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CT和MRI分析

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CT和MRI分析

一、腔隙梗塞的临床、CT与MRI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学斌[1](2014)在《急性脑梗塞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头颅CT、MRI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急性脑梗塞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头颅CT、MRI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正确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20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CT、MRI扫描检查,分析中医辨证分型和扫描检查二者之间相关性。结果本次研究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中经络证和中脏腑证二型,前者以腔隙性梗塞为主,后者以大面积梗塞为主,二者CT、MRI表现差异显着(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头颅CT、MRI扫描检查结果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及时行CT、MRI扫描检查,有助于诊断和治疗患者。

杨百春,赵武,于振国,张少军,苏贺先,娄飞云,马骏,钱红[2](1999)在《30例小儿外伤性腔隙梗塞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小儿外伤性腔隙梗塞国内外报道甚少。1993年1月1996年12月我们收治小儿外伤性腔隙梗塞3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平均4.8岁,10个月11岁。致伤原因:跌伤16例,坠落伤6例,车祸伤4例,打击伤4例。均为闭合性颅脑损伤,无肢体骨折等合并伤。伤时意识情况:16例意识清楚,14例有短暂昏迷(<10min)。梗塞症状:均于伤后248h

秦绍森,盛爱珍[3](1999)在《脑血管疾病的白质疏松》文中研究说明脑白质疏松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表现的非特异性神经影像改变,我们通过对120例各种类型脑血管疾病患者及无脑血管病史的“正常”老人的影像资料研究,发现脑血管患者较非脑血管病者白质疏松的发生率高,尤其是脑出血及腔隙梗塞的患者更为常见。白质小动脉缺血导致神经胶质细胞变性和白质纤维髓鞘脱失是发生白质疏松的主要原因,它可能导致或加重智能障碍。

杨百春,路屹,苏贺先,张少军,娄飞云,马骏,钱红,牛梅[4](1999)在《20例小儿外伤性腔隙梗塞误诊分析》文中指出外伤性腔隙梗塞是一种少见疾病,由于人们认识不足,以往多被误诊为脑挫伤、脑内血肿等疾病。随着CT在临床上的应用,本病确诊率不断增高。自1990年11月~1997年12月我们共确诊治疗小儿外伤性腔隙梗塞96例,其中误诊20例(院内2例,院外18例)。现将...

刘开祥[5](1998)在《腔隙综合征96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96例腔隙综合征和66例非腔隙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提示高血压是两组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但P>0.05),而糖尿病则易并发腔隙综合征(P<0.05),冠心、风心(P<0.01)、TIA(P<0.05)易形成非腔隙梗塞;腔隙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各异,但均较轻,多由皮层下白质的腔隙梗塞引起,预后良好

甘兰芬,刘玲,邱丽蓉[6](1998)在《腔隙性脑梗塞63例临床与CT分析》文中提出腔隙性脑梗塞63例临床与CT分析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615000)甘兰芬刘玲邱丽蓉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住院及门诊(7例)治疗的63例腔隙性脑梗塞临床与CT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63例中,男性39例,女性24例。年龄40~...

余海,胡向红[7](1998)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磁共振血流成像》文中认为本文采用磁场强度为2.0T,并利用磁化转移对比技术,在诊断性MRI检查同时,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患者60例进行了磁共振血流成像(MRA)检查。发现颅内动脉异常信号49例(81.6%),其中动脉闭塞4例,动脉狭窄39例,动脉分支显着减少8例,其它改变者9例。临床表现,MRI与MRA对比发现,MRA不仅是一项无创伤性检查,所提供脑血管病理改变的信息,在ICVD预防,选择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方面可能更为重要。

李袁华,王斌,赵德明[8](1998)在《352例腔隙梗塞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352例腔隙梗塞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李袁华1王斌1赵德明2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88年10月~1996年5月收治腔隙梗塞352例,其中男265例,女性87例;年龄43~82岁,平均62.5岁。既往高血压史241例,糖尿病史84例,高脂血症59...

吴玲,柴莹[9](1997)在《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CT与MRI诊断价值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用CT和MRI检查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22例,结果:CT检查的阳性率为227%,MRI检查的阳性率为100%,笔者对用CT与MRI诊断腔隙性脑梗塞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赵敬华,赵丽玲[10](1997)在《腔隙性脑梗塞73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腔隙性脑梗塞73例临床分析赵敬华,赵丽玲(海拉尔农牧局中心医院急诊科,海拉尔021000,航天工业总公司731医院)腔隙性脑梗塞又称微梗塞,是指脑小动脉硬化或来自心脏、大动脉的小栓子,引起血管闭塞所致的小灶性脑组织缺血、软化。发生部位不同,可引起不同...

二、腔隙梗塞的临床、CT与MRI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腔隙梗塞的临床、CT与MRI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脑梗塞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头颅CT、MRI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辨证分型
    1.3 设备和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中医辨证分型
    2.2 急性脑梗塞的中医辨证分型与CT扫描结果对应关系
    2.3 急性脑梗塞的中医辨证分型与MRI扫描结果对应关系
3 讨论

四、腔隙梗塞的临床、CT与MRI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脑梗塞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头颅CT、MRI的研究[J]. 曹学斌. 光明中医, 2014(08)
  • [2]30例小儿外伤性腔隙梗塞的临床分析[J]. 杨百春,赵武,于振国,张少军,苏贺先,娄飞云,马骏,钱红.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1999(04)
  • [3]脑血管疾病的白质疏松[J]. 秦绍森,盛爱珍. 北京医学, 1999(03)
  • [4]20例小儿外伤性腔隙梗塞误诊分析[J]. 杨百春,路屹,苏贺先,张少军,娄飞云,马骏,钱红,牛梅. 医师进修杂志, 1999(01)
  • [5]腔隙综合征96例临床分析[J]. 刘开祥. 华夏医学, 1998(06)
  • [6]腔隙性脑梗塞63例临床与CT分析[J]. 甘兰芬,刘玲,邱丽蓉. 四川医学, 1998(03)
  • [7]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磁共振血流成像[J]. 余海,胡向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98(01)
  • [8]352例腔隙梗塞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J]. 李袁华,王斌,赵德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8(01)
  • [9]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CT与MRI诊断价值探讨[J]. 吴玲,柴莹.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7(04)
  • [10]腔隙性脑梗塞73例临床分析[J]. 赵敬华,赵丽玲. 包头医学院学报, 1997(03)

标签:;  ;  ;  ;  ;  

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CT和MRI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