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度对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浩[1](2021)在《芸薹属植物PRX基因家族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文中提出
叶佳丽[2](2021)在《小麦K-TCMS育性转换相关基因的鉴定及lncRNA MSTRG.224114调控其育性转换的功能解析》文中研究说明粮食安全,关乎国泰民安,始终是人类不可忽视的根本问题。小麦作为全球人类的主粮之一,至今仍难以突破杂种优势利用的重重难关,严重阻碍着杂交小麦大面积走向生产实践。因此,筛选影响小麦雄性育性的关键基因,借以创制构建优良的小麦雄性不育种质材料,对保障人类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组选育的K型温敏细胞质雄性不育(Thermo-sensitive male sterile line with Aegilops kotschyi cytoplasm,K-TCMS)小麦材料KTM3315A,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育性受温度调控,生产上可实现“一系两用”,被广泛的作为小麦雄性不育机理探究的理想材料。为了揭示影响小麦雄性育性的关键基因,本研究进行了三个育性相关基因家族的系统分析、KTM3315A花药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测序、大麦条纹花叶病毒诱导基因沉默(BSMV-VIGS)介导的基因功能验证等试验,筛选到多个育性相关候选基因。进一步,结合互作mi RNA的预测和验证等试验,共同构建出一个多分子联合调控KTM3315A育性的机制模型。本研究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小麦热激转录因子(Heat stress transcription factor,HSF)、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蔗糖转化酶(Invertase,INV)基因家族中分别鉴定到61、113、130个成员。以进化关系和理化性质为依据,HSF家族被分为ABC三大类,PG家族被分为A-F六大类,INV基因家族被分为酸性INV(Acid invertase,AINV)和中碱性INV(Neutral/alkaline invertase,A/NINV)两大类。重复事件的分析证明,全基因组复制对于小麦HSF、PG、INV三个基因家族的扩张贡献最大。基因结构和保守氨基酸基序分析显示,每个基因家族内部不同大类间的成员具有多样性,但是各自亚类内成员相对保守。Ta Hsf被预测与HSP70、HSP90和HTPG三种主要的蛋白互作。Ta PG被预测主要参与水解作用和催化作用,且其启动子上具有响应多种激素和MYB转录因子的顺式作用元件。从表达模式上分析,这三个小麦基因家族都具有组织特异性,有7个Ta Hsf显示出穗特异性,21个和22个Ta PG分别在单核早期和三核期的穗中高表达,8个Ta AINV在生殖生长期穗部特异表达。最终,通过在KTM3315A的花药中验证,结合水稻和拟南芥同源基因的功能参考,本研究预测三个Ta Hsf A2基因可能受高温响应以调节HSP70的表达来影响小麦花药发育;Ta PG09、Ta PG54、Ta PG87、Ta PG93等四个基因可能参与小麦花粉粒的分离、花药的开裂、花粉管的生长和萌发等过程;Ta CWINV40、Ta CWINV46、Ta CWINV53可能通过影响绒毡层功能调控小麦雄性育性。2.对KTM3315A不育条件(AS)和可育条件(AF)下的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花药进行lncRNA测序,获得每个样品平均12.12 GB的质控后数据。通过与小麦参考基因组比对,共获得36,934个m RNAs和15,659个lncRNAs,其中包括基因间lncRNAs14,984个、正义lncRNA 135个、反义lncRNA 393个和内含子lncRNA 174个。与m RNA一样,不同发育时期和外界环境都会造成lncRNA的差异表达。三个时期AF和AS的差异表达lncRNA依次为848、887和662个,差异表达m RNA的个数依次为3,293、3,220和3,415。为了进一步获得lncRNA的功能,预测到1,705个lncRNA对应的2,068个cis靶基因,和7,253个lncRNA对应的18,090个trans靶基因。根据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的KEGG富集情况可以判断,单核期的差异表达lncRNA主要参与黄酮类、苯丙烷类、糖类等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二核期的差异表达lncRNA主要涉及各种萜类、固醇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而三核期的差异表达lncRNA主要与脂类和角质、蜡质等合成相关。此外,本研究获得了以育性相关候选基因Ta CWINV40、Ta CWINV46和Ta CWINV53为靶标的lncRNA MSTRG.224114。荧光定量PCR(q RT-PCR)结果证明,MSTRG.224114在根、茎、叶、籽粒和花药中的表达模式与其靶基因趋势一致。3.通过基因克隆,获得长度为1,755 bp的Ta CWINV53 CDS序列,和长度为256 bp的lncRNA MSTRG.224114已知序列。Ta CWINV53的CDS包含8个外显子,MSTRG.224114包含两个外显子,它们其中的一个外显子在小麦5D染色体上反向互补重叠。通过显色原位杂交技术发现,MSTRG.224114在KTM3315A可育花药前期的药壁、药隔和小孢子细胞核中都有表达,至三核期几乎消失不见。Ta CWINV5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在细胞壁,且在花药特异表达。VIGS验证试验表明,Ta CWINV53和MSTRG.224114在KTM3315A的下调表达引发了花药和花粉粒的一系列雄性败育表型,并且导致了花药酸性蔗糖转化酶活性的下降。依据Ta CWINV53启动子和MSTRG.224114本体共有ERF转录因子(Traes CS5B01G565300)的结合位点,综合它们的结构和位置信息,推测MSTRG.224114可能在高温响应下通过招募ERF蛋白增强Ta CWINV53的表达水平来调节KTM3315A的育性。4.依据软件比对结果及已有研究基础,预测tae-mi R408与Ta CWINV53存在互作关系并参与KTM3315A育性调控。从KTM3315A花药中克隆获得长度为253 nt和256 nt的两种tae-mi R408前体序列,并分别命名其为tae-MIR408A和tae-MIR408C。VIGS功能验证表明,tae-mi R408的过表达株重复了Ta CWINV53和MSTRG.224114沉默株的败育表型,但是其过表达对Ta CWINV53和MSTRG.224114的表达水平影响极弱。相反,在Ta CWINV53和MSTRG.224114的沉默株中,tae-mi R408的表达量显着上调。烟草的GUS染色试验证明tae-mi R408的表达受Ta CWINV53抑制调控,而不同处理中KTM3315A的花药蔗糖含量进一步显示出与tae-mi R408表达水平的密切关系。为了揭示tae-mi R408影响KTM3315A育性的下游原因,通过q RT-PCR验证了被tae-mi R408抑制的蓝铜蛋白基因(Traes CS7A02G176800)在KTM3315A花药中的差异表达。综上,本研究梳理出一个多基因参与KTM3315A育性调控的机制模型:高温可育条件下(>20℃),lncRNA MSTRG.224114以招募ERF转录因子的方式增强Ta CWINV53表达,进而通过降低蔗糖含量来抑制tae-mi R408的表达并间接促进Traes CS7A02G176800表达,最终保障花粉发育的物质供应,使KTM3315A表现出雄性可育表型。
张锐,尚伟,许旭明[3](2020)在《辣椒雄性不育的选育及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雄性不育是辣椒育种中的重要表型性状,在试验研究和商业杂交种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雄性不育制种可简化制种工序、降低制种成本、提高杂交种子纯度,增强杂交种市场竞争力,是辣椒育种发展的主要趋势。本研究概括了中国辣椒雄性不育的研究现状,从已被利用的雄性不育遗传类型及在杂种优势上的应用、小孢子败育机理、育性与生理生化、育性连锁标记的开发、基因克隆与表达等方面分析了雄性不育的败育机制,提出了当前辣椒雄性不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旨在为相关辣椒育种研究者提供参考。
韩玉翠[4](2020)在《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定位及表达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长期以来,作物杂种优势研究及利用在提高产量、提高品质、提高抗逆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YS3038是本实验室培育的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在小孢子发育的减数分裂时期到单核期,平均温度低于18℃时完全不育,可作为不育系,平均温度高于20℃时完全可育,可自交保持,但其育性转换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探索YS3038的育性转换机制为目的,对温敏不育系YS3038进行了多方位的系统的研究。为了明确育性转换关键时期,进行了花药和小孢子生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和育性转换时期分析,确定了育性转换时期;为了鉴定不育候选基因,对不育基因进行了定位;为了进一步筛选定位区间的候选基因及其它育性相关候选基因,对YS3038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并对获得的关键基因进行了大麦条状花叶病毒诱导基因沉默(BSMV-VIGS)验证;为了进一步了解筛选到的育性相关基因的上游调控因子,对YS3038的非编码RNA进行了鉴定和调控关系分析,并对育性转换调控机制进行了预测。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不育条件下YS3038的雌蕊发育完全正常,开花时花药细长并且不开裂(有花粉型),导致不能自交结实。减数分裂前期花药内表皮细胞中叶绿体出现了缺陷,发育到二核期时叶绿体类囊体结构呈线性。花药绒毡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期发生了提前降解,而此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绒毡层小体和造油体。小孢子在单核晚期时发生质壁分离,发育到二核期时填充物质较少、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浅,且小孢子液泡化严重、不规则,这表明二核期的小孢子发育明显异常。育性转换实验发现YS3038小孢子发育受阻于单核晚期到二核期。2.利用极端个体DNA混池和小麦660K芯片,将不育基因定位于小麦1B和6B染色体上。定位于1B染色体上的两个区间的物理位置分别为81 Mb-91 Mb和363Mb-389 Mb,定位于6B染色体上的一个区间的物理位置为480 Mb-520 Mb。1B染色体的两个定位区间共包含283个基因。构建1B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谱,定位到一个主效QTL,记作Tae TCMS1,遗传距离为7.23 c M,可解释27.3190%的表型变异,此QTL的位置与1B染色体上的81 Mb-91 Mb区间基本一致,此区间包含31个候选基因。3.不同生育时期由不同基因表达来参与YS3038的花药发育过程。不同育性条件下,二核期的差异表达基因最多。1B染色体定位区间的候选基因中,4个基因在二核期差异表达,其中两个被注释到脂质转运和代谢通路及信号转导通路上。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得到的两个模块分别与花药发育和育性转换高度相关。其中育性转换相关模块中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16个多与能量代谢相关的KEGG通路中。候选基因BSMV-VIGS沉默分析发现,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类受体蛋白激酶(Tae RPK)和脂肪酸酰基辅酶A还原酶5(Tae Far5)基因沉默后的植株结实率明显降低,且沉默植株的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说明Tae RPK和Tae Far5基因很可能参与了YS3038的雄性育性转换过程。4.随着小孢子的发育,不育条件下上调lnc RNA和circ RNA的比例随之增大,差异表达的mi RNA数量也随之增加。在二核期,与差异表达mi RNA具有相反表达模式的靶基因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富集于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泛醌与其它萜类醌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苯丙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二核期共有184个差异表达的RNA存在调控关系。5.鉴定到两个mi RNA与前期筛选获得的两个关键基因密切相关,在二核期时unconservative_chr3B_part2_17629和unconservative_chr5B_part2_30016分别与Tae RPK和Tae Far5存在负调控关系。因此预测了YS3038的育性转换机制:unconservative_chr3B_part2_17629和unconservative_chr5B_part2_30016分别抑制Tae RPK和Tae Far5的表达,当mi RNA表达受阻时,m RNA顺利表达,保证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通路、脂质转运与代谢通路、信号转导通路顺利进行,能够保证小孢子发育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从而保证小孢子正常发育,反之,mi RNA的大量表达则会抑制m RNA表达,进而影响花药发育和温敏育性。
王永琦[5](2020)在《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不育特性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Nakai]是异花授粉植物,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是西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是本课题组发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其不育性状十分稳定。本研究以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为材料,对其花药败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进行观察比较;并通过比较不育株与可育株雄花花蕾发育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氧化物质代谢、内源激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探明雄性不育发生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同时,结合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和RNA-Seq技术对不育株与可育株雄花蕾进行转录组测序,系统分析DEGs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初步预测雄性不育基因的候选区域,并对候选区域内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为探究西瓜雄性不育发生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西瓜不育和可育花药的发育过程,发现不育花药败育时期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败育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绒毡层细胞发育异常,引起小孢子母细胞只进行核分裂,而未进行细胞质分裂,不能形成四分体,导致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最终引发雄性不育。2.通过对西瓜不育和可育雄花蕾不同发育时期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活性氧含量的测定,发现不育雄花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单—双核小孢子期和花粉粒成熟期均显着高于相应时期可育雄花蕾;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各时期均显着高于相应时期可育雄花蕾;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也一直高于可育雄花蕾。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变化与可育雄花蕾的变化趋势相比呈下降趋势。以上结果表明抗氧化酶活性的改变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降低以及活性氧含量升高可能与花药败育有关。3.通过对西瓜不育和可育雄花蕾不同发育时期物质含量的测定,发现不育雄花蕾在各发育时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可育雄花蕾。随着花蕾的生长发育,不育雄花蕾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呈下降趋势,而可育雄花蕾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则迅速积累,含量显着高于不育雄花蕾。表明可溶性蛋白的缺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减少可能与花药败育有关。4.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西瓜植株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茉莉酸(JA)、油菜素内酯(BR)及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A)的动态变化,发现在花蕾不同发育时期,不育株和可育株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同,且含量高低差异明显。在不育株系中不论是叶片还是花蕾,其IAA、ZR和BR含量都表现缺乏,而ABA和JA含量却高于可育株;同时,各激素间的平衡关系也被打破。表明内源激素含量的异常及各激素间比例的失衡可能与花药败育有关。5.采用Illumina HiSeqTM 2500平台对不育株与可育株雄花蕾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43.27Gb的高质量数据。有250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93个为上调表达,1914个为下调表达。在差异表达基因中有2443个基因获得注释。GO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到了信号传递、生物调节、生殖生育、物质代谢、转录因子和蛋白合成等过程。在KEGG分析中,451个差异表达基因映射到95个不同的通路中,分析结果显示氮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被显着富集。该研究结果为阐明西瓜核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和调控基因鉴定提供了参考。6.通过BSR-Seq(Bulked segregant RNA-Seq)方法,选取不育与可育雄花蕾分别构建混池,利用ED算法和关联分析,初步将不育基因定位在Chr5和Chr9染色体上的2个区域内,总长度10.71Mb,差异表达的基因112个,其中20个基因上调表达,92个基因下调表达。GO分析结果显示候选区域内的基因涉及到了信号传递、物质代谢、转录因子和蛋白合成等过程。在KEGG分析中,候选区域内的14个基因映射到19个不同的通路中,分析结果显示二萜类生物合成、光合生物的固碳作用、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以及丙酮酸代谢等代谢途径被显着富集。在COG分析中,有36个基因映射到16个功能类别中,分析结果显示候选区域内的基因涉及到了信号传导机制、碳水化合物的运输与代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等功能。以上研究结果为下一步西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桑世飞[6](2020)在《油菜Nsa CMS不育基因的鉴定及败育机理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胞质雄性不育作为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国内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单一,提高油菜产量、解决胞质利用单一性问题至关重要。Nsa CMS与当前的Nap CMS、Ogu CMS、Pol CMS、Tour CMS系统均不相同,是一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sa CMS雄性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目前已实现三系配套,有望利用该系统组配出优良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大的育种应用潜力。然而,目前该不育系统的不育基因及败育机理依旧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比对Nsa CMS不育系、保持系和野芥的线粒体基因组,鉴定获得特异的开放阅读框(ORFs),利用遗传转化、亚细胞定位进一步验证Nsa CMS的不育基因及其功能;并通过对Nsa CMS的细胞学观察、活性氧、能量代谢、转录组分析等实验揭示Nsa CMS的败育机理。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表型与细胞学观察表明Nsa CMS与Pol CMS和Ogu CMS的败育特点不同,败育彻底、花药退化早。半薄切片观察表明Nsa CMS花粉在发育至四分体时期绒毡层厚度变薄,有降解痕迹,表现出明显的败育迹象,在四分体阶段不能够形成正常的小孢子最终导致花粉败育。2.Nsa CMS线粒体基因组分析表明其线粒体基因组主要来源于野芥,16个基因序列在Nsa CMS、中双4号、野芥三个材料中完全一致,13个基因的序列同野芥完全一致,5个基因同中双4号一致。通过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比对,鉴定到11个不育系特异、具有跨膜结构域的开放阅读框,可能与Nsa CMS不育相关。3.对11个候选不育基因分析表明,候选不育基因orf346在恢复系材料中的表达明显被抑制最为显着,Northern blot实验表明orf346在不育系中存在特异的杂交条带,并证实其同nad3和rps12存在共转录现象。通过遗传转化进一步证实orf346是导致甘蓝型油菜Nsa CMS花粉败育的原因。4.对orf346基因功能研究表明,其可以抑制细胞能量的生成和活性氧的升高,亚细胞定位于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功能基因表达量分析表明,涉及呼吸呼吸链的nad1、nad2、nad5、nad6、cox1、cox2-2、cob F等基因在败育发生的关键S1时期显着或者极显着下调表达。结果表明orf346基因表达产物可能是在线粒体内膜通过抑制线粒体部分功能基因的表达发挥功能的。5.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差异的代谢通路基因富集在淀粉和蔗糖代谢、能量生成和转换、活性氧、激素信号转导途径。而且不育系、保持系激素测定发现ABA、SA、IAA三种激素含量均有改变。这些结果表明Nsa CMS的败育可能同激素、能量、活性氧有关联。6.根据orf346基因的序列开发了一对特异性标记并在收集的24份材料中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仅有野芥不育系及其对应的恢复系NR1能够扩增出orf346基因目的条带,其余种质资源或者品种均没有扩增出该目的条带,该标记能够对含有Nsa CMS胞质的材料进行鉴定。综合当前研究结果,不育基因orf346在体细胞重组过程中被整合进入甘蓝型油菜线粒体基因组中。不育基因表达产物通过干扰电子传递链,引起细胞能量和活性氧、激素的改变以及下游花粉发育关键基因的下调表达最终导致Nsa CMS败育的发生。
张少伟[7](2020)在《功能性雄性不育茄子不育相关基因的筛选及互作分析》文中提出植物雄性不育性(Male sterility)在杂交育种中具有较为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茄子杂交育种过程中,雄性不育系可以有效的解决杂交制种中繁重的人工授粉、人工去雄等问题,从而提高种子质量、降低种子成本。功能性雄性不育是植物雄性不育的一种类型:它的特点为花药无法正常开裂,但是可产生正常有活力的花粉,因为不能散粉,因此造成不育。花药不开裂的机制在功能性雄性不育植物中尚未有明确定论。在许多学者对茉莉酸(Jasmonic acid,JA)的研究中发现,JA在调控花药开裂、花丝伸长和花粉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以茄子S12(功能性雄性不育)和F142(可育)为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对茄子S12和F142花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进行了分析。转录组分析和内源激素测定结果都表明JA在茄子花药开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通过酵母双杂交和酵母单杂交方法分析了JA代谢途径中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就JA代谢途径在茄子功能性雄性不育中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了探讨,从而为揭示功能性雄性不育的分子调控网络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筛选通过对花药正常开裂茄子(F142)与花药不开裂茄子(S12)的花药进行转录组分析,共筛选出2670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显着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有742条,显着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有1928条。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通路(Metabolic pathways)、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肌醇磷酸代谢途径(Amoebiasis)、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ECM-receptor interaction)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富集程度最高。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发现植物激素转导途径与花药开裂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较多,因此对茉莉酸(JA)、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乙烯(ETH)和油菜素内酯(BR)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在JA代谢通路中,鉴定出5个关键基因,包括DAD1、LOX、COI1、JAZ1和JAR1基因,其中2个显着上调,3个下调;鉴定出CTK信号通路中的1个关键基因和脱落酸信号通路中的2个基因;在IAA信号通路鉴定出4个关键基因,3个上调和1个下调;在ETH信号通路鉴定出4个关键基因,都显着上调;BR途径中有4个基因均显着上调。另外,还有9个基因在其他激素信号通路中富集,其中2个基因显着下调。2.JA途径中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对转录组分析奠定出的JA代谢途径的SmLOX、SmDAD1、SmJAR1、SmCOI1和SmJAZ1五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同源克隆,全长分别为2508 bp、744 bp、1191bp、1653 bp和756 bp,分别编码836、248、397、551和252个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4.52、26.89、43.74、62.18、28.00,等电点分别为5.3、8.23、7.71、6.24、9.22。RT-PCR分析表明,SmJAZ1和SmJAR1在S12中的表达量显着上调,而SmLOX、SmDAD1和SmCOI1的表达水平却显着下调。3.茄子SmCOI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通过农杆菌LBA4404介导将载体转化至烟草叶片的表皮细胞内,观察发现pCAMBIA1300-GFP-COI1载体转化的烟草叶片表皮细胞中绿色荧光只分布在细胞核中,表明茄子SmCOI1蛋白存在于细胞核中。4.Sm LOX、SmDAD1、SmJAR1、SmCOI1和SmJAZ1蛋白互作分析酵母双杂交研究发现:LOX(AD)+COI1(BK)、LOX(AD)+JAZ1(BK)、DAD1(AD)+JAR1(BK)、DAD1(AD)+COI1(BK)、DAD1(AD)+JAZ1(BK)、JAR1(AD)+JAZ1(BK)、LOX(BK)+COI1(AD)、LOX(BK)+JAZ1(AD)、DAD1(BK)+JAR1(AD)、DAD1(BK)+COI1(AD)、DAD1(BK)+JAZ1(AD)、JAR1(BK)+JAZ1(AD)组合均无蓝斑长出,但LOX(AD)+DAD1(BK)、LOX(BK)+DAD1(AD)、COI1(BK)+JAZ1(AD)、JAZ1(BK)+COI1(AD)有蓝斑出现,表明SmDAD1蛋白与SmLOX、SmCOI1蛋白与SmJAZ1蛋白均有相互作用。进一步通过原核表达试验验证,结果与酵母双杂交的一致。5.茄子SmDAD1启动子克隆和表达分析通过染色体步移法扩增获得SmDAD1启动子,全长746 bp,运用在线软件分析发现SmDAD1启动子上含有多个TATA-Box和CAAT-Box关键顺式作用元件,同时含有一系列光响应元件A-Box、G-Box、Box III、GATA-motif,激素调节相关的元件ABRE、GARE-motif,分生组织表达元件CAT-box、MYB结合位点等。GUS染色分析发现,SmDAD1在拟南芥茎中没有表达,在根、叶片和花药中都有表达。用不同植物激素喷施转基因幼苗发现MeJA、ABA、GA、SA、IAA和ACC均可以不同程度诱导GUS的表达。其中,MeJA和ABA诱导GUS的表达极显着,GA、SA、IAA和ACC诱导GUS的表达显着。6.LOX、JAR1、COI1、JAZ1蛋白与SmDAD1启动子互作分析酵母单杂交鉴定发现,Y1H(prDAD1+LOX)、Y1H(prDAD1+JAR1)、Y1H(prDAD1+COI1)和Y1H(prDAD1+JAZ1)不能在SD∕-Leu∕AbA400上长出白色菌斑,表明LOX、JAR1、COI1、JAZ1蛋白与SmDAD1启动子无法发生相互作用。双萤光素酶系统试验得到的结果与酵母单杂交试验相一致。
李鹏飞[8](2019)在《甘蓝型油菜菘油CMS恢复系及白菜-黑芥附加系的创建及遗传研究》文中提出单体异源染色体附加系(MAALs)是作物育种中物种间转移有利基因和性状的重要桥梁材料,也是解析供体种基因组、探究物种亲缘关系的重要工具。前人通过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2n=38,AACC)与药用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2n=14,II)的体细胞杂种与甘蓝型油菜的连续回交,一方面培育出雄蕊心皮化的甘蓝型油菜“菘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inap CMS),另一方面创建了附加单条菘蓝染色体的一整套甘蓝型油菜-菘蓝单体异附加系(MAALs Ma-Mg),并发现MAAL Me的菘蓝染色体携带有“菘油”CMS的恢复基因。本研究从形态、细胞学、分子标记等方面对MAAL Me的自交后代进行分析,以选育菘蓝染色体上的恢复基因渗入甘蓝型油菜而产生的“菘油”CMS的恢复系;另外,通过白菜(Brassica rapa L.,2n=20,AA)与黑芥(B.nigra(L.)Koch,2n=16,BB)的三倍体杂种(AAB)与白菜连续回交,创建整套的白菜-黑芥单体异附加系。主要结果如下:1. 甘蓝型油菜inap CMS恢复系的培育将甘蓝型油菜-菘蓝单体附加系(MAAL Me)的自交后代进行小孢子培养,共获得625个再生植株,其中加倍成功192株。加倍成功的植株中140株表现出雄蕊心皮化,其他52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雄蕊发育,大部分为较正常的四强雄蕊和两个很小的短雄蕊,只有很少植株表现出发育良好的6个雄蕊。52个可育单株分别与inap CMS进行测交,获得的F1与相应的可育DH株系、保持系甘蓝型油菜华双3号和inap CMS在武汉、西宁、长沙和成都四地进行多年多点育性考察,最终选育出一个恢复力强的恢复系,命名为恢39。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菘蓝着丝粒引物及染色体e特异SSR分子标记检测,均表明恢39中不存在整条菘蓝染色体e;而AFLP标记分析结果显示有来自菘蓝染色体e的片段渗入。表型上,恢39表现菘蓝染色体e决定的褐色花药性状,恢39与inap CMS的杂种及F2群体中的可育单株也表现该特性。恢39的硫苷组分与保持系华双3号基本一致,但硫苷总含量远高于华双3号,主要是2-羟基-3-丁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含量升高,为菘蓝三类组分中的两个,故推测控制这两类硫苷合成的基因可能来自菘蓝。在含有820个单株的F2分离群体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比例为3:1(χ2=0.08,p<0.01),说明恢复基因为单显性基因。恢39的选育实现了甘蓝型油菜inap CMS的三系配套,可用于油菜杂交种生产。2. 白菜-黑芥单体附加系的建立以实验室他人合成的白菜与黑芥三倍体杂种(2n=28,AAB)为母本,与亲本白菜多代回交,利用FISH技术及SSR分子标记,在BC2-BC5后代中筛选全套的白菜-黑芥单体附加系(2n=21,AA+1B1-8)。在B1-B5单体附加系减数分裂终变期的花粉母细胞中,B基因组染色体多以单价体(10ⅡAA+1ⅠB)的形式存在,单价体频率为82.93%-89.74%,平均85.92%;少数B基因组染色体以三价体(9ⅡAA+1ⅠⅡAAB)的形式存在,频率为10.26%-17.07%,平均14.08%。黑芥B1-B5染色体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均较低(2.70%-20.83%),平均为13.30%;雄配子传递率变幅为1.22%-11.76%,平均为7.12%。除了B2的雌配子传递率小于雄配子传递率外,其他4 条染色体雌配子传递率均高于雄配子传递率。不同染色体的配子传递率也存在差异,其中B1和B5的雌配子传递率最高(20.83%,20.35%),B2最低(2.70%);B1的雄配子传递率最高(11.76%),B4最低(1.22%)。FISH分析还发现B2染色体上没有45S r DNA位点,而B4染色体上存在45S r DNA位点。同时也对B3染色体上的45S r DNA位点和B5染色体上的5S r DNA位点进行了验证。形态上,附加系表现出一些明显来自黑芥的表型或者由A、B基因组互作产生的新表型,如B3单体附加系的紫色表型;B1、B3和B5单体附加系的黄色种皮等。白菜-黑芥单体附加系可用于完善黑芥基因组信息、研究物种亲缘关系及优良性状在育种中的应用。
朱世杨[9](2019)在《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花椰菜年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近年来单位面积产量呈现下降趋势。花椰菜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利用CMS是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花椰菜没有自身的CMS,同时面临着杂交亲本遗传背景狭窄、杂交配组盲目性大等瓶颈问题。本研究运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65份花椰菜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按照NCⅡ设计,研究了6个不同来源的花椰菜CMS对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细胞质效应、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等,以期为花椰菜杂种优势育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指导育种实践。主要结果如下:1.165份自交系基于30个表型性状中10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23.0%,变幅13.7%42.6%;20个质量性状的平均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为0.97,变幅0.211.57;UPMGA聚类可分为6大类,不同类群在花球熟期、株幅、叶色、叶面蜡粉和花球重等性状上遗传差异较大。基于43对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到111个等位基因(Na),平均2.581个,多态性位点26个;有效等位基因(Ne)变幅1.0193.200个,平均1.599个;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变幅0.0541.215,平均0.517;PIC值变幅0.0190.687,平均0.316;Nei’s遗传距离变幅0.000.67,平均0.30;NJ聚类和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均可分为4大类,不同类群在品种的来源地和花球熟期方面复杂多样。表型性状欧氏距离矩阵与SSR标记Nei’s距离矩阵间的相关系数很小(r=0.0406)。表明165份自交系具有较为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但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较低,杂交育种中应尽可能选择不同类群亲缘关系较远、性状差异较大的优良自交系作为配组的亲本。2.利用来自油菜、甘蓝等的6个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与5个父本杂交配制了30个成对F1杂种,研究表明,不育细胞质对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同时存在正、负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组合特异性。来自油菜的CMS对生育期和叶片数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来自甘蓝的CMS对花球重和维生素C含量呈显着正效应,但对叶绿素含量呈显着负效应;来自花椰菜的CMS对生育期和维生素C含量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表明,6个不同来源的CMS中没有一种细胞质在所有性状上的效应都是理想的,但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杂交父本核来减轻或克服不育细胞质对相应性状的不良效应。3.利用上述6个不同来源CMS系与8个父本杂交配制了48个F1杂种,分析表明,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有正有负。其中,中亲优势花球重平均12.63%,变幅-43.46%83.09%,24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平均16.77%,变幅-48.50%153.93%,25个组合达到显着。超亲优势花球重变幅-46.01%60.60%,10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变幅-61.56%134.24%,16个组合达到显着。表明不同CMS应用于杂种优势对产量及品质性状具有明显的组合间差异性。在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SH120A、XG108A和YDSL60A,父本是SH120、Shanghai80、R4和R132;在品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TDXG100A、NB65A和XG108A,父本是SM80和SH120。综合产量及品质性状,SH120A/Shanghai80、XG108A/SH120和YDSL60A/R132是较优的组合。4.通过配合力与F1观测值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极显着正相关;花球横径、花球纵径和维生素C含量与不育系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与组合SCA效应值均极显着正相关;且花球重及维生素C含量等5个性状与不育系GCA的相关系数大于与父本GCA的。通过配合力与F1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的中亲优势或超亲优势与不育系GCA或(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的中亲优势与父本GCA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中亲及超亲优势均与组合SCA极显着正相关。表明,花椰菜杂种F1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5.分析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中亲优势、超亲优势间的相关性发现,结合亲本的表型及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可以对F1的花球横径、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但不能对花球重、花球纵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6.CMS对花球产量品质相关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间相关不显着,而对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细胞质效应与组合SCA间极显着正相关。表明CMS细胞质效应与亲本GCA之间相对独立,但与组合品质性状的SCA关系密切,印证了父本核对杂交后代的作用,也为不同来源CMS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可能。综上,利用油菜、甘蓝等胞质不育材料核置换育成的不同花椰菜CMS对多个农艺及品质性状表现出负效应,但可以通过杂交父本核来改善细胞质的不良效应。且不同CMS配组F1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优势组合中至少要包含一个较高的GCA或SCA,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
吴晓凤[10](2019)在《新型白花甘蓝雄性不育机理及其杂交组合筛选》文中研究表明结球甘蓝是我国重要十字花科的蔬菜作物,在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等性状上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是甘蓝杂种一代的种子生产的重要途径。本试验所用的甘蓝雄性不育系MS03是利用新发现雄性不育材料与白花甘蓝回交转育而成的新型雄性不育系,花瓣颜色为白色,植株不育度100%,可在良种繁育中做为一种标记性状。为使该材料能够尽早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明确其不育机理,本试验对新型白花甘蓝雄性不育系MS03及其保持系WY03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等方面研究并利用不育系MS03选配优良组合,结果如下:1、不育系MS03与保持系WY03花器官差异主要在花瓣和花药方面。不育系花瓣体积较小且形态皱缩。保持系花丝生长迅速,高于柱头,花药饱满能开裂散出金黄色的花粉。不育系丝生长缓慢,花药收缩干瘪,无花粉粒散出,不育性彻底。2、不育系MS03与保持系WY03同工酶存在差异。ATP同工酶差异主要体现在小花蕾和中花蕾中。POD同工酶差异主要在酶活性强弱和不同器官器官的差异表达上,无明显谱带增减现象。保持系花朵中的EST酶同工酶活性明显高于不育系。3、不育系MS03花药败育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绒毡层细胞体积增大,向内延伸挤压四分体,最终绒毡层与小孢子在药室中解体。一种是绒毡层细胞降解延迟,与药室内壁分离,小孢子无法被释放,内溶物降解,最终与绒毡层包裹在一起退化。4、不育系MS03的13个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间存在一定差异,中心柱长和球宽变异系数较大。MS03×P12和MS03×P15在多个产量性状上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并且综合性状优良,应用潜力大。最佳组合是MS03×P12,综合性状表现最好,产量最高。
二、温度对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度对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小麦K-TCMS育性转换相关基因的鉴定及lncRNA MSTRG.224114调控其育性转换的功能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温敏雄性不育及其研究进展 |
1.1.1 植物雄性不育类型 |
1.1.2 植物温敏雄性不育的原因 |
1.1.3 植物温敏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 与雄蕊发育相关的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
1.2.1 HSF基因家族与植物雄性不育 |
1.2.2 PG基因家族与植物雄性不育 |
1.2.3 INV基因家族与植物雄性不育 |
1.3 植物非编码基因与育性调控 |
1.3.1 lncRNA的特征和分类 |
1.3.2 lncRNA的作用模式 |
1.3.3 植物miRNA的生物合成 |
1.3.4 miRNA的作用机制 |
1.3.5 植物lncRNA和 miRNA参与雄性育性调控的研究进展 |
1.4 植物miRNA408 与雄性育性调控 |
1.4.1 植物miR408 的研究基础 |
1.4.2 植物miR408 在育性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5.1 目的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因家族系统分析鉴定KTM3315A育性转换相关候选基因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全基因组鉴定小麦HSF、PG、INV家族成员 |
2.2.2 小麦HSF、PG、INV三家族的系统发育分析 |
2.2.3 基因家族的重复事件分析 |
2.2.4 基因结构和氨基酸保守结构域鉴定 |
2.2.5 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识别、基因GO功能注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
2.2.6 小麦HSF、PG、INV三家族成员的RNA-seq分析 |
2.2.7 穗特异性基因的荧光定量PCR验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麦HSF基因家族的系统分析 |
2.3.2 小麦PG基因家族的系统分析 |
2.3.3 小麦INV基因家族的系统分析 |
2.3.4 小麦HSF、PG和 INV基因家族中育性相关基因的鉴定 |
2.4 讨论与结论 |
2.4.1 小麦HSF、PG、INV基因家族的扩张与全基因组复制密切相关 |
2.4.2 串联重复揭示PG和INV基因的非剂量敏感特征 |
2.4.3 TaHsf A2 可能通过调节HSP70 的表达影响小麦花药发育 |
2.4.4 四个TaPG可能参与小麦花药发育的三个关键过程 |
2.4.5 TaCWINV受温度调控通过影响绒毡层功能 |
第三章 lncRNA-seq揭示KTM3315A育性转换相关候选lncRNA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RNA的提取、检测和文库构建及测序 |
3.2.2 原始数据的质控和过滤 |
3.2.3 测序数据的比对和组装 |
3.2.4 转录本的定量和差异表达分析 |
3.2.5 鉴定lncRNA |
3.2.6 预测lncRNA靶基因 |
3.2.7 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KTM3315A中 lncRNA的全局鉴定 |
3.3.2 差异表达lncRNA的鉴定 |
3.3.3 差异表达lncRNA的功能预测 |
3.3.4 雄性育性相关候选基因的互作lncRNA鉴定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lncRNA的分类是功能研究的基础 |
3.4.2 KEGG通路的富集有助于推测lncRNA的功能 |
3.4.3 lncRNA MSTRG.224114 具有多个trans靶基因 |
第四章 lncRNA MSTRG.224114和TaCWINV53对KTM3315A育性调控的功能验证 |
4.1 试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目的基因克隆和分析 |
4.2.2 大麦条纹花叶病毒侵染小麦 |
4.2.3 目的蛋白的GFP亚细胞定位 |
4.2.4 基因的启动子分析和GUS组织定位 |
4.2.5 lncRNA的结构分析 |
4.2.6 lncRNA的显色原位杂交 |
4.2.7 目的基因的功能验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MSTRG.224114和TaCWINV53 的克隆 |
4.3.2 MSTRG.224114 的结构分析 |
4.3.3 MSTRG.224114在KTM3315A花药中的表达位置分析 |
4.3.4 TaCWINV53 的亚细胞定位 |
4.3.5 TaCWINV53 的组织定位和启动子分析 |
4.3.6 TaCWINV53和MSTRG.224114 的功能验证 |
4.4 讨论与结论 |
4.4.1 MSTRG.224114 可能是Ta CWINV53 的转录增强子 |
4.4.2 TaCWINV53 可能响应光照、温度和干旱胁迫 |
4.4.3 BSMV:TaCWINV53和BSMV:MSTRG.224114 通过干扰绒毡层功能影响花药育性 |
第五章 TaCWINV53 通过抑制tae-miR408 调控KTM3315A雄性育性的功能解析 |
5.1 试验材料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预测互作miRNA |
5.2.2 候选miRNA的表达量分析 |
5.2.3 候选miRNA的过表达功能验证 |
5.2.4 miRNA与 mRNA的互作鉴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TaCWINV53 的互作miRNA预测 |
5.3.2 tae-miR408 的前体序列克隆 |
5.3.3 tae-miR408 的过表达功能验证 |
5.3.4 TaCWINV53与tae-miR408 的互作验证 |
5.3.5 tae-miR408 的靶基因鉴定和分析 |
5.3.6 MSTRG.224114 联合多分子调控KTM3315A雄性育性的机制模型构建 |
5.4 讨论与结论 |
5.4.1 tae-miR408 的过表达依赖于Dicer酶的识别剪切 |
5.4.2 TaCWINV53和tae-miR408 存在双向调控 |
5.4.3 蓝铜蛋白的下调导致BSMV:MSTRG.224114 花粉内壁异常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略缩词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辣椒雄性不育的选育及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辣椒雄性不育选育及在杂种优势上的应用 |
1.1 核不育型(GMS)选育及在杂种优势上的应用 |
1.2 质核互作型(CMS)选育及在杂种优势上的应用 |
1.2.1 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选育 |
1.2.2 恢复系的选育 |
1.2.3 质核互作不育型在杂种优势的应用 |
2 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 |
3 辣椒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 |
4 辣椒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 |
5 辣椒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 |
5.1 不育基因(片段)与保持基因(片段)定位及连锁标记的开发 |
5.1.1 核不育基因的定位与连锁标记的开发 |
5.1.2 胞质不育基因(片段)连锁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
5.2 恢复基因定位及连锁标记的开发 |
5.3 基因克隆及表达 |
6 展望 |
(4)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定位及表达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雄性不育基因定位及克隆 |
1.1.1 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定位及克隆 |
1.1.2 细胞质雄性雄性不育基因定位及克隆 |
1.1.3 生理型雄性不育基因定位及克隆 |
1.1.4 利用极端个体+混池定位基因 |
1.1.5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定位 |
1.2 植物雄性不育机制 |
1.2.1 花药结构和生理过程与雄性不育 |
1.2.2 基因表达差异与雄性不育 |
1.2.3 非编码RNA与雄性不育 |
1.2.4 DNA甲基化与雄性不育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3.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YS3038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败育的细胞学特征及育性转换时期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YS3038不育系外部形态观察 |
2.2.2 YS3038 不育系小孢子DAPI染色观察 |
2.2.3 YS3038不育系花药扫描电镜观察 |
2.2.4 YS3038不育系花药亚显微结构观察 |
2.2.5 YS3038不育系花药超显微结构观察 |
2.2.6 YS3038不育系育性转换时期确定 |
2.3 小结 |
第三章 YS3038小麦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定位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YS3038/许科129F2表型鉴定 |
3.2.2 小麦660K芯片SNP位点分布统计 |
3.2.3 利用小麦660K芯片定位YS3038温敏不育基因 |
3.2.4 YS3038不育基因的定位区间确定和候选基因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YS3038温敏雄性不育基因表达差异和基因功能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YS3038 不育系m RNA分析 |
4.2.2 YS3038不育系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4.2.3 YS3038 不育系差异表达基因的q PCR分析 |
4.2.4 1B染色体YS3038不育基因定位区间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4.2.5 能量代谢通路基因对YS3038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的调控机制 |
4.2.6 重要通路基因的BSMV-VIGS沉默验证 |
4.3 小结 |
第五章 非编码RNA对YS3038温敏雄性不育的调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YS3038 不育系lnc RNA分析 |
5.2.2 YS3038 不育系circ RNA分析 |
5.2.3 YS3038 不育系miRNA分析 |
5.2.4 YS3038 育性转换ce RNA调控网络分析 |
5.2.5 非编码RNA对YS3038育性转换的调控模式 |
5.3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b HLH转录因子与YS3038 雄性育性的相关性 |
6.2 乌氏体发育异常与YS3038雄性不育的关系 |
6.3 淀粉和蔗糖代谢对YS3038雄性育性的影响 |
6.4 三羧酸循环与YS3038雄性不育的相关性 |
6.5 氧化磷酸化和ATP含量与YS3038雄性不育的相关性 |
6.6 铁青色模块基因对YS3038雄性不育的影响 |
6.7 定位区域的差异表达基因对YS3038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
6.8 miRNA或 miRNA家族在小麦雄性不育及育性转换中的作用 |
6.9 非编码RNA对YS3038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的调控作用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不育特性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概况 |
1.1.1 植物雄性不育的起源 |
1.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 |
1.1.3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 |
1.1.4 花粉发育与雄性不育形成机制 |
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
1.2.1 雄性不育与物质代谢 |
1.2.2 雄性不育与能量代谢 |
1.2.3 雄性不育与活性氧代谢 |
1.2.4 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 |
1.3 植物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相关基因 |
1.3.2 拟南芥花药和花粉发育相关基因 |
1.4 植物雄性不育的转录组分析 |
1.4.1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 |
1.4.2 RNA-seq技术测序流程 |
1.4.3 RNA-seq技术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应用 |
1.5 西瓜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 |
1.5.1 西瓜雄性不育的类型及遗传研究 |
1.5.2 西瓜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育株与可育株花的形态特征 |
2.2.2 可育株花药发育过程 |
2.2.3 不育株花药发育过程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取样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花蕾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3.2.2 花蕾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化 |
3.2.3 花蕾活性氧含量的变化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雄性不育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
3.3.2 雄性不育与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关系 |
3.3.3 雄性不育与活性氧含量的关系 |
第四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与物质代谢的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取样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蕾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4.2.2 花蕾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雄性不育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关系 |
4.3.2 雄性不育与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关系 |
第五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取样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花蕾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
5.2.2 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
5.2.3 花蕾中内源激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
5.3 讨论与结论 |
5.3.1 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
5.3.2 雄性不育与激素比值的关系 |
第六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花蕾转录组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取样 |
6.1.3 文库建立和RNA-Seq分析 |
6.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6.1.5 qRT-PCR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
6.2.2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分类 |
6.2.3 植物内源激素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6.2.4 花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6.2.5 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相关基因 |
6.2.6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6.3 讨论 |
6.3.1 转录组测序数据和花药发育相关的DEGs |
6.3.2 内源激素相关的DEGs |
6.3.3 转录因子相关的DEGs |
6.4 结论 |
第七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候选基因区段的预测与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取样 |
7.1.3 文库建立和RNA-Seq分析 |
7.1.4 SNP标记检测 |
7.1.5 关联分析 |
7.1.6 候选区域基因的功能注释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SNP检测 |
7.2.2 BSR关联分析 |
7.2.3 候选区域内基因功能注释 |
7.3 讨论与结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油菜Nsa CMS不育基因的鉴定及败育机理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1 前言 |
1.1 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
1.1.1 孢子体不育与配子体不育 |
1.1.2 细胞质来源 |
1.2 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特征及鉴定方法 |
1.2.1 不育基因的特征 |
1.2.2 表达分析鉴定不育基因 |
1.2.3 遗传转化验证 |
1.3 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研究进展 |
1.4 课题由来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表达载体和菌株 |
2.3 实验方法 |
2.3.1 植物材料DNA提取 |
2.3.2 RNA的提取 |
2.3.3 cDNA一链合成 |
2.3.4 线粒体基因荧光定量分析 |
2.3.5 RNA印记(Northern Blot)分析 |
2.3.6 原核表达分析 |
2.3.7 活性氧(ROS)检测 |
2.3.8 亚细胞定位 |
2.3.9 遗传载体构建及转化实验 |
2.3.10 转录组分析 |
2.3.11 电镜半薄切片观察 |
2.3.12 基因及基因的组分析 |
3 结果 |
3.1 油菜Nsa CMS不育系的表型及细胞学观察 |
3.1.1 油菜Nsa CMS不育系表型观察 |
3.1.2 油菜Nsa CMS不育系的败育时期观察 |
3.2 Nsa CMS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分析 |
3.2.1 线粒体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3.2.2 Nsa CMS功能基因来源分析 |
3.2.3 Nsa CMS多种线粒体单倍型(mitotype)分析 |
3.2.4 Nsa CMS线粒体基因组进化分析 |
3.2.5 Nsa CMS与保持系中差异开放阅读框的鉴定 |
3.3 Nsa CMS不育关联基因的鉴定 |
3.3.1 候选不育基因的RT-PCR鉴定 |
3.3.2 候选不育基因的进化分析 |
3.3.3 Northern Blot分析候选不育基因的表达 |
3.3.4 候选不育基因的毒性分析 |
3.3.5 三个候选不育基因遗传转化分析 |
3.4 orf346基因研究及标记开发 |
3.4.1 orf346同nad3和rps12 共转录 |
3.4.2 ORF346的亚细胞定位 |
3.4.3 orf346表达对大肠杆菌致毒性研究 |
3.4.4 orf346与活性氧之间的关系 |
3.4.5 orf346 导致ATP生成减少 |
3.4.6 orf346对油菜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 |
3.4.7 orf346标记开发 |
3.5 Nsa CMS败育机理研究 |
3.5.1 Nsa CMS败育同活性氧之间的关系 |
3.5.2 Nsa CMS同激素之间的关系 |
3.5.3 Nsa CMS败育同线粒体功能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 |
3.5.4 Nsa CMS同保持系功能基因的差异分析 |
3.5.5 Nsa CMS转录组分析 |
4 讨论 |
4.1 Nsa CMS线粒体基因组组成 |
4.2 orf346为Nsa CMS的不育基因 |
4.3 ORF346是具有毒性的线粒体膜蛋白 |
4.4 Nsa CMS与活性氧积累有关 |
4.5 Nsa CMS败育与能量下降有关 |
4.6 Nsa CMS同激素的关系 |
4.7 总结和展望 |
5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部分实验的详细操作步骤 |
一、DNA提取步骤 |
二、RNA的提取步骤 |
四、Western blot操作步骤 |
五、拟南芥转化实验 |
六、甘蓝型油菜遗传转化 |
附录2 部分实验所需试剂配方 |
附录3 实验所需引物列表 |
附录4 作者简介和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或者会议摘要 |
致谢 |
(7)功能性雄性不育茄子不育相关基因的筛选及互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
1.1.1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及特征 |
1.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生物学特征 |
1.1.3 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研究 |
1.2 茄子雄性不育研究概况 |
1.2.1 茄子雄性不育的遗传特性研究 |
1.2.2 茄子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
1.2.3 功能型雄性不育茄子的研究 |
1.3 花药开裂的研究进展 |
1.3.1 水通道蛋白参与花药开裂 |
1.3.2 激素参与并调节植物花药开裂 |
1.4 转录组学简介 |
1.5 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5.1 酵母双杂交系统 |
1.5.2 GST pull-down |
1.6 DNA-蛋白互作的研究方法 |
1.6.1 酵母单杂交系统 |
1.6.2 Dual-Glo?荧光素酶检测系统 |
1.7 实时荧光定量PCR应用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技术路线 |
第3章 功能性雄性不育茄子转录组分析 |
3.1 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试验试剂 |
3.1.3 主要试验仪器 |
3.2 方法 |
3.2.1 茄子花药总RNA的提取 |
3.2.2 茄子花药总RNA的浓度、纯度和完整性检测 |
3.2.3 转录组测序文库制备 |
3.2.4 转录组测序 |
3.2.5 测序数据处理及分析 |
3.2.6 茄子转录组功能注释及代谢通路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F142和S12茄子花药形态学分析 |
3.3.2 转录组测序产量统计、质量评价及组装结果 |
3.3.3 GO功能分类 |
3.3.4 KEGG通路分类分析 |
3.4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4.1 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筛选 |
3.4.2 差异表达基因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第4章 SmLOX、SmDAD1、SmJAR1、SmCOI1、SmJAZ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4.1 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主要试验仪器 |
4.2 方法 |
4.2.1 试验试剂的配置 |
4.2.2 茄子花药总RNA的提取 |
4.2.3 茄子花药总RNA的浓度、纯度和完整性检测 |
4.2.4 茄子花药第一链cDNA的合成 |
4.2.5 引物设计 |
4.2.6 茄子SmLOX、SmDAD1、SmJAR1、SmCOI1和SmJAZ1基因的克隆 |
4.2.7 目的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8 qRT-PCR分析 |
4.2.9 SmLOX、SmDAD1、SmJAR1、SmCOI1和SmJAZ1基因在不同材料花药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SmLOX、SmDAD1、SmJAR1、SmCOI1和SmJAZ1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2 SmLOX、SmDAD1、SmJAR1、SmCOI1和SmJAZ1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5章 茄子SmCOI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5.1 实验材料 |
5.1.1 植物材料 |
5.1.2 载体和菌株 |
5.1.3 实验仪器 |
5.1.4 实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引物设计 |
5.2.2 构建重组质粒 |
5.2.3 农杆菌感受态LBA4404的制备 |
5.2.4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感受态LBA4404 |
5.2.5 农杆菌介导烟草叶片瞬时表达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亚细胞定位重组载体的构建 |
5.3.2 烟草叶片中的定位分析 |
第6章 SmLOX、SmDAD1、SmJAR1、SmCOI1、SmJAZ1蛋白互作检测 |
6.1 材料 |
6.1.1 植物材料 |
6.1.2 菌种及载体 |
6.1.3 试验试剂 |
6.2 方法 |
6.2.1 试剂配制 |
6.2.2 引物设计 |
6.2.3 酵母双杂交鉴定蛋白互作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酵母双杂交鉴定SmLOX、SmDAD1、SmJAR1、SmCOI1、SmJAZ1蛋白之间相互作用 |
6.3.2 Pull-down鉴定SmLOX、SmDAD1、SmJAR1、SmCOI1、SmJAZ1蛋白之间的互作 |
第7章 SmDAD1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
7.1 材料 |
7.1.1 植物材料 |
7.1.2 菌株及载体质粒 |
7.1.3 试验试剂 |
7.1.4 主要试验仪器 |
7.2 方法 |
7.2.1 茄子花药gDNA的提取 |
7.2.2 茄子SmDAD1启动子克隆的引物设计 |
7.2.3 SmDAD1启动子的克隆 |
7.2.4 目的序列的片段回收 |
7.2.5 目的序列的连接与转化 |
7.2.6 目的序列的检测 |
7.2.7 SmDAD1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的分析 |
7.2.8 prSm DAD1::GUS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
7.2.9 prSm DAD1::GUS融合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及其阳性植株的鉴定 |
7.2.10 阳性植株GUS组织化学染色 |
7.2.11 不同外源激素处理下转基因拟南芥GUS基因的表达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SmDAD1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鉴定 |
7.3.2 SmDAD1启动子片段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7.3.3 转prSm DAD1::GUS拟南芥的筛选及获得 |
7.3.4 转基因植株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
7.3.5 转Sm DAD1启动子拟南芥中GUS基因在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 |
第8章 SmLOX、SmJAR1、SmCOI1、SmJAZ1蛋白与Sm DAD1 启动子互作分析 |
8.1 材料 |
8.1.1 植物材料 |
8.1.2 菌种及载体 |
8.1.3 试验试剂 |
8.1.4 主要仪器 |
8.2 方法 |
8.2.1 试验试剂的配制 |
8.2.2 引物设计 |
8.2.3 酵母单杂交检测SmLOX、SmJAR1、SmCOI1、SmJAZ1 蛋白与SmDAD1启动子相互作用 |
8.2.4 双萤光素酶系统鉴定SmLOX、SmJAR1、SmCOI1、SmJAZ1蛋白与SmDAD1启动子相互作用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酵母单杂交系统鉴定SmLOX、SmJAR1、SmCOI1、SmJAZ1蛋白与SmDAD1启动子相互作用 |
8.3.2 双萤光素酶系统鉴定SmLOX、SmJAR1、SmCOI1、SmJAZ1蛋白与SmDAD1启动子相互作用 |
第9章 讨论 |
第10章 结论 |
10.1 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筛选 |
10.2 茄子JA途径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10.3 茄子SmCOI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10.4 SmLOX、SmDAD1、SmJAR1、SmCOI1和SmJAZ1蛋白互作分析 |
10.5 茄子SmDAD1启动子克隆和活性分析 |
10.6 SmLOX、SmJAR1、SmCOI1、SmJAZ1 蛋白与SmDAD1启动子互作分析80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甘蓝型油菜菘油CMS恢复系及白菜-黑芥附加系的创建及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远缘杂交与异源多倍体 |
1.2 芸薹属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
1.2.1 芸薹属简介 |
1.2.2 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2.2.1 远缘杂交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 |
1.2.2.2 远缘杂交转入抗性基因 |
1.2.2.3 远缘杂交导入优良农艺性状 |
1.2.2.4 远缘杂交创建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
1.3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 |
1.3.1 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 |
1.3.2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 |
1.4 植物单体异附加系研究概况 |
1.4.1 单体异附加系 |
1.4.2 单体异附加系的培育方法 |
1.4.3 单体异附加系的鉴定 |
1.4.3.1 形态学鉴定 |
1.4.3.2 生化标记鉴定 |
1.4.3.3 分子标记鉴定 |
1.4.3.4 细胞学标记鉴定 |
1.4.4 单体异附加系的应用策略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以附加系为桥梁选育甘蓝型油菜inap CMS的恢复系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细胞学观察 |
2.2.3 花粉育性观察 |
2.2.4 小孢子培养 |
2.2.4.1 选蕾 |
2.2.4.2 消毒 |
2.2.4.3 抽提小孢子 |
2.2.4.4 加倍培养 |
2.2.4.5 胚诱导培养 |
2.2.4.6 再生苗培养 |
2.2.4.7 倍性检测 |
2.2.5 田间实验与性状考察 |
2.2.6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7 原位杂交 |
2.2.7.1 探针标记和封阻DNA的制备 |
2.2.7.2 原位杂交制片 |
2.2.7.3 原位杂交 |
2.2.7.4 拍照保存和图片处理 |
2.2.8 SSR分析 |
2.2.8.1 PCR反应体系 |
2.2.8.2 PCR程序及琼脂糖凝胶检测 |
2.2.9 AFLP分析 |
2.2.9.1 DNA酶切与连接 |
2.2.9.2 预扩增 |
2.2.9.3 选择性扩增 |
2.2.9.4 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检测 |
2.2.10 品质分析 |
2.2.11 恢复基因的BSA重测序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菘油”CMS恢复系的选育 |
2.3.2 恢39的表型特征 |
2.3.2.1 恢39的苗期形态特征 |
2.3.2.2 恢39的成株期形态特征及产量相关农艺性状 |
2.3.2.3 恢39的花器官形态及自交结实 |
2.3.3 恢39的普通细胞学和原位杂交分析 |
2.3.4 恢39的SSR和 AFLP分析 |
2.3.5 恢39种子脂肪酸及硫苷组成分析 |
2.3.6 恢复基因的遗传模式分析和初定位 |
2.4 讨论 |
2.4.1 甘蓝型油菜inap CMS恢复系的创建 |
2.4.2 恢复系恢39中来自菘蓝的性状 |
2.4.3 甘蓝型油菜inap CMS恢复系恢39 的应用 |
3 全套白菜-黑芥单体异附加系的创建及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3 SSR分子标记鉴定 |
3.2.3.1 PCR反应体系 |
3.2.3.2 PCR程序及琼脂糖凝胶检测 |
3.2.4 染色体计数和染色体行为观察 |
3.2.5 花粉育性观察 |
3.2.6 茎尖培养 |
3.2.7 原位杂交 |
3.2.7.1 探针的制备 |
3.2.7.2 双色原位杂交 |
3.2.8 表型考察 |
3.2.9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白菜-黑芥单体附加系的创建 |
3.3.2 黑芥染色体的雌雄配子传递率 |
3.3.3 MAALs的细胞学分析 |
3.3.4 黑芥B基因组rDNA位点定位 |
3.3.5 白菜-黑芥MAALs的表型特征 |
3.3.6 B3植株的紫色表型 |
3.4 讨论 |
3.4.1 白菜-黑芥MAALs的创建 |
3.4.2 黑芥染色体在MAALs中的染色体行为及传递率 |
3.4.3 黑芥一些性状的染色体定位 |
3.4.4 白菜-黑芥MAALs的应用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致谢 |
(9)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花椰菜起源、分布与种质资源概况 |
1.1.1 花椰菜的起源 |
1.1.2 花椰菜种植与分布 |
1.1.3 我国花椰菜种质资源概况 |
1.2 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 |
1.2.2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
1.2.3 国内外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3.1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意义 |
1.3.2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方法 |
1.3.3 十字花科作物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3.4 花椰菜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4 花椰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1.4.1 杂种优势的概念 |
1.4.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1.4.3 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 |
1.4.4 国内外花椰菜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性状调查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椰菜自交系10 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2.2.2 花椰菜自交系20 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2.2.3 基于表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
2.2.4 基于表型数据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
2.2.5 基于表型性状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
2.3 讨论 |
2.3.1 花椰菜自交系的表型性状变异与遗传多样性 |
2.3.2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及评价利用 |
2.3.3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及评价利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DNA提取 |
3.1.3 SSR引物 |
3.1.4 PCR扩增 |
3.1.5 电泳检测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3.2.2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分析 |
3.2.3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
3.2.4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主成分分析 |
3.2.5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群体结构分析 |
3.2.6 基于SSR标记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
3.2.7 表型性状与SSR分子标记两种分析结果的比较 |
3.3 讨论 |
3.3.1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
3.3.2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 |
3.3.3 表型与分子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性状测定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115 个性状的一般效应 |
4.2.2 核背景对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影响 |
4.2.3 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
4.2.4 两个同质异核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
4.3 讨论 |
4.3.1 花椰菜CMS对多个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为负 |
4.3.2 花椰菜CMS负效应可通过杂交父本核背景改善 |
4.3.3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花椰菜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性状测定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父母本及杂种F1的性状表现 |
5.2.2 联合方差分析 |
5.2.3 配合力分析 |
5.2.4 杂种优势分析 |
5.2.5 杂种优势的预测 |
5.3 讨论 |
5.3.1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5.3.2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配合力的特点 |
5.3.3 配合力、遗传距离和不育胞质效应与杂种优势的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新型白花甘蓝雄性不育机理及其杂交组合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甘蓝雄性不育的类型及遗传机制 |
1.1.1 细胞核雄性不育 |
1.1.2 细胞质雄性不育 |
1.2 植物雄性不育同工酶的研究 |
1.2.1 酯酶(EST)同工酶 |
1.2.2 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 |
1.2.3 ATP同工酶 |
1.3 植物雄性不育花器形态学研究 |
1.4 植物雄性不育细胞学研究 |
1.5 结球甘蓝品种筛选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形态学研究方法 |
2.3.2 细胞学研究方法 |
2.3.3 同工酶研究方法 |
2.3.4 杂交选配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新型白花甘蓝雄性不育系MS03 及其保持系WY03 形态学研究 |
3.2 新型白花甘蓝雄性不育系MS03 及其保持系WY03 同工酶研究 |
3.2.1 ATP同工酶 |
3.2.2 脂酶同工酶 |
3.2.3 POD同工酶 |
3.3 新型白花甘蓝雄性不育系MS03 及保持系WY03 细胞学研究 |
3.3.1 新型白花甘蓝保持系WY03 花药发育过程 |
3.3.2 新型白花甘蓝不育系MS03 花药发育过程 |
3.4 新型白花甘蓝雄性不育系MS03 杂交组合的筛选 |
3.4.1 组合农艺性状分析 |
3.4.2 性状表型变异分析 |
3.4.3 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4.1 新型白花甘蓝MSO3 雄性不育机理 |
4.2 新型白花甘蓝不育系MSO3 组合筛选 |
第五章 讨论 |
5.1 雄性不育花药败育与绒毡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温度对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芸薹属植物PRX基因家族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D]. 王浩. 安徽农业大学, 2021
- [2]小麦K-TCMS育性转换相关基因的鉴定及lncRNA MSTRG.224114调控其育性转换的功能解析[D]. 叶佳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辣椒雄性不育的选育及利用研究进展[J]. 张锐,尚伟,许旭明. 分子植物育种, 2020(18)
- [4]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定位及表达调控研究[D]. 韩玉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5]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不育特性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D]. 王永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油菜Nsa CMS不育基因的鉴定及败育机理解析[D]. 桑世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7]功能性雄性不育茄子不育相关基因的筛选及互作分析[D]. 张少伟. 西南大学, 2020(01)
- [8]甘蓝型油菜菘油CMS恢复系及白菜-黑芥附加系的创建及遗传研究[D]. 李鹏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9]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D]. 朱世杨.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10]新型白花甘蓝雄性不育机理及其杂交组合筛选[D]. 吴晓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