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681型自动阻抗比较器(论文文献综述)
谭逸之[1](2021)在《双频脉冲激光雷达的接收电路设计与系统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21世纪最流行的探测技术之一,激光雷达已应用于商业,军事和民用领域。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测深激光雷达已经在许多方面呈现出优势。根据市场应用的普及,其高昂的成本会逐步降下来,未来将会在风电、民航、气象等领域得到更多应用。接收系统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包含了激光飞行时间、激光能量等重要信息,但是在室外实验时,激光能量受到大气衰减、目标面反射以及水下杂质的后向散射等干扰而影响着系统性能,而且在调试激光上位机控制面板的泵浦能量时,激光通常需要很久才能稳定下来,以及光电探测器的选型也会深深影响测量精度。本文的研究任务便是设计一种低噪声且实验灵活的接收电路,在保证探测深度的同时也能控制测量精度。本文简单的回顾国内外激光雷达的海洋探测技术,因为用于陆地测量的激光雷达技术相对成熟,所以主要归纳总结出激光雷达在海洋探测方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该项技术相对于声纳等传统海洋测量技术的优点。接着分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实用试验阶段来介绍各个阶段的技术水平,以及各国生产出的一些相对具有时代代表性的激光雷达系统。本文首先描述了激光雷达的系统组成,随后介绍脉冲激光雷达接收电路的原理,包括:接收电路的基本构成,光电探测器的相关知识以及放大电路的选型。针对本项目对回波信号探测技术的要求,在第三章提出了以下电路设计:①(APD,Avalanche Photo Diode)高压驱动电路设计;②跨阻放大电路设计;③射频放大电路设计;④正负双路直流稳压电源设计;⑤二级放大电路设计。为了验证设计电路的测量精度,做了整体接收电路的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并针对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两种系统优化方法①提出一种远程调控(PMT,Program Map Table)增益的方法,可以减小实验过程中手动操作带来的误差;②设计了一种对激光发射能量的测量方法,可以兼顾大小激光能量的测量,不受能量计量程限制。本文设计的激光雷达接收系统,使用了 APD和PMT的双频道探测,可以区分水面和水底的回波信号,同时均采用高带宽的电路设计,足够还原回波信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经过测试,可以响应ns级激光信号,最小可探测10 nW的回波信号,跨阻放大电路带宽在200 MHz以上,二级放大电路增益在40 dB以内。该接收电路设计对激光雷达的探测技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谢炜炜[2](2021)在《FX0041输出异常的典型失效模式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FX0041是作者所在公司的经典功率运算放大器,广泛地应用在压控电流源电路中,驱动舵机或电机等感性负载。由于FX0041器件自身的特性及应用场景的复杂性,FX0041输出异常的典型失效模式即为自激振荡。对于负反馈系统可能出现的振荡现象,大量的文献采用二端口或返回比方法来分析反馈电路的稳定性。此种方法测量环路增益会断开环路。断开环路会引起两个问题:一是两侧的直流工作点通常不同,二是从两侧看到的小信号交流阻抗与闭环情况不同。虽然罗森斯塔克开路/短路法能相对准确地测量环路增益,但是断开环路计算环路增益通常是一种不精确且容易出错的方法。然而,大多数工程师仍采用简单的二端口或返回比方法来分析反馈电路的稳定性。由于这些问题,本文将基于Pspice实现闭环的麦德布鲁克双注入法,该方法通过在电路中注入理想的交流电压和电流源,以不会改变直流工作点和小信号交流阻抗的方式,在闭环下测量电路的环路增益,克服了开环下测量环路增益的缺点。虽然闭环分析方法能更准确地测量环路增益,但却不便于分析运算放大器电路的不稳定原因。因此,本文结合闭环与开环方法的各自优势来分析FX0041压控电流源的稳定性问题。在罗森斯塔克开路/短路法和麦德布鲁克双注入法的基础上,确定了FX0041压控电流源电路适合断开环路的节点。由于二端口方法需要考虑反馈结构,而返回比方法无需考虑反馈结构,更具一般性。通过建立FX0041晶体管级微模型及提取印制线路板的关键寄生参数,采用返回比仿真方法分析得出:反相输入端杂散电容及负载电感所形成的低频极点衰减了相位裕度,从而导致FX0041输出振荡。然后,通过反馈超前的方式实现频率补偿,解决了电路的稳定性问题。返回比方法、罗森斯塔克开路/短路法和麦德布鲁克双注入法均假定信号是单向传输的,而实际上信号是双向传输的,只有合理的近似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为验证仿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设计并制作FX0041压控电流源评估板,通过瞬态过冲百分比测量证实了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及频率补偿的有效性。因此,为工程师设计压控电流源电路以及测量环路增益提供了一套完整可行的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伊思默[3](2020)在《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硬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电子测量仪器的快速发展,传统大型测试系统通常由多台单一功能的测试仪器组成,但由于数据交互速度慢、体积庞大、缺乏便携性和灵活性等缺点并不适用于现场快速测试与移动测试。本文针对传统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单一、体积庞大、不能覆盖多种测试条件和测试环境等问题。定位当前电子测量仪器市场需求并对标国外主流型号的多功能小型化测试模块。设计了具备功能可重构、硬件可组态的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该模块为VXI单槽C尺寸模块,同时具备8通道的数字化仪、8通道频率计以及8通道任意波发生器,三种功能具备可重构的特性。不仅解决了多种功能联合测试、便携式测试、快速移动测试的需求,而且模块硬件可组态的设计理念在多个功能模块进行硬件组态后可大大提升电子测量仪器的测试范围以及测试能力。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模块功能以及指标要求,采用小型化低功耗设计原则对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的总体架构方案进行了设计。2、研究数字化仪、频率计、任意波发生器三种功能模块的解决方案,针对三种功能分别进行了硬件电路设计。最后提出了基于功能可重构、硬件可组态的设计思路,并对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进行了功能可重构、硬件可组态化设计。3、研究基于DDR3的数据深存储逻辑实现细节。实现了采用简单用户逻辑接口对DDR3进行突发读写操作。设计了基于DDR3的高速数据采集实时存储功能。4、研究了高分辨率时钟分相频率测量方案,在FPGA内部实现了对信号进行1ns分辨率的测频、测周以及脉冲参数测量。5、研究任意波发生器数字逻辑实现方案。在FPGA内部实现了对外挂SSRAM存储器的直接频率合成,数字调制等功能。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本文设计了具备功能可重构、硬件可组态的8通道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在单一模块中实现了3种不同测量功能。使之能广泛的应用于某些极端复杂测试条件下的现场快速测试与移动测试。为多功能小型化集成测试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鹏[4](2020)在《一种高精度负载均流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大量的通信设备、服务器、工作站等被广泛的应用,这就需要一种安全可靠的大容量电源系统来不间断的供电。如果采用单个电源供电,那么对电源的输出功率和长期可靠性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一旦出现故障,会导致系统整体崩溃。采用多个电源模块并行供电,来实现大功率输出是电源管理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负载均流控制器作为一种电源控制集成电路,在分布式电源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控制多个并联电源模块,达到均流分配供电,每个电源模块只需输出均衡的输出较小的功率,提高了电源系统的稳定性,解决了单个电源供电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对目前现有的均流方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本文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电流自动均流方式的负载均流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结合用户的指标要求和电路采用的器件类型,本课题芯片采用BCD工艺进行设计,通过从电路、版图、模块和系统等方面进行综合因素的考虑,使整体电路的在精度、功耗、驱动和速度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最终实现了一种低失调(失调电压≤100μV)、低均流误差(均流误差≤5%)的高精度负载均流控制器。论文重点对电路的各模块单元及版图整体布局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通过对电路优化设计,并结合产品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温度进行综合仿真验证,使电路的设计满足用户提出的指标要求。版图设计上采用Cadence软件的全定制版图设计流程,根据代工厂提供的设计规则及相应的设计规则文件进行设计。通过优化版图中的驱动能力、功耗、电流密度等,采用人工布局布线干预、地线隔离和通道隔离等方法,降低由大电流所引起的噪声和串扰。同时设计时采用了匹配设计,提高器件的稳定性。通过对设计过程中多种因素的考虑和关键问题的解决,大大降低了芯片流片的风险。通过对流片的芯片进行测试验证,芯片指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符合用户的使用要求。产品的成功研制为负载均流控制模块和模拟混合信号电路核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将解决目前市场上高精度低失配负载均流控制器稀缺的问题,为公司带来良好的经济利益。
龚斌[5](2020)在《一种IC测试仪的DSIO模块设计》文中认为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并且在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等各方面都可以看到集成电路测试仪的身影。近十几年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得具有一定数量的数字管脚集成电路得到广泛应用,此类集成电路测试要求集成电路测试仪能够进行几百次的电压、电流和时序测试以及百万次的功能测试,如此大规模的功能测试意味着海量的测试向量需要存储并下发给被测件。因此,集成电路测试仪器如何方便地对具有上述特点集成电路进行功能测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的相关结构和功能测试涉及的测试向量相关内容,结合测试需求设计了一种IC(Integrated Circuit)测试仪的测试向量存储管理模块(Digital Signal Input/Output,DSIO),并给出了模块设计原理、功能描述以及主要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的一般构成,本文模块硬件主要由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控制处理核心和DDR3 SDRAM(Double Data Rate 3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介质组成。模块具体实现以下三个部分的功能:预读处理部分,为了降低测试向量读出路径延时,完成测试前测试向量从DDR3 SDRAM到FPGA内部块存储的预读操作处理;DDR3 SDRAM存储控制部分,该部分完成测试向量存储管理的DDR3 SDRAM多端口读写控制,由于本文对测试向量按不同端口进行分类存储管理,而DDR3 SDRAM只有一套数据和地址控制总线,因此该部分完成对不同端口对DDR3 SDRAM读写访问控制设计,解决多端口缓存同时对单块DDR3 SDRAM的读写数据需求问题;读写请求仲裁部分,本部分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划定不同端口对DDR3 SDRAM的读写优先级,根据优先级来仲裁各端口的请求,并发出应答信号来派发DDR3 SDRAM存储器地址以及数据总线的控制权。最后,将上述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DSIO模块中所涉及的控制功能模块在搭载了FPGA和DDR3 SDRAM的集成电路测试仪的数字通道板上进行硬件实现,并进行各项测试。通过数字通道板对DSIO模块各项性能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方案的正确性,模块功能达到了设计的预期要求。
韩鲁[6](2019)在《基于特种UPS的在线调节消弧线圈谐振接地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电网系统作为城市的基础,复杂的配电环境,使得传统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不能满足对接地故障电容电流的补偿需求。为此本文将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谐振接地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在分析了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谐振接地系统的基础上,得出现阶段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普遍存在线圈电感调节不连续,精度差,且产生的故障补偿电流谐波较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查阅大量国内外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不间断电源(UPS)在线调节消弧线圈谐振接地系统,通过UPS来实现对消弧线圈的在线、连续、精准调节。其次,通过对故障线路的分析,确定采用小波变换提取分析暂态分量信息来提高选线成功率,为消弧线圈谐振接地系统的运行做铺垫。通过检测故障线路电源端负序电流分量作为系统是否处于谐振状态的判据。然后将UPS在电流控制中的优势结合变压器式消弧线圈调节范围宽,产生谐波少的特点,设计出基于特种UPS的变压器式消弧线圈在线调谐。UPS的核心是逆变器,逆变器输出电能的质量与其控制算法的完善程度相关。论文论述了SPWM调制的基本原理,并对传统UPS逆变器PI控制算法进行优化改进。设计将BP神经网络、重复控制策略与PI控制相结合的智能控制算法应用逆变器的控制,解决了传统PI控制的动态性能差、控制灵活度低的缺点,提高了 UPS的控制性能。最后设计了基于特种UPS的变压器式消弧线圈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并搭建实验平台,对该消弧设备进行性能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该消弧线圈设备输出的电流品质高、调节范围宽、谐波含量少,验证了此设计的可行性。
尹铭泽[7](2019)在《电磁式张力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纺织产业不仅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纺织品,而且影响到了航天、军事、医疗等高科技行业。纱线张力是纺织工业中最为关注的重要指标,张力大小的一致性不仅是衡量张力单元先进性的关键因素,同时影响纱线制品的质量及后续加工。因此,必须对纱线的张力进行准确而稳定的控制。传统的纱线张力控制器大都为机械式的,不仅控制精度差,且无法保证张力的稳定性。本文开发了一种电磁式张力控制器,能够实现纱线张力的稳定控制和动态调节,包含断纱检测、清洁等功能。论文首先综述国内外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对纱线张力控制系统的分析,选择被动式的控制模型,并分析影响张力的主要因素。其次通过CREO软件设计了张力控制系统中电磁式张力控制器,介绍张力器中主要结构的工作原理,并且设计相应的硬件控制电路,实现生成张力、自清洁、断纱检测等功能。根据磁路原理分析电磁铁的工作原理,通过悬吊法试验初步选择合适的磁座材料,建立二维模型并使用Maxwell软件进行磁场仿真与分析,得到了张力器零件结构参数对电磁力的影响,为后期生产制造提供数据支持,同实际制造的电磁单元吸力对比验证表明所设计结构能够满足生产张力的需求。设计和搭建张力控制系统试验平台,验证张力控制器功能和结构可行性,由于影响纱线张力的因素很多,本文着重试验了距离/卷绕速度对张力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张力控制系统能正常可靠运行,为后期张力控制系统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最后,采用模糊PID控制器控制方案改进原有系统,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比传统PID更好。
陈诚[8](2019)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多变量非线性反馈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以其便利性和安全性,在电动汽车、高压线路监测设备、无尾家电、无线传感器网络、植入式医疗器械、油气井与水下电气设备等领域中应用广泛。然而,在为这些设备进行无线供电的过程中,用电设备不同控制回路之间会存在扰动和耦合干扰问题,导致系统的输出电流,电压以及零电压切换(Zero-Voltage-Switching,ZVS)角也不可避免的偏离出给定的预期值与动态性能指标,这为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本文以多变量WPT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分别建立相应地控制回路动态数学模型,分析和设计了系统的输出电压反馈控制器以及ZVS角反馈控制器,实现了系统对输出电流/电压以及ZVS角的反馈控制;然后,在多变量WPT系统的应用场景下,分析了不同控制回路之间的耦合干扰,提出了解耦补偿器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多变量WPT系统解耦补偿控制;最后,利用空间坐标变换法,实现了系统非线性模型的精确线性化,设计了非线性控制器,提升和优化了系统在扰动和工作点偏移时的动态性能。本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为了实现多变量WPT系统的反馈控制,本文分别设计了系统的输出电压和ZVS角反馈控制器。一方面,在对系统输出电压的控制中,针对系统在建模分析和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模型高阶与无线通信延时的问题,本文分别采用状态空间均衡实现技术和等效离散延时环节对动态模型进行了降阶和等效。通过分析离散模型的动态性能,设计了系统输出电压反馈控制器。另一方面,在对系统ZVS角的控制中,为了分析WPT系统在负载扰动下ZVS角的动态性能,本文还建立了能描述ZVS角的非线性动态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小信号线性化和降阶。由于模型主导极点在s平面内的位置决定了反馈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因此,根据需求的动态性能指标,本文对含控制器的闭环模型的主导极点进行了配置,设计了系统ZVS角反馈控制器的参数。在实验过程中,通过阶跃改变负载的阻抗,分别验证了设计的多变量WPT系统控制器的动态性能,实现了系统对输出电压和ZVS角的反馈控制。(2)为了克服多变量WPT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输出电流/电压控制回路与ZVS角控制回路之间的耦合干扰问题,本文提出了解耦补偿控制方法。以WPT系统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中的应用为例,分别建立了系统在恒流和恒压模式下,以系统逆变器直流输入电压和运行频率为输入,以系统输出电流/电压以及ZVS角为输出的多变量动态非线性模型。通过对上述非线性模型进行小信号线性化,分析了慢跑鞋在给点工作点附件的相对增益,设计了前馈解耦补偿器。最后,根据需求的动态性能指标分别设计了系统输出电流/电压以及ZVS角反馈控制器的参数,并结合解耦补偿器实现了多变量WPT系统的恒流恒压解耦补偿控制。(3)在对多变量WPT系统进行控制器设计过程中,由于每个控制回路的反馈控制器都是基于小信号线性化模型而设计的,这会导致WPT系统的控制性能在工作点偏移时发生波动。因此,本文提出了应用仿射非线性理论的WPT系统精确线性化和非线性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在不同谐振状态下对WPT系统接收端映射阻抗进行等效,本文进一步对系统的电路进行了等效,建立了一个低阶的仿射非线性模型。在验证该模型具备精确线性化的条件之后,利用积分曲线求解了模型线性化的空间坐标映射规律,实现了非线性模型的精确线性化。最后,通过设计等效线性模型的输出反馈控制器,并利用空间坐标反映射规律,得到了多变量WPT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器。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均证明了非线性控制器在系统工作点发生偏移时依然能保持较好的动态性能。
范颖[9](2019)在《精准型自动医疗输液泵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静脉输液,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药物的性质不同,匹配恰当的输液速度。若输液速度较快或者较慢,都会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加重病情。传统的输液方式普遍采用挂瓶利用液位差输送药液,并用肉眼观察,手动调节滚轮控制输液速度,这种方式往往只能根据经验调节输液速度,精度低,且工作量大。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医疗应用中多以进口输液泵为主,但进口输液泵价格高昂,无法惠及大众。而国内很多公司及科研单位也自主研发生产一些智能输液泵,价格虽然低廉但很多存在功能不够完善,控制精度较低等问题。医疗应用的范围有限,通过对市场和医院的调研,目前迫切需要一种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控制精确,可靠性高的智能输液泵。本文以STM32F103ZET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开环方式控制步进电机和指状蠕动泵的方式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高精度地输液控制。通对单片机,超声波检测,步进电机,泵装置的相关技术原理学习和了解,对精准型自动输液泵设计系统方案。设计选用指状蠕动泵并对其结构部分改进,由电机通过啮齿型带传动控制蠕动泵,结合单片机及控制电路设计了输液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功能。并采用拟合曲线方法对程序进行改进,提高了输液精度。为能够对多种性状的液体产生的气泡进行有效精准地检测,根据气泡检测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对检测原理进行理论研究和计算,设计了超声波气泡探测器,实现对气泡进行实时智能检测。在完成输液泵的研制后,经测试证明,输液泵可以通过按键设定参数准确地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输液速度精度误差<±5%,输液量精度误差<±5%,同时能对输液产生的气泡进行准确地检测,检测最小气泡直径为1.83mm,并在600ml/h的输液速度下能够稳定检测出体积为0.02ml(直径为2.84)的气泡。LCD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输液泵的工作状态及用户输入信息。当输液出现异常或输液完成时,会通过语音及灯光报警提示用户。根据实验结果表明,对输液泵所有性能的测试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输液泵能够根据用户要求精确地自动控制输液过程,保证了输液的精准性,可靠性,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保障。
易重桂[10](2019)在《基于蓝绿光的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对资源的不断消耗,社会发展受到了资源短缺问题的掣肘。海洋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对海洋资源的探测和开发都离不开通信技术的支持。水下信息传输的类型主要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有线通信需要电缆进行连接,由于复杂的海底环境,灵活性受到限制。无线通信灵活性高,以水声通信和水下无线光通信(Underwater Wireless Optical Communication,UWOC)两种方式为主。最为成熟的是水声通信,其传输距离远,但是通信速度慢。UWOC传输速度快,但是光在海水中的衰减较大,因此UWOC适用于水下近距离高速通信场景。在此背景下,本文设计了一个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本文研究了海水对光的影响以及光的调制方式。海水对光的影响主要包含了海水对光的吸收效应和散射效应,影响因素主要为海水中的水分子、黄色物质、叶绿素、非色素悬浮粒子,验证了波长为450-550nm的光在海水中的衰减系数最小。本文对UWOC中的OOK、SIR、PPM、DPIM调制方式进行了分析,选择了带宽利用率高和能量利用率高的DPIM作为系统的调制方式。本文对UWOC系统的硬件和程序进行了设计。硬件系统基于STM32F4微处理器来实现,设计了基础电路和光通信电路。基础电路包含电源电路、人机交互设备电路和存储设备电路。光通信电路包含了发射机电路和接收机电路,其中接收机中使用了跨阻抗电路与自动增益电路来实现信号的转换与放大。为了增加传输距离,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菲涅尔透镜的光学系统。本文基于FreeRTOS操作系统编写了底层驱动程序,移植了FATFS文件管理系统,设计了缓存程序,实现了人机交互与数据储存功能。本文重点设计了光通信协议程序,实现了光通信的DPIM调制与解调、数据帧的封装与解封、数据发送与接收管理机制,从而实现了文字传输与语音传输功能。总之,本文结合实际的应用环境,设计了一个UWOC系统,通过双工通信方式将发射与接收集成于同一个系统,并且进行了实验验证,可有效的实现语音通信和文字通信等功能。
二、1681型自动阻抗比较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681型自动阻抗比较器(论文提纲范文)
(1)双频脉冲激光雷达的接收电路设计与系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
1.2.1 初始阶段 |
1.2.2 发展阶段 |
1.2.3 实用试验阶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激光雷达接收电路理论分析 |
2.1 激光雷达接收电路的基本构成 |
2.2 光电探测器的基本参数 |
2.3 光电探测器件 |
2.3.1 普通光电二极管 |
2.3.2 雪崩二极管(APD) |
2.3.3 光电倍增管(PMT) |
2.4 放大电路 |
2.4.1 放大器的选取 |
2.4.2 一般前置放大电路 |
2.4.3 T型网络前置放大电路 |
2.4.4 差分式前置放大电路 |
2.5 时刻鉴别电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激光雷达接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3.1 接收电路的设计要求 |
3.1.1 激光雷达接收电路所要达到的性能要求 |
3.1.2 接收电路的带宽要求 |
3.1.3 接收电路的信噪比与探测器灵敏度要求 |
3.2 APD高压驱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3.3 跨阻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3.4 射频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3.4.1 射频放大电路的设计 |
3.4.2 射频放大电路对过冲信号的消除 |
3.5 正负双路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实现 |
3.6 二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3.7 脉冲激光测距计时方法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实验与优化 |
4.1 接收电路的实验测试 |
4.1.1 探测器的灵敏度测试 |
4.1.2 水面信号饱和点测试 |
4.1.3 减小水面散射光干扰的测试 |
4.2 一种基于FPGA的远程控制PMT增益的方法 |
4.3 激光能量的测量实验 |
4.3.1 基于APD探测器的激光能量测量方法 |
4.3.2 基于PMT探测器的激光能量测量方法 |
4.3.3 1064nm激光能量测试 |
4.3.4 532nm激光能量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FX0041输出异常的典型失效模式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FX0041输出异常的典型失效模式分析 |
2.1 FX0041产品介绍 |
2.1.1 电路原理 |
2.1.2 封装结构 |
2.2 压控电流源 |
2.2.1 浮动负载V-I转换器 |
2.2.2 接地负载转换器 |
2.2.2.1 有限开环增益的影响 |
2.2.2.2 改进的Howland电流泵 |
2.3 FX0041自激振荡失效分析 |
2.3.1 问题概述 |
2.3.2 分析过程 |
2.3.2.1 外观检查 |
2.3.2.2 密封性检测 |
2.3.2.3 粒子碰撞噪声检测 |
2.3.2.4 X射线检测 |
2.3.2.5 ATE电参数测试 |
2.3.2.6 实验室功能测试 |
2.3.3 综合分析 |
2.3.4 分析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算放大器基础 |
3.1 波特分析方法 |
3.1.1 观察结果 |
3.1.2 系数的解释 |
3.1.3 波特分析 |
3.1.4 返回比与环路增益 |
3.2 布莱克曼阻抗定理 |
3.3 麦德布鲁克方法 |
3.4 波特方法的另一种解释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X0041压控电流源稳定性分析 |
4.1 稳定性问题 |
4.1.1 增益裕度 |
4.1.2 相位裕度 |
4.1.3 一个说明性的实例 |
4.1.4 截止速率(ROC) |
4.2 环路增益的计算方法 |
4.2.1 返回比分析 |
4.2.2 罗森斯塔克和麦德布鲁克的环路增益测量法 |
4.2.2.1 罗森斯塔克环路增益计算方法 |
4.2.2.2 麦德布鲁克环路增益计算方法 |
4.3 FX0041电路的稳定性分析 |
4.3.1 环路增益仿真实现方法 |
4.3.1.1 返回比仿真方法 |
4.3.1.2 罗森斯塔克环路增益仿真测量法 |
4.3.1.3 麦德布鲁克环路增益仿真测量法 |
4.3.1.4 小结 |
4.3.2 FX0041微模型建立 |
4.3.2.1 宏模型和微模型 |
4.3.2.2 FX0041晶体管级微模型 |
4.3.3 FX0041电路的返回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X0041压控电流源频率补偿改进 |
5.1 有反馈极点的运算放大器电路 |
5.1.1 微分器 |
5.1.2 杂散输入电容 |
5.1.3 电容负载 |
5.1.4 其他不稳定源 |
5.2 输入滞后和反馈超前补偿 |
5.2.1 输入滞后补偿 |
5.2.2 反馈超前补偿 |
5.3 FX0041压控电流源的频率补偿改进 |
5.4 实验验证 |
5.4.1 实验室环路增益测试方法 |
5.4.1.1 Middlebrook的单注入法 |
5.4.1.2 二端口环路增益测量法 |
5.4.1.3 作为相位裕度函数的峰值和振铃 |
5.4.2 FX0041电路过冲百分比测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硬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总体方案设计 |
2.1 总体方案设计 |
2.2 数字化仪方案设计 |
2.3 频率计方案设计 |
2.4 任意波发生器方案设计 |
2.5 小型化低功耗设计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3.1 数字化仪硬件电路设计 |
3.1.1 信号输入模拟通道设计 |
3.1.2 触发通道电路的指标分析及设计 |
3.1.3 数据采集与大容量高速存储电路设计 |
3.2 频率计硬件电路设计 |
3.2.1 频率计输入模拟通道设计 |
3.2.2 基准时钟参考电路设计 |
3.2.3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选型 |
3.3 任意波发生器硬件电路设计 |
3.3.1 高速波形存储电路设计 |
3.3.2 数模转换电路设计 |
3.3.3 滤波电路设计 |
3.3.4 信号幅度控制电路设计 |
3.3.5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选型 |
3.4 模块功能可重构硬件可组态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数字逻辑设计 |
4.1 数字化仪的数字逻辑设计 |
4.1.1 模数转换器的配置 |
4.1.2 高速串行数据接收及串并转换处理 |
4.1.3 高速数据采集实时存储模块 |
4.2 频率计的数字逻辑设计 |
4.2.1 高分辨率分相测频模块分析与设计 |
4.2.2 多周期同步测周模块分析与设计 |
4.2.3 脉冲参数测量模块分析与设计 |
4.2.4 频率计的误差分析 |
4.3 任意波发生器的数字逻辑设计 |
4.3.1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模块设计 |
4.3.2 高速SSRAM读写模块设计 |
4.3.3 数字调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块功能测试与分析 |
5.1 数字化仪功能测试 |
5.2 频率计功能测试 |
5.3 任意波发生器功能测试 |
5.4 三种功能联合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一种高精度负载均流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负载均流控制器的现状分析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负载均流技术的研究 |
2.1 并联均流的概念与原理 |
2.2 并联供电系统特点 |
2.3 直流稳压电源并联扩容的要求 |
2.4 并联供电系统常用的均流方法 |
2.4.1 斜率法 |
2.4.2 主从控制法 |
2.4.3 平均电流型自动负载均流法 |
2.4.4 最大电流自动均流 |
2.4.5 其他均流方法 |
2.5 负载均流控制器芯片的原理设计 |
2.5.1 负载均流控制器的相关基本原理 |
2.5.2 负载均流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
2.5.3 负载均流控制器的典型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负载均流控制器芯片的模块设计 |
3.1 电路总体结构及功能 |
3.2 电路模块设计 |
3.2.1 电流检测放大器模块设计 |
3.2.2 负载总线驱动器模块设计 |
3.2.3 总线接收器模块电路设计 |
3.2.4 误差放大器模块设计 |
3.2.5 电流调整放大器模块设计 |
3.2.6 基准电路模块设计 |
3.2.7 选通逻辑电路模块设计 |
3.2.8 使能比较器模块设计 |
3.2.9 出错保护模块设计 |
3.2.10 欠压锁存模块设计 |
3.2.11 调整放大器模块设计 |
3.2.12 防误判模块设计 |
3.2.13 启动与调整逻辑模块设计 |
3.2.14 数字修调模块设计 |
3.3 顶层设计 |
第四章 负载均流控制器芯片的版图设计 |
4.1 版图布局 |
4.2 各模块版图设计 |
4.2.1 匹配设计 |
4.2.2 抗干扰设计 |
4.2.3 可靠性设计 |
4.3 整体版图及测试验证 |
4.3.1 版图设计 |
4.3.2 封装测试验证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一种IC测试仪的DSIO模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 |
1.1.1 集成电路的分类 |
1.1.2 集成电路发展的特点 |
1.2 集成电路测试的发展状况 |
1.2.1 集成电路测试的发展 |
1.2.2 集成电路测试的重要性 |
1.2.3 集成电路测试的分类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数字IC测试仪DSIO模块设计 |
2.1 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硬件框架介绍 |
2.2 测试向量 |
2.3 模块设计原理及功能描述 |
2.4 主要问题解决方案 |
2.4.1 测试向量缓存方案 |
2.4.2 测试向量处理方案 |
2.4.3 DDR3 SDRAM读写总线仲裁方案 |
2.4.4 测试向量预读取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SIO模块的硬件实现 |
3.1 系统设计原则 |
3.2 FPGA及 DDR3 SDRAM的选型介绍 |
3.2.1 FPGA芯片介绍 |
3.2.2 DDR3 SDRAM芯片介绍 |
3.3 电子引脚 |
3.4 DSIO模块硬件框架设计 |
3.5 DDR3 SDRAM存储器的多端口读写控制设计 |
3.5.1 DDR3 SDRAM工作原理 |
3.5.2 多端口读写数据控制器设计 |
3.5.3 读写数据缓存接口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SIO模块的可编程逻辑实现 |
4.1 DSIO模块的可编程逻辑总体设计框架 |
4.2 时钟路由与MIG核例化 |
4.2.1 时钟电路 |
4.2.2 DDR3 MIG核例化 |
4.3 DSIO模块的DDR3 SDRAM存储控制逻辑 |
4.3.1 DSIO预读数据控制逻辑 |
4.3.2 DSIO DDR3 读写控制逻辑 |
4.4 DSIO模块的读写数据总线仲裁逻辑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1 DSIO模块性能测试 |
5.1.1 正确性及预读测试 |
5.1.2 多端口数据连续性测试 |
5.1.3 DSIO模块数据总线仲裁测试 |
5.1.4 测试向量发送及捕获速率测试 |
5.1.5 多端口混合读写带宽测试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特种UPS的在线调节消弧线圈谐振接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消弧线圈系统的发展和现状 |
1.3 UPS的发展综述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架构 |
2 消弧线圈谐振接地系统方案论述与接地故障选线 |
2.1 引言 |
2.2 消弧线圈谐振接地系统方案论述 |
2.3 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案确定与仿真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特种UPS的变压器式消弧线圈在线调谐设计 |
3.1 引言 |
3.2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调谐判据 |
3.3 基于特种UPS的变压器式消弧线圈系统模型建立 |
3.4 UPS逆变器控制策略设计与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特种UPS变压器式消弧线圈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特种UPS变压器式消弧线圈设计方案 |
4.3 系统硬件设计 |
4.4 系统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特种UPS变压器式消弧线圈实验测试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平台搭建 |
5.3 实验测试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电磁式张力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纱线张力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
1.3 课题来源及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磁式张力控制系统的原理 |
2.1 引言 |
2.2 张力控制的类型 |
2.3 张力控制系统的总体框架 |
2.4 纱线张力来源与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磁式张力控制器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电磁式张力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
3.2.1 总体布局 |
3.2.2 分解结构 |
3.3 张力控制器结构设计原理 |
3.3.1 同步电机的选择 |
3.3.2 张力盘设计 |
3.3.3 电磁线圈与磁座设计 |
3.3.4 固定架设计 |
3.3.5 剩余零件设计 |
3.4 张力控制单元的硬件电路设计 |
3.4.1 硬件电路功能 |
3.4.2 控制电路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磁力分析与Maxwell仿真 |
4.1 引言 |
4.2 电磁力的理论分析 |
4.2.1 磁路定理与分析 |
4.2.2 铁磁材料的选择 |
4.2.3 线圈吸力的分析 |
4.3 仿真分析 |
4.3.1 软件Maxwell |
4.3.2 模型定义 |
4.3.3 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张力检测 |
5.1 引言 |
5.2 试验系统 |
5.2.1 试验内容 |
5.2.2 试验平台搭建 |
5.3 纱线张力试验 |
5.3.1 纱线张力试验验证 |
5.3.2 张力与卷绕速度的关系分析 |
5.3.3 张力与卷绕距离的关系分析 |
5.3.4 断纱检测验证 |
5.4 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张力控制系统的改进与仿真 |
6.1 张力控制系统的改进方案 |
6.2 控制原理分析 |
6.2.1 传统PID控制器 |
6.2.2 模糊PID控制器 |
6.3 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6.3.1 模糊控制器设计 |
6.3.2 仿真框图的建立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7.1.1 主要工作内容 |
7.1.2 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多变量非线性反馈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背景与应用 |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多变量反馈控制的研究现状 |
1.2.1 系统输出电流/电压反馈控制的研究现状 |
1.2.2 系统ZVS角反馈控制的研究现状 |
1.2.3 主要参考文献分析 |
1.3 本课题的来源及主要工作 |
1.3.1 课题的来源 |
1.3.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考虑无线通信延时的WPT系统动态建模与输出电压反馈控制 |
2.1 引言 |
2.2 多相相控逆变器的输出分析 |
2.3 应用多相相控逆变器的WPT系统数学建模 |
2.3.1 耦合网络与整流桥的等效 |
2.3.2 平均模型与小信号线性化 |
2.3.3 基于状态空间平衡实现的模型降阶 |
2.4 考虑无线通信延时的模型离散域分析与反馈控制器设计 |
2.4.1 考虑无线通信延时的WPT系统离散模型 |
2.4.2 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与动态性能的优化 |
2.5 WPT系统零电压切换与传输效率分析 |
2.5.1 零电压切换分析 |
2.5.2 传输效率分析 |
2.6 工程应用案例 |
2.6.1 样机和工程实践案例 |
2.6.2 控制器性能与相控逆变器输出波形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模型主导极点配置的WPT系统ZVS角反馈控制 |
3.1 引言 |
3.2 系统拓扑结构与ZVS角分析 |
3.2.1 系统拓扑结构分析 |
3.2.2 系统ZVS角影响因素分析 |
3.3 WPT系统ZVS角动态建模与小信号线性化 |
3.3.1 系统非线性平均模型 |
3.3.2 多级串联可调电容建模与仿真分析 |
3.3.3 WPT系统小信号线性模型 |
3.4 基于主导极点的模型分析与反馈控制器设计 |
3.4.1 模型分析与简化 |
3.4.2 ZVS角反馈控制器设计与优化 |
3.5 工程应用案例 |
3.5.1 MSVC样机与实验 |
3.5.2 ZVS角反馈控制与传输效率实验 |
3.5.3 逆变器输出波形 |
3.6 本章小结 |
4 WPT系统多变量解耦补偿控制 |
4.1 引言 |
4.2 系统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分析 |
4.2.1 系统拓扑结构分析 |
4.2.2 系统输出与ZVS角反馈控制策略 |
4.3 WPT系统恒流与恒压输出模式动态模型 |
4.3.1 系统恒流与恒压非线性平均模型 |
4.3.2 系统小信号多变量模型 |
4.4 控制回路耦合特性分析与解耦补偿器设计 |
4.4.1 模型相对增益分析 |
4.4.2 前馈解耦补偿器设计 |
4.4.3 反馈控制器与三阶段充电算法设计 |
4.5 工程应用案例 |
4.5.1 实验样机 |
4.5.2 恒流与恒压输出控制实验 |
4.5.3 ZVS运行控制实验 |
4.5.4 三阶段充电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仿射非线性理论的多变量WPT系统精确线性化与非线性控制 |
5.1 引言 |
5.2 WPT系统电路分析与简化 |
5.3 基于仿射非线性理论的多变量WPT系统建模 |
5.3.1 仿射非线性系统精确线性化基础 |
5.3.2 基于仿射非线性理论的WPT系统动态模型 |
5.4 多变量WPT系统精确线性化与非线性控制器设计 |
5.4.1 精确线性化条件验证 |
5.4.2 精确线性化坐标映射率 |
5.4.3 多变量WPT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 |
5.5 仿真及实验验证 |
5.5.1 仿真验证 |
5.5.2 工程应用案例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精准型自动医疗输液泵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医疗输液泵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医疗输液泵的现状 |
1.2.2 医疗输液泵的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输液泵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精准型自动医疗输液泵的介绍 |
2.1.1 输液泵功能简介 |
2.1.2 输液泵系统结构 |
2.2 微控制器方案选择 |
2.3 输液泵动力装置方案选择 |
2.3.1 泵体装置方案选择 |
2.3.2 驱动电机方案选择 |
2.4 气泡检测方案选择与研究 |
2.4.1 气泡检测方案选择 |
2.4.2 .超声波气泡探测器方案实现 |
2.4.3 超声波频率的选择 |
2.5 系统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输液泵系统硬件设计 |
3.1 电机的驱动设计电路 |
3.1.1 驱动芯片选择 |
3.1.2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
3.2 超声波气泡探测器硬件电路设计 |
3.2.1 超声波信号发射电路 |
3.2.2 超声波信号接收电路 |
3.3 电源系统硬件设计 |
3.3.1 AC-DC开关电源设计 |
3.3.2 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设计 |
3.3.3 电机驱动升压电源 |
3.3.4 低压5V模拟电源设计 |
3.3.5 低噪声3.3V数字电源设计 |
3.4 报警系统硬件设计 |
3.4.1 LED灯报警提示设计 |
3.4.2 语音报警提示设计 |
3.5 输入及显示硬件电路设计 |
3.5.1 输入按键电路设计 |
3.5.2 LCD显示硬件电路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输液泵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
4.1 输液泵驱动系统程序设计 |
4.1.1 步进电动机工作方式设定 |
4.1.2 输液速度的控制 |
4.1.3 输液量的控制 |
4.2 气泡检测程序设计 |
4.3 输入接口程序设计 |
4.4 LCD显示程序设计 |
4.5 报警响应装置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输液泵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
5.1 测试条件 |
5.2 精准型自动医疗输液泵的测试过程 |
5.2.1 输液速度测试 |
5.2.2 输液量测试 |
5.2.3 超声波气泡检测功能测试 |
5.2.4 输液泵人机交互功能测试 |
5.3 测试结论总结与分析 |
5.3.1 实验结果总结 |
5.3.2 输液泵的误差来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基于蓝绿光的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水下光通信相关理论 |
2.1 海水对光的影响 |
2.1.1 海水对光的吸收影响 |
2.1.2 海水对光的散射影响 |
2.1.3 海水对光的总衰减系数 |
2.2 水下无线光通信调制方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外围基础电路设计 |
3.1.1 微处理器参数与电路 |
3.1.2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3.1.3 系统基本工作设备 |
3.2 光发射机设计 |
3.2.1 光源选型 |
3.2.2 发射机电路设计 |
3.3 光接收机设计 |
3.3.1 光电转换器件比较与选型 |
3.3.2 光电二极管相关理论 |
3.3.3 跨阻放大电路设计 |
3.3.4 自动增益电路设计 |
3.3.5 波形整形电路设计 |
3.4 光学系统设计 |
3.4.1 菲涅尔透镜设计 |
3.4.2 光学系统仿真参数计算与设置 |
3.4.3 光学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程序设计 |
4.1 系统基本功能程序设计 |
4.1.1 系统缓存 |
4.1.2 储存设备 |
4.1.3 人机交互 |
4.2 通信协议程序设计 |
4.2.1 调制与解调 |
4.2.2 数据帧 |
4.2.3 连接管理层 |
4.2.4 应用层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测试 |
5.1 系统软件与硬件测试 |
5.1.1 软件测试 |
5.1.2 硬件测试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误码率测试 |
5.2.2 文字传输测试 |
5.2.3 语音传输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1681型自动阻抗比较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频脉冲激光雷达的接收电路设计与系统优化[D]. 谭逸之.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FX0041输出异常的典型失效模式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D]. 谢炜炜.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硬件设计与实现[D]. 伊思默.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一种高精度负载均流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D]. 高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一种IC测试仪的DSIO模块设计[D]. 龚斌.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基于特种UPS的在线调节消弧线圈谐振接地系统研究[D]. 韩鲁.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7]电磁式张力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D]. 尹铭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8]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多变量非线性反馈控制研究[D]. 陈诚. 武汉大学, 2019(07)
- [9]精准型自动医疗输液泵的研制[D]. 范颖.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基于蓝绿光的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设计[D]. 易重桂.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