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创新的发展思路推动“大贵阳”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胡忠雄[1](2021)在《生态立市 工业强市 数字活市 人才兴市 奋力谱写新时代“强省会”新篇章》文中提出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贵阳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贵阳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大力实施“强省会”行动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李娜[2](2021)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创新发展理论与空间实践-以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为例》(节选)英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
曾醒[3](2021)在《贵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研究》文中认为
李宗礼,陈伟,尹迅飞[4](2020)在《贵阳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30年)》文中研究指明贵阳市地处喀斯特地区,城市中心区处于南明河河谷,地形狭窄且破碎、生态脆弱、降水较丰但径流调控困难,同时贵阳市人口、产业集聚度较高,用水需求大、污染负荷大且排污相对集中;水少、水脏、河不美问题相互交叉影响,关系复杂,已成为贵阳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约束。《贵阳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30年)》作为全国第一个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贵阳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条件与特征,以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为基本要求,在喀斯特地区城市水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创新性工作,确定了未来贵阳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指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
吴杨[5](2020)在《生态城模式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及复杂性研究》文中认为面对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生态城”模式目前正在被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在一些地区进行探索性试验,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投资建设效果。本文将生态城这一新模式视为一个经济系统,在这个经济系统中,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单方面的因素所致,也不是一个区域孤立存在的现象,而是受到各种外界环境的制约。宏观层面上,本文首先建立了“中心较发达城市”与“周边欠发达县市”间缓冲生态城的多目标产业结构优化模型,通过对“生态城”中各产业投资比例的优化,使生态城与其所连接的中心城市及周边县市的共同发展目标达到最优。将经典的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与本章优化问题的结构进行有机结合,进行求解。微观层面上,本文设计并建立了复杂产业网络的生长演化模型,构建了基于企业“影响力”及“多样性”的涌现演化机制,通过考察产业网络特征、网络影响力及网络熵值随演化规则的变化,发现并分析了产业网络产生、发展、涌现的不同阶段性特点。进一步,本文针对复杂产业网络进行了生态城模式下产业网络博弈分析,进一步引入企业群体理性特征,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因素、产业网络内的博弈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网络内的市场需求阈值、企业群体的风险态度、企业群体间学习进化强度等因素均会带来产业网络内企业整体收益或效用的改变。研究发现,宏观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结果可以作为政府对相关产业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基本依据,合理的结构比例保证了对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和对环境最小限度的破坏,也是不同产业共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产业之间也可相互联系、合作竞争、产生新的产业结构,政府进一步对其进行优化,形成合力发展的良性循环。微观方面,对于实际当中的生态城产业建设,应当鼓励各种企业之间开展广泛合作,尽量避免大量企业的合作集中于某些个别企业的情形;新进入企业的合作范围、与生态城内既有产业的联系强度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在“影响力”与“多样性”等主要指标之间的一种权衡。
杨角[6](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杜蓉[7](2019)在《青海省循环经济法律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将生态文明提上了新的高度,强调建立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法律制度以及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循环经济作为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需要相关法律制度支撑。通过制定具体的行为规范,运用国家强制力有效保障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运行。论文通过对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循环经济试验园区为例,针对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总结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和主要问题。考虑到青海省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资源开发的粗放性和绿色发展的滞后性,分析现阶段国家层面和青海省地方立法层面循环经济法律机制之不足。国家层面循环经济法律机制不足表现为:法律性质定位不明晰;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不健全;生产者责任缺乏有效监管。青海省地方立法层面法律机制缺失及不足表现为:青海省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缺失;政策制定未考量区域和产业差异;技术资金支持政策较为落后等。青海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战略地区,循环经济是未来青海省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借鉴国内外循环经济立法现状,从国家层面和青海省地方立法层面提出循环经济立法完善建议。正确处理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制定《青海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完善差别化的区域产业政策;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完善青海省循环经济法律机制,更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青海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推进。
冯曾波[8](2019)在《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城镇化动力机制缺陷、城镇规模体系失衡、制度机制改革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进程。长江上游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点区域,其城镇化的发展对于进一步加快长江上游地区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整体现代化进程、不断缩小与东中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具有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普遍性特征,同时其自身的特点也影响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如长江上游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少数民族占比高、经济基础差、交通设施落后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进程。本文以城市化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长江上游地区为研究范围,以城镇化发展为研究对象,梳理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和特点,剖析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建立了“一轴三群、四核六带”的长江上游地区城镇结构体系,探讨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途径。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一)由于其经济发展基础较差,上游地区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中下游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很多地方政府过度重视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忽视对城镇人口集聚的重视以及人口集聚后社会保障体系的落实,导致长江上游地区普遍出现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情况。除此之外长江上游城镇化还存在城镇化发展水平低、质量差、城镇密度低、发展不均衡、功能逐渐衰竭、规模结构扭曲、城镇联系薄弱、首位度高等问题。(二)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具有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普遍性特征,同时其自身的特殊性也成为影响其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其中,制度机制缺陷、自然历史因素、城镇化发展基础差、少数民族占比高、动力机制缺陷和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三)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全域规划”、“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绿色发展”的城镇化战略原则;以确立制度安排、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中心——外围的城镇体系、培育建设小城镇为战略重点;以构建协调的城镇网络体系、促进产业与城镇化相互融合、城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为战略目标,最终将长江上游地区建成中国内地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四)针对目前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创新制度安排为前提,以建立城镇化发展的运行机制为基础,以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为支撑,以构建长江上游地区城镇体系为重点,以完善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网络基础设施系统为补充,以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为保障的城镇化发展战略途径。(五)在健全长江上游城镇化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大城市之间的关联和纽带作用,引导区域的空间结构布局,形成规模适度、分布合理的城镇化空间结构格局。形成以众多小城镇为基础,以长江沿线发展轴为补充,以成渝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为重点,以梯字型城市群为核心,以多条城市连绵带为支撑的“一轴三群、四核六带”的城镇化发展体系。
宋红团[9](2018)在《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迫于周边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亟需在具有战略纵深的中西部地区建立稳固的大后方。于是,一场以军工企业建设为主体的三线建设浩浩荡荡的拉开了序幕,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成了一大批包括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核等多个行业的骨干企业,生产出一大批支撑国防安全的武器装备,保证了当时复杂国际局势下的国防安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主要内容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三线军工企业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贡献、社会责任及经验教训的解读;二是对三线军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三是对三线军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应对策略的探讨。本文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回顾了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历史沿革,分析了“备战备荒”、“军转民”、“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发展历程中的五个阶段。围绕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决策历史背景、形成、实施及特点,分析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三线军工企业五十多年来的历史贡献,总结其经验教训并进行当代反思。从社会责任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同时运用“SWOT”工具,系统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了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指导,探讨三线军工企业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在大量数据印证、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力求全面对整个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面貌进行勾勒,使我们对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整个历史过程有更加完整的认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深入分析三线军工企业历史特点、现实环境,借鉴先进的理论与模式来丰富实践,系统阐述三线军工企业的阶段性特点、历史贡献、发展经验、正反两方面启示和未来发展战略。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军工企业建设的经验,分析、比较、研究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得失,为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提供系统理论体系和全面路径规划,对助推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改革创新和快速发展有较大的正面价值。三线建设的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它不仅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军工体系建设,而且对地方经济发展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刻反映了我国政治国防、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几十年来的命运变迁。鉴古而知今,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围绕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历史及发展演变,探讨其形成发展及其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战略思考,从中提升出相关理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企业社会责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发展两个维度,探索三线军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对策,希望对新形势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有所助益。
彭书炳[10](2018)在《旅游地产盈利模式优化研究 ——以江投·九仙·温泉世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普遍认识到商业模式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说,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这里所说的商业模式主要是指盈利模式。盈利模式是企业特有的区别与其他企业的业务模式与盈利方法。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企业要获得成功必须具有独特的盈利模式,这也是各行各业各个参与的实体持续摸索追求的目标。一二线城市,以及一些发展较好的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基本已经被国内的规模型房企把持,本土房企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相比本土房企有钱拿不到地,甚至没钱再去拿地,规模型房企则四处出击,几乎垄断了土地市场。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用于旅游开支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可以说旅游已经成了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此背景下,旅游地产由于其高附加值、多层次结构等特点,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也成了房地产企业降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给企业带来投资风险的有效战略措施,同时旅游地产持续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和谐发展。文章首先对国内外盈利模式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房地产企业盈利模式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的意义,阐明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其次,在分析地方国企开发商住宅开发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旅游地产开发的主要模式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分析影响旅游地产盈利模式的因素,构建旅游地产开发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九仙·温泉世界项目为例,运用评价指标做实证分析,并且对项目盈利模式优化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措施,鉴于此,探索地方国企开发商开发旅游地产的盈利模式优化,对其他老牌国有房地产企业的转型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以创新的发展思路推动“大贵阳”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创新的发展思路推动“大贵阳”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立市 工业强市 数字活市 人才兴市 奋力谱写新时代“强省会”新篇章(论文提纲范文)
一、过去五年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 |
二、未来五年发展形势和奋斗目标 |
三、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 |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
(5)生态城模式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及复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1.1 区域产业结构研究 |
2.1.2 产业结构合理化 |
2.1.3 产业结构高度化 |
2.2 多目标优化理论发展与产业结构 |
2.2.1 多目标优化的概念 |
2.2.2 多目标优化方法的分类 |
2.2.3 帕累托最优解思想 |
2.2.4 产业集群中的优化方法 |
2.3 复杂网络理论的产业优化应用 |
2.3.1 产业关联内涵 |
2.3.2 复杂网络模型 |
2.3.3 产业复杂网络研究 |
2.3.4 复杂网络博弈 |
2.4 生态城模式的产业结构研究 |
2.4.1 发展路径 |
2.4.2 生态城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2.4.3 生态城的精准定位与规划布局 |
2.4.4 生态城模式的经营策略 |
2.4.5 生态城模式发展的未来趋势 |
3 基于多目标的生态城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
3.1 模型背景描述 |
3.1.1 建筑企业发展的新模式 |
3.1.2 基本假设 |
3.2 目标函数建立 |
3.2.1 生态城产业结构 |
3.2.2 生态城需求 |
3.2.3 A县发展需求 |
3.2.4 B市发展需求 |
3.3 约束条件 |
3.4 生态城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构建 |
3.5 模型求解算法 |
3.6 实际案例分析——中铁国际生态城 |
3.6.1 参数设定 |
3.6.2 优化结果 |
3.6.3 参数灵敏度分析 |
3.7 结论及研究结果的现实意义 |
4 基于自组织复杂网络的生态城产业结构演化模型 |
4.1 生态城模式的产业特征描述 |
4.2 生态城产业复杂网络的现实基础与演化机制 |
4.2.1 生态城产业演化研究的复杂网络适用性分析 |
4.2.2 生态城产业复杂网络的现实基础 |
4.2.3 生态城产业复杂网络的构成要素 |
4.2.4 生态城产业复杂网络的演化机制 |
4.3 生态城产业复杂网络演化模型 |
4.3.1 建模思想 |
4.3.2 自组织产业网络模型设计 |
4.4 参数设置 |
4.5 模型演化分析 |
4.5.1 网络特征分析 |
4.5.2 产业网络影响力分析 |
4.5.3 产业网络熵值分析 |
4.5.4 新兴产业涌现分析 |
4.5.5 新产业涌现的政府宏观政策引导 |
4.6 结论 |
5 生态城模式下产业复杂网络博弈分析 |
5.1 建模背景 |
5.2 生态城产业网络的基本假设及博弈机制 |
5.3 模型建立 |
5.3.1 产业复杂网络的构造 |
5.3.2 复杂网络内基本博弈结构 |
5.3.3 企业利润参照点及风险态度 |
5.3.4 投资策略及其累积前景效用 |
5.3.5 投资策略更新规则 |
5.3.6 产业网络博弈模型演化流程 |
5.4 模型演化分析 |
5.4.1 参数设置 |
5.4.2 生态城产业网络内企业利润变化 |
5.4.3 市场需求阈值的影响 |
5.4.4 参照点依赖 |
5.4.5 学习进化强度 |
5.4.6 风险态度变化强度 |
5.5 结论 |
6 中铁国际生态城产业结构形成与演化中的政策分析 |
6.1 中铁国际生态城产业发展概况 |
6.2 中铁国际生态城产业结构演化过程 |
6.2.1 起步阶段 |
6.2.2 网络基础框架形成阶段 |
6.2.3 网络加速演化阶段 |
6.2.4 网络可持续发展阶段 |
6.3 中铁国际生态城产业结构的网络特征 |
6.3.1 节点的度分布 |
6.3.2 产业网络的聚合系数 |
6.3.3 节点的影响力 |
6.3.4 节点熵 |
6.4 中铁国际生态城产业复杂网络博弈分析 |
6.4.1 市场需求阈值 |
6.4.2 有限理性的影响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7.1.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7.1.2 本文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产业网络模拟仿真程序 |
附录B 复杂网络博弈关键程序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青海省循环经济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
1.1.2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
2.1 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2.1.1 循环经济的内涵界定 |
2.1.2 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以试验园区为例 |
2.1.3 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2.1.4 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 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 |
2.2.1 青海省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
2.2.2 青海省资源开发的粗放性 |
2.2.3 青海省绿色发展的滞后性 |
第3章 青海省循环经济法律机制缺失及不足 |
3.1 国家层面循环经济法律机制之不足 |
3.1.1 法律性质定位不明确 |
3.1.2 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不健全 |
3.1.3 生产者责任延伸缺乏有效监管 |
3.2 青海省循环经济法律机制之缺失及不足 |
3.2.1 青海省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缺失 |
3.2.2 青海省循环经济相关机制之不足 |
第4章 国内外循环经济法律机制之借鉴 |
4.1 国外循环经济法律机制之借鉴 |
4.1.1 德国循环经济立法 |
4.1.2 日本循环经济立法 |
4.1.3 美国循环经济立法 |
4.2 国内地方循环经济法律机制之借鉴 |
4.2.1 贵州省循环经济地方法律机制 |
4.2.2 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法律机制 |
4.2.3 甘肃省循环经济地方法律机制 |
第5章 完善青海省循环经济法律机制之构想 |
5.1 国家层面循环经济法律机制之完善 |
5.1.1 正确处理《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
5.1.2 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
5.1.3 建立完善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5.2 完善青海省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政策及标准 |
5.2.1 制定《青海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 |
5.2.2 完善差别化的区域产业政策 |
5.2.3 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
5.2.4 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
5.2.5 完善青海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创新与主要局限 |
1.3.1 研究创新 |
1.3.2 主要局限 |
1.4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1.4.1 基本结论 |
1.4.2 研究展望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化理论 |
2.1.2 增长极理论 |
2.1.3 点轴开发理论 |
2.1.4 中心外围理论 |
2.1.5 人口迁移理论 |
2.1.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3 理论与实践启示 |
2.3.1 城市发展 |
2.3.2 城乡协调 |
2.3.3 人口流动 |
2.3.4 道路选择 |
2.3.5 发展方向 |
2.4 概念界定 |
2.4.1 城镇 |
2.4.2 城镇化 |
2.4.3 城市群 |
2.4.4 长江上游地区 |
3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3.1 起步发展阶段(1949年——1957年) |
3.1.1 人口自由迁移阶段 |
3.1.2 “一五”计划实施阶段 |
3.2 基本停滞阶段(1958年——1978年) |
3.2.1 “大跃进”运动时期 |
3.2.2 “三线”建设时期 |
3.3 缓慢发展阶段(1979年——2000年) |
3.3.1 恢复发展阶段 |
3.3.2 较快增长阶段 |
3.4 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
3.4.1 西部大开发前十年 |
3.4.2 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 |
4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
4.1 人口及土地城镇化现状 |
4.1.1 人口城镇化 |
4.1.2 土地城镇化 |
4.2 城镇化水平现状 |
4.2.1 城镇化发展水平 |
4.2.2 城镇化发展质量 |
4.2.3 城镇化管理水平 |
4.3 城镇空间分布现状 |
4.3.1 城镇分布密度 |
4.3.2 空间职能结构 |
4.3.3 空间分布特征 |
4.4 城镇化发展特点 |
4.4.1 城镇化发展不均衡 |
4.4.2 城镇带动能力不足 |
4.4.3 城镇横向联系薄弱 |
4.4.4 城镇布局资源导向 |
4.5 城镇化规模结构特点 |
4.5.1 规模结构扭曲 |
4.5.2 城市首位度高 |
4.5.3 Zipf指数的实证分析 |
4.6 城镇空间结构分析 |
4.6.1 引力模型介绍 |
4.6.2 城市引力测算 |
4.6.3 空间结构分析 |
5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5.1 制度缺陷 |
5.1.1 二元经济体制 |
5.1.2 要素流动障碍 |
5.1.3 产业布局畸形 |
5.1.4 城市管理缺陷 |
5.1.5 城市规划缺陷 |
5.2 自然区位因素 |
5.2.1 地形地貌恶劣 |
5.2.2 自然灾害频发 |
5.2.3 区域交通落后 |
5.3 城镇发展基础薄弱 |
5.3.1 城市发展水平较低 |
5.3.2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 |
5.3.3 小城镇经济实力弱 |
5.3.4 大中城市发展不足 |
5.4 民族地区发展滞后 |
5.4.1 民族地区城镇化密度较低 |
5.4.2 民族心理与思想观念落后 |
5.4.3 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较低 |
5.5 城市动力机制缺陷 |
5.5.1 农业生产低效 |
5.5.2 工业拉力不足 |
5.5.3 三产发展滞后 |
5.5.4 产业结构扭曲 |
5.6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
5.6.1 生态压力巨大 |
5.6.2 环保力度不够 |
5.6.3 生态观念淡薄 |
6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框架 |
6.1 战略背景 |
6.1.1 西部大开发战略 |
6.1.2 “一带一路”倡议 |
6.1.3 新型城镇化规划 |
6.1.4 长江经济带战略 |
6.1.5 成渝城市群规划 |
6.2 战略基础 |
6.2.1 理论基础 |
6.2.2 资源基础 |
6.2.3 产业基础 |
6.2.4 交通基础 |
6.3 战略原则 |
6.3.1 以人为本 |
6.3.2 全域规划 |
6.3.3 因地制宜 |
6.3.4 城乡统筹 |
6.3.5 绿色发展 |
6.4 战略重点 |
6.4.1 确立制度安排 |
6.4.2 统筹城乡发展 |
6.4.3 培育建设小城镇 |
6.4.4 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 |
6.4.5 构建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 |
6.5 战略目标 |
6.5.1 促进城镇化与产业相互融合 |
6.5.2 实现城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 |
6.5.3 建立创新型城镇化结构体系 |
6.5.4 打造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
6.5.5 推动长江上游地区社会进步 |
7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途径 |
7.1 创新城镇化发展制度安排 |
7.1.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7.1.2 建立健全土地制度 |
7.1.3 制定产业发展制度 |
7.1.4 探索改革就业制度 |
7.1.5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7.2 培育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
7.2.1 市场机制 |
7.2.2 管理机制 |
7.2.3 内生发展机制 |
7.2.4 产城互动机制 |
7.3 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 |
7.3.1 调整加强现代农业 |
7.3.2 优化提升现代工业 |
7.3.3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
7.4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
7.4.1 水运建设与布局 |
7.4.2 铁路建设与布局 |
7.4.3 公路建设与布局 |
7.4.4 航空体系建设与布局 |
7.5 健全长江上游地区城镇体系 |
7.5.1 加强沿江发展轴建设 |
7.5.2 推进三大城市群发展 |
7.5.3 强化梯形城市群结构 |
7.5.4 发展六大城市连绵带 |
7.5.5 建立民族地区城镇化体系 |
7.6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
7.6.1 坚持规划引领 |
7.6.2 强化合作机制 |
7.6.3 健全市场机制 |
7.6.4 完善基础设施 |
7.7 优化城乡生态环境 |
7.7.1 增强居民环保意识 |
7.7.2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
7.7.3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7.7.4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 |
1.4.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的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发展思路 |
1.4.2 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历史沿革 |
2.1 企业、军工企业和三线军工企业 |
2.1.1 企业的特点与分类 |
2.1.2 军工企业及其存在样态 |
2.1.3 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存在样态 |
2.2 三线军工企业的特殊性 |
2.2.1 独特的地域布局 |
2.2.2 以奉献为核心的三线文化 |
2.2.3 涉及国防安全的关键行业 |
2.2.4 以国家优势资源构成主体 |
2.3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沿革 |
2.3.1 以“备战备荒”为目标的创建与发展阶段 |
2.3.2 以“军转民”为调整改造核心的再创业阶段 |
2.3.3 以“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为标志的大发展阶段 |
2.3.4 以逐步完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依托的发展新阶段 |
2.3.5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三线军工企业生产力 |
第三章 三线军工企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3.1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特殊历史背景 |
3.1.1 国际局势 |
3.1.2 国内政治局势(备战为主) |
3.1.3 国内经济发展的导向 |
3.1.4 工业布局调整 |
3.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与实施 |
3.2.1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 |
3.2.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部署 |
3.2.3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 |
3.3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特点 |
3.3.1 以国家安全目标为基础 |
3.3.2 以均衡发展战略为目标 |
3.3.3 以领导集体对形势的洞察为判断 |
3.3.4 以强有力的体制为支撑 |
第四章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反思 |
4.1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贡献 |
4.1.1 三线军工企业历史贡献的界定准则 |
4.1.2 三线军工企业历史贡献 |
4.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经验教训 |
4.2.1 三线军工建设的经验 |
4.2.2 三线军工建设的教训 |
4.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启示 |
4.3.1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遵循时代规律 |
4.3.2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4.3.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
第五章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当代反思 |
5.1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
5.1.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发展 |
5.1.2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与范围 |
5.1.3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构建的基本原则 |
5.2 三线军工企业的社会责任 |
5.2.1 三线军工企业的政治及国防责任 |
5.2.2 三线军工企业的社会发展责任 |
5.2.3 三线军工企业的工业布局及科技经济发展责任 |
5.3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启示 |
5.3.1 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新内涵 |
5.3.2 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
第六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
6.1 市场经济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
6.1.1 市场经济的含义 |
6.1.2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五个典型特征 |
6.1.3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6.2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市场经济的优势 |
6.2.1 环境和资源的优势 |
6.2.2 技术和人才优势 |
6.2.3 精神和文化优势 |
6.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劣势 |
6.3.1 地域方面的劣势 |
6.3.2 政策机制方面的劣势 |
6.3.3 管理方面的劣势 |
6.3.4 历史方面的劣势 |
6.4 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6.4.1 国家经济总体布局调整的机遇和挑战 |
6.4.2 国家发展经济新举措实施的机遇和挑战 |
6.4.3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七章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战略思考 |
7.1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对策 |
7.1.1 多种所有制混合发展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1.2 社会主流价值观变迁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1.3 改革开放利益共享背景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1.4 区域差异背景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2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
7.2.1 走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 |
7.2.2 探索军民融合的新思路 |
7.2.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7.3 三线军工企业面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 |
7.3.1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 |
7.3.2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 |
7.3.3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制度 |
7.3.4 积极探索适应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分类改革 |
第八章 三线军工企业改革发展实践案例研究—以黎阳公司为例 |
8.1 历史沿革 |
8.1.1 独立分散的合作机制 |
8.1.2 统一的行政指挥机制 |
8.1.3 松散的公司制管理机制 |
8.1.4 统一的现代化企业机制 |
8.2 公司基本状况 |
8.2.1 总体人员状况 |
8.2.2 产品基本情况 |
8.3 公司社会责任发展实践与探索 |
8.3.1 利益相关方责任 |
8.3.2 地区发展责任 |
8.4 未来改革发展探讨 |
8.4.1 把握两机重大专项机遇,牢固中小推力的地位 |
8.4.2 把握军民融合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 |
8.4.3 把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机遇,加快梳理非航空产业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旅游地产盈利模式优化研究 ——以江投·九仙·温泉世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2.江投地产的转型背景 |
2.1 地方国企开发商的发展态势 |
2.1.1 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
2.1.2 专业化与精细化将进一步加强 |
2.2 房地产企业开发旅游地产发展现状 |
2.3 江投地产现有盈利模式的运行状况 |
2.3.1 住宅开发 |
2.3.2 股权投资 |
2.3.3 商业地产 |
3 旅游地产开发现状与盈利模式分析 |
3.1 当前旅游地产开发存在的问题 |
3.1.1 地产开发与旅游开发不协调 |
3.1.2 前期规划不足,缺乏主题创意 |
3.1.3 缺乏文化整合意识 |
3.1.4 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 |
3.2 旅游地产开发盈利模式分类 |
3.2.1 民俗休闲地产开发盈利模式 |
3.2.2 生态休闲地产开发盈利模式 |
3.2.3 文化休闲地产开发盈利模式 |
3.2.4 商务休闲地产开发盈利模式 |
4 旅游地产开发模式评价指标 |
4.1 旅游地产开发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政策环境因素 |
4.1.2 经济因素 |
4.1.3 城市定位与城市基础设施因素 |
4.1.4 社会人文因素 |
4.1.5 旅游资源因素 |
4.1.6 开发商实力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5 江投地产九仙·温泉世界项目盈利模式实证分析 |
5.1 江投地产九仙·温泉世界项目简介 |
5.1.1 项目概况 |
5.1.2 可行性分析 |
5.2 盈利模式优化方案 |
5.2.1 城市布局方面 |
5.2.2 融资效率方面 |
5.2.3 战略效率方面 |
5.2.4 组织效率方面 |
5.3 盈利模式优化保障措施 |
5.3.1 利润管控机制分析 |
5.3.2 管理口径管控分析 |
5.3.3 期间费用管控分析 |
5.3.4 产品设计管控分析 |
6 结论和讨论 |
6.1 主要观点及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以创新的发展思路推动“大贵阳”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立市 工业强市 数字活市 人才兴市 奋力谱写新时代“强省会”新篇章[N]. 胡忠雄. 贵阳日报, 2021
- [2]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创新发展理论与空间实践-以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为例》(节选)英译实践报告[D]. 李娜.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3]贵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研究[D]. 曾醒.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 [4]贵阳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30年)[A]. 李宗礼,陈伟,尹迅飞.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新技术应用——2019年度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奖获奖项目、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BIM应用大赛获奖项目, 2020
- [5]生态城模式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及复杂性研究[D]. 吴杨.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7]青海省循环经济法律机制研究[D]. 杜蓉.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8)
- [8]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 冯曾波.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9]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D]. 宋红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10]旅游地产盈利模式优化研究 ——以江投·九仙·温泉世界为例[D]. 彭书炳. 江西财经大学, 2018(12)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