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性:邓小平理论的最根本属性(论文文献综述)
田莉[1](2021)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延安时期是我们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党的政治建设的开创期和探索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展现出了党的政治建设在党建设伟大工程中的突出地位,也呈现出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可以说是我们党政治建设史上的一座“富矿”,蕴藏着丰富历史经验和卓越历史智慧。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成长为一个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究其根源就在于抓住了党的政治建设这一党的根本性建设。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并不是中国共产党凭空创造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延安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对外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对内阶级矛盾更加突出加之苏德战争爆发,导致共产国际和苏联与中国共产党分歧剧烈,这些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为什么行?如何才能够行?中国人民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等历史拷问,中国共产党在国破家亡的重要关头找到了党的政治建设这个解答历史谜题的钥匙。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有着丰富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党建思想中关于党的政治目标、政治立场和政治要求等思想理论,是延安时期党政治建设的直接理论来源,为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推进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是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至延安时期之前我们党在革命实践中对政治建设进行探索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基础上不断推进的。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主要围绕坚定党的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升政治能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等方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怎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等重大问题,具有鲜明时代特点,主要包括:继承性与创造性双重凸显、整体性和重点性有机结合、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联结、阶级性和人民性辩证统一。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赢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了党历史使命的完成。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思想在中国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党建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在马克思主义党建中国化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建设进程中,都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始终牢固树立党员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强力提升全党政治能力、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对新时代我们党持续推进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深入学习和借鉴延安时期我们党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从宝贵的延安精神中汲取政治建设的伟大力量,以历史智慧推动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向纵深发展。
黄海[2](2021)在《新时代坚定理论自信的理性审思》文中研究表明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所抱持的源自内心的坚定信仰和自觉遵从。理论自信的底气,一方面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性的深刻洞察,另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科学性、价值取向人民性及实践成果丰硕性的深入认知。新时代坚定理论自信仍面临着中国理论在国内落地生根和国际话语权争夺的双重现实挑战。夯实理论自信的制度保障、强化理论自信的人才支撑、完善理论自信的"三大体系"支撑、发掘理论自信的活水源泉,构成了新时代坚定理论自信的实践路径。
张湘宾[3](2021)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话语模式变迁及现实启示》文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背景下,研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话语模式,是彰显我国政党制度优越性、突显中国制度优势、提升多党合作水平、增强政党国际话语权的必然要求。从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进程看,中国政党制度的话语体系经历了从"民主统一战线"为范式的话语模式,到"基本政治制度"为范式的话语模式,再到"新型政党制度"为范式的话语模式的变迁,这既是我国政党政治实践历时性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政党政治实践经验科学总结的结果。从话语范式视角切入,客观地分析这三次话语模式的变迁,阐明我国政党制度话语模式变迁的内在逻辑和现实启示。在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的规制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党制度话语模式在"求用""求真""求义"思维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要更好地解释、宣传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就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并以规范性的话语、具有中国智慧的语言来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和传播。
邱安琪[4](2021)在《在党史学习中感悟思想伟力的内容要求及实践路向》文中研究说明党的非凡历史是一部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思想伟力的最好教科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高校师生应在党史学习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实践性力量、人民性力量和创新性力量。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不断推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创新,并把思想伟力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徐侠侠[5](2020)在《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对人才强国战略进行新部署,特别是就围绕创新人才做出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判断创新人才的时代价值与重要使命,无论是在外出考察期间还是在有关会议等重要场合,坚持创新理念,围绕人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创新发展之路,关键靠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当今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创新人才重要讲话,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创新人才发展体系,系统回答了创新人才为何重要、需要何种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工作如何开展以及如何依靠创新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根本问题。本文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为指导,对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进行理论与实践剖析。全文主要从以下五方面阐释:从理论之本、理论之基、理论之根及理论之鉴四方面结合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回答了论述“来自哪里”的问题。一是梳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创新人才思想;二是凝练马克思主义创新人才思想中国化成果;三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才思想精华;四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从实践基础、时代之需、现实诉求及发展历程四方面入手分析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回答了论述“因何产生”的问题。一是阐述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环境及创新成果;二是明确综合国力竞争、“中国梦”的实现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需要创新人才的客观现实;三是审视我国创新人才建设面临国际争夺激烈、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以及创新人才流失严重的现实诉求;四是回顾习近平在延安插队时期、地方任职时期以及担任总书记后对创新人才的认识、实践探索及理论完善与工作部署的发展历程。从创新人才价值论、选用论、党管人才原则论、制度论以及环境保障论出发概括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主要回答了论述“有何内容”的问题。一是分析关于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重要,涵括了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基础以及创新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的内容;二是分析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为用,涵括了创新人才选拔观、培育观、使用观以及引进观的内容;三是分析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凝聚,涵括了坚定党管人才历史自觉、明确党管人才基本内容以及坚持党管人才根本途径的内容;四是分析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保障,涵括了破除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障碍、为创新人才出彩出力提供服务以及建立创新人才竞相成长激励机制的内容;五是分析关于营造良好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汇聚,涵括了营造创新人才社会生态环境、工作生态环境、成长成才生态环境以及生活生态环境的内容。从归纳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与理论品格,回答论述是“运用何种思维方式并具有何种特征”的问题。一是凝练具有哲学意蕴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开放思维以及民本思维;二是总结出强烈的时代性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统一、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与明确的目标实践性相统一、坚定不移的党性与践行宗旨的人民性相统一、丰富的思想性与语言的平实性相统一、不忘根本的继承性与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相统一、自力更生的民族性与敞开大门的世界性相统一的理论品格。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以及世界维度回答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有何贡献”的问题。一是体现传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宝库、科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成果以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新境界的理论价值;二是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指引、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行动纲领以及为创新人才托举“中国梦”提供实践路径的实践价值;三是体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权、贡献中国与世界共同创新发展的人才智慧以及注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创新动力的世界价值。
刘志美[6](2020)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论断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是切中当今中国发展亟需解决的重大理论难题。习近平在继承前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聚焦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论断”,本文着重分析了其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内在关系和重大意义。首先以探究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为逻辑起点,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为依据,历史地研究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发展过程。其次,聚焦“党的领导”“共享”“全面依法治国”三个方面论断,系统地阐释了系列新论断的提出过程、基本内涵和实践进路。再次,通过对主要内容的深度分析,本文探寻了不同论断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是蕴含于系列重要论断中的共同价值取向;最后,立足对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系列重要论断核心内容的分析,探寻了其之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内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意义。理论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也必然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张洋[7](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及其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对人类近代以来“最大限度实现人民权利”的理想进行的新的求索,是保障和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的正确之路,是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之路,是一条充满无限光明和希望之路。既包括体现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的质的规定性和指导思想,又包括依据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而确定的严谨的制度安排,既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又有有效的实现形式和可靠的推动力量,植根于中华文化、锻造于政治实践、呈现了制度优势,并为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成功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产生的外溢性影响等等,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为了使人们能够切实地全面了解和正确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正本清源,坚定道路自信,急需全面系统探究和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科学分析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发展逻辑、实质、科学内涵、表现形态、实践模式、基本特征、独特优势、基本经验、路径拓展、时代价值与国际影响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增强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从而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话语体系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论文主体部分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主要分析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与现实依据、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开辟与拓展的逻辑轨迹。阐述了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重任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其历史奠基和逻辑起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历史是其由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其现实依据,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是其重要理论基础,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道路的正确理论观点是其重要思想先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其开辟与拓展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其亦在探索中成功开辟、不断拓展、成熟和丰富完善。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形态”,主要分析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质与科学内涵、表现形态与具体体现、基本特征。这条道路实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植根于中华文化土壤、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之路。其主要内涵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模式创新”,主要分析和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和超越、对西方政治发展模式的破除、对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澄清。坚持“以苏为鉴”,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结合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实践和时代特征,突破和超越了苏联政治发展道路模式,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这条道路超越了西方所谓的“多党制”“议会制”“司法独立”和“三权分立”等政治实践范畴和理论范式,为人类政治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这条道路并不是民主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翻版。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优势”,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党和人民伟大的政治创造,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第五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路径思考”,笔者认为,应从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等方面,探究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路径选择。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时代价值”,主要分析和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世界影响与时代意义。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蹚出了一条中国新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姜汪维[8](2020)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将文艺工作纳入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总体事业,借助文艺工作载体,发挥文艺作品教育、感召和激励人的作用,帮助人民群众形成革命和建设事业所需的信仰、情感和意志,进而转化为实际行动,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面。那么,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文艺最能代表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要求?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人从客观世界中去寻找,有人从主观世界中去寻找。无论选择哪条路向,其回答始终脱离了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因而是片面的。由于这一问题只存在于人的世界当中,所以,文艺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文艺与人的关系问题,即文艺为什么人以及如何为人的问题。换言之,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决不是由文艺本身所决定的,它来自于现实的人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就这样把对文艺本质的追问转换成了社会历史问题,将其置于人的现实社会及其历史运动之中来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艺和文艺工作置于我国和世界大势中来审视,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文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就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要求是什么?本文认为,“以人民为中心”即是对这一问题的明确回答,这也正是习近平关于文艺和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理念。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既坚持了党关于文艺工作的人民立场,又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和现实意义,同时还与其个人文化素养、从政经历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以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为研究对象,形成全文的总体框架:绪论部分主要就本选题的问题缘起、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等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文献梳理与理论评析,明晰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相关概念、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进行了必要的阐释。第一章主要阐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产生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渊源。它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深入汲取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艺与无产阶级革命、列宁关于“艺术属于人民”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艺与人民关系论述的精髓。这是全面分析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逻辑前提。第二章主要讨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产生和形成所基于的历史经验、时代条件及其形成过程。这一理念不仅汲取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历史经验,而且是时代条件、个人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孕育于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萌芽于正定任上文化为民的初步实践、发展于福建从政期间对人民“摆脱贫困”过程中文化作用的集中探索、基本形成于浙江任职期间关于建设文化大省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之中。党的十八大之后,该理念以成熟的、完整的、系统的形式进一步深化发展。第三章主要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其他关于文艺和文化的相关论述为基本文献依据,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以人民伟大事业需要文艺的繁荣兴盛为主要内容的地位论;二是以社会主义文艺本质是人民的文艺为主要内容的本质论;三是以中国精神是人民文艺的灵魂为主要内容的灵魂论;四是以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创新论;五是以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组织论。第四章主要从文艺与市场、文艺与历史、文艺与价值这三对关系讨论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问题指向及其理论贡献。针对文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的问题,习近平明确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提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等理念,为正确解决文艺与市场的矛盾关系指明了方向;针对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习近平明确反对并坚决制止,提出“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等主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总体思路;针对文艺“价值观缺失”、“去价值化”等问题,习近平提出要以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要求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独特作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正是以当前文艺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导向,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认识和分析问题,才形成了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理论的最新成果。第五章主要从深化文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推动优秀文艺走出去三个方面探讨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实践意义。首先,激活文艺发展和创造活力,需要深化文艺体制机制改革,才能不断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文艺产品和服务。这其中的关键是改变工作思路,完成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到政府、市场和社会在文化领域的协同共治的转变。其次,建立健全现代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共享文艺发展成果。这需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提高文艺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精准供给,化解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最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文化市场,推动优秀文艺走出去。这需要依托“一带一路”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结语部分对全文总体思路与逻辑脉络进行了简要回顾和总结,反思了当前研究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探索的方向。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应进一步思考“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机制和演进规律,将诠释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和激活这一理念的实践意义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文艺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进这一研究。
刘燕妮[9](2019)在《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治理”成为中国政治的核心话语之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上的全新理念,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研究的重要范畴。地方是民众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民众利益诉求表达和利益矛盾的集中地,倡导国家治理议题必须关注地方治理水平和治理绩效。地方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环节。打造中国特色的地方治理,推动地方治理现代化是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因此要将党的领导与建设嵌入到地方治理中。我国地方治理转型是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角色,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基础性论述及国家回归社会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社会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当代中国地方治理变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社会是两个重要的行为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构与互动样态必然深刻影响着地方治理现代化进程,因此,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构成了地方治理的重要论域。本文在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探讨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对推动地方治理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自产生以来深深地扎根于社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的执政党和领导党,并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党始终保持和传承了扎根于社会、依托于群众的优良传统。因此党社关系问题(或其所包含的党群关系)长期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十分关注的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从历史维度看,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始终在政党-国家-社会三者互动关系及架构中运作并寻找平衡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中国社会整体变迁的宏大背景下,我国党社关系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同构化”、改革开放以来“初步分离”关系形态的发展变革。地方治理现代化为我国党社关系建构提供了新逻辑和新思维。但不可否认,当前党社关系的互动方式和存在样态与地方治理现代化尚存在一定张力,表现为党的社会基础出现弱化的风险、党服务社会功能转型滞后、党与社会沟通出现脱节现象以及党在社会主体性发展中的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剖析党社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可归结为:社会结构变迁导致党社会基础的变化、地方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地方党组织与社会民众之间平等民主的话语秩序尚未建构、地方党组织社会化失衡等因素。本文对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内容研究基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论证,一方面从党这一主体要素切入,提出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引领与培育。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已逐渐脱离国家权力的控制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领域,但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社会组织化程度、自治水平较低,广大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及应具备的公民意识、公民精神还不适应我国现代治理变革。为此,在地方治理框架下,党社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引领与培育社会,促进社会相对独立自治体系的形成,培育现代公民、培育社会生活共同体价值规范、支持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进程,建立政府与社会协作共治的平台和机制,以适应治理现代化这一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和政治规划需求。另一方面从社会这一主体要素切入,提出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表现为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权能的增益与制约。当前中国社会主体性觉醒对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公共利益、回应民众诉求、推动民主政治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地方治理中,社会的公益性、志愿性等道德精神与品质能够克服党的决策忽视民众意愿,或是出现阶级利益倾斜的取向。同时,现代社会的重要载体社会组织具有公益性、民间性、自治性等优势,在代表和维护特定群体利益、整合社会资源、汇聚人才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优势,对党的功能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另外,社会转型带来公民权利的增长和发展,强化了公民权利对党的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有利于实现地方党权授予和行使的人民性,进而优化地方治理。依据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党社关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党社关系基本内容深入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构建地方治理中党全面领导下的党社关系“服务与协商”模式。党的全面领导是“服务与协商”党社关系模式的基本原则和政治前提,两者表现出互促共强的有机统一性。地方治理现代化蕴含的民主、责任、回应、参与等精神理念极大地凸显了“社会本位”的价值回归,党服务社会是地方治理中党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内容,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宗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体现。协商为民众参与地方治理提供了广阔平台,党社协商契合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要义,在地方治理中,有利于党与社会的广泛合作、党与社会的对话沟通和党有效集中民意,是党与社会关系的互动机制。
尹诵[10](2020)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软实力”,直接体现着党的政治倾向和本质属性。强化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涵养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而且可以引领社会价值,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仔细研究会发现,党的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或多或少都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关。这就需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使每一位党员端正政治思想、强化政治认同,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围绕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主题,沿着理论——实践——问题——对策的思路展开研究。运用多学科交叉法、系统分析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遵循理论与逻辑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相关概念、历程发展、现实情况及路径选择一一作出论证,具体而言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通过对党内政治文化及其相关的概念的理论分析,厘清“政治文化”、“政党文化”及“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并对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遵循理论与逻辑相结合的原则,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党建理论,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思想的影响。第二章立足时代和现实发展需要,分析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所在。一个政党的涣散或垮台,始于党内政治文化的混乱或没落;相反,一个政党充满活力、取得成就,源于党内政治文化的纯洁、先进。从现实意义来看,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增进党员政治认同的关键所在、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需要。第三章剖析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结构。通过对政治文化、政党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分析,得出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基本要素包括政治信仰文化、政治组织文化、政治行为文化、政治制度文化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建构党内政治文化结构体系的基础,也是开展本文研究的逻辑主线。在分析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概括出党内政治文化的特征,包括阶级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稳定性与流变性相统一等。第四章梳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党内政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成长的始终。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发展壮大,都伴随着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反之,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曲折,也始于党内政治文化方向的偏离。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继续探索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再到十八大以来的创新发展。在这近百年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道路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红色革命文化为基因,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为今后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更有意义的借鉴。第五章分析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情况。总的来看,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弱化;二是部分党员干部政治价值观扭曲;三是圈子文化依然存在;四是不良作风犹存。这些问题的形成源于内外因因素的共同作用,只有解决好现存的问题,才能不断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向更健康方向发展。其成因在于:一是从思想教育因素方面看,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弱化;二是从文化因素看,政治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三是从社会因素看,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四是从制度因素看,党内法规制度尚不完善。第六章提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一个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过程,要立足中国国情和党的建设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发展、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来说,一要培育健康的政治意识,塑造党内政治文化灵魂;二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壮大党内政治文化主体;三要合理规范政治行为,维护党内政治文化环境;四要完善党内法规制度,纯洁党内政治文化肌体。要完成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工程,不能止步于政治文化本身,而应当实现从政治文化理论向政治文化实践的飞跃,把政治文化融入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之中,从而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二、人民性:邓小平理论的最根本属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民性:邓小平理论的最根本属性(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已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与创新之处 |
(一)概念界定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生成逻辑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 |
(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对外民族矛盾更加尖锐 |
(二)国内形势复杂对内阶级矛盾更加突出 |
(三)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共产党分歧剧烈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理论逻辑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党建学说 |
(二)列宁政党建设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经验 |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实践逻辑 |
(一)加强党自身建设的现实需要 |
(二)实现全民族团结统一的内在需要 |
(三)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迫切需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
(二)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 |
(三)坚决站稳人民群众政治立场 |
二、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
(一)维护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
(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 |
(三)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
三、提高政治能力 |
(一)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二)彰显边区各级机关政治属性 |
(三)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 |
(四)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本领 |
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二)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
(三)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
(四)严格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 |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继承性与创造性双重凸显 |
(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指导 |
(二)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进行创造性转化 |
二、整体性和重点性有机结合 |
(一)始终坚持整体规划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
(二)善于抓住党的政治建设中的关键要害 |
三、普遍性与特殊性互相联结 |
(一)始终贯彻党的政治建设的普遍性原则 |
(二)始终立足延安时期的具体实际具体分析 |
四、阶级性与人民性辩证统一 |
(一)始终坚定无产阶级政治立场 |
(二)始终忠诚于人民的根本利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地位 |
一、统领了延安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
(一)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提供政治方向 |
(二)决定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效果 |
二、保障了延安时期党历史使命的完成 |
(一)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
(二)培养了大批政治能力强的党员干部 |
(三)营造了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 |
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
(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中国化 |
(二)架构并奠定了党的政治建设基础 |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牢固树立党员政治信仰 |
(二)始终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
(三)强力提升全党政治能力 |
(四)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 |
(一)必须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地位 |
(二)必须坚定政治信仰巩固全党思想基础 |
(三)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掌稳政治建设之舵 |
(四)必须提升政治能力增强党的政治建设内生动力 |
(五)必须净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政治局面 |
本章小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新时代坚定理论自信的理性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理论自信的底气来源 |
1.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 |
2.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价值性 |
3.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践性 |
二、新时代理论自信面临的现实挑战 |
1.中国理论的落地生根面临多重挑战 |
2.中国理论的国际阐释面临诸多挑战 |
三、新时代坚定理论自信的实践路径 |
1.夯实理论自信的制度保障 |
2.强化理论自信的人才支撑 |
3.完善理论自信的“三大体系”支撑 |
4.发掘理论自信的活水源泉 |
(3)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话语模式变迁及现实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党制度话语模式的历史嬗变 |
(一)1949—1978年:“民主统一战线”为范式的话语模式 |
(二)1979—2012年:“基本政治制度”为范式的话语模式 |
(三)2013年至今:“新型政党制度”为范式的话语模式 |
二、我国政党制度话语模式嬗变的三重逻辑 |
(一)“民主统一战线”为范式的话语模式中的“求用”逻辑 |
(二)“基本政治制度”为范式的话语模式中的“求真”逻辑 |
(三)“新型政党制度”为范式的话语模式中的“求义”逻辑 |
三、我国政党制度话语模式转换的现实启示 |
(一)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进行话语表达时要坚持守正创新 |
(二)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进行话语表达时要遵循政治规范 |
(三)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进行话语表达时要凸显中国智慧 |
(四)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进行话语表达时要凸显本真义理 |
(4)在党史学习中感悟思想伟力的内容要求及实践路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的历史是一部彰显马克思主义思想伟力的最好教科书 |
1.从积贫积弱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 |
2.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 |
3.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 |
二、在党史学习中感悟思想伟力的内容要求 |
1.在党史学习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 |
2.在党史学习中体悟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力量 |
3.在党史学习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力量 |
4.在党史学习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力量 |
三、在高等教育中发挥思想伟力资政育人作用的实践路向 |
1.开展理论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 |
2.深化理论研究,不断推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创新 |
3.注重实践转化,把思想伟力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
(5)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析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创新之处 |
1.6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1.6.1 人才 |
1.6.2 人才资本 |
1.6.3 人力资本 |
1.6.4 创新 |
1.6.5 创新人才 |
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新人才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 |
2.1.2 列宁“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专家”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创新人才思想中国化成果 |
2.2.1 毛泽东“向科学进军,建设知识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人才思想 |
2.2.2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造就科学技术队伍”的创新人才理论 |
2.2.3 江泽民“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关键在人才”的创新人才思想 |
2.2.4 胡锦涛“以人为本,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 |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才思想的精华汲取 |
2.3.1 儒家“为政在人,尚贤使能”的人才思想 |
2.3.2 墨家“尚贤为政,为贤是求”的人才思想 |
2.3.3 法家“以功取人,量能授官”的人才思想 |
2.4 西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思想的有益借鉴 |
2.4.1 人力资本理论 |
2.4.2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4.3 颠覆性创新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 |
3.1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实践基础 |
3.1.1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斐然 |
3.1.2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
3.1.3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助力我国创新发展成果丰硕 |
3.2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时代之需 |
3.2.1 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创新人才竞争 |
3.2.2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创新人才 |
3.2.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靠创新人才 |
3.3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现实诉求 |
3.3.1 国际创新人才争夺激烈 |
3.3.2 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 |
3.3.3 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
3.4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形成的发展历程 |
3.4.1 延安插队时期对创新人才的初步认识 |
3.4.2 地方任职时期对创新人才工作的重视与实践运用 |
3.4.3 担任总书记后对创新人才理论的完善与工作部署 |
3.5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 |
4.1 创新人才何以重要——关于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 |
4.1.1 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 |
4.1.2 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基础 |
4.1.3 创新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 |
4.2 创新人才何以为用——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 |
4.2.1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的创新人才选拔观 |
4.2.2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创新人才培育观 |
4.2.3 “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创新人才使用观 |
4.2.4 “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的创新人才引进观 |
4.3 创新人才何以凝聚——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论述 |
4.3.1 坚定党管人才历史自觉 |
4.3.2 明确党管人才基本内容 |
4.3.3 坚持党管人才根本途径 |
4.4 创新人才何以保障——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论述 |
4.4.1 遵循客观规律,破除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障碍 |
4.4.2 转变政府职能,为创新人才出彩出力提供服务 |
4.4.3 开展科学评价,建立创新人才竞相成长激励机制 |
4.5 创新人才何以汇聚——关于营造良好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 |
4.5.1 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创新人才社会生态环境 |
4.5.2 营造风清气正、保障权益的创新人才工作生态环境 |
4.5.3 营造重视教育、协同创新的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生态环境 |
4.5.4 营造后顾无忧、充满温度的创新人才生活生态环境 |
4.6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与理论品格 |
5.1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 |
5.1.1 立意深远、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 |
5.1.2 抓住本质、把握规律的辩证思维 |
5.1.3 敢于突破、不断开拓的创新思维 |
5.1.4 统筹兼顾、层次分明的系统思维 |
5.1.5 思维开阔、视野宏大的开放思维 |
5.1.6 不忘初心、爱民为民的民本思维 |
5.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品格 |
5.2.1 强烈的时代性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统一 |
5.2.2 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与明确的目标实践性相统一 |
5.2.3 坚定不移的党性与践行宗旨的人民性相统一 |
5.2.4 丰富的思想性与语言的平实性相统一 |
5.2.5 不忘根本的继承性与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相统一 |
5.2.6 自力更生的民族性与敞开大门的世界性相统一 |
5.3 本章小结 |
6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
6.1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6.1.1 传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宝库 |
6.1.2 科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成果 |
6.1.3 开辟了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新境界 |
6.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6.2.1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指引 |
6.2.2 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行动纲领 |
6.2.3 为创新人才托举“中国梦”提供实践路径 |
6.3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世界价值 |
6.3.1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话语权 |
6.3.2 贡献中国与世界共同创新发展的人才智慧 |
6.3.3 注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创新动力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论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4 选题的基本内容 |
1.4.1 主要思想 |
1.4.2 重点和难点 |
1.4.3 创新或特色 |
1.5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基本概念界定 |
1.6.1 本质、本质特征与本质属性 |
1.6.2 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
第二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重要论断的基本依据 |
2.1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重要论断的思想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基本特征的认识 |
2.1.2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的民本思想 |
2.2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重要论断的哲学基础 |
2.2.1 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 |
2.2.2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
2.2.3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观 |
2.3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认识 |
2.3.1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 |
2.3.2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
2.3.3 江泽民、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 |
第三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重要论断的主要内容 |
3.1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重要论断的提出背景 |
3.1.1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 |
3.1.2 全面依法治国任务艰巨 |
3.1.3 党的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
3.2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3.2.1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 |
3.2.2 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3.2.3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
3.2.4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制度体系建设 |
3.3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3.3.1 共享是科学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
3.3.2 共享发展的理论意蕴 |
3.3.3 在解决民生短板、消除贫困中实现共享 |
3.4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3.4.1 法治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
3.4.2 坚持公平正义、司法公正 |
3.4.3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第四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重要论断的价值旨归 |
4.1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 |
4.1.1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成逻辑 |
4.1.2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意蕴 |
4.2 以人民为中心是重要论断的价值旨归 |
4.2.1 党的领导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
4.2.2 共享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体现 |
4.2.3 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
第五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重要论断的创新发展 |
5.1 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
5.1.1 重释社会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 |
5.1.2 彰显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
5.2 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 |
5.2.1 提出“最本质的特征”概念 |
5.2.2 从上层建筑层面理解社会主义本质 |
5.3 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
5.3.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
5.3.2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及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的缘起与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
四、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发展逻辑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奠基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渊源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石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基础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开辟与拓展的轨迹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成功开辟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逐步展开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整体推进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全面拓展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形态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质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模式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表现形态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具体模式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模式创新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
(一)苏联政治发展模式的评析 |
(二)苏联政治发展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影响 |
(三)突破与超越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西方政治发展模式迥异 |
(一)西方政治发展模式的评析 |
(二)合理吸纳和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有益成果 |
(三)中国绝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澄清 |
(一)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评析 |
(二)中国绝不能走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优势与基本经验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优势 |
(一)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
(二)具有科学的思想理论支撑 |
(三)拥有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有效的制度体系 |
(四)具有合理的议行合一的权力结构模式 |
(五)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 |
(一)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有机统一 |
(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三)必须坚持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四)必须坚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
(五)必须坚持走自己的政治发展之路 |
第五章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路径思考 |
一、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
(一)完善人大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 |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三)完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
(四)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 |
二、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
(一)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 |
(二)切实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
(三)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 |
三、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
(一)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
(二)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
(三)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
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
(一)完善国家治理的组织架构 |
(二)深化简政放权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三)优化地方各级权力配置 |
五、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
(一)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
(二)进一步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 |
(三)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工作 |
(四)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
(五)进一步巩固壮大港澳台海外爱国力量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时代价值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贡献 |
(一)开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新“版本” |
(二)成为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一面伟大旗帜 |
(三)提供了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发展有益的现实参照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发展中国家政治现代化的示范效应 |
(一)提供了一条后发国家的政治现代化之路 |
(二)提供了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问题的重要经验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维护世界稳定与和平事业的贡献 |
(一)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稳定和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 |
(二)提供了推动全球治理和促进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的中国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产生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渊源 |
第一节 理论根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艺与无产阶级关系的论述 |
一、唯物史观:考察文艺与无产阶级革命关系的哲学基础 |
二、文艺的历史使命:反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第二节 历史借鉴:列宁关于“艺术属于人民”的理论与实践 |
一、文艺的“党性原则”:文艺人民性的思想政治保证 |
二、“艺术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文艺关于文艺与人民关系的根本要求 |
第三节 一脉相承: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人民大众”的论述 |
一、文艺为人民大众 |
二、人民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 |
三、人民大众是文艺的评判者 |
第四节 直接依据: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文艺与人民关系的论述 |
一、邓小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二、江泽民:“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 |
三、胡锦涛:“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放歌” |
第二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所基于的历史经验、时代条件及其形成过程 |
第一节 党领导人民发展文艺工作的历史经验 |
一、正确认识文艺的地位与作用,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立场 |
二、科学把握执政党在文艺建设中的角色,形成政府与市场、社会良性互动的合力 |
三、正确处理一元指导与文艺多样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保证文艺的健康发展 |
第二节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提出的时代条件 |
一、经济条件:为人民享有精神文化生活提供物质基础 |
二、政治条件:为人民享有文化权利提供制度保障 |
三、文化条件:为人民文艺的发展厚植文化自信的土壤 |
四、社会条件:为人民享有文化成果、建设文化民生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第三节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形成过程 |
一、准备期(1969—1975):梁家河“大学问”蕴含为民服务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二、萌芽期(1982—1985):文化为民、惠民、兴民的初步实践 |
三、发展期(1985—2002):对人民“摆脱贫困”过程中文化作用的探索 |
四、成型期(2003—2007):“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初步成型 |
五、深化期(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深化发展 |
第三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地位论:人民伟大事业需要文艺的繁荣兴盛 |
一、文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艺的繁荣兴盛 |
第二节 本质论:社会主义文艺本质是人民的文艺 |
一、社会主义文艺来源于人民 |
二、社会主义文艺服务于人民 |
三、社会主义文艺由人民评价 |
第三节 灵魂论:中国精神是人民文艺的灵魂 |
一、文艺塑造民族精神 |
二、文艺反映时代精神 |
三、运用文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四节 创新论: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一、“两创”是基于唯物史观对文化继承与创新关系的科学回答 |
二、正确处理两大关系,科学把握“两创”的思路方法 |
三、从历史阐释到实践应用,探索“两创”的具体途径 |
第五节 组织论: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 |
二、以文艺评论引领文艺高峰建设 |
余论 |
第四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问题指向及其理论贡献 |
第一节 文艺与市场:服务人民还是服务资本? |
一、资本增殖与文艺发展的历史交集 |
二、三个不平衡:文艺与市场的矛盾及其实质 |
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
第二节 文艺与历史:尊重历史还是虚无历史? |
一、历史虚无主义在文艺领域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
二、历史虚无主义向文艺领域渗透的原因分析 |
三、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谬误 |
四、坚持唯物史观,按照艺术规律呈现艺术化的历史 |
第三节 文艺与价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还是“去价值化”? |
一、文艺“去价值化”的主要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
二、“去价值化”文艺观的理论谬误 |
三、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 |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价值构建 |
第五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实践应用 |
第一节 深化文艺体制机制改革,为文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体制机制改革的成效及启示 |
二、文艺体制机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
三、提升文艺工作治理水平,进一步释放文艺发展活力 |
第二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共享文艺发展成果 |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刻变化 |
二、人民公平享有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目标 |
三、人民需求与文化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结构性矛盾 |
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侧改革 |
第三节 推动优秀文艺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一、推动文艺走出去:国家对外战略要求与文艺内在规律的有机统一 |
二、文化走出去的成绩与大国地位不相匹配:文艺走出去的现状与困境 |
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文艺走出去的内容建设和价值目标 |
四、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平台,进一步推动文艺走出去战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9)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党社关系:我国地方治理中的重要论域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 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内涵 |
(二) 关于政党的理解 |
(三) 关于社会的解析 |
二、理论基础阐释 |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职能的论述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市民社会理论 |
(三)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与社会关系的论述 |
(四) 西方地方治理的理论借鉴 |
三、政党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意蕴 |
(一) 政党与社会的普遍性关系 |
(二) 本文指称的“党社关系”内涵 |
(三) 党社关系与党群关系辨析 |
四、地方治理现代化中党社关系的中国特色 |
(一) 西方地方治理中的政党与社会关系 |
(二) 我国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的特色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治理模式演进中党社关系形态的发展变革 |
一、改革开放前地方治理模式及党社关系形态 |
(一) “全能型”政党领导体制 |
(二) 被政治权力全面控制的社会领域 |
(三) 从统治到管理的地方政治模式 |
(四) 党社“同构化”的关系形态 |
二、改革开放后地方治理模式及党社关系形态 |
(一) 政党领导体制的现代化转变 |
(二) 社会初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存在样态 |
(三) 从管理到治理的地方行政模式 |
(四) 党社“初步分离”的关系形态 |
第三章 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党社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存在的问题 |
(一) 党的社会基础出现弱化的风险 |
(二) 党服务社会的功能转型滞后 |
(三) 党与社会沟通存在脱节的现象 |
(四) 党在社会主体性发展中的功能发挥不足 |
二、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问题的原因剖析 |
(一) 社会结构变迁导致党社会基础的变化 |
(二) 地方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不力 |
(三) 地方党组织与社会民众之间平等民主的话语秩序尚未建构 |
(四)地方党组织社会化失衡 |
第四章 地方治理现代化中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引领与培育 |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和培育社会的现实基础 |
(一)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的领导力量 |
(二) 现代社会内生机制偏弱需要党的推动 |
(三) 社会自身的不自足性需要党的适度调控 |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 推动地方治理结构的现代转型 |
(一) 地方治理结构现代转型的基础性要素 |
(二) 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的基本点 |
三、中国共产党培育社会: 促进公民有序参与地方治理 |
(一) 公民参与地方治理: 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形式 |
(二) 公民理性有序参与地方治理的基本要素 |
(三) 中国共产党培育社会的着力点 |
第五章 地方治理现代化中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权能的增益与制约 |
一、社会对党的权能的增益: 推动地方治理善治目标的达成 |
(一) 社会主体性成长有效克服党的公共性不足 |
(二) 社会自治性提升有效克服党集权对民主的损害 |
(三) 社会组织对党的功能补充 |
二、社会对党的权力的制约: 促进地方治理中权力与权利的理性互动 |
(一) 社会制约党的权力的理论渊源: 社会制约权力理论的检视 |
(二) 社会制约党的权力的理论依据: 权利制约权力 |
(三) 地方治理中社会制约党的权力的现实指向 |
第六章 构建地方治理中党全面领导下的党社关系“服务与协商”模式 |
一、党的全面领导与“服务与协商”党社关系模式的逻辑关联 |
(一) 党的全面领导: “服务与协商”的政治前提 |
(二)服务与协商: 加强党的领导的核心内容 |
(三) 服务与协商: 改进党的领导的重要面向 |
二、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服务与协商”模式的内在机理 |
(一) 服务: 党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和价值定位 |
(二) 协商: 党与社会关系的互动机制 |
三、构建党社关系“服务与协商”模式的策略 |
(一) 发挥意识形态功能调适党社关系 |
(二) 增强地方治理中党的服务功能 |
(三) 加强地方治理中党社协商力度 |
(四) 推动地方治理中党的权力法治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创新之处和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基本问题厘析 |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政治文化 |
(二) 政党文化 |
(三)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基本理论依据 |
(一) 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
(二) 直接理论来源:党的建设理论 |
(三) 历史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
一、增进党员政治认同的关键所在 |
(一) 把牢党员理想信念 |
(二) 锤炼党员党性修养 |
(三) 坚定党员政治立场 |
二、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一)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二) 保持党长期执政的能力 |
(三)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
三、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需要 |
(一) 增强文化自觉 |
(二)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三) 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建设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基本结构分析 |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 |
(一) 政治信仰文化 |
(二) 政治组织文化 |
(三) 政治行为文化 |
(四) 政治制度文化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功能作用 |
(一) 凝聚共识,团结力量 |
(二) 提升素养,营造氛围 |
(三) 增强认同,维系稳定 |
(四) 统一意志,塑造形象 |
三、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结构特征 |
(一) 阶级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二) 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三) 稳定性与流变性相统一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 |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继续探索 |
(三)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
(四) 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 |
(三)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以红色革命文化为基因 |
(四)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成效 |
(一) 政治价值认同感不断增强 |
(二) 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凸显 |
(三) 党内制度文化建设不断完善 |
(四) 良好的执政党形象成功塑造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
(一) 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弱化 |
(二) 部分党员干部政治价值观扭曲 |
(三) 现实生活中圈子文化依然存在 |
(四) 实际工作中不良作风犹存 |
三、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弱化 |
(二) 政治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存在 |
(三) 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 |
(四) 党内法规制度尚不完善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 |
(一) 建设具有马克思主义特质的党内政治文化 |
(二) 建设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党内政治文化 |
(三) 建设秉承现代执政理念的党内政治文化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原则遵循 |
(一) 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原则 |
(二) 坚持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发展 |
(三)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相结合 |
三、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
(一) 培育健康的政治意识,塑造党内政治文化灵魂 |
(二)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壮大党内政治文化主体 |
(三) 合理规范政治行为,维护党内政治文化环境 |
(四) 完善党内法规制度,纯洁党内政治文化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人民性:邓小平理论的最根本属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研究[D]. 田莉.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新时代坚定理论自信的理性审思[J]. 黄海.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09)
- [3]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话语模式变迁及现实启示[J]. 张湘宾.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2021(03)
- [4]在党史学习中感悟思想伟力的内容要求及实践路向[J]. 邱安琪.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1(07)
- [5]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D]. 徐侠侠.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论断研究[D]. 刘志美. 江南大学, 2020(01)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及其模式研究[D]. 张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研究[D]. 姜汪维.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 [9]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研究[D]. 刘燕妮. 山东大学, 2019(02)
- [10]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 尹诵.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