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如何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

电力企业如何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

一、电力企业如何为用户提供因特网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瑶[1](2020)在《TW供电公司远程充值服务品质评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供电企业对客户电费的远程充值服务是国家电网公司为响应中央提出的“互联网+”重大战略迈出的关键一步,对智能电网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远程充值服务能够让广大电力客户利用微信、支付宝、网上国网等移动应用程序足不出户地轻松完成网上办电业务,随时掌握自家电能表设备信息。在优质服务的发展层面上,远程充值服务的应用为用户打开了方便之门,能够基本达到互联网时代电力客户对电力行业不断提出的新要求。为适应电力行业的发展和企业体制改革的要求,开展对电力营销远程充值服务品质评估体系的研究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作者首先通过调研国内电费远程充值服务现状,国内外在电力营销线上、线下服务及评估的研究现状,找出电力营销领域中客户侧、企业侧对远程充值服务的需求和问题。结合销服务基础理论、层次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和专家打分法等经典管理类研究手段,对远程充值服务品质各方面内容作出深入研究,建立远程充值服务品质评估体系。并以作者供职的TW供电公司作为实际案例,收集公司所辖区域内电力客户意见、行业专家意见、公司决策要求、远程充值工作相关数据、当地政府相关指示等资料,进行深度分析,为完善公司线上服务水平提供指导性建议,同时减轻营业厅及售电网点的服务压力,合理控制公司人力投入,为供电企业远程充值服务提供有益思考。

程学峰[2](2019)在《电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J供电营业所营销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国内供电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工作也在逐步落实。面临电力资源紧俏、客户需求多变、国内经济走势波动的不确定性,电力行业同制造业、零售业一样正在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目前,面对国家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各省市电力市场化改革正在分阶段、分目标、分模块的逐步进行。但是,随着电力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推进,供电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与电力市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以及与当地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矛盾开始逐步显现,与电力市场扩展相对应的电力营销工作的有效开展正在成为电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电力营销制度、执行一系列高效获益的电力营销活动对于当前电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更大市场份额与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考虑到当前电力市场的发展变化,本文以J供电所为例,对该所在当地的营销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和掌握,以制定更加科学、行之有效的电力营销对策来推动该所在当地业务的扩张以及电力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本文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下,以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为研究基石,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工具,结合J供电营业所营销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科学合理的电力营销困境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省外各市县的其他供电所在营销工作的创新上提供借鉴与指导。本文通过四个模块展开论述。首先,提出电力供给侧改革下,本文的研究基础。其次,结合J供电营业所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供电所内组织机构、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现状进行回顾与分析,发现J供电营业所营销层面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再次,根据供电所营销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在J供电营业所营销体系建立原则和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以客户需求及价值链的构建、多种营销方式组合、营销手段的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为核心的营销体系;最后,在新的营销体系的基础上,分别从组织保障、人才保障、基础设施保障及资金保障等层面提出J供电营业所新的营销体系的实施保障。

徐方秋[3](2019)在《非并网风电价值链优化与评价模型及协同云平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高速发展,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一。然而,由于风电的波动性、市场机制等原因,风力发电目前面临大规模发电弃能现象,许多难以并网或者不计划并网的风电电量因得不到合理使用而造成浪费,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在此背景下,探究非并网风电的价值链管理问题尤为重要。非并网风电是指不直接向国家电网供电而是通过储能等方式进行消纳的风力发电电量。随着储能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储能产业的不断发展,储能成为了非并网风电消纳路径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形成了一条非并网风力“发电-储能-用能”价值链。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该价值链多方利益主体协同发展,进而实现价值链的价值增值、价值创新和价值共创。本文针对非并网风电价值链的优化与评价问题,从价值链多方利益主体的协同角度入手,综合运用优化理论、智能预测以及决策评价理论,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非并网风电价值链协同优化以及评价的体系与方法,研究非并网风电价值链发电环节功率预测、储能环节容量优化配置、用能环节用户及逆向价值主体协同优化和价值链多主体协同与增值效应评价以及多方主体协同云平台设计等问题,以期为非并网风电价值链的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依据。(1)针对我国近年来风电弃风率在部分省份居高不下的问题,提出了非并网风电的概念,分析了非并网风力发电的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非并网风电“发电-储能-用能”价值链,探讨了影响非并网风电价值链价值增值的关键因素,论述了先进信息技术和虚拟价值链对非并网风电价值链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2)针对发电环节风电资源出力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非并网风电价值链发电环节功率预测模型。首先,采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原始数据分解为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其次,对于高频信号,采用深度学习算法稀疏自动编码器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对低频信号进行预测;再次,对各预测分量进行叠加,得到非并网风力发电功率预测值;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分别用五种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预测,对比预测结果,验证本文方法的准确性和优越性。对非并网风电功率的精准预测是研究弃风消纳的前提,是进行多方主体协同优化的基础,能够提高资源优化的准确度,为非并网风电价值链优化提供比较精准的数据支撑。(3)针对储能环节储能资源的合理配置,分别提出了促进非并网风电消纳的混合电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和储热装置容量优化模型。以年利润最大化和弃风率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在约束条件的限制下,建立了基于NSGA-Ⅱ算法和VIKOR方法的混合电储能系统容量配置优化模型,以某风电场为实例进行分析,确定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最优容量,并证明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另外,为了将系统投资成本、消纳弃风产生的售热收益、运行成本等多种因素都考虑到优化模型中,以年效益最大化作为系统优化目标,构建了促进非并网风电消纳的储热装置容量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得出电锅炉和储热装置的最优容量,并证明配置储热装置的方案能够更多地消纳弃风,并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4)针对用能环节用户用能方案优化问题,构建了用户及其逆向价值主体(发电主体、储能主体)协同优化模型。首先,梳理用能环节用户的类型,将用户分为一般电、热负荷和采暖负荷,并根据负荷类型分别构建了负荷响应模型;然后,考虑到发电主体的非并网发电功率和储能主体的容量配置等数据,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基于自适应Tent混沌搜索改进的蚁狮算法的协同优化模型;最后,以西北部某地区为例,得到了未来一个生产周期内的各设备协同运行策略和用户用能方案,与非协同情景相比,用户与其逆向价值主体协同运行时,能够优化设备运行状态,消纳更多的非并网风电,增加日运行收益,提高环境效益,最终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的状态。(5)针对非并网风电价值链多种资源的协同效应以及价值增值效应问题,构建了多主体协同与增值效应评价模型。首先,构建了一级指标为组织协同能力、业务协同能力、知识协同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经济价值增值、社会价值增值和环境价值增值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灰色累积前景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得出了不同非并网风电价值链的多主体协同与增值效应评价结果。(6)针对非并网风电价值链上多方主体的数据集成与信息共享问题,提出了非并网风电价值链协同云平台设计方案。首先,对协同云平台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其次,从信息协同、能量协同和价值协同三个维度给出了协同云平台的功能需求;再次,设计了协同云平台的总体架构和技术架构;最后,探讨了协同云平台的方法库、模型库、数据库、接口层和Hadoop云计算平台的设计方法,为云平台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支持。本文所做的研究,丰富了非并网风电价值链协同管理理论,并为促进弃风能源消纳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思路。

王倩倩[4](2019)在《基于云计算的西藏电力企业物资调配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市场环境的竞争中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物资调配方面仍然存在着生产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资源分配不均匀、生产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本文将迎合互联网发展契机,围绕电力企业物资调配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切合企业实际的西藏电力企业物资调配系统,将ERP系统作为数据源头,依托信息系统间的紧密集成,实现对物资供应过程绩效指标及关键业务数据的监测和展示,提高对物资供应各环节的分析管控,初步建成对业务异动问题的协同诊断机制,建成指标监控、业务跟踪、资源统筹、监控预警、应急指挥、履约协调贯穿一体的物资实用化管控平台,以达到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目标。本课题所设计的基于云计算的西藏电力企业物资调配系统选用SSH框架作为系统架构。在系统的持久层通过DAO粗粒度来进行封装CRUD等的基本的操作,运用Spring技术来对数据库托管,依赖注入到和管理层之间的业务对象间的关联来实现对代码的解耦,通过Spring AOP来实现对声明式的事务的管理,在系统的呈现层采用SSH框架来简化系统中MVC模式的开发,并利用SSH中的验证框架,与JavaScript相配合,共同实现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双重验证,从而提高企业物资调配系统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考虑到基于云计算的西藏电力企业物资调配系统的用户类型都为企业客户,用户的数据拥有较强的隐私性需求,因此,在基于云计算的西藏电力企业物资调配系统中采用RSS加密算法对系统所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确保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被黑客轻易窃取。同时,对于系统用户的权限进行合理的限制,确保系统用户角色都能够严格遵循RBAC原则使用系统的功能,进而达到有效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的目的。除此之外,基于云计算的西藏电力企业物资调配系统采用Nginx软件和Tomcat软件搭建分布式集群环境,同时配合keepalived软件实现故障的实时转移,以及采用改进的PICK-KX负载均衡算法对服务器进行性能优化,以达到有效提高服务器的整体性能的目的。

林美娟[5](2018)在《电网转型背景下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措施的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电网转型的进行,电力营销服务成为电力企业关注的焦点和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分析电力企业在营销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探究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内涵,结合当前电力企业发展趋势,提出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的优化管理策略。

郑琦[6](2017)在《宁波供电公司新型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电力市场逐步建立,电力企业如何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占有率,巩固现有市场,开拓新的市场,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摆在每个电力营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论述了建立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建设原则和目标,然后分析了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业务需求,详细介绍了各子系统的功能和建设目标。通过对电力营销业务的需求分析和各供电单位的用电户数统计分析,提出了宁波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主服务器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主机系统为具有容错能力的高可靠性异地容灾方案,大大地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它各供电单位采用双小型机加磁盘阵列的容错方案,为保证数据的安全,在网络上设置一台磁带库作为数据备份,防止主机系统故障引起的数据丢失。根据宁波市电力营销系统的实际,设计了营销局域网和广域网。为使电力营销业务相对独立和数据、报表便于查询、统计,提出了建立电力营销虚网的方案,并绘出了各级营销子网联接图。论文以业扩报装子系统和电量电费子系统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和程序代码为例,阐述了电力营销业务是一个流程化很强的业务,各子系统又相互关联和嵌套,表现为既便于用计算机编程又由于关联和嵌套较多,而使程序编写工作量和难度加大。该程序己在宁波供电公司全部营销机构投入运行,目前运行状况良好,达到了设计目标,实现了预期功能。

侯爽[7](2014)在《企业网与ZigBee实现互联的报文转换软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电力市场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与此同时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此一来,使用高科技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平台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使电力企业的管理能够更加精细化、信息化,且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这就需要电力企业网引入ZigBee,这个新兴技术,利用其成本低、组网容易且协议简单等特点,为电力智能监控、电气自动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也非常利于ZigBee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双栈技术,分析ZigBee报文及企业网内的TCP和IP数据报的组成和相关字段的作用,将其中数据字段(DATA)取出,并加上TCP/IP协议定义报头、包尾等字段,将其转换为TCP/IP协议定义标准报文格式。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应用C#语言,开发一个基于.NET Framework3.5的ZigBee与TCP/IP报文相互转换的windows应用程序。软件部分通过把互联网的TCP/IP协议与ZigBee进行数据封装然后进行相互转换,最终实现了双栈网关的功能。实现ZigBee与TCP/IP报文的转换可以很方便的将WSN接入Internet,可以将WSN采集到的数据快速的传输到计算机终端,使数据能够双向通信,使ZigBee技术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在各领域的应用也更加广泛。本文使用Visual C#2008,基于.NET Framework框架,实现企业网与ZigBee实现互联的报文转换软件系统,将ZigBee与TCP/IP的应用层、网络层、MAC层及数据链路层的格式全部表现出来。并实现提取数据并将其进行双向转换的功能。首先本文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它是通过使用无线通信技术,由大量传感器节点自组织构成的网络,它集成了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和网络三大技术,其目的是为了采集、感知和处理网络范围内的感知对象的信息,然后转发给观察者,它是一个将数据处理作为中心的系统。接着研究ZigBee和TCP/IP的现状以及发展方向,掌握Zigbee技术的特点:ZigBee技术是一种为电子元器件之间提供传感器或控制等无线连接的无线通信技术。其主要特点是传输距离短、成本低、省电及数据传输速率低。然后进一步分析Zigbee协议栈,物理层、MAC层、网络层、应用层的结构和作用,并绘制出Zigbee数据帧格式的解剖图。相应的,研究TCP/IP协议的技术特点及PPP协议帧格式,IP协议、TCP协议以及TCP/IP数据报格式。然后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进一步讨论、分析软件实现的可行性、可靠性、高效性等及其解决和实现方案。最后,给出整个软件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工作。

张莹[8](2013)在《唐山电力企业综合业务数据网改造的建设与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大城市地区负荷不断攀升,电网的建设不断加快。随着电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近几年来电力企业的通信技术也在飞速的发展,传统的以各业务系统服务的专线传输方式难以全面满足电力通信业务发展的需要。针对唐山市而言,由于中心站设备容量有限,唐山电力通信利用现有的SDH网络,采用MSTP或2M+网桥转换方式,无法满足电力新型IP业务的传输需求,因此唐山市电网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功能强大、性能安全可靠的综合业务数据平台,才能适应我国电网的快速发展,才能满足电力企业对信息的需求。首先,本文根据唐山电力通信网的现状和业务需求情况,完成了唐山市所属县市地区的数据网的设计,针对电力企业的综合数据业务网的网络关键技术体制进行细致的研究,主要包括一些组网技术:OSPF、BGP、MPLS VPN等。其次,根据唐山市地区的实际光缆情况,设计唐山电力数据网的拓扑结构,根据具体要求选择了适合的路由协议,设计了站与站之间的路由器连接的带宽和链路;结合着网络安全性,设计了多协议标记交换和虚拟专用网络。最后,结合工程实施,完成了路由器的硬件安装调试以及路由器的核心软件配置,并根据唐山地区网络的特点进行了相关测试,包括互通性和路由协议测试,搭建了路由器测试平台,针对其服务质量,丢包率,转发时延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测试结果,证明其可以满足网络需求,实现了网络互通性。

陈丽君[9](2013)在《电力客户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及能力评估》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迅猛提高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科技的日新月异发展,社会经济形态演变迅速,正在经历着由工业经济向更高级的知识经济形态的演进。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就是依靠知识管理创造价值。客户知识作为一种关键的知识资产,已经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和核心竞争要素,其管理机制和务实方案正成为当前学术界和企业界炙手可热的前沿研究领域。客户知识管理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以知识创造价值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客户知识资源为对象的管理活动。客户知识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格局和社会地位,因此,立足于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客户知识管理无疑占据了管理创新机制的主导地位。企业实施客户知识管理就是要形成一种有效的知识创新和能力创新机制,而知识创新往往是以组织革新、文化塑造等管理系统的变革为前提的。因此,客户知识管理是一种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所开展的管理实践,包括组织文化变革、系统平台设计和运作流程优化等过程。论文在总结和分析前人关于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和客户知识管理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知识管理的运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从知识管理的运作流程、支持流程和运作系统三个层面系统性地分析并阐释知识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然后,结合电力企业紧迫的市场化变革潮流和电力客户知识管理实施背景,界定了电力客户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电力客户知识管理实施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现状与问题出发,以知识管理运作机制为向导,构建了电力客户知识管理实施体系。体系总论包括组织文化、运作系统、运作流程、关键技术、商业应用和实施举措这六个部分。其中构建了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客户知识管理系统架构作为运作平台,采用数据挖掘、知识库、知识地图和协同技术等信息技术,确保客户知识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流程知识化运作。另外,还对电力企业客户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述。为了验证电力客户知识管理实施体系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基于知识审计的视角,界定了项目中期阶段的电力客户知识管理能力审计框架。其中,设计相应的审计指标体系并构建属性层次模型-集对分析法(AHM-SPA)模型用于评估现阶段的电力客户知识管理综合能力。将某一具体电力企业客户知识管理实施情况进行实例分析,评估结果比较真实有效地反映了电力企业客户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电力客户知识管理进一步实施的优化策略。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阐述知识管理运作机制的过程中对其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渗透关系进行明辨,并能够将其用于指导电力企业客户知识管理实施体系的构建;针对实施情况构建相关模型进行实施效果评估,结果表明论文构建的电力客户知识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指导电力企业客户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和提高企业客户知识管理能力,实现企业与客户互利共赢。

陈晓[10](2013)在《电力企业信息系统中统一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电力信息网的建设,电力企业信息系统中网络应用的数量急剧增加。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及电力市场的有序运行,电力企业可能同时运行多个厂家的不同的应用系统。同时,这些系统由于应用需求与开发方式不同可能被部署在多个操作平台上。系统之间交换数据及共享信息可能需要不断扩展新的应用或系统。因此,对电力企业各应用系统进行企业服务集成,实现跨软件系统、跨业务应用及操作平台的集成,成为电力企业信息系统高效稳定运行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电力业务系统数量及用户数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各系统的用户身份管理及认证的弊端日益突出。建立统一身份管理及认证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许多国际组织和公司都致力于统一身份认证的研究工作,统一身份认证技术正处于发展中。建立一个整合的应用系统来保证应用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并能简化用户认证的过程,是现今认证系统所面临的一新的挑战。本文针对现有电力企业信息系统中日益凸显的身份管理的问题,提出在原有的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构想。通过对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身份管理方面的深入分析,提出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身份管理问题的方法。并对符合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总体架构进行总体分析及设计,主要包括:身份管理、统一认证与访问控制、单点登录、安全审计等主要模块。本人在对相关内容研究和学习的基础上,对电力企业信息系统中统一身份管理问题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并为之提出了一个理论上有效、可靠的改进方案。

二、电力企业如何为用户提供因特网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力企业如何为用户提供因特网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TW供电公司远程充值服务品质评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远程充值服务现状分析
        1.2.1 远程充值服务的特征分析
        1.2.2 电力营销线上服务的环境分析
    1.3 国内研究及外部同业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同行业服务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电力营销服务与研究工具相关基础理论
    2.1 市场营销基础理论
    2.2 客户价值与关系价值
    2.3 层次分析法(AHP)基本原理
        2.3.1 层次分析法概述
        2.3.2 层次分析法具体实施步骤
    2.4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估远程充值服务品质的有效性分析
        2.4.1 运用AHP法评估远程充值服务品质的优点
        2.4.2 运用AHP法评估远程充值服务品质的缺点
第三章 用户远程充值服务存在的问题及评估指标选择
    3.1 远程充值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远程充值服务品质评估指标选择
        3.2.1 确定评估指标的作用及意义
        3.2.2 评估指标的选取原则
        3.2.3 指标选取的影响因素
        3.2.4 远程充值服务品质水平的评估内容
        3.2.5 评估指标的选取
第四章 远程充值服务品质评估体系研究
    4.1 远程充值服务品质评估的AHP模型构建
        4.1.1 建立递接层次结构模型
        4.1.2 确定各层指标权重
        4.1.3 远程充值服务品质水平及品质级别界定
    4.2 远程充值服务品质评估程序
    4.3 TW供电公司远程充值服务品质评估
        4.3.1 TW供电公司远程充值服务概况
        4.3.2 建立TW供电公司远程充值服务品质评估模型
        4.3.3 确定TW供电公司远程充值服务品质评估指标权重
        4.3.4 确定TW供电公司远程充值服务品质水平
        4.3.5 TW供电公司远程充值服务品质级别鉴定
        4.3.6 评估结果及发展建议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电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J供电营业所营销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力市场营销国外研究现状
        1.2.2 电力市场营销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4 研究步骤与方法
        1.4.1 研究步骤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J供电营业所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J供电营业所概况
        2.1.1 J供电营业所简介
        2.1.2 组织机构及人员
        2.1.3 生产管理现状
        2.1.4 营销管理现状
    2.2 J供电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2.2.1 电力体制改革
        2.2.2 J供电营业所用户细分
        2.2.3 J供电所内外部需求分析
    2.3 J供电营业所营销工作存在的问题
        2.3.1 市场化的营销业务量小
        2.3.2 营销手段有限
        2.3.3 营销的主动性差
        2.3.4 客户满意度低
    2.4 问题产生的原因
        2.4.1 体制方面
        2.4.2 技术方面
        2.4.3 意识方面
        2.4.4 人员方面
        2.4.5 资源投入方面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J供电营业所营销体系的建立
    3.1 J供电营业所营销方式改革的原则
        3.1.1 营销手段的灵活性
        3.1.2 客户服务的高品质性
        3.1.3 市场参与的高效率性
    3.2 客户需求及价值链的构建
    3.3 多种营销方式组合
    3.4 营销手段的创新
        3.4.1 差异化营销
        3.4.2 优化客户关系营销
        3.4.3 政企联动绿色营销
    3.5 服务体系建立
        3.5.1 实施数字化营销并建立网上营业厅
        3.5.2 完善客户呼叫中心功能
        3.5.3 开展广告宣传推广
        3.5.4 规范窗口服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J供电营业所营销体系的实施保障
    4.1 组织保障
        4.1.1 灵活的内部结构调整
        4.1.2 优化业务流程
    4.2 人才保障
    4.3 基础设施保障
        4.3.1 稳固配电网络
        4.3.2 加强信息技术升级
    4.4 资金投入保障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3)非并网风电价值链优化与评价模型及协同云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及研究现状
        1.2.1 关于清洁能源发电及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
        1.2.2 关于风电价值链
        1.2.3 关于价值链协同机理与协同管理
        1.2.4 关于风电价值链多方利益主体资源优化配置
        1.2.5 关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价值链中的应用
        1.2.6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1.4 论文研究创新点
第2章 非并网风电产业现状及风电价值链构建与分析
    2.1 引言
    2.2 非并网风电产业现状分析
        2.2.1 非并网风电产生背景
        2.2.2 非并网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2.3 非并网风电价值链构建与分析
        2.3.1 传统风电价值链分析
        2.3.2 非并网风电价值链构建与分析
        2.3.3 非并网风电价值链与传统风电价值链的区别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并网风电价值链发电环节功率预测模型
    3.1 引言
    3.2 非并网风电功率数据挖掘模型
        3.2.1 经验模态分解
        3.2.2 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3.3 非并网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模型
        3.3.1 稀疏自动编码器
        3.3.2 改进BP神经网络
        3.3.3 非并网风电功率数据挖掘及预测模型构建
    3.4 算例分析
        3.4.1 基础数据
        3.4.2 预测结果分析
        3.4.3 预测方法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非并网风电价值链储能环节容量优化配置模型
    4.1 引言
    4.2 促进非并网风电消纳的混合电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
        4.2.1 不同类型电储能元件模型构建
        4.2.2 优化模型构建
        4.2.3 基于NSGA-Ⅱ的混合智能优化算法
        4.2.4 算例分析
    4.3 促进非并网风电消纳的储热系统容量优化模型
        4.3.1 非并网风电供热模式分析
        4.3.2 储热系统容量优化模型
        4.3.3 算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非并网风电价值链用能环节用户及其逆向价值主体协同优化模型
    5.1 引言
    5.2 多类型负荷响应模型
        5.2.1 一般电、热负荷
        5.2.2 采暖负荷
    5.3 考虑多负荷类型的用户及其逆向价值主体协同优化模型
        5.3.1 优化目标
        5.3.2 约束条件
        5.3.3 模型求解
    5.4 算例分析
        5.4.1 基础数据
        5.4.2 算例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非并网风电价值链多主体协同与增值效应评价模型
    6.1 引言
    6.2 多主体协同与增值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6.2.1 多主体协同与增值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多主体协同与增值效应评价维度
        6.2.3 多主体协同与增值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 多主体协同与增值效应评价模型构建
        6.3.1 指标值归一化预处理
        6.3.2 综合指标赋权方法
        6.3.3 灰色累积前景理论
    6.4 算例分析
        6.4.1 评价结果分析
        6.4.2 方法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非并网风电价值链协同云平台设计
    7.1 引言
    7.2 协同云平台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7.2.1 协同云平台建立的必要性
        7.2.2 协同云平台建立的可行性
    7.3 协同云平台功能设计
        7.3.1 信息协同功能
        7.3.2 能量协同功能
        7.3.3 价值协同功能
    7.4 协同云平台架构设计
        7.4.1 总体架构
        7.4.2 技术架构
    7.5 协同云平台部分模块详细设计
        7.5.1 协同云平台方法库设计
        7.5.2 协同云平台模型库设计
        7.5.3 协同云平台数据库设计
        7.5.4 接口层设计
        7.5.5 Hadoop云计算平台设计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云计算的西藏电力企业物资调配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大纲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JAVAEE技术
    2.2 JAVAEE框架
    2.3 数据库技术
    2.4 B/S架构
    2.5 PICK-KX负载均衡算法
    2.6 遗传算法
    2.7 改进的PICK-KX负载均衡算法
    2.8 云计算技术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3.1.1 采购计划制定流程分析
        3.1.2 物资调拨流程分析
        3.1.3 物资回收流程分析
    3.2 系统角色需求分析
    3.3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3.3.1 系统管理功能
        3.3.2 物资采购管理功能
        3.3.3 物资库存管理功能
        3.3.4 物资调拨管理功能
        3.3.5 物资回收管理功能
        3.3.6 统计查询管理功能
    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架构设计
    4.2 功能模块设计
        4.2.1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4.2.2 物资采购管理模块设计
        4.2.3 物资库存管理模块设计
        4.2.4 物资调拨管理模块设计
        4.2.5 物资回收管理模块设计
        4.2.6 统计查询管理模块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概念设计
        4.3.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管理模块实现
    5.2 物资采购管理模块实现
    5.3 物资库存管理模块实现
    5.4 物资调拨管理模块实现
    5.5 物资回收管理模块实现
    5.6 统计查询模块实现
    5.7 云服务部署
        5.7.1 云计算
        5.7.2 云服务器部署
        5.7.3 云计算平台搭建
        5.7.4 改进的PICK-KX负载均衡算法的应用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概述
    6.2 测试方法
    6.3 测试环境
    6.4 功能测试
    6.5 性能测试
    6.6 测试结果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电网转型背景下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措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电网转型背景下电力营销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营销观念陈旧
    1.2 电力营销手段落后
    1.3 电力营销管理体制不健全
    1.4 信息化管理程度不足
2 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的内涵与作用
    2.1 有利于扩大供电消费市场
    2.2 有利于确立供电企业市场优势
    2.3 有利于企业营销服务体系和谐运行
3 电网转型背景下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优化策略
    3.1 转变电力企业营销的服务理念
    3.2 创新电力营销模式, 扩大电力企业的影响力
    3.3 采用精细化管理, 提升营销服务效率
    3.4 完善精细化电力管理平台
4 结论

(6)宁波供电公司新型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在营销领域的差距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
        1.3.1 课题研究内容
        1.3.2 课题研究目的
第2章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2.1 营销学相关理论
        2.1.1 市场营销的定义
        2.1.2 企业营销观念
        2.1.3 电力市场营销管理
    2.2 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
        2.2.1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
        2.2.2 企业战略管理的分类
        2.2.3 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
    2.3 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2.3.1 建设原则
        2.3.2 总体目标
        2.3.3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
    2.4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功能分析
        2.4.1 系统基本要求
        2.4.2 业务功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设计
    3.1 需求分析
        3.1.1 系统需求分析
    3.2 设计思路分析
        3.2.1 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层次设计
        3.2.2 系统模块设计
        3.2.3 系统数据库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系统实现
    4.1 总体架构设计
    4.2 系统功能
        4.2.1 数据采集
        4.2.2 数据检验
        4.2.3 数据结算
        4.2.4 数据统计分析
        4.2.5 系统设置维护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与应用
    5.1 系统性能测试及结果
        5.1.1 系统测试模型
        5.1.2 测试场景情况
        5.1.3 测试结果
    5.2 系统应用状况介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企业网与ZigBee实现互联的报文转换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1.3 协议转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NET Framework简介
    1.5 IEEE802.15.4简介
    1.6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1.6.1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1.6.2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ZigBee技术研究
    2.1 ZigBee技术简介
        2.1.1 ZigBee技术特点
        2.1.2 ZigBee联盟
        2.1.3 ZigBee网络通信特点
        2.1.4 ZigBee与几种无线传输协议的对比
    2.2 ZigBee协议栈分析
        2.2.1 ZigBee物理层
        2.2.2 ZigBeeMAC层
        2.2.3 ZigBee网络层
        2.2.4 ZigBee应用层
        2.2.5 ZigBee数据帧格式
第三章 TCP/IP协议分析
    3.1 PPP协议帧格式
    3.2 IP协议
    3.3 TCP协议
    3.4 TCP/IP数据报格式
第四章 双栈网关设计
    4.1 双栈网关的设计意义
        4.1.1 网关的作用
        4.1.2 网关的工作原理
    4.2 双栈协议
    4.3 协议转换网关设计思想
    4.4 双栈网关的建立
        4.4.1 TCP/IP向ZigBee的数据报转换
        4.4.2 ZigBee向TCP/IP的数据报转换
第五章 报文转换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5.1 软件设计分析
    5.2 软件功能设计
    5.3 软件开发平台
    5.4 软件开发流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8)唐山电力企业综合业务数据网改造的建设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电力企业综合业务数据网研究动态
        1.2.1 电力通信系统发展动态
        1.2.2 通信网的发展趋向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唐山电力通信网现状及业务需求分析
    2.1 唐山电力通信网络现状
        2.1.1 唐山电力数据网现状
        2.1.2 唐山通信传输网现状
    2.2 电力企业数据网的业务需求分析
        2.2.1 唐山电力企业综合数据业务的具体分区
        2.2.2 电力系统综合数据网专用性及其业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唐山电力综合数据网的组网技术
    3.1 内部网关协议 OSPF
    3.2 外部网关协议 BGP
    3.3 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PLS)
    3.4 多协议标签交换和虚拟专用网络(MPLS VPN)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唐山电力数据网整体设计
    4.1 统一数据网技术体制
    4.2 唐山电力数据网拓扑结构的设计
        4.2.1 唐山电力网络结构的划分原则
        4.2.2 唐山电力网络结构的实际划分情况
        4.2.3 数据网中路由器的命名及链路信息
    4.3 选择路由协议
        4.3.1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内部路由协议设计
        4.3.2 唐山迁安地区边界路由协议的设计
        4.3.3 静态路由的选择
    4.4 虚拟局域网 VLAN 划分
    4.5 多协议标签交换和虚拟专用网络的设计
        4.5.1 虚拟专用网络 VPN 的划分
        4.5.2 虚拟专用网络 VPN 配置实例
    4.6 唐山电力数据网的链路及带宽设计
        4.6.1 链路及带宽设计原则
        4.6.2 链路带宽需求和选择
    4.7 网络安全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据网的工程实施及性能测试
    5.1 设备配置
        5.1.1 华为 NE20E-X6 核心路由器设备配置
        5.1.2 路由器的端口设计与使用
    5.2 网络设备安装以及设计思路
    5.3 网络性能指标及测试
        5.3.1 网络性能指标
        5.3.2 路由器测试平台
        5.3.3 服务质量(QoS)保证测试
        5.3.4 丢包率测试
        5.3.5 包转发时延(Latency)测试
    5.4 路由器的性能测试
        5.4.1 路由协议测试
        5.4.2 网络安全性与互通性测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电力客户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及能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客户关系管理的发展脉络
        1.1.2 知识管理的发展脉络
        1.1.3 客户知识管理的发展脉络
    1.2 问题提出
    1.3 客户知识管理综述
        1.3.1 国外客户知识管理研究
        1.3.2 国内客户知识管理研究
        1.3.3 国内外客户知识管理研究的述评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的内容
        1.5.2 研究的方法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1.7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客户关系管理
    2.2 知识管理
        2.2.1 知识管理的概念
        2.2.2 知识管理的模型
    2.3 客户知识管理
    2.4 客户知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知识管理
3 知识管理的运作机制
    3.1 知识管理的运作流程
        3.1.1 知识审计
        3.1.2 知识获取
        3.1.3 知识创造
        3.1.4 知识共享
        3.1.5 知识应用
        3.1.6 知识创新
    3.2 知识管理的支持流程
        3.2.1 知识领导
        3.2.2 知识协调
        3.2.3 知识控制
        3.2.4 知识组织
        3.2.5 知识测评
    3.3 知识管理的运作系统
        3.3.1 知识技术系统
        3.3.2 知识组织系统
        3.3.3 知识执行系统
        3.3.4 知识监控评估系统
    3.4 知识管理的运作体系
4 电力客户知识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4.1 电力客户知识管理概述
        4.1.1 电力企业实施客户知识管理的背景
        4.1.2 电力企业客户知识管理的内涵
        4.1.3 电力企业客户知识管理的特点
    4.2 电力企业客户知识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4.2.1 电力企业客户知识管理的现状
        4.2.2 电力企业客户知识管理中的问题
5 电力客户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
    5.1 电力客户知识管理的组织文化
        5.1.1 企业文化
        5.1.2 激励机制
        5.1.3 组织结构
    5.2 电力客户知识管理的运作系统
        5.2.1 基于CRM的CKM系统
        5.2.2 CRM系统在CKM中的功能
        5.2.3 基于CRM的CKM系统的作用
    5.3 电力客户知识管理的流程
        5.3.1 客户知识获取
        5.3.2 客户知识共享与流转
        5.3.3 客户知识应用及创新
    5.4 电力客户知识管理的关键技术
        5.4.1 客户知识挖掘技术
        5.4.2 客户知识存储技术
        5.4.3 客户知识组织技术
        5.4.4 客户知识发布技术
    5.5 电力客户知识管理的内容
        5.5.1 客户获取和保持
        5.5.2 客户价值细分
        5.5.3 客户满意度分析
        5.5.4 客户信用风险评估
        5.5.5 客户窃电和欠电分析
        5.5.6 电力负荷预测分析
        5.5.7 客户盈利能力分析
        5.5.8 交叉销售
    5.6 电力客户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案
        5.6.1 电力客户知识管理实施的指导原则
        5.6.2 电力客户知识管理实施方法论
        5.6.3 电力客户知识管理实施的关键
6 知识审计:电力客户知识管理能力的评估
    6.1 知识审计的概述
        6.1.1 知识管理审计的概念
        6.1.2 知识管理审计的模型
        6.1.3 知识管理审计的阶段性
        6.1.4 知识管理能力审计
        6.1.5 电力客户知识管理能力审计
    6.2 电力客户知识管理能力审计的指标体系
        6.2.1 指标体系的设计背景
        6.2.2 指标体系的构成
        6.2.3 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内涵
    6.3 电力客户知识管理能力评估的AHM-SPA模型的构建
        6.3.1 属性层次模型法
        6.3.2 集对分析法基本思想
    6.4 电力客户知识管理能力审计模型的应用
        6.4.1 AHM法确定指标权重
        6.4.2 同异反评价模型
        6.4.3 置信度识别原则确定指标级别
        6.4.4 集对势分析
        6.4.5 评估结果分析
    6.5 电力客户知识管理中知识流程的优化策略
        6.5.1 知识流程的内涵
        6.5.2 知识流程的优化策略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目录

(10)电力企业信息系统中统一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关键技术研究
    2.1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2.1.1 身份认证技术
        2.1.2 访问控制技术
    2.2 单点登录技术
        2.2.1 研究意义
        2.2.2 单点登录模型比较
        2.2.3 基于SAML的单点登录
    2.3 其他相关知识研究
        2.3.1 LDAP目录服务
        2.3.2 Web服务技术
        2.3.3 安全技术基础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统一认证平台架构设计
    3.1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需求分析
        3.1.1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必要性
        3.1.2 功能需求
        3.1.3 平台的安全性需求
    3.2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架构设计
        3.2.1 平台功能架构
        3.2.2 平台逻辑架构
    3.3 功能模块设计
        3.3.1 身份管理模块
        3.3.2 认证模块
        3.3.3 单点登录模块
        3.3.4 授权模块
        3.3.5 审计模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统一认证平台功能详细设计
    4.1 目录信息树设计
        4.1.1 属性及对象类设计
    4.2 身份管理
        4.2.1 功能设计
        4.2.2 功能实现
    4.3 统一认证
        4.3.1 表单认证
        4.3.2 X.509数字证书认证
        4.3.3 统一认证平台身份认证实现方式
    4.4 单点登录实现
        4.4.1 基于SAML单点登录模型的改进
        4.4.2 单点登录实现门户系统互访
    4.5 统一授权
        4.5.1 功能设计
        4.5.2 功能实现
    4.6 安全审计
        4.6.1 日志采集
        4.6.2 日志审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电力企业如何为用户提供因特网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TW供电公司远程充值服务品质评估体系研究[D]. 王璐瑶.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1)
  • [2]电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J供电营业所营销体系研究[D]. 程学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非并网风电价值链优化与评价模型及协同云平台研究[D]. 徐方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4]基于云计算的西藏电力企业物资调配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倩倩.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2)
  • [5]电网转型背景下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措施的研究[J]. 林美娟. 通信电源技术, 2018(06)
  • [6]宁波供电公司新型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郑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7]企业网与ZigBee实现互联的报文转换软件设计[D]. 侯爽.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7)
  • [8]唐山电力企业综合业务数据网改造的建设与研究[D]. 张莹. 燕山大学, 2013(02)
  • [9]电力客户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及能力评估[D]. 陈丽君.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2)
  • [10]电力企业信息系统中统一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应用研究[D]. 陈晓. 华北电力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电力企业如何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