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65—2型插秧机的调整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陆伟安[1](2020)在《水稻直播机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2]。目前我国水稻种植的方式主要有:机械插秧、机械直播、人工撒播和抛秧等。水稻种植作为水稻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其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按照农艺要求完成育苗插秧或催芽播种等工作[8]。水稻的种植质量直接影响其后期的出苗、生长和分蘖[12],进而影响水稻的生产效益[9]。因地制宜的选择水稻种植方式是实现水稻稳产高产,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传统水稻种植方式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作业效率低,水稻直播则规避了这些缺点,水稻直播具有省时省力、经济效益好、成本低等特点,近年来来水稻直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使用。为进一步满足水稻直播的需求,解决水稻直播机工作时因田面不平整而引起的株距不均匀、雍泥等问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水稻直播机国内外发展现状,在现有水稻直播机的基础上,根据水稻直播机播种的农艺要求,通过分析种子物理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水稻直播机排种器;并对水稻直播机液压仿形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本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文献阅读了解水稻的生产的地位、水稻种植方式及研究现状和水稻直播机排种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水稻直播机研究背景、目的,及本文研究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2)通过分析水稻直播机排种器类型,阐述各排种器的优缺点,确定排种器类型。分析排种过程种子的运动及受力情况,结合实际作业情况选用合适的导种装置,设计一种新型排种器,对水稻直播机排种器进行EDEM软件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3)论述水稻直播机仿形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设计要求设计液压仿形系统,并对系统关键元件进行参数计算并校核其强度和稳定性。对仿形滑阀进行理论分析,简述系统各个重要参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为后续进行仿真仿形提供理论依据。对水稻直播机液压仿形系统进行AME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分析几个主要参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进一步优化仿形系统参数,使得设计更加合理;4)通过台架、场地(室内)、田间试验以及分析,验证排种器设计的合理性。检测排种器排种的种子破损率、穴距是否符合水稻直播机水稻播种的农艺要求。通过仿形系统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涂团鹏[2](2020)在《2BD-6型手扶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设计与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西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但约有30%水稻采用人工撒直播种植。人工撒直播稻种在田间无序分布,秧苗生长不均匀,通风透光性差,易感染病虫害,且后期抗倒伏能力差。机械化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轻简化种植方式,可有效提高直播水稻抗倒伏能力,促进水稻产量稳产高产。然而,江西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现有一些大型水稻直播机具不能适应丘陵小田块作业,且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类型品种精量播种的要求。为此,本文以手扶式插秧机动力底盘为配套动力,研制了一种小型化播量无级可调水稻精量穴直播机。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播量无级可调型孔式排种器的结构设计根据江西水稻粒型长宽比跨度为2.13-4.99的各品种3~8粒/穴精量穴播要求,基于型孔深度无级可调的设计思路,创新设计了一种播量无级可调型孔式排种器。分析了稻种在排种器运移过程受力变化规律,确定了排种器型孔外轮结构参数;根据接触材料的摩擦特性,确定了凸轮顶杆播量调节机构结构形式、滑动摩擦斜面角度及快捷调节范围;研究了充种室稻种分布规律,确定了充种室限流板为固定形式,及开度高度以65mm为宜;优化了排种器卸种机构、护种机构及毛刷高度调节机构,实现了卸种方便、护种带拆装便捷和毛刷高度调节简便2)播量无级可调型孔式排种器排种性能试验研究以杂交粳稻甬优12、杂交粳稻甬优1538、常规籼稻黄华占、杂交籼稻万象优华占、杂交籼稻泰优398粒型差异大的水稻品种(长度范围为7.09mm至11.29mm,长宽比为2.13至4.99)为供试品种,播量无级可调型孔式排种器型孔轮分别在10r/min、30r/min、50r/min、70r/min、90r/min转速梯度及排种器型孔3mm、4mm、5mm、6mm、7mm、8mm深度梯度下开展全因素排种试验。结果表明:就甬优12而言,播量可实现平均穴粒数3.46粒/穴至15.21粒/穴无级可调,在1~6粒/穴、2~8粒/穴、3~9粒/穴和5~11粒/穴四个播量区间排种合格率分别可达98.7%、98.7%、98.7%和99.3%;就甬优1538而言,播量可实现穴粒数2.19粒/穴至12.93粒/穴无级可调,四个区间排种合格率分别可达98.3%、100.0%、98.0%和99.3%;就黄华占而言,播量可实现穴粒数1.68粒/穴至11.58粒/穴无级可调,四个区间排种合格率分别可达98.0%、97.0%、96.7和95.7%;就万香优华占而言,播量可实现穴粒数1.46粒/穴至7.82粒/穴无级可调,四个区间排种合格率分别可达98.3%、98.0%、94.0%和84.3%;就泰优398而言,播量可实现穴粒数1.03粒/穴至7.05粒/穴无级可调,四个区间排种合格率分别可达97.7%、95.7%、90.0%和84.3%。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播量分布图和数学模型表明:稻种外型因素对平均穴粒数、穴粒数、空穴率影响主次顺序均为为长-长宽比-球度-宽-厚;对平均穴粒数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稻种长度-排种器转速-型孔深度;对变异系数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稻种长度-排种器转速-型孔深度;对空穴率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稻种长度-排种器转速,其中型孔深度对空穴率影响不显着。采用全因素回归法和输入因素回归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播量预测通用模型,模型相关系数最佳为0.949。3)手扶式水稻直播机整机设计以手扶步进式插秧机动力底盘为配套动力,经过整机设计优化及田间试验,研制了一种手扶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确定了主支撑结构及排种器挂接安装形式,配置了链条齿轮复合传动系统,设计了左右分离式开沟起垄装置配合双拉线调节装置实现浮板入土角度0°~45°可调,满足不同田况下不壅泥正常作业要求,整机小型轻简型能很好适应丘陵地区水田的地形地貌。机具行距设计为20cm和25cm两种规格,穴距设置为12-22cm可调。4)田间试验与示范应用分别在贵溪市、袁州区、瑞昌县、安义县等县(市、区)市开展了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累计示范面积500余亩。示范结果表明,开沟起垄效果良好无壅泥现象,播量无级调节便捷,播种效果良好,作业效率可达2~4亩/时。并在袁州区示范过程中开展了排种器播量预测模型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播量与实际播量基本吻合,模型平均准确度为88.0%,播量误差范围为-0.23~+0.17粒/穴;其中中低速准确度为93.6%和96.2%,中速条件下为89.8%,高速条件下为83.2%,最低作业速度条件下为77.3%。此外,贵溪市手扶式机械直播示范田块测产亩产干谷706.44kg,较人工移栽田块亩产干谷717.52kg无显着差异;袁州区手扶式机械直播测产亩产干谷569.92kg,较人工撒播亩产干谷量535.27kg,亩产干谷高出34.65kg。
宋超,许婧[3](2018)在《中国对越南农业技术援助初探(1950—1978)》文中指出1950-1978年,在越南抗法、战后恢复和抗美等时期,中越两国政府签署经济技术援助、科技合作及开放两国边境小额贸易等一系列协定、议定书。中国通过中央部委计划提供援助、广东等南方四省"对口援助"越北七省及边境援助等途径,以接受留学生、实习生、代表团来华学习、考察和派遣专家、援建成套项目等方式,对越提供种植、养殖、农田水利、农场建设和农产品加工、农机、兽药制造等全方位、多层次技术援助。其特点:援助时间长,途径与形式多样,规模和援款额度大;援建成套项目配套全,技术新,主要是新中国引进和创新技术;援助条件要求高、克服困难多、成效显着,越方高度认可。这段技术援助推动越南农业恢复和发展,对国际农业技术援助具有借鉴意义。
耿仲钟[4](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张敏[5](2018)在《水稻插秧机异形齿轮行星轮系高速分插机构设计及优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插机构是水稻插秧机的核心工作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插秧机的栽植质量、可靠性和作业效率等,针对行星轮系高速分插机构设计和参数优化技术中的核心技术和难点问题,开展异形齿轮行星轮系高速分插机构设计及参数优化技术研究。采用颜氏机构创新设计方法建立了行星轮系高速分插机构的机构拓扑构造特性,得出了行星轮系高速分插机构的设计要求与约束条件,通过一般化和数综合方法,针对分插机构高速作业伤秧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转速三插臂高速分插机构设计方案并建立了运动学模型,在相同作业条件下分插机构取秧线速度降低了33.3%。理论分析了变转速转动和插植臂数量对秧爪尖静动态轨迹、株距、取秧速度、插秧穴口长度和推秧角度等参数与性能指标的影响关系。按插植臂秧爪尖是否通过确定的约束坐标点,建立了2种类型的椭圆齿轮行星轮系高速分插机构设计及运动学分析模型,提出了以相邻插植臂和最易干涉点的插植臂运动干涉检查分析方法,构建了高速分插机构运动分析和运动干涉人机交互平台。在高速分插机构参数优化中提出遗传算法结合虚拟响应面回归的参数优化方法,通过构建约束条件和高速分插机构参数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直接获得了满足求解精度要求的最优参数组合。优化求解和理论计算对比,推秧角度和轨迹高度误差小于0.3%,插秧穴口长度误差小于4.5%。在基于秧爪静态轨迹反求高速分插机构参数的设计方法中,采用三次非均匀B样条曲线描述了插植臂秧爪尖的静态轨迹,运用改进的牛顿-辛普森迭代求解方法解决了行星轮与太阳轮之间转角唯一性求解问题;构建了一种只与太阳轮向径相关的异形齿轮传动轮系的传动比方程,通过迭代平移求解算法解决了异形齿轮行星轮系齿轮间传动比分配难题;介绍了异形齿轮齿廓设计方法,构建了三插臂分插机构三维数字化模型,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和高速摄影技术对比分析了异形齿轮行星轮系三插臂分插机构的运动轨迹和运动参数,对提出的轨迹反求设计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试验验证。运用样条函数代替异形齿轮传动关系,实现了高速分插机构虚拟样机快速建模和模型参数化,解决了通过构建异形齿轮实体模型结合接触分析方法存在的模型重用率低、建模复杂的问题;运用瞬态动力学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了异形齿轮接触受力情况,通过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利用高速分插机构试验平台试验验证了基于虚拟回归模型建立的轨迹高度、插秧穴口长度和推秧角度等参数优化方法的正确性。对变转速三插臂分插机构和常规分插机构进行了栽植质量对比试验,并运用正交试验对变转速三插臂分插机构进行了分插机构工作参数与田间栽植质量之间影响关系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分插机构转速对伤秧率的影响最大,降低分插机构转速可显着降低伤秧率,并能增加秧苗分蘖、提高产量。田间测产试验表明:在相同作业条件下三插臂高速分插机构比二插臂分插机构平均增产4.63%,亩有效穗数平均增加 10.37%。
陈春桦[6](2017)在《中国南方直播稻经济效益评价及农户采用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稳产增产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水稻生产面临着新的变化。一方面农村留守劳动力数量减少,老龄化趋势明显,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每年减少,农民“兼业化”趋势明显。另一方面农村可用耕地增加,人均可耕地明显增加,闲置耕地也增加。但是农村的农业劳动力不足,家庭农场和大规模专业经营农户数量少,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因此,一些稻农采用了轻简化的水稻种植方式,如直播。直播稻的生产方式是否能够节约成本甚至提高现有经济效益,是否能够保证产量,成为学者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微观地块层次探究中国南方直播稻经济效益和农户采用的影响因素。首先对所调查区域农户整体情况和其承包土地情况进行了描述,分析了稻农采用的种植模式情况及不同种植环节用工方式与产量差异,还分析比较了直播稻投入产出的绝对变化情况以及其相对其他插秧方式的相对变化情况,进而通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物质生产率、总成本、收入及利润等指标分析比较了直播稻的经济效益。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农户采用直播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是:(1)直播稻不同环节各用工方式下单产存在明显差异。耕整方式及其用工、收获方式及其用工对直播稻单产影响较大。(2)直播稻的经济效益是较高的,对比其他插秧方式亩均利润,直播稻比抛秧稻高26.52元,比人工插秧稻高130.59元。(3)影响农户采用直播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户主年龄小、非村干部身份及具有冒险精神的农户倾向于采用抛秧/插秧方式;而务农人数少、女性劳动占比多、非农工资率高的家庭倾向于选择劳动强度低、用工量少的直播方式;中稻生长光温均衡,不易受春寒和秋旱气候影响,稻农倾向于种植直播稻;而若当地请工或请机械较为容易,稻农可用人工或机械替代自家工,倾向于采用抛秧或插秧。从地块特征看,稻农对直播/抛秧和直播/插秧的选择影响因素并不完全相同,相对于抛秧,丘陵水田、离家步行距离远及灌溉条件差、冷浸田的地块,由于地块条件较差,为降低成本,稻农倾向于采用省工和劳动强度低的直播方式;而相对于插秧,影响稻农直播的因素主要是交通条件和灌溉条件,其他因素影响并不显着。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农业政策,提高水稻收购价格和完善水稻补贴政策;还应加快研究水稻直播技术,完善水稻种植体系,使直播成为水稻传统种植方式的有力补充;完善直播稻育种技术,建立多样化和多方面适应的育种目标,推出更多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高产直播稻种。
赵柳霖[7](2017)在《乘坐式水田中耕除草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稻田生态系统中,杂草与水稻争夺生长空间、肥料养分、光照、热等资源,是造成水稻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地防控稻田草害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施用化学除草剂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稻田杂草防治方式,然而大量、高频率的施药会造成杂草抗药性、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问题。近年来,机械除草作为一种无化学污染、环境友好的除草方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水田中耕除草机按行走方式可分为步进式与乘坐式两种。其中乘坐式水田中耕除草机比步进式水田中耕除草机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但同时存在着结构复杂,田间作业伤苗率高等问题。为此本文研制了结构简单、具有自动避苗功能的乘坐式水田中耕除草机,并分别对整机和关键除草部件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构设计和田间试验,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水稻机插秧的苗带分布特点和机械除草技术要求,设计了与高速插秧机配套作业的乘坐式水田中耕除草机的整机机构,并采用虚拟样机和液压传动技术研制了具有自动避苗功能的组合机架。根据机插秧苗带6行为一组的特点,设计了乘坐式水田中耕除草机的整机结构,该机由12kW水田拖拉机提供动力,主要包括避苗对行组合机架、仿形机构和关键除草部件。根据初始横向滑移机架的动力需求,设计了液力调节的初始横向滑移机架;根据实时角度纠偏调节实时性的要求,设计实时角度纠偏机架,研制出具有自动避苗与对行苗功能的组合机架,并分析了组合机架调节对液压系统的动力学需求,完成了乘坐式水田除草机液压系统的设计。(2)根据水田杂草的生长和力学特性以及水田土壤的力学特点,设计了螺旋刀齿式除草轮;采用有限元流固耦合仿真分析方法优化了刀齿结构,并进行了不同刀齿宽度除草轮的除草性能田间对比试验,优化得到刀齿的最佳参数。分析水稻田主要杂草的生长特性和力学特性,确定了中耕除草的最佳时期;根据水田土壤的力学特征,研制了与土壤作用能力较强的螺旋刀齿,确定了除草轮的结构和尺寸。进行了除草轮运动轨迹分析,得到了理论不漏除的刀齿宽度与除草轮入土深度。采用有限元流固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对不同齿宽除草轮的作业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显示:除草轮作业时的阻力和对土壤的扰动能力均随齿宽增加而增大;当刀齿宽度≥30mm时,不同齿宽除草轮对土壤的扰动能力差异不显着。采用不同齿宽的除草轮进行田间除草性能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除草率随齿宽的增加而上升,当刀齿宽度≥30mm时,除草率大于85%。综合除草轮的阻力与对土壤的扰动能力优化刀齿的尺寸为200mm×30mm。(3)系统地进行了乘坐式水田中耕除草机的田间工作性能试验,分析了影响其工作性能的影响因素,得到较优组合;对比了机械除草与化学除草的产量差异,试验表明,在试验区内机械除草平均产量高于化学除草。采用全因子试验法以机具行驶速度、除草轮入土深度为试验因素,以机具的除草率与伤苗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乘坐式水田中耕除草机的田间除草性能试验。通过极差分析比较不同因素水平下的除草率和伤苗率得到了两组较优组合,分别为机具前进速度为0.6m/s,除草轮入土深度为6cm,此时除草率为87.2%,伤苗率为0%;机具前进速度为0.6m/s,除草轮入土深度为9cm,此时除草率为92.0%,伤苗率为4.3%。在机具不同行驶速度和除草深度条件下,整机平均除草率为82%,平均伤苗率为4.8%,同时测得该机作业效率为0.2hm2/h0.6hm2/h,满足水稻田中耕除草作业质量与工作效率的要求。进行了不同杂草控制模式的产量对比试验,得到结论:在试验区域内机械除草平均产量高于化学除草。机械除草对稻苗有一定的损伤,但是机械除草具有中耕作用,可促进稻苗有效分蘖,进而提高产量。
林剑明[8](2017)在《基于小型底盘的气力抛秧机改进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机械抛秧技术有利于提高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气力有序抛秧技术是一种不伤根、不伤苗的机械抛秧技术。目前气力有序抛秧技术已研发有五代样机,第五代为四轮驱动气力有序高速抛秧机,工作速度能达1.0m/s,是最具备推广可能的抛秧机。本文围绕四轮驱动气力有序高速抛秧机作深入研究,对洋马VP6G乘坐式水稻高速插秧机的水田行走底盘进行改装,设计制造第六台样机。具体内容如下:1)对改造底盘采集数据,完成了带传动设计、副变速箱与工作装置之间的传动设计、秧架位置设计等相关工作。根据气力有序抛秧特性,测出副变速箱与底盘行走距离关系和发动机的转速;设计副变速箱到工作装置之间的传动方案为联轴器-锥齿轮传动-链传动,并且通过理论计算完成了链传动设计、锥齿轮传动选型、万向节选型;设计发动机到空压机之间的传动方案为二级带传动,并且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v带的型号,中心距等相关数据;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分析了续秧手续盘过程中的动作,提出将秧架设置在续秧手位置两侧的有利于减轻续秧手工作强度方案;绘制整机设计图。2)理论计算结合Adams仿真软件对带传动离合机构进行设计。发动机到空压机的第一级传动中设计有离合机构,对张紧轮、主动轮、从动轮的相对位置建立简化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出由“离”状态转换成“合”状态时,张紧轮至少转动32°;利用Adams分析仿真离合机构中脚踏杆与钩子之间的运动关系,直接在Adams中对钩子的外形以及脚踏杆与钩子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修改,最终得出理想的设计参数;通过Adams仿真结果结合理论计算,确认人操作离合机构时的脚踏力在合理范围。3)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工作装置安装架、小支架、续秧托盘进行了力学分析。在安装架的静力学分析中得出危险截面在安装架与底盘销连接处,提出将此处的材料由原本40×40×3的方管更换为40×40×4的方管;对安装架进行了模态分析,从分析结果得安装架避开了共振频率,结构安全可靠;对小支架分析了离合机构安装轴处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分析了小支架的固有频率,得出小支架设计合理的结果;对续秧托盘进行了强度刚度校核,并分析了其模态,第一和第二阶固有频率与主要振动源振动频率相近,而且对应振型主要为托盘与秧盘接触面的振动,有利于降低托盘与秧盘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系数。4)对本研究样机进行了行走速度、气压平衡点等测试,对秧架后置的续秧动作分析;在国际性的会议上公开演示气力有序抛秧,为气力有序抛秧技术推广作了贡献。本研究样机工作状态下陆地行驶速度能达1.13m/s,在此工作速度的情况下,气罐的气压稳定在0.5MPa,空压机转速在设计转速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续秧手只需“侧身,取秧盘,喂入秧盘”三个动作就可以完成一次续盘,整个过程中不需要离开椅子上;在国际性会议上进行了气力有序抛秧演示,在9个国家450名代表前展示本研究的样机,并与在场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交流。
田春英[9](2017)在《水稻宽窄行插秧机主要工作部件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水稻种植模式包括移栽和直播两种,直播又分为水直播与旱直播。移栽仍是目前水稻种植主要模式,分为插秧、抛秧和摆秧。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先后定型了人力水稻插秧机和机动水稻插秧机以来,水稻插秧机均采取等行距栽插方式。随着农艺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基于高光效种植技术的水稻宽窄行栽插方式得到了农学与农机科技人员的高度重视,宽窄行种植方式提高了水稻通风透光性能,增强了光合作用,具有显着的抗病虫害、抗倒伏和增产效果。我国已研制出斜插式宽窄行水稻插秧机,但斜插式分插机构使秧爪在倾斜面内回转取秧和插秧,秧苗倾斜插入池田,增加了倒伏与漂秧率。本文基于现有水稻宽窄行插秧机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直插式宽窄行插秧机的设计方案,按照水稻宽窄行插秧的农艺技术要求,分别对插植臂驱动轴、移秧机构螺旋轴进行相应的改进设计,从而实现水稻秧苗垂直面内的精准取秧和栽插。直插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的改进设计原理比斜插式分插机构更简单,仅加长了插植臂驱动轴,通过对其进行强度和刚度的校核分析,表明仅加长插植臂驱动轴长度的改进方案正确可行。但直插式宽窄行分插机构需要改变移箱机构运动轨迹,按宽窄行行距要求改变了取秧口位置,并对移箱机构中螺旋轴的参数进行了改进设计,对其进行三维建模,从运动学与动力学角度对螺旋轴做出分析,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高速插秧机移箱机构的工作性能进行动力学仿真和刚柔耦合情况下的运动学仿真分析,得出影响移箱机构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插植臂驱动轴的强度和刚度满足秧爪取秧与插秧作业要求。移箱机构中的螺旋轴改进后得出螺旋升角为18.630,螺旋轴外径为22mm,内径为16mm,通过对改进后螺旋轴模态分析,螺旋轴工作时不会发生共振。移箱机构在ADAMS中进行刚柔耦合仿真与测试得出,在添加缓冲弹簧后,螺旋轴在回转部分受到的冲击力得到改善。通过建立直插式宽窄行插秧机三维模型,并导入adams中进行秧爪运动轨迹仿真分析,得到的模型轨迹秧针端点E在取秧点的横向(x方向)速度较小,纵向(y方向)速度较大,有利于取秧;秧苗在X、Y方向的位移量比较均匀。本文对传统等行距水稻插秧机、斜插式宽窄行水稻插秧机和直插式宽窄行水稻插秧机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直插式宽窄行水稻插秧机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邵子彬[10](2017)在《机插水稻前氮中移对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试验于2014-2015年在扬州大学校外试验基地泰州市姜堰区河横村进行。以常规稻品种武运粳24号、南粳9108和粳型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2640为试验材料;通过施氮量及其运筹设计5种施肥模式。其中A1为对照(基肥:蘖肥:N-n期肥:倒4叶促花肥:倒2叶保花肥=120:90:0:60:30,300Nkg/hm2),B1(60:0:90:90:60,300Nkg/hm2)、C1(0:0:120:120:60,300Nkg/hm2)、B2(60:0:90:90:0,240Nkg/hm2)、C2(0:0:90:90:60,240Nkg/hm2);在模拟毯苗机插条件下系统研究不同前氮中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及对氮素吸收利用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寻求机插稻高效施氮新模式。主要结果如下:1.前氮中移对机插稻具有增产的效果,具体表现在茎蘖数和每穗粒数上。全氮处理(300Nkg/hm2)下,甬优2640和南粳9108产量最高的是B1,武运粳24号则是C1,两者产量优势都是由于较高的茎蘖数造成的,因而总颖花量表现也最好;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群体生长率表现与产量一致。减氮处理(240Nkg/hm2)下产量均为B2>C2,其产量构成因素中茎蘖数差异显着,同时每穗粒数高于C2,所以最终产量和总颖花量更高;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群体生长率表现为B2>C2。因此,全氮处理下不同前氮中移产量表现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区别,减氮处理下产量不同品种间表现都是B2处理更好。2.前氮中移能够促进机插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全氮处理下各时期的含氮率均为B1、C1>A1,其中,成熟阶段含氮率表现一致,最高都是B1;抽穗和成熟阶段的吸氮量均是B1最高,C1次之;甬优2640和南粳9108 B1处理下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最高,武运粳24号表现最好的是C1。减氮处理下B2各时期的含氮率和吸氮量更高;各品种下B2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更高。前氮中移处理拔节前和抽穗至成熟阶段的氮素吸收量要显着高于对照处理。3.前氮中移未影响机插水稻的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方面,前氮中移处理下的甬优2640直链淀粉含量略有提高,常规稻则相反。营养品质上,前氮中移处理下各品种稻米蛋白质含量均有所提高。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呈现A1>(B1、B2)>(C1、C2)的结果,表明前氮中移会降低稻米的外观品质。其中,甬优2640各处理下外观品质差异不显着,常规稻则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特别是C1和C2处理下的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很高,外观品质较差。甬优2640和武运粳24号B2处理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最高;消减值表现为(B1、B2)>(C1、C2)>A1;南粳9108各项指标规律性不明显,处理间差异较小。
二、广西65—2型插秧机的调整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65—2型插秧机的调整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直播机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水稻直播机和排种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稻直播机的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外排种器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第2章 排种器设计计算与参数确定 |
2.1 排种器的结构确定 |
2.2 型孔轮式排种器的设计及参数确定 |
2.3 轴向播量调节器设计 |
2.4 排种器工作过程分析 |
2.4.1 水稻充种过程分析 |
2.4.2 种子投种阶段受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稻直播机仿形系统设计 |
3.1 仿形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3.2 仿形系统参数计算 |
3.2.1 液压元件主要参数计算 |
3.2.2 液压缸活塞杆直径 d 和稳定性校核 |
3.3 仿形滑阀主要参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排种器及液压仿形系统仿真分析 |
4.1 EDEM介绍 |
4.2 排种器的EDEM仿真 |
4.2.1 排种器模型与水稻种子模型的创建 |
4.2.2 仿真参数设置及计算 |
4.2.3 排种性能仿真试验 |
4.2.4 仿真结果分析 |
4.3 液压仿形系统仿真 |
4.3.1 仿真模型建立 |
4.3.2 仿真参数设置 |
4.3.3 液压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排种器及仿形系统试验分析 |
5.1 评价指标 |
5.1.1 试验条件 |
5.1.2 台架试验及场地实验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2.1 种子破损率 |
5.2.2 穴距一致性 |
5.3 液压仿形系统试验 |
5.3.1 试验准备 |
5.3.2 评价指标 |
5.3.3 试验设置与方法 |
5.3.4 仿形试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2BD-6型手扶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稻直播排种器研究现状 |
1.2.2 水稻直播机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节 |
2 播量无级可调型孔式排种器的结构设计 |
2.1 排种器播量调节范围的确定 |
2.2 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1 总体结构 |
2.2.2 工作原理 |
2.3 播量无级可调型孔式排种轮设计 |
2.3.1 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
2.3.2 型孔数量 |
2.3.3 凸轮顶杆机构 |
2.4 限流板高度 |
2.5 护种装置 |
2.6 清种高度调节装置 |
2.7 卸种装置 |
2.8 排种导流板 |
2.9 传动系统 |
2.10 本章小结 |
3 播量无级可调型孔式排种器排种性能试验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指标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转速条件下型孔深度对播种均匀性的影响 |
3.2.2 各因素对排种性能影响显着性分析 |
3.2.3 播量模型建立 |
3.3 本章小节 |
4 整机设计与田间试验 |
4.1 技术要求 |
4.2 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4.2.1 整机结构 |
4.2.2 工作原理 |
4.2.3 主要设计参数 |
4.3 机架设计 |
4.3.1 主支撑架 |
4.3.2 排种器挂接装置 |
4.4 触土部件设计 |
4.4.1 开沟起垄装置 |
4.4.3 入土角度调节装置 |
4.4.4 高程仿形装置 |
4.5 动力传动系统设计 |
4.5.1 减速比的确定 |
4.5.2 传动系统的设计 |
4.6 田间试验 |
4.6.1 排种器播量田间验证试验 |
4.6.2 生产试验 |
4.6.3 示范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附件1:试验品种各播量区间合格率 |
附件2:播量密度分布直方图 |
附件3:测产报告 |
附件4:计算程序 |
(3)中国对越南农业技术援助初探(1950—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对越农业技术援助的历史背景和途径 |
二、中国对越农业技术援助的方式和主要内容 |
(一) 接受越南农业留学生和实习生 |
1. 接受越南农科留学生 |
2. 代越南培训农业实习生 |
(二) 派遣援越专家和越方来华考察 |
1. 中国派遣专家赴越帮助工作 |
2. 越南农业科技代表团来华考察 |
(三) 中国援越成套农业项目建设 |
1. 中央部委计划援助成套项目建设 |
2. 地方“对口援助”成套项目建设 |
三、中国对越农业技术援助的主要特点和成效 |
(一) 对越农业技术援助规模大要求高 |
(二) 援越农业项目技术新克服困难多 |
(三) 援助成效显着获越方高度认可 |
(4)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11.1 主要结论 |
11.2 政策建议 |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水稻插秧机异形齿轮行星轮系高速分插机构设计及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类型及分插机理 |
1.2.1 传统分插机构 |
1.2.2 高速分插机构 |
1.3 国内外高速分插机构设计方法 |
1.3.1 理论建模设计方法 |
1.3.2 轨迹反求设计法 |
1.4 国内外高速分插机构运动分析与参数优化技术 |
1.4.1 高速分插机构运动学分析技术 |
1.4.2 高速分插机构动力学分析技术 |
1.4.3 高速分插机构参数优化技术 |
1.5 异形齿轮行星轮系高速分插机构关键技术 |
1.6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2 变转速三插臂高速分插机构方案设计 |
2.1 高速分插机构设计要求及结构特性分析 |
2.1.1 高速分插机构设计要求 |
2.1.2 分插机构拓扑结构分析 |
2.1.3 高速分插机构一般化 |
2.1.4 高速分插机构设计要求与约束 |
2.2 高速分插机构特定化 |
2.2.1 行星轮系高速分插机构 |
2.2.2 差速轮系高速分插机构 |
2.3 变转速三插臂分插机构方案设计与原理分析 |
2.3.1 变转速三插臂分插机构结构 |
2.3.2 变转速三插臂分插机构运动模型 |
2.4 变转速三插臂分插机构参数分析 |
2.4.1 插植臂个数对分插机构特性影响 |
2.4.2 变转速旋转对分插机构特性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异形齿轮节曲线的分插机构参数设计 |
3.1 异形齿轮行星轮系传动关系 |
3.1.1 椭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比计算 |
3.1.2 椭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关系分析 |
3.2 异形齿轮行星轮系分插机构参数分析 |
3.2.1 已知椭圆齿轮相位角设计分插机构参数 |
3.2.2 秧爪尖通过已知坐标点设计分插机构参数 |
3.3 秧爪运动干涉 |
3.3.1 秧爪运动干涉分析 |
3.3.2 秧爪动态干涉检测 |
3.4 高速分插机构运动学分析软件编制 |
3.4.1 高速分插机构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
3.4.2 混合编程与程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异形齿轮行星轮系高速分插机构参数优化 |
4.1 行星轮系分插机构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案 |
4.1.1 分插机构参数优化方案 |
4.1.2 分插机构参数优化条件 |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高速分插机构参数寻优 |
4.2.1 MATLAB遗传算法工具 |
4.2.2 高速分插机构优化目标 |
4.2.3 遗传算法参数寻优 |
4.3 基于虚拟响应面的高速分插机构参数优化方法 |
4.3.1 虚拟响应面分析优化原理及方案 |
4.3.2 虚拟响应面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3 分插机构参数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秧爪轨迹的异形齿轮行星轮系分插机构设计 |
5.1 异形齿轮行星轮系分插机构秧爪轨迹建立 |
5.1.1 秧爪尖静态轨迹构建 |
5.1.2 秧爪尖静态轨迹数学描述 |
5.2 异形齿轮行星轮系分插机构结构参数设计 |
5.2.1 回转半径和插植臂参数 |
5.2.2 太阳轮与行星轮间转动关系 |
5.3 异形齿轮行星轮系传动比计算 |
5.3.1 行星轮系传动关系 |
5.3.2 异形齿轮行星轮系间传动比求解 |
5.3.3 异形齿轮轮系间传动比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6 异形齿轮行星轮系分插机构轨迹验证与仿真 |
6.1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高速分插机构仿真技术方案设计 |
6.1.1 虚拟样机技术概述 |
6.1.2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高速分插机构轨迹验证方案 |
6.2 基于ADAMS的分插机构参数快速验证 |
6.2.1 高速分插机构仿真模型建立 |
6.2.2 仿真参数设置 |
6.2.3 仿真结果求解 |
6.3 异形齿轮三插臂分插机构三维建模 |
6.3.1 异形齿轮三维建模 |
6.3.2 三插臂分插机构关键零部件三维建模 |
6.4 基于ADAMS的分插机构运动仿真 |
6.4.1 模型导入与约束关系添加 |
6.4.2 分插机构虚拟仿真与分析 |
6.4.3 三插臂分插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异形齿轮行星轮系分插机构动力学分析与测试 |
7.1 三插臂分插机构箱体模态分析 |
7.1.1 三插臂分插机构箱体模型建立 |
7.1.2 三插臂分插机构箱体模态分析 |
7.2 异形齿轮行星轮系齿轮接触分析 |
7.2.1 异形齿轮接触受力理论分析 |
7.2.2 基于有限元的异形齿轮运动受力分析 |
7.3 插秧机试验平台及三插臂分插机构基本参数测试 |
7.3.1 三插臂分插机构试验平台 |
7.3.2 分插机构基本参数测定 |
7.4 基于高速摄影的分插机构运动分析试验 |
7.4.1 试验设备及步骤 |
7.4.2 运动学参数测试结果及分析比较 |
7.5 本章小结 |
8 变转速异形齿轮行星轮系高速三插臂分插机构性能试验 |
8.1 试验条件和测试方法 |
8.1.1 试验条件 |
8.1.2 试验机具 |
8.1.3 测试方法 |
8.1.4 试验方案 |
8.2 秧苗切块质量对比试验 |
8.2.1 常规二插臂高速分插机构切块取苗试验 |
8.2.2 变转速三插臂高速分插机构切块取苗试验 |
8.2.3 变转速三插臂和对照二插臂切块取苗质量对比分析 |
8.3 团间栽植质量对比试验 |
8.3.1 田间对比试验结果 |
8.3.2 栽植质量对比分析 |
8.4 变转速三插臂分插机构栽植质量试验 |
8.4.1 正交试验方案 |
8.4.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8.5 秧苗分蘖及产量对比 |
8.6 本章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9.3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中国南方直播稻经济效益评价及农户采用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
2.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1 概念界定 |
2.1.2 水稻种植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
2.2 已有研究 |
2.2.1 关于水稻直播的技术演进与发展状况 |
2.2.2 关于直播稻的经济效益评价 |
2.2.3 关于直播稻采用的影响因素 |
2.2.4 简要的评述 |
3 直播稻发展状况 |
3.1 中国南方水稻产区直播稻发展状况 |
3.1.1 2008 年和2014年水稻直播面积概况 |
3.1.2 2011-2014 年水稻直播面积与单产变化 |
3.2 调查区域稻农情况 |
3.2.1 样本农户整体情况 |
3.2.2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 |
3.2.3 样本村农户承包耕地情况 |
3.2.4 样本村农户的水田经营地情况 |
3.3 调查区域直播稻发展基本状况 |
3.3.1 调查样本村农户直播稻的基本情况 |
3.3.2 调查样本村农户插秧方式采用情况 |
4 稻农典型地块直播稻经济效益评价 |
4.1 直播稻各环节的用工方式及单产 |
4.1.1 播种用工方式及单产 |
4.1.2 其他各环节用工方式及单产 |
4.2 不同插秧方式投入产出分析 |
4.2.1 各环节与物质投入比较分析 |
4.2.2 产出比较分析 |
4.3 不同插秧方式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4.4 小结 |
5 稻农采用直播稻影响因素分析 |
5.1 农户采用直播稻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
5.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立 |
5.2.1 变量定义 |
5.2.2 研究假说 |
5.2.3 实证分析模型 |
5.3 农户插秧方式选择模型结果分析 |
5.3.1 直播/抛秧方式选择模型估计 |
5.3.2 直播/插秧方式选择模型估计 |
5.3.3 小结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乘坐式水田中耕除草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水田中耕除草机械研究现状 |
1.3 水田中耕除草机械的总结分析 |
1.4 研究内容 |
2 乘坐式水田中耕除草机整机结构设计 |
2.1 乘坐式水田中耕除草机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 乘坐式水田中耕除草机机架设计 |
2.2.1 避苗对行组合机架总体设计 |
2.2.2 初始横向滑移机架设计 |
2.2.3 实时角度纠偏机架设计 |
2.3 液压系统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除草部件的研制 |
3.1 水田杂草生长特性 |
3.2 水田杂草力学特性 |
3.3 除草轮设计 |
3.3.1 除草轮结构设计 |
3.3.2 除草轮运动轨迹分析 |
3.3.3 除草轮与水田土壤相互作用仿真分析 |
3.4 除草部件田间试验 |
3.4.1 试验条件与指标设定 |
3.4.2 试验方法 |
3.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除草轮仿形装置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乘坐式水田中耕除草机田间性能试验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3 田间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下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基于小型底盘的气力抛秧机改进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目的和意义 |
1.2 水稻抛栽技术发展概况 |
1.3 气力有序抛秧机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目的 |
1.4.2 本文研究内容 |
1.4.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整机方案设计 |
2.1 水田行走底盘分析 |
2.2 设计所需的相关参数 |
2.2.1 发动机转速 |
2.2.2 空压机相关参数 |
2.2.3 副变速箱与底盘行走距离关系 |
2.3 发动机与空压机之间的传动设计 |
2.3.1 确定空压机安装位置 |
2.3.2 带传动设计计算 |
2.4 副变速箱与抛秧工作装置之间的传动设计 |
2.5 秧架位置设计 |
2.6 整机设计总图 |
2.7 本章小结 |
3 带传动挂钩式离合机构设计及其仿真分析 |
3.1 张紧轮的大小及其行程设计 |
3.2 扭簧以及拉簧的选择 |
3.3 基于Adams的离合机构主要部件设计 |
3.3.1 Adams介绍 |
3.3.2 模型建立 |
3.3.3 仿真结果以及部分数据分析 |
3.4 校核v带受到最大拉力以及最小脚踏力 |
3.5 带传动离合机构整体效果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4 关键部位的力学分析 |
4.1 ANSYS介绍 |
4.2 工作装置安装架仿真分析 |
4.2.1 安装架静力学分析 |
4.2.2 安装架模态分析 |
4.3 小支架受力分析 |
4.3.1 小支架静力学分析 |
4.3.2 小支架模态分析 |
4.4 输秧托盘分析 |
4.4.1 输秧托盘静力学分析 |
4.4.2 输秧托盘模态分析 |
4.4.3 振动对摩擦系数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整机性能测试以及农业推广 |
5.1 抛秧机性能测试 |
5.1.1 抛秧机的行走速度测试 |
5.1.2 空压机转速与气压平衡点 |
5.1.3 秧架后置效果 |
5.1.4 抛秧株距测量 |
5.2 农业推广相关工作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工作与成果 |
附录B 副变速箱转动圈数n_b和底盘行走路程s的关系 |
附录C 应变值与时间关系 |
附录D 株距统计表 |
(9)水稻宽窄行插秧机主要工作部件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水稻宽窄行插秧机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原理与设计 |
2.1 水稻宽窄行插秧机的结构组成 |
2.2 等行距与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
2.3 分插机构的工作原理 |
2.4 插植臂驱动轴的理论分析与改进 |
2.5 Solidworks 对插植臂驱动轴进行结构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宽窄行插秧机移秧箱机构原理与设计 |
3.1 移秧箱的机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
3.2 移箱机构的理论分析 |
3.3 螺旋轴的设计 |
3.4 滑套、滑块的设计 |
3.5 螺旋轴三维建模 |
3.6 螺旋轴结构模态分析 |
3.7 螺旋轴的影响因素 |
3.8 转子的影响因素 |
3.9 滑套的影响因素 |
3.10 ADAMS虚拟模型的建立与刚柔耦合仿真与测试 |
3.11 缓冲弹簧的添加 |
3.12 缓冲模型仿真与测试 |
3.13 仿真结果比较 |
3.14 秧箱改进、建模与静态测试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插秧机总体建模与仿真 |
4.1 Pro/E建模 |
4.2 ADAMS运动学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插秧机田间对比试验 |
5.1 田间试验条件 |
5.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机插水稻前氮中移对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2 机插稻的相关研究进展 |
2.1 机插稻的发展 |
2.2 江苏地区机插稻的现状 |
3 机插稻氮肥运筹的相关研究进展 |
3.1 国外氮肥运筹方式 |
3.2 国内氮肥运筹方式 |
3.3 日本桥川潮“基肥无氮”施肥法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5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机插水稻前氮中移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地气象与土质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 |
1.5 相关参数计算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构成因素 |
2.2 茎蘖数、成穗率及茎蘖动态 |
2.3 干物质阶段积累量及比例 |
2.4 叶面积指数及SPAD值 |
2.5 群体生长率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机插水稻前氮中移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插水稻前氮中移对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的影响 |
2.2 机插水稻前氮中移对氮素阶段吸收量及积累比例的影响 |
2.3 机插水稻前氮中移对氮素阶段吸收速率的影响 |
2.4 前氮中移对氮素利用效率和百公斤籽粒需氮量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两种施氮量条件下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机插水稻前氮中移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插水稻前氮中移对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
2.2 机插水稻前氮中移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机插水稻前氮中移对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
3.2 机插水稻前氮中移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机插水稻前氮中移对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
1.2 机插水稻前氮中移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3 机插水稻前氮中移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4 前氮中移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
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四、广西65—2型插秧机的调整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直播机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D]. 陆伟安.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2]2BD-6型手扶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设计与试验[D]. 涂团鹏.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3]中国对越南农业技术援助初探(1950—1978)[J]. 宋超,许婧. 中国农史, 2018(04)
- [4]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5]水稻插秧机异形齿轮行星轮系高速分插机构设计及优化技术研究[D]. 张敏.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6]中国南方直播稻经济效益评价及农户采用影响因素分析[D]. 陈春桦.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乘坐式水田中耕除草机关键技术研究[D]. 赵柳霖.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基于小型底盘的气力抛秧机改进与研究[D]. 林剑明.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水稻宽窄行插秧机主要工作部件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D]. 田春英.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10]机插水稻前氮中移对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影响[D]. 邵子彬. 扬州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