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为《中国劳动》而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向勤[1](2019)在《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随着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省市直接把英语听说能力考查纳入高考,强化对英语口语的考察。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语言实践和活动的空间,很难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探寻能够突破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瓶颈的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环境下通过英语演讲学习来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并进一步分解为以下三个重点问题:(1)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是什么?(2)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可操作性教学途径有哪些?(3)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有哪些?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基础,运用项目学习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开展,整个研究共分为三轮:第一轮属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重在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第二轮属于调整和改进阶段,主要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第三轮属于提升和完善阶段,重点聚焦于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通过量化测试、师生访谈、学习反思、英语综合水平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活动比赛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资料,分析对比,多角论证,总结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英语口语水平等语言综合素质以及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自信心等人文素养均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与增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并提出具体操作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英语演讲项目学习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2)发挥学习小组的支架作用和最大功能是保障学习效果的有效教学手段;(3)通过多种方式的输入活动开展专题培训是英语演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途径;(4)开发“以输出为驱动”的课堂英语演讲学习活动是提高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渠道;(5)循序渐进地开展足量的英语演讲实践活动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关键途径;(6)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本研究创新点有:⑴针对我国高中生的具体特点,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和具体操作建议,为愿意从事相关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同行提供可模仿和解读的范本。同时,为新高考的“口语考试”提前探寻教学路径,促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建构。⑵严格规范地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本表灵活的内部动态调节功能,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达成目标,成效显着。⑶英语演讲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哑巴英语”等陈旧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起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得以重新塑造。⑷国内外相关研究几乎都是从大学生或成人视角探讨,而本研究主要从高中生视角开展,学生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参与者,拓展了英语演讲教学的研究视角。
兰露[2](2020)在《村支书政治领导力提升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人力资源短缺现象持续加重,在开展村庄建设时缺乏年轻的劳动力,在发展经济产业时缺乏有能力的领头人,在开展村庄活动时缺乏动员组织者,基层治理陷入混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农村党支部书记(简称村支书)作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村领导班子的“带头人”,其政治领导力水平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通过将村支书政治领导力划分为政治胜任力力、政治决策力、政治执行力和政治影响力四个构成部分,进行村支书政治领导力调查问卷的设计,以湖南省衡山县村支书为研究样本,借用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和差异性分析,了解村支书政治领导力现状,以此总结出统计结果中村支书政治领导力在政治胜任力方面存在对理论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在政治决策力方面对政治决策的创新意识不强,在政治执行力方面对政策文件的领悟不到位,在政治影响力方面对工作积极性不高这四个问题。根据村支书政治领导力的新要求,提出从两个方面提升村支书政治领导力水平:一是从村支书个人层面加强自我学习,增强政治领导意识,提升政治胜任力;做好政治事务决策,培养创新意识,提升政治决策力;做好执行工作,及时向上级反馈汇报,提升政治执行力;做好本村规划,工作认真负责,提升政治影响力;二是从组织层面上加强对村支书队伍的管理,完善村支书选任机制,多渠道选拔人才;制定落实提升村支书政治领导力的培训计划;完善激励机制,确保村支书队伍的稳定性;强化民主监督,构建村支书权力的制衡机制。在实地调研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村支书政治领导力现状调查,提出村支书政治领导力提升对策,旨在让村支书成为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为提升我国村支书以及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提供管理和决策参考。
李伯勇[3](1998)在《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为《中国劳动》而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中国劳动》而题《中国劳动科学》杂志现已更改刊名为《中国劳动》。这是一件大事,不仅更有利于发挥这本杂志的业务指导作用,而且也是我国劳动事业发展的一项不可忽视的成果。当然,更改了刊名,劳动科研的这块园地还需要进一步耕耘。我借...
罗永宽[4](2010)在《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下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拟从理论、历史与现实三者结合的角度,解读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内在关联。主要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阶层理论和党建学说,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新阶层的发展变化进行总结分析,以全面而历史地探讨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各种因素,分析这种影响的方式、作用机理和程度,进而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组织基础等论域,提出巩固和拓新执政基础的若干理论和现实层面的思考。这一颇具现实意义的研究,通过宏观审视与微观实证、逻辑推演与历史考察的有机结合,并合理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无疑有助于拓新党建研究论域,深化执政理论体系研究,从而进一步地探寻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本文由导论、六章正文和结束语组成。第一章导论系概念辨析、学术综述和基础理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缘起、选题背景和意义,辨析了相关概念和范畴,综述了20余年来国内外相关学术动态,描述了主要研究方法和全文的框架结构。主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结构、社会分层、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基础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阐释,对西方代表性的社会分层理论、政党理论及其流变的述评,以建构本文考察建国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据此全面揭示其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带来的影响或挑战。第二章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及其变迁、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演进,以及此二者间的内在关联进行历时性分阶段的考察。本章梳理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基础,考察了1949-78年间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探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的生成、特点及功能,探讨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调整和变革社会结构的历史经验,继而对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基础、组织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历史考察,并从中总结出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历史经验教训。第三章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形成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通过对中国社会利益关系结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多样性社会阶层结构的动态考察,揭示出改革开放进程与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及其结构生成之间的历史性关联。本章廓清了中国原有社会阶级阶层的分化及其阶级归属、评价了社会新阶层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探析了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特点及发展趋向,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利益结构变动中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多样、社会利益格局变迁中社会稳定与执政合法性问题凸显、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党的执政基础的深刻变化等三个维度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对党执政基础带来的深刻影响和挑战。第四章依据文献调研而得的数据材料,重点研究新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变化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的巩固问题。本文探讨了在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分化和地位变动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先进性的问题,探析了农民工问题、知识分子阶层的分化及其对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的影响,以及在市场经济、利益分化和社会发展的条件下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等问题。第五章侧重从社会新阶层的角度探讨扩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问题。本文动态地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基本构成及其特点,强调社会新阶层是党执政的重要社会基础,故需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自由择业者的政治引导和政治吸纳,通过有序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密切新形势下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效发挥执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推进社会建设构解决民生问题等途径,以增强党执政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第六章考察新时期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对执政党整个组织体系尤其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影响,针对党在基层的组织环境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和涣散、基层党组织传统建设模式遇到挑战等问题,从理念、机制和方法等层面,探讨巩固和拓新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策略选择和实现途径,以及加强和改进党在社区、新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中的组织建设问题。结语部分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执政党要常怀忧患之心,常抱兴党之责,对既往的和现有的、不变的和变化的执政基础进行梳理、审视和分析,并应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社会变迁和自身变化,对执政的诸多社会基础条件和社会环境因素的进行动态的系统分析,以探究历史新起点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二是探讨党的阶级基础的巩固、群众基础的扩大、组织基础的拓新与理论基础的夯实等方面的内在关联性,并对目前学术界的一些争鸣性前沿问题予以回应,以求得对新世纪巩固和拓新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策略选择、实现方式和路径依赖的进一步思考;三是运用新世纪以来党的创新理论及重要战略思想,来解读其对于巩固和拓新党的执政基础的指导性意义,以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语境中拓展本论题的研究,从而使这一论题更具理论张力和研究的可持续性。
陈文林[5](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地位、发展规律及其实现方式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应对社会公正新情况、新问题的行动指南。它对于有效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和有力克服在公正问题上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形成新时代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开创和谐文明公平正义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正观、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毛泽东公正观以及西方社会公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理论基石、理论准备和有益借鉴。中国传统公正观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防止两极的中庸思维方法、“民本,”、“均平”、“抑高举下”等重要思想,有许多值得吸取的科学合理成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文化因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强调要从生产方式本源来认识社会公正,应当把保障人民平等权利、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公平正义的根本目的,把社会公正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根基。毛泽东公正观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方向、道路和制度及其在权利和经济利益上的平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理论准备。西方社会公正观重视个人权利,尊重和保障人的自由,在实现个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方面也有不少合理成分,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有益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文化和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依据。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题与理论内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经历了从形成到丰富、再到新发展的历史过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不断推进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四重基本内涵,即发展是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人民民主、按劳分配和适度平衡是基本原则,制度建设是保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形成。江泽民、胡锦涛逐步把公平正义提升到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历史任务和本质要求层面,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主张通过建设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反腐败、治党、保护人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极大丰富。习近平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纳入到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既从理论上深刻阐释了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一矛盾统一体的性质和结构,又在实践中通过整体性战略谋划提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和方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实现了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理论认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六大板块构成:即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它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理论系统。从公平正义的地位看,中国共产党在认识的高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了西方对公平正义的定位,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执政责任。从公平正义的目标看,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提出了公平正义的远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公平正义的规则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经济视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作为处理发展经济与促进社会公平这两个社会主义重大任务关系的基本原则;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三位一体”视为公平正义的运行性规则;并以共享规则、短板规则和兜底规则的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促进平等和实现共同富裕。从公平正义的覆盖领域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和政策已经全面覆盖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领域全覆盖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从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条件和组织保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体制机制。从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看,引导人民形成公平正义共识,以改革为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理性、有序、渐进追求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了方向。
窦红莉[6](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变化与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实践创新研究》文中提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是党执政兴国,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因经济体制改革而导致的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统一战线理论,其实践活动在推进改革开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调节社会阶层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因而,将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研究,放置于社会阶层变化的社会学视域之下,正是基于统一战线与社会结构变化的内在逻辑关联上。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与统一战线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对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作出客观的历史考察,探索其理论创新的思想渊源及社会背景,把握其规律性、科学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对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升华其理论体系。本论文由导论和六章正文共七部分组成。导论部分。围绕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主要观点述评,研究的主要内容,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以及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和预期成果等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关于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从统一战线理论发展史的角度研究不足;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不多;多学科交叉研究鲜见等;本研究正是从问题出发,以多学科角度,紧紧抓住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与统一战线理论实践发展的两条主线。深入系统地探索二者的关联性、规律性、科学性,进而丰富统一战线理论的科学内涵。第一章“社会阶层”与“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溯源。本章着重论述了社会阶层理论的提出及其基本概念,西方社会阶层理论的主要观点,马克思主义社会阶层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统一战线理论是研究不同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之间力量配置的一门科学,统一战线的联盟性本质,决定了不同时期社会阶层结构状态不同,则统一战线的内部构成不同。因而,研究“社会阶层”与“党的统一战线”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渊源,是研究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是我们分析社会阶层状态,探讨阶级、阶层发展变化的基本理论指南,但同时也应吸收和借鉴西方阶级阶层理论中的有益部分,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阶层理论,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阶层构成,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基于建立在对中国社会不同时期阶级、阶层状况的深刻分析与准确把握。第二章近现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及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发展创新的历史考察。本章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期的阶级阶层状况分析出发,分析了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及与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内在联系,阐明了二者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中得出:社会阶级阶层变化是决定统一战线的基础,统一战线的对象随着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化而调整,社会阶层结构变化推动统一战线发展等结论。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变化及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本章立足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市场经济体制、生产关系的变革、收入分配政策及方式的调整,政策性影响因素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及状况,在研究工人阶级及农民阶级的分化、分流同时,特别分析了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状态及其政治参与特征,预示其对统一战线内部将产生的重大影响。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变化对党的统一战线的挑战。本章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人阶级内部结构的复杂化,农民阶级的快速分化,新的社会阶层的不断壮大,给党的统一战线提出了扩大统一战线对象、范围,创新工作机制、方法,转变思维模式,统战工作社会化等一系列新问题,推动着统一战线理论实践的发展。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也使统一战线的着力点必然地落在新生而充满活力的新的社会阶层身上。第五章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主要内容。本章着重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理论创新。并从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工作的方针、内容与载体、新的社会阶层统一战线工作的路径与机制等实践层面,系统归纳总结了因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统一战线格局与阵容的变革而产生的统一战线理论实践发展的创新成果。第六章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理论发展的经验与价值。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学分析社会阶层结构状况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是确保统一战线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巩固以“同盟者为本”是统一战线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筑牢党的执政基础的坚实保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坚持正确方向,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民主建设是促进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加速器;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政策的灵活性保持统战工作的发展活力。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发展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实践的创新,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了和谐社会构建。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不仅是推进党的中心工作的坚强保障,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力量,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其实践与理论创新的路径,也为未来统一战线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及方法指南。
刘舸[7](2014)在《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把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为研究苏联兴亡的核心线索,以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事件为依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和政治学研究方法,论证了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的内在联系。首先,论文总结了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并从严格的概念上界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和基本表现形式。其次,论文详细阐述了五代苏共高层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实际状况与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对应关系:以列宁为核心的苏共第一代领导人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奠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以斯大林为核心的苏共第二代领导人具有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并取得伟大成就;以赫鲁晓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三代领导人平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导致苏共理论与决策失误并为苏联亡党亡国埋下了潜在的政治危机;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苏共第四代领导人缺乏理论素养导致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总危机;以戈尔巴乔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五代领导人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则将苏联彻底推进了亡党亡国的深渊。最后,论文得出三点基本结论:第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在社会主义初创时期还不完善,在对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监督不够的情况下,党的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和精神追求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带有决定性意义。正因如此,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与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直接相关。第二,丧失阶级立场、放弃阶级分析方法是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思想与政治崩溃的起点。第三,自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丧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导致苏联亡党亡国的关键。论文最后强调:马克思主义、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生命共同体,一损俱损、共生共荣,其中马克思主义是这个生命共同体的灵魂。不断提高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党的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对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发展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共产党高层领导人都必须自觉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政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具有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手中。
吴桂韩[8](2011)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政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文化是党的灵魂和旗帜,党内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和核心。我们之所以提出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进行研究,既是源于已有建党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思维创新和规律认识。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体布局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党内文化不仅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前进的方向,而且还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最根本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作为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党内文化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而且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布局和发展环境。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加强党内文化研究对于推进党内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党的文化软实力和执政合法性,维系政治体系有序运行、稳定和谐,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全党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保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党内先进文化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挥党内先进文化对党内外群众的教育引导、激励凝聚作用,形成党内外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都显得十分迫切。与此同时,加强党内文化研究还是深入总结党的建设经验、深刻回答党的建设深层问题的客观需要,是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认识的必由之路,是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深化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认识的客观要求,是适应新时期党的建设实践发展、完成党的建设历史使命的迫切要求,是总结现代政党兴衰成败而得出的重要启示。基于此,本文从对党内文化内涵的界定出发,对党内文化的功能特征、战略地位、内在机理、历史演进、历史转型、建设经验、建设规律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目标任务、主要路径进行了综合研究。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大部分。基本内容如下:引言集中阐述了党内文化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难点、研究创新之处以及研究不足等几个方面。第一章从党内文化内涵的界定出发,提出了党内文化是政党为了执政和实现政党的奋斗目标而在党内提倡的价值体系以及党组织和成员中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和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行为方式所反映的价值取向的总和这么一个重要概念,并据此认为党内文化包括党内所提倡的价值体系、多数党组织和党员中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以及多数党组织和党员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行为方式所反映的价值取向三个基本要素,包括物质载体、制度载体、心理载体、行为载体、活动载体这么五大载体,具有价值整合、塑造形象、建构组织、确立制度、政治教化、凝聚人心、引领社会、感召吸引这么八大功能,具有阶级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科学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包容性相统一、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变动性相统一并存这么七大特征。同时,还对党内文化的生成机理、运行机理和发展机理进行了历史的、辩证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章将党内文化的历史演进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三个大的阶段,并在具体考察过程中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客观实践的变化与发展又将其分为十一个更细的阶段。在此基础上,既总结了九十年来党内文化所经历的四个方面的重大转型,即从革命党文化向执政党文化转型、从伦理主导型文化向伦理法理并重型文化转型、从重集中轻民主型文化向民主集中并重型文化转型、从集体利益主导型文化向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型文化转型,又总结了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历史启示。第三章提出党内文化建设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既应当反映文化建设与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又应当反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为此,着重探讨了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第四章提出党内先进文化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文化建设应当把握已有实践所得出的经验与教训,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属性、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按照体现党的先进本色、符合历史发展潮流、适应实践发展需要、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保持民族精神特质、体现全球战略眼光这些党内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围绕发挥党内先进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带动作用、对国家文化安全的保障作用、对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及对和谐世界构建的范导作用的总目标,在任务上应着力建设党内的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先进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在路径上应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坚决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着力破除党内潜规则、完善党内制度与关注制度伦理建设、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培育新风正气、推动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重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发挥教育平台、舆论平台、活动平台、制度平台的整体效能。结束语着重提出我们应当保持忧患意识、始终深怀兴党之思,继续提高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辱使命地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重任。
庄三红[9](2012)在《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时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理论在当前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劳动领域和分配领域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对科学理论的现实需要。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论文从国内外角度,分别对劳动价值论百年论战的历史进行了纵向回顾,也对论战的主要观点加以介绍评析,探讨了国外学者在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价值创造源泉、劳动还原及价值转形等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也探讨了国内学者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界定、劳动是否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界定、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核是否偏颇及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等问题上的主要看法,最后从中提取出其对当下坚持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启迪。其次,论文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内在的四大品格入手,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必然性;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价值,揭示其时代化的重要性;从劳动价值论本身、其涉及的问题、蕴涵的精髓和理论的意义等四个角度,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可能性;最后揭示出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基本任务,即要尊重理论前提、回归理论真相、挖掘理论精髓、指出理论局限和丰富理论内涵。再次,论文回顾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历程,进而系统分析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为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分析作理论的铺垫。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又从劳动价值论在当下的理论与现实挑战入手,分析劳动价值论在理论层面受到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创新价值论等的挑战,在现实领域受到劳动新特点和分配新情况的挑战,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现实必然性,也是指出了理论的局限。结合现实情况,论文着重分析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具体表现和现实启迪,既从社会劳动论的角度,对劳动形式的划分、劳动性质的界定、多种劳动分工的地位进行分析,实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与生产力发展的结合;也从价值论的角度,结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现状,厘清价值创造与分配的关系、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正视收入分配影响因素的多元化,实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与共同富裕目标的结合。最后,论文对整个研究进行结论分析,得出在当前推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应该把握的三个方面:其一,从劳动价值论的提出背景和历史贡献出发,既要看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也要正视其合理性;其二,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价值出发,要坚持和挖掘劳动价值论所具有的重大理论价值,指导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其三,从推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具体做法出发,既要重视研究劳动价值论其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对劳动价值论进行时代拓展和理论创新;也要重视研究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劳动和分配领域的新特点、新动态,最终保护劳动者利益和优化分配关系。
张述周[10](2012)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民族在久经磨难并饱受屈辱的近百年中,竞能变被动为主动,接连闯过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激流险滩,昂然挺进21世纪,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其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因为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这个共产主义的“幽灵”中国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就是中华民族的魂魄。这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内容是什么?怎样进行中国化的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结合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所提供的实证资料和学术成果,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进行了研究。文章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揭示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本质、功能以及当代价值。以此为源头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所产生的列宁意识形态理论,分析了列宁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揭示了列宁意识形态理论在苏俄的创新、发展及贡献。文章对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历史大变迁的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中心问题入手,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这一历史及思想进程进行了“史”的回溯和“论”的思考,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在各个时期的进程、内容及成果,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价值取向。即通过对革命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背景、过程的梳理,揭示了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容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贡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过程,邓小平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和邓小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突破;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的分析,论述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应对挑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创新成果;针对新时期新阶段对意识形态领域提出的新要求,分析研究了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重大战略措施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新发展。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研究,总结分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在经验和启示的基础上,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面临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冷静的思考,提出了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任务、原则和内容以及具体的路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作为制度化的思想,在本质是实践的,起作用的机理就是感情上的认同,要通过调动激情的方式才能有效。因此,要想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化成人们的观念,信仰,外化成人们的行为,必须通过一定的路径:即在理论创新中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说服力;在制度建设中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影响力;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凝聚力;在提高国家软实力过程中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感染力;在加强舆论宣传中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感召力。本文创新之处在于,按照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形成主要内容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开拓、突破、创新和发展进行了提炼,提炼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以来中国化进程中形成主要的内容及贡献;对不同时期的中央领导集体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中国问题的回答、解释及预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提炼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面临的热点问题,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冷静的思考,提出了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原则、任务和主要内容,以此为理论支撑和原则指导,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具体路径,文章从理论创新、制度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文化软实力和营造舆论强势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破解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为《中国劳动》而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为《中国劳动》而题(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
1.1.2 新高考制度的变化:听力口语考试走进英语高考 |
1.1.3 笔者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能够在适合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
1.1.4 培养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作用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初始的研究问题 |
1.2.2 问题的提炼与聚焦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价值 |
1.3.2 理论价值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研究 |
2.1.1 关于演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
2.1.2 英语演讲 |
2.1.3 关于演讲能力的界定与研究 |
2.1.4 关于(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研究 |
2.2 英语演讲学习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外新近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2.3 行动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研究的应用 |
2.3.1 行动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
2.3.2 行动研究的概念界定 |
2.3.3 行动研究的特点 |
2.3.4 行动研究的过程 |
2.3.5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区别 |
2.3.6 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
2.3.7 本课题所采用的行动研究模式 |
2.4 相关理论基础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语言输入输出理论 |
2.4.3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
2.4.4 项目学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测量工具的编制 |
3.1 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
3.2 研究对照样本的选择与确定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4.1 总体思路 |
3.4.2 .实施步骤 |
3.4.3 研究过程 |
3.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分析 |
3.6 研究的伦理考量 |
3.7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测量工具的编制 |
3.7.1 明确研究目的,研究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 |
3.7.2 研究对象的特征与英语学习现状 |
3.7.3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维度与量化指标的初步确认 |
3.7.4 修改、完善量化指标,确定具体测量题项 |
3.7.5 评价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3.7.6 确定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和探索——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 |
4.1 第一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4.1.1 问题的确立 |
4.1.2 对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
4.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4.2.1 制定行动计划 |
4.2.2 实施行动研究 |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4.3.1 研究过程总结 |
4.3.2 行动研究结果 |
4.3.3 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进—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 |
5.1 第二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5.1.1 问题的确立 |
5.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5.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5.2.1 制定行动计划 |
5.2.2 实施行动研究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5.3.1 研究过程总结 |
5.3.2 行动研究结果 |
5.3.3 进一步总结与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和完善—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 |
6.1 第三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6.1.1 问题的确立 |
6.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6.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6.2.1 制定行动计划 |
6.2.2 实施行动研究 |
6.3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6.3.1 研究过程总结 |
6.3.2 行动研究结果 |
6.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结论 |
7.1 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7.1.1 测试数据 |
7.1.2 问卷调查 |
7.1.3 学生的学习反思 |
7.1.4 笔者的教学反思 |
7.1.5 访谈 |
7.2 研究反思 |
7.2.1 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
7.2.2 研究对笔者及课堂教学的影响 |
7.2.3 研究对学校整体教学生态的影响 |
7.2.4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的构建 |
7.2.5 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
7.3 研究结论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5 研究局限和有待改进的空间 |
7.6 研究展望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村支书政治领导力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重难点 |
1.3.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阐释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2.1.2 领导力理论 |
2.2 概念阐释 |
2.2.1 村支书 |
2.2.2 政治领导力 |
第3章 村支书政治领导力问卷的编制 |
3.1 村支书政治领导力的基本构成 |
3.1.1 政治胜任力 |
3.1.2 政治决策力 |
3.1.3 政治执行力 |
3.1.4 政治影响力 |
3.2 村支书政治领导力问卷设计 |
3.2.1 衡山县概况 |
3.2.2 调查方法与样本 |
3.2.3 调查内容 |
3.3 村支书政治领导力量表分析 |
3.3.1 信度分析 |
3.3.2 效度分析 |
第4章 村支书政治领导力问卷结果分析 |
4.1 样本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4.1.1 村支书个人信息情况统计分析 |
4.1.2 村支书政治领导力四个构成部分的描述分析 |
4.2 村支书政治领导力差异性分析 |
4.2.1 不同性别的村支书政治领导力差异性分析 |
4.2.2 不同年龄的村支书政治领导力差异性分析 |
4.2.3 不同任职时间的村支书政治领导力差异性分析 |
4.2.4 不同学历的村支书政治领导力差异性分析 |
4.2.5 小结 |
4.3 村支书政治领导力存在的问题 |
4.3.1 村支书对政治理论知识了解不够深入 |
4.3.2 村支书对政治决策的创新意识不强 |
4.3.3 村支书对政策文件的领悟不到位 |
4.3.4 村支书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
第5章 村支书政治领导力提升策略 |
5.1 村支书政治领导力的新要求 |
5.1.1 要有德才兼备、发展致富的政治胜任力 |
5.1.2 要有公正民主、科学合理的政治决策力 |
5.1.3 要有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政治执行力 |
5.1.4 要有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影响力 |
5.2 村支书政治领导力提升对策 |
5.2.1 村支书自我完善提升政治领导力 |
5.2.2 组织推动提升村支书政治领导力 |
5.3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下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1. 社会变迁条件下党的执政基础面临诸多新问题 |
2. 新的历史起点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3. 现代政党政治中执政党须应对的重大战略课题 |
二、相关概念和范畴阐释 |
1. 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 |
2. 执政与执政基础 |
三、文献综述与学术动态 |
1. 关于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研究 |
2. 关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问题的研究 |
3. 关于执政基础的研究 |
4. 国外学者关于本论题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1. 主要研究方法 |
2. 全文的框架分析 |
第二章 1978年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与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考察 |
一、近代中国社会结构与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基础 |
1.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及其变迁 |
2.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基础考察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大变革与社会结构 |
2. "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形成 |
3.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演化 |
三、1949-1978年间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考察 |
1.1949-1978年间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 |
2.1949-1978年间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
3.1949-1978年间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
4. 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的历史经验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对党执政基础的影响分析 |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渐次分化 |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利益关系结构的调整和变迁 |
2.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引致社会阶层分化机制的变化 |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样性社会阶层结构的逐步形成 |
二、社会新阶层与中国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
1. 原有社会阶级阶层的新变化及其阶级归属的廓清 |
2. 新的社会阶层及其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
3. 新时期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特点及发展趋向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对党执政基础的影响 |
1. 社会结构变动中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和多样 |
2. 社会结构变动中的政治稳定与执政合法性问题 |
3. 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党的执政基础的深刻变化 |
第四章 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变化与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的巩固 |
一、新时期以来中国工人阶级的阶层分化 |
1. 中国工人阶级的本质属性与党的阶级基础 |
2. 新时期以来工人阶级内部阶层的逐步分化 |
3. 转型时期工人阶级的地位变动和先进性质 |
二、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嬗变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
1. 新时期执政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 |
2. 新时期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渐次分化 |
3. 知识分子工作与党的阶级基础的巩固 |
三、城市农民工问题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 |
1. 城市农民工问题对党的阶级基础的影响分析 |
2.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农民工的各项权益问题 |
3. 农民工转化为城市工人的实现策略和路径依赖 |
4. 在历史新起点上继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 |
第五章 社会新阶层与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扩大 |
一、新时期以来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基本构成 |
1. 无产阶级政党群众基础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 |
2. 农民阶级是党执政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
3. 新时期以来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特点及变化 |
二、社会新阶层是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 |
1. 社会新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2. 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引导 |
3. 稳妥推进社会新阶层中优秀分子的政治吸纳 |
三、构筑党执政的牢固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 |
1. 巩固工农联盟赢得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
2. 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
3. 发挥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功能增强民意基础 |
4. 推进社会建设筑牢执政党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
第六章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下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夯实 |
一、新时期社会变迁对党组织体系的影响分析 |
1. 市场经济和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下党的组织环境变化 |
2. 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资源的流失与维护 |
二、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1.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党的基层组织设置 |
2. 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创新 |
3. 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 |
4.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
三、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拓新执政党的组织基础 |
1、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的组织建设 |
2、拓新社会中介组织中党组织的建设模式 |
3、改进社区党建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理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1 历史的方法 |
1.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1.4.3 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
1.5 基本概念 |
1.5.1 公正 |
1.5.2 公正观 |
1.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问题指向 |
2.1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巨大成就 |
2.2 社会各领域的不公正问题 |
2.2.1 区域、城乡、行业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
2.2.2 腐败问题 |
2.2.3 民生问题 |
2.2.4 生态正义问题 |
2.3 思想领域的错误公正观 |
2.3.1 平均主义的公正观 |
2.3.2 效率至上的公正观 |
2.3.3 个人权利至上的公正观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思想来源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 |
3.1.1 中国古代公正观 |
3.1.2 中国近代公正观 |
3.1.3 中国传统公正观评析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基础 |
3.2.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批判性思维 |
3.2.2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主要内容 |
3.2.3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逻辑进路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准备 |
3.3.1 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根本保障 |
3.3.2 权利平等是社会公正的主要内容 |
3.3.3 按劳分配、利益兼顾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重要借鉴 |
3.4.1 批判视域下的新自由主义公正观 |
3.4.2 借鉴视域下的社群主义公正观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历史发展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
4.1.1 经济依据 |
4.1.2 制度依据 |
4.1.3 文化依据 |
4.1.4 社会依据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主题的变化 |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内容的变化 |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 |
4.3.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公正的根本前提 |
4.3.2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公正的实现过程和目标 |
4.3.3 人民民主、按劳分配、适度平衡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
4.3.4 制度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丰富 |
4.4.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 |
4.4.2 从严治党、保护人权、民主法制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大举措 |
4.4.3 实现科学发展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 |
4.4.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
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新发展 |
4.5.1 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理论剖析 |
4.5.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探索 |
4.5.3 习近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结构 |
5.1 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 |
5.1.1 社会主义本质体现论 |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 |
5.1.3 中国共产党执政责任论 |
5.2 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 |
5.2.1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党认识公平正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武器 |
5.2.2 远期目标论 |
5.2.3 阶段性目标论 |
5.3 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 |
5.3.1 发展经济论 |
5.3.2 效率公平统一论 |
5.3.3 “三位一体”论 |
5.3.4 共享论 |
5.3.5 短板论 |
5.3.6 兜底论 |
5.4 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 |
5.4.1 城乡区域公平 |
5.4.2 收入分配公平 |
5.4.3 教育公平 |
5.4.4 社会保障公平 |
5.4.5 公民权利公平 |
5.5 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 |
5.5.1 党的领导保障论 |
5.5.2 制度保障论 |
5.5.3 法治保障论 |
5.6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 |
5.6.1 共识论 |
5.6.2 改革论 |
5.6.3 环境论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价值意蕴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价值 |
6.1.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 |
6.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价值 |
6.2.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凝聚力量 |
6.2.2 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
6.2.3 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变化与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实践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的内容 |
四、论文研究的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和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第一章 “社会阶层”与“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溯源 |
第一节 社会阶层理论的提出及基本概念 |
一、社会阶层概论 |
二、阶级与阶层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阶级阶层理论概述 |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的发展脉络 |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阶级及其阶层理论的中国化发展 |
第三节 国外社会阶级阶层理论的核心内容 |
一、韦伯:多元社会分层理论 |
二、布迪厄:文化社会分层理论 |
三、赖特:矛盾阶级分析理论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 |
一、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渊源 |
二、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产生与发展 |
第二章 近现代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化及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社会阶级阶层与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基础的奠定 |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与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状况 |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思想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阶级阶层与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 |
一、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下的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状况 |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和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 |
一、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 |
二、《论联合政府》与中国共产党推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阶级阶层与党的统一战线理论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的状况分析 |
二、改革开放前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 |
第五节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化与党的统战理论发展所得到的启示 |
一、社会阶级阶层构成与统一战线的关系 |
二、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状态是决定统一战线的基础 |
三、统一战线的对象因阶级阶层关系变化而不断调整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变化及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结构变化 |
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背景 |
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的主要变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及其原因 |
一、新的社会阶层的提出及内涵 |
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过程与原因 |
第三节 新的社会阶层的性质和基本特点 |
一、新的社会阶层的性质 |
二、新的社会阶层的基本特点 |
三、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性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新变化与党的统一战线面临的新问题 |
第一节 社会阶层变化与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
一、工人阶级内部结构的多层化与自身的团结统一 |
二、农民阶级的多样化与工农联盟基础的巩固 |
三、新的社会阶层的不断壮大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课题 |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新变化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新要求 |
一、社会阶层结构的多样性与统一战线对象的广泛性 |
二、社会阶层结构的差异性与统一战线工作的创新性 |
三、社会阶层结构的复杂性与统一战线任务的艰巨性 |
四、社会阶层结构的流动性与统一战线思维的开放性 |
五、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普遍性与统一战线工作模式社会化 |
六、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多元性与统一战线工作内容的不断丰富 |
第三节 新的社会阶层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新的着力点 |
一、新的社会阶层与统一战线基础的巩固 |
二、新的社会阶层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 |
三、新的社会阶层与和谐社会构建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理论的思想精髓 |
一、突破“阶级斗争为中心”,确立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建设新目标 |
二、正确划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推动“第一生产力”发展 |
三、提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新时期统一战线重要对象 |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改革开放以来统战观的进一步深化 |
一、树立“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统战观 |
二、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
三、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对知识分子的“四个尊重”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促进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科学发展 |
一、科学统战观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
二、科学统战观树立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发展观 |
三、科学统战观指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
第四节 统一战线工作的内容与载体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
一、统一战线工作方针的不断调整 |
二、统一战线工作内容的不断丰富 |
三、统一战线工作载体的不断完善 |
第五节 新的社会阶层统一战线工作的路径与机制创新 |
一、拓展新的社会阶层教育与培训途径 |
二、完善新的社会阶层利益诉求与协调机制 |
三、健全新的社会阶层调查研究与联谊沟通机制 |
四、规范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安排途径 |
五、建立新的社会阶层统一战线高效运行机制 |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发展的经验与价值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发展的经验总结 |
一、科学分析社会阶层结构状态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基础与前提 |
二、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是确保统一战线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 |
三、坚持以“同盟者为本”是统一战线发展的内在动力 |
四、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争取人心,凝聚力量 |
五、坚持正确方向,服务党的中心工作 |
六、民主建设是促进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加速器 |
七、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政策的灵活性保持统战工作的发展活力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价值体现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创新成果的理论价值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现实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1.2.2 关于理论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1.2.3 关于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分析 |
1.2.4 关于苏共高层领导人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之间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难点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前提条件 |
2.1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
2.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建者和传承者 |
2.1.2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核心的主心骨 |
2.1.3 无产阶级政党威信和形象的最主要体现者 |
2.1.4 共产主义事业首要倡导者 |
2.1.5 革命和建设历史转折关头的决策者 |
2.2 无产阶级领袖发挥历史作用的前提条件 |
2.2.1 理论素养 |
2.2.2 实践历练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 |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表现形式 |
3.2.1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而不是教条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
3.2.2 养成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习惯 |
3.2.3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具备良好的党性修养 |
3.2.4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2.5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
3.2.6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第4章 列宁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
4.1 列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
4.2 列宁创立了俄国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 |
4.3 在扞卫真理中展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4.3.1 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 |
4.3.2 对“合法马克思主义”和“经济主义”的批判 |
4.3.3 对考茨基帝国主义和平论的揭露和批判 |
4.4 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4.5 新经济政策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第5章 斯大林的理论素养与斯大林模式的伟大成就 |
5.1 在革命的办报生涯中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
5.1.1 创办《斗争报》 |
5.1.2 创办《无产阶级斗争报》 |
5.1.3 创办《巴库无产者报》和《汽笛报》 |
5.1.4 创办《真理报》 |
5.2 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历练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5.2.1 在革命运动中确立起劳动人民的阶级情感 |
5.2.2 在流亡生涯中坚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
5.2.3 在列宁的启发下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家 |
5.3 在党内思想斗争中扞卫和继承列宁主义 |
5.4 领导苏联探索并创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 |
5.5 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
5.6 对斯大林晚年在工作中所犯错误的分析 |
5.6.1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形成与发展 |
5.6.2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消极后果 |
第6章 赫鲁晓夫理论素养的缺陷与苏共理论导向和决策失误 |
6.1 片面评价斯大林引发国内甚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混乱 |
6.2 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
6.2.1 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三和”路线 |
6.2.2 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 |
6.2.3 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全民党”和“全民国家”理论 |
6.3 把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严肃性变为随意性发挥 |
6.3.1 宣称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彻底巩固论 |
6.3.2 从简单的物质生活层面对共产主义做出庸俗化解释 |
6.3.3 不切实际地倡导并推行社会团体治国论 |
6.3.4 人为地将苏共分为工业和农业两个党组织 |
6.4 改革在总体上演变为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拙劣行动 |
第7章 勃列日涅夫缺乏理论素养与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危机 |
7.1 不读马列导致庸俗的世界观 |
7.1.1 不学习更不懂马克思主义 |
7.1.2 掩盖不学无术出尽洋相 |
7.1.3 庸俗的世界观导致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7.2 对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辩证分析 |
7.2.1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日益僵化的体制机制 |
7.2.2 缓和对斯大林的评价与固守赫鲁晓夫的基调 |
7.2.3 对持不同政见者的打击与流于形式的无效宣传 |
7.3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社会信仰危机和苏共执政挑战 |
7.3.1 社会信仰危机 |
7.3.2 苏共执政危机及其掩盖的理论危机 |
第8章 戈尔巴乔夫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 |
8.1 一个自称“二十大产儿”的领导人 |
8.1.1 好学但学会的主要不是马克思主义 |
8.1.2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俘虏 |
8.2 借“公开性”丑化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
8.3 在“民主化”和“多元化”的旗号下剥夺了苏共的领导权 |
8.3.1 否定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 |
8.3.2 大批撤换党的高层领导干部,提拔“民主派”人物 |
8.3.3 把苏联共产党“革新”成社会民主党 |
8.3.4 推行西方式的议会总统制和多党制 |
8.4 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成为埋葬苏联的坟墓 |
8.4.1 苏共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和凝聚力 |
8.4.2 社会动乱和经济形势日益恶化 |
8.4.3 各种反共势力发展壮大并乘机夺取政权 |
8.4.4 民族矛盾激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难点、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理论与机理: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基础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基本内涵 |
一、文化阐释及其相关重点概念辨析 |
二、作为分析前提的党内文化基本内涵探析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要素与载体 |
一、党内文化的基本要素 |
二、党内文化的主要载体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功能与特征 |
一、党内文化的主要功能 |
二、党内文化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内在机理 |
一、党内文化的生成机理 |
二、党内文化的运行机理 |
三、党内文化的发展机理 |
第二章 进程、转型与经验: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建设历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历史转型 |
一、从革命主导型文化向执政主导型文化转型 |
二、从伦理主导型文化向伦理法理并重型文化转型 |
三、从重集中轻民主型文化向民主集中并重型文化转型 |
四、从集体利益主导型文化向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型文化转型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
一、党内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
二、党内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 |
第三章 一般到特殊: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规律探究 |
第一节 规律的研究方法与基本类型 |
一、研究规律的一般方法 |
二、规律类型的基本划分 |
第二节 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具体规律 |
一、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
二、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律 |
第三节 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具体规律 |
一、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
二、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律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具体规律 |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律 |
第四章 展望与发展:面向未来的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 |
一、先进文化的本质规定性 |
二、党内先进文化的本质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
一、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 |
二、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使命 |
三、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功能延伸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
一、价值理念层面的党内先进文化建设 |
二、行为方式层面的党内先进文化建设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
一、党内先进文化的根本理论建设 |
二、党内先进文化的实践环境建设 |
三、党内先进文化的实践主体建设 |
四、党内先进文化的实践载体建设 |
结束语:深深的忧党情怀浓浓的兴党情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重点与研究创新 |
五、研究难点、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一章 劳动价值论论战的观点评析 |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论战的历史回顾 |
一、国外关于劳动价值论论战的历史回顾 |
二、国内关于劳动价值论讨论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国外劳动价值论论战的主要观点及其评析 |
一、关于劳动价值论本身的意义 |
二、关于价值创造源泉的问题 |
三、关于劳动还原的问题 |
四、关于价值转形的问题 |
第三节 国内劳动价值论讨论的主要观点及其评析 |
一、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之争 |
二、劳动是否价值创造唯一源泉 |
三、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界定 |
四、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核存在偏颇 |
五、劳动价值论历史局限性的观点 |
第四节 国内外劳动价值论论争的现实启迪 |
第二章 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提出 |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必然性源自马克思主义的四大品格 |
一、理论品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
二、实践品格:直面现实改造现实 |
三、批判品格:勇于反思善于扬弃 |
四、开放品格:海纳百川永不自封 |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重要性源自其理论地位与实践价值 |
一、时代化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地位 |
二、时代化与劳动价值论的实践价值 |
第三节 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条件分析 |
一、劳动价值论本身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
二、劳动价值论涉及的问题并没有消失 |
三、劳动价值论蕴涵的精髓并没有过时 |
四、劳动价值论理论的意义并没有减弱 |
第四节 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基本任务 |
一、尊重理论前提 |
二、回归理论真相 |
三、挖掘理论精髓 |
四、指出理论局限 |
五、丰富理论内涵 |
第三章 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进程 |
第一节 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 |
一、威廉·配第:劳动时间决定“自然价格” |
二、亚当·斯密:既科学又庸俗的劳动价值论 |
三、大卫·李嘉图:资产阶级视野下劳动价值论的最高峰 |
第二节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奠基与形成 |
一、恩格斯:从否定劳动价值论到肯定劳动价值论 |
二、马克思:从接近劳动价值论到科学发展劳动价值论 |
三、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对古典劳动价值论的批判与继承 |
第三节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核 |
一、学说前提的确立——商品二因素理论 |
二、科学理论的硬核——劳动二重性学说 |
三、价值本质的揭示——社会的生产关系 |
四、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的分析 |
五、对拜物教的批判 |
第四章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与现实挑战 |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挑战 |
一、要素价值论的挑战 |
二、效用价值论的挑战 |
三、均衡价值论的挑战 |
四、创新价值论的挑战 |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挑战 |
一、劳动价值论在中国的演变 |
二、社会主义社会劳动领域出现的新情况 |
三、社会主义社会分配领域出现的新问题 |
第五章 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内涵与启迪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论的新视野 |
一、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划分的丰富化 |
二、科学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 |
三、科学理解多种劳动分工 |
四、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意义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论的新视野 |
一、厘清价值创造与分配的关系 |
二、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
三、正视收入分配影响因素的多元化 |
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与最终共富目标 |
第六章 推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思考 |
第一节 对劳动价值论的背景和历史贡献的思考 |
一、劳动价值论提出的背景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初期 |
二、劳动价值论为工人阶级命运的改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三、劳动价值论为资本主义剥削的揭示提供了利器 |
第二节 对劳动价值论理论价值分析的思考 |
一、劳动价值论发现了劳动二重性学说 |
二、劳动价值论揭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
三、劳动价值论彰显了物质劳动的基础地位 |
四、劳动价值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指南 |
第三节 对推进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分析的思考 |
一、重视研究劳动价值论所揭示的一般规律 |
二、重视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拓展和理论创新 |
三、重视研究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劳动的新特点 |
四、重视研究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分配的新动态 |
五、重视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和分配关系的优化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国内研究的现状 |
三、主要研究思路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及当代价值 |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 |
(一)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反思 |
(二) 在理论斗争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反思 |
(三)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确立 |
(四) 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理论深化和完善 |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理论本质和功能阐述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理论本质阐述 |
(二)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功能 |
三、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当代价值 |
(一)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基础 |
(二)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地位 |
(三)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有助于批判当代各种错误思潮 |
第二章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苏俄化发展和贡献 |
一、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一) 列宁意识形态理论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 列宁意识形态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 |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苏俄化的发展 |
(一) 在俄国革命实践中对意识形态的科学理解 |
(二) 论述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的党性原则 |
(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能动作用 |
(四) 阐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理论” |
三、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特点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苏俄化的贡献 |
(一) 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特点 |
(二)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苏俄化的贡献 |
第三章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开拓 |
一、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及过程 |
(一) 思想交锋:“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思想领域的状况 |
(二) 理论纷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
(三) 理论形成: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
二、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 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 |
(二) 在社会结构的总体中把握意识形态理论 |
(三) 重视意识形态理论的功能和作用 |
(四) 在树立典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
(五) 论述了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 |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贡献 |
(一) 创造性地发挥了意识形态理论能动作用 |
(二) 奠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坚实的理论基础 |
第四章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突破 |
一、粉碎“四人帮”后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困惑 |
(一) 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困扰 |
(二) 意识形态领域精神污染严重 |
(三)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 |
二、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 |
(一) 在批判“两个凡是”过程中解放思想 |
(二) 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过程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三) 在清除精神污染污染过程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
(四) 在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 |
(五) 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贡献 |
(一) 找准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两个突破口 |
(二) 从理论上准确、完整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
(三) 从实践上科学定位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工作重点 |
(四) 从话语表达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基本话语转变 |
第五章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创新 |
一、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 |
(一)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挑战 |
(二) 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挑战 |
(三) 思想观念多元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挑战 |
二、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 |
(一)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 |
(二)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三)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思想工作 |
(四) 以先进文化为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 |
(五) 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说服力 |
三、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创新 |
(一) 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决不搞思想多元 |
(二) 在理论上创新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
(三) 在先进文化建设上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
(四) 在精神上使民族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
第六章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发展 |
一、国内外形势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提出新的要求 |
(一) 国际形势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提出新要求 |
(二) 国内形势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提出新要求 |
(三) 共产党执政环境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提出新要求 |
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 |
(一) 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加强党的建设 |
(二)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转变发展观念 |
(三)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四) 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中推进哲学和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
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贡献 |
(一)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是硬道理 |
(二) 从干部“四化”到提高“五种能力”防止“四种危险” |
(三) 从精神文明建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四) 从文化觉醒到文化自觉和自信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 |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
(一) 解放思想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前提 |
(二) 立足中国国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基础 |
(三) 关注人民群众利益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方法 |
(四) 对错误倾向的斗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理论导向 |
(五) 解决实际问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任务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启示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维护功能和批判功能的统一 |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统一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统一 |
(四)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过程和效果的统一 |
第八章 当前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
一、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时代境遇 |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时代适应不足 |
(二) 意识形态工作“软化”和道德“弱化” |
(三) 国情、党情的变化对意识形态认同提出新挑战 |
(四) 西方国家“西化”“分化”对意识形态认同造成新威胁 |
二、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任务、原则和内容 |
(一) 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任务 |
(二) 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原则 |
(三) 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内容 |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路径 |
(一) 找准理论创新的突破口,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说服力 |
(二) 完善制度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影响力 |
(三)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凝聚力 |
(四) 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感染力 |
(五) 营造舆论强势,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感召力 |
参考文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党的文献类 |
二、学术着作类 |
三、主要学术论文 |
在读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参与和主持的项目 |
致谢 |
四、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为《中国劳动》而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 李向勤.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村支书政治领导力提升对策研究[D]. 兰露. 南华大学, 2020(01)
- [3]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为《中国劳动》而题[J]. 李伯勇. 中国劳动, 1998(01)
- [4]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下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D]. 罗永宽. 武汉大学, 2010(09)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D]. 陈文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变化与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实践创新研究[D]. 窦红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2)
- [7]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D]. 刘舸. 清华大学, 2014(05)
- [8]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D]. 吴桂韩.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9]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D]. 庄三红. 兰州大学, 2012(09)
- [10]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研究[D]. 张述周.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