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兴文喀斯特风景区综合考察报告》通过鉴定

《四川兴文喀斯特风景区综合考察报告》通过鉴定

一、《四川兴文岩溶风景区综合考察报告》通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谷睿[1](2021)在《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 ——以全州石脚盆天坑群为例》文中认为广西拥有全国最丰富的喀斯特天坑资源,具有数量最多、质量最佳、风景资源得天独厚等许多优势。短短30年左右时间,广西的天坑资源不断被发现,丰富了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重要的地貌景观样本,也为今后天坑的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天坑的旅游开发也进行得如火如荼,目前大石围天坑群、三门海天窗群、棉花天坑都有大规模旅游开发。在天坑旅游景区规划中,风景资源的调查和评价是合理开发天坑的重要前提。因此,本文提出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评价体系,并以全州石脚盆天坑群为例开展其风景资源详细调查与评价,最终提出其旅游开发策略,旨在为全州石脚盆天坑群的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的进一步调查评价研究、旅游开发提供一定参考和理论指导。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实地调研,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的适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设四个层次,第一层为总目标层;第二层为风景资源价值、生态环境水平、利用开发条件三个综合指标;第三层为美学观赏价值、科学人文价值、社会经济价值、生态环境质量、环境安全条件、区位交通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七个项目指标;第四层为景观典型度、景观优美度、景观稀奇度、景观完整度、景观多样性、景观组合协调性等25个因子指标。再通过专家问卷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关系,可见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价值对天坑旅游开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目指标层比较结果表明保护利用好美学观赏价值、生态质量和科学人文价值可以大大提高天坑群旅游开发成功率。因子层权重比较表明要特别注重天坑景观的典型度、稀奇度和优美度的景观特征,还要利用好天坑的科学研究价值、植物多样性和历史事件价值等突出风景资源。文章借以全州石脚盆天坑群为例对其进行详细调研。石脚盆天坑群基本保存良好,景观丰富多样,有悬崖峭壁、奇花异果、清溪流水、林木丛生等景观,还有独具特色的历史长征文化事件和神话传说故事等人文资源;具有秀、奇、幽、险、雄、奥、旷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较高的植物保育、研究科普、旅游开发等价值。依据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评价指标权重值,结合模糊性评价得出石脚盆天坑群风景资源总体“较好”,说明该天坑群具有一定的适宜旅游开发性,今后的规划开发中,要重点加强提高资源保护能力、生态环境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场宣传以及需要地方经济的大力支持,同时兼顾其他指标方面的发展,这样全州石脚盆天坑群的规划质量、旅游开发水平能够得到更大提升。最后基于评价提出石脚盆天坑群风景资源的开发原则、开发策略以及开发建议。建议提出以长征文化为主题,围绕天坑植物资源科普宣教展开旅游开发的产品定位,以充分发挥出石脚盆天坑群的风景资源特色及价值。

成强[2](2020)在《山西黄河沿岸中段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文中认为本论文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遗迹调查技术规范》(DZ/T0303-2017)(以下简称《规范》)。以现代地质科学新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采取资料收集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开展山西黄河沿岸中段地区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基本查明了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形成演化的地质环境条件;实地调查、核实了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3大类7类12亚类。其中,基础地质大类地质遗迹15处(地层剖面类4处、构造剖面类1处、重要化石产地类10处);地貌景观大类地质遗迹33处(岩土体地貌类14处、水体地貌类15处、构造地貌类2处),地质灾害大类滑坡地质遗迹2处,共计44处。并阐述了各类地质遗迹的特征及地质意义;总结了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规律,并对其形成演化进行了探讨;对研究区内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单因素评价和综合评价。经评价分级确定世界级地质遗迹2处,国家级地质遗迹6处,省级地质遗迹26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10处;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建议,拟建一般保护区1个、建立了重点保护点4个以及一般保护点15个。

林正松[3](2020)在《清江下游流域向王庙遗址修复及相应水环境质量变化》文中研究指明清江下游流域(以下统称“研究区”)位于湖北宜昌长阳县、五峰县和宜都市境内,属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区第二大支流。康乾时期,研究区分布有数十座向王庙,还流传着“向王天子一只角,吹出一条清江河”的谚语,且当地土家族人民将“向王天子”的水神形象作为保护水环境的集体记忆。向王庙自身的三大功能(即“向王崇拜”、“灯塔与航标”和“凝聚”)与环境相互作用,一方面“内化”了环境系统的不平衡问题,另一方面促进康乾时期研究区的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单一追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三者相互作用不协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人们通过筑水坝、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和引进生态修复技术等方式遏制水环境污染问题,然而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本文从传承文化景观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视角,提出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对破坏较重的遗址断面进行环境复原与修复,并通过水质检测与评价,检验该模式的时效性与可行性。对此科学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系统研究:第一部分从鄂西南自然环境和本土文化中找出向王庙遗址(1)揭示鄂西南地区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本土文化。研究区位于鄂西南连片贫困山区,具有地形起伏较大、沟谷纵横、雨水分布不均等地质地貌特征。康乾时期,“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格局被打破,土汉交融促使本土文化快速发展。诗人彭秋潭在《长阳竹枝词》一文中,将“向王天子”作为治水有功的水神,被广乏流传,“向王文化”也因此成为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2)通过田野调查提取向王庙遗址数据。土家族人民为保持“向王天子”的人物形象,在研究区险要关隘处和地质灾害多发地修建庙宇,被称为“向王庙”,长期以来成为当地典型的文化景观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发展,加上“清江画廊”、“八百里清江美如画”等促使旅游产业发展,人们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向王庙断面的建筑、道路、植被等损毁严重。通过田野调查,提取了研究区向王庙遗址断面的地形地貌、占地面积、保存状况等基础数据,为文化景观复原与修复提供了数据支撑。第二部分揭示向王庙的历史变迁、空间分布规律和社会意义(1)向王庙的历史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田野调查中发现向王庙主要分布在清江干流和支流的“川盐古道”和“万里茶道”险要关隘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点状、线状、面状”等特征,为分析研究保护文化景观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2)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康乾时期,“生态环境—向王庙功能—人类活动”三者间相互作用促使人与环境形成和谐共生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发展,人们追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遗址断面生态系统失衡。康乾时期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积极一面对改善当代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启示作用。因此,本文提出重拾“向王文化”,从复原和修复文化景观资源的视角,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与途径。第三部分提出基于文化景观复原和修复的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1)制定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的运行机制。本文提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总体目标,并以目标为导向,从田野调查、评估决策、方案设计、施工建设、效果评价等步骤制定运行机制。(2)运用典型案例对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进行实践研究。本文提出以重拾“向王文化”为切入点,以复原向王庙的“三大功能”为主题,运用典型案例进行环境修复设计研究,其结果不仅保护了文化景观资源,还提高了文化旅游价值,对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3)对文化景观和环境效应进行比对分析。通过对遗址断面的文化景观和环境效应进行比较分析,一方面发现近年来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另一方面2018年前后的环境修复设计工程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验证环境修复设计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引入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法,其结果显示环境修复设计的权重值为0.462,高于其它几项驱动因素。第四部分通过水质检测与评价,检验环境修复设计模式与方法的可行性(1)基于“单因子指数法”的水环境质量评价。通过水质检测与评价,结果显示遗址断面的参数指标中有13项指标达到集中式生活引用水“Ⅲ类”标准,还有5项指标在环境修复设计后依然超标。(2)环境修复工程前后超标水质指数变化分析。本章从地理区位因素和超标水质属性进行评价分析,其结果显示超标水质指数值由环境修复工程前的27.21下降到修复后的20.58,下降幅度为24.37%,整体显示此次环境修复设计改善了遗址断面的环境质量,促使水环境质量提高,说明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对改善遗址断面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3)政府科学引导,合理控制污染源。针对水环境中超标水质在不同遗址断面的污染状况,本文分别通过物理法、化学法、微生物稀释、植物吸附法等措施,来降解、稀释和去除污染物浓度。同时,随着当地政府综合管理的加强,在污染严重的遗址断面扩大环保宣传力度,从增加科技投入和政策倾斜角度可以进一步促进控制污染源的效果。

刘方馨[4](2020)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20世纪80年代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作为前承“毛时代”革命叙事,后启90年代商品叙事的过渡阶段,80年代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同时也是各类社会文化思潮空前活跃、学术理论启蒙的时期,大量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博弈。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时代环境,造就了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由单一模式走向多元互渗的新阶段。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聚焦80年代,在历史文献与实践案例构筑的语境下对该时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内容及其转变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有异于之前时期政治体制、方针政策对于园林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进入80年代之后,改革的思想成为主流,围绕国家的改革发展大思路,文化地位空前提高、民族主义回归、全民科技浪潮等共同构成了影响各学科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而社会文化思潮在这种变革、转型时期集中爆发,各类新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反映客观现实的要求和人们的生活需要。换言之,该时期诸多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思潮产生和推进的。因此,从社会文化思潮视角解读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内容可谓契合时代特点。具体而言,选取80年代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关联密切的典型社会文化思潮:“美学热”“文化热”“旅游热”“生态观”,结合当时学科较为瞩目4个领域: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风景名胜区理论与实践、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分别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文章简要概述了上述社会文化思潮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如何影响风景园林相应领域进行具体阐释。其次,文章主体结构分为4大内容并行:1、对“美学热”影响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相关理论研究内容进行详细梳理与分析。其中包括“园林美”与“园林艺术”概念的厘清、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构建、山水美学及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等内容的具体分析;2、对“文化热”浪潮的冲击下,学界掀起对于传统园林的复归与反思内容详细论述。其中理论层面,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3个维度对传统园林理论的研究及传统园林如何“古为今用”的思考进行全面考察。实践层面,选取松江方塔园、宾馆庭园、境外中国园、古园修复与重建4类典型园林营建现象为代表,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传统园林的现代转译途径;3、对“旅游热”背景下,业内围绕的关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主要论述。其中包括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探索、保护规划的特点、结构体系的产生及其在具体实践的运用、风景设计理念的特点等内容分别展开;4、对“生态观”引领下我国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绿地系统布局的优化及人工植物群落与多元绿化形式的探索等内容分别论述,以揭示“生态观”是如何影响到城市绿地各相关理论发展与实践建设。最后,综合上述视角,系统性地对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下我国风景园林理论及实践呈现的变革特点作出凝练总结。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方针大政下,“现代化”成为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而对于科学的崇尚与弘扬也成为启迪风景园林学科“现代化”实现的主要途径。在学术理论方面,呈现出由“政治意志”主导转变为“科学话语”引领的新趋势。随着旧有思维模式的革新、现代学科的交叉融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等,使得之前已有的学术理论面临着科学解释,同时也衍生出诸多新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建设方面,呈现出由“中西之争”转向“古今之争”的新趋势。挣扎于摆脱“因袭的重担”仍是实践变革的主流,在面临西方设计思潮的冲击下,回归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学习及对社会生活需要的重新审视是该时期实践的典型特点。总体而言,虽说该时期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内容在现今看来尚不成熟与完善,有着新旧杂陈的时代局限性,存在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但其中不乏对于学科发展思考的真知灼见,摆脱之前照搬苏联的单一模式,并能够立足更为宽宏的全球视野,展现出多领域交融、自主性探索、科学性引领等诸多时代特征,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进步,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

张磊[5](2019)在《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SWOT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刚建立的不久的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业亟需发展。公园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其地质遗迹不仅具有极高的科学、科普价值,而且拥有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但景区相对其他世界地质公园知名度较低、竞争力薄弱。该文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期为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深度开发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李斌瑞[6](2019)在《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恩施大峡谷和利川腾龙洞为代表的地学旅游资源在国内甚至世界都具有典型性,这些地学旅游资源形成的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科学研究、文化和历史价值。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发现恩施州对于地学旅游资源的研究角度单一,开发策略不清晰,虽然有市场需求,但是缺少特有的地学旅游产品。地学旅游近年来发展迅猛,国家对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的建设非常重视,地学旅游在未来有可能成为旅游市场中的新增长点。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恩施州作为研究区,分析恩施州的地学旅游资源,从而促进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本文在阐述选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和思路方法后,以相关概念及理论作为研究基础,根据旅游地学的原理与方法,以地质成因及地貌特征将恩施州的地学旅游资源分为了6大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分法对地学旅游资源的自身价值进行评价,并创新引入旅游偏好指数这项动态性评价指标,对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进行更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最终确定出恩施州应重点开发的地学旅游资源。通过对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需求、供给环境的分析,结合游客对于地学旅游资源的偏好调查,归纳出目前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所在。最后以资源为主、需求为导和环境为魂的三大开发原则,从资源认知、产品创新和环境提升三个方面提出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打造地学科考体验游、生态富硒度假游、民俗风情文化游的地学旅游产品,助推恩施州地学旅游的发展。

武菲[7](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龙丽娟[8](2019)在《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全球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环境和经济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个问题也是当今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也积极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贡献,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写入宪法。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对一定地域内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发展规划,对其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和功能分区并提出合理的保护建议和规划指导利于保护区的长远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是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体现。本文以生态保护为立足点,大量查阅目前国内外研究文献,深入保护区现场调研,整理分析已有相关材料和数据,利用ArcGIS技术对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进行研究,并且以生态敏感性分级结果为依据提出对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区划和发展建议,本文研究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1)本文在研究方法上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来构造评价因子的判断矩阵来计算每个因子的权重值,在图像处理方面运用ArcGIS来处理每个因子的栅格图像,再叠加计算因子权重来进行保护区生态敏感性等级分析和保护区功能区等级分区。(2)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经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多次实地考察之后,对研究区域的现状做了大致的分析。金童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植被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木林与竹丛、草灌丛和湿地植被等6个植被型组,共计44个群系;金童山自然保护区内维管束植物230科、878属、227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9种;金童山自然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31目92科27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5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动物37种、“中国濒危动物”30种。(3)本文在研究内容上结合保护区实际现状,从植被因子、水系因子、地形因子、动植物生境敏感度因子、人类活动因子五个方面选取植被类型、水域缓冲区、高程、坡度、坡向、动植物生境敏感度、道路缓冲区和土地利用类型八个指标构建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根据研究区域动植物生境现状分别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的动植物生境敏感度评价体系。本文以层次分析法和GIS加权叠加法对研究区域动植物生境敏感性和整体生态敏感性做了评价分析。(4)本文在研究结果上,将研究区域动植物生境敏感性及综合敏感性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低敏感性、较低敏感性、中敏感性、较高敏感性、高敏感性。以生态敏感性研究结果为依据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三个功能分区,即试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并且对每个功能区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和保护建议。

潘安[9](2019)在《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文中认为大巴山地处我国大陆南北分界带,位于秦巴造山带南麓,扬子地台北缘,四川盆地与秦岭造山带的过渡部位。同时是研究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动植物分异、陆内造山运动、南北方过渡地带岩溶喀斯特地质景观的天然场所,大巴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条件造就了该区域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大巴山中段的弧形构造是中国褶皱山系的典型代表。大巴山中西段属亚热带大陆山地季风气候,受地质构造、地壳运动、气候和水文的控制,呈现多样的地貌类型和丰富的地质景观,地质景观资源禀赋异常。然而,研究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GDP仅为全国的2/5,属于欠发达地区,是我国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组成部分,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研究区城市化率远低于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湖北省、甘肃省以及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优势与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形成鲜明对比。如何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研究的出发点。本研究以地质学、地貌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统计学、分类学等理论,对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行分类、控制因素分析、成因分析以及特征分析,探究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的开发方向和保护策略。本研究是第四纪地质学在地质景观研究方向上的应用和实践。研究区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与其所处大巴山中西段冲断褶皱带、川东北前陆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区域的构造条件为研究区地质景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大地构造环境。通过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研究区丰富的地质景观特征与其所处逆冲推覆构造带、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川东北前陆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构造总体经历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印支运动造成的海相沉积转为内陆湖相沉积,中三叠世末期秦岭造山运动造成的古陆台升—逆冲推覆—构造滑脱变形,侏罗世中期—白垩世早期祁连山—秦岭区域陆内造山隆起,造成在平面上形成首尾相接、连续的“巴山弧”构造,以及晚始新世喜马拉雅运动造成研究区持续掀斜抬升。在新构造运动背景下,最终形成了大巴山中段独特的北西—南东走向平行展布和西段近东西走向的褶皱山、断层、丘陵、谷间盆地等丰富多样的地质景观类型。大巴山中段北部山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南部山体呈南西凸出的弧形展布,大巴山西段呈现近东西向展布,与区域构造形迹吻合,显示其具有成因关系。叠加流水、生物、风力、气候等外动力条件作用下,发育形成了丰富的水体景观和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2)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为四个景观体系,即大巴山弧形构造景观体系、米仓山-汉南基底褶皱隆起景观体系、川北前陆丘陵景观体系、汉江流水冲积断陷盆地景观体系。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行3级分类,即2个大类,3个亚类和5个地质景观类型,一级大类中,将研究区地质景观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大类(I)、外动力地质作用(Ⅱ)景观大类;二级亚类中,内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大类主要包括:地壳运动作用景观亚类(Ⅰ-1),外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主要为气候、流水作用景观(Ⅱ-2)、古生物沉积作用景观(Ⅱ-3);三级景观类型中,将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一步细分为地质构造形迹、地质剖面景观、地貌景观、流水地貌景观和古生物景观5个地质景观类型。从研究区地质景观控制因素以及作用过程等方面,对研究区5个地质景观类型的典型代表进行详细分析。(3)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评价大巴山中西段101个地质景观点结论为:五级景观区5个,四级景观区13个,三级景观区8个,二级景观区35个,一级景观区40个。地质构造山岳景观是研究区导向性景观资源,其中大巴山地质公园、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诺水河景区、光雾山景区等5个地质景观点具有国际级影响力。(4)以地质景观资源为基础推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研究区地质景观资源的科研体验、养生休闲、绿色健康、生态方面的优势,可以采用生态优先、协调开发、“旅游+科技”、立体开发以及多点多极发展的开发模式,助力研究区扶贫攻坚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5)以申报建设“大巴山国家公园”为策略推动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保护。合理划定“大巴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切实推动研究区地质景观资源保护。

吴玲[10](2018)在《洪雅县瓦屋山旅游地学景观分析与保护性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瓦屋山景区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镇,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地质公园的称号,境内地学景观主要以方山地貌、高山瀑布群、岩溶景观,高山湿地为主,景观资源丰富而独特,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近年来,随着瓦屋山旅游的开发,境内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利用与保护两方面矛盾突出,因此,对瓦屋山旅游地学景观进行保护性利用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通过分析瓦屋山的地质背景和地理环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瓦屋山旅游地学景观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类,将瓦屋山旅游地学景观分为6大类、17种亚类、27个基本类型。其中,最为核心的地学景观是瓦屋山断块山地貌景观,并对瓦屋山的主要地学景观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对瓦屋山的旅游地学景观资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得出瓦屋山地学景观旅游资源级别较高,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其次根据地质学、地理学以及旅游地学等相关理论,分析了瓦屋山旅游地学景观的主要成景机理,对瓦屋山旅游地学景观的成景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方山地貌作为瓦屋山最为典型的地貌景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构造运动的影响,断层和褶皱成为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岩溶地貌是瓦屋山的一大特色景观,其形成主要源于地质作用和岩溶作用;此外作为瓦屋山罕见的高山瀑布群景观,其成景因素主要受岩层、断裂和气候的影响。通过对瓦屋山地学景观成景过程的分析,为该区域旅游的发展和保护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本文针对瓦屋山的保护性问题,从理论上提出了“管理、保护、利用”三位一体的保护利用模式,并利用该模式从管理系统、保护系统、利用系统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瓦屋山的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依据,将国家公园理念运用到瓦屋山的管理体制和分区保护上,对瓦屋山的保护性利用提出了较为整体性和针对性的保护性利用措施。

二、《四川兴文岩溶风景区综合考察报告》通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兴文岩溶风景区综合考察报告》通过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 ——以全州石脚盆天坑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2 层次分析法原理
        2.1.3 景观美学原理
        2.1.4 旅游规划学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广西喀斯特天坑资源
        2.2.2 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
第3章 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3.1 调查计划
        3.1.1 调查天坑名单
        3.1.2 调查要素确定
    3.2 广西天坑风景资源基本概况
        3.2.1 区位条件
        3.2.2 发育及特征
        3.2.3 风景资源价值分析
        3.2.4 生态环境水平分析
        3.2.5 利用开发条件分析
    3.3 广西天坑资源开发现状
        3.3.1 大规模旅游开发天坑
        3.3.2 小规模或未旅游开发天坑
        3.3.3 广西天坑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第4章 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原则
        4.1.1 科学合理性原则
        4.1.2 系统全面性原则
        4.1.3 适用可行性原则
        4.1.4 明确针对性原则
    4.2 风景资源评价指标研究
        4.2.1 风景资源价值评价指标
        4.2.2 生态环境水平评价指标
        4.2.3 利用开发条件评价指标
        4.2.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风景资源评价指标权重
        4.3.1 构造判断矩阵
        4.3.2 数据计算分析
        4.3.3 权重结果
第5章 广西全州石脚盆天坑群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5.1 石脚盆天坑群基本概况
        5.1.1 分布及规模
        5.1.2 构造及景观特征
    5.2 石脚盆天坑群风景资源状况
        5.2.1 地质地貌资源
        5.2.2 气候水源资源
        5.2.3 野生植物资源
        5.2.4 历史人文资源
    5.3 石脚盆天坑群特色风景资源探析
        5.3.1 风景资源综合分析
        5.3.2 野生植物群落景观探析
    5.4 石脚盆天坑群风景资源模糊综合评价
        5.4.1 模糊综合评价概述
        5.4.2 权重集的建立
        5.4.3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集
        5.4.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6章 广西全州石脚盆天坑群风景旅游开发策略
    6.1 开发原则
        6.1.1 生态保护原则
        6.1.2 充分利用原则
        6.1.3 突出特色原则
        6.1.4 游客参与原则
        6.1.5 差异发展原则
    6.2 石脚盆天坑群开发对策
        6.2.1 加强生态保护,健全环境监管体系
        6.2.2 重视资源原貌,突出美学观赏价值
        6.2.3 强调科学人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6.2.4 科学规划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服务
    6.3 石脚盆天坑群开发建议
        6.3.1 旅游产品定位
        6.3.2 产品发展理念
        6.3.3 总体布局规划
        6.3.4 植物景观专项规划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山西黄河沿岸中段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依托
        1.1.1 选题依据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地质遗迹调查与保护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技术路线及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工作方法和内容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2 调查区区域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交通位置
        2.1.2 地貌
        2.1.3 交通
        2.1.4 气候
        2.1.5 水文
    2.2 地质概况
        2.2.1 地层
        2.2.2 地质构造
3 地质遗迹类型和特征
    3.1 地质遗迹类型
    3.2 地质遗迹特征
        3.2.1 离石区地质遗迹
        3.2.2 石楼县地质遗迹
        3.2.3 中阳县地质遗迹
        3.2.4 交口县地质遗迹
        3.2.5 柳林县地质遗迹
        3.2.6 吉县-大宁-永和地质遗迹
        3.2.7 隰县-蒲县地质遗迹
    3.3 地质遗迹分布规律
    3.4 地质遗迹形成及演化
        3.4.1 调查区地质遗迹资源形成和演化序列
        3.4.2 调查区重要地质遗迹资源成因演化
4 地质遗迹评价
    4.1 评价方法
    4.2 评价依据
    4.3 单因素评价
    4.4 综合评价
        4.4.1 评价原则
        4.4.2 评价结果
5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建议
    5.1 保护规划编制指导思想
    5.2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方法
        5.2.1 拟建地质遗迹保护区
        5.2.2 拟建地质遗迹保护点
        5.2.3 地质遗迹保护区(点)的命名原则
        5.2.4 地质遗迹保护区(点)的范围划分
    5.3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建议
6 主要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内部资料
个人简介

(3)清江下游流域向王庙遗址修复及相应水环境质量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文化景观资源研究现状
        1.2.2 文化景观资源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1.3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
        1.3.1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概念
        1.3.2 环境修复设计研究现状
        1.3.3 环境修复设计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4.1 问题的提出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鄂西南生态环境转型时期的向王庙遗址
    2.1 研究区概况
    2.2 鄂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2.2.1 地质地貌特征
        2.2.2 气候变化特征
        2.2.3 植被类型与分布状况
        2.2.4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2.5 土地利用变化状况
        2.2.6 旅游业发展状况
    2.3 土家族敬畏清江观念的转型
        2.3.1 航运变迁导致敬畏清江观念的矛盾
        2.3.2 山体资源化导致环境问题恶化
        2.3.3 水体资源化改变生态系统平衡
    2.4 向王庙遗址数据的提取
        2.4.1 向王庙遗址数据的调查与挖掘
        2.4.2 向王庙数据提取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向王庙历史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3.1 向王庙的历史及其空间分布
        3.1.1 向王文化的历史变迁
        3.1.2 向王庙地望及其分布格局
        3.1.3 向王庙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
    3.2 向王庙遗址的功能特征
        3.2.1 “灯塔与航标”:保障人们通行安全
        3.2.2 “向王崇拜”:为土家族人民消灾祈福
        3.2.3 “凝聚”: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
    3.3 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3.3.1 人们开发清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3.2 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向王庙断面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4.1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运行机制
        4.1.1 修复目标
        4.1.2 修复原则
        4.1.3 修复策略
        4.1.4 效益评价
        4.1.5 综合分析与判断
    4.2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与实施
        4.2.1 建筑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4.2.2 道路系统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4.2.3 植被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4.2.4 水体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4.2.5 废弃物处理与修复设计
    4.3 文化景观效益对比分析
        4.3.1 文化景观视觉效果比较分析
        4.3.2 景观效益评价分析
    4.4 环境效益对比分析
        4.4.1 水环境质量污染对比分析
        4.4.2 土壤环境污染对比分析
        4.4.3 空气污染对比分析
    4.5 多因素改善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4.5.1 评价方法及步骤
        4.5.2 评价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及其应对措施
    5.1 水环境质量调查与检测
        5.1.1 采样及检测
        5.1.2 检测方法与流程
        5.1.3 质量控制与保证
        5.1.4 检测结果与统计
    5.2 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
        5.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5.2.2 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基于区位因素的水质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5.3.2 基于超标水质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4)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及资料来源
    1.3 研究意义
    1.4 已有研究及评述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
    2.1 “美学热”的发展及园林美学与艺术研究热潮
    2.2 “文化热”的兴起及传统园林重新探讨的动因
    2.3 “旅游热”的产生及风景名胜区事业的起步
    2.4 “生态观”的确立及城市绿地建设思路的转型
3 美学与艺术的求索:“美学热”浪潮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
    3.1 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内涵的阐释
    3.2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
    3.3 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的建构
    3.4 山水美学与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
    3.5 小结
4 传统的复归与反思:“文化热”兴起下的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
    4.1 传统园林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拓新
    4.2 现代公园中的传统转译:以松江方塔园为例
    4.3 宾馆庭园中的园林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的交织
    4.4 境外“中国园”中的传统园林文化输出与再现
    4.5 遗产保护视野下古园修复与重建中的物质及精神传承
    4.6 小结
5 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旅游热”背景下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5.1 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
    5.2 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阶段性求索
    5.3 分级保护思想与结构体系的建立
    5.4 融人工于自然,融文脉于场所:风景设计理念求新
    5.5 小结
6 整体与系统的理念:“生态观”引领下的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
    6.1 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
    6.2 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
    6.3 生态平衡主导下绿地系统布局优化
    6.4 人工植物群落及立体绿化形式探索
    6.5 小结
7 结论与不足
    7.1 论文创新点
    7.2 研究结论:改革开放浪潮下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转型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1 风景园林专家口述史访谈录
附录2 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大事记表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5)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2 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旅游资源丰富
        2.1.2 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2.1.3 生态环境优越
        2.1.4 旅游资源区域组合良好
    2.2 劣势
        2.2.1 旅游宣传力度不足
        2.2.2 产品开发档次较低
        2.2.3 经济基础较薄弱
    2.3 机遇
        2.3.1 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2.3.2交通建设日趋完善
        2.3.3 旅游需求不断增加
    2.4 威胁
        2.4.1 保护与开发协调难度大
        2.4.2 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
        2.4.3 周边区域内同类产品竞争
3 发展矩阵分析
4 发展对策
    4.1 紧抓政策,因地制宜,创新开发
    4.2 改变经营管理模式,重视旅游宣传
    4.3 引进人才,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体系

(6)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地学旅游的相关研究
        1.2.2 研究区域的相关研究
        1.2.3 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旅游地学
        2.1.2 地学旅游资源
        2.1.3 旅游资源评价
        2.1.4 旅游资源开发
    2.2 理论基础
        2.2.1 旅游地学相关理论
        2.2.2 旅游资源评价理论
        2.2.3 需求层次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地理及交通区位
    3.2 地质地貌
    3.3 气候特征
    3.4 生物资源
    3.5 人文资源
    3.6 社会经济
    3.7 旅游开发现状
第4章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评价分析
    4.1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分类
        4.1.1 地层剖面
        4.1.2 古生物化石产地
        4.1.3 矿物与矿床产地
        4.1.4 地貌景观
        4.1.5 水体景观
        4.1.6 地质灾害景观
    4.2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评价
        4.2.1 评价原则
        4.2.2 评价方法
        4.2.3 评价过程
        4.2.4 评价结论
    4.3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问题
        4.3.1 对地学旅游资源的认知不足
        4.3.2 开发地学旅游资源的要素配置不足
        4.3.3 地学旅游资源转化成产品的难度大
        4.3.4 各市县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同质化明显
第5章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5.1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5.1.1 资源为主的保护性原则
        5.1.2 需求为导的创意性原则
        5.1.3 再生为魂的提升性原则
    5.2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
        5.2.1 地学旅游资源的认知提升
        5.2.2 地学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
        5.2.3 地学旅游资源的环境再生
    5.3 恩施州地学旅游的产品体系
        5.3.1 地学旅游的品牌
        5.3.2 地学旅游的产品
        5.3.3 地学旅游区域主题
        5.3.4 地学旅游路线设计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7)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8)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自然保护区
        1.2.2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1.2.3 生态敏感性
        1.2.4 生态敏感性评价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研究现状
        1.3.2 生态敏感性的评价研究现状
        1.3.3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现状
        1.3.4 存在问题及展望
    1.4 相关研究基础理论
        1.4.1 环境生态学理论
        1.4.2 景观生态学理论
        1.4.3 可持续发展自然观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
    2.1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重要性
        2.1.1 为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
        2.1.2 为保护区发生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科学分析和预测
        2.1.3 更好地科学地保护好保护区的保护对象
    2.2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影响因素
        2.2.1 自然因素
        2.2.2 人为因素
    2.3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2.3.1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2.3.2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因子的选择
    2.4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2.4.1 层次分析法
        2.4.2 GIS加权叠加法
    2.5 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5.2 评价指标因子的阐述
3 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现状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3.1.2 气候
        3.1.3 自然资源情况
        3.1.4 土地利用现状
        3.1.5 人口及社会经济
        3.1.6 道路基础设施
    3.2 动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3.2.1 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3.2.2 动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3.3 数据处理
        3.3.1 数据资料的筛选
        3.3.2 图像数据资料的处理
4 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4.1 植物生境敏感性分析评价
        4.1.1 代表性保护植物物种及其生境要求
        4.1.2 植物生境因子评价体系
        4.1.3 植物生境因子单因子评价标准
    4.2 动物生境敏感性分析评价
        4.2.1 动物代表保护物种及其生境要求
        4.2.2 动物生境因子评价体系
        4.2.3 动物生境因子单因子评价标准
    4.3 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
        4.3.1 评价因子的分级标准
        4.3.2 评价因子的生态敏感性分析
        4.3.3 评价因子的权重确立
        4.3.4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分析
5 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及建议
    5.1 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2 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划及建议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统计表
附录B 专家意见征询问卷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地质景观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大巴山地区地质景观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及实物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位置和范围
    2.2 地质概况
        2.2.1 构造分区
        2.2.2 构造演化
        2.2.3 地层
        2.2.4 第四纪地质
        2.2.5 大地构造运动
    2.3 地理条件
        2.3.1 地貌特征
        2.3.2 气候条件
        2.3.3 水文条件
        2.3.4 动植物资源概况
        2.3.5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
    3.1 地质景观分级
    3.2 地质景观分类原则
    3.3 地质景观分类
        3.3.1 地质构造景观类型
        3.3.2 地质剖面景观类型
        3.3.3 地貌景观类型
        3.3.4 水体景观类型
        3.3.5 古生物景观类型
    3.4 地质景观分布特征
第4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控制因素及成因分析
    4.1 地质景观控制研究意义
    4.2 地质景观控制因素分析
    4.3 地质景观控制因素作用过程
        4.3.1 内动力地质作用过程
        4.3.2 外动力地质作用过程
    4.4 地质景观成因分析
        4.4.1 构造控制分析
        4.4.2 空间控制分析
    4.5 代表性地质景观成因分析
        4.5.1 代表性地质构造景观成因分析
        4.5.2 代表性地质剖面景观成因分析
        4.5.3 代表性地貌景观成因分析
        4.5.4 代表性水体景观成因分析
        4.5.5 代表性古生物景观成因分析
第5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
    5.1 地质景观资源特征
    5.2 地质景观资源评价
        5.2.1 定性评价
        5.2.2 定量评价
    5.3 地质景观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5.3.1 开发现状
        5.3.2 开发问题
    5.4 地质景观开发模式及方向
        5.4.1 开发模式
        5.4.2 开发方向
    5.5 地质景观资源保护
        5.5.1 不良地质现象分析
        5.5.2 地质景观资源人为影响因素分析
        5.5.3 建议规划建设“大巴山国家公园”
        5.5.4 地质景观资源保护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洪雅县瓦屋山旅游地学景观分析与保护性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旅游地学景观的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旅游地学的研究综述
        1.3.2 地质遗迹的研究综述
        1.3.3 瓦屋山旅游区的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际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研究内容和特色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特色
第2章 瓦屋山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地理环境
    2.1 区位条件
    2.2 自然环境
        2.2.1 区域地质背景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2.5 河流水文
        2.2.6 生态条件
    2.3 人文环境
        2.3.1 历史沿革
        2.3.2 社会经济
第3章 瓦屋山旅游地学景观特征与评价
    3.1 瓦屋山旅游地学景观的分类
    3.2 主要地学景观特征分析
        3.2.1 地貌景观
        3.2.2 剖面景观
        3.2.3 水体景观
        3.2.4 生物景观
        3.2.5 气象景观
    3.3 瓦屋山旅游地学景观资源评价
        3.3.1 定性评价
        3.3.2 定量评价
第4章 瓦屋山旅游地学景观成景分析
    4.1 瓦屋山旅游地学景观成景机理
    4.2 方山地貌的景观成景分析
        4.2.1 方山地貌的成景演化过程
        4.2.2 与同类型旅游地学景观比较分析
    4.3 其他地学景观成景分析
        4.3.1 岩溶地貌景观成景分析
        4.3.2 高山瀑布群景观成景分析
        4.3.3 生态景观成景分析
第5章 瓦屋山旅游地学景观保护性利用研究
    5.1 保护现状
        5.1.1 保护利用概况
        5.1.2 出现的问题
        5.1.3 面临的威胁
    5.2 瓦屋山旅游地学景观保护模式
        5.2.1 保护对象
        5.2.2 保护模式构建
    5.3 瓦屋山旅游地学景观保护措施
        5.3.1 管理措施
        5.3.2 保护措施
        5.3.3 利用措施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图A 瓦屋山地质遗迹景观
附图B 瓦屋山生物景观

四、《四川兴文岩溶风景区综合考察报告》通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 ——以全州石脚盆天坑群为例[D]. 谷睿.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山西黄河沿岸中段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D]. 成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3]清江下游流域向王庙遗址修复及相应水环境质量变化[D]. 林正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方馨.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5]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SWOT分析[J]. 张磊. 安徽农学通报, 2019(21)
  • [6]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开发研究[D]. 李斌瑞.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7)
  • [7]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8]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D]. 龙丽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9]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D]. 潘安.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洪雅县瓦屋山旅游地学景观分析与保护性利用研究[D]. 吴玲.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四川兴文喀斯特风景区综合考察报告》通过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