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生物激波管的研制与应用

组合式生物激波管的研制与应用

一、组合式生物激波管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鹏[1](2021)在《船用燃机低压压气机气动布局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曲帅杰[2](2021)在《微小型涡喷发动机斜流压气机的设计及其优化》文中提出在当前的地区冲突中,无人飞行器和巡飞弹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武器能够有效打击敌方高价值目标,实现“以小博大”的作用。各型无人飞行器、巡飞弹等装备也在朝着小型化、高性能的方向发展,这就对其核心动力部件的压气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斜流压气机作为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高压比、大流量的压气机形式,兼具离心压气机和轴流压气机的优势,是微型涡喷发动机压气机部件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本文从目前应用中相对空缺的一百公斤级推力的微型涡喷入手,为某推力为90kg的微型涡喷发动机设计相应的斜流压气机叶轮,随后进行优化和加进口导向叶片的研究工作。本文所做的核心内容如下:首先,完成微型涡喷发动机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分配,确定所需压气机部分的设计要求为压比4.2,流量1.43kg/s,同时保证效率不低于81%。以此为设计目标,开展一维设计,利用四阶贝塞尔曲线开展三维造型工作。对完成造型的叶轮进行网格的划分,利用CFX软件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绘制设计转速下的特性曲线并对流动特性展开相应的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在设计流量下压比为4.21,等熵效率为81.9%,叶尖附近存在较大范围的低能流体,流动状况相对恶劣。其次,针对初步设计的斜流压气机叶轮开展优化工作,利用集成了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优化软件实现整体叶轮的优化改进并对优化后的叶轮进行了仿真计算。优化后,叶轮入口轮缘半径增大,整体性能得到提升,在设计点处压比达到4.33,等熵效率达到83.4%,内部流动状况明显改善,流道内的低能流体范围缩小,叶尖部分熵增减弱,取得了预期的优化效果。对优化后的叶轮进行了强度分析,证明结构上的可靠性。最后,为了进一步的扩大稳定工作范围,借鉴离心压缩机中导向叶片应用的实际经验,对优化后的压气机斜流叶轮加进口导向叶片的工作开展了探索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进口导向叶片0°开合的状态下,压比、效率会略微下降而内部流动并无明显变化。随着导叶开合角度的变化,特别是在-10°时,斜流叶轮堵塞点流量变为1.63kg/s,稳定工作范围向大流量方向移动,扩大了压气机的堵塞裕度,等熵效率和压比没有大幅度下降。通过这一系列研究证明了进口导向叶片对斜流叶轮存在的有效调节作用。

黄上师[3](2020)在《多断口压缩自灭弧结构熄弧及介质强度恢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雷击仍然是架空线路跳闸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现有的“阻塞型”和“疏导型”雷击防护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雷害,但还存在着许多不可控、不可靠和不安全等瓶颈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大幅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解决现有雷击防护瓶颈问题,衍生了“冲击疏导-工频阻塞”的新型雷击防护思想,其中“冲击疏导-气体灭弧-工频阻塞”方法显现出了独特的灭弧优势。本文主要基于“冲击疏导-气体灭弧-工频阻塞”雷击防护方法研究了多断口压缩自灭弧结构的熄弧及介质强度恢复特性。雷击时该结构能够优先击穿放电形成保护通道,避免绝缘子受电弧烧蚀。击穿放电后电弧沿着结构发展被分割成多段,每段电弧均受到结构压缩使空气介质形成喷射气流,喷射气流又反作用于电弧使其拉长,加速能量耗散最终达到自灭弧效果。本文从理论分析、仿真模拟、科学试验和实际应用几方面研究多断口压缩自灭弧结构中电弧发展、电弧熄灭以及熄弧后的介质强度恢复特性,具体工作如下:(1)明确了电弧发展中介质击穿、电弧燃烧和介质恢复三个阶段的分析方法。介质击穿阶段以热力学非平衡态分析,采用氮氧混合物替代空气,建立了双温度模型,并计算空气电弧等离子体组分。电弧燃烧和介质恢复阶段以局部热力学平衡态分析,计算了空气电弧等离子体物性参数和输运参数。通过电弧物理特性研究,确定了多断口压缩自灭弧结构熄弧方式主要是“强迫熄弧”。(2)通过研究电弧压缩运动状态和电弧压缩态形成来源,得到压缩效应有利于电弧去游离结论。研究了气流“横吹”和“纵吹”对电弧拉长并加速能量衰减的作用。(3)建立了适用于该结构的磁流体力学方程组,包括: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组、欧姆定律以及气体状态方程,提出适当简化利用边界层积分法进行求解。建立了适用于该结构击穿阶段的双流体模型。研究了多断口气流对电弧分段的影响,发现断口数量越多,电弧熄灭更容易。(4)提出以粒子游离、电弧长度以及电弧温度作为熄弧判据,研究了发生重击穿和电弧重燃现象的临界击穿判据。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结构的熄弧和介质强度恢复特性进行仿真,采用了“先雷电后工频”和“先工频后雷电”两种能量输入方式,仿真对象上设置了小系统和多系统结构。仿真结论:1)2 ms左右结构能够使电弧基本熄灭;2)小系统的“先雷电后工频”仿真中,在雷电冲击后200μs施加工频电流将引起结构内部重击穿并出现电弧重燃,此时结构会再产生速度有所下降的喷射气流,而多系统不会出现该现象;3)多系统熄弧时间和介质强度恢复特性略优于小系统。(5)对基于该结构的10 k V和35 k V压缩自灭弧装置进行了雷电冲击放电、雷电冲击伏秒特性、工频耐受电压、大电流冲击耐受以及工频续流遮断试验。试验结论:1)10 k V、35 k V装置的U50%分别为112.4 k V、325.1k V;2)装置的伏秒特性曲线均低于被保护绝缘子的伏秒特性曲线;3)10 k V、35 k V装置分别耐受了1 min幅值为29.3 k V、91.5 k V的工频电压,未出现破坏性放电;4)耐受了2次间隔时间50 s~60 s的65 k A以上的冲击电流,未出现明显的损坏;5)10 k V、35 k V装置分别成功遮断了0.5 k A、1.3 k A左右的工频续流,遮断时间分别在2.5 ms、3.0 ms左右,满足了1/4个工频周期内遮断工频续流,在半周期内工频电压幅值和频率恢复正常的要求。(6)选取了广西、云南、四川和福建等雷击高发地区的10 k V、35 k V架空线路进行装置的实际应用,采用全线三相安装方式。应用效果:线路安装后统计年平均雷击跳闸次数比未安装前下降90%以上。安装后因建弧率下降,计算的年平均雷击跳闸次数为0.3次左右,验证了多断口压缩自灭弧结构对雷击防护的有效性。

张千丰[4](2020)在《高负荷斜流压气机叶顶间隙流动与轴向缝处理机闸的非定性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高负荷压气机的设计与研制是提高压气机压比、减轻压气机部件重量、提高军/民用航空发动机性能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叶片负荷的提高势必会导致更大的逆压梯度和叶顶顶部压差,进而增强泄漏流、加剧流动分离损失,极大地限制了压气机稳定裕度和效率的提升。位于转子叶片顶部的处理机匣能够有效拓宽突尖型失速压气机的稳定裕度,但其对压气机效率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叶顶间隙尺寸。针对压气机在启动、稳定运行、减速停车和变工况过程中面临的叶顶间隙尺寸变化这一实际问题,有必要研究不同叶顶间隙尺寸下,压气机的失稳特征和叶顶间隙流动与处理机匣的非定常作用机理,进而明晰处理机匣在不同间隙尺寸条件下的扩稳机理和特性。本文以一台高负荷斜流压气机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实壁机匣条件下压气机内部流动失稳特征、处理机匣与压气机叶顶间隙流动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对压气机稳定裕度和效率的影响机制等问题,细致地开展以下研究工作:(1)间隙对突尖型失速压气机失稳机理的影响:以微型斜流压气机转子和低速轴流压气机转子为研究对象,采用节流阀模型非定常数值计算方法,重点分析了零间隙和大间隙情况下引发压气机失稳流动结构的时空演化规律,以及失速团周向传播特征,揭示了间隙对压气机流动失稳的影响机理,并详细探讨了突尖波低压扰动形成对应的流动结构。研究发现:零间隙下,压气机尾缘的角区分离随着节流不断加剧且影响范围向叶片前缘移动,最终出现“前缘溢出和尾缘倒流”流动特征,在叶片通道形成径向涡,引发突尖型失速先兆;大间隙下,转子叶片前缘泄漏流在节流过程中不断加剧,与主流形成的交界面在前缘溢出的同时,尾缘出现倒流,进而引发压气机突尖型失速先兆。不论哪种失稳机理,该微型斜流压气机的失稳机制与低速轴流压气机一致,均出现“前缘溢出、尾缘倒流”和通道径向涡流动特征,径向涡是引起突尖波低压扰动的流动结构。(2)缝式处理机匣几何设计参数对斜流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及转子叶顶间隙对其扩稳机理的影响:首先以单级微型斜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参数化设计缝式处理机匣,应用DOE全因子试验设计方法,重点分析了变量因子对压气机性能的主效应影响,总结发现轴向缝的长度和开口面积比是对压气机性能影响最明显的两个参数;基于研究结果得到了一个兼顾稳定裕度和效率的处理机匣设计方案,借助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详细探讨了不同叶顶间隙尺寸下处理机匣与叶顶间隙流的非定常作用机理。时均结果表明:轴向缝与叶顶间隙流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间隙流的抽吸和喷射作用,但是在小间隙下,轴向缝的抽吸作用减弱堵塞实现扩稳,大间隙下,缝的喷射作用起主导扩稳作用;大间隙条件下的非定常叶顶流场图谱表明:轴向缝处理机匣抽取位于叶片通道内的缝底面的流体团,然后在转子上游位置喷出相对总压高的流体团,该流体团与转子前缘碰撞后,分成两个流体微团,一个流体微团沿着叶片压力面向下游传播,导致压力面静压和叶顶差压的提高,另一个流体微团从叶片吸力面进入通道,携带泄漏流向下游传播,抑制了泄漏流在叶片前缘的溢出,从而实现扩稳。(3)缝式处理机匣对压气机失速特性和失速机理的影响:在处理机匣条件下,以单级微型斜流压气机动/静态试验测量为主,研究了3个部分转速下,设计间隙和大间隙条件下压气机失速类型和失速扰动的时空传播特征,结果表明压气机均通过突尖型先兆进入失速状态且失速先兆周向传播速度为80%-90%转子转速;并重点分析了30000rpm时叶顶流场在失稳过程中的演变过程,动态静压测量数据显示:无论是实壁机匣还是处理机匣,靠近失速时,均在叶片尾缘处首先出现静压扰动,该扰动不发生周向传播,再经过几转时间后,在叶片前缘开始出现突尖型失速先兆扰动。进一步地,以单排压气机转子为研究对象,采用节流阀模型和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处理机匣条件下压气机的失稳机制。结果表明,在处理机匣条件下,突尖型失速先兆出现时,叶片通道内仅出现主流与泄漏流交界面溢出的现象,不存在“尾缘反流”现象。这一发现重新考查了压气机突尖失速先兆的判定准则。(4)处理机匣条件下压气机内部流动损失机理:在大间隙处理机匣对压气机效率提高的基础上,以单级微型斜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压气机稳定运行热力学参数周期性变化的物理特征,采用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应用当地熵产损失分析模型,探索性地对有无处理机匣压气机内部熵产率的分布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处理机匣对压气机内部流动损失产生正反两方面影响的作用机理,并根据转子尾缘熵产率梯度,划分损失源区域并量化了各区域损失,结果表明处理机匣削弱了叶尖前缘泄漏流与主流的掺混,使转子域机匣端壁损失下降20%左右,显着降低了压气机内部流动损失。

陈建炜[5](2020)在《纵列式无人直升机总体方案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无人机产业政策的支持及飞控技术成熟度的提升,无人直升机成为了我国军用与民用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纵列式无人直升机亦是其中一员。与常规单旋翼无人直升机相比,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具有载重量大、悬停效率高、允许重心变化范围广等优点。可应用于情报获取、海事监管、地质勘察、植保作业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暂无载人纵列式直升机,对纵列式无人直升机的相关技术研究也才刚刚起步,在纵列式直升机总体设计方面,鲜有相关文献报道。因此,开展纵列式直升机的一些基础研究,对纵列式无人直升机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指出现有机型的主要特征、性能参数及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纵列式无人直升机的性能指标,进而开展总体设计相关工作。其次,采用CFD方法,对前后两旋翼之间的气动干扰现象进行了研究,并以数值模拟结果为参考确定了飞行器的总体构型与气动布局。在布局设计的基础上,开展了总体参数设计及发动机选型工作,并对飞行器的主要分系统进行了设计。随后,对飞行器进行了总体布置,给出了总体布置图及三视图;对各部件重量进行了估算,并给出了空机及最大载荷状态时的重心位置。最后,搭建了本文纵列式无人直升机悬停、前飞状态的飞行性能计算模型,计算了最大起飞重量、悬停升限、航程航时等飞行性能,并采用遗传算法,对飞行器的总体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

陆亮亮[6](2019)在《3D打印用球形钛粉气雾化制备技术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3D打印技术具有制造流程短、个性化强、近终成形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钛合金零件,其中钛粉是3D打印技术的关键原材料。钛粉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3D打印用钛粉要求具有球形度高、含氧量低、粒径细小等特点。传统的钛粉制备方法存在着细粉收得率低、雾化效率差、设备能耗大等缺点,这些导致了制备高质量钛粉成本昂贵。因此,制备成本低廉的高质量钛粉对于3D打印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制备低成本、高质量球形钛粉为研究目标,将无坩埚式熔化技术与气雾化技术相结合,提出了“高频感应熔化钛丝气雾化”制备技术,并研制高频感应钛丝气雾化制粉设备。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钛丝高频感应熔化过程和在非约束条件下的紧耦合雾化机理,在高频感应熔化钛丝气雾化制粉设备成功建立的基础上,开展了钛粉制备工艺规律研究,对粉末特性进行表征,最终制备出低成本、高质量球形钛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基于高频感应加热原理以及钛的物理性能,采用高频感应无坩埚方式熔化钛丝。建立了包含电磁场、温度场、流场的多物理场耦合的高频感应熔化钛丝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分析了高频感应熔化钛丝过程中多物理场的变化规律。在锥形线圈内部磁场强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在加热过程中钛丝可实现自下而上逐级熔化,在此基础上优化选取30°锥形线圈作为感应加热器。随着电流频率的增大,钛丝加热速率提高,钛丝表面与芯部温度差也随之增大,当电流频率f=300 kHz时加热效率最佳。采用水平集法模拟了高频感应熔化钛丝的动态过程,揭示了钛丝熔化机理。发现送丝速度对熔化效果产生影响,提高送丝速度熔体形态由液滴变为液流。当送丝速度u=0.01 m/s时,直径为3 mm的钛丝在重力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下熔化形成液滴,形成时间为0.7s;当送丝速度u=0.03 m/s时,单位时间内钛丝熔化量增大,在0.7s时形成不间断的液流。液流形成时间随电流频率和电流加载值增大而减小。探明了紧耦合非约束式雾化喷嘴中气流场变化规律及雾化机理。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分析了不同气流夹角下紧耦合喷嘴气流场变化规律,在工作条件下喷嘴中心孔出口处抽吸压力和滞点压强随雾化气流夹角增大而增大,雾化气流夹角为35°时,液流在抽吸力作用下流入雾化区,熔体可实现无导流系统条件下紧耦合高效雾化。随着雾化气体压力的增大,流场内气流最大速度逐渐增加,当雾化压力P≥16 atm时,流场结构由开涡向闭涡结构转变,抽吸压力随雾化压力增大而增大。阐明了熔体雾化破碎机理,喷嘴中心孔沿径向方向存在压力梯度,中心孔前端存在反向的动压力,熔体进入雾化区后,在这两个方向压力作用下形成液膜完成初级破碎。初次破碎后形成的液滴随高速气流从滞点前端穿过,液滴二次破碎以剥离破碎方式进行。研制了高频感应熔化钛丝气雾化制粉设备。该设备主要包括传送系统、熔化系统以及雾化系统。传送系统由矫直装置及送料装置组成,可实现钛丝连续矫直输送自动控制;熔化系统包括高频感应加热设备,通过传送系统传输可实现钛丝连续熔化;雾化系统采用Laval喷管,可获得超音速气流,设计了紧耦合非约束式雾化喷嘴结构,可实现熔体在无导流系统条件下高效雾化。采用自主研制的高频感应钛丝气雾化制粉设备制备钛粉,开展了工艺参数对钛粉性能的影响研究。经优化后制定了合理、经济的雾化工艺:钛丝直径为3 mm,雾化压力为40 atm,电流值为40 A,电流频率为300 kHz,送丝速度0.03 m/s,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钛粉平均粒径为41.8μm,细粉(≤45μm)收得率为57.7%,粉末形貌为球形,球形度接近100%,粉末表面基本不存在“卫星球”。相比于电极感应气雾化技术,细粉收得率提高了24.7%。

四川省人民政府[7](2019)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中提出川府发[2019]12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经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省政府决定授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杨伟院士四川省科学技

李岩峰[8](2018)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动态校准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动态测量广泛存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相对于静态测量,动态测量具有时空性、随机性、相关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这对测试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温度是基本物理量之一,工程中温度参数的测量对评价系统的性能、指导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种动态温度(如汽车发动机燃气温度、火箭和导弹燃气射流温度及弹药爆轰温度等)不仅变化速度快,而且通常测试环境比较恶劣,对测试系统适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接触式测温法虽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但由于其测温原理的局限性、复杂的结构和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其应用,接触式测温法(如热电偶、热电阻、光纤温度传感器等)由于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鲁棒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恶劣环境下的动态温度测量。由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测试时需与被测对象进行热交换并达到热平衡,传感器本身的热惯性限制了其响应速度,当其动态特性无法满足动态测试的需求时,则会产生动态误差。因此,对传感器进行动态校准、了解其动态特性对于现场测试、传感器设计及误差修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热电偶传感器的动态校准问题,研究了脉冲和阶跃激励下的两种动态校准方法,分别构建了基于激光器和高温炉的动态校准系统,并进行了动态校准实验,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工作如下:(1)针对热电偶动态校准,分析了窄脉冲动态校准准则和阶跃动态校准误差。研究应用激光器对热电偶施加脉冲激励的方法,对激光加热固体金属的热效应及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应用ANSYS热分析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应用高温炉构建阶跃激励下的动态校准系统,提出了一种阶跃激励和响应信号数据处理方法,可在斜坡上升时间和热电偶时间常数近似的情况下,得到准确的时间常数。(2)应用高功率激光器构建了热电偶动态校准系统,主要包括脉冲激光控制、激光光束均匀化和传感器动态校准三部分。为保证校准实验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应用微透镜阵列构建了成像型激光光束均匀化系统。首先,研究了微透镜阵列光束均匀化的原理,并应用ZEMAX光学仿真软件对影响均匀化效果的一些参数进行了仿真。其次,为对均匀化效果进行测量和评定,应用楔形棱镜对高功率激光进行了衰减。校准系统中,激光加热热电偶表面的激励温度通过快速响应的红外测温仪进行测量。应用该系统进行了动态校准实验。(3)为了分析被校传感器的动态特性,需应用动态校准的数据建立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在分析系统辨识理论和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应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被校热电偶的动态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在频域内对模型不确定度进行分析的方法。为了对模型进行检验,在不同激光功率下对被校热电偶进行了动态校准实验,对比分析了热电偶响应和模型响应。(4)应用高温炉构建了热电偶动态校准系统,并分析了高温炉内热电偶的换热环境。为对被校热电偶施加阶跃激励,应用快速进给装置实现热电偶在高温炉内的快速插入和速度、位置控制。应用该校准系统,对一K型热电偶在不同高温炉温度下的时间常数进行了测试,并在同一温度下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得到了该温度下的时间常数,并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5)针对双热电偶传感器的系统辨识和动态温度测量,研究了基于交叉关系算法的盲系统辨识方法。应用搭建的基于高温炉的热电偶动态校准系统,通过快速进给装置使双热电偶传感器在炉内往返运动,传感器受到周期变化的温度激励。应用基于交叉关系算法的盲系统辨识方法对热电偶时间常数进行估计。在对交叉关系算法中的代价函数进行优化时,提出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解空间上进行寻优,并对该方法的精度和抗噪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两支热电偶的模型和响应信号,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修正,重建了输入温度信号。

刘志锴[9](2018)在《钛合金表面含铝复合氧化物涂层制备及其辐射防热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钛合金以其轻质、高比强度的优点在高速飞行器中被广泛使用。但随着飞行器速度的日渐提升,其面临的气动加热问题也越发严峻。飞行器表面的高温会造成表面钛合金结构件的力学性能失效并引起钛合金的氧化与氧脆问题,当热量向飞行器内部传导后,易导致飞行器内部电子元件等关键部件无法正常工作。目前,利用高发射率涂层将表面气动热以辐射形式散失,从而降低飞行器表面温度是一种常用的热防护方式。延长使用寿命并提高安全性。本文采用液相等离子体沉积法、浆料法分别在TA15钛合金表面制备了TiO2基、Al2O3基以及磷酸铝铬基高发射率抗氧化涂层。采用XRD、EDS、SEM、XPS、FT-IR等分析手段对涂层的相组成、元素成分、微观形貌、元素价态、胶粘剂官能团进行表征,研究了涂层对TA15合金在700oC时的红外发射率、高温抗氧化能力以及散热涂层与基体间的剪切强度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采用阳极等离子体沉积法在Na2CO3碱性体系中制备了同时含有金红石与锐钛矿相的TiO2涂层,其与基体间有较好的剪切强度,但在3-8μm波段红外辐射能力较低。为了进一步提高涂层的辐射能力,在含有NaAlO2的碱性电解液体系中制备含有Al2TiO5相的陶瓷涂层,使得涂层在3-8μm波段的红外辐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在酸性体系电解液中采用阴极等离子体沉积法制备了由α-Al2O3与γ-Al2O3构成的Al2O3基涂层,并在其中分别掺入Fe与Mn元素。XRD表征结果显示,过渡金属元素的掺入并未在涂层中产生新相。SEM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掺入Fe、Mn元素浓度的提高,涂层的球状堆叠形貌逐渐消失。涂层与TA15基体间始终保持着较好的剪切强度。其光谱发射率显示,Fe与Mn元素的掺入使得涂层的红外辐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当电解液中Mn:Al摩尔浓度比达到8%时,其3-8μm平均发射率提高了26.7%,8-20μm平均发射率提高了46.4%。同时,Fe与Mn元素的掺入对样品的抗氧化能力没有显着影响。采用浆料法在TA15基体表面制备具有高辐射能力的抗氧化涂层。采用磷酸铝铬胶粘剂作为浆料中的胶粘剂,Al2O3、SiC、AlN混合物为固化剂,分别采用了混合氧化物、含SiC混合氧化物、含BN混合氧化物为填料制备了高发射率抗氧化涂层。其中,以混合氧化物为填料的涂层,在其3-8μm波段的平均发射率可达0.74,8-20μm波段平均发射率可达0.87,相比于液相等离子体沉积法制备的涂层有进一步提高。另外,对混合氧化物填料进行了预热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以1050oC预热处理后的混合氧化物为填料的涂层,其红外辐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该涂层在3-8μm波段的评价发射率可达0.8,8-20μm波段平均发射率可达0.9。这是由于1050oC预热处理使得涂层中出现了Mn1.5Cr1.5O4亚稳相造成的。但是,相对于液相等离子体沉积涂层,浆料法制备涂层与基体间的剪切强度较低。综合液相等离子体沉积法与浆料法的优点,在TA15合金表面以阳极液相等离子体沉积涂层为过渡层,磷酸铝铬基涂层为辐射层制备了复合涂层。复合涂层具有与磷酸铝铬涂层相近的红外辐射能力,同时,由于磷酸铝铬涂层与阳极液相等离子体沉积制备的过渡层之间良好的机械键合与化学键合作用,相比于单纯的磷酸铝铬基涂层,与基体间的剪切强度大为提高。同时,由于过渡层可以进一步阻止氧气向TA15基体内扩散,复合涂层表现出相对于磷酸盐涂层更强的抗氧化能力。

陈显河[10](2018)在《铝/水燃烧水下动力系统及其燃烧组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铝/水燃烧水下动力系统具有能量密度高、可长时间工作、氢气用于燃料电池、安全无毒等特点,近年来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铝/水燃烧水下动力系统结构优化设计是提高系统能量密度及能量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而铝/水持续稳定燃烧则是整个动力系统的技术瓶颈。本文通过理论建模对铝/水燃烧水下动力系统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铝颗粒点火燃烧模型、铝/水涡流燃烧器结构等进行了研究,使得动力系统性能、铝颗粒燃烧效率得到显着提升。建立了铝/水燃烧水下动力系统性能计算模型,开展了系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此外,通过采用固体换热器、壁面再生冷却换热得到高温水蒸气、高温水蒸气作为流化气等方案,设计了几种新的铝/水燃烧水下动力系统;根据系统性能分析认为,新设计的系统均具有各自的优势,但采用高温水蒸气作为流化气的方案有助于大幅度提高系统能量密度,且采用壁面再生冷却换热得到高温水蒸气的方案得到的系统能量密度最高。建立了一个基于扩散火焰燃烧机制,利用颗粒与流场之间热平衡规律,考虑了初始氧化层及氧化铝帽,可用于铝颗粒/水蒸气两相流动计算的铝颗粒燃烧模型。同时将该模型用于涡流燃烧室的数值模拟中,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显示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设计了周向与轴向两种不同进铝方式的铝/水蒸气燃烧的涡流燃烧室构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两种构型均能够实现铝颗粒进入涡流燃烧室后形成漩涡流动并在燃烧室内部进行高效燃烧且燃烧效率可达95%以上,颗粒沉积主要发生在燃烧室出口区域。此外,对两种涡流燃烧室构型分别开展了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周向进铝构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凹腔、降低水蒸气入口速度、减少铝颗粒粒径均有利于铝颗粒燃烧;压强与水燃比影响则较小,但水燃比过大或压强过低时,涡流燃烧室内铝颗粒将无法自维持燃烧。对于轴向进铝构型,在一定范围内进铝位置靠近中间旋流区、铝颗粒入射角为正、减少铝颗粒粒径、增加水燃比均有利于铝颗粒燃烧。最终综合比较两种构型可知,轴向进铝涡流燃烧室构型为最佳选择。设计了铝水双燃烧室构型,预燃烧室进行铝颗粒点火,补燃室进行铝颗粒补充燃烧,研究结果表明,该构型可以实现铝水高效燃烧。此外,根据对该构型影响因素分析可知,随着水蒸气与铝流量比值降低,燃烧效率逐渐下降,当其小于一定值时,铝颗粒将无法维持燃烧;一次冷水位置越靠近预燃烧室,铝颗粒燃烧效率越高;二次冷水位置对铝颗粒燃烧影响较小。铝/水双燃烧室中,在前端面进冷水可以促进铝颗粒燃烧,且燃烧效率随着冷水流量增加而增加;此外,过量的冷水以及冷水入口位置足够靠近铝颗粒入口会导致铝颗粒无法维持燃烧。设计了铝/水蒸气涡流燃烧室试验系统。通过采用酒精与氧气燃烧再通入适量的冷水的方法来获得高温高压水蒸气;设计了铝/水蒸气涡流燃烧室构型并进行了铝/水涡流燃烧室原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涡流燃烧室可以实现铝颗粒与水蒸气的燃烧。通过增加主动颗粒补燃室结构,解决喷管堵塞问题的同时,铝颗粒燃烧效率可达92%以上。

二、组合式生物激波管的研制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合式生物激波管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微小型涡喷发动机斜流压气机的设计及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微型涡喷发动机压气机研究进展
        1.2.1 国外微型涡喷发动机研究进展
        1.2.2 国内微型涡喷发动机研究进展
    1.3 压气机设计和优化的研究进展
        1.3.1 国外压气机研究现状
        1.3.2 国内压气机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数值计算方法及验证
    2.1 引言
    2.2 数值计算理论
        2.2.1 控制方程
        2.2.2 湍流模型
        2.2.3 离散方法
    2.3 数值计算方法验证
        2.3.1 Krian叶轮简介
        2.3.2 计算设置
        2.3.3 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压气机斜流叶轮设计及其数值计算
    3.1 压气机斜流叶轮的设计
        3.1.1 斜流叶轮一维设计概述
        3.1.2 斜流叶轮一维设计详细要求
        3.1.3 斜流叶轮的三维造型
    3.2 斜流叶轮的数值计算准备
        3.2.1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3.2.2 边界条件设置
    3.3 斜流叶轮的性能分析
        3.3.1 斜流叶轮性能曲线
        3.3.2 斜流叶轮内部流动分析
        3.3.3 斜流叶轮设计工况下流场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压气机斜流叶轮的优化及流场分析
    4.1 优化方法简介
        4.1.1 实验设计法
        4.1.2 人工神经网络
        4.1.3 遗传算法
    4.2 斜流叶轮优化
        4.2.1 参数化拟合
        4.2.2 样本库建立
        4.2.3 优化设计
        4.2.4 结果分析
    4.3 优化后叶轮的性能分析
        4.3.1 优化后叶轮性能曲线
        4.3.2 斜流叶轮内部流动分析
        4.3.3 斜流叶轮设计工况下流场分析
    4.4 叶轮强度分析
        4.4.1 模型前处理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斜流叶轮加进口导向叶片的研究
    5.1 研究对象
    5.2 数值计算准备
        5.2.1 网格划分
        5.2.2 边界条件设置
    5.3 结果分析
        5.3.1 不同方案的结果对比
        5.3.2 选定方案特性曲线分析
        5.3.3 内部流动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多断口压缩自灭弧结构熄弧及介质强度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线路防雷研究现状
        1.2.1 现有雷击防护研究
        1.2.2 “疏导-阻塞混合型”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放电通道电弧发展及物理特性
    2.1 电弧理论研究
    2.2 电弧热力学平衡
    2.3 空气非平衡态电弧等离子体特性
        2.3.1 空气非平衡态电弧等离子体微粒碰撞
        2.3.2 空气电弧组分基本方程
        2.3.3 空气电弧等离子体双温度模型
        2.3.4 空气电弧等离子体配分函数
        2.3.5 空气电弧等离子体组分的求取
    2.4 空气电弧等离子体物性参数
        2.4.1 热力学参数
        2.4.2 输运参数
    2.5 电弧等离子体物理特性
        2.5.1 电弧温度
        2.5.2 电弧直径
        2.5.3 电弧能量
        2.5.4 交流电弧伏安特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压缩多断口气流与电弧运动特性
    3.1 电弧压缩运动特性分析
        3.1.1 压缩电弧通道模型
        3.1.2 电弧压缩态形成机理研究
    3.2 多断口压缩气流场
        3.2.1 电弧与气流对流换热
        3.2.2 对流换热受气流形态的影响
    3.3 气流场与电弧耦合运动特性
        3.3.1 磁流体力学方程组基本形式
        3.3.2 边界层积分方法求解
        3.3.3 介质击穿阶段的双流体模型
        3.3.4 多断口气流对电弧分段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放电通道熄弧和介质强度恢复特性及仿真
    4.1 放电通道的熄弧原理
        4.1.1 粒子游离判据
        4.1.2 电弧长度判据
        4.1.3 电弧温度判据
    4.2 介质强度恢复特性
        4.2.1 介质强度恢复中电场
        4.2.2 介质强度恢复中的临界击穿判据
    4.3 熄弧与介质强度恢复仿真
        4.3.1 仿真软件使用
        4.3.2 建模和参数设置
        4.3.3 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试验研究及实际应用
    5.1 试验研究
        5.1.1 雷电冲击放电电压试验
        5.1.2 雷电冲击伏秒特性试验
        5.1.3 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5.1.4 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
        5.1.5 工频续流遮断试验
    5.2 实际应用情况
        5.2.1 现场运行安装分析
        5.2.2 安装CSAE后的雷击跳闸次数计算
        5.2.3 安装CSAE后的雷击跳闸次数计算算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理论研究
        6.1.2 仿真模拟
        6.1.3 科学试验
        6.1.4 实际应用
        6.1.5 主要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章节对应表

(4)高负荷斜流压气机叶顶间隙流动与轴向缝处理机闸的非定性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表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压气机内部流动失稳机理研究
        1.2.1 压气机失速先兆研究
        1.2.2 压气机失速与叶顶泄漏流的关系
    1.3 缝式处理机匣的研究进展
        1.3.1 机匣处理技术的产生
        1.3.2 缝式处理机匣扩稳机理探索
    1.4 压气机内部流动损失的研究
        1.4.1 压气机流动损失研究进展
        1.4.2 当地熵损失分析方法研究
    1.5 本文预研究的科学问题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2章 数值计算软硬件平台
    2.1 引言
    2.2 数值仿真软件
        2.2.1 Numeca/Autogrid5 网格划分软件
        2.2.2 ANSYS CFX求解软件
    2.3 分布式并行硬件平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转子叶顶间隙对压气机失稳机理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对象及计算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计算模型
        3.2.3 压气机失速模拟方法
        3.2.4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3.3 失速类型判断方法
    3.4 斜流压气机失稳机理分析
        3.4.1 虚拟监测点布置方案
        3.4.2 零间隙数值结果与分析
        3.4.3 设计间隙数值结果与分析
        3.4.4 小结
    3.5 IET-LAC失稳机理分析
        3.5.1 零间隙数值结果与分析
        3.5.2 大间隙数值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轴向缝处理机匣设计及其扩稳机理
    4.1 引言
    4.2 DOE设计轴向缝
        4.2.1 DOE方法简介
        4.2.2 半圆形轴向缝的参数化
        4.2.3 自动化平台搭建
    4.3 计算方法
        4.3.1 研究对象与计算域
        4.3.2 湍流模型与网格无关性验证
        4.3.3 边界条件和收敛判断
        4.3.4 数值验证
    4.4 轴向缝几何参数对斜流压气机性能影响规律
        4.4.1 DOE方案
        4.4.2 主效应影响分析
        4.4.3 基于叶顶轴向动量分析的处理机匣扩稳能力预测
    4.5 处理机匣扩稳机理及叶顶流场作用机理
        4.5.1 间隙对压气机特性的影响
        4.5.2 间隙对扩稳机理的影响
        4.5.3 缝与叶顶流动的作用机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轴向缝处理机匣条件下压气机动态失稳特性
    5.1 引言
    5.2 试验方法介绍
        5.2.1 试验台介绍
        5.2.2 传感器布置方案
        5.2.3 误差分析方法
    5.3 压气机失速类型试验研究
        5.3.1 稳态测量压气机特性
        5.3.2 动态测量结果
        5.3.3 失速扰动机理分析
    5.4 压气机失速机理数值研究
        5.4.1 数值失速特征
        5.4.2 失速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轴向缝处理机匣对压气机内部流动损失的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介绍
    6.3 损失分布分析
        6.3.1 效率与熵产的关系
        6.3.2 压气机内部损失分布
    6.4 转子顶部损失变化及损失机制研究
        6.4.1 转子域损失变化分析
        6.4.2 损失机理分析
    6.5 损失量化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之处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纵列式无人直升机总体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人直升机的研究进展
        1.2.2 纵列式直升机的研究进展
        1.2.3 纵列式直升机双旋翼气动特性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气动干扰研究及布局设计
    2.1 引言
    2.2 数值研究方法
        2.2.1 控制方程
        2.2.2 动量源方法
        2.2.3 湍流模型及边界条件
        2.2.4 计算模型与网格划分
        2.2.5 动量源方法算例验证
    2.3 数值模拟及流场特性分析
        2.3.1 悬停状态流场分析
        2.3.2 前向来流状态流场分析
        2.3.3 后向来流状态流场分析
        2.3.4 气动分析结论
    2.4 总体构型与气动布局设计
        2.4.1 旋翼布局
        2.4.2 机体布局
        2.4.3 发动机布局
        2.4.4 起落架布局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总体参数设计及发动机选型
    3.1 引言
    3.2 设计技术指标
    3.3 总体参数设计
        3.3.1 总重
        3.3.2 桨盘载荷
        3.3.3 功率载荷
        3.3.4 桨尖速度
        3.3.5 旋翼实度
        3.3.6 桨叶翼型
        3.3.7 旋翼总距和负扭度
    3.4 发动机选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要分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传动方案设计
        4.2.1 传动方案选择
        4.2.2 同步带传动部件设计
        4.2.3 转轴及其支撑件设计
        4.2.4 锥齿轮减速箱设计
    4.3 机架与起落架设计
        4.3.1 机架设计
        4.3.2 机架强度校核
        4.3.3 起落架设计
        4.3.4 起落架强度校核
    4.4 旋翼系统设计
    4.5 飞控系统设计
        4.5.1 纵列式无人直升机操纵原理
        4.5.2 纵列式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4.6 机身设计
        4.6.1 机身外形设计
        4.6.2 机身数值模拟
        4.6.3 机身成型方式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体布置及重量重心设计
    5.1 引言
    5.2 总体布置
    5.3 重量重心设计
        5.3.1 重量估算
        5.3.2 重心定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飞行性能计算及总体参数优化设计
    6.1 引言
    6.2 飞行性能计算模型
        6.2.1 悬停状态
        6.2.2 前飞状态
    6.3 性能计算
        6.3.1 最大起飞重量
        6.3.2 垂直爬升率
        6.3.3 悬停升限
        6.3.4 垂直爬升时间
        6.3.5 平飞速度边界
        6.3.6 航程航时
    6.4 总体参数优化设计
        6.4.1 数学模型
        6.4.2 遗传算法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3D打印用球形钛粉气雾化制备技术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球形钛粉制备方法研究现状
        1.3.1 惰性气体雾化法
        1.3.2 电极感应熔化气体雾化法
        1.3.3 等离子惰性气体雾化法
        1.3.4 等离子旋转电极法
        1.3.5 旋转盘雾化法
        1.3.6 等离子火炬雾化法
        1.3.7 等离子球化法
        1.3.8 超声波雾化法
        1.3.9 球形钛粉制备方法总结
    1.4 钛熔炼技术及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4.1 钛及其合金熔炼方法概述
        1.4.2 钛熔炼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5 气雾化制粉原理及喷嘴研究进展
        1.5.1 气雾化制粉原理
        1.5.2 钛粉雾化喷嘴及其结构研究进展
        1.5.3 雾化喷嘴气流场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6 雾化工艺参数对粉末性能的影响研究
    1.7 研究内容、方案及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案
        1.7.3 主要创新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数值模拟软件
    2.3 分析测试方法
        2.3.1 粉末粒度分析
        2.3.2 粉末形貌分析
        2.3.3 熔体温度测量
        2.3.4 粉末物性测量
        2.3.5 粉末球化率测量
        2.3.6 粉末氧含量测定
        2.3.7 微观组织观察
        2.3.8 雾化气流压力测量
3 高频感应熔化钛丝的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设计理论依据
    3.3 钛丝感应熔化模型的建立
        3.3.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3.3.2 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
        3.3.3 材料物性参数确定
        3.3.4 计算求解设置
    3.4 感应加热线圈形状对电磁场及温度场影响规律
    3.5 不同直径钛丝加热过程中变化规律
    3.6 电流频率对钛丝加热效率的影响规律
    3.7 高频感应熔化钛丝过程及机理研究
    3.8 实验验证
    3.9 本章小结
4 紧耦合非约束式雾化流场结构及雾化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喷嘴整体结构设计
        4.2.1 喷嘴喷管设计
        4.2.2 中心孔结构设计
    4.3 喷嘴模型建立
        4.3.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4.3.2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4.3.3 边界条件
        4.3.4 求解设置
    4.4 紧耦合非约束式雾化喷嘴流场气体动力学分析
        4.4.1 雾化气流夹角对气流场影响规律
        4.4.2 紧耦合非约束式雾化喷嘴结构优化
        4.4.3 雾化压力对气流场的结构的影响规律
        4.4.4 雾化压力对滞点以及马赫盘位置的影响规律
        4.4.5 雾化压力对抽吸压力的影响规律
    4.5 紧耦合非约束式雾化气液两相流破碎过程及机理研究
        4.5.1 液流初次破碎机理研究
        4.5.2 液滴二次破碎机理研究
        4.5.3 雾化模型的提出
    4.6 本章小结
5 高频感应熔化钛丝气雾化制粉设备的研制及建立
    5.1 引言
    5.2 高频感应熔化钛丝气雾化制粉设备组成
    5.3 传送系统研制
    5.4 熔化系统研制
    5.5 雾化系统研制
    5.6 高频感应熔化钛丝气雾化制粉设备的建立
        5.6.1 设备说明
        5.6.2 调试与结果
    5.7 本章小结
6 高频感应熔化钛丝紧耦合气雾化连续制备技术工艺研究
    6.1 引言
    6.2 钛粉制备工艺流程
    6.3 雾化压力对钛粉性能的影响
    6.4 熔体温度对钛粉性能的影响
    6.5 送丝速度对钛粉性能的影响
    6.6 雾化气体纯度对粉末性能影响
    6.7 雾化工艺优化及粉体表征
    6.8 球形钛粉制备技术对比
    6.9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2018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项目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8)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动态校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热电偶动态校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热电偶动态校准应注意的问题及现场校准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测试系统动力学基础
    2.1 动态测量及动态误差
        2.1.1 动态测量
        2.1.2 动态误差
    2.2 传感器动态特性及性能指标
        2.2.1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2.2 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指标
    2.3 动态校准激励信号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脉冲及阶跃动态校准方法
    3.1 脉冲动态校准原理
        3.1.1 脉冲信号的特征
        3.1.2 窄脉冲校准准则
        3.1.3 窄脉冲校准技术应用
    3.2 激光加热理论及ANSYS仿真
        3.2.1 激光概述
        3.2.2 激光对固体金属的热效应
        3.2.3 激光加热固体金属的传热分析与ANSYS仿真
    3.3 阶跃动态校准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激光器的脉冲激励下的热电偶动态校准方法
    4.1 基于激光器的热电偶动态校准系统
    4.2 脉冲激光的实现和控制
    4.3 激光光束均匀化系统设计
        4.3.1 激光高斯光束特性
        4.3.2 激光光束均匀化方法
        4.3.3 微透镜阵列激光光束均匀化原理及仿真
        4.3.4 微透镜阵列激光光束均匀化系统及实验
    4.4 动态校准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辨识及模型评定
    5.1 系统辨识理论及建模
        5.1.1 系统辨识理论
        5.1.2 系统实验建模
    5.2 模型不确定度及检验
        5.2.1 模型不确定度分析
        5.2.2 模型检验
    5.3 热电偶动态特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高温炉的阶跃激励下的热电偶动态校准方法
    6.1 基于高温炉的热电偶动态校准系统
    6.2 应用高温炉测量热电偶时间常数
    6.3 基于交叉关系算法的双热电偶传感器盲系统辨识及动态修正
        6.3.1 双热电偶传感器测温方法
        6.3.2 双热电偶传感器盲系统辨识及动态修正仿真
    6.4 双热电偶传感器盲系统辨识及动态修正实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钛合金表面含铝复合氧化物涂层制备及其辐射防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高速飞行器热防护问题
        1.2.1 高速飞行器的气动热
        1.2.2 常用热防护技术
    1.3 高发射率涂层
        1.3.1 红外辐射的基本规律
        1.3.2 红外辐射辐射的经典模型
        1.3.3 高发射率材料概述
        1.3.4 影响涂层发射率的因素
    1.4 高发射率与抗氧化涂层的制备技术
        1.4.1 扩散法
        1.4.2 物理沉积法
        1.4.3 化学沉积法
        1.4.4 涂料法
        1.4.5 液相等离子体沉积法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1.2 涂层的制备
    2.2 涂层的制备
        2.2.1 阳极等离子体原位沉积
        2.2.2 阴极等离子原位沉积
        2.2.3 浆料法制备涂层
    2.3 涂层的微观结构表征
        2.3.1 X-射线衍射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3.4 热失重测量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
        2.3.6 涂层的粗糙度与厚度测试
    2.4 涂层性能测试
        2.4.1 涂层的强度测试
        2.4.2 涂层的发射率测试
        2.4.3 涂层的抗氧化测试
第3章 液相等离子体法原位生长抗氧化热辐射涂层
    3.1 碱性体系阳极等离子体原位沉积抗氧化热辐射涂层
        3.1.1 TiO_2 基热辐射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3.1.2 TiO_2 基热辐射涂层的性能
        3.1.3 Al掺杂的TiO_2基热辐射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3.1.4 Al掺杂的TiO_2基热辐射涂层的性能
    3.2 阴极液相等离子体原位沉积抗氧化热辐射涂层
        3.2.1 Al_2O_3 基热辐射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3.2.2 Al_2O_3 基热辐射涂层的性能
        3.2.3 Fe掺杂的Al_2O_3 基热辐射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3.2.4 Fe掺杂的Al_2O_3 基热辐射涂层的性能
        3.2.5 Mn掺杂的Al_2O_3 基热辐射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3.2.6 Mn掺杂的Al_2O_3 基热辐射涂层的性能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浆料法制备抗氧化热辐射涂层
    4.1 磷酸铝铬涂层
        4.1.1 磷酸铝铬涂层的制备
        4.1.2 磷酸铝铬涂层的表征
        4.1.3 磷酸铝铬涂层的性能
        4.1.4 磷酸铝铬涂层氧化后的表征
    4.2 以氧化物混合物为填料的磷酸铝铬涂层
        4.2.1 以氧化物混合物为填料的磷酸铝铬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4.2.2 以氧化物混合物为填料的磷酸铝铬涂层的性能
        4.2.3 以氧化物混合物为填料的磷酸铝铬涂层氧化后的表征
    4.3 以含SiC,BN的混合物为填料的磷酸铝铬涂层
        4.3.1 以含SiC的混合物为填料的磷酸铝铬涂层
        4.3.2 以含BN的混合物为填料的磷酸铝铬涂层
    4.4 以热处理氧化物为填料的磷酸铝铬涂层
        4.4.1 热处理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4.4.2 以热处理氧化物为填料的磷酸铝铬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4.4.3 以热处理氧化物为填料的磷酸铝铬涂层的性能
        4.4.4 以热处理氧化物为填料的磷酸铝铬涂层氧化后的表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含液相等离子体沉积过渡层的磷酸铝铬基涂层
    5.1 含有液相等离子体沉积过渡层的复合涂层
        5.1.1 ACP/PEO复合涂层制备与表征
        5.1.2 ACP/PEO复合涂层的性能
    5.2 以含Al液相等离子体沉积涂层为过渡层的复合涂层
        5.2.1 ACP/PEO(Al)复合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5.2.2 ACP/PEO(Al)复合涂层的性能
        5.2.3 ACP/PEO(Al)复合涂层的氧化后的表征
        5.2.4 热冲击对ACP/PEO(Al)复合涂层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结论
本文主要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铝/水燃烧水下动力系统及其燃烧组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1.2.1 铝/水燃烧水下动力系统技术研究
        1.2.2 铝/水反应技术研究
        1.2.3 涡流燃烧室技术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铝/水燃烧水下动力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铝/水燃烧水下动力系统数学建模分析
        2.2.1 动力系统概念
        2.2.2 动力系统数值建模
        2.2.3 动力系统组件体积及质量分计算方法
        2.2.4 动力系统性能表征方法
    2.3 铝/水燃烧水下动力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计算
        2.3.1 动力系统数值结果验证
        2.3.2 动力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2.3.3 优化后输出功率为15kW系统性能
    2.4 新型铝/水燃烧水下动力系统构型设计
        2.4.1 HAC-1 系统构型
        2.4.2 HAC-2与HAC-3 系统构型
        2.4.3 HAC-4与HAC-5 系统构型
        2.4.4 HAC-6与HAC-7 系统构型
    2.5 新型铝/水燃烧水下动力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计算
        2.5.1 同等铝流量条件下对比分析
        2.5.2 同等系统输出功率条件下对比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 铝/水燃烧涡流燃烧室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铝颗粒点火燃烧模型研究
        3.2.1 铝颗粒点火燃烧模型
        3.2.2 点火燃烧模型验证
        3.2.3 铝颗粒燃烧影响因素分析
    3.3 数值模拟方法
        3.3.1 气相控制方程
        3.3.2 粒子相模型
        3.3.3 湍流模型
    3.4 模型算例验证
        3.4.1 模型及边界条件
        3.4.2 算例验证
    3.5 小结
第四章 铝/水涡流燃烧室数值模拟研究
    4.1 引言
    4.2 周向进铝涡流燃烧室数值模拟
        4.2.1 周向进铝涡流燃烧室构型
        4.2.2 周向进铝涡流燃烧室流场参数分布
        4.2.3 周向进铝涡流燃烧室影响因素分析
    4.3 轴向进铝涡流燃烧室数值模拟
        4.3.1 轴向进铝涡流燃烧室构型
        4.3.2 轴向进铝涡流燃烧室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3 轴向进铝涡流燃烧室影响因素分析
    4.4 两种涡流燃烧室构型对比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铝/水双燃烧室数值模拟研究
    5.1 引言
    5.2 铝/水双燃烧室构型
    5.3 铝/水双燃烧室流场结构分析
        5.3.1 边界条件
        5.3.2 流场结构特性分析
    5.4 铝/水双燃烧室影响因素分析
        5.4.1 一次冷水入口位置影响
        5.4.2 水蒸气质量流量影响
        5.4.3 一次冷水质量流量影响
        5.4.4 二次冷水入口位置影响
    5.5 铝/水双燃烧室前端面进水构型研究
        5.5.1 前端面进水构型
        5.5.2 前端面进水构型流场特性分析
        5.5.3 前端面进水构型水流量影响
        5.5.4 前端面进水构型进水位置影响
    5.6 小结
第六章 铝/水涡流燃烧室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铝/水涡流燃烧室试验系统
        6.2.1 高温水蒸气供给系统
        6.2.2 粉末供给系统
    6.3 铝/水涡流燃烧室原理验证试验
        6.3.1 铝/水涡流燃烧室原理验证构型
        6.3.2 铝/水涡流燃烧室原理试验验证
        6.3.3 不同粒径条件试验
    6.4 铝/水涡流燃烧室试验
        6.4.1 涡流燃烧室构型
        6.4.2 试验初始条件
        6.4.3 涡流燃烧室试验结果分析
        6.4.4 不同压强条件试验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
        7.1.1 主要工作内容
        7.1.2 创新点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组合式生物激波管的研制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船用燃机低压压气机气动布局方法研究[D]. 陈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2]微小型涡喷发动机斜流压气机的设计及其优化[D]. 曲帅杰.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3]多断口压缩自灭弧结构熄弧及介质强度恢复研究[D]. 黄上师. 广西大学, 2020
  • [4]高负荷斜流压气机叶顶间隙流动与轴向缝处理机闸的非定性作用机理研究[D]. 张千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0(01)
  • [5]纵列式无人直升机总体方案设计[D]. 陈建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6]3D打印用球形钛粉气雾化制备技术及机理研究[D]. 陆亮亮.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7)
  • [7]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J].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9(06)
  • [8]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动态校准技术研究[D]. 李岩峰. 中北大学, 2018(02)
  • [9]钛合金表面含铝复合氧化物涂层制备及其辐射防热性能研究[D]. 刘志锴.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10]铝/水燃烧水下动力系统及其燃烧组织技术研究[D]. 陈显河.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标签:;  ;  ;  

组合式生物激波管的研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