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卫星——立体通信的桥梁(论文文献综述)
张羽丰[1](2021)在《基于OFDM和深度学习技术的LEO星地高速数传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在近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上运行着大量的卫星,其中包括通信、气象、国土资源和科学探测等各种用途的卫星,在人类对科学的探索道路及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上起着重大的作用。目前,随着星载遥感设备的精度越来越高,单颗卫星的任务和功能越来越多,对高速数据传输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传统的卫星对地数据传输技术已经很难满足未来这些卫星的数据传输需求。X波段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系统如今已经非常成熟,而研制更高频段的新型通信系统,例如基于Ku/Ka波段的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系统,只能暂时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所以充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才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事情。在此背景下,本论文针对X波段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系统的特点,对现有的基于以高频带利用率而闻名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的数据传输方案进行改进,同时引进深度学习技术用于改善整个通信系统性能,以求进一步提升LEO卫星数据下传的性能。本论文从OFDM技术的两个在实用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即信号带外功率谱密度衰减缓慢和信号功率的高峰均比问题。本论文具体完成了以下工作:1.传统的OFDM信号带外功率谱密度衰减缓慢,导致频带效率急剧降低,这也是限制了其在航天领域发展的原因之一。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技术的新型传输信号,即混合调制滤波OFDM(Hybrid Modulation based Filter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HMF-OFDM)信号,解决了OFDM信号带外衰减缓慢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30 d B最低功率谱密度带宽的条件下,HMF-OFDM信号的频带效率可达传统OFDM信号的1.81倍。同时,采用混合调制的方式避免了滤波器对OFDM信号子载波的干扰,最大限度提高对频谱资源的利用。2.针对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链路具有大载波频率偏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长度可变的训练序列的符号定时同步算法,即滑动差分相关算法。传统基于数据辅助类的符号定时同步算法所依赖的训练序列持续时间较长,抗噪声性能较差及对载波频偏敏感。相比之下,滑动差分相关算法则可以通过预先评估信道的特性,来灵活调整训练序列的持续时间,进而最大化数据帧的持续时间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吞吐量。另外,滑动差分相关算法还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和对载波频偏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滑动差分相关算法的抗载波频偏能力远远超过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链路所带来的大载波频率偏移。3.为了解决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对传输信号造成非线性失真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的数字信号恢复(Digital Signal Recovery,DSR)技术。该技术捕获了星载发射端的先验知识,例如射频功率放大器(Ra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RF-PA)的非线性特性,在接收端利用DNN来对先验知识进行建模用于提高接收信号质量。得益于DNN本身不受输入数据幅度的影响,且对高斯白噪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该技术可以抵御由LEO卫星对地通信信道引入的接收信号功率大范围变化和高斯白噪声的影响,得以在地面站对非线性失真(主要由星载RF-PA引入)的接收信号进行矫正,从而允许星载RF-PA工作在接近饱和区的状态,间接解决了OFDM信号功率的高峰均比的问题,以提高星载通信系统的功率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功率回退技术相比,该技术在保证误差向量幅度(Error Vector Magnitude,EVM)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将RF-PA的功率附加效率从32.6%提升至45%。同时,该技术还可以在变化范围为12 d B左右的接收信号功率下正常工作,而基于传统记忆多项式的DSR技术在如此大的功率变化范围下难以正常工作。4.在DSR技术的基础之上,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NN的滤波OFDM接收机设计。在此设计中,DNN不仅学习到了星载RF-PA的非线性特征,还学习了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将非线性失真的恢复和数字信号的解调两个功能并入了同一个模块。与现有的基于DNN的接收机方案相比,该技术同时考虑了硬件和信道的特征。仿真结果表明,本论文提出的基于DNN的接收机可以适配至少五种滤波OFDM调制信号(QPSK、8PSK、8QAM、16QAM和16APSK)和两种典型的功放状态(Class AB和Class B)。这项技术有潜力在不对LEO卫星做出较大改动的条件下,直接提高已经在轨卫星的通信性能。同时,也为未来的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系统提供一个可行方案。本论文以X波段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为背景,对通信系统物理层面上做出了改进,并引入深度学习这一新兴技术,来提升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通过实验和仿真分析,验证了本论文所提出技术,为未来LEO卫星对地数传系统提供了更多可行的技术方案。
丛亚琴[2](2021)在《陆海空天一体化网络中节点定位与路由演示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人类生产生活区域的不断扩展,对通信网络覆盖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陆海空天一体化通信网络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是未来全球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而陆海空天一体化网管系统,是实现一体化通信技术的重要基础,但目前缺乏集成陆基、海基、空基、天基多层空间具有互操作能力的网管系统。另一方面,完成不同空间节点的定位与路由,是实现陆海空天一体化通信网络的重要技术。当前,移动自组织网络中最常用的是地理路由技术,但大多数地理路由协议都是为二维节点设计的,并不能很好的支持三维节点。本文将针对陆海空天一体化通信中的以上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的创新性工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开发设计了一套陆海空天一体化通信网络演示系统。目前,已有的对地观测系统需要多平台协同任务规划、相互配合,网络数据获取缓慢,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理想的实时动态的显示效果。且缺乏集成陆基、海基、空基、天基多层空间具有互操作能力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网管系统。本文将开发设计一套陆海空天一体化通信网络演示系统,用四层虚拟节点代替网络真实节点,在一体化空间中加载海量三维模型数据,为每个动态节点设置经纬度、海拔高度等三维地理坐标。可根据实际需求,预先为虚拟节点规划运行轨迹,调整节点位置、运行速率和方向,与实际分布情况一一对应。另外,软件为虚拟节点设计了一系列辅助定位和路由的功能,用于模拟真实陆海空天一体化网络架构。第二,提出了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原理适用于三维空间的局部三角剖分地理路由协议——LDTGR(Local Delaunay Triangulated Geographic Routing)。路由空洞问题是三维通信网络路由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经典的基于面的地理路由协议,利用面路由从路由空洞中恢复路径,仍然存在网络性能不佳和额外的路由开销等问题。本文将对传统的地理路由协议进行改进,引入了Delaunay三角剖分原理,采用一定的角度坐标系统选取一个局部临时目的节点来跳出路由空洞,提出了一种局部三角剖分地理路由协议LDTGR。本文对LDTGR协议的两大工作模式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分析了 LDTGR协议的优点。最后,通过与GPSR(Greedy Perimeter Stateless Routing)on GG(Gabriel Graph)和 MDT(Multihop Delaunay Triangulation)协议比较两个关键的性能指标,数据包交付率和交付延迟,仿真结果验证了 LDTGR路由协议在网络性能上的优势。由于整个仿真是在二维网络中进行的,LDTGR协议如果在三维网络中,数据可能会沿着比GPSR on GG路由协议更多不同的路径路由到目的地,从而减少数据碰撞的概率。所以,三维网络中LDTGR协议的数据包交付率会比在二维网络中的交付率更高。
高铎瑞,谢壮,马榕,汪伟,白兆峰,郏帅威,邵雯,谢小平[3](2021)在《卫星激光通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特邀)》文中认为卫星激光通信凭借其宽带宽以及无电磁频谱约束等特点,成为解决卫星微波通信带宽瓶颈和缓减卫星频谱资源紧张,实现卫星高速通信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卫星激光通信的系统组成及特点,分析了国内外卫星激光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脉络、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规划。结合未来空间网络与深空探测需求,从高速化、深空化、集成化、网络化、全光化五个方面总结了未来发展趋势,并对未来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为我国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石婷婷,厉芳婷,张亮[4](2020)在《通导遥一体化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通信、导航、遥感三方面技术手段融合的角度,分析通导遥一体化信息技术组成,设计通导遥一体化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技术框架,对自然资源管理新技术手段革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罗宁[5](2020)在《宽带圆极化螺旋天线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天线是无线通信设备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它用于收发射频信号并对信号的收发质量起重要作用。设计性能优良、尺寸合理且造价可接受的天线是人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宽带圆极化天线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无源器件,在航天通信、卫星通信、军工和民用等多个领域有诸多应用,这些应用对宽带圆极化天线有极高的性能要求,包括带宽、增益方向图等性能。平面螺旋天线是一种非频变天线,在理论上来说,平面螺旋天线的带宽与尺寸大小密切相关,为了使得螺旋天线在有限尺寸的前提下仍具备超宽带特点,本文利用延长螺旋天线电流路径的原理,设计了两个具有超宽带特性的天线,两款天线都具有宽带、小型化且馈电简单等特点。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国内外平面螺旋(Spiral Antenna)和立体螺旋天线(Helix Antenna)的研究现状,并对目前实现超宽带的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和分析。其次,为实现超宽带特性,本文提出平面螺旋叠层天线,将两个旋向相反的平面螺旋天线在垂直空间连接,利用延长电流路径的方法,实现宽带提升的目的。底部螺旋中心使用电阻加载,吸收反射电流,使旋向仅一圈的平面螺旋天线也能够实现超宽带特性,缩减了平面空间的尺寸和剖面。除了尺寸方面的优势之外,本文使用了渐变微带对平面螺旋天线馈电,和传统馈电结构相比,解决了阻抗匹配难的问题,并简化了天线的馈电结构。该天线的仿真结果显示带宽得到了大幅提升,阻抗带宽超过17:1,轴比带宽到达4.9:1,且测试和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本文还设计了一款立体螺旋与平面螺旋组合实现的宽带圆极化天线。本文分析了立体螺旋天线的特点,包括工作模式、辐射特性、轴比带宽和增益等。设计时通过减少立体螺旋圈数,抑制了锥形模式产生,避免了方向图在最大辐射方向产生零点。另外,为了实现宽带特性,本次设计对平面螺旋进行了切割处理,减小了复合螺旋天线的半径,进而使立体螺旋的工作频率上移,实现平面螺旋的最低工作频率和立体螺旋最高工作频率重叠衔接的效果,最终使复合螺旋天线具有宽带特性。复合螺旋天线也同样使用了结构简单的渐变微带馈电,并在底部加载了电阻,拓展带宽的效果更好。仿真结果显示,该结构可以极大的提高带宽,包括轴比带宽为0.88~7.39 GHz(8.39:1)和阻抗带宽为0.93-9 GHz(>9.7:1)。
徐硕,鲁峰,郭宇东,王宇,李奥[6](2020)在《渔业船联网工程体系应用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渔业船联网工程是通过在渔船上搭载信息感知、处理和传输装备,从而实现船与船、船与岸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智能化服务,在渔业生产、海上通信、安全管理、渔政执法及海洋探测等领域具有的重要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分析了渔业船联网工程体系的应用现状及演化趋势,详细总结了渔业船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梳理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围绕渔船探测、海洋通信、数据融合与挖掘等重大需求,分析了中国渔业船联网发展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尖端技术、装备工程、标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障碍,指出了中国渔业船联网工程体系科技创新发展对策,提出了以"突破关键技术、研发核心装备、构建基础平台、形成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探索期、部署期、拓展期"为路线的系统工程发展建议。
李卓键[7](2019)在《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卫星产业是兼具经济效益与政治军事效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美国卫星产业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不仅在经济方面为其带来可观的效益,而且利用卫星技术开展国际合作与结盟或是军事威慑与对抗,还有利于增强美国的“国家威信”。我国卫星产业起步较晚,在卫星制造、发射及商业化发展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由于卫星产业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转化应用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因而被确立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此,系统认识美国卫星产业及其组织的发展规律与经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防军事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卫星产业经历了准备期、高速发展期和平稳发展中的商业化转型期三个阶段。以产业组织理论SCP框架为基础,深入分析美国卫星产业现状及组织特点,能够为我国发展卫星产业提供参考。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S)从市场集中度上看属于一般寡占型,且拥有较高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美国卫星企业采取技术创新驱动的产品主体差异化战略,避免深陷低效率的价格战。私营卫星企业由于核心产品的差异化空间逐渐缩小,开始重视自身服务能力的拓展和提高。美国政府在卫星产业市场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一系列许可制度确立准入门槛进行严格监管;另一方面,对于取得发射许可且满足国家发射需求的本国私营企业,给予政府补贴扶持其快速发展。美国卫星产业市场行为(C)比较典型的包括兼并与卡特尔。卫星产业兼并实施一体化过程中形成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并对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产生影响,使得市场集中度得以加强。以卡特尔为代表的美国卫星产业市场中的协调行为不利于市场竞争,导致卫星企业之间通过合谋、相互妥协以求实现彼此垄断利润最大化。为打破美国卫星巨擘之间的卡特尔,美国政府大力扶持新兴卫星企业发展并显着降低发射费用,开启了廉价商业航天运输新时代。美国政府还通过制定和修订促进卫星产业市场商业化的各项政策,逐步放宽商业卫星领域的政策管制,激发卫星产业市场活力。美国卫星产业的市场绩效(P)主要包括直接绩效与间接绩效。从直接绩效分析中发现美国卫星产业的四大细分领域(卫星服务、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产值全球领先,但存在政策性波动。四大领域发展不均衡,处于上游的卫星制造业与发射服务业产值较少,而处于下游的地面设备制造业与卫星(运营)服务业产值较高。从间接绩效分析中发现由于卫星产业一定程度带有国防军工性质,具有投入大、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在市场化发展初期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效果并不明显,而是通过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来间接地反映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美国卫星产业在农业、远洋渔业以及灾害的防范与救助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第一,在美国卫星产业的准备阶段,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第二,在美国卫星产业的高速发展时期,市场结构是三者中的核心。完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和完全由政府采购的单一销售渠道,使得市场行为完全取决于当时的市场结构;而被简单市场行为所决定的市场绩效也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第三,在美国卫星产业平稳发展商业化时期,市场行为是三者中的核心,但三者的关系具有复杂性,美国卫星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在发展过程中,美国卫星产业逐渐形成了缓解市场行为中的卡特尔、激发市场竞争活力、推高市场绩效等产业组织优势。同时,美国卫星产业组织也存在市场寡占程度较高、商业化运营推高市场风险等问题。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起步于1956年,虽然在整体上与美国卫星产业相比尚存在差距,但是在一些领域也形成了自身优势。鉴于美国卫星产业发展历程和产业组织中的优势与问题,我国应该把握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平衡,加大政府资金扶持与政策激励,积极推动我国卫星产业商业化发展并不断提升卫星技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江博[8](2018)在《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进入21世纪,社会生产和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对科技的推崇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最近5年来,科技创新这一提法逐步出现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和决定因素,不仅仅在国内生产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成为了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得以形成和提升的重要基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且真正意义上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先进生产力的动力之泉,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要程度,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显得突出和关键。随着科技创新发展,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推动尤为重要。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科技创新大国,正积极探索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北斗为代表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大力推动北斗产业发展,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北斗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的指引和推动。本文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科技哲学、技术经济学、社会调查、系统科学的方法,对以北斗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路径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以寻求解决处于“竞争困境”中的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的短板和局限,既阐明科技创新理论对北斗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又推动科技创新与北斗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全文分为五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文章选题的问题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创新、技术创新与科技创新等研究现状评述,阐明了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通过分析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重点对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进行多维度分析,指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并重点阐明全面创新赋予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内涵。第三章主要介绍我国北斗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以问题与需求导向入手,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突出强调北斗是我国科技创新技术的产物,剖析北斗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成果,并重点介绍北斗产业发展的困境与面临的挑战。通过与GPS对标分析,提出北斗技术突围的困境以及北斗产业发展的机遇,为提出北斗产业发展策略奠定基础。第四章介绍科技创新对北斗技术与产业发展变革的推动影响。北斗技术和产业因科技创新而生,对科技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根源产生影响。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阐述了科技创新对北斗产业发展产生新变革、提出新要求、培育新能力、产生新影响,以及科技创新为北斗产业发展开辟新领域等。通过理论指引和实践研究,为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实施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第五章重点介绍了我国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的策略。首先从战略层面入手,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平台战略,推动北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与布局;其次从战术层面入手,提出技术和行业应用创新,打牢北斗产业发展基础,开启产业化发展之路;通过发展模式创新,探索北斗产业发展规律,构建产业闭环;依托协同创新,打造北斗产业生态系统;辅助金融创新,利用资本手段快速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结合北斗全球组网的趋势,提出北斗国际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通过推动实施北斗“走出去”,实现北斗产业发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陈大吾[9](2014)在《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推动北斗产业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应用卫星研制开始逐步按体系形成规模。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组网成功,标志着中国自主可控的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开始进入到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实用阶段。但中国的卫星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系统研究不充分、盈利模式不清晰、基础配套设施短缺等一系列问题,目前绝大部分应用项目还采用参照国外应
肖必虎,Ella[10](2006)在《上海国际导航论坛在沪隆重举行》文中提出
二、中国卫星——立体通信的桥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卫星——立体通信的桥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OFDM和深度学习技术的LEO星地高速数传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LEO对地观测卫星对地数传能力现状 |
1.2.1 国内对地观测卫星的对地数传能力现状 |
1.2.2 国外对地观测卫星的对地数传能力现状 |
1.3 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1.3.1 OFDM技术 |
1.3.2 深度学习技术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性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于OFDM技术的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系统模型分析 |
2.1 引言 |
2.2 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信道模型 |
2.2.1 时变的接收功率 |
2.2.2 多普勒效应 |
2.3 OFDM技术的特征分析 |
2.3.1 OFDM信号带外功率谱密度分析 |
2.3.2 OFDM信号功率的峰均比分析 |
2.4 RF-PA的非线性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合调制滤波OFDM技术 |
3.1 引言 |
3.2 f-OFDM信号设计 |
3.2.1 滤波器设计 |
3.2.2 f-OFDM波形 |
3.3 HMF-OFDM调制解调原理 |
3.4 HMF-OFDM信号的频带效率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适用于LEO卫星对地数传系统的OFDM符号定时同步 |
4.1 引言 |
4.2 载波频率偏移的数学模型 |
4.3 可变长度同步帧头的设计 |
4.4 滑动差分相关算法 |
4.5 性能和结果分析 |
4.5.1 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信道下的性能分析 |
4.5.2 不同长度短训练序列群的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数字信号恢复技术 |
5.1 引言 |
5.2 深度学习概述 |
5.3 DNN-DSR技术 |
5.3.1 DNN-DSR技术流程 |
5.3.2 DNN-DSR技术原理分析 |
5.4 性能与结果分析 |
5.4.1 实验环境 |
5.4.2 计算资源分析 |
5.4.3 EVM, BER和SNR之间的关系 |
5.4.4 RF-PA功率效率分析 |
5.4.5 噪声鲁棒性分析 |
5.4.6 功率不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f-OFDM接收机设计 |
6.1 引言 |
6.2 通信系统结构与参数设置 |
6.3 DNN结构与参数设置 |
6.4 可行性分析 |
6.5 性能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陆海空天一体化网络中节点定位与路由演示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陆海空天一体化 |
1.1.2 无线自组织网络中三维地理路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地观测系统 |
1.2.2 地理路由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工作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地理路由技术分析 |
2.1 无线网络中地理路由协议设计理念 |
2.1.1 3DGR协议基本原理 |
2.1.2 3DGR协议邻居选择规则 |
2.1.3 绕过路由空洞的方法 |
2.2 基于面的地理路由概述 |
2.2.1 基于面的地理路由设计前提 |
2.2.2 基于面路由方法的实施方案 |
2.3 多跳三角剖分图基本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陆海空天一体化通信网络演示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3.1 软件系统架构分析 |
3.1.1 软件系统的组成 |
3.1.2 软件系统的功能设计 |
3.2 软件系统技术分析 |
3.3 软件系统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DTGR: 局部三角剖分地理路由协议 |
4.1 地理路由问题分析 |
4.1.1 基于面的地理路由的新问题 |
4.1.2 MDT路由协议的新问题 |
4.2 LDTGR协议 |
4.2.1 LDTGR概述 |
4.2.2 贪婪交付 |
4.2.3 绕过空洞交付 |
4.3 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卫星激光通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特邀)(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卫星激光通信系统组成及特点 |
1.1 系统组成 |
1.2 技术特点 |
2 国际发展现状 |
2.1 国际发展态势分析 |
2.2 国际典型技术验证计划 |
2.2.1 美国 |
2.2.2 欧洲 |
2.2.3 日本 |
3 国内发展现状 |
3.1 国内发展态势分析 |
3.2 国内部分技术验证计划 |
4 发展趋势分析 |
4.1 高速化 |
4.2 深空化 |
4.3 集成化 |
4.4 网络化 |
4.5 全光化 |
5 总结与展望 |
(4)通导遥一体化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通导遥一体化技术 |
1.1 北斗网格码技术建立统一基准 |
1.2 5G技术实现协同传输 |
1.3 遥感智能处理技术提供按需服务 |
2 通导遥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技术框架 |
2.1 构建多源遥感数据传输处理体系 |
2.2 北斗网格码区域化应用 |
2.3 自然资源管理数据链路 |
2.4 自然资源云上智能一体化体系 |
3 结语 |
(5)宽带圆极化螺旋天线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宽带圆极化天线研究状况 |
1.2.1 平面螺旋天线研究现状 |
1.2.2 立体螺旋天线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宽带圆极化天线的基本参数与理论 |
2.1 引言 |
2.2 宽带圆极化螺旋天线基本参数 |
2.2.1 阻抗 |
2.2.2 S参数和电压驻波比 |
2.2.3 增益和方向图 |
2.2.4 极化 |
2.2.5 天线测量 |
2.2.6 平面螺旋天线工作原理 |
2.3 宽带圆极化天线基本原理 |
2.3.1 相似原理和非频变天线 |
2.3.2 立体螺旋天线工作原理 |
2.4 宽带匹配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宽带叠层平面螺旋天线设计 |
3.1 引言 |
3.2 平面螺旋的选择与设计 |
3.2.1 非互补结构的双臂螺旋阻抗特点 |
3.3 平面渐变微带的设计 |
3.3.1 渐变微带匹配原理 |
3.3.2 阻抗匹配过程 |
3.4 单圈平面螺旋天线的设计与仿真 |
3.4.1 结构特点 |
3.4.2 仿真结果对比 |
3.5 宽带叠层螺旋天线的设计 |
3.6 叠层螺旋天线性能对比 |
3.7 超宽带叠层螺旋天线的电流分析 |
3.7.1 右旋圆极化形成的电流分析 |
3.7.2 铜柱对轴比性能的电流分析 |
3.8 仿真与测量结果及其对比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面螺旋和立体螺旋的复合天线设计 |
4.1 引言 |
4.2 立体螺旋的选择与设计 |
4.3 单层平面螺旋天线的设计 |
4.4 复合螺旋天线的整体结构介绍 |
4.5 复合螺旋天线的圆极化电流分析 |
4.6 天线的仿真结果与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渔业船联网工程体系应用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渔业船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
1.1 感知层 |
1.1.1 船载信息感知 |
1.1.2 浮标探测感知 |
1.1.3 岸基港口感知 |
1.1.4 飞行装备感知 |
1.1.5 天基感知 |
1.2 网络层 |
1.2.1 海上无线电通信系统 |
1.2.2 岸基移动通信网络 |
1.2.3 海洋卫星通信系统 |
(1)海事卫星系统 |
(2)铱星NEXT系统 |
(3)甚小口径终端(VSAT)卫星通信系统 |
(4)中国卫星通信系统 |
1.3 应用层 |
(1)船联网数据中心 |
(2)渔业船联网典型应用 |
2 渔业船联网工程发展趋势 |
2.1 感知层向泛在化方向发展 |
2.2 网络层向宽带化方向发展 |
2.3 应用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3 渔业船联网工程发展面临的困难 |
3.1 船载探测技术与装备基础研究薄弱 |
3.2 传感器与通用技术相对落后 |
3.3 海洋通信及数据传输困难 |
3.4 数据共享及分析程度不够 |
4 渔业船联网工程发展对策与目标建议 |
4.1 发展对策 |
4.2 发展目标 |
(7)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比较分析法 |
1.3.2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产业组织及相关理论分析 |
2.1 产业组织的概念及理论起源 |
2.1.1 产业组织相关概念 |
2.1.2 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
2.2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发展 |
2.2.1 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观点 |
2.2.2 芝加哥学派的自由市场观点 |
2.2.3 可竞争市场理论垄断与效率并存观点 |
2.2.4 新奥地利学派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 |
2.2.5 20世纪80年代后期百家争鸣 |
2.3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2.3.1 理论引进和介绍期 |
2.3.2 结合中国国情应用理论 |
2.3.3 深化研究和理论改良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卫星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及产业组织特点 |
3.1 美国卫星产业的概念及分类 |
3.1.1 美国卫星产业的概念界定 |
3.1.2 美国卫星产业的分类 |
3.2 美国卫星产业的发展历程 |
3.2.1 蓄势待发的准备期(19 世纪末——20 世纪40 年代) |
3.2.2 两极竞争中的高速发展期(20 世纪40 年代——90 年代) |
3.2.3 平稳发展中的商业化转型期(20 世纪90 年代——现在) |
3.3 美国卫星产业的现状及组织特点 |
3.3.1 美国卫星产业现状 |
3.3.2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4.1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集中度 |
4.1.1 市场集中度的涵义及衡量指标 |
4.1.2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测算 |
4.2 美国卫星产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
4.2.1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涵义 |
4.2.2 规模经济形成的进入壁垒 |
4.2.3 高技术性构筑产品主体差异形成的进入壁垒 |
4.2.4 技术革新创造绝对成本优势形成的进入壁垒 |
4.2.5 美国卫星产业的退出壁垒 |
4.3 美国卫星产业的产品差异化 |
4.3.1 产品差异化的涵义 |
4.3.2 技术创新驱动的产品主体差异化 |
4.3.3 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服务差异化 |
4.3.4 卫星产品差异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4.4 美国政府在卫星产业市场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
4.4.1 卫星产品与服务的属性特征 |
4.4.2 政府对市场管制与激励并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5.1 以兼并为代表的市场竞争行为 |
5.1.1 企业兼并的涵义及特征 |
5.1.2 美国卫星企业兼并的方式 |
5.1.3 美国卫星企业兼并的效果 |
5.1.4 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2 以卡特尔为代表的市场协调行为 |
5.2.1 卡特尔的涵义 |
5.2.2 美国卫星产业中的卡特尔 |
5.2.3 对卫星产业卡特尔的突破 |
5.3 美国政府在卫星产业市场行为中的作用 |
5.3.1 政府直接参与销售和政策扶持卫星市场商业化并举 |
5.3.2 政府管控卫星类产品对外贸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6.1 直接绩效 |
6.1.1 美国卫星产业总体经济绩效 |
6.1.2 卫星制造业经济绩效 |
6.1.3 发射服务业经济绩效 |
6.1.4 地面设备制造业经济绩效 |
6.1.5 卫星服务业经济绩效 |
6.2 间接绩效 |
6.2.1 美国卫星产业的溢出效应及对GDP的贡献 |
6.2.2 对其他产业及领域的促进效应 |
6.2.3 社会与政治效应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的总体评价 |
7.1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中结构、行为、绩效的关系 |
7.2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优势 |
7.2.1 政府大力扶持改善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 |
7.2.2 商业化发展之路推高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绩效 |
7.3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 |
7.3.1 市场结构上寡占程度较高 |
7.3.2 兼并与卡特尔为代表的市场行为加强产业集中度 |
7.3.3 商业化运营推高产业市场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对我国的启示 |
8.1 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 |
8.1.1 我国卫星产业发展历程 |
8.1.2 我国卫星产业发展的特征 |
8.2 我国卫星产业组织的总体评价 |
8.2.1 我国卫星产业组织具备的优势 |
8.2.2 我国卫星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 |
8.3 借鉴美国经验促进我国卫星产业发展的建议 |
8.3.1 把握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平衡 |
8.3.2 政府加大资金扶持与政策激励力度 |
8.3.3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推动我国卫星产业商业化发展 |
8.3.4 注重提升卫星技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目标、方法及重难点 |
第二章 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创新与科技创新 |
二、科技创新的构成 |
三、科技创新的运行模式 |
四、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 |
五、科技创新的保障机制 |
第二节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多维度分析 |
一、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
三、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实际价值 |
第三节 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内涵 |
一、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要 |
二、科技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
第四节 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及引领作用 |
一、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地位 |
二、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
第三章 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态势 |
第一节 我国北斗产业的发展概况 |
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展历程 |
二、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背景 |
三、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北斗产业面临GPS的直接挑战 |
一、北斗技术层面面临的挑战 |
二、北斗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北斗产业面临GPS的竞争优势 |
一、北斗与GPS共性技术优势分析 |
二、北斗系统发展的创新特质分析 |
三、北斗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分析 |
第四节 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的发展机遇 |
一、科技创新驱动北斗核心技术突破 |
二、科技创新促进北斗政策环境完善 |
三、科技创新推动北斗参与国际竞争 |
第四章 科技创新对我国北斗产业未来发展影响 |
第一节 科技创新推动北斗产业技术新变革 |
一、创新型国家建设引导北斗产业系统发展 |
二、科技创新对北斗产业技术变革提出要求 |
第二节 科技创新培育北斗产业发展新能力 |
一、具备对产业发展关键性推动的能力 |
二、加强对行业应用多元化拓展的能力 |
第三节 科技创新促进北斗产业发展新影响 |
一、创新北斗产业商业模式 |
二、创新北斗产业金融支持 |
三、创新北斗产业管理体系 |
第四节 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步入新领域 |
一、北斗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
二、北斗产业发展领域预测 |
第五章 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加快发展策略 |
第一节 以顶层设计指引北斗产业健康发展 |
一、做好北斗产业顶层设计 |
二、夯实北斗产业平台建设 |
第二节 以技术创新夯实北斗产业发展基础 |
一、突破北斗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
二、加快北斗系统科技创新速度 |
三、提升北斗系统科技创新能力 |
第三节 以应用创新扩大北斗产业发展规模 |
一、加强军民融合应用创新 |
二、加大民用市场应用创新 |
第四节 以模式创新构建北斗产业发展闭环 |
一、完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
二、创新市场化的商业模式 |
第五节 以协同创新打造北斗产业发展生态 |
一、深化国家政策指引 |
二、优化产业创新环境 |
三、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
四、推动技术人才培养 |
第六节 以金融创新注入北斗产业发展活力 |
一、发挥北斗产业投资基金的重要作用 |
二、推动政府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角色 |
第七节 以国际化战略布局提升北斗全球竞争话语权 |
一、抓紧制定北斗国际化战略发展策略 |
二、加快实施北斗国际化战略布局步伐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推动北斗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平台的需求 |
二、平台的功能和作用 |
三、北斗 (上海) 位置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 |
(10)上海国际导航论坛在沪隆重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产业政策 |
加强导航地图管理 促进导航产业发展 |
严格贯彻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和促进导航产业的发展 |
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
业界 |
立体融合 产业共赢 |
对中国导航电子地图市场的思考 |
期望摄影图片贴上经纬度标签 |
互动研讨:硬件与地图进入良性发展快车道 |
导航应用 |
导航应用展——标志国内最高水平 |
国际 |
无缝连接与持续在线——展望未来车载信息与娱乐 |
硬盘式导航系统在中国市场的应用前景 |
世界导航和信息通讯系统产业最新动向 |
四、中国卫星——立体通信的桥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OFDM和深度学习技术的LEO星地高速数传系统研究[D]. 张羽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1(01)
- [2]陆海空天一体化网络中节点定位与路由演示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丛亚琴.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卫星激光通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特邀)[J]. 高铎瑞,谢壮,马榕,汪伟,白兆峰,郏帅威,邵雯,谢小平. 光子学报, 2021(04)
- [4]通导遥一体化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 石婷婷,厉芳婷,张亮. 地理空间信息, 2020(08)
- [5]宽带圆极化螺旋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 罗宁. 深圳大学, 2020
- [6]渔业船联网工程体系应用现状分析[J]. 徐硕,鲁峰,郭宇东,王宇,李奥. 中国农学通报, 2020(12)
- [7]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D]. 李卓键. 吉林大学, 2019(02)
- [8]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 江博. 武汉大学, 2018(01)
- [9]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推动北斗产业发展[J]. 陈大吾. 卫星应用, 2014(05)
- [10]上海国际导航论坛在沪隆重举行[J]. 肖必虎,Ella. 音响改装技术, 2006(12)
标签:通信论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论文; 通信卫星论文; 螺旋天线论文; 卫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