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岷山之巅——雪宝顶(论文文献综述)
言子[1](2021)在《沿着威尔逊的足迹(下) 散文》文中研究表明青片河之源头石泉县为一小城,海拔2800英尺,刚好坐落在两条河交汇处下面一点的左岸,位置很美。——亨利·威尔逊《中国:园林之母》青片是条河。青片河从五龙寨一路流下来,经青片——白什——马槽——坝底——墩上,至禹里流入东去的湔江。五龙寨是北川小寨子自然保护区的一个羌寨,与西窝羌寨一样,地震前,成为城市人避暑的旅游地,
黄欣[2](2021)在《《蜀中边防记》校释》文中提出
姬云瑞,陶义,李昌林,李迪强,赵定,刘芳[3](2021)在《利用红外相机调查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兽类多样性》文中指出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野生动物调查工作。共在152个位点上布设了红外相机,累积30,792个相机日,共获得独立照片6,316张。共鉴定出野生动物105种,包括27种兽类(隶属于4目13科)和78种鸟类(隶属于5目20科)。其中,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7种,分别是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绿尾虹雉(Lophophoruslhuysii)和金雕(Aquilachrysaetos);属于国家II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1种,包括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等。分析结果显示,拍摄率最高的前5种兽类依次是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岩羊(Pseudois nayaur)、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野猪(Sus scrofa)和猪獾(Arctonyx collaris);拍摄率最高的前5种鸟类依次是血雉(Ithaginis cruentus)、雪鹑(Lerwa lerwa)、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绿尾虹雉。此外,红外相机还在26个位点上拍摄到了家畜,在22个位点上拍摄到了人为活动。
潘兴[4](2021)在《宽广的忧郁——关于阿来的高原长诗写作》文中认为阿来的诗歌是他少年心绪的总集合,而这个总集合的关键词就是忧郁,但由于受到了聂鲁达与惠特曼诗风以及阿来所身处的大地山河的影响,使得这份忧郁得到了宽广的升华,相比阿来的短诗而言,这种宽广的忧郁在阿来的高原长诗里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而将这宽广的忧郁实现出来的途径就是"我"的矗立,第一人称的位置在阿来的高原长诗中显得尤为突出。
姚路嘉[5](2020)在《中国登山史研究》文中提出登山是极具社会影响、经济价值与象征意义的一项体育运动。在中国,登山起源于远古先民“山岳有灵”观念下的为祭祀而登的祭山传统,此后又发展出为获得审美体验而登、为修行而登、为休闲娱乐而登的各种登山形态。近代面对新的变局,中国登山积极吸收西方现代登山运动发展成果,融入时代潮流,衍生出了为救国而登、为育人而登、为文明而登的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在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后奥运时代,登山又以为“站起来”而登、为“富起来”而登、为“强起来”而登的新面貌发挥着自身的积极影响。登山与中国古代封天祀地、山水寄情、登高抒怀、隐逸修行等种种文化元素产生关联,又在近现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登山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国家、社会、民生交织共进,承载着远超自身体量的符号象征和意义。当前关于中国登山的系统性的历史研究还存在很多空白,本文以中国登山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结合实地调研与系统分析、逻辑分析法,通过史料整理,结合相关访谈与实物资料,系统研究登山运动发展的史实脉络,深入分析不同时期的登山观念与登山实践,阐发其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与未来趋势,进而明晰其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传承民族攀登精神,为登山事业发展提供文化资源与智力支持。研究结论认为:第一,中国登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先民的山岳崇拜活动。出现了祭祀登山、登山赏景、入山修行等形式。古代山岳攀登呈现出寓“家国”于登山、寓“进取”于登山、寓“修身”于登山的特征;第二,近代登山成为适应工业社会的一项体育运动、一种教育过程以及一种现代文明的休闲娱乐方式。登山在中国的社会影响逐渐扩大,其价值和功能逐步被人们所体认,为此后登山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三,登山运动在建国初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登山运动首先经历了“为站起来而登”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实施与深入,登山走向“为富起来而登”,为创造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贡献力量。在后奥运时代特别是体育强国战略实施的新时期,登山成为建设体育强国,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助力。现代中国登山的发展,体现出“献身国家事业,高扬英雄主义”、“注重改革创新,助力国民经济”、“紧随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发展”三大时代特征;第四,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登山事业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实现新的跨越;第五,登山运动是传统文化与国家记忆传承的重要载体,起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积极作用;第六,攀登精神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激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助力,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激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助力;最后,登山事业是兼容并包、功能多元的社会活动,为其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广阔空间。未来中国登山将与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精准扶贫、边疆治理等事业深度对接,创造出更大的社会影响。
刘俊杰[6](2020)在《山体效应对秦巴山地太阳辐射及垂直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体效应指隆起地块产生的热力(增温)效应,山体/高原的隆起,改变了山地及周边的热量分配格局,导致山体内部温度高于外围同海拔自由大气的温度,并导致垂直自然带界线在山体内部比在外侧分布要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定量化是解决山地垂直带非地带性分布的关键。秦巴山地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也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其山体效应的定量化影响秦巴山地垂直带的分布格局、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机理,以及我国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具体位置的确定。本研究针对秦巴山地的山体效应,使用30m分辨率的STRM-1 DEM数据,提取与山体和高原隆起关系最密切的地形因子——山体基面高度,计算山体基面高度值;结合2001-2017年的MODIS地表温度(LST)数据和秦巴山地的118个气象站点的气温观测数据,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分析方法估算秦巴山地平均海拔(约1500m)上各月气温变化,展示秦巴山地的增温效应;基于Arc GIS的太阳辐射分析方法,使用DEM数据和通过419个气象站点的日照时数数据,运用克里金插值得到的日照时数空间分布数据,确定太阳辐射分析中的参数设定,得到秦巴山地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数据;最后,结合从文献中收集的秦巴山地31个数据点的植被带分布上限数据,定量分析了山体基面高度、山地内外气温差大小与太阳辐射总量的关系及其对山地垂直带的影响。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秦巴山地可分为209个基面高度分区,其山体基面高度值从东向西呈阶梯状递增的趋势,从南到北,秦岭和大巴山的东段和中段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体现了秦巴山地地势由东向西升高,由汉江谷地向秦岭和大巴山升高的特点。但是山地的不同侧翼的山体基面高度不同,秦岭南坡的基面高度(1000-1809m)明显高于北坡(850-1300m);(2)利用MODIS LST、DEM数据及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建立的GWR模型进行秦巴山地气温估算,估算精度较为理想。各月气温估算结果的R2均在0.89以上,均方根误差(RMSE)在0.68-0.98℃之间。山体效应的存在造成秦巴山地同海拔气温由东向西呈现阶梯型上升趋势,其中位于西秦岭的迭山生长季(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和年均同海拔气温比东部伏牛山高3.3-6℃,大巴山西部红岗山比东部十堰市高4.5-8.5℃;由山体边缘向内部呈现明显升高趋势,相比地势较低的豫西汉中中山谷地,秦巴山地西部大起伏高山同海拔气温升高了约3.85-9.28℃;秦岭大起伏高中山升高了约1.49-3.34℃;大巴山大起伏中山山体气温升高了约0.43-3.05℃,秦巴山地增温效应最高达到了9.28℃,平均为3.50℃。这就导致了同海拔气温的纬向递减率缩小,甚至导致山体内部,相对较高纬度的同海拔气温高于低纬度地区。说明秦巴山地大起伏中高山的增温效应十分明显,改变了温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3)秦巴山地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自东向西逐渐递增,由山体边缘向内部递增的趋势,海拔越高的地区,太阳辐射值越高。秦巴山地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太阳辐射总量最低值出现在山谷和山体边缘,其次是山体外部的谷地和坡度相对平缓的地区,在山坡地区有所升高,在秦巴山地西部高海拔地区和秦岭山脊、大巴山山脊和海拔较高的山峰地区(如太白山、米仓山、神农架等),均达到最高值。秦巴山地太阳辐射总量由东部的伏牛山至迭山升高了约25000W/m2,从十堰市至西部的红岗山升高了约40000-50000W/m2,从汉江谷地向南至米仓山升高了10000-25000W/m2,向北至太白山升高了约25000-45000 W/m2。从汉江谷地向北至华山升高了10000-15000W/m2,至神农架升高了约15000-20000W/m2。太阳辐射与山体基面高度、同海拔气温的线性拟合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与山体基面高度的R2大于0.94,与同海拔气温的R2大于0.81。(4)秦巴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林带上限与山体基面高度、太阳辐射总量的相关性均不显着,与同海拔气温的相关性在秦岭地区呈显着的负相关(-0.716,P<0.05;-0.738,P<0.01);山地落叶阔叶林带上限与山体基面高度、同海拔气温、太阳辐射总量的相关性均不显着;山地针阔混交林带分布上限与山体基面高度、同海拔气温和生长季太阳辐射总量均有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与山体基面高度的R分别为0.824(P<0.05)和0.875(P<0.01),与同海拔气温的R分别在秦岭地区为0.950(P<0.01)和0.920(P<0.01),在大巴山地区为0.722(P<0.05)和0.758(P<0.05),与生长季太阳辐射总量的R在秦岭地区为0.810(P<0.05)。这体现了山体效应对秦岭和大巴山的山地垂直带界限尤其是针阔混交林分布上限的重要影响,它改变了山地垂直带界限分布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呈现了非地带性,即山体效应明显的地区,山地垂直带分布高度就越高。
沧桑看云[7](2020)在《磨子坪 岷山东南的高山花园》文中提出岷山千里多奇秀岷山,国人大多都不陌生,这得缘于毛主席的那首《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句。加之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黄龙就在它的西北部腹地,并与5588米的主峰夏尔冬日(雪宝顶)紧密相连。但世人对岷山和雪宝顶的认识还基本集中在它的西北面,即传统意义上的松潘高原。而它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东南面即今天
赵波[8](2019)在《川西北高烈度峡谷区大型地震滑坡成因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型地震滑坡是指由地震触发且失稳方量在100×104m3以上的滑坡,其巨大方量往往会阻塞河流、掩埋村庄和道路,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四川省西北部区域(简称:川西北区域)是世界上大型地震滑坡易发区之一。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西部地区重大地质灾害潜在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4152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切河谷强震作用下谷坡地震动响应监测研究”(41072231)、中国地调局项目“强震条件下斜坡动力响应及成灾机理研究”(12121003009700)、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项目“川西北地区大型堆积体发育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SKLGP2015Z001)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强震山区特大地质灾害致灾机理与长期效应研究”(2017YFC1501000)对川西北十余万平方公里区域的大型地震滑坡展开野外调查并进行长期地震动监测和理论分析来研究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分布发育特征和成因机制,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全面揭示川西北区域大型地震滑坡分布发育特征。通过大范围的野外调查与识别,确定研究区内至少发育847个大型地震滑坡,主要发育于川西北地震集中区,其区域烈度≥VII(PGA≥0.1g),并主要集中在中高山地貌的深切峡谷区。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规模总体分布符合Y=4.0+400.0×0.999x(Y-滑坡数量,x-滑坡方量);各流域的大型地震滑坡规模也均符合相关的指数分布特征。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沿断层呈带状分布,96%的滑坡集中在距断层10 km范围内,并满足Y=18.6+660.0×0.9992x的变化关系(Y-滑坡数量,x-距断层距离)。81.28%的滑坡集中在距水系400-1200m的范围内,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80.43%的滑坡相对高度主要集中在200-800m,滑坡方量与滑坡高度满足Y=270×log(0.06x+1.67)(Y-滑坡高度,x-滑坡方量)。89.61%的大型地震滑坡发生在层状斜坡中(顺倾坡中有191个,占比22.67%;反倾坡中有185个,占比21.84%;横向坡中有231个,占比27.27%),10.39%的大型地震滑坡(88个)发生在非层状斜坡中。针对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集群分布特征,圈定8个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集群带,统计表明8个集群带内集中了464个大型地震滑坡,占总量的54.87%,其影响面积(约7995 km2)占川西北总面积的5.8%。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明显集中于断块边缘的活断层附近、断裂主动盘、逆冲断裂上盘、断层交汇和错断处;高地应力区和区域GPS速度变化剧烈区也是大型地震滑坡集中区。滑坡滑源区主要集中在斜坡上部(占比76%),地形地貌以单薄山脊、坡折和三面临空为主,分别占比34.34%、30.29%和14.57%;软硬相间的岩性组合占比最高(44.75%);志留系茂县群、三叠系侏倭组、三叠系杂谷脑组等14个主要岩组中集中了612个大型地震滑坡,占比72.26%。73%大型地震滑坡失稳后(局部)阻塞河道;堆积体形态主要为舌形、长条形和箕形;堆积组成主要为块碎石堆积。(2)揭示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的运动特征。已知的大型地震滑坡的最大运动速度均在15 m/s以上;滑坡相对高度H与运动长度L满足L=1.85×H+95的变化关系;超过80%的大型地震滑坡为远程滑坡(H/L<0.6);滑坡方量Y与运动距离x满足Y=510+590×(log(x)-2)2的对应关系。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运动特征均值(H/L)为0.485,其中超过56%的大型地震滑坡表现出高速-远程的运动特征;超过76%的大型地震滑坡滑坡在运动过程表现出碎屑流特征;33%的大型地震滑坡在运动过程具有强碎屑流特征。运动性较好滑坡一般为高剪出口滑坡,运动性较差滑坡一般为低剪出口滑坡。(3)总结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变形-破坏地质力学模模式。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变形-破坏地质力学模式可分为土质滑坡地质力学模式、岩质滑坡地质力学模式和抛射滑坡地质力学模式。土质滑坡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少数区域,主要为地震液化-塑流模式。岩质滑坡地质力学模式可分为震动拉裂-滑移、反倾拉裂-倾倒、震动拉裂-剪切和震动拉裂-溃滑模式等。高位抛射滑坡是川西北区域强震叠加地形效应后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滑坡,其地质力学模式为地震拉裂-抛射模式。(4)揭示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成因机制。对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的形成条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形成6要素:临空条件、发震断裂、岩体裂隙(卸荷裂隙、构造裂隙等)、岸坡结构、岩性组合和斜坡地震动响应。在靠近发震断裂的深切峡谷上部,以软弱相间的层状岩体为主的岩体内部存在大量由卸荷和构造产生的陡倾坡外的长大裂隙,强烈卸荷和地震不断劣化这些裂隙,并在某次强震作用下,岩体裂隙被贯通,形成大型地震滑坡,当动力条件足够强时,失稳岩体可以克服重力被抛出,形成具有临空滑翔性质的抛射型滑坡。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主要是“震动拉裂+其他”。
浓睡[9](2019)在《溯水之源》文中提出长江支流嘉陵江右岸,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河自岷山主峰雪宝顶蜿蜒而下,流淌一千四百多华里,浸润三万六千多平方公里,于重庆合川汇入嘉陵。汉高祖时此河流域名涪县,传因此得名涪江。那涪江在汉代以前叫什么名字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绵阳作家诗人一行二十余人,于夏雨纷飞日,开始涪江溯源之旅。
赵芳,张百平,朱连奇,姚永慧,崔耀平,刘俊杰[10](2019)在《秦巴山地垂直带谱结构的空间分异与暖温带—亚热带界线问题》文中提出秦巴山地垂直带谱结构的空间分异对于揭示秦巴山地地域结构复杂性和过渡性、探索中国复杂的生态地理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文献中搜集了秦巴山地33个山地垂直带谱,建立了秦巴山地数字垂直带谱体系,从纬向、经向和坡向3个维度分析了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特征、数量、高度以及分布模式。结果表明:①纬向上从南向北基带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逐渐转变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垂直带结构由复杂逐渐变得简单;优势带由山地针阔混交林和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转变为山地落叶阔叶林带;②经向上山地垂直带结构呈现复杂—简单—复杂的特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和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海拔呈现了二次曲线分布模式;山地针阔混交林带的海拔则呈现显着的线性降低趋势;③坡向方面,秦岭北坡和南坡基带均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南坡含有常绿成分;大巴山北坡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大巴山南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秦岭和大巴山北坡优势带类似,均为山地针阔混交林带或山地落叶阔叶林带,但大巴山南坡具有独特的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带,这表明了大巴山比秦岭更适合作为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分界线,但是未来还需使用土壤和气候指标进行系统的分析。
二、岷山之巅——雪宝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岷山之巅——雪宝顶(论文提纲范文)
(1)沿着威尔逊的足迹(下) 散文(论文提纲范文)
青片河之源头 |
密林深处的高山海子 |
雪山梁子 |
松潘 |
牟尼沟 |
甲勿池 |
(3)利用红外相机调查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兽类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方法 |
1.1研究地点 |
1.2红外相机布设 |
1.3数据处理及分析 |
2结果 |
3讨论 |
ORCID |
附录Supplementary Material |
(5)中国登山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以“事件”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
二、以“地域”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
三、以“人物”、“人群”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访谈法 |
三、实地考察法 |
四、逻辑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登山在古代中国的出现与发展 |
第一节 山岳有灵: 为祭祀而登 |
一、崇山观念的孕育与产生 |
二、作为神秘仪式的祭山与封禅 |
第二节 山川宜赏: 为审美而登 |
一、山岳审美价值的发掘 |
二、登山赏景与登高抒怀 |
第三节 山中宜修: 为修行而登 |
一、“山中宜修”观念的由来 |
二、道士入山修行与僧人登山行脚 |
第四节 山水之乐: 为享乐而登 |
一、宋明以来社会观念的转变 |
二、作为休闲生活的山岳攀登 |
第五节 中国古代登山的历史特征分析 |
一、登高小天下: 寓“家国”于登山 |
二、山高人为峰: 寓“进取”于登山 |
三、山中有真意: 寓“修身”于登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国对西方登山运动的借鉴与自我探索 |
第一节 “不容外族探险”: 为救国而登 |
一、对西方探险文化的吸收与借鉴 |
二、近代中国登山探险家的探索 |
第二节 培育“体国经野之心”: 为育人而登 |
一、对户外教育理念的吸收与借鉴 |
二、近代中国户外教育的探索 |
第三节 倡行“新风尚”: 为文明而登 |
一、对“文明”的崇尚与学习 |
二、近代休闲登山在中国的实践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登山的特征分析 |
一、倡导体育救国,融入时代洪流 |
二、注重登山育人,融入教育过程 |
三、提倡文明观念,促进健康休闲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中国登山运动的发展与变迁 |
第一节 只为国旗飘扬: 为“站起来”而登 |
一、“为国攀登”的登山运动发展指导思想的确立 |
二、两次珠峰攀登的历史壮举 |
第二节 参与“两个文明”建设: 为“富起来”而登 |
一、改革开放事业引领下的登山运动新思路 |
二、山峰对外开放、商业登山与驴友论坛的初兴 |
第三节 走向伟大复兴: 为“强起来”而登 |
一、新时期的登山运动发展观 |
二、特殊时期的珠峰攀登与户外产业的新超越 |
第四节 现代中国登山发展特征分析 |
一、献身国家事业,高扬英雄主义 |
二、注重改革创新,助力国民经济 |
三、紧随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中国登山未来展望 |
第一节 创新发展视域下的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创新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创新发展为内核,实现登山事业动能新旧转换 |
第二节 协调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协调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协调发展为网络,挖掘登山经济社会效益 |
第三节 绿色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绿色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绿色发展为灵魂,打造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 |
第四节 开放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开放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开放发展为视野,加强国际交流推进路带建设 |
第五节 共享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共享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共享发展为主旨,依托山岳空间实现共建共享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本研究搜集的旧刊物中的相关登山史料 |
A1 《爬山运动在欧洲》 |
A2 《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涉水》 |
A3 《幽山莫梯纪游》 |
A4 《各种不同的旅行》 |
A5 《伟大的祖国山河》 |
A6 《黄山之游》 |
A7 《识得庐山面目真》 |
A8 《龙潭山》 |
附录B 本研究搜集的旧书籍中的相关史料 |
B1 《埃菲尔士峰探险记》 |
B2 《西北的探检事业》 |
B3 《西北的地理环境与探检生活》(一) |
B4 《西北的地理环境与探检生活》(二) |
B5 《世界最高峰的探险——科学没有战胜自然》 |
附录C 本研究访谈过程中收集的口述资料 |
C1 和进海先生 |
C2 尹逊平先生 |
C3 扎西次仁先生 |
C4 林伟宁女士 |
附录D 本研究调研过程中搜集的档案文献材料一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山体效应对秦巴山地太阳辐射及垂直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山体效应及其影响研究 |
1.2.2 山体效应的定量化研究 |
1.2.3 山体效应机理研究 |
1.2.4 秦巴山地的山体效应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植被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DEM数据 |
2.2.2 气象站点数据 |
2.2.3 MODIS LST数据 |
2.2.4 植被带分布上限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的提取 |
2.3.2 秦巴山地山系内外同海拔气温差估算 |
2.3.3 太阳辐射分析 |
3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的提取及分布 |
3.1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的提取流程 |
3.1.1 山体基面高度分区 |
3.1.2 山体基面高度的计算 |
3.2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提取结果及分析 |
3.2.1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分区结果 |
3.2.2 山体基面高度的空间分布及分析 |
4 秦巴山地气温估算与增温效应分析 |
4.1 秦巴山地气温估算 |
4.1.1 GWR分析结果 |
4.1.2 秦巴山地气温空间格局 |
4.2 秦巴山地同海拔气温空间格局 |
4.2.1 秦巴山地同海拔气温空间分布 |
4.2.2 秦巴山地内部至外围同海拔气温变化 |
4.2.3 秦巴山地同海拔气温区域差异 |
5 秦巴山地山体效应与太阳辐射 |
5.1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计算结果及精度验证 |
5.2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计算结果及空间分布 |
5.2.1 秦巴山地2016年各月份太阳辐射空间分析 |
5.2.2 秦巴山地2016年各季节太阳辐射空间分析 |
5.2.3 秦巴山地2016年生长季太阳辐射空间分析 |
5.3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总量由山体内部至外围的变化分析 |
5.3.1 秦巴山地生长季和年均太阳辐射总量西-东变化 |
5.3.2 秦巴山地生长季和年均太阳辐射总量南-北变化 |
5.4 秦巴山地山体效应与太阳辐射关系分析 |
5.4.1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与山体基面高度的关系 |
5.4.2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与同海拔温度的关系 |
6 秦巴山地山体效应对山地垂直带的影响 |
6.1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与植被带分布上限的关系 |
6.2 秦巴山地同海拔气温与植被带分布上限的关系 |
6.3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总量与植被带分布上限的关系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2.1 秦巴山地山体效应定量化 |
7.2.2 秦巴山地山体效应机理研究 |
7.2.3 山体效应对秦巴山地山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7)磨子坪 岷山东南的高山花园(论文提纲范文)
岷山千里多奇秀 |
虎牙峡谷多奇伟 |
天国花园遗人间 |
云飞云涌磨子坪 |
TIPS |
(8)川西北高烈度峡谷区大型地震滑坡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型地震滑坡的研究现状 |
1.2.2 斜坡动力响应研究现状 |
1.3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的识别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川西北工程地质环境 |
2.1 自然地理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第3章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发育特征 |
3.1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基本发育特征 |
3.2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分布特征 |
3.2.1 大型地震滑坡规模分布特征 |
3.2.2 大型地震滑坡沿断裂带状分布特征 |
3.2.3 大型地震滑坡沿水系线状分布特征 |
3.2.4 大型地震滑坡相对高度特征 |
3.2.5 大型地震滑坡坡体结构特征 |
3.2.6 大型地震滑坡集群分布特征 |
3.2.7 大型地震滑坡空间分布不均一性 |
3.3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滑源区发育特征 |
3.3.1 岸坡相对位置与地形地貌特征 |
3.3.2 地层岩性特征 |
3.4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堆积体形态及结构组成特征 |
3.4.1 滑坡堆积体形态特征 |
3.4.2 堆积体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运动特征 |
4.1 基本特征 |
4.2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典型运动特征 |
4.3 不同运动性滑坡的典型特征 |
4.3.1 高速运动性滑坡的典型特征 |
4.3.2 低速运动性滑坡的典型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川西北典型地震滑坡分析 |
5.1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主要类型 |
5.2 典型地震滑坡分析 |
5.2.1 为头土质滑坡 |
5.2.2 刘家湾滑坡 |
5.2.3 摩岗岭滑坡 |
5.2.4 麂子坪-小关子滑坡群 |
5.2.5 高位抛射滑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形成机制 |
6.1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形成条件 |
6.1.1 内外动力耦合的临空条件 |
6.1.2 高地应力背景下的斜坡卸荷松弛 |
6.1.3 深切峡谷岸坡结构和岩性组合 |
6.1.4 发震断裂 |
6.1.5 高位斜坡地震动响应 |
6.2 地震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分布图 |
(10)秦巴山地垂直带谱结构的空间分异与暖温带—亚热带界线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据与方法 |
3 结果 |
3.1 秦巴山地垂直带的纬向分异 |
3.2 秦巴山地垂直带的经向分异 |
3.3 秦巴山地垂直带的坡向分异 |
4 结论与讨论 |
四、岷山之巅——雪宝顶(论文参考文献)
- [1]沿着威尔逊的足迹(下) 散文[J]. 言子. 滇池, 2021(10)
- [2]《蜀中边防记》校释[D]. 黄欣. 云南民族大学, 2021
- [3]利用红外相机调查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兽类多样性[J]. 姬云瑞,陶义,李昌林,李迪强,赵定,刘芳. 生物多样性, 2021(06)
- [4]宽广的忧郁——关于阿来的高原长诗写作[J]. 潘兴. 名作欣赏, 2021(17)
- [5]中国登山史研究[D]. 姚路嘉. 曲阜师范大学, 2020
- [6]山体效应对秦巴山地太阳辐射及垂直带的影响研究[D]. 刘俊杰. 河南大学, 2020(02)
- [7]磨子坪 岷山东南的高山花园[J]. 沧桑看云. 旅游, 2020(03)
- [8]川西北高烈度峡谷区大型地震滑坡成因机制研究[D]. 赵波.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9]溯水之源[J]. 浓睡. 剑南文学, 2019(04)
- [10]秦巴山地垂直带谱结构的空间分异与暖温带—亚热带界线问题[J]. 赵芳,张百平,朱连奇,姚永慧,崔耀平,刘俊杰. 地理学报,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