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车设计参数和货车、起重机使用钢材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胡海鹏[1](2021)在《汽车起重机高效节能传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
贾铖修[2](2021)在《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3D打印建筑结构碳排放量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肖旭东[3](2021)在《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及生命周期成本研究》文中认为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风险报告2020》将气候变化列为未来十年最具破坏性和最可能发生的五大全球风险之一,中美两国政府也将气候变化上升到了“气候危机”。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建筑业作为我国的碳排放“大户”,每年产生的碳排放占全社会总碳排放量的30%~50%。鉴于此,要想实现碳中和,建筑业必然会迎来巨大的转型挑战。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建筑类型,是实现建筑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但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缺乏建筑碳排放的量化指标,且较高的初始建造成本也制约了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广。因此,研究绿色建筑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和生命周期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建筑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和生命周期成本的最新研究进行总结,发现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与世界先进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相比仍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且国内外针对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和生命周期成本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绿色建筑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和生命周期成本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和成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结合绿色建筑“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的特征,建立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并从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各个阶段碳排放控制的有效方法进行了梳理;(2)在传统建筑生命周期成本体系中,并未考虑企业或个人活动在建筑生命周期内对环境造成影响所产生的费用。本文基于碳税政策,将LCA理论与生命周期成本(LCC)理论相结合,建立考虑建筑碳成本的绿色建筑生命周期成本估算模型,并明确各阶段建筑碳成本的承担主体;(3)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基于上述模型,计算和分析了案例项目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和生命周期成本以及主要绿建措施的生命周期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尽管绿建节能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运营维护阶段的碳排放,但从总量上来看,建筑运营维护阶段碳排放和成本在全生命周期中仍占比最大。若考虑各个阶段的时间跨度,将各阶段碳排放总量分摊至每年,则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的年碳排放量远高于运营维护阶段,而且相比于运营碳排放,建材生产带来的“隐含碳排放”更难降低。因此,为了实现建筑的碳中和,应该对建筑隐含碳减排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提供的绿色建筑碳排放和成本的测算方法,可以为今后在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中纳入建筑物碳排放和经济效益的量化指标提供借鉴;此外,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碳成本的核算也可以为未来我国建筑领域的碳减排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任秋实[4](2021)在《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原主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更新的进行,国内出现了大量闲置的旧工业建筑。而改造再利用是目前处理旧工业建筑的主要方法,也是必然趋势。在国家和地方的鼓励性政策下,大量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在各地出现。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排放时间较为集中且碳排放量较大,因而成为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的聚焦点。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特点,提出适用于其施工期碳足迹的测算方法并对施工期减碳效果及减碳效果满意度进行评价。因此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首先,界定了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测算边界,将施工期划分为四个施工阶段并梳理各阶段所需物资清单;提出基于LCA理论的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测算方法并构建适用于施工期碳足迹测算的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其次,以陕西老钢厂再生利用项目为例,选取7座旧工业建筑,对其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进行测算。同时,对施工期碳足迹的构成进行解构分析以探索碳足迹构成规律,同时选取对标建筑与其进行碳足迹对比;结果表明改建阶段对施工期碳足迹的贡献度最大;钢材、混凝土、砖材是产生建筑材料碳足迹的主要建材;施工期碳足迹水平较一般新建工程处于较优状态并评价了减碳效果。最后,借鉴PSR模型并选用变权综合评价法构建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模型,建立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变权综合评价法对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进行确定。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并分析了减碳效果满意度的提升路径。
唐浩[5](2021)在《考虑轨迹交叉影响的铁路物流基地作业安全防护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居民消费水平升级、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用工成本逐年递增等发展态势日益明显,社会物流园区纷纷加快智能物流技术研发与应用,将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集成运用在园区安防提高和效率提升,创新构建无人化立体化智能安防体系。近年来,铁路以物流基地为载体,持续深化货运增量行动,实现连续四年货运量持续增长,在推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铁路物流基地沿用传统人眼盯控、经验决策的安防作业模式,难以适应铁路货运持续增量的需要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了提升铁路物流基地的作业安防水平,主要开展以下工作。基于铁路物流基地作业安防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铁路物流基地各作业环节安全事故与问题隐患的成因,得出碰撞冲突是作业安防突出问题。在解析铁路物流基地整车与集装箱作业流程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包括3大环节共15个细分场景的风险项点及对应安防需求。借鉴社会物流企业作业安防体系建设的共性特征与发展经验,引入轨迹交叉论,结合铁路物流基地作业场景,提出作业安防体系的构建思路,运用需求传递和聚类方法研究提出了铁路物流基地作业安全防护技术体系架构。围绕铁路物流基地站内走行环节车辆交通拥堵、绕行、碰撞问题,构建“大门-汽车衡-仓库”为主体的车辆路径优化模型;围绕库内叉车、货运员与设施的碰撞冲突问题,构建考虑轨迹交叉影响的多叉车库内搬运防撞模型算法,设计货运员与叉车的冲突解决方案和派发任务叉车路径规划优先级排序。本文以构建轨迹交叉影响下的铁路物流基地作业安防体系为目标,重点研究铁路物流基地作业安防技术体系、站内走行车辆路径优化与库内叉车搬运防撞方法,为铁路物流基地作业安防能力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参考。图51幅,表3个,参考文献82篇。
杨倩倩[6](2021)在《基于购物篮分析和可达性的钢铁物流园区货位动态布局研究》文中指出钢晨物流园是安徽省最具规模的钢材交易中心,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推广,传统钢铁仓储模式逐渐转向现代化仓储模式,但是目前园区仍面临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交易钢种增多,交易钢量增大,交易结构改变,拥堵加剧。基于园区的实地调研数据,本研究从设计和运营两个角度研究钢材、货位、车辆、订单、出库单的相关关系,发现了拥堵致因。从钢材布局设计角度,共同出入库的钢材存放在不同堆场,出入库较多的钢材存放在通达性不高的堆场,导致运输车辆不必要的转场和走行;从运营角度,一份订单或出库单往往对应多辆出库车辆,一辆货车也会装载多种钢材,这加剧了布局不合理所导致的拥堵,同时也对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优化的钢材的货位分配,是本研究解决的首要问题。首先,本研究对涉及的三项核心理论进行了介绍:第一,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理论,包括布局规划的适用场景、目标与原则、方法论、模型及算法等内容;第二,购物篮分析,包括应用场景、改善手段、经典算法及变量等内容;第三,可达性,包括定义、研究方法、衡量指标等内容。其次,本研究基于购物篮分析和可达性方法改进SLP,构建了多目标货位动态优化布局模型。在一个布局周期内,即静态布局,追求最大化钢材关联度,最小化钢材与地块的匹配差异。其中,用购物篮分析确定钢材相关程度,用可达性衡量货位的通达性。在多个布局周期之间,即动态布局,追求货位利用率最大和动态布局总成本最低。再次,为了求解规模较大的数学模型,本研究使用精英保留策略和轮盘赌策略改进了遗传算法,提高了求解速度和质量。然后,基于交通改善和园区运营两个角度选取了车辆转场次数、车辆停留时间和货位利用率、动态布局总成本共四个评价指标来评价布局方案,并借助Anylogic仿真求解前两个指标。最后,与原布局方案相比,静态布局的交通评价指标改善了10%和14%。动态布局则基于交通和运营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7种布局方案及对应指标值供决策者参考和选择。本研究图34幅,表8个,参考文献90篇。
吴玉玲[7](2021)在《绿色物流仓储空间夏季热环境优化设计研究 ——以合肥地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物流仓储行业迅猛发展,普通物流仓储空间建设量大幅增加,人们开始关注物流仓储空间的节能与热工环境的改善,绿色仓储理念渐入人心。现有大量普通物流仓储空间存在设施简陋、能耗大、热工环境差等问题;其中以夏季高温难耐问题最为突出,成为了影响仓储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一大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对普通物流仓储空间夏季热环境进行优化设计,在降低建筑能耗的同时,创造舒适的夏季室内热环境,保障物流仓储业工作者的身心健康,进而实现绿色仓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通过阅读国内外关于建筑室内热环境的研究理论和相关实践资料,同时了解物流仓储建筑的特征与相关的设计要求,综合考虑物流仓储作业人员和物品储存的夏季热环境需求,总结得出室内热环境指标范围:可接受温度范围为25℃~28℃,可接受湿度范围为50%~65%,室内空气流速2.5m/s-3.5m/s。其次,以合肥地区为研究背景,通过对三种典型物流仓储空间实地调研与实地测绘,分析调研与测绘的结果,总结出合肥地区物流仓储空间夏季热环境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外围护结构设计三个层面的优化策略。最后,通过软件模拟的方法,进行单项策略模拟验证,归纳出切实具体的物流仓储空间夏季热环境的优化策略,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典型物流仓储空间夏季室内热环境优化综合设计策略,比较优化前后的夏季室内热环境参数,验证物流仓储空间夏季热环境优化设计策略的合理性。本文希望通过对合肥地区物流仓储空间夏季热环境优化设计的研究,对物流仓储类建筑热工环境改善奠定一点基础,对早日实现绿色仓储、绿色物流作出一点贡献。图97表76参55
邱斌[8](2021)在《设置悬挂吊车平板网架结构的疲劳载荷谱及疲劳寿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平板网架结构广泛应用于设置悬挂吊车的工业建筑中,随着我国建筑业和工业的迅速发展,悬挂吊车的数量、吨位及运行频率在不断地增加,由此引发的网架结构疲劳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8357)“基于健康监测的平板网架结构疲劳动态可靠性分析与疲劳寿命评估”,针对设置悬挂吊车平板网架结构的疲劳载荷谱及疲劳寿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针对在役网架结构在悬挂吊车作用下的应力状态进行现场实测,分析了网架结构的应力变化规律以及悬挂吊车的载荷效应特点。结果表明,在吊车荷载作用下,网架结构的应力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悬挂吊车荷载效应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网架结构在吊车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状况进行模拟,分析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2)基于网架结构的实测载荷数据,结合数据信号处理、雨流计数及数理统计等方法,编制了设置悬挂吊车网架结构的疲劳载荷谱。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网架结构疲劳应力频值谱的理论编制方法,并得到了网架结构在不同荷重分布参数下的疲劳应力频值谱,为设置悬挂吊车的网架结构疲劳寿命分析提供依据。(3)针对网架结构中螺栓球节点用M30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常幅和变幅疲劳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发现疲劳破坏均发生在螺栓与球啮合处的第一圈螺纹位置,并建立了常幅和变幅疲劳S-N曲线。通过疲劳断口形貌分析及螺栓应力的数值模拟,分析了螺栓球节点中高强螺栓的疲劳失效机理。此外,开展了M30高强螺栓在欠拧情况下的常幅疲劳试验,得到了相应的S-N曲线。通过对比发现M30高强螺栓在仅拧入3个螺栓深度的情况下,其疲劳强度大幅降低。(4)对螺栓球节点中高强螺栓的应力集中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探讨了两种不同的建模方式以及不同网格划分尺寸对高强螺栓应力计算结果的影响,并选取合适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高强螺栓的应力集中系数和疲劳缺口系数。同时对螺栓球节点中高强螺栓连接的应力集中系数进行了参数化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螺栓球节点中高强螺栓的疲劳破坏机理。(5)采用S-N曲线法、局部应变法及损伤容限设计法对螺栓球节点中M30高强螺栓的疲劳寿命进行评估。结合已有的疲劳试验数据及理论分析,针对三种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在其计算参数方面提出了修正建议。结果表明,参数修正后的方法具有较高的评估精度,适用于高强螺栓的疲劳寿命分析。(6)基于Palmgren-Miner线性损伤累积理论及疲劳强度S-N曲线,对网架中所测关键构件的两类节点构造细节的疲劳寿命进行评估。随后,建立了基于线性损伤累积理论的网架结构疲劳失效极限状态方程,探讨了方程中各参量的概率分布特征及参数取值,采用Monte-Carlo模拟法计算了所测关键构件的可靠度指标,并讨论了疲劳载荷效应增长率及吊车荷载增大对疲劳可靠度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是否考虑低应力幅损伤程度减弱,对疲劳可靠度指标计算结果影响很大,作低应力幅损伤弱化处理后,可靠度指标明显提高。随着服役时间的延长,疲劳载荷效应增长率越大,疲劳可靠度指标越低。随着吊车荷载的增大,疲劳可靠度指标降低显着。
韩崇瑞[9](2021)在《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的塔式起重机疲劳寿命分析》文中提出塔式起重机覆盖的施工空间较大,是工程中常用的大型起重设备。塔式起重机的市场保有量从2008年以来逐年增加。2019年我国的塔式起重机保有量更是达到82.1万台之多。市场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必然带来相应的安全风险,近年来塔式起重机发生的事故也在日益增加,而根据统计,在这些塔式起重机断裂的事故中,有50%-90%的原因是由于塔式起重机的长期使用导致疲劳破坏。在此背景下对塔式起重机这类大型起重装备疲劳寿命分析方法的研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以QTZ250为研究对象,根据塔式起重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形式对塔式起重机疲劳寿命的研究方法的选择、塔式起重机循环载荷谱的获取和进行软件分析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并将这几点作为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来进行研究。对于大型起重设备疲劳寿命的研究首先要确定对其疲劳寿命评估的理论方法,然后要确定整个机构材料的疲劳特性,然后获得可以反映载荷特性的工作载荷谱,最后经过计算就可以得到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寿命。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对此本文参考了前人研究,总结起重机械疲劳寿命研究的特点,为之后的塔式起重机疲劳寿命分析做出参考。根据以往研究提出了在塔式起重机疲劳寿命计算时的研究难点,同时针对提出的研究难点计划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根据塔式起重机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塔式起重机的使用等级,确定塔式起重机的疲劳类型为高周疲劳,对该种形式的疲劳寿命研究更宜选择名义应力法。该方法经历了相当长的研究时间且积累了相当多的实验数据和有关经验。考虑到塔式起重机载荷加载的复杂性、塔式起重机结构的多样性、参数的求算和现有疲劳累积理论的经验积累,本文选择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对塔式起重机的损伤进行计算进而求出塔式起重机的疲劳寿命。(3)本文依据《塔式起重机设计标准》对塔式起重机进行了建模,联合ANSYS Workbench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根据现场经验和该型号塔式起重机的起重特性曲线选取塔式起重机的典型工况,并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为载荷谱的获取和疲劳寿命的分析进行铺垫。(4)利用ADAMS和ANSYS软件的双向数据传递接口进行联合作业对塔机的柔性部件进行柔性体建模和模型替换,结合ADAMS/Cable模块建立了塔式起重机钢丝绳模型,完成了塔式起重机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选取了五种塔式起重机的典型工况,验证模型后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了一系列反应塔式起重机力学性能的数据,为后续的塔式起重机疲劳寿命计算提供了必要条件。(5)根据有限元结果和塔式起重机刚柔耦合虚拟样机动力学仿真得到的塔式起重机各个工况的载荷特性推断出塔式起重机的危险工况和危险节点,用名义应力法求得了塔式起重机在该条件下的疲劳寿命;之后根据塔式起重机不同结构特点的特殊性选择了危险工况下销孔连接结构作为分析对象,用应力严重系数法得到了塔式起重机该结构的疲劳寿命。最后使用ANSYS ncode Designlife疲劳分析软件对塔式起重机的各个工况进行寿命分析,并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较为吻合。结合实际一天工作中塔式起重机在各个工况下的占比,利用Miner疲劳积累损伤理论得到了相对准确的塔式起重机整体疲劳寿命。为塔式起重机和其他大型起重机械的疲劳寿命分析和关键零部件的保养替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唐经旺[10](2021)在《基于AIS轨迹数据挖掘的港口特征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海运在国际贸易运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针对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轨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现有方法并未对AIS轨迹数据以及港口特征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大都只是提出了针对港口某一特征的分析方法,且部分方法只对特定港口具有较好的效果,适用性较低。本文针对该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研究并实现了基于AIS轨迹数据挖掘的港口特征分析系统。首先,为提高挖掘分析效率,降低冗余数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轨迹压缩算法。其次,为对相关港口特征的分析提供方法支撑,本文提出了港口月度货物吞吐量预测模型。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并通过设计针对性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本文提出了港口特征分析模型,并实现了相应的原型系统和数据可视化功能。本文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轨迹压缩模型。该模型通过针对性的特征工程对轨迹点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再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根据提取特征进行轨迹点分类,基于分类结果,通过子轨迹压缩算法将轨迹拆分后,再分别对子轨迹进行压缩,最后通过局部轨迹点置换算法对压缩子轨迹进行优化,显着降低了轨迹的压缩误差。本文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对其压缩效果进行了测试,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集合神经网络的港口月度货物吞吐量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构建深度集合神经网络并基于当月到港船舶载重吨、在港停时以及进出港吃水深度差所构成的特征序列集合来对港口当月的货物吞吐量进行预测,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本文还进行了针对性的数据预处理操作以及特征工程,并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来对神经网络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与不同模型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其预测准确性。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AIS轨迹数据挖掘的港口特征分析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包括对港口周边路网车流密度、港口连通性指数、港口船舶平均每装卸千吨货在港停时与平均船时量、港口碳排放量以及港口月度货物吞吐量几个特征的分析与计算方法。该模型通过对船舶AIS轨迹等数据进行挖掘实现了对上述特征的分析。并结合相关权威报告结果对其分析准确性进行了评估。基于以上的工作本文还实现了基于AIS轨迹数据挖掘的港口特征分析系统,并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功能。系统测试表明,本系统能正常响应用户的港口特征分析请求并对返回的包括港口连通性指数、月度货物吞吐量以及港口碳排放量等多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二、货车设计参数和货车、起重机使用钢材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货车设计参数和货车、起重机使用钢材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3)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及生命周期成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研究现状 |
1.2.2 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现状 |
1.2.3 建筑生命周期成本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 |
2.1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方法 |
2.1.1 生命周期评价内涵 |
2.1.2 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框架 |
2.2 目的和范围的确定 |
2.2.1 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目的 |
2.2.2 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范围 |
2.2.3 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系统边界 |
2.2.4 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功能单位 |
2.3 绿色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 |
2.3.1 设计决策阶段 |
2.3.2 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 |
2.3.3 建造施工阶段 |
2.3.4 运营维护阶段 |
2.3.5 拆除处置阶段 |
2.4 碳排放因子 |
2.4.1 能源碳排放因子 |
2.4.2 建材碳排放因子 |
2.4.3 交通运输碳排放因子 |
2.4.4 机械设备碳排放因子 |
2.5 减碳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3 考虑建筑碳成本的绿色建筑生命周期成本估算 |
3.1 建筑碳成本计算理论基础 |
3.1.1 建筑碳成本的内涵 |
3.1.2 碳定价 |
3.2 绿色建筑生命周期传统成本计算 |
3.2.1 绿色建筑生命周期传统成本分析 |
3.2.2 绿色建筑生命周期传统成本计算模型 |
3.3 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碳成本计算 |
3.3.1 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碳成本分析 |
3.3.2 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碳成本计算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案例分析 |
4.1 项目概况 |
4.2 项目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与分析 |
4.2.1 设计决策阶段 |
4.2.2 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 |
4.2.3 建造施工阶段 |
4.2.4 运营维护阶段 |
4.2.5 拆除处置阶段 |
4.2.6 结果分析 |
4.3 项目生命周期成本计算与分析 |
4.3.1 项目生命周期传统成本计算 |
4.3.2 项目生命周期碳成本计算 |
4.3.3 结果分析 |
4.4 绿建措施生命周期碳排放及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4.4.1 节地与土地利用 |
4.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4.4 节材与绿色建材 |
4.4.5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建筑碳足迹领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碳足迹理论 |
2.1.1 碳足迹理论概述 |
2.1.2 碳足迹计算方法 |
2.2 PSR模型理论概述 |
3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测算方法 |
3.1 碳足迹测算方法选择 |
3.2 碳足迹测算范围 |
3.2.1 测算气体范围 |
3.2.2 碳足迹测算边界 |
3.3 施工期各阶段施工方法及物资清单 |
3.3.1 拆除阶段 |
3.3.2 加固阶段 |
3.3.3 改建阶段 |
3.3.4 围护结构更新阶段 |
3.3.5 各阶段施工所需物资清单 |
3.3.6 施工期碳足迹测算方法 |
3.4 碳足迹因子数据库 |
3.4.1 主要能源碳足迹因子 |
3.4.2 主要原材料及半成品碳足迹因子 |
3.4.3 主要施工机械碳足迹因子 |
3.4.4 主要运输方式碳足迹因子 |
3.4.5 人工碳足迹因子 |
3.5 施工期减碳效果确定 |
3.5.1 对比分析指标的界定 |
3.5.2 对标案例的选取 |
3.5.3 减碳效果等级确定 |
3.6 本章小节 |
4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实证研究 |
4.1 项目概况 |
4.2 项目施工期碳足迹测算 |
4.2.1 拆除阶段碳足迹测算 |
4.2.2 加固阶段碳足迹测算 |
4.2.3 改建阶段碳足迹测算 |
4.2.4 围护结构更新阶段碳足迹测算 |
4.2.5 施工期碳足迹汇总 |
4.3 项目施工期碳足迹解构分析 |
4.3.1 项目施工期碳足迹总体分析 |
4.3.2 项目施工期碳排放解构分析 |
4.4 项目施工期减碳效果等级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PSR模型的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 |
5.1 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概述 |
5.1.1 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的必要性 |
5.1.2 PSR模型应用的可行性 |
5.2 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选取原则 |
5.2.2 “压力”指标的选取 |
5.2.3 “状态”指标的选取 |
5.2.4 “响应”指标的选取 |
5.2.5 指标体系 |
5.3 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5.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2 变权综合评价模型 |
5.3.3 指标数据处理 |
5.4 实证研究 |
5.4.1 陕西老钢厂基础数据 |
5.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4.3 评价等级的确定 |
5.5 项目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提升路径分析 |
5.5.1 压力层指标满意度提升路径 |
5.5.2 状态层指标满意度提升路径 |
5.5.3 响应层指标满意度提升路径 |
5.6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考虑轨迹交叉影响的铁路物流基地作业安全防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目标和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货运场站安全管理优化方面 |
2.1.2 货运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方面 |
2.1.3 货运作业安全防护装备方面 |
2.2 理论基础 |
2.2.1 轨迹交叉论 |
2.2.2 铁路物流需求传递理论 |
2.2.3 A*算法 |
2.2.4 拓扑-栅格地图 |
2.3 本章小结 |
3 铁路物流基地作业安防现状与需求分析 |
3.1 铁路物流基地作业安防发展现状 |
3.1.1 铁路货运场站发展概况分析 |
3.1.2 铁路货运场站安全事故分析 |
3.1.3 铁路货运场站问题隐患分析 |
3.2 铁路物流基地作业安防体系建设不足 |
3.3 铁路物流基地作业安防风险特征及需求分析 |
3.3.1 铁路物流基地作业流程分析 |
3.3.2 需求受理安防风险及需求 |
3.3.3 装车承运安防风险及需求 |
3.3.4 卸车交付安防风险及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4 考虑轨迹交叉影响的铁路物流基地作业安防体系 |
4.1 社会物流园区安防发展现状 |
4.1.1 社会物流园区安防发展现状分析 |
4.1.2 社会物流园区安防发展经验借鉴 |
4.2 考虑轨迹交叉影响的作业安防体系研究 |
4.2.1 概念界定 |
4.2.2 构建思路 |
4.3 考虑轨迹交叉影响的物流基地作业安防体系 |
4.3.1 安防技术划分模型 |
4.3.2 安防技术选择聚类 |
4.3.3 安防技术体系架构 |
4.3.4 安防技术运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典型场景的铁路物流基地作业安防方法研究 |
5.1 考虑站内轨迹交叉影响的车辆走行路径优化 |
5.1.1 问题描述 |
5.1.2 模型构建 |
5.1.3 算例研究 |
5.2 考虑库内轨迹交叉影响的装卸搬运防撞方法 |
5.2.1 问题描述 |
5.2.2 冲突分析 |
5.2.3 模型构建 |
5.2.4 算例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购物篮分析和可达性的钢铁物流园区货位动态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流园区布局 |
1.2.2 购物篮分析及相关算法 |
1.2.3 可达性 |
1.3 现有研究总结及本研究创新点 |
1.3.1 现有研究总结 |
1.3.2 本研究创新点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论文框架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概述 |
2.1 物流园区布局 |
2.1.1 物流园区布局目标及原则 |
2.1.2 钢铁物流园区作业系统及特点介绍 |
2.1.3 钢铁物流园区道路交通影响因素 |
2.2 SLP理论 |
2.3 购物篮分析 |
2.4 可达性评价 |
2.4.1 空间句法的定义 |
2.4.2 空间句法的变量 |
2.5 本章小结 |
3 钢晨物流园区现状分析 |
3.1 原始数据处理与假设 |
3.1.1 数据清洗 |
3.1.2 研究数据梳理 |
3.2 钢材及货位现状分析 |
3.2.1 钢材的物流特性 |
3.2.2 研究对象选取及分析 |
3.2.3 钢材及货位分析 |
3.3 出库车辆及交通分析 |
3.3.1 车辆与出库订单分析 |
3.3.2 出库单与钢材分析 |
3.3.3 车辆停留时间 |
3.4 本章小结 |
4 钢铁物流园区货位动态布局模型构建及求解 |
4.1 MBAA-SLP数学模型介绍 |
4.1.1 模型假设及前提 |
4.1.2 模型优化目标及表达式 |
4.1.3 模型约束条件 |
4.2 模型参数获取 |
4.2.1 购物篮分析 |
4.2.2 地块可达性评价 |
4.2.3 钢材出入库程度评价 |
4.3 改进的遗传算法 |
4.3.1 精英选择策略 |
4.3.2 精英保留策略 |
4.3.3 改进的遗传算法详解 |
4.4 求解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布局方案评价 |
5.1 评价思路及指标 |
5.1.1 评价思路 |
5.1.2 评价指标 |
5.2 静态布局效果评价 |
5.3 多周期布局效果评价 |
5.3.1 动态布局周期划分 |
5.3.2 敏感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核心代码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绿色物流仓储空间夏季热环境优化设计研究 ——以合肥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范围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物流仓储空间热环境设计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物流仓储空间热环境设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物流仓储空间热环境基础理论与概况 |
2.1 室内热环境基础理论 |
2.1.1 室内热环境主要影响因素 |
2.1.2 室内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性 |
2.1.3 室内热环境的调节方式 |
2.2 物流仓储空间特点及热环境基础 |
2.2.1 物流仓储空间的基本模式 |
2.2.2 物流仓储空间的能源使用特点 |
2.2.3 物流仓储空间夏季热环境需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合肥市现有物流仓储空间夏季热环境调研与实测 |
3.1 合肥地区物流仓储空间概况 |
3.1.1 合肥地区地理气候特点 |
3.1.2 热工气候分区 |
3.1.3 合肥地区基本物流仓储空间类型 |
3.2 典型物流仓储空间现状调研与夏季热环境实测 |
3.2.1 调研形式与目的 |
3.2.2 调研计划 |
3.2.3 典型物流仓储空间夏季热环境实测与分析 |
3.3 问卷调查 |
3.3.1 问卷设计 |
3.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流仓储空间夏季热环境优化设计策略 |
4.1 物流仓储空间夏季热环境优化的规划设计 |
4.1.1 选址与布局 |
4.1.2 朝向选择 |
4.1.3 室外环境绿化 |
4.2 物流仓储空间夏季热环境优化的建筑设计 |
4.2.1 体型系数 |
4.2.2 窗墙比 |
4.2.3 自然通风 |
4.3 物流仓储空间夏季热环境优化的围护结构设计 |
4.3.1 墙体设计 |
4.3.2 窗户设计 |
4.3.3 屋面设计 |
4.3.4 遮阳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流仓储空间夏季热环境优化设计应用 |
5.1 室内热环境模拟软件介绍 |
5.1.1 ITES软件功能介绍 |
5.1.2 ITES软件优势 |
5.1.3 ITES软件模拟过程 |
5.2 建立研究模型 |
5.2.1 模拟对象选取 |
5.2.2 现状模型的验证 |
5.2.3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
5.3 夏季室内热环境单项优化策略验证 |
5.3.1 总体布局策略验证 |
5.3.2 园区绿化前后对比验证 |
5.3.3 单体朝向策略对比验证 |
5.3.4 不同体型系数下建筑能耗对比验证 |
5.3.5 墙体和屋顶设计策略对比验证 |
5.3.6 自然通风策略对比验证 |
5.3.7 遮阳设计策略对比验证 |
5.4 夏季室内热环境综合优化策略应用 |
5.4.1 夏季室内热环境优化目标及对象 |
5.4.2 不同对象的综合优化策略设计 |
5.4.3 典型物流仓储空间综合优化模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合肥市物流仓储空间夏季热环境调查问卷 |
附录B 安徽迅捷物流仓储空间热环境实测数据 |
附录C 心心物流仓储空间热环境实测数据 |
附录D 物流仓储空间热环境实测数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设置悬挂吊车平板网架结构的疲劳载荷谱及疲劳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疲劳问题的研究进展 |
1.2.1 疲劳问题研究回顾与现状 |
1.2.2 疲劳寿命评估研究 |
1.2.3 疲劳载荷谱研究 |
1.2.4 疲劳可靠性研究 |
1.3 网架结构疲劳问题的研究进展 |
1.3.1 网架结构疲劳性能的研究进展 |
1.3.2 网架结构疲劳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设置悬挂吊车网架结构的应力实测与有限元分析 |
2.1 网架结构的基本概况 |
2.2 网架结构受力分析 |
2.2.1 基本设计参数 |
2.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2.3 计算结果分析 |
2.3 网架结构的应力实测方案 |
2.3.1 应力测点布置 |
2.3.2 数据采集系统 |
2.3.3 应变传感器安装 |
2.3.4 现场测试与数据采集 |
2.4 网架结构的应力实测数据分析 |
2.4.1 吊车空载运行工况 |
2.4.2 吊车负重运行工况 |
2.4.3 吊车组合作业工况 |
2.4.4 吊车起吊和卸载工况 |
2.4.5 吊车刹车制动工况 |
2.4.6 邻跨吊车作业工况 |
2.5 吊车荷载作用下网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2.5.1 网架结构的悬挂吊车荷载效应 |
2.5.2 吊车荷载的计算与模拟 |
2.5.3 有限元分析及验证 |
2.5.4 吊重增大后网架结构的应力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置悬挂吊车网架结构的疲劳载荷谱编制与理论分析 |
3.1 疲劳载荷数据的测取 |
3.2 载荷谱编制对象的确定 |
3.3 载荷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3.1 载荷时间历程的压缩处理 |
3.3.2 载荷时间历程的平稳性检验 |
3.3.3 基于雨流计数法的统计计数 |
3.3.4 载荷幅均值的概率分布及检验 |
3.4 疲劳载荷谱的编制 |
3.4.1 极值荷载的确定 |
3.4.2 二维载荷谱编制 |
3.4.3 程序载荷谱编制 |
3.5 网架结构疲劳应力频值谱的理论分析 |
3.5.1 吊车载荷现场调查与统计分析 |
3.5.2 疲劳应力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
3.5.3 网架结构的疲劳应力频值谱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螺栓球节点中M30 高强螺栓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
4.1 M30 高强螺栓的常幅疲劳性能试验 |
4.1.1 疲劳试件设计 |
4.1.2 高强螺栓的材料性能 |
4.1.3 试验设备及方法 |
4.1.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5 疲劳失效机理分析 |
4.1.6 高周疲劳损伤模型 |
4.1.7 试验结果与规范值对比 |
4.2 M30 高强螺栓的变幅疲劳性能试验 |
4.2.1 疲劳试件 |
4.2.2 试验加载方案 |
4.2.3 变幅疲劳试验结果 |
4.2.4 变幅疲劳损伤 |
4.2.5 变幅疲劳S-N曲线 |
4.3 M30 高强螺栓欠拧的常幅疲劳性能试验 |
4.3.1 试验设计 |
4.3.2 试验加载方案 |
4.3.3 疲劳破坏形式 |
4.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螺栓球节点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疲劳寿命评估 |
5.1 高强螺栓的应力集中系数 |
5.1.1 V型切口的应力集中系数 |
5.1.2 高强螺栓应力集中的有限元分析 |
5.1.3 高强螺栓的应力集中系数 |
5.1.4 高强螺栓应力集中系数的参数分析 |
5.1.5 高强螺栓的疲劳缺口系数 |
5.2 S-N曲线法 |
5.2.1 光滑试件的S-N曲线估算 |
5.2.2 平均应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
5.2.3 缺口效应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
5.2.4 基于S-N曲线法的高强螺栓疲劳寿命评估 |
5.2.5 修正的S-N曲线法 |
5.3 局部应力应变法(LSA) |
5.3.1 概述 |
5.3.2 基于LSA的高强螺栓疲劳寿命评估 |
5.3.3 修正的局部应力应变法 |
5.4 损伤容限设计法(DTDM) |
5.4.1 应力强度因子和断裂韧性 |
5.4.2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模型 |
5.4.3 高强螺栓裂纹扩展参数确定 |
5.4.4 基于DTDM的高强螺栓疲劳寿命评估 |
5.5 三种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设置悬挂吊车网架结构的疲劳寿命及可靠性分析 |
6.1 基于累积损伤理论的网架结构疲劳寿命评估 |
6.1.1 焊接空心球节点连接的疲劳寿命评估 |
6.1.2 螺栓球节点高强螺栓连接的疲劳寿命评估 |
6.1.3 考虑吊车荷载增大后网架结构的疲劳寿命评估 |
6.2 基于累积损伤理论的网架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 |
6.2.1 网架结构的疲劳极限状态方程 |
6.2.2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特性 |
6.2.3 疲劳可靠度指标的计算方法 |
6.2.4 设置悬挂吊车的网架结构疲劳可靠度分析 |
6.2.5 考虑吊车运行频率增长的网架结构疲劳可靠度分析 |
6.2.6 考虑吊车荷载增大的网架结构疲劳可靠度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的塔式起重机疲劳寿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塔式起重机简介 |
1.3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1.3.1 研究背景 |
1.3.2 国内外关于起重设备疲劳寿命研究现状 |
1.4 本文对塔式起重机疲劳寿命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难点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塔式起重机结构的疲劳寿命分析理论方法 |
2.1 金属结构疲劳的种类 |
2.2 金属结构疲劳寿命现阶段研究方法 |
2.2.1 名义应力法 |
2.2.2 局部应力—应变法 |
2.2.3 基于断裂力学疲劳裂纹扩展理论 |
2.2.4 反推法 |
2.2.5 损伤容限法疲劳寿命估算 |
2.2.6 疲劳寿命分析各种方法对比 |
2.3 疲劳积累损伤理论 |
2.3.1 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2.3.2 双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2.3.3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2.3.4 对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的探讨 |
2.3.5 针对塔式起重机疲劳积累损伤理论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ANSYS的塔式起重机静力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有限单元法概述 |
3.3 ANSYS 软件运行流程 |
3.4 塔式起重机的有限元模型 |
3.4.1 塔式起重机的基本参数 |
3.4.2 塔式起重机主要技术性能 |
3.4.3 塔式起重机得起重特性曲线 |
3.4.4 塔式起重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处理 |
3.4.5 塔式起重机的载荷处理 |
3.5 塔式起重机的静力学分析 |
3.5.1 塔式起重机工况的选择 |
3.5.2 单元的选择与网格的划分 |
3.6 塔式起重机模型处理 |
3.6.1 设置材料属性 |
3.6.2 约束施加 |
3.7 塔式起重机的有限元结果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塔式起重机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 |
4.1 虚拟样机技术概念 |
4.2 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 |
4.2.1 塔式起重机柔性体作用 |
4.2.2 刚柔耦合动力学描述 |
4.3 塔式起重机刚柔耦合模型建立的过程 |
4.3.1 塔式起重机柔性体和刚性体的划分原则 |
4.3.2 塔式起重机刚性体的建模方法 |
4.3.3 塔式起重机柔性体的建模 |
4.3.4 塔式起重机虚拟样机柔性体的生成 |
4.3.5 塔式起重机刚柔替换建立刚柔耦合模型 |
4.3.6 塔式起重机钢丝绳模型的建立 |
4.4 塔式起重机虚拟样机边界条件的确定 |
4.4.1 添加约束 |
4.4.2 添加载荷 |
4.4.3 接触定义 |
4.5 添加驱动 |
4.6 塔式起重机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与结果分析 |
4.6.1 塔式起重机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验证 |
4.6.2 塔式起重机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塔式起重机的疲劳寿命分析 |
5.1 塔式起重机疲劳寿命分析方法的选择 |
5.1.1 名义应力法 |
5.1.2 针对塔式起重机的传统名义应力法计算 |
5.1.3 塔式起重机紧固件连接部件的应力严重系数法计算 |
5.2 ANSYS ncode Designlife 塔式起重机疲劳寿命分析 |
5.2.1 ANSYS ncode Designlife软件介绍 |
5.2.2 ANSYS ncode Designlife分析流程 |
5.2.3 塔式起重机有限元结果的添加 |
5.2.4 载荷映射 |
5.2.5 材料映射 |
5.2.6 引擎参数的定义 |
5.2.7 塔式起重机疲劳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10)基于AIS轨迹数据挖掘的港口特征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轨迹压缩算法相关特征定义及公式说明 |
2.2 深度集合神经网络相关理论思想 |
2.3 深度学习算法简介 |
2.4 轨迹压缩相关算法简介 |
2.5 港口吞吐量预测相关模型简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轨迹压缩模型 |
3.1 轨迹压缩问题描述 |
3.1.1 轨迹压缩概念及其数学化定义 |
3.1.2 轨迹压缩效果评估指标 |
3.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轨迹压缩模型设计 |
3.2.1 轨迹数据预处理模块 |
3.2.2 模型训练与分类模块 |
3.2.3 子轨迹拆分与压缩模块 |
3.2.4 时间复杂度分析 |
3.2.5 空间复杂度分析 |
3.3 轨迹压缩模型主体流程 |
3.4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轨迹压缩模型验证 |
3.4.1 轨迹压缩算法对比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深度集合神经网络的港口月度货物吞吐量预测模型 |
4.1 港口货物吞吐量预测问题描述 |
4.1.1 港口货物吞吐量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
4.1.2 港口货物吞吐量预测的目的 |
4.2 港口月度货物吞吐量预测模型设计 |
4.2.1 特征工程模块 |
4.2.2 特征数据预处理模块 |
4.2.3 模型训练和预测模块 |
4.2.4 港口月度货物吞吐量预测模型结构 |
4.3 港口月度货物吞吐量预测模型主体流程 |
4.4 基于深度集合神经网络的港口月度货物吞吐量预测模型验证 |
4.4.1 港口月度货物吞吐量预测实验设置 |
4.4.2 港口月度货物吞吐量预测对比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AIS轨迹数据挖掘的港口特征分析模型 |
5.1 基于AIS轨迹数据挖掘的港口特征分析问题描述 |
5.1.1 港口特征分析可行性 |
5.1.2 各特征的分析目的 |
5.2 基于AIS轨迹数据挖掘的港口特征分析模型设计 |
5.2.1 数据预处理模块 |
5.2.2 轨迹分析和特征工程模块 |
5.2.3 数据挖掘与分析模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AIS轨迹数据挖掘的港口特征分析系统的实现 |
6.1 系统需求分析 |
6.1.1 系统总体需求概述 |
6.1.2 功能需求分析 |
6.2 系统详细设计 |
6.2.1 轨迹压缩模块的设计 |
6.2.2 港口月度货物吞吐量预测模块的设计 |
6.2.3 港口特征分析模块的设计 |
6.3 系统实现 |
6.3.1 系统搭建 |
6.3.2 系统组织结构 |
6.3.3 轨迹压缩模块的实现 |
6.3.4 港口月度货物吞吐量模块的实现 |
6.3.5 港口特征分析模块的实现 |
6.4 系统测试 |
6.4.1 系统测试目的 |
6.4.2 系统功能测试 |
6.4.3 系统测试结论与分析 |
6.4.4 系统界面展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货车设计参数和货车、起重机使用钢材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起重机高效节能传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胡海鹏.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3D打印建筑结构碳排放量化分析[D]. 贾铖修. 浙江大学, 2021
- [3]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及生命周期成本研究[D]. 肖旭东.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分析与评价研究[D]. 任秋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考虑轨迹交叉影响的铁路物流基地作业安全防护方法研究[D]. 唐浩.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6]基于购物篮分析和可达性的钢铁物流园区货位动态布局研究[D]. 杨倩倩.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7]绿色物流仓储空间夏季热环境优化设计研究 ——以合肥地区为例[D]. 吴玉玲.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8]设置悬挂吊车平板网架结构的疲劳载荷谱及疲劳寿命研究[D]. 邱斌.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9]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的塔式起重机疲劳寿命分析[D]. 韩崇瑞.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10]基于AIS轨迹数据挖掘的港口特征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唐经旺.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