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古地磁与大陆合并

亚洲古地磁与大陆合并

一、亚洲古地磁与大陆拼合(论文文献综述)

张用夏[1](1983)在《亚洲古地磁与大陆拼合》文中提出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古地磁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不仅使人们发现了地磁极的迁移和倒转,而且对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及板块学说的兴起也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经测定发现,不同大陆的地极迁移曲线是不同的,目前人们已认识到地磁极的迁移主要是大陆漂移的结果.因此,对各大陆地块的不同时代岩石进行古地磁研究,可以发现各个大陆的漂移规律.从目前已有的古地磁资料可以看出,亚洲大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个复杂的过程(附表).各种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表明,亚洲大陆主要是由几个前震旦纪结晶地块及其间的挤压褶皱带拼合而成,这些古老地块包括西伯利亚、科累马、松辽-布列亚、中朝、杨子、印支、印度、西藏、塔里木、准噶尔、哈萨克斯坦及阿拉伯地块等.通过古地磁测

马轮[2](2013)在《藏北雁石坪地区中—晚侏罗世沉积地层古地磁学研究》文中提出羌北地块为羌塘盆地北部区域,该地块南北两侧分别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与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雁石坪地区中-晚侏罗世沉积地层的古地磁学研究有助于确定羌北地块地块在该时期的古地理位置,进而重建羌北地块在中生代的运动特征及其在特提斯构造演化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对雁石坪剖面进行了精细采样与样品测试,详细分析了每个采点的古地磁数据,得出了研究区在中-晚侏罗世的古地磁极位置,并探讨了该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在雁石坪地区雁石坪群地层中共采集到207块定向岩心样品。系统热退磁及交变退磁实验获得样品的剩磁分量,采用主分量分析与Fisher统计对剩磁分量进行了处理与统计平均,大部分样品的退磁曲线呈现双分量特征。低温分量未通过褶皱检验,在地理坐标系下较集中,分析为现代地磁场重磁化所致;高温分量通过了倒转检验与褶皱检验,代表了原生特征剩磁方向。雁石坪群碎屑岩组剩磁平均方向:D=3.3°,I=28.9°,k=30.7,α95=8.9°;灰岩组剩磁平均方向:D=-355.7°,I=42.1°,k=58.2,α95=6.0°利用岩石磁学分析、E-I校正、压实实验分析等方法对雁石坪地区灰岩组和砂岩组得出的磁倾角不一致问题进行了探讨。岩石磁学分析表明:灰岩组的主要载磁矿物为单一磁铁矿,碎屑岩组的载磁矿物组合较为复杂,包括磁铁矿、赤铁矿、针铁矿等多种成分;E-I校正表明:相对于灰岩组方向,碎屑岩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剩磁倾角浅化现象,浅化幅度达到12°左右;压实分析表明:细粒碎屑岩随着压实时体积减小磁倾角呈现不同程度的线性偏低。综上分析认为,研究区雁石坪群碎屑岩组剩磁方向存在较为明显的因压实而导致的磁倾角浅化,而灰岩组剩磁方向受压实影响相对较弱。本次研究选取灰岩组方向作为雁石坪群的特征剩磁方向,获得羌北地块中-晚侏罗世古地磁极位置:λ=80°N,φ=295.2°E,dp/dm=7.4/4.5,Φ古=24.3°。研究表明羌北地块晚二叠世之后快速向北漂移,晚三叠世时到达北纬17.5°,纬向漂移量为25.2±11.7°,并伴随有约70。的顺时针旋转,晚三叠世之后以平均速度1.2cm/a的继续向北漂移,于中-晚侏罗世到达北纬24.3°左右,总体漂移量为6.8±9.3°,约700km,顺时针旋转5.2±11.5°

刘雪亚[3](1986)在《对中国大地构造格局的新认识——不是地台的解体而是拼合的大陆》文中研究说明 板块构造理论问世以后,我国大陆及近海陆架区的基础地质研究和油气资源勘察已经取得重要进展,这标志了我国地球科学研究水平已有较大的提高,同时预示我国地学基础理论研究和矿产资源探寻将有广阔的前景。按现有研究程度,中国大地构造轮廓似乎已基本明晰,然而随着各项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新地质信息的出现,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中国大地构造的特点,只有这样大地构造研究才能适应我国科学和建设发展的需要。

杨兴峰[4](2014)在《唐古拉山北缘晚石炭—早二叠世扎日根组古地磁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唐古拉山北缘晚石炭—早二叠世扎日根组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古地磁学研究。采样地点位于唐古拉山北坡的诺日巴纳保,设置采点15个,采集到150块古地磁定向样品。通过岩石磁学实验,了解到该地层岩石中的磁性矿物类型为磁铁矿、赤铁矿以及磁铁矿与赤铁矿共存三种。采用系统热退磁方法对每块样品进行磁清洗,测得各个退磁点的剩磁,运用Kirschvink主分量分析与Fisher平均统计法对每个采点中的各个样品进行细致的分析,可知大部分样品的退磁曲线体现双分量特征,高温分量明显。通过对采点1(c05)与采点2(c06)砾石样品的统计分析可知,砾石样品在赤平投影图上分布分散,说明该地层剖面没有受到重磁化作用的影响,即扎日根组地层高温分量成功通过了砾石检验,代表了地层岩石的原生剩磁信息。开心岭群扎日根组地层原生剩磁分量的平均方向为Ds=29.6°,Is=-40.0°, ks=364.0, a95=2.0°。其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为λ=26.6°N,φ=241.7°E, dp/dm=2.4/1.4,这是本构造区块的第一个可信的古地磁极。相应的古纬度为-22.8°N。本文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对羌北-昌都地块晚石炭—早二叠世的构造特征有一些初步认识:晚石炭—早二叠世昌都地块位于南纬地区,晚古生代昌都地块发生大规模北向漂移,并伴有逆时针旋转,旋转量为40°左右。而晚古生代羌北地块无明显的“极移”现象,且伴有40°左右的逆时针旋转。晚古生代晚期羌北地块与昌都地块纬向上的差距不断减小,晚古生代末至早中生代初两地块发生碰撞拼合。

林进峰,陈雪,汤贤赞[5](1994)在《从东亚大陆中、新生代的运动探讨南海的形成演化》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古地磁、古生物地理和地质构造分析,东亚大陆在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初期大幅度向南运动;新生代中晚期以来大幅度向北运动。运动学模式发生巨大转变的时期,大致在始新世与渐新世之间,这与全球运动学和动力学发生的重大改组的时间相一致。由此提出大陆后退这一新的南海形成演化的运动学模式。

马义明[6](2013)在《拉萨地块早白垩世火山岩古地磁学和年代学研究对亚洲南缘的古地理限制》文中研究说明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新生代碰撞及持续挤压创造了喜马拉雅-西藏造山带,其是研究陆陆碰撞的典范地区。在过去几十年尽管在青藏高原开展了大量的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研究,但对于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的起始时间、亚洲内部地壳缩短量以及新特提斯洋洋盆规模等科学问题仍有较大分歧。白垩纪以来的拉萨地块在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之前位于稳定亚洲大陆的最南缘,其在碰撞前后的古地理位置是解决上述科学问题的关键。本论文通过对拉萨地块中西部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古地磁学和U–Pb锆石年代学的综合研究工作,获得以下几点成果:1、拉萨地块盐湖地区去申拉组火山岩的U-Pb锆石年代结果表明所采去申拉组火山岩地层形成于120-132Ma。2、拉萨地块盐湖地区去申拉组54个采点的古地磁及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证实高温特征剩磁分量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和赤铁矿;倾斜校正后51个采点的平均方向为Ds=28.2°,Is=34.5°, ks=74.3, α95=2.3°,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为61.6°N,193.0°E,A95=2.0°。包含双极性的高温特征剩磁方向在99%置信水平下通过了McElhinny (1964)和McFadden (1990)褶皱检验。3、U–Pb锆石年代学结果和51个采点的虚地磁极散角(8.3°)落在白垩纪正极性超时的特征区间(7.0°-11.3°)内表明获得的去申拉组火山岩古地磁结果平均掉了地磁场长期变化。4、将本次在拉萨地块西部获得的早白垩世去申拉组火山岩古地磁结果与前人在拉萨地块及喜马拉雅地块获得的可靠的白垩纪、古近纪的古地磁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拉萨地体最南缘在早白垩世至古近纪一直位于北纬17.5°左右(以雅鲁藏布江缝合线中部位置(29°N,87.5°E)为参考点),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大约发生在52±4Ma。5、拉萨地块早白垩世可靠的古地磁极证实的参考点古纬度(17.5°N)与同时期的东亚参考极期望的参考点古纬度(26.0°N)存在8.4°±3.5°的古纬度差异,暗示了拉萨地块与稳定亚洲之间发生了932±389km的南北向的陆内缩短。这一南北向缩短量和拉萨地块以北河西走廊以南的新生代以来的南北向缩短量(950km)非常一致;拉萨地块早白垩世古地磁极相对于印度板块同期古地磁极仍存在63.8°±3.5°古纬度差,揭示早白垩世期间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之间存在着南北宽达7100公里的新特地斯大洋。

马义明[7](2016)在《拉萨地体与特提斯喜马拉雅白垩纪古地磁学和年代学研究》文中认为印度?亚洲的碰撞过程及其造成的陆内变形一直是国内外地学工作者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两侧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地体自白垩纪以来分别是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最前缘,其白垩纪以来的古地理演化对理解上述课题至关重要。本论文通过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两侧地体开展白垩纪古地磁学及U-Pb锆石年代学等的综合研究,并结合已有的地质及地球物理数据,获得如下几点新成果及认识:(1)拉萨地体西部措勤地区和狮泉河地区所采火山岩的U-Pb锆石年龄分别为早白垩世(?117–121 Ma)和晚白垩世(?67.7 Ma),而特提斯喜马拉雅浪卡子县工布学乡地区桑秀组火山岩的U-Pb锆石年龄为?124–135 Ma;(2)在拉萨地体西部地区获得3个白垩纪古地磁极,表明亚洲大陆南缘(29.8°N,84.0°E)在白垩纪期间一直位于北纬?16.8°,且近于目前的东西向排列;(3)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山南地区新获得2个早白垩世火山岩古地磁极证实了山南地区(28.5°N,92.0°E)在?130 Ma位于南纬50.5°左右,支持特提斯喜马拉雅是印度次大陆的延伸部分;(4)确定早白垩世(?135-125 Ma)期间,宽约几千公里的新特提斯大洋位于拉萨地体和特提斯喜马拉雅之间;(5)推断印度克拉通北缘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南缘之间在晚白垩世很可能存在一个小的洋盆伸展;(6)推断印度-亚洲碰撞过程很可能是复杂的“双陆-陆碰撞模式”,并提出特提斯喜马拉雅北缘首先沿现今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在?54.8 Ma与亚洲大陆(拉萨地体)南缘发生碰撞,而印度克拉通北缘在?41.7 Ma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南缘发生碰撞;(7)约束印度-亚洲的碰撞及随后的持续挤压导致拉萨地体和河西走廊之间发生了近800–1000 km的南北向地壳缩短。

袁友仁,王保贵,汤贤赞,赖小嘉,范时清,柳枞阳[8](1992)在《华南三水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古纬度漂移与南海演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依据三水盆地古地磁数据所反映的华南地块的古纬度漂移讨论南海的演化模式。结果认为,华南在南海的形成演化中居主导地位,南海基本上是晚白垩世至中新世期间通过华南的南漂及其后的北向回漂过程中,华南大陆南部的拉张、断裂、解体并自东向西扩展的方式形成的,而南海中散布的微大陆碎块则是在华南回漂时被滞留下来的。演化过程中,其周缘菲律宾岛弧自南向北漂,直到上新世后才构成南海的东界;印支地块则仅起转换边界作用;加里曼丹则基本土没有明显的漂移。

饶家荣,王纪恒,曹一中[9](1993)在《湖南深部构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爆破地震、大地电磁测深、地热流、区域重磁、卫星重磁等资料,在湖南首次运用板块构造理论,针对深部地质构造与成矿规律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较系统而广泛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观点与新见解。用大量资料论证了扬子、华南微板块的存在及深部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差异;首次建立了扬子、华南古板块链式俯冲-碰撞模型,确定了岩石圈-壳下碰撞缝合带位置;划出了岩石圈、莫霍面和基底三个层次的断裂带;探讨了深部构造与岩浆岩、地震、地热的关系;研究了大型-超大型内生金属矿床(田)深部地球物理背景和分布规律,提出了有色、贵金属和金刚石原生矿等矿种成矿区、带新的划分方案,指出了找矿方向。根据30余个地层古地磁资料,首次在湖南用图表生动地描述了扬子、华南古陆块动力演化规律;讨论了板决运动和地壳形变的力源机制。

丁继凯[10](2014)在《青藏高原渐新世康托组红层古地磁结果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度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是新生代以来影响最大的造山事件。该事件导致了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的形成,造成了欧亚大陆内部发生强烈的陆内缩短和变形。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时间、碰撞方式、青藏高原的形成机制及隆升过程等还存在较大的争论,认识“大印度”的消减过程是我们认识以上问题的关键。喜马拉雅地区的主要断裂活动集中在渐新世之后。由此,我们可以通过渐新世的缩短量来了解渐新世以来“大印度”的演化,为认识青藏高原演化提供一个窗口。我们对拉萨地块改则盆地渐新世康托组红层进行古地磁研究,此次研究采集了37个采点,共700块样品。退磁结果显示,大多数样品具有双分量;低温分量在300°C之前获得,为现代地磁场方向;高温分量在加热到655690°C解阻,高温分量显示双极性。特征剩磁方向在等面积投影图中呈明显的东西向拉长分布,这种分布意味着可能存在倾角浅化,因此用E/I方法进行倾角校正。倾角校正后,在95%置信水平下高温分量可以通过B级倒转检验和褶皱检验,特征剩磁方向为Ds=340.3°, Is=44.2°, k=54.9, α95=3.3°;对应的极为71.7oN,340.7oE,A95=2.5o,对应的古纬度为25.9oN。校正后的极和同时代乌兰乌拉湖地区火山岩及纳丁错组火山岩的极相比不存在明显的差别,意味着渐新世以来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之间不存在显着的纬向运动。本研究得到的结果和东亚地块、欧洲、印度等地块同时期的古地磁结果相比:(1)拉萨地块和中亚其他地块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纬向运动。(2)用稳定欧洲的古地磁结果得到改则地区期望的古纬度比实际观察到的古纬度高8.0±5.0°,进一步说明了“亚洲倾角浅化”问题;用印度同时期的古地磁结果得到改则地区期望的古纬度比观察到的古纬度低4.6±5.2°,这意味着渐新世以来,拉萨地块和印度克拉通之间存在506±572km的缩短量,这些缩短量可能主要被喜马拉雅造山带吸收。

二、亚洲古地磁与大陆拼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洲古地磁与大陆拼合(论文提纲范文)

(2)藏北雁石坪地区中—晚侏罗世沉积地层古地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1.1 古地磁学发展历史
        1.1.2 青藏高原古地磁研究历史及现状
    1.2 选题依据与目标
    1.3 技术路线
    1.4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1 野外工作量
        1.4.2 室内工作量
    1.5 项目来源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样品采集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2.3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2.4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4.1 样品采集
        2.4.2 样品制备
第三章 岩石磁学与剩磁特征研究
    3.1 岩石磁学及剩磁测试方法
        3.1.1 岩石磁学实验
        3.1.2 岩石剩磁测试方法
    3.2 雀莫错组岩石磁学结果与退磁特征
    3.3 布曲组岩石磁学结果与退磁特征
    3.4 夏里组岩石磁学结果与退磁特征
    3.5 索瓦组岩石磁学结果与退磁特征
第四章 古地磁结果与数据可靠性讨论
    4.1 剩磁分量统计分析
        4.1.1 雁石坪群低温剩磁分量统计分析
        4.1.2 雁石坪群高温剩磁分量统计分析
    4.2 特征剩磁稳定性检验
        4.2.1 倒转检验
        4.2.2 褶皱检验
    4.3 磁倾角浅化校正
第五章 羌北地块古地磁数据的对比与地质意义
    5.1 雁石坪地区在中-晚侏罗世时期的古地理位置
    5.2 羌北地块不同时代的古地磁数据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唐古拉山北缘晚石炭—早二叠世扎日根组古地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目标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进展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量
        1.4.1 野外工作量
        1.4.2 室内工作量
    1.5 项目来源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采样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2.3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3.1 样品采集
        2.3.2 样品制备
第三章 岩石磁学特征与剩磁特征研究
    3.1 岩石磁学测试及剩磁测试方法
    3.2 扎日根组岩石磁学结果
    3.3 扎日根组退磁特征分析
    3.4 扎日根组剩磁分量统计分析
        3.4.1 扎日根组低温分量处理与分析
        3.4.2 扎日根组高温分量处理与分析
第四章 古地磁结果与可靠性讨论
    4.1 剩磁稳定性检验
    4.2 昌都地块晚石炭—早二叠世的古地理位置及构造演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拉萨地块早白垩世火山岩古地磁学和年代学研究对亚洲南缘的古地理限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时限问题
    1.2 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造成的地壳缩短
    1.3 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前新特提斯洋的规模问题
    1.4 碰撞造成了拉萨地块的陆内变形和地块旋转
第2章 古地磁学、岩石磁学及年代学原理简介
    2.1 古地磁学
        2.1.1 古地磁学简介
        2.1.2 古地磁极可靠性判据
    2.2 岩石磁学
        2.2.1 相关岩石磁学参数
        2.2.2 主要岩石剩磁类型
    2.3 年代学
        2.3.1 同位素年代学原理
        2.3.2 U-Pb 定年原理
        2.3.3 激光等离子质谱法(LA-ICPMS)测年
第3章 地质背景与采样
    3.1 地质背景
    3.2 采样
第4章 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4.1 U-Pb 锆石年代学测试及结果分析
    4.2 岩石磁学实验及结果分析
    4.3 古地磁测试及结果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亚洲南缘的古地理位置
        5.1.1 白垩纪的古地磁研究回顾
        5.1.2 古近纪的古地磁研究回顾
    5.2 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时限
    5.3 亚洲内部陆内缩短总量
    5.4 新特提斯洋的南北向宽度
    5.5 拉萨地块的旋转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7)拉萨地体与特提斯喜马拉雅白垩纪古地磁学和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青藏高原的研究意义
    1.2 科学问题
    1.3 研究进展
    1.4 古地磁研究现状
    1.5 技术手段
    1.6 研究内容
第2章 地质采样
    2.1 大地构造简介
    2.2 拉萨地体
        2.2.1 措勤地区红层
        2.2.2 措勤地区典中组火山岩
        2.2.3 狮泉河地区典中组火山岩
    2.3 特提斯喜马拉雅
        2.3.1 错那地区拉康组火山岩
        2.3.2 工布学乡地区桑秀组火山岩
第3章 样品测试分析
    3.1 年代学样品测试分析
    3.2 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样品测试分析
        3.2.1 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样品加工
        3.2.2 等温剩磁获得(IRM)和饱和等温剩磁(SIRM)反向场退磁实验
        3.2.3 热磁曲线
        3.2.4 三轴等温剩磁热退磁
        3.2.5 其他岩石磁学实验
        3.2.6 系统退磁实验
        3.2.7 剩磁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拉萨地体结果
        4.1.1 拉萨地体年代学结果
        4.1.1.1 措勤地区典中组火山岩年代学结果
        4.1.1.2 狮泉河地区典中组火山岩年代学结果
        4.1.2 拉萨地体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结果
        4.1.2.1 措勤地区晚白垩世竟柱山组红层
        4.1.2.2 措勤地区早白垩世典中组火山岩
        4.1.2.3 狮泉河地区晚白垩世典中组火山岩
    4.2 特提斯喜马拉雅结果
        4.2.1 年代学结果
        4.2.2 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结果
        4.2.2.1 拉康组熔岩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结果
        4.2.2.2 桑秀组火山岩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结果
第5章 讨论
    5.1 拉萨地体印度-亚洲碰撞前的古纬度演化史
        5.1.1 拉萨地体白垩纪的古纬度约束
        5.1.2 拉萨地体古新世-始新世时期的古纬度约束
    5.2 印度-亚洲碰撞造成的亚洲内部地壳缩短
    5.3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早白垩世以来的古纬度演化
        5.3.1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早白垩世古纬度及其构造意义
        5.3.2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晚白垩世和古新世古纬度及其构造意义
    5.4 印度-亚洲碰撞的时间、地点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10)青藏高原渐新世康托组红层古地磁结果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科学意义
    1.2 “大印度”消减过程
    1.3 倾角浅化问题
        1.3.1 倾角浅化的原因
        1.3.2 倾角校正的方法
    1.4 拉萨地块的旋转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古地磁学与岩石磁学
    2.1 古地磁学
    2.2 岩石磁学
        2.2.1 磁性矿物
        2.2.2 主要岩石剩磁类型
    2.3 古地磁数据的可靠性判定标准
第3章 地质背景与采样
    3.1 大地构造背景
        3.1.1 祁连-昆仑地体
        3.1.2 松潘-甘孜地体
        3.1.3 羌塘地体
        3.1.4 拉萨地体
        3.1.5 喜马拉雅造山带
    3.2 区域地质背景
    3.3 采样
第4章 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4.1 岩石磁学实验及结果分析
    4.2 磁组构特征
    4.3 古地磁测试及结果分析
    4.4 特征剩磁的倾角偏缓分析和矫正
第5章 讨论
    5.1 关于拉萨地块新生代以来的位置的认识
    5.2 缩短量
    5.3 新生代以来拉萨地块的旋转
    5.4 磁性地层及意义
    5.5 欧亚新生代古地磁结果的对比及意义
        5.5.1 和稳定欧洲、华北等地块古地磁数据比较
        5.5.2 和东南亚及塔里木、柴达木等地块的古地磁数据比较
        5.5.3 和中亚及中东等地块的古地磁数据比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四、亚洲古地磁与大陆拼合(论文参考文献)

  • [1]亚洲古地磁与大陆拼合[J]. 张用夏.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04)
  • [2]藏北雁石坪地区中—晚侏罗世沉积地层古地磁学研究[D]. 马轮. 西北大学, 2013(S1)
  • [3]对中国大地构造格局的新认识——不是地台的解体而是拼合的大陆[J]. 刘雪亚. 中国区域地质, 1986(04)
  • [4]唐古拉山北缘晚石炭—早二叠世扎日根组古地磁学研究[D]. 杨兴峰. 西北大学, 2014(08)
  • [5]从东亚大陆中、新生代的运动探讨南海的形成演化[J]. 林进峰,陈雪,汤贤赞. 热带海洋, 1994(04)
  • [6]拉萨地块早白垩世火山岩古地磁学和年代学研究对亚洲南缘的古地理限制[D]. 马义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S2)
  • [7]拉萨地体与特提斯喜马拉雅白垩纪古地磁学和年代学研究[D]. 马义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8]华南三水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古纬度漂移与南海演化[J]. 袁友仁,王保贵,汤贤赞,赖小嘉,范时清,柳枞阳. 热带海洋, 1992(01)
  • [9]湖南深部构造[J]. 饶家荣,王纪恒,曹一中. 湖南地质, 1993(S1)
  • [10]青藏高原渐新世康托组红层古地磁结果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 丁继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10)

标签:;  ;  ;  ;  ;  

亚洲古地磁与大陆合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