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粤澳金融合作的客观环境和发展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秦学[1](2004)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文中指出经济一体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世界性、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步伐,尤其以包括亚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中国旅游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了旅游开发合作、旅游研究合作,国内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迈上快速发展之路,促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旅游业“五个一起上”的方针政策,在经济发展、开放扩大、政策英明的综合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国内旅游形成了的以广东开放地区为先导、以江南繁盛之地为中心,神州大地、自南向北、由东往西的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各地区的旅游业潜能和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各地旅游业出现了突破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界限,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协作发展的良好开端和普及之势。进入9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各具特色、规模有别、层次不同的旅游区域层出不穷。这些旅游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民间)之间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旅游业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合作内容日益全面,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合作效果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各个旅游合作区域中,以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主体的“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区”是旅游业区域合作开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粤港澳旅游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的过渡地带,处于极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域以广东、香港和澳门三省(特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到周边的海南省、广西东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形成我国目前范围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跨省(区)旅游合作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地提出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构想,形成三地旅游业合作的理论雏形;以1993年12月成立的“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联合推广机构”为标志,三地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港澳相继回归祖国,2003年广东与内地部分城市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放,2004年内地与港澳两个CEPA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业合作进入迅速提升“广(度)深(度)高(度)速(度)”的阶段。10年来,粤港澳三地旅游业通过密切合作、荣辱与共,已高度融为一体,成为国内最活跃、亚洲知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区域。作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500家旅行社销售这一旅游线路。“大珠江三角洲紧密整合型经济区”和“粤港澳旅游金三角”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根据以上背景,以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为案例,全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调机制与对策等深层次问题。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合作是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首先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旅游业跨区域合作进行全面的综述。论文在简要分析世界旅游合作的背景和总体格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区域关系总体态势、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概貌以及国内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典型案例,为人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壮观图景,从中也可以了解到粤港澳旅游业合作的宏观背景。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成长的一般规律,侧重分析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扩张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原理。接着深入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原理、社会学和文化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等理论机制,并从区域利益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产业空间扩张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随后对中国及粤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中国旅游业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几个方面作了细致入微地分析;也对粤港澳三地旅游业合作存在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作了深入探讨。使人们对粤港澳三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对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第三部分,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包括区域模式、合作主体模式、合作领域、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并以粤港澳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不仅系统回顾了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并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 论文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协调机制的特殊性,指出政府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合作协调机制的演变历程及特点、本区域旅游业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详细
邱志钢[2](1993)在《粤澳金融合作的客观环境和发展思路》文中指出 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与澳门的经济金融合作经过近十来年的发展,已经具有较好的基础。而且,国际形势以及广东和澳门本身经济的发展变化,均出现了利于广东和澳门经济金融合作继续发展扩大的客观环境,预示着粤澳金融合作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广东的经济金融环境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金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呈现丁诸多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的因素。 (一)广东,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之一。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广东经济蓬勃发展,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经济增长最快而又最具活力的地区。金融形势亦发生了根本变化,广东由来已久的贷差现
罗增庆[3](2013)在《地区经济一体化与粤港澳税收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东和香港、澳门山水相连、血脉相通,历来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贸易关系。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标志着粤港澳经济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态势日益突显。在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我国不仅对外加入了区域性经济组织,国内也组成了不同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经济的合作必然促使税收的合作,而广泛的税收合作,必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共同发展。而粤港澳经济合作包含着丰富的实践,对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必然性与可行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将有助于对税收合作进行分析,也将有助于促进广东省与港澳税收合作的发展。粤港澳三者的关系十分特殊,既非国家内部的“省际”关系,也非国与国的“国际”关系。所以,无论是一国内部的地区间税收合作理论还是国家间的税收合作理论都不能够直接运用。在这个背景下,深入研究粤港澳经济合作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分析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设计粤港澳税收合作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一方面可以充实现有的税收合作理论,另一方面也为在中国特殊国情下进行的这种特殊的税收合作提供思路。本文由绪论、主体六章构成。具体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阐述: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税收合作,突出阐述税收合作的地位与作用,包括增加贸易利益、对抗利益主体、解决市场外部问题、公共品提供以及实现公平与效率等;二是粤港澳经济一体化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从经济地理、经贸关系、金融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具有价值的探索,但多数论着都没有直接从税收角度对此开展研究;三是税收合作的相关研究,多数学者认为税收合作能够增进国家(地区)间的福利水平;四是对相关文献进行评价,发现对于主权国内部的税收合作,由于处于同一税收制度下,学者们研究的不多,而对于同一主权国下不同税制的合作,已有的研究就更少了。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而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与区域税收合作。经济区域化使税收的外部经济效应增强,总结其他区域性经济组织税收合作的过程、经验和教训,对于国内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章首先分析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重点分析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动因,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进展与趋势。第二,对地区经济一体化下税收冲突或矛盾增多的必然性进行分析,并阐述其税收冲突的负效应,主要表现为阻碍了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大幅降低一个国家的税收政策效力以及加深国家间的税收分配矛盾等。第三,介绍区域税收合作的国际经验,主要是欧盟的税收合作经验,以及税收合作自主性协调和非自主性协调的机制,并从关税、间接税、直接税合作进行效应分析。第三章是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基础条件、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章从地理关系、人口流动、经贸往来、金融合作等方面分析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同时剖析粤港澳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主要来自内部矛盾积累、国家政策调整、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经济转型压力。第四章是粤港澳税收制度分析。首先对广东税收制度从所得税、货物与劳务税进行分析,得出广东税制结构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采用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的双重管辖权标准划定所得征税权等特点;其次分别对香港、澳门的直接税、间接税税收制度进行分析,得出香港税制结构以直接税为主、征税面窄、税种少、税负轻、单一实行所得来源地原则等特点,而澳门则呈现专营税地位突出的特点。第五章是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存在的问题。在已有经贸、投资、产业、金融、人才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首次从税收合作的角度进行选材,本章对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必要性体现在提升粤港澳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可行性则基于粤港澳税收合作具有实践基础、相互依存的经贸关系、中央地方的重视力度以及合作涌现新平台。同时本章还对粤港澳税收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税收利益合理分配、国际避税、双重征税、偷漏税等问题。第六章是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原则、定位与路径。粤港澳税收合作是发生在主权国内部地区之间的合作,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税收合作不同;粤港澳税收合作是三种税收制度的合作,与国内同一税收制度下省际之间的合作、省内之间的合作不同。本章从粤港澳税收合作的效率和公平原则谈起,分析粤港澳税收合作的特点,提出粤港澳税收合作的战略定位,最后以珠海横琴新区、深圳前海合作区、广州南沙新区为案例,从所得税、货物及劳务税、税收征收管理三个方面分析粤港澳税收合作的路径。第七章是粤港澳税收合作的政策建议。第一是改进税收合作协调机制,既要搭建税收交流和合作平台,也要发挥税务部门推进区域税收合作的积极性;第二是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争取设立粤港澳税收合作示范区、明确中央给予政策支持的内容;第三是完善地方配套措施,包括完善税收服务、加大地方支持力度等。
温嘉瑜[4](2020)在《中美两国湾区竞争力比较研究 ——以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的比较为例》文中提出湾区作为一国开放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不仅代表着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形态,更代表着一种更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发展模式。2015年3月,国家颁布“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计划,在国家战略层面首次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由此粤港澳大湾区开始逐渐被公众知晓,湾区竞争力也逐渐被关注。2018年初以来,美国对中国开启了“技术遏制”,对中国的科技公司进行打压,让中国更加清楚意识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使中国明白只有加强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才能更好地提升整体竞争力,从而提高全球经济发展的控制能力和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美国湾区发展时间早,湾区发展经验丰富,旧金山湾区更是美国高端制造业转型的标杆,长期以来在科技创新领域掌握着全球最先进的技术。虽然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时具有不同的制度和国家特性,因此中美湾区在发展路径、战略谋划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但从制度路径来看,结合国家竞争力理论和湾区特殊的战略地位,中美湾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比性。此外,将中美湾区进行竞争力比较有利于中国湾区找到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为尚在发展初期的中国湾区寻求一条符合国情、合理有效的发展道路。本文首先梳理了与湾区和竞争力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对中美湾区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以制度作为研究路径,构建中美竞争力比较指标和模型设计;其次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从制度、经济、科技和国际合作四个方面对中美湾区进行竞争力比较。并以华为公司和苹果公司作为中美湾区的两大代表企业,进行创新领域的案例分析;最后结合比较结果,总结中美两国湾区竞争力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中国湾区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中国湾区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将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区域资源整合发展的新思路,也是打破中国创新水平不高的优先路径。因此,借鉴世界一流湾区的发展经验,规避世界一流湾区在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阻碍,有利于中国在湾区建设上实现”弯道超车”。从而使得粤港澳大湾区为我国提升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带动我国新兴制造产业转型发展和新经济的纵深发展,助推“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进而引领中国整体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转变。
黎平海[5](2008)在《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全方位地对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区域金融中心具有集群效应、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网络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创新效应、自我强化效应、扩散效应、金融知识外溢等效应,而区域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储蓄汇集、信息披露、便利交换、风险管理等方面。通过对历史经验的追溯与梳理,论证了建立区域金融中心有利于提升所在地地位、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从体制、市场、环境等方面探索了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必备的先决条件。在国际实践广泛应用的官方主导和自然演进的模式当中,总结出几种建设中国特色区域金融中心的途径和类型,在对我国相关中心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的基础上,将之分别纳入不同模式来探讨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最佳途径。在定位我国金融中心的具体层次与阶段方面,明确提出我国金融中心应该形成形成以下格局:香港打造成为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在条件成熟后建设成全球区域性金融中心;北京可向国家级金融中心迈进;穗深两市短期内应该建成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并且积极创造条件向更高层次挺进,为若干年后晋级全球性区域金融中心作好准备;其余各市譬如南京、武汉、大连、沈阳、西安、重庆和成都,则可渐次建设成为既相互补充又各自独立的省市级的国内区域金融中心。最后,本文结合广东省金融强省建设的具体实践,针对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设计了一套比较详尽的对策方案,以利于“十一五”期间做足准备,将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黄正新[6](2007)在《大珠三角金融产业圈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文中指出大珠三角金融产业圈具有金融合作的紧密性不断加强、合作内容和层次不断提高,香港核心有秩序金融空间扩散、金融圈从小到大的扩展路径正在形成等特点。同时,存在金融协调机制不健全、金融合作层次不高、体制磨擦性较大,银行业务合作面临诸多障碍等问题。主在对策:建立多层次金融合作机制,加快金融产业一体化,加强金融业务的全面合作,穗深港三地的定位上应各有侧重分工协作,推动金融人才交流等。
马骊[7](2014)在《中国海关国际合作模式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对贸易安全与便利的日益重视,处于全球贸易供应链上重要环节的海关间的合作也日益引起重视。一方面,全球商界普遍希望减少过境货物的海关手续与通关时间,进一步简化海关通关所需的各种重叠繁琐的单证,从而降低国际贸易成本。另一方面,为解决全球日益猖獗,手段高超的走私行为及跨国有组织犯罪等行为,各国更需开展深层次的海关国际合作。海关国际合作由于较少涉及主权让渡等问题,各国较容易在是否开展合作以及如何开展合作上取得一致,因此近年来也得到蓬勃的发展。全球化是海关国际合作机制建立的基础条件。全球化和国际相互依赖,是导致跨国海关犯罪问题急剧增加和对海关国际合作需求上升的主要原因。国际海关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如跨国走私和有组织犯罪的日益猖獗、贸易便利化的极大诉求、国际安全的需要、提升海关边境执法有效性的需要是海关国际合作机制建立的直接原因,海关职能的调整是建立海关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推动力。海关迈向现代化的历程中,其功能结构必然得符合国际体制,并促进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但是,由于海关职能的局限性及国家主权的局限性,海关单靠自身已越来越难以应对跨国犯罪以及贸易自由及便利的需要,海关当局之间需要通过开展更有效的相互合作,配合能起约束作用的国际制度和组织,来推动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而这一切,都更好地推动了海关国际合作的建立和发展。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海关应如何调整自身在多边、双边以及区域中的合作模式,更好应对全球化以及贸易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对海关国际合作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从主权国家利益角度出发以国际政治学中相互依赖、国家利益、国际制度理论以及国际经济学中国际机制理论出发,深入分析国际海关合作的理论环境、可行性及必要性。同时,对海关国际合作需求、供给和均衡等问题进行分析,从纵深层面对海关国际合作的内在动力及主体等因素进行分析,为研究海关国际合作模式打下基础。第二,对海关国际合作的模式及主体的历史演进进行研究。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日益发展,国际海关日益面临开展国际合作的压力,全球贸易供应链的有关方迫切希望各国海关进一步加强联系,开展务实合作,推动贸易安全及便利。为更好对海关国际合作的模式进行梳理和分析,本文从宏观方面对海关国际合作模式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从微观角度对主要国家和地区海关国际合作进行分析,总结出海关国际合作演进过程中的有关特点,发达国家海关在其对外合作中,更加注重海关边境保护,注重供应链安全与便利,注重在海关合作中为本国企业争取更大的福祉,这都将影响中国海关国际合作模式的选择。另一方面,目前国际海关合作模式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虽然近几年来,世界海关组织的有关内容及合作框架对各国海关当局的监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但由于世界海关组织的有关协议及倡议也不具备法律强制力,因此要在各国间实现有效的全面监管合作仍有很大的难度。同时,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以及文化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海关合作合作机制的发展并不顺畅。而新兴市场国家的海关机构应该进一步提高发言权,提升主导权,而不仅仅是在外围观察国际合作机制的发展。第三,深入研究和分析了目前中国海关国际合作的历史变革,合作模式的类型以及存在的问题。中国海关在其管理创新与改革的过程中,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许多国际海关目前较为普遍的国际合作模式均引入应用。传统海关业务合作模式被广泛应用在与中国海关较早建立合作机制的国家,合作的基础是双方签署的行政互助协议,合作的目的是解决进出口商品价格瞒骗、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进入21世纪以来,基于国际通行准则和法律框架下的合作逐渐成为海关互助合作发展的主流和趋势。美国“9.11事件”之后,世界各国海关尤其是发达国家海关日益重视非传统安全职能,纷纷进行项目开发确保国土安全,美国、欧盟等更在多个场合向中国海关提出开展打击恐怖主义合作的建议。中国海关也积极开展与美国、欧盟等在这一方面的合作,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非传统职能合作模式。但是目前,海关国际合作模式“就事论事”的色彩远远多于“战略规划”。现有合作模式无法解决双边合作中需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反恐安全合作中的利益不对等凸显。在多边合作平台上合作效果不明显,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区域合作机制存在不协调,港澳台合作机制存在局限性。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海关合作模式进行改革创新。2009年,原中国海关署长盛光祖提出“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的合作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上,有关理念仅停留在观念层次,未有深入的架构建设及深度剖析,本文以此为突破口,尝试构建“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新海关模式的框架,并对其包含内容及具体实践步骤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国际合作新模式的构建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到海关国际合作的实践中来。从浅层看来,国际合作可以按照参与方的数量以及地域特点等分为双边国际合作、区域国际合作以及多边国际合作。一般而言,双边合作是最能体现国家主权的合作,因此受到国家内部政策的影响,可能随时产生变化;而多边合作相反,由于存在合作的固定机制及原则,有关参与国对其变化性较能把控。海关国际合作模式最终需要在这这些国际合作渠道上予以检验,同时在模式的具体运用中,必须与一国的外交及在国家上的地位及战略相挂钩来考虑。因此,在前文对海关国际合作模式进行创新的基础上,从多边、双边及区域合作的角度对中国海关国际合作实践进行分析和创新。在多边平台上,中国海关应建设性地参与国际海关事务和国际规则的制定,巩固和提升中国海关在世界海关组织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双边合作平台上,中国海关可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及地区,如美国、欧盟及俄罗斯等在“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模式下开展平衡合作,开展有深度的合作,进而影响世界海关发展的进程。同时,中国海关应努力开拓在亚洲、非洲以及拉美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的双边合作模式,形成崭新的合作格局。鉴于澳门及香港的单独关境地位,中国海关可以与之进行全面的深度合作。其次,由于区域合作的特殊性及重要性,中国海关应积极在地区海关合作机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广“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的合作模式,推动区域内国家共同发展。
汪闻勇[8](2017)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宁波保税区和自贸区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重申了要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政策。黄烨菁(1998)分析了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给包括宁波在内的国内地区和沿线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自贸区是继经济特区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又一大胆探索,它承载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意义尤为重大。通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宁波保税区和自贸区发展的研究,对促进宁波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下宁波保税区和自贸区发展背景和意义的深刻了解,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定量、定性分析法,对当前宁波保税区和自贸区的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采用静态比较利益学说、增长极理论、区位优势理论、区域不平衡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和区域贸易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阐述了自贸区的概念,剖析了自贸区的本质及"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通过借鉴国外自贸区,如德国汉堡港自由港、阿联酋-迪拜自贸区和荷兰鹿特丹自由港发展的经验,以及目前我国已经批准建立的11个自贸区,尤其是上海自贸区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阐述了影响自贸区发展的自身、国内和国际的各个主要因素,遇到的障碍和解决的办法。在宁波保税区和自贸区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运用PEST和SWOT分析法分析了宁波保税区和自贸区建设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宁波自贸区应在中央政府的统筹规划下,主动顺应甬舟港口一体化新形势,参与港口经济圈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信息、物流和金融为重点的服务行业,提高综合实力来促进浙江省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杨满伦,李志坚[9](2009)在《大珠三角都市圈内的金融协调与融合趋势》文中指出"大珠三角金融圈"表现出跨流域、跨行政大区、跨不同体制的鲜明特征,目前金融合作的内容和层次不断提高、合作紧密性不断加强、金融圈从小到大的扩展路径正在形成。因此,应通过推动机构跨境互设与相互参股、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协调推进区域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建立以"大珠三角金融圈"为核心的区域金融市场,并在货币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等三大金融市场中加强粤港澳三地的相互合作。
麦瑞权[10](2011)在《澳门特区建筑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回归后的澳门特区建筑产业随着粤澳合作框架的签署,澳门的经济形势呈现跳跃式的进一步发展趋势,澳门的建筑产业亦在外来因素的强力影响下,不断吸引外资加入竞争形成产业聚集,特别是2006年建筑产业已经成为第二产业的首位,澳门建筑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并且逐渐有趋向产业集群的态势,然而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不论从理论上抑或现实经验的归纳,本来产业内的现有企业应该处于产业发展最有利的竞争位置,但遗憾的是本地传统建筑承包商却面临被淘汰及边缘化的境地。在产业集群的趋势下,探讨澳门建筑产业内本地传统总承包商的生存空间不仅涉及到澳门建筑产业的行业整合,实现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更是实践“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的一个主要关键,因此,本文以本地传统总承包商为研究对象,本文首先对澳门建筑产业发展历程呈现怎样的规律,澳门建筑产业市场及组织管理制度具备什么特征先作出描述,而且与周边地区作出比较,并将澳门建筑产业拥有的优势和劣势作出比较分析,然而对澳门的建筑产业逐步迈向产业集群的趋势中,建筑产业中的核心营运实体本地传统承包商的竞争力现状作出比较分析,接着提出建构适合澳门特色的建筑产业竞争力理论分析模型,及制定出新竞争战略,随后对澳门建筑产业内的本地传统建筑承包商优化升级及提升竞争力提出对策。针对上述研究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和主要贡献主要是:首先,基于建筑产业的组织形态不属于纵向一体化,亦不属于市场化而是出于中间形态的网络化组织,本文从本澳建筑市场现实中归纳出影响建筑市场规模和组织形态的模型。影响建筑市场规模和组织形态的外部因素主要有:(1)发展商投资规模;(2)建筑设计要求和技术要求;(3)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而市场内部水平分工和分层竞争又主要受政府法律和政策,以及产业标准和制度影响。其次,从内外部因素评价的角度,利用学者姚宽一所建构的建筑产业竞争力20个影响因子比较分析了澳门特区建筑产业和本地传统总建筑承包商在建筑产业中的强弱位置,本文以姚宽一的20个因子分析框架为参考,并结合澳门特区的实际情况,建构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产业、企业五大指标的澳门特区建筑产业竞争力影响因子分析指标体系,并建立澳门特区建筑产业竞争力因子评价指标,对本地传统承包商的竞争力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在理论与现实对比以及SWOT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发现澳门建筑产业在影响建筑产业的20个指标中均显示处于弱势,而澳门的建筑产业中本地传统承包商均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其三,由于政治上曾深受葡澳管治影响,回归后“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经济体上的微型经济体系;文化上的中西交融等因素,本文对波特的五力竞争分析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适合澳门特区微型经济体系下的五力分析模型和新的竞争战略。最后,提出了澳门建筑产业及本地传统建筑承包商竞争力提升的对策主要是:政府政策的改革;产业组织功能的调整;并且建构产业成员学习型组织。
二、粤澳金融合作的客观环境和发展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粤澳金融合作的客观环境和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旅游研究进展及本文宗旨 |
一、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
1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简述 |
2 中国旅游研究概要 |
二、 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
三、 本论文研究宗旨与研究范畴 |
1 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论依据 |
2 论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
3 研究方法与特色 |
第二章 背景综述--世界旅游业区域协作联合浪潮 |
一、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背景、总体格局 |
1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组织 |
2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总体格局 |
二、 典型案例--世界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实证分析 |
1 区域层次的旅游业合作框架 |
2 次区域旅游业合作状况 |
三、 中国的实际--国际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总览 |
1 中国旅游业跨国(区域)联合发展概况 |
2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蓬勃形势 |
第三章 机理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动力机制 |
一、 基本概念与范畴 |
二、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1 经济学理论 |
2 地理学原理 |
3 社会学和文化学理论 |
4 系统论 |
三、 区域旅游业成长与空间扩张机制 |
1 区域旅游业成长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
2 区域旅游业空间扩张与旅游业区域竞争 |
3 旅游业空间演进之趋势--跨区域协作联合 |
四、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区域利益机制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微观动力机制 |
3 旅游产业空间扩张机制 |
第四章 实证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内在机理的区域反映 |
一、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
1 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分析 |
2 中国的旅游“行政区经济”剖析 |
3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 |
4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内在机理分析 |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自然基础 |
2 人文历史的悠久性与传承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文化渊源 |
3 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社会必然 |
第五章 模式探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特征 |
一、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模式的解析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分析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模式总结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概述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历史回顾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典型案例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模式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探讨 |
第六章 协调机制及创新--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实施保障 |
一、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分析 |
1 旅游业协调机制的特殊性 |
2 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调控机制简析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分析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的演变轨迹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评述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
1 “一国两制”--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硬性约束 |
2 “行政区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合作的最大障碍 |
3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广东旅游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
4 现行协调机制: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中的不完善 |
四、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创新机制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区域创新机制--支持系统创新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新机制探索 |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
一、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方面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方面 |
3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方面 |
二、 粤港澳旅游合作区域未来走向的思考 |
1 无障碍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功能特征的未来定位 |
2 泛珠三角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空间成长的必然走向 |
3 世界级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最终目标 |
三、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趋势之思考 |
1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的思考 |
2 中国旅游业跨国(地区)合作前景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论文及相关成果 |
致谢 |
(3)地区经济一体化与粤港澳税收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税收合作:地位与作用 |
1.2.2 粤港澳经济一体化: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
1.2.3 税收合作的相关研究 |
1.2.4 结论及评价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的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结构与主要结论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与区域税收合作 |
2.1 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
2.1.1 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动因 |
2.1.2 欧盟的进展与趋势 |
2.1.3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进展与趋势 |
2.1.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进展与趋势 |
2.2 地区经济一体化下税收冲突及其负效应 |
2.2.1 地区经济一体化下税收冲突或矛盾增多的必然性 |
2.2.2 税收国际冲突的负效应 |
2.3 区域税收合作的国际经验 |
2.3.1 欧盟的税收合作 |
2.3.2 区域性税收合作的机制 |
2.3.3 国际区域性税收合作的效应分析 |
第3章 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基础条件、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 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条件 |
3.1.1 自然地理关系 |
3.1.2 经济地理关系 |
3.1.3 政治地理关系 |
3.2 粤港澳的人口流动 |
3.2.1 建国前的人口流动 |
3.2.2 建国后的人口流动 |
3.3 粤港澳的经贸往来 |
3.3.1 新中国建国后 30 年的经贸往来 |
3.3.2 改革开放至港澳回归前的经贸往来 |
3.3.3 港澳回归后的经贸往来 |
3.4 粤港澳的金融合作 |
3.4.1 跨境货币流通分析 |
3.4.2 支付结算合作分析 |
3.4.3 金融机构合作分析 |
3.4.4 金融市场合作分析 |
3.5 粤港澳经济转型升级压力日益加重 |
3.5.1 内部矛盾积累带来的经济转型压力 |
3.5.2 国家政策调整带来的经济转型压力 |
3.5.3 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经济转型压力 |
第4章 粤港澳税收制度分析 |
4.1 广东省税收制度分析 |
4.1.1 所得税税收制度分析 |
4.1.2 货物及劳务税收制度分析 |
4.1.3 简要评价 |
4.2 香港税收制度分析 |
4.2.1 直接税税收制度分析 |
4.2.2 间接税税收制度分析 |
4.2.3 简要评价 |
4.3 澳门税收制度分析 |
4.3.1 直接税税收制度分析 |
4.3.2 间接税制度分析 |
4.3.3 简要评价 |
第5章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存在的问题 |
5.1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必要性 |
5.1.1 粤港澳税收合作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区域竞争力 |
5.1.2 税收合作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
5.2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可行性 |
5.2.1 内地与港澳税收合作的现状 |
5.2.2 粤港澳相互依存的经贸关系 |
5.2.3 从中央到地方对粤港澳合作的重视力度前所未有 |
5.2.4 粤港澳合作涌现新平台 |
5.3 粤港澳税收治理问题凸显 |
第6章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原则、定位与路径 |
6.1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原则与特点 |
6.1.1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原则 |
6.1.2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特点 |
6.2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战略定位 |
6.2.1 与国际接轨的税制改革先行区 |
6.2.2 服务经济转型的税制创新试验区 |
6.2.3 实现互利共赢的税收合作示范区 |
6.3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路径 |
6.3.1 所得税政策与制度的税收合作 |
6.3.2 货物及劳务税收政策与制度的税收合作 |
6.3.3 税收征收管理合作 |
第7章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政策建议 |
7.1 改进税收合作协调机制 |
7.1.1 搭建税收交流和合作平台 |
7.1.2 发挥税务部门推进区域税收合作的积极性 |
7.2 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
7.2.1 设立粤港澳税收合作示范区 |
7.2.2 中央给予政策支持的内容 |
7.3 完善地方配套措施 |
7.3.1 完善税收服务 |
7.3.2 加大地方支持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和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4)中美两国湾区竞争力比较研究 ——以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的比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湾区竞争力理论基础与湾区发展分析 |
第一节 湾区内涵与国家间竞争力比较的逻辑 |
(一)湾区概念的界定分析 |
(二)湾区竞争力比较与国家间竞争的逻辑分析 |
第二节 国家竞争力理论对湾区竞争力研究的借鉴 |
(一)竞争力的定义与湾区可比性 |
(二)国家竞争优势四阶段与中美竞争 |
(三)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对比 |
(四)湾区竞争力内涵与特性 |
第三节 美国湾区的发展分析——以旧金山湾区为例 |
(一)旧金山湾区发展历程分析 |
(二)旧金山湾区发展的优势 |
(三)旧金山湾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四节 中国湾区的发展分析——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
(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历程分析 |
(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势 |
(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挑战 |
小结 |
第二章 中美两国湾区竞争力比较模型构建与分析 |
第一节 中美两国湾区竞争力模型构建原则 |
(一)湾区整体的系统性原则 |
(二)湾区动力的机理性原则 |
(三)研究路径的主要性原则 |
第二节 中美两国湾区指标体系设计 |
(一)湾区制度因素指标 |
(二)湾区经济因素指标 |
(三)湾区科技因素指标 |
(四)湾区国际合作因素指标 |
第三节 中美两国湾区竞争力比较分析 |
(一)中美两国湾区制度层面比较分析 |
(二)中美两国湾区经济层面竞争力比较分析 |
(三)中美两国湾区科技层面竞争力比较分析 |
(四)中美两国湾区国际合作层面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四节 中美两国湾区比较的案例分析 |
(一)旧金山湾区案例分析:苹果公司 |
(二)粤港澳大湾区案例分析:华为公司 |
(三)湾区企业案例分析启示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湾区与中国湾区竞争力比较结论 |
第一节 美国湾区竞争力的优势与不足 |
(一)美国湾区的竞争力优势 |
(二)美国湾区的竞争力不足 |
(三)美国湾区竞争力的小结 |
第二节 中国湾区竞争力的优势与不足 |
(一)中国湾区的竞争力优势 |
(二)中国湾区的竞争力不足 |
(三)中国湾区竞争力的小结 |
第三节 美国湾区与中国湾区竞争力比较的启示 |
(一)在制度上建立完善的湾区协调机制 |
(二)在经济上推动国际化金融制度建设 |
(三)在科技上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
(四)在国际合作上加强制度安排和人才交流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重点解决的问题 |
1.3 新颖之处 |
1.4 研究方案设计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部分 |
2.2 国内部分 |
2.3 小结 |
3. 核心概念界定与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
3.1 区域金融中心的内涵、功能及分类 |
3.2 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演变脉络 |
3.3 区域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
4. 形成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与条件 |
4.1 主要原因 |
4.2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与构成要素 |
5 各国(地区)重要金融中心及其运作 |
5.1 纽约金融中心 |
5.2 伦敦金融中心 |
5.3 东京金融中心 |
5.4 香港金融中心 |
5.5 国际金融中心产生与发展的主要模式 |
5.6 启示与借鉴 |
6.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竞争力分析 |
6.1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定位 |
6.2 国内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估指标 |
6.3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模式 |
7.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性与广东金融强省建设 |
7.1 珠三角及东西两翼地区的梯度分布和产业结构分析 |
7.2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当中的政府与市场作用 |
7.3 金融聚合效应对珠三角区域经济梯度性的影响 |
7.4 珠三角金融聚集梯度性与区域经济增长 |
7.5 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金融问题及对策 |
7.6 广东金融强省建设 |
8.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 |
8.1 建设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具备的基础条件 |
8.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8.3 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
8.4 发展定位、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
8.5 强化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的综合性对策措施 |
9.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7)中国海关国际合作模式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海关基础知识介绍 |
1.3.1 中国海关职能与通关监管 |
1.3.2 海关国际合作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4.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4.3 文献研究评述 |
1.5 论文总体思路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海关国际合作理论基础 |
2.1 全球化和国际公共问题 |
2.2 相互依赖理论 |
2.2.1 相互依赖理论由来 |
2.2.2 相互依赖理论的核心概念 |
2.2.3 相互依赖的特性 |
2.3 主权国家利益论 |
2.3.1 个体与行为特征 |
2.3.2 主权国家的基本行为 |
2.3.3 国家行为体的“有限理性” |
2.3.4 国家利益的实现 |
2.4 国际机制理论 |
2.4.1 国际机制的概念 |
2.4.2 国际机制的分类 |
2.4.3 国际机制与相互依赖理论 |
2.4.4 国家参与国际机制的战略 |
2.5 海关国际合作的供需均衡分析 |
2.5.1 海关国际合作的需求分析 |
2.5.2 海关国际合作的供给分析 |
2.5.3 海关国际合作的不均衡 |
第3章 海关国际合作模式的历史演进及现状分析 |
3.1 海关国际合作模式的历史演进 |
3.1.1 传统业务领域的合作模式(70 年代到 90 年代初) |
3.1.2 海关行政互助模式的兴起(90 年代到 21 世纪初) |
3.1.3 非传统安全合作模式的产生(21 世纪初至今) |
3.2 海关国际合作主体的历史演进 |
3.2.1 海关国际合作的主体 |
3.2.2 海关国际合作主体的历史演进 |
3.3 大国海关国际合作模式导向 |
3.3.1 美国海关国际合作注重安全 |
3.3.2 欧盟海关以贸易发展为导向 |
3.3.3 日本海关侧重影响力 |
3.4 大国海关国际合作模式的特点 |
3.4.1 重视边境安全合作 |
3.4.2 突出供应链的安全与便利 |
3.4.3 谋求为本国企业争取福祉 |
3.5 大国海关国际合作模式给中国的启示 |
3.5.1 更好参与全球性的海关国际合作机制 |
3.5.2 克服社会制度、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 |
3.5.3 正视合作中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差距 |
3.5.4 重视国际合作的全球治理问题 |
第4章 中国海关参与国际合作模式研究 |
4.1 中国海关参与国际合作的历史沿革 |
4.2 中国海关国际合作模式分析 |
4.2.1 传统海关业务合作模式 |
4.2.2 非传统职能合作模式 |
4.2.3 海关自贸区合作模式 |
4.3 中国海关现有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
4.3.1 战略规划不具体 |
4.3.2 双边合作机制不平衡 |
4.3.3 非传统领域合作模式不完善 |
4.3.4 多边合作机制参与度不高 |
4.3.5 区域合作机制不协调 |
4.3.6 港澳台合作机制不健全 |
第5章 中国海关国际合作新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5.1 中国海关国际合作模式创新 |
5.1.1 海关国际合作新理念 |
5.1.2 国际合作新模式设想 |
5.1.3 国际合作新模式具体内容设计 |
5.1.4 海关国际合作新模式的实现路径 |
5.2 中国海关国际合作新模式的实践 |
5.2.1 在多边合作中建立长效机制 |
5.2.2 在双方合作中保持灵活 |
5.2.3 在区域合作中增加话语权 |
5.3 小结 |
主要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一带一路”背景下宁波保税区和自贸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框架与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自贸区的相关理论和概念界定 |
一、相关概念 |
二、理论回顾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一带一路”的概况及影响分析 |
一、“一带一路”的发展历程 |
二、“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 |
三、“一带一路”对浙江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 |
四、“一带一路”与宁波自贸区建设 |
第四章 宁波保税区和浙江自贸区的创建实践与特点 |
一、宁波保税区创建的历程 |
二、宁波保税区的总体情况与各项指标 |
(一)宁波保税区的总体情况 |
(二)宁波保税区的增加值 |
(三)宁波保税区的进出口额 |
(四)宁波保税区的利用外资 |
(五)宁波保税区的就业人数 |
三、宁波保税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吸引国际投资 |
(二) 引进高端技术 |
(三)促进就业解决 |
四、浙江省自贸区创建的PEST分析 |
(一)政治环境 |
(二)经济环境 |
(三)社会环境 |
(四)技术环境 |
五、宁波市自贸区建设存在的SWOT分析 |
六、宁波保税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七、宁波市自贸区建设存在的劣势和问题 |
第五章 国外保税区和自贸区建设的发展实践与经验借鉴 |
一、发展历程 |
二、发展定位 |
(一)转口贸易型的自由贸易区 |
(二)大综物流型的自由贸易区 |
(三)出口加工型的自由贸易区 |
(四)开发资源型的自由贸易区 |
三、发展经验 |
(一)德国汉堡港自由港 |
(二)阿联酋-迪拜自贸区 |
(三)荷兰鹿特丹港自由港 |
(四)可以借鉴的经验 |
第六章 国内保税区和自贸区创建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
一、发展历程 |
二、发展定位 |
(一)转口贸易型的自由贸易区 |
(二)大综物流型的自由贸易区 |
(三)出口加工型的自由贸易区 |
(四)开发资源型的自由贸易区 |
三、发展经验 |
(一)上海 |
(二)广东 |
(三)天津 |
(四)福建 |
(五)辽宁省 |
(六)河南省 |
(七)湖北省 |
(八) 重庆市 |
(九)四川省 |
(十)陕西省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9)大珠三角都市圈内的金融协调与融合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界区域经济协作发展模式 |
(一)国际性区域协作模式 |
(二)都市经济圈发展模式 |
(三)流域区域协作模式 |
二、大珠三角金融圈概况 |
(一)以香港为核心的金融空间有序扩散 |
(二)金融合作的内容和层次不断提高 |
(三)金融合作的机制和网络不断加强 |
(四)逐步形成“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的金融圈 |
三、以“大珠三角金融圈”为核心辐射内地省(区) |
(一)推动机构跨境互设与相互参股,完善区域金融组织体系 |
(二)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推动区域金融业务合作 |
(三)协调推进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区域金融服务基础设施 |
四、“大珠三角金融圈”三大金融市场的构建 |
(一)货币市场合作 |
1. 建立金融同业自律机制 |
2. 粤港澳离岸金融市场 |
(二)股票市场合作 |
1. 完善B股市场 |
2. 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与深圳中小企业板互相延伸 |
(三)保险市场合作 |
1. 加大珠三角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 |
2. 建立珠三角再保险市场 |
3. 加强大珠三角保险业的技术交流 |
4. 借鉴港澳保险业监管的先进经验 |
(1)保险监管政策必须应市场需要而动 |
(2)完善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的市场制度 |
(3)与国际监管接轨,遵循国际监管标准 |
(4)借助其他中介力量,对保险业进行监管 |
(10)澳门特区建筑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 产业竞争力概念、内涵和维度 |
2.2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流派 |
2.3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 |
2.4 建筑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3 澳门建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澳门建筑产业发展历程 |
3.2 澳门建筑产业特征 |
3.3 澳门建筑产业管理制度与周边地区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澳门建筑产业及承包商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1 澳门特区建筑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
4.2 澳门特区建筑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 |
4.3 本地传统承包商SWOT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波特理论的澳门特区建筑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5.1 基于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的应用分析 |
5.2 澳门建筑行业的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分析 |
5.3 本地传统承包商的竞争战略 |
5.4 本章小结 |
6 澳门特区建筑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
6.1 政府政策的改革 |
6.2 产业组织功能的调整 |
6.3 构建产业成员学习型组织 |
6.4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
四、粤澳金融合作的客观环境和发展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 秦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2]粤澳金融合作的客观环境和发展思路[J]. 邱志钢. 广东金融, 1993(01)
- [3]地区经济一体化与粤港澳税收合作研究[D]. 罗增庆. 吉林大学, 2013(08)
- [4]中美两国湾区竞争力比较研究 ——以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的比较为例[D]. 温嘉瑜. 暨南大学, 2020(07)
- [5]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D]. 黎平海. 暨南大学, 2008(03)
- [6]大珠三角金融产业圈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黄正新. 特区经济, 2007(03)
- [7]中国海关国际合作模式与实践研究[D]. 马骊. 辽宁大学, 2014(11)
- [8]“一带一路”背景下宁波保税区和自贸区发展研究[D]. 汪闻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10)
- [9]大珠三角都市圈内的金融协调与融合趋势[J]. 杨满伦,李志坚. 城市观察, 2009(01)
- [10]澳门特区建筑产业竞争力研究[D]. 麦瑞权.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