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圣彼得堡的中国情调(论文文献综述)
安娜(Tarasenko Anna)[1](2021)在《十八-十九世纪中国外销画对中俄艺术交流形成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十八——十九世纪的中国外销画这一独特的艺术现象,从清代外销画的出现的背景、中国南方口岸外销画的艺术特征、俄罗斯收藏的中国外销画出现的历史脉络、俄罗斯收藏的北京外销画的艺术特征、外销画在俄中艺术交流中的特别贡献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中国外销画作品首次在广东南部地区出现了。十九世纪外销画也在北京出现了。外销画包括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玻璃画等等。这些美术作品结合了欧洲和中国绘画的技法。其内容讲述中国风景与风情,以及中国异地的动植物。外销画的诞生不仅归功于中西贸易的迅速发展,这种艺术作品还起源于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耶稣会代表是最初到达中国的。十八世纪,俄罗斯在北京也成立了东正教使团。传教士把欧洲书籍和各种西方艺术作品带到中国,其中包括绘画和铜版画。在十七——十八世纪,耶稣会士中出现了艺术家,其中有格拉蒂尼,郎世宁,马国贤,等。至于俄罗斯东正教使团的活动,除了在中国传教之外,他们的任务还包括中国的全面研究。在本研究中,使团最重要的代表是N.Ya.比丘林和Z.F.列昂季耶夫斯基。除了写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书面作品,他们把大量图片的资料带到俄罗斯,主要是由中国的画家们制造的。这些图纸不仅作为书面研究的补充,但同时也成为了关于十八、十九世纪的中国重要信息来源。过后,俄罗斯和中国之间定期的贸易增加了俄罗斯贵族对东部邻国的兴趣。这些接触不能不给俄罗斯艺术留下明确的印记,因此中国的主题逐渐开始出现在俄罗斯艺术品中。由俄罗斯东正教使团的代表从北京带来的画品包括中国风景,其人民和他们习俗的图像。这些收藏品极大地丰富了俄罗斯社会对中国的知识。这些幅画出现在俄罗斯的收藏中对随后的改变是一种巨大的冲动。此后不久,由俄罗斯皇帝的法令决定在东正教使团的成员中应该有一位专业艺术家。于是,从第十一届俄罗斯东正教驻北京使团中有专业画家:A.M.列加舍夫、K.I.科尔萨林、I.I.奇穆托夫、L.S.伊戈列夫。他们的职责包括绘制反映中国现实生活的画品。这项任务要求是最准确中国形象的传送。多亏了东正教使团的艺术家的作品,近世有机会从俄罗斯人的角度来了解那个时期的在中国生活。在世纪之交,外销画中呈现的中国生活的现实形象间接影响了在俄罗斯新艺术派和先锋派中的新潮流的形成。N.S.冈察洛娃、I.I.马什科夫和其他艺术家都在寻找新的艺术表现。此时,从中国风的异国情调和外销画的民族志性的展示过渡到艺术形象的象征深度,通过民间艺术的简化形式来传达。因此,在二十世纪初,艺术家们感受到了俄罗斯和中国艺术在艺术、文化和形而上层面上的深度互动。本探讨突出两点认识:一是通过史料文献挖掘十八——十九世纪中国外销画的传播与影响;二是注重俄中通过外销画实现的艺术交流路径与形成的影响力。这样的两点,共同着力于中外艺术比较研究,即比较外销画的传播与影响,从而揭示中俄艺术交流史的脉络演变。
周峪竹[2](2021)在《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民俗画片收藏研究》文中认为苏联科学院院士、20世纪俄罗斯汉学的带头人阿列克谢耶夫(1881-1951)曾于1907年、1909年、1912年、1926年赴中国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地区,期间广泛收集中国传统木版民俗画,形成当今国内外学术界闻名的俄藏中国民俗画。2015年俄罗斯国立宗教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发现该馆藏有近千幅阿列克谢耶夫在中国收集的中国民俗画,包括门神画、财神画、佛像、道教神像画、护符、纸马等,遂设立阿列克谢耶夫中国民俗画特藏。中国民俗画是阿列克谢耶夫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宗教的重要素材,作为俄罗斯汉学史上第一位对中国民俗画片进行系统研究的汉学家,他从学术生涯伊始就致力于中国民俗文化推广和普及。中国民俗画片成为西方了解中国民间信仰和文化习俗的重要媒介,是沟通近代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一座桥梁。中国民俗画片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载体,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才华与智慧。现收藏于俄罗斯国立宗教历史博物馆的这批中国民俗画片,以图画的形式具象地反映出中国各地的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俗、丧葬礼俗、民间信仰、民间谚语等各类民俗事象,是中国民间俗文化的百科全书,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本研究从民俗画片的文化价值入手分析该特藏对于中俄文化交流的意义;运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透视这批民俗画片所反映的生活在封建纲常、礼制、教条之下的旧中国中下层民众精神上的狂欢化世界,解读民俗画片中的民间精神“狂欢”意蕴。通过挖掘俄罗斯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认识揭示民俗画片在中俄两个民族交往中的文化价值。
陈璐[3](2021)在《詹姆斯·考克斯的中国市场时钟及其中国情调》文中研究指明17至18世纪英国钟表制造的兴盛和对华贸易的发展,促使英国在18至19世纪初期制造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市场的钟表,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对华钟表贸易。尤其在乾隆时期,大量英国制造的时钟作为外交礼物或商品进入中国。为了迎合中国市场,伦敦的英国钟表商们制造了一些带有中国情调的时钟。伦敦钟表制造商詹姆斯·考克斯制造的中国市场时钟以其精美的设计和突出的规模成为行业中的翘楚,其作品融合了欧洲的技术与工艺,饱含中国情调和意蕴,具有独特的工艺美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司道光[4](2020)在《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的一条具有殖民性质的铁路,也直接促进中国东北开启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现代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西方近现代建筑技术借由俄国之手向铁路沿线地域传播扩散,传统的木质抬梁结构逐渐瓦解,新型的砖混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扎根蔓延,同时受东北地域严寒气候环境、社会政治、地形地貌、本土文化等诸多语境因素的直接影响,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因材致用、因地制宜、包容创新,从而产生了多样丰富而又独具寒地地域属性的技术表现形态。论文在彻底走访1509公里中东铁路线路总长的基础上,实地调研了沿线现存的1651处建筑遗产和949处铁路工程遗存,获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论文借鉴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类型学、技术史学的相关学科理论,运用资料梳理、田野调查、比较统计、模拟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一百余年以前中东铁路初建之时其附属建筑的技术表征和技术内涵,五个主要章节承载了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和结论,论文整体和表述逻辑是:技术传入背景、材料技术分析、结构技术演变、采暖技术衡量、技术水平比较、技术观念阐释。具体内容包括:第二章详尽的阐述了中东铁路相关建筑技术传入之时的俄国背景、世界背景和地域影响因素,从语境分析的角度对显在语境和潜在的主观、客观语境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全面展示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中材料技术的各类表现形态以及各类材料的相关生产、加工工艺和独特的应用现象;第四章从建筑结构演变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从砖混结构到内框架结构,再到框架结构的转变过程以及独特的结构演变特征;第五章则从建筑采暖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是如何进行采暖和防止热量流失的,并通过软件模拟对当时的室内温度分布进行了量化评价分析;第六章则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置入近代中国的背景体系中,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其建筑技术在当时中国所处的地位和水平,并从技术伦理、技术审美两个角度提炼建筑技术的意匠观念,阐明技术多元性表征背后的隐藏主旨。论文内容涵盖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背景”、“表征”、“观念”三个层面,遵循了从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的逻辑,层层深入,以保证观点分析的科学性。论文具有充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便于学者从技术的宏观角度重新审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且为后续的遗产修复、遗产再利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曹欣怡[5](2020)在《俄国东正教驻京传教团的汉语学术与实践活动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俄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在早期中俄交流进程中,俄国东正教驻京传教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沙俄政府搜集中国情报与信息的排头兵,俄国东正教驻京传教团所开展的中国研究对俄国攫取在华利益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汉语作为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中国研究的基础。俄国东正教驻京传教团作为培养汉学家的大本营,自然对汉语学习与研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本文拟以汉语为切入点,将零散分布于俄国东正教驻京传教团史与俄国汉学史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把俄国传教团不同时期、不同代表人物的汉学成果与活动信息以汉语为线索进行串联,从而更为清晰地勾勒俄国传教团汉学研究脉络,进而丰富俄国汉学的研究图谱。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和参考文献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结构。第一章介绍俄国东正教驻京传教团的基本情况。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对影响俄国传教团来华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就促使传教团汉学中心形成的多方条件进行阐释。第二章研究俄国东正教驻京传教团成员针对汉语所开展的学术研究活动。分别阐述传教团成员在汉语语言学研究、汉语词典编纂、教材编写方面所从事的具体活动,并就其汉语学术研究活动的特点与意义进行总结。第三章研究俄国东正教驻京传教团成员针对汉语所开展的实践活动。结合史料,阐述传教团成员汉语翻译实践及教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中华典籍在传教团实践活动中的作用,总结传教团成员汉语实践活动的特点,并就其对促进俄国汉学与西欧汉学发展所具有的意义进行论述。结语部分系统总结全文。首先,进一步明确俄国东正教驻京传教团针对汉语所开展的一切活动均为服务于沙俄政府的意愿,具有强烈的实用目的,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汉学研究是其政治使命的附属产物。其次,借助传教团成员汉语学习的经历,从学习目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三方面总结一定的汉语学习经验,为后来者学习汉语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重温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中俄交往历程,客观看待历史事实,进而加深中俄两国人民的相知互信。附录部分列举了笔者所整理出的由俄国东正教驻京传教团成员所编写的部分汉语词典作品。
魏梦莹[6](2020)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于俄罗斯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传播,既是俄罗斯传统中国形象的延续,同时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变化。本论文以佩列文、索罗金、克鲁萨诺夫等八位作家笔下涉及中国形象的文学文本为研究基础,利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将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归纳为三种类型: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分别具有哲理性、独立性、实验性等特点。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源于18世纪俄国人构建的“哲人之邦”形象。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以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墨家经典”,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和道家学说为代表。他们对中国经典的理解更深刻,引用更准确,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库切尔斯卡娅塑造的“墨家经典”是主人公精神迷茫期的“避风港”,其目的在于借“异国情调”消解当代俄罗斯人文化身份迷失的焦虑。佩列文在借鉴中国“梦境典故”时,常掺杂着对道家学说的思考。他将中国哲学思想消融于主体意识之中,并提升到美学高度,使其笔下的中国形象具有一种诗意和神秘主义特性。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是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尤为突出的一类中国形象。在当代俄罗斯作家眼中,中国不再是考量西方问题的参照物,而是具有自身特色和独立性的世界大国。中国的成功引起他们注意,于是在当代俄罗斯文学中流行起“中俄联姻”的主题,其根源可追溯至19世纪“欧亚主义者”对中国的畅想。克鲁萨诺夫笔下的“中俄混血沙皇”、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就属这种类型。而这类形象的产生,与近年我国国家实力的提升与国家影响力的扩大紧密相关,是俄罗斯作家对当代中国认知的一种呈现和理解。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源于19世纪“黄祸论”对俄罗斯人的影响。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且表现出鲜明的实验性,主要体现在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多连科笔下“滑稽可笑”的中国道士,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21世纪的中国)等形象中。克利莫夫斯卡娅的中国书写,在于借中国劳工形象审视苏联社会,影射肃反运动给人民留下的恐惧与创伤。多连科笔下的“滑稽”道士,在于借中国道教讽刺普京,与他个人的政治立场紧密相连。索罗金笔下的中国书写,则体现出当代俄罗斯人在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时,所产生的危机意识和“羡嫉心理”。
刘朦诗[7](2019)在《广州外销通草画中的丧葬礼仪图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来,大量外销通草画回流到国内,人们开始关注这些一两百年前诞生于广州、类似于明信片似的“小画片”,通草画题材涉及非常广,当中可以看到很多当时社会生活的剪影,值得关注的是在欧美藏广州制作的通草画当中发现了一组丧葬礼仪图,对于丧葬习俗中的仪式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在照相机、摄像机流行之前,人们大多通过绘画描绘生活的场景记录重要的事件,这些日常的生活礼仪就是画家们的创作蓝本,用以描绘当时的生活。掌握了这些礼俗能更好地了解作品,还原当时的生活。本文以通草画中的丧葬礼仪图为例,分析丧葬礼仪图中人物形象刻画与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联系与区别。随后,分析挖掘西方艺术风格和文化观念在通草画中的表现。最后,分析讨论中西方生死观的不同及原因,通过对中西方丧葬题材绘画作品的对比,探讨分析中西方生死观在绘画作品中不同的呈现。全文通过对通草画里中西融合的艺术特色研究,探讨分析丧葬礼仪图中所表现的丧葬习俗,及其反映的社会观念转变和意义。中国传统观念中对于死亡极为忌讳,通草画中出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极少出现的丧葬题材,既是反映了作为外销品的通草画满足外国人对于东方好奇心理的特点,也有可能是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西方艺术与西方生死观,导致国民观念有所转变的原因。同时,丧葬礼仪图对于研究晚清广府地区的社会生活和丧葬习俗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柳若梅,波波娃[8](2014)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中国外销民俗画收藏》文中研究表明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蒙古帝国时期欧亚贯通,中国商品大量传往欧洲,使得中国商品对俄国人来说不再陌生。16世纪中国的器物文化便已为俄国宫廷所知晓,17世纪即有俄商来华贸易,中国物品成为俄国宫廷贵族猎奇的目标。18世纪欧洲特别是法国的中国热随着俄国沙皇彼得一世的引欧入俄被引入俄国,欧洲大航海时期由海路泊来的中国物品和中国知识也被间接地
王剑锋[9](2012)在《梅尔尼科夫与中国油画教育及创作》文中研究指明《梅尔尼科夫与中国油画教育及创作》一文,以50年代以来俄罗斯(前苏联)油画对中国油画创作和教育的发展影响阶段为历史背景展开论述;通过对与“马班”同一时期的“梅尔尼科夫油画训练班”的介绍,对50年代前苏联油画专家的在华情况做出了补充;为如今客观、公正、正确的认识与评价当时的俄罗斯(前苏联)美术的历史、艺术价值,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本文从主题论述的历史背景入手,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史实案例、及对当年梅氏油画训练班重要学员的采访、并结合作者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六年学习的亲身经历,详尽真实的介绍了当今以“梅尔尼科夫工作室”为代表的列宾美术学院教学系统和创作情况;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梅尔尼科夫个人艺术成就和教学成果的具体分析,展开对中俄两国当代学院式美术(油画)教育的比较,同时反思俄罗斯(前苏联)油画(尤其是现实主义油画创作和教学)对中国油画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成因,进而探讨:俄罗斯油画(尤其是现实主义油画创作和教育体系)对于当代中国美术院校的油画创作、教育之作用。文章的核心部分通过“梅尔尼科夫现象”这一概念的提出,从研究现象的角度引申进入对中国油画发展道路的展望与辨析;并从梅尔尼科夫个人的艺术特色来探讨分析当今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的多样性发展可能;继而通过反思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之“线条、意境、黑白布局”等,对俄罗斯当代现实主义油画的“反作用力”之功效,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绘画中民族文化的艺术特质。最后直面当下,就中国油画艺术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该如何保持自身对艺术表现形式选择上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从艺术创作和教育方式的实践角度出发进行展望。
阎国栋[10](2011)在《18世纪俄国中国知识的欧洲来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倡导开明专制,俄国人对中国的关注度迅速提升。欧洲耶稣会士的汉学着作、来华使节与商人的游记、启蒙思想家的论着在大量翻译成俄文后就向俄国社会传递了纷繁复杂的中国信息。与此同时,欧洲建筑师将欧洲"中国热"的韵味融入圣彼得堡的皇家宫殿和园林设计之中,显示了俄国上层对中国风情的猎奇心态。这样,欧洲的中国知识在18世纪以各种渠道和形态参透进俄国,成为俄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主要源头。
二、圣彼得堡的中国情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圣彼得堡的中国情调(论文提纲范文)
(1)十八-十九世纪中国外销画对中俄艺术交流形成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本文相关的概念 |
三、既往研究成果综述 |
四、本文的研究范围及方法 |
第一章 清代外销画出现的背景 |
第一节 清代外销画出现的政治经济前提 |
一、清朝的对外政策与贸易状况 |
二、清代中国的对外贸易组织与外销画的出现 |
第二节 清代外销画出现的文化艺术前提 |
一、西画东渐的影响与清宫廷绘画 |
二、专业艺术领域的西洋风绘画 |
(一)江南西洋风画 |
(二)南方口岸外销画 |
第二章 中国南方口岸外销画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南方口岸外销画的画室与主要创作的形式 |
一、外销画生产的过程 |
二、南方口岸外销画创作的形式 |
第二节 南方口岸外销画的体裁 |
一、风俗画 |
二、风景画 |
三、外销动植物画 |
四、肖像画 |
第三章 俄罗斯收藏的中国外销画出现的历史脉络 |
第一节 十八——十九世纪的俄中贸易状况对外销画传播的影响 |
一、俄中陆地的贸易与对俄中艺术交流的影响 |
(一)俄中贸易商队 |
(二)恰克图与买卖城:十八——十九世纪俄中艺术互动空间 |
二、俄中在广州的海洋贸易的情况 |
(一)在俄罗斯收藏的最初清代外销画册 |
第二节 俄中在艺术领域互动的发端 |
一、清代中国艺术品在俄罗斯收藏的出现 |
二、十八世纪俄罗斯艺术中的中国风对外销画在俄罗斯的收藏出现的影响 |
三、清代外销画在俄罗斯收藏的出现 |
第四章 俄罗斯收藏的北京外销画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北京外销画的起源 |
一、俄罗斯东正教驻北京使团对北京外销画发展的影响 |
二、北京外销画的画家与创作条件 |
第二节 俄罗斯收藏的外销画的种类 |
一、风俗画 |
二、风景画 |
三、动植物画 |
四、肖像与人物画 |
第五章 外销画在俄中艺术交流中的特别贡献 |
第一节 俄罗斯美术中中国现实形象的出现 |
第二节 外销画对十九世纪俄罗斯艺术的影响 |
一、外销画对在俄罗斯艺术中的中国形象的影响 |
二、俄罗斯东正教驻北京使团中的画家 |
(一)A.M.列加舍夫俄罗斯东正教使团的第一位职业艺术家 |
(二)第十二届——第十四届俄罗斯东正教使团的艺术家 |
第三节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外销绘画对俄罗斯艺术的间接影响 |
一、中国外销画对俄罗斯收藏年画出现的影响 |
二、俄罗斯艺术中的中国形象的转变:从外销画中的现实形象到先锋派中的象征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民俗画片收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 |
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三、本研究依据的理论和方法 |
第一章 阿列克谢耶夫及其对中国民俗画片的收集与研究 |
一、阿列克谢耶夫与中国民俗画片 |
二、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考察及民俗画片的收集 |
第二章 俄藏“阿列克谢耶夫中国民俗画片”考释 |
一、俄罗斯国立宗教历史博物馆 |
二、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的基本构成 |
第三章 从阿列克谢耶夫的收藏看中国民俗画片的文化价值 |
一、民俗画片的概念界定 |
二、中国民俗画片的起源与发展 |
三、中国民俗画片的文化价值 |
第四章 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所反映的中国民俗 |
一、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中的岁时节令 |
二、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中的人生礼俗 |
三、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中所蕴含的民俗观念 |
第五章 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中的民间精神“狂欢”意蕴 |
一、欲望的释放 |
二、叛逆的表达 |
三、生死的跨越 |
第六章 经由图像艺术展开的中俄文化交流 |
一、17世纪以来俄罗斯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的过程 |
二、阿列克谢耶夫对中国民俗画片的认知、研究与解读 |
三、阿列克谢耶夫的文化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基础材料 |
二、专着 |
三、文章 |
致谢 |
(3)詹姆斯·考克斯的中国市场时钟及其中国情调(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4)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近代建筑研究综述 |
1.2.2 近代铁路遗产研究综述 |
1.2.3 中东铁路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背景 |
2.1 19世纪末的俄国建筑技术现状 |
2.1.1 金属材料与结构的成熟发展 |
2.1.2 水泥材料与混凝土结构的探索应用 |
2.2 中东铁路的修筑过程及施工组织管理 |
2.2.1 前期施工准备 |
2.2.2 施工过程与建造模式 |
2.3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语境影响因素 |
2.3.1 客观影响因素 |
2.3.2 主观语境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材料技术 |
3.1 传统建筑材料的导入发展 |
3.1.1 红砖的引入与自主生产 |
3.1.2 石材的早期应用与采掘 |
3.1.3 木材的种类与加工工艺 |
3.2 金属材料的成熟引入应用 |
3.2.1 金属材料的产地与运输 |
3.2.2 金属材料的应用 |
3.3 钢筋混凝土的同步更新 |
3.3.1 水泥的运输与自产 |
3.3.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结构技术 |
4.1 砖混结构的引入与发展 |
4.1.1 墙体构筑技术 |
4.1.2 楼面构筑技术 |
4.1.3 屋架构筑技术 |
4.2 内框架结构的过渡应用 |
4.2.1 木框架结构的短暂探索 |
4.2.2 钢框架结构的成熟应用 |
4.3 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
4.3.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首次出现 |
4.3.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防寒采暖技术 |
5.1 综合考量的室内采暖技术 |
5.1.1 壁炉采暖技术 |
5.1.2 其它辅助采暖设施 |
5.1.3 辅助的通风安全设计 |
5.2 围护界面的防寒设计 |
5.2.1 契合地域的外墙构造 |
5.2.2 围合过渡的缓冲空间 |
5.2.3 被动采暖的窗口设计 |
5.3 室内热环境的模拟分析 |
5.3.1 Airpak概述与理论基础 |
5.3.2 案例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设定 |
5.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建筑技术观 |
6.1 突破极限、优劣并存的建筑技术成就 |
6.1.1 突破极限——传统材料结构的技术追求 |
6.1.2 适时选择——新型材料与结构的技术成就 |
6.1.3 优劣并存——材料结构中的不合理应用逻辑 |
6.2 经世致用、求同存异的技术伦理思想 |
6.2.1 经世致用——务实经济的技术伦理思想 |
6.2.2 多变灵活——结构单元的因地制宜应用 |
6.2.3 求同存异——异质语境的技术创新探索 |
6.3 感理交织、简单纯粹的技术审美意趣 |
6.3.1 感理交织的技术外在表现 |
6.3.2 简单纯粹的技术内在逻辑 |
6.3.3 主观能动的技术审美传承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俄国东正教驻京传教团的汉语学术与实践活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俄国东正教驻京传教团来华背景及其汉学中心形成的条件 |
第一节 影响俄国东正教驻京传教团“中国行”的内外因素 |
一、国际环境:欧洲大陆“中国热”的深远影响 |
二、国内环境:俄国外交政策的东方导向 |
第二节 俄国东正教驻京传教团汉学中心形成的条件 |
一、萌芽催化:拜耶尔来俄及欧洲汉学译介着作的影响 |
二、政府支持:传教团的特殊使命与特殊职能 |
三、法律保障:中俄《恰克图条约》的签订 |
四、人才选配:传教团成员的合理构成与不断优化 |
第二章 俄国东正教驻京传教团成员的汉语学术研究活动 |
第一节 传教团成员的汉语语言学研究代表作 |
一、语法研究:Н.Я.比丘林与《汉文启蒙》 |
二、汉字研究:В.П.瓦西里耶夫与《汉字解析》 |
第二节 语言词典及汉语教材的编写 |
一、编纂语言词典 |
二、编写汉语教材 |
第三节 传教团成员开展汉语学术研究的特点与意义 |
一、传教团成员开展汉语学术研究的特点 |
二、传教团成员开展汉语学术研究的意义 |
第三章 俄国东正教驻京传教团成员的汉语实践活动 |
第一节 传教团成员的汉语翻译实践活动 |
一、传教团成员的口语实践活动 |
二、传教团成员俄译中华典籍的使命 |
三、传教团成员汉译东正教经书的尝试 |
第二节 传教团成员的汉语教学实践活动 |
一、传教团成员在俄国本土的汉语教学 |
二、传教团成员与中华典籍收藏 |
第三节 传教团成员开展汉语实践活动的特点及意义 |
一、传教团成员开展汉语实践活动的特点 |
二、传教团成员开展汉语实践活动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
二、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俄罗斯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起与流变 |
第一节 古代罗斯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中国”概念的产生:从“希诺瓦”到“契丹” |
二、栋宇峥嵘·物产丰富·勤劳聪慧 |
第二节 沙俄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贤明的皇帝·品德高尚的智者·勤劳聪明的百姓 |
二、“僵化落后的国家”·“停滞保守的民族” |
第三节 苏联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骁勇善战·渴望和平·勤劳淳朴 |
二、发展迅速·文化底蕴丰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 |
第一节 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中国文化与“墨家经典” |
一、《莫佳阿姨》中的中国文化空间构建 |
二、《莫佳阿姨》中的墨家经典与“兼爱”思想 |
第二节 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与道家学说 |
一、《苏联太守传》中的“南柯梦”典故及其故事形态构建 |
二、《夏伯阳与虚空》中的“庄周梦蝶”典故及其象征含义 |
三、《变形者圣书》中隐含的道家思想与“神变”主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 |
第一节 克鲁萨诺夫笔下的“混血沙皇”与中国文化传统 |
一、《天使咬伤》中的人物形象体系划分 |
二、《天使咬伤》中的中国文化传统及其误读 |
第二节 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与中国儒家文化 |
一、《欧亚交响曲》中的“欧亚帝国”形象构建 |
二、《欧亚交响曲》中的中国儒家文化符号 |
第三节 佩列文与索罗金笔下的中国文化传统书写 |
一、佩列文笔下“天”的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二、索罗金笔下汉语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 |
一、《中国蓝烟》中“危险”的中国劳工形象 |
二、《中国蓝烟》中的中国空间构建 |
第二节 多连科笔下“滑稽狡诈”的中国道士 |
一、《2008年》中具有讽刺意味的道教符号 |
二、《2008年》中“滑稽可笑”的道士形象 |
第三节 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 |
一、《尤》中的负面中国饮食文化隐喻 |
二、《特辖军的一天》中停滞保守的“俄罗斯的长城”意象 |
三、《糖制的克里姆林宫》中令人焦虑的“中国商品”形象 |
四、《暴风雪》中冷酷无情的中国“拯救者”形象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基础研究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广州外销通草画中的丧葬礼仪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目的 |
研究现状 |
研究方法 |
创新点 |
一、十九世纪广州外销通草画 |
1.1 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情调 |
1.2 通草画中的风俗民情 |
二、通草画中的丧葬礼仪图 |
2.1 停尸守孝 |
2.2 入殓成服 |
2.3 烧毁故衣 |
2.4 入土为安 |
三、丧葬礼仪图内容的成因 |
3.1 丧葬习俗的起源与传承 |
3.2 广东地区传统丧葬习俗 |
四、西学中养影响下的图像新风 |
4.1 中国传统生死观 |
4.2 传教士传入中国的基督教生死观 |
4.3 中西美术作品中葬礼题材描绘对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
致谢 |
(9)梅尔尼科夫与中国油画教育及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溯本求源 |
第一节 中、俄美术交流的源起 |
第二节 50 年代的苏联油画与中国 |
第三节 梅尔尼科夫与中国油画的历史邂逅 |
第二章 “梅尔尼科夫式”油画教育在中国 |
第一节 20 世纪最后的俄罗斯现实主义大师——梅尔尼科夫 |
第二节 列宾美术学院之“梅尔尼科夫(工作室)风格” |
第三节 “和而不同”的中、俄(前苏联)油画学院式教育 |
第三章 梅氏艺术风格创作与“梅尔尼科夫现象” |
第一节 独树一帜的“梅尔尼科夫绘画风格” |
第二节 梅尔尼科夫的艺术创作与 20 世纪下半叶的苏俄油画艺术 |
第三节 “梅尔尼科夫风格”在中国 |
第四节 对“梅尔尼科夫现象”的再认识 |
第四章 关于学院式油画教育的前瞻性思考 |
第一节 当今中国油画教育体系在美术学院的多样化呈现 |
第二节 油画基础教学与创作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从梅尔尼科夫的艺术特色看中国油画“多样化” |
结论 |
附录 |
部分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项目 |
鸣谢 |
(10)18世纪俄国中国知识的欧洲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来华耶稣会士的着作 |
二、西人来华游记 |
三、启蒙思想家的论着 |
四、圣彼得堡的中国风格建筑 |
四、圣彼得堡的中国情调(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八-十九世纪中国外销画对中俄艺术交流形成影响研究[D]. 安娜(Tarasenko Anna).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民俗画片收藏研究[D]. 周峪竹.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詹姆斯·考克斯的中国市场时钟及其中国情调[J]. 陈璐. 装饰, 2021(05)
- [4]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D]. 司道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5]俄国东正教驻京传教团的汉语学术与实践活动探究[D]. 曹欣怡.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魏梦莹. 黑龙江大学, 2020(01)
- [7]广州外销通草画中的丧葬礼仪图研究[D]. 刘朦诗. 广州大学, 2019(01)
- [8]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中国外销民俗画收藏[J]. 柳若梅,波波娃. 文献, 2014(02)
- [9]梅尔尼科夫与中国油画教育及创作[D]. 王剑锋. 上海大学, 2012(02)
- [10]18世纪俄国中国知识的欧洲来源[J]. 阎国栋. 国外社会科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