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半球出血病人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14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苏松,陆显祯,罗选荣[1](2014)在《中小量丘脑出血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中小量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58例中小量丘脑出血的临床资料。58例患者均经临床检查以及CT检查确诊,均按照脑出血的常规处理方法处理,并予以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14例(24.1%)患者基本治愈,20例(34.5%)患者显着进步,16例(27.6%)患者进步,4例(6.9%)患者无变化,4例(6.9%)患者死亡。结论丘脑中小量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早期颅脑CT检查并快速诊断,有利于指导临床积极实施有效治疗,改善临床预后,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佟学春[2](2011)在《浅谈丘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文中研究指明丘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丘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引起的出血,多见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是常见的脑出血类型,占脑出血的20%~25%,在各型脑出血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壳核出血。由于丘脑的位置、结构、功能和毗邻关系的特殊性,出血后引起机体和脑组织局部一系列的病理性反应比较复杂,其中最重要的是脑内血肿、血肿分解产物和脑组织直接损伤释放出的血管活性物质所致的脑水肿、局部脑血流量、凝血纤溶系统变化及颅内压增高等,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所以,其救治效果往往较差。为了更好地对丘脑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笔者对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及其预后判断问题予以总结,以
郁映晴[3](2011)在《脑卒中住院死亡病例1041例回顾性调查分析》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近10年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的住院死亡病例的一般特征、死亡方式、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等的统计,采用回顾性的病史分析方法,对脑梗死和脑出血死亡病例进行对比,了解脑卒中各种危险因素对于脑梗死和脑出血作用相关程度的高低,为在临床工作中针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患者,正确判断及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供参考。自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共10年间,神经内科住院死亡病例共1273例,其中可记录的脑卒中住院死亡病例共1041例,占81.85%,脑梗死512例,脑出血50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男性669例,女性372例。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连续性变量正态分布的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用nonparametric检验;计数资料两组率的比较用x2检验。结果显示:脑卒中死亡患者以男性居多,女性脑卒中死亡年龄高于男性,且60岁以前脑出血病死率略高于脑梗死,而60岁以上脑梗死病死率高于脑出血;3天内是脑卒中患者的死亡高峰期;脑出血死亡与既往存在高血压病史有明显相关性,而脑梗死死亡与既往存在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心房纤颤均有明显相关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和大脑半球出血病死人数所占比例高;脑梗死死亡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脑出血死亡患者。
何松照[4](2010)在《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92例丘脑出血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了解丘脑出血的特点。方法全部病例均行颅脑CT检查,并用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结论丘脑出血的特点归纳为头痛、头晕,呕吐,感觉障碍,意识障碍,眼球活动障碍,瞳孔改变,不同程度言语障碍等。
谭玉明[5](2010)在《丘脑出血80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总结80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预后。结果本组80例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8例,入院时高血压者70例,意识障碍38例,瞳孔变化34例,双眼垂直运动障碍22例,感觉障碍66例,运动障碍68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0例,死亡26例,病死率32.5%。结论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病因,意识障碍主要与脑脊液循环受阻或血肿压迫导致颅内压增高有关。双眼垂直运动障碍、瞳孔缩小是丘脑出血的特征性体征,运动障碍发生率高,其预后与出血量多少有关,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预后差。
高文红[6](2008)在《丘脑出血4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丘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0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龄、高血压是丘脑出血的主要病因,少量而局限的丘脑出血预后好,量大而破入脑室的预后差。结论:高龄、高血压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垂直凝视麻痹及瞳孔缩小是其特征性体征,预后与意识障碍、血肿部位及大小等因素有关。
张应会,徐平[7](2006)在《丘脑出血43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CT改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结果。根据CT所见血肿范围及有无破入脑室分为3型,每型又分为两个亚型,并根据其出血量和分型对其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以意识障碍(18例)、运动障碍(32例)、偏身感觉障碍(29例)及眼球运动障碍(16例)为多见,常伴高热(21例)、多汗(15例)等。CT所见出血量1.1~56.2ml,平均16.7±7.8ml。Ia型5例I,b型5例,Ⅱa型5例,Ⅱb型24例,Ⅲa型1例,Ⅲb型3例。经内科治疗痊愈7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8例,死亡14例。出血量25~50ml者83%死亡,>50ml者100%死亡,Ⅱb型患者33.3%死亡,Ⅲ型者100%死亡。结论丘脑出血临床表现复杂性多样,大多病情严重,预后差,与其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及CT分型有密切关系。CT检查对判断本病预后有重要价值。
马英[8](2006)在《丘脑出血96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判定预后及病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于2003—2005年对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开滦医院收治的96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高龄、高血压是丘脑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论早期密切观察丘脑出血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判定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病死率及严重并发症的产生与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下丘脑及脑干是否受累等有关。
唐庆希,陆曦,江红玲[9](2003)在《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附85例报告)》文中指出
王晓峰,曲松滨[10](2001)在《脑半球出血病人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14例报告》文中认为
二、脑半球出血病人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14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半球出血病人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14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量丘脑出血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治疗 |
2 结果 |
3 讨论 |
(2)浅谈丘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表现 |
1.1 意识障碍 |
1.2 偏身感觉障碍 |
1.3 体温变化 |
1.4 糖、脂肪和水代谢的变化 |
1.5 眼球凝视麻痹和瞳孔变化 |
1.6 呕吐咖啡色物[5] |
1.7 情绪改变和行为异常 |
1.8 其他表现 |
2 治疗措施 |
2.1 脱水, 降低颅内压 |
2.2 严格控制血压 |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
2.4 防治并发症 |
2.5 康复治疗 |
3 预后判断 |
(3)脑卒中住院死亡病例1041例回顾性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
2.1 缺血性脑卒中 |
2.2 脑出血 |
2.3 结语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资料 |
3.1.1 资料来源 |
3.1.2 资料的可靠性 |
3.2 方法 |
3.2.1 病例诊断及纳入 |
3.2.2 入院资料收集 |
3.3 调查主要内容 |
3.4 有关内容的定义 |
3.4.1 死亡 |
3.4.2 根本死亡原因 |
3.4.3 死亡方式 |
3.5 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分析 |
3.5.1 数据录入 |
3.5.2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脑卒中住院死亡病人的一般资料 |
4.2 脑卒中住院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及并发症 |
4.3 脑卒中住院死亡病例死亡原因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脑卒中住院死亡病例的一般资料分析 |
5.2 脑卒中住院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与死亡关系分析 |
5.3 脑卒中住院死亡病例住院期间并发症与死亡关系分析 |
5.4 脑卒中住院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 |
5.5 脑卒中住院死亡病例入院情况和死亡相关性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特点 |
1.3 方法 |
1.4 治疗与预后 |
1.5 并发症 |
2 讨论 |
2.1 感觉障碍 |
2.2 偏瘫 |
2.3 意识障碍 |
2.4 眼球运动障碍 |
2.5 瞳孔 |
2.6 脑室出血 |
(5)丘脑出血8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治疗 |
1.4 疗效评定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病因与病理 |
3.2 临床表现 |
3.2.1 意识障碍 |
3.2.2 瞳孔变化 |
3.2.3 眼球运动障碍 |
3.2.4 感觉运动障碍 |
3.2.5 下丘脑症状 |
3.3 预后 |
(7)丘脑出血4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并发症 |
1.4 CT检查 |
1.5 预后 |
2 讨论 |
2.1 临床特点 |
2.1.2 感觉障碍 |
2.1.3 眼球凝视麻痹 |
2.1.4 意识障碍 |
2.1.5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及精神障碍 |
2.2 预后 |
(8)丘脑出血9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症状与体征 |
1.3 CT资料 |
1.4 治疗 |
1.5 并发症 |
2 讨论 |
2.1 意识障碍 |
2.2 眼球运动障碍 |
2.3 感觉障碍 |
2.4 运动障碍 |
2.5 语言障碍 |
2.6 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 |
2.7 中枢性高热 |
2.8 出血量与预后 |
2.9高血压与预后的关系 |
2.1 0 并发症与预后 |
(9)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附85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特点 |
1.3 研究方法 |
1.4 治疗与预后 |
1.5 并发症 |
2 讨论 |
2.1 感觉障碍 |
2.2 偏瘫 |
2.3 意识障碍 |
2.4 眼球运动障碍 |
2.5 瞳孔改变 |
2.6 脑室出血 |
(10)脑半球出血病人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14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四、脑半球出血病人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14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量丘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 苏松,陆显祯,罗选荣. 中国处方药, 2014(03)
- [2]浅谈丘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和治疗[J]. 佟学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1(31)
- [3]脑卒中住院死亡病例1041例回顾性调查分析[D]. 郁映晴. 吉林大学, 2011(10)
- [4]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J]. 何松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0(25)
- [5]丘脑出血80例分析[J]. 谭玉明. 中国医学工程, 2010(02)
- [6]丘脑出血40例临床分析[J]. 高文红.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07)
- [7]丘脑出血43例临床分析[J]. 张应会,徐平.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6(03)
- [8]丘脑出血96例临床分析[J]. 马英.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S1)
- [9]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附85例报告)[J]. 唐庆希,陆曦,江红玲. 中国综合临床, 2003(12)
- [10]脑半球出血病人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14例报告[J]. 王晓峰,曲松滨. 中国急救医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