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甜瓜西瓜遗传基因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真,田佳星,张国裕,张帆,贾长才[1](2021)在《“十三五”我国南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我国在南瓜遗传育种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应用基础研究快速发展,分子育种技术在南瓜育种中的应用愈加普遍,培育出一批优质多抗的南瓜新品种。本文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南瓜的应用基础研究、育种技术研究、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讨论分析了在南瓜遗传育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何永林[2](2021)在《假茄科雷尔氏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以及南瓜响应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青枯菌复合种(Ralstonia solanacearum species complex,RSSC)具有丰富的寄主多样性,其中假茄科雷尔氏菌(R.pseudosolanacearum)分布范围最广,引起的植物青枯病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葫芦科作物青枯病在我国少数区域有逐步发生严重的趋势,但关于不同寄主来源青枯菌菌株对葫芦科植物及其他科植物的致病性情况不清楚,葫芦科植物抵抗不同致病性菌株侵染的机理尚不明确,难以制定有效的防治葫芦科作物青枯病的措施。为此,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工作已明确南瓜、丝瓜和苦瓜等葫芦科作物均可发生青枯病的基础上,以22株不同寄主来源的假茄科雷尔氏菌菌株为研究材料,测定其对南瓜、丝瓜和苦瓜的致病性,并鉴定其生理小种类型,从中筛选出对南瓜具有致病性差异的菌株,对接种后南瓜植株防御相关的生理生化性状以及转录组和代谢组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南瓜对不同致病性菌株侵染的抗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不同寄主来源的22株菌株对南瓜、丝瓜和苦瓜的致病性结果发现,源自葫芦科的菌株(Cq01、Bg07、Tg03)以及四季豆的菌株(Kb01)对这三种瓜具有强致病力,源自烟草、花生和辣椒上的5株菌株具有弱致病力,但大部分源自非葫芦科的菌株对三种瓜无致病性。以青枯菌模式菌株GMI1000(生理小种1号)灌根接种8种植物为参照,测定16株代表菌株的生理小种,发现这些菌株均为生理小种1号。采用伤根灌菌和注射菌液的方法将5株菌株不同浓度的菌液接种到南瓜植株上,筛选出对南瓜具有强致病力的菌株Cq01和无致病性菌株GMI1000;两者接种南瓜1 d后,南瓜根系内部均检测到病菌;南瓜接种Cq01菌株5 d的植株发病率为30.56%,接种7 d后的植株发病率高达77.78%,而接种GMI1000菌株的南瓜植株一直未发病。2、Cq01和GMI1000菌株均能诱发南瓜产生活性氧和过敏性坏死反应,前者诱导程度更为强烈;Cq01菌株在侵染早期到发病中期均能显着提高南瓜植株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酶活性,并能促进丙二醛(MAD)产生;GMI1000菌株也能显着增强南瓜植株的POD活性,但显着低于Cq01处理;GMI1000菌株只能在侵染早期增强南瓜植株的PAL、SOD和PPO的活性,不能促进MAD的产生。结果表明,南瓜接种病原菌后,植株体内的PAL、POD、SOD和PPO酶活性以及MAD含量与接种病菌的毒力强弱有关。3、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分析结果发现,Cq01菌株接种的南瓜植株有146个差异基因,上调110个。差异基因的GO注释主要富集在乙烯激活信号通路、茉莉酸介导的信号通路、细菌防御反应、水杨酸响应和果胶分解代谢过程等方面;KEGG注释主要富集在与植物细胞壁降解相关的果胶裂解酶,与信号转导相关的钙结合蛋白和乙烯反应转录因子,与抗病相关的RPM1互作蛋白4、MYB转录因子和EREBP转录因子以及与氨基酸合成相关的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GMI100菌株接种的南瓜植株有53个差异基因,上调49个。差异基因的GO注释主要富集在硝酸盐同化、寡肽运输、硝酸盐转运和植物型细胞壁组织等方面;KEGG注释主要富集在病程蛋白相关蛋白,与苯丙烷生物合成相关的肉桂醇脱氢酶和β-葡萄糖苷酶,与抗氧化相关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谷胱甘肽,与能量代谢相关的果糖-1,6-二磷酸酶,与氮素代谢相关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转运体等。分别选取Cq01和GMI1000与寄主互作途径的8个基因进行q RT-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4、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析结果发现,接种Cq01菌株的南瓜植株有3个上调差异代谢物(鸟氨酸、苏糖酸和D-赤酮酸内酯);接种GMI1000菌株的南瓜植株有3个差异代谢物,上调1个(葡萄糖酸),下调2个(1,3-丙二胺和棉子糖)。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南瓜响应Cq01菌株侵染的最密切的代谢途径是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南瓜响应GMI1000菌株侵染最密切的代谢途径是戊糖磷酸途径。综上所述,源自葫芦科的菌株和少数非葫芦科的菌株对瓜类作物具有致病性,而大部分源自非葫芦科的菌株则表现无致病性;Cq01菌株侵染南瓜植株诱导防御相关的生理生化反应比GMI1000菌株侵染南瓜诱导的反应更为强烈;据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结果推测,南瓜受到Cq01菌株侵染后,植株体内经过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产生对植株自身有毒性作用的鸟氨酸代谢物,降低植株对青枯病的抗性,从而导致植株发病。GMI1000菌株可诱导南瓜植株体内增强戊糖磷酸途径产生抗病物质,抑制病菌在植株体内扩展,使植株免受病菌为害。
许昕阳,沈佳,张跃建,李国景,牛晓伟,寿伟松[3](2021)在《甜瓜幼果果皮颜色基因GR的精细定位》文中指出【目的】探究甜瓜幼果果皮颜色性状的遗传规律,精细定位目标性状基因GR,加深对甜瓜发育过程中果皮颜色转变的认知,为开展甜瓜果皮颜色的分子设计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幼果深绿皮的薄皮甜瓜纯系‘MR-1’和幼果浅绿皮的厚皮甜瓜纯系‘LGR’为亲本,构建F1正反交群体;以及利用F1与浅绿皮亲本‘LGR’杂交构建BC1F1回交群体,对甜瓜幼果果皮颜色基因GR(Green Rind)进行遗传分析。选取BC1F1群体中深绿皮和浅绿皮单株各20株,混池其DNA进行BSA-seq以获取GR初定位区间。基于‘MR-1’和‘LGR’两亲本的重测序数据,开发初定位区段内特异性较好的分子标记,鉴定筛选扩大群体(BC1F1和F2)中的重组交换单株,验证和缩小定位区间,实现GR精细定位。将两亲本定位区段内注释基因的编码区进行测序以确定候选基因和关键变异位点。通过调查BC1F1回交群体中幼果果皮颜色和成熟果果皮颜色,利用相关性分析探究果皮颜色转变在甜瓜发育过程中的内在联系。【结果】通过分析F1群体果皮颜色发现所有F1单株幼果都表现为深绿皮。另外,BC1F1群体单株幼果果皮颜色会发生分离,其中深绿皮单株数﹕浅绿皮单株数约等于1﹕1,以及F2群体中深绿皮植株与浅绿皮植株的分离比为3﹕1。这些分离比都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表明幼果果皮颜色是受单个核基因GR控制的质量性状,并且深绿对浅绿为显性。通过BSA-seq分析将基因初步定位于4号染色体长臂,物理距离为1.8 Mb的范围内。利用开发的分子标记在扩大的定位群体中共筛选到24个重组交换单株。经过后代基因型和表型验证,最终将GR精细定位在标记4-102和4-81之间约17.7 kb的范围内,区段内共包含4个注释基因。经测序分析发现一个编码GLKs类转录因子CmAPRR2的基因MELO3C003375在亲本‘MR-1’和‘LGR’中存在多处变异,其中有3处发生了同义突变,1处错义突变和1处无义突变。无义突变出现在MELO3C003375的编码区第856位碱基处(由G变成T),导致亲本‘LGR’中蛋白翻译提前终止,其Myb-DNA结合结构域大部分缺失,推测基因MELO3C003375(CmAPRR2)即为影响甜瓜幼果果皮颜色的基因,而第856位的单碱基替换造成的无义突变即为关键变异位点。此外,BC1F1回交群体单株的表型调查结果显示幼果与成熟果的果皮颜色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结论】甜瓜幼果果皮颜色(深绿/浅绿)性状为质量性状,受单个核基因GR控制。通过遗传定位手段推断MELO3C003375(CmAPRR2)为最有可能影响甜瓜幼果果皮颜色的候选基因。
刘争[4](2020)在《西瓜绿色果肉主效基因的QTL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西瓜(Citrullus lanantus)作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全国各地广泛栽培,西瓜味美清爽,富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人们夏天降热补水的重要水果型蔬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瓜果品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西瓜常见的果肉颜色为红色,特殊果肉颜色西瓜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绿色果肉西瓜在市场上很少见。研究发现绿肉西瓜主要积累了叶绿素,叶绿素已被证明具有抗氧化和抗突变活性,并具有调节异生物代谢酶和诱导凋亡事件的作用。所以开展绿色果肉西瓜相关研究,对于改良西瓜种质资源、丰富西瓜果肉颜色及营养价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绿色果肉西瓜ZXG01555为母本,浅黄色果肉西瓜COS为父本,杂交获得F1代,F1经自交得到F2群体,在此基础之上对绿色果肉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同时在F2代分离群体中选择绿色果肉和浅黄色果肉两种极端表型性状各20株,提取单株DNA等量混合构建绿色和浅黄色基因池进行混池测序,根据BSA分析结果获得控制西瓜绿色果肉性状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区段,在目标染色体区段内开发CAPS及LGC-KASP标记,利用具有多态性的标记和89个F2代单株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结合田间表型数据,对西瓜绿色果肉性状进行QTL分析。本研究结果可为西瓜果肉颜色种质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遗传群体中,F1代田间表现为黄色果肉,F2代群体中浅黄色果肉(31株)、中间型(23株)、绿色果肉(35株),田间表现为连续性变异,通过F2代群体分离情况可知,西瓜绿色果肉性状受多基因控制,黄色对绿色为不完全显性。2、BSA及分子标记结果为:在西瓜10号染色体763,080bp~2,682,827bp(约1.92Mb)区域存在一个与西瓜绿色果肉相关的主效基因,在候选区域内共设计了40对CAPS引物,获得多态性引物17对,选择效果较好13对引物对F2群体各单株进行基因分型。利用表型数据(果肉颜色和果肉叶绿素含量)结合QTL Ici Mapping软件进行OTL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表型数据的QTL分析结果一致,将控制西瓜绿色果肉QTL位点qsc-2与控制叶绿素含量的QTL位点qfc-1均定位在标记W-10-9与W-10-10之间,位点qfc-2遗传距离为3.09c M(约426kb),LOD值为5.82,贡献率为25.83%,位点qfc-1的LOD值为14.04,贡献率为50%。3、在候选区域(1,339,253bp-1,766,185bp)内共发现22个基因,其中5个基因功能未知,有4个基因(Cla97C10G186270、Cla97C10G186230、Cla97C10G186170、Cla97C10G186150)在西瓜果实色素的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推断可能与西瓜绿色果肉形成相关。4、针对Cla97C10G185970基因,选择SNP突变上下游各100-200bp序列信息设计2对LGC-KASP标记,结果表明基因型与表型部分吻合,符合率为84.5%,可以解释部分表型变异。
徐彦刚[5](2020)在《瓜类蔓枯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西瓜抗病资源的筛选及群体结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蔓枯病(Gummy stem blight)是一种典型的真菌性土传病害,可危害西瓜(Citrullus lanatus)、甜瓜(Cucumis melon)、黄瓜(Cucumis satirus)、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节瓜(Benincasa hispida)、冬瓜(Benincasae hispida)等至少12个属,23 种葫芦科作物,造成瓜类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从而严重影响到我国乃至世界瓜类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在我国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瓜类主要产区蔓枯病菌的种群特性和病原菌分类研究报道甚少,本文主要对该地区不同地理区域的蔓枯病菌群体进行形态观察,并利用分子生物学进行种群的分析及发育关系研究,为瓜类生产中蔓枯病害的检疫、预防及控制提供参考;目前该病害主要以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抗性育种进行防控,其中抗性育种是该病害最经济、有效、安全的防治途径,然而具有抗病及优良农艺性状的西瓜遗传种质材料是西瓜品种改良的基础材料,明确其抗病特征和遗传基础特性,能够有效指导亲本间杂交组合的配置。1瓜类蔓枯病菌生物学鉴定和特性分析研究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进行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首次完成鉴定影响我国江苏、安徽、浙江和江西地区瓜类蔓枯病病原类型和多样性,其中亚隔孢壳属Stagonosporopsis citrulli是引发该地区瓜类蔓枯病害的病原菌,且不同地理区域的蔓枯病菌群体在形态特征、生长属性、致病性等方面具有显着差异。对其进行rDNA-ITS序列、微管蛋白基因(BTUB)、钙调蛋白基因(CAL)序列经BLAST同源性比对显示,该地区瓜类蔓枯病分离菌株的rDNA-ITS、BTUB和CAL序列与亚隔孢壳属Stagonosporopsis相似度达到达99%以上,且BTUB和CAL序列的聚类分析与S.citrulli的同源性最高,能够有效区分引起瓜类蔓枯病害的病原菌S.cucurbitacearum、S.citrulli和S.caricae。2西瓜品种(品系)对蔓枯病抗性鉴定与筛选根据聚类分析法对不同西瓜种质资源的抗病性进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了供试西瓜品种资源对S.citrulli的抗病性,其中筛选出PI189225、PI482276高抗材料2份,平均受害指数分别为7.03和8.01;抗性材料19份,平均受害指数在23.04~40.10之间;中抗材料21份,平均受害指数在41.56~57.74之间;感病材料24份,平均受害指数为59.14~72.33之间;高感材料14份,平均受害指数在75.03~84.46之间,根据欧式距离进行品种材料的受害指数聚类分析,揭示了不同西瓜品种资源对蔓枯病害的抗性特征差异,将供试西瓜材料依据蔓枯病抗性分为高抗、抗、中抗、感病和高感病5个类型,其表现为高抗(HR)0<DI≤10;抗病(R)10<DI≤40;中抗(MR)40<DI≤60;感病(S)60<DI≤75;高感(HS)DI>75。3西瓜种质资源不同蔓枯病抗性群体的结构分析采用45个多态性的SSR标记共检测到175个位点,其中具有多态性位点数为165个,多态性比率达95.41%,每对引物平均检测到等位基因位点为3.67个,PIC大小范围在0.049~0.781之间,平均值为0.415,其中有效等位基因数(Ne)、期望杂合度(He)、观测杂合度(Ho)、多样性指数(Ⅰ)及Nei’s基因的多样性指数(H)在该资源群体水平上分别为2.258、0.479、0.521、0.850和0.476。供试西瓜资源群体不同抗性材料划分为4个亚群,具有相似农艺性状及抗病性的材料其同源性存在着显着性差异,同时具有相似农艺性状且具有较高同源性的种质材料但抗病性却具有显着差异,且各亚群SM、亚群SG、亚群SW、亚群SR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基因交流。
张沙沙[6](2020)在《西葫芦ZYMV抗病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及育种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瓜类蔬菜,我国的栽培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西葫芦产量高,易于管理,具有较好的种植效益,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但西葫芦生产中常常受到病毒病的危害,造成严重的产量与经济损失。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病(ZYMV)是侵染西葫芦等葫芦科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西葫芦植株感染ZYMV后表现为植株矮小、花叶、叶片畸形、果实变色、果肉苦涩僵硬,失去商品与食用价值,轻则减产,重则绝产,给种植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栽培抗病品种是减小生产风险,降低损失的最有效途径,但国内抗病育种技术落后,育种效率低,导致抗病毒病的品种较少,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本研究通过建立西葫芦ZYMV病毒病的苗期接种精准抗性鉴定技术,筛查收集种质材料,获得高抗种质,并利用高抗与高感自交系配制六世代群体,以揭示西葫芦ZYMV病毒病的抗性遗传规律,开发获得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建立高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病育种技术平台,应用于西葫芦抗病种质创制及抗病新品种选育。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葫芦材料“08-1”的ZYMV抗性由一对显性抗病基因控制利用建立的西葫芦ZYMV病毒病苗期接种精准抗病评价技术体系,对收集的207份西葫芦种质材料及主栽品种进行了抗性鉴定,获得高抗ZYMV病毒病材料14份。其中,自交系“08-1”表现为高度抗病,接种ZYMV病毒病后与未接种对照植株无明显差异。利用“08-1”与和高感自交系“纤一白12”配制六世代群体,并对群体单株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F1植株均表现为抗病;F2群体中,抗病与感病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3:1;BC1P1(F1×08-1)群体均表现抗病,而BC1P2(F1×纤12)群体中,抗病与感病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1:1。表明自交系“08-1”的ZYMV抗性性状由一对显性抗病基因控制。2.将ZYMV抗病基因定位在673 Kb的区间内,获得与ZYMV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西葫芦20条染色体上合成均匀分布的SSR标记1500对,经试验,其中953对可以有效扩增。利用这953对标记在抗、感亲本间进行多态性标记筛查,获得稳定扩增的多态性标记179对。利用多态性标记结合集群分离分析法(BSA),筛查与ZYMV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获得5个与抗病基因CpZYMV连锁的SSR标记,其中SSR103与抗病基因CpZYMV连锁最为紧密,遗传距离仅为0.7 cM,抗病基因另一侧的标记SSR46,遗传距离1.1 cM。进一步利用双亲重测序,在上述两个标记间开发新的InDel标记,缩小目标基因候选区间,最终将抗病基因CpZYMV定位在InDel标记7716与8214之间。该区间包含673 Kb。根据西葫芦基因组注释信息,该候选区域包含40个候选基因。3.高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平台建设与抗病育种在抗病基因候选区域内合成稳定扩增、多态性好的分子标记ID8013,利用该标记对抗病回交转育的西葫芦植株进行检测选择,在苗期淘汰不含有抗病基因的单株。2018年以来,对27000余株西葫芦抗病转育后代植株进行了检测,部分检测单株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分子标记对抗病单株的检测准确率可达到99%以上。该技术平台的建立为抗病种质创制及抗病新品种快速选育提供了技术支持。
胡倩梅[7](2019)在《甜瓜重要农艺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认为甜瓜(Cucumis melo L.)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我国是最大的甜瓜生产国。优异品种的培育对我国甜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解析甜瓜重要农艺状形成的遗传基础是选育优良品种的前提。甜瓜的重要农艺性状包括果面绒毛、果面瘤、果面沟、果面覆纹、果皮颜色、果肉的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这些性状往往受到多基因的调控,遗传机制较为复杂,利用自然群体挖掘优异基因位点对加快甜瓜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来自世界各地的200份甜瓜种质材料,调查了果实、叶片及种子相关性状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并进一步通过重测序对甜瓜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获得显着相关的SNP或相关基因。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种质筛选利用22对SSR标记对242份甜瓜种质进行亲缘关系和群体结构分析,剔除遗传背景杂乱、亲缘关系较近的42份种质,获得200份遗传背景相对较纯且表型差异较大的种质用以后续的表型调查和全基因组重测序,包括88份厚皮种质,91份薄皮种质和21份野生种质。(2)表型分析对200份甜瓜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7类质量性状,15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对91个农艺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分析发现有56个性状广义遗传力在2017年和2018年均高于70%,3个质量性状(果肉异香、网纹分布半、果实形状倒卵)在两年的数据统计中广义遗传力均不足50%。(3)聚类分析和连锁不平衡分析对200份甜瓜种质重测序后获得2,894,560个高质量的SNP。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材料主要被分为3个亚群,亚群Ⅰ包括68份种质,65份厚皮种质,其余3份为薄皮种质;亚群Ⅱ共计99份种质,86份薄皮种质,12份厚皮种质和1份野生种质;亚群Ⅲ包含33份种质,20份野生种质,11份厚皮种质和2份薄皮种质。经主成分分析发现所有研究材料被明显区分为3个亚群,与系统发育树结果一致;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在200份材料的衰减距离为60Kb。(4)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不同模型比对分析中发现压缩混合线性模型(CMLM)更适合本研究的群体,并利用该模型对91个甜瓜农艺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其中64个性状共检测到了 2475个显着性SNP,包括62个质量性状和2个数量性状。进一步对关联结果进行优化获得了 246个与表型性状关联性最高SNP标记,在其前后30Kb范围内共计找到1423个候选基因。
郭康迪[8](2019)在《苦瓜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拮抗细菌的筛选》文中提出苦瓜枯萎病是苦瓜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在我国大部分苦瓜种植区均有发生,严重阻碍了我国苦瓜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于2016~2018年从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9个省份采集苦瓜枯萎病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方法,分离纯化获得病原菌分离物,并进行了系统分类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寄主专化性测定和品种抗性测定;在利用rDNA-ITS、EF-1α和β-tubulin三个基因序列进行多基因联合系统学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URP-PCR多态性片段的苦瓜枯萎病菌特异性检测技术;运用ISSR-PCR技术对我国9个省的苦瓜枯萎病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以苦瓜枯萎病菌为靶标筛选出对苦瓜枯萎病菌具有拮抗活性的生防细菌,并对其拮抗谱和室内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目的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如下:1、从9个省份的苦瓜枯萎病样本中分离获得苦瓜枯萎病菌173株,包括山东分离物19株、河南分离物22株、湖北分离物20株、湖南分离物17株、江西分离物22株、广东分离物21株、广西分离物20株、福建分离物20株和海南分离物12株。不同来源的菌株间无致病力强弱的分化,菌株形态特征复杂多样,且与地理分布无相关性;苦瓜枯萎病菌强侵染苦瓜,弱侵染丝瓜和瓠瓜,不侵染甜瓜、西瓜和黄瓜。2、建立了苦瓜枯萎病菌的特异性检测技术。检测体系包括:特异性引物为FOMM-SPF/FOMM-5SR;PCR反应体系为25 μL,即2× Green Taq Master Mix 12.5 μL,10 μmol/L的上下游引物各1 μL,模板DNA 1 μL,灭菌去离子水补足至25 μL;特异性扩增片段大小294 bp。该检测技术对苦瓜枯萎病菌的检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以从土壤和植物样品中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苦瓜枯萎病菌,无需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对苦瓜枯萎病的早期诊断和预警及有效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苦瓜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9个省的苦瓜枯萎病菌遗传分化不明显。种群内各分离株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量的73.45%,是我国苦瓜枯萎病菌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UPGMA聚类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9620时,9个省的菌株可分为类群Ⅰ和类群Ⅱ,类群Ⅰ包括山东和河南两个种群,类群Ⅱ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江西、海南、广西和湖北等7个种群,从地理群体分布上看表现为明显的南北分布特点: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9676时,类群Ⅱ被分为3个亚类,其中,广东、海南、福建、江西和湖北为同一亚类,湖南和广西分别为单独的亚类,表明我国苦瓜枯萎病菌各自然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其地理来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4、筛选到一株对苦瓜枯萎病效果明显的拮抗细菌LWC6,形态学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鉴定为绿针假单孢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王吉明,尚建立,李娜,周丹,马双武[9](2018)在《我国西瓜甜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者对我国西瓜甜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进行了总结、展望与建议,提出我国种质资源相关工作已进入种质遗传多样性收集和深度评价阶段,目前建成了集种质资源保存、研究、交流、人才培养与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的西瓜甜瓜种质资源子平台,形成了西瓜甜瓜种质资源中长期保存体系;构建了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体系,为种质资源的表型鉴定、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全基因组学开始应用于种质资源的研究和评价,正迅速成为种质资源研究热点;种质资源分发利用工作持续进行,为我国西瓜甜瓜的育种、栽培和研究提供重要支撑。笔者对我国西瓜甜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评价利用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提出进一步的展望与建议。
纪高洁[10](2016)在《西瓜性型遗传规律及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葫芦科(Cucurbitaceae)瓜类作物因包含被子植物全部7种性型而成为植物性别决定机理的模式作物。与甜瓜(Cucumis melo)、黄瓜(Cucumis sativus)相比,西瓜(Citrullus lanatus)性型遗传规律和性别决定机理的研究相对落后。本论文利用西瓜雌雄异花同株、雄花完全花同株、全雌株等3种性别表型(性型)的4个材料构建了5组六世代群体,解析了西瓜性型遗传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遗传群体,定位、克隆并鉴定到2个主要性别决定基因——控制西瓜雄花完全花同株性型的a基因CitACS4和控制西瓜全雌株性型的gy基因ClWIP1,并分析了这2个基因的功能,旨在探索西瓜性别决定的分子机理,并为西瓜育种及良种繁育实践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利用雌雄异花同株性型材料XHB,全雌株性型材料XHBGM以及2个雄花完全花同株性型材料SL3H. AKKZW构建了5组六世代群体。通过春夏两个季节的性型调查,进行了西瓜性型的遗传规律分析。验证了雄花完全花同株性型由隐性单基因a控制,全雌株性型由隐性单基因gy控制。首次发现雄花雌花完全花同株性型由另一隐性基因tm控制,a基因对tm基因隐性上位。发现季节变化不影响单株性型特征但影响单株着生花器官的性别比率。利用西瓜全基因组信息同源克隆西瓜乙烯合成酶(ACS)基因CitACS4,该基因与甜瓜a基因CmACS-7同源性高。通过对西瓜基因组重测序材料CitACS4序列比对,发掘与雄花完全花同株性型紧密连锁的SNP位点C364W,并开发了dCAPs标记。遗传分离群体和自然群体性型连锁分析表明:该SNP位点与雄花完全花同株性型共分离。功能分析表明,CitACS4在雌花和完全花发育两性期的心皮原基特异表达,其功能是选择性败育雄蕊原基,与雄蕊原基的PCD进程相关。位点C364W破坏了CitACS4所编码蛋白结构稳定性,导致ACS酶活性显着降低、雄蕊原基败育进程受阻,使西瓜完全花发育。利用AKKZW和XHBGM的重测序信息,分析其基因组之间差异位点。设计标记对两个材料的BC1群体进行染色体步移,将全雌株性型定位在染色体2(Chr.2)与染色体3(Chr.3)上。通过生物信息学、PCR以及FISH杂交等手段,发现全雌株性型材料XHBGM的Chr.2和Chr.3之间发生了染色体易位。明确其易位断点位于Chr.2:33348296和Chr.3:4043234bp..4043236bpo Chr.2的易位断点位于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基因Cla008537的外显子区域,与甜瓜g基因CmWIP1同源,将该基因命名为ClWIP1。功能分析表明,ClWIP1在西瓜雄花发育两性期心皮原基特异表达,其功能是选择性败育心皮原基,与心皮原基的PCD进程相关。染色体易位导致ClWIP1失活,心皮原基败育进程受阻,造成全雌株性型突变体出现。
二、国外甜瓜西瓜遗传基因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甜瓜西瓜遗传基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十三五”我国南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南瓜基因组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2 克隆和定位了一批控制南瓜重要性状的基因/QTL |
2.1 抗病抗逆性状 |
2.2 强雌性状 |
2.3 品质性状 |
2.4 形态建成 |
2.5 性别分化 |
3 重要育种技术体系进一步优化和建立 |
3.1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取得全面进步,成为南瓜类作物育种技术革新的主要引擎 |
3.2 未授粉胚珠培养DH育种技术的建立和完善,加快了南瓜优异材料纯化的速度 |
3.3 遗传转化技术取得一些新进展 |
4 种质资源评价和优异种质创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
5 育成和推广了一批抗性强、品质好、产量高、能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
6 问题与展望 |
(2)假茄科雷尔氏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以及南瓜响应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青枯菌的寄主范围 |
1.2 葫芦科植物青枯病的研究概述 |
1.3 病菌与植物寄主互作的机制概述 |
1.4 转录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1.5 代谢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1.6 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关联分析在植物抗病研究中的应用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主要试剂盒 |
2.1.4 供试作物 |
2.1.5 主要试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不同寄主来源青枯菌菌株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测定 |
2.2.2 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对南瓜防御相关生理生化反应影响的测定 |
2.2.3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2.2.4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差异分析 |
2.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青枯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 |
3.1.1 不同寄主来源菌株对3 种瓜类作物的致病性 |
3.1.2 菌株所属的生理小种类型 |
3.1.3 对南瓜具有无致病性和强致病力的菌株 |
3.1.4 Cq01 和GMI1000 菌株在南瓜根系的侵入菌量 |
3.2 Cq01 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防御相关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2.1 H_2O_2的变化 |
3.2.2 过敏性坏死细胞检测结果 |
3.2.3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MAD含量的影响 |
3.2.4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PAL酶活性的影响 |
3.2.5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POD酶活性的影响 |
3.2.6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SOD酶活性的影响 |
3.2.7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PPO酶活性的影响 |
3.2.8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CAT酶活性的影响 |
3.3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3.3.1 RNA质量检测分析 |
3.3.2 测序数据和组装结果分析 |
3.3.3 基因表达分析 |
3.3.4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3.3.5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 |
3.3.6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
3.3.7 qRT-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
3.4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析 |
3.4.1 主成分分析 |
3.4.2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
3.4.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3.4.4 差异代谢物的KEGG注释 |
3.4.5 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青枯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及其生理小种 |
4.1.2 Cq01 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4.1.3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4.1.4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析 |
4.1.5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 |
4.2 结论 |
4.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甜瓜幼果果皮颜色基因GR的精细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果皮颜色性状调查 |
1.3 BSA-seq分析 |
1.4 分子标记开发 |
1.5 DNA提取、PCR扩增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 结果 |
2.1 亲本果皮颜色表型 |
2.2 幼果果皮颜色遗传模式分析 |
2.3 GR的初步定位 |
2.4 GR的精细定位 |
2.5 幼果果皮颜色与成熟果皮颜色存在显着相关性 |
3 讨论 |
4 结论 |
(4)西瓜绿色果肉主效基因的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西瓜的起源研究 |
1.2.2 西瓜种质资源简介 |
1.2.3 国内西瓜分子育种的研究 |
1.2.4 国外西瓜分子育种的研究 |
1.2.5 西瓜果肉颜色及相关色素研究进展 |
1.2.6 西瓜瓤色的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
1.2.7 BSA在基因定位方面的应用进展 |
1.2.8 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配制方法 |
2.2 田间试验 |
2.2.1 田间试验设计 |
2.2.2 果实性状调查方法 |
2.2.3 数据统计分析 |
2.3 分子试验 |
2.3.1 分子试验材料 |
2.3.2 分子试验设计 |
2.3.3 分子试验仪器及药品 |
2.4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4.1 西瓜基因组DNA提取与浓度检测 |
2.4.2 BSA-seq基因池构建及测序分析 |
2.4.3 分子标记开发及验证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2.5.1 分子标记数据统计方法 |
2.5.2 与绿色果肉相关基因定位 |
2.5.3 候选基因预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西瓜绿色果肉性状的遗传分析 |
3.2 CAPS分子标记的开发与验证 |
3.2.1 西瓜DNA的提取 |
3.2.2 BSA测序结果与分析 |
3.2.3 CAPS标记开发及F2代群体基因分型 |
3.3 遗传连锁分析及基因定位 |
3.4 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的初步分析 |
3.5 LGC-KASP标记开发及F_2代群体基因分型 |
4 讨论 |
4.1 西瓜果肉颜色遗传规律分析 |
4.2 混合分组分析法BSA的应用 |
4.3 绿色果肉性状的基因定位 |
4.4 基因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分析 |
5 结论 |
5.1 西瓜绿色果肉的遗传分析 |
5.2 西瓜绿色果肉相关基因定位 |
5.3 西瓜绿色果肉性状有关候选基因预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瓜类蔓枯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西瓜抗病资源的筛选及群体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瓜类蔓枯病研究进展 |
1.1 病原菌的分类 |
1.2 蔓枯病的危害症状 |
1.3 发病环境及侵染规律 |
1.4 蔓枯病菌致病性研究 |
1.5 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 |
2 西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
2.1 形态标记技术 |
2.2 细胞学标记技术 |
2.3 生物化学标记技术 |
2.4 分子标记技术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瓜类蔓枯病菌生物学鉴定和特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田间样品采集 |
1.2 试验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致病菌的分离及回接试验 |
2.2 病原菌形态学特征描述 |
2.3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 |
3 讨论 |
第三章 西瓜品种(品系)对蔓枯病抗性鉴定与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西瓜种质对蔓枯病的抗性表现 |
2.2 西瓜种质对蔓枯病的抗性水平差异 |
2.3 西瓜种质资源抗蔓枯病聚类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西瓜种质资源不同蔓枯病抗性群体的结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SR标记的多态性 |
2.2 群体遗传构成分析 |
2.3 遗传多样性及亚群间遗传关系的分析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西葫芦ZYMV抗病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及育种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侵染葫芦科的植物病毒 |
1.2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病 |
1.2.1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结构特点及危害 |
1.2.2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的传播特点 |
1.2.3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的鉴定与检测 |
1.2.4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防治方法 |
1.2.5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抗病机制研究 |
1.3 分子标记在瓜类育种中的应用 |
1.3.1 分子标记的类型 |
1.3.2 瓜类重要性状基因定位研究 |
1.3.3 种质资源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
1.3.4 鉴定品种纯度 |
1.3.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1.4 南瓜重要性状基因定位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西葫芦ZYMV病毒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种子处理 |
2.1.3 植株培养 |
2.1.4 病毒接种 |
2.1.5 西葫芦ZYMV病情指数调查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西葫芦ZYMV病毒病抗病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3.1.3 西葫芦叶片DNA提取 |
3.1.4 PCR扩增 |
3.1.5 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银染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DNA样品质量检测 |
3.2.2 分子标记扩增有效性分析 |
3.2.3 抗、感亲本间多态性分子标记的筛查 |
3.2.4 抗病基因初步定位 |
3.2.5 候选基因分析 |
3.2.6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高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平台的建立与抗病育种应用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PCR扩增 |
4.1.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银染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高效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平台的建立 |
4.2.2 西葫芦ZYMV抗病种质创制 |
4.2.3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7)甜瓜重要农艺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甜瓜的起源与分类 |
1.2 甜瓜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甜瓜重要农艺性状研究进展 |
1.3.1 果实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
1.3.2 叶片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
1.3.3 种子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
1.4 全基因组测序 |
1.4.1 测序技术发展概况 |
1.4.2 全基因组测序及应用 |
1.5 关联分析 |
1.5.1 连锁不平衡 |
1.5.2 群体结构对关联分析的影响 |
1.5.3 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筛选与表型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实验研究所用引物 |
2.1.3 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筛选 |
2.2.2 田间管理 |
2.2.3 表型性状考察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材料筛选 |
2.3.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3 广义遗传力分析 |
2.3.4 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 |
2.4 讨论 |
2.4.1 材料筛选 |
2.4.2 表型性状 |
2.4.3 表型性状相关性 |
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全基因组重测序 |
3.2.2 SNP标记的检测与筛选 |
3.2.3 聚类分析和连锁不平衡分析 |
3.2.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2.5 基因定位比较分析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ABSTRACT |
(8)苦瓜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拮抗细菌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苦瓜枯萎病的研究现状 |
1.2.1 症状及危害 |
1.2.2 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 |
1.2.3 病害循环及影响因子 |
1.2.4 苦瓜枯萎病的防治 |
1.2.5 瓜类枯萎病菌的致病性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瓜类枯萎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1.3.1 生防真菌及其应用 |
1.3.2 生防细菌及其应用 |
1.3.3 生防放线菌及其应用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病原菌 |
3.1.3 培养基 |
3.1.4 PCR引物 |
3.1.5 主要试验仪器 |
3.1.6 试剂 |
3.2 方法 |
3.2.1 苦瓜枯萎病菌的分离纯化 |
3.2.2 苦瓜枯萎病菌的形态学鉴定 |
3.2.3 苦瓜枯萎病菌的的致病性和寄主转化性检测 |
3.2.4 不同苦瓜品种的抗病性鉴定 |
3.2.5 苦瓜枯萎病菌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3.2.6 苦瓜枯萎病菌特异性检测技术的建立 |
3.2.7 苦瓜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 |
3.2.8 生防细菌的筛选 |
3.2.9 生防细菌的鉴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苦瓜枯萎病菌的分离纯化及其形态学特征 |
4.1.1 分离纯化 |
4.1.2 形态学特征 |
4.2 苦瓜枯萎病菌的致病性测定及苦瓜品种抗病性测定结果 |
4.2.1 盆栽接种方法的选择 |
4.2.2 致病性测定结果 |
4.2.3 寄主专化型测定结果 |
4.2.4 品种抗性测定结果 |
4.3 苦瓜枯萎病菌的系统分类学研究结果 |
4.3.1 基于rDNA-ITS基因序列的系统学研究结果 |
4.3.2 基于EF-1α基因序列的系统学研究结果 |
4.3.3 基于β-tubulin基因序列的系统学研究结果 |
4.3.4 三个基因联合序列分析结果 |
4.4 苦瓜枯萎病菌特异性检测体系的建立 |
4.4.1 URP-PCR特异性片段的筛选及PCR扩增体系建立 |
4.4.2 灵敏度和人工接种的植物组织检测结果 |
4.4.3 田间土壤和田间罹病苦瓜植株的检测验证 |
4.4.4 病原菌分离株的特异性检测验证 |
4.5 苦瓜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
4.5.1 引物筛选结果 |
4.5.2 最佳退火温度筛选结果 |
4.5.3 优化的ISSR-PCR扩增结果 |
4.5.4 遗传多样性分化结果 |
4.5.5 聚类分析结果 |
4.6 生防细菌的筛选与鉴定结果 |
4.6.1 生防细菌的筛选 |
4.6.2 室内拮抗活性测定测定结果 |
4.6.3 生防菌株LWC6的盆栽防治效果 |
4.6.4 生防细菌LWC6的形态学鉴定 |
4.6.5 生防细菌LWC6的生理生化鉴定 |
4.6.6 生防细菌LWC6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关于苦瓜枯萎病菌致病性和寄主专化性分化的研究 |
5.2.2 关于苦瓜枯萎病菌特异性检测技术的建立 |
5.2.3 关于苦瓜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5.2.4 关于苦瓜枯萎病的生物防治研究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表 |
(9)我国西瓜甜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种质资源的收集 |
1.1 地方品种的收集 |
1.2 育成品种资源的收集 |
1.3 国外引种 |
2 建设了西瓜甜瓜种质资源子平台, 构建了种质资源中长期保存体系 |
3 构建了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体系 |
4 种质资源的基因组学研究 |
5 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分发利用 |
6 展望与建议 |
(10)西瓜性型遗传规律及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植物性别分化的多样性 |
1.1.1 被子植物性型的多样性 |
1.1.2 性染色体决定类型 |
1.1.3 常染色体决定类型 |
1.2 植物花发育的ABC模型和ABCDE模型 |
1.3 环境与激素对植物花发育的影响 |
1.3.1 环境是调控植物花发育的重要因子 |
1.3.2 激素是植物性别表达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
1.3.3 乙烯对葫芦科作物性别表达至关重要 |
1.4 葫芦科主要作物性别机理研究进展 |
1.4.1 黄瓜性别决定机理研究进展 |
1.4.2 甜瓜性别决定机理研究进展 |
1.4.3 西瓜性别决定机理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与种植 |
2.2 性型鉴定 |
2.2.1 完全花的鉴定标准 |
2.2.2 性型鉴定的标准 |
2.3 植物材料取样 |
2.3.1 DNA提取材料的取样方法 |
2.3.2 RNA提取材料的取样方法 |
2.3.3 RNA原位杂交所用材料及取样方法 |
2.4 核酸提取 |
2.4.1 DNA提取 |
2.4.2 RNA提取及cDNA第一链合成 |
2.4.3 质粒DNA提取 |
2.4.4 BAC-DNA提取 |
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改良银染法 |
2.5.1 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 |
2.5.2 改良银染法检测 |
2.6 性型遗传规律的数据统计分析 |
2.6.1 不同季节花器官性别比率的差异显着分析 |
2.6.2 遗传分离群体的统计学分析 |
2.7 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2.7.1 同源克隆与序列分析 |
2.7.2 染色体步移定位与克隆 |
2.8 ACS酶活性检测与蛋白结构预测 |
2.8.1 cDNA序列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 |
2.8.2 菌株活化与诱导 |
2.8.3 酶蛋白提取与纯化 |
2.8.4 酶活性的检测 |
2.8.5 酶蛋白结构的预测 |
2.9 qPCR与原位杂交 |
2.9.1 qPCR |
2.9.2 原位杂交 |
2.10 染色体易位分析 |
2.10.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0.2 PCR分析 |
2.10.3 FISH验证 |
2.11 群体验证 |
2.11.1 dCAPs标记的群体验证 |
2.11.2 染色体易位的群体验证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西瓜性型遗传规律 |
3.1.1 季节对西瓜性型及花器官性别比率的影响 |
3.1.2 不同西瓜性型材料构建的六世代群遗体传规律分析 |
3.2 CitACS4保守区域的突变导致西瓜雄花完全花同株性型出现 |
3.2.1 西瓜ACS家族成员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及候选基因发掘 |
3.2.2 候选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3.2.3 C364W与西瓜雄花完全花同株性型共分离 |
3.2.4 CitACS4蛋白的酶活性检测及结构分析 |
3.2.5 CitACS4在雌花和完全花两性期的心皮原基特异表达 |
3.3 染色体易位导致西瓜全雌株性型的出现 |
3.3.1 gy基因的定位 |
3.3.2 西瓜全雌株性型突变体存在Chr.2和Chr.3之间的染色体易位 |
3.3.3 候选基因的发掘与克隆 |
3.3.4 基因标记的群体验证 |
3.3.5 ClWIP1在雄花两性期的心皮原基特异表达 |
第四章 讨论 |
4.1 西瓜性型遗传规律 |
4.1.1 西瓜性型遗传与甜瓜性型遗传模式更相似 |
4.1.2 tm基因与环境变化紧密相关 |
4.2 CitACS4保守区域的突变导致西瓜雄花完全花同株性型出现 |
4.2.1 葫芦科作物完全花的分子发育机制高度保守 |
4.2.2 葫芦科ACS家族成员在性别决定路径中作用不同 |
4.2.3 外源乙烯抑制内源乙烯生成在西瓜促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4.2.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环境调控相结合能最大限度降低完全花数量 |
4.3 染色体易位导致西瓜全雌株性型的出现 |
4.3.1 染色体易位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方式 |
4.3.2 葫芦科作物性别决定系统高度保守 |
4.3.3 西瓜性别决定路径的初步判断 |
4.3.4 在植株生长中期喷洒外源乙烯可减少西瓜全雌株性型植株的畸形雌花 |
4.3.5 ClWIP1基因标记的开发将促进西瓜制种业发展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国外甜瓜西瓜遗传基因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三五”我国南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李海真,田佳星,张国裕,张帆,贾长才. 中国蔬菜, 2021(09)
- [2]假茄科雷尔氏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以及南瓜响应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D]. 何永林. 广西大学, 2021(12)
- [3]甜瓜幼果果皮颜色基因GR的精细定位[J]. 许昕阳,沈佳,张跃建,李国景,牛晓伟,寿伟松. 中国农业科学, 2021(15)
- [4]西瓜绿色果肉主效基因的QTL分析[D]. 刘争.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5]瓜类蔓枯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西瓜抗病资源的筛选及群体结构分析[D]. 徐彦刚. 扬州大学, 2020(05)
- [6]西葫芦ZYMV抗病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及育种应用[D]. 张沙沙.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2)
- [7]甜瓜重要农艺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胡倩梅.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8]苦瓜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拮抗细菌的筛选[D]. 郭康迪.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9]我国西瓜甜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进展[J]. 王吉明,尚建立,李娜,周丹,马双武. 中国瓜菜, 2018(02)
- [10]西瓜性型遗传规律及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D]. 纪高洁.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