入的过度限制等制度供给过剩问题,同时也存在金融产品、存款保险制度、信息披露和金融立法等制度供给不足的情况。农村制度变迁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村金融风险不断演变的过程。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不同时期,农村金融的制度风险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利益取向是带有利己色彩,利益主体在博弈过程中的不同利益取向势必造成制度变迁中的制度的瑕疵和不完善现象。而新制度上的不足和缺陷又会成为利益主体博弈谋求利益的途径,从而加大了制度方面的风险。环境,作为影响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也影响着农村金融风险的变化,包括风险的种类和严重程度等。在理论和现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建立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风险模型。认为我国农村金融风险更主要体现在制度风险上,这在深层次上表现为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金融组织和农民等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制度风险同制度变迁紧密相连,具有路径依赖的特性,而要防范金融风险,就必须从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入手,而优化利益主体的博弈行为更是关键。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农村金融风险制度给予我国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提供了很有益的启示和经验借鉴。主要体现在建立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农村金融监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以及重视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建设等方面。制度变迁与制度风险相互影响。金融制度的变迁又会导致农村金融风险的进一步演变。这也决定了我国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在市场化条件下,各利益主体都在努力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任重而道远。一方面,需要逐步改革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使其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同时,能够保持农村金融的健康和良性发展。另一方面,要规范和约束各利益主体的行为,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观念。最后,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消除、大力发展“三农”等。

二、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苍梧县农行开展营业所主任任期审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苍梧县农行开展营业所主任任期审计(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
        1.1.2 城乡统筹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需求特点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一般分析
    2.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关系
        2.1.1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路径的定位选择
        2.1.2 村镇银行的界定
        2.1.3 小额贷款公司的界定
        2.1.4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界定
    2.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背景及试点实践分析
        2.2.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的背景
        2.2.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出台
        2.2.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践分析
    2.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重要性与经济功能的理论分析
        2.3.1 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意义
        2.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经济功能
    2.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理论依据
        2.4.1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农业信贷补贴论
        2.4.2 长尾理论
        2.4.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4.4 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现状与发展特征考察
    3.1 城乡统筹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总体发展格局
        3.1.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区域分布比较
        3.1.2 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考察
        3.2.1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历程
        3.2.2 村镇银行的主要特征分析
        3.2.3 我国村镇银行试点发展的调查分析
        3.2.4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考察
        3.3.1 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3.3.2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特征
        3.3.3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情况的调查分析
        3.3.4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分析
        3.3.5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3.4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考察
        3.4.1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3.4.2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主要特征
        3.4.3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发展的调查分析
        3.4.4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效果分析
    4.1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规划的政策目标分析
        4.1.1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规划目标
        4.1.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传导过程及规划政策效果分析
        4.1.3 政策传导中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4.2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应的实证研究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互助资金对农民增收效果的实证分析
        4.2.3 农村资金互助社对村级社会治理的影响效应分析
    4.3 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制度设计因素分析
        4.3.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性质冲突:商业金融or普惠金融?
        4.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冲突:小型微利or规模经济?
        4.3.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策略冲突:水平竞争or垂直合作?
        4.3.4 监管冲突:降低准入门槛or严格的审慎监管?
    4.4 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
        4.4.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4.4.2 利率市场化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
        4.4.3 农村金融市场中利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5.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5.1.1 美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5.1.2 法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5.1.3 日本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
    5.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5.2.1 印度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
        5.2.2 孟加拉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
    5.3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
    6.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及宏观政策调整
        6.1.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功能定位
        6.1.2 放宽准入条件,采取激励约束机制引进多元化资本投入
        6.1.3 构建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协同监管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
    6.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2.1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2.2 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2.3 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3 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选择
        6.3.1 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培育良好的目标客户群
        6.3.2 创新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
        6.3.3 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增强金融创新能力
        6.3.4 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定价能力
        6.3.5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资源,提升金融支农服务水平
    6.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6.4.1 加大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财政、货币政策扶持力度
        6.4.2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加强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6.4.3 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改善小微金融存款环境
        6.4.4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1-6)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2)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以山东省莱芜市农村社区建设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一) 国外学者对我国农村社区的研究
        (二) 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社区的研究
    三、研究样本及资料来源
        (一) 研究样本
        (二) 资料来源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的理论概述
    一、农村社区及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理论
        (一) 社区
        (二) 农村社区
        (三) 农村社区建设
    二、城乡关系基本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城乡关系的论述
        (二) 西方经济学家对城乡关系的研究
        (三) 国内对城乡关系的研究
    三、农村社区建设研究借鉴的理论资源
        (一) 社会治理理论
        (二) 公共服务理论
        (三) 社会资本理论
第三章 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
    一、封建社会时期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
        (一) 乡里制度
        (二) 保甲制度
    二、民国时期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
        (一) 民国时期农村基层组织状况
        (二)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实验
    三、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
        (一)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
        (二)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
        (三) 城乡统筹时期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
第四章 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农村社区建设的社会背景
    一、宏观背景: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
        (一) 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变迁历程
        (二) 莱芜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二、中观背景:基层政府的改革
        (一) 我国乡镇政府发展历程
        (二) 我国乡镇政府改革后面临的困境
        (三) 莱芜市实施的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乡镇机构改革
    三、微观背景:村民自治的缺失
        (一) 村民自治制度的缺失
        (二) 雍和园社区合并前的农村村民自治
第五章 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城乡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
    一、我国部分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
        (一) 青岛城市社区建设
        (二) 上海城市社区建设
        (三) 沈阳城市社区建设
        (四)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经验总结
    二、我国部分地区农村社区建设实践经验
        (一) 江西村落社区建设
        (二) 湖北秭归“微观组织再造”模式
        (三) 山东胶南行政村型农村社区建设
        (四) 山东诸城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五)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总结
    三、莱芜市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
        (一) 莱芜市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 雍和园农村社区建设实践
第六章 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多元参与
    一、党委领导
        (一) 政党与党委领导
        (二) 党委领导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挑战
        (三) 合理构建党委领导农村社区建设机制
    二、政府负责
        (一) 政治管理与政府职能
        (二) 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负责面临的挑战
        (三) 构建政府负责的农村社区建设机制
    三、社会协同
        (一) 社会协同的组织基础
        (二) 农村社区建设中社会协同存在的缺失
        (三) 农村社区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协同机制
    四、公众参与
        (一) 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公众参与
        (二) 农村社区建设中公众参与的障碍
        (三) 完善公众参与的体制机制建设
    五、法治保障
        (一) 法治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二) 农村社区建设中法治保障的薄弱环节
        (三) 完善农村社区法治保障的运行机制
第七章 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农村社区建设的均等服务
    一、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历史变迁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公共服务
        (二) 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公共服务
        (三) 取消农业税后的农村公共服务
    二、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落后的渊源
        (一) 农村公共服务中的城乡二元体制障碍
        (二) 农村公共服务中行政体制障碍
        (三) 农村公共服务中的财政体制障碍
        (四)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化
    三、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
        (一)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科学决策机制
        (二) 构建反映农民需求的公共服务表达机制
        (三) 构建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供给机制
        (四)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公共服务筹资渠道
        (五) 建立以农村公共服务为核心指标的考核机制
第八章 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本整合
    一、社会资本理论与农村社区建设
    二、社会资本对农村社区的作用
        (一) 社会制度在农村社区中的作用
        (二) 社会关系在农村社区中的作用
        (三) 社会文化在农村社区中的作用
    三、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现状
        (一) 农村社区中的社会制度现状
        (二) 农村社区社会关系现状
        (三) 农村社区社会文化现状
    四、积极构建农村社区资本整合机制
        (一) 注重社会制度建设,重塑制度的规范作用
        (二) 注重社会关系建设,重塑关系的协调作用
        (三) 注重社会文化建设,重塑文化的引领作用
结语 当代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
    一、“新四化”背景中的农村社区建设
    二、当代中国转型性发展视域中的农村社区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起点上的农村社区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件

(3)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初探 ——以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目的
    1.4 文献综述
        1.4.1 主要的西方合作思想
        1.4.2 主要的西方合作经济学派
        1.4.3 国内研究情况
        1.4.4 合作金融概念辨析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
    1.6 主要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6.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6.2 本文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外信用合作金融实践借鉴
    2.1 近现代合作金融的诞生
        2.1.1 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2.1.2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与合作制的渊源
        2.1.3 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及罗虚代尔原则
        2.1.4 信用合作社的诞生
    2.2 国外合作金融发展情况及借鉴
        2.2.1 德国的合作金融
        2.2.2 荷兰的合作金融
        2.2.3 法国的合作金融
        2.2.4 美国的合作金融
        2.2.5 日本的合作金融
        2.2.6 韩国的合作金融
    2.3 国外合作金融对我国农信社改革的借鉴意义
        2.3.1 农信社的发展改革必须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2.3.2 合作金融可以有效满足农村资金需求
        2.3.3 区域联合是合作金融机构的必由之路
        2.3.4 国家必须对合作金融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
第三章 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沿革与经验教训
    3.1 建国前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情况
        3.1.1 思想传播与初步试验阶段
        3.1.2 试验推广阶段
        3.1.3 政府推行阶段
        3.1.4 全面推行阶段
    3.2 建国后农村信用社发展改革历程
        3.2.1 农业互助合作化阶段(1951 年至 1957 年)
        3.2.2 动荡变化阶段(1958 年至 1977 年)
        3.2.3 人民银行/农业银行管理阶段(1978 年至 1983 年)
        3.2.4 农业银行托管阶段(1983 年至 1996 年)
        3.2.5 行社脱钩阶段(1997 年至 2003 年)
        3.2.6 新一轮改革阶段(2003 年至今)
第四章 农信社改革成效的现实审视
    4.1 2003 年以来农信社改革成效
        4.1.1 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限下置到省级政府
        4.1.2 农信社进行股份制改革,相应法人治理架构开始建立
        4.1.3 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减轻、实力增强
    4.2 新形势下农信社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境
        4.2.1 商业银行的逐利性导致支农服务弱化
        4.2.2 农合机构县域法人经营的局限性与外部大市场存在结构矛盾
        4.2.3 农合机构法人治理架构有形无实
        4.2.4 历史包袱未完全消解,资本实力和质量不足
        4.2.5 各方利益博弈,履职边界不明确
第五章 我国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改革模式选择
    5.1 省联社的权力来源
        5.1.1 自律性行业管理权
        5.1.2 行政性行业管理权
        5.1.3 系统党委党组织作用
    5.2 省级政府在农信社进一步改革中的关键作用
    5.3 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改革的可选模式
        5.3.1 金融服务公司模式
        5.3.2 行业协会模式
        5.3.3 金融监管模式
        5.3.4 金融持股模式
        5.3.5 统一法人模式
        5.3.6 联合银行模式
    5.4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改革模式选择
        5.4.1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概况
        5.4.2 广东农村信用社特点分析
        5.4.3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改革的可行模式
        5.4.4 广东省农信社组建联合银行的改革路径
第六章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建议
    6.1 因地制宜推进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
    6.2 允许进行包括组建联合银行在内的省级联社改革实践探索
    6.3 完善农合机构法人治理架构,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6.4 继续化解农信社历史包袱
    6.5 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的法律法规支持,明确各方权力与履职边界
    6.6 取消政策性歧视性,给予农信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6.7 建立存贷款保险制度,完善风险分担、担保与补偿机制
    6.8 加强正向激励引导,强化对农信社的长效政策支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由来、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社会基础和发展历程
    第一节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社会基础
        一、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基础
        二、 华北牙商依托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华北牙商的发展沿革
        一、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行业继承
        二、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上)
        三、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中)
        四、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下)
    小结
第二章 华北牙商的经营活动
    第一节 牙商经营的产品
    第二节 牙行的内部结构
        一、 资本组织形式
        二、 人员构成和各自分工
        三、 人员素质
        四、 牙行的财务管理
    第三节 牙商的经营职能
        一、 栈房职能
        二、 中介代理职能
        三、 信息和服务职能
        四、 金融职能
        五、 公证和收付货款职能
        六、 对市场进行管理的职能
        七、 批发职能
    第四节 牙商的经营谋略
        一、 诚信第一、 公平交易
        二、 掌握信息、紧跟市场
        三、 注重管理、用人有道
        四、 灵活经营、竞争之道
        五、 地区协作、联号经营
    第五节 牙商的营业收入
        一、 牙商的总收入
        二、 正常收入项目
        三、 作为独立商人的收入
        四、 获得非正常收入的手段
    第六节 牙商的支出
        一、 支出项目
        二、 牙行的资金额
    小结
第三章 华北牙商的构成、社会关系、行话与暗语
    第一节 牙商的构成
        一、 官僚、资本家出身的牙商
        二、 地主、富农、绅士出身的牙商
        三、 知识分子出身的牙商
        四、 农民出身的牙商
        五、 无业游民和无赖混混出身的牙商
    第二节 牙商的社会关系
        一、 牙商与政府、帮会的关系
        二、 牙商与购销客户的关系
        三、 牙商与出口商的关系
        四、 牙商与金融、保险业的关系
        五、 牙商与脚行、转运业的关系
    第三节 牙商的行话、暗语与衣着
        一、 粮食、油业行的行话与暗语
        二、 蔬菜、干鲜果行的行话与暗语
        三、 皮毛行、土布行的行话与暗语
        四、 牲畜行的行话与暗语
        五、 药行的行话与暗语
        六、 农村集市上牙商的特殊衣着
    小结
第四章 华北牙商的社会流动
    第一节 牙商的上下流动
        一、 向上流动
        二、 向下流动
    第二节 牙商的职业流动
        一、 向企业家流动
        二、 向银行家流动
        三、 向批发商、实体商或牙商兼实体商转变
    小结
第五章 华北牙商的税负
    第一节 牙商税负制度的沿革
        一、 牙税盈余制度
        二、 牙税等则制度
        三、 牙税包商征收制度
        四、 牙行营业税制度
    第二节 牙商税负的特征
        一、 牙商税负所属范畴
        二、 牙商税负的种类
        三、 牙商税负的性质
        四、 牙商税负的税率
        五、 牙商税负的征收
    第三节 牙商税负的税额统计
        一、 牙商税负预算、实收统计
        二、 牙商税负的省、县税收比例
        三、 牙商税负在总税收中所占比例
    第四节 牙商税负的汇解及使用
        一、 牙商税负的收存管理
        二、 牙商税负的汇解
        三、 牙商税负的留拨
        四、 牙商税负的使用
        五、 牙商税负的减免
    小结
第六章 华北牙商营业执照的传承与继替
    第一节 牙帖的传承与继替
        一、 牙帖继承制
        二、 牙帖连任制
        三、 帮帖替代制
        四、 商民申请制
        五、 官府招募制
        六、 牙帖租用制
    第二节 牙帖的注册
        一、 承充牙商的条件
        二、 开业登记的程序
        三、 铺保制度
        四、 牙帖和牙伙执照的式样
        五、 牙帖的有效期
    第三节 牙帖的注销
        一、 牙帖注销的原因
        二、 牙帖注销的程序
    小结
第七章 华北牙商法规政策的演变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牙商立法准备
    第二节 北京政府的牙商法规
        一、 中央政府牙商法规的转型
        二、 华北各省地方性牙商法规变迁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牙商法规
        一、 中央政府牙商法规的完善
        二、 华北各省地方性牙商法规的完善
    第四节 华北沦陷区伪政权的牙商法规
        一、 牙商法规的颁布
        二、 牙商法规的继承
        三、 牙商法规内容的变化
    第五节 华北地区中共根据地的牙商法规
        一、 牙商法规的颁布
        二、 牙商法规思想和内容的演变
    第六节 民国时期牙商法规的特点
        一、 民国牙商法规之特点
        二、 与明清牙商法规的异同
        三、 南京国民政府华北各地牙商法规内容的异同
        四、 南京国民政府与北京政府华北牙商法规之比较
        五、 华北牙商法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纪人法规的影响
    小结
第八章 华北牙商的经营纠纷
    第一节 民国前华北牙商纠纷的类型与特点
        一、 牙、商经营纠纷
        二、 牙、牙经营纠纷
        三、 其他类型纠纷
        四、 民国前牙商纠纷特点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纠纷的类型
        一、 牙、牙经营纠纷
        二、 牙、商经营纠纷
        三、 与牙商相关的群体性纠纷
        四、 其他类型的纠纷
    第三节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纠纷的特点
        一、 纠纷数量巨大,纠纷的种类繁多
        二、 度量衡纠纷和差徭役纠纷的消失
        三、 牙、商经营纠纷和牙、牙经营纠纷占纠纷中的主流
        四、 牙商与官府、商会、同业公会、农民间的纠纷各占一定比例
        五、 群体性纠纷凸显
        六、 解决纠纷的途径和方式呈现多样化
    小结
第九章 华北牙商与区域经济
    第一节 牙商的区域特性
    第二节 牙商与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 牙商与天津的港口贸易
        二、 牙商与石家庄的货栈经济
        三、 牙商与郑州的交通枢纽贸易
        四、 牙商与辛集的皮货经济
        五、 牙商与张库大道的跨国贸易
    第三节 牙商与华北专业市场的兴盛
        一、 牙商与许昌烟草市场的兴盛
        二、 牙商与胥各庄猪鬃贸易的繁盛
        三、 牙商与安国药市的拓展
        四、 牙商与张北马桥牲畜交易市场的繁荣
    第四节 华北牙商的历史时代局限
        一、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的民族商人
        二、 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歧视
        三、 牙商群体本身的局限性
        四、 贸易统制政策对牙商的强力排斥
        五、 社会进步使买卖、产销直接对接增多
    第五节 华北牙商的演进
        一、 牙商资本在流通领域的扩张
        二、 牙商资本向生产领域扩张
        三、 牙商资本向金融信贷的扩张
    第六节 市场经济呼唤牙商与牙商文化的复兴
        一、 牙商的复兴与市场经济的扩大
        二、 牙商文化的内涵与市场经济的扩大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历史与现状: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的背景
        2、我国上市银行的现状概述
        3、问题意识
    二、研究动机和学术价值
    三、文献梳理
        1、公司治理在我国的源起
        2、商业银行治理研究现状
        2.1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2.2 董事会治理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思路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1、本文的研究方法
        2、本文的主要创新
第一章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治理
    一、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治理
        1、公司治理
        1.1 公司治理的含义
        1.2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治理相关理论
        1.2.1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理论
        1.2.2 委托代理理论
        1.2.3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及公司利益相关者理论
        2、董事会治理相关概念
        2.1 董事会治理概述
        2.2 董事会职能与董事会组成形态
        2.3 董事会总体构成与运作机制
        2.3.1 董事会规模
        2.3.2 内外部董事比例
        2.3.3 独立董事
        2.3.4 董事会运行机制
    二、商业银行治理与董事会治理
        1、商业银行治理
        1.1 商业银行治理含义
        1.2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
        2、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
    小结
第二章 早期金融机构中的相关治理
    一、山西票号中的公司治理元素
        1、山西票号的产生与发展
        2、山西票号的治理元素分析
        2.1 股份合伙制的出资
        2.2 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2.3 “诚信为本”、“以义制利”的经营理念
        2.4 规范一体的管理特色
        3、山西票号治理元素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启示
        4、山西票号的股份制度的狭隘性
        4.1 股权制度建立目的的狭隘
        4.2 票号两权分离的局限性
        4.3 总经理决策制下的利己动机
    二、近代私营银行的内部治理分析
        1、中国近代私营银行的发展历程
        2、中国近代私营股份制银行的组织形式
        3、中国近代私营银行的治理结构
        4、近代私营银行治理机制的突出特点及启示
        4.1 股权结构的集中性
        4.2 高级管理层的交叉与兼任
    三、建国后对商业银行行政体制的构建和改革
        1、中国“大一统”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2、经济计划体制下金融体制的基本特征
        3、专业银行的恢复和改革进程
    小结
第三章 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实践
    一、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概述
        1、OECD关于董事会治理的基本原则
        2、巴塞尔委员会银行公司治理体系
    二、现行银行董事会治理的主要模式
        1、美英市场导向型模式
        2、德日组织控制型模式
        2.1 德日模式概况
        2.2 德日的再区分
        3、东南亚家族型模式
        4、其他模式
    三、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发展
        1、两大模式的不同点
        1.1 治理结构不同
        1.2 内部制衡不同
        1.3 激励约束不同
        1.3.1 激励机制
        1.3.2 约束机制
        1.4 管理控制不同
        2、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实践的发展
        2.1 美国金融改革法案
        2.1.1 金融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
        2.1.2 金融改革法案的影响
        3、未来董事会制度的演进趋势
        3.1 完美模式是否存在?
        3.2 推进——迈向完美?
        3.3 比较的意义
    四、国际上先进董事会制度建设的良好经验
    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发展现状
    一、我国银行业对董事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二、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内部运行现状
        1、董事会运行基础
        1.1 董事会规模
        1.2 董事会结构
        1.2.1 三分天下
        1.2.2 双职分设
        1.2.3 集体作用
        1.3 独立董事制度
        1.4 专门委员会
        1.4.1 专门委员会设置
        1.4.2 专门委员会会议
        2、董事会运行过程
        2.1 董事会会议
        2.2 董事会文化
        2.3 监事会运行
    三、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外部运行环境
        1、股权结构现状
        1.1 国有控股股东
        1.2 上市银行股权分布状况分析
        2、外部监管
        2.1 银行业监管
        2.2 政府监管
        2.3 证券市场监管
        2.4 新巴塞尔协议与银行治理监管
        3、交易市场
        3.1 资本市场
        3.2 银行家市场
        4、法律约束
    四、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机制
        1、公司治理评价概述
        2、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
    五、上市银行的效率掣肘
        1、政府影响
        2、股权董事
        3、党委会和董事会
    小结
第五章 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对策研究
    一、公司治理分析工具
        1、规制型与治理型策略
        1.1 规制型策略
        1.2 治理型策略
    二、上市商业银行的结构与规范侧重
        1、监管视野下的结构特征
        2、结构特征下的对策选择倾向
    三、代理问题的具体分析
        1、股东与经营者
        1.1 中国背景下的权利冲突
        1. 2、冲突下移
        1. 3、倾斜的治理策略
        2、控股与非控股股东
        2.1 董事会治理途径
        2.2 冲突治理的导向
        2.3 非控股股东再区分
        2.4 标准与诉讼
        3、股东与非股东利益相关者
        3.1 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
        3.2 利益相关者——非治理途径
    四、关于可能对策的思考
        1、静态策略机制
        1.1 董事会内部结构的完善
        1.1.1 建立科学的选聘机制
        1.1.2 确保董事会适度规模
        1.1.3 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
        1.1.4 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
        1.1.5 完善相关委员会
        1.1.6 提高会议的决策效率
        1.1.7 强化银行董事的责任
        1.1.8 强化董事会的社会责任
        1-1.9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
        2、动态策略机制
        2.1 完善对董事会及董事的科学评估机制
        2.1.1 董事会自我评估
        2.1.2 董事会外部评价
        2.1.3 规范党委会和董事会的关系
        2.2 董事会文化建设策略
        3、外部市场的关注
        3.1 加强资本市场建设与完善信息传导
        3.2 促进代理人竞争市场的建立
    五、未被关注的治理结构
        1、中国银行董事会治理的实质状况
        1.1 实际秩序的再思考
        1.2 转换成本——上市银行的独特性
        2、治理效益的关注
        2.1 经济繁荣时期的忽视
        2.2 股东缺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泰安市农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研究综述
        1.2.1 农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和外延
        1.2.2 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体系研究
        1.2.3 农业银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研究
        1.2.4 农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1.2.5 农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2.6 小结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 泰安市农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评价
    2.1 人力资源分布状况
        2.1.1 人员按区域分布情况
        2.1.2 人员按层级分布情况
        2.1.3 人员按岗位分布情况
    2.2 人力资源结构状况
        2.2.1 人员年龄结构
        2.2.2 人员学历结构
    2.3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推广情况
        2.3.1 岗位评估及岗位等级
        2.3.2 岗位分类和岗位序列
    2.4 小结
3 泰安市农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3.1 人力资源规划
    3.2 人员招聘与录用制度
    3.3 教育培训管理
    3.4 薪酬管理
    3.5 绩效考核管理
    3.6 小结
4 泰安市农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探讨
    4.1 人力资源岗位结构和素质结构不合理
        4.1.1 总量相对过剩,人员效率不高
        4.1.2 资源分布不平衡,素质结构不合理
        4.1.3 准入政策限制,人员年龄出现断层
        4.1.4 思想认识偏差,人才氛围欠佳
    4.2 岗位配置机制缺乏合理性
    4.3 工资分配机制不完善
    4.4 忽视了员工素质的培训和潜能的开发
    4.5 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的规划
    4.6 小结
5 对泰安市农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进对策的建议
    5.1 合理配置岗位,改善岗位结构和人员素质
    5.2 完善岗位设置,建立合理的岗位管理体系
    5.3 全面引入产品“计价制”,建立合理的工资分配机制
    5.4 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加强员工的素质培训和潜能开发
    5.5 科学规划人力资源,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5.5.1 建立规范有序的岗位体系
        5.5.2 全面开展分支行内设机构定岗定编
        5.5.3 优化人员配置,推动人员向网点流动
        5.5.4 进一步完善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用工机制
        5.5.5 全力抓好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工作
    5.6 应对三农,转化工作模式
        5.6.1 以集群式贷款为主,建立多种担保模式
        5.6.2 实施多种产品组合、渐进式管理
        5.6.3 探索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农贷方式
        5.6.4 完善定价机制
        5.6.5 创新还贷机制
        5.6.6 完善考核机制
        5.6.7 强化联动培训
    5.7 小结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词

(7)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1.6.1 理论上的创新(观点)
        1.6.2 实证上的创新(方法)
        1.6.3 实践上的创新(政策)
第二章 农村金融生态的理论创新框架
    2.1 新农村建设理论
    2.2 农村金融生态理论创新——“金字塔三分图”
        2.2.1 相关概念界定
        2.2.2 “显性”、“半显性”和“隐形”的农村金融生态“金字塔三分图”
        2.2.3 农村金融生态特点
        2.2.4 农村金融生态内在机理
        2.2.5 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机理——金融创新、物种多元化和生境构建
        2.2.6 农村金融生态与金融稳定、金融功能的逻辑
        2.2.7 “三农”、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生态的逻辑
        2.2.8 对农村金融的“平反”的逻辑
    2.3 农村金融生态的核心是制度
        2.3.1 制度创新理论
        2.3.2 制度是金融发展的核心
        2.3.3 农村金融生态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第三章 国外相关实践的启示
    3.1 农村建设的模式
        3.1.1 国外“三农”问题的总体情况
        3.1.2 国外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3.1.3 国外农村建设的一般规律
    3.2 农村金融制度
        3.2.1 发达国家
        3.2.2 发展中国家
    3.3 政府行为
        3.3.1 公共财政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
        3.3.2 政府倡导高度的信用金融文化
        3.3.3 清晰的产权与完善的治理结构
        3.3.4 政府行为适度
        3.3.5 完备的法律等制度体系,交易成本低
    3.4 对中国的启示
        3.4.1 经验
        3.4.2 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分析
    4.1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4.1.1 案例
        4.1.2 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性
        4.1.3 新农村建设总体仅是起步,“三农”问题凸显
    4.2 “显性”的农村金融主体群落现状分析
        4.2.1 “二元”的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贡献
        4.2.2 “二元”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不足
        4.2.3 “二元”农村金融的需求抑制
        4.2.4 “二元”农村金融失衡的原因分析
    4.3 “半显性”的农村经济主体群落现状分析
        4.3.1 农村市场化水平较低,农村产权不清晰
        4.3.2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4.3.3 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创业型农民太少
        4.3.4 农产品总体国际竞争力很弱
        4.3.5 城镇化水平在提升,总体较低
        4.3.6 土地制度的极端缺陷
        4.3.7 产业结构单一
        4.3.8 薄弱的农村经济主体群落的影响
    4.4 “隐形”的农村金融生态生境现状分析
        4.4.1 政府支农投入不足,行政效率低下,过度干预农村经济金融
        4.4.2 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普遍不足
        4.4.3 基层干部(政治集团)腐败较为严重,“官本位”及其严重
        4.4.4 基层政府失信普遍存在,交易成本过高
        4.4.5 法律制度缺失
        4.4.6 农村金融监管不力
        4.4.7 农村文化、道德制度建设很薄弱
    4.5 低水平均衡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性根源
        4.5.1 农村经济、金融产权不清晰
        4.5.2 农村社会的交易成本高
        4.5.3 农村基层政府管理制度缺陷,“过度”和“缺位”并存
        4.5.4 政府“二元分治”制度固化
        4.5.5 制度变迁模式缺陷,内生力量不够
        4.5.6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悖论
第五章 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实证分析
    5.1 国内代表性实证案例的剖析
        5.1.1 代表性金融生态的实证案例
        5.1.2 实证案例的局限
    5.2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
        5.2.1 模型设定
        5.2.2 实证分析
        5.2.3 结论分析
    5.3 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指标体系的设计
        5.3.1 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的主要原则
        5.3.2 指标体系的设计
    5.4 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实证——以安徽为个案
        5.4.1 数据的处理
        5.4.2 模型设定
        5.4.3 安徽省17 地市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对比分析
        5.4.4 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动态评价
        5.4.5 东、中和西部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比较分析
        5.4.6 实证结论
第六章 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
    6.1 实现功能性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6.1.1 调整现有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定位
        6.1.2 规范和许可农村非正规金融
        6.1.3 建立和完善非银行金融组织体系
        6.1.4 创新农村自助金融制度,拉近正式金融与农户之间的距离
    6.2 促进物种多元化的农村经济制度创新
        6.2.1 界定清晰的农村产权制度
        6.2.2 推进土地制度创新,构建农地内置金融制度
        6.2.3 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制度创新
        6.2.4 促进农村市场化的制度创新
        6.2.5 推进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创新
        6.2.6 推进农民创业的制度创新,打造“新型农民”
    6.3 构建高水平均衡的农村金融生态生境的制度创新
        6.3.1 彻底改革“城乡二元”制度
        6.3.2 建立公共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6.3.3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创新制度
        6.3.4 推进基层政府制度创新,实现“村民自治”
        6.3.5 建立完善与高效的法律制度
        6.3.6 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
        6.3.7 建立高度的信用文化制度,促进“学习型”新农村的建设
    6.4 东、中和西部制度创新的差异性
第七章 结束语
    7.1 研究的几点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农业银行宁乡县支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结构安排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金融及其功能演化
        2.1.1 货币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1.2 金融体系功能及其扩展
        2.1.3 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2.2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理论
        2.2.1 金融的结构与其内在变化规律
        2.2.2 金融深化及其实现途径
        2.2.3 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2.3.1 农业信贷补贴论
        2.3.2 农村金融市场论
        2.3.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第3章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3.1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3.1.1 县域金融萎缩现象明显
        3.1.2 县域金融制度不完善
        3.1.3 县域金融生态制约
    3.2 解决金融支持县域经济问题的主要思路
        3.2.1 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3.2.2 以县域为中心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3.2.3 加强县域金融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
第4章 农业银行宁乡县支行支持县域经济的案例分析
    4.1 宁乡县县域经济金融需求和供给分析
        4.1.1 宁乡县县域经济基本情况
        4.1.2 宁乡县域金融需求分析
        4.1.3 宁乡县域金融供给分析
    4.2 农业银行宁乡县支行支持县域经济的现状
        4.2.1 农业银行宁乡县支行在县域金融市场竞争的优势分析
        4.2.2 农业银行宁乡县支行在县域的业务发展情况
        4.2.3 农业银行宁乡县支行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
    4.3 农行宁乡县支行支持县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4.3.1 存在的外部问题
        4.3.2 存在的内部问题
第5章 国外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5.1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
        5.1.1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运作模式
        5.1.2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
    5.2 法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经验
        5.2.1 法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
        5.2.2 法国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特点
    5.3 对我国发展县域经济的宏观政策借鉴
        5.3.1 建立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5.3.2 政府对涉农金融机构的支持
        5.3.3 严格控制贷款对象和资金用途以防止资金外流出
第6章 加强农业银行宁乡县支行支持县域经济的建议
    6.1 调整银行内部经营策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6.2 充分利用政府支农政策降低信贷风险
    6.3 加强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 ——基于对部分州(市)县实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目的
        0.1.3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基本现状
        0.2.1 国外研究基本现状
        0.2.2 国内研究基本现状
    0.3 研究视角、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0.3.1 基于"新公共管理"的制度效率研究视角
        0.3.2 研究思路和理论逻辑框架
        0.3.3 研究方法
        0.3.4 创新与不足之处
    0.4 相关研究概念及研究范畴界定
        0.4.1 制度、制度效率、体制、制度变迁
        0.4.2 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城乡统一、承载力
        0.4.3 管理体制、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1.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理论基础: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
    1.1 社会保障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与实践
        1.1.1 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般理论及流派
        1.1.2 社会保障的资源配置内涵及与其管理体制关系
        1.1.3 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的职能定位
    1.2 社会保障的产权分析
        1.2.1 社会保障的交易费用分析
        1.2.2 社会保障的产权结构及产权保护分析
    1.3 社会保障的公共选择分析
        1.3.1 社会保障公共选择的内涵及其与其管理体制关系
        1.3.2 社会保障公共选择的价值理念
        1.3.3 社会保障政策效应与公共选择中的偏好显示制度缺位
    1.4 社会保障治理
        1.4.1 社会保障治理内涵及与管理体制关系
        1.4.2 会保障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
        1.4.3 社会保障的地方政府治理分析
        1.4.4 社会保障"政府购买服务"的治理分析:理论与实践
    1.5 本章小结
2. 构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效率分析框架
    2.1 社会保障制度效率的理论分析
        2.1.1 社会保障资源配置与制度效率关系
        2.1.2 社会保障产权与制度效率关系
        2.1.3 社会保障交易费用与制度效率的关系
        2.1.4 社会保障公共选择与制度效率的关系
    2.2 社会保障制度效率的决定因素
    2.3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对制度效率的作用
        2.3.1 社会保障制度与管理体制的关系
        2.3.2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对其制度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2.4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机制设计分析
        2.4.1 机制设计理论
        2.4.2 管理困境:社会保障管理机制设计的启示
        2.4.3 社会保障经办服务流程再造:"政府购买服务"治理路径
        2.4.4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效率分析的理论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制度变迁与启示
    3.1 明清两朝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历史变迁
        3.1.1 明清时期备荒机构发展简述
        3.1.2 明清特殊群体保障机构发展简述
        3.1.3 明清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历史变迁路径和动因
    3.2 民国时期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
        3.2.1 北洋政府时期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
        3.2.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
        3.3.1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
        3.3.2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
    3.4 对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启示
        3.4.1 明清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历史变迁的启示
        3.4.2 民国时期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变迁的启示
        3.4.3 新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变迁的启示
4. 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综合性问题
        4.1.1 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法制建设滞后
        4.1.2 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缺乏部门联动机制
        4.1.3 乡镇社区经办服务体系不健全,产权保护机制缺失
        4.1.4 社会保障部门管理绩效评价问题
        4.1.5 社会保障治理模式已不适应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的发展
        4.1.6 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未体现公平正义
        4.1.7 社会保障政策的公共选择偏好显示机制缺失
        4.1.8 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条块分割,未发挥应有功效
    4.2 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4.2.1 社会保险经办能力与城乡居民的社保服务需求不匹配
        4.2.2 劳动保障执法队伍建设滞后,执法不到位
        4.2.3 社会保险基金产权被稀释,安全问题突出
        4.2.4 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险投入不够,基金总量不足
        4.2.5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管理存在的问题
        4.2.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问题
        4.2.7 镇居民医疗保险存在的管理问题
    4.3 城乡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4.3.1 部分社会救助项目管理运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4.3.2 各个社会救助部门缺乏部门联动机制
        4.3.3 低保证明已经成了"金字招牌",社会救助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4.3.4 社会救助各子项目缺乏MIS和DISS系统支撑,管理效率不高
5. 国际社会保障管理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5.1 国际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模式分类
        5.1.1 按管理主体分类
        5.1.2 按管理集中程度分类
    5.2 部分国家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5.2.1 德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5.2.2 英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5.2.3 美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5.2.4 日本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5.2.5 韩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5.3 对建立和完善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启示
6. 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绩效评价分析
    6.1 基于嵌入PCA模型和指数变换的DEA绩效评价技术
        6.1.1 数据包络DEA技术
        6.1.2 嵌入PCA模型和指数变换的DEA改进
    6.2 社会保障管理绩效宏观评价:基于31省市(区)POOL数据
        6.2.1 基于DEA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6.2.2 嵌入PCA的DEA的宏观评价
    6.3 社会保障管理绩效的微观分析:基于云南4县的问卷调查
        6.3.1 问卷调查的统计描述
        6.3.2 问卷数据的Logistic模型分析:基于微观主体对社保管理服务的满意度
    6.4 本章小结
7.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城乡统筹的难点及约束条件分析
    7.1 受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承载力制约:难点和约束条件之一
        7.1.1 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7.1.2 农村居民缴费能力低与城镇养老保险参保门槛高的矛盾
        7.1.3 城乡居民的"就业方式"与"收入来源"差异大
        7.1.4 各地和城乡社会保障的制度性差异
        7.1.5 经办能力、管理服务网络不能满足城乡统筹要求
        7.1.6 基本社会保险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约束
        7.1.7 社会保障外部环境承载力不能满足城乡统筹要求
    7.2 社会保障治理的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难点和约束条件之二
        7.2.1 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情况
        7.2.2 中央与地方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情况
        7.2.3 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县区财政支出项目和支出结构分析
        7.2.4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财政路径依赖
    7.3 本章小结
8. 建立和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政策思路及建议
    8.1 建立和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总体思路、原则和模式选择
        8.1.1 建立和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总体思路
        8.1.2 建立和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8.1.3 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模式选择
    8.2 建立和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框架
        8.2.1 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框架
        8.2.2 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体制框架
    8.3 建立和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
        8.3.1 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综合性对策建议
        8.3.2 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的建议
        8.3.3 完善和优化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10)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本文的选题意义
    三、相关概念介绍
    四、本文的文章结构
    五、文献综述
    六、本文的研究方法
    七、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八、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第一节 制度变迁相关理论介绍
        一、产权理论
        二、交易成本理论
        三、制度环境理论
        四、利益主体理论
        五、制度变迁理论
    第二节 制度变迁理论与金融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一、金融制度与国外金融风险理论的内在联系
        二、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交易成本
        二、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
        三、利益主体的博弈
    第二节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
        一、外部利润的产生
        二、交易成本的降低
        三、利益主体博弈的动态选择
        四、制度环境变化的影响
        五、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机制
        六、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 制度变迁下的我国农村金融风险演变
    第一节 从1978 到1993 年:我国农村金融风险初现端倪
        一、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过程
        二、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农村金融风险
    第二节 从1993 年至2002 年:我国农村金融风险不断积累
        一、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过程
        二、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农村金融风险
    第三节 2002 年至今: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复杂多变
        一、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过程
        二、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农村金融风险
第五章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的一般机理
    第一节 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演变历程分析
        一、市场风险大量存在
        二、制度风险不断变幻
    第二节 制度变迁与农村金融风险关系分析
        一、制度与农村金融风险
        二、环境变化与农村金融风险
        三、利益主体的博弈行为与农村金融风险
    第三节 我国农村金融的制度变迁-风险模型
        一、制度变迁中制度风险的形成过程
        二、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风险模型
        三、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制度风险形成的根源分析
第六章 其他国家农村金融风险防范的成功经验
    第一节 其他国家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一、美国的农村金融制度
        二、法国的农村金融制度
        三、德国的农村金融制度
        四、日本的农村金融制度
        五、印度的农村金融制度
    第二节 其他国家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制度的经验与借鉴
第七章 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应对农村金融风险
    第一节 深化改革,推动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
        一、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的主导性作用
        二、加强地方政府指导,减少干预
        三、深化农村金融组织改革与创新
        四、提高农民参与农村金融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节 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一、完善机制,建立农村信用体系
        二、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
        三、加大政策支持,推进“三农”建设
        四、统筹兼顾,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
    第三节 强化金融制度建设
        一、农村金融的发展和风险管理须因地制宜
        二、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三、建立完整的金融组织体系
        四、加强政府部门的指导与支持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苍梧县农行开展营业所主任任期审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D]. 王信.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2]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以山东省莱芜市农村社区建设为个案[D]. 张卫静. 山东大学, 2013(04)
  • [3]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初探 ——以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为例[D]. 蒋武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3)
  • [4]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D]. 张彦台.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2)
  • [5]历史与现状: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研究[D]. 黄笠. 南京大学, 2012(10)
  • [6]泰安市农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 贾开民.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3)
  • [7]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D]. 蒋满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7)
  • [8]农业银行宁乡县支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张援菲. 湖南大学, 2010(08)
  • [9]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 ——基于对部分州(市)县实践的调查[D]. 钱振伟.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10]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研究[D]. 孟凡祥.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标签:;  ;  ;  ;  ;  

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苍梧县农业银行开展营业厅主任任期审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