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不同相区下、中泥盆统的划分和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王成源,阮亦萍,穆道成,王志浩,戎嘉余,殷保安,邝国敦,苏一保[1](1979)在《广西不同相区下、中泥盆统的划分和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广西的泥盆纪地层分布广泛,化石丰富,岩相复杂;我国泥盆系的几种沉积类型,在此区均有出露,是研究我国泥盆系的重点地区之一。华南多数泥盆纪层型剖面均建立于此区。建国三十年来,对广西泥盆纪的地层序列,进行了分组建带工作,描述了大量的化石群,划分了不同的沉积类型。但是关于广西泥盆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特别是与洲际间的对比,以及广西境内不同相区的对比,长期以来未得解决。本文试从牙形刺和竹节石的组
白志强,白顺良,王大锐[2](1993)在《华南下-中泥盆统界线研究的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自Lonsdale在英国Devonshire发现并定名泥盆系以来,有关泥盆系的划分和对比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下-中泥盆统界线的划分、对比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虽然该界线的国际层型剖面已经建立,但是它与其它地区地层的对比,特别是不同相区间的对比,仍然困绕着地层学界.近几年来,笔者就这一问题在广西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郄文昆,马学平,徐洪河,乔丽,梁昆,郭文,宋俊俊,陈波,卢建峰[3](2019)在《中国泥盆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泥盆系标准年代地层单位7个阶底界的全球层型剖面与点位(GSSP)于1996年已全部确立,目前迫切需要开展"后层型"精细地层对比研究.中国高精度泥盆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的建立对实现全球不同古地理背景下沉积记录的精细对比和理解这一关键转折期生物与气候环境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概述了中国泥盆纪年代地层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以华南及邻区研究程度较高的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格架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碳同位素地层、事件地层和放射性同位素年龄的研究成果,首次建立中国泥盆纪综合地层框架,为实现区域地层高精度的划分与对比奠定坚实基础.目前,中国泥盆纪天文旋回地层和高精度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的研究比较薄弱,是今后中国泥盆纪年代地层研究的主要方向.
曹宣铎,张瑞林,张汉文[4](1990)在《秦巴地区泥盆纪地层及重要含矿层位形成环境的研究》文中认为泥盆纪时,奏岭古海盆是介于华北古陆和扬子古陆之间的一个复杂的陆表海,故应作独立地层区。根据基底性质、层序和沉积特征由北而南划为3个分区:北秦岭分区,以海陆交替相上泥盆统不整合于早古生代变质沉积、火山岩系之上;南秦岭分区,海相泥盆系由南而北,由西向东超覆于志留系或寒武、奥陶系之上;摩天岭分区,泥盆系不整合于碧口群不同层位之上。又根据分区内构造活动、古地理变化、沉积类型和相的分异,进一步划分了11个小区和11个相带。同时编制了包括39个自然单元的泥盆系划分、对比表。区域性生物带及层序的建立,基本上概括了9个主要化石门类在区内的时空分布。为本区各岩石地层单位时代的厘定及与区内外同类地层的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泥盆系顶、底及系以下的界线进行了探讨,概述了3种不同类型的石炭、泥盆系界线的位置及特征,着重介绍了西秦岭志留泥盆系界线研究的新成果。根据区域生物群的分析结合海水进退规程,提出早泥盆世早、中期属华南西部亚区,早泥盆世晚期之后为华南东部亚区。并按照生物的生活方式,将本区划分为动、植物混生、浅海底栖生物及浮游生物3种类型,在浅海底栖生物类型内结合沉积物性质又划分为3个亚类。并以普通沟、当多沟及热尔至洛大为范例,分别代表区内纵向和横向上的群落交替,基本上反映了一个陆表海内的生态环境。沉积相的分析和划分,以现有的剖面为基础,总结了泥盆纪海侵由南向北,由西向东,沉降中心、沉积中心由南向北逐渐迁移,古海盆地形由南低北高到南高北低的变化和各时期岩相、古地理格局及各相带的特征,确认这一陆表海是加里东运动和印支运动两期强烈活动期间的一个相对稳定环境,具有过渡性质。秦岭在泥盆纪处于北纬低一中纬度。早、中泥盆世海盆收缩,古地磁南、北近于一致,晚泥盆世呈明显的东西向分带,西部开裂强烈,往东逐渐减弱,致使古海域呈现一向西扩展的漏斗状。与区域性地壳运动有关的地质事件发生于早泥盆世,即由早期的聚敛运动转向晚期的张裂运动,大规模的海退变为海侵,海平面由上升趋于下降、海水盐度由高变低气候、由干热变为湿热,生物由衰亡至兴盛。另一种属全球性事件,如弗拉斯与法门阶之间生物绝灭事件。秦岭地区泥盆纪古海盆演化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新的认识:①泥盆纪古海盆是由残留海发展为陆表海;②加里东运动在秦岭各地块内表现为抬升活动,地块边缘有褶皱运动;③泥盆纪秦岭海盆内有3期由南而北逐渐迁移的沉降活动及由此形成的3个沉降带;④根据构造活动性、沉积作用、火山活动的差异,划分出断块沉积和断陷沉积两种不同的沉积-构造单元,其古构造格局由3个断陷带和2个断块相间组成;⑤秦岭泥盆纪古海盆的演化分为早期聚合阶段及晚期张裂阶段。秦岭泥盆系赋存有丰富的各类矿产,是以海底热水沉积作用为主导的区域成矿作用,以铅、锌、汞,锑、铁和金矿为主。本区根据热水沉积含矿建造划分了一主一次两个成矿期。并从成矿区划和矿产类型两方面对成矿远景和找矿方向进行了探索。
彭辉平,刘锋,朱怀诚[5](2016)在《滇东曲靖、沾益地区下、中泥盆统岩石地层单位沿革概况及修订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东曲靖、沾益地区早、中泥盆世地层出露良好,动植物化石保存颇佳、类型丰富,是研究我国泥盆纪动植物演化及相关古生态和古气候问题的重要区域之一,但因受到地理名称变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学者对研究区内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的使用持不同意见,甚至存在较大分歧。这些分歧阻碍了研究区内泥盆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不利于进一步的学术交流与研究。针对该问题,根据在该地区中重新实测的下、中泥盆统剖面数据,并结合《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中的规定和公开发表的相关地层标准化建议的文章,同时参考《中国岩石地层词典》和《中国地层名称》,对研究区内的岩石地层单位的沿革概况进行了重新梳理,整理了研究区内下、中泥盆统地层单位的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并对它们的有效性和合法性进行了讨论。最终提出滇东曲靖、沾益地区下、中泥盆统岩石地层单位由老至新应为:下西山村组、西屯组、桂家屯组、徐家冲组、穿洞组和上双河组,并由前四个地层单位共同组成"翠峰山群",后两个组构成"西冲群"。
侯鸿飞,鲜思远[6](1975)在《广西、贵州下、中泥盆统腕足类化石》文中研究表明前言我国泥盆纪腕足类化石内容丰富、分布广泛,在确定时代,划分、对比地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解放前,虽经国内外一些学者作过研究,但材料比较局限,层位不清,故一般多偏重于描述性记述。解放后在我国地质工作迅速发展的推动下,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不断前进,从零星的研究逐步走向全面、系统的钻研,一些新的认识也逐步取代着某些旧的看法。这些
宋俊俊[7](2017)在《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古生物、古生态和生物古地理》文中研究指明介形类(或介形虫)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的一个亚纲,自早奥陶世一直繁盛至今,分布于全球自然界的各类水体当中。本文基于西准噶尔和华南地区晚泥盆-早石炭世7条剖面、816件样品、15000余枚介形类壳体,对介形类的生物地层、古生态、生物古地理、个体发育和演化及其对晚泥盆世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事件的响应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鉴定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59属145种,包括1新属和10新种;建立洪古勒楞组介形类2带2亚带;建立了活动板块边缘岛弧区介形类三类生态组合。讨论了介形类对晚泥盆世F-F之交古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底栖介形类受到事件影响的程度随着水深加大而逐步降低;严重缺氧和快速的温度波动会导致底栖介形类丰度、分异度降低。总结了古生代速足介目Cribroconcha属两条演化谱系,其总体模式是由不具刺到具刺演变;该属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具有生态变迁特点。建立了全球晚泥盆世弗拉期和法门期底栖介形类数据库,运用定量生物学方法将弗拉期介形类划分为四个生物地理单元,法门期介形类划分为五个生物地理单元;影响弗拉期生物古地理分区的首要因素是气候分带,而法门期生物古地理分区的主控因素是板块运动引起的地理格局调整。该研究填补了西准噶尔晚古生代介形类研究的空白,丰富了华南地区古生物资料,对古生代介形类的古生态、生物古地理、谱系演化及晚泥盆世F-F事件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认识和新思路。
曹宣铎,张瑞林,张汉文[8](1990)在《秦巴地区泥盆纪地层及重要含矿层位形成环境的研究》文中认为泥盆纪时,秦岭古海盆是介于华北古陆和扬子古陆之间的一个复杂的陆表海,故应作独立地层区。根据基底性质、层序和沉积特征由北而南划为3个分区:北秦岭分区,以海陆交替相上泥盆统不整合于早古生代变质沉积、火山岩系之上;南秦岭分区,海相泥盆系由南而北,由西向东超覆于志留系或寒武、奥陶系之上;摩天岭分区,泥盆系不整合于碧口群不同层位之上。又根据分区内构造活动、古地理变化、沉积类型和相的分异,进一步划分了11个小区和11个相带。同时编制了包括39个自然单元的泥盆系划分、对比表。区域性生物带及层序的建立,基本上概括了9个主要化石门类在区内的时空分布。为本区各岩石地层单位时代的厘定及与区内外同类地层的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泥盆系顶、底及系以下的界线进行了探讨,概述了3种不同类型的石炭、泥盆系界线的位置及特征,着重介绍了西秦岭志留泥盆系界线研究的新成果。根据区域生物群的分析结合海水进退规程,提出早泥盆世早、中期属华南西部亚区,早泥盆世晚期之后为华南东部亚区。并按照生物的生活方式,将本区划分为动、植物混生、浅海底栖生物及浮游生物3种类型,在浅海底栖生物类型内结合沉积物性质又划分为3个亚类。并以普通沟、当多沟及热尔至洛大为范例,分别代表区内纵向和横向上的群落交替,基本上反映了一个陆表海内的生态环境。沉积相的分析和划分,以现有的剖面为基础,总结了泥盆纪海侵由南向北,由西向东,沉降中心、沉积中心由南向北逐渐迁移,古海盆地形由南低北高到南高北低的变化和各时期岩相、古地理格局及各相带的特征,确认这一陆表海是加里东运动和印支运动两期强烈活动期间的一个相对稳定环境,具有过渡性质。秦岭在泥盆纪处于北纬低—中纬度。早、中泥盆世海盆收缩,古地磁南、北近于一致,晚泥盆世呈明显的东西向分带,西部开裂强烈,往东逐渐减弱,致使古海域呈现一向西扩展的漏斗状。与区域性地壳运动有关的地质事件发生于早泥盆世,即由早期的聚敛运动转向晚期的张裂运动,大规模的海退变为海侵,海平面由上升趋于下降、海水盐度由高变低气候、由干热变为湿热,生物由衰亡至兴盛。另一种属全球性事件,如弗拉斯与法门阶之间生物绝灭事件。秦岭地区泥盆纪古海盆演化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新的认识:①泥盆纪古海盆是由残留海发展为陆表海;②加里东运动在秦岭各地块内表现为抬升活动,地块边缘有褶皱运动;③泥盆纪秦岭海盆内有3期由南而北逐渐迁移的沉降活动及由此形成的3个沉降带;④根据构造活动性、沉积作用、火山活动的差异,划分出断块沉积和断陷沉积两种不同的沉积—构造单元,其古构造格局由3个断陷带和2个断块相间组成;⑤秦岭泥盆纪古海盆的演化分为早期聚合阶段及晚期张裂阶段。秦岭泥盆系赋存有丰富的各类矿产,是以海底热水沉积作用为主导的区域成矿作用,以铅、锌、汞、锑、铁和金矿为主。本区根据热水沉积含矿建造划分了一主一次两个成矿期。并从成矿区划和矿产类型两方面对成矿远景和找矿方向进行了探索。
周希云[9](1992)在《贵州泥盆纪几个地层问题的讨论》文中提出根据泥盆系研究的新成果,普安地区下、中泥盆统的界线在罐子窑组与火烘组之间。独山地区的龙洞水组应属下泥盆统,下、中泥盆统界线大致在龙洞水组与大河口组之间。以Stringocephalus的首次出现作为中泥盆统内部界线,大致相当于艾菲尔阶与吉维特阶的界线,它大致位于独山组(屯土)上段与鸡泡段之间。根据古孢子研究成果,凯里翁项地区的野山群下部属于下泥盆统,证实了乐森(王寻)教授(1957)对“野山石英砂岩”时代的推测是正确的。
穆道成,阮亦萍[10](1983)在《广西南丹罗富上泥盆统底部珠胚类竹节石群的发现》文中提出 前言广西南丹罗富的泥盆系,是我国海相南丹型泥盆纪地层的典型剖面。1978年前,笔者等曾多次赴该地进行野外观察和采集化石,并就所产竹节石进行了系统描述,在此基础上,对下、中泥盆统竹节石带的序列,作了修订和补充(见正在印刷中的笔者另一文《广西南丹罗富泥盆纪竹节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第18号)。当时,由于上泥盆统响水洞组底部,未见任何标准属种,仅据罗富组上部的泥岩,渐变为响水洞组的硅质岩,而暂以Viria-
二、广西不同相区下、中泥盆统的划分和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不同相区下、中泥盆统的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泥盆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泥盆纪年代地层研究历史 |
3 中国泥盆纪综合地层框架 |
3.1 泥盆纪生物地层序列 |
3.1.1 牙形刺 |
3.1.2 笔石 |
3.1.3 介形类 |
3.1.4 腕足类 |
3.1.5 四射珊瑚 |
3.1.6 孢粉 |
3.1.7 植物 |
3.2 泥盆纪碳同位素地层 |
3.3 锶同位素地层 |
3.4 中国泥盆纪事件地层 |
3.4.1 志留系-泥盆系界线 (S/D) 事件 |
3.4.2 埃姆斯早期Basal Zlichov、Chebbi和郁江事件 |
3.4.3 艾菲尔期Chote?和Ka?ák事件 |
3.4.4 吉维特期Taghanic和Frasne事件 |
3.4.5 F-F生物大灭绝事件 |
3.4.6 Hangenberg事件 |
3.5 旋回地层与地质年龄 |
4 中国主要地层区对比 |
5 结论和存在问题 |
(5)滇东曲靖、沾益地区下、中泥盆统岩石地层单位沿革概况及修订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各岩石地层单位沿革概述 |
1.1面店村组(Miandiancun Fm.) |
1.2翠峰山群(Tzuifengshan Gr.) |
1.3下西山村组(Xiaxishancun Fm.) |
1.4西屯组(Xitun Fm.) |
1.5桂家屯组(Guijiatun Fm.) |
1.6徐家冲组(Xujiachong Fm.) |
1.7海口组(Haikou Fm.) |
1.8西冲群(Xichong Gr.) |
1.9穿洞组(Chuandong Fm.) |
1.10上双河组(Shangshuanghe Fm.) |
2对滇东下、中泥盆统岩石地层单位及其时代的讨论 |
2.1面店村组(Miandiancun Fm.) |
2.2翠峰山群(Tzuifengshan Gr.) |
2.3下西山村组(Xishancun Fm.) |
2.4西屯组(Xitun Fm.) |
2.5桂家屯组(Guijiatun Fm.) |
2.6徐家冲组(Xujiachong Fm.) |
2.7海口组 |
2.8西冲群(Xichong Gr.) |
2.9穿洞组(Chuandong Fm.) |
2.10含义扩大的“上双河组”(Shangshuanghe Fm.) |
3结论 |
(7)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古生物、古生态和生物古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简短摘要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1 介形类及其研究历史 |
1.1.2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研究现状 |
1.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方法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与工作量 |
1.3.1 创新点 |
1.3.2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古生物与古生态 |
2.1 地质背景 |
2.1.1 西准噶尔古地理背景 |
2.1.2 西准噶尔沙尔布尔提山-谢米斯台山晚泥盆世古地理演化 |
2.1.3 西准噶尔沙尔布尔提山-谢米斯台山的上泥盆统 |
2.2 研究剖面 |
2.2.1 乌兰柯顺剖面 |
2.2.2 布龙果尔剖面 |
2.3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介形类生物地层 |
2.3.1 洪古勒楞组下段介形类生物地层 |
2.3.2 洪古勒楞组下段介形类地层时代意义 |
2.4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介形类生态组合 |
2.4.1 洪古勒楞组下段沉积环境划分 |
2.4.2 洪古勒楞组下段介形类生态组合 |
2.4.3 影响洪古勒楞组介形类分布的主控因素 |
2.5 小结 |
第三章 华南晚泥盆世介形类对F-F事件的响应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2 研究剖面 |
3.2.1 杨堤剖面 |
3.2.2 南峒剖面 |
3.3 介形类对F-F事件的响应 |
3.3.1 杨堤剖面 |
3.3.2 南峒剖面 |
3.3.3 介形类对F-F事件的响应(基于全球底栖介形类数据库) |
3.4 华南F-F之交介形类演替与海洋环境演变的关系 |
3.5 杨堤剖面F-F之交滤食性底栖介形类与古海洋环境变化 |
3.5.1 “FFS(Filter-feeders Signal)”现象 |
3.5.2 杨堤剖面滤食性底栖介形类 |
3.5.3 滤食性介形类对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 |
3.6 小结 |
第四章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演化 |
4.1 古生代介形类的起源与演化 |
4.2 Cribroconcha属种的个体发育与演化 |
4.2.1 Cribroconcha honggulelengensis的形态功能和个体发育 |
4.2.2 Cribroconcha Cooper, 1941 的时空演替 |
4.3 小结 |
第五章 晚泥盆世介形类生物古地理 |
5.1 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 |
5.1.1 研究区和数据收集 |
5.1.2 研究方法 |
5.2 晚泥盆世介形类生物地理分区 |
5.2.1 弗拉期(Frasnian) |
5.2.2 法门期(Famennian) |
5.3 晚泥盆世介形类生物群的迁移特点 |
5.4 晚泥盆世介形类古地理分布的主控因素 |
5.4.1 气候 |
5.4.2 古地理 |
5.4.3 海平面变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介形类系统古生物学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成果与认识 |
7.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表 |
四、广西不同相区下、中泥盆统的划分和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不同相区下、中泥盆统的划分和对比[J]. 王成源,阮亦萍,穆道成,王志浩,戎嘉余,殷保安,邝国敦,苏一保. 地层学杂志, 1979(04)
- [2]华南下-中泥盆统界线研究的新进展[J]. 白志强,白顺良,王大锐. 科学通报, 1993(08)
- [3]中国泥盆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郄文昆,马学平,徐洪河,乔丽,梁昆,郭文,宋俊俊,陈波,卢建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4]秦巴地区泥盆纪地层及重要含矿层位形成环境的研究[J]. 曹宣铎,张瑞林,张汉文. 西北地质科学, 1990(01)
- [5]滇东曲靖、沾益地区下、中泥盆统岩石地层单位沿革概况及修订建议[J]. 彭辉平,刘锋,朱怀诚. 地层学杂志, 2016(03)
- [6]广西、贵州下、中泥盆统腕足类化石[J]. 侯鸿飞,鲜思远.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1975(01)
- [7]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古生物、古生态和生物古地理[D]. 宋俊俊.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8]秦巴地区泥盆纪地层及重要含矿层位形成环境的研究[A]. 曹宣铎,张瑞林,张汉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7), 1990
- [9]贵州泥盆纪几个地层问题的讨论[J]. 周希云. 贵州地质, 1992(04)
- [10]广西南丹罗富上泥盆统底部珠胚类竹节石群的发现[J]. 穆道成,阮亦萍. 古生物学报, 19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