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主席给我谈书法(论文文献综述)
侯一凡[1](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蒙建军[2](2016)在《沈尹默承传书法研究》文中提出从书法传播的视角看,当代书法文化已经发生了显着变化。书法传播的本体——书法艺术的实用性减弱,艺术性更加彰显。书法传播的媒介、方式改变了书法传播形态。书法传播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为显着。书法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改变了书法生存及传播格局。在加强文化建设的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书法文化,成为时代的必要课题。在这样的探寻中,沈尹默作为20世纪帖学书法的代表书家,书法实践与理论双修互证,自然成为了关键人物。研究沈尹默承传书法的目的,就是要借鉴他在书法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明确在书法发展中的贡献与意义。考察沈尹然承传书法活动,基本研究内容:沈尹然承传书法的内容。他通过创作体悟建立了一套以书写为基调的书学体系。其中,笔法、笔势和笔意构成了书法技法的主体内容,三者依次为基础的逻辑关系,形成沈尹然书法基础理论。笔法是书法艺术本体传播的基础,笔势是书法艺术创作的生发点,笔意是实现书法家审美理想和美育思想的理论根基。科学的执笔五字法、正确的运腕、合理的行笔在实现笔笔中锋的根本法则中,一统为笔法理论。笔势通过对书法点画的书写,创造出新的书法艺术形势。笔意从书法家实现个人美学追求的角度,引申出以帖学审美为基调的美学理想,蕴含着“活”的生命美学思想;从大众对书法艺术学习的实用角度,衍生出基于书法普及教育层面的具有实证精神的美育思想。沈尹然承传书法的变易。他的碑帖观念有两次重要的转变。一次是听到刺耳批评后,从喜欢帖学到学习碑派的自我转变。另一次是看到米芾书法照片触发而回归帖学,是科技发展传播的外部影响。建国后,沈尹然从事书法教育由人际传播转变为大众传播为主,书法创作由职业变为从事书法普及,书法展览活动由小厅堂的展出改变为大展厅的集中综合方式。书法承传的受众变化,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北大书法研究会、中国书学会和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代表,发生了教授学生——交游授徒——培训普及的转变。在书法承传的表达上,沈尹然文体上多用白话文,书体多写楷书、行书,追求明白、通畅的文风和端正、生动的书风。并且,他主要选择报纸等大众媒介来普及书法知识。沈尹然从书法艺术的求索者,转变为书法知识的传播者。沈尹默承传书法的不易。沈尹然始终不变的精神层面的坚守,时代精神起着总揽笼络的关键作用,也是沈尹默能始终处于时代前列的缘由。时代精神成为书法性质的要素之一,成为书法家融入时代,倡导时代书风的精神支撑。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战士,科学观念深深嵌入到沈尹默的思想之中,体现在他对书法所涉物理、生理、法理和道理等方面的探寻,也反映出他通过“合”的思维来进行实证的方式。书法启蒙思想发轫于北大书法研究会的书法传授,成为他建国后积极进行书法普及教育的思想渊源。书法普及教育活动是沈尹然启蒙思想在书法艺术的具体应用,书写了民国书法发展与新时期书法复兴之间的过渡历史。“沈尹然意义”是沈尹默承传书法活动的概括与总结。书法家自我建构、书法发展模式建构和书法文化建构是沈尹默意义三个主要部分。法度、个性和时代精神是书法家自我完善的三个方面,更是建构成功书法家的三大要素。沈尹默倡导成立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建构了书法事业发展中理论研究、创作展览和教育培训三位一体的基本工作格局,对书法社团的成长和书法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新模式。沈尹然肯定书法艺术的文化身份,不仅使书法艺术拥有了与美术、音乐同等的艺术地位,甚至把书法艺术提升到代表传统文化的高级艺术。沈尹然建构了从书家自我成才到书法事业格局,从书法学科独立到书法文化生成的一条通途。以沈尹默传承书法为选题,考察其书法实践和理论,具有梳理书法艺术发展脉络、引导当代书法艺术研究与创作的现实意义。沈尹默追寻帖学书风的笔墨实践,是学习书法的重要借鉴。书法理论是钻研传统和自身笔墨体悟的经验凝结,有助于深入学习晋唐书风。回顾沈尹默一辈书法家对书法社团职能建设的开拓创新,可以深入了解书法组织成立的初衷,明确当代书法家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沈尹默重视书法的时代精神,书法文化的建构意义。在国内外文化传播活动中,中国书法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郭文宁[3](2014)在《“变”:应对与自觉 ——罗工柳艺术研究》文中认为在近百年的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变”一直是中国美术发展的主旋律,罗工柳(1916-2004)是这一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罗工柳受到了鲁迅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和“普罗美术”的影响,学生时代即参加了革命,走上了“为社会而艺术”的道路,艺术成为罗工柳进行革命宣传和斗争的武器。罗工柳从拿起刻刀开始便以一位文艺战士的身份走在了革命的前沿。自参加“鲁艺木刻工作团”起,罗工柳就开始艺术之“变”,首先是参与新年画改造,把老百姓难于看懂的“洋木刻”成功地变成了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木刻”,并在长期的革命工作和艺术实践过程中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解放以后,罗工柳又根据长期艺术实践的磨练和对油画的自身理解,创作出《地道战》和《整风报告》这两幅在新中国美术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历史画,之后远赴苏联留学,归国后主持了着名的油画研究班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油画家。同时期,罗工柳创作了倍受争议的油画《前赴后继》,这也是罗工柳试图突破原有历史画创作模式而进行的变革之作。文革之后的罗工柳继续他的艺术之“变”,作为中国写意油画的开拓者之一,罗工柳在写意油画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纵观罗工柳的艺术历程,“变”成为罗工柳艺术的最大特征和重要标志,本文试图在论述罗工柳艺术的同时,通过史料的挖掘和阐释,还原特定历史时代一名“战士”到“艺术家”的艺术历程,通过整理大量的史料细节,多角度分析和探讨罗工柳艺术之“变”以及“变”的动因,为我们呈现艺术家丰富的艺术人生,折射出罗工柳艺术作品与其所处社会的时代、政治、文化等错综复杂的交错关系。
忽培元[4](2012)在《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文中研究指明序曲踏遍青山,两位开国老部长国庆观礼重逢,天安门上欣然回望旭日初升……1995年10月1日,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六周年纪念日。这天晚上,首都北京华灯齐放,人们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天安门广场张灯结彩。八点多钟,江泽民、李鹏等中国第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同首都各届代表和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观赏节日焰火。在这举国同庆,万众同乐,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的新中国
徐则臣[5](2013)在《耶路撒冷》文中提出初平阳从傍晚五点零三分开始,十一个小时十四分钟,黑暗,直到急刹车,火车猛然停下。初平阳在睡眠的惯性里梦见自己穿过挡板,被扔到了隔壁的硬卧包厢里。惊醒的同时他听到有人尖叫,也有人因为情况紧急陡然放大了呼噜声,还有人放
陈为人[6](2016)在《冯霞是谁?》文中指出引子、一次打捞行动一辆小车出太原驶向阳曲县中社北国书画院。我对赵学文说:"赵总,我们这次有点像是一次打捞行动。"近些年,蓦然间时兴起一个词:打捞。打捞思想界的失踪者,打捞文学界的失踪者,打捞科技界的失踪者等等。有遮蔽就有打捞,有遗失就有打捞,有边缘就有打捞。赵学文是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公司的老总,麾下分管着十三个期刊两份报纸。多年来致力于发现人才推出人才,其中作为
柴书毓[7](2019)在《山西阳城县乡贤文化与地方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贤”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在乡里社会德行高尚、声望远播的人被称为“乡贤”。明清时期乡贤文化发展较为鼎盛,突出表现在各地“乡贤祠”的设置,地方上品学兼优且得到民众推崇者死后祀于其乡,入乡贤祠。“乡贤祠”是褒奖地方贤达人士在乡里社会所作贡献的一种方式,也是统治者对地方社会民众实行教化的重要途径。研究地方社会的乡贤文化应从传统社会乡贤文化入手,明清时期阳城有着丰富的乡贤文化,乡贤典型代表众多,且多以家族的形式在地方社会发挥作用,乡贤家族中优秀族人如王国光、陈廷敬、张慎言、王重新、田从典等,构成了阳城明清乡贤群体,历史文化望族的身份也是传统乡贤身上的另一标签,贤人名士与文化家族成为明清时期阳城地方社会重要的人文景观,二者也促成阳城崇文重德、耕读传家的地方社会风气。在这背后,是乡贤进行家族建设与地方社会建设的努力,乡贤家族文化中蕴含着修身、齐家、处世、为官的生动内核,由此形成的优良家风浸润在家族成员的血脉中,对地方民众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地方社会的建设上,乡贤群体致力于教化民众,促进地方良风美俗的形成;参与到地方公共建设、地方救济事务和文教事务中;他们还为民请愿,在与官府的互动中构建起规范的地方秩序。乡贤作为地方社会德业、学业较突出者,人们对乡贤的崇尚不仅是用于祭祀的乡贤祠,更多的是对乡贤事迹的书面记录与口头传承,书面记录多以古今乡贤传记、墓志铭、序表以及碑刻等的方式进行,其中包含对乡贤事迹的描述及对乡贤的评价,口头传承主要以乡贤所在的地方社会为传播区域,通常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述乡贤的事迹,以此称颂乡里贤达人士,彰显地方社会的乡贤风貌。传统乡贤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在这二者的相互作用下得以形成,有为官清廉者、地方守护者,也有乐善好施者、教育传播者等,无论何种形象,均表现出乡贤身上的品质与修养,善行与义举。乡贤文化在阳城是传承着的一种文化现象。传统乡贤文化激励引导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与行为选择,成为新时期乡贤文化的历史依据。在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等的背景下,阳城县挖掘本地的乡贤文化,依据德行、才能、声望的标准在退休教师、退休干部、普通民众等群体中寻找乡贤,建设“新乡贤文化”。与传统乡贤群体相比,新乡贤的群体具有多元化特征,也突破了性别限制的不足。新乡贤在参与村落事务的方式上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有致力于公益事业、调处矛盾、移风易俗方面的新乡贤,也有致力于地域文化传承、带头致富的新乡贤,在每类下还可细分为更小的类别,呈现出多样化的参与方式。本文在论述新乡贤文化与地方社会关系时,以新乡贤个体实践活动为个案进行研究,兼顾新乡贤的口述资料,对于分析新乡贤文化的当代表述具有一定的实证性与客观性,也使新乡贤的村落实践之路更为生动。重新审视由地方政府主持的新乡贤文化建设活动,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民众对于乡贤文化认识度不够、参与度不高,乡贤组织未能很好的发挥其效用等。从政府、民众与乡贤三个层面上进行共建是当下阳城新乡贤文化建设的路径所在。
老藤[8](2014)在《腊头驿》文中研究说明引子平心而论,我对好友尹五羊的情感十分纠结,如果我是一只蛹,他则是薄薄的那层茧,在保护我的同时又在束缚着我。几十年了,尽管我化我的蝶,他织他的壳,但我十分清楚,我们之间有一根丝连着,这根丝时张时弛,却从不会扯断。我很清楚自己可以脱离尹五羊,但脱离了尹五羊的我还会是我吗?尹五羊高考落榜后当了厨子,一步步发达起来,成为富甲一方的老板。在社会上,尹五羊呼风唤雨却十分低调,
徐华[9](2012)在《大道当风 ——从写实到写意石鲁绘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所论主旨为“从写实到写意石鲁绘画研究”。石鲁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最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最具大写意精神的艺术家。针对当前中国绘画写意精神的严重缺失,所以研究石鲁绘画对当前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梳理了石鲁的艺术人生的全部过程。石鲁经历了新中国从开创、建国到“文化大革命”等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对石鲁三个阶段的绘画作品及绘画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早期的“以形写神”的写实阶段;中期的“以神造型”的写意阶段;后期的“得意忘形”的大写意阶段。本文通过对石鲁大写意绘画的梳理得出如下总结:一,“以意命笔”是石鲁大写意绘画思想的核心。二,石鲁个性化的“写意语言”,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新样式和新典范。本文从绘画功能、审美角度出发,以书法学、美术史学、图像学等理论与方法为支撑,进行多方位、多层次探讨石鲁大写意绘画理论及其作品内涵,旨在弘扬中国画写意精神,启迪中国画健康发展。石鲁是一个典型性的画家,他是一个创造型、思想型的画家,是一个天才型的画家,他是一个真正的大写意者。因此,对石鲁的研究,不仅是对中国绘画精神的梳理,更是对近现代中国画中“写意”精神失落的一次检讨。
李登建[10](2014)在《最后的乡贤》文中研究说明一、门口有座文昌阁碑楼村村北头有一座文昌阁,两层楼高,今天看实在不那么起眼,但如果上溯至明末清初,这恐怕就是方圆几十里数得着的雄伟建筑。阁里也并不曾见文昌帝君的高大塑像,贫穷的小村没有能力为他塑造金身,仅仅用木牌做了一个神位,可就是这块木牌却掌管着全村人的文运。正对着文昌阁有一条南北小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不得而知,反正从老辈人记
二、毛主席给我谈书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主席给我谈书法(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
一、自然生态图景 |
二、游牧生活表现 |
三、草原民俗活动 |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
结语:问题与出路 |
参考文献 |
图片出处 |
附录 |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沈尹默承传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创新思考 |
一、论文思路框架 |
二、问题及创新的思考 |
第一章 沈尹然承传书法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法”的根本:笔法寻绎 |
一、笔法:笔笔中锋的原则 |
二、执笔:执笔五字法 |
三、运腕:腕随己左右 |
四、行笔:正如行路 |
第二节 “势”的创造:书写点画形势 |
一、书写点画 |
二、创造形势 |
三、书写的意义 |
第三节 “意”的拓展:审美理想与美育思想 |
一、帖学的审美基调 |
二、审美理想中“活”的生命美学 |
三、美育的理论基点和目标 |
四、美育思想的实证精神 |
第二章 沈尹默承传书法的变易 |
第一节 碑帖理路之变 |
一、转变的机缘 |
二、转变的内容 |
三、转变的原因 |
第二节 承传书法途径之变 |
一、书法教育:个人到大众传播 |
二、书法创作:职业到普及 |
三、书法展览:厅堂到展厅 |
第三节 传授书法受众之变 |
一、北大书法研究会:教授学生 |
二、中国书学会:交游授徒 |
三、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普及培训 |
第四节 承传书法表达之变 |
一、改变文体和书体 |
二、改变文风和书风 |
三、改变传播媒介 |
第三章 沈尹默承传书法的不易 |
第一节 时代精神 |
一、书法时代精神的提出 |
二、书法时代精神的内容 |
三、书法怎样反映时代精神 |
第二节 科学观念 |
一、科学观念来源 |
二、书法之“理”的探寻 |
三、书法之“合”的思维 |
第三节 启蒙思想 |
一、启蒙思想的来源 |
二、书法启蒙的表现 |
三、书法启蒙的现实意义 |
第四章 沈尹默意义:尺度、模式与身份 |
第一节 自我建构:树立书家尺度 |
一、目标:成为书法家而非善书者 |
二、途径:法则、个性和时代精神 |
三、尺度:继承传统的书家榜样 |
第二节 书法建构:实现发展模式 |
一、成立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 |
二、开创书法事业新格局 |
三、工作模式的深远影响 |
第三节 文化建构:确立文化身份 |
一、“书法是不是艺术”? |
二、书法的文化身份 |
三、发挥书法的文化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沈尹默先生骨灰安放仪式悼词 |
附录二 沈尹默年表简稿 |
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 |
后记 |
(3)“变”:应对与自觉 ——罗工柳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第一节、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学术史综述与研究方法 |
一、学术史综述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应对”与“自觉”题解及其中国现代美术的变革之路 |
一、“应对”与“自觉”题解 |
二、中国现代美术的变革之路 |
第一章 由“洋”到“土”——罗工柳的木刻艺术之“变” |
第一节 罗工柳早年的求学历程 |
一、地域文化与私塾教育——罗工柳艺术之“变”的萌芽 |
(一)、开平与广州的地域文化 |
(二)、从私塾、新式学堂再到私塾——罗工柳的童年求学经历 |
二、从广州到杭州的求学历程——罗工柳艺术思想的社会基础 |
(一)、中大附中——罗工柳革命思想的启蒙 |
(二)、杭州艺专——罗工柳艺术基础的奠定 |
第二节 从“三厅”到“鲁艺” |
一、武汉三厅——罗工柳革命道路的起航 |
二、延安鲁艺——作为文艺“战士”的选择 |
第三节 罗工柳与鲁艺木刻工作团 |
一、新兴木刻与鲁艺木刻工作团 |
(一)、新兴木刻运动 |
(二)、鲁艺木刻工作团的创立 |
二、由“洋”到“土”——罗工柳的木刻艺术变化 |
(一)、从“小鲁艺”到“大鲁艺”——罗工柳在鲁艺木刻工作团 |
(二)、新年画改造——木刻艺术的成功之“变” |
(三)、走向“大鲁艺”——“讲话”前后罗工柳的木刻变化 |
本章小结: 作为“战士”的革命自觉 |
第二章 变“土”为“洋”——从“土油画”到“洋油画”的艺术历程 |
第一节 罗工柳与“土油画” |
一、“土油画”的概念 |
二、“土油画”《地道战》与《整风报告》 |
(一)、老百姓教会我画《地道战》 |
(二)、《整风报告》 |
三、“土油画”与革命现实主义 |
第二节 “土油画”的经验总结 |
一、对解放区木刻经验的传承 |
二、对苏俄美术的学习与借鉴 |
第三节 由“土”变“洋”——罗工柳留学期间的油画变化 |
一、留学苏联的时代背景 |
二、留学期间的学习与变化 |
(一)、对国外油画批判地吸收 |
(二)、由“减”到“简”——罗工柳写意油画的萌芽 |
本章小结: 探索油画本体语言的艺术自觉 |
第三章 变“洋”为“中”——从写实到写意的艺术探索 |
第一节 由叙事到象征——罗工柳留学归国后的历史画创作 |
一、“井冈山”系列 |
(一)、《井冈山》——以风景代叙事的题材探索 |
(二)、《毛主席在井冈山上》——“避重就轻”的艺术尝试 |
二、《前赴后继》——由叙事到象征的突破与遭遇 |
第二节 对传统艺术的研究与书法实践 |
一、对传统艺术的研究 |
(一)、对文人画的借鉴 |
(二)、对古代艺术的考察 |
(三)、对古代画论的研读 |
二、书法艺术的实践与探索 |
第三节、诗书画的融合——变“写实”为“写意” |
一、“引书入画”、“引诗入画”的油画探索 |
二、油画材料的拓展 |
本章小结: 探索中国油画之路的文化自觉 |
第四章 “学到手再变”——罗工柳的教学实践与艺术思想 |
第一节 罗工柳艺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建国初期宽松的文艺方针 |
二、“油画民族化”思潮中的艺术主张 |
(一)、“油画民族化”思潮 |
(二)、“油画民族化”的反思与正本清源 |
第二节、罗工柳与央美绘画系教学改革 |
一、绘画系教学的正规化举措 |
二、罗工柳与工作室教学 |
第三节、罗工柳与“油研班”教学 |
一、办班缘起及历史背景 |
二、“油研班”的教学、成就及影响 |
(一)、“学到手”——“油研班”的基础教学 |
(二)、“变”——“油研班”的创作实践 |
(三)、“油研班”——罗工柳艺术思想形成与传播的平台 |
本章小结: 应对“油画民族化”思潮的艺术自觉与文化自觉 |
结语 |
一、基于“战士”的革命自觉 |
二、探索中国油画之路的艺术自觉和文化自觉 |
三、罗工柳艺术之“变”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借鉴与意义 |
罗工柳艺术年表 |
罗工柳作品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7)山西阳城县乡贤文化与地方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目的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关于乡绅的研究 |
1.2.2 关于乡贤的研究 |
1.2.3 关于村落精英的研究 |
1.2.4 关于晋东南区域社会的研究 |
1.3 本文相关概念术语的界定 |
1.3.1 乡绅 |
1.3.2 乡贤 |
1.3.3 村落精英 |
1.3.4 乡村能人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
2 阳城区域环境:乡贤文化产生的基质 |
2.1 阳城自然生态环境 |
2.2 阳城人文历史环境 |
2.2.1 明清商业繁荣 |
2.2.2 晋商家族众多 |
2.2.3 村社制度完备 |
2.2.4 文化环境优越 |
2.3 本章小结 |
3 传统社会阳城地区乡贤群体及乡贤文化 |
3.1 阳城明清乡贤典型代表 |
3.1.1 科考入仕的士绅家族 |
3.1.2 经商立家的商绅家族 |
3.1.3 亦商亦宦的商宦家族 |
3.2 地方传说故事和历史文献记载中的乡贤形象 |
3.2.1 恪尽职守与为官清廉者形象 |
3.2.2 灾荒战乱下的地方守护者形象 |
3.2.3 日常生活中的乐善好施者形象 |
3.2.4 助学兴儒、传播教育者形象 |
3.2.5 地方文化的书写者与记录者形象 |
3.3 阳城明清乡贤家族文化建设 |
3.3.1 家规家训规范成员为人处世 |
3.3.2 楹联匾额彰显家族优良传统 |
3.3.3 良好家风促进家族文化建设 |
3.4 明清时期乡贤影响下的阳城地方社会 |
3.4.1 乡贤示范下的地方良风美俗 |
3.4.2 对地方公共事务的参与 |
3.4.3 与官府互动中构建起合理的地方秩序 |
3.4.4 联姻与结社中形成阳城地方社会文人团体 |
3.5 本章小结 |
4 阳城新乡贤群体与乡贤文化的重塑 |
4.1 一种文化现象的重现:阳城的新乡贤文化建设 |
4.1.1 官方推动下地方乡贤文化的回归 |
4.1.2 阳城新乡贤文化内涵分析 |
4.1.3 阳城新乡贤群体类型与特征 |
4.1.4 阳城新乡贤文化建设体系 |
4.2 新乡贤在地方社会的角色定位与实践之路 |
4.2.1 文化认同与自觉观念下对村落文化的整合 |
4.2.2 自我价值追求下新乡贤弥补村落公共建设缺失 |
4.2.3 调和治理中促进乡风文明 |
4.2.4 新乡贤个体对优良家风的传承与实践 |
4.3 阳城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反思 |
4.3.1 成效:新乡贤群体在村落社会功能最大化 |
4.3.2 问题:民众对乡贤的认知与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原子化趋势 |
4.3.3 路径:从不同群体中完善与提升 |
4.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大道当风 ——从写实到写意石鲁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关于“写意”的检讨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 |
第五节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创新点与方法 |
第一章 以形写神:石鲁绘画的写实阶段(1959年前) |
第一节 东方美专:石鲁的艺术萌芽(1936年前) |
一、临摹传统绘画 |
二、学习西洋绘画技法 |
三、心向革命 |
第二节 延安木刻:革命需要与艺术追求(1939年-1949年) |
一、改名“石鲁” |
二、延安革命思想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三、木刻版画创作《说理》、《群英会》、《打倒封建》 |
第三节 石鲁中国画创作高峰时期到来的前奏(1950年-1959年) |
一、紧扣主题:艺术为政治、工农兵服务 |
二、第二届“全国文代会”精神的影响 |
三、写实性绘画:从《幸福婚姻》到《古长城外》 |
四、别有洞天:石鲁赴印度、埃及写生 |
小结 |
第二章 以神造型:石鲁绘画的写意阶段(1959年—1964年) |
第一节 石鲁写意观的形成与发展 |
一、立意:生活与艺术 |
二、立我:“物”与“我” |
三、超我:艺术与“我” |
第二节 写意造境:从《转战陕北》、《东方欲晓》到《东渡图》 |
一、关于《转战陕北》(1959年) |
二、《高原放牧》与《延河饮马》(1960年) |
三、《东方欲晓》、《南泥湾途中》(1961年) |
四、《家家都在花丛中》(1962年) |
五、《东渡图》(1964年) |
小结 |
第三章 得意忘形:石鲁绘画的大写意阶段(1965年—1982年) |
第一节 石鲁艺术观念的强化与变化 |
一、“形而上”的艺术观 |
二、革命与变化为美 |
第二节 佯狂与绝望:文化风暴下的石鲁 |
第三节 旧画与新作:改旧作及相关问题 |
第四节 抒愤与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蜕变 |
小结 |
第四章 风格与人格:石鲁绘画独特的写意性 |
第一节 传承写意 |
一、中国艺术写意之根源 |
二、中国画的写意渊源 |
第二节 写意风格 |
一、以意命笔 |
二、写意语言 |
小结 |
第五章 继承与拓进:石鲁绘画写意精神的影响 |
第一节 石鲁在长安画坛中的精神感召 |
一、石鲁与“长安画派” |
二、石鲁在长安画坛的影响 |
第二节 石鲁绘画写意精神在当代画坛中的影响及价值 |
一、争论与影响 |
二、石鲁大写意绘画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三、石鲁绘画思想的贡献与启示 |
第三节 弘扬中国画写意精神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专访 |
附录二:石鲁与他的时代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毛主席给我谈书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沈尹默承传书法研究[D]. 蒙建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3]“变”:应对与自觉 ——罗工柳艺术研究[D]. 郭文宁. 中央美术学院, 2014(12)
- [4]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J]. 忽培元. 中国作家, 2012(16)
- [5]耶路撒冷[J]. 徐则臣. 当代, 2013(06)
- [6]冯霞是谁?[J]. 陈为人. 黄河, 2016(05)
- [7]山西阳城县乡贤文化与地方社会研究[D]. 柴书毓.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8]腊头驿[J]. 老藤. 中国作家, 2014(11)
- [9]大道当风 ——从写实到写意石鲁绘画研究[D]. 徐华. 西安美术学院, 2012(10)
- [10]最后的乡贤[J]. 李登建. 中国作家,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