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刊党建论文要目(论文文献综述)
杜立芳[1](2018)在《刘少奇研究史》文中研究表明“刘少奇研究史”,将对刘少奇生平思想宣传和研究的发生发展、主要内容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对刘少奇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进行相关的背景条件分析阐述,概括其研究的特点和价值,并将选取代表作,对内容、思想、成就、方法乃至缺陷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和评论,点面结合,是刘少奇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细致的梳理和评介,是展现刘少奇研究的发展史。这个课题尚未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对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的研究进行研究,有助于总结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研究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推动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等的进一步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思想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耻辱救亡和中国工人运动时代的到来催促对刘少奇这一革命人物的宣传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宣传和研究主要包括:少小时的他评和自评;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中共党内评价;简要的刘少奇传记作品。刘少奇重要着作的出版也有重要宣传和研究意义。总体而言,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对刘少奇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等各方面思想理论的真实报道和出版宣传,研究是零星的、不系统的,是刘少奇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最初的研究宣传资料,这些研究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宣传了中国革命。《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一文由民国时期创办的《新闻杂志》于1949年4月17日第3卷第1期发表,这篇文章呈现出“篇幅长、详细具体”深度报道的特点,是1949年之前刘少奇评传中引人注目的一篇。此文作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二章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宽松的社会氛围、编辑出版《刘少奇选集》提上日程、炭子冲刘少奇旧居对外开放等等,使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刘少奇生平思想有了可能性,由于刘少奇是不主张对自己的宣传研究的,没有《刘少奇选集》等真材实料做支撑,对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科学研究很难开展起来,研究成果也只能是零星的,多见于一些文章理论的宣传、对刘少奇活动的一些报道和一些老同志对刘少奇革命斗争历史的回忆性文章。它们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也是开展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一些基础资料。建国后十七年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出政治化倾向明显,研究成果具有预热性、宣传性、不系统性等特点,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实践上推进和理论上积累的价值。《刘少奇同志在山东》是在“大跃进”的热潮中编着出的诸多宣传报道性的小册子之一,主要记录了刘少奇在山东的视察情况,是此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刘少奇地域性生平活动报道的小册子。吕振羽、江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记述了刘少奇1942年3月到1942年12月底期间回延安途中革命斗争的历史,展现了英明决断、光辉伟大的领导人形象,是一篇幅较长的回忆文章。这儿都视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三章曲折和歪曲(1966.5-1976.10)。即“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破坏了学术研究的正常秩序。“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非法打倒,刘少奇研究多为污蔑伪造不实之词,是“失真”的研究。“失真”的研究集中体现为:报刊杂志文章对刘少奇的大批判;各类书籍小册子对刘少奇的批判;中共党史书对刘少奇污陷、批判,而此时张志新等喊出人民心声。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具有政治宣传性,歪曲性、粗糙性等特点,没有任何学术价值,而有不少研究的教训可以记取。《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一书,主要是对炮制出来的一个个所谓的刘少奇叛徒集团进行批判,同时也对刘少奇很多思想言行进行批判,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批判刘少奇书籍,这里作为评介的代表作。这时大陆外的研究略显客观,如美国洛厄尔·迪特默《刘少奇》等。第四章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刘少奇百年诞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两年,中国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学术界学术研究的局面尚未打开,刘少奇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全面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思想、政治、文化等政策环境的改变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正常化、学术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后,刘少奇研究的春天开始到来。最初,研究的文章较多,多是纪念性的,或者着重批判林彪、“四人帮”对刘少奇制造的种种污蔑不实之词,带有拨乱反正、澄清历史是非的性质。由于《刘少奇选集》和他的各种专题文集相继出版,刘少奇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积累,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版的书籍逐步增多,研究涉及到刘少奇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文艺等各方面思想理论。1988年7月陈君聪《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出版,1992年1月陈绍畴《刘少奇在白区》出版,1992年8月王世谊《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出版,1993年4月商孝才《刘少奇哲学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1月谭献民《刘少奇建党思想与民族传统文化论纲》出版,1996年9月黄峥编《刘少奇的最后岁月(1966-1969)》出版,1997年7月李万青《刘少奇统战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9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刘少奇年谱》出版,1998年10月《刘少奇传》出版,等等。刘少奇百年诞辰之际,掀起了刘少奇研究和宣传的高潮,研究宣传刘少奇的图书总数达到60种之多。总体看来,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经历了由比较粗线条的勾画到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真实过程,还原了被歪曲的刘少奇的光辉形象和风貌。研究中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指导思想、领袖的思维逻辑方法和道德风范一览无遗,发挥了正能量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刘少奇在白区》一书,系统地记述了刘少奇在白区的斗争实践活动和思想理论上作出的独特贡献,是刘少奇白区工作研究最具权威性和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文中作为刘少奇实践和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一书对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面主要思想理论作深刻、多方面的考察研究,是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刘少奇党建思想的专着,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在众多学术成果中,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和《刘少奇传》最引人瞩目。《刘少奇年谱》,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档案材料为依据,对人物资料进行了具体的考证和梳理,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刘少奇的生平事迹、革命实践、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刘少奇传》,以大量文献档案、回忆录、采访录为基础,记述了刘少奇光辉的一生,反映了刘少奇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丰功伟绩。文中对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与《刘少奇传》进行了比较性的评介。第五章巩固和深化(1999-)。全国各地各类研讨会的举办和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的成立等研究平台的搭建,再加上刘少奇相关文献资料的进一步出版,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丰富的研究素材。学术界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向全面和纵深方向发展,研究内容涵盖刘少奇生平思想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方面,一些研究论着具有新领域的开创性,思维角度方式方法都比较新颖,丰富了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1999年至今,出版了60多本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专着。2001年2月鲁彤等《刘少奇在建国后的20年》出版,2001年12月胡长水等《刘少奇之路:一个伟人的奋斗与命运》出版,2005年7月王双梅《刘少奇与抗日战争》出版,2006年1月黄峥执笔《王光美访谈录》出版,2008年陈成文等《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出版,2009年1月黄祖琳《刘少奇家世》出版,2011年5月徐占全等主编《工运领袖刘少奇》出版,2014年5月董一冰《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出版,等等。这一时期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研究内容的纵深性,研究成果形式的多样性,学术研讨和成果汇集呈现的常态化,特别是研究的现实视角和问题意识突出这些特点和价值。《刘少奇家世》一书,探寻了刘少奇家世的渊源历史,详细地介绍了众多的与刘少奇关系密切的亲属人物,这本书是在对家世人物生平事迹进行仔细调查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完成的,史料价值突显。此书视为代表作分析。《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一书,记述了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一系列民生思想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刘少奇的民生思想,是研究刘少奇民生思想的第一本专着,开拓了刘少奇思想新领域的深入研究,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王光美,与刘少奇共同生活了20年的妻子,作为刘少奇的秘书和最亲近的人,是刘少奇一手资料的获得者,对刘少奇宣传和研究贡献卓着,如刘少奇早期的口述资料和生平活动工作笔记,资料、文物的保存和捐赠以及纪念会和研讨会的参加,她还撰写和发表多篇回忆文章。访谈论着《王光美访谈录》,主角仍是刘少奇,文中对此进行了探究论述。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给以后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教训方面的参考,并推动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推陈出新、更出彩出色。
朱进[2](2016)在《《人民日报》广告与社会变迁(1949-1959)》文中研究表明《人民日报》以其新闻的权威性、影响力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其早期广告却鲜有研究。建国后前十年间是《人民日报》广告业务获得长足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收入大幅增加的重要时期。而更重要的是,将这一时期的《人民日报》广告种类、数量、版面等变化同现当代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大背景结合起来,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研究《人民日报》广告的发展,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以《人民日报》广告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949年至1959年作为研究时段。试通过《人民日报》广告的发展脉络及特色,运用抽样统计、分类比较、个案分析等方法,从而梳理出《人民日报》广告的发展轨迹以及所折射出来的时代特征。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人民日报》广告的演变,通过抽样统计和分类比较,分析了1949年至1959年间《人民日报》广告发展的基本情况。第二章主要对《人民日报》商业广告作了分类研究,认为造成建国后前十年间《人民日报》商业广告出现两个明显的刊载波峰段在广告数量、类型、广告主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经济体制的变革,由市场与计划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在对待广告的认识方面存在“姓资”“姓社”的二元对立认识。而这二者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建国初期在对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方面存在根本性认识误区。第三章主要对建国后前十年间《人民日报》文化广告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概括,重点介绍了书刊广告、电影广告、招生广告,归纳了它们具有阶段性强、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文化广告在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构统一意识形态体系中的作用。第四章探讨的是《人民日报》社会类广告与共和国社会生活变迁之间的关系,重点对婚姻广告、鸣谢道歉声明作了分类研究,并分析了1951年以后一些社会类广告缘何在《人民日报》中逐渐消失。本章希望通过对《人民日报》社会广告的考察,尽可能的从细微处捕捉建国初期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状态,以此厘清被“革命神圣化”和“意识形态化”所遮蔽的真实的社会变迁历程。
李昊原[3](2020)在《《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文中研究指明民国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边疆地区侵略的加深,国内有识之士在全国创办了大量研究边疆、民族问题的社会团体和学术机构,撰写并出版了大量论着,创办了众多报刊。抗日战争爆发后,《新西康》杂志于1938年4月1日创刊。本论文以民国中后期大后方《新西康》杂志为研究对象,分为绪论、正文(五章)、结语、附录等四大部分。“绪论”回顾了相关研究学术史,给予了评述;同时,阐释了本研究的学术价值。首先,概述了本文所指“新西康”的含义及其西康建省概况;说明研究对象主要是创办于川康地区的《新西康》杂志,而不是创办于南京的《新西康月刊》。结合期刊史特点,阐述了本文研究意义以及综合性研究方法。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学界对于《新西康》杂志的研究与应用,大致分为五类:一是史料存目,二是文中提及,三是引用文本,四是简要点评,五是相关研究。第一章“《新西康》创刊的时代背景”,主要从国际国内背景、边地开发、时代需要等方面,分析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抗日战争、川康地区形势对创办这一刊物的影响,把《新西康》的创办与发展置于更为广阔的时代形势下加以观照,分析《新西康》杂志顺应全民抗日、建设大后方的大背景而应运而生,发挥着传播新思想、凝聚新民力、建设新西康的特殊作用。第二章“《新西康》杂志办刊历程及发展阶段性”,主要归纳《新西康》杂志从1938年4月1日出版第1卷第1期,到1947年5月第5卷第3期终刊这九年期间的发展历程,并根据这一刊物的历程,划分为初创、兴盛、结束三个阶段,阐述了各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终刊的综合性原因,而不仅仅是办刊经费问题。本章力图厘清《新西康》杂志的来龙去脉和主要成就及其演变过程,从史学角度还原一个长期被人们忽略了的真实的具有独特传播价值的《新西康》。第三章“《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这是本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章分析了《新西康》主要作者情况,从中可以透见当时西康乃至全国知识分子投身新西康开发建设的热心和传布抗日启蒙先进思想的热情。《新西康》刊发的文章,主要反映西康地区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防务工作、教育发展和边地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观点,包括了建设思想、形势分析、对策思考、事例研判、考察纪实、文学创作等,其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新西康》重点宣传当时西康省的治政理念、推行建省方略、注重民众启蒙、加强文化教育、观察并记录民族风情等。这些文章和边地纪录,展现了丰富的康藏民族历史文化,真实反映了西康民众的爱国情怀和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第四章“《新西康》刘文辉署名文章分析”,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二。作为西康地区执政者刘文辉,是《新西康》杂志的主要支持者和撰稿人。他以自己的时局观启发国人认清时代形势,把握时代之变,鼓励西康及国内有志青年“为着民族国家该撒最后的一滴血”;他强调在国难关头,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告诫人们要清廉、团结、读书,为国家服务,发挥大后方的支撑作用;他高度重视汉藏民族团结,呼吁“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要把“康族”和汉族凝结成绳结一般,以树立西康的光荣和奠定国防的根基;他积极推进西康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鼓励发挥“整朴勤劳”“亲爱乐群”“有礼守法”“好学力行”的新学风、新精神,通过发展教育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刘文辉通过《新西康》杂志,不断宣传他的治政观点和思想,以期团结上下人心,形成加快建设新西康的共识和力量,力争把西康建成抗战大后方的重要基地。第五章“《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一方面分析《新西康》杂志传播的思想观念、治边策略、建设成果等,对当时西康地区和国内读者产生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探讨《新西康》所刊发文章具有的学术价值,以及当今的研究者们不断挖掘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阐述《新西康》杂志对当下康藏地区民族团结和期刊平台建设等,仍然具有的现实借鉴作用。“结语”认为,作为民国中后期的《新西康》杂志,在刘文辉主政康区期间发挥了引进现代社会思想观念、输入先进生产技术、实施现代教育、倡导新的生活方式的舆论支持和团结奋进作用。在共赴国难、夯实边地、稳定康区的抗战时期,《新西康》无疑成为西康省各族民众思想的重要引领阵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报刊发展史、民族地区报刊发展史上,《新西康》杂志及其支持者刘文辉应占有一席之地。进一步研究《新西康》杂志,既是对抗战时期西康建省的重新检讨,对西康时期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西康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归纳、记取和挖掘,更是对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和民族团结传统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与进步,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高嵬[4](2004)在《《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文中提出通过收集和梳理我国正式公开发行的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期刊目录和内容,探讨和建立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统一规范的等级评定标准,以解决长期以来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缺乏权威性等级鉴定标准给晋升职称、申报课题、申报各类奖项带来的不便。填补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图书馆学、设计艺术学等学科提供权威性的决策支撑。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我国现有公开发行的,具有正式刊号的96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包括建筑设计类52种;景观园林设计类8种;规划设计类14种;室内设计类22种)期刊杂志。 首先,我们采用打分入围的方法先将所有期刊进行初评。分别按设定的七个得分项打分,完成对期刊评定中“定量”的研究。确定出入围期刊,共59种。 第二步,对入围期刊进一步完成“定性”的研究,即对期刊所刊学术论文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并针对每本期刊,有选择地对刊出论文阅读、评论,并作出简评,进一步筛选出核心期刊和一级期刊,共30种。确定二级刊物29种。 第三步,再从筛选出的核心、一级刊物中挑选出一级期刊,共10种。 第四步,甄选出最为优秀的核心期刊共20种。 由此得出研究结果: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期刊,核心刊物(权威学术期刊)20种;一级刊物(重要学术期刊)10种;二级刊物(一般学术期刊)29种。 本研究课题建立了一套较科学、客观、严谨的鉴定方法,可以作为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的研究基础。同时,等级鉴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待进一步探讨此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并进行动态的跟踪研究。
于欧[5](201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是当前党的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理论的宣传普及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来推进,系统研究中特理论体系普及载体,对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中介的相关理论,探索合理运用和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推动理论普及工作,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理论思辨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的内涵、特征、类型进行了论述;接着运用历史分析法对中国共产党理论普及历史进程中载体的历史发展及运用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随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对载体的运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之后针对载体的运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理论普及载体效果的因素,并从各因素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角度提出了载体作用发挥的机制;最后探讨了促进理论普及载体有效运用的方法和对策。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第一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的内涵、特征和主要类型进行了阐述。论文首先从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就是能够承载和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内容与信息,并能为理论普及主体所运用,促使理论普及主体和普及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物质形式和其他外在表现形式。并对其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对理论普及载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理论普及载体具有承载性、传导性、中介性、目的性、政治性、时代性这几方面的特征。再次,按照构成要素、历史发展的顺序、起作用的方式、表现形式的不同将载体划分为简单载体和复合载体、传统载体和现代载体、直接载体和间接载体、显性载体和隐性载体这几大类型,并对语言、行动、理论教育、文化、活动、传统大众传媒、新媒体、模范人物等具体载体的特点以及在传播理论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对中国共产党理论宣传普及载体的历史发展和运用经验进行了总结。论文将理论普及载体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前是载体的探索发展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是载体的逐步成熟阶段;从“文革”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载体的曲折发展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今为是载体的多样化发展阶段。在分析每个历史阶段载体运用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载体运用的历史经验,包括:始终坚持理论普及载体的党性和方向性;注重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形式;注重根据不同群体特点选择适宜的载体;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结合;不断创新载体等。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的运用现状。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中特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的总体运用情况,在不同年龄、身份、政治面貌和文化层次群体中运用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从总体上看,人们对权威载体传播的信息信任度较高;人们对生动、具体形象的载体效果评价较高;人们对载体创新的赞同度较高。从载体在不同群体中运用的特点来看,干部群体、党员、年龄较长者对理论普及载体有较高的运用倾向,对载体效果评价较高。本文还指出了当前载体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新型载体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部分理论宣传普及载体对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理论宣传普及载体在不同群体中的运用以及效果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载体运用中形式主义倾向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第四部分探讨了影响中特理论体系普及载体效果发挥的因素和合理运用的机制。认为普及主体的素质与能力,普及载体自身的特点,普及对象的属性与素质,普及内容及社会环境都对载体的效果发挥有重要影响。本文还从载体运用过程中各因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角度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的运用机制,即结构匹配机制、要素协同机制、优势互补机制和过程优化机制。第五部分探讨了中特理论体系普及载体合理运用的方法与对策。针对载体运用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影响因素,论文提出了对载体进行选择运用、组合运用和创新运用的方法:并且从提高普及者素质与能力,激发普及对象的主体性;促进载体的综合运用和发展;加强对载体的监管;创造良好外部环境这几个方面论述了促进载体有效运用的具体对策。
李爱群[6](2009)在《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观察,期刊评价就是通过对反映期刊内在价值的客观指标进行文献计量统计,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期刊进行排序和评价。相对于对国家和省市的宏观层次评价,对大学和研究所的中观层次评价,期刊评价与对研究人员的评价一样,属于微观层次的评价。但正是在微观层次上,出现的问题也较多。目前,国内期刊评价理论发展较完善,评价对象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上各有侧重,评价实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仍有一些不足或欠缺之处。而美国的科学技术及学术期刊的发展总体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开发的SCI、SSCI、A&HCI及JCR等对来源期刊的选择和评价受到了国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它虽然是美国的评价机构,但来源期刊来自世界各地,没有语种和地域的限制,并且其完善和成熟的评价体系代表了世界最权威的期刊评价水平,其期刊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也已成为世界各国效仿的标杆。因此,在回溯中、美期刊评价历史的基础上,了解中、美期刊评价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的期刊评价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以取长补短,完善和规范期刊评价工作,促进我国期刊的良性竞争与健康发展。本文除“引言”和第7章“结论与展望”外,论文主体部分共5章,主要包含理论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为第1-4章,实证部分为5-6章。论文第1章回溯了期刊评价的起源、理论基础与演变。核心期刊(Core Joumal)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发达于70年代的美国。布拉德福定律、加菲尔德定律、普赖斯的文献增长规律与文献老化指数,成为核心期刊遴选的三大理论基础。最初的核心期刊是为了揭示文献集中与离散的分布规律,那些刊登本学科较多论文的期刊就是核心期刊,它实际上只是一种基于论文数量统计的评价。引文分析法的出现和引文索引工具的使用,使人们对核心期刊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根本转变。核心期刊不再是最初揭示文献集中与离散的分布规律,而是通过文献的被使用揭示其学术价值,核心期刊也由对论文数量的评价转变为对文献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价。论文第2章是美国与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基本概括。详细介绍了美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构成,并对其评价体系进行了述评。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经历了中国遴选国外科技期刊、中国遴选国内科技期刊两个阶段,其中详细介绍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6家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单位及其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对我国出版的英文期刊的评价现状。论文第3章是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比较。重点从评价目的与评价功能,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分类,整个评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法,核心区的划分与核心期刊数量的界定,学术期刊评价社会价值与影响力,学术期刊评价的外部环境,学术期刊评价中两组概念等9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中、美两国在期刊评价中的异同之处,以及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对我国的启示。论文第4章分析了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商业化经营为导向,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在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偏见。我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利性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期刊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综合性期刊(含大学学报)的学科归类不准确;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问题。论文第5章是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在新的学术环境下,学术期刊评价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评价对象的多元化,使仅有的印刷版期刊评价发展为印刷版、电子版、网络版评价并存的格局,而开放存取期刊也将是今后期刊评价的重要对象。5年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和h指数等新兴的评价指标开始被应用到期刊评价实践,纳入到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中去。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评价方法和手段发生改变,通过采用各种软件技术进行统计和测评,将人们从以往繁重的人工手动检索、统计和计算的评价过程中解放出来。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来看,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可分为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据此也可以假设,在庞大的学术期刊群中也一定也存在着某些层级。对学术期刊进行分类分级排序,能为学术期刊找准自己的定位,为科研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利于国家对学术期刊的管理。在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上继承了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教育评价体系,确定了期刊分等级评价的原则、评价标准,将学术期刊按照学科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论文第6章是我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实证研究。详细说明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具体做法;公布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以及本研究所属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专业,共12个分学科的排行榜和所有4种分高校学报类型的排行榜;分析了我国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地区分布、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地区分布等评价结果。本文系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任艳妮[7](2015)在《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我国传统的一元主导的、带有浓郁政治气息的、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逐渐走向一个多元、开放、自由、竞争的信息社会环境。以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为主的大众传媒已经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尤其是对新媒体的重度使用者——大学生,传媒的影响力更加明显和深远。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想品德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要想在这种复杂多变的传媒环境中发挥引导思想、培养道德品质、规范行为习惯的功能与作用,就必须将传播学的理论和实践融入学科研究与实践活动中,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革,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础,借鉴传播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现状与问题的实证调研,提炼归纳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与接受的内在机理和联系,并根据传播要素及传播过程中要素间的关联互动情况,构建不同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模式及其实现路径。具体研究内容从以下六个章节展开:第一章,绪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的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核心概念等进行概括和总结,为研究的展开打好基础,做好铺垫。第二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研究论域和理论基础。任何科学问题的研究都必须是在一定的理论框架和基础上进行和展开的。本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传播学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问题研究主要从传播结果的有效性、传播要素的有效性和传播过程模式的有效性三个层面展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信息是否接受和接受程度如何是评价有效性的最终标准。第三章,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路径依赖及嬗变。本文以传播要素为横轴,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历史为纵轴,分析和总结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的历史特征和路径依赖。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在自由、开放的大众传媒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固定模式和传统的路径依赖逐渐失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问题凸显。第四章,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社会行为,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本章重点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静态层面——传播要素对有效性的影响,动态层面——传播过程环节对有效性的影响。当然,在大众传播时代,传媒环境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通过对传播要素、传播过程的影响,进而影响传播结果的有效性。第五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素的优化。主要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等几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传播要素本身应该具备的积极属性及在大众传媒环境下如何继续提升和优化这些积极属性以实现有效传播。第六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的实现路径。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性,以及这些传播要素间的关联互动和效能发挥不同,一种模式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要素要求。因此,本部分重点探讨了在不同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和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问题。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考察,以受众接受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因素及提高有效性的路径问题。其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传播学视角出发,以受众接受为切入点来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问题,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和研究视角。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借鉴传播学来重新审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无论是从理论创新还是实践需要,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能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同时,这种研究视角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突出了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在信息传播系统中,教育者(传播者)和受教育者(受众)都是传播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双方地位平等,关系紧密,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接受与否直接决定了传播活动的成败。因此,以受众接受为切入点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就是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大学生的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引导力,从而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第二,初步构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往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分析研究多采用本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看作一个有机系统,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在于传播结果的有效性、传播要素的有效性和传播过程模式的有效性三者的统一。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系统的要素构成、效能发挥、运行过程和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的传播障碍,寻找消除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和模式,由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的有效展开,初步构建了传播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研究理论框架。第三,构建了不同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模式,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理论与实践的新尝试和探索。目前理论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都倾向于建立一种双向互动型的传播模式。笔者认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并不只是存在唯一一种传播模式,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性,以及这些传播要素间的关联互动和效能发挥不同,一种传播模式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要素要求,展现出所有的传播活动。因此,本文分别探讨了不同信息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和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王昌善[8](2011)在《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几代专家和学者的努力下,我国近现代教育史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与一些邻近的领域相比,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历史研究,特别是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历史研究还显得较为薄弱。目前,尚未见有对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进行整体性研究的成果。因此,从整体上梳理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发展的历史沿革,分析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探究其形成原因、实施效果和经验教训,其研究成果对充实我国近现代教育史研究、丰富我国教科书和课程理论研究具有较重要的理论价值,并能为深化当前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对完善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提高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质量具有较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论文致力于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整体研究,主要探究该制度的历史沿革、基本要素、形成原因、实施效果与借鉴和启示。全文共分五章,各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首先介绍了研究缘起并对论题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阐述了研究思路与论文构架,最后讨论了研究可能取得的突破。第二章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历史沿革。把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历史分为如下三个时期:(1)光绪3年(1877年)至光绪23年(1897年):自由制;(2)光绪24年(1898年)至对日抗战开始(1937年):以审定制为主;(3)对日抗战至国民政府迁台(1949年):以国定制为主。主要运用历史学视角,充分发掘和爬梳了各种史料,尽可能地展现了制度化逐步实现的背景、过程及结果。第三章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基本要素。主要运用教育学的视角,对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基本要素包括编审机构、编审人员、编审标准、编审程序、编审周期分别进行了考察和评价。第四章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形成原因。主要运用社会学视角,深入地探讨了三个历史时期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包括自由制、审定制、国定制的成因。乃以国家作为博弈主体,多方利益集团博弈妥协的结果。主要包括支配集团内部的博弈、支配集团与被支配集团之间的博弈、政治精英与学术精英之间的博弈等。第五章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实施效果。主要运用教育学的视角,对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实施效果包括经验与启示和教训与反思两方面进行了整体辩证地考察。论文最后总结了研究所得,分析了研究不足,指出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黄春平[9](2018)在《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的百年进展与反思——基于学科发展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的成果从民国的零散专文发展到今天的专题性编目和学术史着作,百年来这方面取得了不少标志性的进展与成就,但从学科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它仍然在学科成果体系的完整性、学科方向的分类细化、乃至整理研究的学科队伍方面留下了不少亟待提升的空间。基于学科发展的视角进行系统的百年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还须做好如下几项基础性工作:完善中国新闻学论着百年编目,创新整理研究方法构建文献数据库,以问题为中心,进行专题性、个案性、跨学科性的整理研究。
李雅丹[10](2019)在《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研究 ——以江西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他的大众化是将这一新的理论思想转化为大众的共同认识,是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前进的关键一步。高校作为新思想和新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和教育的主阵地。当前,在高校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工作虽然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加强对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工作的研究仍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概念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对于当前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代价值进行阐述,并以高校大学生为切入点,对当前高校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现状进行深刻的分析,总结存在的不足,分析背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策略。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的背景和缘由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第二章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内涵及时代价值;第三章为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紧迫性;第四章则是本论文的论述的重点,该部分以江西省5所高校调查所得数据为依据,来分析当前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则结合前一章分析所得结论,进一步来论述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六章是本论文所论述的重中之重,该章针对推进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综合影响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主体、客体以及载体以及环体等诸多要素,最终提出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对策。
二、报刊党建论文要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报刊党建论文要目(论文提纲范文)
(1)刘少奇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的特定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
第三节 《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 |
第二章 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的研究准备和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
第三节 山东人民出版社《刘少奇同志在山东》 |
第四节 吕振羽、江明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 |
第三章 歪曲和曲折(1966.5——1976.10)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背景下的“失真”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特点 |
第三节 南开大学卫东红卫兵《卫东》编辑部《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 |
第四章 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研究条件和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
第三节 陈绍畴与《刘少奇在白区》 |
第四节 王世谊与《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 |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刘少奇传》 |
第五章 巩固和深化(1999—) |
第一节 1999至今研究的有利条件和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
第三节 黄祖琳与《刘少奇家世》 |
第四节 董一冰与《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 |
第五节 王光美的宣传和回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人民日报》广告与社会变迁(1949-195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关于早期党报广告史的研究 |
(二) 关于《人民日报》的研究 |
(三) 关于《人民日报》广告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思路、创新点与不足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三) 创新点、不足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广告的定义(狭义、广义) |
(二)广告的分类(商业、文化、社会、政治广告) |
第一章 《人民日报》广告概况 |
第一节 《人民日报》广告的变化 |
一、广告的数量与版面 |
二、广告形式与体例 |
三、广告类型及其特征 |
第二节 《人民日报》广告主和广告受众 |
一、《人民日报》的广告主 |
二、《人民日报》的广告受众 |
第二章 《人民日报》商业广告与经济变迁 |
第一节 《人民日报》商业广告的变化 |
第二节 《人民日报》商业广告变化的经济因素 |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 |
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
三、市场调节作用逐渐衰微 |
四、经济生活的政治化 |
第三节 《人民日报》商业广告变化的认识性因素 |
一、肯定阶段(1949——1950年) |
二、排斥阶段(1951—1956年) |
三、再肯定阶段(1956—1959年) |
第三章 《人民日报》文化广告与马列主义的传播 |
第一节 《人民日报》文化广告总概 |
第二节 《人民日报》文化广告的分类 |
一、书刊广告 |
二、电影广告 |
三、招生广告 |
第四章 《人民日报》社会广告与社会生活变迁 |
第一节 《人民日报》社会广告的分类(1949—1950年) |
一、婚姻广告 |
二、鸣谢悔过启事 |
第二节 《人民日报》社会广告的消失 |
一、《人民日报》向大党报转变 |
二、社会生活的泛政治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西康”与西康省成立 |
二、本文研究范围及选题意义 |
三、本文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 |
1 抗战后方建设背景下的《新西康》创刊 |
1.1 抗日战争对中国及其四川的影响 |
1.1.1 保家卫国支援抗战 |
1.1.2 激励抗战巩固后方 |
1.2 加快西康建设夯实抗战大后方基础 |
1.2.1 西康建省策应大局 |
1.2.2 边地建设快速推进 |
1.3 时代需要传播新思想凝聚广大民力 |
1.3.1 舆论先行的时代趋势 |
1.3.2 西康报刊的迅速发展 |
2 《新西康》杂志的发展历程 |
2.1 《新西康》创刊初期 |
2.1.1 办刊人员与刊物宗旨 |
2.1.2 主旨文章与激情号召 |
2.1.3 读者定位与海外发行 |
2.2 《新西康》鼎盛时期 |
2.2.1 时局催生刊物发展 |
2.2.2 名家荟萃支撑刊物 |
2.2.3 刊物内容丰富厚实 |
2.3 《新西康》衰落终刊 |
2.3.1 形势严峻波及刊物 |
2.3.2 天灾人祸扼杀刊物 |
3 《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 |
3.1 《新西康》部分作者介绍 |
3.2 《新西康》主要文章分析 |
3.2.1 杂志内容概况 |
3.2.2 重点文章分析 |
4 《新西康》署名刘文辉文章分析 |
4.1 刘文辉生平及政治倾向 |
4.1.1 刘文辉生平简介 |
4.1.2 “二刘之战”与走到人民阵营 |
4.2 刘文辉文章研究 |
4.2.1 为着民族国家“应该撒最后的一滴血” |
4.2.2 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 |
4.2.3 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 |
4.2.4 兴办教育以奠定思想和人力基础 |
5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 |
5.1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 |
5.2 《新西康》的学术价值 |
5.2.1 所刊文章的学术含量 |
5.2.2 后续研究的学术成果 |
结语 |
附1:《新西康》杂志大事记 |
附2:《新西康》杂志《编后记》汇编 |
附3:《新西康》部分目录汇总表 |
附4:刘文辉《二十七年元旦讲演词》全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① 课题背景 |
② 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的发行及评定现状 |
③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研究框架和方法 |
1.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概念的阐述 |
1.2 等级鉴定的方法探讨 |
1.2.1 打分入围法 |
① 得分项一: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情况 |
② 得分项二:被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 |
③ 得分项三:期刊主管、主办单位对期刊质量的影响 |
④ 得分项四:期刊创刊年限 |
⑤ 得分项五:期刊获奖情况 |
⑥ 得分项六:期刊学术文章所占百分比 |
⑦ 得分项七:专家评审 |
1.3 主要技术路线 |
2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
2.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按首字母排序) |
2.1.1 建筑设计类 |
(01) 《安徽建筑》 |
(02)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03)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04)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05) 《东南大学学学报》 |
(06) 《福建建筑》 |
(07) 《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08) 《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
(09) 《高等建筑教育》 |
(10) 《广东建筑装饰》 |
(11) 《广东土木与建筑》 |
(12) 《广西土木建筑》 |
(13) 《广州建筑》 |
(14)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
(15) 《华南理工大学学学报》 |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
(1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
(18) 《华中建筑》 |
(19) 《建材.建筑.装修》 |
(20)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21) 《江苏建筑》 |
(22) 《建筑》 |
(23) 《建筑创作》 |
(24) 《建筑技术及设计》 |
(25) 《建筑科学》 |
(26) 《建筑师》 |
(27) 《建筑学报》 |
(28) 《建筑知识》 |
(29)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 |
(30) 《南方建筑》 |
(31)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32)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33) 《清华大学学报》 |
(34) 《四川建筑》 |
(35)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
(36) 《时代建筑》 |
(37)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38) 《上海建设科技》 |
(39) 《世界建筑》 |
(40) 《世界建筑导报》 |
(41) 《设计新潮/建筑》 |
(42) 《山西建筑》 |
(43) 《天津大学学报》 |
(4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
(45)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46) 《新建筑》 |
(47)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48) 《云南建筑》 |
(49) 《中国建设信息》 |
(50) 《浙江建筑》 |
(51) 《中外建筑》 |
(52) 《住宅科技》 |
2.1.2 景观园林设计类 |
(01)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02) 《古建园林技术》 |
(03) 《广东园林》 |
(04) 《蓝天园林》 |
(05)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06) 《园林》 |
(07) 《园艺学报》 |
(08) 《中国园林》 |
2.1.3 规划设计类 |
(01) 《北京规划建设》 |
(02) 《城市》 |
(03) 《城市开发》 |
(04) 《城市发展研究》 |
(05) 《城市规划》 |
(06) 《城市规划汇刊》 |
(07) 《城市问题》 |
(08) 《规划师》 |
(09) 《国外城市规划》 |
(10) 《上海市城市管理学院学报(当代建设)》 |
(11)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
(12)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
(13) 《现代城市研究》 |
(14) 《小城镇建设》 |
2.1.4 室内设计类 |
(01) 《缤纷》 |
(02) 《城市住宅》 |
(03) 《国际家居》 |
(04) 《家具》 |
(05) 《家具与环境》 |
(06) 《家具与室内装饰》 |
(07) 《家居主张》 |
(08) 《家饰》 |
(09) 《美家》 |
(10) 《瑞丽-家居》 |
(11) 《现代装饰》 |
(12) 《上海家居》 |
(13) 《世界家苑》 |
(14) 《室内设计》 |
(15) 《室内设计与装修》 |
(16) 《时尚家居》 |
(17) 《新材料.新装饰》 |
(18) 《新居室》 |
(19) 《中国厨卫》 |
(20)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
(21) 《装饰》 |
(22) 《装饰装修天地》 |
3 研究分析与评论 |
3.1 入围期刊 |
3.2 核心、一级期刊的筛选 |
3.3 一级期刊的挑选 |
3.4 核心期刊的甄选 |
4 研究结论 |
4.1 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专业期刊等级鉴定结果: |
Ⅰ 核心刊物(权威学术期刊) |
Ⅱ 一级刊物(重要学术期刊) |
Ⅲ 二级刊物(一般学术期刊) |
5 参考文献 |
6 后记 |
7 附录 |
附录1: 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期刊等级研究成果调查表 |
附录2: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 |
附录3: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
附录4: 新闻出版署的《中国期刊方阵》社科期刊、《双效期刊》、《双百期刊》、《双高期刊》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研究的意义 |
(一) 有利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
(二) 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工作 |
(三) 有利于探索理论普及载体合理运用和发展创新的路径 |
(四) 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载体的相关理论 |
二、现有相关研究述评 |
(一) 现有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 |
(二) 现有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
(三) 对现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工具和样本情况 |
(一) 研究工具 |
(二) 样本情况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的内涵、特征及类型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的内涵 |
(一) 载体的内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的含义 |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和相关概念的关系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普及载体的特征 |
(一) 承载性 |
(二) 传导性 |
(三) 中介性 |
(四) 目的性 |
(五) 政治性 |
(六)时代性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的主要类型 |
(一) 简单载体和复合载体 |
(二) 传统载体和现代载体 |
(三) 直接载体和间接载体 |
(四) 显性载体和隐性载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理论宣传普及载体的历史发展及运用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理论宣传普及载体的历史发展 |
(一) 理论宣传普及载体的初步探索阶段 |
(二) 理论宣传普及载体的逐步成熟阶段 |
(三) 理论宣传普及载体的曲折发展阶段 |
(四) 理论宣传普及载体的多样化发展阶段 |
二、中国共产党理论宣传普及载体运用的历史经验 |
(一) 始终坚持理论宣传普及载体的党性和方向性 |
(二) 注重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形式 |
(三) 注重根据不同群体特点选择适宜的理论普及载体 |
(四) 坚持载体承载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
(五) 不断创新发展理论宣传普及载体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的运用现状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的总体运用情况 |
(一) 普及对象对网络所承载的理论信息关注度和信任度不高 |
(二) 传统载体仍是重要的理论信息传播工具 |
(三) 权威载体传播的思想理论信息的被信任度较高 |
(四) 电影电视的理论普及作用发挥有限 |
(五) 生动具体的载体形式获得的评价较高 |
(六) 人们对理论普及载体发展创新的赞同度较高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在不同群体中的运用特点 |
(一) 载体在不同身份群体中的运用特点 |
(二) 载体在不同年龄群体中的运用特点 |
(三) 载体在不同政治面貌群体中的运用特点 |
(四) 载体在不同文化程度群体中的运用特点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运用存在的现实问题 |
(一) 网络等新型载体的理论普及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
(二) 人们对网络等新媒体传递的信息信任度较低 |
(三) 部分载体的吸引力不足 |
(四) 载体在不同群体中的运用存在不平衡现象 |
(五) 载体运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倾向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有效运用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有效运用的影响因素 |
(一) 理论普及者的素质与能力 |
(二) 理论普及对象的属性和素质 |
(三) 理论普及载体自身特性 |
(四) 理论普及载体承载的内容 |
(五) 社会环境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作用发挥的机制 |
(一) 结构匹配机制 |
(二) 要素协同机制 |
(三) 优势互补机制 |
(四) 过程优化机制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的运用方法与对策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的运用方法 |
(一) 对载体进行合理选择运用 |
(二) 对载体进行系统化组合运用 |
(三) 对载体进行多维度创新运用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运用的对策 |
(一) 提高理论普及者素质与运用载体的能力 |
(二) 激发普及对象在载体运用过程中的主体性 |
(三) 促进载体的组合运用与发展 |
(四) 加强对载体运用的监管 |
(五) 创造载体运用的良好外部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6)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意义 |
0.2 本文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0.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0.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0.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 期刊评价的起源、理论基础与演变 |
1.1 期刊评价的起源 |
1.2 学术期刊评价的三大理论基础 |
1.2.1 一次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 |
1.2.2 引文分布规律——加菲尔德定律 |
1.2.3 普赖斯的文献增长规律与文献老化指数 |
1.3 网络环境下文献计量学的发展——网络计量学 |
1.4 核心期刊概念和本质的演变 |
2 中、美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
2.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现状 |
2.1.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构成 |
2.1.2 对ISI Web of Knowledge学术资源体系的评价 |
2.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
2.2.1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发展阶段 |
2.2.2 对我国出版的英文期刊的评价 |
3 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比较 |
3.1 评价目的与评价功能的比较 |
3.1.1 评价目的的比较 |
3.1.2 评价功能的比较 |
3.2 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的比较 |
3.2.1 评价主体的比较 |
3.2.2 学术期刊评价对象的比较 |
3.3 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分类比较 |
3.3.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学科分类标准 |
3.3.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学科分类标准 |
3.4 评价过程的比较 |
3.4.1 数据来源 |
3.4.2 评价指标体系 |
3.4.3 数据库统计源比较 |
3.5 评价方法的比较 |
3.5.1 定性评价——同行评议制度的比较 |
3.5.2 文献计量评价方法的比较 |
3.6 核心区的划分与核心期刊数量界定方法的比较 |
3.7 社会价值与影响力的比较 |
3.7.1 社会价值的比较 |
3.7.2 社会影响力的比较 |
3.7.3 中、美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比较 |
3.8 影响学术期刊评价的外部环境比较 |
3.8.1 对研究项目的重视程度 |
3.8.2 国家期刊管理体制 |
3.8.3 学术评价制度的比较 |
3.9 学术期刊评价中的两组概念比较 |
3.9.1 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统计源期刊的区别 |
3.9.2 核心版与扩展版的区别 |
3.10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对我国的启示 |
4. 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4.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商业化导向 |
4.1.2 收录期刊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 |
4.1.3 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 |
4.1.4 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偏见 |
4.2 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功利性的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之一 |
4.2.2 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 |
4.2.3 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 |
4.2.4 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数据的准确性 |
4.2.5 综合性期刊(含大学学报)的学科归类不准确 |
4.2.6 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 |
4.2.7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问题 |
5 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的建构 |
5.1 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术期刊评价 |
5.2 "技术变革"环境下的学术期刊评价 |
5.2.1 评价对象的多元化 |
5.2.2 适应网络环境的新的评价指标的出现 |
5.2.3 评价手段的改进 |
5.3 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 |
5.3.1 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可行性 |
5.3.2 我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 |
6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实证研究 |
6.1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具体做法 |
6.1.1 学术期刊源的选择与分析 |
6.1.2 学科划分标准与处理原则 |
6.1.3 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与主要步骤 |
6.1.4 学术期刊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6.1.5 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
6.1.6 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的概念、特点与数量界定 |
6.1.7 评审专家的遴选与定性评价 |
6.1.8 评价结果的确定与分类分级排序的表示方法 |
6.2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排行榜(部分学科) |
6.3 学术期刊评价结果的分析 |
6.3.1 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状况 |
6.3.2 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状况 |
6.3.3 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普遍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
6.3.4 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比较明显 |
6.3.5 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但地区分布不均衡 |
6.4 本次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主要特色 |
6.4.1 将评价对象明确限定为"大陆出版的中文学术期刊" |
6.4.2 将期刊评价的目的确定为评价管理导向与信息服务导向相结合 |
6.4.3 同时遴选"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 |
6.4.4 采用得分排序和划分等级相结合的方法,提供了国内外第一个中国学术期刊的分类分级排行榜 |
6.4.5 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突出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网络影响力 |
6.4.6 自主研发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期刊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学术期刊评价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Ⅰ 分12个学科的学术期刊排行榜 |
Ⅱ 分高校学报4种类型的学术期刊排行榜 |
Ⅲ SCI、SCIE收录中国期刊目录(含港、澳、台期刊)(共94种) |
Ⅳ EI收录中国期刊目录(含港、澳、台期刊)(共244种) |
Ⅴ 中国大陆出版的其他英文学术期刊目录(共113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逻辑构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5.1 大众传媒环境 |
1.5.2 传播 |
1.5.3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 |
1.5.4 有效性 |
第2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研究论域与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研究论域 |
2.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结果的有效性 |
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素的有效性 |
2.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的有效性 |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衡量标准 |
2.2.1 社会标准:社会价值的实现 |
2.2.2 传播者标准:传播者预期目标的满足和实现程度 |
2.2.3 受众标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接受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
2.3.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2.3.2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2.3.3 传播学相关理论 |
第3章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路径依赖及嬗变 |
3.1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的历史特征 |
3.1.1 以政治性、社会性目标实现为主的政治传播 |
3.1.2 以专职传播者为主体的一元主导传播 |
3.1.3 以政治教育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意识形态传播 |
3.1.4 以课堂教育和政治运动为主要方式的单向传播 |
3.1.5 以集体人格为主要特征的受众被动接受传播 |
3.2 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路径依赖的嬗变 |
3.2.1 传播环境:从保守封闭到自由开放 |
3.2.2 传播实施:从政治控制到利益导向 |
3.2.3 传播主体:从话语权掌控到话语权受挑战 |
3.2.4 传播渠道:从组织一元控制到网络多元开放 |
3.2.5 传播模式: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 |
3.3 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存在的突出问题 |
3.3.1 传播者的可信性有待于提高 |
3.3.2 传播信息的价值性与实效性不足 |
3.3.3 传统媒介的实效性降低 |
3.3.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不佳 |
第4章 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静态层面——传播要素对有效性的影响 |
4.1.1 传播者:影响传播有效性的主导因素 |
4.1.2 传播内容:影响传播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
4.1.3 传播媒介:影响传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
4.1.4 受众:影响传播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 |
4.2 动态层面——传播过程阶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影响 |
4.2.1 信息发出阶段:影响传播有效性的首要阶段 |
4.2.2 信息接受阶段:影响传播有效性的关键阶段 |
4.2.3 信息反馈阶段:影响传播有效性的重要阶段 |
第5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素的优化 |
5.1 提升传播者的素质和能力,掌握传播的主导权 |
5.1.1 加强政治素质以增强传播的权威性 |
5.1.2 提高理论水平以增强传播的专业性 |
5.1.3 提升人格魅力以增强传播的吸引力 |
5.1.4 提高“把关人”意识和能力以增强传播的有效性 |
5.1.5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以增强传播的技能性 |
5.2 优化传播内容,增强传播的可接受性 |
5.2.1 主动激发和创设传播内容的特性 |
5.2.2 灵活掌握传播内容的适量性 |
5.2.3 积极创新传播内容的表达方式 |
5.3 在媒介融合中提高传播的有效性 |
5.3.1 课堂媒介与网络媒介的融合 |
5.3.2 大众传媒与新媒介的融合 |
5.3.3 组织传播与新媒介的融合 |
5.4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传播的有效性 |
5.4.1 重视大学生的需求提高传播的价值性 |
5.4.2 优化接受图式提高信息接受的主动性 |
5.4.3 尊重大学生心理特征和规律提高传播的针对性 |
第6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构建的依据和原则 |
6.1.1 依据 |
6.1.2 原则 |
6.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向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2.1 内向传播的基本过程 |
6.2.2 内向传播模式的构建 |
6.2.3 内向传播模式的特点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3.1 面对面的直接人际传播模式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3.2 扩散式人际传播模式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3.3 间接式人际传播模式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4.1 正式组织传播模式构建及特征 |
6.4.2 社团组织传播模式构建及特征 |
6.4.3 组织传播模式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
6.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5.1 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构建 |
6.5.2 传统大众传播模式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
6.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6.1 新媒体传播模式构建 |
6.6.2 新媒体传播模式有效性实现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论题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构架 |
第四节 可能的突破 |
第二章 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光绪3年至光绪23年:自由制 |
第二节 光绪24年至对日抗战开始(1937年):以审定制为主 |
第三节 对日抗战至国民政府迁台(1949年):以国定制为主 |
第三章 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基本要素 |
第一节 编审机构 |
一、我国近代中央政府中小学教科书编审机构之概况 |
二、我国近代中央政府中小学教科书编审机构之评价 |
第二节 编审人员 |
一、我国近代中央政府中小学教科书编审人员之概况 |
二、我国近代中央政府中小学教科书编审人员之评价 |
第三节 编审标准 |
一、我国近代中央政府中小学教科书编审标准之概况 |
二、我国近代中央政府中小学教科书编审标准之评价 |
第四节 编审程序与编审周期 |
一、审定程序及其评价 |
二、审定周期及其评价 |
第四章 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形成原因 |
第一节 自由制之成因 |
一、采取放任态度 |
二、无需专门审定 |
第二节 审定制之成因 |
一、晚清政府学部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之成因 |
二、北京政府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之成因 |
三、国民政府前期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之成因 |
第三节 国定制之成因 |
一、统制思想 |
二、与民争利 |
三、解救书荒 |
第五章 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实施效果 |
第一节 经验与启示 |
第二节 教训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的百年进展与反思——基于学科发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的百年进展与特征 |
(一) 最早是民初黄天鹏、徐宝璜等人开启了民国时期中外文新闻学论着的整理。 |
(二) 其次是建国后人民大学资料室对北京各大图书馆馆藏的民国新闻学论着的回溯性清理。 |
(三) 再次是新时期以来国家图书馆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资料室先后对新中国新闻学论着的系统整理。 |
(四) 新世纪初因世纪学术回顾的需要再次梳理出了一批专题性的新闻传播学着作要目。 |
二、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的百年成就与问题 |
(一) 从研究专文到着作出版, 百年新闻学的研究史得以初步摸底与总结。 |
(二) 从新闻学到新闻传播学, 百年新闻学科发展史有了清晰的学科脉络呈现。 |
(三) 从书目整理到着作评述, 百年新闻学的学术史初步得到了专题性整理。 |
(四) 从收录范围到编目体例, 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的理念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
三、百年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亟待拓展的空间与面临的机遇 |
(二) 整理研究的学科分类标准未能与时俱进作出调整。 |
(三) 整理研究的范围多限于着作, 论文部分尚付之阙如, 更遑论百年学术史梳理。 |
(四) 整理研究的学科队伍比较零散, 亟待充实和规整。 |
四、学科发展视野下完善百年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的基本路径 |
(一) 查漏补缺, 构建系统完整的百年中国新闻学论着编目, 以完善学科研究史。 |
(二) 创新整理研究的方法, 借助数字化技术, 构建文献数据库, 以完善学科文献史。 |
(三) 以问题为中心, 利用大数据技术突出整理研究的专题性、个案性、跨学科性。 |
(10)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研究 ——以江西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主要内容 |
2、研究主要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1、研究创新之处 |
二、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内涵及价值 |
(一)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 |
2、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 |
(二)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时代价值 |
1、有利于坚定青年学生理想信念 |
2、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3、有利于在全社会内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 |
三、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紧迫性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
2、当代大学生自身适应社会、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
四、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现状探析 |
(一)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现状调查 |
1、调查方法 |
2、调查方案 |
3、问卷信度分析 |
(二)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基本成绩 |
1、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工作已初步形成共识 |
2、全员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工作已初显成效 |
3、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大众化教育载体不断创新 |
(三)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1、大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 |
2、传播方式存在的问题 |
3、传播载体存在的问题 |
4、大众化工作合力存在问题 |
五、影响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主要因素 |
(一)主体因素 |
1、部分教师综合素质薄弱 |
2、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到位 |
3、学生干部作用发挥不大 |
(二)客体因素 |
1、大学生身心发展所处阶段的心理特征 |
2、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薄弱 |
3、部分学生政治信仰不够坚定 |
(三)载体因素 |
1、部分高校大众化传播模式的落后 |
2、部分高校社团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
3、新媒体对主流话语主导权的弱化误导 |
(四)环体因素 |
1、“快餐文化”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弱化 |
2、政治腐败将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榜样的力量 |
3、校园文化建设不全面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弱化 |
六、提升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实效性对策建议 |
(一)加强大众化之主体建设 |
1、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
2、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 |
3、引导学生干部发挥作用 |
(二)重视大众化之客体接受 |
1、遵循大学生心理变化规律激发大众化的主动性 |
2、切实加强理论教育以科学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 |
3、坚定学生主流价值信仰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
(三)创新大众化之载体方式 |
1、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推进大众化进程 |
2、加强高校“红色社团”建设提升大众化的实效性 |
3、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推动大众化教育 |
(四)协调大众化的环体配合 |
1、加强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先进分子带头作用 |
2、丰富大学生学习生活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
(五)必须系统整合高校资源形成大众化合力 |
1、形成大众化合力要有制度的保障 |
2、形成大众化合力要协调整合各方面资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报刊党建论文要目(论文参考文献)
- [1]刘少奇研究史[D]. 杜立芳. 扬州大学, 2018(07)
- [2]《人民日报》广告与社会变迁(1949-1959)[D]. 朱进. 安徽大学, 2016(10)
- [3]《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D]. 李昊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D]. 高嵬. 中国美术学院, 2004(01)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载体研究[D]. 于欧. 武汉大学, 2017(06)
- [6]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D]. 李爱群. 武汉大学, 2009(09)
- [7]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D]. 任艳妮. 西北工业大学, 2015(01)
- [8]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研究[D]. 王昌善.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9]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的百年进展与反思——基于学科发展的视角[J]. 黄春平. 国际新闻界, 2018(12)
- [10]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研究 ——以江西省高校为例[D]. 李雅丹.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