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控制、管理激励与国有企业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黄馨怡[1](2021)在《环境规制、产权性质与企业生态管理控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人口红利和资源环境为代价,获取了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这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高速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构建以政府为“主心骨”,企业和社会组织画好“同心圆”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途径,是实现“两山论”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出台的环境政策愈发严苛,制造业企业作为污染的主要产生者,需要承担着巨大的环保压力。其从环保战略制定到环保控制活动的有效实施再到相关的环境奖惩及监督管理,都受到利益相关者的持续关注。因而,企业亟需将生态管理的相关细则纳入日常经营活动中,规范企业生产流程,落实环保行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本文以管理控制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为依据,提出相关假设并构建模型,以2010-2019年十年沪、深两市制造业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从5个维度31个指标构建覆盖环保文化、环保战略、环保控制活动、环保奖惩和环保形成控制五个维度的企业生态管理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赋值的方式,对企业生态管理控制的实施程度进行衡量。首先,探讨从外部环境规制和内部产权性质两个角度分别探讨其与企业生态管理控制之间的关系。其次,进一步讨论了产权性质在环境规制与企业生态管理控制之间的作用机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企业生态管理控制之间存在正向显着关系,即环境规制的实施越严苛,企业生态管理控制效果更佳;产权性质在环境规制与企业生态管理控制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即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环境规制越严厉,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执行生态管理控制。根据上述相关结果,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建议。首先,政府作为宏观政策制定主体,在环境规制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地细化相关环保条例,促进企业更好地向绿色发展转变。其次,企业作为环保实施的微观主体,需要进一步丰富自身环保文化、制定环境战略、开展控制活动、完善奖励机制和加强行政控制。更重要的是,非国有企业也要向国有企业看齐,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勇担社会责任,将绿色环保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
张琦[2](2020)在《Z民航服务保障企业母子公司管理控制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集团是一种重要的现代经济组织形式,但中西方企业集团在形成过程上有所不同,西方企业集团是在市场的调节下,通过统筹规划企业自身资源配置和业务选择,经过兼并重组成为企业集团,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管控主要是通过调整管控的集分权程度,合理配置管控手段,充分调动子公司积极性,促进各子公司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及成本最小化,发挥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最终实现集团整体发展战略。与西方企业集团不同,我国国有企业集团的形成及发展通常是由政策主导的重组整合,大多存在“集而不团”的现象,当母公司管控能力较弱时便出现了“管而不控”的现象。中国国有企业集团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对管理控制理论做进一步深入研究,针对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形成和发展的特殊性对母子公司管理控制体制、模式以及手段进一步探讨,为中国国有企业集团管理控制优化对策提供实践基础。Z公司是H国有企业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近年来,随着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由单体企业发展成为具有集团属性的企业。Z公司为解决自身核心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问题积极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对子公司管控能力不足、母子公司之间协同效应较弱等问题开始显现。亟需对Z公司的管理控制体系进行优化,加强母子公司管控能力,强化企业内部协同效应,提高企业发展质量。本研究通过整理国内外关于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对Z公司4个层次7类人员的访谈结果,系统地对Z公司的管理控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提炼了Z公司在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Z公司的管理控制优化设计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从母子公司功能定位、组织机构设置、管控模式确定、管控手段优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优化措施。以Z公司为例,给出了管控体系设计的具体方法,对国有企业集团的管控体系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于淼[3](2019)在《国企高管薪酬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高管薪酬属于现代公司治理的一部分。我国国企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公有制企业,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核心地位。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企通过上市而进入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对于国企来说,具有很强的公众性,若高管薪酬不合理或过高,势必会引起民众热议。因此需要对国企高管薪酬问题进行必要的研究,基于市场自治的研究已经屡见不鲜,站在法律的角度进行研究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至关重要。股权激励是现代企业的一项主要激励手段,在国企高管薪酬中的比例也在不断升高,并引起了国企高管薪酬的攀升,这种模式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在该背景下,部分国企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启动限制性股票计划,试图代替股权激励手段,但国企高管薪酬制度产生异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关于国企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的相关设计,通常是为了降低代理成本,推动薪酬代理问题的解决。但在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包括银行利率变化、股票价格上涨等,都可能会导致国企高管获取不少意料之外的财富,进而大幅增加他们薪酬的额度。如果国企高管利用手中权力或者行业规则自定薪酬,还有可能损害到国有企业以及广大股东的利益。国企高管薪酬必须要趋向合理化,才能促进国有企业及整个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对于国企高管薪酬规制,核心在于如何妥善结合公司法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围绕薪酬决定权、薪酬设计和制定、信息披露、司法介入等相关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国有企业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必须要遵守金融市场的法律规制做法。从国际常用做法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做法。该做法的思路是将公司治理看成单层式结构,强化独立董事的作用,提高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使薪酬委员会成为公司高管薪酬的计划制定者,突出程序公证和独立性,有着详细的高管薪酬信息披露机制,由此形成司法实践的三大标准和商事判断原则。对于法院来说,一般会拒绝高管薪酬合理性审查,而税收及会计部门则倾向于通过调节手段进行干预,尽管效果并不好,但能够表明政府干预公司高管薪酬的态度。二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做法,提倡高管薪酬决定者需要担负起注意义务,促进高管薪酬的合理性。在这当中,监事发挥出重要作用,并且要综合考虑公司的业绩和经营状况,以确定高管薪酬是否合理,进而对公司高管薪酬的涨幅进行提前遏制。这种标准的主观性较强,但能够有效协助法院审查。对于我国来说,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有一定程度的异化,天价薪酬频频出现,引起民众的热议,但国企改革是大势所趋,改革步伐不能因为高管薪酬问题而停滞,因此国家相关部门推出了不少管理办法,包括《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限薪令等,尽量使国企高管薪酬激励制度趋向于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与英美国家有所不同,并不提倡独立性,而是以双层制为主,独立董事的作用并不突出,加上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国企改革还处于深水区,经济转型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不够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企的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还有外部监管环境等,都有着比较鲜明的中国特色,与美国和德国的两种典型做法相差甚远,难以做到唯程序正义,也不能对国企高管薪酬的合理性进行提前调控。因此本文提出观点:国企高管薪酬决定可以对日韩做法进行借鉴,即高管薪酬由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共同决定,其中股东大会决定国企高管薪酬的额度与形式,董事会决定国企高管薪酬的分配方案等具体实施计划。同时还可以考虑适当引入行政力量,通过政府的合法干预,促进国企高管薪酬趋向合理。在整个法律规制过程中,薪酬决定权、薪酬设计和制定、信息披露、司法介入是国企高管薪酬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基于这样的思路,本文分成了以下七个部分,正文为五章,前后分别为绪论和结论: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在我国国企改革的背景下提出国企高管薪酬法律相关问题,以国有企业为研究主体,充分考虑到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现实性要求,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形成文献综述,包括高管薪酬的合理性研究和法律规制研究等现状,同时介绍了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及本文创新点。第二部分为“国企高管薪酬法律问题的基础理论”,本章主要界定了国企高管、国企高管薪酬及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概念,国企高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概念,但本质是从西方国家的公司高管这一概念引出的,国企高管薪酬同样如此。此外还分析了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相关理论,包括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动因、正当性、价值与目标、法律干预等相关理论。文章还介绍了国企高管薪酬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从整体来看,我国公司治理的董事独立性不足,国企的运营对管理层的依赖性很强,而其高管通常会借助股权激励方式得到高薪,或者自行定薪,从而导致薪酬激励机制产生异化,出现了负激励。这是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一个主要动因。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必须要体现出一定的正当性,有明确的价值与目标,才能进行更加合理的法律干预。第三部分为“国企高管薪酬决定权分配的法律问题”,本章首先以公司法为基础,对国企高管薪酬决定权的主体进行明确,指出国企有别于其它公司的特别之处,也同时剖析了国外的决定主体。主体确定后,文章主要对保证决策权的决策机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我国国企高管薪酬决定权分配两个重点问题,第一是法律赋予股东的话语权问题,第二个是法律框架下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问题。国企高管薪酬属于日常经营中的一项管理事务,应在董事会的引导下强化股东的话语权,使国企高管薪酬决定处在股东的监督之下,同时还要注意法律框架下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问题。中间介绍了国外对企业高管薪酬决定权分配的经验启示,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公司法的干预现状,最后提出我国国企高管薪酬决定权分配的法律规制对策,包括国企高管薪酬决定权的立法现状及权力分配、国企高管薪酬决定权的评价及完善。第四部分为“国企高管薪酬标准及设计问题”,本章主要分析了国企高管薪酬标准设计的相关理论,提出薪酬标准参照点问题,对国企高管薪酬标准进行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果。高管薪酬标准一直是国内外学界讨论的问题,如何衡量企业高管薪酬成为诸多学者的讨论对象。企业高管薪酬标准主要是找一个参照点,即通过横向比较,判断企业高管薪酬是否超出市场预期,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规模和效应。参照点主要分为外部参照点、内部参照点、个人参照点,通过这些参照点的影响分析,分别检验提出的假设。最后给出国企高管薪酬标准的原则性建议和薪酬标准设计流程,并介绍了国企高管薪酬标准确定后的控制体系。第五部分为“国企高管薪酬信息披露法律规制问题”,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国企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立法和优先权问题。从立法方面看,信息披露有助于信息对称,使国企高管薪酬有更多的监督,有助于相关问题的借鉴,提高法律规制的力度。从优先权来看,信息披露应在诸多权利中具备一定的优先权。随后介绍了国外关于企业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经验启示,包括美国和其他国家关于企业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经验启示,美国对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要求较为苛刻,这方面的信息应详细披露,以增强事后监督的可靠性。美国公司的高管薪酬信息披露主要是表格披露,其次是叙述性披露。欧盟国家对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要求从简单发展成严格,处在不断完善之中。最后提出我国国企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对策。第六部分为“国企高管薪酬不当的司法介入问题”,本章开篇列出我国国企高管司法介入的薪酬及相关主体的确定问题、不当高管薪酬对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损害问题、司法审查的程序公正性问题,然后分析了我国国企高管薪酬司法介入的必要性。从国外关于企业高管薪酬司法介入的经验启示看,美国关于高管薪酬的司法介入实践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强调正当性审查方面的三大标准,并且严格遵循商事判断原则。西方国家还有一种新的司法介入途径:薪酬取回权制度。国外关于企业高管薪酬司法介入经验值得我国国企借鉴,有助于完善对策的制定。本章最后提出我国国企高管薪酬的司法介入对策,包括我国国企高管薪酬的司法介入基础,国际通用的三大标准、商事判断规则与薪酬合理性,我国国企高管薪酬司法介入存在的问题,我国国企高管薪酬合理性判断司法介入措施。第七部分为“结论”,本章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成果,指出国企高管薪酬问题之所以会产生,有着较多的内外部因素,而且解决也比较困难。文章按照总分的统一脉络,基础理论项下提出高管薪酬存在的四个问题,从决定权到薪酬标准设计,再到信息披露制度,之后是司法介入问题。国企高管薪酬决定权的确定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的严格执行,有助于国企高管薪酬趋向于合理化。以这两点为基础,司法介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进而能够更好地解决国企高管薪酬问题。
尹媛[4](2019)在《中国铝业债转股的财务治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经过30多年的经济改革,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前景趋好。但与之同时,中国实体企业及有关平台面临着高杠杆率风险的严峻挑战,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在此行业发展环境和高杠杆率风险背景下,中国铝业在进行了一系列降杠杆、去产能措施的论证分析后,决定以债转股为切入点,成为有色金属行业首个债转股落地的企业。然而在实施债转股释放股权收购的信息后,股价连续下跌,标的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债转股的实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没有及时完善企业的财务治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财务治理的角度对中国铝业债转股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债转股前后财务治理四个维度的变化,对债转股前后财务情况进行评估,发现中国铝业实施债转股在短期内改善了资本结构,但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善,仍然存在机构获配股价低导致二级市场不买单、薪酬激励体系不完善、财权配置不合理和资金管理机构积极性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财权配置、完善财务控制和财务监督、规范财务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公司作用的建议,为中国铝业优化财务治理实现良好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促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债转股的作用提供了借鉴意义。
许钤[5](2018)在《Y市建设投资集团战略管控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战略管控是如今现代化企业集团以公司长期的发展战略为目标,利用多元化技术,系统全面的把“组织-流程-制度-绩效”控制集为一体的现代化管理控制体系,从而以静态、动态两种管理方式来完成对母子公司的管控体系建设。把握好集团战略管控的要点主要是母子公司的组织管控、流程管控、制度管控以及绩效管控四个方面。因此集团战略管控是企业集团实现整体战略计划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内控以及确保财务安全和预算目标的卓有成效的,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与企业管理执行机制,是达到企业集团战略预期目标的集中体现。本文首先通过对Y市建设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建投集团)的介绍、并根据建投集团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利用SWOT方法和加以对如今建投集团战略管控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建投集团战略管控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原因。其次,本文对建投集团战略目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并从组织、流程、制度以及绩效四个角度分析企业集团战略的结构要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如何建立和完善建投集团战略管控的措施。本次研究根据建投集团在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诸如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和实施措施,以及相关的战略管理保障手段的空白等问题,构建和设计出对建投集团战略的管控体系。通过研究发现企业集团战略管控的主要方面在于有效的发挥“组织管控、流程管控、制度管控以及绩效管控”在战略管控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重点突出法人治理及组织结构优化、战略管控流程规划和实施以及集团的信息体系建立,注重制度建设和审计体系建立,完善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以及关键节点的控制,并结合动态、静态管控来完成建投集团战略管控体系的建立。建投集团战略管控体系的建立将填补集团在战略管控中的空白,完善集团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组织架构,促进母子公司的协同性,定位集团的企业管理模式,提高企业集团运营效率,增加发展动力,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使集团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和快速的发展。此研究为建投集团管控体系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对于相类似的地方性国有企业集团的战略管理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和帮助。
金宇[6](2018)在《环境规制、漂绿行为与企业研发投资研究》文中指出在资源和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各国政府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尤甚以往。我国在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概念之后,在十九大更强调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难看出我国在制度层面对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资源环境具有一定的公共品属性,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在追逐利润过程中很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正是由于环境的外部性特征,使得市场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在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命题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因此政府部门的干预显得尤为必要,环境规制便是政府部门针对环境领域所进行的干预。当前,技术创新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对于宏观层面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微观层面的企业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研发投资作为创新活动的起点,与创新成果的产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具有密切联系。那么环境规制对于企业的研发活动又会产生怎么的影响呢?关于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共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结论:一是以污染天堂假说为代表,认为环境规制出于成本提升会对企业研发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二是以要素禀赋假说为代表,认为环境规制对于研发创新的影响存在“双面性”;三是以波特假说为代表,认为环境规制有利于企业的研发创新。从相关研究的演化历程来看,二者关系总体上呈现出“传统假说——波特假说——不确定假说”的发展脉络,时至今日,针对该问题的结论仍未呈现出一致的趋势。因而对环境规制与研发投资的作用机理仍有待进一步探究。近几年,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企业社会责任愈发关注,在全球倡导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背景下,一些企业出于迎合外部需求和投机性分享社会责任收益的目的,产生了“伪社会责任”行为。漂绿作为伪社会责任在环境领域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特征给公众识别、外部监管和政府惩处带来了极大困难,正是得益于此,漂绿行为近几年在企业层面迅速蔓延。当企业面临来自政府部门和行业竞争者的压力时,会调整自身战略行为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那么环境规制是否会引发企业的漂绿行为呢?漂绿行为的实施是否又会对企业的研发活动产生影响呢?正是基于以上困惑,基于当前我国倡导绿色经济和技术创新的时代背景,加之漂绿这一伪社会责任行为在企业层面迅速蔓延的现状,力图从漂绿这一“伪善机制”视角,对环境规制与研发投资的关系进行再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共包含四个层次:首先,从已有研究出发,对环境规制、漂绿和研发投资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分别对环境规制的经济后果、漂绿的动因与经济后果、研发投资的影响因素三部分现有研究进行了回顾,为三者可能具有的逻辑关系提供前人研究成果作为铺垫;其次,立足于新古典经济学和规制经济学,基于公共选择、委托代理、信号传递、交易费用、外部性、成本收益、利益相关者、新制度组织、声誉、企业公民、经济伦理、舞弊三角、技术创新、行为决策、现代投资和资源基础等一系列基础理论,为三者的逻辑推演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对我国当前的制度背景进行分析,为各逻辑关系发挥作用的具体情境分析提供依据;再次,分别对环境规制与研发投资、漂绿行为与研发投资、环境规制与漂绿行为、以及漂绿的中介作用四个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可验证的一系列假设命题;最后,以2010-2015年我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环境规制、漂绿行为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在各部分检验过程中对相关情境因素和作用路径进行了深入挖掘。本文在对环境规制进行划分、并对漂绿行为进行界定与度量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最终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管理控制型环境规制通过“倒逼机制”对企业研发投资起到了显着地促进作用,且该影响在民营企业中更为突出;而引导激励型环境规制则通过“迎合机制”对企业研发活动产生了抑制效果,且这一结论在国有企业更为显着。进一步对异质性研发投资进行考察,发现管理控制型环境规制主要对更为基础性的探索式研发活动具有促进作用,而引导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了开发式研发投资的同时对探索式投资产生了抑制作用。(2)漂绿行为通过降低内部员工的忠诚度对企业研发活动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且这一结论在市场化程度较高、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着。表明外部市场化程度、内部代理因素是漂绿发挥相关经济后果的特定情境因素。(3)管理控制型环境规制通过成本效应能显着抑制企业的漂绿行为,且该结论在民营企业更为显着;引导激励型环境规制则通过迎合机制激发了企业的漂绿行为,且这一结论在国有企业更为突出。表明企业不同的产权性质是二者发挥作用的特定情境因素。(4)漂绿在环境规制与研发投资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管理控制型环境规制会通过抑制漂绿行为促进企业的研发投资;而引导激励型环境规制则会引发企业的漂绿行为进而对研发投资形成抑制作用。从情境因素分析来看,漂绿在管理控制型环境规制与研发投资间的中介作用主要在民营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和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中发挥作用,且最终结果聚焦于对探索式研发投资的促进;而漂绿在引导激励型环境规制与研发投资之间的中介作用仅在国有企业中发挥作用,市场化程度和代理因素并未产生影响。理论贡献主要在于:首先,基于外部性理论,提出从正、负外部性的角度将环境规制划分为管理控制型和引导激励型,这一做法实现了对环境规制分类方式的拓展。同已有研究对环境规制的分类方式相比,环境规制本身是对环境外部性的针对性干预,因而从政府部门对正外部性的引导和负外部性的管制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划分,更有利于宏观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传导路径和作用机理的具体分析,亦为环境规制相关经济后果的细化研究作出适当的铺垫;其次,在对研发投资这一企业行为决策进行分析时,分别从探索式投资和开发式投资入手,从异质性的角度对环境规制与研发投资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丰富;再次,现有研究关于漂绿经济后果主要集中于对财务绩效、品牌声誉和资本市场股票收益率的影响,而通过对漂绿行为与研发投资问题的研究,对其经济后果进行了拓展;最后,从漂绿这一伪善机制入手,对环境规制与企业研发投资的作用路径实现了拓展,这也是本文整体上最主要的理论贡献。通过对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力图为政府部门环境规制设计、漂绿行为治理提供完善依据,并对企业的绿色经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黄玉沛[7](2016)在《南非“黑人经济振兴”研究(1994-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人经济振兴”(Black Economic Empowerment)是1994年新南非政府成立之后为扶持黑人经济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之一。其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黑人在大型企业持有股权的比重,随后逐步演变成新南非政府全面提高黑人经济地位的宏观经济战略。南非政府实施“黑人经济振兴”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它以南非反种族隔离抗争胜利为基础,以南非政府《重建与发展计划》为起点,以扶持“历史上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南非人”经济发展为目的,是长期以来黑人同白人经济斗争的产物,是南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策略方针,更是南非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本文认为,南非“黑人经济振兴”的定义或解释经历了由“狭义”到“广义”的转变,由单纯的政府政策转变成为集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于一体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因此,本文将南非“黑人经济振兴”划分为两个阶段,以2003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法案》出台为界,此前为“黑人经济振兴”的初创与形成阶段,此后为“黑人经济振兴”逐步调整与不断完善阶段。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南非“黑人经济振兴”的主要内涵、发展历程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论述。其次,剖析了新南非历届政府涉及“黑人经济振兴”的诸多法律、法规和行政章程。同时,从“黑人经济振兴”的经济杠杆视角出发,探讨了南非实施“黑人经济振兴”的实际效果。以南非葡萄酒行业为个案,分析了“黑人经济振兴”在该行业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对葡萄酒行业未来“黑人经济振兴”予以展望。最后,探讨南非不同族群对“黑人经济振兴”的认知,对新南非成立二十年“黑人经济振兴”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局限与不足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南非“黑人经济振兴”取得了部分积极效果,“振兴”相关的法律与法规不断修改与完善,黑人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日趋便利,黑人中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但是,随着南非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黑人经济振兴”也经历了复杂的调适与转变,并在南非社会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质疑,成为南非颇具争议的经济政策之一。南非一小撮黑人权贵精英与白人经济寡头相结合,以“矿业与能源复合体”的形式,凭借权力和已积累起来的资本介入“黑人经济振兴”,以罕见的速度积累了巨额财富,而广大黑人底层群众却没有从“黑人经济振兴”中获益良多,南非未来实施“黑人经济振兴”任重道远。本文致力于以经济史研究为核心的跨学科论证,南非“黑人经济振兴”本身的复杂性和内在矛盾性,要求本文必须努力把多个学科的理论、方法有机地结合和运用。因此,本文在衡量和探讨“黑人经济振兴”发展维度的过程中,试图超越单纯以史实追述、价值评判为主的研究路径,在历史学研究的基础上,注重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揭示南非黑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魏琪媛[8](2015)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管控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力量。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市场经济基础上政府参与经济甚至干涉经济的手段。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使其员工薪酬,尤其是高管薪酬增长过快,甚至出现了在公司利润降低的时候高管薪酬只增不减的情况。随着媒体的曝光,高管薪酬的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部门针对此情况已经采取了一些解决的措施,但仍无法实现标本兼治,例如限薪。但是,限薪只是改革中的一个过渡性的措施[1]。政府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各种问踢。本文同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和综合归纳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做了国有控股上市高管薪酬的管控研究。本文对高管薪酬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抽取了中国的76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高管薪酬本身的纵向对比、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和不同条件下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第一项就是简单的数据对比,后两项则是在应用不同控制变量进行分组时,采用描述性统计的研究方法,考察高管人员的薪酬现状,然后使用线性回归的模型来进行研究。利用SPSS统计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现状进行了影响因素和与绩效敏感度的研究。根据实证研究的结论,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管理控制体系。根据管理控制的流程,将建立的管理控制体系划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在管控体系实施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主要内容是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薪酬目标和薪酬标准的制定。事中控制是指管控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做的内容,包括信息反馈、管理报告、偏差分析、绩效考核和激励。事后控制是指在管控体系实施之后对实施情况的总结和评价,进而更新体系。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制定实施策略。策略主要实施在公司内的保障工作、薪酬的制定与兑现和监督管理,公司外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建立和信息披露。
张先治,崔莹[9](2014)在《国有企业管理控制系统模式选择及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30多年,从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扩大经营自主权"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再到经济全球化时期的"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驱与核心。近年来,国资委持续开展的"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对国有企业规范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本文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拟对活动中的44个典型经验进行多案例
徐翔[10](2014)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及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35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国有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经营效益显着提高,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推进,企业组织结构、经营内容及管理方式愈趋复杂,在这种大背景下,加强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提升管理、促进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企业宏伟蓝图的重要手段,也是国有企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巩固改革成果,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必须大练“内功”,在现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和规制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实现国企改革的最大红利,这也是我国国企改革在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追溯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看到,内部控制概念被一步步泛化,从最初以职责分工为特征的“内部牵制”,逐步发展到服务于审计和会计领域的“内部会计控制”概念,并进而向包括业务控制的全面性“内部控制”概念扩展。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文献将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无限制地延伸到管理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乃至仿生学等学科,而内部控制的实务也向企业公司治理、战略管理、价值创造、风险管理、流程再造、公司文化、信息系统建设(如ERP)等领域融合或扩展,使得内部控制的范围和边界被一步步扩大和扩展,以至于发展到今日,内部控制已事实上成为了“管理”的代名词。但是在实践中,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全面了解、系统把握和完整驾驭这种全能型的内部控制机制,以致于程序异常繁琐复杂的内控机制仍然堵不住舞弊、腐败及风险损失的漏洞。所以,重新定义内部控制势在必行。同时,通过对美国COSO报告形成的特殊背景及理论和方法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本文认为COSO报告带有浓厚的西方自由主义色彩,不能完全适合我国国情,需要在充分考虑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条件下,构建适合我国国情、能够有效指导国有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建设的原则框架。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论文框架及内容、论文研究的主要论点及创新点等。第二章理论基础、制度背景及文献综述。本章首先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种视角对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看探讨,然后介绍了美国COSO框架、SOX法案以及我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内部控制研究的制度背景,为本文接下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对进入21世纪后我国理论界有关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述评,提出我国内控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上以及在针对企业可运用的实践层面研究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三章内部控制理论要素研究。本章在前文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内部控制存在被全能化、形式化和空洞化的问题,认为重新定义内部控制势在必行,并在重新审视历史、回归本源、结合国情的条件下,重新界定了内部控制的内涵、性质、范围和边界,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新概念。第四章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构。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具有特殊性,亟需一个符合国情、能够有效指导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原则框架。本章在分析总结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以及构建内控机制时需要关注的相关问题,搭建了以“一个基本目标,两大责任主体,两条控制主线,三项运行机制,五大基本原则,五大基础保障”为基本框架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第五章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研究——以烟草行业为例。本章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对烟草行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前文构建的内部控制基本框架,对烟草行业内部控制实施机制构建提出了对策建议。第六章本文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本章基于前文的研究,分析并指出了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以下3点:(1)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在内控理论的演进过程中,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特别是在美国SOX法案和COSO框架颁布后,内部控制更是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门议题,并逐渐呈现出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内部控制的内涵、边界和功能被无限制地扩充、扩展和放大。这就会导致在实践中,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全面了解、系统把握和完整驾驭这种全能型的内部控制机制,以致于程序异常繁琐复杂的内控机制仍然堵不住舞弊、腐败及风险损失的漏洞。所以,重新定义内部控制势在必行。(2)通过对美国COSO报告形成的特殊背景及理论和方法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认为COSO报告带有浓厚的西方自由主义色彩,不能完全适合我国国情,需要在充分考虑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条件下,构建适合我国国情、能够有效指导国有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建设的原则框架。(3)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状况,与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面临的经营环境、自身的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企业内部控制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本文以烟草行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烟草行业的内部控制现状,认为烟草行业在内控机制方面仍存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不健全、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信息化建设尚不到位等问题。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国经济呈现增速明显放缓迹象的背景下,烟草行业要维护良好企业形象,促进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切实提升行业的内部管控水平和经营能力。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以下3点:(1)重新界定了内部控制的内涵、性质、范围和边界,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新概念。本文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以“内部牵制”为核心,以风险防控为目标,以相互制衡、相互协作和上下监督为手段,涉及公司治理层面和业务运作层面,由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覆盖公司各类事项和活动的一个过程。(2)构建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及国有企业特殊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以“122355”(即一个基本目标、两大责任主体、两条控制主线、三项运行机制、五大基本原则、五大基础保障)为基本框架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其中:“一个基本目标”是防范和控制企业风险;“两大责任主体”是公司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两条控制主线”包括治理控制和业务运作控制;“三项运行机制”是制衡机制、协作机制及监督机制;“五大基本原则”包括合规性、系统性、重要性、适用性及成本效益原则;“五大基础保障”就是要完善控制环境(包括法人治理结构、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组织结构和基础管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完善企业制度建设、促进信息沟通、强化评价考核及责任追究机制等。(3)对完善国有企业内控机制构建实务提出了建议对策。本文以烟草行业为例,对完善国有企业内控机制建构实务提出了建议对策。本文结合烟草行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本文构建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框架,对烟草行业内部控制实施机制构建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在运行机制方面,针对行业在权力控制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构建了监事会、内部审计机构及纪检监察“三位一体”的监督控制体系;二是在内部控制基础保障方面,针对目前烟草行业内部控制制度较多但缺乏系统性及协调性的问题,构建了“一体化”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体系;三是在内部控制基础保障方面,针对目前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和共享协同不足等问题,构建了“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二、管理控制、管理激励与国有企业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管理控制、管理激励与国有企业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规制、产权性质与企业生态管理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生态管理控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1 企业生态管理控制的内涵 |
2.1.2 企业生态管理控制的基本要素 |
2.1.3 企业生态管理控制的影响因素 |
2.1.4 企业生态管理控制的经济后果研究 |
2.2 环境规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环境规制的内涵 |
2.2.2 环境规制的经济后果研究 |
2.3 环境规制与企业生态管理控制的研究综述 |
2.4 产权性质与企业生态管理控制的研究综述 |
2.5 环境规制,产权性质与企业生态管理控制的研究综述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管理控制理论 |
3.1.2 生态经济理论 |
3.1.3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2.1 环境规制与企业生态管理控制 |
3.2.2 产权性质与企业生态管理控制 |
3.2.3 环境规制,产权性质与企业生态管理控制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4.2 研究变量设计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调节变量 |
4.2.4 控制变量 |
4.3 模型构建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回归分析 |
5.3.1 环境规制与企业生态管理控制 |
5.3.2 产权性质与企业生态管理控制 |
5.3.3 环境规制,产权性质与企业生态管理控制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Z民航服务保障企业母子公司管理控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企业集团 |
2.1.2 母子公司 |
2.1.3 集团公司管理控制 |
2.2 管理控制理论概述 |
2.2.1 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系统 |
2.2.2 母子公司管控体制 |
2.2.3 母子公司管控模式 |
2.2.4 母子公司管控手段 |
3 Z公司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现状分析 |
3.1 Z公司母子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
3.1.1 Z公司发展历程及概述 |
3.1.2 Z公司组织机构及子公司设置情况 |
3.1.3 Z公司母子公司治理结构 |
3.2 Z公司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模式现状 |
3.2.1 母子公司功能定位 |
3.2.2 母子公司管控模式 |
3.3 Z公司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手段现状 |
3.3.1 战略管控 |
3.3.2 人事管控 |
3.3.3 财务管控 |
3.3.4 绩效管控 |
3.3.5 文化管控 |
3.4 Z公司母子公司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
3.4.1 Z公司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现状访谈[37] |
3.4.2 基于访谈结果分析的Z公司母子公司管理控制问题分析 |
4 Z公司母子公司管理控制问题分析 |
4.1 Z公司母子公司管理控制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4.1.1 缺乏清晰的母子公司功能定位问题分析 |
4.1.2 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母子公司管控模式问题分析 |
4.1.3 母子公司组织机构设置与管控需求不匹配问题分析 |
4.1.4 管控事项不够全面、深入,管控手段不够精准问题分析 |
4.2 影响Z公司母子公司管控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 |
5 Z公司母子公司管理控制体系优化设计 |
5.1 建立模式化管控与精准管控相结合的管理思路 |
5.1.1 对各子公司施行分类管控,确定现阶段各子公司管控模式 |
5.1.2 实施精准管控,做好下一阶段管控模式的调整的过渡工作 |
5.2 明确管控目标,明晰母子公司功能定位 |
5.3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明晰管理机构职能 |
5.4 优化管控手段,明确管控要求和流程 |
5.4.1 战略管控 |
5.4.2 财务管控 |
5.4.3 绩效管控 |
5.4.4 运营管控 |
5.4.5 人事管控及文化管控 |
5.5 具体实施方法及路径概述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1 |
附录B 访谈提纲2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国企高管薪酬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问题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国企高管薪酬及薪酬法律规制概念界定 |
一、国企高管及高管薪酬的概念界定 |
(一)高管及国企高管的概念界定 |
(二)高管薪酬及国企高管薪酬的概念界定 |
(三)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概念及规制边界 |
第二节 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动因分析 |
一、新型代理问题的动因分析 |
二、市场失灵状态下的动因分析 |
第三节 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正当性研究 |
一、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正当性研究 |
二、基于中国国情的正当性研究 |
三、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价值与目标 |
(一)效率优先的目标 |
(二)维护秩序的目标 |
(三)实现公平的目标 |
(四)达到激励的目标 |
第二章 国企高管薪酬决定权分配的法律问题 |
第一节 国企高管薪酬决定主体 |
一、英美决定主体之薪酬委员会 |
(一)薪酬委员会的来源 |
(二)薪酬委员会的构成 |
(三)薪酬委员会的问题积弊 |
二、德国决定主体之监事会 |
三、我国国企决定主体之国资委向下薪酬委员会 |
第二节 国企高管薪酬决定原则 |
一、公平合适性原则 |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
三、薪酬可变更原则 |
第三节 国企高管薪酬股东话语权和薪酬委员会独立性问题透析 |
一、法律赋予股东的话语权问题 |
(一)各国重拾股东话语权 |
(二)股东薪酬话语权制度的实践效果 |
二、法律框架下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问题透析 |
第四节 国企高管薪酬决定权分配的法律对策 |
一、国企高管薪酬决定权的立法现状及权力分配 |
二、国外关于薪酬决定权的经验借鉴 |
(一)英、美公司法的干预现状 |
(二)德国公司法的干预现状 |
(三)日本公司法的干预现状 |
三、国企高管薪酬决定权的评价及完善 |
(一)国企高管薪酬决策主体特殊性评价 |
(二)国企高管薪酬决定权问题完善 |
(三)国企高管薪酬决定机制完善 |
第三章 国企高管薪酬标准及设计问题 |
第一节 企业高管薪酬标准的问题提出及理论分析 |
一、企业高管薪酬标准问题的提出 |
二、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三、高管薪酬标准参照点的识别方法 |
第二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实证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国企高管薪酬标准的原则性建议及设计流程 |
一、国企高管薪酬标准的原则性建议 |
二、国企高管薪酬标准的设计流程 |
(一)国企高管的定位 |
(二)国企高管的水平 |
(三)薪酬的构成 |
(四)薪酬各部分的比例 |
(五)薪酬激励的目标 |
第四节 国企高管薪酬标准确定后的控制体系 |
一、国企高管薪酬标准确定后的控制原则 |
(一)相对业绩原则 |
(二)社会公平原则 |
(三)目标整合原则 |
(四)长短期激励相结合原则 |
(五)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 |
(六)实用性原则 |
二、国企高管薪酬标准确定后的控制体系架构 |
(一)控制目标 |
(二)控制主体 |
(三)控制方法 |
(四)控制流程 |
三、国企高管薪酬标准确定后的控制体系设计 |
(一)薪酬标准管理控制体系 |
(二)信息反馈管理控制体系 |
(三)监督管理控制体系 |
第四章 国企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问题 |
第一节 国企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立法和优先权问题 |
一、国企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立法问题 |
二、国企高管薪酬信息披露机制的优先权问题 |
第二节 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立法和优先权问题的国外经验借鉴 |
一、美国关于企业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经验启示 |
二、其他国家关于企业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经验启示 |
第三节 我国国企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对策 |
一、我国国企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立法展望 |
二、我国国企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重视程度不够 |
(二)信息披露内容分散 |
(三)信息披露缺少可操作性 |
(四)信息披露的工具单 |
(五)信息披露的透明程度低 |
(六)相关责任不到位 |
三、我国国企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解决方法 |
(一)重视关于规范国企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立法 |
(二)提供高管薪酬信息了解路径 |
(三)完善信息披露工具 |
(四)强化股权激励相关信息的披露 |
(五)完善违规披露责任体系 |
第五章 我国国企高管薪酬不当的司法介入问题 |
第一节 国企高管薪酬不当的司法介入关键问题 |
一、国企高管薪酬及相关主体的确定问题 |
二、不当高管薪酬对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损害问题 |
三、司法审查的程序公正性问题 |
第二节 国企高管薪酬不当的司法介入必要性分析 |
一、国企高管薪酬自律的义务与责任 |
(一)薪酬合理性信义义务 |
(二)薪酬合理性注意义务 |
(三)高管责任 |
二、国企高管薪酬不当的司法介入必要性 |
(一)高管薪酬司法介入的论争 |
(二)高管薪酬司法介入的必要性 |
第三节 国外关于企业高管薪酬不当司法介入经验启示 |
一、美国关于高管薪酬不当的司法介入实践 |
(一)高管薪酬正当性审查的三个标准 |
(二)商事判断规则 |
二、其他国家关于高管薪酬不当的司法介入实践 |
第四节 我国国企高管薪酬不当的司法介入对策 |
一、我国国企高管薪酬不当的司法介入基础 |
二、国际通用的三大标准与商事判断规则 |
三、我国国企高管薪酬不当的司法介入存在的问题 |
(一)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资格门槛过高导致诉讼难以提起 |
(二)前置程序的设置不合理 |
(三)诉讼费用负担沉重 |
(四)国企高管股权激励的司法介入问题 |
四、我国国企高管薪酬不当的司法介入措施 |
(一)改变诉讼现状之降低原告资格的门槛 |
(二)完善程序之前置程序设置 |
(三)降低原告负担之改善诉讼费用体制 |
(四)落实司法介入路径之完善薪酬取回权制度 |
(五)完善与股权激励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薪酬委员会、监事会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中国铝业债转股的财务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概述 |
1.2.1 债转股研究现状 |
1.2.2 公司财务治理研究现状 |
1.2.3 债转股与财务治理有效结合的研究 |
1.2.4 相关理论基础 |
1.3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债转股与财务治理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两轮债转股的对比分析 |
2.2 新一轮债转股的发展现状 |
2.2.1 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
2.2.2 中小微企业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 |
2.2.3 难以对债权及股权进行评估 |
2.3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发展现状 |
2.3.1 财权配置不合理 |
2.3.2 财务监督机制和财务内部控制失效 |
2.3.3 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
2.3.4 信息披露不规范 |
3 中国铝业上市公司债转股方案和实施 |
3.1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3.1.1 股权结构 |
3.1.2 董事会结构 |
3.1.3 监事会结构 |
3.1.4 管理层激励机制 |
3.2 中国铝业实施债转股的背景及原因 |
3.2.1 中国铝业实施债转股的背景 |
3.2.2 中国铝业实施债转股的原因 |
3.3 中国铝业实施债转股的方案 |
3.3.1 子公司层面债转股方式增资扩股 |
3.3.2 中国铝业层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
3.4 中国铝业债转股方案具体实施情况分析 |
4 基于财务治理视角的中国铝业债转股案例分析 |
4.1 债转股前后财务治理维度对比分析 |
4.1.1 财权配置 |
4.1.2 财务管理控制和财务监督 |
4.1.3 财务激励 |
4.2 中国铝业债转股后的财务状况分析 |
4.2.1 偿债能力指标 |
4.2.2 营运能力指标 |
4.2.3 盈利能力指标 |
4.2.4 发展能力指标 |
4.3 非财务绩效指标分析 |
4.3.1 创新能力 |
4.3.2 未来发展能力 |
5 问题与建议 |
5.1 中国铝业债转股后存在财务治理的问题 |
5.1.1 机构获配股价低导致二级市场不买单 |
5.1.2 薪酬激励体系不完善 |
5.1.3 财权配置不合理 |
5.1.4 资金管理机构积极性低 |
5.2 优化中国铝业财务治理的建议 |
5.2.1 优化财权配置 |
5.2.2 完善财务控制和财务监督 |
5.2.3 规范财务激励机制 |
5.2.4 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 |
6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 |
6.2.1 强化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 |
6.2.2 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
6.2.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Y市建设投资集团战略管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三、文献简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路径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企业集团 |
二、管理控制 |
三、企业集团管控 |
第二节 集团管控理论 |
一、集团管控模式 |
二、交易费用与企业边界理论 |
三、产权理论 |
第三节 集团管控体系 |
第三章 建投集团战略管控现状 |
第一节 建投集团介绍 |
一、集团概况 |
二、集团组织架构 |
三、集团业务及资质情况 |
第二节 建投集团战略管控优化的SWOT分析 |
一、集团内部优势(S)分析 |
二、集团内部劣势(W)分析 |
三、集团的外部机遇(O)分析 |
四、集团的外部挑战(T)分析 |
第三节 建投集团战略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
一、组织管控问题 |
二、流程管控问题 |
三、制度管控问题 |
四、绩效管控问题 |
第四节 建投集团战略管控问题的原因 |
一、战略定位不清晰 |
二、组织结构待优化 |
三、战略管控流程需要整合或重塑 |
四、历史遗留问题 |
第四章 建投集团战略管控体系构建 |
第一节 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
一、基本目标 |
二、基本原则 |
第二节 体系构建的结构要素分析 |
一、组织控制要素 |
二、流程控制要素 |
三、制度控制要素 |
四、绩效控制要素 |
第三节 建投集团战略管控体系的总体构建 |
一、组织控制构建 |
二、流程控制构建 |
三、制度控制构建 |
四、绩效控制构建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环境规制、漂绿行为与企业研发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主要研究目的 |
1.2.2 主要研究意义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1.3.1 环境规制概念界定 |
1.3.2 漂绿概念界定 |
1.3.3 研发投资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环境规制经济后果的文献回顾 |
2.1.1 环境规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1.2 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2.1.3 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2.1.4 环境规制文献回顾的启示 |
2.2 漂绿动因及经济后果的文献回顾 |
2.2.1 漂绿行为的存在性及主要表现形式 |
2.2.2 漂绿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
2.2.3 漂绿行为的经济后果 |
2.2.4 漂绿相关文献回顾的启示 |
2.3 企业研发投资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 |
2.3.1 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
2.3.2 中观影响因素分析 |
2.3.3 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2.3.4 研发投资影响因素的文献启示 |
2.4 文献述评 |
2.5 研究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 |
3.1 环境规制的理论基础 |
3.1.1 “波特假说”理论 |
3.1.2 规制经济学理论 |
3.1.3 公共选择理论 |
3.1.4 委托代理理论 |
3.1.5 交易费用理论 |
3.1.6 外部性理论 |
3.2 漂绿行为的理论基础 |
3.2.1 信号传递理论 |
3.2.2 收本收益理论 |
3.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4 新制度组织理论 |
3.2.5 声誉理论 |
3.2.6 企业公民理论 |
3.2.7 经济伦理理论 |
3.2.8 舞弊三角理论 |
3.3 研发投资的理论基础 |
3.3.1 技术创新理论 |
3.3.2 决策理论 |
3.3.3 现代投资理论 |
3.3.4 资源基础理论 |
3.4 制度背景分析 |
3.4.1 我国环境规制的制度背景 |
3.4.2 漂绿行为的相关制度背景 |
3.4.3 我国企业研发创新的制度背景 |
3.5 研究小结 |
第4章 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对于环境规制分类方式的探讨 |
4.2.2 管理控制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 |
4.2.3 引导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 |
4.3 研究设计 |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2 变量界定 |
4.3.3 模型设计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各变量相关性分析 |
4.4.3 环境规制对研发投资的回归分析 |
4.4.4 不同性质企业环境规制与研发投资的影响差异 |
4.5 进一步研究与稳健性检验 |
4.5.1 对研发投资异质性的考察 |
4.5.2 对内生性问题的控制 |
4.5.3 替换变量稳健性检验 |
4.5.4 更换估计方法稳健性检验 |
4.6 研究小结 |
第5章 漂绿行为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漂绿行为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 |
5.2.2 外部市场化程度的影响 |
5.2.3 内部代理成本的影响 |
5.3 漂绿行为的度量 |
5.3.1 扎根理论的研究基础 |
5.3.2 样本选择与资料整合 |
5.3.3 开放编码 |
5.3.4 主轴编码 |
5.3.5 选择编码 |
5.3.6 对漂绿的度量 |
5.4 研究设计 |
5.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4.2 变量界定 |
5.4.3 模型设计 |
5.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5.2 各变量相关性分析 |
5.5.3 漂绿行为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 |
5.5.4 外部市场化程度的影响 |
5.5.5 内部代理成本的影响 |
5.6 进一步研究与稳健性检验 |
5.6.1 进一步研究:路径检验 |
5.6.2 对内生性问题的控制 |
5.6.3 对样本自选择问题的控制 |
5.6.4 替换变量稳健性检验 |
5.6.5 更换估计方法稳健性检验 |
5.7 研究小结 |
第6章 环境规制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管理控制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 |
6.2.2 引导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 |
6.2.3 不同性质企业中环境规制对漂绿行为的影响差异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3.2 变量界定 |
6.3.3 模型设计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各变量相关性分析 |
6.4.3 环境规制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 |
6.4.4 不同性质企业环境规制对漂绿行为的影响差异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对内生性问题的控制 |
6.5.2 更换估计方法稳健性检验 |
6.6 研究小结 |
第7章 漂绿在环境规制与研发投资间的中介作用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2.1 漂绿行为对环境规制与研发投资的中介作用 |
7.2.2 产权性质的影响 |
7.2.3 外部市场化程度的影响 |
7.2.4 企业内部代理问题的影响 |
7.3 研究设计 |
7.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3.2 变量界定 |
7.3.3 模型设计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4.2 漂绿在环境规制与研发投资间的中介作用 |
7.4.3 产权性质的分组检验 |
7.4.4 市场化程度的分组检验 |
7.4.5 代理成本的分组检验 |
7.5 进一步研究与稳健性检验 |
7.5.1 对研发投资异质性的考察 |
7.5.2 替换变量稳健性检验 |
7.6 研究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环境规制对研发投资影响的研究结论 |
8.1.2 漂绿行为对研发投资影响的研究结论 |
8.1.3 环境规制对漂绿行为影响的研究结论 |
8.1.4 漂绿在环境规制与研发投资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宏观政府层面的政策启示 |
8.2.2 微观企业层面的政策启示 |
8.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8.3.1 本文的主要局限性 |
8.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南非“黑人经济振兴”研究(1994-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
四、本文的资料来源 |
第一章 南非“黑人经济振兴”概述 |
第一节 “黑人经济振兴”的主要内涵 |
一、“黑人经济振兴”的概念界定 |
二、“黑人经济振兴”的语义变迁 |
第二节 “黑人经济振兴”的发展历程 |
一、学术界的观点 |
二、本文的观点 |
第三节 “黑人经济振兴”出台的多因素透视 |
一、“黑人经济振兴”出台的政治保障 |
二、“黑人经济振兴”出台的经济因素 |
三、“黑人经济振兴”出台的国际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黑人经济振兴”的初创与形成(1994-2003) |
第一节 “黑人经济振兴”的政策基础 |
一、《重建与发展计划》与“黑人经济振兴” |
二、《增长、就业和再分配》与“黑人经济振兴” |
第二节 “黑人经济振兴”的法律依据 |
一、1996年《南非宪法》与“黑人经济振兴” |
二、1998年《就业平等法》与“黑人经济振兴” |
三、1998年《技能开发法》与“黑人经济振兴” |
第三节 曼德拉政府时期“黑人经济振兴”的基本特征 |
一、实行“优先采购” |
二、制定“商业许可证与配额” |
三、推动国有企业重组和私有化 |
四、建立“公私伙伴关系” |
第四节 转变的前奏:2001年《黑人经济振兴委员会报告》 |
一、2001年《黑人经济振兴委员会报告》出台背景 |
二、2001年《黑人经济振兴委员会报告》主要内容 |
三、2001年《黑人经济振兴委员会报告》效果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黑人经济振兴”的转变与调整(2003-2014) |
第一节 转变之一:2003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法》 |
一、“黑人经济振兴”的顶层设计 |
二、“黑人经济振兴”的组织架构 |
三、“黑人经济振兴”的法律创新 |
第二节 转变之二:2007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良好行为规范》 |
一、2007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良好行为规范》主要内容 |
二、2007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良好行为规范》实施途径 |
第三节 转变之三:南非各行业《转型章程》 |
一、石油和液体燃料行业《转型章程》 |
二、矿业《转型章程》 |
三、金融业《转型章程》 |
四、其他行业《转型章程》 |
第四节 祖马政府第一任期对“黑人经济振兴”的调整 |
一、2013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法修订案》 |
二、2013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良好行为规范修订案》 |
小结 |
第四章 “黑人经济振兴”的经济杠杆:“BEE交易” |
第一节 南非“BEE交易”的发展历程 |
一、蓬勃发展时期(1993-1998年) |
二、低速增长时期(1998-2014年) |
第二节 “BEE交易”的金融工具:“特殊目的载体” |
一、“特殊目的载体”的内涵与模式 |
二、“特殊目的载体”的缺陷与不足 |
三、“特殊目的载体”的调整与规范 |
第三节 “BEE交易”的实施效果 |
一、“BEE交易”的积极影响 |
二、“BEE交易”局限与不足 |
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南非葡萄酒行业的“黑人经济振兴” |
第一节 南非葡萄酒行业发展历程 |
一、殖民征服与统治阶段(1948年之前) |
二、种族隔离时期葡萄酒行业演变(1948-1994) |
三、新南非成立后葡萄酒行业进展(1994-2014) |
第二节 南非葡萄酒行业“黑人经济振兴”实施途径 |
一、南非葡萄酒行业的转型与重组 |
二、南非葡萄酒行业的“BEE交易” |
三、南非《葡萄酒行业黑人经济振兴转型章程》 |
第三节 南非葡萄酒行业“黑人经济振兴”的效果评析 |
一、南非葡萄酒行业“黑人经济振兴”的成就 |
二、南非葡萄酒行业“黑人经济振兴”的问题 |
三、南非葡萄酒行业“黑人经济振兴”的出路 |
小结 |
第六章 南非“黑人经济振兴”综合评价 |
第一节 南非不同族群对“黑人经济振兴”的认知 |
一、南非白人对“黑人经济振兴”的认知 |
二、南非黑人对“黑人经济振兴”的认知 |
三、南非其它少数族群对“黑人经济振兴”的认知 |
第二节 南非实施“黑人经济振兴”的积极成果 |
一、“振兴”法律和法规不断修改与完善 |
二、黑人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日趋便利 |
三、南非黑人中产阶级逐步发展壮大 |
第三节 南非实施“黑人经济振兴”的局限与不足 |
一、“黑人经济振兴”与南非政治转型 |
二、“黑人经济振兴”与南非政府职能 |
小结 |
结语 南非“黑人经济振兴”二十年 |
一、理论层次:走出“路径依赖”被“锁定”的尝试 |
二、政策层次:黑人经济发展与政府政策的科学论证 |
三、实践层次:“黑人经济振兴”对非洲经济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一、原始文献 |
(一)南非政府发布的“黑人经济振兴”相关法案和文件 |
(二)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档案文献 |
(三)南非“黑人经济振兴委员会”报告 |
(四)南非储备银行“黑人经济振兴”报告 |
(五)丹麦国际问题研究所关于“黑人经济振兴”的工作报告 |
(六)牛津大学等机构关于“黑人经济振兴”的报告 |
二、英文研究文献 |
(一)英文专着 |
(二)英文期刊文章 |
(三)英文学位论文 |
(四)英文主要参考网站 |
(五)南非商业财经类报纸 |
三、中文研究文献 |
(一)中文专着 |
(二)中文译着 |
(三)中文期刊文献 |
(四)中文学位论文 |
(五)中文主要参考网站 |
附录 |
附录一 :部分缩略语中外文对应表 |
附录二 :南非“黑人经济振兴”大事年表 |
附录三 :南非葡萄酒行业实施“黑人经济振兴”大事记 |
附录四 :南非“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委员会”名单 |
附录五 :2003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法案》中文 |
附录六 :2013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法修订案》中文 |
后记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8)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案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案 |
1.4 本文创新点 |
2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管控的相关理论 |
2.1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管控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
2.1.2 高级管理人员 |
2.1.3 高管薪酬 |
2.1.4 管理控制 |
2.1.5 经济增加值 |
2.2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管控的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激励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管理控制理论 |
3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管理控制现状分析 |
3.1 高管薪酬现状分析 |
3.2 高管薪酬实证研究 |
3.2.1 变量的确定 |
3.2.2 研究样本与数据 |
3.2.3 研究假设 |
3.2.4 模型构建 |
3.2.5 分析总结 |
3.2.6 研究结论 |
3.3 高管薪酬管理控制现状分析 |
3.3.1 高管薪酬制度 |
3.3.2 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
3.3.3 问题存在的原因 |
4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管控体系设计 |
4.1 管控体系的设计原则 |
4.2 管控体系的影响因素 |
4.2.1 公司外部的影响因素 |
4.2.2 公司内的影响因素 |
4.2.3 体系内的影响因素 |
4.3 管控体系的设计思路 |
4.4 管控体系的架构 |
4.4.1 控制目标 |
4.4.2 控制的主体和客体 |
4.4.3 控制方法 |
4.4.4 控制流程 |
4.5 子体系设计 |
4.5.1 薪酬标准管理控制体系 |
4.5.2 信息反馈管理控制体系 |
4.5.3 监督管理控制体系 |
5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管控体系的实施 |
5.1 内部实施策略 |
5.2 外部实施策略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 研究数据的图表 |
(9)国有企业管理控制系统模式选择及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管理控制系统模式 |
二、国有企业管理控制系统模式选择分析 |
(一) 样本选择与资料来源 |
(二) 国有企业管理控制系统模式选择情况 |
(三) 国有企业管理控制系统模式选择效应 |
1. 活动前案例企业内部管理 (审计) 情况 |
2. 活动期间案例企业整改情况 |
3. 活动后案例企业盈利情况 |
三、国有企业管理控制系统模式应用启示 |
(10)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及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论文研究框架 |
1.3 论文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结论 |
1.3.2 论文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制度背景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经济学理论基础 |
2.1.2 管理学理论基础 |
2.2 制度背景 |
2.2.1 美国COSO内部控制框架 |
2.2.2 美国SOX法案 |
2.2.3 我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
2.3 文献综述 |
3. 内部控制理论要素研究 |
3.1 当前内部控制研究存在的问题 |
3.1.1 内部控制全能化问题 |
3.1.2 内部控制形式化问题 |
3.1.3 内部控制空洞化问题 |
3.2 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立足点 |
3.3 对内部控制的再定义 |
3.3.1 内部控制的本质 |
3.3.2 内部控制的性质 |
3.3.3 内部控制的目标 |
3.3.4 内部控制的结构 |
3.3.5 内部控制的运行机制 |
3.3.6 内部控制的范围 |
4.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构 |
4.1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 |
4.2 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
4.2.1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特殊性 |
4.2.2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 |
4.2.3 国有企业目标的特殊性 |
4.2.4 国有企业经营者行政委任制的特殊性 |
4.3 构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应关注的问题 |
4.3.1 要处理好控制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
4.3.2 要处理好内部控制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
4.3.3 要充分认识内部控制自身的局限性 |
4.3.4 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对内部控制的作用 |
4.4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基本框架 |
4.4.1 基本目标 |
4.4.2 责任主体 |
4.4.3 控制主线 |
4.4.4 运行机制 |
4.4.5 基本原则 |
4.4.6 基础保障 |
5.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研究——以烟草行业为例 |
5.1 烟草行业的特殊性 |
5.1.1 烟草行业是由专门法律法规保障的行业 |
5.1.2 烟草行业是特殊的行政垄断行业 |
5.1.3 烟草行业是使财政增收、消费者增效的支柱行业 |
5.1.4 烟草行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特殊性 |
5.2 烟草行业内部控制现状调查 |
5.2.1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5.2.2 烟草行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5.3 烟草行业内部控制实施机制构建的对策建议 |
5.3.1 构建“三位一体”的监督控制体系 |
5.3.2 构建“一体化”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体系 |
5.3.3 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
6. 本文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
6.1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6.2 对相关研究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管理控制、管理激励与国有企业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规制、产权性质与企业生态管理控制[D]. 黄馨怡. 扬州大学, 2021(09)
- [2]Z民航服务保障企业母子公司管理控制体系研究[D]. 张琦.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3]国企高管薪酬法律问题研究[D]. 于淼. 吉林大学, 2019(02)
- [4]中国铝业债转股的财务治理问题研究[D]. 尹媛. 广东财经大学, 2019(07)
- [5]Y市建设投资集团战略管控体系研究[D]. 许钤.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2)
- [6]环境规制、漂绿行为与企业研发投资研究[D]. 金宇. 天津财经大学, 2018(07)
- [7]南非“黑人经济振兴”研究(1994-2014)[D]. 黄玉沛. 上海师范大学, 2016(11)
- [8]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管控研究[D]. 魏琪媛. 辽宁工业大学, 2015(06)
- [9]国有企业管理控制系统模式选择及效应分析[J]. 张先治,崔莹. 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14(05)
- [10]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及运行研究[D]. 徐翔.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