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盖县复种栽培气象条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如萍,韦瑛,张国宏,陈光荣,张晓艳,王立明[1](2020)在《甘肃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途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甘肃省地形狭长,生态多样且耕作制度复杂。大豆曾是甘肃省重要作物之一,但目前大豆相关产业发展缓慢。本文对甘肃省大豆的生产近况、主栽品种及相关种植技术进行综合阐述,并结合甘肃省目前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吴冬霞[2](2020)在《浙西建德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研究(1700-1978)》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发展的不均衡性,全球土地利用方式不断转换,并引起土地覆被在不同时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山区作为全球生态脆弱区,对人类活动的反应比其它地形区更强烈,山区环境变化推动了全球环境变化的速度,且增加其复杂性,而这将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近300年来,在人口、政策、技术等因素的作用下,浙西山区的土地利用及覆被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不仅改变了浙西山区的环境,且以流域整体性来看这会对浙东以至长三角地区的环境与生产都会产生影响。因此为深入理清浙西山区环境变化的历史进程及其驱动力机制,本文综合利用人类学和历史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浙西的山地中小流域为研究范围,通过对流域和聚落两个尺度的自然和人文驱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分析,重建历史时期山地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历史进程。全文由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组成:第一章,重建了近300年来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与自然驱动力的关系。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口驱动力与历史时期流域土地开发的关系演变。第三章,主要探究对流域土地开发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驱动力因素。第四章,梳理了近300年来高垣溪流域的农田水利技术发展及其对土地开发的影响。
陈展图[3](2020)在《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休耕是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环境、维持和提升耕地地力、调整农业结构的一种耕作方式。长期以来,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粮食安全的“双重高压”下,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严重制约着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中国历史上建立了一套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但现代休耕制度的建设起步较晚,休耕的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透支严重、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对耕地利用与保护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同时指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2016年6月,农业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中国正式开启耕地休耕制度的探索和建设,并于当年在全国开展休耕试点7.73×104 hm2(116万亩)。石漠化区的云南省砚山县是国家首批休耕制度试点县,2016年休耕试点面积666.67hm2(1万亩),2017年增至1333.33 hm2(2万亩),云南省则增至13333.33 hm2(20万亩)。随着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工作走向深入,对于选择哪些耕地进行休耕、如何确定休耕规模、如何分区分类实施休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变得日益迫切。石漠化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生态保护和粮食保障矛盾突出,耕地长期处于高强度、超负荷利用状态,得不到休养生息,且已有的石漠化治理措施并未有效降低耕地利用强度,因此,石漠化区传统的耕地利用方式和治理方式未能从根本上实现耕地保护转型。休耕使耕地暂时退出生产领域,进行积极的休养生息,休耕结束后重新投入生产,是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手段,是维持石漠化区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平衡点。当前,我国休耕实行的是“中央统筹、省级负责、县级实施”的工作机制。但由于县级尺度研究的不足,给“县级实施”的休耕机制造成很多障碍,石漠化区在“县级实施”的过程中就暴露出休耕耕地选择的科学性、休耕规模的确定性、休耕政策的精准性不足等问题。同时,国家明确实行休耕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因此,休耕既要以生态安全、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为前提,又不能威胁区域粮食保障。本研究以石漠化区国家休耕制度试点县——砚山县为研究区域,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对砚山县25°以下的耕地地块进行休耕迫切度评价,以明确每块耕地休耕迫切情况;进而构建休耕规模预测模型,预测粮食保障约束下研究区2020年的休耕规模;最后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从乡镇和村两个层面进行休耕空间分区,实现对砚山县休耕区域空间的优化,为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和制定休耕规划计划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1)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基于脆弱性域图(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VSD)和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评价模型,从生态脆弱性和人地协调性两个维度,从暴露度(E)、敏感度(S)、耕地压力(P)和休耕响应(R)四个方面构建砚山县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依托ArcGIS平台,对砚山县25°以下的36806个耕地图斑进行休耕迫切度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按照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为5个等级。其中,综合得分在0.19660.2905为“不迫切”等级,面积9188.7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96%,图斑5818个,占图斑总个数的15.81%;综合得分在0.29050.3375为“一般迫切”等级,面积28725.1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1.76%,图斑971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6.39%;综合得分在0.33750.3830为“比较迫切”等级,面积48786.8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6.95%,图斑104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8.27%;综合得分在0.38300.4333为“非常迫切”等级,面积36456.3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7.61%,图斑776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1.09%;综合得分在0.43330.6214为“极度迫切”等级,面积8862.3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71%,图斑31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8.44%。结果表明,比较迫切、非常迫切和极度迫切三个等级共计94105.60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比重达71.28%。因此,砚山县耕地生态状况相对而言较为严峻,休耕迫切性较强,且应首先休耕生态脆弱、耕地本底条件差的耕地,同时兼顾农户休耕响应等社会经济因素。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能有效提高休耕地选择的客观性。(2)以县域粮食保障为约束,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粮播比、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需求量等因素,构建研究区目标年耕地保有量预测模型和休耕规模预测模型。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M(1,1)灰色模型和5种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回归、一次线性回归、对数回归、二次多项式回归和幂回归)分别对研究区目标年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和粮播比进行预测,结果分别为514882人、3988.20kg/hm2、234.83%和43.00%;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粮食自给率设置低自给率(80%)、中自给率(90%)和高自给率(100%)3档,对人均粮食需求量设置低需求(500 kg/人)、中需求(550 kg/人)和高需求(600 kg/人)3档,得到9种情景下研究区目标年的耕地保有量和可休耕规模,其中,低自给率、低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1.26%;高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1.89%。综合来看,研究区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1.89%61.26%。因此,休耕试点不会对砚山县粮食保障造成大的冲击,在当前的国家试点规模外,砚山县亦可安排较大规模的自主休耕。此外,结合耕地休耕迫切度,可得到各乡镇(村)的可休耕规模。休耕规模研究打破了休耕指标自上而下单向传递的局限性。(3)考虑在高粮食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以乡镇和村为单元进行休耕区域空间分区,实现休耕区域空间优化。发展出综合休耕指数(Comprehensive fallow index,CFI)概念,建立综合休耕指数计算模型,通过乡镇(村)休耕迫切度总和、乡镇(村)可休耕面积、乡镇(村)可休耕面积占辖区耕地面积比重3个指标,根据综合休耕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优先休耕区、重点休耕区、有条件休耕区、后备休耕区和不休耕区5种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差异化的休耕策略。(1)在乡镇尺度,优先休耕区只有维摩乡,重点休耕区包括平远镇、阿猛镇和阿舍乡,有条件休耕区包括八嘎乡、蚌峨乡和稼依镇,后备休耕区包括者腊乡、干河乡、盘龙乡和江那镇。(2)在村级尺度,优先休耕区包括2个村,重点休耕区包括12个村,有条件休耕区包括41个村(社区),后备休耕区包括35个村(社区),不休耕区包括8个村(社区)。通过将砚山县2016、2017年休耕试点区域与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砚山县休耕规划计划的制订提供决策参考,可为县域实施分区分类休耕、实现精准管理提供方案和策略,提高休耕的空间效率。综合上述研究,休耕迫切度评价、休耕规模预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是一个逻辑渐进的技术体系。论文的创新点:(1)基于生态安全视角评价了石漠化区地块尺度的耕地休耕迫切度,发展了石漠化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为石漠化区选择哪些耕地休耕、如何确定地块休耕次序提供了可行方法,有效避免了休耕耕地选择的主观性;(2)预测了不同粮食保障情景下的县域可休耕规模,结合休耕迫切度评价结果,反演出各乡镇和村的可休耕规模及其可休耕耕地的空间分布,实现了休耕规模“定量”与休耕耕地“定位”的统一,为进一步修正休耕空间布局提供了思路,为各乡镇和村进行休耕提供了规模依据和空间依据;(3)基于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双重约束,建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规则,从乡镇和村两级尺度划分不同类型的休耕区域,提出了不同类型休耕区域的休耕策略,解决了休耕地块空间分布与休耕规模相脱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县域范围内休耕区域的空间优化,为休耕空间分区,以及分区分类施策、实现精准管理提供了方法指引。总的来说,本研究在县域范围内为休耕耕地选择(在哪休耕及其次序)、休耕规模调控(休耕多少)、休耕分区布局(如何分区休耕)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论,发展了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方法,丰富了土地利用分区理论,亦可为县域休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王刚[4](2019)在《西南山区农业产业扶贫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云阳县种植养殖业为例》文中提出贫困作为世界性问题,长期困扰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基数大、占比高,解决好中国贫困线以下人口的减贫问题,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农业大国,且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农业生产是中国农民主要的生产方式,农业产出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农业产业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帮扶成效对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分析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显示,有关农业产业扶贫的相关研究成果仍然存在以下不足:1)已有研究更多聚焦在产业扶贫的模式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上,对产业扶贫成效的理论和机理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2)研究内容方面,现有研究更多关注乡村旅游扶贫及种植业产业扶贫,对农村养殖业扶贫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3)研究视角方面,已有研究多对帮扶成效或政策绩效进行了对比分析,但缺少从贫困识别和精准帮扶的视角对农业产业扶贫效率进行对比研究;4)研究方法方面,已有研究对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户与一般农户之间的帮扶成效研究大都根据样本量对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但由于存在抽样误差,简单统计描述无法完整反映样本所代表总体的真实信息。鉴于此,本文以中国西南地区国家级贫困县重庆云阳县为例,以精准扶贫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县内传统作物、经济作物、家禽养殖和家畜养殖4种农业产业类型为研究对象,借鉴扎根理论核心思想,分别从贫困识别与精准帮扶、影响因素分析、效率分布的空间关系与优化策略等方面构建了农业产业扶贫效率提升与农户脱贫的理论框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了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户与一般农户等不同贫困类型的农业产业扶贫效率,同时借助经典统计学的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方法,对不同尺度的各类型农业产业效率差异性进行了检验,进一步运用极大似然法的截取回归模型对导致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借助空间错位模型及可视化分析工具对4种类型农业产业效率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判别,进而提出了提升农业产业扶贫效率的优化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效率测度与评价结果第一,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均存在综合效率偏低的现象,但各类型之间又存在统计学上的显着性差异。种植业和养殖业相比,种植业综合效率较高。传统作物、经济作物、家禽养殖和家畜养殖4种农业类型的综合效率相比,呈现出经济作物高于传统作物、家畜养殖高于家禽养殖的特征。由此可见,与传统作物和家禽养殖相比,经济作物和家畜养殖更能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增收。效率贡献度方面,规模效率是造成不同类型农业产业综合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提高规模效率可以显着提升产业综合效率,且大部分农户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通过增加投入可获得更高的规模收益。第二,不同尺度的种植业同样存在综合效率偏低的现象,但各尺度之间又存在统计学上的显着性差异。非贫困村的传统作物综合效率值高于贫困村,但经济作物综合效率值低于贫困村,表明以经济作物品种为主的产业帮扶更能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贫困户、脱贫户与一般农户的传统作物、经济作物综合效率值均呈现出贫困户综合效率值最大、脱贫户次之、一般农户最小的显着差异,表明现阶段农业产业帮扶效果明显,有效促进了贫困户产业效率提升。效率贡献度方面,规模效率是造成不同层面种植业综合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非贫困村的传统作物的规模效率高于贫困村,但经济作物规模效率低于贫困村,这说明在贫困村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成效明显。贫困户、脱贫户及一般农户的传统作物规模效率呈现出贫困户最大、脱贫户次之、一般农户最小的特征,经济作物特征与之相同,这说明提升农户的规模效率可以显着提升产业效率。无论是传统作物种植业,还是经济作物种植业,大部分农户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通过增加要素投入可以获得更高的种植业规模效益。第三,不同尺度的养殖业也存在综合效率偏低的现象,但各尺度之间又同时存在统计学上的显着性差异。贫困村的家禽养殖业及家畜养殖业综合效率值均高于非贫困村,表明精准帮扶对贫困村的帮扶成效明显。贫困户、脱贫户与一般农户三者相比,家禽养殖业和家畜养殖业的综合效率值呈现出贫困户最大、脱贫户次之、一般农户最小的特征,尤其是贫困户的家禽养殖业效率值远高于脱贫户与一般农户,这符合研究区现阶段对贫困户养殖业的帮扶措施主要以家禽养殖帮扶为主的政策,这一政策有力的促进了贫困户收入增长。效率贡献度方面,规模效率是造成不同层面养殖业综合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贫困村的家禽养殖业与家畜养殖业的规模效率高于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户与一般农户的家禽养殖业表现出贫困户最高、脱贫户次之、一般农户最小的特征,但脱贫户家畜养殖业的规模效率高于贫困户。无论是家禽养殖业,还是家畜养殖业其规模报酬均处于递增阶段,通过增加要素投入可以获得更高的养殖业规模效益。(2)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第一,对全部农户种植业和养殖业影响因素分析可知,农业产业成本投入都能显着的提升产业效率。产业成本投入对种植业和养殖业效率的影响远高于劳动力投入和土地投入。此外,产业成本投入对养殖业效率的影响作用要高于种植业,而劳动力投入和土地投入对种植业效率的影响作用要远高于养殖业,因而在实际扶贫过程中,应加大对贫困户种子、化肥、种苗、饲料等的投入,从而促进产业效率提升。同时,对种植业适当加大劳动力投入和土地投入。户主年龄对种植业和养殖业效率均存在负向影响,这与农户老龄化年龄结构有关。西南山区农村道路对农业产业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产业帮扶对于提升农业产业效率具有较大作用,尤其是帮扶责任人,对提升农业产业效率作用更大,这不仅表明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体现,同时也表明在西南山区实施精准扶贫的合理有效性。第二,对分农户类型的种植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种植业成本投入对不同属性农户种植业效率影响大小,分别是对贫困户最大,脱贫户次之,一般农户最小。劳动力投入对不同属性农户种植业效率影响大小,分别是对脱贫户种植业效率影响最大,一般农户次之,贫困户最小。土地面积影响方面,其对贫困户影响最大,一般农户次之,脱贫户最小。自然地理环境中海拔高度和降水量都对不同类型农户种植业效率具有负向影响,气温则具有正向影响。户主特征中,年龄特征对不同类型农户种植业具有微弱的负向影响,而户主为男性对农户种植业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对三类农户影响作用基本一致。第三,对分农户类型养殖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可知,产业投入,即养殖业成本、劳动投入、土地投入对贫困户、脱贫户和一般农户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养殖业成本和劳动力投入对贫困户和脱贫户养殖业效率的影响要远高于其对一般农户的影响。土地投入对贫困户养殖业效率的影响要高于其对脱贫户和一般农户的影响。自然条件对三种类型农户养殖业效率的影响基本一致,其中海拔高度和降水量对养殖业效率具有负向影响,而温度对养殖业效率则具有正向影响。户主特征对三种类型农户养殖业效率的影响也基本一致。基础设施建设对三种类型农户的影响作用也基本一致。其中,到乡镇时间这一变量对三种类型农户养殖业效率具有负向影响,村道密度则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3)空间分析及投入-产出分析结果第一,不同农业产业类型的效率分布均呈现空间均衡状态,无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精准扶贫虽然提升了贫困户和脱贫户的产业效率,但尚未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产业聚集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发展中规模效率的提升,表明小农户生产在产业扶贫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劳动力有限、面积投入有限等。因此,新型经营主体模式下的诸如“农户+”等模式更有利于规模效率的提升。第二,从各农业产业类型的投入-产出情况看,大部分农户属于投入冗余-无产出不足型。对此有两种理论认识:一是产出主导型,即保持现有产出不变的情况下,减少要素投入可提高产业效率,此时以节约投入成本提高了产业效率;二是投入主导型,即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优化要素配置比例,扩大要素投入规模以提高产业效率,此时以扩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从不同类型农业产业的规模报酬看,4种农业产业类型的效率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意味着增加要素规模即可提高效率、增加收入,但同时大部分农户处于无产出不足的投入冗余状态,意味着减少要素投入亦可提升产业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但综合权衡二者的收益后认为在增加要素投入的前提下,优化要素配置比例,通过提高规模效率来获得规模效益对提高农户收入的帮助最大。第三,结合不同农业产业效率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投入-产出状况,提出了各类型农业产业效率提升的优化策略。论文创新点包括:1)对研究区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农业产业扶贫效率的差异显着性判断,采用了经典统计学的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相比较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其结果更具有可靠性;2)在揭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效率差异及空间分布规律方面,本文采用了大规模的第一手现场调研数据作为数据源,与统计年鉴等渠道获取的二手资料数据相比,数据质量的可靠性和可信度较高;3)在农业产业扶贫效率提升的理论框架构建方面,借鉴了扎根理论的核心思想,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了理论机制框架;4)在结果分析方面,采用了混合研究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更具有真实性。
张欣婧[5](2019)在《河南省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提出要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实施藏粮于地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曾提出要提升农业的发展质量,保护耕地质量。随着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农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是对农业也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使得部分地区出现地下水位下降、重金属污染等生态问题。河南省作为主要粮食产区,豫中、豫东地区复种指数呈较高水平,说明土地一直处于高负荷状态,这是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在此背景下,对河南省各地区的耕地种植结构进行适当调整,降低复种指数,这对于提高河南省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作为国家的重要粮食基地,耕地的质量和数量对粮食产量有重要影响。本论文通过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进行研究,对河南省各县域农作物播种面积和耕地面积进行数据整理,利用统计数据法得出各县域复种指数指标。在时间上通过对河南省整体复种指数变化进行分析,空间上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对河南省各县域复种指数进行时间空间分析研究,得出具体发展变化趋势。在影响复种指数变化的因素研究中采取时间、空间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从时间上对河南省影响复种指数的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城镇化率对复种指数的影响较大;空间上以地形为标准将河南省各市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对各区域中影响复种指数变化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黄淮海平原区中城镇化率对复种指数的影响程度较大;桐柏山这一区域中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复种指数的影响较大;太行山这一区域中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复种指数影响较大;伏牛山中这一区域中乡村就业人员对复种指数变化影响较大。通过结合影响各区域复种指数变化的因子及当地实际耕地利用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制定相应的复种指数体系,加大政府政策扶持,适应市场需求,分区域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大农业投入。在合理地区适当进行耕地轮作休耕,保护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以达到用地养地的效果,从而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提升农业的发展质量。
辛彦林[6](2018)在《基于不确定性的大荔县节水型种植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制约农业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水资源,主要表现为水资源供需失衡,且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引发了部分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因此,针对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很有意义,种植结构调整就是水资源优化一种非常有效的非工程方式。本文以大荔县主要种植农作物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历年农作物种植结构与用水结构情况,然后以农业经济效益和绿水利用率最大为目标函数,在充分保障当地资源供给的条件下建立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型,考虑到模型中作物单产和单价的不确定性,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耦合遗传算法来求解,最后以2013年为现状年得到优化方案,并以2020年为规划年对种植结构作出预测。通过研究全文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大荔县历年总种植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近几年较为稳定;农作物种植结构不稳定,波动较大;农作物用水结构时间差异比较大,信息熵值总体逐年增加,系统不稳定,均衡度不高。(2)对现状年进行种植结构优化,并与优化前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的种植面积略微增加,花生、棉花、油菜、蔬菜的种植面积都有减少,果树种植面积增加较大;优化后经济效益为[34.69,36.56]亿元,提高了2.12.99亿元;灌溉需水量为2.26亿m3,减少了0.06亿m3;绿水利用率提高了3.44%。将规划年分为湿润年、中等年、干旱年三种水平年进行种植结构优化预测,结果表明,从种植总面积来看,湿润年最大,中等年次之,干旱年最小;从种植比例来看,粮食作物在各个水平年都占总种植面积的50%60%,果树占30%左右。(3)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产对经济效益的敏感性远高于单价,其中果树单产变化对经济目标影响最大,蔬菜单产次之;果树、小麦和玉米的单产对节水目标敏感度较高。综合分析表明,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可以在保证农业收益的前提下提高用水效率,在缓解水资源紧缺方面有一定的潜力。
张梅[7](2018)在《四川盆地南缘山地县域农牧业碳收支研究 ——以沐川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种植业和畜牧业碳收支估算是区域碳减排的基础工作,对发展低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法、农牧业碳吸收参数估算法、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法、样方观测与实验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沐川县近21年来(1996-2016)及各乡镇近13年来(2004-2016)农牧业生产碳收支及碳可持续指数进行估算及乡镇差异研究。并通过本研究以期为农牧业低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沐川县近21年来农业结构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分别占49.50%、32.80%),种植业呈下降趋势。耕地面积中水田、旱地比重较接近(分别占54.25%、45.75%)。近21年来该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明显,经济作物呈增加之势。复种指数略有上升,平均值为246.71%。农作物单产呈增加趋势,但波动较大,其中小麦单产变异系数达0.72。单位耕地面积农资投入量均呈增加之势。该县畜禽除牛的饲养量下降外,其他畜禽均有增加。沐川县农牧业区域差异明显,北部平坝地区各乡镇农牧业生产水平较高。(2)沐川县近21年来农牧业年均碳吸收量为10.04万吨,呈波动下降趋势。碳吸收强度波动上升(年均值为7.03吨/公顷)。农作物、牧草地碳吸收量各占99.86%、0.14%,前者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农作物碳吸收量以大春粮食作物(69.54%)为主,各作物中水稻占38.91%。农牧业年均碳排放量为3.52万吨,呈波动下降趋势,碳排放强度呈上升之势(年均值为2.46吨/公顷)。该县农牧业碳排放以稻田、畜禽为主(各占41.57%、33.26%)。稻田排放以冬水田(生长期)为主(48.16%);农资投入碳排放以化肥为主(76.27%);畜禽碳排放以牛(49.04%)、猪(35.06%)为主。年均净碳吸收量为6.52万吨,下降1.50%。净碳吸收强度为4.56吨/公顷,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碳可持续指数为1.87,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3)就碳收支的乡镇差异而言,西南、中东部碳吸收强度较大(最大值在利店镇,达9.53吨/公顷),多数乡镇碳吸收强度介于5.00-6.00吨/公顷之间。东北地区乡镇碳排放强度高于西南地区(最大值为大楠镇2.57吨/公顷)。多数乡镇碳排放强度大于2.00吨/公顷,且集中于偏北部。年均单位耕地面积净碳吸收强度最大为利店镇(7.74吨/公顷)。多数乡镇净碳吸收强度存在上升。大多乡镇碳可持续指数小于3.50。(4)沐川县农牧业碳收支存在的问题:随着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下降,该县碳吸收量随之下降;52.63%的乡镇碳吸收强度存在下降;农牧业碳收支区域差异较大。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因地制宜地发展低碳农业,应着重对主要碳源、排放量较大的地区改进生产方式,推广低碳技术。如调整种植制度和作物结构,改进稻田耕作方式和技术,稳定和提高农牧业碳吸收,减少稻田碳排放;改良畜禽养殖技术,推进规模化养殖;大力推广农资投入节约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政府引导,积极改变农户农地利用观念及行为。
沈国强[8](2017)在《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分布格局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化通过扰动水热资源的分配秩序,引起农田生态系统偏离其固有的自然过程,形成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分布格局,也给农业生产活动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研究农作物分布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气候资源分布与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分布格局调控策略,对于农业生产科学地趋利避害、提高作物气候适宜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东北地区三大主栽作物为研究对象,以作物分布数据、生长发育数据和气候数据为数据基础,综合运用趋势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和最大熵模型等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出发,系统分析了农作物分布格局和农业气候资源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量化了主导气候因子对作物气候适宜性的影响规律,并完成了对作物的气候适宜性空间区划,最后针对已种植区的分布和生长发育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气候适应性调控策略。本研究初步结论如下:(1)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无霜期和潜在生育期初日均呈现极显着提前趋势,而终日均呈现极显着推迟趋势,无霜期和潜在生育期长度明显增加,日平均气温升高、积温增加而日均太阳辐射量减少,降水总量、日平均蒸散量、蒸散总量及太阳辐射总量的线性趋势不显着,呈现波动的年际变化趋势。气候资源总体呈现南多北少、平原多山地少的空间分布特征。气候资源变化的空间异质性强,变率呈现北高南低特征。(2)东北地区农作物的气候适宜性特征。东北地区玉米、大豆和水稻的气候适宜性模型均达到了可信水平,影响作物气候适宜性的主导因子分别有4个(积温、日平均气温、降水总量和蒸散总量)、3个(降水总量、日平均气温和日平均蒸散量)、5个(生育期长度、生育期初日、降水总量、蒸散总量和日平均太阳辐射量)。主栽作物的气候适宜区与最适宜区呈现明显的北移东扩变化特征、不适宜区面积逐渐减少。(3)东北地区农作物时空格局特征。1990—2013年,东北地区农作物总面积为39.4×104km2—41.7×104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例为31.72%—33.53%,且呈现逐渐扩大趋势。其中,旱田面积先增后减、水田面积快速扩大,旱田与水田的面积比例由10:1缩小到6.27:1。旱田斑块数增多,破碎化趋势明显;旱田、水田与其他用地类型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在空间位置上和转移方向上均存在明显差异。由旱田和其他用地类型转为水田两种转移方式的中心位置变化均接近200km,方向均为由西南向东北。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以2013年三大农作物的分布格局为例,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格局调控策略。本研究通过分析农作物和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作物气候适宜性与气候因子的定量关系,不仅深化了对农作物适应气候变化内在规律的理解,而且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科学地趋利避害、提高作物气候适应性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
王云川[9](2017)在《2001~2015年川西高原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被物候是植物本身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植物生长节律的变化会引起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如水、碳)和生物多样性的改变。植被物候作为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明显,能直观地反映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文基于20012015年MOD09Q1遥感数据产生的NDVI和同时期的气候数据,采用谐波分析法(HANTS)、动态阈值法、均值法、空间统计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偏相关分析法、复相关分析法等多种参数提取和时空分析方法,研究了川西高原植被物候(生长季始期SOG、生长季末期EOG、生长季长度LOG)的多年平均分布状况和年际变化趋势,分析了气候变化和物候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于总结该区域植被生长状况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了解川西高原生态现状,指导川西高原生态环境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长江黄河水源地保护具有积极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20012015年川西高原植被SOG呈波动提前趋势,多年平均值在第123.29天(5月上旬),倾向率为-2.7d/10a。EOG呈波动推迟趋势,多年平均值在第299.91天(10月下旬),倾向率为4.2d/10a。LOG呈波动延长趋势,多年平均值为176.68天(5个半月),倾向率为7.0d/10a。研究区植被物候的空间分布与海拔的关系密切,海拔每上升1000m,SOG推迟约16天,EOG提前约16天,LOG缩短约32天。(2)20012015年植被物候多年均值的空间分布上,川西高原植被物候的分布大致分三个单元,东部河谷、若尔盖高原及同海拔地区、海拔高于4000m的高山区域。东部白水江、岷江、大渡河等河谷SOG在第75第110天之间,EOG在第315第335天之间,LOG在210天255天之间;若尔盖高原及同海拔地区SOG在第110125天之间,EOG在第300315天之间,LOG在180210天之间;海拔高于4000m的山地SOG在第125天之后,EOG在第300天之前,LOG短于180天。(3)20012015年植被物候多年变化率的空间分布上,阿坝州SOG的提前和EOG的推迟明显,LOG延长明显。甘孜州西北部SOG和EOG变化趋势不明显,LOG呈延长趋势。甘孜州其他地区SOG呈提前趋势,EOG呈推迟趋势,LOG延长趋势要小于阿坝州。(4)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川西高原20012014年植被物候期各阶段气温和降雨量均成增长趋势,SOG阶段气温和降雨量的变化率分别为0.48℃/10a、4.8mm/10a,EOG阶段气温和降雨量的变化率分别为0.10℃/10a、2.1mm/10a,LOG阶段气温和降雨量的变化率分别为0.45℃/10a、22.8mm/10a。(5)川西高原20012014年植被SOG和EOG的变化与气温的相关性明显,显着程度高,与降雨的相关性不明显,显着程度低。LOG与气温的相关性较弱,显着程度低,与降雨的相关性明显,显着程度高。(6)20012014年川西高原除若尔盖高原的EOG与气温、降雨量的复相关系数较小外,北部其他地区SOG和EOG与气温、降雨量的复相关系数均大于南部地区。LOG与气温、降雨量的复相关系数普遍较小。
申健[10](2017)在《关中地区作物种植信息遥感识别及其动态监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的基本战略核心问题是作物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其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快速、准确地掌握耕地变化情况、作物种植模式、种植面积等信息,是实现区域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对粮食供需尚未实现自我平衡的我国西北地区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西北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频繁、作物类型多样、种植制度复杂的特点,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250m空间分辨率、16d最大值合成的Moderate-resolution Image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时序影像,依据主要土地覆被类型及主要种植作物的NDVI曲线变化特征,结合当地作物物候历,提取了耕地、种植制度以及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信息,并系统分析了研究区2000-2014年间耕地复种指数以及冬小麦、玉米生产布局的变化趋势和分布格局,探讨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经济转型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农业生产布局、农业供给侧改革相关决策制订提供科学依据,对应用遥感技术在西部地区进行农业生产调查和监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关中地区2000-2014年平均耕地面积为1828.98 × l03hm2,所辖地市耕地面积渭南(673.07 × 103hm2)>咸阳(394.25 × 103hm2)>西安(338.51 × 103hm2)>宝鸡(311.63× 103hm2)>铜川(111.52× l03hm2)。空间上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部渭河两岸阶地;北部黄土高原耕地密度相对较小,分布较为分散;南部秦岭山区仅在山间谷地有少量耕地分布。从县域耕地数量和土地面积占比可以看出研究区耕地呈现明显的中间密、南北稀,东部多、西部少的格局特征。15a间关中地区耕地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14年以前变化幅度较小,而2014年出现明显下降。耕地流转主要发生在渭河沿岸的城镇周边,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实施使城乡结合部耕地流失较多;北部如陇县、千阳等地以及中部礼泉则因经济农业发展推动部分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转为栽植果树;而休闲旅游业的开发使得秦岭北麓山脚的耕地南界出现一定程度的北移。(2)关中地区作物种植制度包括一年一熟和一年两熟,2000-2014年平均复种指数为142.7%。其中一年两熟制耕地主要分布于低海拔的渭河二、三级阶地,北部黄土台塬和秦岭山地基本为一年一熟,东部以大荔为中心,包括合阳、蒲城、临渭部分平原地区也主要执行一年一熟制。县域复种指数呈现明显的辐射状格局,以西安市区为中心向四周递减。时间变化上,复种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156.4%降低到2014年的140.1%。其中2005年以前下降速度较慢,降幅不足2%,而2005年以后下降速度增快,降幅达9.2%。复种指数下降主要是中部平原周边的耕地由一年两熟制改为一年一熟制,其中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区县复种指数下降较慢,果业生产比例高的区县复种指数下降较快。离中心城市距离较近,城镇化发展速度快的中部区域复种指数下降明显。(3)通过分析研究区冬小麦、玉米与其他作物NDVI时序曲线的特征差异,提取2000-2014年关中地区冬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结果分别为928.47 × 103 hm2和935.07 ×103hm2。空间上冬小麦和玉米的种植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三极格局,其中冬小麦-夏玉米主要种植于关中中部,且种植面积不断缩减,单季冬小麦和单季春玉米主要种植区分居关中西北和东北,并有扩张趋势。总体上冬小麦种植总面积在15 a间主要呈下降趋势,年均降幅1.94%,而玉米种植总面积先上升后下降,年均降幅为1.83%。(4)选取2000、2007和2014三个年度的冬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图,通过统计分析和空间叠置分析获取相应时段关中地区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变化规律及作物种植类型转移方式。结果表明:①2000-2007年间,单季春玉米种植面积增加405.91 ×103hm2,增幅为196.19%;冬小麦-夏玉米和单季冬小麦种植面积则分别减少了 292.89 × 103 hm2和3.04 × 103 hm2,降幅分别为39.78%和0.8%。其中单季春玉米增加面积主要来自其他作物类型,共转入了 229.51 × 103hm2,而其转出类型也主要为其他作物,共转出55.95 × 103hm2;单季冬小麦种植面积变化较小,但流动性仍然较大,转入和转出面积最大的种植类型分别为其他作物(117.89×103hm2)和单季春玉米(110.8×103hm2);冬小麦-夏玉米主要转入转出类型为单季冬小麦(59.79 ×103hm2)和其他作物(159.96 ×103hm2)。②2007-2014年间,单季冬小麦种植面积有少量增加,共增加了 6.19 ×103hm2,增幅1.65%;而单季春玉米和冬小麦-夏玉米分别减少了 334.11 × 103hm2和37.46 × 103hm2,降幅分别为54.52%和8.45%。其中单季冬小麦仍然表现出较强的流动性,主要转入和转出类型分别为冬小麦-夏玉米(132.78 ×103hm2)和其他作物(114.87 ×103hm2);单季春玉米以转出为其他作物类型(226.97 ×103hm2)为主,最大转入量也同样来自其他作物(63.15 ×103hm2);冬小麦-夏玉米的最大转入转出类型则分别为其他作物(103.39 ×103hm2)和单季冬小麦(132.78 ×103hm2)。③15 a间关中地区冬小麦种植总面积持续减少,转移方向主要为其他作物类型,其中2000-2007阶段下降剧烈,2007-2014阶段下降速度较慢,转出变化空间上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东北部、咸阳北部高原以及蓝田、临潼交界处;玉米种植总面积总体为减少趋势,转移方向同样为其他作物类型,但在2000-2007阶段先呈增加趋势,2007-2014阶段则大幅下降,转出变化空间上主要分布于东部大荔及其周边,以及凤翔、陈仓和长安等地;一年两熟制的冬小麦-夏玉米种植面积明显下降,是研究区冬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源头。
二、盖县复种栽培气象条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盖县复种栽培气象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途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肃省大豆生产区域分布 |
2 大豆品种、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
3 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 |
4 生产建议与对策 |
(2)浙西建德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研究(1700-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区域 |
五、资料与方法 |
第一章 自然环境:山地流域开发基础 |
第一节 土地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第二节 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的时空演变 |
第三节 流域土地开发过程中的自然驱动力 |
第四节 聚落土地开发与自然驱动力 |
小结 |
第二章 流域土地开发中的人口驱动力 |
第一节 流域人口迁移与土地开发 |
第二节 流域人口数量与土地开发 |
第三节 流域内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流域土地垦殖的政治驱动力 |
第一节 清代流域土地开发的政治驱动力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制度、政策与土地开发 |
第三节 新中国政策制度实施与土地开发 |
小结 |
第四章 农业技术与土地开发的关系 |
第一节 流域水利建设对山地开发的驱动 |
第二节 农业技术、单位面积产量与土地开发的关系 |
第三节 高垣村水利发展与耕地开垦的空间选择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浙江省建德市大洋镇高垣村考察报告 |
致谢 |
(3)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休耕耕地选择与准入 |
2.1.1 生态环境敏感土地休耕 |
2.1.2 边际土地与休耕 |
2.1.3 地块面积与休耕 |
2.1.4 耕地无差别式休耕 |
2.2 休耕规模测算与调控 |
2.2.1 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休耕规模 |
2.2.2 粮食需求变动影响休耕规模 |
2.2.3 休耕规模预测研究 |
2.3 休耕区域空间分布与优化 |
2.3.1 耕地资源与休耕区域分布 |
2.3.2 休耕区域空间布局研究 |
2.4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和休耕研究 |
2.4.1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模式研究 |
2.4.2 石漠化区耕地休耕研究 |
2.5 研究述评 |
第3章 理论支撑及研究框架 |
3.1 核心概念解析 |
3.1.1 历史文献对休耕的阐释 |
3.1.2 中国现代休耕制度的源起 |
3.1.3 本研究对休耕的界定 |
3.1.4 休耕类型划分 |
3.1.5 与休耕相近的其他概念 |
3.2 理论基础 |
3.2.1 土地生态安全理论 |
3.2.2 土地保护理论 |
3.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3.2.4 土地伦理理论 |
3.3 研究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
4.1 研究区选择及其概况 |
4.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4.1.2 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 |
4.1.3 经济与社会发展 |
4.2 研究区休耕试点进展 |
4.2.1 休耕面积与补助标准 |
4.2.2 休耕组织方式 |
4.2.3 休耕技术路径 |
4.2.4 休耕地培肥模式 |
4.2.5 休耕社会经济效应 |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1 数据库建设 |
4.3.2 经济社会统计数据 |
4.3.3 其他数据资料 |
第5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砚山县休耕迫切度及其空间分布 |
5.1 评价思路与方法 |
5.1.1 评价思路 |
5.1.2 评价方法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2 评价指标选取与释义 |
5.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4 评价指标标准化 |
5.3 评价对象与评价单元的确定 |
5.3.1 评价对象 |
5.3.2 评价单元 |
5.4 休耕迫切度等级划分及空间分布 |
5.4.1 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
5.4.2 不同等级休耕迫切度分析 |
5.4.3 各乡镇休耕迫切度分析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预测及空间分布 |
6.1 粮食保障与研究设定 |
6.1.1 粮食保障内涵 |
6.1.2 休耕的粮食保障前提 |
6.1.3 研究设定 |
6.2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 |
6.2.1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模型 |
6.2.2 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与方法 |
6.3 耕地保有量单因素预测 |
6.3.1 人口数量预测 |
6.3.2 粮食单产预测 |
6.3.3 复种指数预测 |
6.3.4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预测 |
6.3.5 粮食自给率测定 |
6.3.6 人均粮食需求量测定 |
6.4 可休耕规模及空间分布 |
6.4.1 粮食保障约束下耕地保有量规模 |
6.4.2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 |
6.4.3 可休耕耕地空间分布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下休耕空间分区 |
7.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7.1.1 县级土地分区与空间优化 |
7.1.2 休耕空间分区思路 |
7.1.3 休耕空间分区单元 |
7.1.4 休耕空间分区方法 |
7.2 分区结果与分析 |
7.2.1 分区结果 |
7.2.2 分区结果分析 |
7.3 分区结果检验 |
7.4 分区休耕方案与策略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8.4 石漠化区休耕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关于使用yaahp辅助决策软件计算休耕迫切度指标权重的说明 |
附件二:附图 |
附件三: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西南山区农业产业扶贫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云阳县种植养殖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案设计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研究方法 |
1.3 思路与架构 |
1.3.1 本文研究中农业产业类型的划分依据 |
1.3.2 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章节安排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贫困问题研究基础 |
2.1.1 贫困的内涵 |
2.1.2 贫困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3 国内外贫困研究现状 |
2.2 扶贫问题研究基础 |
2.2.1 扶贫的内涵 |
2.2.2 扶贫研究的相关理论 |
2.2.3 国内外扶贫研究现状 |
2.3 产业扶贫问题研究 |
2.3.1 国外产业扶贫问题研究 |
2.3.2 国内产业扶贫问题研究 |
2.4 农业产业效率研究基础 |
2.4.1 农业产业效率研究的理论认识 |
2.4.2 农业产业效率的研究进展 |
2.5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2.5.1 产业扶贫的概念辨析 |
2.5.2 农业产业扶贫的概念界定 |
2.5.3 农业产业扶贫效率的概念界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 |
3.1.3 气候与气象 |
3.1.4 自然资源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2.1 人口构成与民族结构 |
3.2.2 经济发展 |
3.2.3 社会发展 |
3.3 扶贫概况 |
3.3.1 精准扶贫情况 |
3.3.2 产业扶贫情况 |
3.4 数据来源 |
3.4.1 抽样方法与调查对象 |
3.4.2 组织实施与调查过程 |
3.4.3 其他数据获取 |
3.5 样本量统计及描述 |
3.5.1 村域尺度和农户尺度样本量统计 |
3.5.2 不同农业产业类型样本量统计 |
3.5.3 村域尺度不同农业产业类型样本量统计 |
3.5.4 农户尺度不同农业产业类型样本量统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业产业扶贫效率测度与分析 |
4.1 研究思路 |
4.2 理论框架构建 |
4.3 研究方法 |
4.3.1 效率测度方法 |
4.3.2 效率评价方法 |
4.4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说明 |
4.4.1 种植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4.4.2 养殖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4.5 不同类型农业产业效率分析 |
4.5.1 种植业和养殖业产业效率分析 |
4.5.2 四种农业类型产业效率分析 |
4.6 不同尺度种植业产业效率分析 |
4.6.1 村域尺度上种植业产业效率分析 |
4.6.2 农户尺度上种植业产业效率分析 |
4.7 不同尺度养殖业产业效率分析 |
4.7.1 村域尺度上养殖业效率分析 |
4.7.2 农户尺度上养殖业效率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业产业扶贫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思路 |
5.2 理论框架构建 |
5.3 研究方法 |
5.4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5.4.1 被解释变量 |
5.4.2 解释变量 |
5.4.3 数据说明 |
5.5 实证分析 |
5.5.1 全部农户种植业产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5.2 全部农户养殖业产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5.3 分农户类型种植业产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5.4 分农户类型养殖业产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空间视角下农业产业扶贫效率的类型划分及优化策略 |
6.1 研究思路 |
6.2 理论框架构建 |
6.3 研究方法 |
6.3.1 空间错位模型 |
6.3.2 空间可视化 |
6.4 传统作物种植业的效率类型划分及投入-产出分析 |
6.4.1 效率类型划分 |
6.4.2 不同效率类型的空间可视化 |
6.4.3 投入-产出分析 |
6.5 经济作物种植业的效率类型划分及投入-产出分析 |
6.5.1 效率类型划分 |
6.5.2 不同效率类型的空间可视化 |
6.5.3 投入-产出分析 |
6.6 家禽养殖业的效率类型划分及投入-产出分析 |
6.6.1 效率类型划分 |
6.6.2 不同效率类型的空间可视化 |
6.6.3 投入-产出分析 |
6.7 家畜养殖业的效率类型划分及投入-产出分析 |
6.7.1 效率类型划分 |
6.7.2 不同效率类型的空间可视化 |
6.7.3 投入-产出分析 |
6.8 空间视角下农业产业扶贫效率的优化策略 |
6.8.1 典型村庄分析 |
6.8.2 优化策略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实践活动情况 |
(5)河南省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河南省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变化分析 |
3.1 河南省复种指数年际变化趋势 |
3.2 河南省复种指数空间变化趋势 |
3.3 总体变化趋势 |
4. 河南省复种指数变化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1 自然资源层面 |
4.2. 农业发展层面 |
4.2.1 粮食种植结构的变化 |
4.2.2 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 |
4.2.3 农业投入的变化 |
4.2.4 农业有效灌溉面积的变化 |
4.2.5 农业机械化水平 |
4.3 社会经济层面 |
4.3.1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 |
4.3.2 劳动力转移的变化 |
4.4 国家政策层面 |
5. 基于时间对河南省复种指数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5.1 构建指标体系 |
5.2 数据分析 |
5.2.1 河南省复种指数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5.2.2 河南省复种指数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空间对河南省复种指数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6.1 回归分析 |
6.1.1 黄淮海平原区 |
6.1.2 伏牛山山地区 |
6.1.3 桐柏山、大别山以东区 |
6.1.4 太行山山地区 |
6.2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分区域轮作休耕,提高耕地质量 |
7.2.2 分区域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
7.2.3 加大农业技术投入 |
7.2.4 适应市场需求,加大政府政策扶持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表1 |
附表2 |
(6)基于不确定性的大荔县节水型种植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虚拟水和绿水 |
1.2.2 种植结构优化 |
1.2.3 不确定性优化 |
1.2.4 敏感性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2 大荔县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土壤植被 |
2.1.4 气象条件 |
2.2 社会经济 |
2.3 区域水资源状况 |
2.3.1 降雨资源 |
2.3.2 地表水资源 |
2.3.3 地下水资源 |
2.3.4 水资源总量 |
2.3.5 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农作物种植结构与用水结构分析 |
3.1 主要农作物品种及种植现状 |
3.2 农作物种植结构演变 |
3.2.1 作物耕地面积时序变化 |
3.2.2 作物种植结构时序变化 |
3.3 作物用水结构演变 |
3.3.1 作物用水结构时序变化 |
3.3.2 基于信息熵的农作物用水结构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大荔县种植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 |
4.1 模型概述 |
4.2 模型的建立 |
4.2.1 系统目标函数 |
4.2.2 决策变量 |
4.2.3 约束条件 |
4.3 模型相关数据来源 |
4.3.1 模型基础数据计算 |
4.3.2 规划年指标预测 |
4.3.3 模型其它参数取值 |
4.4 本章小结 |
5 蒙特卡洛模拟耦合遗传算法求解种植结构优化不确定模型 |
5.1 应用MonteCarlo模拟模型中不确定参数 |
5.1.1 MonteCarlo模拟简介 |
5.1.2 MonteCarlo模拟步骤 |
5.2 遗传算法 |
5.2.1 遗传算法简介 |
5.2.2 遗传算法求解步骤 |
5.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3.1 现状年优化结果及分析 |
5.3.2 规划年种植结构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6 不确定因素敏感性分析 |
6.1 敏感性分析概述 |
6.2 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步骤 |
6.3 敏感性分析结果 |
6.4 种植结构调整意见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思考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四川盆地南缘山地县域农牧业碳收支研究 ——以沐川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2 全球变化及农牧业碳收支研究综述 |
2.1 全球变化、碳循环及碳收支相关概念 |
2.2 农牧业碳收支研究进展 |
2.3 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与主要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主要研究方法 |
3.3 研究时段选取及数据来源 |
4 近21年来沐川县农牧业发展特征及乡镇差异 |
4.1 近21年来沐川县农牧业发展特征 |
4.1.1 沐川县农业结构变化 |
4.1.2 沐川县种植业生产变化 |
4.1.3 沐川县畜牧业生产变化 |
4.2 沐川县农牧业发展的乡镇差异 |
4.2.1 沐川县种植业乡镇差异 |
4.2.2 沐川县畜牧业乡镇差异 |
4.3 小结 |
5 沐川县近21年来农牧业碳收支及碳可持续指数估算 |
5.1 沐川县农牧业碳收支及碳可持续指数估算方法及参数确定 |
5.1.1 沐川县农牧业碳吸收估算方法及参数确定 |
5.1.2 沐川县农牧业碳排放估算方法及参数确定 |
5.1.3 沐川县农牧业净碳吸收量及碳可持续指数估算方法 |
5.2 沐川县近21年农牧业碳收支及碳可持续特征 |
5.2.1 沐川县近21年农牧业碳吸收特征 |
5.2.2 沐川县近21年农牧业碳排放特征 |
5.2.3 沐川县近21年农牧业净碳吸收、碳可持续特征 |
5.3 小结 |
6 沐川县近13年来主要作物及畜禽碳收支、碳可持续乡镇差异 |
6.1 沐川县近13年来主要作物碳吸收乡镇差异 |
6.1.1 沐川县近13年来主要作物碳吸收量乡镇差异 |
6.1.2 沐川县近13年来主要作物碳吸收强度乡镇差异 |
6.1.3 沐川县近13年来主要作物碳吸收构成乡镇差异 |
6.2 沐川县近13年来稻田、畜禽碳排放乡镇差异 |
6.2.1 沐川县近13年来稻田、畜禽碳排放总量乡镇差异 |
6.2.2 沐川县近13年来稻田、畜禽碳排放强度乡镇差异 |
6.2.3 沐川县近13年来稻田、畜禽碳排放构成乡镇差异 |
6.3 沐川县近13年来主要作物及畜禽净碳吸收、碳可持续乡镇差异 |
6.3.1 沐川县近13年来主要作物及畜禽净碳吸收量乡镇差异 |
6.3.2 沐川县近13年来主要作物及畜禽净碳吸收强度乡镇差异 |
6.3.3 沐川县近13年来主要作物及畜禽碳可持续乡镇差异 |
6.4 小结 |
7 沐川县农牧业碳收支存在问题及其低碳发展对策探讨 |
7.1 沐川县农牧业碳收支存在问题 |
7.2 沐川县农牧业低碳发展对策探讨 |
8 结语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本文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8)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分布格局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进展 |
一、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二、农业气候资源的研究进展 |
三、农作物的气候适宜性分区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内容 |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特色 |
一、研究内容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研究特色 |
第三节 技术路线与数据介绍 |
一、技术路线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章 潜在生育期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参考作物潜在蒸散量算法 |
二、气象数据空间插值方法 |
三、无霜期与潜在生育期的确定 |
四、趋势分析法 |
第二节 无霜期时空格局变化特征 |
一、无霜期初日出现日期的时空特征 |
二、无霜期终日出现日期的时空特征 |
三、无霜期持续日数的时空特征 |
第三节 潜在生育期时空格局变化特征 |
一、潜在生育期初日出现日期的时空特征 |
二、潜在生育期终日出现日期的时空特征 |
三、潜在生育期持续日数的时空特征 |
第四节 潜在生育期热量资源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 |
一、潜在生育期日平均气温的时空特征 |
二、潜在生育期积温的时空特征 |
第五节 潜在生育期水分资源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 |
一、潜在生育期降水总量的时空特征 |
二、潜在生育期日平均蒸散量的时空特征 |
三、潜在生育期蒸散总量的时空特征 |
第六节 潜在生育期辐射资源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 |
一、潜在生育期日均太阳辐射量的时空特征 |
二、潜在生育期太阳辐射总量的时空特征 |
第七节 讨论与小结 |
一、讨论 |
二、小结 |
第四章 农作物的气候适宜性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MaxEnt模型原理与方法 |
二、MaxEnt模型适用性评价 |
三、主导气候因子筛选 |
四、气候适宜区划分 |
第二节 玉米潜在分布的气候适宜性 |
一、玉米气候适宜性模型及验证 |
二、影响玉米气候适宜性分布的主导因子分析 |
三、玉米气候适宜性分布的年代际变化 |
第三节 大豆潜在分布的气候适宜性模型构建及验证 |
一、大豆气候适宜性模型及验证 |
二、影响大豆气候适宜性分布的主导因子分析 |
三、大豆气候适宜性分布的年代际变化 |
第四节 水稻潜在分布的气候适宜性模型构建及验证 |
一、水稻气候适宜性模型及验证 |
二、影响水稻气候适宜性分布的主导因子分析 |
三、水稻气候适宜性分布的年代际变化 |
第五节 讨论与小结 |
一、讨论 |
二、小结 |
第五章 农作物时空格局特征 |
第一节 农作物分布格局特征 |
第二节 农作物变化格局特征 |
一、农作物斑块数量与面积变化 |
二、农作物变化的空间格局 |
第三节 农作物布局与气候适宜性的关系 |
一、农作物分布的气候适宜性 |
二、农作物变化的气候适宜性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作物格局的气候适应性调控 |
第一节 气候适应性的种植空间调控策略 |
第二节 气候适应性的种植时间调控策略 |
一、玉米气候适应性种植时间调控 |
二、大豆气候适应性种植时间调控 |
三、水稻气候适应性种植时间调控 |
第三节 气候适应性的种植品种调控策略 |
第四节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
二、东北地区农作物的气候适宜性与主导因子 |
三、东北地区农作物时空格局特征 |
四、东北地区农作物气候适应性调控 |
第二节 特色与创新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2001~2015年川西高原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遥感物候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基于NOAA/AVHRR的研究进展 |
1.2.2 基于MODIS的研究进展 |
1.2.3 基于SPOT/VGT的物候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1 NDVI数据 |
2.2.2 气候数据 |
2.2.3 其它数据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谐波分析法(HANTS) |
3.1.1 植被指数滤波的必要性 |
3.1.2 谐波分析法的原理 |
3.2 物候参数提取 |
3.3 趋势分析 |
3.4 植被物候与气候的相关性分析 |
第4章 川西高原植被物候的时空变化特征 |
4.1 川西高原植被物候的总体特征 |
4.1.1 研究区整体植被物候年际变化趋势 |
4.1.2 植被物候多年平均值的海拔分异特征 |
4.2 川西高原植被物候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1 生长季始期空间分布格局 |
4.2.2 生长季末期空间分布格局 |
4.2.3 生长季长度空间分布格局 |
4.3 川西高原植被物候的空间变化趋势 |
4.3.1 生长季始期多年变化趋势 |
4.3.2 生长季末期多年变化趋势 |
4.3.3 生长季长度多年变化趋势 |
4.4 小结 |
第5章 川西高原植被物候与气候变化的响应 |
5.1 川西高原季节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趋势 |
5.1.1 川西高原气温时间变化趋势 |
5.1.2 川西高原降水时间变化趋势 |
5.2 植被生长季始期与气温、降水的空间相关性 |
5.2.1 偏相关空间分布 |
5.2.2 复相关空间分布 |
5.3 植被生长季末期与气温、降水的空间相关性 |
5.3.1 偏相关空间分布 |
5.3.2 复相关空间分布 |
5.4 植被生长季长度与气温、降水的空间相关性 |
5.4.1 偏相关空间分布 |
5.4.2 复相关空间分布 |
5.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10)关中地区作物种植信息遥感识别及其动态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种植制度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
1.2.2 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
1.2.3 作物遥感识别方法 |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1.4 研究内容 |
1.4.1 不同土地覆被类型遥感影像时序特征与耕地识别 |
1.4.2 耕地复种指数遥感提取与动态监测 |
1.4.3 主要作物遥感识别与分布特征 |
1.4.4 主要作物种植信息时空格局动态分析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与资料 |
2.2.1 遥感影像——NDVI |
2.2.2 高程数据——SRTM DEM |
2.2.3 其他空间数据 |
2.2.4 野外调查数据 |
2.2.5 统计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NDVI影像预处理 |
2.3.2 NDVI影像去噪 |
2.3.3 时序NDVI平滑重构 |
2.3.4 波峰波谷提取 |
第三章 不同覆被类型遥感影像时序特征与耕地识别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时序NDVI曲线平滑重构 |
3.2.2 耕地像元识别 |
3.3 主要土地覆被类型时序NDVI特征分析 |
3.3.1 林地 |
3.3.2 果园 |
3.3.3 草地 |
3.3.4 建筑用地 |
3.3.5 水体 |
3.3.6 耕地 |
3.4 耕地遥感识别与提取 |
3.5 耕地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
3.5.1 耕地分布特征 |
3.5.2 耕地区域分异 |
3.5.3 耕地动态变化 |
3.6 小结 |
第四章 耕地复种指数遥感提取与动态监测 |
4.1 引言 |
4.2 复种指数的内涵及遥感提取方法 |
4.2.1 复种指数的内涵 |
4.2.2 复种指数的遥感提取方法 |
4.2.3 精度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复种指数空间格局特征 |
4.3.2 复种指数时空变化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作物遥感识别与分布特征分析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数据选取 |
5.2.2 时序NDVI曲线峰谷提取 |
5.3 作物时序NDVI特征分析 |
5.3.1 夏收作物时序NDVI特征分析 |
5.3.2 秋收作物时序NDVI特征分析 |
5.4 主要作物遥感识别 |
5.4.1 冬小麦识别 |
5.4.2 玉米识别 |
5.4.3 识别精度评价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作物类别构成分析 |
5.5.2 作物空间分布特征 |
5.6 讨论 |
5.7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作物种植时空格局动态分析 |
6.1 引言 |
6.2 冬小麦、玉米种植面积数量变化分析 |
6.2.1 冬小麦、玉米种植面积数量特征 |
6.2.2 冬小麦、玉米种植面积数量变化分析 |
6.3 主要作物之间种植格局动态变化 |
6.3.1 2000-2007年间作物种植格局变化分析 |
6.3.2 2007-2014年间作物种植格局变化分析 |
6.3.3 主要作物种植空间变化特征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进展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盖县复种栽培气象条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途径分析[J]. 杨如萍,韦瑛,张国宏,陈光荣,张晓艳,王立明. 大豆科技, 2020(04)
- [2]浙西建德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研究(1700-1978)[D]. 吴冬霞.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D]. 陈展图. 西南大学, 2020(01)
- [4]西南山区农业产业扶贫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云阳县种植养殖业为例[D]. 王刚. 西南大学, 2019(05)
- [5]河南省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欣婧.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6]基于不确定性的大荔县节水型种植结构优化研究[D]. 辛彦林.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2)
- [7]四川盆地南缘山地县域农牧业碳收支研究 ——以沐川县为例[D]. 张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8]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分布格局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D]. 沈国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7(01)
- [9]2001~2015年川西高原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 王云川.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10]关中地区作物种植信息遥感识别及其动态监测[D]. 申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