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兰·母鸡·春蚕(论文文献综述)
陈忆澄[1](2020)在《中国现当代艺术传播中的媒介转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文静[2](2020)在《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文中指出
吴小倩[3](2020)在《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校理与研究》文中指出谢振定是清代乾嘉时期的一位文人,因反抗和珅落职而声名震南北,其人也以正直、清廉、刚正不阿而受人景仰。谢振定为人内心坦荡热忱,不虚伪造作;为官厌恶谄媚逢迎,不与世移;为文摒除门派之别,不屑徇俗;为学痛恨襞积剿袭,不肯盲从。本文分为引言和正文两个部分。引言介绍了谢振定与《知耻斋诗文集》的情况,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正文从谢振定的家世生平、交游、版本考论、文学思想、创作内容与艺术手法六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介绍了谢振定的家世与生平,谢振定出生于世有隐德的青山谢氏一脉,青山谢氏一支位高不惧权贵,有财不藏于己,求学不为名利,求官不从世俗,形成了一种严谨的、规矩的家风。而这种风气影响谢振定的一生。第二章介绍谢振定的交游情况,谢振定一生交游广泛。在京为官时,谢振定常常跟随法式善参加各种文人集会,又有三次江南之游,与王文治交好,跟随王文治参加的文人交游也多。只是谢振定为人外冷内热,是以很多来往的文人交游仅限于集会,私下交游少。第三章梳理了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目前所见的版本之间的关系。谢振定的《知耻斋诗文集》现存版本目前整理为谢氏家刻本、谢氏后人修补本和评点本三个系统。第四章介绍了谢振定的文章创作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谢振定的古文创作推崇真性情,认为情达道至,同时又要求行之以浑浩之气,佐之奇伟之才,纬之深厚学识。因为个性的原因,谢振定的文章创作皆以不屑与世俗同流为前提。谢振定的文章创作主要为记人与记事,内容大体不出忠孝节义的范围,其余还有一些政论文与书信文,处处体现实用的目的。而文章所体现的艺术特色也恰巧与其创作思想相符。第五章介绍谢振定的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诗歌内容有文人交游、行旅远游、即事流露真情三个方面,此外还有许多小类,如送别诗、题画诗、应景诗、咏物诗、咏史诗等等。而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善用铺陈,喜用古体,真气郁勃也与其创作思想整体相符。谢振定诗文创作的艺术特色是以自己真性情为根本,同时汲取乾嘉时期思想大融合时期各家各派的观点,不断融合后磨合形成的。文章后有两个附录,一是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中诗文篇目的编年,一是谢振定及《知耻斋诗文集》的参考资料的收集整理,务求真实客观地求证谢振定的生平、交游以及诗文创作的活动。
田煜[4](2019)在《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现代汉语比较句为研究对象,以本体研究为主,附带考察比较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情况。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总结比较句研究现状,分析归纳比较句现有研究成果和不足,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语料来源及符号使用。第二章:明确比较句定义及其构成成分,并对构成成分进行探讨。比较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比较句只要句子表比较义即可;本文则从狭义角度来对比较句进行界定,认为比较句是指能够表明比较意义、由比较标记及其他比较参项构成的句子。比较句主要包括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比较点、比较结果五个构成成分,其中比较基准、比较标记和比较结果是比较句的基本构成成分。结合语料对构成成分的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各构成成分的特点。第三章:考察比较句的类型和句式的使用情况。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比较分为“质”的比较和“度”的比较两种类型。由于“度”的比较较为常见,因此本章从意义角度和形式意义相结合的角度来重新对其分类。意义角度的分类除了传统的平比、差比、极比等类型以外,还增加了递比类型;同时根据比较是否实际进行将比较句分为据实比较和虚拟比较两种类型。形式和意义相结合角度的分类主要表现为对句式典型程度的分类。根据句式的典型程度的高低,我们将比较句分为核心句式和边缘句式两种类型。另外,对各句式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明确各句式的使用频率及分布特点并对各句式的用法进行总结。第四章:讨论比较句的肯定和否定形式。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比较句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否定句式的数量和句式的自身特点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根据否定后句子意义是否需要其他成分补足将否定句式分为有标否定和无标否定两类。同时总结各构成成分在否定时的先后顺序,认为否定时大体遵循“比较结果>比较点>比较基准>比较主体”(“>”为“优先于”的意思)这一顺序。第五章:对“像……一样”句式进行个案考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文比较句的定义,提出了判定“像……一样”句式表比较的五个标准:相似度标准、比较基准是否特指、比较基准是否具有典型特征、“一样”后是否出现比较点和“一样”意义的虚实。对“像……一样”句式的两种具体形式“X像Y一样”和“像Y一样X”的特点进行探讨并进行对比考察,发现两种句式在形式、意义和功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第六章:对“不比”句进行个案考察。“不比”在句中出现时,或以动词形式出现,或以短语形式出现。以动词形式出现时,“不比”主要表低于义和不同义;以短语形式出现时,“不比”本身并无意义,“不比”句可以表等同义、高于义或者极比义。“不比”句表不同义时,比较对象通常是两种具体行为且位置较为固定,比较点直接出现在句中的情况较为少见,通常需要根据语境中的客观描述性成分推知。第七章:对“一 X比一 X”句式进行个案考察。“一 X比一 X”结构在使用时既可以表周遍义,也可以表递比义,两种用法除了在时间范畴上有所不同以外,还可以通过比较是否客观存在以及形义角度来进行区分。“一 X比一 X”句式表递比义时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比较对象通常只有一个且比较结果难以明确。虽然“一X比一X”句式表比较时常常可以与“越来越X”句式互相替换,但在形式、意义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区别。第八章:对比较句的二语习得情况进行考察并提出教学建议。首先,我们从教材、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来对二语习得情况进行考察,教材考察主要表现为对《汉语教程》和《发展汉语》两套教材的分析;教师访谈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学生习得情况调查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其次,在句式的本体使用情况、二语习得情况以及各类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比较句式进行重新选取和分级。最后,对教材、教师和学习者提出建议,认为教材应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学习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第九章:本文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展望。
肖伟[5](2019)在《《宣和画谱》绘画着录及递藏研究》文中提出《宣和画谱》是中国历史第一部以“画谱”为名的官修绘画着录文献,是在北宋从宫廷到民间的浓郁的收藏风气影响下编撰的。《宣和画谱》在书画着录文献上有开创之功,最早对绘画作品进行系统、科学地分类、命名,并记录作者生平及绘画评价。其编撰借鉴了传统目录学的着录方式,对精选的6396件绘画作品着录,虽然有不完善之处,却是中国书画目录学相对成熟的着录文献,其绘画目录编撰方式对为后世的公私绘画着录提供了范式。作为绘画目录学着作,面对数量庞大的宫廷收藏,分类与命名是最重要的工作,《宣和画谱》的分类是以绘画题材为标准将众多作品分为十门。这种分类方法虽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但是较细致、科学的分类法。《宣和画谱》的绘画着录中反映了对画家及画作的品第,宋前名作为重,入宋后的画家入谱与帝王推重有重要的关系。而宋代的翰林图画院画家因身份与资质的原因入谱的机会很小。《宣和画谱》所创立的绘画命名也比前人更科学。除了沿用前人文献,还有大量的重新命名,宋徽宗题名也是其命名的一部分,各门类绘画命名都遵循的一定的原则,这种命名原则对后世文献中的绘画的命名以及后人的收藏和鉴定提供了参考依据。靖康之难后《宣和画谱》着录绘画从北宋宫廷中散佚,这是公私收藏的一大浩劫。在这场劫难中幸存的画作在金和南宋的公私收藏中流传递藏。这些作品在元明清的宫廷和民间收藏中成为备受青睐的古画名作。历代宫廷收藏、文人藏家的书画题跋中,《宣和画谱》着录的画作,可以考见其流传情况。这些画作有少部分流传至今的,保存在中外各大收藏机构中,虽经专家鉴定,多为后世摹本,但也是世人认识《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参考。
石磊[6](2017)在《论绘画中母性形象的变迁 ——以新中国主题性绘画中母性形象变迁论政治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文中指出中国的主题性绘画在近现代政治救亡运动中逐渐发展并走向成熟。妇女解放运动和社会观念的变革作为民主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不同时期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也包括母性形象的变化。本文以主题性历史画创作中的母性形象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创作思想、文化内涵、社会功效、审美观念制约下的美术作品中母性形象的表现方式,进一步探讨不同时代社会对于女性与母性的认知与形象建构,以及女性对母性这一自身特征和社会角色的认知程度,通过分析感人至深的母性形象,实现超越政治诉求和话语策略,从艺术本体和人性的角度解读主题性绘画中的母爱和人文关怀,避免对主题性绘画过于简单化的认知。
盛翠菊[7](2017)在《百年“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百年以来(1894—至今)的“乡下人进城”小说为研究对象,借由对核心文本的细读,尝试在百年以来乡土中国现代转型的历史视阈下,以现代性为切入点,对百年以来的“乡下人进城”小说书写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考察,在小说与社会历史背景双向互构的逻辑框架下展开研究,集中探讨中国的后发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在“乡下人进城”这一贯穿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小说创作母题之中的,其独特性何在,进而为中国后发现代性寻求一种新的阐释路径。本文试图对既有的研究模式进行突破和创新,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文本内部的探讨,也把文本生成的历史语境、生产机制等外部因素纳入研究的范畴,在更为开放的语境和视野中探讨城乡迁移问题及其所体现的复杂的现代性。本文在行文中抓住每一阶段“乡下人进城”小说所呈现的总体特征,围绕几个核心文本展开讨论,重点放在进城乡下人因时间穿越和空间迁移所引出的诸种问题上,以此来透视这一阶段“乡下人进城”小说中独特的“现代性”书写。根据社会结构性因素变迁而导致的社会场域变化、文学的发展特点以及此类小说自身的创作情况不同,本文分现代文学阶段、建国后“二十七年”文学阶段、1980年代、1990年代以后和新世纪叙事变奏五个时段来展开论述:第一章是现代文学阶段(1894—1949)的“乡下人进城”小说研究。这一时段是自由“资本”社会,乡土中国的自然经济在西方外来资本的入侵下逐步解体,乡下人进城多为一种“向城求生”的行为。这一时段的“乡下人进城”小说处于自发书写状态,多为“乡村破产”的副产品,尚未形成潮流,因社会历史原因呈现出1930年代创作相对集中的状况,以两类创作为主,一类是1930年代“左翼”文学思潮影响下的政治、经济视域下的创作,茅盾的《子夜》《微波》、王统照的《山雨》、丁玲的《奔》、叶紫的《杨七公公过年》等小说当属此列。这些小说文本多借由城乡政治、经济的破产来揭示外来资本入侵的罪恶,呈现出“半殖民地”国家想象色彩。“左翼”之外,这一时段其它作家诸如老舍、沈从文、王鲁彦等的“乡下人进城”小说多秉持文化批判立场,旨在揭示城市资本对人性的侵蚀,城市在作家的笔下被塑造成人性的“地狱”。上述两类小说可谓殊途同归,共同呈现出审美现代性批判色彩。第二章是建国之后“二十七年”文学(1949—1976)阶段的“乡下人进城”小说研究。这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新政权面临的是一个“国家进城”的问题。这一时期的“乡下人进城”小说在国家话语规约下主要呈现为“干部”进城叙事和“招工”进城叙事两种故事模式,小说中的“城”也呈现出从“消费的城市”到“生产的城市”的变迁,两类叙事共同演绎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双城故事”。“干部”进城叙事着力批判的是“消费的城市”中“糖衣炮弹”对于“进城干部”的腐蚀,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复杂的阐释和批评机制就完整呈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干部进城”的焦虑。“招工”进城叙事则试图用“斯巴达”式的“生产的城市”来消弭“干部”进城叙事中对于“消费的城市”的焦虑。柳青《创业史》中徐改霞的进城就纠结着对“消费的城市”的焦虑,但这种焦虑很快被艾芜的《百炼成钢》、草明的《乘风破浪》等工业题材小说中的“生产的城市”所消弭,实现了“工业的疗救”。这两种进城模式的小说包含着一套符合国家社会转型的完整的叙事逻辑:“个人欲望”服膺于“国家意志”,这套逻辑见证了乡下人由“个体进城”到“国家进城”的历史变迁。此类小说正是以这种方式参与到对建国之初“农村包围城市”“接管城市”“建设城市”的“工业的中国”的总体性构想之中,对城市资本消费的审美现代性焦虑很快被社会现代性所取代,呈现出符合社会历史发展逻辑的现代性追求。第三章是1980年代(1977—1991)的“乡下人进城”小说研究。这一时段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乡下人进城为半自由的状态,体制因素尚未完全消除,“城乡二元体制”规约着此时进城的乡下人,陈奂生式“上城”故事和“高加林”式乡村知识青年进城故事是1980年代两种主要的进城模式。陈奂生式“上城”多为短暂行为,到城市购买日用品和出售农副产品是他们“上城”的原因,这种短暂的城乡迁移也同样让进城的乡下人“遭遇”了城市现代性,面对诸如城乡之间物质层面的巨大差异、城乡意识形态、城乡文化冲突等问题,小说中不无审美现代性批判意味。在“高加林”式乡村知识青年进城故事中,较之铁凝《哦,香雪》中香雪的“在乡望城”和路遥《人生》中高加林、贾平凹《浮躁》中的金狗的“城乡两难”,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进城更具“个体进城”的色彩,这种源自个体现代性觉醒而引发的进城符合1980年代由“改革开放”“城市化”“新启蒙”等时代话语所诠释的时代特征,也同样契合了社会现代性的发展逻辑。第四章是1990年代以来(1992—2007)的“乡下人进城”小说研究。市场经济大潮引发的“乡下人进城”热潮也同样引发了此类小说创作,这一时段的“乡下人进城”小说创作可谓是“众声喧哗”,创作主体和小说的数量都是前所未有的,已成为“表面上亚主流、实际上主流”的书写方式。“苦难叙事”“性别叙事”“乡村荒芜化”是这一时段此类小说持续关注的焦点,这些小说不同程度呈现出“问题小说”的特色,旨在揭露和批判。“苦难叙事”既关注进城乡下人必须面对的物质层面的生存困境,也不乏对他们因城市“他者”身份而引发的精神焦虑的关注。“性别叙事”在这一时段的小说中主要表现为乡村女性身体沉沦和乡村学子城市婚姻两种叙事模式,其中乡村女性的身体沉沦故事最为常见。在“苦难叙事”和““性别叙事”中,作家把现代城市想象成“罪恶之源”,这种城市想象实质上是一种“城市焦虑”,是作家对于现代化进程中诸多负面因素的反思和批判。“乡村荒芜化”的书写则是一种“乡村焦虑”,城市的现代化不仅带走了乡村的劳动力,造成了乡村的“三留守”问题,乡村的传统文化也随之“荒芜”,“即将消失的村庄”已成为作家的共同隐忧。这三类叙事都旨在问题的揭露和批判,为读者呈现出的是现代性狰狞的一面,带有强烈的现实介入意识,揭示了进城乡下人所面临的“进不去的城,回不去的乡”的生存困境,更多呈现出的是一种审美现代性的批判立场。第五章是针对2008年之后“乡下人进城”叙事变奏的探讨。国家层面的“和谐社会构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倡对当下“乡下人进城”小说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一阶段的“乡下人进城”小说既有“城乡融合”的“诗性”建构,也不乏阶层固化的隐忧。城乡融合的努力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城市乡村化的建构努力,乡下人的“进城梦”与城里人的“田园梦”通过“庄稼进城”这一叙事模式来完成,“寓言化”的书写最终实现了城乡融合的“诗性”建构;二是乡下人的城市融入,王安忆《骄傲的皮匠》中的小皮匠以骄傲与自尊赢得了城里人的尊重,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进城。这种“城乡融合”的“诗性”建构虽属“纸上构虚”,但其符合社会现代性的发展逻辑,是当下“城乡融合”的美好“愿景”。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东西的《篡改的命》、范小青的《碎片》触及的则是当下“乡下人进城”过程中“坚硬”的现实,诠释了“阶层固化”这一社会问题。这三篇小说与郝景芳的小说《北京折叠》共同勾勒出的是当下“城市新穷人”的“现在”与“未来”,小说在这一层面的叙事继续延续着此前几个阶段此类小说的审美现代性批判立场。本文在乡土中国现代转型的百年视域中,在小说与社会文化语境双向互构的逻辑框架下,把百年以来的“乡下人进城”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把文学与文化研究相结合,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关注文本生成的多重历史文化语境,既重视对百年“乡下人进城”小说的整体性的、历时性的考察,又注重共时性的研究和具体文本的阐释;既在“史”的视野中对“乡下人进城”小说进行线性梳理,又在“论”的视野中对其进行理论提升与观照;挖掘不同时期进城叙事与中国城乡现代转型的互动关系,借此阐释中国的后发现代性在此类小说中的体现与流变,进而探究百年以来乡下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精神轨迹以及进城之旅艰难的原因。本文的研究为中国的后发现代性探寻了一条新的阐释路径,不失为文学社会学研究范式解决问题的一种新尝试,对于深入解读当代社会文化病症,对于深刻反思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社会、历史、文化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程磊[8](2016)在《在文艺性和新闻性之间—革命语境中的《大众日报》副刊》文中研究指明党报的副刊既是一种文艺现象,也是一种政治现象。这种交叉使它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形态,也注定其将在“文艺性”与“政治性”之间徘徊——党报副刊的“文艺性”具有相对独立性,但终究“潜在地”或“显在地”建基于“政治性”之上。一方面,党报副刊对文艺作品的编辑理念、运作方式、文本效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任务、文艺政策、政治思潮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党报副刊诞生、发展于具体的“文化语境”中,概括、分析其主体内容的演变特征,既能触摸主流文艺思潮的发展脉搏,又能透视主导党报副刊编辑理念的政治性因素,辩证认知特定时期政党发掘副刊“工具性”“喉舌性”功能的实践。本研究集中考察革命语境中(抗日战争时期、军调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山东根据地(解放区)文艺的主要载体《大众日报》副刊。作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1939年月至1945年10月、1949年3月至10月)、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1945年10月至1949年3月)的《大众日报》,其副刊是当时山东区域及周边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知识分子、工农兵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既鲜活地记录了十一年期间山东及周边根据地(解放区)军民的革命实践与生活景象,又折射出此时期党的政治任务、宣传方针与文艺政策的变化。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文本分析法,以1939年1月1日至1949年10月1日的《大众日报》为基本研究对象。依据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与文化环境,合理构建出“革命语境”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大众日报》副刊内容的梳理、风格水平的演变、编辑运作的考察,揭示出“革命语境”中政治权力(政党)、战争形势、革命民众影响文艺作品话语表达的趋向,进而概括出此时期《大众日报》副刊的总体特征——徘徊在“文艺性”和“新闻性”之间。论文包括五个章节,分别从以下层面系统地考察革命语境里的《大众日报》副刊—第一章概述《大众日报》及其副刊在1939年至1949年的生成语境与发展态势。首先阐释构成“革命语境”的三个维度——政治权力(政党)、战争格局(抗日战争与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及革命群众(工农兵)的内涵,同时分别详述各个维度是如何深刻影响《大众日报》及其副刊的成长与演变的:即党报副刊表征中共的舆论宣传与编辑理念、持续书写战争舆论和战争主题、力求贴近群众与文艺大众化。基于副刊整体内容、风格演变的分析,指出《大众日报》副刊发展的三个阶段:“文艺性”副刊时期、“新闻性”副刊时期、“新闻性”与“文艺性”并重时期。第二章主要介绍在整风运动扩展至山东根据地、《大众日报》切实改版之前(1939年1月至1942年5月),副刊的编辑理念、文艺创作情况以及所呈现出的风格特征。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大众日报》秉承“文化人”与“革命者”互补的办报思维,副刊编辑方针兼收并蓄,作品内容广博芜杂,文学叙事与抒情色彩较浓,呈现出副刊是一个多元自由的文艺书写平台:副刊栏目纷呈、文学体裁多样、文艺水平较高、语言书面化色彩浓郁(通过选取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同时,日伪对根据地的反复性大扫荡与报社随时遭遇战斗的可能,使副刊一直关注着战争宣传。而在纸质极度匮乏、战争白热化时期,副刊版面会让位于战争宣传版面。第三章重点论述整风运动切实影响山东根据地、《大众日报》开始改版之后(1942年5月至1946年5月),“新闻性”副刊体制化的生成和政治意识形态规训的效应。此时期的“文艺”在“革命语境”中被赋予了特定内涵——1943年11月17日中共发布《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指出文艺工作以新闻通讯和戏剧工作为中心。本文通过对《大众日报》相关史料与副刊所刊载的典型作品的分析,解读副刊的政治化实践:推动整风运动开展、确立革命话语,副刊的政治宣传功能凸显。而面向工农兵写作、集体创作方式的盛行则凸显出此时期副刊风格的变化——“革命语境”逐渐导致了副刊版面的“通讯至上”:通讯作者群体迅速扩大、通讯写作倾向于体制化并成为副刊版面的主体。第四章探讨自1946年5月10日《大众日报》重新发布副刊征稿简则,副刊专页复刊之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趋势:“人民的文化人”与“人民的革命者”互补的办报理念确立,副刊“新闻性”与“文艺性”并举。此时期《大众日报》一度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匡亚明长时间任社长兼总编辑,报社人才济济,发行区域继续扩大,副刊版面趋于稳定。编委会对于副刊“新闻性”与“文艺性”关系的权衡,是基于前一时期以前者为尊而导致后者弱化的反思。这使副刊的“文艺性”逐步回归:副刊之页成为常设的栏目,文学体裁多元化,文娱资料与戏剧评论丰富;但新闻通讯、工农兵通讯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多元化的文艺作品在内容上指向的仍然是“解放”“土改”等革命主题。第五章概括“革命语境”里《大众日报》副刊的历史定位。首先通过对比整风运动前后《大众日报》副刊与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5月至1944年2月)副刊,揭示出二者编辑理念与演变向度的趋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从“个体化纷呈”到“整体性沉默”再到“一体化精彩”,并在创作群体与文学水平上存在差异。由此得出《大众日报》副刊的历史定位:与《解放日报》副刊一样,既是中共革命文艺运动和舆论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革命战争的书写者、工农兵大众的服务者。其次分析了“革命语境”里革命文艺运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一方面,革命文艺统一了知识阶层、广大民众的认知,使革命突破了“长期局限于知识分子的纸上清谈而无从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另一方面,革命文艺的极端化偏颇,使文艺的“政治工具”属性无限放大,压制了文艺自身的独立性、创作思维的多元化与文艺的自由书写。
张英[9](2016)在《现代东北作家群的当代命运和创作走向 ——后东北作家群寻踪》文中研究表明东北作家群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创作群体之一。他们的创作以东北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鲜明呈现,以及浓重的东北地域文化风情而高标于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到了当代,由于多种原因东北作家群作为一个群体走向了分化和衰微,进入以个体创作为主的"后东北作家群"时期。其实,早在中国现代文学后期的四十年代,东北作家群就开始了分化,共和国以后,这种分化乃至衰微愈加明显,这些东北作家难再成"群"。当代以后,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等人经历了文学命运的变迁和创作道路的发展,他们与当代主流文学话语进行着艰难的融入。一方面,他们从主观上积极靠近当代主流文学,以贴近时代为主的题材选择、以塑造英雄人物为基准的创作方法、以歌颂为主的思想内容、以激越为主的感情基调,追随着主流文学话语。另一方面,主流文学话语对他们的融入并没有给予应有的接纳、接受和积极的回应,这使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文学史地位都不高。同时,他们的创作还有来自文艺政策的促动、冲击与制约以及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这种种复杂的矛盾纠葛中,在动力与压力之间的挣扎中,在追随与坚守之间的取舍中,导致"后东北作家群"对当代主流文学话语的融入效果并不理想。探寻后东北作家群当代创作之路,就会发现他们的创作中存在很多"碎片"式的趋同现象。这种趋同现象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在现实主义、忧患意识、流浪与寻根等创作方法、创作主题的共同选择;另一方面也表现在他们与现代时期的东北作家群相比,在创作上的共性追求与整体风格的弱化乃至褪化。当代以后,后东北作家群群体意识弱化而个体意识突显是一个突出的现象。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作家的当代创作在某些共性的基础上又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的创作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点,我们不能轻视,不能视而不见,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后东北作家群主要作家当代创作中的一些不足与缺憾,这一点,我们也不能回避,不能避而不谈。而且,我们研究现代东北作家群的当代命运和创作走向,寻踪他们的命运轨迹和心路历程,还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其他现代作家的当代命运、晚期创作提供一个典型的个案,具有多方面的借鉴和启示性。因此,笔者将研究的视点放在越过群体命运转折和时代变迁的双重分水岭之后的后东北作家群的创作上。以期分析建国以后,后东北作家群的当代命运、创作思想、创作走向、创作得失、价值估衡等问题。这也正是以往研究的薄弱环节,甚至是空白地带。
黄月芳[10](2015)在《《鹤唳集》点注》文中提出郑献甫是清代广西文坛大家,着述甚多。本论文以郑氏诗集《鹤唳集》为研究对象,将该集诗作全部予以标点注释,并在《前言》中作初步研究。“鹤唳”一词,取自“风声鹤唳”典故,形容战乱、惊慌与动荡。《鹤唳集》作品创作于清咸丰五年(1855)至咸丰十年(1860)间,这一时期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平天国席卷中国的年代,郑献甫在《鹤唳集》中用诗歌记载了着这一路的风云。这些诗篇不仅记载了作者在战乱中几次逃难、反复奔波于两广各地、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而且如实地描写了百姓的苦难生活以及社会的凋敝状况,包括太平天国革命、两广会党起义、侵华西方强盗的横行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反映。同时,作者数年经历所见所闻的各地民风民情、山川景物、古迹名胜,在他的诗中也有不少留影。另一方面,《鹤唳集》的不少作品还宣扬了作者的文学主张,例如,郑献甫主张文法自然绝去修饰,诗文要写真意述真情,要学会变通学古以变古,禁忌沿袭守旧,于创新中保持文章的活力,等等。《鹤唳集》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它还是全面研究郑献甫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材料。
二、木兰·母鸡·春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兰·母鸡·春蚕(论文提纲范文)
(3)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校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谢振定及《知耻斋诗文集》简介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第1章 家世与生平 |
1.1 家学传承 |
1.1.1 家风的影响 |
1.1.2 父兄的教导 |
1.1.3 后人的情况 |
1.2 谢振定的生平 |
1.2.1 求仕交游(1796年以前) |
1.2.2 罢官出游(1796—1799) |
1.2.3 心隐身宦(1800—1809) |
第2章 《知耻斋诗文集》版本与源流 |
2.1 《知耻斋诗文集》版本叙录 |
2.1.1 嘉庆二十五年刻本 |
2.1.2 道光十四年刊本 |
2.1.3 道光十八年刊本 |
2.1.4 道光二十六年刊本 |
2.1.5 光绪十六年刊本 |
2.2 《知耻斋诗文集》版本源流考 |
第3章 谢振定交游考 |
3.1 以法式善为中心的文学集会及其影响 |
3.1.1 与法式善的交游及其影响 |
3.1.2 与赵怀玉、张问陶等人的文学交游及影响 |
3.2 以王文治为中心的文学集会及其影响 |
3.2.1 与王文治的交游及影响 |
3.2.2 与袁枚等江南文人学者交游及影响 |
3.3 师友唱和与诗僧唱和 |
3.3.1 师友唱和 |
3.3.2 诗僧唱和 |
第4章 谢振定文章的创作思想及其内容与艺术特色 |
4.1 古文创作思想 |
4.1.1 情达而道至 |
4.1.2 行气、佐才与纬识 |
4.1.3 不屑徇俗 |
4.2 谢振定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 |
4.2.1 实用为本,述说性情 |
4.2.2 真挚动人,行文浑浩 |
4.2.3 层层递进,深厚详实 |
第5章 谢振定诗歌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
5.1 诗歌内容 |
5.1.1 文人交游的清逸飞绪 |
5.1.2 行旅远游的旷达幽思 |
5.1.3 即事就诗的真情流露 |
5.2 谢振定诗歌艺术特色 |
5.2.1 笃好于古,喜用古体 |
5.2.2 善于铺陈,叙次娓娓 |
5.2.3 真气郁勃,放笔雄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编年 |
附录 B 谢振定及《知耻斋诗文集》参考资料汇总 |
附录 C 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校注详例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本体研究成果概述 |
1.2.2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成果概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两点说明 |
第二章 比较句的界定及构成成分 |
2.1 比较句的界定 |
2.1.1 相关概念说明 |
2.1.2 比较句的定义 |
2.1.3 比较句式的确定 |
2.2 比较句的构成成分 |
2.2.1 构成成分的确定 |
2.2.2 比较对象 |
2.2.3 比较标记 |
2.2.4 比较点 |
2.2.5 比较结果 |
第三章 比较句的分类与使用情况 |
3.1 已有研究概述 |
3.2 意义角度的分类 |
3.2.1 传统角度分类 |
3.2.2 虚实角度分类 |
3.3 形式意义相结合角度的分类 |
3.4 使用情况和基本用法 |
3.4.1 比较句式的使用情况 |
3.4.2 比较句式的基本用法 |
第四章 比较句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 |
4.1 比较句的肯定句式和否定句式 |
4.2 平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3 差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4 极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5 递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6 相关问题研究 |
4.6.1 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分析 |
4.6.2 否定形式的有标和无标问题 |
第五章 个案一:“像……一样”比较句式 |
5.1 已有研究概述 |
5.2 范围界定 |
5.2.1 句子本身不表比较义 |
5.2.2 句子用法存在争议 |
5.3 “像……一样”句式考察 |
5.3.1 “X像Y一样”句式 |
5.3.2 “像Y一样X”句式 |
5.3.3 “X像Y一样”句式和“像Y一样X”句式的关系 |
第六章 个案二:“不比”句 |
6.1 已有研究概述 |
6.2 “不比”句的表义情况 |
6.2.1 “不比”用法类型 |
6.2.2 “不比”以动词形式出现的表义情况 |
6.2.3 “不比”以短语形式出现的表义情况 |
6.3 表不同义的“不比”句 |
第七章 个案三:“一X比一X……”比较句式 |
7.1 已有研究概述 |
7.2 “一X比一X”句式表递比义和表周遍义的区分 |
7.3 “一X比一X”句式特征 |
7.4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比较 |
7.4.1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共同点 |
7.4.2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不同点 |
第八章 比较句的二语习得及教学建议 |
8.1 比较句二语习得情况考察 |
8.1.1 教材分析 |
8.1.2 教师访谈 |
8.1.3 学生习得情况 |
8.2 比较句式的选取和分级 |
8.2.1 比较句式的选取 |
8.2.2 比较句式的分级 |
8.3 比较句教学建议 |
8.3.1 教材要提升科学性和趣味性 |
8.3.2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
8.3.3 学习者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
第九章 结语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宣和画谱》绘画着录及递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上编《宣和画谱》绘画着录研究 |
第一章 北宋宫廷绘事机构与藏画风气 |
第一节 翰林图画院的设立 |
一、翰林图画院的历史沿革 |
二、翰林图画院的主要职责 |
三、翰林图画院与画学 |
第二节 宋代“崇文”政策下的宫廷收藏风尚 |
一、北宋宫廷藏画机构 |
二、宫廷书画雅集:帝治观赏和宫廷曝书会 |
三、内臣参与 |
四、《宣和画谱》——北宋宫廷收藏的产物 |
第三节 北宋私人书画鉴藏群体 |
一、相国寺——汴京地区主要的书画市场 |
二、官僚、文人的书画收藏 |
三、民间收藏 |
第二章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分类 |
第一节 绘画分类的渊源 |
第二节 传统绘画着录文献的分类方法 |
一、以品分类 |
二、以人分类 |
三、以绘画题材分类 |
第三节 《宣和画谱》的绘画分类 |
第四节 《宣和画谱》绘画分类的不足 |
第三章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命名 |
第一节 前代绘画文献绘画名称与《宣和画谱》绘画的命名 |
一、《历代名画记》中的绘画命名 |
二、《益州名画录》中的绘画命名 |
三、《贞观公私画史》中的绘画命名 |
第二节 宋徽宗题名——《宣和画谱》绘画命名的直接来源 |
第三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命名原则 |
第四节 《宣和画谱》绘画命名的影响 |
一、使后世绘画类书籍的绘画名称有本可依 |
二、宋高宗及金章宗直接沿用宋徽宗题款 |
三、为后世绘画的收藏及真伪鉴定提供了依据 |
第四章 《宣和画谱》的绘画着录方式 |
第一节 传统目录学与《宣和画谱》 |
第二节 《宣和画谱》的绘画着录方式 |
一、绘画目录的特点 |
二、《宣和画谱》着录方式 |
三、《宣和画谱》着录方式的评价 |
第三节 对后世绘画着录编撰的影响 |
一、张丑《南阳名画表》 |
二、张泰阶《宝绘录》 |
三、《秘殿珠林》与《石渠宝笈》 |
第五章 从《宣和画谱》看北宋宫廷画作收藏原则 |
第一节 宋前名家画作倍受珍视 |
一、景仰画家 |
二、摹本入谱 |
三、徽宗摹古 |
第二节 有宋以来名家画作初受重视 |
一、五代入宋之画家 |
二、宗室、宗妇、驸马等皇室贵族画家 |
三、文臣、武臣、内臣等臣僚画家 |
四、无官职的民间画家 |
第三节 翰林图画院画家与《宣和画谱》 |
一、翰林图画院画家的地位 |
二、先朝画院画家入谱的条件 |
三、当朝画院画家无缘入谱 |
下编《宣和画谱》着录绘画递藏研究 |
第六章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来源 |
第一节 历代皇宫旧藏 |
第二节 南唐西蜀绘画作品的增入 |
一、南唐绘画进入北宋宫廷 |
二、西蜀绘画进入北宋宫廷 |
第三节 进献、购藏与赏赐——北宋宫廷绘画的流转形式 |
一、进献 |
二、购藏 |
三、赏赐 |
第四节 翰林图画院画家的作品 |
一、北宋初期入谱的翰林图画院画家作品 |
二、北宋中后期入谱的翰林图画院画家 |
第七章 靖康之难后《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散佚 |
第一节 靖康之难对收藏的影响 |
第二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金代的流传 |
第三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进入南宋宫廷收藏 |
一、宋高宗引领下的南宋宫廷收藏 |
二、《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南宋宫廷的流传 |
三、金国流传的《宣和画谱》着录绘画进入南宋宫廷 |
第四节 南宋私家收藏中的《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一、赵令畤的收藏 |
二、赵与懃的收藏 |
三、文人过眼及宋元笔记中的绘画流传 |
四、贾似道的收藏 |
第八章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流传 |
第一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元代的流传 |
一、《宣和画谱》着录绘画进入元代宫庭收藏 |
二、元代私人收藏中的《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第二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明代的流传 |
一、明内府藏《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二、明代私人收藏之《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第三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清代的流传 |
一、清初收藏家所藏《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二、清初书画着录中《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三、清代私家收藏进入宫廷收藏 |
四、《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晚清的流传 |
第九章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存世与辨伪 |
第一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存世情况 |
一、国内藏《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二、海外藏《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第二节 存世《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辨伪 |
一、确定真迹 |
二、伪作及后世摹本 |
三、存疑或待定 |
四、真伪相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论绘画中母性形象的变迁 ——以新中国主题性绘画中母性形象变迁论政治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相关学术研究状况 |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部分:中外绘画中的母性形象 |
一.母性释义与母性观的流变 |
(一)、女性与母性概念辨析 |
(二)、母性观与母性形象嬗变 |
1、古代母性观及母性形象 |
2、近现代母性观及母性形象 |
3、当代母性观及母性形象 |
二、中外绘画中的母性形象比较 |
(一)、中外母性观念的异同 |
(二)、中外绘画中的母性形象 |
第二部分:主题性绘画与母性形象的建构 |
一、主题性绘画的含义及意义 |
(一)、主题性绘画的概念与功能解析 |
(二)、主题性绘画的产生及价值判断 |
1、主题性绘画产生及演变 |
2、主题性绘画的客观认知 |
二、早期主题性绘画中的母性形象 |
(一)、社会变革与母性形象的改观 |
1、社会革命中与母性观的演进 |
2、艺术思想与母性形象塑造 |
(二)、绘画作品中的母性形象分析 |
1、苦难岁月中的母性形象 |
2、《母教》与强国保种思想 |
第三部分: 新中国主题性绘画中的母性形象 |
一、十七年主题性绘画中的母性形象 |
(一)、政治文化背景与母性形象建构 |
1、文艺政策与妇女解放对母性形象的影响 |
2、苏联主题性绘画影响下的母性形象创作 |
(二)、美术作品中的母性形象分析 |
1、英雄母亲与时代楷模 |
(1)、《家》与战争环境中的崇高母性 |
(2)、《和平签名》与非战争环境中的温情母性 |
二、改革开放后主题性绘画中的母性形象 |
(一)艺术思潮与平民化,多元化的母性形象 |
1、改革开放与主题性绘画风貌转折 |
2、女英雄的消解与平凡母亲的回归 |
(二)、不同身份主体的母性呈现 |
1、革命岁月中的母性图式 |
(1)、红军女战士的母性之爱 |
(2)、巾帼烈士的母性之爱 |
(3)、沂蒙红嫂的母性之爱 |
2、超越血缘的母性大爱 |
三、当代主题性绘画中的母性形象 |
(一)、官方主题性绘画创作中的母性形象 |
1、当代主题性油画中母性形象变化的原因 |
(1)主题性绘画创作手段与视角的转变 |
(2)女性美术对主题性绘画中母性形象的推进 |
2、大型历史题材创作工程绘画中的母性形象 |
(二)、非官方主题性绘画中的母性形象 |
1、李自健主题性绘画的母性之爱探源 |
(1)、人性与爱的绘画主题 |
(2)、母性形象创作模式发端 |
2、重大主题中的母性与人性 |
(1)悲情历史中的生命守护 |
(2)自然灾害中的生命期待 |
(3)个人主题性创作的母性塑造优势 |
第四部分、母性形象塑造对主题性绘画的启示 |
一、主题性绘画中母性形象创作的意义 |
二、主题性绘画中母性形象塑造的问题 |
第五部分、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百年“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对象与范围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与逻辑框架 |
第一章 向城求生:现代阶段的“进城”叙事 |
第一节 “半殖民地”国家想象:政治、经济视域下的“进城”书写 |
一、城乡的溃败:“资本”的渗透与占据 |
二、向城求生:城市“黄金梦”的追逐 |
三、“子夜”式进城:“都市逻辑”下乡村的溃败 |
四、“进城”背后:政治权力运作机制的彰显 |
第二节 人性的“地狱”:文化批判视域下的“进城”书写 |
一、女性启蒙的失败:阿毛的都市“白日梦” |
二、祥子的堕落:“市民化”努力的虚妄 |
三、城市陷落:“李妈”们进城之后 |
结语 |
第二章 “双城”故事:“二十七年”文学中的“进城”叙事 |
第一节 “干部”进城叙事:由《我们夫妇之间》说起 |
一、故事层面:小说之于现实 |
二、现实层面:现实之于小说 |
三、婚变叙事:“小资”干部堕落记 |
四、“沉沦”叙事:陷落于“干部思想改造所” |
第二节 “招工”进城叙事:从“消费的城市”到“生产的城市” |
一、工业的“疗救”:从“消费的城市”到“生产的城市” |
二、如何选择:“物质享受”抑或“工业建设”? |
三、“情爱”叙事:城乡纠葛背后 |
四、“进城”的阻滞:“城乡二元体制”的建构 |
结语 |
第三章 文明的召唤:1980年代的“进城”叙事 |
第一节 陈奂生式“上城”故事:1980年代初期的“进城”叙事 |
一、如何“进城”:一个“轻快”又“沉重”的话题 |
二、“上城”之后:遭遇“现代性” |
三、城乡之间:差异叙事 |
第二节 当“青春”遭遇“远方”:1980年代乡村知识青年“进城”三部曲 |
一、在乡望“城”:“五彩缤纷的一分钟” |
二、城乡两难:“城乡交叉地带”的故事 |
三、城乡关系:“这些人”与“那些人” |
四、远行梦:“现代性个体”觉醒 |
结语 |
第四章 城乡两难:1990年代以来的“进城”叙事 |
第一节 苦难叙事: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想象 |
一、生存苦难:城市就业困境 |
二、以“公正”之名:城市“伤害” |
三、城市“创业梦”:“他者”之难 |
第二节 性别叙事: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想象 |
一、女性叙事:被消费的“身体” |
二、“凤凰男”与“孔雀女”:另一类“性别想象” |
第三节 乡村荒芜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想象 |
一、“空虚”的家:留守妇女问题 |
二、忧伤的花季:留守儿童问题 |
三、孤独中的守望:留守老人问题 |
四、即将消失的村庄:留守村庄问题 |
结语 |
第五章 “融合”与“固化”:新世纪“进城”叙事变奏 |
第一节 “诗性”建构:另一种城乡叙事 |
一、“庄稼”进城:城市乡村化的想象性建构 |
二、在现实中坚持虚构:另一种向度叙述城乡 |
第二节 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阶层固化的隐忧 |
一、高考进城:知识能否改变命运? |
二、“穿越”进城:“篡改”能否改变命运? |
三、缘何进城:反抗绝望 |
四、城市生活:“新穷人”的“贫困” |
结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研究文本 |
附录二: 小说文本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在文艺性和新闻性之间—革命语境中的《大众日报》副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为什么要结合语境研究政党报纸及其副刊 |
第二节 研究范围:时间与对象 |
第三节 “革命语境”研究框架的三个维度 |
第四节 革命语境中《大众日报》副刊的总体特征 |
第五节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概述:革命语境中的《大众日报》及其副刊 |
第一节 政治权力:副刊表征中共的舆论宣传与办报实践 |
一、报纸创办者为中国共产党人 |
二、全面反映党中央及分局的政策 |
三、办报实践:艰苦奋斗与精益求精 |
第二节 战争局势:党报副刊的战争舆论和战争主题 |
一、山东区域的战争舆论生态 |
二、以战争为主题的内容书写 |
第三节 革命民众:党报副刊贴近群众与文艺大众化 |
一、采编工作深入群众 |
二、文艺大众化 |
第四节 《大众日报》副刊的三个阶段:基于内容演变的分析 |
一、“文艺性”副刊时期(1939年1月至1942年5月) |
二、“新闻性”副刊时期(1942年5月至1946年5月) |
三、“新闻性”与“文艺性”并重时期(1946年5月至1949年10月) |
第二章 “文艺性”副刊时期:文艺的多元自由书写 |
第一节 兼收并蓄的编辑方针 |
一、副刊编辑、记者、作者群体的考察 |
二、征稿的“社会化”与题材多元化 |
第二节 文艺的多元书写 |
一、副刊栏目纷呈 |
二、文艺作品体裁丰富 |
三、文艺水平:文学叙事与抒情色彩较浓 |
四、语言书面化色彩较浓 |
第三节 副刊与战争宣传 |
一、副刊征稿、用稿的“战争”取向 |
二、战争纪念专刊、专版 |
第三章 “新闻性”副刊时期 |
第一节 政治化的实践:整风运动与《大众日报》副刊 |
一、整风运动前《大众日报》副刊里的“通讯” |
二、整风运动与报纸改版 |
三、革命话语的确立:副刊政治宣传功能凸显 |
第二节 文艺写作的“一体化” |
一、文艺新方向:面向工农兵写作 |
二、创作方式:集体写作方式的盛行 |
第三节 “新闻通讯至上”的趋势 |
一、新闻通讯作者群的扩大 |
二、新闻通讯的体制化 |
第四章 “新闻性”与“文艺性”并重时期 |
第一节 副刊“文艺性”的回归 |
一、前一时期副刊“文艺性”的弱化 |
二、编辑方针与副刊之页 |
三、文艺体裁多样化 |
第二节 “文艺性”和“新闻性”并举的趋势 |
一、新闻通讯工作的指导制度 |
二、革命战争:副刊书写的主题 |
第五章 “革命语境”中《大众日报》副刊的历史定位 |
第一节 整风前后的延安《解放日报》副刊 |
一、演变向度与《大众日报》副刊趋同 |
二、文学水平与创作群体的差异 |
第二节 《大众日报》副刊的历史定位 |
一、山东根据地(解放区)革命文艺的宣传工具 |
二、革命战争的记录者 |
三、山东根据地(解放区)民众的服务者 |
第三节 “革命语境”里革命文艺运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
一、合理性: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属性 |
二、局限性:极端化、一元化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现代东北作家群的当代命运和创作走向 ——后东北作家群寻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概念界定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五、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一章 从东北作家群到后东北作家群 |
一、东北作家群现代时期形成与发展梳理 |
二、后东北作家群当代命运与道路分化 |
三、后东北作家群难再成"群"的原因 |
第二章 后东北作家群与当代主流文学话语 |
一、后东北作家群对当代主流文学的融入 |
二、主流文学话语对后东北作家群的规约与影响 |
三、后东北作家群融入主流文学话语中的纠葛 |
第三章 继承与弱化:后东北作家群与现代传统 |
一、继承:后东北作家群创作的趋同隐现 |
二、弱化:后东北作家群创作的无奈显现 |
第四章 后东北作家群创作的个性表现 |
一、悲剧的体验者与抗争者—萧军 |
二、艺术的追求者与独立者—端木蕻良 |
三、青春的表现者与温暖的呼唤者—舒群 |
四、赤诚的追随者与表达者—骆宾基 |
第五章 后东北作家群创作的价值与缺憾 |
一、后东北作家群创作的价值 |
二、后东北作家群创作的缺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鹤唳集》点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郑献甫生平交游与着述 |
第一节 郑献甫的生平 |
第二节 郑献甫的交游 |
第三节 郑献甫的着述 |
第二章 《鹤唳集》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战乱社会的缩影 |
第二节 个人颠沛流离生活简史 |
第三节 山水景物与民风土俗的记载 |
第三章 《鹤唳集》的价值 |
第一节 翔实的史料价值 |
第二节 作者文学主张的展示 |
一、诗当有格,缘情言志 |
二、学古以变古,文章忌死句 |
三、诗抒心灵,意主性情 |
结语 |
《鹤唳集》点注 |
鹤唳集一(乙卯至丙辰) |
罪言六首 |
姚吉甫刺史自贵阳惠书时奉讳云南返葬山西 |
乙卯春初遣兴(四首) |
春雨不出门偶作 |
夜气 |
郊行(二首) |
乙卯马日至州城 |
春夕不寐偶成(二首) |
春日乡里纷然人情皇惑戏占 |
薄暖(三首) |
人日偶成 |
入郭 |
即景 |
闲遣四首时五十五初度矣 |
小窗听雨排闷偶成(二首) |
春望 |
绝句二首 |
春分 |
夜雨 |
社日看耕(二首) |
春晓 |
春日漫兴(四首) |
石氏兄弟脱贼歌 |
避贼闲遣 |
盗去归家(二首) |
避盗历数村戏作 |
连日行路偶占(二首) |
哭榕儿(二首) |
清明上冡 |
书感 |
闻布谷 |
闲居遣兴 |
村人共辟岩居藏身时值褉日相与探胜(二首) |
感怀四首 |
病疟戏作 |
送春三首 |
故乡以人代牛耕感赋 |
盗警(二首) |
太息 |
郊原即目(二首) |
赴桂林取道雒容途中作(四首) |
舟入理定峡偶作(三首) |
江行题野人村居 |
长夏苦热即事偶作(二首) |
闲遣(二首) |
新秋书怀(二首) |
秋思在秀峰书院作八首 |
乙卯八月十七日闻浔州府失守感赋(四首) |
乙卯冬初讲院独坐偶成(六首) |
十月初六夜大雨似四月蒸溽偶占一律志之 |
放歌(四首) |
消息(四首) |
寓居无事苦雨有怀率成二首 |
望乡 |
寒雨排闷(二首) |
写意(四首) |
夜凉被酒偶作(二首) |
送朱伯韩同年观察入都(二首) |
桂林补兴 |
秋柳(四首) |
书《随清娱墓志》后 |
题《灵泉观日图》 |
定粤寺中大镬歌 |
《醉钟馗图》 |
寄白河令李秋航代柬 |
书《咏芳集》后有序 |
题便面沈畹兰小照为方伯胡恕堂同年作(六首) |
书扇送刘莪圃返里时以旧任累将赴晋 |
题姚理堂学博小照即以志别 |
五古一首 |
夜寒不寐枕上偶成(二首) |
丙辰春感 |
夜雨 |
人日得方伯胡恕堂同年书 |
春望 |
上元口号 |
写意(二首) |
有感偶书(四首) |
即景 |
春意 |
正月二十三日大寒不能入城旋且归里 |
早发途中即景 |
郊行马上得句 |
春游入郭(二首) |
春兴漫成四首 |
二月二日 |
闲居 |
晓起 |
黄昏 |
忆昔 |
鹤唳集二(丙辰至丁巳) |
丙辰三月十九日江行至永福,被盗劫舟并舟将去 |
题莫梧庄《冬岭观梅图》 |
题劳介子《蕉鹿图》帐额 |
白莲四首为胡恕堂方伯赋 |
丙辰夏苦雨三四旬未止排闷偶成(四首) |
题田珥云慈帷遗卷(二首) |
论诗十六绝句(十六首) |
酬周小农明府见赠二律(二首) |
城东晚眺.占 |
寿廖萃堂九秩(四首) |
用韵答罗芸阁学博 |
夜坐 |
十月二十五日撷芳园赏菊呈胡恕堂方伯(二首) |
冬至将谋返里述意四首示李秋航(四首) |
岁暮杂感示李秋航(八首) |
腊日偶吟(四首) |
岁除无事偶成(八首) |
独秀山下读书岩访颜光禄遗址 |
除夕醉吟 |
守岁讲院作 |
丁巳元旦 |
人日得句寄秋航 |
命桂儿上学作此示意(二首) |
春游闲遣(四首) |
春雨 |
春夜 |
辑书案.占八首 |
题方伯胡恕堂同年《三生图》 |
丁巳正月二十日自桂林赴宜州道出永宁杂述(六首) |
宿山店 |
舆中得句(四首) |
道上偶占 |
野店初见桃花 |
至永宁游百寿岩题壁(四首) |
寓城中门人陈竹溪书室谈柳州告警恐宜州道梗怅然作退归之计 |
归途写意 |
野店即景 |
惊闻柳州失守,时二月之二十八日也(四首) |
三月二日出桂林途次作(二首) |
三月初九日命家丁回里,而自与家.居平乐 |
过阳朔吊曹邺故宅 |
清明日忆家(二首) |
平乐城中金砂庵后有金砂井或以为李义山诗所云“绳烂金砂井”即此地也书一绝 |
平乐感兴 |
赠荔浦令王悔余明府(二首) |
三月二十四日与李秋航同至封川作寓公(二首) |
封川令张棨堂出其尊人东崖先生《探春图》属题 |
又题《听涛图》(三首) |
又题《望岳图》(二首) |
题田生珥云为周郎释香作独秀峰图 |
夏五寓封川午日偶书(二首) |
封州杂咏(四首) |
送李秋航回帆梧州(二首) |
余欲奔黄州而秋航欲回衡州书来言别作此送之(二首) |
封州闻警移居僻乡(二首) |
小舆行荒山中得句(二首) |
闰夏由封川赴广州得四绝 |
鹄奔亭夜泊 |
峡山寺 |
羊城闲居感怀八首 |
仁化令吴慎甫同年闻予东下,以舟西迎,不知已到羊城两阅月矣,欣然命驾至韶阳,道上偶占(三首) |
江路近海风色颇凉偶得句(二首) |
水角至山峡书所见 |
亭午小泊鱼步 |
过清远时连州有警 |
清远峡 |
出峡 |
由韶阳舍舟而舆至仁化 |
仁化杂咏(四首) |
秋七月游丹霞山题壁 |
丹霞禅林吊澹归和尚即明末金道隐先生也(二首) |
夜宿丹霞山中客堂(四首) |
归途游锦石岩复作长句 |
赠吴慎甫同年(六首) |
丁巳八月在羊城闻梧州于十一日失守感赋(四首) |
侨居羊城,稀得乡报,闻彭星舫观察摄方伯篆即乞病,赋此寄怀,即以代柬 |
闻李秋航陷贼中许久不得消息 |
美人风筝四首 |
范蠡 |
王猛 |
鹤唳集三(丁巳至戊午) |
羊城小住,蕃舶大集,拟即携家去之 |
丁巳十月十四日夷人入城,十六日携家出城纪事一首 |
感事四首 |
到羊城时不谒一客,别羊城亦不诣一客,有问者,以此答之 |
晓过清远县 |
浈江舟次杂感(四首) |
过英德吊东坡 |
浈江旅夜偶成 |
舟次即景(二首) |
至韶州感赋(二首) |
历记游踪慨然有作(四首) |
小住韶阳戏书(三首) |
登九成台作 |
小饮后醉书(四首) |
偶书韶州寓壁(二首) |
书寄翁源令李少白书后(三首) |
避寇以来新知旧识相累不少,人眼自青,我头奈白,所报直不必言,书此志感,且以志惭(二首) |
罪言一首 |
自韶州赴仁化作(三首) |
至仁化,同年吴慎甫大令处之署中,留之度岁(二首) |
仁化署中守岁戏作 |
旅怀(四首) |
戊午元旦仁化署中作(四首) |
仁化署中闲居(二首) |
三月就顺德之聘,重泛珠江至羊城有作(二首) |
三月十六日赴顺德途次作(二首) |
顺德小住借观旧志(二首) |
戏作《幻幻书生歌》寄李秋航 |
闻李秋航将披发入山自称李空如作此寄之并送之(八首) |
将别顺德偶占 |
望海歌 |
重住羊城数日偶书(四首) |
羊城怀古五首 |
客感偶成(四首) |
戏书一首 |
杂书所触(三首) |
自珠江返棹入浈江回望羊城有作(二首) |
重过英州感赋 |
寨将夫人庙吊银城虞氏女 |
枕上 |
江干晓望(三首) |
随清娱 |
王朝云 |
浈江夜泊(二首) |
舟吹夜坐(二首) |
江行即景(二首) |
舟夜即景 |
英州江中闻盗 |
客中杂忆两年来流寓(八首) |
尝阅《象州图》,经欲修吾州志书而未及为也,闲中杂忆,书数诗以志归思(六首) |
书程酉山太守所遗李斯残碑 |
闻西江告捷,西路渐通,书此以志归思 |
哭老友李秋航时客死封川县(六首) |
赠仁化令黄小山司马时五十初度 |
秋凉思理归棹感赋寄吴慎甫同年,时需次羊城(六首) |
中秋感(二首) |
晚眺偶成(二首) |
戊午九月三日重游丹霞山六首 |
续游丹霞山之日,本系大令黄小山所约,中途参差不值,乃以少宰钱小泉为主,凡经再宿,率成二律奉小泉(二首) |
奉答黎棠村学博 |
思归吟(二首) |
书怀十首 |
重九日黄小山大令招复游丹霞山(四首) |
将返里,小泉钱少宰以诗赠行,作此答之(二首) |
别黄小山大令 |
赠曲江张梦仙大令(二首) |
重经羊城感赋(六首) |
转棹顺德途次作 |
王悔余大令闻殉难贺州(二首) |
贺州破闻龙子构同年殉难(四首) |
贺州破不得黎信臣消息(二首) |
珠江夜泊(二首) |
流寓凤山讲舍(三首) |
自顺德复赴东莞,应大令五响亭之招,时已嘉平之六日矣(二首) |
晓发(二首) |
舟中晓望 |
火轮船行 |
闲吟(二首) |
东莞小寓(二首) |
东莞闲眺(二首) |
东莞移居(三首) |
残腊感怀 |
东莞度岁(二首) |
鹤唳集四(已未至庚申) |
已未春三月漫兴 |
长夏偶书 |
书汪芙生《桃花潭馆诗钞》后 |
书沈伯眉诗集 |
题舒锦亭《古眉峡杀贼图》 |
同人招游金绳寺在东莞县北 |
署中小斋独坐 |
自怜四首 |
诗旨四言四首为汪芙生书素笺 |
漫兴仿少陵(四首) |
杂述(八首) |
开门七事,俗问一语耳。舒立人集中有此诗七首,戏仿之(七首) |
得家信 |
漫兴又四首 |
六言小诗(六首) |
书舒立人《瓶水斋诗集》(二首) |
感旧诗 |
陕西白河令李秋航梧州出围,卒于封川 |
湖南龙阳令龙子构贺县既破为贼所戕 |
甲辰孝廉忻城土司籍莫梧庄为乡人所戕 |
丙辰孝廉贺县学教谕黎信臣举家被戕 |
秋意(三首) |
题陈孝廉朗山《梅窝诗卷》后(二首) |
题子璞(秀琨)所贻《秋山图》小幅(二首) |
哭莞儿 |
题汪芙生《秋城夜角图》 |
题东坡先生画像 |
九日饮冒氏宅即东莞张氏园(二首) |
书《剑南诗钞》后(四首) |
醉后吟 |
重至羊城卜居(二首) |
杂忆即景(四首) |
暇日阅诸家诗戏作 |
杂述(四首) |
赠张伯眉大令即书其诗文小集后 |
书徐文长《青藤馆诗集》后(二首) |
书吴次尾《楼山堂集》后(二首) |
秋宵不寐秋声四起其各系于物有足感者分赋之(四首) |
长宵不寐偶书 |
东莞资福寺东坡《罗汉讃》残碑 |
校书偶述(二首) |
闻落叶 |
补窗戏作二首 |
已未小除日作(四首) |
张德甫廉访除夕见饷食物,别有盆兰,绿叶紫茎,非常品也,拜而受之,赋以志谢(二首) |
庚申元旦试笔(二首) |
早春漫兴六首 |
庚申马日得家书三首 |
早春漫兴又六首 |
读史偶书(三首) |
闻沈伯眉学博于元日作古(四首) |
东官袁督师祠下作 |
二月三日陈孝廉朗山招同人集浮邱山寺,余以疾不赴 |
题倪云臞《珠海夜游图》(四首) |
伍紫垣方伯五十寿诗(二首) |
羊城寓许氏借宅偶书(二首) |
陈孝 廉兰甫、俞观察麟士招游海幢寺 , 时送张南山诗刻藏于此 |
俞麟土观察招游潘园海山仙馆,在坐者许小琴别驾、许晋笙郎中暨星台太守、筠葊侍讲共六人 |
绿阴四首 |
送许星台入都时以郡太守赴铨(二首) |
临水人家见牡丹盛开 |
春夜闻残雨 |
病愈后连日出游书所见 |
报谢归戏作 |
春阴出游近郭 |
观海放歌 |
消息(三首) |
六十自寿(四首) |
庚申清明 |
羊城气候颇异,流寓书感(二首) |
小有感冒重召医者慨然有作 |
许星台太守筠葊侍讲昆季偕其兄晋生郎中暨其家小琴别驾宴集邓氏杏林庄(三首) |
杜门无事仰屋有得(三首) |
绝句(二首) |
杂诗(六首) |
春游偶书 |
杂作绝句(二首) |
书洪稚存《更生斋续集》(二首) |
倪云臞少尹于闰三月三日招同人集广州光孝寺 |
谒虞仲翔祠 |
许星台太守招同人携録事小集离明观 |
题曾宾谷长寿寺后池修禊图,成果和尚藏 |
题俞麟士观察《凌云课诗图》(二首) |
题宣和画石《玉玲珑》残卷 |
题许小琴别驾所藏听松庐卷子汤都督雨生为张郡丞南山作也 |
题《南唐古梅图》为许小琴别驾作 |
题《沙湾古松图》亦为小琴别驾作 |
首夏四日杏林庄主人招饮于杏林庄赋此疥其壁(四首) |
即事小诗为汪芙生书扇(四首) |
南海令朱柳溪明府六十寿诗 |
驿柳(四首) |
悼从侄子方大令卒于乳源署中(二首) |
许公子晋笙比部郎为余作《旧雨图》书其上(三首) |
庚申七夕前一日,许晋笙、崔松生招集袖海楼,是夕荡舟海珠寺畔纵观乞巧,作此纪事,盖岭南俗以六日为七夕,莫知所始也 |
杂忆诗八首,作于桂林,时为乙卯,其稿失去久矣,犹忆数联,补缀引申,或入近况,不忍割弃,故为附存 |
咏怀(八首) |
秋感(二首) |
羊城移寓,去旧寓数武,客见其题门帖辄识之 |
暮雨(二首) |
门人王筱泉蕴璘为余续刊诗集,既竣事后阅一过,赧然有作(四首) |
七月廿四日游白雪山出小北门书所见 |
门人蕴璘置酒招余,偕许小琴别驾李石泉大使王庚白公子游白云山,XV饮昇仙崕,历白云寺,归至能仁寺小憩 |
题许小琴通守《鸥湖泛舟图》 |
又题《镜湖雅集图》(四首) |
题画蟹 |
今我 |
读史有感(四首) |
刘笑山五十初度(四首) |
喜族人并乡人至四首 |
题《曹贞女传》 |
题《江楼秋唱图诗》后为晋笙比部作(四首) |
潦倒八首 |
杂述(四首) |
寒夜独坐(二首) |
新寒杂书所感(四首) |
白香山有黑龙饮水赋,陆放翁有白龙挂空诗,客有谈此事者,忆吾乡乙卯六月十四日亦有此异,因补此诗 |
蹉跎(二首) |
名场(二首) |
庚申廿五日新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木兰·母鸡·春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当代艺术传播中的媒介转化研究[D]. 陈忆澄. 东南大学, 2020
- [2]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D]. 李文静. 湖北大学, 2020
- [3]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校理与研究[D]. 吴小倩. 湘潭大学, 2020(02)
- [4]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D]. 田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5]《宣和画谱》绘画着录及递藏研究[D]. 肖伟.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6]论绘画中母性形象的变迁 ——以新中国主题性绘画中母性形象变迁论政治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D]. 石磊. 天津美术学院, 2017(02)
- [7]百年“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研究[D]. 盛翠菊. 扬州大学, 2017(10)
- [8]在文艺性和新闻性之间—革命语境中的《大众日报》副刊[D]. 程磊. 山东大学, 2016(01)
- [9]现代东北作家群的当代命运和创作走向 ——后东北作家群寻踪[D]. 张英.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10]《鹤唳集》点注[D]. 黄月芳. 广西师范学院,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