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玉玉10号及其栽培技术

玉米杂交玉玉10号及其栽培技术

一、玉米杂交种豫玉10号及其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罗勇,兰宣莲,沈光琴,刘远伦,舒中兵,卫光伟,陈浪[1](2016)在《玉米杂交种益玉10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文中提出益玉10号是遵义益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选系H 1864为母本,自选系B 1701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贵州省的2年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单产613.9kg/667m2,比对照增产7.83%。益玉10号幼苗长势强,植株生长健壮,农艺性状优良,抗性好,品质优,适应性强,产量高。

陈梅英[2](2009)在《滴滴汗水 换得硕果累累——记河南省玉米育种首席专家张学舜研究员》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有一位刚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的热血学子,被分配到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他扎根广袤的华北平原腹地,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至今,一干就是27年,他先后育成一大批高产优质抗病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新单"系列玉米近乎占据河南玉米的半壁江山。其中

李晓君[3](2007)在《玉米杂交种扩散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良种是作物增产的内因,是先进技术的物化载体。作物新品种育成后一般要经过区域化试验、生产示范、审定、推广发展到最大面积、然后逐渐衰退直至被淘汰。深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因素决定了品种的扩散速度、最大种植面积和经济寿命,对于新品种选育、扩散的预测与人为控制及种植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我国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育成、并年推广面积曾上100万亩的玉米杂交种为实证,探索玉米杂交种创新扩散的客观规律、特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如下:不同玉米杂交种的推广具有相同的趋势,Gaussian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玉米杂交种年种植面积随推广年份的变化过程。玉米杂交种在Gaussian曲线总体趋势下呈多种变化,有4种表现形式,一是“上升快下降缓慢”类型;二是“上升缓慢下降快”的类型;三是“多峰”类型;四是“均匀”类型。玉米杂交种的平均经济寿命为14.2年;最大种植面积因杂交种的不同而变化较大;玉米杂交种经济寿命和年最大种植面积影响累计推广面积,年最大种植面积对杂交种累计推广面积的贡献是经济寿命对其贡献的4倍;品种数与品种最大种植面积、经济寿命间呈负相关关系,但与最大种植面积的关系更密切;玉米骨干杂交种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6.57%~63.84%,骨干自交系占全国种植面积的6.42%~56.60%,存在种质基础狭窄的问题。玉米杂交种品种数逐年增加,目前增长幅度有所减少;其产量逐年增加,每个年代平均增加100kg;其生育期从中早熟到的中晚熟,因区域的不同而变化较大;其株高从中矮秆到中高秆;玉米的株型由平展型为主转为收敛型为主;其籽粒类型是马齿型为主,籽粒颜色是以黄色为主;籽粒品质中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变化较大。玉米杂交种最大种植面积主要取决于品种的丰产潜力与总品种数的影响;玉米杂交种经济寿命取决于生育期与抗逆性。

张颖珍[4](2005)在《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丰产稳定性及其穗部性状通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3年引入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16个为供试种,以中单2号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甘肃省平凉市的崆峒区、泾川县、庄浪县等地进行丰产性、稳定性试验。在平凉农业学校试验场进行栽培技术。用不同的方法对这16个玉米新品种在平凉市的丰产性、稳定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同时对其穗部9个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与通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其丰产性分析,筛选出了高产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5个,将它们的单产、比对照增产率、主效应值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①C9904(V9)、12695.1Kg/hm2、20.6%、2.88>②沈单16(V8)、12160.1Kg/hm2、15.53%、1.82>③沈单10号(V1)、12t45.1Kg/hm2、15.39%、1.78>④金穗2001(V16)、12060.0Kg/hm2、14.58%、1.61>⑤协单969(V4)、11600.1Kg/hm2、10.21%、0.7。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对它们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量稳定性有较大差异。在高产的5个品种中,沈单10号(V1)高产稳产(其变异系数、适定性参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等相对比较小),是个较理想的杂交品种。可在本区大面积种植。其它的几个品种稳定性比较差。其中金穗2001(V16)稳定性最差(其变异系数、适定性参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等相对比较大)。它们对环境条件特别敏感,具有特殊适应性,一旦有适应其生长的优越环境条件,它们就能获得高产,一旦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减产严重。将它们的稳产性排列如下:沈单10号(V1)>协单969(V4)>C9904(V9)>沈单16(V8)>金穗2001(V16)。C9821(V14)是这16个品种中稳定性最好的品种,但产量较低(11325.0 Kg/hm2),比对照增产达到7.60%,主效值为0.15,环境好坏对其影响不大,其不仅可以在山区大面积种植,在育种时,还可以作为一个好的基本材料。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按不同的生产水平和栽培条件,选择种植不同丰产性、稳定性的品种,以发挥其增产潜力。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穗长等9个性状与籽粒产量呈正相关,其中玉米穗长与籽粒产量达到0.01的极显着正相关(r=0.6816**)。果穗粗、秃顶长与秃顶率与籽粒产量之间呈负相关,但不显着。通径研究结果表明,穗部各主要性状与籽粒产量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其中玉米果穗行粒数对子粒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P=0.4981),其次是出籽率(P=0.4797)、穗轴粗P=0.4590、穗长(P=0.4040)、百粒重(P=0.2792)等。所以,在粮饲兼用型玉米高产育种中,要高度重视果穗行粒数、出籽率、穗轴粗、穗长、百粒重等好的类型。对果穗粗、秃顶长与秃顶率等性状的选择可适当放宽标准。同时,也要注意到各性状间的相关性,把杂交种的各农艺性状协调到最佳程度。通过栽培技术研究确定,豫玉22号,长城9904、沈单10号在本市最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0~52500株/hm2,金穗2001适宜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且以地膜覆盖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程相文,王希保,秦贵文,张守林,李秀民,常建智[5](2000)在《玉米杂交种豫玉10号及其栽培技术要点》文中认为

杨虎[6](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李明祥,龚一民[7](2006)在《基层种子经营漫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滕文涛[8](2005)在《利用分子标记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定位农艺性状QTL》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模式的研究对于指导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和提高组配玉米杂交种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是玉米育种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玉米重要性状QTL定位是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前提条件,对于提高育种准确性和预见性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目的是,以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的亲本为材料,利用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划分优良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群,分析我国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模式的变化趋势。以玉米杂交种豫玉22的RlLs群体为材料,在分子标记作图的基础上,利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玉米重要性状进行QTL定位,并分析其遗传效应。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基于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发现来源于美国玉米杂交种的六个优良自交系与热带自交系聚为一类,从分子水平证明这些自交系可能带有热带玉米种质的血缘,并首次将其命名为温热Ⅰ群。在遗传距离为0.92时,将88份优良自交系划分为7个杂种优势群:Reid群、Lancaster群、自330群、唐四平头群、温热Ⅰ群、E28群和其它群。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主要的杂种优势群为Lancaster、Reid、唐四平头、自330和E28;21世纪初则为Reid、温热Ⅰ、自330、唐四平头和Lancaster。以wilk’s Lambda(∧)作为判定变量的鉴别能力标准,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发现在88份自交系材料的660个位点中,有24个SSR位点对于划分杂种优势群有显着地鉴别能力,利用这些标记可以简化划分杂种优势群的程序。 根据分子标记划群的结果以及杂交种的亲本组成和种植面积,发现十年来我国玉米杂种优势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温热Ⅰ群的利用,出现了两种新的杂种优势模式:Reid×温热Ⅰ和自330×温热Ⅰ。它们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已成为21世纪初我国主要杂种优势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主要的五种杂种优势模式为Reid×唐四平头、自330×Lancaster、Lancaster×唐四平头、Lancaster×E28和Reid×自330:而到21世纪初,我国的主要杂种优势模式则为Reid×温热Ⅰ、Reid×自330、Reid×唐四平头、自330×温热Ⅰ和Lancaster×唐四平头。 以294份豫玉22的RlLs群体为材料,利用以混合线性模型为基础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在同一模型条件下分析了包括上位性效应在内的各类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在影响株高及相关性状的变异中,上位性效应贡献率为15.45%-20.51%;加性效应贡献率为47.84%-58.02%;上位性QTL与环境互作的贡献率很小。加性效应在解释株高表型变异上占绝对优势,但上位性效应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植株叶片数、地上节间数和地上节间长的QTL与株高的QTL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并具有明显的一因多效性。虽然每一株高QTL都能引起株高的变异,但引起株高变异的原因是不相同的。 在影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变异中,加性效应所能解释的表型变异在20.28%-49.07%之间;上位性效应所能解释的表型变异在13.33%-30.53%之间。上位性在影响产量及相关性状方面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上位性QTL在单个位点主效应不显着,本身对性状表达没有效应,但通过位点间的互作影响性状的表现,而主效QTL有很大的比例参与上位性QTL的互作。主效QTL、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上位性QTL与环境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互作,但贡献率相对较小。影响豫玉22的RIL群体的产量构成因子的QTL分析结果与双亲表现型的优势互补相同,从分子标记的水平提供了杂交种选配要遵循双亲优势互补原则的证据。关键词:玉米,分子标记,杂种优势群,杂种优势模式,重组自交系,数量性状位点、,·

梁黔云,范厚明,阮培均,罗新颖[9](2004)在《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毕单10号的选育》文中指出毕单 10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于 1993年用自选玉米自交系W 2 6 0作母本、自选玉米自交系 4 11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2 0 0 0年 12月经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3年 7月 2 1日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 ,品质好 ,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 1999~ 2 0 0 2年示范推广 2 5 733 3hm2 ,增产玉米 16 76 2 1万kg ,增值 16 0 9 16万元 ,社会经济效益极为显着

张爽[10](2020)在《优良爆裂玉米品种的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12份爆裂玉米品种进行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调查分析其农艺性状、抗性性状、籽粒产量等表现,得出以下结论:“吉爆18、沈爆15号、斯达爆2号、沈爆12号、申科爆6号、吉爆10号、吉爆6号”因综合表现优异,建议续试或推广种植。“沈爆9号、佳35、沈爆13号、斯达爆4号”因产量相对较低,田间抗病性不佳,且优点不突出,不适宜在本区域推广种植。其中“吉爆18”表现尤为突出: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0.6%,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和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最低,抗倒伏性强,爆花率和膨胀倍数高,综合表现好。因此,选取“吉爆18”作为试验材料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对“吉爆18”的生长动态试验,以及种植密度和氮肥追肥量二因素试验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吉爆18”的生长动态(1)株高在33d以前增长缓慢,33~57d快速增长,57~78d增长速度减缓,78d之后株高基本停止生长;(2)在授粉后12~24d为籽粒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在此期间粗淀粉含量、百粒重快速增长;授粉后24~44d为籽粒发育期,此时期内籽粒已经可以部分爆花,随着发育天数的增加籽粒趋于成熟;授粉44d之后为籽粒成熟期,在此期间籽粒的各项性状趋于平稳基本保持不变。2、“吉爆18”的种植密度和氮肥追肥量二因素试验(1)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呈增高趋势,在低密度时增加明显,高密度时增加幅度较小;随着追施氮肥量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先增加后降低。(2)随着密度的增加,籽粒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秃尖长呈增加趋势,穗重、穗长、穗粗、百粒重和行粒数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随着追施氮肥量的增加,籽粒产量、穗重和穗长等产量构成因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种植密度与氮肥追肥互作下“吉爆18”的产量在A4B3(4500株/亩,25kg/亩)的条件下最高,与其它处理组合有极显着差异。

二、玉米杂交种豫玉10号及其栽培技术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杂交种豫玉10号及其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杂交种益玉10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1.1 亲本来源及其性状
    1.2 选育经过
2 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
    2.1 植株性状与生育期
    2.2 穗部与籽粒性状
    2.3 抗性与品质
    2.4 主要优缺点
3 历年产量表现
4 适宜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宜种植区域
    4.2 栽培技术要点
5 繁殖及制种技术要点

(2)滴滴汗水 换得硕果累累——记河南省玉米育种首席专家张学舜研究员(论文提纲范文)

1 育种开发, 换来硕果累累
2 汗洒沃土, 再创高产佳绩
3 重任在肩, 迈上新的征途

(3)玉米杂交种扩散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玉米品种改良历程
    1.2 品种扩散
        1.2.1 品种扩散的理论基础——农业技术创新扩散
        1.2.2 品种扩散的影响因素
        1.2.3 品种扩散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扩散的数学模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数据处理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扩散的总体理论曲线及其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年种植面积上千万亩玉米杂交种扩散特征
        3.2.2 年种植面积达百万亩玉米杂交种扩散特征
        3.2.3 种植面积处于上升阶段玉米杂交种扩散特征
        3.2.4 杂交种经济寿命和年最大种植面积对累计推广面积的贡献
        3.2.5 品种数与各杂交种最大种植面积及经济寿命的关系
        3.2.6 骨干杂交种与自交系对玉米种植面积的贡献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年代育成玉米杂交种的特征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图片制作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及主要生物学性状
        4.2.2 玉米杂交种株型变化状况
        4.2.3 玉米杂交种品种类型与籽粒品质状况
    4.3 小结
第五章 玉米杂交种扩散影响因素模型的估计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80 个玉米杂交种年最大种植面积模型的估计
        5.2.2 180 个玉米杂交种经济寿命模型的估计结果
        5.2.3 不同生态区对玉米杂交种扩散影响因素模型的估计
    5.3 讨论
        5.3.1 产量项的影响
        5.3.2 总品种数的影响
        5.3.3 常数项的影响
第六章 杂交种选育与扩散成功的典型
    6.1 中单2 号
    6.2 郑单958
第七章 讨论及建议
    7.1 种质遗传基础狭窄
    7.2 高产仍然是玉米育种的主题
    7.3 品质育种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丰产稳定性及其穗部性状通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玉米生产及应用状况
    1.2 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必要性
    1.3 对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丰产、稳产性的研究
    1.4 对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与通径效应研究
    1.5 对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栽培技术研究
第二章 试验区自然生态概况及试验材料
    2.1 试验区自然生态概况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地点
        2.2.2 供试材料来源
        2.2.3 供试材料特性
第三章 试验方案
    3.1 丰产性、稳定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与通径研究试验
        3.1.1 试验设计
        3.1.2 试验记录与测定项目
    3.2 密度试验
        3.2.1 试验设计
        3.2.2 试验记录与测定项目
    3.3 统计分析与方法
        3.3.1 丰产性分析方法
        3.3.2 作物品种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3.3.3 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方法
        3.3.4 密度试验分析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产量结果的丰产性分析
    4.2 各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4.2.1 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分析
        4.2.2 用适定性参数分析
        4.2.3 用回归系数法分析
        4.2.4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
        4.2.5 小结
    4.3 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效应分析
        4.3.1 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4.3.2 玉米穗部性状与籽粒产量通径分析
        4.3.3 小结
    4.4 密度试验结果分析
        4.4.1 直观分析
        4.4.2 方差分析
        4.3.3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丰产性稳定性讨论
    5.2 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效应讨论
    5.3 密度试验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主要结果
        6.1.1 筛选出了既高产又稳定的粮饲兼用型品种
        6.1.2 进行了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与通径分析
        6.1.3 进行栽培技术研究,确定出了最适宜种植密度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张颖珍简介

(5)玉米杂交种豫玉10号及其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2 产量表现
3 特征特性
    3.1 生育期
    3.2 抗逆性
    3.3 植株性状
    3.4 穗粒性状
    3.5 籽粒品质
4 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6)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二、玉米种子工程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基层种子经营漫谈(论文提纲范文)

1 业务当内行
2 品种选对路
3 质量追求高标准
4 价格公道
5 服务做配套
6 态度要谦恭
7 处理好与同行的关系
8 竞争走正道
9 发展寻后劲
10 依法守法经营

(8)利用分子标记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定位农艺性状QTL(论文提纲范文)

文献综述
    1.玉米杂种优势研究的重要性
    2.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作物育种的影响
        2.1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
        2.2 分子标记技术对作物育种的影响
    3.玉米杂种优势群和模式的研究进展
        3.1 玉米杂种优势群和模式的发展
        3.2 分子标记与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
        3.3 分子标记的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4.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4.1 QTL定位的意义
        4.2 QTL定位群体
        4.3 QTL定位方法
        4.4 QTL定位统计模型
        4.5 QTL定位的统计软件和阈值
        4.6 QTL影响作图精度的主要因子
        4.7 从QTL到QTG的转变
    5.玉米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5.1 数据库的内容
第一章 玉米优异种质杂种优势群及模式分析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供试材料
        1.2.2 分子标记分析方法
        1.2.3 统计分析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3.1 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变异
        1.3.2 优异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1.3.3 不同杂种优势群间SSR变异热点的分析
        1.3.4 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变化趋势
        1.3.5 玉米杂交种杂优模式的变化趋势
    1.4 讨论
        1.4.1 分子标记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模式对育种的指导意义
        1.4.2 分子标记的杂合性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1.4.3 我国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模式的变化趋势
        1.4.4 我国玉米外来种质和地方种质的利用
第二章 玉米重组自交系群体分子标记连锁图的构建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SSR分子标记分析
        2.2.3 遗传图谱的构建
        2.2.4 偏分离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分子标记的一般信息
        2.3.2 RIL群体基因型组成
        2.3.3 连锁图谱的构建
        2.3.4 标记偏分离统计
    2.4 讨论
        2.4.1 研究群体和图谱的比较与评价
        2.4.2 偏分离的普遍性
第三章 玉米株高及其相关性状遗传基础的剖析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田间试验方法
        3.2.3 农艺性状田间调查方法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性状表现及遗传力计算
        3.3.2 性状主效QTL定位和上位性分析
    3.4 结果和分析
        3.4.1 亲本和RIL株高及相关性状的表现
        3.4.2 株高及相关性状的遗传方差、基因型效应和环境互作
        3.4.3 株高及相关性状的相关性
        3.4.4 株高及其相关性状主效QTL定位及其效应分析
        3.4.5 株高及其相关性状上位性QTL及效应分析
    3.5 讨论
        3.5.1 影响玉米株高的多效性QTL
        3.5.2 RIL群体与F_(2:3)群体株高主效QTL的比较
        3.5.3 玉米RIL株高及相关性状表达遗传组分的解析
        3.5.4 玉米RIL株高及相关性状与环境互作QTL鉴定
        3.5.5 株型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第四章 玉米产量性状遗传基础的剖析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田间试验
        4.2.3 产量性状调查方法
        4.2.4 分子标记连锁图的构建
    4.3 数据处理和分析
        4.3.1 性状表现及遗传力计算方法
        4.3.2 QTL定位和效应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亲本和RIL群体产量性状及其构成因子的表现
        4.4.2 产量性状及其构成因子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4.4.3 产量性状及其构成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4.4 产量性状及其构成因子的主效QTL分析
        4.4.5 产量性状及其构成因子的上位性QTL分析
    4.5 讨论
        4.5.1 RIL群体与其他群体、F_(2:3)群体产量主效QTL的比较
        4.5.2 上位性效应和加性效应的重要性
        4.5.3 上位性的组合和形式
        4.5.4 玉米RIL产量性状与环境互作QTL的鉴定
        4.5.5 产量性状双亲的互补性与F1杂种优势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常用的实验方法
致谢

(9)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毕单10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2 产量表现
    2.1 观察和品比试验产量
    2.2 区试和生产试验产量
    2.3 示范推广产量
3 特征特性
    3.1植株生长特性
    3.2 经济性状
    3.3 抗逆性
    3.4 品质
4 栽培技术研究
    4.1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研究
        4.1.1 目标产量9~10.5
        4.1.2 目标产量10.5~11.25
11.25'>4.1.3 目标产量>11.25
    4.2 种植方式研究
5 适应性和栽培制种要点
    5.1 适应范围
    5.2 栽培技术要点
        5.2.1 合理布局
        5.2.2 精细整地
        5.2.3 科学施肥
        5.2.4 适期播种
        5.2.5 种植密度
        5.2.6 及时管理
    5.3 制种技术要点
        5.3.1 选地施肥
        5.3.2 适当密植
        5.3.3 错期播种
        5.3.4 行比适中
        5.3.5 加强管理
        5.3.6 及时收获
6 推广应用前景

(10)优良爆裂玉米品种的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爆裂玉米的简介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影响爆裂玉米品质及产量的因素
    1.4 爆裂玉米的经济价值
    1.5 实验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优质爆裂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2.3 种植密度与氮肥追肥试验
    2.4 生长发育动态分析实验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2.6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优质爆裂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3.2 种植密度与氮肥追肥试验结果分析
    3.3 生长发育动态分析实验结果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密度和氮肥追肥量对吉爆18的影响
    4.2 吉爆18的生理生长特性
第五章 结论
    5.1 爆裂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论
    5.2 种植密度与氮肥追肥试验结论
    5.3 吉爆18生长发育动态分析实验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玉米杂交种豫玉10号及其栽培技术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杂交种益玉10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J]. 罗勇,兰宣莲,沈光琴,刘远伦,舒中兵,卫光伟,陈浪. 种子, 2016(05)
  • [2]滴滴汗水 换得硕果累累——记河南省玉米育种首席专家张学舜研究员[J]. 陈梅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09(10)
  • [3]玉米杂交种扩散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李晓君. 新疆农业大学, 2007(02)
  • [4]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丰产稳定性及其穗部性状通径研究[D]. 张颖珍. 甘肃农业大学, 2005(09)
  • [5]玉米杂交种豫玉10号及其栽培技术要点[J]. 程相文,王希保,秦贵文,张守林,李秀民,常建智. 河南农业科学, 2000(01)
  • [6]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7]基层种子经营漫谈[J]. 李明祥,龚一民. 种子, 2006(12)
  • [8]利用分子标记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定位农艺性状QTL[D]. 滕文涛.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3)
  • [9]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毕单10号的选育[J]. 梁黔云,范厚明,阮培均,罗新颖. 中国农学通报, 2004(02)
  • [10]优良爆裂玉米品种的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D]. 张爽.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玉米杂交玉玉10号及其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