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药黄芩水提取物的成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毛超一[1](2020)在《基于成分-药效关联的中药菊花质量标准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中药质量评价中指标性成分的确定是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大多数中药的指标性成分与安全性、有效性关联甚少,与临床价值严重脱节,因此创新和完善中药质量评价标准的需求日益迫切。菊花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被全世界广泛应用,由于基原多、成分复杂,菊花化学成分受到生长环境、产地、种质资源、采收期等各个环节的影响。为推进以临床为导向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发展,本研究以菊花的指标性成分筛选为核心,以成分与药效关联作为突破口,开展了基于成分-药效关联的菊花质量标准与评价研究。研究目的以菊花为例,形成了基原多、成分复杂中药品种质控指标成分确定的系统研究方法,建立一种基于成分与药效关联的菊花质量控制方法,形成客观反映中药质量内涵的多层级等级评价体系,推动中药质量标准向因药制宜、效用关联的评控方向转变,保证菊花质量可控,产品优质,临床有效,为中药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研究内容综述部分,从中药质量评价研究进展,菊花的品种、分类、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传统功效与作用机理、质量评价现状等几方面进行阐述,表明菊花传统功效与抗炎作用存在较为密切的对应关系,为菊花基于药效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实验部分开展了如下研究:1.菊花代谢组学研究。采用UPLC-Q-TOF-MS液质联用系统,全面分析了菊花的代谢成分。对27个不同品种的菊花鲜品进行研究,每一品种选择3种不同花期,全面定性表征菊花化学成分组,并以峰面积作为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T-test检验等方法,寻找菊花共性指标成分,差异性指标成分,特征性指标成分。通过研究品种、采收期对成分的影响,筛选菊花稳定、可控的质量评价指标成分。建立一种准确、快速、高效的方法对菊花化学成分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2.基于化学基准和效应基准相结合的菊花质量评价指标成分筛选。基于文献研究确定抗炎作用是菊花临床的主要功效。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围绕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的关联,展开如下研究:2.1采用虚拟技术,对菊花中成分进行与药效相关的预测和筛选。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菊花的抗炎作用机制及可能参与的炎症通路和潜在的活性成分。采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分子对接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将菊花中主要化合物与炎症因子进行分子对接。2.2菊花提取物的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分析。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筛选菊花质量评价指标成分。采用HPLC分析法对52个菊花提取物中13个指标性成分进行分析,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热图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方差分析、T-tes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不同品种、不同花期、不同提取方式的菊花提取物中13种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和比较研究,筛选适宜作为菊花质量评价的代表性指标成分。2.3通过药效学实验研究,筛选潜在的活性指标成分。采用体外细胞炎症模型进行药效学实验研究,通过PCR、Elisa等分子生物技术,方差分析、T-tes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检测细胞活力,NO浓度,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iNOS、COX-2、PGE2 mRNA表达水平,评价不同品种菊花抗炎活性差异。以菊花预测和拟定的指标成分含量作为自变量,炎症因子、炎性介质指标结果作为因变量,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结合变量重要性投影得分、二值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成分-药效的关联性分析,筛选菊花潜在的活性指标成分。3.建立一种基于化学成分-药效活性关联的菊花质量标准。以同类成分总量作为指标,运用一测多评法结合外标法作为菊花质量标准的测定方法。4.对市场上50批菊花进行综合性质量等级评价,并对来自49个厂家56批菊花的市场价格进行调研。运用中药饮片质量常数评价方法建立菊花等级评价标准。该标准是集形态特征和指标成分的综合性质量等级划分方法,并与生物活性关联,优于目前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与结论菊花植物代谢组学研究,共鉴定菊花中咖啡酰基奎宁酸、黄酮、花青素、胡萝卜素、其他5大类成分,共计化合物73种。咖啡酰基奎宁酸和黄酮是菊花最主要的成分类别,菊花质量评价指标可从这两类中指认。共有代谢成分中,含量较高且品种间差异大的化合物,如咖啡酰基奎宁酸类中的4,5-DCQA等、黄酮类中的Acn等,这些成分适合作为菊花质量评价指标性成分的筛选对象。在菊花中含量较高且对菊花分类贡献度大的化合物:Lut(1),Acn等,适合作为菊花质量评价的指标性成分。其中4,5-DCQA等在大部分品种中含量较高,个别品种含量较低,适合作为菊花质量评价的定量指标性成分;3-CQA在所有样品中含量均高,且品种间差异小,适合作为菊花质量评价的定性指标性成分。菊花中含量低的代谢成分,不能代表菊花的化学特征,如1-CQA等以及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类等认为不适合作为菊花质量评价的指标。采收期对于菊花鲜品中的各主要化合物含量影响较小,鲜品中同品种不同花期的化合物含量差异远小于品种间化合物含量差异。有些化合物有望成为特定品种潜在的标识性化合物,如3-CQA可鉴别麻城本地菊等。基于化学基准和效应基准的菊花成分指标筛选,检测到菊花提取物指标性成分13个,共性成分10个。含量高且稳定,随品种、花期、提取方法都变化较小的化合物可以作为菊花定性鉴别的指标,如3-CQA。含量高且品种间存在差异,认为可以作为菊花定量鉴别的指标,如:Lut-7-O-G、Api-7-O-G、Lut-7-O-β-G、Api-7-O-6-AG。含量高且品种间离散程度大,分类贡献度大的成分,可作为菊花品质优劣、品种鉴别的评价指标,如:3,5-DCQA、4,5-DCQA、3,4-DCQA、3-CQA、Api-7-O-6-AG。含量较低,品种间差异大如 Api、Dio、5-CQA、4-CQA、Acn,且在部分品种中未能检测出的成分如:Api、Acn,认为均不适合作为菊花质量评价的指标。所以从化学基准分析认为,3-CQA、3,5-DCQA、4,5-DCQA、3,4-DQA、Lut-7-O-G、Api-7-O-G、Lut-7-O-β-G、Api-7-O-6-AG 为菊花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成分。菊花提取物的聚类情况与传统菊花分类基本一致,说明传统分类与基于化学成分的分类存在相关性。采收期对成分存在一定影响,胎菊与全菊在成分组成上基本一致,但胎菊主要化合物含量均高于全菊。虚拟技术的指标预测和筛选表明,Lut-7-O-β-G、3,5-DCQA等与炎症靶点蛋白结合能力最强。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菊花抗炎作用参与的通路中最主要的是PTGS等。药效学实验表明,菊花提取物对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的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炎性介质、炎症因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不同品种菊花的抗炎药效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贡菊,特色品种#1表现出较强的炎症抑制作用,这与基于化学成分的质量评价结果一致。滁菊的抗炎作用较差,毫菊次之。菊花的活性成分对炎症因子COX-2和iNOS的调控作用最强。成分与药效关联结果表明,能够下调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化合物可能为:1,3-DCQA、3,5-DCQA、Lut-7-O-β-G。抑制炎性介质释放量的化合物可能是3,5-DCQA、4,5-DCQA、3-CQA、Api。综合以上因素认为,菊花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可能是:3,5-DCQA、4,5-DCQA、Lut-7-O-β-G、1,3-DCQA、3-CQA 等,这些指标可以作为菊花质量评价的指标性成分。综合化学成分、活性筛选、药效关联的研究结果,最终确定基于成分-药效关联的菊花质量标准检测指标为:1,3-DCQA、3-CQA、Lut-7-O-G、3,5-DCQA、4,5-DCQA、Lut-7-O-β-G、1,5-DCQA。研究发现,1,3-DCQA 只存在于菊花水提取物中,是由1,5-DCQA经水加热回流转化而来,1,5-DCQA在菊花乙醇提取物中稳定,确定其转化是受温度影响。所以最终确定:3-CQA、Lut-7-O-G、3,5-DCQA、4,5-DCQA、Lut-7-O-β-G、1,5-DCQA 6 个指标成分作为菊花质量标准评价的指标成分。采用一测多评结合外标法,运用加和控制总量的计量方法,成功建立了一种新的菊花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测定了菊花中的6种化合物,其成分的峰面积和浓度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均符合标准,该方法简单、准确、经济、高效。该方法符合中药质量评价从单指标向多指标,从指标性成分向药效成分评控的发展方向,与2015版《中国药典》“菊花”项下含量测定标准相比:确定了 6个质控指标成分,较药典标准增加了 3个指标成分,且均与功效相关,增强了菊花质量控制的代表性和整体性;采用一测多评法结合外标法测定,运用同类别指标成分的总量作为评控指标,更加简便、经济、实用。可为药典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为菊花的质量控制提供可行的分析手段。根据菊花等级评价结果,将市场上贡菊,杭菊,胎菊共50种菊花分为3个等级,分级结果表明等级与重量呈正相关,等级与内在指标成分含量呈正相关,等级越低,内在指标成分含量越低。该标准更加全面、准确的对菊花进行了等级评价,为中药质量等级评价体系建立提供了参考,对规范市场,提高菊花质量,引导优质优价,保证临床药效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杨玉莹[2](2019)在《黄芩配方颗粒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黄芩是主产于我国北方的一味传统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的功用,是多种疾病治疗处方中的常用药,但在制剂中以传统的黄芩饮片入药的方式存在不易定量,饮片质量易受环境影响及存在农药及重金属残留等缺点,严重影响了黄芩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中药配方颗粒剂是一种在中药汤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饮片制剂形式,作为新型中药饮片供临床配方使用,具有可直接冲服或吞服,省时省工、易定量、无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优点。本课题将黄芩制备成配方颗粒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以期实现黄芩药材在临床应用中的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黄芩加压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与传统提取方法的比较以黄芩中主要药效成分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加压提取各因素(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料液比等)对黄芩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加压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将加压提取技术与传统煎煮法及乙醇回流提取法所得黄芩提取物浸膏中的总黄酮含量及指标性成分进行比较。加压提取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112.48℃、提取时间为45.21 min、液料比为10.54 mL/g,在此条件下黄芩提取物中的黄酮含量为76.54%。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加压提取法所得浸膏中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煎煮法(28.6%)和回流提取法(40.3%),HPLC检测表明提取物中指标性成分黄芩苷和黄芩素比例与传统水煎煮法相近,且杂质含量更低。2.加压热水提取对黄芩提取物理化性质的影响对黄芩提取物在不同pH缓冲液和不同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进行测定,为选择适宜的制剂形式及辅料种类提供依据。提取物溶解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黄芩加压和煎煮提取物在偏酸性溶液中(pH<5.8)不易溶,在pH高于5.8后,其溶解度逐渐增加。在不同溶剂中,黄芩加压和煎煮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0.8412 mg/mL和0.4819 mg/mL),属于微溶,但加压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几乎是水煎煮提取物的2倍;在甲醇溶液中属于可溶解,溶解度分别为11.4624 mg/mL和10.6660 mg/mL,且二者相差不大。油水分配系数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的油水分配系数P值均在易被胃肠道吸收范围内,而黄芩加压提取物的P值更接近药物的最佳吸收值。综上,黄芩加压提取物相比于黄芩水煎煮提取物,更适宜制备成口服制剂。3.黄芩配方颗粒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通过考察各填充剂对黄芩加压提取物的吸湿率和抗液化能力的影响,筛选填充剂;以休止角,成型率,吸湿率,堆密度为指标,应用综合评分法筛选填充剂加入比例;以制粒过程中软材性状、过筛难度及颗粒形态作为指标,筛选粘合剂;并对所制备黄芩配方颗粒的水分含量,临界相对湿度,溶化性及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微晶纤维素适合作为制备黄芩配方颗粒的填充剂,其加入比例为黄芩加压提取物:微晶纤维素=1:0.5385,以95%乙醇作为粘合剂;制备所得黄芩配方颗粒的水分含量(5.7415%)及溶化性符合药典要求,颗粒制备环境的湿度应控制在72%以下,在常温避光环境中储存。4.黄芩配方颗粒的药效学研究通过DPPH的清除率实验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的影响及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实验比较所制备的黄芩配方颗粒与市售黄芩配方颗粒的体外抗氧化、抑菌作用。通过大鼠足肿胀实验及小鼠腹腔通透性实验研究黄芩配方颗粒的抗炎作用,通过小鼠浓氨水引咳实验研究黄芩配方颗粒的镇咳作用。结果表明,制备黄芩配方颗粒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95.98%),优于市售配方颗粒(84.40%);制备黄芩配方颗粒和市售黄芩配方颗粒均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MIC均为1.25 mg生药/mL)强于大肠杆菌。体内药效评价表明制备黄芩配方颗粒和市售品均有较好的抗炎及镇咳作用,并且制备黄芩配方颗粒药效均强于市售产品。综上,加压热水提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提取技术,适用于黄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制得的黄芩配方颗粒制剂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菌、抗炎及止咳活性,可代替生药材饮片直接用于中药复方中,具有吸收显效迅速、携带方便等优点,因而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赖昌威[3](2019)在《药对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中医临床遣药组方常同时应用两味药物,通过配伍组合后产生协同增效或配伍减毒的效应。这种在临床上最为习用的一对中药称为药对,本文探究药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配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考察药对的最适宜配比,筛选药对的提取及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并考察该药对黄酮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建立UPLC谱效关系,探讨药对中化学成分与抗肿瘤活性的内在科学联系。方法:(1)分别建立UPLC-PDA法测定药对中总黄酮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考察提取溶剂(乙醇、水)、提取方式(合提、单提、单提合并)与药对配伍比例(2:1、1:1、1:2)在提取过程中对有效部位总黄酮与总多糖影响,探究药对中化学成分的配伍规律。(2)结合药对配伍分析结果与临床实际应用,应用MTT比色法探究药对水煎液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分别使用不同配伍比例(1:2、1:1、2:1)的药对水煎液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肝癌细胞(Hep G2)、人宫颈癌细胞(He La)进行抗肿瘤活性试验,计算IC50,筛选出最敏感细胞株及最优配伍比例,并与阳性药、单味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水煎液进行对比研究。(3)建立多批药对水煎液的指纹图谱,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究药对水煎液的UPLC谱效关系,追踪对抗肿瘤活性贡献较大的化学成分和有效部位。(4)使用分离材料大孔树脂以单因素试验法筛选出药对(配伍比例1:1)、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的黄酮纯化工艺。(5)应用MTT比色法对比考察药对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有效成分富集前后的药理活性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究二者黄酮提取物的药效配伍规律。结果:(1)以乙醇为溶剂的提取液中黄酮含量更高,尤其是白花蛇舌草黄酮,溶出量较水提增加约50%,半枝莲黄酮增加约10%。提取方式(合提、单提、单提合并)与配伍比例(2:1、1:1、1:2)对有效部位(总黄酮、总多糖)的影响很小。其中,当配伍比例1:1合并提取时,半枝莲黄酮溶出量较单提时显着提高。(2)各肿瘤细胞株对药对水煎液的敏感程度顺序为:SGC-7901>A549>Hep G2>He La。其中,药对水煎液对SGC-7901的抑制、杀伤能力最强,尤其是配伍比例1:1,其IC50为2.16mg/m L。对于SGC-7901,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与各配比的药对水煎液的IC50均小于中药阳性药,但药效远不及抗癌药盐酸阿霉素,二者的IC50相差200余倍。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等量合煎后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3)经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分析可知,10批药对水煎液UPLC色谱图中包含21个共有峰,8批相似度不小于0.94,其余2批相似度为0.897、0.683。在共有峰与峰面积较大的非共有峰(峰面积>0.5%)中,黄酮类成分数量占比较大,均约50%。经谱效关系研究可知,黄酮类成分的药效关联度大于非黄酮成分,药对水煎液对SGC-7901的药效活性主要由黄酮成分贡献,其中B、C两类黄酮与抗肿瘤的关联度最高(B类为带Ⅱ281284nm、带Ⅰ333342nm的黄酮、C类为二氢黄酮(醇)类黄酮)。(4)使用大孔树脂筛选药对(配伍比例1:1)、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的黄酮纯化工艺,工艺如下。药对黄酮类成分的纯化工艺:浓度0.03g/m L的提取液上样,上样液体积6BV,上样流速9BV/h,7BV蒸馏水除去杂质,水洗流速9BV/h,80%乙醇洗脱,洗脱液体积3BV,洗脱流速1BV/h。白花蛇舌草黄酮类成分的纯化工艺:浓度0.15g/m L的提取液上样,上样液体积7BV,上样流速1BV/h,9BV蒸馏水除去杂质,水洗流速9BV/h,80%乙醇洗脱,洗脱液体积3BV,洗脱流速9BV/h。半枝莲黄酮类成分的纯化工艺:浓度为0.05g/m L的提取液上样,上样液体积5BV,上样流速1BV/h,8BV蒸馏水水洗除去杂质,水洗流速9BV/h,60%乙醇洗脱,洗脱体积3BV,洗脱流速9BV/h。在上述工艺方法下,药对、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提取物的黄酮纯度分别达到46.16±2.46%、39.82±1.58%和51.42±4.44%。(5)药对(配伍比例1:1)、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的提取物的IC50分别为115、111和147μg/m L,盐酸阿霉素IC50为20.5μg/m L。药材经富集纯化后表现出了优越的抗肿瘤活性(它们的IC50仅为各自水煎液的1/20左右),使其药理活性与盐酸阿霉素处于同一数量级。故认为黄酮类成分是药对抑制、杀伤SGC-7901的重要有效部位。另外,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提取物配伍后可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可溶出更多的黄酮成分,提取方式与配伍比例对总黄酮与总多糖的含量影响很小;药对配比1:1乙醇合并提取得到的黄酮含量最高。临床上均应用该药对的水煎液,因此我们研究了药对水煎液对SGC-7901、A549、Hep G2与He La的活性,结果表明药对水煎液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其中,水煎液1:1组对SGC-7901的药理活性最强,但与阳性药盐酸阿霉素相差很大。后通过谱效关系研究发现,黄酮部位与药对水煎液对SGC-7901的药理活性关系密切,可认为黄酮部位是药对抑制杀伤SGC-7901的有效部位。应用大孔树脂法筛选出的纯化工艺可有效富集药对(配伍比例1:1)、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中的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较高,且工艺稳定。结果显示黄酮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显着,与盐酸阿霉素相当,具有开发成药价值。
安琪,唐雪阳,卢广英,温静,梅莹莹,左胜,朱乃亮,王春梅,周永强,张晓雷,王永炎,石任兵[4](2014)在《紫苏方药物制备物的质量表征及其关联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确定紫苏方的最佳药物制备物形式,并对如何创制优质药物作出解答。方法运用所建立的HPIC-PDA法,在酸性和碱性系统下测定紫苏方不同药物制备物形式中有效指标性成分黄芩苷、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参酮ⅡA、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基于有效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相对量、含量相对比值以及出膏率和体内外抗菌药效对紫苏方药物制备物的质量进行系统表征,并将质量表征结果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紫苏方富集物中6种有效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总计53.43%)较其他制备物形式明显提高,约为稀醇提取物的3.2倍,水提取物的3.6倍。出膏率降低至稀醇提取物和水提物的1/3。且成分相对比值更为合理,所组成的药物体系具有最强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故紫苏方富集物为最佳药物制备物形式。结论基于药物体系基本组成与制备得率,探寻药物成分的最适含量及其相对比值,是创制优质药物的重要途径。
吴晓莹[5](2019)在《羚羊角和水牛角的解热作用及其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羚羊角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水牛角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的角。羚羊角与水牛角皆有较好的解热作用,临床常用于小儿高热不退,效果明显。羚羊角和水牛角虽广泛应用,但其有效成分尚不明确,作用机理也有待探索。本论文首先开展了羚羊角和水牛角及其提取物的解热及作用机制研究,并对其成分进行了比较,为角类药材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实验结果如下:1、基于皮下注射酵母建立的感染性大鼠发热模型,发现羚羊角粉、羚羊角水煎液和水牛角水煎液均能降低发热大鼠的体温,而羚羊角及水牛角的酸、碱水解液解热作用不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羚羊角粉与水牛角水煎液能抑制发热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5-HT、cAMP、PGE2水平的上升,也能抑制发热大鼠下丘脑中cAMP、PGE2水平的上升。病理学切片显示羚羊角粉和水牛角水煎液对发热大鼠的肝脏和肺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基于羚羊角粉、水牛角粉及其不同提取物解热效果的差异,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发现蛋白类成分是羚羊角与水牛角的主要成分,其特征峰v(C=O)、β(NH)位于1660、1540cm-1附近,为最强峰或次强峰。从二维导数光谱可以看出1600~800 cm-1处羚羊角和水牛角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鉴别两者的依据。羚羊角粉及其水提物、水牛角粉及其水提物的蛋白质吸收峰强度较高,而它们的酸、碱提取物的蛋白质吸收峰有所下降,尤其是碱提取物,其酰胺Ⅰ带明显降低,表明羚羊角及水牛角水煎液与其酸、碱水解液解热作用的不同,可能与其蛋白质被降解有关。3、利用LC-MS/MS对羚羊角粉及其水煎液、水牛角粉及其水煎液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鉴定。从羚羊角粉与水牛角粉中鉴定出16个共有蛋白,从羚羊角粉及其水煎液中鉴定出23个共有蛋白,水牛角及其水煎液中鉴定出36个共有蛋白。进一步分析对比发现四者具有7个共有蛋白,分别是:Q0VD04、A4FUZ0、F1N362、G3N0V2、F1MMI6、P04272、F1MUY2,其中前 4 个皆为角蛋白。4、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羚羊角粉、水牛角粉及其提取物中20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水牛角粉和羚羊角粉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和所占比例相差较大,羚羊角粉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远均高于水牛角粉,羚羊角粉中氨基酸总量为3.46mg/g,水牛角粉中氨基酸总量为0.44mg/g;羚羊角粉与其水提物中各氨基酸比例相近,而其酸、碱水解物中各氨基酸含量显着升高,其比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占比明显升高,分别占羚羊角酸水解物的36.7%、20.5%,占羚羊角碱水解物的38.0%、10.3%;水牛角粉与其水提物中各氨基酸比例相近,而水牛角酸、碱提取物中,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占比明显升高,占酸水解物总量的27.7%、20.3%,甘氨酸、丝胺酸占碱水解物总量的34.9%、19.6%。5、采用ICP-MS法,对羚羊角粉、水牛角粉及其提取物中14种无机元素进行测定,羚羊角粉与水牛角粉中无机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其元素组成比例也不相同。羚羊角粉中Ca、K、Mg、Na、P的含量是水牛角粉的4倍以上。羚羊角粉中Ca、P元素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66.1%、29.9%,远远高于其他元素;而水牛角粉中以Ca元素最多,占总含量的46.0%,Na、K、P、Zn、Al、Fe、Mg元素含量相近,共占总含量的53.5%;羚羊角水提物中Ca、P元素含量比原粉减少35倍左右,而水牛角水提取物中Ca、Na、K、P含量是原粉的50倍以上;羚羊角酸、碱水解物中无机元素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Ca、P元素含量占比显着降低;水牛角酸、碱水解物中无机元素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Ca、P、Mg、K元素所占比例小于有解热作用的水牛角水提物。
何湘蓉,王一然,李伟奇,贺建华[6](2012)在《黄芩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和耐药抑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纸片法和倍比稀释法研究黄芩水提取物与醇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用点种法研究黄芩水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耐药抑制率。结果:黄芩水提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强于醇提取物。耐药性抑制试验结果表明,黄芩水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抑制作用具有选择性。结论:黄芩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Sa1菌株具有耐药抑制作用。
陈伟[7](2012)在《升麻保肝部位的药学研究及通络清脑注射粉针的制剂研究》文中认为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的干燥根茎。主治时疫火毒、口疮、咽痛、斑疹、头痛寒热、痈肿疮毒、中气下陷、脾虚泄泻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升麻中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抑制核苷运转、抗病毒、抗肿瘤、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抗骨质疏松、消炎等多种生理活性。前期研究发现,升麻具有较强的抗肝炎病毒活性,为了筛选其活性部位,我们依据升麻中所含成分类型特征,采用大孔树脂分离制备技术,首先分离制备了升麻总皂苷、总酚酸、其他成分部位,并制备了不同升麻提取物,以HBV转基因小鼠模型对各部位进行了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升麻的总酚酸部位组模型小鼠血清中HBsAg及HBeAg含量显着低于拉米夫定模型组,提示升麻总酚酸部位是升麻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活性部位。在此基础上,采用萃取、C18中压柱层层析等方法,对升麻总酚酸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共分离获得了 5个化合物,并以NMR、MS技术鉴定了结构,分别为:化合物Ⅰ(芥子酸)、Ⅱ(咖啡酸)、Ⅲ(阿魏酸)、Ⅸ(异阿魏酸)。进一步按照中药五类新药相关要求,开展了升麻总酚酸制备工艺研究:以异阿魏酸指标,Al(NO3)3、Na2SO3、NaOH显色,测定紫外吸光度,考察了大孔树脂富集总酚酸的工艺。结果大孔树脂法富集制得升麻总酚酸含量大于50%。对优化工艺制备获得的升麻总酚酸部位进行了质量控制研究,以HPLC法测定了升麻药材以及升麻总酚酸中咖啡酸、阿魏酸、异阿魏酸三种主要酚酸类成分,结果显示三种酚酸性质稳定,易测定,为升麻药材及其制备物的评价提供了依据。通络清脑注射粉针主要用于中风后的恢复性治疗,其配制溶液中热原含量较高,传统的活性炭吸附法无法有效去除,实验利用超滤技术,筛选出去除溶液中热原的专用膜,热原去除率高,成分影响较小,较好的保证了制剂的安全性,且保证了其疗效。
张越[8](2019)在《顺胃降逆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研制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新药顺胃降逆颗粒,本研究进行顺胃降逆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选择提取工艺路线、优选最佳提取条件、考察浓缩干燥参数,确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制备工艺,为顺胃降逆颗粒研发和新药上市奠定基础。方法:1提取工艺路线的选定:基于文献对处方中各药味化学成分、相关药理现代研究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应用与功能主治特点,拟定三条提取工艺路线:工艺路线1:全方加水煎煮(简称全水提),工艺路线2:全方加水煎煮,同时收集挥发油(简称全水提加挥发油),工艺路线3:干姜、广藿香、厚朴、荜茇四味,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清半夏、黄连、黄芩、人参、甘草五味加水煎煮,(简称部分醇水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三工艺指纹图谱,分析比较已知共有峰保留时间、峰面积,测定方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并比较总生物碱含量及出膏率,以小鼠胃排空试验和小肠推进试验为指标,比较小鼠胃肠蠕动功能,结合临床和生产实际,综合考量,确定提取工艺路线。2提取工艺条件的优选:根据选定的提取工艺路线,以单因素试验对浸泡时间、加水量和提取时间等影响提取的因素分别考察,根据单因素考察结果,选取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的三水平,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黄芩苷含量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总评“归一值”法,计算“归一值”,进行综合评价,优选最佳提取条件。3浓缩参数考察:以黄芪苷、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按验证工艺制备提取液,比较减压浓缩和常压浓缩两种浓缩方式的浓缩效果。结果:1提取工艺路线的确定:(1)出膏率的比较:工艺1、2、3的出膏率分别为18.6%、18.9%、15.0%;(2)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有一定差异,其中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159mg、153mg、169mg,黄芩苷含量分别为763mg、654mg、723mg,盐酸小檗碱含量分别为68mg、72mg、87mg;(3)特征指纹图谱的比较:三工艺已知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无明显差别,共有峰折合成每g生药对应的峰面积,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峰面积工艺3最高,其它峰峰面积无明显差别;(4)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药效学作用比较:三工艺组均具有促进胃肠运动的趋势,其中工艺1、3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1、3组比较,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无明显差异(P>0.05);药效上工艺1、3均具有促进胃肠运动的功能,且生物碱、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含量差别不明显,考虑实际工业成本,和醇提工艺所含的风险性,结合临床,传统水煎剂应用多年,效果显着,综合考量,选择工艺1,即全方水提作为该制剂的提取工艺路线。2最佳提取条件的优选:(1)吸水率的考察:处方药材在浸泡8h吸水率为117%,吸水量不再增加,吸水率曲线趋于平缓,表明药材在浸泡8h吸水量达到饱和;(2)浸泡时间的考察:考察不同时间0.5h、1h、1.5h、2h、2.5h、3h、4h、5h、6h、8h、16h的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变化,5h含量最高,拟定浸泡时间为5h;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不变,进行加水量单因素考察,选取加水量为610倍进一步优化;加水量和提取次数不变,进行提取时间单因素考察,选取提取时间为1h、1.5h、2h进一步优化;正交试验分析:A(加水量)、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三因素的OD均值均为k3最高,综合评价,选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3B3C3,即10倍量、提取3次、每次2h。3浓缩工艺考察:两种浓缩方式比较,结果显示,相比常压浓缩,减压浓缩在有效成分方面,含量较高,证明浓缩效率高,选择减压浓缩,减压条件为:80℃,-0.08MPa0.005MPa。结论:本研究确定顺胃降逆颗粒工艺路线为全方水提工艺,拟定浸泡时间为5h,优选出水提工艺参数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的最佳提取条件为10倍量水、1.5h、3次,选定浓缩方式为减压浓缩,温度控制在80℃,经工艺验证,显示优选的提取工艺参数合理、稳定、可控。
邹节明,陆浩,何斌,吴敏菊[9](2003)在《苦玄参、黄芩与黄柏的大孔树脂提取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在精制苦玄参、黄芩与黄柏有效部位的应用。方法 以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为指标 ,筛选适用的大孔吸附树脂型号 ,评价树脂吸附与解吸工艺。结果 苦玄参、黄芩与黄柏提取物精制适用树脂型号分别为 HPD5 0 0、HPD30 0与 HPD10 0 ,吸附阶段的泄漏点分别为 1.5 ,0 .5和 1;饱和点分别为 11,2和 4.75 ;解吸阶段的适用乙醇浓度分别为 5 0 %,30 %和 5 0 %。结论 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对中药有效部位的提取精制有较大差别。
李鹏跃[10](2014)在《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文中研究说明脑中风学名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难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在严重影响患者本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葛根为治疗脑中风的常用中药。目前,其主要成份葛根素已有4种相关静脉注射制剂上市,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确切。葛根素作用机制与扩张脑血管、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有关。同时,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除葛根素外,葛根总黄酮中其余成分同样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够明显缩小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降低脑水肿程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水平,目前已有葛酮通络胶囊及愈风宁心系列口服制剂上市。然而,上述制剂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葛根素注射剂自1993年上市以来,临床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而口服制剂存在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并且对于中风病人而言,吞服困难,给药顺应性较差。这些问题均限制了上述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传统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均证明鼻腔给药是治疗脑病的有效途径。因此,本课题基于“鼻通脑络”中医理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鼻腔作为给药途径,采用微透析取样技术,对葛根素及自制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差异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以葛根素和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最优工艺为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所得工艺便捷可行,目标成分提取率达到90%以上。对葛根水提液进行了醇沉处理,最佳醇沉工艺为提取液浓缩至0.5g药材/ml,加95%乙醇,调节醇浓度为60%,醇沉24h,进一步提高了浸膏中目标成分的纯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树脂为HPD200A,上样液浓度为0.25g药材/ml,大孔树脂柱径高比为1:5,上样量为0.5g药材/ml树脂,上样流速为1ml/min,水洗2BV,水洗流速为0.5ml/min,30%乙醇洗脱4BV,醇洗流速为0.5ml/min。最终产物的出膏率约为10%,葛根素的纯度在30%以上,总黄酮的纯度在70%以上。对葛根总黄酮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放大实验研究,所得提取物纯度基本稳定,工艺可行。对提取物中各成分进行质谱分析,初步推断其中5种主要成分分别为: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以Bcl-2 mRNA为指标对葛根素及提取物的抗凋亡作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提取物组效果更好,提示提取物中有成份能够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mRNA的高表达,更有助于抑制细胞在缺氧环境下的凋亡。2葛根素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的建立体外透析实验及反渗透实验显示,葛根素的探针传递率及回收率分别为:63.37%和71.52%,两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而不同浓度药液对探针回收率(或传递率)并无影响,通过探针清除率实验,证实了葛根素与探针膜材料之间不存在吸附;同时研究表明,药物回收率、传递率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值会随着探针外药液搅拌速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灌流液中添加适当的添加剂能够有效的提高回收率,降低传递率,同时亦使两者之间的差异增大;随着探针膜长的增加,药物的传递率及回收率均有显着提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值亦随之而增大。上述结果提示,如果需要求得体内的真实药物浓度,以探针的在体传递率替代在体回收率是不可行的,故采用零净通量法对探针的在体回收率进行了计算。脑探针的定位按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结合脑组织切片,确定嗅球的位置为以前囟为基点,AP:+8mm,ML:±1mm处定位,血液探针沿向心室方向植入颈静脉,以生理盐水为灌流液,采用零净通量法测定探针在血液及嗅球部位的在体回收率,分别为:17.52%,29.13%。建立了透析液中葛根素及内标柚皮苷的HPLC-MS/MS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 column(3.5μm,4.6 × 1Omm,USA));HPLC条件:甲醇-水,0-8min,24:76,8-15min,60:40;MS/MS条件: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监测离子:415/295(葛根素),579/271(柚皮苷)。葛根素在0.002-0.111 μg/mL和0.111-8.9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0.23816x-0.0001(r=0.998)和y=0.25562x-0.01582(r=0.999)。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定量限以标准曲线最低点计。3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将血液探针埋植于颈静脉,脑探针埋植于嗅球部位,葛根素按照7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推注、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20min收集样品一次,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0.89±10.69μg/ml(i.v.)、9.31±3.99μg/ml(i.v.gtt)、3.82±1.03 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524.63±584.05μg/ml.min(i.v.)、1037.18±501.70 μg/ml·min(i.v.gtt)、623.12±170.86 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00min(i.v.gtt)、68±10.95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44.20±8.97min(i.v.)、87.24±7.84min(i.v.gtt)、140.27±7.86min(i.n.)。与静脉给药相比,鼻腔给药组各参数均有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分别为0.29±0.07μg/ml(i.v.)、0.0523μg/ml(i.v.gtt)、0.50±0.16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 AUC0-5h 分别为 28.44 ±6.89μg/ml·min(i.v.)、8.30±4.85μg/ml·min(i.v.gtt)、86.84±23.50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32±36min(i.v.gtt)、212±30.33 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81.76±11.46min(i.v.)、162.63±19.00min(i.v.gtt)、186.43±6.25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分别为1.87%、0.80%、13.94%。鼻腔给药虽然血药浓度较低,但嗅球部位药物浓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脑靶向性显着提高。4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为了进一步模拟葛根素的临床用药对象和给药方式,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对病理状态下,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3.84±2.45μg/ml(i.v.gtt)、4.36±1.06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分别为 1416.68±249.74μg/ml·min(i.v.gtt)、533.48±136.75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100 min(i.v.gtt)、80±3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88.85±6.34 min(i.v.gtt)、115.61±13.82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7.66%,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时MCAO模型大鼠具有较高的血药AUC,鼻腔给药时MCAO模型大鼠血药AUC与正常大鼠组无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19±0.12μg/ml(i.v.gtt)、1.54±0.43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的 AUC0-5h 分别为 24.50±16.74μg/ml·min(i.v.gtt)、255.96±87.74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38 min(i.v.gtt)、92±1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141.72±12.68 min(i.v.gtt)、136.57±17.12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为1.73%和47.98%。鼻腔给药组的Cmax、AUC均显着高于静脉滴注组,脑靶向系数更是高达静脉滴注组的27倍,充分体现了鼻腔给药的优越性。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和鼻腔给药时,MCAO大鼠嗅球部位药物峰浓度和AUC显着增加,并且曲线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血脑屏障的破坏或脑缺血对嗅黏膜和嗅神经的影响所导致的。5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MCAO模型大鼠,自制葛根提取物按照20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4.96±3.97μg/ml(i.v.gtt)、0.75±0.30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707.02±457.88μg/ml·min(i.v.gtt)、134.72±37.61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9 min(i.v.gtt)、68±18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90.28±15.18 min(i.v.gtt)、139.41±12.11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89%,但药物在血浆中的MRT显着长于静脉滴注组。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两者血药AUC并无显着差异,提示在该药物浓度下提取物中其余黄酮类成分并未对葛根素的代谢产生影响;但鼻腔给药时提取物组的血药AUC显着降低,仅为葛根素组的25%,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提取物中多种成分在透过鼻黏膜时发生竞争所致。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060±0.03μg/ml(i.v.gtt)、0.37±0.11μg/ml(i.n.),嗅球部位的 AUC0-5h分别为 7.38±4.65μg/ml-min(i.v.gtt)、58.60±14.48μg/ml·min(i.n.),鼻腔给药组嗅球部位药物浓度持续升高,并且下降趋势不明显,各组的DTI分别为:0.43%和43.50%。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提取物组嗅球部位AUC仅为葛根素组的30%,这可能是由于透过血脑屏障时黄酮类成分发生竞争所致,鼻腔给药也发生相似的现象。尽管葛根素组和提取物组鼻腔给药后血液和嗅球部位AUC存在显着差异,但二者的DTI分别为47.98%和43.50%,较为接近,进一步证明了黄酮类成分在经鼻转运入脑过程中存在竞争。
二、生药黄芩水提取物的成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药黄芩水提取物的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成分-药效关联的中药菊花质量标准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药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菊花的研究概况 |
1 菊花品种及分类 |
参考文献 |
2 菊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 菊花药理作用研宄进展 |
参考文献 |
4 菊花传统功效与作用机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菊花质量标准评价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菊花植物代谢组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化学基准的菊花质量评价指标筛选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成分与药效关联的中药菊花质量评价指标筛选 |
一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菊花质量评价指标筛选 |
二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菊花质量评价指标筛选 |
参考文献 |
三 菊花抗炎药效学实验研究 |
四 基于药效-成分关联的中药菊花质量评价指标筛选 |
五 基于成分-药效关联的中药菊花质量评价指标成分确定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成分-药效关联的中药菊花质量标准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3 结论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菊花的等级评价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一 全文结论 |
二 创新点 |
三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2)黄芩配方颗粒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黄芩的研究现状 |
1.1.1 黄芩简介 |
1.1.2 黄芩中主要活性成分 |
1.1.3 药理作用 |
1.2 中药提取与提取技术 |
1.2.1 传统提取方法 |
1.2.2 亚临界水提取 |
1.3 中药配方颗粒 |
1.3.1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黄芩加压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与传统提取方法的比较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方法和结果 |
2.2.1 黄芩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2 黄芩提取物的制备及黄酮含量的测定 |
2.2.3 黄芩加压提取工艺研究 |
2.2.4 黄芩的传统技术提取 |
2.2.5 黄芩加压提取与传统提取的比较 |
2.3 实验小结 |
第三章 加压热水提取对黄芩提取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方法和结果 |
3.2.1 黄芩提取物的理化性质研究 |
3.3 实验小结 |
第四章 黄芩配方颗粒的制备及其制剂质量评价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方法和结果 |
4.2.1 黄芩配方颗粒的处方研究 |
4.2.2 黄芩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 |
4.2.3 黄芩配方颗粒的稳定性 |
4.3 实验小结 |
第五章 黄芩配方颗粒的药效学评价 |
5.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实验动物 |
5.2 方法和结果 |
5.2.1 黄芩配方颗粒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5.2.2 黄芩配方颗粒的抗菌活性 |
5.2.3 黄芩配方颗粒的抗炎作用 |
5.2.4 黄芩配方颗粒的镇咳作用 |
5.3 实验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药对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药材概述 |
1.1 化学成分 |
1.1.1 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 |
1.1.2 半枝莲的化学成分 |
1.2 药理活性 |
1.2.1 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活性 |
1.2.2 半枝莲的抗肿瘤活性 |
1.2.3 药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的抗肿瘤活性 |
2 药对研究进展 |
2.1 药对基本概念及特征 |
2.2 药对的研究内容 |
2.2.1 功效物质成分的研究 |
2.2.2 药对配伍效应的研究 |
2.3 药对的研究意义 |
3 药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的应用情况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5 创新点 |
第二章 药对配伍分析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药液与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2.2 有效部位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1 UPLC-PDA法测定总黄酮含量 |
2.2.2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 |
2.3 药对配伍对总黄酮的影响 |
2.3.1 提取溶剂对总黄酮对影响 |
2.3.2 提取方式对总黄酮的影响 |
2.3.3 药对配伍比例对总黄酮的影响 |
2.4 药对配伍对多糖的影响 |
2.4.1 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的多糖含量测定 |
2.4.2 提取方式对多糖的影响 |
2.4.3 药对配比对多糖对影响 |
3 结果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半枝莲与白花蛇舌草水煎液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药液的配制 |
2.2 细胞的培养 |
2.2.1 细胞复苏处理 |
2.2.2 细胞的传代培养 |
2.3 体外抗肿瘤试验步骤 |
2.3.1 铺板 |
2.3.2 加药 |
2.3.3 染色 |
2.3.4 OD值的测定及IC50 的计算 |
2.4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2.4.1 药对水煎液对各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
2.4.2 SGC-7901 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对比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药对水煎液的指纹图谱研究及其谱效关系研究 |
第一节 药对水煎液的指纹图谱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水煎液的配制 |
2.2 药对水煎液指纹图谱的建立 |
2.2.1 色谱条件 |
2.2.2 方法学考察 |
2.3 相似度评价 |
2.4 色谱信息分析 |
第二节 药对水煎液抗肿瘤活性及谱效关系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溶液的配制 |
2.2 细胞的培养 |
2.2.1 细胞的复苏处理 |
2.2.2 细胞的传代培养 |
2.3 体外抗肿瘤试验 |
2.3.1 铺板 |
2.3.2 加药 |
2.3.3 染色 |
2.3.4 OD值的测定及抑制率的计算 |
2.4 各批药对水煎液的抗肿瘤活性考察 |
2.5 谱效关系研究 |
2.5.1 灰度关联法的分析步骤 |
2.5.2 化学成分与抗肿瘤活性的关联分析 |
2.5.3 药材黄酮与抗肿瘤活性的关联分析 |
2.5.4 黄酮类别与抗肿瘤活性的关联分析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筛选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提取液与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2.2 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1 药对提取液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2 白花蛇舌草提取液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3 半枝莲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3 药对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筛选 |
2.3.1 上样液的配制 |
2.3.2 大孔树脂的筛选 |
2.3.3 上样液浓度的筛选 |
2.3.4 上样流速的筛选 |
2.3.5 上样量的筛选 |
2.3.6 水洗用量的筛选 |
2.3.7 洗脱溶剂的考察 |
2.3.8 洗脱流速的考察 |
2.3.9 洗脱量的考察 |
2.3.10 验证试验 |
2.4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筛选 |
2.5 半枝莲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筛选 |
3 结果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酮提取物对SGC-7901 的抑制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溶液的配制 |
2.2 细胞的培养 |
2.2.1 细胞复苏处理 |
2.2.2 细胞的传代培养 |
2.3 体外抗肿瘤试验 |
2.3.1 铺板 |
2.3.2 加药 |
2.3.3 染色 |
2.3.4 OD值的测定及IC50 值的计算 |
2.4 黄酮提取物对SGC-7901 的抑制作用研究 |
2.5 药对提取物配伍的药效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羚羊角和水牛角的解热作用及其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资源现状 |
2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化学成分 |
3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药理作用 |
4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临床应用 |
5 解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解热作用 |
第一节 羚羊角粉及其提取液的解热作用及机制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实验材料 |
1.4 药品制备 |
1.5 羚羊角粉的解热及机制实验 |
1.6 羚羊角提取液的解热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羚羊角粉的解热作用 |
2.2 羚羊角粉对发热大鼠肝脏和肺脏病理变化的影响 |
2.3 羚羊角粉的解热机制 |
2.4 羚羊角粉及其提取液的解热作用比较 |
3 讨论 |
第二节 水牛角提取液的解热作用及机制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实验材料 |
1.4 药品制备 |
1.5 水牛角水煎液的解热及机制实验 |
1.6 水牛角各提取液的解热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牛角水煎液的解热作用 |
2.2 水牛角水煎液对发热大鼠肝脏和肺脏病理变化的影响 |
2.3 水牛角水煎液对大鼠血清、下丘脑发热相关因子的影响 |
2.4 水牛角提取液的解热作用比较 |
3 讨论 |
第三章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成分研究 |
第一节 基于中红外光谱的羚羊角和水牛角成分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仪器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羚羊角及其提取物的红外光谱特征比较 |
2.2 水牛角及其提取物的红外光谱特征比较 |
2.3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二阶导数谱比较 |
3 讨论 |
第二节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蛋白质类成分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材料 |
1.3 提取测定方法 |
1.4 基于Nano LC-LTQ/Orbitrap MS鉴定蛋白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羚羊角粉与水牛角粉中蛋白质类成分比较 |
2.2 羚羊角粉与水煎液中蛋白质类成分比较 |
2.3 水牛角粉与水煎液中蛋白质类成分比较 |
3 讨论 |
第三节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氨基酸含量测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羚羊角粉和水牛角粉的氨基酸含量比较 |
2.2 羚羊角粉及其提取物的氨基酸含量比较 |
2.3 水牛角粉及其提取物的氨基酸含量比较 |
2.4 羚羊角、水牛角及其提取物的氨基酸聚类分析 |
3 讨论 |
第四节 羚羊角与水牛角的无机元素含量测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羚羊角粉与水牛角粉中无机元素含量比较 |
2.2 羚羊角粉及其提取物的无机元素含量比较 |
2.3 水牛角粉及其提取物的无机元素含量比较 |
2.4 羚羊角、水牛角及其提取物的无机元素聚类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黄芩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和耐药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菌株 |
1.1.2 药品 |
1.2 试验方法 |
1.2.1 菌液的制备 |
1.2.2 黄芩粗提物的制备[4-6] |
1.2.3 药敏试验 |
1.2.4 最小抑菌浓度 (MIC) 测定[7-9] |
1.2.5 耐药性抑制试验测定 |
2 结果 |
2.1 黄芩水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 |
2.1.1 黄芩水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测定结果见表1。 |
2.1.2 黄芩水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结果见表2。 |
2.2 黄芩醇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 |
2.2.2 黄芩醇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结果见表4。 |
2.3 黄芩水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抑制率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黄芩水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作用 |
3.2 黄芩醇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作用 |
3.3 黄芩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抑制试验 |
4 结论 |
(7)升麻保肝部位的药学研究及通络清脑注射粉针的制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升麻保肝部位的药学研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升麻不同药用活性部位的筛选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升麻酚酸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四章 升麻总酚酸的制备工艺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升麻酚酸部位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二部分 通络清脑注射粉针的制剂研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通络清脑粉针的热原去除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通络清脑注射粉针冻干工艺的研究 |
附录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顺胃降逆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 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病因病机和治疗概况 |
2 顺胃降逆颗粒处方来源及处方分析 |
2.1 处方来源 |
2.2 处方构成 |
2.3 处方分析 |
3 顺胃降逆颗粒剂型的选择 |
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顺胃降逆颗粒提取工艺路线的拟定 |
1 处方中药味化学成分和相关药理现代研究 |
1.1 清半夏 |
1.2 黄芩 |
1.3 黄连 |
1.4 干姜 |
1.5 人参 |
1.6 荜茇 |
1.7 广藿香 |
1.8 厚朴 |
1.9 甘草 |
2 提取工艺路线的拟定 |
第三章 顺胃降逆颗粒提取工艺路线的优选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动物及饲养环境 |
2 方法 |
2.1 实验用药物的制备 |
2.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2.3 药学指标的测定方法 |
2.4 药效学指标的测定方法 |
3 结果 |
3.1 药学评价结果 |
3.2 药效学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四章 顺胃降逆颗粒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单因素试验 |
2.2 正交试验 |
2.3 工艺验证试验 |
3 讨论 |
第五章 顺胃降逆颗粒浓缩工艺的考察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 |
2.1 药液的制备及浓缩处理 |
2.2 色泽 |
2.3 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1 结论 |
2 特色与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登记表 |
附录三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9)苦玄参、黄芩与黄柏的大孔树脂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苦玄参苷ⅠA的含量测定 |
2.1.1 色谱条件: |
2.1.2 对照品溶液制备: |
2.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1.4 线性关系的考察: |
2.1.5 测定方法: |
2.1.6 精密度试验: |
2.1.7 稳定性试验: |
2.2 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
2.2.1 色谱条件: |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4 线性关系的考察: |
2.2.5 测定方法: |
2.2.6 精密度试验: |
2.2.7 稳定性试验: |
2.3 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3] |
2.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3.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4 测定方法: |
2.4 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 |
2.5 上柱样品液的制备: |
2.6 适用树脂的筛选: |
2.7 吸附阶段的考察: |
2.8 解吸阶段的考察: |
3 讨论 |
(10)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葛根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其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一节 葛根提取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葛根纯化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葛根纯化放大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葛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节 葛根素及葛根提取物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建立 |
第一节 微透析探针回收率体外实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微透析探针在体回收率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HPLC-MS/MS方法学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葛根总黄酮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葛根素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葛根素鼻腔给药入脑机理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生药黄芩水提取物的成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成分-药效关联的中药菊花质量标准与评价研究[D]. 毛超一.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2]黄芩配方颗粒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D]. 杨玉莹.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2)
- [3]药对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 赖昌威. 广东药科大学, 2019(02)
- [4]紫苏方药物制备物的质量表征及其关联分析[J]. 安琪,唐雪阳,卢广英,温静,梅莹莹,左胜,朱乃亮,王春梅,周永强,张晓雷,王永炎,石任兵.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6)
- [5]羚羊角和水牛角的解热作用及其成分研究[D]. 吴晓莹.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6]黄芩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和耐药抑制作用研究[J]. 何湘蓉,王一然,李伟奇,贺建华.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2(03)
- [7]升麻保肝部位的药学研究及通络清脑注射粉针的制剂研究[D]. 陈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1)
- [8]顺胃降逆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D]. 张越.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19(03)
- [9]苦玄参、黄芩与黄柏的大孔树脂提取研究[J]. 邹节明,陆浩,何斌,吴敏菊. 中草药, 2003(03)
- [10]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D]. 李鹏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