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5MnTi船体钢腐蚀疲劳断口电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天亮[1](2018)在《E690钢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疲劳裂纹萌生行为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围绕E690钢在海水环境中的腐蚀疲劳裂纹萌生机理这一主题展开研究。采用应力腐蚀疲劳试验及其后一系列表征手段研究了其裂纹萌生和初期扩展的机制;采用原位电化学噪声、电化学阻抗谱等手段监测了其腐蚀疲劳过程中电化学行为演变;通过不同阴极电位下的S-N曲线结合快慢扫极化曲线,研究阴极电位对E690腐蚀疲劳裂纹萌生和初期扩展机制的影响;通过不同交变应力水平和不同充氢电流密度的矩阵实验,以及随后的可扩散氢和总氢的测定和力学拉伸试验,研究了交变应力与氢的交互作用及其对疲劳损伤累积的影响;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并基于腐蚀动力学和等效初始缺陷尺寸理论,建立了一种快速评估腐蚀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际应用和验证,验证结果较理想。全文最终形成了以下结论:(1)E690钢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疲劳裂纹萌生机制和初始扩展机制随着交变应力水平提高会发生转变,转变大致发生在0.8 σp0.2~0.95 σp0.2的峰值应力区间。当峰值应力低于该区间时,晶界阳极溶解作用强于机械作用,裂纹优先沿晶界处萌生。其中,大约68.4%的几率从原奥氏体晶界处萌生,大约31.6%的几率从贝氏体板条界处萌生。当峰值应力接近或超过弹性极限时,裂纹萌生于点蚀坑,并尽量保持原裂纹方向沿最短路径扩展,劈开贝氏体板条,最终形成准解理为主的扩展形貌。(2)交变应力对E690钢在模拟海水中腐蚀疲劳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有一定影响。交变应力阻碍了稳定腐蚀产物层的形成,促进了界面电化学反应。交变应力引发双电层的充放电,从而产生非法拉第的交变电流响应,其幅值与峰值应力的关系是否线性能判断试样表面是否屈服。电化学噪声的诸多指标变化规律表明,局部腐蚀倾向性随着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加;随着峰值应力增加,腐蚀行为由全面腐蚀向点蚀转变,转变区间大致为0.8~0.95 σp0.2,从而导致了腐蚀疲劳裂纹萌生行为和机制的转变。(3)E690钢在模拟海水中腐蚀疲劳寿命和机制随阴极电位变化的规律因峰值应力大小而异。在本实验条件下,当峰值应力接近或超过弹性极限时,腐蚀疲劳寿命随阴极电位负移先增后减,在约-850 mV最大;OCP~-900 mV的电位区间,裂纹萌生机制同时受阳极溶解和氢致局部塑性形变控制;<-900 mV电位区间,阳极溶解基本被抑制,裂纹萌生机制只受氢致局部塑性形变控制;当峰值应力远小于弹性极限时,裂纹萌生机理只受阳极溶解控制,腐蚀疲劳寿命随阴极电位负移一直增大,在约-850~-950 mV时即达到107周。而阳极溶解和氢致局部塑性形变均会促进裂纹沿原奥氏体晶界或贝氏体板条界萌生和扩展,当两者均受到抑制时,裂纹穿晶扩展成分增加并形成准解理为主的断口。(4)氢主要以非可扩散氢存在于E690钢中,非可扩散氢可表达为充氢电流密度和峰值应力的函数。氢与交变应力的交互作用受到峰值应力大小的影响。当峰值应力远小于弹性极限时,氢与交变应力的交互作用较弱,且适当充氢(25~50mA·cm-2,12h)可同时降低断面收缩率损失和延伸率损失。当峰值应力接近和超过弹性极限时,氢与交变应力的交互作用较强,降低E690钢耐腐蚀疲劳性能:当充氢电流密度大于和小于25 mA·cm-2时,氢分别以氢脆和氢致局部塑性形变两种机制促进腐蚀疲劳裂纹萌生。此外,塑性形变集中程度不能评估氢脆导致的疲劳损伤累积。(5)针对高低峰值应力下E690钢在海水中的不同腐蚀疲劳裂纹萌生机制,并基于腐蚀动力学和等效初始缺陷尺寸理论,确定了裂纹萌生的临界尺寸,并提出了高低峰值应力下的腐蚀疲劳裂纹萌生寿命模型。模型预测的S-N曲线与实验数据点吻合较好,但低峰值应力下的模型由于未考虑应力集中对腐蚀动力学的影响仍有一定偏差。
韩兆隆,李春林,王佩青,张学明[2](1984)在《15MnTi船体钢腐蚀疲劳断口电镜研究》文中指出 由腐蚀和循环应力联合作用,引起的腐蚀疲劳,导致金属材料强度降低,但使船舶结构发生破坏的情况是大量的存在。因而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着重于用SEM观察和分析15MnTi船体结构钢腐蚀疲劳试验后断口的微观形貌特征,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测量断口疲劳条纹的间距Δα,用Bates和Clarr提出的经验公式,来估算宏观裂纹扩展速率da/dN和裂纹尖端强度因子幅度Δkc为断口分析技术在疲劳失效分析上的应用积累资料。一、实验方法和结果 15MnTi船体结构钢板中心穿透型裂纹试样,在空气、盐水和人造海水三种介质中,在拉一拉载荷下做疲劳试验。测量裂纹扩展长度2a,记录循环次数N,用递增多项式拟合a、N数据,绘制a—N曲线,对拟合曲线
韩兆隆,李春林,王佩青,张学明[3](1983)在《15MnTi船体钢腐蚀疲劳断口电镜研究》文中提出 由腐蚀和循环应力联合作用,引起的腐蚀疲劳,导致金属材料强度降低,但使船舶结构发生破坏的情况是大量的存在。因而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着重于用SEM观察和分析15MnTi船体结构钢腐蚀疲劳试验后断口的微观形貌特征,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测量断口疲劳条纹的间距Δα,用Bates和Clarr提出的经验公式,来估算宏观裂纹扩展速率da/dN和裂纹尖端强度因子幅度Δkc为断口分析技术在疲劳失效分析上的应用积累资料。一、实验方法和结果15MnTi船体结构钢板中心穿透型裂纹试样,在空气、盐水和人造海水三种介质中,在拉一拉载荷下做疲劳试验。测量裂纹扩展长度2a,记录循环次数N,用递增多项式拟合a、N数据,绘制a—N曲线,对拟合曲线
张鑫[4](2021)在《考虑多重损伤影响的钢材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常年处在海洋环境中,因此海洋结构物不可避免会遭受到腐蚀。在船舶以及海上平台的建造过程中,焊接是主要工艺之一,可以最大可能性地保证结构水密性和连接部分的可靠性。而海水腐蚀-焊接双重损伤不仅会因损伤不均和组织结构的改变而引起材料局部应力应变分布的变化,还将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在焊接结构物中,裂纹常常会出现,从而影响船舶的致密性和强度。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采用D36海洋平台常用结构钢进行实验,参考焊接标准和拉伸标准设计出焊接试件。对焊接试件进行电化学腐蚀实验,观察腐蚀后试件表面的型态,并讨论焊接角度对其的影响,并得到不同焊接角度试件腐蚀时间和质量损失率呈线性关系,并讨论焊接角度对这种线性关系的影响。对无腐蚀-焊接试件进行拉伸实验,得到不同焊接角度试件拉断过程的时间以及应力应变曲线,分析焊接角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腐蚀损伤的焊接试件进行拉伸实验,得到所有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质量损失率对试件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通过曲线可以得到每个试件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和韧性,将同一个力学性能整合到一个图中。分析质量损失率以及焊接角度对四种力学性能的影响。对UW和W90试件进行划线处理,对W00和W45试件进行贴应变片处理,目的是测量拉伸过程中试验段基体、热影响区和焊核的应变,分析三个部分的力学性能。最后通过宏观和微观两种方式来判断试件的断裂形式,分析断裂时试件的韧性以及断裂特征。可以得到腐蚀焊接试件焊核区强度提高而延性下降,热影响区和基体延性提高而强度下降的现象。分析腐蚀后各焊接角度试件强度以及延性变性能力演化规律。研究腐蚀-焊接双重损伤对钢材力学性能的综合影响规律。通过实验结果回归建立腐蚀焊接钢材的广义力学模型。将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分为线性段和非线性段,线性段可以根据焊接试件弹性模量与焊接角度、质量损失率的关系回归得到。非线性段采用特定的公式回归得到,该模型与R-O模型对比发现拟合效果更好。最终采用二次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腐蚀程度和焊接角度双变量的焊接-腐蚀损伤钢材广义力学模型。对腐蚀-裂纹双重损伤的试件进行电化学腐蚀实验,得到裂纹宽度、裂纹深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拉伸实验后,得到腐蚀程度增加对所有试件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均造成了衰减。而随着质量损失率的增加,裂纹的存在可以减慢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的下降速度。裂纹宽度的增加也可以适当增加试件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
高君[5](2012)在《船舶用异种高强钢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船舶技术的发展对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接头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研究10MnNiMo和12Ni2MnCrMo异种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接头在船舶结构中的实际使用性能,本文对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接头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耐海水腐蚀性能及抗应力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电化学测试、失重试验及应力腐蚀敏感性测试等研究手段,通过微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电化学性能分析及力学性能分析等方法对该接头的综合性能及变化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接头的薄弱环节,为该异种低合金高强钢经一定工艺焊接后应用在船舶结构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储备和技术支持。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发现接头焊缝金属组织细小,主要为针状铁素体,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10MnNiMo钢因合金含量低于12Ni2MnCrMo钢而在热影响区表现出较小的淬硬性,但12Ni2MnCrMo钢由于第二相强化使其低温韧性较好,12Ni2MnCrMo钢时效脆化区为抗拉性能薄弱区;通过实验室人工海水腐蚀试验,发现焊缝金属的耐蚀性能最差,但由于其较高的腐蚀电位使其在接头发生电偶腐蚀时处于保护电位而减缓腐蚀,12Ni2MnCrMo钢相对10MnNiMo钢耐蚀性随腐蚀时间延长表现出先优后劣的趋势,且热影响区的耐蚀性逐渐恶化,说明腐蚀后期组织的不均匀性对耐蚀性的影响成为主导因素;腐蚀初期10MnNiMo钢作为接头电偶腐蚀的阳极而加速腐蚀,但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10MnNiMo钢表面腐蚀产物膜增厚和合金元素在产物膜的富集对电偶腐蚀产生抑制,导致长期腐蚀时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由于组织因素,或A钢的热影响区由于电偶腐蚀作用均可能成为接头的薄弱环节;通过应力腐蚀敏感性试验发现该接头在试验条件下对应力腐蚀开裂不敏感或敏感性较小,但10MnNiMo钢母材和热影响区具有较小的抗应力腐蚀性能,焊缝金属由于其细小的针状铁素体组织而具有最好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吴思远[6](2020)在《多种船体钢的力学化学行为研究》文中指出金属在腐蚀介质与外加应力联合作用下的腐蚀行为并不是两种因素的简单叠加,应力和腐蚀介质之间表现出明显的互相促进的现象,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在腐蚀介质与力学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发生的腐蚀是一种更严重的破坏形式。目前关于力学化学效应的研究已开展许久,但由于金属材料及腐蚀介质的多样性以及金属处于应力加载和腐蚀介质联合作用的复杂性,使得该问题一直未能有明确的定论,且在研究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针对船舶建造、海洋工程结构所常用的Q235低碳钢、316L不锈钢、304不锈钢在质量分数3.5%NaCl溶液中不同工况下的力学化学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根据热力学、动力学和力学化学效应理论推导出了含有力学因素影响的金属腐蚀模型,为力学化学效应实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实验需求自主设计了多试样恒变形PVC应力加载装置、可实现串/并联并自动切换的多通道电路板以及综合三电极体系、电化学工作站和应力应变仪所构成的实验研究系统。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线性极化电阻(LPR)技术,并结合粗糙度测试,研究了弹性、塑性应力对低碳钢Q235在3.5%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应力能够使得Q235低碳钢与腐蚀介质间的电荷转移电阻和表征金属表面状态的|Z|0.01降低,Q235低碳钢表面的粗糙度随着应力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高应力使得Q235金属表面更加活跃,电化学活度升高,并据此提出了Q235弹塑性阶段的腐蚀模型,塑性变形下金属的腐蚀速率增速显着大于弹性阶段。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PDY)、循环极化曲线(CP)、开路电位(OCP)、电化学阻抗谱(EIS)、电偶电流(ZRA)等电化学方法,分别研究了316L不锈钢的力学化学行为以及304不锈钢在温度、阴极保护和两者联合作用下的力学化学行为,研究表明:316L不锈钢随着施加应力的增大,腐蚀电位逐渐下降,腐蚀电流密度逐渐增大,说明应力导致316L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下降;试验周期内高应力试样优先充当阳极,其他试样作为阴极被保护,低应力下的316L试样逐渐从阴极过渡为阳极;发现了304不锈钢在不施加外加应力的条件下,电荷转移电阻与阴极保护电位之间存在数学关系,温度的升高和应力增大会使304不锈钢的最佳阴极保护电位负移,304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减弱。本文希望通过以上研究对多种船体钢材料的力学化学行为进一步探索,根据提出的低碳钢弹塑性应力腐蚀模型和不锈钢电荷转移电阻与阴极保护电位的数学关系,对多种船体钢材料的寿命预测以及多种船体钢材料服役期内的阴极保护电位提供参考。
林宏[7](2020)在《超高强度钻杆钢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通过拉伸试验机系统的研究高强度钻杆钢G105、S135和超高强度钻杆钢V150、U165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拉伸性能和断裂韧性,同时用SEM及TEM研究了钻杆钢的显微组织及断口形貌,综合分析这四种钻杆钢的力学断裂机理以及微观显微组织,为设计钻杆钢力学性能提供依据。四种高级强度钻杆钢的显微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其中超高强度钻杆钢U165和V150晶粒极其细小。超高强度钢级U165和V150碳化物颗粒主要为(Cr,Fe)23C6,主要特征为弥散分布在原奥氏体晶界,但并不连续,因此对钻杆性能的有害性有限。四种钢级的硬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U165>V150>S135>G105,这主要是由材料组织晶粒度决定。对于四种钢,随着钢级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增加速率低于屈服强度,屈服点应变与屈服强度呈现出正相关性,抗拉强度点应变和抗拉强度呈现出负相关性。G105、S135、V150钻杆钢的总伸长率随钢级增大总体呈下降趋势,但U165的伸长率有略有增加,且静力韧度最高,表明超高强度钻杆钢U165具有优良的综合拉伸性能。加载速率的升高,四种钢的屈服强度单调增加,但增加速率逐渐降低,尤其是加载速率超过18mm/min,增加速率急剧减小。同时试验也说明,加载速率与材料抗拉强度之间也有相同规律。加载速率升高,四种钻杆钢的伸长率均逐渐下降。随着加载速率提高,四种钻杆钢的抗拉强度点应变均呈下降趋势,相比之下,钢级越高,抗拉强度点对应应变受加载速率影响越小。对于四种钢来说,抗拉强度对应的应变具有显着的降低,相比之下,强度越高,影响越小,这与材料的强度变化趋势是相反的。对于四种钢,随着加载速率升高,静力韧度首先显着的下降趋势,然后缓慢下降。通过单试样法,利用三点弯曲试样,能够获得四种不同钢级钻杆的断裂韧性;四种钻杆钢随着加载速度提高,断裂韧性都呈下降趋势。相比U165,G105、S135和V150在低加载速度条件下,断裂韧度J0.2bl(7.5)下降幅度小,随着加载速度提高,所有四种钢的断裂韧度J0.2b1(7.5)降低速度都减缓。
付学好[8](2017)在《Al-Ti复合脱氧Mg处理钢中夹杂物诱导点蚀行为研究》文中提出海洋工程结构的长寿化与安全运行是海洋产业发展的基础,在高盐、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夹杂物诱发的点蚀是对海工结构用钢破坏性最大的腐蚀形态。本研究采用Ti-Mg复合脱氧工艺,控制与优化钢中夹杂物的组成、尺寸、分布等特性,以降低夹杂物诱导点蚀的危害性。在高频感应炉中利用Al2O3坩埚,采用不同脱氧工艺(Ti/Ti-Mg/Al-Ca/Al-Mg),冶炼了五炉海工结构试验钢。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SEM-EDS)分析表征不同脱氧工艺钢中夹杂物特征;通过3.5%NaCl溶液中阳极极化及自然浸泡腐蚀实验,探讨脱氧工艺及夹杂物特征对钢的点蚀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可为耐腐蚀钢的复合脱氧及夹杂物改性精炼新工艺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钢中夹杂物均以复合氧化物为主,其成分与脱氧工艺及合金中残余强脱氧元素有关,Ti脱氧钢中形成了以Al-Ti-(Ca)-O为主的复合夹杂物,Ca元素由合金原料硅铁带入;Ti-Mg复合脱氧钢中夹杂物以Al-Ti-Mg-O复合夹杂为主;Al-Ca和Al-Mg复合脱氧钢中分别形成了以铝酸钙和铝镁尖晶石为主的复合氧化物夹杂。与Al脱氧钢相比,Ti-Mg脱氧钢中夹杂物数量较多(大于500个/mm2),平均尺寸较小(小于1μm)。随着Mg含量的增加(0-0.0035%),Ti脱氧钢中夹杂物的Ti含量降低;夹杂物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由358个/mm2→569个/mm2→508个/mm2),平均尺寸先减少后增加(1.1548μm→0.9268μm→0.9720μm)。(2)结合热力学计算和实验观察发现,在本研究的S含量水平(16ppm)下,MnS主要以异质形核的方式在氧化物夹杂表层析出。数量较多、尺寸细小的含Ti氧化物夹杂是有效的MnS形核核心,有助于MnS分散、局部析出。Ti脱氧钢中硫化物均局部、分散析出于氧化物夹杂表面,平均厚度0.5μm;Al脱氧钢中硫化物主要包覆析出于氧化物外层,平均厚度达到1.5μm。(3)自然腐蚀及电化学极化实验表明,脱氧工艺与夹杂物特征均对钢的腐蚀性能有重要影响,与Al脱氧钢,Ti脱氧钢的自腐蚀电位(Ecorr)及腐蚀失重速率(V)更低(分别为-0.45V、25 g·dm-2·a-1),抗腐蚀性能更好。在Ti-Mg脱氧钢中,Mg含量较少(0.002%)的Ti-Mg复合脱氧钢耐腐蚀性能最好(Ecorr和V分别为-0.4458V、20.9306 g·dm-2·a-1),Mg含量增加,夹杂物中的Ti被还原进入到钢基体中,夹杂物中的Ti含量降低而基体中的Ti含量增多,但Mg含量较低时其耐腐蚀性能较好,表明夹杂物对点蚀的影响要大于钢基体成分,夹杂物改性能更加有效地提高钢的抗腐蚀性能。(4)夹杂物与周围基体之间电化学稳定性的差异促使了点蚀的萌发。MnS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较高的电极电位(ES/Mn S=-0.05V)以及溶解后产生的S2-和HS-等腐蚀促进离子,因此点蚀容易在其周围萌生。采用细小、弥散氧化物为核心,通过硫化物的异质形核,实现硫化物的分散、细小及形态控制,有利于降低其溶解后的腐蚀自催化作用。CaS的电极电位较低(ES/Ca S=-0.39V),在腐蚀溶液中可以作为阳极优先溶解,保护钢基体;同时其溶解产物水解生成OH-,可以减缓酸性物质对钢基体的腐蚀,因此Ca处理生成以CaS为主的夹杂物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能。(5)氧化物夹杂也可以诱发点蚀,但由于其导电性弱于MnS,同时没有MnS溶解产物对腐蚀的促进作用,因此氧化物诱发的点蚀较MnS轻微。Ti氧化物的稳定性更好,不易溶解,且具有还原性,因此对于相同种类的氧化物夹杂,TiOx含量越高,其诱发点蚀的能力越弱,Ti脱氧工艺有助于降低夹杂物的腐蚀活性。(6)夹杂物尺寸对点蚀产生的影响弱于夹杂物的组成,但会影响点蚀萌生后的扩展速度,夹杂物尺寸越大,其诱导电化学腐蚀界面大,而且溶解后的腐蚀促进作用明显,扩展速度就越快。为提高材料的耐蚀性能,应在控制夹杂物成分的基础上,尽量控制夹杂物尺寸的细小化。
秦超[9](2015)在《齿轮弯曲疲劳强度及疲劳裂纹扩展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所研究的大模数齿轮齿条为三峡大坝升船机所用的大模数产品,缺少相关可参考的标准和资料,为突破大模数齿轮齿条设计相关标准及文献资料的局限性,本文主要针对三峡升船机模数为62.7mm的大模数齿条材料35CrNiMo的弯曲疲劳强度和裂纹扩展等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本文进行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研究。采用单齿加载法和成组法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拟合处理。最终得到齿轮的弯曲疲劳的极限应力值,以及各个应力与循环寿命的关系即P-S-N曲线。其次本文在齿轮弯曲疲劳极限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断裂力学的理论,着重研究当齿轮出现微小裂纹后其剩余寿命。利用有限元软件和Franc3D进行仿真分析,获得强度应力因子等相关参数,根据仿真所获得的参数预测下一步裂纹的扩展情况,并生成下一步扩展的裂纹,循环迭代直至完全断裂。再次本文对弯曲疲劳强度试验中所产生的弯曲疲劳断齿先做宏观断口分析,然后再对样本做扫描电镜分析,着重研究其裂纹源,以求找到导致该型号齿轮的断裂原因,为预防该裂纹的产生提供依据。最后本文基于分形理论对裂纹扩展的路径进行维数计算,寻找裂纹扩展路径与维数之间的关系。首先利用相机采集整个裂纹扩展的图像,然后利用Matlab软件对所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把RGB格式的图像处理为二值图。用计盒维数法对二值图进行维数计算,最终得到相应的裂纹分形维数。
李恒贺[10](2014)在《船用高强钢三明治板激光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海水腐蚀性能》文中提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铁路、大飞机、新能源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越来越得到普及。这些都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近年来交通工具尾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近两年雾霾天气席卷全国,人们更是把矛头直指尾气排放。因此对于交通运输业来说,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尾气排放、保护环境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从军事战略方面来说,减少战略装备的重量,如驱逐舰、潜艇、航空母舰等的重量,对提高其机动性能,增加其负载量,对其作战能力有较大的帮助,所以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对交通工具减少自身重量和结构轻量化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高强钢金属三明治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需求下应运而生的。高强钢满足了使用材料的强度要求,所谓的三明治结构就是在上下两块金属面板之间放置一定高度和间距的支撑腹板,并通过特种焊接方法连接的中空结构,因有三层结构组成,故名为三明治结构。三明治板具有比强度大、比刚度大、大量吸收外界冲击功、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海洋设备中。而在海洋设备中使用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克服海水腐蚀,海水是一种天然的强电解质,具有很高的含盐量、导电性,腐蚀性很强。因此研究三明治板在海洋中的耐蚀性,对三明治板在海洋中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室内模拟海洋腐蚀方法,研究三明治板焊接接头的耐蚀性能。采用大功率激光焊机熔透焊焊接高强钢三明治板。利用扫描电镜和光学电镜分析接头微观组织,观察发现,母材是轧制成形的,由条带状细晶粒珠光体和铁素体组成,铁素体为基体,粒状珠光体均匀分布于铁素体上,焊缝区域都是垂直于熔合线生长粗大柱状晶,热影响区较窄,但分为粗晶区和细晶区;模拟海水全浸腐蚀实验以及动电位极化技术研究高强钢焊接接头不同区域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行为;并通过恒载荷加载装置研究接头在模拟海水中的应力腐蚀行为。结果表明,960高强钢腐蚀是从均匀腐蚀到点蚀再到均匀腐蚀,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腐蚀产物颜色加深,腐蚀产物增多开始连接起来变得致密,形成了一层均匀龟裂的氧化铁皮,随着腐蚀时间的继续增加,氧化皮已经开始破裂脱落,露出了金属基体,使海水腐蚀液进一步向内腐蚀,表面呈现高低不平。腐蚀痕迹较重,表面发生全面的腐蚀。腐蚀产物主要是γ-FeOOH和少量Fe2O3、Fe3O4,由于γ-FeOOH比较疏松且附着力不强因此脱落到腐蚀液中。960高强钢的腐蚀率为0.035mm/a,属于耐蚀级别钢种。热影响区的维氏硬度值最低,腐蚀后的维氏硬度值低于未腐蚀硬度值,这是因为腐蚀后,金属基体表面的铁素体基体带先腐蚀掉,生成氧化物,导致表面不平,生成的一层氧化膜由于比较疏松,对硬度贡献不大,因此硬度降低。由电化学测试结果三个区域的腐蚀速率从大到小是焊缝>热影响区>母材,且随着腐蚀的继续进行腐蚀速率在减慢。由于热影响区粗晶区的存在导致该区成为接头的薄弱环节,拉伸试样均断裂在热影响区。应力腐蚀使拉伸试样抗拉强度降低12%,延伸率损失11.6%。未腐蚀和应力腐蚀试样断裂形式均为韧性断裂。
二、15MnTi船体钢腐蚀疲劳断口电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5MnTi船体钢腐蚀疲劳断口电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E690钢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疲劳裂纹萌生行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海水中高强钢的腐蚀疲劳裂纹萌生研究现状 |
2.1.1 海水中高强钢的腐蚀疲劳裂纹萌生机理 |
2.1.2 力学因素对高强钢腐蚀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 |
2.1.3 冶金因素对高强钢腐蚀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 |
2.1.4 环境因素对高强钢腐蚀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 |
2.2 腐蚀疲劳裂纹萌生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 |
2.2.1 腐蚀疲劳裂纹萌生的电化学反应过程 |
2.2.2 腐蚀疲劳裂纹萌生的电化学行为演变 |
2.2.3 腐蚀疲劳裂纹萌生过程中氢的作用 |
2.2.4 疲劳过程中金属表面的驻留滑移带 |
2.3 腐蚀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 |
2.3.1 腐蚀疲劳裂纹起始寿命的试验方法 |
2.3.2 腐蚀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 |
2.3.3 腐蚀疲劳裂纹萌生抗力系数与门槛值 |
3 海水中E690钢腐蚀疲劳裂纹萌生和初期扩展行为及机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及溶液 |
3.2.2 轴向应力腐蚀疲劳实验 |
3.2.3 腐蚀疲劳裂纹表征 |
3.3 实验结果 |
3.3.1 S-N曲线 |
3.3.2 腐蚀疲劳断口形貌 |
3.3.3 腐蚀疲劳下的表面形貌原位观察 |
3.3.4 交变应力对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交变应力下的电化学反应机理 |
3.4.2 低峰值应力下的腐蚀疲劳裂纹萌生机理 |
3.4.3 高峰值应力下的腐蚀疲劳裂纹萌生机理 |
3.5 结论 |
4 海水中E690钢腐蚀疲劳裂纹萌生过程的宏观电化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及溶液 |
4.2.2 交变应力下的电化学试验 |
4.2.3 断口侧面形貌观察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交变应力下的开路电位 |
4.3.2 交变应力下的电化学阻抗谱 |
4.3.3 交变应力下的电流交变响应 |
4.3.4 交变应力下的电化学噪声表征 |
4.3.5 裂纹源侧面形貌观察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交变应力对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4.4.2 交变应力对腐蚀疲劳裂纹萌生行为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阴极极化对E690钢在海水中腐蚀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和溶液 |
5.2.2 交变应力下的阴极极化曲线测量 |
5.2.3 阴极极化下的阻抗谱测量 |
5.2.4 阴极极化下的腐蚀疲劳试验 |
5.3 实验结果 |
5.3.1 不同交变应力水平下的阴极极化曲线 |
5.3.2 阴极极化对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5.3.3 阴极极化对腐蚀疲劳性能的影响 |
5.3.4 断口形貌分析 |
5.4 分析与讨论 |
5.4.1 阴极极化对电化学反应的影响 |
5.4.2 阴极极化对长寿命区(低峰值应力)裂纹萌生机理的影响 |
5.4.3 阴极极化对短寿命区(高峰值应力)裂纹萌生机理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E690钢在交变应力条件下的氢致损伤行为及机制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材料和溶液 |
6.2.2 交变应力下的电化学充氢试验 |
6.2.3 氢浓度测定试验 |
6.2.4 力学拉伸试验 |
6.3 实验结果 |
6.3.1 交变载荷对钢中氢含量的影响 |
6.3.2 预疲劳同时预充氢对力学损伤的影响 |
6.3.3 断口形貌观察 |
6.4 分析与讨论 |
6.4.1 交变应力与氢的交互作用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6.4.2 采用力学拉伸评估腐蚀疲劳损伤的可行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腐蚀动力学和等效缺陷尺寸理论的腐蚀疲劳裂纹萌生寿命模型 |
7.1 引言 |
7.2 理论基础及模型建立 |
7.2.1 腐蚀动力学基础 |
7.2.2 等效初始缺陷尺寸理论 |
7.2.3 模型表达式推导过程 |
7.3 实验方法 |
7.3.1 轴向应力循环下的腐蚀深度测量 |
7.3.2 腐蚀疲劳裂纹扩展曲线测量 |
7.4 实验结果 |
7.4.1 E690在海水中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曲线 |
7.4.2 低峰值应力下模型的应用 |
7.4.3 高峰值应力下腐蚀疲劳裂纹萌生寿命模型应用 |
7.5 模型验证和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9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考虑多重损伤影响的钢材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腐蚀对海洋结构物的影响 |
1.2.1 船舶构件腐蚀的型态、机理以及腐蚀程度评判标准 |
1.2.2 结构物腐蚀的实验室模拟方法 |
1.2.3 腐蚀对结构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1.3 海洋结构物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
1.3.1 结构物焊接方法以及基本形式 |
1.3.2 焊接对结构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1.3.3 腐蚀-焊接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 |
1.4 裂纹对结构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1.4.1 裂纹的基本形式以及其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 |
1.4.2 腐蚀-裂纹耦合作用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和研究流程 |
1.5.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D36 焊接钢板腐蚀实验 |
2.1 引言 |
2.2 焊接试件基本参数 |
2.2.1 试件材料及尺寸 |
2.2.2 焊接材料基本参数 |
2.3 腐蚀实验装置及现象分析 |
2.3.1 腐蚀实验装置 |
2.3.2 腐蚀实验现象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腐蚀损伤下D36 焊接钢板的拉伸实验及电镜实验 |
3.1 引言 |
3.2 拉伸实验装置 |
3.3 焊接角度及腐蚀程度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 无腐蚀情况下不同焊接角度试件拉伸过程对比 |
3.3.2 腐蚀焊接试件的应力应变关系分析 |
3.3.3 焊接角度及腐蚀程度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焊接角度对腐蚀试件应变分布的影响 |
3.4.1 UW和W90 试件应变分布分析 |
3.4.2 W00 和W45 试件应变分布分析 |
3.5 焊接试件断口电镜扫描分析 |
3.5.1 断口宏观形貌及分析 |
3.5.2 电镜扫描条件及实验现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腐蚀焊接试件广义拉伸力学模型 |
4.1 引言 |
4.2 焊接试件广义力学模型的确定 |
4.2.1 R-O模型模拟分析 |
4.2.2 确定符合腐蚀-焊接试件的线性指数模型 |
4.3 双变量广义力学模型的建立 |
4.3.1 考虑焊接角度影响的广义力学模型建立 |
4.3.2 腐蚀焊接试件广义力学模型的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腐蚀-裂纹钢板受拉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试件概况以及腐蚀实验 |
5.2.1 试件材料及尺寸 |
5.2.2 腐蚀实验概况及分析 |
5.3 腐蚀-裂纹板拉伸实验 |
5.3.1 单向拉伸试验 |
5.3.2 拉伸力学性能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船舶用异种高强钢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低合金高强钢的研究现状 |
1.3 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研究现状 |
1.3.1 焊接工艺研究 |
1.3.2 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 |
1.3.3 焊接材料的匹配 |
1.4 焊接接头在海水中的腐蚀 |
1.4.1 焊接接头腐蚀行为及特点 |
1.4.2 焊接接头组织结构对耐蚀性的影响 |
1.4.3 焊接接头在应力作用下的腐蚀行为 |
1.4.4 焊接接头腐蚀试验及评定方法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用钢材 |
2.1.2 焊接工艺设定 |
2.2 主要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光学金相试验 |
2.3.2 力学性能测试 |
2.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4 应力腐蚀敏感性试验 |
2.3.5 试样制备 |
第3章 对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
3.1 接头金相组织分析 |
3.1.1 母材金相分析 |
3.1.2 热影响区金相分析 |
3.1.3 焊缝金相分析 |
3.2 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
3.2.1 拉伸试验结果分析 |
3.2.2 冲击试验结果分析 |
3.2.3 硬度测试结果分析 |
3.3 接头组织与性能分析 |
3.3.1 成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 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对接接头耐海水腐蚀性能研究 |
4.1 电化学测试试验 |
4.1.1 极化曲线测试 |
4.1.2 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 |
4.1.3 丝束电极测试 |
4.1.4 电化学腐蚀结果分析 |
4.2 人工海水浸泡试验 |
4.2.1 腐蚀失重结果分析 |
4.2.2 腐蚀产物分析 |
4.2.3 腐蚀宏观形貌观察 |
4.2.4 腐蚀微观形貌观察 |
4.2.5 浸泡试验结果分析 |
4.3 接头耐海水腐蚀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应力对接头腐蚀性能的影响 |
5.1 试验方案 |
5.2 试验结果分析 |
5.2.1 试验现象分析 |
5.2.2 厚度损失分析 |
5.2.3 强度损失分析 |
5.2.4 腐蚀形貌观察 |
5.2.5 力学拉伸断口分析 |
5.2.6 应力环境腐蚀结果分析 |
5.3 应力环境腐蚀敏感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多种船体钢的力学化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应力腐蚀失效形式 |
1.3 力学化学行为的金属材料研究 |
1.4 力学化学行为的环境影响因素 |
1.5 现有力学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系统 |
1.5.1 试样 |
1.5.2 加载装置 |
1.5.3 腐蚀电解池 |
1.6 现有应力腐蚀模型 |
1.6.1 均匀腐蚀模型 |
1.6.2 局部腐蚀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应力与腐蚀环境联合作用下的力学化学效应 |
2.1 腐蚀介质单独作用下的化学位和电极反应速度 |
2.1.1 热力学电化学位和电化学活度 |
2.1.2 电极反应速度 |
2.2 弹性范围内的力学化学效应 |
2.2.1 金属的力学电化学位 |
2.2.2 金属的力学电化学活度 |
2.2.3 电极反应速度 |
2.3 塑性范围内的力学化学效应 |
2.3.1 位错与塑性变形的关系 |
2.4 钝化膜对金属力学化学行为的影响 |
2.4.1 金属的钝化/再钝化理论 |
2.4.2 应力对钝化膜的影响 |
2.4.3 环境因素对钝化膜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力学化学效应的电化学实验系统研究 |
3.1 实验设备 |
3.1.1 多通道控制电路板 |
3.1.2 其它设备 |
3.2 电化学实验方法 |
3.2.1 电化学阻抗谱 |
3.2.2 线性极化电阻 |
3.2.3 循环极化曲线 |
3.2.4 动电位极化曲线 |
3.2.5 开路电位 |
3.2.6 电偶电流 |
3.3 本章小结 |
4 低碳钢在海水环境下的力学化学行为实验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试样制备 |
4.1.3 应力加载 |
4.1.4 试验步骤 |
4.2 Q235力学化学行为实验结果分析 |
4.2.1 Q235电化学阻抗谱结果分析 |
4.2.2 Q235线性极化电阻的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不锈钢在海水环境下的力学化学行为实验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试样制备 |
5.1.3 应力加载 |
5.1.4 实验步骤 |
5.2 316L不锈钢力学化学行为实验结果分析 |
5.2.1 316L不锈钢腐蚀电位结果分析 |
5.2.2 316L不锈钢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5.2.3 316L动电位极化曲线分析 |
5.2.4 316L循环极化曲线分析 |
5.2.5 316L多电极电偶电流分析 |
5.3 304不锈钢不同温度以及阴极保护下的力学化学行为实验结果分析 |
5.3.1 304不锈钢阴极保护下的力学化学行为实验结果分析 |
5.3.2 304不锈钢不同温度下力学化学行为实验结果分析 |
5.3.3 304不锈钢温度和阴极保护联合作用下的力学化学行为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超高强度钻杆钢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钻杆及套管研究现状 |
1.2.1 高强度钻杆的工况 |
1.2.2 安全韧性指标的确定 |
1.3 提高韧性的途径 |
1.4 金属材料断裂韧性研究现状 |
1.4.1 断裂的形式 |
1.4.2 断裂的研究现状 |
1.4.3 材料韧性的表征 |
1.4.4 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因素 |
1.4.5 显微组织对断裂韧性的影响 |
1.4.6 材料性能对断裂韧性的影响 |
1.4.7 加载速率对断裂韧性的影响 |
1.5 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超高强度钢的显微组织和硬度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与化学成分分析 |
2.2.1 试验材料及化学成分检测方法 |
2.2.2 化学成分检测结果与分析 |
2.3 显微组织分析 |
2.3.1 显微组织分析方法 |
2.3.2 金相显微组织分析 |
2.3.3 扫描电镜显微组织分析 |
2.3.4 透射电镜显微组织分析 |
2.3.5 超高强度钢中碳化物的确定 |
2.4 硬度的分析 |
2.4.1 硬度的试验方法 |
2.4.2 硬度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加载速率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3.3.1 应力-应变曲线 |
3.3.2 加载速率对钻杆钢强度的影响 |
3.3.3 不同加载速率下对钻杆钢强度与应变的关系 |
3.3.4 加载速率对钻杆钢伸长率的影响 |
3.3.5 不同钢级钻杆钢的静力韧度分析 |
3.3.6 不同钢级钻杆钢的真应力应变曲线 |
3.3.7 应变强化项参数A、B、n确定 |
3.3.8 不同钻杆的拉伸断口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加载速率对断裂韧性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确定断裂韧度K_(IC) |
4.3.2 确定断裂韧度J_(0.2BL(7.5)) |
4.3.3 断裂韧性试样的断口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8)Al-Ti复合脱氧Mg处理钢中夹杂物诱导点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1.1 前景广阔的海洋经济 |
1.1.2 钢铁材料在海洋资源开发上的应用展望 |
1.1.3 海洋环境对钢铁材料腐蚀的危害 |
1.2 金属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类型及其防护手段 |
1.2.1 海洋工程用钢的服役环境 |
1.2.2 海洋工程用钢的腐蚀失效类型 |
1.2.3 腐蚀防护手段 |
1.3 点蚀与夹杂物 |
1.3.1 点蚀的产生和扩展机理 |
1.3.2 非金属夹杂物对点蚀的影响 |
1.4 夹杂物改性技术提高钢铁材料抗点蚀性能研究现状 |
1.4.1 Ca处理技术 |
1.4.2 稀土处理 |
1.4.3 Mg处理 |
1.5 Ti-Mg复合脱氧工艺优化钢中夹杂物特征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本文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钢的制备及其夹杂物特征 |
2.1 试验材料的制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试样的制备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试验钢的化学成分 |
2.2.2 典型夹杂物成分与形貌 |
2.2.3 夹杂物数量与尺寸分布 |
2.2.4 MnS的析出行为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脱氧工艺对试验钢腐蚀性能的影响 |
3.1 自然腐蚀失重实验 |
3.1.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2 实验结果分析 |
3.2 电化学极化实验 |
3.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2.2 实验结果分析 |
3.3 不同脱氧工艺钢点蚀敏感性研究 |
3.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夹杂物特征对点蚀诱发的影响 |
4.1 硫化物对点蚀诱发的影响 |
4.2 含Ti氧化物对点蚀诱发的影响 |
4.3 氧化物夹杂尺寸对点蚀诱发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9)齿轮弯曲疲劳强度及疲劳裂纹扩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三峡大坝升船机概述 |
1.4 齿轮疲劳研究概述 |
1.4.1 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研究现状 |
1.4.2 齿轮疲劳裂纹扩展研究现状 |
1.4.3 齿轮疲劳断面分析研究现状 |
1.4.4 分形理论概述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35CrNiMo感应淬火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 |
2.1 引言 |
2.2 弯曲疲劳试验设备 |
2.2.1 弯曲疲劳试验用试验机 |
2.2.2 齿轮夹具的设计 |
2.2.3 齿轮试件的设计 |
2.3 齿轮疲劳强度试验方法 |
2.4 试验失效判据 |
2.5 应力转换 |
2.6 试验齿轮齿根应力计算 |
2.7 试验步骤 |
2.7.1 试验前准备 |
2.7.2 试验进行 |
2.7.3 试验过程的监控 |
2.7.4 补充试验点 |
2.8 试验结果处理 |
2.8.1 分布概率纸检验 |
2.8.2 成组试件的S-N曲线试验数据分布处理 |
2.8.3 P-S-N曲线拟合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裂纹疲劳扩展 |
3.1 引言 |
3.2 断裂力学理论基础 |
3.2.1 裂纹的分类 |
3.2.2 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和位移场 |
3.2.3 应力强度因子与断裂韧性 |
3.2.4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Paris公式 |
3.3 疲劳裂纹仿真过程 |
3.3.1 仿真过程 |
3.3.2 单裂纹仿真 |
3.3.3 双裂纹疲劳扩展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齿轮疲劳断面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法 |
4.3 宏观分析 |
4.4 微观形貌分析 |
4.4.1 断齿A号 |
4.4.2 断齿B号 |
4.4.3 断齿C号 |
4.5 内在缺陷的成因与防止 |
4.5.1 形成原因 |
4.5.2 预防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裂纹分形维数计算 |
5.1 引言 |
5.2 分形的理论 |
5.3 Matlab编程处理 |
5.3.1 图像二值化处理 |
5.3.2 计盒维数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船用高强钢三明治板激光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海水腐蚀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及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三明治板的研究现状 |
1.2.2 激光焊三明治板的研究现状 |
1.3 船用钢在海水介质腐蚀下的研究现状 |
1.3.1 海洋腐蚀环境 |
1.3.2 船用钢的海水腐蚀特点和机理 |
1.3.3 船用钢海水腐蚀的影响因素和腐蚀类型 |
1.3.4 船用钢海水腐蚀的研究现状 |
1.3.5 船用钢焊接接头的海水腐蚀研究现状 |
1.3.6 船用钢焊接接头应力腐蚀概述、应力腐蚀机理 |
1.4 船用钢在海水介质腐蚀下的试验方法 |
1.4.1 实海现场实验 |
1.4.2 实验室模拟试验 |
1.5 船用钢在海水介质腐蚀下的评价方法 |
1.5.1 表观检查方法 |
1.5.2 重量法 |
1.5.3 力学性能损失法 |
1.5.4 电化学测试法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章 实验方案、材料、设备及方法 |
2.1 本课题所用试验材料 |
2.2 三明治板的优化设计尺寸 |
2.3 激光焊接设备、焊接工艺和焊接步骤 |
2.4 模拟海水的配比 |
2.5 实验方案 |
2.5.1 失重法测定960高强钢腐蚀率实验 |
2.5.2 表面腐蚀产物分析 |
2.5.3 焊接接头腐蚀前后硬度测量 |
2.5.4 各区域极化曲线的测量 |
2.5.5 焊接接头应力腐蚀实验 |
第3章 960高强钢焊接接头各区域海水腐蚀行为研究 |
3.1 960高强钢焊接接头各区域组织 |
3.2 960高强钢腐蚀后形貌特征 |
3.3 腐蚀产物成分分析结果 |
3.4 失重法测定960高强钢腐蚀率结果与分析 |
3.5 腐蚀前后硬度测量结果与分析 |
3.6 各区域极化曲线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章 960高强钢激光焊接接头应力腐蚀性能研究 |
4.1 单轴拉伸应力腐蚀试样腐蚀前后形貌 |
4.2 三种处理状态拉伸试样断裂位置分析 |
4.3 三种处理状态拉伸试样力学性能分析 |
4.4 断口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15MnTi船体钢腐蚀疲劳断口电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E690钢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疲劳裂纹萌生行为及机理研究[D]. 赵天亮.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2)
- [2]15MnTi船体钢腐蚀疲劳断口电镜研究[J]. 韩兆隆,李春林,王佩青,张学明. 电子显微学报, 1984(04)
- [3]15MnTi船体钢腐蚀疲劳断口电镜研究[A]. 韩兆隆,李春林,王佩青,张学明. 第三次中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二), 1983
- [4]考虑多重损伤影响的钢材力学性能研究[D]. 张鑫.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船舶用异种高强钢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D]. 高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2)
- [6]多种船体钢的力学化学行为研究[D]. 吴思远.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7]超高强度钻杆钢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力学性能研究[D]. 林宏.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8]Al-Ti复合脱氧Mg处理钢中夹杂物诱导点蚀行为研究[D]. 付学好. 武汉科技大学, 2017(01)
- [9]齿轮弯曲疲劳强度及疲劳裂纹扩展研究[D]. 秦超. 河南工业大学, 2015(05)
- [10]船用高强钢三明治板激光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海水腐蚀性能[D]. 李恒贺. 兰州理工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