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晋西黄土高原降雨侵蚀力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潘明航[1](2021)在《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典型坝控流域泥沙来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重要来源地,其中粗泥沙的源头治理是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拦蓄侵蚀泥沙的同时,还记录了小流域沉积泥沙的产沙过程和来源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对小流域侵蚀产沙特征和泥沙来源进行研究,对资料缺乏区域的土壤侵蚀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皇甫川罕将沟流域为例,通过对草地、坡耕地、沟壁和坝地沉积剖面土壤样品采集以及室内测定分析,分析了研究时段内流域侵蚀性降雨等相关信息,以及泥沙源地和剖面沉积泥沙的理化性质;基于历史降雨资料、实测淤积厚度、以及粉砂粘粒径分布,建立了坝地沉积旋迥层的时间序列,研究了该流域的侵蚀产沙特征及产沙强度变化;采用复合指纹识别技术进行了坝控流域泥沙源地贡献率的定量计算,可为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合理配置等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罕将沟流域的降雨量、侵蚀性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极为不均,不同剖面深度的沉积泥沙粒径差异明显。2007~2016年侵蚀性降雨量呈上升趋势,多年月平均降雨侵蚀力在7月最大,为486.19(MJ·mm)/(hm2·h)。6~9月的降雨量、侵蚀性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分别占全年总量的72.8%、80.1%和85.5%,雨旱两季差异明显。砂粒(>0.05mm)为源地和淤积剖面泥沙的主要粒径,不同剖面深度的沉积泥沙粒径差异明显。随着时间推移,该坝控流域内沉积泥沙的粒径有细化趋势。(2)基于历史降雨资料、实测淤积厚度、以及粉砂粘粒径分布建立了罕将沟淤地坝的侵蚀产沙时间坐标,分析了小流域的侵蚀产沙特征及产沙强度变化。2007~2017年,该淤地坝共拦蓄泥沙99.20×104t,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16889.65t/(km2.a),属剧烈侵蚀区。随着淤积的进行,流域年侵蚀模数呈下降趋势。次侵蚀产沙量与次侵蚀性降雨量、年侵蚀产沙量与年侵蚀性降雨量间均呈显着相关关系(P<0.05)。该流域在中雨(20~25mm)和大雨(25~50mm)的相似降雨条件下,其侵蚀模数随着淤积的进行具有减小的趋势。(3)基于草地、坡耕地、沟壁以及沉积剖面泥沙样品理化指标的测定分析,采用复合指纹识别技术解析了该流域的泥沙来源。该流域泥沙来源的最佳指纹因子组合为Cr+As+Mo+Cd,正确判别率达90.7%。沟壁是淤地坝淤积泥沙的主要贡献源,贡献率达65.8%,其次坡耕地,贡献率为29.0%,草地的泥沙贡献率最小,为5.2%。(4)利用所得的各源地的泥沙贡献率,分析了研究时段内各泥沙源地的侵蚀产沙量变化。2007~2017年,草地、坡耕地和沟壁的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分别为1053.80 t/(km2·a)、4904.66 t/(km2.a)和10931 t/(km2.a)。随着旋廻层深度的增加各源地次产沙量均呈上升趋势。随着淤积的进行,中雨(10~25mm)和大雨(25~50mm)的相似降雨条件下泥沙源地的产沙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大雨(25~50mm)下降更为明显。
王奇花[2](2021)在《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晋西因其广泛分布的丘陵沟壑地貌形态和集中的短历时暴雨特征,非常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论文以晋西黄绵土裸坡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与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法,探讨不同降雨强度、坡长条件下坡面径流侵蚀产沙特性,并评价EUROSEM模型在晋西土壤侵蚀过程中的适用性,在对比分析室内外土壤侵蚀模数的基础上,分析导致差异性的原因,并初步进行室内与野外土壤侵蚀模数的换算,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5 m坡长条件下,降雨强度为50~120 mm/h时,坡面产流产沙量均随雨强的增大和坡长的延长而增大,二者与雨强呈指数关系(R2>0.95),与坡长呈线性关系(R2>0.84)。坡长按1 m增量延长时,各雨强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量增量没有显着变化规律,但总在坡长由3~4 m及4~5 m时出现峰值。鉴于此,建议晋西黄绵土裸坡面以4 m为间隔布设水保措施以缓减坡面水土流失。2.坡面产流量在快速增大后随产流历时的延长增速减缓并最终趋于稳定,整体呈增大趋势;降雨强度为50~80 mm/h时产沙量多表现为增大趋势,而90~120 mm/h时则多呈波动变化状态,且其波动程度随降雨强度的增大和坡长的延长而增大;坡长2~5 m,雨强大于60 mm/h时,产沙量显着增大,由此认为,60 mm/h可能是晋西水土流失量大幅增大的下限雨强。3.野外实测产流率与EUROSEM模型模拟结果均随降雨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但二者峰现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实测产沙率在产流初期急剧增大后在波动中趋于稳定,而模拟值则在波动增长后呈平稳趋势,且首次峰现时间较实际早了5 min左右。4 m坡长条件下,产流产沙量模拟值几乎均大于实测值,其实测值与模拟值呈显着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84),两者效率系数ME分别为0.978、0.974,模拟值与实测值间相对误差RE范围则为-12.95%~9.04%、-14.72%~24.13%,故该模型对产流量的模拟效果较产沙量好,总体而言,该模型对坡面产流产沙量的模拟效果良好。4.试验条件下,室内与野外坡面单宽输沙率随产流历时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但室内值及其波动性大于野外、响应时间更短;室内试验径流模数与侵蚀模数结果均大于野外,且野外与室内径流侵蚀产沙比值并非两者面积之比,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室内试验结果乘以面积预测野外水土流失量,初步得出该区室内外裸坡面侵蚀模数换算系数为0.48。
焦义鹏[3](2021)在《土石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监测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恶化、土壤结构破坏,是限制农业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本研究以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李峪土石山区小流域为例,基于ENVI5.1提取李峪小流域2014年10月13日、2016年9月29日、2018年11月1日和2019年10月28日4期的高分一号卫星遥感影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一步利用二分法估算4期的植被覆盖度(FC),揭示了小流域FC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降雨、气温、地形和土地利用等角度对FC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李峪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果进行分析;通过Mike SHE和Mike11模型耦合模拟研究区的降雨洪水情况;基于修正土壤流失方程(RUSLE),利用Arc GIS10.0估算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研究区的NDVI和FC总体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各年的FC的分布呈现从西南向东北增大的趋势。2014、2016、2018和2019年4期平均FC分别为:0.2235、0.6735、0.3919和0.2092,2016年植被改善明显,增长幅度最大,为201.34%;2018年FC较2016年下降了41.81%;2019年受严重干旱和人为因素的影响,2019年的植被较2016年退化明显。(2)研究区的FC与降雨、海拔、坡度、坡向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FC与降雨的关系较为密切,相关系数为0.6468,与气温之间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仅为0.3825;地形因子对不同种类植被的影响不同,油松适宜种植在大于45°的东坡,封禁在坡度为20°-35°的西坡和西北坡生长较好,山杏在高坡度的东北坡、东坡、南坡等阳坡FC较高,经济林FC较高值在大于45°的西坡和西南坡;水域、林地、草地、耕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与流域FC的关系为正相关,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2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与流域FC的关系表现为负相关。(3)经水土保持措施的修复,流域土壤侵蚀由中度转为微度和轻度侵蚀。流域2014年、2016年和2018年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377 t/km2、476.09 t/km2、208.73t/km2,均为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且流域内无中度以上侵蚀强度。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之前流域内年均侵蚀模数为2670 t/(km2·a),主要为中度侵蚀,说明水土保持措施对水土流失抑制方面发挥了有力的作用。(4)不同重现期暴雨条件下,洪峰流量随时间推移增加幅度逐渐增大。5年一遇暴雨条件下,2016较2014和2018较2016洪峰分别减小30.89%和44.76%,20年一遇暴雨条件下分别减少46.54%和56.08%,50年一遇暴雨条件下分别减少29.23%和37.72%,100年一遇暴雨条件下分别减小21.52%和29.37%,200年一遇暴雨条件下分别减小6%和10.00%。(5)研究区经济、生态和社会指标得分及综合效益得分逐年增高。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经济效益得分分别为0.0066、0.0412和0.2098,生态效益得分分别为0.1189、0.3361和0.3681,社会效益得分分别为0.0398、0.1371和0.2004,综合效益得分分别为0.0749、0.226和0.295。表明水土保持措施给社会、生态和人民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
李明宇[4](2021)在《兰考县土壤侵蚀时空格局特征与类型区划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了解土壤侵蚀现状与时空格局,明确风水侵蚀类型区分布,对于水土保持规划治理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河南省兰考县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水土保持理论为指导,GF-1、MODIS/NDVI、SMAP Level 3等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采用遥感监测技术与野外调查验证的方法,运用风蚀模型以及CSLE模型与Arc GIS平台相结合,对研究区土壤侵蚀格局时空分布以及土壤侵蚀类型区的划分进行研究,以期优化土壤侵蚀计算方法,为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分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土壤侵蚀因子时空特征(1)风力侵蚀因子风力因子:时间上,全年呈现“M”型增减变化规律,在3月达到全年最高值。空间上,整体上呈现由东到西逐渐减小的趋势。表土湿度因子:时间上,全年呈现增减交替的变化规律,在8月达到全年最高值。空间上,区域性变化明显,整体表现为由东到西逐渐减小的趋势。地表粗糙度因子:时间上,总体呈现“单峰”式变化趋势,在8、9月份达到全年最大值。空间上,因地表粗糙度为赋值所得,所以主要分布于耕地。植被因子:时间上,林园草的植被因子平均值全年呈现“单峰”式变化规律,7月达到全年最大值。全县植被因子的平均值同样呈现“单峰”式变化趋势,在7月达到最大值。空间上,植被因子呈现均匀分布的趋势。(2)水力侵蚀因子降雨侵蚀力因子:时间上,7月至9月相对较强,其他月份相对较弱。空间上,总体呈现由东南到西北逐渐减小的趋势。土壤可蚀性因子:空间上,整体上呈现出南部和北相对较高,东部、西部以及中部相对较低的趋势。坡度坡长因子:坡度因子整体上呈现西南和东北相对较大,其余地区S值相对较小。坡长因子整体上南部地区相对较大,其余区域相对较小。2、土壤侵蚀格局特征格局风力侵蚀:兰考县风力侵蚀总面积160.00km2,占总土地面积的14.34%,侵蚀强度以轻度为主。时间上,侵蚀发生于1月至5月以及11月。空间上,风力侵蚀分布较广,成片分布于西北部黄河边附近、城关乡南部、仪封乡南部、张君墓镇与许河乡以及小宋乡之间接壤处附近,侵蚀地类主要发生于水浇地上。水力侵蚀:兰考县水力侵蚀总面积为5.43km2,占总土地面积的0.49%,侵蚀强度以轻度为主。时间上,水力侵蚀全年主要发生于4月至9月。空间上,水力侵蚀分布较零散,主要分布于东坝头乡南部集中生产建设项目附近,谷营镇中部、城关乡东南部、南彰镇北部矿区附近,侵蚀地类主要发生于采矿用地上。3、侵蚀类型分区以风水叠加侵蚀栅格以及土地利用地块为基础,依照划分原则与依据并结合土壤侵蚀地块发生特点、行政区划边界,将兰考县划分为3类侵蚀区:风蚀区、水蚀区以及风水复合侵蚀区。风蚀区总面积578.0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1.80%;水蚀区面积为531.5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7.63%;风水复合侵蚀区6.41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0.57%。风蚀区主要分布于三义寨乡-城关乡-仪封乡-葡萄架乡-张君墓镇-许河乡片区以及东坝头乡-谷营镇片区以及爪营乡-堌阳镇-孟寨乡-南彰镇片区;水蚀区分布于城关乡-东坝头乡-爪营乡谷营镇片区、红庙镇-阎楼乡-小宋乡-南彰镇片区以及张君墓镇西南部;风水复合侵蚀区均为采矿用地,分布于许河乡西北部、南彰镇北部、红庙镇东北部、东坝头乡南部、城关乡东南部。
谢波[5](2021)在《黔中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水土流失是制约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基于黔中地区径流小区监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与GIS技术结合,系统分析了黔中地区径流小区的产流次数、径流量和侵蚀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划分了黔中地区侵蚀性降雨的雨型,并研究了水土流失对不同降雨、地形和植被盖度的响应机制。通过监测数据对土壤侵蚀模型进行了修正,并运用GIS方法对黔中地区土壤侵蚀进行了计算和评价,探寻了黔中地区的水土流失规律。能够为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规律和土壤侵蚀模型提供理论基础,为区域水保工作的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进程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黔中地区影响径流的主要因子为降雨侵蚀力K、植被覆盖度C和坡度S。影响泥沙的主要因子为径流量R、坡度S和植被覆盖度C。受地形和降雨的影响产流次数与径流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同的规律,而侵蚀量虽与径流量在线性拟合上具有极高的相关性,但受地表植被覆盖的影响,与径流量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别。(2)黔中地区降雨频繁、雨量大、历时长,且主要发生在夏半年。降雨量、降雨历时和I30min是降雨因子中影响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关键要素。通过选取的关键要素运用k-均值聚类法将侵蚀性降雨划分为四种降雨雨型,黔中地区以降雨量小、历时短、强度大的C雨型为主导,共占总次数的42.95%;C雨型以历时短、强度大、径流量大、侵蚀量大的特性对土壤侵蚀产生的影响更大。(3)不同坡长径流小区的多年平均径流量表现为随着坡长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侵蚀量表现为随着坡长增加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不同坡度和坡长小区中,坡面水土流失与降雨量(P)和最大三十分钟雨强(I30min)成正相关关系。P和I30min较大的A、C雨型对不同坡度、坡长径流小区的地表径流过程及侵蚀特性的影响极大。(4)不同植被类型的径流量和侵蚀量差异巨大,不同雨型下耕地和经果林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的产流产沙量相对较小。不同雨型下径流量和侵蚀量都呈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植被覆盖度至少要达到75%才能抑制土壤侵蚀。(5)黔中地区主要以微度侵蚀为主,但是高强度土壤侵蚀的比重仍然较大,土壤侵蚀较为严重,中度侵蚀以上的土壤侵蚀面积随着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强而增加。黔中地区毕节市县级单位整体的土壤侵蚀量大,土壤侵蚀程度高,更需要注重该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通过径流小区监测数据修正的CSLE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能够对喀斯特地区的土壤侵蚀计算提供参考和借鉴。
唐柄哲[6](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及泥沙连通性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环境明显好转,入黄泥沙量显着减少。由于土壤侵蚀过程的尺度依赖性及侵蚀泥沙的沿途淤积,输沙量只能代表流域的部分侵蚀泥沙量,缺乏对侵蚀-产沙-输沙中间过程的深入认识,可能会忽视侵蚀热点区或由于泥沙淤积而造成的潜在风险。基于此,本文在陕北安塞选择了2个无干扰退耕、2个人为扰动退耕及1个上方梯田果园+下方坡耕地(下文简写为果园)坡沟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陕北子洲“7.26”极端暴雨事件下6个不同土地利用配置的坡沟系统,依据土壤侵蚀、水文、景观生态等学科的相关方法,基于泥沙连通性框架,采用野外实地监测调查和小型无人机航摄等方法,分析了坡沟系统泥沙源汇分布及其侵蚀淤积特征,研究了泥沙输移路径关键节点及其连通状态对降雨的响应特征,探讨了极端暴雨条件下土壤侵蚀和泥沙连通特征,阐明了降雨及人类活动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及泥沙连通性的影响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退耕还林(草)后,小流域坡沟系统植被覆盖良好,泥沙源地面积占比较低,但景观破碎度较高且侵蚀严重。主要泥沙源为低盖度陡坡、浅层滑坡面及裸露沟道,占坡沟系统总面积的4.05%-23.78%。2016-2019年,小流域共发生48场侵蚀性降雨事件,其中暴雨12场,雨量13.7-72.1 mm,雨强1.5-4.0 mm h-1。次降雨条件下,裸坡最大侵蚀强度为664.33 t km-2;浅层滑坡面是侵蚀最剧烈的泥沙源地,最大侵蚀强度可达4237.49 t km-2,细沟网络的径流再分布作用对滑坡面细沟的进一步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裸露沟道中,侵蚀沟段年侵蚀模数为10428.53 t km-2a-1,淤积沟段年淤积模数为8284.14 t km-2a-1,暴雨条件下淤积沟段会转变为泥沙源地。(2)坡沟系统的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均处在较低的水平,且受降雨和泥沙源汇格局的显着影响。年均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分别小于1.23 mm和35.86 t km-2 a-1;次暴雨条件下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分别是一般侵蚀性降雨条件下的2.56-13.37倍和10.04-142.82倍,扰动退耕和果园坡沟系统内70%以上的产沙是暴雨造成的;各坡沟系统径流深、产沙模数与降雨因子I15、I30、I60、PI15、PI30、PI60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随着泥沙源地斑块的聚集和最大斑块面积的增大、以及泥沙汇斑块的分散和最大斑块面积的减小,坡沟系统的径流深和产沙模数线性增加。(3)坡沟系统泥沙连通性受地形、植被覆盖和人类活动的显着影响,而泥沙输移路径的连通状态对泥沙输移具有关键作用。沟谷地内随着沟道向下延伸出现部分平坦的洼地,是泥沙结构连通性高值的极热点中断与低值的极冷点出现的关键部位,也是易发生淤积的重要节点。退耕坡沟系统泥沙输移比仅为0.18%,枯落物对径流泥沙的拦蓄作用导致其泥沙输移比对降雨的响应十分微弱;而扰动退耕和果园坡沟系统泥沙输移比分别随时段最大雨强和降雨量线性增加,最高可达30.09%。浅沟、切沟生产道路和放牧小路是坡沟系统泥沙输移的主要路径,在暴雨条件下,裸露斑块下方、梯田与生产道路之间、小路处于泥沙连通状态,显着影响坡沟系统的泥沙输移比、含沙量、产沙量等输沙产沙特征。(4)极端暴雨事件下,不同土地利用配置的坡沟系统均发生了严重的土壤侵蚀,且处于泥沙连通状态。单次暴雨下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区间为6940 t km-2-95880 t km-2,沟道下切、田坎崩塌和细沟侵蚀是主要侵蚀类型。新形成侵蚀沟与原有沟道的下切极大增加了坡沟系统的泥沙连通性,加之足够高的水流功率,致使几乎所有坡沟系统的侵蚀泥沙进入沟道,应及时对暴雨造成侵蚀沟和沟道下切进行填平修复,以降低土壤侵蚀风险和泥沙连通性。
李永宁[7](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保持功能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一项极其重要的调节功能,在防治水土流失及土地退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流域内进行网格布点采样,系统研究流域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流域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坡度、坡长和水土保持措施等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评估了流域土壤侵蚀现状及土壤保持功能,探讨了地形要素、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类型影响下的土壤保持功能差异及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近80年来纸坊沟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壤保持功能的动态变化,以期为系统评估土地利用转变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深入理解植被恢复背景下典型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稳定发挥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基于CSLE方程,初步研究了流域影响土壤侵蚀的七大主要因子。具体而言,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为437.31~4913.17 MJ·mm·hm-2·h-1·a-1,均值为1586.33 MJ·mm·hm-2·h-1·a-1;流域土壤可蚀性因子分布范围为0.0175~0.0189t·hm2·h·hm-2·MJ-1·mm-1,均值为0.0184 t·hm2·h·hm-2·MJ-1·mm-1;坡度坡长因子变化范围为0~31.87,均值为11.44;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耕作措施等三大措施因子整体上其值范围均为0~1。(2)整体上,土壤可蚀性因子与土壤类型差异显着,具体表现为二色土最大,黄绵土次之,新黄土、红粘土质黄绵土及红土质黄绵土三者分别占二色土和黄绵土的97.27%、96.73%、97.35%和98.53%、97.99%、98.62%。土壤可蚀性因子在地形要素上分布特征表现为随坡度和海拔梯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即二次抛物线型的分布特征;随坡长的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在坡向分布上表现为半阳坡区域其值最小,分别占阴坡、半阴坡和阳坡的99.31%、99.32%和99.04%。土壤可蚀性因子在空间分布特征上整体表现为自西向东呈逐渐递减的分布规律,即在流域沟口和左岸区域高、沟头和流域右岸低、沟底处于中间过渡状态的空间分布特征。(3)对于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若不考虑水土保持措施等因子,其潜在侵蚀模数为322.47 t·hm-2·a-1,极强度和剧烈侵蚀是流域主要的土壤侵蚀强度类型;在通过采取植树造林、兴修水平梯田等相应水土保持措施后,其实际侵蚀模数为6.58 t·hm-2·a-1,土壤保持模数为315.93 t·hm-2·a-1,减沙效益大大增加,此时,微度、轻度侵蚀是流域主要的土壤侵蚀强度类型,两者面积共占流域面积的78.58%,土壤保持功能在空间分布特征上整体表现比较均匀。(4)土壤保持功能在不同要素影响下差异较大。分别来看,对于土地利用类型而言,林地的土壤保持功能最强,草地次之,其土壤保持强度分别是园地、建设用地和农地的1.40~1.55倍和1.30~1.45倍。对于在地形要素上分布特征而言,随坡度梯度的增加呈增强的趋势;随海拔与坡长梯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小的变化趋势;在坡向上的分布表现为在半阳坡区域最大,分别是阴坡、半阴坡和阳坡区域的1.16、1.02和1.01倍。对于不同土壤类型而言,红粘土质黄绵土最强,红土质黄绵土次之,两者分别为黄绵土、新黄土和二色土的1.10、1.11、1.24倍和1.04、1.05、1.17倍。(5)在流域土地利用面积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其水土流失强度和土壤保持功能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在流域近8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中,林草地面积发生了先急剧减少再增加的变化过程,减少的林草地主要转换为农地,即农地面积变化趋势为先急剧增加再逐渐减少。对应的土壤侵蚀强度,在1938年主要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而1958年中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急剧增加,1978年强度以上侵蚀面积开始减少,1999年中度侵蚀类型以下的面积显着增加,到目前流域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微度侵蚀。对于土壤保持功能,其随时间变化表现为先减弱再增强的趋势,主要原因是近些年来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使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度显着上升。
付兴涛,王奇花,王锦志[8](2021)在《降雨条件下晋西黄绵土坡面室内外径流侵蚀试验差异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多利用室内模型试验所得土壤侵蚀模数乘以面积预测野外实地水土流失,为了探讨晋西黄绵土坡面室内外径流侵蚀差异,该研究采用室内模型模拟与野外原位模拟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降雨与坡面面积条件下,室内与野外坡面径流模数、侵蚀模数、单宽输沙率及细沟发育差异性,结果显示: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均大于野外原位模拟试验,当野外坡面面积为室内的4倍时,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不呈4倍关系,且面积越大野外与室内侵蚀量比值越小,说明简单地用室内试验结果乘以面积预测野外实地水土流失是不合理的,且雨强对径流侵蚀的影响较面积大;相同降雨条件下室内坡面较野外坡面更易产生细沟,且发育程度大,更倾向于沟底下切,增强了室内坡面径流侵蚀力;一定雨强、坡长条件下,野外单宽输沙率在10~14 min首次出现峰值,之后趋于稳定,而室内多在4 min即出现峰值,且峰值为野外的1.58~10.40倍,说明室内模型试验单宽输沙率及其波动性大于野外,且响应时间更短。
王丽霞,高吉喜,申文明,史园莉,张宏伟[9](2020)在《基于生态供受体理论的全国水土保持重要区识别》文中研究说明科学评估土壤保持功能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础.依据生态供受体理论,针对土壤保持服务对应的水土流失这一生态问题,从水土流失的供体(水土流失量)、受体(人口密度)、辐射传输(距离水体距离)三个方面构建模型,分析土壤保持功能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全国潜在侵蚀量577.34×1010t/a,潜在土壤侵蚀随着坡度和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保持功能极重要区面积98.98×104km2,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无量山和哀牢山,黄土高原东部,东南地区的浙闽丘陵,东部地区的鲁中山区、鲁东半岛,以及辽东半岛.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形稳定性差等因素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维持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功能极为重要;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且多暴雨导致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维持该地区土壤保持功能非常重要.对比常用的生态保护功能模型,供受体理论模型除考虑自然影响因素之外,突出了人类活动的因素,对评估生态保护功能与水土保持生态风险更客观.依据供受体理论构建的土壤保持模型适用于土壤保持功能和土壤潜在侵蚀风险的评估,可作为评估生态系统安全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依据.
索笑颖[10](2021)在《河北省山区降雨及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研究》文中提出土壤侵蚀造成了全球大面积的土地退化,是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水力侵蚀是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研究降雨和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对土壤侵蚀预报、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规划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河北省太行山区9个站点近19年、燕山山区12个站点59年和河北省周边12个站点56年的逐日降雨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周期分析、突变分析和泰森多边形、克里金插值法,对河北省太行山区和燕山山区的的降雨量、降雨频次和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有助于对河北省降雨和降雨侵蚀力的掌握和理解,并能够为河北省的水土保持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太行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497.91 mm,平均每10年增加5.876mm,6年为第一主周期,在2004和2014年突变;四季变化周期较为平均,春季在2012年发生突变。夏季降雨量最高315.39 mm,达到全年的63%。燕山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07.14 mm,平均每10年减少3.922mm,22年为主周期,在1979和1985年发生突变;四季降雨量中夏季最高350.4mm,达全年的69%,冬季变化主周期最大26年,四季均有突变发生。降雨的空间分布,太行山区由南到北逐渐降低,受地形以及降雨不均等因素的影响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呈现出多中心分布特征;燕山山区则由西到东逐渐增加。(2)太行山区多年平均降雨频次为72 d,平均每10年增加1.18d,变化周期为6年,无突变点;夏季降雨频次最高为33d,占全年的46%。四季变化周期较为平均,且均无突变点。燕山山区多年平均降雨频次为73 d,平均每10年增加1.229d,8年为主周期,在1965和1972年突变;夏季降雨频次最高37d,占全年的51%,冬季变化主周期最大26年,四季均发生突变。降雨频次的空间分布,太行山区西部和西北部较高,燕山山区的西北一带偏高。(3)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太行山区为2554.36MJ·mm/(hm2.h),平均每10年减少36.96 MJ·mm/(hm2.h),主周期为6年,秋季主周期最大为10年,春季发生突变;燕山山区为 2741.44MJ.mm/(hm2.h),平均每 10 年减少 89.053 MJ.mm/(hm2.h),13 年为第一主周期,夏季主周期最大28年,夏、秋季发生突变。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太行山区表现为南部一带偏高,燕山山区表现为多中心分布,在天镇县出现高值中心。(4)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具有显着相关性,太行山区与燕山山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和0.92,夏季相关性最高。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频次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二、晋西黄土高原降雨侵蚀力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晋西黄土高原降雨侵蚀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典型坝控流域泥沙来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小流域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
1.2.2 小流域泥沙来源研究进展 |
1.2.3 黄土高原泥沙来源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植被特征 |
2.1.4 土壤结构 |
2.2 典型淤地坝选择 |
2.3 土壤样品采集 |
2.3.1 剖面样品的采集 |
2.3.2 潜在泥沙源地样品采集 |
2.4 土壤样品的处理与测定 |
2.4.1 土壤粒径的测定 |
2.4.2 土壤总磷、总氮的测定 |
2.4.3 土壤重金属的测定 |
2.5 研究方法 |
2.5.1 降雨侵蚀力的计算 |
2.5.2 土壤容重的确定 |
2.5.3 重金属含量计算 |
2.5.4 淤地坝沉积泥沙量的计算 |
2.5.5 复合指纹算法的泥沙贡献率的计算 |
3 坝控小流域源地及坝地淤积基本信息分析 |
3.1 坝控流域侵蚀性降雨量及降雨侵蚀力分布特征 |
3.1.1 侵蚀性降雨量分布特征 |
3.1.2 降雨侵蚀力分布特征 |
3.2 坝控流域源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3.2.1 源地土壤粒径分布特征 |
3.2.2 源地土壤总氮总磷分布特征 |
3.2.3 源地土壤常量微量元素统计分析 |
3.3 淤地坝剖面淤积信息分析 |
3.3.1 淤地坝剖面泥沙粒径垂直变化特征 |
3.3.2 淤地坝剖面泥沙养分垂直变化特征 |
3.3.3 淤地坝剖面泥沙常量微量元素统计分析 |
3.4 小结 |
4 坝控小流域土壤侵蚀产沙过程反演 |
4.1 淤地坝库容曲线的确定 |
4.2 淤地坝沉积泥沙容重的确定 |
4.3 淤地坝侵蚀产沙时间坐标的建立 |
4.4 淤地坝运行期间淤积量计算 |
4.5 坝控小流域侵蚀产沙特征反演 |
4.5.1 流域次侵蚀模数变化特征 |
4.5.2 流域年侵蚀模数变化特征 |
4.5.3 流域侵蚀产沙变化趋势 |
4.5.4 相似降雨条件下侵蚀模数变化 |
4.5.5 流域侵蚀产沙与降雨的关系 |
4.6 小结 |
5 典型坝控小流域泥沙来源 |
5.1 判定潜在泥沙源地 |
5.2 最佳复合指纹识别因子组合的筛选 |
5.3 泥沙源地对沉积剖面的泥沙贡献率 |
5.4 泥沙源地贡献率变化 |
5.5 泥沙源地侵蚀产沙量变化 |
5.5.1 各源地次侵蚀产沙量 |
5.5.2 泥沙源地次产沙量变化特征 |
5.5.3 相似降雨条件下泥沙源地产沙量变化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降雨对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 |
1.2.2 坡长对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 |
1.2.3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 |
1.2.4 实体比尺模型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供试土壤 |
2.2.2 试验土槽的装填 |
2.2.3 降雨装置 |
2.3 试验过程 |
2.3.1 室内人工模拟降雨 |
2.3.2 野外人工模拟降雨 |
2.4 EUROSEM模型参数设置 |
2.5 试验数据分析 |
第三章 降雨条件下晋西黄绵土坡面产流分析 |
3.1 雨强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
3.1.1 不同雨强下坡面产流过程分析 |
3.1.2 产流量与降雨强度的关系 |
3.1.3 雨强连续增大时产流量增量的变化 |
3.2 坡长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
3.2.1 产流量随坡长的变化 |
3.2.2 坡长等值延长时产流增量的变化特征 |
3.3 雨强与坡长对坡面产流的交互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雨条件下晋西黄绵土坡面侵蚀产沙分析 |
4.1 雨强对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 |
4.1.1 不同雨强下坡面产沙过程分析 |
4.1.2 产沙量与降雨强度的关系 |
4.2 坡长对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 |
4.2.1 产沙量随坡长的变化 |
4.2.2 坡长等值延长时产沙增量的变化特征 |
4.3 雨强与坡长对坡面侵蚀产沙的交互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UROSEM模型在坡面径流侵蚀过程的模拟应用 |
5.1 坡面径流侵蚀产沙分析 |
5.1.1 坡面产流过程分析 |
5.1.2 坡面产沙过程分析 |
5.2 模型适用性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室内外坡面径流侵蚀差异分析 |
6.1 径流模数与侵蚀模数差异性分析 |
6.2 地貌形态与侵蚀产沙差异分析 |
6.2.1 地貌形态差异分析 |
6.2.2 单宽输沙率差异分析 |
6.3 室内与野外侵蚀尺度换算 |
6.3.1 土壤侵蚀模数的换算 |
6.3.2 土壤侵蚀模数与径流模数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土石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监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覆盖度 |
1.2.2 流域土壤侵蚀的模拟计算方法 |
1.2.3 分布式水文模型 |
1.2.4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气象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水资源 |
2.1.7 土地利用状况 |
2.1.8 经济社会情况 |
2.1.9 流域内水土保持措施 |
2.2 数据源与预处理 |
2.2.1 数据源 |
2.2.2 预处理 |
2.3 计算与分析 |
2.3.1 归一化植被指数 |
2.3.2 像元二分模型 |
2.3.3 土地利用分类 |
2.3.4 RUSLE模型及各因子计算方法 |
2.3.5 洪水模拟 |
2.3.6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
2.3.7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章 流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特征 |
3.1.1 流域总体NDVI时空分布特征 |
3.1.2 NDVI置信区间的确定 |
3.1.3 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特征 |
3.2 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水土保持措施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3.2.2 气象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3.2.3 地形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3.2.4 土地利用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土保持效果监测 |
4.1 基于RUSLE的土壤侵蚀计算 |
4.1.1 RUSLE模型各因子计算 |
4.1.2 基于RUSLE模型的土壤侵蚀及分析 |
4.2 暴雨洪水过程模拟 |
4.2.1 李峪小流域模型建立 |
4.2.2 工况设计 |
4.2.3 土地利用对暴雨洪水过程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
5.2.1 原始数据及其标准化处理 |
5.2.2 判断矩阵的建立及各指标权重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兰考县土壤侵蚀时空格局特征与类型区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力侵蚀 |
1.2.2 水力侵蚀 |
1.2.3 侵蚀类型区划分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概况 |
2.1.3 社会经济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基础数据与处理 |
2.3.2 遥感影像解译 |
2.3.3 土壤侵蚀因子提取 |
2.3.4 土壤侵蚀计算 |
2.3.5 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分 |
2.3.6 野外调查与验证 |
2.4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侵蚀因子时空特征 |
3.1.1 气候因子 |
3.1.2 地形因子 |
3.1.3 土壤因子 |
3.1.4 土地利用 |
3.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
3.2 土壤侵蚀时空特征格局 |
3.2.1 风力侵蚀时空分布 |
3.2.2 水力侵蚀时空分布 |
3.3 侵蚀类型分区 |
3.3.1 侵蚀类型区划分原则与依据 |
3.3.2 侵蚀类型区划分结果 |
4 结论 |
4.1 土壤侵蚀因子时空分布特征 |
4.2 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 |
4.3 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黔中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降雨与坡面土壤侵蚀 |
1.2.2 地形与坡面土壤侵蚀 |
1.2.3 植被与坡面土壤侵蚀 |
1.2.4 CSLE土壤侵蚀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自然条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土壤 |
2.1.4 气候 |
2.1.5 水文 |
2.1.6 植被 |
2.2 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3 数据来源 |
3 径流小区水土流失情况 |
3.1 径流泥沙与影响因子的偏相关分析 |
3.2 径流小区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 |
3.2.1 地表产流次数的空间分布 |
3.2.2 地表径流量的空间分布 |
3.2.3 地表侵蚀量的空间分布 |
3.3 径流与泥沙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坡面水土流失的降雨响应 |
4.1 降雨特征 |
4.1.1 次侵蚀性降雨特征分析 |
4.1.2 侵蚀性降雨季节分布特征 |
4.2 水土流失与降雨因子的偏相关分析 |
4.3 次降雨雨型特征分析 |
4.3.1 次降雨雨型划分 |
4.3.2 次降雨雨型的季节分布 |
4.4 次降雨雨型的水土流失特征 |
4.4.1 不同次降雨雨型下的水土流失特征 |
4.4.2 不同次降雨雨型下水土流失的季节响应 |
4.5 本章小结 |
5 坡面水土流失的地形响应 |
5.1 坡面水土流失的坡度响应 |
5.1.1 不同坡度的水土流失特征 |
5.1.2 不同坡度不同年份的水土流失特征 |
5.1.3 不同坡度次降雨水土流失特征 |
5.2 坡面水土流失的坡长响应 |
5.2.1 不同坡长的水土流失特征 |
5.2.2 不同坡长不同年份的水土流失特征 |
5.2.3 不同坡长次降雨水土流失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6 坡面水土流失的植被覆盖响应 |
6.1 不同植被覆盖的水土流失规律 |
6.1.1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水土流失规律 |
6.1.2 不同雨型下不同植被覆盖的水土流失规律 |
6.1.3 不同雨型下不同植被的水土流失发生率 |
6.2 不同植被覆盖度的水土流失响应 |
6.2.1 不同植被盖度的水土流失特征 |
6.2.2 不同植被盖度的次降雨水土流失响应 |
6.3 本章小结 |
7 黔中地区土壤侵蚀空间分布 |
7.1 基于CSLE土壤侵蚀计算 |
7.1.1 降雨侵蚀力R值 |
7.1.2 土壤可蚀性K值 |
7.1.3 坡度坡长LS值 |
7.1.4 生物措施B、工程措施E和耕作措施T值 |
7.2 黔中地区土壤侵蚀状况 |
7.3 各县(市、区)土壤侵蚀状况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黄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及泥沙连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 |
1.2.2 土壤侵蚀产沙监测方法 |
1.2.3 泥沙连通性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坡沟系统泥沙源汇单元分布特征 |
2.1 研究方法 |
2.1.1 坡沟系统的选择 |
2.1.2 数字表面模型(DSM)的获取 |
2.1.3 地形及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 |
2.1.4 泥沙源汇及输移路径的识别 |
2.1.5 泥沙源汇格局指数的选取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坡沟系统地形特征 |
2.2.2 坡沟系统土地利用特征 |
2.2.3 坡沟系统泥沙源汇及输沙路径分布特征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坡沟系统侵蚀淤积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样地选择 |
3.1.2 降雨观测与类型划分 |
3.1.3 土壤侵蚀监测 |
3.1.4 基于径流小区监测的坡沟系统土壤侵蚀估算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坡沟系统降雨特征 |
3.2.2 植被坡面的土壤侵蚀特征 |
3.2.3 滑坡面的土壤侵蚀特征 |
3.2.4 沟道的土壤侵蚀及淤积特征 |
3.2.5 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特征 |
3.3 讨论 |
3.3.1 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差异 |
3.3.2 浅层滑坡面的侵蚀特征及影响因素 |
3.3.3 沟道的冲淤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特征 |
4.1 研究方法 |
4.1.1 产流产沙监测 |
4.1.2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特征 |
4.2.2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对降雨的响应 |
4.2.3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与泥沙源汇格局的相关性 |
4.3 讨论 |
4.3.1 降雨雨型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的影响 |
4.3.2 植被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的影响 |
4.3.3 输沙路径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坡沟系统泥沙连通性 |
5.1 研究方法 |
5.1.1 泥沙结构连通性指数IC计算及热点识别 |
5.1.2 泥沙输移路径关键节点追踪调查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坡沟系统结构泥沙连通性 |
5.2.2 连通热点与变化节点特征 |
5.2.3 泥沙输移路径连通状态对降雨的响应 |
5.2.4 泥沙输移特征 |
5.3 讨论 |
5.3.1 坡沟系统泥沙结构连通性 |
5.3.2 坡沟系统泥沙输移比的差异性 |
5.3.3 泥沙功能连通性对地表条件的响应 |
5.3.4 降雨对输移路径的开闭及泥沙功能连通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极端暴雨条件下坡沟系统的侵蚀及泥沙连通特征 |
6.1 研究方法 |
6.1.1 研究区概况 |
6.1.2 样地选择 |
6.1.3 暴雨特征 |
6.1.4 侵蚀量估算 |
6.1.5 泥沙连通性调查 |
6.1.6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特征 |
6.2.2 坡沟系统泥沙连通特征 |
6.3 讨论 |
6.3.1 暴雨条件下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特征 |
6.3.2 暴雨条件下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 |
6.3.3 暴雨侵蚀与泥沙连通性耦合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
1.2.2 土壤侵蚀预测 |
1.2.3 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研究 |
1.3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4.2 土壤理化性状指标测定 |
2.4.3 基于CSLE方程的流域土壤保持量计算 |
2.4.4 土地利用变化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基于CSLE方程的流域土壤侵蚀主要影响因子研究 |
3.1 降雨侵蚀力因子 |
3.1.1 降雨量变化特征 |
3.1.2 降雨侵蚀力变化特征 |
3.2 土壤可蚀性因子 |
3.2.1 颗粒组成 |
3.2.2 有机碳及土壤可蚀性因子 |
3.2.3 土壤可蚀性因子在地形要素上分布特征 |
3.3 坡度坡长因子 |
3.4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
3.4.1 生物措施因子 |
3.4.2 工程措施因子 |
3.4.3 耕作措施因子 |
3.5 小结 |
第四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现状研究 |
4.1 土壤侵蚀现状 |
4.1.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4.1.2 土壤侵蚀强度 |
4.2 土壤保持功能 |
4.3 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保持功能影响 |
4.3.1 土地利用现状及分布特征 |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保持功能差异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地形与土壤类型要素下土壤保持功能分布特征 |
5.1 不同地形要素土壤保持功能分布特征 |
5.1.1 坡度梯度 |
5.1.2 坡向 |
5.1.3 海拔梯度 |
5.1.4 坡长 |
5.2 不同土壤类型其土壤保持功能分布特征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土壤保持功能特征研究 |
6.1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
6.1.1 空间分布特征 |
6.1.2 动态变化分析 |
6.1.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
6.2 流域不同时段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特征 |
6.3 流域土壤保持功能动态变化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降雨条件下晋西黄绵土坡面室内外径流侵蚀试验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与泥沙分析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侵蚀模数与径流模数差异性分析 |
2.2 地貌形态差异分析 |
2.3 室内外坡面径流输沙率差异分析 |
3 结论 |
(9)基于生态供受体理论的全国水土保持重要区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理论基础与总体思路 |
1.2 模型构建方法和数据来源 |
1.2.1 模型构建 |
1.2.2 水土流失量各因子算法 |
1.2.3 距离水体距离算法 |
1.2.4 人口密度算法 |
1.2.5 水土保持功能区的识别 |
1.3 数据来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侵蚀状况 |
2.2 土壤容许流失量 |
2.3 距水体距离 |
2.4 人口密度分布 |
2.5 土壤保持重要性分区 |
3 讨论 |
3.1 模型结果的可信性 |
3.1.1 与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格局一致性 |
3.1.2 与水土流失潜在危险性格局一致性 |
3.1.3 与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方案一致性 |
3.2 影响土壤保持重要性的因素 |
3.2.1 基于供体的主要影响因素 |
3.2.2 基于受体的主要影响因素 |
3.2.3 土壤保持重要性存在空间差异 |
4 结论 |
(10)河北省山区降雨及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降水时空变化研究 |
1.2.2 降雨侵蚀力指标研究 |
1.2.3 降雨侵蚀力模型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数据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降雨频次 |
2.3.2 降雨侵蚀力 |
2.3.3 时空变化分析方法 |
3 河北省山区降雨量时空变化特征 |
3.1 太行山区降雨量时间演变情况 |
3.1.1 年降雨量时间变化趋势 |
3.1.2 季降雨量时间变化趋势 |
3.2 太行山区降雨量空间分布特征 |
3.2.1 年均降雨量空间分布 |
3.2.2 季均降雨量空间分布 |
3.3 燕山山区降雨量时间演变情况 |
3.3.1 年降雨量时间变化趋势 |
3.3.2 季降雨量时间变化趋势 |
3.4 燕山山区降雨量空间分布特征 |
3.4.1 年均降雨量空间分布 |
3.4.2 季均降雨量空间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4 河北省山区降雨频次时空变化 |
4.1 太行山区降雨频次时间演变情况 |
4.1.1 年降雨频次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4.1.2 季降雨频次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4.2 太行山区降雨频次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年均降雨频次空间分布 |
4.2.2 季均降雨频次空间分布 |
4.3 燕山山区降雨频次时间演变情况 |
4.3.1 年降雨频次时间变化趋势 |
4.3.2 季降雨频次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4.4 燕山山区降雨频次空间分布特征 |
4.4.1 年均降雨频次空间分布 |
4.4.2 季均降雨频次空间分布 |
4.5 本章小结 |
5 河北省山区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 |
5.1 太行山区降雨侵蚀力时间演变情况 |
5.1.1 年均降雨侵蚀力时间变化 |
5.1.2 季均降雨侵蚀力时间变化 |
5.2 太行山区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
5.2.1 年均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
5.2.2 季均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
5.2.3 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降雨频次相关性分析 |
5.3 燕山山区降雨侵蚀力时间演变情况 |
5.3.1 年均降雨侵蚀力时间变化 |
5.3.2 季均降雨侵蚀力时间变化 |
5.4 燕山山区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
5.4.1 年均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
5.4.2 季均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
5.4.3 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降雨频次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晋西黄土高原降雨侵蚀力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典型坝控流域泥沙来源研究[D]. 潘明航.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D]. 王奇花.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土石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监测评价[D]. 焦义鹏.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兰考县土壤侵蚀时空格局特征与类型区划分[D]. 李明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黔中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特征[D]. 谢波.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6]黄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及泥沙连通性研究[D]. 唐柄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研究[D]. 李永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8]降雨条件下晋西黄绵土坡面室内外径流侵蚀试验差异分析[J]. 付兴涛,王奇花,王锦志. 农业工程学报, 2021(01)
- [9]基于生态供受体理论的全国水土保持重要区识别[J]. 王丽霞,高吉喜,申文明,史园莉,张宏伟. 中国环境科学, 2020(12)
- [10]河北省山区降雨及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研究[D]. 索笑颖.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