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军抗洪抢险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军抗洪抢险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一、在全军抗洪抢险庆功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王寰鹏[1](1999)在《江泽民同志’98抗洪讲话的写作艺术》文中研究表明 围绕1998年夏我国的抗洪斗争,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一系列讲话,主要包括《夺取长江抗洪抢险决战的最后胜利》、《弘扬抗洪精神重建家园发展经济》、《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军抗洪抢险庆功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这些讲话有力地指导了全国抗洪斗争,全面总结了取得抗洪斗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指明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作为反映重大事件的重要文献,上述讲话将被载入史册。从写作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些文献,我们会发现,讲话亦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一、刚健豪壮的语体风格江泽民同志抗洪讲话的字里行间充溢着一股豪

郑哲[2](2018)在《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军是一支战功彪炳、英模辈出的伟大军队。进入新时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官兵英勇无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涌现出一大批英模人物和先进集体。正是他们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在各项工作中拼搏进取、锐意创新,在引领风尚中躬亲践行、模范带头,才有了人民军队凯歌高奏、发展壮大的生动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如火如荼的新军事变革,迫在眉睫的军事斗争准备,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审时度势鲜明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深化军队改革,加快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为促进新时代我军官兵成长成才指明了根本路径。时势造英雄!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必将会造就千千万万个新时代的英雄模范。纵观新时期我军英模人物,无不是从一名普通官兵一步步成长为享誉军内外的英雄模范,成为军中娇子、时代楷模。其过程之复杂,参与因素之多,反应之剧烈,非常人所能想象。本研究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对新时期以来数百名军队英模人物的成长历程、先进事迹的梳理,从文化环境、成长历练、主要贡献、组织因素等方面考察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的精神内核和成长路径。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区分界定,讨论了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吸收和借鉴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履行使命、文化传统、自身素质、组织关怀等角度探索新时期我军英模人物成长路径。认为广大官兵必须将自己置身于时代的大环境下,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立足本职、瞄准使命、迎势而上才能有所建树,成长为众人景仰的英雄模范。在这个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党的优良作风、我军光荣传统等文化传统为广大官兵成长为英模人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土壤,而其自身所具备的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专业素养、昂扬的战斗精神、高尚的道德品格是其成长为英模人物的坚实基础,各级组织又从筑牢思想根基、搭建实践平台、提供制度保障等方面为英模人物的成长进步发挥了重要的服务保障作用。文化熏陶、自身努力以及组织关怀,这三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对英模人物的成长自始至终,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从深入学习英模、依法扞卫英模、形成崇尚之风三个方面对开创新时代英模辈出新局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李俊霖[3](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英雄模范辈出的伟大军队,在我军的光辉征程中,从来不乏英雄模范,人民群众赞誉我军为“英雄模范的摇篮”。人民军队中涌现出的众多英雄模范,不仅是鼓舞我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支撑中华民族屹立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脊梁,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历来是我党我军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是深层次改变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变革,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改革开放以来,军队英雄模范的类别由以前的以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为主转而越来越多样化。国家、军队有关英雄模范的法律法规、条令条例不断健全,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的内容、平台、方法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其方法途径在继承我军历史上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和塑造方式。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社会形态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均发生了显着变化,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在实践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以及与新形势不太适应的地方。笔者将正反两面经验融入其中,从进一步严格标准要求、优化宣传策略技巧以及营造良好氛围三大方面提出加强和改善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的建议措施。

崔莹,刘宏[4](2001)在《在曲折中壮大成熟的民族救星──中国共产党八十周年巡礼(六)》文中研究表明

秦翠萍[5](2009)在《新时期党预防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实践及其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国家。科学地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新时期我国所遭受的重大自然灾害主要分为五大类:天文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党和政府面对自然灾害所采取的重大措施主要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央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抗灾救灾;充分发挥科技成果的优势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行科技防灾和科技救灾;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迅速、高效、全面部署抗灾救灾工作;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统一指挥,举全国之力抗灾救灾;注重舆论导向作用,稳定社会秩序,提高防灾救灾的公众意识和能力;在实践中加强防灾救灾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力图使防灾救灾工作法律化制度化;高度重视灾后重建工作,做好灾区社会生产和经济的恢复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安置工作。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对于有效地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考察新时期党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实践,我们得到如下启示:中国共产党是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战胜自然灾害的根本社会制度保证,人民群众是战胜自然灾害的真正英雄,人民军队是战胜自然灾害的主力军,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战胜自然灾害的精神动力,科学技术是战胜自然灾害的技术支撑,加强和完善我国防灾救灾法律法规体系是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法律制度保证,科学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是战胜自然灾害的物质基础。

林超,郭宏林,周祯煜[6](1998)在《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是夺取抗洪斗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文中研究说明 军委江主席在全军抗洪抢险庆功表彰大会上指出:“在这场伟大斗争中,我军充分展示出坚决听从党的指挥,视人民利益重于一切的高度政治觉悟。”“抗洪斗争的实践再一次证明,我军是一支政治坚定、能征善战的军队,关键时刻冲得上、过得硬、靠得住,不愧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不愧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钢铁长城”。这充分肯定了我军在抗洪斗争中为党和人民建立的功勋,同时,也说明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坚决听从党中央、江主席的指挥,坚持和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我军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源泉,是夺取抗洪斗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江泽民[7](1998)在《在全军抗洪抢险庆功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文中认为 同志们:在今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发挥了突击队和中流砥柱的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赢得举国上下的高度赞誉,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在这个隆重的大会上,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洪抢险斗争的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受到军委、总部表彰奖励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英雄模范,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在抗洪抢险中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表示沉痛的哀悼!

新华社[8](2018)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充分展示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

刘立,周锋[9](1998)在《2000年的中国,我们来保卫!——献给已经进入和即将跨入军营的独生子女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80年代末,北京某刊物发表的一篇《谁来保卫2000年的中国》文章中写道: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曾长期实行“独子不当兵”的政策。1955年通过的《兵役法》规定:独生子女由直辖市、县、自治区、市兵役委员会审查批准,在平时免服兵役。

吴晓曦[10](2020)在《铁道兵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8年夏天,东北战场上成立了铁道兵纵队,随着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役的胜利,铁道兵纵队演变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从铁道兵成立到并入铁道部共35年。在这期间,铁道兵不畏险阻、奋勇争先,参与修建铁路工程50多项,多次参加森林灭火、抢险救灾任务,同时完成许多公路、机场、洞库等国防建设工程,为国家交通、国防以及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此期间凝聚成了“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铁道兵精神。铁道兵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铁道兵精神的思想渊源,中国革命精神里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本质是铁道兵精神的起源;中国革命精神里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内核是铁道兵精神的基础;中国革命精神里听党指挥、敢于牺牲的元素是铁道兵精神的根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铁道兵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铁道兵精神继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中华文化精髓。中国革命和建设是铁道兵精神形成的现实条件,解放战争中对铁路运输的需要是铁道兵精神生成的开端;新中国铁路建设与发展是推动铁道兵精神生长的强大动力;广大铁道兵战士是铁道兵精神形成的主体。铁道兵精神的基本内涵包含四个内容:爱国爱民、不畏牺牲的献身精神,主要表现为铁道兵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豪情,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献身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伟大胸怀。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创造精神,集中体现在铁道兵挑战自我、勇攀高峰的价值追求和勤劳勇敢、自力更生的工作与生活态度。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吃苦精神,主要表现为铁道兵不惧风雨、不畏险阻、披荆斩棘、坚忍不拔的高尚品格。服从命令、顾全大局的大局意识,重点表现在铁道兵不辞辛苦甘愿为国家建设节俭开支,根据任务的需要整编军队,听党指挥、以国为重。铁道兵精神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政治保障功能是指铁道兵精神有利于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与政治品德、实现军民融合和民族团结;精神激励功能是指铁道兵精神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道德规范功能主要强调铁道兵精神有助于培养人们乐观向上的品质、艰苦奋斗的意志以及乐于奉献的优秀品格。铁道兵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运用铁道兵精神进行理论教育,加强对铁道兵精神的理论研究,推动铁道兵精神纳入铁路相关院校教育体系和教材。其次,打造校企品牌、拓展传播渠道,运用铁建企业品牌展现具有特色的铁路文化;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弘扬和继承铁道兵精神;利用各种文娱载体展现铁路人的精神风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感受铁道兵精神的熏陶。最后,培养“铁道兵精神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工作队伍,打造有专业基础和工作经验丰富的高校教育人才,同时利用榜样的力量让铁道兵精神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

二、在全军抗洪抢险庆功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全军抗洪抢险庆功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区分
        2.1.1 新时期、新世纪新阶段与新时代
        2.1.2 英雄模范、先进典型与榜样
        2.1.3 成长路径与成长规律
    2.2 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2.1 开展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的必要性
        2.2.2 开展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的可行性
    2.3 相关理论支撑及借鉴
        2.3.1 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3.2 依据军队政治工作相关规定
        2.3.3 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理论成果
第三章 在履行使命时涌现
    3.1 在维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中身先士卒
        3.1.1 维护社会稳定
        3.1.2 支援经济建设
        3.1.3 参与抢险救灾
    3.2 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冲锋陷阵
        3.2.1 自卫还击作战
        3.2.2 应对突发威胁
        3.2.3 扞卫海外利益
    3.3 在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中大显身手
        3.3.1 参与维和行动
        3.3.2 实施人道救援
        3.3.3 中外联演联训
第四章 在文化传统中熏陶
    4.1 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
        4.1.1 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4.1.2 传承朴素的传统美德
        4.1.3 吸收优秀的传统武德
    4.2 党的优良作风的滋养
        4.2.1 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成长
        4.2.2 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提升
        4.2.3 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进步
    4.3 题军队光荣传统的教诲
        4.3.1 牢记听党指挥的根本原则
        4.3.2 践行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
        4.3.3 坚持英勇善战的根本要求
第五章 在自身素质上着力
    5.1 锻造坚定的理想信念
        5.1.1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5.1.2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5.1.3 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5.1.4 坚定对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信赖
    5.2 磨砺超群的专业素养
        5.2.1 刻苦学习不断积累
        5.2.2 反复实践逐步提高
        5.2.3 勇立潮头锐意创新
    5.3 锤炼昂扬的战斗精神
        5.3.1 在思想教育中认同
        5.3.2 在训练管理中磨砺
        5.3.3 在重大任务中锤炼
    5.4 锤炼昂扬的战斗精神
        5.4.1 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5.4.2 恪守自觉的道德养成
        5.4.3 投身积极的道德实践
第六章 在组织关怀下成长
    6.1 筑牢坚实的思想基础
        6.1.1 构建科学的世界观
        6.1.2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6.1.3 培育正确的价值观
    6.2 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
        6.2.1 选送交流学习
        6.2.2 变换岗位历练
        6.2.3 下达任务考验
    6.3 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6.3.1 崇高的政治地位
        6.3.2 严格的管理监督
        6.3.3 优厚的生活待遇
第七章 开创新时代英模辈出新局面
    7.1 谦逊的进取态度学习英模
        7.1.1 学习英模人物要在领会精神
        7.1.2 学习英模人物重在躬亲践行
        7.1.3 学习英模人物贵在持之以恒
    7.2 严正的法律手段扞卫英模
        7.2.1 确立弘扬英模的法律地位
        7.2.2 依法维护英模的合法权益
        7.2.3 打击诋毁英模的不法行为
    7.3 有力的政策措施崇尚英模
        7.3.1 建立和完善英烈纪念制度
        7.3.2 兴建和修葺英烈纪念设施
        7.3.3 宣传和褒奖英烈光辉事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改革开放以来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创新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改革开放以来
        2.1.2 军队英雄模范
        2.1.3 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
    2.2 改革开放以来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2.2.1 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的重要意义
        2.2.2 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的作用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的方法途径
    3.1 军队英雄模范的培养途径
        3.1.1 教育熏陶启发英雄模范的觉悟
        3.1.2 学习锻炼提升英雄模范的素质
        3.1.3 使命任务搭建英雄模范的舞台
    3.2 军队英雄模范的塑造方式
        3.2.1 领袖人物接见、评价英雄模范
        3.2.2 授予英雄模范荣誉称号、颁发奖(勋)章
        3.2.3 举办有关英雄模范的会议
        3.2.4 利用多种媒介宣传英雄模范
        3.2.5 建造英雄模范纪念设施
        3.2.6 以英雄模范的名字命名
第四章 加强和改善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的建议措施
    4.1 进一步严格标准要求
        4.1.1 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必须求真求实、优中选精
        4.1.2 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4.1.3 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必须贴近群众、注重实效
    4.2 优化宣传策略技巧
        4.2.1 宣传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的同时要善于刻画人物细节
        4.2.2 宣传英雄模范崇高精神的同时要注重表达平凡人性
        4.2.3 巩固传统宣传阵地的同时要积极抢占新兴领域
    4.3 大力营造军队英雄模范辈出的良好氛围
        4.3.1 强化英雄模范的荣誉激励
        4.3.2 夯实英雄模范(家属)的权益保障
        4.3.3 关注英雄模范的后续成长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改革开放以来被总部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英雄模范个人名单
附录B 改革开放以来总部以上单位授予的荣誉称号一览(英雄模范单位部分)

(5)新时期党预防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实践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对自然灾害的界定
    (一) 自然灾害的含义
    (二) 自然灾害的类型
二、新时期若干重大自然灾害及党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实践
    (一) 新时期党预防和应对天文灾害的实践
    (二) 新时期党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的实践
    (三) 新时期党预防和应对海洋灾害的实践
    (四) 新时期党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的实践
    (五) 新时期党预防和应对生物灾害的实践
三、新时期党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启示
    (一) 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根本制度保证
    (三) 人民群众是我们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真正英雄
    (四) 人民军队是我们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主力军
    (五)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我们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精神动力
    (六) 科学技术是我们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技术支撑
    (七) 正确的舆论导向对防灾减灾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八) 完善的防灾救灾法律法规是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法律制度保证
    (九) 科学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是我们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物质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是夺取抗洪斗争胜利的重要保证(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性质,使广大官兵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就能挺身而出奔赴抗洪第一线
二、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广大官兵学人民、爱人民、为人民的意识,当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时时处处与他们同呼吸、共患难、心连心
三、大力培养勇猛顽强、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使广大官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就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四、发扬官兵一致、尊干爱兵的光荣传统,使各级干部做到身先士卒、爱护士兵、尊重士兵,在重大任务面前,就能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8)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九七八年
一九七九年
一九八〇年
一九八一年
一九八二年
一九八三年
一九八四年
一九八五年
一九八六年
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九年
一九九〇年
一九九一年
一九九二年
一九九三年
一九九四年
一九九五年
一九九六年
一九九七年
一九九八年
一九九九年
二〇〇〇年
二〇〇一年
二〇〇二年
二〇〇三年
二〇〇四年
二〇〇五年
二〇〇六年
二〇〇七年
二〇〇八年
二〇〇九年
二〇一〇年
二〇一一年
二〇一二年
二〇一三年
二〇一四年
二〇一五年
二〇一六年
二〇一七年
二〇一八年

(10)铁道兵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目的与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内容
    四、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铁道兵的发展历程
    一、 抢修铁路、保证军事运输,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支援
    二、 抗洪保桥、粉碎“绞杀战”,为抗美援朝贡献力量
    三、 移山填海、劈路架桥,做祖国铁路建设的突击队
    四、 脱下军装、告别军旗,铁道兵集体转业
第三章 铁道兵精神的形成与基本内涵
    一、 铁道兵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
        (一) 中国革命精神是铁道兵精神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铁道兵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
        (三) 中国革命和建设是铁道兵精神形成的现实条件
    二、 铁道兵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 “爱国爱民、不畏牺牲”的献身精神
        (二)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创造精神
        (三) “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吃苦精神
        (四) “服从命令、顾全大局”的大局意识
第四章 铁道兵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铁道兵精神的政治保障功能
        (一) 铁道兵精神有助于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
        (二) 铁道兵精神有助于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与政治品德
        (三) 铁道兵精神有助于实现军民融合和民族团结
    二、 铁道兵精神的精神激励功能
        (一) 铁道兵精神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 铁道兵精神有利于激发人们攻坚克难的创造精神
        (三) 铁道兵精神有利于激发人们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三、 铁道兵精神的道德规范功能
        (一) 铁道兵精神有助于培养人们乐观向上、独立自强的品质
        (二) 铁道兵精神有助于培养人们艰苦奋斗的意志
        (三) 铁道兵精神有助于培养人们乐于奉献的优秀品德
第五章 铁道兵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一、 运用铁道兵精神进行理论教育,提高铁道兵精神认同感
        (一) 加强对铁道兵精神的理论研究
        (二) 推动铁道兵精神纳入铁路相关院校教育体系和教材
    二、 打造校企品牌、拓展传播渠道,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一) 运用铁建企业品牌展现具有特色的铁路文化
        (二)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弘扬和继承铁道兵精神
        (三) 利用各种文娱载体展现铁路人的精神风貌
        (四) 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感受铁道兵精神的熏陶
    三、 培养“铁道兵精神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工作队伍
        (一) 打造有专业基础和工作经验丰富的高校教育人才队伍
        (二) 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铁道兵精神讲解员
        (三) 利用榜样的力量让铁道兵精神影响人们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在全军抗洪抢险庆功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江泽民同志’98抗洪讲话的写作艺术[J]. 王寰鹏. 写作, 1999(02)
  • [2]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D]. 郑哲.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3]改革开放以来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研究[D]. 李俊霖.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03)
  • [4]在曲折中壮大成熟的民族救星──中国共产党八十周年巡礼(六)[J]. 崔莹,刘宏. 党史纵横, 2001(06)
  • [5]新时期党预防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实践及其启示[D]. 秦翠萍. 河南大学, 2009(11)
  • [6]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是夺取抗洪斗争胜利的重要保证[J]. 林超,郭宏林,周祯煜.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1998(06)
  • [7]在全军抗洪抢险庆功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 江泽民. 防汛与抗旱, 1998(04)
  • [8]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J]. 新华社. 中国经济周刊, 2018(50)
  • [9]2000年的中国,我们来保卫!——献给已经进入和即将跨入军营的独生子女们[J]. 刘立,周锋. 国防, 1998(12)
  • [10]铁道兵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吴晓曦.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在全军抗洪抢险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