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OEFL试题辅导及练习(论文文献综述)
商志超[1](2019)在《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问题研究 ——以国家统一考试试题为中心》文中认为考试是水平检测、能力考核、人才选拔的有效手段。考试已经不仅关涉每个人的入学、就业、晋升、晋职等切身利益,也是国家与社会甄别、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试题则是考试功能得以有效实现的关键因素。试题命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事情,需要命题人员创造性智力活动的付出。试题往往具有很高程度的独创性,符合作品构成要件,应受著作权保护。但是,考试试题著作权问题经常被漠视,这也导致相关著作权争议的产生,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一些颇有社会影响的案件,如ETS诉新东方学校侵犯著作权和商标专用权纠纷案、GMAC诉新东方学校侵犯著作权和商标专用权纠纷案、胡浩波诉教育部考试中心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何平诉教育部考试中心侵犯著作权纠纷案、胡浩波因相关图书使用了包含其作品的高考试题而分别起诉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六家出版社侵犯著作权纠纷案、国家医考中心诉陕西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等侵犯著作权纠纷案等。公共考试试题特别是国家统一考试试题的著作权问题已经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公共考试试题所涉及的著作权问题主要包括公共考试试题本身是否应受著作权保护、公共考试试题的命制使用他人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公共考试试题后续利用中的著作权问题。这三个问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彼此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其中,公共考试试题是否应受著作权保护问题争议最大。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对上述问题没有专门规定,学界缺少系统性研究成果。为了研究的针对性与可行性,本文主要以公共性最强的国家统一考试试题著作权问题为中心,对上述诸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除引言与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公共考试试题的可版权性。任何对象受到著作权保护的前提是它必须属于著作权的保护对象,符合作品的构成要件。试题通常通过一定的文字、图形等形式传达一定的信息,该信息体现了试题命制者一定的测试意图与测试重点。因此,试题属于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表达。试题命制者在设计与编制试题过程中通过对测试内容、出题角度、试题类型、分值分布等进行判断与选择时往往反映了试题命制者一定的个性特征,蕴含了试题命制者的独创性贡献。不仅具有独创性的一道道试题可以构成作品,而且,具有独创性的整套试题又可以构成汇编作品。公共考试试题比一般试题更为规范与科学,独创性的体现会更为突出。因此,公共考试试题具有可版权性。我国现行著作权法规定的不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不包括公共考试试题,基于我国著作权法现行规定,公共考试试题属于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我国司法实践亦认可公共考试试题的著作权保护。因此,公共考试试题的著作权保护具有适法性。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正当性。著作权法的价值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保护著作权以激励作者的智力创作,另一方面保障社会公众对作品的合理接触与使用以增进公益。著作权法价值目标主要是通过鼓励作品创作与传播的途径来实现的。著作权法鼓励作品创作与传播,又依赖于著作权法赋予作者以著作权保护。因此,保护著作权是著作权法价值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与基础。公共考试试题具有作品所有的属性与特征,与其他作品相比并无本质上的不同,按照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的法律精神,应与其他作品一样受著作权保护。因此,赋予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是著作权法价值目标实现的要求。利益平衡是著作权法的核心精神与内在使命。保护著作权是著作权法利益平衡的基础与前提。公共考试试题的著作权保护当然会与公共考试试题的后续利用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此时,不能因为公共考试试题后续使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就排除公共考试试题的著作权保护,而应当在承认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谨慎的利益平衡。公共利益是著作权法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时需要重点考量的因素。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并不是对立的。公共利益源于个体利益,它是蕴含在个体利益之中的具有一般性、稳定性与重复性的利益。个体利益的实现有利于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公共利益为了保证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而存在。公共利益原则并非要牺牲个体利益,而是在特定情况下个体利益须让步于公共利益,这种让步还只能按照对个体利益造成损害最小的方式进行。公共考试试题的公共利益属性主要体现在公共考试本身的公共利益属性上。公共考试以后,试题基本上不涉及太大的公共利益。因此,赋予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不违反公共利益原则。当然,公共利益原则会成为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的行使的一项限制。赋予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符合我国考试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公共考试试题所涉著作权诸问题的便捷高效解决,有利于遏制公共考试试题的过度开发,有利于促进公共考试与社会考试的公平竞争与良性发展,从而促进我国考试制度的发展与逐渐完善,有利于激励公共考试命题机构不断提高命题质量。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公共考试试题使用他人作品的著作权问题。虽然保护著作权是著作权法的直接目的,但是公共利益也是著作权法中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在公共利益明显更为重要时,有条件地限制著作权以取得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平衡是正当的和必要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是著作权法中平衡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重要制度。为考试目的特别是为公共考试目的在命制试题时使用他人作品,具备合理使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符合三步检验法的基本要求,应当属于合理使用情形。我国现行著作权法未专门规定举办考试合理使用情形,司法实践中将国家统一考试试题使用他人作品纳入执行公务合理使用情形予以调整,将学校内部考试使用他人作品纳入学校课堂教学合理使用情形予以调整。囿于我国著作权法的现行规定,这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但是,上述做法终非长久之计,也显得比较牵强,而且,现行法不能囊括所有的本应纳入合理使用的考试类型。本文在对考试、公共考试、合理使用制度,以及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和域外相关立法例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议单独创设举办考试合理使用的规定。为举办公共考试在命制试题过程中合理使用他人作品时,应当遵循如下条件:须为非营利目的考试而使用,并且不得延及考试之后的后续使用;使用的作品须是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本身为试题者除外),并且作者未声明保留;应尊重署名权,不宜署名的可以不予署名,但是,考试以后公开考试试题时应当署名,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应当尊重保护作品完整权,在不损害作者声誉的前提下可以对作品进行必要的改动。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公共考试试题后续利用中的著作权问题。公共考试试题分别根据其作品类型确定著作权的归属。通常情况下,就整套公共考试试题而言,它属于法人作品,属于汇编作品。公共考试试题命题机构作为整套试题的汇编作品作者享有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也对整套试题中其所创作的可以单独使用的一道道试题享有单独的著作权。公共考试试题中所包含的他人作品,著作权属于原作品著作权人。第三人使用公共考试试题需要尊重试题命题机构的著作权和公共考试试题中所包含的他人作品的著作权。公共考试命题机构对于试题的后续使用需要尊重试题中所包含的他人作品的著作权。由于公共考试本身的公共性、权威性、不可替代性等性质,公共考试试题在考试以后仍然会有一定的公共利益属性,人们具有接触与使用的合理需求。这种需求在我国社会现实中与试题著作权保护之间产生了严重冲突。虽然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一些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情形,但是,仍然不足以应对上述困境。为此,本文建议增设命题机构和第三人对公共考试试题后续使用的两项法定许可,并建立由命题机构统一收取著作权使用费并向著作权人转付的制度设计。第五章,针对我国当前社会中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面临的现实问题,结合我国著作权法现行规定,提出了完善著作权法的若干建议,并拟定了创设举办考试合理使用规定、修改执行公务合理使用规定、创设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的归属、行使与限制的相应规定的立法建议条文。
董连忠[2](2014)在《全国高考北京市英语考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反拨效应,又称反拨作用,通常指考试对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和学产生的影响。反拨作用的大小与考试的重要性,即考试的社会权重成正比。考试结果有很多用途,而用于促进教学、推动教学改革由来己久。要使测试监控和指导教学,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引发教育教学相关人员,如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反应的高风险测试,二是考试设计科学、合理,能真实地衡量教与学的效果。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测试对教学的积极反拨作用才得以发挥。高考主要有两种职能: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促进中学教学。与其它学科考试一样,高考英语测试在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深造的选拔考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英语考试制度与命题工作始终在进行着不断地改革与完善。北京市2002年起开始试行自主命题,2005年自主命题的省(市)扩大到了14个,基本实现了考试重心从单纯考查语言知识向语篇层面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转变,尤其是考查了听力、阅读和写作技能的应用能力。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试行自主命题以来高考英语改革进行分析,并通过与专家、教师和学生访谈、课堂观察及问卷调查,探究了高考英语测试给高中英语教与学带来的实际影响及变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对2位测试专家、1位教研员、1位特级教师、281名高中英语教师和1325名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北京市自2002年试行高考英语自主命题以来,在试卷结构、试题内容和难度等方面均进行了改革。首先,增加了听力考试和开放作文,取消了统考卷的“单词拼写”和“短文改错”题;其次,分别在听力和阅读理解考查部分增加了以考查考生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主观题型——听力信息填充题和阅读填空题;第三,在试题内容、试题难度上均作了调整。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的预期目标是将考查重点从考查语言知识转变为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完成考试目标所要求的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过渡。在保证试卷信度的前提下,高考英语试题改革为考生提供了展示个性、施展才华的空间,从而使优秀考生脱颖而出。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对教学也起到了积极的反拨作用。研究还发现,北京市高中英语教学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北京市高考英语测试改革对教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由于高考英语口试还未正式纳入英语科考查范围,因而多数学校不开设口语课,忽视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开放作文的引入,不仅未实现促进考生语言交际能力提高的预期目标,反而使课堂写作教学更为模式化,给教学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延长备考复习时间,所有学校均存在压缩正常教学学时、删减教材内容的现象。然而,高考英语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也“因校而异”,生源质量较差学校受高考英语测试的负面影响较为严重,以试题训练代替常规教学的现象更为普遍。因此,要充分发挥高考英语测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积极反拨作用,研究者对北京市高考英语测试改革提出四点建议:1)增加高考英语口试,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2)减少客观题比例,增加主观题分数权重,提高考试效度;3)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4)高考英语改革应稳中求变,突出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十几年来,北京市高考英语自主命题取得了显著成果,给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反拨作用。但也应借鉴其他省(市)多年来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的成果和经验,改进现有试卷结构不尽合理、考试题型较为单一、试题难度上下波动等缺陷和不足,进一步促进北京市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霍甜[3](2021)在《基于语言测试理论的新HSK4级听力测试分析及反拨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语言测试是衡量和检测语言教学成效的一种重要手段。新汉语水平考试(新HSK)是当今国内外针对汉语进行专业化等级评定的一种重要的语言测试手段,其旨在全面评估母语非汉语的汉语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考察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情况。同时,语言测试的开展对语言的教与学以及其他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这被学术界定义为反拨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于反拨作用的研究范围限定在大型的英语测试上,鲜少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新HSK考试。因此,本研究以语言测试理论中的反拨作用理论为指导,借助问卷与访谈提纲等相关调查工具,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式,以沈阳地区参加过新HSK4级考试的留学生及沈阳高校中国际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师为研究对象,将研究焦点聚集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双重环节,以此来探究新HSK4级听力测试对于两者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本研究发现新HSK4级听力测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程度高于测试对教师教学的影响程度,新HSK4级听力测试对两者均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反拨作用,且其中正面的反拨作用大于负面的反拨作用。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梳理语言测试理论和新HSK考试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反拨作用理论框架。第二部分,聚焦于新HSK4级听力,探究新HSK4级听力测试的要求与开展过程。第三部分,开展新HSK4级听力测试对教与学反拨作用的调查设计,整合问卷与访谈数据,分析信度与效度。第四部分,分析新HSK4级听力测试对学生和教师产生的具体影响、具体的正面反拨作用和负面反拨作用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第五部分,对弱化新HSK4级听力测试的负面反拨作用,强化新HSK4级听力测试正面反拨作用,最大效度地发挥新HSK4级听力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提出相应对策,从学习个体、测试系统、教学系统、社会系统四方面给出具体建议。第六部分,总结研究成果,指出论文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齐伟钧[4](2010)在《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 ——兼论综合翻译教学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目的是试图将成人外语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终身学习的框架与理论,讨论适合国内成人学员的外语教学途径与方法,重点分析并探讨特别是那些同翻译(笔译和口译)技能培训相关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根据200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西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通过的《贝伦行动框架》宣言:“从生到死”的终身学习是一门哲学,一种概念框架和所有形式教育的组织原则。它包容一切,是一个知识社会前景的必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全面与综合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和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学历、非学历和非正式的学习,并且直接或间接地涉及青年与成人学习者。同时,成人教育在应对现代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挑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的全球化带来了许多机遇,也包括在跨地域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之间进行互相学习与交流的可能。在新的世纪里,当社会在迅速改变、经济在飞速发展时,当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与后现代的时代,就有必要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如此,除非是因为身体上或精神上的原因,没有人会因为无法接受教育而被时代所淘汰。正如保罗·弗莱雷所告诉我们的:终身学习帮助我们--以个人或集体的力量--了解世界、改变世界。用他的话说,“没有人是完全无知的。没有人无所不知。我们所有人都缺乏某些知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继续学习。”成人教育可以为我们所有人确保一个美好的未来。在人生的所有阶段,教育具备改变能力。它赋予我们知识和技巧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有证据表明,教育对经济增长和人均收益产生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在人的一生中提供优质学习机会是最聪明的减少不平等和促进更和谐与公正社会的策略之一。显然,在全球化的时代,成人学习与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重要。196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一些代表团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牵头,说服其成员国就一种统一的“第二语言”达成共识,并在这些国家的所有学校教授这一语言,从而提供一种全世界流通的交际语言。半个世纪后,在巴西贝伦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大会通过的《贝伦行动框架》宣言敦促我们: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为了“参与,融入和公平”,我们要致力于“支持各种本土语言读写的发展……,同时充分发展为扩大交际的第二语言教学。”这说明,成人二(外)语教学始终是并且日益成为全世界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这个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的世界中,掌握二语或外语能更好的支持成人的职业生涯;并且,从长远计,成为他或她的优势。职业教育与培训,包括外语或第二语言培训,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职业教育与培训所下的定义,它包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部门里所有形式和层次的教育过程,除了一般的知识外,还涉及学习技术,相关的科学,获取实用技能,专门知识,对相关职业的态度和熟悉度。”在英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包括商业、技术和专业的发展。这些发展需要我们称之为能力的知识、认识和技巧。在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中,能力,也包括个人的外语或第二语言能力,是经济成功的关键。这一点已得到现代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Grow (1993)在其文章《为自我导向学习模式辩护》中给自我导向学习模式作了简要的定义和概括:(1)学员可以进一步发展其学习控能(learner control),而只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并不能确保其已具备高度的学习控能。(2)教师可以协助学员的这一进展,不仅是通过培养学员的基本知识,还可以通过整合其元技能,进一步提高其学习控能。(成人学习)课程的设计在让学员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还须逐步提高其学习控能。教师可以富有成效地转变教学风格,以刺激或适应学习者的需要。自我导向学习模式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可行性。(3)教学没有唯一的途径。不同的学习者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不同风格的教学。好的教师会根据学员的现状,帮助其实现更大程度的自我导向学习。(4)学习控能的程度高低,部分取决于(学员的)现状,部分取决于学员将技能和元技能向新方向转移的能力。Grow提到的元技能是成人学习者所特具备的,如果能得到充分和准确的应用,将有利于成人完成其学习任务。因此,在任务型教学中,成人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人需要认知能力和认会能力去执行学习的任务,同时,需要元认知能力去了解如何并确保该任务的圆满完成。元认知能力一般分为两种类型:自我评估,即评估自己认知的能力,和自我管理,即管理自己认知进一步发展的能力。成功的成人学习者会应用其一系列的认知技能;效率高的教师也会充分考虑成人学员这些技能的发展。根据针对自我评估的研究:能熟练地进行认知自我评估的学员,因此了解自己的能力,他们在任务型教学中比不了解自己能力的学员会有更好的策略、可以更好地完成其任务。众所周知,在中国,掌握一门外语是新世纪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两个基本能力之一(另一基本能力为计算机技能)。中国有如此多的外语学习者,几十年来外语培训一直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不同级别的外语水平证书。我们知道,语言使用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外语习得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活在“全球化的”社会中成人学习外语的重要意义。但是,我们如何可以学好一门外语,以及我们如何能最好地利用一门外语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提出并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人们提出、倡导并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各种学习方法。我们已知的不仅有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还有七十年代的认知法与交际法,八十年代的新浸泡法和基于内容教学法,以及新世纪开始流行的多元智能法。不过,在中国,我们学习的外国语言,如英语,是既非官方语言,也不是常用的语言,以上的教学方法没有一个被证明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更不用说取得好的和卓越的成效了。本文因篇幅有限,不可能详尽阐述和一一说明上述所有的外语教学途径和方法,同时,本文重点探讨综合翻译教学(Comprehensive Translation Approach简称CTA),因为笔者以为,这是最适合国内成人外语学习者的教学方法之一。关于哪一种教学方法或学习策略更适合中国学员,这样的争论自我们开始学习外语就已存在,而且日益激烈。Ferguson (1964 1971 1975 1981)提出二/外语学习者的简化语言,如:像婴儿那样说话、同老师和外国人交谈那样的语言等。在二语习得研究中,Selinker (1969 1972 )提出的中介语的概念及其意义,尽管有人认为中介语会导致是语言上的僵化,仍然得到了很详细的探讨。还有Nemser的近似体系(1971)、Corder的特有方言(1971)和学习者语言(1978)等。无论用什么术语和概念,有一点是共同的:我们的语言学习者,特别是成人学习者,将不得不通过同他们获得母语时所不同的方式去学习二(外)语。当我们谈到中国成人英语学习者时,我们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他们在学习的不只是一门同其母语截然不同的外语,而且还是在不利的语言环境中,他们的外语学习努力会不断、反复地受到其他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干扰,甚至被抵消。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多数成人学习者无法以他们获得母语的方式去学习一门外语。在另一方面,成人语言学习者也有优势:他们不断完善的元认知技能会为他们的外语学习提供便利,因此,他们更容易获取那种能开展相对顺利和有效交际的能力,即,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M. Canale & M.Swain 1980 )很明显,我们需要构建一种专门为成人设计的外语学习方法,适合他们的学习目的和需要,考虑他们不同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方式,以及更好地利用他们的元认知和母语能力,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产生切实、有益的结果。本文中提出的新综合翻译教学方法同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之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强调将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手段。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在教学中的重点是放在语法因素,如:词汇、句子结构等。而翻译,主要是笔译,是用来确认和巩固学员的语法能力的。而在综合翻译教学中,学习者的语法能力是一个前提条件,翻译,特别是口译和视译,有多种用途:它体现了学习者的综合语言技能;在语言实践中,它又增强了这些语言技能;它可确保学习者充分利用这些语言技能。二语习得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语言学习的成功,首先须满足以下的四个条件: (1)不同来源的大量输入和富有意义变化的详尽输入;(2)足够机会在真实场景中的真正使用语言; (3)重点在形式上的即时有效的纠错反馈; (4)遵循学习者规划和发展潜能的个性化内容(Egbert,Chao & Hanson-Smith,1999; Gee,2003; Pennington 1996;Zhao,2003)。但是,对国内的成人外语学习者来说,他们缺乏可以理解的、深入和全面的语言输入;他们没有尽可能多地使用目标语的机会;他们通过目标语展开的社会交流是事先设计好的;学习者很难发展并维持相应的学习环境。本文中讨论的上海外语口译证书项目(Shanghai Interpreting Accreditation简称SIA)首先要求考生接受深入和全面的语言训练,如:听、说、读、笔译和口译技能的训练。在编写项目培训教材时也以此为宗旨。SIA培训与考试鼓励成人学习者尽可能使用目标语(母语和外语)去双向翻译或口译,这样的翻译或口译是有意识的但不是事先设计好的。通过翻译或口译等培训,成人学习者可以建立及维持自己的一个“学习环境”,并且可以巩固和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SIA课程并不只是针对未来的译员,也适合大多数想要改善和提高语言能力的成人外语学习者,即便他们离开了学校,在各自的岗位上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Cooper和Greenbaum (1987)为外语学习者描绘了一个不同于Giles的容纳模式,正如他们所说,是范围更广的模式。根据他们的定义,容纳是指“讲话者根据所认识到自己和听众之间的互动而进行的讲话调整。”他们提出了四种互动类型:口语表达、背景知识、群体或亲密关系、能力。口语表达和背景知识是属于知识的范畴,团结或亲密关系则属于感觉的领域,而能力就是指行动。关于语域的定义,他们的建议是简化(simplification)和规范(wellformedness)。简化的意思是指更少的句法、更短的话语、更高频率的词汇和更慢的语速。规范的意思是指话语在表面结构上符合语法要求。如何才能同时做到简化和规范?两者平衡的位置在哪里?笔者认为,可以在口译技能的训练中找到答案;因为口译训练中可以满足“外国人说话”的典型条件,那就是:简化、匹配、群体和失真。(Bernard Spolsky 1989)在我们对口译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中,这些因素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再次证实了本文针对成人英语学员讨论上海外语口译项目的必要性。本文的正文从第二章开始,将现代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关键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一简要地整体介绍。随后,文章就国内成人外语教育的相关领域展开讨论,如:社区教育,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以及开放和远程教育等。鉴于国内大多数成人外语学员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外语测试,因此,有必要对这些语言测试以及相关的应试培训进行探讨。同样,也有必要介绍一下并且分析专门为国内成人外语学员而编写的相关外语教材,如:英语教材。本文第三章阐述成人外语教育理论和外语教学模式,成人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与终身教育的密切关系,探讨成人外语学员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包括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经验性教学,自我导向学习模式以及在成人教育中认知与认会的关系等。本文第四章强调综合语言技能对成人外语学员的重要性,概括了不同的外语教学途径和方法的要点及其发展,特别是那些比较适合国内成人外语学员的教学模式,例如:(语法)翻译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等,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口译教学与技能培训。第五章阐述针对国内成人学员的口译技能测试,其理论与实践,当然,也包括针对性的外语培训。因此,最后在第六章,本文作者的观点是:考虑到国内的二(外)语习得条件,针对国内的成人外语学员,我们要积极提倡综合翻译/口译教学与培训,以提高其外语学习的效果。总而言之,“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火车头’和‘正常顶点’,是终身教育的实践基础和重要标志。没有发达、成熟的成人教育,不可能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体系。”(顾晓波2010)在成人教育日益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成人外语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所提倡和探讨的综合翻译教学与培训,特别是其中的口译培训,其时效性、交际性、实践性、经验性、双语性和综合性等要素符合国内成人外语教学的特征,应该引起成人外语教育界的重视,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韩瑶瑶[5](2020)在《对外汉语写作测试方式效度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写作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能力测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写作能力必不可少又难以提高,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的水平,因此备受重视。但如何检验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却是语言测试领域研究的难题,探索不同的测试方式,减少主观性,尽量反映学习者的写作水平和能力,追求其客观真实有效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本文参阅了第二语言研究领域关于写作测试的大量文献,回顾了国内外写作测试方式有效性的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测试方式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借鉴国外写作测试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测试题型,对汉语二语学习者进行写作测试,且对比了多种测试方式的有效性,旨在通过自己的研究对写作教材、写作测试方式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本文针对来华留学生初、中、高不同汉语水平学习者,分别进行了不同写作测试方式的有效性研究:1.针对初级汉语水平者,写作测试方式有完成句子、看图写作及图表题;2.针对中、高级汉语水平者,写作测试方式有完成句子、看图写作、命题作文及图表题。除此之外,本文还探讨了非汉字文化圈学生与汉字文化圈学生在写作测试方式有效性方面的差别。本文的研究假设为:1.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看图写作测试的效度最高;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命题作文测试的效度最高;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图表题测试的效度最高;2.是否为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在写作测试方式有效性方面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基本印证了我们的假设,但也有不同发现,如对中级学习者来说,完成句子测试的有效性是最高的。本文最后提出了改进写作教材练习题、丰富写作练习方式的建议,如针对初级汉语水平者,适当在练习题中增加看图写作及完成句子;针对中级汉语水平者,可以加强完成句子的练习;针对高级汉语水平者,可以增加图表题的练习方式等。希望以上建议能够为提高写作测试方式有效性、增强外国留学生汉语写作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淇,陈恩红,朱天宇,黄振亚,吴润泽,苏喻,胡国平[6](2018)在《面向在线智慧学习的教育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学生在线学习数据得到不断积累,为数据驱动的教育评估和智能辅助教学提供良好条件.然而,已有的面向在线智慧学习的教育数据挖掘模型很难从海量、稀疏、高噪的数据中准确分析试题特征和学生学业水平,也较少考虑学生及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文中针对上述问题开展若干面向在线智慧学习的教育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工作,以教育学习所涉及的试题、学生、教师为对象,以个性化推荐等技术同教育领域知识相结合为手段,以提高学生学业水平为目标.具体介绍用于试题分析和检索的试题文本表征模型、基于认知诊断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方法、针对教师的教学建议和指导等方法,以及这些技术所依托的应用平台——科大讯飞在线教育系统"智学网".最后简单讨论面向在线智慧学习的教育数据挖掘技术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徐莎莎[7](2014)在《高风险考试反拨效应研究: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写作任务的备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考试的社会权重越大,考试结果对考生的影响越深,该考试的风险就越高(杨惠中&桂诗春2007:369)。近年来,高风险考试的反拨效应(washback effect),即考试对教与学的影响,日益受到考生、教师、考试设计者、政策制定者等涉考者(stakeholders)的高度关注。然而,国内外反拨效应研究领域尚未就界定反拨效应性质的标准达成共识,现有的反拨效应运行机制和研究模型也有待改进。此外,反拨效应研究较多关注考试对课堂以及对教师教学的影响,而考生作为反拨效应的主体却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Wall2000; Watanabe2004; He2010;亓鲁霞2011)。考试备考(test preparation)是显性反拨效应在特定时期的具体体现(Prodromou1995; Watanabe2004b),考生对考试任务的理解和备考实践在反拨效应运行机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本研究着眼于高风险考试的考试备考,以考生为反拨效应研究的主体,分析考生对考试任务的理解和备考实践并构建高风险考试备考运行机制,从而为洞察反拨效应的复杂过程提供实证支持。结合中国测试实践,本研究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英语考试写作任务的备考为研究对象,探索大规模、高风险考试的备考过程。考研英语(Graduate School Entrance English Examination,简称GSEEE)属于常模参照的大规模英语水平测试,目的在于科学、公平、有效地测量考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利于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择优选拔。作为高风险的选拔性考试,考研英语经历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2005年,考研英语的写作部分在原有大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应用文写作,其分值由20分增至30分。考研英语的题型改革对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侧重考察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考研英语的题型改革期望在有效选拔考生的基础上,对考生备考和英语学习发挥积极影响,发挥高风险考试正面的反拨效应。本实证研究主要基于“参与者一过程一结果”反拨效应研究模型(Hughes1993; Bailey1996; Cheng2005; Green2007),重点考察在反拨效应运行机制下,考生针对考研英语写作任务所展开的备考实践。综上所述,本研究有以下三个研究目的:1)分析考生对考研英语写作任务的态度和理解;2)揭示考研英语写作任务的备考实践,并构建高风险考试备考实践的运行机制;3)探讨反拨效应运行机制下考生的备考成效以及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单一的调查方法和视角收获有限,有时甚至可能产生误导性的数据(Cohen et al.2000:238)。因此,反拨效应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多种调查方法(问卷、采访、课堂观察、文献分析、教材分析等)、从多个视角(各个涉考群体研究数据的采集)解读和探究反拨效应及其运行机制。本研究的数据收集历经两个阶段:首先,研究者对来自9所高校和2所考研培训机构的623名考生,以及某考研英语阅卷点的84名阅卷员开展了较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同时,为进一步挖掘各个涉考群体对考研英语写作任务的理解、写作备考实践以及备考成效,研究者随后对20名考生、10名阅卷员和5名培训机构的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侧重考生和阅卷员问卷调查,构建考生备考实践的运行机制并探讨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分析工具为SPSS20和Amos20。定性分析主要针对考生和阅卷员的半结构式访谈,采用Nvivo10编码和识别访谈的主题并对其进行解释性的分析。针对第一个研究目的,本研究重点分析考生对考研写作任务的态度和理解,包括对考试目的、重要性、难度的判断,对写作任务所考察的写作能力构念的理解以及写作备考成效的自我预期。考生问卷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表明:第一,考生具有强烈的工具取向型动机,主要表现在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实现自我目标以及对知识本身的追求这三大方面。由此可见,考生的考研动机不仅反映出考生对个人目标的追求,同时越来越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第二,考试的结果越重要,考试的风险就越高。考研英语复试分数线的设定极大地增加了考研英语的风险。绝大多数考生视考研英语为“高风险”考试(M=4.34,1=非常不重要,5=非常重要)。考生访谈的定性分析显示:由于考生英语水平的不同,考生个体在对考研英语重要性的判断上存在差异。此外,题型难度和权重这两个因素影响着考生对英语写作任务重要性的判断。第三,本研究通过SPSS20对考生所理解的考研英语写作能力构念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问卷成分结构清晰(KM0=.928;Sig.=.00),整体信度为.918,最终提取了3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计解释62.51%的差异量。考生所理解的考研英语写作能力构念由3个基本因子构成,分别是:F1语域与写作规范、F2内容与结构、F3词汇与语言运用。考生访谈的定性分析进一步表明:考生对写作要求有相对全面的认识,主要来源于《考试大纲》所提供的写作考查目标和作文评分参考。第四,考生对试题难易程度的判断与教育部考试中心近三年公布的考研英语试题难度基本吻合。考生认为考研英语整体难度较高(M=4.05,1=非常容易,5=非常难),议论文写作其次(M=3.77),应用文写作(M=3.37)次之。第五,在考试结果的预期方面,考生普遍对通过英语复试分数线持积极态度。同时,考生认为开展写作备考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写作成绩,写作备考成效的自我预期适中。针对第二个研究目的,本研究重点考察考生针对考研英语写作任务开展的备考活动和备考策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高风险考试备考实践的运行机制。考研考生普遍开展短期、密集的备考活动,在英语写作任务上投入的平均备考时长为24.17小时,属于短时间、高强度的突击性备考实践。在23项具体开展的英语写作备考活动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按方差最大斜交旋转法对备考活动使用频率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问卷成分结构清晰(KMO=.897;Sig.=.00),整体信度为.893,最终提取5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计解释58.6%的差异量。根据5个因子下属题项所覆盖的内容,因子依次命名为:F1背诵输入、F2熟悉写作任务、F3写作综合练习、F4写作技能训练、F5题型操练。配对样本T检验对五个因子的平均分进行两两比较,均呈现显著性的差别(p<.001)。在考研英语写作备考活动中,背诵输入的使用频率最高(M=3.76,1=从不使用,5=密集使用),其次是题型操练(M=3.51)和写作技能训练(M=3.37),而考生较少开展熟悉写作任务的备考活动(M=3.20)以及写作综合练习(M=2.29)。考生备考策略和备考资源的定性分析显示:在备考考研写作任务上,市面上盛行的备考辅导资料对考生备考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参加考研培训班和自主备考的考生在写作备考模式上较为统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辅导材料中的备考原则和备考方法较为雷同。此外,本研究引入教育心理学的期望价值理论(Expectancy-Value Theory)解释考生对考试目的和试题任务的认知对备考实践的影响,并基于此理论构建高风险考试备考的运行机制。根据期望价值理论(Wigfield&Eccles2000),备考模型假设考生对考研英语写作任务的认知影响考生对考试结果的预期,考试目的影响考生对考试重要性(价值)的判断,考试预期和价值判断作为中介变量影响考生的备考实践。本研究通过AMOS20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最大似然法对问卷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备考模型进行验证和进一步修正。修正后的模型更简约、拟合指数较高(χ2=123.072, df=38,RMSEA=.060,CFI=.950,GFI=.966,TLI=.927,AIC=179.072, CAIC=331.239),最终模型合理解释了高风险考试备考实践的运行机制。通过分析模型发现:第一,考研英语复试分数线的设定强化了考生备考的“要求型(强制型)”动机(Chen at al.2005),考试目的对考生的备考实践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考试目标性越强,考生越倾向于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备考活动。第二,考生对写作任务的认知对备考实践的影响相对较弱,这表明考研英语写作任务的设计和题型改革对考生开展的写作备考活动影响较小。第三,对考试重要性的判断和考试预期在考研英语写作备考模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其中,考试重要性的中介作用尤为明显,考生对考试越重视,其备考实践越投入、越积极。针对第三个研究目的,本研究着重分析写作备考实践的结果,从备考有效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以考研英语写作成绩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第一,写作备考时间对写作成绩的预测能力显著(β=.2.38,p二.001),解释的差异量为7.6%。本研究结果表明考生可以通过写作备考提高考研英语写作成绩。另一方面,写作备考时间的回归系数也修正了考生群体中对短时间强化备考“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Elder&O’ Loughlin2003:237)。第二,在23项考研英语写作备考活动中,练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以及熟悉应用文的考试题型这两项备考活动显著影响考试成绩(β=.163,p=.03;p=.144,β=.046),而背诵考研写作尤能句型这一备考活动对成绩产生负面影响(β=-.225,p=.002)。为进一步探析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引入考研写作阅卷员视角。作为直接涉考者(direct stakeholder),阅卷员和考生对考研写作任务和备考实践认识上的差异将直接影响考试成绩和考生的备考成效。曼一惠特尼U检验显示,考生和阅卷员对备考活动有用程度的判断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考生普遍认为在词汇、句子和语篇层面的背诵输入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备考并有效提高写作成绩,而阅卷员则认为写作综合练习、熟悉写作任务和写作技能训练这三项备考实践能更有效地提高考生的写作成绩。此外,研究问题三还从考研写作评分过程出发,进一步解读写作评分标准和阅卷员的文本关注点。阅卷员半结构式访谈的定性分析显示:首先,在评分过程中,阅卷员除了关注考研作文中的语言使用、写作规范、写作内容和篇章结构,还关注评分标准之外的文本特征,尤其是考研作文中的模版痕迹。第二,阅卷员之间的评分差异不仅反映在文本关注点上,还反映在阅卷员对存在较明显模版痕迹作文的严厉度上,尤其在缺乏考研作文阅卷经验的阅卷员之间最容易出现个体差异。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有如下三个层面的启示:在理论层面,反拨效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涉及一切与考试有关的人员,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全面的解释(Alderson&Banerjee2001;杨惠中&桂诗春2007)。本研究把学习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关注考生作为直接涉考者对考研写作任务的理解和备考实践,这是对Hughes(1993)和Green(2007)“参与者一过程一结果”反拨效应研究理论的有力补充。第二,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高风险考试备考实践的运行机制,量化分析考试目的和试题任务的认知对备考实践的影响,丰富了备考研究和反拨效应研究的途径和方法。第三,反拨效应运行机制的相关研究较多关注“参与者一过程”以及反拨效应的正面/负面性质(亓鲁霞2011),对参与者最终学习结果的相关研究极少(Green2007: Xie2013).本研究结合考研英语写作成绩,通过回归模型探讨反拨效应运行机制下考生的备考成效,延伸和拓展了反拨效应研究理论模型。在实践层面,本研究对促进考研考生的科学备考以及提高考研英语的阅卷信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回归模型中,考生的写作备考时间对考研英语写作成绩的预测能力较为显著,这表明考生可以通过写作备考提高英语写作成绩。考生问卷和访谈分析显示,考生往往在“背诵输入”这一备考活动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回归模型和阅卷员访谈定性分析均表明,此类备考活动并不能像考生期望的那样有效提高考试成绩,反之,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因此,考研英语写作任务的备考应绕开“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的应试怪圈。考生应参照考试大纲,准确解读考试题型和试题任务,并基于试题任务开展备考实践,规避不合理的备考活动。此外,本研究发现考生的英语作文中存在着很大一部分与题干无关、带有明显背诵痕迹的内容,而考研写作阅卷员对考生套用模版评分严厉度上的个体差异对阅卷信度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网阅环境下的考研英语写作阅卷工作需要充分重视阅卷员培训,在试评阶段应组织阅卷员对评分标准、评分细则、样卷中出现的评分标准之外的文本特征进行充分讨论,准确界定给分原则并达成共识,提高阅卷信度。在决策层面,考试反拨效应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教学改革(金艳2006)。本研究着重探索和分析考研英语写作题型的反拨效应及其运行机制,可以协助考试设计者和相关决策者进一步推动考研英语题型改革。对考试设计者、决策者而言,一方面应进一步提高考试的信度,使其更准确有效地测量考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择优选拔。另一方面,应加强各个涉考群体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探索作文命题形式的改革,为教学和备考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范本,引领考生跳出“生搬硬套”的泥潭。考试设计者、决策者需正视考生高强度、突击性的备考实践,公布改革理念和期望的反拨效应,加强各个涉考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发挥考研英语写作题型的正面反拨效应。
陈琦[8](2019)在《新HSK五级测试对马达加斯加来华留学生学习的反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指测试对教师、学生以及他们的教和学产生的影响。它可以分为正面反拨效应和负面反拨效应。本文以马达加斯加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新HSK五级测试对马达加斯加来华留学生的学习产生的反拨效应,帮助马达加斯加来华留学生(甚至帮助其他国家来华留学生)在平时的汉语学习中,学会利用新HSK的积极影响,利用正面反拨效应,促进汉语学习,破除应试学习的魔障,更好地学习汉语及其内在文化精髓。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反拨效应研究成果,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HSK五级测试对马达加斯加来华留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哪些正面反拨效应;第二部分是新HSK五级测试对马达加斯加来华留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哪些负面反拨效应;第三部分是如何发挥新HSK五级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的积极作用,促进马达加斯加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减少其消极作用。本研究发现新HSK五级测试对马达加斯加来华留学生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正面反拨效应主要体现为新HSK五级测试对学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帮助他们提高了汉语水平,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应对考试,选择更优质的学习策略;负面反拨效应是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存在“应试学习”的现象,倾向于使用浅层学习方法,并伴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对其汉语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此对马达加斯加来华留学生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考试观,将学习汉语和参加新HSK五级测试的外部动机和为内部动机结合起来,合理认识新HSK五级测试及其考察目的,明确新HSK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测试,要摆脱“应试学习”的心理魔障,学会减轻心理负担,轻松应考。第二,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第三,合理安排备考周期,均衡复习备考和专业课学习的时间。第四,依托在华学习环境的便利,利用多种学习资源。
孙莉[9](2018)在《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效考试是教育永恒的话题,反拨效应是经久不衰的考试现象。本文首次尝试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运用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三结合的研究方法,全方位探索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希冀为反拨效应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通过探究反拨效应系统的生成和运行机制,找出提高正面反拨效应的正确对策。全文共13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和文献综述,包括第1章和第2章。第1章是绪论,阐述选题缘由、背景、研究思路、内容、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章是文献综述,首先说明了动态系统理论的背景、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研究原则,以及与复杂科学的关系,并介绍了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理论,描述了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然后阐述了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梳理了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的关系,界定了反拨效应的概念与研究层面,并回顾了反拨效应的主要研究内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情况。这部分的工作是整个研究的基础,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和构建框架模型,包括第3章和第4章。第3章是基于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观察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系统,阐释了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剖析了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提炼了研究视角和方法,明确了系统研究主要围绕功能、环境、结构与要素展开,并论述了环境与系统的关系、环境分类和环境特点。第4章是反拨效应系统框架模型的解构与建构,借鉴前人的各项研究成果,站在动态系统理论的新视角,在整体把握系统的基础上解构系统,运用隐喻、特大黑箱、化繁为简、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复杂范式去认识系统,从而构建了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本研究认为反拨效应系统主要由具有执行功能的主集成系统和支持其运行的动力次集成系统组成,另外还有一套以人的需求集结并管理整个系统的控制集成系统。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是人,无论是主集成系统的分析,还是次集成系统的探究,都离不开对主体的洞察。在深入观察主体活动和系统要素关联后,本文又进一步构建了主集成系统模型和次集成系统模型。这部分的工作为下一阶段的着力点提供了指引,同时也拓展了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第三部分是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以构建的理论框架模型为指导,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系统展开详细的研究,包括第5章至第10章。第5章翔实地描述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环境,探寻了系统与环境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路径。第6章剖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并在深入分析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勾勒了整个系统的单元组成模型。第7章是对主集成系统的解析,从系统主体入手来探究主集成系统,构建了主集成系统的结构模型和关联模型。第8章围绕驱动次集成系统进行分析,即讨论了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决策介主体,绘制了期望模块的要素组成模型,阐述了华文会考的构念和试卷编制,揭示了激活系统的期望驱动力的生成机理。第9章开始进入传动次集成系统的探索,先分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流程和机制,发现了期望驱动力是系统运行所需的正向动力;再分析了华文会考的质量传动模块,着重阐释了效度和信度两大子模块的动力生成和传动情况,揭示了与主集成系统技术决策评估反馈为节点的反拨网络连接的传送模式。第10章考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分析了华文会考系统、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观和教育观,描述了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熵增现象和矛盾力产生过程,指出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生成源于会考与教学的不一致,传动方式则是通过与华文教学决策关联的要素集结成的网络向主集成系统传送正向和负向动力。第11章是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风险专论,列出了教育决策产生的直接和间接风险影响力,说明了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逻辑,阐述了边生成、边防控、边传送、边合成风险的复杂传动机制,指出社会权重模块传送的动力对反拨效应系统的运行和演化具有全局性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归纳总结和研究展望,包括第12章和第13章。第12章是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总结,在归纳概括系统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动力供应网络模型和运作机制模型,揭示了反拨效应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与主体的意识、决策的制定、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等变量相关,并提出了六条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具体建议。第13章是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以及后续研究展望。
刘作敏[10](2021)在《HSK中级对摩洛哥汉语教与学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 ——以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为例》文中指出反拨效应又名反拨作用(washback/backwash),指测试对教与学所产生的影响。这一概念后来被引用到应用语言学领域,特指语言测试尤其是外语测试对相应的外语教与学产生的影响(辜向东,2007)。汉语水平考试(以下简称HSK)作为中国最权威的标准化汉语测试,对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内容、学习成果以及汉语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甚至教学点的课程设置、班级设置和教材选用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反拨效应。笔者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担任汉语志愿者教师,时间与条件较为充分。因此,笔者在前人专家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摩洛哥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与个人访谈的形式,以Excel、SPSS等工具为辅助,从反拨效应的考试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来探析HSK中级考试对摩洛哥汉语教与学的反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HSK中级对摩洛哥汉语教学和汉语学习者均产生了反拨效应,且影响显著,包括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总体来说,积极效应大于消极效应。主要表现在学习者和教师对HSK的认识、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以及哈桑孔院课程设置和教材选取上。因此,我们应该放大积极效应,抑制消极效应,加强对汉语教师,尤其是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教学技能培训,激发并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促进摩洛哥汉语教与学全面平衡发展。
二、TOEFL试题辅导及练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OEFL试题辅导及练习(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问题研究 ——以国家统一考试试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范围 |
三、文献综述 |
(一)公共考试试题是否应受著作权保护 |
(二)公共考试试题使用他人作品著作权问题 |
(三)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的归属与行使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公共考试试题的可版权性 |
一、属于文学、艺术、科学领域的智力成果 |
二、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类型——汇编作品 |
三、具有独创性 |
(一)独创性的内涵 |
(二)汇编作品的独创性 |
(三)试题独创性的表现 |
(四)试题独创性的判断 |
四、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 |
五、法律未将公共考试试题排除保护范围 |
六、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实践 |
(一)我国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实践 |
(二)域外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实践 |
小结 |
第二章 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正当性 |
一、著作权法的价值目标与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 |
(一)著作权法的价值目标 |
(二)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是实现著作权法价值目标的要求 |
二、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利益平衡 |
三、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与公共利益 |
四、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意义 |
(一)符合我国考试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 |
(二)有利于公共考试试题所涉著作权诸问题的便捷高效解决 |
(三)有利于遏制公共考试试题的过度开发 |
(四)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其他意义 |
小结 |
第三章 公共考试试题中对他人作品的使用 |
一、著作权的限制 |
(一)著作权的限制与著作权效力划定的关系 |
(二)著作权的限制及其反限制 |
(三)著作财产权的限制 |
(四)著作人身权的限制 |
二、为公共考试使用他人作品属于合理使用 |
(一)符合“三步检验法”的基本要求 |
(二)具备适用合理使用限制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
(三)不宜适用法定许可使用制度 |
(四)举办考试合理使用相关立法例 |
三、单独创设举办考试合理使用的规定 |
(一)我国执行公务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缺陷与实践困境 |
(二)执行公务合理使用域外相关立法例考察及评析 |
(三)为公共考试使用他人作品不应属于执行公务 |
(四)单独创设举办考试合理使用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
四、举办考试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的条件 |
(一)须为他人已经公开发表之作品,且作者未声明保留 |
(二)须尊重作者署名权 |
(三)须尊重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 |
(四)仅限于考试之用 |
(五)举办考试合理使用的其他条件 |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考试试题的后续利用 |
一、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的归属 |
(一)依法人作品确定的著作权归属 |
(二)依汇编作品确定的著作权归属 |
(三)依演绎作品确定的著作权归属 |
(四)依职务作品确定的著作权归属 |
(五)依委托作品确定的著作权归属 |
二、公共考试试题中可以自由使用的对象 |
三、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行使的限制 |
四、公共考试试题后续利用中的困境及其破解 |
(一)公共考试试题后续利用中的困境 |
(二)相应解决方案 |
小结 |
第五章 就试题著作权问题完善我国著作权法的建议 |
一、创设举办考试合理使用规定的立法建议 |
二、执行公务合理使用法律规定的修改建议 |
三、创设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的行使与限制的相关规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全国高考北京市英语考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要回顾 |
1.1.2 高考英语的发展变化 |
1.1.3 北京市高考英语题型变化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 |
2.1 有关语言测试与教学的关系研究 |
2.2 反拨作用的起源——语言测试 |
2.2.1 语言测试 |
2.2.2 信度与效度 |
2.3 反拨作用研究 |
2.3.1 反拨作用的界定 |
2.3.2 反拨作用的维度 |
2.4 反拨作用研究的内容、模式和机制 |
2.4.1 Alderson和Wall的反拨作用假说 |
2.4.2 Hughes的反拨作用研究机制 |
2.4.3 Bailey的反拨作用研究模型 |
2.4.4 Green的反拨作用研究模型 |
2.5 高考英语反拨作用研究模型 |
2.6 小结 |
第三章 文献回顾与综述 |
3.1 有关反拨作用的实证研究 |
3.1.1 国外重要语言测试反拨作用实证研究 |
3.1.2 国内重要语言测试反拨作用实证研究 |
3.2 国内外反拨作用研究主要发现 |
3.3 有关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内容及方法的回顾 |
3.4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研究设计 |
4.3 研究对象 |
4.3.1 高考英语专家 |
4.3.2 高中英语教师 |
4.3.3 学生 |
4.4 研究工具 |
4.4.1 访谈 |
4.4.2 课堂观察 |
4.4.3 问卷调查 |
4.5 小结 |
第五章 高考英语改革评价 |
5.1 有关北京市高考自主命题的原因及目的 |
5.2 有关北京市高考英语试题效度评价 |
5.3 展望未来:高考英语改革 |
5.4 小结 |
第六章 高中英语教学情况 |
6.1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与高中英语教学 |
6.1.1 教学大纲 |
6.1.2 课程标准 |
6.1.3 高中英语课程 |
6.1.4 高中英语教材 |
6.2 课堂教学分析与讨论 |
6.2.1 课程描述 |
6.2.2 课堂教学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师生对英语教学和高考的认知与态度 |
7.1 学生和教师情况 |
7.2 高中英语教学与学习情况分析 |
7.2.1 学生和教师与外教交谈情况 |
7.2.2 学生和教师对语言技能的认知情况 |
7.2.3 高中英语教材使用与练习完成情况 |
7.2.4 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学生课外学习情况 |
7.2.5 语言技能训练情况 |
7.2.6 模拟考试情况 |
7.3 师生对高中英语教学与学习及备考的观点/态度 |
7.4 高三复习及备考情况 |
7.5 师生对高中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建议 |
7.5.1 教师的建议 |
7.5.2 学生的建议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综合分析与讨论 |
8.1 课堂观察与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
8.1.1 听力教学 |
8.1.2 口语教学 |
8.1.3 阅读教学 |
8.1.4 写作教学 |
8.1.5 语法和语言知识教学 |
8.1.6 课堂目的语的使用 |
8.2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关于北京市高考英语试行自主命题的预期目的 |
9.2 关于北京市高考英语改革措施及其反拨效应 |
9.3 关于北京市高考英语测试对高中各年级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其特点 |
9.4 关于如何发挥高考英语测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积极反拨作用的建议 |
9.5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
9.6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3:专家访谈 |
附录4:教研员访谈 |
附录5:阅读课(高一) |
附录6:阅读课(高二) |
附录7:写作课(高三) |
(3)基于语言测试理论的新HSK4级听力测试分析及反拨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新HSK的研究 |
1.3.2 反拨作用的实证研究 |
1.4 语言测试理论与反拨作用的概述 |
1.4.1 语言测试理论 |
1.4.2 反拨作用理论 |
第2章 新HSK4 级听力测试分析 |
2.1 测试简介 |
2.1.1 新HSK4 级考试简介 |
2.1.2 新HSK4 级听力测试简介 |
2.1.3 新HSK4 级听力测试评分设置 |
2.2 测试的目的和重要性 |
2.2.1 测试的目的 |
2.2.2 测试的重要性 |
2.3 测试要求 |
2.3.1 对考生个人的要求 |
2.3.2 对外部环境的要求 |
2.4 测试内容 |
2.4.1 新HSK4 级听力测试题型 |
2.4.2 新HSK4 级听力真题内容 |
第3章 新HSK4 级听力测试对于教与学反拨作用的研究设计及结果统计 |
3.1 问卷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问卷设计 |
3.1.4 数据收集 |
3.1.5 结果统计 |
3.2 访谈研究设计 |
3.2.1 访谈目的 |
3.2.2 访谈对象 |
3.2.3 访谈问题 |
3.2.4 信息收集 |
3.2.5 结果统计 |
第4章 新HSK4 级听力测试对教与学的反拨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1 新HSK4 级听力测试对于学生学习的反拨作用 |
4.1.1 新HSK4 级听力测试对于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 |
4.1.2 新HSK4 级听力测试对于学生学习的正面和负面反拨作用 |
4.2 新HSK4 级听力测试对于教师教学的反拨作用 |
4.2.1 新HSK4 级听力测试对于教师教学方面的影响 |
4.2.2 新HSK4 级听力测试对于教师教学的正面和负面反拨作用 |
4.3 新HSK4 级听力测试对学生学习产生反拨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测试动机 |
4.3.2 测试认知 |
4.3.3 测试地位 |
4.4 新HSK4 级听力测试对教师教学产生反拨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测试认知 |
4.4.2 教师态度 |
第5章 基于新HSK4 级听力测试反拨作用的启示 |
5.1 对新HSK4 级听力测试的建议 |
5.2 对教育者的建议 |
5.3 对学习者的建议 |
5.4 对学校的建议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学生问卷 |
附录 B 教师问卷 |
附录 C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D 教师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 ——兼论综合翻译教学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ABBERIVATIONS (略语表) |
第一章 引论 |
1.1 本研究的社会与教育背景 |
1.2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发展中的中国成人外语教育 |
2.1 引言 |
2.1.1 关于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 |
2.1.2 关于成人教育 |
2.1.3 关于成人教育的特征 |
2.1.3.1 成人教育知识的经验性和应用性 |
2.1.3.2 成人学员的自我导向学习 |
2.1.3.3 成人学员的自我导向学习之方法 |
2.1.4 关于成人学习外语 |
2.2 外语教育与学习型社会 |
2.2.1 引言 |
2.2.2 社区教育 |
2.2.3 社区外语教育与教材 |
2.2.4 职业教育 |
2.2.5 职业外语教育与教材 |
2.2.6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
2.2.7 成人外语高等学历教育与教材 |
2.2.7.1 以外语为专业的学历教育 |
2.2.7.2 以外语为课程的学历教育 |
2.2.7.3 证书与学分/ 课程转换制度 |
2.2.7.4 关于成人学历外语教学的几点看法与建议 |
2.2.8 开放式教育 |
2.2.8.1 自学考试与成人外语教育 |
2.2.8.2 广播电视大学与成人外语教学 |
2.2.8.3 “学分银行”与成人外语习得 |
2.3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成人外语习得研究 |
2.3.1 现代网络资源的发展与普及 |
2.3.2 网络学习的社会性存在和认知性存在 |
2.3.3 网络学习的教学性存在 |
2.3.4 关于网络和网络外语教学 |
2.3.5 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成人外语教学的优势 |
2.3.6 网络与外语习得环境 |
2.4 非学历成人外语考试与培训 |
2.4.1 托福、雅思考试与出国留学 |
2.4.2 其他相关非学历成人外语考试 |
2.4.3 非学历成人外语培训 |
2.4.4 非学历成人外语培训机构 |
2.4.5 问题与对策 |
2.5 成人外语教材研究 |
2.5.1 本土教材:许国璋英语 |
2.5.2 引进教材:新概念英语 |
2.5.3 “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 |
2.5.4 口语口译教材:解决“聋子或哑巴外语”的关键 |
2.6 小结 |
2.6.1 成人外语教育的重要性 |
2.6.2 成人外语教育的贡献 |
第三章 成人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 |
3.1 引言 |
3.2 成人外语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
3.2.1 外语的实践性 |
3.2.2 外语的社会性 |
3.2.3 外语的交际功能 |
3.2.4 外语与终身教育的密切关系 |
3.2.5 国内外对外语教育的重视 |
3.2.5.1 英国外语教育发展规划 |
3.2.5.2 美国外语教育政策 |
3.2.5.3 中国的外语教育“热” |
3.3 成人外语教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3.3.1 问题一:成人外语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较差 |
3.3.2 问题二:成人外语教育在教学手段上相对落后 |
3.3.3 问题三:成人外语教育的时间与效率 |
3.3.4 成人外语教育的主要特点 |
3.3.5 后现代主义与成人外语教育 |
3.4 成人外语培训模式研究 |
3.4.1 经验性教学 |
3.4.2 自我导向学习理论与实践 |
3.4.3 基于交际需要的成人外语培训 |
3.4.3.1 成年人外语交际有效的基本条件 |
3.4.3.2 符合成年人交流的外语习惯用法 |
3.4.3.3 符合成年人交流的得体外语话语 |
3.4.3.4 成年人用外语进行交际的立体结构性 |
3.5 从认知到认会的外语习得过程 |
3.5.1 成人外语习得的认知领先 |
3.5.2 母语和外语习得之不同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综合技能、翻译与二(外)语习得 |
4.1 引言 |
4.2 综合英语技能在成人外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
4.2.1 掌握英语语音语调的必要性 |
4.2.2 掌握英语词汇和句法的必要性 |
4.2.3 掌握英语翻译技能的重要性 |
4.3 外语教学法与成人外语习得探讨 |
4.3.1 什么是二语或外语 |
4.3.2 翻译教学法及其沿革 |
4.3.3 交际/ 功能教学法的兴起 |
4.3.4 “多元智能教学法” |
4.3.5 任务型教学与成人外语习得 |
4.3.6 口译技能与成人外语教学 |
4.3.7 口译教学 |
4.3.7.1 口译教学的必要性和综合性 |
4.3.7.2 口语与口译教学的基本原则及语言技能 |
4.3.7.3 口语与口译教材的编写 |
4.3.7.4 口译教学的实施要点 |
4.4 小结 |
第五章 口译测试理论与实践探讨 |
5.1 引言 |
5.2 口译测试的理论依据 |
5.3 口译考试分析 |
5.4 口译测试的评分标准 |
5.5 小结 |
5.5.1 以翻译为重点的考试与培训 |
5.5.2 考试与培训的综合技能及应用性特征 |
第六章 结论: 启示与思考 |
6.1 关于成人学习外语 |
6.2 关于成人外语教学 |
6.3 关于综合翻译教学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社区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录二:二(外)语习得方法调查表(1) |
附录三:二(外)语习得方法调查表(2) |
附录四:二(外)语习得方法调查表(3) |
附录五 相关成人外语考试简介 |
(5)对外汉语写作测试方式效度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写作测试方式及练习题设计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有关写作测试方式的研究概述 |
2.1.1 国外有关写作测试方式的研究 |
2.1.2 国内有关写作测试方式的研究 |
2.2 国内外写作测试方式的效度与信度研究 |
2.2.1 国内外关于效度的研究 |
2.2.2 国内外关于信度的研究 |
2.3 国内外写作测试方式评分研究 |
2.3.1 评分标准 |
2.3.2 评分误差 |
2.4 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中涉及练习题的研究 |
第三章 对外汉语写作测试实证研究设计 |
3.1 实验对象 |
3.2 实验目的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假设 |
3.5 实验设计与实施 |
3.5.1 实验设计 |
3.5.2 实验实施过程 |
3.6 评分标准 |
3.6.1 实验评分标准和办法 |
3.6.2 任课教师评分方法 |
3.7 效度检验 |
3.8 信度检验 |
第四章 对外汉语写作测试实验结果及讨论 |
4.1 信度检验 |
4.2 各汉语水平测试效度的分析及讨论 |
4.2.1 初级汉语水平不同写作测试方式的效度分析 |
4.2.2 中级汉语水平不同写作测试方式的效度分析 |
4.2.3 高级汉语水平不同写作测试方式的效度分析 |
4.3 非汉字文化圈学生与汉字文化圈学生测试效度的对比分析 |
4.3.1 非汉字文化圈(初中高)与汉字文化圈(初中高)情况对比 |
4.3.2 非汉字文化圈(中高级)与汉字文化圈(中高级)情况对比 |
4.4 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
4.4.1 评分员访谈 |
4.4.2 任课教师访谈 |
4.5 有待进一步检验的问题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启示 |
5.2.1 三种代表性写作教材分析 |
5.2.2 本人使用写作教材情况 |
5.2.3 写作教材练习形式与HSK考试题型的对比 |
5.3 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级汉语水平测试题 |
附录二 :中级汉语水平测试题 |
附录三 :高级汉语水平测试题 |
附录四 :评分标准 |
致谢 |
(6)面向在线智慧学习的教育数据挖掘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面向在线智慧学习的教育数据挖掘 |
1.1 试题分析 |
1.1.1 试题分析研究现状 |
1.1.2 基于试题表征方法的难度预测 |
1.2 学生认知诊断 |
1.2.1 认知诊断研究现状 |
1.2.2 模糊认知诊断分析框架 |
1.2.3 学生游戏心理估计与诊断 |
1.3 教学辅助应用 |
1.3.1 教学辅助研究现状 |
1.3.2 基于认知诊断的个性化试题推荐 |
1.3.3 学生协同学习分组推荐 |
2 面向在线智慧教育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 |
2.1 在线自适应学习 |
2.2 离线教学辅助 |
2.3 智学网 |
3 结束语 |
(7)高风险考试反拨效应研究: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写作任务的备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
1.2 Research questions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Research Context: the GSEEE |
2.1 Overview of the 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Entrance Test battery |
2.2 Overview of the GSEEE |
2.2.1 Role of the GSEEE |
2.2.2 Test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GSEEE |
2.3 Recent revision of the GSEEE and the intended washback effect |
Chapter 3 Literature Review |
3.1 Exploring washback |
3.2 Exploring test preparation |
3.3 Exploring test preparation under the current washback model |
3.4 Summary |
Chapter 4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ology |
4.1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design |
4.2 Research design for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
4.2.1 Questionnaire design |
4.2.2 Structure of the questionnaires |
4.2.3 Data collection |
4.2.4 Data analyses |
4.3 Research design for the interview |
4.3.1 Interview design |
4.3.2 Interview outline |
4.3.3 Data collection |
4.3.4 Data analyses |
4.4 Summary |
Chapter 5 Assessing Perceptions |
5.1 Perceptions of the GSEEE writing tasks:questionnaire results |
5.1.1 Background of the GSEEE test-takers |
5.1.2 Test-takers' perceptions of the GSEEE and its writing tasks |
5.1.2.1 Attitudes towards test use of the GSEEE |
5.1.2.2 Attitudes towards test stakes of the GSEEE |
5.1.2.3 Understanding of task demand of the GSEEE writing |
5.1.2.4 Understanding of task difficulty of the GSEEE writing |
5.1.2.5 Self-efficacy |
5.2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e perception data:interview results |
5.2.1 Perceived values and importance of the GSEEE:test stakes |
5.2.2 Attitudes towards the GSEEE as a screening test:test use |
5.2.3 Interpretation of task demand of the GSEEE writing |
5.2.4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of test preparation on writing |
5.3 Summary |
Chapter 6 Assessing Process:Test-Driven Preparation Practices |
6.1 Test-driven preparation practices |
6.1.1 An overview of preparation practices for the GSEEE writing tasks |
6.1.2 Analyses of preparation strategies and activities |
6.1.3 Analyses of preparation and learning resources |
6.1.4 Exploration of preparation styles and approaches |
6.1.5 Summary of test preparation practices for the GSEEE writing tasks |
6.2 Inquiry of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
6.2.1 Expectancy-value model |
6.2.2 Conceptualization of key constructs |
6.2.3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
6.2.4 Testing the competing models |
6.2.5 Discussion on the final model |
6.2.5.1 The influence of test use and task demand on test preparation |
6.2.5.2 The paths from test use and task demand to test preparation |
6.2.6 Summa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
6.3 Summary |
Chapter 7 Assessing Products |
7.1 Quantitative data of the effects of test preparation practices |
7.1.1 Test performance:test-takers' GSEEE writing scores |
7.1.1.1 Analyses of potential process predictors |
7.1.1.2 Differences across preparation approaches |
7.1.1.3 Discussion on the prediction model |
7.1.2 Usefulness of preparation activities (test-takers vs. raters) |
7.2 Qualitative data of the effects of test preparation practices |
7.2.1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oring criteria:raters' perspective |
7.2.2 Bone of contention:the effects of memorization practices |
7.2.2.1 Test-takers' views and practices on memorization |
7.2.2.2 Raters' treatment of the scripts with a heavy trace of templates |
7.3 Summary |
Chapter 8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
8.1 Research questions revisited |
8.1.1 Research question 1 |
8.1.2 Research question 2 |
8.1.3 Research question 3 |
8.2 Washback effect revisited |
8.3 Implications |
8.3.1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
8.3.2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
8.3.3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8.4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8.5 Final remark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8)新HSK五级测试对马达加斯加来华留学生学习的反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1章 理论基础 |
1.1 反拨效应的定义 |
1.2 反拨效应的分类 |
1.2.1 正面反拨效应与负面反拨效应 |
1.2.2 高强度的反拨效应和低强度的反拨效应 |
1.2.3 预期反拨效应和非预期反拨效应 |
1.3 反拨效应模型 |
1.3.1 Aldrson和Wall的反拨效应假设 |
1.3.2 Hughes的“PPP”反拨效应模型 |
1.3.3 Bailey的反拨效应模型 |
1.3.4 Green的反拨作用研究模型 |
1.3.5 本文研究模型 |
第2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2.1 研究问题 |
2.2 问卷研究过程 |
2.2.1 调查问卷设计 |
2.2.2 问卷对象 |
2.2.3 数据收集 |
2.2.4 数据分析 |
2.3 访谈研究过程 |
2.3.1 访谈设计 |
2.3.2 访谈对象 |
2.3.3 数据收集 |
2.3.4 数据分析 |
第3章 正面反拨效应及思考 |
3.1 新HSK五级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 |
3.1.1 新HSK五级测试对学习者的汉语水平的影响 |
3.1.2 新HSK五级测试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的影响 |
3.2 影响正面反拨效应的因素 |
3.2.1 学习者的内部动机 |
3.2.2 学习者对新HSK五级测试的认识 |
3.2.3 在华学习环境 |
第4章 负面反拨效应及思考 |
4.1 新HSK五级测试的负面反拨效应 |
4.1.1 “应试学习”现象的产生 |
4.1.2 学习者心理负担的产生 |
4.1.3 备考时间过长 |
4.2 影响负面反拨效应的因素 |
4.2.1 学习者的外部动机 |
4.2.2 学校及老师的重视程度 |
第5章 对马达加斯加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建议 |
5.1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考试观 |
5.2 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
5.3 合理安排备考周期 |
5.4 利用多种学习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学术著作 |
期刊论文 |
学位论文 |
网站 |
附录一 新HSK五级测试对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反拨作用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受访者基本信息 |
附录三 访谈结果 |
致谢 |
(9)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2.1 动态系统理论与应用语言学 |
1.2.2 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动态系统理论与语言测试反拨效应 |
2.1 动态系统理论的阐释 |
2.1.1 动态系统理论简介 |
2.1.2 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
2.1.3 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及原则 |
2.2 动态系统与复杂科学 |
2.2.1 复杂科学的研究及其发展 |
2.2.2 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相关理论 |
2.2.3 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 |
2.3 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
2.3.1 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 |
2.3.2 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 |
2.3.3 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概念界定 |
2.4 关于反拨效应的研究 |
2.4.1 反拨效应的研究内容 |
2.4.2 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回顾 |
2.4.3 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回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的反拨效应系统 |
3.1 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 |
3.2 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 |
3.2.1 反拨效应系统的开放性 |
3.2.2 反拨效应系统的复杂性 |
3.2.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动态性 |
3.2.4 反拨效应系统的非线性 |
3.3 综合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 |
3.4 反拨效应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
3.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 |
3.4.2 反拨效应系统的结构 |
3.4.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结构与环境 |
3.5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 |
3.5.1 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 |
3.5.2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范畴 |
3.5.3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框架 |
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 |
4.1.1 反拨效应系统的架构解析 |
4.1.2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 |
4.2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
4.2.1 基于测试使用的横向子集成系统 |
4.2.2 基于决策制定的纵向子集成系统 |
4.2.3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
4.3 反拨效应次集成系统 |
4.3.1 反拨效应驱动次子集成系统 |
4.3.2 反拨效应传动次子集成系统 |
4.3.3 反拨效应动力次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
4.4 反拨效应控制集成系统与系统主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演化环境 |
5.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社会环境 |
5.1.1 新加坡社会概况 |
5.1.2 新加坡历史背景 |
5.1.3 新加坡的语言生态环境 |
5.1.4 新加坡社会文化特征 |
5.2 新加坡教育概况 |
5.3 新加坡语言测试与语言教育政策沿革 |
5.3.1 英属海峡殖民地时期(1819-1942) |
5.3.2 二战后英属直辖殖民地时期(1946-1958) |
5.3.3 迈向自治与合并时期(1959-1964) |
5.3.4 以生存为导向的建国初期(1965-1978) |
5.3.5 以效率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时期(1979-1996) |
5.3.6 以能力为导向的经济创新时期(1997-2011) |
5.3.7 以价值导向的经济全球化时期(2012-) |
5.4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征 |
5.5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与组成单元 |
6.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 |
6.1.1 华文会考的特点和用途 |
6.1.2 对测试使用的反拨功能 |
6.1.3 对决策制定的反拨功能 |
6.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组成单元 |
6.2.1 主要组成单元的界定 |
6.2.2 主要组成单元的介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
7.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主体 |
7.1.1 华文会考使用与主体分类 |
7.1.2 教育决策类型对主体的影响 |
7.2 主集成系统纵横交错的结构 |
7.3 主集成系统多元复杂的关联 |
7.3.1 以考生前途的社会援助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
7.3.2 以教育决策的评估反馈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
7.3.3 主集成系统的动态关联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驱动次集成系统 |
8.1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与驱动力 |
8.2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期望模块 |
8.3 华文会考的构念及构念理论 |
8.3.1 交际语言能力和任务型测试 |
8.3.2 认知理论与综合性测试 |
8.3.3 华文会考与其他母语会考的一致性 |
8.4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 |
8.4.1 华文会考试卷的格式 |
8.4.2 华文会考试卷一:写作 |
8.4.3 华文会考试卷二:语文理解与运用 |
8.4.4 华文会考试卷三:口试/听力理解 |
8.4.5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期望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一) |
9.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 |
9.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流程 |
9.1.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机制 |
9.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测试质量传动模块的构成 |
9.2.1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9.2.2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主体 |
9.3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效度因素 |
9.3.1 基于华文会考形式和试卷内容的效度分析 |
9.3.2 基于华文会考等级分数结果的效度分析 |
9.4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信度因素 |
9.4.1 施测因素 |
9.4.2 考生因素 |
9.4.3 内容因素 |
9.4.4 评分因素 |
9.5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二) |
10.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构成 |
10.1.1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10.1.2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主体 |
10.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
10.2.1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观 |
10.2.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教育观 |
10.3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
10.3.1 基于语言观的熵增现象 |
10.3.2 基于教育观的熵增现象 |
10.4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与语言教育模块的传动情况 |
10.4.1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结构和动力类型 |
10.4.2 利益矛盾传动力 |
10.4.3 意图矛盾传动力 |
10.4.4 客观矛盾传动力 |
10.4.5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过程 |
10.5 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
10.6 本章小结 |
第11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三) |
1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构成 |
11.1.1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11.1.2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主体 |
11.2 教育决策风险传动子模块 |
11.2.1 教育决策主体与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
11.2.2 教育决策的风险影响力类型和传动情况 |
11.3 华文会考风险防控传动子模块 |
11.3.1 华文会考风险的特点 |
11.3.2 华文会考风险的担当主体 |
11.3.3 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
11.4 社会权重模块风险传动情况 |
11.4.1 学校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
11.4.2 家庭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
11.5 社会权重模块的风险传动机制 |
11.6 本章小结 |
第12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总结 |
12.1 关于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运作机制 |
12.2 关于如何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建议 |
第13章 结论 |
13.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HSK中级对摩洛哥汉语教与学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 ——以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背景 |
1.2.1 摩洛哥的语言现状 |
1.2.2 哈桑孔院的汉语教学现状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问题 |
1.3.3 研究对象 |
1.3.4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语言测试及其反拨效应相关研究 |
2.1.1 语言测试及其反拨效应相关介绍 |
2.1.2 反拨效应的概念 |
2.1.3 反拨效应的相关研究 |
2.2 HSK相关研究 |
2.2.1 HSK介绍及研究分类 |
2.2.2 HSK反拨效应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调查结果简述 |
3.1 学生调查结果简述 |
3.1.1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
3.1.2 学生访谈结果 |
3.2 教师调查结果简述 |
3.2.1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 |
3.2.2 教师访谈结果 |
第四章 HSK中级对摩洛哥汉语教与学的反拨效应 |
4.1 HSK中级对摩洛哥汉语学习者的影响 |
4.1.1 对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影响 |
4.1.2 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的影响 |
4.1.3 对学习结果的影响 |
4.2 HSK中级对摩洛哥汉语教学的影响 |
4.2.1 对汉语教师的影响 |
4.2.2 对哈桑孔院汉语教学的影响 |
4.3 影响HSK中级反拨效应强度的因素 |
4.3.1 学生方面 |
4.3.2 教师方面 |
4.3.3 孔院方面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对摩洛哥汉语教与学的建议 |
5.2.1 对汉语学习者的建议 |
5.2.2 对摩洛哥汉语教师的建议 |
5.2.3 对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的建议 |
5.3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学生中文版 |
附录二:调查问卷学生法语版 |
附录三: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四: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五:教师访谈提纲 |
四、TOEFL试题辅导及练习(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问题研究 ——以国家统一考试试题为中心[D]. 商志超.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2]全国高考北京市英语考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D]. 董连忠.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1)
- [3]基于语言测试理论的新HSK4级听力测试分析及反拨作用研究[D]. 霍甜. 沈阳大学, 2021(10)
- [4]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 ——兼论综合翻译教学法[D]. 齐伟钧.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5)
- [5]对外汉语写作测试方式效度的实证研究[D]. 韩瑶瑶.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面向在线智慧学习的教育数据挖掘技术研究[J]. 刘淇,陈恩红,朱天宇,黄振亚,吴润泽,苏喻,胡国平.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018(01)
- [7]高风险考试反拨效应研究: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写作任务的备考研究[D]. 徐莎莎. 浙江大学, 2014(09)
- [8]新HSK五级测试对马达加斯加来华留学生学习的反拨效应研究[D]. 陈琦.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D]. 孙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HSK中级对摩洛哥汉语教与学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 ——以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为例[D]. 刘作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