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集中供热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银玲[1](2016)在《中国城市集中供热能耗分析及节能减排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城市集中供热普遍存在着高耗能、低效率、高污染等问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资源,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集中供热的节能降耗已然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关键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规模与发展趋势,以及城市集中供热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现状。我国城市集中供热能耗大且效率低,所以城市集中供热能源消耗量以及能源利用水平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主要消耗的能源为煤炭,所以本文主要研究集中供热煤炭的消耗量,又因为城市集中供热煤炭的消耗量等于单位供热面积耗煤量与集中供热面积的乘积,所以本文从集中供热单位面积耗煤量(及集中供热能源利用效率)和集中供热面积两个角度研究集中供热能源消耗问题。一方面,本文从热能的生产侧、热能的传输侧、热能的使用侧,和自然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集中供热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定义单位面积耗煤量,从而量化集中供热能源利用效率。测算得出各地区城市集中供热单位面积耗煤量并分析其差异性。另一方面,本文构建了以住房需求增长M-W修正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为基础的城市住房面积增长量(等于城市集中供热面积的增长量,因为本文假定城市住房面积的增长量等于城市集中供热面积的增长量)的预测模型。然后,将各省城市集中供热总面积的历史数据,与测算得出的各省城市集中供热面积每年的增长量相加,可以预测得出2016年至2025年全国主要集中供热省份(直辖市)的集中供热总面积。将第三章测算得出的各省城市集中供热单位面积耗煤量,与第四章预测得出的未来每年各省集中供热总面积相乘,可以预测得出在节能水平不变情境下,2016年至2025年各省集中供热耗煤总量,从而对未来各省集中供热的耗煤量的增长趋势有一个量化、直观的呈现。另外,为了分析集中供热的节能潜力,设定中等节能水平和高等节能水平两种情境,以提高管网传输效率、提高锅炉热效率和降低建筑物耗热量作为情境假设的条件,分析未来我国降低集中供热单位煤耗以及减少集中供热耗煤总量的节能潜力,为我国加强集中供热节能控制、制定相关节能政策提供数据支撑。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从集中供热热能生产、热能传输和热能使用三个方面阐述集中供热的节能控制策略及具体的措施方法。
韩梦[2](2014)在《城镇化下我国北方省份集中供热耗煤预测及节能潜力分析》文中提出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不放缓“量”的同时,加强对“质”的提升,对城镇化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导和现实意义。集中供热是北方省份人们生活安定与和谐的保障,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且集中供热的优劣关系到能源、环境和城市建设等方面,集中供热耗煤量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重要的比例,2011年我国集中供热耗煤就占了全国总生活用煤的35%。本文对城镇化下集中供热耗煤的预测分析研究,提供了对城镇化下的集中供热耗煤量的预测方法,并对不同情境下的城镇化的集中供热耗煤有一个直观、量化的呈现,这对集中供热新工程的建立,对供热所耗较为清洁的能源的选择和消耗量的估算也是一个借鉴和参考。本文从我国城镇化和北方省份集中供热的现实分析出发,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从众多影响供热耗煤的因素中得到最显着的因素,然后从人口数量的角度对住宅面积和非住宅集中供热面积进行预测研究。对住宅供热面积的研究从城镇化的要求和特点着手,把城镇中的人口分为四种,并各自根据演化规律利用灰色系统、指数增长模型、半指数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等方法对人口数量进行统计校准和预测,进而对集中供热面积进行预测。并通过对比模型预测值和现实数据的差值,分析查找原因,以2011年为基年进行调整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耗煤计量公式的解析,对产暖期天数、建筑物耗量指标、供暖锅炉和管网效率分析得出现实未来二十多年的集中供热耗煤量,并通过调整棚户区改造计划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速率来预测不同情景下对采暖耗煤量的影响。最后对所发现的问题做出说明和建议,对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做出总结和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集中供热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集中供热面积,气候、管网长度和能源利用率的影响并不显着。集中供热面积中非住宅面积受到城镇人口数量的显着影响,住宅面积则依赖于对城镇化下棚户区居民、农村向城镇的转移人口、城镇原老楼房的居民和城镇暂住人口的预测。城镇化的建设会带来集中供热面积的增加,2011年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为4713百万平方米,至2025年达到11957百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增长765.73百万平米。集中供热面积的增加带动了集中供热耗煤的增加,能源的需求量的增大,在标准集中供热耗煤情境下,2011年全国集中供热耗煤为5860万吨,2025年达到29126万吨,特别是在加快棚户区改造计划,在2017年各省均完成棚户区改造时,集中供热耗煤量在标准情境下至2025年会增加68.63万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每年增加20%的情境下全国的集中供热耗煤量在2025年将会增加18569万吨。城镇化在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带来了能源需求增加的同时也会在某些方面由于规模效应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压力,存在着较大的节能潜力。大规模区域锅炉房、热点联产取代家庭式的、散落的、效率较低的小锅炉房的供热将大大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对比三种情境下集中供热耗煤做出预测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在节能前后北方各地单位面积的节煤量,北方省份仅2011年就可节约1500万吨标准煤,节能后的情境比现实情境更是可以节约6135万吨。
张博玮[3](2019)在《集中供热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发展集中供热对改善环境、节约能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集中供热发展至今,由于能源的有效利用低、运营管理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热网冷热不均,能源浪费。热力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集中供热的工程和区域不断扩大,通过换热站间接连接的供热系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换热站作为连接热源和热用户的重要环节,其生产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直接影响着供热单位的人力、物力及热用户享有的供热质量。本文以某市集中供热为例,先介绍了集中供热由热源、热网、热用户组成,并对热源和热网的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对它们的控制方式进行简要的说明。重点介绍了换热站的工艺流程,对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构造组成、运行方式、控制功能作了详细论述,研究换热站生产过程中对二次网温度的控制、变频调速稳压控制及供回水压差控制。设计基于PLC的自动控制系统,系统控制器选用西门子Climatix系列,对换热站系统中的软件部分和电气部分分别进行了设计,利用Climatix SAPRO编程工具编写控制程序,MCGS组态软件设计了换热站的监控画面,并设计了基于VPN网络技术的换热站与监控调度中心的通讯。利用先进的自控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实现换热站自动化控制以及热网SCADA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对供热系统一二次网温度、压力、流量、热量等参数的监测与调整,实现了全网平衡的调节策略。最后以某小区中区系统为例,本文设计的控制系统已投入正常使用,综合冬季生产运行过程中的运行记录,具体说明现阶段换热站控制系统已经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在生产运行中体现出节能降耗的优势。因此,本课题具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张沈生[4](2009)在《城市供热模式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供热及城市供热评价理论、方法等相关研究现状,综合经济、社会、环境、能耗和热损失等因素,从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等角度出发,确定了集中供热与分散供热模式的选择思路。运用理论移植等方法,提出了以集中供热为基础的源网分开供热模式,界定了源网分开的含义,搭建了城市供热源网分开的供热体系框架,提出了热力市场中的三级市场管理模式,指出源网分开供热模式是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城市供热的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内部体系及其对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行探究,构建了城市供热综合评价体系。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人文环境效益为准则,运用AHP、DEA交叉法和DEA/AHP评价方法,对城市供热模式进行了评价,并对三种方法的评价结论进行了比较。进一步揭示了城市供热评价方法的本质和特性,从一般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城市供热评价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新见解。针对沈阳市的供热现状,明确了沈阳市的供热发展方向,对其应用地源热泵供热模式提出综合评价结论和富有建设性地建议。
钱永秀[5](2020)在《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供热行业是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燃煤为主的分散热源供热所排放的大量颗粒性粉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城市集中供热是解决分散燃煤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我国自城市集中供热法律法规颁布以来,由于相关制度存在衔接断层,并且立法上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实务中处理各种供热纠纷时往往实践先行。为了更好的规范和落实推进集中供热制度,解决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内热用户自主供热法律规范缺失;燃煤供热锅炉的拆除法律规定不健全;供热关系缺乏合同约束等一系列法律问题,首先,有必要基于《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关于集中供热的法律规定,从法律层面到地方性法规再到地方性规范文件,纵向对集中供热法律规范的立法现状进行梳理,找出集中供热制度立法缺失及不同位阶法律之间的冲突;其次,通过对热用户使用集中热源及保留备用锅炉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确立热用户自主供热规定;再次,通过对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内燃煤供热锅炉限期拆除法律属性的探讨,明确锅炉拆除范围及程序标准,落实锅炉拆除细则;最后,通过分析集中供热企业与热用户之间的供热关系是由于缺乏合同约束导致的权利义务边界不明确,提出规范城市供热合同文本和鼓励集中供热企业入户签订供热合同的初步解决方案。
于德淼[6](2012)在《我国供热行业特性与政府规制研究》文中认为供热行业一直被世界各国作视为社会公用事业,被实施严格的政府规制。通过对供热产业进行政府规制,不仅确保了供热充分和有效,切实保障了公众供热需求和生命权益,改善了供热市场信息高度不对称状态,同时形成了鼓励和促进供热产业创新激励机制的制度性安排。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供热行业形成较晚,发展一波三折。供热行业体制改革问题重重,如供热市场结构不合理导致供热产业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难以实施;创新能力差导致我国供热企业无法快速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实现;规模不经济导致我国供热市场处于较低的利润率或亏损边缘。我国供热产业政府规制在理论体系构架、规制制度安排上都表现出极大地的缺陷。政府对供热产业规制研究时间短、经验欠缺、缺乏理论指导,政府规制多是沿着单一的经济性规制思路,机械地移植其他自然垄断行业规制模式,规制效果常常不尽人意。要从根本上提升政府规制效率,首先必须全面深入地认识供热产业特性,这既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目的,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如何在“两型社会”、“低碳经济”等战略思想下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优化供热产业结构,提升供热产业产出效率,改善供热企业、公众、政府三者内在利益关联,使得供热企业利润显着提升、公众用热充足理性、政府监管绩效明显,是当前和今后供热产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实施科学有效的政府规制则是保障各项目标实现关键的一环。本文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我国供热产业特性,结合西方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立足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供热产业政府规制研究采用了双重规制的思路,即对供热产业实施社会性规制同时必须强化经济性规制,加强对供热产业的进入规制、价格规制等方面的监管,同时对供热产业进行扶持性规制与激励性规制,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比国外供热产业政府规制的实践与经验,系统分析我国供热产业政府规制制度体系,促进供热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向帕累托最优效率的趋近。
李小蓉[7](2014)在《提升天津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效益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集中供热系统作为三北地区冬季必不可少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发挥着保障社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作用。天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发展集中供热事业和第一批被列入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城市,面对热能的市场化、货币化改革,如何提升运营效益、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集中供热行业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发展,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对集中供热运营效益的概念、研究的内容、原则、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天津市集中供热事业发展现状,在参考和走访调查相关部门统计及实际运营数据的基础上,重点从宏观角度分析和测算了天津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利用评价结果和分析结论,从经济、技术、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就天津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效益问题给出了改进意见和提升措施,以期为天津市未来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使这一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在保障市民基本公共需求的同时,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唐恩全[8](2019)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采暖地区集中供热系统经常出现腐蚀严重、跑、冒、滴、漏等现象,造成热量损失及水力工况失调等问题,严重影响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供热质量,并增加了能源消耗。为增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运行的节能性、安全性及稳定性,本文对供热系统改造进行研究。首先,对全国16个省区集中供热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管龄15年以上管网所占比25%。换热站自动化和智能化仅占总数的50%左右。燃煤热源采暖平均能耗约25.8kgce/m2,燃气热源采暖平均能耗约14.6m3/m2,热电联产采暖平均能耗约0.50GJ/m2。实施热计量的供热面积仅占16%。热水输送时平均温降达到2.4℃/km。从2006年到2011年发生供热一般性事故50.9万次,由管线腐蚀造成的事故且管线运行时间超过15年的比例为77%左右。结论为集中供热老旧管网进行改造具有重要意义,节能潜力巨大。其次,分析供热管网节能改造技术方案。包括管网及附件节能改造技术、供热调节技术、多热源联网运行、热力站节能改造技术、供热计量节能改造技术和供热监控技术等。全国预计管网改造的总长度79741km,约占35%;改造管网中使用15年以上管网51935km,约占65%。安装热量表约247万套,安装流量平衡装置约102万套。建立375座供热信息管理平台。改造范围内供热管网计划总投资共计1830亿元,热力站节能改造203亿元,二级网节能改造229亿元,监控能力建设投资36亿元。节能改造之后,每年节约供热用煤2046万t,减少管网补水42000万t,节约用电量2.3亿kwh。每年可节约燃煤费用184亿元,可节省水费21亿元,可节省电费1.5亿元。每年可减少的污染物排放,二氧化碳5673万t/年;二氧化硫22万t/年;氮氧化物10万t/年:烟尘5万t/年;灰渣量534万t/年。最后,以沈阳某供暖公司集中供热系统技术改造为例,分析改造的潜力及带来的节能和经济效益。改造后单位面积年耗煤量在原来基础上减少10%左右。对锅炉加装余热回收装置后,锅炉节约大约9.8%的能量。进行变频技术改造,实际耗电量减少约50%左右。热站节电率大约38%,3个月累计耗电量节省近40万kwh的电量,节约电费支出约28万元。人员成本每年最少节省6万元。一次网的失水量降低到80t/h,采暖期节省水费约167万元,节省热费约1620万元,综合节省费用支出约1800万元。分户改造后,用户缴费积极性提高。
武永超[9](2019)在《乌鲁木齐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集中供热是指集中供热主体将由传统或新型清洁能源生产出的蒸汽或者热水等热产品通过热网传输为热用户提供热源供给、以满足其生产和生活的供热需求的方式和活动。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在城市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作用,逐渐成为民生领域重要的支撑条件,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提升城市幸福感具有非凡意义。鉴于城市集中供热发展过程中市场主体供给失衡与城市主体对集中供热高质需求之间的矛盾,政府对城市集中供热实施必要监管成为顺应之举,通过政府监管消减供热市场失灵对热产品供给的负向作用,促使资源配置效用的最优化,以此来提升社会公众的满意度。然而,“政府并非万能”,集中供热监管过程受监管主体自身局限使得监管环节“人治”色彩浓重,政府行为出现失败,这亦对城市集中供热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当现实召唤理性,探讨如何在城市集中供热领域进行科学有效的政府监管就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无法回避的一项重大命题。本研究借助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以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运用政府监管等相关理论的前提之下,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域,结合研究需要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城市集中供热行业及其政府监管发展历程及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乌鲁木齐市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然后借鉴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提出优化乌鲁木齐市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以期以小见大,为乌鲁木市乃至全国未来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通过系统研究,本文有三点结论:其一,乌鲁木齐市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演变历经三个阶段,分别为以质量(产品)监管为主,以环境监管为辅的起步发展期(1984年-2003年),市场监管和价格监管齐头并举的市场改革期(2003-2012),以环境监管为主导,质量(服务)监管为要务的升级优化期(2012至今);其二,乌鲁木齐市政府监管主体在对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过程中具体存在六个方面问题:一是监管机构设置上的“九龙治水”和监管队伍建设上的“人岗不匹”,二是价格监管上的“三难”(计量难、收费难、调价难),三是供热质量监管上的“产品监管跟不上”和“服务监管做不好”,四是环境监管上的“监管推广难”和“监管手段单”,五是市场监管上的“有心无力”和“有力无心”,六是供热政府监管社会参与监督上的“两不主动”(不主动提供和不主动参与);其三,以问题为导向,为提升乌鲁木齐市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能力和水平,研究认为应统筹市场、政府、公众多方力量对政府监管行为进行优化改善,其具体优化要点对应上述监管问题:(1)政府监管机构设置应遵循““明确、独立、集中”设计观念,监管队伍建设应树立“专业化、职业感”发展思维;(2)价格监管应奉行“三方升级”(技术升级、激励升级、手段升级)行动原则;(3)市场监管应确立“强身强心”改善理念;(4)质量监管应贯彻“四化一体”操作规程;(5)环境监管应制定“一专二多”实施策略;(6)监管社会参与监督上要实现“双转变”(管理理念转变和参与观念转变)。通过上述研究,笔者坚信,“乌鲁木齐市是中国城市的缩影”,以小见大,亦将为我国未来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徐中堂[10](2010)在《六十年发展中的城市集中供热》文中指出前言城市集中供热的主要特征是建设集中热源,以不同规模的热力网向热用户输送热能。集中热源:鉴于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国情,集中热源主要包括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热电厂装机容量一般都在6000千瓦/台左右;区域锅炉房建设部建城(1994)599号《城市区域锅炉供热管理办法》规定,特大城
二、城市集中供热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集中供热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市集中供热能耗分析及节能减排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1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
1.1.2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环境影响较大 |
1.1.3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临着重要挑战 |
1.2 城市集中供热国内外发展概况及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城市集中供热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外城市集中供热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发展趋势及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现状 |
2.1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
2.1.1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总量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
2.1.2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
2.2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现状 |
2.2.1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不同热源方式的比较 |
2.2.2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能源消耗现状 |
2.2.3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环境影响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能源消耗影响因素分析及单位面积耗煤量的测算 |
3.1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热能的生产侧影响集中供热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因素 |
3.1.2 热能传输侧影响城市集中供热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因素 |
3.1.3 热能的使用侧影响集中供热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因素 |
3.1.4 自然环境影响集中供热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因素 |
3.2 我国主要集中供热省份单位面积耗煤量的测算 |
3.2.1 城市集中供热单位面积耗煤量的定义及表达 |
3.2.2 集中供热单位面积耗煤量各指标值的计算 |
3.2.3 我国各省城市集中供热单位面积耗煤量的测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各省城市集中供热总面积的预测 |
4.1 城市集中供热面积预测模型 |
4.1.1 城市集中供热面积预测模型概述 |
4.1.2 城市人口总数灰色预测GM(1,1)模型 |
4.1.3 城市新增住房需求M-W模型及其修正 |
4.2 各省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增长量实证预测 |
4.2.1 各省城市人口总数实证预测 |
4.2.2 我国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的实证预测 |
4.2.3 各省城市新增住房面积的实证预测 |
4.2.4 各省城市新增集中供热面积预测 |
4.3 各省城市集中供热总面积的预测 |
4.4 城市化率及集中供热比例对城市集中供热面积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各省城市集中供热耗煤量情境预测与节能控制策略分析 |
5.1 节能水平不变情境下各省城市集中供热耗煤总量预测 |
5.2 不同节能情境下各省集中供热耗煤总量预测及节能潜力分析 |
5.2.1 不同节能情境的条件假设 |
5.2.2 中等节能水平下城市集中供热单位面积耗煤量节能潜力分析 |
5.2.3 中等节能水平下城市集中供热耗煤总量节能潜力分析 |
5.2.4 高等节能水平下城市集中供热单位面积耗煤量节能潜力分析 |
5.2.5 高等节能水平下城市集中供热耗煤总量节能潜力分析 |
5.3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策略及措施 |
5.3.1 热能生产环节的节能控制 |
5.3.2 热能传输环节的节能控制 |
5.3.3 热能使用环节的节能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城镇化下我国北方省份集中供热耗煤预测及节能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2 北方省份集中供热现状分析 |
2.1 集中供热的地区 |
2.2 集中供热面积 |
2.3 集中供热的方式 |
2.4 集中供热耗煤 |
2.5 本章小结 |
3 集中供热耗煤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影响因素分析 |
3.2 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运算 |
3.3 本章小结 |
4 城镇化下集中供热面积的预测模型与核算 |
4.1 城镇化下集中供热人口的变迁轨迹 |
4.2 集中供热面积预测模型的构建 |
4.3 指标测算与数据收集 |
4.4 非住宅供热面积预测 |
4.5 集中供热总面积预测 |
4.6 数据的校准 |
4.7 本章小结 |
5 集中供热耗煤预测与节能潜力 |
5.1 供热耗煤公式解析 |
5.2 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
5.3 单位面积耗煤量 |
5.4 城镇化下集中供热耗煤量分析 |
5.5 集中供热耗煤节能潜力分析 |
5.6 不同情境下集中供热耗煤预测与节能潜力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和建议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集中供热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供热发展概况 |
1.2.2 国内供热发展概况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章节安排 |
2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
2.1 热源 |
2.1.1 热源的分类 |
2.1.2 热源工艺流程 |
2.2 热网 |
2.2.1 热网工艺流程 |
2.2.2 热网的调节方式 |
2.3 热用户 |
2.4 换热站 |
2.5 换热站工艺 |
2.6 换热站的运行控制原理 |
2.6.1 PID控制 |
2.6.2 二次网温度控制 |
2.6.3 补水泵变频调速稳压控制 |
2.6.4 循环水泵供回水压差控制 |
2.7 通信网络 |
2.7.1 VPN定义 |
2.7.2 VPN功能 |
2.7.3 VPN组网方案 |
2.8 监控调度中心SCADA系统 |
2.8.1 监控调度中心 |
2.8.2 SCADA系统 |
2.9 本章小结 |
3 换热站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换热站系统技术参数 |
3.1.1 热负荷 |
3.1.2 水泵流量和水泵扬程 |
3.1.3 压力温度设计要求 |
3.2 换热站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3.3 PLC硬件设计 |
3.3.1 PLC选型 |
3.3.2 PLC硬件组态 |
3.4 现场仪表选型 |
3.5 电气设计 |
3.5.1 变频控制柜电气设计 |
3.5.2 RTU柜 PLC电气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软件程序及工程组态设计 |
4.1 PLC控制程序设计 |
4.1.1 二次网供水温度控制程序设计 |
4.1.2 补水泵恒压控制程序设计 |
4.1.3 循环水泵压差控制程序设计 |
4.1.4 软水箱电磁阀控制程序设计 |
4.1.5 安全电磁阀泄水控制程序设计 |
4.1.6 温度控制程序实现过程 |
4.1.7 编写控制程序 |
4.2 工程组态 |
4.2.1 工程组态软件介绍 |
4.2.2 部件控制说明 |
4.3 本章小结 |
5 应用案例分析 |
5.1 换热站设计实例 |
5.2 换热站运行效果分析 |
5.3 监控调度中心SCADA系统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变频柜电气原理图 |
附录 B 变频器水泵控制电气原理图 |
附录 C RTU柜电气原理图 |
附录 D 控制器电气原理图 |
附录 E 部分控制程序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城市供热模式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城市供热评价理论 |
2.1.1 评价理论沿革 |
2.1.2 评价理论视角 |
2.2 国内外社会评价研究 |
2.2.1 社会评价内涵 |
2.2.2 国内社会评价研究现状 |
2.2.3 国外社会评价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经济评价研究 |
2.3.1 国外经济评价发展现状 |
2.3.2 国内经济评价发展现状 |
2.4 城市供热评价方法研究 |
2.4.1 城市供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2.4.2 城市供热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2.4.3 城市供热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2.5 城市供热评价理论与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供热现状分析 |
3.1 我国城市供热发展现状分析 |
3.1.1 集中供热发展现状分析 |
3.1.2 供热热源发展现状分析 |
3.1.3 供热能耗现状分析 |
3.2 我国供热计量现状分析 |
3.2.1 供热计量技术现状分析 |
3.2.2 典型试点城市供热计量收费现状分析 |
3.3 国外供热现状分析 |
3.3.1 以节能与舒适为目标采用不同供热模式 |
3.3.2 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按热量收费 |
3.4 我国城市供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 |
3.4.2 供热机制存在的问题 |
3.4.3 供热计量及收费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城市供热模式分析与选择 |
4.1 城市供热模式的构成要素 |
4.1.1 热源 |
4.1.2 热网 |
4.1.3 热用户 |
4.2 城市供热模式分析 |
4.2.1 城市集中供热模式 |
4.2.2 区域集中供热模式 |
4.2.3 分户供热模式 |
4.2.4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热系统 |
4.2.5 新型供热模式 |
4.3 供热模式的定性选择 |
4.3.1 供热模式选择原则 |
4.3.2 集中供热与分散供热模式的选择 |
4.3.3 多热源联网供热模式 |
4.4 源网分开供热体系的构建 |
4.4.1 源网分开供热模式的提出 |
4.4.2 源网分开供热体系 |
4.4.3 源网分开供热管理模式 |
4.4.4 源网分开供热模式的实施设想 |
第五章 城市供热评价理论方法及体系 |
5.1 城市供热技术评价理论与方法 |
5.1.1 城市供热技术评价基本理论 |
5.1.2 城市供热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5.1.3 城市供热技术评价方法 |
5.1.4 城市供热技术评价存在的问题 |
5.1.5 城市供热技术评价理论体系构建 |
5.2 城市供热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 |
5.2.1 技术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 |
5.2.2 热经济学评价理论与方法 |
5.2.3 循环经济评价理论与应用 |
5.2.4 环境经济学评价理论与方法 |
5.2.5 城市供热经济评价理论体系构建 |
5.3 城市供热社会评价理论与方法 |
5.3.1 城市供热社会评价概述 |
5.3.2 城市供热社会评价基本理论 |
5.3.3 城市供热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4 城市供热社会评价方法 |
5.3.5 城市供热社会评价存在的问题 |
5.3.6 城市供热社会评价理论体系构建 |
5.4 城市供热综合评价理论体系构建 |
第六章 城市供热模式评价 |
6.1 城市供热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 基于AHP的供热模式综合评价 |
6.2.1 AHP方法简述 |
6.2.2 供热模式综合评价 |
6.3 基于DEA交叉评价法的供热模式综合评价 |
6.3.1 DEA方法简述 |
6.3.2 DEA模型及DEA交叉评价模型的建立 |
6.3.3 基于DEA交叉评价法的供热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
6.4 基于DEA/AHP的供热模式综合评价 |
6.4.1 DEA/AHP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
6.4.2 基于DEA/AHP供热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
6.5 供热模式评价方法分析与总结 |
6.5.1 三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
6.5.2 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 |
6.5.3 综合结论 |
第七章 沈阳市供热评价与供热模式选择 |
7.1 沈阳市供热现状分析 |
7.1.1 沈阳市概况 |
7.1.2 沈阳市供热系统现状分析 |
7.1.3 地源热泵系统供热现状分析 |
7.1.4 沈阳市供热存在的问题 |
7.2 沈阳市供热模式评价 |
7.2.1 供热模式评价范围 |
7.2.2 基于DEA/AHP法的沈阳市供热模式综合评价 |
7.3 沈阳市地源热泵供热模式的综合评价 |
7.3.1 沈阳市应用的地源热泵系统形式及其比较 |
7.3.2 地源热泵系统节约燃煤能耗比较分析 |
7.3.3 地源热泵系统与其它供热(制冷)模式比较分析 |
7.3.4 综合效益分析 |
7.3.5 评价结论分析 |
7.4 沈阳市供热发展对策建议 |
7.4.1 降低供热耗能,提高供热效率 |
7.4.2 以集中供热为主导,因地制宜采用供热模式 |
7.4.3 实施分户计量,按照两部制热价收费 |
7.4.4 引入特许经营制度,推进供热体制改革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5)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制度概述 |
一、城市集中供热制度的由来 |
(一) 城市集中供热定义及其特征 |
(二) 城市集中供热模式及其发展 |
二、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制度的演变 |
(一) 《大气污染防治法》中集中供热初始规定 |
(二) 《大气污染防治法》中集中供热规定的发展 |
(三) 《大气污染防治法》中集中供热规定的完善 |
第二章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制度立法现状 |
一、城市集中供热不同位阶法律制度的梳理 |
(一) 法律层面的规定及概念界定 |
(二) 地方性法规的对比及概念扩充 |
(三) 地方规范性文件的实施细则规定 |
二、城市集中供热不同位阶法律制度的衔接 |
第三章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集中供热区域内热用户自主供热规范缺失 |
(一) 热用户能否拒绝使用集中热源 |
(二) 热用户能否启动备用供热锅炉 |
二、集中供热区域内燃煤供热锅炉拆除规定不健全 |
(一) 锅炉限期拆除法律属性不明确 |
(二) 锅炉拆除范围及程序标准不统一 |
三、供热关系缺乏合同约束 |
(一) 供热关系权利义务未明确 |
(二) 热用户在合同中缺乏议价能力 |
第四章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制度的完善 |
一、确立热用户自主供热规定 |
二、落实燃煤供热锅炉的拆除细则 |
(一) 明确拆除燃煤供热锅炉的法律属性 |
(二) 制定燃煤供热锅炉拆除实施细则 |
三、鼓励集中供热企业与热用户签订供热合同 |
(一) 规范城市供热合同文本 |
(二) 推行集中供热企业入户签订供热合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供热行业特性与政府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1 供热行业界定 |
1.4.2 供热行业中政府行为 |
1.4.3 简评 |
1.5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公用事业的基本属性 |
2.1.1 自然垄断特征 |
2.1.2 公用事业的不完全竞争 |
2.1.3 公用事业的准公共物品性质 |
2.1.4 公用事业的资产专用性和沉淀性 |
2.2 政府规制相关理论 |
2.2.1 规制理论 |
2.2.2 公共利益理论 |
2.2.3 俘获理论 |
2.2.4 寻租理论 |
2.3 有效竞争理论及其效率 |
2.3.1 有效竞争的理论内涵 |
2.3.2 有效市场及其特征 |
2.3.3 有效市场结构 |
2.3.4 有效市场绩效的评价原则 |
第3章 供热行业的特性 |
3.1 供热行业的内涵 |
3.2 供热行业的主要特性 |
3.2.1 供热行业的区域界限性 |
3.2.2 供热行业的成本沉淀性 |
3.2.3 相对规模经济性 |
3.2.4 供热行业的动态可变性 |
3.2.5 供热行业的信息不对称 |
第4章 国外供热行业政府规制实践与经验 |
4.1 欧洲地区国家供热行业规制改革与发展 |
4.1.1 德国 |
4.1.2 丹麦 |
4.1.3 法国 |
4.1.4 俄罗斯 |
4.1.5 挪威 |
4.1.6 波兰 |
4.2 亚洲地区国家供热行业规制的改革与发展 |
4.2.1 韩国 |
4.2.2 日本 |
4.3 国外供热行业政府规制经验 |
4.3.1 价格规制 |
4.3.2 质量规制 |
4.3.3 市场准入规制 |
4.3.4 环境规制 |
4.4 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供热行业政府规制 |
5.1 我国供热行业发展 |
5.1.1 体制改革历程 |
5.1.2 市场概况 |
5.2 我国供热行业政府规制发展历程 |
5.2.1 供热行业政府规制的沿革 |
5.2.2 供热行业政府规制的现状 |
5.2.3 供热行业政府规制模式分析 |
5.3 我国供热行业政府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1 政府规制定位不准 |
5.3.2 供热产业市场失灵问题突出 |
5.3.3 供热定价机制不健全 |
5.3.4 供热行业政府规制监管机构缺失 |
5.3.5 供热行业立法滞后 |
5.4 我国供热行业政府规制问题的成因 |
5.4.1 政府规制定位不准 |
5.4.2 供热行业政府价格规制不规范 |
5.4.3 供热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改革滞后 |
第6章 我国供热行业政府规制制度体系设计 |
6.1 指导思想 |
6.2 政府规制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 |
6.2.1 收益与成本兼顾原则 |
6.2.2 主动规制原则 |
6.2.3 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相结合原则 |
6.2.4 公平性原则 |
6.2.5 依法规制原则 |
6.3 供热行业政府规制制度安排 |
6.3.1 价格规制 |
6.3.2 市场准入规制 |
6.3.3 质量规制 |
6.3.4 法律规制 |
6.3.5 环境保护规制 |
6.4 供热行业政府规制的趋势 |
6.4.1 市场化趋势 |
6.4.2 相对集中规制趋势 |
6.4.3 法制化规制趋势 |
6.4.4 服务化规制趋势 |
第7章 提升我国供热行业政府规制效率的建议 |
7.1 转变政府职能 |
7.1.1 转变政府执政观念,强化服务理念 |
7.1.2 地方政府在供热行业改革中应准确定位 |
7.1.3 正确认识地方政府在供热行业中的作用 |
7.2 深化供热企业改革 |
7.3 加强我国供热行业体制改革 |
7.3.1 加强供热危机管理,建立安全保障机制 |
7.3.2 推进供热体制改革,促进供热行业发展 |
7.4 健全供热行业政府规制体制机制 |
7.4.1 政府规制要适应市场需求 |
7.4.2 规制成本收益兼顾 |
7.4.3 规制手段灵活 |
7.4.4 规制活动要突出重点 |
7.4.5 引导公众参与规制 |
7.5 完善政府规制相关法律法规 |
第8章 结语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提升天津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效益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效益基础理论阐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内涵 |
2.1.2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特征 |
2.2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效益理论基础及相关属性 |
2.2.1 公共产品理论与外部性理论 |
2.2.2 公共设施运营管理理论 |
2.2.3 效益理论 |
2.2.4 福利经济学原理 |
第三章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效益分析 |
3.1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效益的概念及内容 |
3.1.1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效益的概念 |
3.1.2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效益的研究内容 |
3.2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效益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
3.2.1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效益分析的原则 |
3.2.2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效益分析的方法 |
3.3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效益的测算 |
3.3.1 宏观运营效益分析 |
3.3.2 宏观运营效益测算方法和步骤 |
第四章 天津市供热系统运营效益实证研究 |
4.1 天津市供热现状分析 |
4.2 天津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效益分析 |
4.2.1 基础数据收集 |
4.2.2 运营效益计算 |
4.3 天津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效益评价 |
第五章 提升天津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效益的措施与建议 |
5.1 经济措施 |
5.1.1 公私合营的投融资方式 |
5.1.2 税收优惠措施 |
5.1.3 行业补贴措施 |
5.2 技术措施 |
5.2.1 热源技术 |
5.2.2 热网技术 |
5.2.3 热用户技术 |
5.3 管理措施 |
5.3.1 计算机远程控制 |
5.3.2 供热系统自动化 |
5.4 制度措施 |
5.4.1 法律措施 |
5.4.2 市场措施 |
5.4.3 行业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城市集中供热现状调查 |
2.1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现状 |
2.1.1 供热面积现状调查 |
2.1.2 供热管网现状调查 |
2.1.3 热力站现状调查 |
2.2 能耗与热计量现状调查 |
2.2.1 采暖系统能耗 |
2.2.2 热计量 |
2.3 供热管网运行情况 |
2.3.1 运行参数 |
2.3.2 事故统计 |
2.3.3 事故分析 |
2.4 管网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节能改造技术分析 |
3.1 节能改造技术方案 |
3.2 管网节能改造技术 |
3.2.1 管网敷设方式 |
3.2.2 管道保温及附件节能改造技术 |
3.2.3 供热调节 |
3.2.4 多热源联网运行 |
3.3 热力站节能改造技术 |
3.3.1 设备改造 |
3.3.2 监控系统改造 |
3.4 供热计量节能改造技术 |
3.4.1 流量调节 |
3.4.2 热计量 |
3.5 供热监控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节能技术改造方案的研究 |
4.1 概述 |
4.1.1 技术改造的依据 |
4.1.2 技术改造的原则 |
4.1.3 技术改造的范围 |
4.1.4 技术改造的目标 |
4.2 管道节能改造 |
4.2.1 一级管网 |
4.2.2 二级管网 |
4.3 热力站节能改造 |
4.3.1 更换设备 |
4.3.2 直接连接改间接连接 |
4.3.3 装设节能设备 |
4.3.4 补水系统改造 |
4.3.5 热力站附件保温 |
4.4 二级网节能改造 |
4.5 供热监控能力建设 |
4.6 节能改造工程投资 |
4.7 效益分析 |
4.7.1 节能效益 |
4.7.2 经济效益 |
4.7.3 环境效益 |
4.7.4 社会效益 |
4.8 保障措施 |
4.8.1 政策保障 |
4.8.2 组织保障 |
4.8.3 技术保障 |
4.9 本章小结 |
5 沈阳市某供热管网改造工程实例分析 |
5.1 工程实例概况 |
5.1.1 基本情况 |
5.1.2 改造前供热管网存在的问题 |
5.2 节能改造技术方案 |
5.2.1 热源和热力站改造 |
5.2.2 供热管网改造 |
5.2.3 楼内供热系统改造 |
5.3 改造前后节能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乌鲁木齐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的相关研究回顾 |
1、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的国外研究回顾 |
2、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的国内研究回顾 |
3、研究简要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研究法 |
3、比较研究法 |
(五)研究创新 |
(六)研究内容及结构 |
1、研究内容 |
2、研究结构及技术路线 |
二、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相关概念及理论渊源 |
(一)城市集中供热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
1、供热与集中供热内涵 |
2、集中供热基本特征 |
(二)政府监管与集中供热政府监管内涵及内容 |
1、政府监管内涵 |
2、集中供热政府监管内涵及其内容 |
(三)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研究理论渊源 |
1、政府监管公共利益理论 |
2、政府监管俘获理论 |
3、激励性监管理论 |
三、乌鲁木齐城市集中供热行业发展以及政府监管演变历程 |
(一)乌鲁木齐城市集中供热行业发展概况 |
1、乌鲁木齐城市地理气温概况 |
2、乌鲁木齐城市集中供热行业发展概况 |
(二)乌鲁木齐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演变历程 |
1、起步发展时期(1984 年-2003 年):产品监管为主,环境监管为辅 |
2、市场改革时期(2003 年-2012 年):市场监管和价格监管齐头并举 |
3、升级优化时期(2012 年-至今):环境监管主导,服务监管为要 |
四、乌鲁木齐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现状分析 |
(一)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现状的调研概况 |
(二)集中供热政府监管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
1、政府监管机构设置现状分析 |
2、政府监管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
(三)集中供热政府监管内容现状分析 |
1、价格监管现状分析 |
2、市场监管现状分析 |
3、质量监管现状分析 |
4、环境监管现状分析 |
(四)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社会参与监督现状分析 |
1、社会组织参与监督现状分析 |
2、媒体平台参与监督现状分析 |
3、民众个体参与监督现状分析 |
五、乌鲁木齐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面临的困境分析 |
(一)集中供热政府监管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分析 |
1、政府监管机构设置的“九龙治水”困境 |
2、政府监管队伍建设的“人岗不匹”困境 |
(二)集中供热政府监管内容面临的困境分析 |
1、价格监管的“计量难、收费难、调价难”困境 |
2、市场监管的“有心无力、有力无心”困境 |
3、质量监管的“产品监管跟不上、服务监管做不好”困境 |
4、环境监管的“监管推广难、监管手段单”困境 |
(三)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社会参与监督面临的困境分析 |
1、政府监管社会参与监督的“不主动提供”困境 |
2、政府监管社会参与监督的“不主动参与”困境 |
六、乌鲁木齐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市场层面:集中供热市场失灵是根本原因 |
(二)政府层面:集中供热政府失败是直接原因 |
(三)社会层面:社会“三重”局限是间接原因 |
七、国内外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的经验启示 |
(一)集中供热政府监管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方面经验启示 |
(二)集中供热政府监管内容方面经验启示 |
1、价格监管经验启示 |
2、市场监管经验启示 |
3、质量监管经验启示 |
4、环境监管经验启示 |
(三)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社会参与监督方面经验启示 |
八、完善乌鲁木齐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的路径 |
(一)集中供热政府监管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的完善路径 |
1、政府监管机构设置需遵循““明确、独立、集中”设计观念 |
2、政府监管队伍建设需树立“专业化、职业感”发展思维 |
(二)集中供热政府监管内容的完善路径 |
1、价格监管需奉行“三方升级”行动原则 |
2、市场监管需确立“强身强心”改善理念 |
3、质量监管需贯彻“四化一体”操作规程 |
4、环境监管需制定“一专二多”实施策略 |
(三)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社会参与监督的完善路径 |
1、着力转变监管理念,搭建监管沟通协调机制 |
2、主动转变参与观念,构建参与共治共享机制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六十年发展中的城市集中供热(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回顾 |
发展 |
一、城市集中供热热源的发展 |
(一)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 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大力发展阶段。 |
(二)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 一直发展到现在为大型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发展的快速阶段。 |
二、城市集中供热热力网的发展 |
三、热用户是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中最薄弱的环节, 在供热体制改革的推动下, 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
四、城市集中供热发展较快的地区和城市 |
改革 |
一、城市供热改革势在必行 |
二、城市供热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三、城市供热计量改革 |
四、坚持供热计量改革的大方向 |
贡献 |
一、城市集中供热是民生工程 |
二、城市集中供热是节能工程 |
三、城市集中供热是环保工程, 城市集中供热最大的社会效益就是减少环境污染、净化空气 |
展望 |
四、城市集中供热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集中供热能耗分析及节能减排控制策略研究[D]. 李银玲. 华北电力大学, 2016(03)
- [2]城镇化下我国北方省份集中供热耗煤预测及节能潜力分析[D]. 韩梦.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3)
- [3]集中供热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D]. 张博玮.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4]城市供热模式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张沈生. 吉林大学, 2009(09)
- [5]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D]. 钱永秀. 苏州大学, 2020(03)
- [6]我国供热行业特性与政府规制研究[D]. 于德淼.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6)
- [7]提升天津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营效益的对策研究[D]. 李小蓉. 天津商业大学, 2014(03)
- [8]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D]. 唐恩全.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9]乌鲁木齐城市集中供热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 武永超. 新疆大学, 2019(12)
- [10]六十年发展中的城市集中供热[J]. 徐中堂. 区域供热,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