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巍,刘建民[1](2022)在《加强脑卒中防治,落实国家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文中研究指明2021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0个部门决定实施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以下简称百万减残工程),并联合制定了《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百万减残工程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国脑卒中防治的重要抓手,是未来我国脑血管病防治领域的重点工作,也是各级医疗机构需要结合自身条件积极推广的工作。本文从百万减残工程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及需重点开展的工作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了解和认识百万减残工程并深刻领会其意义,从而更好地指导未来相关工作的开展,最终降低脑卒中发病后的致残率及因病造成的社会风险与家庭负担。
刘洪梅[2](2022)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二人民医院)于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接受医治的2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影像学检查,经头颅CT检查显示出现低密度病灶或血管造影检查发现狭窄或闭塞的动脉为脑梗死组(30例),未出现低密度病灶且血管造影检查未发现狭窄或闭塞的动脉为非脑梗死组(18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组中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占比均高于非脑梗死组,透析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均高于非脑梗死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透析前SBP、DBP及血清Alb水平较高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2.261、2.672、2.428、1.074、4.559,均P<0.05)。结论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透析前SBP、DBP及血清Alb水平较高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尿毒症患者中需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和有效防治,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发生脑梗死,延长尿毒症患者存活时间,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3](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研究指明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曹露[4](2020)在《复发性脑梗死与FIB、UA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脑梗死在我国脑血管病亚型中大约占70%,最新文献报道,我国脑梗死年复发率达17.7%,积极进行二级预防是减少脑梗死复发的关键策略。目前,尽管有一些临床治疗针对传统危险因素进行了干预,但居高不下的复发率表明仍有一些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的危险因素缺乏研究,因此本研究根据文献资料挑选了一批可能与复发性脑梗死(recurrent cerebral infarction,RCI)相关的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以筛选出特异性高的危险因素,为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帮助。目的探讨与脑梗死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与脑梗死面积和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为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19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1例,依据是否复发分为初发组(n=165)和复发组(n=56)。根据头颅CT或MRI检查评估梗死灶面积大小,以Adamas分型标准将复发组分为大面积梗死组(n=10)、小面积梗死组(n=23)和腔隙性梗死组(n=23)。根据NIHSS评分将复发组分为重型组(n=5)、中型组(n=31)和轻型组(n=20)。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及病历资料,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有无斑块及斑块性质。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利用ROC曲线分析指标的诊断价值;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尿酸(uricacid,UA)水平与RCI患者梗死面积及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初发组与复发组之间FIB、UA、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颈动脉斑块形成、抗血小板药物的规律服用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FIB(OR=2.635,95%CI:1.526-4.594)、UA(OR=1.006,95%CI:1.002-1.010)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B曲线下面积为0.705(0.631-0.780),UA曲线下面积位0.662(0.582-0.742),(均P<0.05),显示两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较好。4.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比较复发组中不同梗死面积与FIB、UA水平的相关性,发现FIB、UA水平与RCI患者梗死灶面积大小呈正相关关系(r=0.716、0.599,均P<0.05),且大面积梗死组的FIB、UA水平显着高于小面积梗死组和腔隙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的FIB、UA水平显着高于腔隙梗死组(均P<0.05)。5.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比较复发组中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与FIB、UA水平的相关性,发现FIB、UA水平与R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713、0.525,均P<0.05),且重型组的FIB、UA水平显着高于中型组和轻型组,中型组的FIB、UA水平显着高于轻型组(均P<0.05)。结论1.FIB、TC、UA、Hcy、颈动脉斑块形成、不稳定斑块及抗血小板药物与脑梗死复发具有相关关系。2.较高的FIB/UA水平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患者梗死面积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曹琦[5](2020)在《基于DBN-ELM的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脑血管病由于其病发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经济负担大这五大特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脑血管病的复发率位居世界首位,大约60%的患者具有疾病再次复发的风险,相较而言青年患者病发率更高。由此可以看出脑血管病的二级防治是尤为重要的,也是目前医疗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采用数据分析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挖掘潜藏在医疗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并用其预测疾病的未来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前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推动脑血管病的“防、治、管”的工作体系,实现健康管理的医疗模式。基于以上背景,为提高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医疗水平,本文将从医疗数据的适用性出发,结合中国卒中登记数据(CNSR1)的数据特点和医学量表构建脑血管病复发预测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BN)可以快速提取数据特征以及极限学习机(ELM)学习速率快,泛化能力强的特点,构建了基于DBN-ELM的脑血管病预测模型,实现复发风险等级划分的目的,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引入粒子群算法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脑血管病复发预测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分析了目前关于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的诊疗流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引入预测模型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的医学量表,如:CHADS2量表、ABCD2评分系统以及ESSEN量表等,结合国内外学者在脑血管病复发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指标的筛选,最终得到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的脑血管病复发预测指标体系。(2)脑血管病复发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根据脑血管病的数据特点,结合DBN模型和ELM模型的优势,构建基于DBN-ELM的脑血管病复发预测模型,并选用粒子群算法(PSO)提升模型的训练速度和稳定性。利用某三甲医院云平台中收集到的全国脑血管病中的脑卒中疾病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DBN-ELM预测模型的准确率高于DBN模型7%,且远高于机器学习预测模型(SVM、Adaboost和Random Forest),并且训练时间更快,F1值差别不大,AUC值要略高于DBN模型,因此可以说明本文提出的脑血管病预测模型是有优势的。(3)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依据本文构建的模型,采用Java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脑血管病复发预测原型系统,最后针对不同患病风险的人群提出了不同的干预策略,以期能够帮助患者做好自我管理和预防,同时能够帮助医生提前针对不同等级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式,从而达到辅助医生诊疗的目的,为医疗领域的疾病预测研究提供新思路的目标。
何丽丽[6](2020)在《基于“毒损脑络”理论中风发生前病情变化的临床表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通过对急性中风患者危险因素、发病前病情变化的调查,总结引起中风发生的危险因素,探索中风发生前有预测价值的临床表征,为中风预防提供预警信号。2.通过对中风高危患者和中风患者病情变化临床表征的研究,探索由中风高危状态到中风发生的演变规律,为中风高危患者预防中风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房山区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太原市中医医院、太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及病房的59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现场回顾性调查,作为中风组;并对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就诊的108例脑卒中高危患者采用前瞻性调查方式,并记录3个月后脑卒中终点事件的发生与否,未发生脑卒中终点事件的患者作为高危组。运用统一的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基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房颤等病史)及其控制情况,病情变化的四诊信息(包括神识情绪、头面五官清窍、脏腑机能、一过性症状等58项内容)、个人史(体型、性格、工作性质、烟酒嗜好、饮食口味、运动)、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等临床数据进行采集记录。急性脑卒中患者除采集上述两组患者共有的临床信息资料外,尚包含卒中发病状况(首发、复发、发病诱因、发病前相关基础疾病控制情况、起病状态、季节、起病主证、入院中西医诊断、中医证候及TOAST分型)。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建立相关数据库,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分析。结果1.中风患者发病前病情变化临床表征研究(1)共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591例,其中男性391例,女性200例,出现病情变化的有544例(92.0%),未出现病情变化的有47例(8.0%)。中风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夏秋季节是中风高发季节,有53.5%的中风患者发病前有诱因出现,以劳累、生气或暴怒为突出,夏秋季发病较冬春季诱因更为突出,尤以天气变化明显,中风急性期证候主要以实证为主,排在前2位的为风痰瘀阻证、风火上扰证,有84.4%的中风患者有危险因素存在,其中危险因素个数≥2个有311例,占比52.6%;危险因素个数<2个的有280例,占比47.4%,危险因素分布情况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而多重危险聚集的患者更容易复发中风。(2)不同危险程度中风患者发生前病情变化都体现出“风”“火”“痰”“瘀”“气虚”的证候特点,而多重危险因素聚集的患者有更明显的清阳不升,清窍失养和内风之象。(3)不同年龄中风患者发病前病情变化临床表征分析提示,老年患者具有更明显的清窍失养、肝阳上亢和脏腑气机不畅的表现。(4)无病情变化中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此类患者平均年龄偏小,主要以男性发病为主,发病季节主要在夏季,考虑诱因与劳累和天气变化有关,并且多是首发患者,其危险因素个数较少,性格多为急躁易怒,吸烟饮酒较少,家族史也并不突出。2.中风高危患者与中风患者临床表征对比研究(1)对同一时期调查的中风患者和高危患者临床表征对比,中风高危患者当出现如“清窍失养”和“内风之象”的神识情绪、一过性症状的改变时应警惕中风的发生,并且多重危险因素聚集的患者中风发生前有更明显的“风”“火”之象。(2)中风组嗜睡思睡、阵发性半身无力占比明显高于高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风患者夏秋季节发病率逐渐升高,中风的发生多是多重危险因素聚集,加之诱因诱发的结果,故中风患者应注意避免诱因,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夏季也应防中风。2.中风发生有迹可循,中风发生前病情变化符合“毒损脑络”病机理论,其“风”、“火”证候在中风病的发生中占主导地位,多重危险因素聚集的患者到中风的发生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当出现神识情绪、一过性改变时需警惕中风的发生。3.无病情变化患者尚需注意诱因的诱发,平时注意生活作息规律,警惕夏季中风的发生。
高红玉[7](2019)在《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高龄人群常见疾病,其中脑血管狭窄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探讨8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狭窄分布以及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特点;同时,探究8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以提高对高龄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水平。方法连续回顾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首次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且已行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双侧颈动脉和椎动脉超声检查的住院患者共303例。根据年龄,将80岁及以上者纳入高龄组,65岁至79岁者纳入老年组。依照脑动脉狭窄率≥50%定义为动脉狭窄,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差异,同时对颅内外各大动脉狭窄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根据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双侧颈动脉及椎动脉超声结果,把高龄组患者分为有狭窄组与无狭窄组,分析8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1.高龄组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与老年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127);高龄组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低于老年组(P=0.002)。2.高龄组与老年组颅内外各大分支动脉狭窄发生率不同,高龄组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前三位依次为:大脑中动脉(34.67%)、大脑后动脉(23.33%)、椎动脉(23.33%);老年组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前三位依次为:大脑中动脉(39.22%)、大脑后动脉(36.60%)、椎动脉(23.53%)。高龄组颅外动脉狭窄率最高为颈内动脉颅外段(10.67%);老年组颅外动脉狭窄率最高为颈内动脉颅外段(22.8%)。3.对两组患者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发现,老年组的吸烟、饮酒、2型糖尿病病史所占比例及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水平高于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对高龄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颅内动脉狭窄与舒张压(P=0.027)、甘油三脂(P=0.048)相关,其中舒张压(P=0.033)显着相关;颅外动脉狭窄与低密度脂蛋白(P=0.045)相关。结论1.80岁以上高龄患者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低于80岁以下者;高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好发于大脑中动脉,颅外动脉狭窄好发于颈内动脉颅外段。2.不同年龄段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征;80岁以下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更多的不良生活习惯。3.舒张压、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与8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有关。
郭健[8](2019)在《中国居民合并慢性病的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及对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了解中国40岁及以上居民脑卒中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2、了解合并不同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的脑卒中患者的分布特征、预后及对二级预防药物的依从性;探索不同慢性病人群的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3、探索慢性病及其他影响因素与缺血型脑卒中首次复发间期的关联。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来自中国脑卒中筛查项目(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ing Survey,CNSSS)2013-2015筛查年度的筛查人群。CNSSS项目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旨在监测中国居民脑卒中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1、中国居民的脑卒中流行特征应用现况研究探讨脑卒中的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根据脑卒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将人群分为不同亚人群,探讨脑卒中患病率在不同亚人群中的分布;探讨脑卒中各危险因素在个体病因学层面和公共卫生层面对发病风险的贡献度。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的年龄、性别和城乡分布比例对脑卒中的患病率进行加权调整。根据纳入调整的因素,分别将本研究中的全部研究对象和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40周岁及以上的调查对象分为36层。假设调查对象a在36层中的第i层,i层所有调查对象的总数为fi,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同层的人口数为Fi,则i层所有调查对象的分层权重为Fi/fi。2、合并慢性病的脑卒中的流行特征分别选择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的脑卒中患者,应用现况研究的方法探讨四类脑卒中患者的分布特征,以及主要危险因素对四类脑卒中患者发病风险的贡献度。3、合并慢性病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及其对二级预防药物的依从性应用现况研究的方法,比较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心房颤动的脑卒中患者与未合并相应慢性病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差异。选择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和复发次数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应用现况研究的方法分别探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的脑卒中患者降血压药、降血糖药、降血脂药、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的服药率,以及服药率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中的分布。4、不同慢性病患者的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患者和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人群,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别选择筛查当年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年龄和城乡分布进行1:3频数匹配,选择同一筛查年度中从未发生过脑卒中的筛查对象作为对照。5、慢性病及其他影响因素与缺血型脑卒中首次复发间期的关联研究选择在筛查当年首次复发的缺血型脑卒中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别以发病后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内首次复发的缺血型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以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内全部未发生复发的缺血型脑卒中患者作为相应的对照组。根据年龄、性别和城乡分布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亚组,在各亚组中分别探讨慢性病及其他影响因素与缺血型脑卒中患者首次复发间期的关联。结果:1、中国居民脑卒中流行特征2013-2015年,中国40岁及以上居民总脑卒中、缺血型脑卒中和出血型脑卒中的患病率分别为2.48%、1.84%和0.22%。患病率的分布呈以下特征:男性高于女性(P<0.0001);农村高于城市(P<0.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增加(P<0.0001);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患病率逐渐降低(P<0.0001)。调整其他影响因素后,在病因学层面,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关联最强的危险因素是TIA(OR=5.45),其后依次是高血压、脑卒中家族史、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缺乏运动和超重/肥胖;在公共卫生层面,对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贡献最大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PARP=53.41%),其后依次是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TIA、超重/肥胖、吸烟、糖尿病、缺乏运动和心房颤动。2、合并慢性病的脑卒中的流行特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心房颤动的脑卒中患者分别占总脑卒中患者的72.21%、20.75%、42.81%和12.00%;在四类脑卒中患者中,女性的比例、城市人口的比例、以及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均显着高于未合并相应慢性病的脑卒中患者。3、合并慢性病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以及对二级预防药物的依从性在合并慢性病的脑卒中患者中,发生2次及以上复发的比例显着高于未合并相应慢性病的脑卒中患者(P<0.000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的脑卒中患者,其mRs评分均显着高于未合并相应慢性病的脑卒中患者。合并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降血压药的服药率为77.46%,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降血糖药的服药率为69.52%,合并血脂异常的脑卒中患者降血脂药的服药率为32.38%,合并心房颤动的脑卒中患者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的服药率分别为2.21%和16.27%。4、不同慢性病患者的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不同慢性病患者的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不同。在高血压患者中,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因素为TIA(OR=3.35)、脑卒中家族史(OR=2.04)、吸烟(OR=1.28)和血脂异常(OR=1.14);在糖尿病患者中,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因素为TIA(OR=3.22)、脑卒中家族史(OR=2.65)、心房颤动(OR=1.59)、高血压(OR=1.34)、缺乏运动(OR=1.33)和血脂异常(OR=1.25);在血脂异常患者中,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因素为TIA(OR=3.42)、脑卒中家族史(OR=1.98)、吸烟(OR=1.57)、糖尿病(OR=1.27)、高血压(OR=1.24)和超重/肥胖(OR=1.17);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缺血型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因素为脑卒中家族史(OR=3.30)、高血压(OR=1.85)、血脂异常(OR=1.44)和缺乏运动(OR=1.59)。各个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的关联在不同性别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5、慢性病及其他影响因素与缺血型脑卒中首次复发间期的关联糖尿病与缺血型脑卒中患者12个月(OR=1.73)、12-24个月(OR=2.39)内的首次复发风险存在显着关联。冠心病与缺血型脑卒中患者12个月(OR=1.54)内的首次复发风险存在显着关联。缺血型脑卒中患者首次发病后mRs评分≥1分时,其12个月内的首次复发风险显着升高。结论:1、中国40岁及以上居民的脑卒中患病率较高,女性人群和乡村人群的脑卒中患病率显着高于男性人群和城市人群。2、我国合并不同慢性病的脑卒中患者的数量庞大,与未合并相应慢性病的脑卒中患者相比,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和残疾风险;同时,合并不同慢性病的脑卒中患者对服用相应二级预防药物的依从性较差。3、不同慢性病人群的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各不相同,且各危险因素对脑卒中发病的贡献度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较大差异。4、缺血型脑卒中患者在发作后的不同时期内,其首次复发的危险因素不同,且危险因素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中与首次复发风险的关联也存在差异。
董亚楠[9](2019)在《基于RRE-90评分与相关炎性分子标志物评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预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本研究应用RRE-90评分,结合血相关炎性标志物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脂蛋白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Lp-PLA2)、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情况,及时识别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及复发的高风险人群,明确预防的重点,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的判断及有效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访90天,选择脑梗死复发患者为病例组(复发组),未复发患者为对照组(未复发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RRE-90评分,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CD40L、Lp-PLA2水平、凝固法检测FIB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分析并评估基于RRE-90评分结合血相关炎性标志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90天内复发的预测价值。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急性脑梗死患者400例,失访8例,最后纳入392例,其中复发患者64例,未复发患者328例。2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RRE-90评分情况,复发组RRE-90评分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血sCD40L、Lp-PLA2、FIB、hs-CRP情况,复发组的上述相关炎性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仍与RRE-90评分及sCD40L、Lp-PLA2、FIB、hs-CRP水平相关(OR分别=8.732、10.312、6.216、3.076、2.485,95%CI分别为4.58319.512、6.14520.268、3.15613.372、1.4665.032、2.35712.212)。3以RRE-90评分、sCD40L、Lp-PLA2作为测试变量,以急性脑梗死患者是否复发为状态变量拟合ROC曲线,评估RRE-90评分、sCD40L、LpPLA2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提示,联合应用RRE-90评分与血sCD40L、Lp-PLA2的灵敏度为89.2%,特异度为87.4%。结论 1血sCD40L、Lp-PLA2、FIB、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有关。2在RRE-90评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sCD40L、Lp-PLA2可以提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预测。图1幅;表8个;参207篇
田立茹[10](2019)在《中医体质状态与缺血性中风复发关系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观察分析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探索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中医体质状态与复发之间的关系,以期从中医体质学角度为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事件的预测及“病后防复”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33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队列,进行1年随访,以随访期间复发的37例患者作为复发组,按1:4从随访队列未发生复发事件的患者中匹配148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急性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TOAST分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是否首发、服用中药汤剂时间、康复治疗时间以及中医体质之间的差异性,将以上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复发组37例,对照组148例,经检验复发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NIHSS评分及是否首次发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OAST分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LAA型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中医体质状态方面复发组气虚质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痰湿质多于复发组(P<0.05);其中在总体体质分布中复发组气虚质所占比例最高为78.38%,对照组痰湿质所占比例最高为79.73%;在单一体质分布中复发组气虚质所占比例最高为16.22%,对照组痰湿质所占比例最高为6.76%;在2种兼夹体质分布中复发组和对照组都是气虚质+痰湿质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2.43%与33.78%;在3种兼夹体质分布中两组都以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10.81%和4.73%。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TOAST分型中的LAA型及中医体质气虚质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特定的中医体质状态与缺血性卒中的复发具有相关性,其中,气虚质复发率最高,气虚质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图3幅;表10个;参104篇。
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加强脑卒中防治,落实国家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 百万减残工程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1.1 我国脑血管病防治的现状 |
1.2 百万减残工程的提出 |
1.3 百万减残工程的实施意义 |
2 百万减残工程需要重点加强的工作 |
2.1 开展广泛深入的脑血管病科普宣讲,引导群众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
2.2 完善防治体系,建立区域脑血管病协同救治网络 |
2.3 完善脑血管病诊疗模式 |
2.4 加强区域脑血管病信息化,推荐急救网络体系建设 |
2.5 完善脑血管病的登记制度和管理系统 |
2.6 推广普及脑血管病适宜诊疗技术 |
2.7 以高血压病为重点,推进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的防控水平 |
3 小 结 |
(2)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研究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单因素分析 |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4)复发性脑梗死与FIB、UA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复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DBN-ELM的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脑血管病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脑血管病复发因素的研究现状 |
1.2.3 机器学习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疾病复发预测相关理论 |
2.1.1 疾病复发预测的原理 |
2.1.2 疾病复发预测的方法 |
2.2 深度信念网络相关理论 |
2.2.1 限制玻尔兹曼机模型 |
2.2.2 深度信念网络模型 |
2.3 极限学习机相关理论 |
2.3.1 单隐含层前馈神经网络 |
2.3.2 极限学习机模型 |
2.4 粒子群算法相关理论 |
2.4.1 粒子群算法的原理 |
2.4.2 粒子群算法的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3 脑血管病复发预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的现状分析 |
3.1.1 疾病复发诊疗的流程 |
3.1.2 复发预测在疾病预测中的重要性 |
3.2 脑血管病复发因素的筛选 |
3.2.1 复发因素筛选策略 |
3.2.2 复发因素分析结果 |
3.3 脑血管病主要复发因素介绍 |
3.3.1 年龄、性别、家族史 |
3.3.2 高血压 |
3.3.3 血脂异常 |
3.3.4 糖尿病 |
3.3.5 其他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DBN-ELM的脑血管病复发预测模型的构建与仿真 |
4.1 基于DBN的预测模型的构建 |
4.1.1 无监督前向堆叠RBM的构建 |
4.1.2 基于BP算法的参数优化 |
4.1.3 DBN模型的实现 |
4.2 基于ELM的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实现 |
4.3 基于DBN-ELM的预测模型的构建及优化 |
4.3.1 深度信念网络和极限学习机的不足 |
4.3.2 结合DBN和 ELM的混合算法原理 |
4.3.3 引入粒子群算法优化模型 |
4.4 仿真实验及对比分析 |
4.4.1 数据源及预处理 |
4.4.2 训练实验过程 |
4.4.3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DBN-ELM的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的实现及应用 |
5.1 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分析 |
5.1.1 可行性分析 |
5.1.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5.1.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5.2 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设计 |
5.2.1 系统架构设计 |
5.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5.2.3 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 |
5.3 脑血管病复发预测原型系统的实现及干预策略 |
5.3.1 开发工具和技术 |
5.3.2 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的实现 |
5.3.3 基于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的干预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毒损脑络”理论中风发生前病情变化的临床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综述部分 |
一、毒损脑络的理论渊源 |
1 中风病毒邪的含义 |
2 中风病毒邪的致病特点 |
3 中风病毒邪的界定 |
4 脑络的概念 |
5 中风病毒损脑络病机理论 |
参考文献 |
二、中风预警研究现状 |
1 危险因素评价 |
2 生物预警指标及易损斑块的研究现状 |
3 磁共振波谱技术为中风发生前病情变化研究提供影像支持 |
4 中医在中风预警方面的研究现状和预警特点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研究方法 |
6 研究结果 |
7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1 参与课题研究 |
2 发表文章 |
(7)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入组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住院资料及实验室结果收集 |
2.3 颅内动脉血管狭窄检查及血管狭窄评价 |
2.4 颅外动脉血管狭窄检查及血管狭窄评价 |
3 观察指标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两组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及分布特点 |
2 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比较 |
3 高龄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相关因素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8)中国居民合并慢性病的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及对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居民脑卒中及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 |
一 对象与方法 |
1 中国脑卒中筛查项目 |
1.1 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
1.2 资料收集 |
1.3 相关指标的测量 |
1.4 脑卒中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判定标准 |
1.5 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 |
2 研究对象选择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2 研究方法和统计学分析 |
二 结果 |
1 中国居民的脑卒中患病率 |
2 脑卒中患病率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中的分布 |
3 脑卒中患病率在不同亚人群中的分布 |
4 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 |
5 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对脑卒中发病风险的贡献 |
5.1 总脑卒中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5.2 缺血型脑卒中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5.3 出血型脑卒中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三 讨论 |
附图 |
第二章 合并慢性病的脑卒中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
第一节 合并慢性病的脑卒中患者的分布特征及其对二级预防药物的依从性 |
一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和统计学分析 |
2.1 描述合并不同慢性病的脑卒中患者的分布特征 |
2.2 探讨影响因素与合并慢性病的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 |
2.3 探讨合并不同慢性病的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药物的依从性 |
二 结果 |
1 合并高血压的脑卒中 |
1.1 合并高血压的脑卒中的流行特征 |
1.2 不同影响因素与合并高血压的脑卒中的关联 |
1.3 合并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评价 |
1.4 合并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对服用降压药物的依从性 |
2 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 |
2.1 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的流行特征 |
2.2 不同影响因素与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的关联 |
2.3 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评价 |
2.4 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服用降血糖药物的依从性 |
3 合并血脂异常的脑卒中 |
3.1 合并血脂异常的脑卒中的流行特征 |
3.2 不同影响因素与合并血脂异常的脑卒中的关联 |
3.3 合并血脂异常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评价 |
3.4 合并血脂异常的脑卒中患者服用降血脂药物的依从性 |
4 合并心房颤动的缺血型脑卒中 |
4.1 合并心房颤动的缺血型脑卒中的流行特征 |
4.2 不同影响因素与合并心房颤动的缺血型脑卒中的关联 |
4.3 合并心房颤动的缺血型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评价 |
4.4 合并心房颤动的缺血型脑卒中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依从性 |
三 讨论 |
附图 |
第二节 不同慢性病人群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因素研究 |
一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和统计学分析 |
二 结果 |
1 高血压人群中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1.1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情况 |
1.2 不同影响因素与高血压人群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 |
1.3 不同行为因素组合与高血压人群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 |
2 糖尿病人群中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2.1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情况 |
2.2 不同影响因素与糖尿病人群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 |
2.3 不同行为因素组合与糖尿病人群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 |
3 血脂异常人群中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3.1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情况 |
3.2 不同影响因素与血脂异常人群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 |
3.3 不同行为因素组合与血脂异常人群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 |
4 心房颤动人群中缺血型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4.1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情况 |
4.2 不同影响因素与心房颤动人群缺血型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 |
4.3 不同行为因素组合与心房颤动人群缺血型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 |
三 讨论 |
附图 |
第三章 慢性病及其他影响因素与缺血型脑卒中首次复发间期的关联 |
一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和统计学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统计分析 |
二 结果 |
1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情况 |
2 缺血型脑卒中首次复发间期的影响因素 |
3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缺血型脑卒中患者首次复发间期的影响因素 |
3.1 不同年龄人群中缺血型脑卒中首次复发间期的影响因素 |
3.2 不同性别人群中缺血型脑卒中首次复发间期的影响因素 |
3.3 不同城乡人群中缺血型脑卒中首次复发间期的影响因素 |
三 讨论 |
附图 |
全文小结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基金资助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基于RRE-90评分与相关炎性分子标志物评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1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选择 |
1.1.2 研究因素 |
1.1.3 相关疾病诊断标准及因素定义 |
1.1.4 资料收集方法 |
1.1.5 统计学方法 |
1.1.6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急性脑梗死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一般资料比较 |
1.2.2 急性脑梗死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主要化验室指标比较 |
1.2.3 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组与未复发组RRE-90评分及血相关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
1.2.4 RRE-90评分结合sCD40L、LP-PLA2对脑梗死复发风险预测的ROC曲线 |
1.3 讨论 |
1.3.1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复发情况 |
1.3.2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预测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
1.3.3 不足与展望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急性脑梗死的复发机制及其相关血清炎性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
2.1 脑梗死复发的机制 |
2.1.1 颈动脉粥样硬化 |
2.1.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 |
2.2 血清相关炎性标记物相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 |
2.2.1 血清可溶性CD40 配体(sCD40L) |
2.2.2 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 |
2.2.3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
2.2.4 血浆D-二聚体(D-dimer) |
2.2.5 血纤维蛋白原 |
2.3 其他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因素 |
2.3.1 高血压病 |
2.3.2 糖尿病 |
2.3.3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2.3.4 高尿酸血症 |
2.4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RRE-90 评分量表 |
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中医体质状态与缺血性中风复发关系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目标 |
1.2 病例来源 |
1.3 诊断标准 |
1.3.1 西医诊断标准 |
1.3.2 中医诊断标准 |
1.4 纳入排除脱落及剔除标准 |
1.4.1 纳入标准 |
1.4.2 排除标准 |
1.4.3 脱落标准 |
1.4.4 剔除标准 |
1.5 复发判定标准 |
1.6 体质类型判定 |
1.7 研究方法 |
1.7.1 病例采集 |
1.7.2 数据收集和随访 |
1.7.3 病例配比过程 |
1.7.4 数据管理 |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1.9 研究结果 |
1.9.1 一般资料 |
1.9.2 两组服中药汤剂时间及康复治疗时间比较 |
1.9.3 两组中医体质状态分布 |
1.9.4 缺血性卒中复发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
1.9.5 复发组体质分析 |
1.9.6 不同体质的复发率比较 |
1.10 讨论 |
1.10.1 中医体质的研究 |
1.10.2 研究结果分析 |
1.10.3 本课题关键点、创新点、存在问题及展望 |
1.11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缺血性卒中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 |
2.1 现代医学卒中复发因素 |
2.1.1 不可干预因素 |
2.1.2 可干预因素 |
2.2 传统医学卒中复发研究现状 |
2.2.1 中风中医病因病机 |
2.2.2 中风中医治则治法 |
2.2.3 中风复发中医相关研究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A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西医诊断标准 |
附录B 中风中医诊断与分类标准 |
附录C 复发判定标准 |
附录D 中医体质量表 |
附录E 中医体质结果判定量表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强脑卒中防治,落实国家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J]. 张永巍,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22
- [2]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 刘洪梅.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01)
- [3]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4]复发性脑梗死与FIB、UA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D]. 曹露.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5]基于DBN-ELM的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的研究[D]. 曹琦.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基于“毒损脑络”理论中风发生前病情变化的临床表征研究[D]. 何丽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D]. 高红玉. 青岛大学, 2019(02)
- [8]中国居民合并慢性病的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及对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研究[D]. 郭健.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9]基于RRE-90评分与相关炎性分子标志物评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预测中的应用[D]. 董亚楠.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10]中医体质状态与缺血性中风复发关系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D]. 田立茹.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