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空间与艺术空间、形而上空间

想象空间与艺术空间、形而上空间

一、假想空间与艺术空间,形而上学的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范明明[1](2021)在《人工智能对交互艺术表达的解构与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冯文婷[2](2021)在《气氛与身体共鸣 ——基于赫尔曼·施密茨“新现象学”的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浩[3](2021)在《门洞的背后:基于史戈尔舞台研究的空间实验》文中研究指明

徐晨旭[4](2021)在《基于赫尔南·阿隆索极度建筑理论的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振江[5](2021)在《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为研究对象。基弗艺术独具特色的画语使其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由绘画语言与绘画言语统合而成的画语,包括物质、痕迹、图像、主题、题材、思想、修辞和场域等,对于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至关重要。基弗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雄心壮志,创造了一种“无界”的多元性画语呈现。他的艺术摆脱了现代主义艺术滑向装饰愉悦的倾向,而重回艺术的崇高精神;是现代主义艺术对古典艺术艺术超克之后的再超克;是对包括现代主义艺术在内过去诸种艺术的超越与融合。他的艺术实践创造了一个承载精神的物化空域——填充空白空间,一个个人的宇宙。在20世纪70-80年代现代艺术陷入困境时,使绘画艺术获得了新生,因此被誉为“绘画艺术的拯救者”。目前,在当代绘画艺术日渐式微的情境下,研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特别是其中的画语,对深挖艺术的真谛,赋予绘画艺术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结构主义方法,将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置于由独特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及艺术个性的整体框架下。再以解构主义的方式对安塞姆·基弗的混合型艺术思想、独特的造型观念、超常的造型方式、无界的物质媒介、总体性的组织逻辑、多种结合的形式特征、多重来源的图像生成和开放循环的工作空间等画语关系,逐个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当代艺术的画语秩序,跳出陈旧的传统画语,拓展开放的多元性画语形态。同时,通过对安塞姆·基弗画语的研究进一步领悟中国当代艺术和自己艺术发展的合理路径——艺术家需要探查心灵,触摸灵魂,发现“本我”,感受“自我”,表现“超我”,形成“我”的画语体系,创作“我”的艺术。

张可[6](2021)在《从承载、创生到栖居 ——平面艺术的空间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Artifacts,暂且将其译为“人造物”,它由arti-和fact组成,“arti-”暗示经历手的加工改造(artificial,有“人造的”、“人工的”之意),“fact”是人所能感知的事实(包含了触觉的或视觉的)——人造物记录了人类认识、理解和塑造世界的种种方式和经验。所有的方式和人造物都指向并彰显了人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在其时空有限性之中,人始终垂直于大地这一预先给定的平面——大地是人认识、理解和塑造世界的所有的方式和经验中最初的那个“平面”。人类将某些具有特定观念的人造物指认为“艺术”,赋予其超越一般人造物的意义。世上存在众多语言,同样也存在着众多的艺术,被时间和空间分隔开的各个人类族群,材料、技术和观念各自独立,或相互交融,形成种种艺术传统。结构语言学将语言看作是一个包含约定俗成符号的系统性结构,强调其共时性,而非历时性,这一思路同样适用于处理处于各种艺术传统(即具有时间、空间和文化的特定性)中的人造物。对各种艺术传统中出现的“人造物”的制作、含义、目的及意义进行解读,并借用结构语言学的方法——着眼于其“共时性”——意味着并不是研究某一种或几种传统中造物观念和技术演变的历史,而是使被遮蔽的人类共同的根本经验重新显现——对平面的确认、提取、再造和投射。对大多数人而言,“艺术”通常指的是平面之上存在的“图像”,“平面艺术”通常指向英文术语中的“graphic art”。然而,作为本文的核心词之一的“平面艺术”并不是指英文术语中的“graphic art”,而是人类在其自身的时空有限性之中,垂直于大地这一平面之上(也是空间有限性的条件之一)认识、理解和塑造世界的方式、技术、产物。人,包括制作者、使用者(在某种情形下可能是观看者)在内,站立于大地这一平面之上,通过制作或使用的身体行为与其所在的世界发生联动,创造出了种种空间(必须说明的是,空间不是一个盒子)——位置的、处境的、社会的、视觉的、虚拟的、幻象的......。人类所能理解感知的空间是三维的——三个方向上的长度,不处于同一平面上。“二维”是人对世界的抽象,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观念手段,基于“二维”,更高层次的“维”得以想象。而“二维”最具体的形态就是真实空间中的任何承载平面。今天的平面艺术通过一个新的承载平面——“界面”进入了新的空间——虚拟的现实,其出现根植于人类对平面及平面性的理解、使用、创造。回到平面,讨论平面和平面性,并非忽视了更真实的、更丰满的世界,脱离了空间,而正是为了消解“平面”和“空间”的对立。数字时代带来了人对“肉身”的漠视——它发展的一个趋势是“令人的肉身尽量少地使用”。人在技术中对肉身使用的最小化使人类的肉身越来越少地介入,它的代价是沉重的——人类开始逐步丧失了其“重力”,“不知轻重”的人——被剥离了“重性”的人——即离开大地的人。今天重回平面,重申“站立在大地之上”的人,从最初的承载平面——大地开始,平面是通向空间的根基和路径,是人造物的最本源的形态,链接起千万年间人类文明及造物的观念和技术。

周坤[7](2021)在《政治哲学视域下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表明在西方的政治哲学传统中,意识形态是一个与人的理性本质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西方政治哲学以“应然性”和“正当性”的尺度来反思共同体的构成方式及其内在价值,并在真理与意见、理论与实践、个人与社会的张力中,赋予意识形态以极其复杂的政治哲学内涵。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实现了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这场变革以批判资本主义、反思现代性和承诺全人类解放为旗帜,将现代意识形态问题带入一个全新的思想界面,并赋予意识形态以全新的政治哲学理解。但是,以往人们更为关注的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认识论内涵以及后期从意识形态分析中引出的政治论断,极少专门凸显马克思理解意识形态问题的政治哲学维度。因此,本文将以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基础,进一步敞开政治哲学视域下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在马克思看来,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解应当置于社会历史的语境中进行考察。无论是古典政治哲学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本体论追问,还是启蒙哲学对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论反思,亦或是德国古典哲学对意识形态问题的创造性综合,都只是在建构一种化解个人与社会矛盾关系的超验性政治理念,却没能赋予社会正义发展的理想以社会历史的根基,从而遮蔽了社会权力结构对人的深层压迫。马克思在对传统意识形态理论的政治省思中深刻洞悉到,“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所有关于意识形态的揭示,都必须在现实的物质生活关系中寻求密钥。具体来说,马克思以“虚假意识”、“观念的上层建筑”和“阶级意识”三种阐释,赋予了意识形态概念以“否定性”、“一般性”和“建构性”的三维内涵,并以实践为原则将意识形态问题从观念领域重新拉回到现实世界,在政治理想与政治现实的辩证关系中,实现了形上性与现实性、批判性与建构性、政治性与科学性等多重理论特质的张力互构。在新世界观的基础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展现了极为鲜明的政治诉求。根据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考量,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少数人的统治。资产阶级为了满足自身的自私需要与特殊利益,就必然会在对政治社会的意识形态控制中,以虚假性和欺骗性作为先决条件。所以马克思提出,关于意识形态的批判决不能局限于对抽象观念本身的批判,而是要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内部,揭示“观念的抽象统治”背后的社会经济关系,进而凸显资本主义对现代工人阶级的压迫和思想控制。基于此,重新唤醒无产阶级的解放使命,就需要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从自在层面提升到自为和自觉的层面,使无产阶级转变为实现人类解放的实践主体,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在当代语境中,雷蒙·阿隆、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和拉克劳等学者,从不同角度质疑和责难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试图改造、修正或颠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但从总体来看,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解读,或是随着阶级斗争主题的淡化,侧重对意识形态问题的学术理解,缺乏实践革命意义上的应有关注,从而表现出一定的保守主义倾向,或是以固化的和静态的批判视角进行分析,亦或是依旧没能摆脱传统的二元论思维模式,由此造成了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整体理解的缺失。进言之,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误读和否定,不仅无法说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本身已经过时,反而恰恰证明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社会中的强大生命力。面对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曲解和挑战,我们不仅要从整体意义上重新阐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更要在具体的意识形态建设中推进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践化、时代化和中国化进程,以客观生成的历史事实作出回应并彰显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品质。为此,我们必须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根据资本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在当代社会的新变化和新特征,将意识形态对经济、政治、文化的渗透,意识形态的日常化和智能化等最新发展趋向揭示出来,一方面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意识形态的批判,另一方面为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和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形态建设提供思想准备。唯有如此,才能彰显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政治意义。

秦彩虹[8](2021)在《“万物统一”美学视域下的莱蒙托夫创作艺术研究》文中提出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МихаилЮрьевичЛермонтов,1814-1841)是19世纪俄罗斯着名的经典作家,也是我国俄罗斯文学研究界关注的主要作家之一。长期以来,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之间的关系虽然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焦点,但学界主要关注的是东正教思想和理念对莱蒙托夫作品的思想和内容的影响,对其艺术形式的影响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本论文试图重点探究东正教思想不仅对莱蒙托夫创作的思想内容,而且更重要对其艺术创作形式的影响,同时揭示莱蒙托夫创作艺术与东正教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进一步表明作家创作与东正教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促进的。本论文将以莱蒙托夫先后创作完成的四部作品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也就是长诗《恶魔》((?)Демон(?),1829-1839)、戏剧《假面舞会》((?)Маскарад(?),1835)、长诗《童僧》((?)Мцыри(?),1838-1839),和小说《当代英雄》((?)Геройнашеговремени(?),1838-1840)。主要依据的美学理论是由俄罗斯着名的东正教哲学家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索洛维约夫(ВладиимирСергеевичСоловьёв,1853-1900)提出的“万物统一”的美学思想,即以神学、哲学、科学相融合的“完整知识”体系为基础的上帝与万物的统一,运用的批评方法是由白银时代俄罗斯东正教文化批评理论家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布尔加科夫(СергейНиколаевичБулгаков,1871-1944)在“万物统一”基础上推出的“三位一体”的批评方法。这一方法就是把东正教里的“圣父、圣子、圣灵”转换为从“主观”到“客观”再到“在起来”的“三位一体”。本论文的目的就是要深入剖析莱蒙托夫创作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所展现的东正教精神以及对其的艺术发展,揭示莱蒙托夫创作艺术不仅是19世纪上半期俄罗斯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且更是受到深层次的东正教文化影响。从布尔加科夫的“三位一体”文学批评方法来看,莱蒙托夫的创作艺术确实是作家个性(主体)与客观世界(客体)、理性与情感、现实与信仰的融合的产物。“三位一体”实际上就是万物的统一和所有精神的统一,“三位一体”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思想中,也更体现在文学形式上,甚至形式本身也是一种精神展现的形式,这也将东正教的“万物统一”的哲学理念具体化和形象化,从而反向影响和发展了东正教的思想与内涵。本论文在“万物统一”的美学视域下,主要研究莱蒙托夫创作的艺术形式,不仅关注到莱蒙托夫抒情诗歌的叙事化,也就是增添故事情节,赋予诗歌叙述的功能,还探究作家将小说以浪漫的语言渲染氛围的同时,在小说整体构造上呈现“向内转”的特征,即由外而内,层层递进,逐步挖掘主人公心理的构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莱蒙托夫戏剧创作的艺术与情感的交织。从作家创作体裁的转变来看,仅仅只有十多年创作生涯的莱蒙托夫,艺术探索已经涉及了诗歌、小说和戏剧三大文学创作领域,也呈现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вичПушкин,1799-1837)与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的双重影响,更反映出东正教精神力量。可以说,普希金、拜伦的文学创作激发出莱蒙托夫的创作激情,而东正教精神则已经成为他创作的内驱力。从整体来看,本论文沿着莱蒙托夫创作这四部作品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展开论述。首先,莱蒙托夫以超越现实层面的童话世界和民间故事为起点,创造了善恶合一的俄罗斯恶魔;其次,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作家的创作开始逐步落实到社会现实层面上,塑造了一位集合了人类多重性格的人间恶魔阿尔别宁;然后,通过修道院童僧对美好事物和自由的追求展开一系列心灵的救赎;最后,通过贵族弟子毕巧林在现实生活中一系列行动来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探索19世纪30年代俄罗斯知识分子未来的出路,甚至思考整个人类的未来。这些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了“万物统一”的精神、“聚和性”思想和“弥赛亚”意识。显然,莱蒙托夫的创作其实就是一部19世纪上半期俄罗斯文学史的缩写版,即由浪漫的诗歌创作和民间故事叙述转向深层的现实探索,而作为俄罗斯文学灵魂的东正教精神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显然,从东正教的角度来阐释文学创作,应该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的重要维度,对于莱蒙托夫这样一位从小受东正教文化熏陶的作家而言,就更是如此。东正教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影响是深刻的,尤其是对其创作艺术形式的影响。本论文通过东正教与莱蒙托夫创作艺术之间关系的研究,努力为我国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探索值得借鉴的、有价值的途径。

赵苓岑[9](2020)在《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作为二十世纪法国本土的“先驱”作家、批评家,针对其作品、公共参与的批评及“历史现场”的还原却明显地滞后,但这一错位却恰逢法国社会运动及理论走向外的热潮,积极影响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进程:宏大叙事的形而上的传统被后现代所质疑、清算。后现代思潮中的两股主流后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同属否定性批判,却在批判后是否建制的问题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近来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解构主义中“书写”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有所对话,而且能够继续对话,以回应后现代的现实。深刻影响了解构主义“书写”概念的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实际上已经预示了这一异质性对话,或者说铺垫了这一对话的可能。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作用于后现代思潮,这一问题又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问题:中性何时又如何走向否定性批判,在批判的理论坐标上留下“中性批判”的轨迹,中性批判又如何以非连续性、匿名、复多性等特征实现“书写”与实践、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政治的对话,中性批判如何又是否能够建立“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又是否为另一种建制,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布朗肖研究、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互动,并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话的可能,但在国内布朗肖研究中却属于缺位的状态。本论文以“布朗肖中性批判”为研究对象,旨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典型现象中还原“中性批判”的生成,并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中性批判的生成关键在于与他者的异质性对话,集中展现了上世纪思想史“非连续性”的转向、尊重他异性的伦理转向以及回归日常的走向。论文将结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再现布朗肖中性思想与法国典型文学、文化符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德国早期浪漫派、新小说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对话,试图阐明中性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逐步地走向文学的共通体,实现一种新的共通体与生活方式。论文分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在阐明选题动机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布朗肖中性思想如何与法兰克福学派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对话,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史三段论、日常的三层公开性、三种关系,以构建中性批判的话语。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中性批判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选择在正文部分提供较为详实的史料,综合分析中性批判的来龙去脉。论文第一章将聚焦中性批判生成的土壤。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批评史避不开布朗肖与萨特,因为他们,法国“话语”因而可能。布朗肖、法国、二十世纪是相互成就的。法国的首都、文学之都、布朗肖文学生涯的起点及场域——巴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空间:既为布朗肖所描述,又为其提供中性的条件,也构成中性的接受。本章将分析布朗肖为何批判以科学与进步为标准的现代性:首先享受科学与进步成果的巴黎充斥着以新闻为代表的专制语言,以街垒运动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反犹现象所表现出的对他者的排斥,促使布朗肖反思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享有过大权力的启蒙以及启蒙所过度推崇的理性。具化了现代性的现代化城市巴黎,作为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互动最为频繁与最为集中的场域,为中性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及恰当的喻体。后续章节则回应中性批判的两个关注:生存与审美,也就是如何与他者共存的伦理与如何合乎尺度的表达。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也对应着布朗肖不同的创作阶段,按时序呈现中性批判的发展。首先,以政论式写作开启文学生涯的30年代,布朗肖如何以中性意识突破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重围,不仅刺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和平欧洲”的假象,而且借德占区巴黎与巴黎人无以识别的民族面貌强调了中性的必要性:以批判实现自知,但这一阶段的写作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自觉,属于中性走向否定性批判的探索初期。第三章则通过与具体的他者——巴特——的比较(对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以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反戴高乐威权、反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及这一社会活动高潮期的宣言与自治组织为观察对象,分析二者的不同反应及表述,凸显布朗肖中性批判基于日常的现实粘度与“实践性”,中性批判也正是因为作用于自发性意识的可能,具有实践性。60年代社会运动热潮渐冷,包括布朗肖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的思考上来,认为权力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国家机构、政治的视域,应回溯至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第四章以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为切入点,布朗肖批判其“反思自我”的极端主义的可能,提出并实践以断裂、复多性语言为特征的断片书写。但也正因为断片书写,中性批判走向了不同于哲学与传统文学的道路:以写作而非建制作用于意识,而非推翻制度,打造不断生成的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或许过于理想,但中性批判对新小说、80年代城市日常书写乃至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样一种跨时空的差异性互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共通体的生成性,因此,论文最后一章将具体地以布朗肖代表性虚构作品《死刑判决》为例,辅以新小说理论旗手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代表性虚构作品《窥视者》,分析中性批判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何调动图文互动,实现一种基于日常又与文学艺术共谋的新的生活方式。论文结论部分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考察重点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考察布朗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性批判的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思想碰撞,其实践的价值、精神的内涵、思想的前瞻性与独特性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与充分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布朗肖中性批判的定义、阶段的划分、特征的梳理、历史定位与思想溯源的追溯,更在于将其当做已经实践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帮助我们探索新时期的批判路径。

易昕宁[10](2020)在《皮拉内西未来建筑中的创作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作精神是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观念以及审美体验,通过自己掌握的媒介或者语言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等转化为艺术形象、艺术作品和艺术文本的创作意识与思维。艺术家创作精神的来源广泛,身处的历史背景、家庭背景、个人性格、教育背景、接触到的人和事物等等,都是形成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的精神来源。而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特定的创作精神和风格,创作精神不仅会对他个人的作品风格有巨大的影响,有的会对后世的艺术家创作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对未来的创作道路产生积极影响。本论文中主要研究的艺术家皮拉内西便是这样一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艺术家,本文将着重研究其一组未来建筑作品,探讨其创作精神以及对未来建筑的意义。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未来建筑的发展过程和建筑与绘画的研究范围、现状、意义与目标、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从皮拉内西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环境、学习经历以及创作生涯等多方面解读他作品中的创作精神,并与多种古罗马精神进行对比和类比,寻找他创作精神的来源;第三部分选取了他未来建筑画作的两组代表作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解读,同时介绍了当代受他影响并将他的创作元素融入自己建筑设计作品中的两个案例;第四部分总结皮拉内西创作精神对未来建筑的启示并归纳了当今建筑设计面对的问题;最后一部分是毕业设计,将以上理论化为实践,创作南京艺术学院校园的未来派装置“塔”,进一步验证皮拉内西创作精神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二、假想空间与艺术空间,形而上学的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假想空间与艺术空间,形而上学的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5)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画语
    第二节 画语转向
    第三节 没落与升起——新表现主义艺术
    第四节 安塞姆·基弗画语之维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六节 本课题的意义
    第七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的思想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日耳曼人气质
    第二节 儿童期审美意识的形成
    第三节 来自教育的影响
    第四节 基弗艺术中的思想来源
    小结
第二章 安塞姆·基弗的造型观
    第一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空间观
    第二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时间观
    第三节 安塞姆·基弗的能量观——无界转换
    小结
第三章 安塞姆·基弗的画语特征
    第一节 创作指向——记忆
    第二节 风格迷宫
    第三节 忧郁辩证法
    第四节 画语修辞
    第五节 物性拓展
    第六节 动态画语
    小结——无界创造
第四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图像系统
    第一节 德国历史图像
    第二节 文化图像
    第三节 人物形象
    第四节 自然物像
    小结
    附录:关于女性形象
第五章 循环的整体——安塞姆·基弗的工作室
    第一节 工作室——庇护所和实验对象
    第二节 工作室——艺术家的自画像
    第三节 工作室——动态的容器
    第四节 布岑——艺术源起
    第五节 巴尔雅克·第二次生命
    第六节 克洛伊西——开放的整体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6)从承载、创生到栖居 ——平面艺术的空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承载:作为底面的平面
    1.1 平面:一种偶然的遗忘
    1.2 制造痕迹的平面:岩石与大地、织物与皮肤
    1.3 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
    1.4 趋向一种理想的平面
    1.5 底面之上:图像的诞生
    1.6 朝向
    1.7 “图”“底”关系
第二章 创生:“图”的空间形态
    2.1 平面艺术何以“空间”
    2.2 “底”:竖直与水平
    2.3 图景与界框
    2.4 对称、旋转和平移
    2.5 对立与层递
    2.6 尺度与比例
    2.7 界框之内与视觉空间
第三章 栖居:“人之所以为人”的平面
    3.1 “人”的空间
    3.2 符号维度的空间
    3.3 几何维度的空间
    3.4 符号与几何维度的空间
    3.5 在艺术的维度中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政治哲学视域下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本文的基本思路、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渊源与政治哲学视域的开启
    一、政治哲学:透视意识形态问题的新视角
        (一)何谓政治哲学
        (二)意识形态问题与政治哲学的内在关联
        (三)马克思理解意识形态问题的政治哲学视域
    二、古典政治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本体论追问
        (一)真理与意见:意识形态问题的政治原象
        (二)意识形态问题在中世纪时期的宗教化发展
    三、新领域的诞生:启蒙理性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形上塑造
        (一)意识形态何以成为一种假相或偏见
        (二)作为独立的观念科学:意识形态的正式登场
        (三)卢梭的启蒙批判与政治意识形态的谱写
    四、德国观念哲学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抽象理解
        (一)黑格尔的“意识”概念与精神现象学分析
        (二)费尔巴哈对宗教意识形态的反思与批判
第二章 政治哲学视域下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一、马克思对传统意识形态理论的政治哲学省思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对意识形态理论基础的改写
        (三)《共产党宣言》:“同传统观念的彻底决裂”
        (四)《资本论》中的意识形态观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意识形态的批判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变革与新世界观的内在关联
        (一)“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变革的基础原则
        (二)意识形态批判是新世界观生成的思想前提
        (三)新世界观是意识形态变革的理论成果
    三、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三维界定
        (一)虚假意识:照相机喻证法的隐微教诲
        (二)一般社会意识形式之上的“观念的上层建筑”
        (三)观念的重构与“阶级意识”的建立
    四、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特质及其辩证张力
        (一)形上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二)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
        (三)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五、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根本原则与基本功能
        (一)基于历史事实的实践原则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解释功能
        (三)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论辩护功能
        (四)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社会思想整合功能
第三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政治哲学诉求
    一、戳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幻象
        (一)资本逻辑的意识形态属性与现代政治批判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二律背反: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对立
        (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
    二、确立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自觉的阶级意识
        (一)在事实性与建构性之间:“无产阶级”的出现
        (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实践主体
        (三)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整体性、实践性与超越性品质
    三、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一)生产正义的厘定与无产阶级政治身份的明证
        (二)从虚假共同体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
        (三)共产主义运动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重塑
第四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思想效应及其反思
    一、雷蒙·阿隆:“意识形态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鸦片”
        (一)雷蒙·阿隆对“共产主义”观念的曲解
        (二)雷蒙·阿隆对无产阶级及其阶级意识的消极态度
    二、马尔库塞:技术革命与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重塑
        (一)科学的意识与意识的科学—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批判
        (二)单向度社会批判
        (三)马尔库塞超越单向度社会的方法及其内在局限
    三、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与技术
        (一)哈贝马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责难
        (二)“重构”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四、拉克劳:走出意识形态的还原论困境
        (一)基于阶级立场的质疑与非难
        (二)在历史错位与理论危机之间:拉克劳对阶级主体的否定与“发现”
        (三)话语政治对阶级意识形态的挑战
    五、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反观西方学者的思想主张
        (一)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一种批判的视角:西方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局限及其反思
第五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政治意义
    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意识形态发展的新趋向
        (一)意识形态对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多重渗透
        (二)意识形态的日常化趋向
        (三)意识形态的智能化趋向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当代使命
        (一)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
        (二)强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支撑
    三、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意义
        (一)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二)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民立场
        (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万物统一”美学视域下的莱蒙托夫创作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三位一体”的文学批评方法
第二章 普希金、拜伦与莱蒙托夫:创作艺术的继承与拓展
    第一节 诗歌的小说化:创作的源起与风格
    第二节 小说的诗歌化:艺术的形式与结构
    第三节 情感的形象化:叙事与抒情的融合
第三章 “神人合一”的形象塑造:“聚和性”的文本机制
    第一节 天使与恶魔:“善”与“恶”的感受翻转
    第二节 恶魔与塔玛拉:“外位性”立场下的对话机制
    第三节 死亡与救赎:“聚和性”意识下的罪恶消解
第四章 “聚和性”的艺术表征:“向内转”的创作艺术
    第一节 社会与现实:人间恶魔的“聚和”
    第二节 对话与独白:递进式的自我剖析
    第三节 诗体与隐喻:空间下的喻体合一
第五章 “弥赛亚”的艺术呈现:“本能式”的自我救赎
    第一节 幻觉与梦境:对话式的内心独白
    第二节 自我与他者:走向对立与同一
    第三节 孤独与救赎:走向彼岸的重生
第六章 聚和与救赎:“直觉式”的自我反思
    第一节 “神人合一”的理念:人性“聚和”的同一
    第二节 救赎的创作手法:“三位一体”的艺术表现
    第三节 宿命论思想:“体验式”的叙事结构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法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性批判的土壤——文学与革命
    1.1 新闻与死亡的权利
        1.1.1 新闻的景观与文学的自知
        1.1.2 捧杀、棒杀与回归日常
        1.1.3 照片、疾病与日常的过渡及匿名
    1.2 暴力与日常
        1.2.1 暴力与日常三难
        1.2.2 四百多年街垒史与中性批判的调性
        1.2.3 精神街垒与知识分子的拒绝
    1.3 批判与日常
        1.3.1 《国际杂志》与跨界的“世界”
        1.3.2 批判的根基与尺度——语言栅栏
    1.4 写作与日常
        1.4.1 中间人以及跨界的中性关系
        1.4.2 反犹与为了纪念及警示的批判
        1.4.3 奥斯维辛之后共通体的写作
        1.4.4 流亡、外边与写作的受难、救赎
    小结:拱廊街、拱廊街计划
第二章 中性批判的萌芽——文化自觉与理论探索
    2.1 象征或者象征性
        2.1.1 “不设防”与象征的逃逸
        2.1.2 象征的“理性组织”与政治激情
        2.1.3 分裂式政论写作
        2.1.3.1 异见者的呼唤——中性的身份
        2.1.3.2 游击、断裂的批判与时代病的诊断
        2.1.3.3 疾病的隐喻、纳粹与虚假的联盟
        2.1.3.4 非暴力不合作的批判与“和平欧洲”的假象
    2.2 虚构与象征
        2.2.1 虚设的门与无形的门
        2.2.2 落空的手与中性的“念头”
    2.3 同时代的颜色
        2.3.1 德占区巴黎与无法识别的民族面貌
        2.3.2 不可能者的思想:他异的关系
        2.3.3 拉斯科的野兽与文学的起源
    小结:以文学扞卫象征
第三章 中性批判的发展——布朗肖与巴特的中性
    3.1 模糊的中性与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
        3.1.1 “服务的中性”与“为中性服务”
        3.1.2 巴特的中性与符号结构
    3.2 中性的不同实践——白板书写与白色书写
        3.2.1 “意识”的自由而非“功效”的自由
        3.2.2 中性的不同程度:意识的缺席或者行动的自杀
    3.3 写作的生成与想象的变形
        3.3.1 作家应有的属性:反复自杀的耐心
        3.3.2 先知之言——神性的受难
    3.4 中性批判的“我”
        3.4.1 “我可以是谁”的疑问与文学的开端
        3.4.2 反复接近原初的白板书写
    3.5 走出文本的行动:宣言及自治组织
        3.5.1 “走出”、“别处”与文学的本质、作家身份及写作的需求
        3.5.2 拒绝直接而急迫的行动与文学的娱乐性、匿名性
        3.5.3 词与物的中性或者行动的中性
        3.5.3.1 结构主义与政治冷感的原因
        3.5.3.2 无法匿名的戴高乐与知识分子纳粹化的可能
        3.5.4 巴特与词语的“象牙塔”
        3.5.5 为了玫瑰的战役——签名与自治组织
        3.5.5.1 与宣言合一及签名的集体性
        3.5.5.2 启蒙、批判与自治组织
    小结:文本的欢愉与共通体的狂欢
第四章 中性批判的成熟——布朗肖与德国浪漫派
    4.1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危机与文学的良机
        4.1.1 “反思”与写作的镜子
        4.1.2 “无动于衷”的布朗肖与“脱轨”的浪漫派
    4.2 “反思语言”对“反思自我”的批判
        4.2.1 “反思自我”的弊端与语言的自治
        4.2.2 断片的60 年代与布朗肖的断片
        4.2.2.1 独白的交流——断片的花环
        4.2.2.2 言语的群岛与断裂的必然
    4.3 中性语言的特征:“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几何”
        4.3.1 中性——言语关系
        4.3.2 等待,遗忘——无尽的谈话
        4.3.2.1 等待匿名与复多的言语
        4.3.2.2 “遗忘的回忆”——断片的起点
        4.3.3 作为第三类关系的断片
        4.3.3.1 玩弄切分的解构
        4.3.3.2 断片的三种距离
    小结:如果批判成为一种起源
第五章 中性批判的装置艺术——布朗肖与罗伯-格里耶的日常
    5.1 日常与现实
        5.1.1 结构主义模型与中性批判
        5.1.2 日常、批判及闲暇
        5.1.3 “闲暇”的品格与约减的翻译
        5.1.4 “远”和“空”的旅行
    5.2 中性的图文互动与作为开关的玛德莱娜蛋糕
        5.2.1 “重现的镜子”以及小说之光
        5.2.2 死亡作为文学的权利
        5.2.3 死亡之眼与作品的诞生
        5.2.4 《死刑判决》的核心意象:都灵裹尸布
        5.2.4.1 《死刑判决》与叙事的叠层
        5.2.4.2 《窥视者》与移动摄影机
    5.3 窥视内外
        5.3.1 内部窥视
        5.3.2 蒙太奇的外部窥视
    5.4 牧神的迷宫——《窥视者》与《死刑判决》的装置艺术
        5.4.1 牧神与现代性
        5.4.2 《窥视者》与造浪的人工海岸
        5.4.3 《死刑判决》与拱廊街
    小结:创造一种日常
结论:成为我们自己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附录A:布朗肖发表文章、序言、后记、集体宣言、公开信、手册总览(按时间顺序排列)
附录B:布朗肖私人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
致谢

(10)皮拉内西未来建筑中的创作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范围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皮拉内西创作精神的解读
    第一节 纸上谈兵的建筑师
    第二节 偏执与激情的来源
    第三节 皮拉内西的创作精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皮拉内西的未来建筑作品解析
    第一节 作品中的主题与潜在真实性
    第二节 规范与犯规,功能与故障
    第三节 越界的语言,变性的超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皮拉内西未来建筑中创作精神的启示
    第一节 皮拉内西对未来建筑历程的影响
    第二节 未来建筑创作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第三节 未来建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皮拉内西创作精神解读的未来建筑设计实验
    第一节 设计来源与目标
    第二节 设计准备
    第三节 设计调研
    第四节 具南京艺术学院精神的未来塔设计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假想空间与艺术空间,形而上学的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智能对交互艺术表达的解构与重建[D]. 范明明. 西北大学, 2021
  • [2]气氛与身体共鸣 ——基于赫尔曼·施密茨“新现象学”的空间设计研究[D]. 冯文婷.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3]门洞的背后:基于史戈尔舞台研究的空间实验[D]. 张浩.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4]基于赫尔南·阿隆索极度建筑理论的空间设计研究[D]. 徐晨旭.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5]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D]. 张振江.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6]从承载、创生到栖居 ——平面艺术的空间性研究[D]. 张可.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7]政治哲学视域下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周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万物统一”美学视域下的莱蒙托夫创作艺术研究[D]. 秦彩虹.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9]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D]. 赵苓岑. 南京大学, 2020(12)
  • [10]皮拉内西未来建筑中的创作精神研究[D]. 易昕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标签:;  ;  ;  ;  ;  

想象空间与艺术空间、形而上空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