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某斑岩铜矿区三号矿带围岩蚀变作用及其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林景仟,李桂林[1](1981)在《多宝山斑岩铜矿床围岩蚀变机制》文中指出 劳维尔等(1968,1970)深入研究了圣马纽埃——卡拉马祖斑岩铜矿床,并且与该类型的一些重要矿床资料作了对比,认为斑岩铜矿有着统一的地质特征,建立了蚀变及矿化分带的“模式”,从而大大的推进了斑岩铜矿的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探工作。以后的工作多方面的,进一步补充、修正、完善了这一模式,其中氢、氧同位素及气液包裹体的研究,使许多人主张在成矿过程中,除了岩浆热液系统之外,地下水的参予有重大的作用,提出了矿化蚀变中岩浆热液与地下水迭复作用的概念和蚀变模
蔡文艳[2](2020)在《黑龙江省多宝山矿集区铜—钼—金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多宝山矿集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兴安地块北段,是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多金属矿集区,主要包括大-小型斑岩型铜-钼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及矽卡岩型铁-铜矿床等。该矿集区成矿年龄具有从奥陶纪至侏罗纪超过300Ma的时间跨度,在东北亚地区没有任何一个矿集区可以达到如此巨大规模和复杂程度,因此多宝山矿集区的成矿作用、成岩成矿关系以及保存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次研究选取多宝山和铜山斑岩型铜-钼-(金)矿床、三矿沟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以及争光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矿床学及地质年代学研究,探讨各典型矿床的成矿作用、成岩-成矿年代学、岩浆成因及构造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a)加里东期铜-钼-(金)、(b)印支期金-(铜-钼)和(c)燕山期铁-铜三期成矿模式。通过详细的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硫-铅-铼同位素研究,对四个典型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来源、演化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约束。多宝山和铜山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均发育气液两相、CO2-H2O及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亦显示包裹体中含有CO2及少量N2等成分。早阶段成矿流体为一高温、中-低盐度CO2-H2O-NaCl体系,成矿过程中发生了不混溶作用,而晚阶段流体则为一低温、低盐度H2O-NaCl体系。多宝山和铜山矿床初始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的特征,晚阶段存在大气降水的混入;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及多宝山组,显示壳幔混源的特征。三矿沟矽卡岩型铁-铜矿床成矿流体早期为一高温、高盐度H2O-NaCl体系,中期为一中高温、中高盐度CO2-H2O-NaCl体系,晚期为一低温、低盐度H2O-NaCl体系。三矿沟矿床发育气液两相、CO2-H2O及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亦显示包裹体中含有CO2及少量N2、CH4等成分,成矿流体发生了明显的不混溶作用。三矿沟矿床初始成矿流体为岩浆来源,晚期混入了部分大气降水;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但不排除少量多宝山组参与,具有壳幔混源的特点。争光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仅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低盐度H2O-NaCl体系的特点。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的混合来源,但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多宝山组及深部岩浆,且具有壳幔混源的特点。地质年代学研究显示多宝山矿集区共存在七期岩浆作用:(a)中-晚寒武世(506491 Ma)、(b)早-中奥陶世(485471 Ma和462 Ma)、(c)晚奥陶世(450447Ma)、(d)早石炭世和晚石炭-早二叠世(351345 Ma和323291 Ma)、(e)中-晚三叠世(244223 Ma)、(f)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178168 Ma和150 Ma)和(g)早白垩世(112 Ma)。其中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a)早奥陶世(478474 Ma)、(b)中三叠世(246239 Ma)和(c)中侏罗世(174173 Ma)及晚侏罗世(可能为150 Ma)。此外,铜山和争光矿床存在多期矿化叠加事件。全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多宝山矿集区花岗岩类显示出埃达克质岩石、正常岛弧岩石及二者之间过渡岩石的地球化学属性,其中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化主要与埃达克质岩石相关。该类岩石的Sr/Y、Sm/Yb和La/Yb比值变化较大,暗示成矿岩浆来源于地壳的不同深度(单斜辉石/角闪石/石榴石稳定域),埃达克质岩套形成于3540 km(早奥陶世弧)和>40 km(中-晚三叠世弧)深度的增厚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与早侏罗世矽卡岩型铁-铜矿化相关的花岗岩类具有从埃达克质到正常岛弧岩石过渡的地球化学属性,这些花岗质岩石主要由新生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3540 km深度)形成,随后经历了同化结晶分异作用(AFC过程)。依据地质、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信息,本文将多宝山矿集区的构造-成矿模式归纳如下:古生代时期,古亚洲洋在中寒武世对中国东北开始俯冲,并于早奥陶世形成多宝山、铜山斑岩型铜-钼-(金)矿化,争光斑岩型金矿化及多宝山岛弧。晚奥陶世-晚石炭世期间,古亚洲洋俯冲影响减弱,区域构造处于长期沉降-伸展环境,这一伸展构造体制与志留纪大规模的陆相-浅海相沉积作用共同为埋藏奥陶纪斑岩型成矿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与陆内裂谷相关的大面积贫矿的泥盆纪(377363 Ma)和石炭纪(351345 Ma和323291 Ma)岩浆作用,可能破坏了矿集区以外绝大部分的奥陶纪多宝山弧及其斑岩型矿床。然而这种岩浆作用并没有延伸到矿集区内部,因此保存了奥陶纪的弧残余和铜、钼、金矿化。随着蒙古-鄂霍茨克洋向南斜向俯冲,在多宝山矿集区产生了中-晚三叠世大陆弧岩浆活动,以及叠加在奥陶纪斑岩成矿系统之上的铜山斑岩型铜-钼矿化、争光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化。晚三叠世古太平洋板块开始向西斜向俯冲,自此矿集区受到蒙古-鄂霍茨克洋(西部)和古太平洋(东部)两个构造体制的联合影响。早侏罗世,西伯利亚-阿穆尔板块的碰撞及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使得中国东北处于挤压状态,在多宝山矿集区形成了三矿沟和小多宝山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中侏罗世后,东北亚大陆边缘古太平洋板块弧型地体增生(例如那丹哈达和Sikhote-Alin地体),俯冲板片后撤及俯冲带前缘向东撤退,导致古太平洋板块对多宝山矿集区的俯冲影响逐渐减弱。晚侏罗世和白垩纪的少量贫矿岩浆作用可能主要是由西伯利亚-阿穆尔板块碰撞后重力不稳定的塌陷作用和/或古太平洋弧后盆地伸展的远程效应所引起。奥陶系多宝山组铜、金等元素含量较高,被认为是多宝山矿集区主要的矿源层,这一认识对区域上多金属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此外,年轻的“湿”岩浆来源、中等岩浆形成深度和高氧逸度(fO2)也是矿集区内大规模成矿的关键。
冷亚星[3](2016)在《黑龙江多宝山斑岩型铜(钼)矿床成岩成矿深度及变化保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北缘中亚-兴蒙造山带北东段,是中亚造山带东段最重要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之一。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矿床形成的深度及形成后的变化与保存研究较少。本文以多宝山铜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裂变径迹、地质温压计等方法对斑岩铜矿赋矿岩体进行了成岩深度及热构造年代学研究,结合热史模拟分析揭示该区中-新生代隆升的时间、速率以及冷却剥露历史,探讨矿床的变化保存情况,为区域造山带热构造演化史及深部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地质温压计研究结果,岩体成岩压力为(1.69-1.78)×108Pa左右,温度为650-710℃左右,岩体成岩深度为6.36-6.69Km。而成岩压力对应的成岩深度应为岩体就位的深度,由于现今矿床出露地表,成岩深度即为成岩后至今的剥蚀深度,故多宝山花岗质杂岩整体平均剥蚀深度为6.36-6.69km左右。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热构造研究,晚白垩世以来多宝山矿区岩体隆升冷却主要经历了基本稳定、快速抬升、基本稳定三个阶段,其中成矿岩体抬升速率大约0.2201mm/a,抬升剥蚀深度为3.28Km,远小于成矿深度,矿体保存较好。成矿岩体径迹年龄55Ma左右,围岩径迹年龄74Ma左右,成矿岩体抬升较晚,两侧围岩岩体抬升相对较早,这与矿体处于北西向复式背、向斜相伴的向斜构造核部构造带有关,矿区挤压抬升时,由于两侧挤压力作用使得两侧相对于核部抬升较快,即矿体抬升较晚,两侧岩体抬升较早,为矿体的变化保存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结合矿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及赋矿岩体隆升冷却演化历程进行探讨分析,燕山期以来,伴随燕山运动的影响,矿区既有挤压构造作用,又有伸展构造作用,该时期发生了明显的快速隆升剥蚀作用,直到始新世岩体基本稳定。通过研究,可知成矿后的剥蚀平均深度为6.525Km,而燕山期后岩体剥蚀深度为3.28Km左右,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始新世。加里东期-燕山期,岩体抬升约为3.245Km,主要发生在印支期,与古亚洲洋碰撞闭合有关。
谭成印[4](2009)在《黑龙江省主要金属矿产构造—成矿系统基本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省位于西伯利亚、华北、太平洋三大板块之间,区内分布有大量金属矿床。作者在广泛收集和系统整理大量地质矿产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矿产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提出了以群、组为基本单位的区域岩石地层划分新方案,分析了沉积环境、沉积建造类型与成矿的关系。2.将区内火山活动划分为古亚洲和滨太平洋大陆边缘两个旋回以及兴凯、加东里、华力西、印支、燕山和喜山6个亚旋回,同时将区内岩浆活动划分为地块结晶基底形成、古亚洲造山和滨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活动3个时期以及阜平、吕梁、晋宁、兴凯、加里东、华力西、印支和燕山8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火山岩和侵入岩构造环境、岩石组合和成矿特征。3.查明了区内变质岩的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认为古元古代孔兹岩系与金成矿关系密切,含铁岩系与铁金钨成矿关系密切;中元古代的蛇绿混杂岩系与金成矿关系密切;新元古代落马湖群变质岩系与金锑成矿关系较密切,倭勒根群变质岩系与铜铅锌成矿关系密切。4.揭示了区内大型变形构造的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认为中元古代太平沟-依兰-穆棱、新元古代环宇-新林、晚古生代贺根山-黑河和早中生代完达山四条构造混杂岩带以及上黑龙江、宁安小北湖-东苇塘和佳木斯-兴凯三条大型韧性剪切带与金的成矿作用密切相关。5.在总结大陆构造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岩石圈构造单元以及大地构造分区和构造演化阶段,分析了各构造演化阶段的主要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确立了黑龙江右岸北西向小兴安岭多金属构造—成矿带的存在。6.将区内主要金属矿床分布区划分为大兴安岭省和吉黑成矿省两个成矿省以及7个Ⅲ级成矿带和29个Ⅳ级成矿亚带或矿化集中区,同时将区内主要矿床划分为19个成矿系统,并在分析各成矿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重要成矿系统的成矿模式。7.确定了重要金属矿产的主要成矿类型和成矿期,认为有色金属矿床主要为斑岩型和矽卡岩-热液型,成矿期为兴东期、加里东中期、华力西中晚期、印支晚期和燕山中期;金矿为沉积变质-混合岩化热液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岩浆热液型和热泉型,成矿期为兴东期、印支晚期、燕山中期;铂钯矿为岩浆分异型,成矿期为华力西晚期;铁矿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分异型和矽卡岩-热液型,成矿期为古元古代、新元古代、加里东中期、印支晚期和燕山中期。8.通过论文工作,在铜山铜矿上部找到了金矿,在五道沟南山找到了金钼矿。
林景仟[5](1977)在《黑龙江某斑岩铜矿区三号矿带围岩蚀变作用及其演化》文中研究说明 三号矿带是一个以铜为主的铜钼矿床,是矿区的一个局部,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上奥陶统多宝山组,由安山玢岩及安山质凝灰岩夹砂岩、粉砂岩等组成。这些岩层的矿化一般较弱,仅局部形成矿体。
李旋旋[6](2020)在《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文中认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对其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成矿规模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了公认的理论研究成果。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期的构造、岩浆和成矿作用形成了多个断垄区和断凹区,发育有玢岩型、斑岩-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铜铁金多金属矿床。庐枞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凹区,地处扬子板块的北缘,郯庐断裂带的南段,具有丰富的金属矿产如玢岩型铁矿床、热液脉型铜铅锌矿床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如明矾石矿床等,其中,位于盆地西北部最大的矾山明矾石矿床构成了该盆地内典型的酸性蚀变岩帽,该巨型酸性蚀变岩帽的成因及其与盆地内金属矿床之间的关系亟待进行研究解决。因此,本文主要选取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测试工作,综合运用蚀变岩石学、矿物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原位高精度微区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矾山酸性蚀变岩帽开展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成因及找矿指示研究。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主要由砖桥组火山岩蚀变而成,通过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从大矾山明矾石矿区向西南和南部砖桥镇附近蚀变具有水平分带特征,依次发育硅化、黄铁矿化、高级泥化、泥化蚀变,其中,硅化主要以多孔状和块状石英为主,多孔状石英分布在大矾山矿区,块状石英主要分布在牛头山地区;黄铁矿化以含铁矿物为主,如黄铁矿、赤铁矿、针铁矿等,在大矾山矿区分布较广;高级泥化蚀变主要以明矾石、石英、高岭石、地开石、叶腊石、珍珠陶土等矿物为主,亦分布在大矾山矿区;泥化蚀变以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伊利石、黄钾铁矾的矿物组合为特征,主要在远离大矾山矿区的东南地区较为发育。基于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观察,该区形成酸性蚀变岩帽的流体可分为热液早阶段、热液晚阶段及表生期三个阶段,明矾石在每个期次或阶段均有存在。热液早阶段产于安山岩中的IA1型明矾石和产于凝灰岩中浸染状IA2型明矾石广泛分布在大矾山明矾石矿区的地表及深部,是流体交代围岩中长英质矿物的产物;热液晚阶段充填在开放空间的ⅠB型明矾石分布在大矾山矿区;而表生期由氧化作用形成的Ⅱ型明矾石在地表零散广泛分布。根据明矾石矿物含量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将酸性蚀变岩帽中的蚀变岩分为硅质蚀变岩、明矾石蚀变岩、粘土蚀变岩三种,分别对应牛头山地区和大矾山矿区的硅化、大矾山矿区的高级泥化、外围的泥化蚀变。三种岩性中元素含量变化特征逐渐不明显,代表了水岩反应程度逐渐减弱,流体的酸性逐渐被围岩中和。对明矾石和黄铁矿开展的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中热液明矾石主要形成于180~220℃的岩浆热液环境下,流体主要来自于混有少量大气水的岩浆水。IA型明矾石40Ar-39Ar定年厘定了热液明矾石形成于131Ma,亦即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时代,并在33Ma时(金红石原位LA-ICP MS U-Pb定年)有表生氧化作用的叠加。矾山酸性蚀变岩帽形成于岩石圈减薄、伸展的构造背景下,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二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通过明矾石的电子探针分析和激光等离子质谱分析,热液期由早到晚明矾石中Na、Ca、Sr、Ba含量逐渐降低,表明围岩和温度均是影响因素,而温度起到关键作用。LREE、U含量的逐渐降低和p XRF分析中Cl含量的逐渐升高,表明在蚀变过程中流体虽相对富氯,但元素却逐渐亏损。结合不同热液阶段流体中元素含量逐渐减少的化学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结果显示的蚀变流体即为原始流体的特征,表明形成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热液蚀变流体活动方式较为单一。由深部岩浆分异而来的热液流体在上升过程中发生SO2歧化反应,于浅部形成多孔状石英和明矾石,整个阶段流体从弱酸、高温经过强氧化性、强酸、温度降低到低温和中性环境的方向演化。蚀变过程中,较低的温度条件不利于金属元素溶解于络合物中,成矿物质于深部沉淀,潜在矿床位于酸性蚀变岩帽的底部。通过矿物组合、流体环境、硫同位素特征等方面的详细对比表明,庐枞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与盆地内的玢岩铁矿成矿系统无关。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与国内外典型的富矿酸性蚀变岩帽,如福建紫金山高硫型铜金矿床、菲律宾Lepanto高硫型矿床-Far Southeast斑岩矿床等,在大地构造背景、地质特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流体特征等方面具有众多的相似性,表明庐枞盆地可能存在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与矾山酸性蚀变岩帽有关的岩浆岩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中明矾石短波红外光谱1480nm峰值、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明矾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在空间上对热液蚀变中心或矿化方向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这些特征表明,金银矿化可能位于大矾山明矾石矿床的深部,而铜矿化可能位于大矾山明矾石矿床的东北部。对众多明矾石地球化学数据的详细分析和验证,Ca+Sr+Ba-Na/(Na+K)图解可以用来判断明矾石在酸性蚀变岩帽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如流体通道或水平区域位置),或酸性蚀变岩帽是否具有找矿潜力。结合庐枞盆地其他明矾石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学特征,初步为在庐枞盆地的巴家滩-雾顶山-井边-磨盘山-石门庵、矾母山和钱铺一带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提供了方向。
李德荣[7](2011)在《黑龙江三矿沟铜多金属矿区(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省嫩江县三矿沟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古太平洋板块三者夹持的中间地带,三矿沟—多宝山北西向弧形构造成矿带的西北端。在三矿沟—多宝山铜金属成矿带上已发现了多宝山大型斑岩铜矿、铜山铜矿、争光岩金矿、三矿沟铜铁矿床及众多的矿(化)点。2006年三矿沟铜铁矿床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本文即是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取得大量翔实的地质资料基础上,综合运用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火山岩相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质学、同位素地质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重新认识了三矿沟铜多金属矿区(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论述了花朵山环形构造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明确了矿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为在该地区寻找大中型的铜多金属矿床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研究认为花朵山环形构造为一具有良好成矿功能的构造—成矿系统,可分解为3个环,外环已发现有奥陶系—泥盆系脆—韧性变形变质带中的蚀变岩型金矿化;中环有晚三叠世—中侏罗世英云闪长岩体与夹大理岩透镜体沉积建造的侵入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型铜铁金银矿化和英云闪长岩体中的细脉浸染型钼(铜)矿化;内环有早白垩世龙江期花朵山火山机构边部隐爆角砾岩体中的火山热液—斑岩型铜(钼)矿化。在花朵山环形构造范围内,构成了一个多期、多成因、多矿种的成矿系列。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硫主要来源于深源岩浆,极少量可能来自于地层。铅为混入了放射性成因铅的混合铅,显示了壳幔混合铅的特征。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显示,成矿热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其均一温度变化于152-478℃之间,盐度介于1.57-58.02 wt% NaCl,密度变化于0.64-1.18 g/cm3,总体属中-高温度、中-高盐度、中等密度的体系。
武广[8](2006)在《大兴安岭北部区域成矿背景与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北部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成矿带。本次工作对兴华渡口群变质岩、中生代火山岩和各时代侵入岩的代表性岩体进行了岩相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和SHRIMP锆石U-Pb定年及Ar-Ar年龄测试工作,获得了大量高精度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资料。在前人原划兴华渡口群细粒花岗闪长岩和二云母石英片岩中首次获得了2400~2600Ma的SHRIMP锆石U-Pb年龄,表明额尔古纳地块存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解决了长期争论的额尔古纳地块基底属性问题;在额尔古纳地块北缘漠河地区获得了504~517Ma的花岗岩类SHRIMP锆石U-Pb年龄,确认了兴凯—萨拉伊尔运动在本区的存在;研究区中生代火山岩40Ar/39Ar年龄为116.7~122.2Ma,为早白垩世火山岩,其形成与中生代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造山过程有关,加厚的下地壳拆沉作用引起的软流圈上涌是本区中生代火山岩形成的根本原因。探讨了大兴安岭北部大地构造演化,自新太古代以来,研究区大致经历了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构造演化、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罗迪尼亚超大陆构造演化、新元古代—古生代西伯利亚板块南缘陆缘增生构造演化和中新生代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四大构造旋回,再根据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动等特征进一步划分出10个构造演化阶段,即(1)古陆块形成阶段、(2)额尔古纳地块形成阶段、(3)地块初始裂解阶段、(4)罗迪尼亚超大陆形成阶段、(5)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阶段、(6)兴凯—萨拉伊尔造山阶段、(7)古亚洲洋裂解阶段、(8)古亚洲洋封闭—造山阶段、(9)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形成阶段和(10)大陆板内演化阶段。对典型矿床的矿床特征、流体包裹体性质、同位素等进行了研究,认为本区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海西期和燕山期,尤以燕山期成矿最为重要;主要矿床类型为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床、造山型金矿床、斑岩型铜钼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铜)矿床、热水喷流沉积型铁多金属矿床、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及矽卡岩和中高温热液脉复合型钨锡钼多金属矿床;上述矿床形成于三大动力学体系,海西期成矿作用与古亚洲洋裂解和造山作用有关,燕山早期晚阶段(晚侏罗世)成矿作用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陆—陆碰撞造山过程有关,燕山晚期早阶段(早白垩世)成矿作用与大兴安岭中生代板内岩浆作用有关。按照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在大兴安岭北部划分出5个矿床成矿系列和20个矿床式,即(1)与晚古生代火山—沉积盆地演化有关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成矿系列、(2)与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活动有关的铁多金属成矿系列、(3)与中生代陆—陆碰撞有关的金、铜、钨、锡、钼、多金属成矿系列、(4)与中生代板内中、酸性侵入活动有关的铅、锌、银、铜、金成矿系列和(5)与中生代板内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及斑岩有关的金、银、铜、铅、锌、钼成矿系列。在上述基础地质和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最后,根据区域成矿规律、区域成矿模式和各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结合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等综合资料,对研究区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成矿有利地区和地段,进而圈定出15个找矿远景区和24个找矿靶区,为下一步普查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
张方方[9](2016)在《东天山斑岩型钼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机制》文中指出新疆东天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分布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之间,具有良好的钼成矿潜力与找矿前景。东戈壁和白山矿床为东天山地区钼找矿勘探的重要成果,均达到超大型规模,分布于康古尔-黄山韧性剪切带的中东部。本文以详实的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显微岩矿观察为基础,对东戈壁和白山典型钼矿床进行解剖,并结合前人资料,探讨东天山钼矿床岩浆作用、成矿动力学背景及其成矿机制,同时对比研究区内斑岩型铜矿床,揭示东天山岩浆岩演化特征与铜钼成矿作用的关系,为今后新疆东天山斑岩钼(铜)矿找矿勘探提供新的信息。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1)东天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划分为志留-泥盆纪(440370 Ma)、石炭纪(350300 Ma)、二叠纪(299252 Ma)和三叠纪(246227 Ma)四个岩浆活动阶段。东戈壁和白山钼矿区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东天山钼矿的岩浆-矿化作用主要发生于236227 Ma范围内,成岩与成矿时代基本一致,显示了钼矿化作用与该区三叠纪时期的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形成于东天山板内伸展的构造环境。(2)东戈壁花岗岩具高硅、富碱、低镁及高分异指数的特征,为高钾钙碱性-钾玄质系列岩石;岩石表现为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强负Eu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显示为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Sr-Nd-Hf-O同位素数据显示,其具有较高的87Sr/86Sr比值及εNd(t)值,正εHf(t)值和年轻地壳Hf模式年龄(TDM C),及较高的锆石δ18O值。这些特征表明东戈壁花岗岩来源于新生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同时有部分地幔物质的混染。(3)白山花岗岩同样具高硅富碱,贫MgO和CaO及高分异指数的特征,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表现为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中等负Eu异常,高Sr/Y比值,低Y含量的特点,显示与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Sr-Nd-Hf-O同位素数据显示花岗岩具较均一的初始87Sr/86Sr比值,正εNd(t)和εHf(t)值,年轻的TDM C年龄,及相对低的锆石δ18O值,指示白山花岗岩的源区为新生下地壳物质,并有部分幔源岩浆的加入。(4)东戈壁和白山矿区钼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的石炭系干墩组地层中,受隐伏岩体和构造裂隙系统的联合控制,钼矿化与硅化、钾化和绢云母化蚀变关系最为密切。前者成矿流体具高温、中低盐度、含CO2特点,属于H2O–NaCl±CO2流体系统;后者成矿流体具高温、中低盐度、含CH4特点,属于H2O–NaCl±CH4流体系统。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两矿区成矿流体具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特征,且大气降水的加入对矿化石英脉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碳-氧、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并可能有上地壳物质的混染。(5)对比分析东天山斑岩铜矿与斑岩钼矿成岩成矿特征,揭示斑岩铜矿化主要产于岩体内接触带中,钼矿化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的围岩中。岩浆岩主、微量元素组成各有差异,反映了成矿岩浆岩属性与成矿动力学背景的不同。岩浆起源及其演化特征很可能是制约东天山不同空间位置上形成铜矿还是钼矿的关键机制。
秦克章[10](2000)在《新疆北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瞄准新疆中亚型造山与大规模成矿的某些关键科学问题,立足于古生代矿床时空分布的基本地质事实的野外调查研究,从充分整理消化前人大量研究成果资料和与中亚邻国构造—成矿格局的综合对比分析入手,分析厘出主要的火山-侵入岩带和成矿带,选择那些有争议的关键区段进行重点解剖,辅以岩石学和高精度同位素年代研究。将造山作用与成矿过程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尝试从板块构造角度来认识北疆矿床时空分布关系及演化序列,以金属矿床时空分布样式作为大地构造环境的标志和限定,提出并论证了新疆大地构造演化——元古代古天山洋与古生代准噶尔多岛海两期大洋模式。以为寻找大型矿集区的战略靶区优选提供科学依据。 1.中亚型造山带与海西期大规模成矿 中亚地区以古生代多陆块拼合造山、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与山盆体系构成独特的地质构造格局。中亚型造山带具有多块体、多缝合带镶嵌、山盆耦合的大地构造格局,地壳经历了古生代地块拼合增生过程和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陆块规模小于现代大陆板块,陆间洋盆小于现代大洋;多期蛇绿岩、高压变质岩、富碱花岗岩带的发现,指示地壳增生过程复杂多样;地壳经历了多旋回的造山和增生;中亚大型—超大型矿床总体上表现出网格状(矿结)分布特征和聚矿带的菱形镶嵌状展布规律,相比之下,环太平洋与特提斯成矿域则更具有“线性”特征;海西期的碰撞造山与成矿作用具有多岛海特征。 对新疆北部50余个已知矿床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揭示出海西期(400~250Ma)是本区有色和贵金属成矿高峰期。整个北疆地区陆相环境中金、铜-镍、锡、银等矿床主要就位于晚古生代末碰撞造山挤压-伸展转变期,与大规模的块体旋转、压剪、走滑拉张以及陆内俯冲造山等独特的现象有成因联系。铜和铜镍矿,主要集中于中泥盆世、石炭纪和早二叠纪。金矿跨越时限为泥盆纪一早三叠世。其中早石炭世,主要为火山岩浅成低温型金矿床,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以形成韧性剪切破碎带型金矿为特征,二者共同的特点均产出于俯冲带的边缘带近陆一侧(岛弧带-弧后盆地交接部位)。 说明晚海西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对北疆地区具有较普遍的和重要的意义。对晚古生代花岗岩、陆相火山岩、镁铁-超镁铁杂岩的系统总结为上述认识提供了岩浆作用性质方面的证据。 2 北疆主要金属矿床划分为7大构造阶段产物 在前人基础上,按照板块构造观点并结合最新的系统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将北疆古生代金属矿床(兼顾某些构造环境指向明确的非金属矿床如石棉、滑石等)划分为七大构造阶段组合: Ⅰ.稳定古陆环境中的前寒武纪矿床 Ⅱ.裂谷发育期(初始拉张期)矿床、 Ⅲ.洋壳(小洋盆)扩张阶段矿床、 Ⅳ.板块汇聚边缘早期过渡壳扩张阶段矿床、 Ⅴ.板块汇聚边缘晚期阶段挤压陆缘环境矿床、 Ⅵ.碰撞造山期矿床 Ⅶ.造山期后伸展构造阶段矿床。 3.发现新的兰闪片岩露头,矿物组合呈石榴石-白云母-绿泥石-方解石-兰闪石组合,系副变质岩。位于昭苏县南西图拉苏达坂,在已报道的阿克牙孜河上游兰闪片岩西侧约100公里。 4.依据放射虫硅质岩确定巴音沟蛇绿岩套时代上限不晚于晚泥盆世
二、黑龙江某斑岩铜矿区三号矿带围岩蚀变作用及其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某斑岩铜矿区三号矿带围岩蚀变作用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2)黑龙江省多宝山矿集区铜—钼—金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
1.2.1 斑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2 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3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4 多宝山矿集区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项目依托及完成工作量 |
1.5 取得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矿集区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多宝山矿集区地质特征 |
2.2.1 矿集区地层 |
2.2.2 矿集区构造 |
2.2.3 矿集区岩浆岩 |
2.2.4 矿集区矿产 |
2.3 区域构造演化 |
第3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斑岩型铜-钼-(金)矿床 |
3.1.1 多宝山铜-钼-(金)矿床 |
3.1.2 铜山铜-钼-(金)矿床 |
3.2 矽卡岩型铁-铜矿床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化特征 |
3.3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
3.3.1 矿区地质 |
3.3.2 矿化特征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
4.1 斑岩型铜-钼-(金)矿床 |
4.1.1 成矿物质来源 |
4.1.2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
4.1.3 成矿时代 |
4.1.4 矿床成因 |
4.2 矽卡岩型铁-铜矿床 |
4.2.1 成矿物质来源 |
4.2.2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
4.2.3 成矿时代 |
4.2.4 矿床成因 |
4.3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
4.3.1 成矿物质来源 |
4.3.2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
4.3.3 成矿时代 |
4.3.4 矿床成因 |
第5章 成岩成矿年代学与构造环境 |
5.1 矿集区岩浆岩年代学 |
5.1.1 岩相学特征 |
5.1.2 锆石U-Pb年代学 |
5.1.3 多宝山矿集区及其邻区显生宙岩浆作用 |
5.2 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1 早奥陶世岩浆岩 |
5.2.2 中侏罗世岩浆岩 |
5.2.3 早白垩世岩浆岩 |
5.3 岩浆类型、源区及成因研究 |
5.3.1 岩浆类型:埃达克质、过渡及正常岛弧岩浆 |
5.3.2 岩浆源区 |
5.3.3 岩浆形成深度 |
5.3.4 岩石成因模式 |
5.3.5 岩浆成因与成矿作用联系 |
5.4 成矿构造背景 |
第6章 区域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模式 |
6.1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
6.1.1 地层控矿作用 |
6.1.2 构造控矿作用 |
6.1.3 岩浆岩控矿作用 |
6.2 区域矿床时空展布规律 |
6.3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模式 |
6.3.1 古亚洲洋俯冲与多宝山弧及其斑岩型矿化的联系 |
6.3.2 多宝山岛弧及相应斑岩型矿化的埋藏和保存 |
6.3.3 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作用:矿集区叠加矿化的响应/诱因 |
6.3.4 中生代多期构造体制复合作用对区域多金属矿化的制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黑龙江多宝山斑岩型铜(钼)矿床成岩成矿深度及变化保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矿床变化与保存 |
1.2.2 多宝山铜(钼)矿床研究现状 |
1.2.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完成主要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岩浆岩 |
2.2.1 加里东中期火山熔岩 |
2.2.2 华力西中期岩浆岩 |
2.2.3 华力西晚期岩浆岩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矿产特征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床地质概况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构造 |
3.1.3 矿区岩浆岩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4 围岩蚀变 |
3.5 成矿阶段 |
第4章 矿物温压计与成岩深度 |
4.1 岩相学特征 |
4.2 岩石化学特征 |
4.3 Q-Ab-Or相图估测岩体形成的温压条件 |
4.4 角闪石地质温压计 |
4.4.1 角闪石结构式 |
4.4.2 角闪石类型 |
4.4.3 全铝角闪石温压力计 |
4.5 黑云母地质温压计 |
4.5.1 黑云母岩石化学参数 |
4.5.2 黑云母温压计 |
第5章 铜矿岩体中-新生代隆升剥露探讨 |
5.1 实验原理及方法 |
5.2 样品采集及测试 |
5.2.1 样品采集 |
5.2.2 样品测试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实验结果 |
5.3.2 测试结果分析 |
5.4 热史模拟 |
5.5 讨论及小结 |
5.5.1 岩体隆升剥蚀演化史 |
5.5.2 剥蚀深度的大地构造意义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认识 |
6.2 存在问题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黑龙江省主要金属矿产构造—成矿系统基本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目标任务 |
1.1.1 目的意义 |
1.1.2 主要任务 |
1.2 研究范围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大陆动力学和区域成矿学研究现状 |
2.1 大陆动力学研究现状 |
2.1.1 大陆动力学的由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2.1.2 大陆动力学研究主要进展 |
2.2 区域成矿学研究现状 |
2.2.1 成矿系统理论 |
2.2.2 成矿系列理论 |
2.3 黑龙江省地质工作程度及研究现状 |
2.3.1 黑龙江省基础地质工作程度 |
2.3.2 黑龙江省地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
3.1 地层 |
3.1.1 前寒武系 |
3.1.2 古生界 |
3.1.3 中生界 |
3.1.4 新生界 |
3.2 火山岩 |
3.2.1 海相火山岩 |
3.2.2 陆相火山岩 |
3.3 侵入岩 |
3.3.1 大兴安岭弧盆系(Ⅱ-2)侵入岩 |
3.3.2 小兴安岭弧盆系(Ⅱ-2)侵入岩 |
3.3.3 佳木斯-兴凯地块(Ⅱ-3)侵入岩 |
3.3.4 完达山蛇绿混杂岩带(Ⅲ-15)侵入岩 |
3.3.5 侵入岩浆作用划分对比 |
3.4 变质岩 |
3.4.1 佳木斯-兴凯地块变质岩区 |
3.4.2 东风山-尔站地块变质岩区 |
3.4.3 兴华-鄂伦春-落马湖-新开岭微地块群变质岩区 |
3.5 大型变形构造 |
3.5.1 构造混杂岩带 |
3.5.2 韧性剪切带 |
3.5.3 大型地堑系统 |
3.6 大陆构造基本特征 |
3.6.1 重力推断岩石圈壳-幔界面形态及上地幔构造分区 |
3.6.2 岩石圈结构构造基本特征 |
3.6.3 大地构造分区方案 |
3.6.4 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划分方案 |
3.6.5 构造演化阶段主要特征 |
4 主要金属矿产成矿单元、成矿系统划分 |
4.1 成矿单元划分方案 |
4.1.1 成矿单元的基本含义 |
4.1.2 成矿区带划分的基本原则 |
4.1.3 成矿单元划分方案 |
4.2 成矿系统划分方案 |
4.2.1 成矿系统划分原则 |
4.2.2 成矿系统划分方案及其与构造单元、成矿单元的耦合关系 |
4.3 Ⅲ级成矿单元基本特征 |
4.3.1 大兴安岭成矿省(2-1) |
4.3.2 吉黑成矿省 |
5 古元古代陆缘增生带成矿系统类主要成矿系统基本特征 |
5.1 PT1 兴东岩群铁金钨成矿系统 |
5.1.1 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
5.1.2 典型矿床 |
5.1.3 成矿系统基本成矿要素 |
5.2 PT_1 东风山群金铁(钴)成矿系统 |
5.2.1 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
5.2.2 典型矿床 |
5.3 Pt1 兴华渡口岩群铁金成矿系统 |
5.3.1 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
5.3.2 代表性矿床 |
6 裂谷成矿系统类主要成矿系统基本特征 |
6.1 中元古代蛇绿混杂岩铁锰铬镍成矿系统 |
6.2 晚元古代张广才岭陆缘裂谷铁、硫铁矿成矿系统(E) |
6.2.1 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
6.2.2 代表性矿床 |
6.3 晚元古代陆间裂谷蛇绿混杂岩铁钛钒成矿系统 |
6.3.1 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
6.3.2 代表性矿床 |
6.4 D_(1-2) 罕达气弧裂谷金银铜成矿系统 |
6.5 P_1 龙江-塔溪裂谷铜金(铅锌)成矿系统 |
6.5.1 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
6.5.2 代表性矿床 |
6.6 完达山T_2-J_1 超镁铁质侵入杂岩铜镍成矿系统 |
6.6.1 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
6.6.2 代表性矿(化)点 |
7 奥陶纪岛弧或火山弧成矿系统类(3)主要成矿系统基本特征 |
7.1 多宝山岛弧斑岩铜钼金成矿系统(G) |
7.1.1 成矿系统的地质构造环境 |
7.1.2 成矿系统结构 |
7.1.3 典型矿床 |
7.2 伊春-延寿岩浆弧铅锌钨钼铜成矿系统 |
7.2.1 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
7.2.2 典型矿床 |
7.2.3 成矿系统基本成矿要素 |
8 深大断裂成矿系统类主要成矿系统基本特征 |
8.1 密-敦深大断裂P_2 超镁铁质侵入杂岩铂钯铜镍成矿系统 |
8.1.1 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
8.1.2 典型矿床 |
8.2 大和镇深大断裂T_2-J_1 超镁铁质侵入杂岩铜镍成矿系统(M) |
8.2.1 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
8.2.2 代表性矿化特征 |
9 T_3-J_1 陆内构造-岩浆成矿系统类主要成矿系统基本特征 |
9.1 印支晚期构造-岩浆活动基本特征 |
9.2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构造-岩浆热液金钼铜钨成矿系统 |
9.2.1 张广才岭Pt_3 裂谷接触交代-热液铁铅锌铜成矿亚系统 |
9.2.2 伊春∈_1 陆表海盆接触交代-热液铁铅锌成矿亚系统 |
9.2.3 奥陶纪多宝山岛弧中-中酸性岩浆热液金铜铁钨成矿亚系统 |
9.2.4 铁力晚古生代陆缘海盆接触交代-热铁铅锌铜钼成矿亚系统 |
9.2.5 斑岩-热液钼成矿亚系统 |
9.3 鸡东-老黑山T_3-J_1花岗岩带中酸性浅成斑岩铜金铅锌成矿系统 |
10 J_3-K_1 构造-岩浆作用成矿系统类主要成矿系统基本特征 |
10.1 燕山中期构造-岩浆喷发-侵入活动基本特征 |
10.2 东风山群中侏罗世中-中酸性浅成杂岩金钨锑成矿系统 |
10.3 大兴安岭构造-岩浆作用金银铅锌铜钼成矿系统 |
10.3.1 上黑龙江J_(2-3) 逆掩推覆构造叠加J_3-K_1 火山作用金成矿亚系统 |
10.3.2 J_3-K_1火山作用金铜成矿亚系统 |
10.3.3 Pt_3 弧间裂谷叠加J_3-K_1 火山作用铅锌铜钼金成矿亚系统 |
10.3.4 脆-韧性构造叠加J_3-K_1 火山作用金成矿亚系统 |
10.4 小兴安岭盆岭构造-岩浆作用金银铅锌铜钨锡钼成矿系统 |
10.4.1 燕山中期火山作用金银铜钼成矿亚系统 |
10.4.2 中基性-中酸性岩浆侵入接触交代-热液铅锌铜钨钼金成矿亚系统 |
10.5 佳木斯-兴凯地块区J_3-K_2 构造-岩浆作用金银铜成矿系统 |
10.5.1 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
10.5.2 K_1 中-酸性浅成岩浆热液金铜钨锡成矿亚系统代表性矿床 |
10.5.3 K_2 酸性浅成岩浆热液金成矿亚系统代表性矿床 |
11 主要金属矿产构造-成矿系统演化 |
11.1 新太古代-中元古代地块及其成矿系统形成演化大阶段 |
11.2 新元古代-早三叠世古亚洲洋弧盆体系形成演化大阶段 |
11.3 中三叠世以来滨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构造-成矿系统演化大阶段 |
11.4 主要金属矿产重要成矿类型和成矿期 |
11.5 黑龙江右岸北西向大型构造-成矿带成因探讨 |
11.5.1 前中生代北西向构造-成矿特征延续继承发展的主要原因 |
11.5.2 中生代强烈的北西向构造-岩浆-成矿作用 |
12 结论 |
结束语/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6)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课题来源 |
1.1.1 选题依据 |
1.1.2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酸性蚀变岩帽研究现状 |
1.2.1 酸性蚀变岩帽的研究方法 |
1.2.2 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环境 |
1.2.3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研究历史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 |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2.1 断裂构造 |
2.2.2 褶皱构造 |
2.2.3 火山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场 |
2.4.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4.2 区域磁场特征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样品及测试方法 |
3.1 样品采集方法 |
3.2 短波红外光谱(SWIR)分析 |
3.3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4 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 |
3.5 流体包裹体测温 |
3.6 全岩地球化学(WRG)分析 |
3.7 电子探针(EPMA)和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 |
3.8 明矾石~(40)Ar-~(39)Ar定年分析 |
3.9 金红石原位LA-ICPMS U-PB定年分析 |
3.10 稳定同位素(S、H、O)分析 |
第四章 酸性蚀变岩帽地质特征 |
4.1 矾山矿区地质特征 |
4.1.1 地层 |
4.1.2 构造 |
4.1.3 岩浆岩 |
4.2 蚀变矿化特征 |
4.2.1 明矾石化和明矾石矿体 |
4.2.2 其他蚀变特征 |
4.3 短波红外光谱研究(SWIR) |
4.3.1 SWIR矿物识别 |
4.3.2 SWIR特征参数 |
4.4 矿物组成 |
4.4.1 蚀变矿化期次 |
4.4.2 矿物特征 |
4.5 蚀变分带特征 |
第五章 酸性蚀变岩帽地球化学特征 |
5.1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样品特征 |
5.1.2 酸性蚀变岩帽的岩性分类 |
5.1.3 地球化学特征 |
5.1.4 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5.1.5 pXRF特征 |
5.2 明矾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1 明矾石种类 |
5.2.2 不同类型明矾石元素特征 |
5.2.3 明矾石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控制因素 |
5.2.4 明矾石空间特征 |
5.3 年代学特征 |
5.3.1 明矾石~(40)Ar-~(39)Ar定年 |
5.3.2 金红石LA-ICP-MS U-Pb定年 |
5.3.3 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时代 |
第六章 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 |
6.1 流体包裹体 |
6.1.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1.2 均一温度和盐度 |
6.1.3 压力条件 |
6.2 稳定同位素 |
6.2.1 样品特征 |
6.2.2 硫同位素组成 |
6.2.3 氢、氧同位素 |
6.3 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机制 |
6.3.1 物理化学条件 |
6.3.2 流体演化特征 |
6.3.3 形成机制 |
第七章 酸性蚀变岩帽成矿潜力指示 |
7.1 区域酸性蚀变岩帽 |
7.1.1 分布及产出特征 |
7.1.2 成矿地质条件 |
7.1.3 明矾石成因类型 |
7.1.4 形成环境 |
7.2 酸性蚀变岩帽与庐枞盆地玢岩铁矿的关系 |
7.2.1 年代学 |
7.2.2 围岩蚀变 |
7.2.3 物理化学条件 |
7.2.4 硫的来源 |
7.2.5 玢岩铁矿床蚀变带中明矾石的形成机制 |
7.3 与典型酸性蚀变岩帽对比 |
7.3.1 地质特征 |
7.3.2 流体特征 |
7.3.3 明矾石光谱学及成分特征 |
7.3.4 明矾石地球化学判别 |
7.4 酸性蚀变岩帽找矿指示 |
7.4.1 庐枞盆地矾山矿区 |
7.4.2 庐枞盆地其他地区 |
7.4.3 庐枞矿集区综合找矿模型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
2 )发表论文 |
附表1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附表2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XRF分析结果/PPM |
附表3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明矾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
附表4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明矾石LA-ICP-MS分析测试结果 |
附表5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矿物短波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 |
附表6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数据 |
(7)黑龙江三矿沟铜多金属矿区(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矿山找矿勘查和基础研究现状 |
1.2.2 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 |
1.2.3 金属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方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及成果 |
1.6 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韧性剪切带 |
2.2.3 断裂构造 |
2.2.4 环形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及岩浆成矿作用特征 |
2.4 区域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 |
2.4.1 区域磁场特征 |
2.4.2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4.3 区域电场特征 |
2.5 区域地球化学场基本特征 |
2.6 区域金属矿产 |
2.7 区域构造演化 |
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花朵山环形塌陷火山构造 |
3.2.3 断裂 |
3.2.4 脆-韧性变形变质带 |
3.3 侵入岩 |
3.4 接触变质及围岩蚀变矿化特征 |
3.5 矿区物探异常特征及其解释推断 |
3.5.1 地球物理特征 |
3.5.2 物探异常的判识 |
3.5.3 西区物探异常特征及其解释评价 |
3.5.4 东区物探异常特征及其解释评价 |
3.5.5 Ⅴ区火山机构高磁十字剖面测量成果 |
3.6 矿区化探异常特征及解释评价 |
3.6.1 西区1/1 万土壤异常特征及其解释评价 |
3.6.2 东区1/1 万土壤异常特征及其解释评价 |
3.6.3 Ⅴ区1/1 万土壤异常特征及其解释评价 |
第4章 矿床及矿(化)体地质特征 |
4.1 西区-三矿沟矽卡岩型铜铁钼矿床特征 |
4.1.1 1 号矿带 |
4.1.2 2 号矿带 |
4.1.3 3 号矿带 |
4.1.4 矿石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特征 |
4.1.5 矿石化学成分及有益有害组分 |
4.1.6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4.1.7 矿石类型和品级 |
4.1.8 矿体围岩和夹石 |
4.2 西区-小云山蚀变岩型金矿化特征 |
4.3 东区-育宝山矽卡岩型铜铁矿体特征 |
4.4 英云闪长岩体中的细脉浸染状铜钼矿化特征 |
4.5 Ⅴ区-花朵山隐爆角砾岩型铜钼矿化特征 |
第5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5.1 成矿物质来源 |
5.1.1 硫、铅同位素特征 |
5.1.2 讨论 |
5.1.3 结论 |
5.2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5.2.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2.2 讨论 |
5.2.3 结论 |
5.3 成岩成矿时代 |
5.4 成矿过程与矿床成因 |
第6章 控矿因素、富集规律及找矿方向 |
6.1 控矿因素、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 |
6.1.1 三矿沟式矽卡岩型铁铜钼矿床 |
6.1.2 小云山脆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化 |
6.1.3 花朵山火山热液型铜钼矿化 |
6.2 矿区主要找矿方向 |
6.2.1 三矿沟式矽卡岩型铁铜钼矿床 |
6.2.2 蚀变岩型金矿 |
6.2.3 火山热液型铜钼矿和斑岩型铜钼矿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8)大兴安岭北部区域成矿背景与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依托项目及论文选题 |
二、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
三、工作程度及存在问题 |
四、实物工作量 |
五、本次研究主要进展 |
第一章 区域成矿背景 |
第一节 区域地层 |
一、前寒武系 |
二、下古生界 |
三、上古生界 |
四、中生界 |
五、新生界 |
第二节 区域构造 |
一、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单元划分 |
二、构造特征综述 |
第三节 区域岩浆岩 |
一、兴东期岩浆活动 |
二、晋宁期岩浆活动 |
三、兴凯—萨拉伊尔期岩浆活动 |
四、加里东期岩浆活动 |
五、华力西—印支期岩浆活动 |
六、燕山期岩浆活动 |
第四节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一、区域重力场特征 |
二、航磁异常特征 |
第五节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一、区域元素背景特征 |
二、主要构造单元元素异常特征 |
第六节 区域矿产 |
第二章 区域动力学背景──来自高精度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 |
第一节 兴华渡口群时代归属及额尔古纳地块基底属性 |
一、岩石特征 |
二、锆石特征 |
三、分析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花岗岩类高精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
一、古元古代凤水山片麻杂岩 |
二、晋宁期花岗岩类 |
三、兴凯—萨拉伊尔期花岗岩类高精度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 |
四、加里东期花岗岩类 |
五、华力西期—印支期花岗岩类高精度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 |
六、燕山期花岗岩高精度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 |
七、大兴安岭北部侵入岩Sr、Nd、Pb 和O 同位素研究 |
第三节 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火山岩成因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
一、火山岩时空分布 |
二、火山岩岩相学特征 |
三、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四、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
五、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火山岩 Sr、Nd、Pb 和O 同位素组成 |
六、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火山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分析 |
第四节 大兴安岭北部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 |
一、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构造演化旋回 |
二、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罗迪尼亚超大陆构造演化旋回 |
三、新元古代—古生代西伯利亚板块南缘陆缘增生构造演化旋回 |
四、中新生代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演化旋回 |
第三章 典型矿床及成矿系列 |
第一节 大兴安岭北部矿床成矿系列 |
一、与晚古生代火山—沉积盆地演化有关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成矿系列 |
二、与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活动有关的铁多金属成矿系列 |
三、与中生代陆—陆碰撞有关的金、铜、钨、锡、钼、多金属成矿系列 |
四、与中生代板内中、酸性侵入活动有关的铅、锌、银、铜、金成矿系列 |
五、与中生代板内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及斑岩有关的金、银、铜、铅、锌、钼成矿系列 |
第二节 造山型金矿床 |
一、砂宝斯金矿 |
二、老沟金矿 |
三、小伊诺盖沟金矿 |
四、蒙古—鄂霍茨克成矿带中段的造山型金矿 |
第三节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铜)矿床 |
一、四五牧场金(铜)矿 |
二、额仁陶勒盖银(锰)矿 |
第四节 热液脉型铅锌银铜矿床 |
一、甲乌拉—查干布拉根铅锌银矿 |
二、得耳布尔铅锌银矿 |
第五节 斑岩型铜钼(金)矿床 |
一、二十一站铜(金)矿 |
二、乌努格吐山铜钼矿 |
第六节 矽卡岩和中高温热液脉复合型钨锡钼多金属矿床 |
一、洛古河钨锡钼多金属矿 |
第七节 热水喷流沉积型铁多金属矿床 |
一、谢尔塔拉铁锌矿床 |
第八节 稳定同位素研究 |
一、S 同位素 |
二、H 和O 同位素 |
三、Pb同位素组成及Pb的来源 |
第四章 区域成矿规律 |
第一节 区域成矿条件 |
一、地层含矿性分析 |
二、成矿构造因素 |
三、岩浆成矿作用 |
第二节 成矿时代及演化规律 |
一、成矿时代 |
二、成矿时代演化规律 |
第三节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
一、成矿带的划分和成矿带、成矿亚带成矿特点 |
二、矿床的空间分布特点 |
三、矿床的垂向定位深度及区域剥蚀情况 |
第五章 区域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评价 |
第一节 区域成矿模式 |
第二节 找矿潜力评价 |
一、主攻矿种及主攻矿床成因类型 |
二、主要矿床类型的找矿标志 |
三、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 |
四、找矿远景区及找矿靶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图版及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9)东天山斑岩型钼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斑岩钼矿床 |
1.2.2 中亚造山带斑岩钼矿床 |
1.2.3 东天山斑岩钼矿床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 |
第2章 东天山成矿地质背景 |
2.1 基本构造格架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断裂 |
2.4 区域岩浆作用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钼矿床地质 |
3.1 东戈壁钼矿床 |
3.1.1 基本地质特征 |
3.1.2 矿体特征及规模 |
3.1.3 矿石物质组成 |
3.1.4 矿石结构构造 |
3.1.5 围岩蚀变 |
3.1.6 成矿阶段 |
3.2 白山钼矿床 |
3.2.1 基本地质特征 |
3.2.2 矿体特征及规模 |
3.2.3 矿石物质组成 |
3.2.4 矿石结构构造 |
3.2.5 围岩蚀变 |
3.2.6 成矿阶段 |
第4章 岩浆岩地质地球化学 |
4.1 实验测试方法 |
4.2 岩石学特征 |
4.2.1 东戈壁岩体 |
4.2.2 白山岩体 |
4.3 年代学特征 |
4.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4.1 东戈壁岩体 |
4.4.2 白山岩体 |
4.5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5.1 Sr-Nd同位素 |
4.5.2 Lu-Hf同位素 |
4.5.3 O同位素 |
4.6 岩浆岩成因 |
4.6.1 岩体类型 |
4.6.2 岩浆源区 |
第5章 矿床地球化学 |
5.1 实验测试方法 |
5.2 成矿流体特征 |
5.2.1 白山钼矿成矿流体 |
5.2.2 东戈壁钼矿成矿流体 |
5.3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1 氢氧同位素 |
5.3.2 碳氧同位素 |
5.3.3 硫同位素 |
5.3.4 铅同位素 |
5.4 成矿年代学 |
第6章 地球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 |
6.1 岩浆岩时空分布与成矿作用 |
6.2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6.3 成岩成矿模式 |
6.4 与斑岩铜矿成岩成矿作用对比 |
6.4.1 矿化蚀变特征 |
6.4.2 岩浆作用与成矿 |
6.4.3 流体特征及物质来源 |
6.4.4 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新疆北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板块构造成矿学与矿床作为大地构造标志的新进展 |
1.1.1 制约找矿突破的主要问题-区带成矿前提的研究不够 |
1.1.2 矿床作为大地构造的标志 |
1.1.3 板块构造成矿学与矿床作为大地构造标志的研究进展 |
1.2 北疆中亚型造山与成矿的科学涵义与研究现状 |
1.2.1 中亚型造山带与中亚巨型成矿带的含义、展布及特点 |
1.2.2 北疆中亚型造山与成矿作用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野外工作基础与实物工作量 |
2. 北疆古生代地质概况 |
2.1 北疆地质概况 |
2.2 巴音沟蛇绿岩套时代放射虫硅质岩的时代及其意义 |
2.2.1 地质背景与问题由来 |
2.2.2 蛇绿岩岩石与产化石地层特征 |
2.2.3 化石组合及其时代 |
2.2.4 讨论 |
2.3 昭苏县南西图拉苏达坂兰闪片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
2.3.1 阿克牙孜河上游兰闪片岩和榴辉岩带 |
2.3.2 昭苏县南西图拉苏达坂兰闪片岩的发现及其矿物组合 |
2.4 北疆蛇绿岩的分布、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洋盆的指示意义 |
2.4.1 蛇绿岩研究现状 |
2.4.2 蛇绿混杂岩带时代的确定及意义 |
2.4.3 新疆主要蛇绿岩地球化学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
2.4.4 北疆蛇绿岩的某些特点 |
2.5 新疆北部古生代火山岩的分区分带与火山岩组合 |
2.6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花岗岩类的分布与地质特征 |
2.6.1 晚古生代花岗岩类带状分布特征 |
2.6.2 晚古生代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 |
2.6.3 花岗岩形成时代和地质构造环境 |
2.7 造山前、同造山、造山后火山-深成岩组合 |
2.7.1 造山前-早造山阶段火山-深成岩组合 |
2.7.2 同造山晚造山阶段火山-深成岩组合 |
2.7.3 造山后或非造山阶段火山-深成岩组合 |
2.8 古生代火山-深成岩有关的成矿作用 |
2.8.1 古生代与火山作用有关的矿产 |
2.8.2 深成岩有关的五大成矿系列 |
3. 阿尔泰古生代板块构造格局、演化与成矿作用 |
3.1 阿尔泰前寒武纪基底研究 |
3.1.1 前寒武纪基底岩系的分布 |
3.1.2 阿尔泰古老基底变质岩系的时代证据 |
3.1.3 阿尔泰地区存在中元古代以前的古老基底 |
3.2 阿尔泰泥盆纪火山沉积盆地与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构造环境 |
3.2.1 阿尔泰南缘泥盆纪火山沉积盆地的展布 |
3.2.2 阿尔泰南缘泥盆纪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构造环境争议的焦点 |
3.2.3 泥盆纪火山沉积盆地弧后盆地构造环境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制约 |
3.2.4 泥盆纪海相火山岩与成矿作用关系 |
3.3 阿尔泰陆缘活动带的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
3.3.1 区域地质发展演化 |
3.3.2 阿勒泰南缘构造成矿分带 |
3.3.3 变质火山岩和矿石同位素年代学 |
3.3.4 阿勒泰地区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
3.4 阿尔泰变质作用与块状硫化物的改造温压条件 |
3.4.1 阿尔泰变质岩的空间分布与变质作用 |
3.4.2 块状硫化物矿床的褶皱变质改造作用 |
3.4.3 区域变质-逆冲推覆-韧性剪切作用与Au成矿的关系 |
3.5 阿尔泰山南缘可可塔勒式大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分析 |
3.5.1 可可塔勒典型矿床特征 |
3.5.2 可可塔勒式大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分析 |
3.5.3 小结 |
4. 准噶尔活动带的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
4.1 准噶尔地块的构造性质讨论 |
4.2 准噶尔早古生代地质演化 |
4.3 东北准噶尔泥盆纪-石炭纪玻安岩与洋内弧 |
4.3.1 玻安岩概述 |
4.3.2 东北准噶尔地质概况与玻安岩的产出 |
4.3.3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的再认识和玻安岩的确认 |
4.4 准噶尔晚古生代早期弧盆体系演化与岛弧成矿 |
4.5 准噶尔晚古生代中晚期碰撞造山成矿 |
4.6 西准噶尔哈图金矿的类型与时代 |
5. 东天山地区板块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
5.1 地质背景 |
5.2 区域构造演化与矿化分带 |
5.3 研究程度分析及存在问题 |
5.4 黄山铜镍矿带香山镁铁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性质的确定 |
5.4.1 黄山-镜儿泉镁铁-超镁铁岩带与香山铜镍矿床地质概况 |
5.4.2 黄山-镜儿泉镁铁-超镁铁岩铜镍矿带构造背景的认识分歧焦点 |
5.4.3 香山角闪辉长岩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 |
5.4.4 黄山-镜儿泉镁铁-超镁铁杂岩带构造性质-地幔热侵位而非蛇绿岩套 |
5.5 东天山土屋-延东大型斑岩铜矿的地质特点与成岩成矿时代 |
5.5.1 区域地质特点 |
5.5.2 土屋铜矿蚀变矿化概况 |
5.5.3 延东斑岩铜矿蚀变矿化概况 |
5.5.4 土屋-延东斑岩铜矿成岩成矿时代-单颗粒锆石U-Pb和蚀变岩绢云母K-Ar年龄证据 |
5.6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金矿成矿作用 |
6. 西天山板块构造分区、演化与成矿关系 |
6.1 西天山陆缘活动带-伊犁微板块的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
6.2 西天山博罗科努斑岩-矽卡岩型Cu矿带 |
6.3 西天山吐拉苏地区大型阿希金矿 |
6.4 阿吾拉勒成矿环境分析 |
6.5 西天山伊什基里克-阿吾拉勒成矿特点对比 |
6.6 伊犁盆地侏罗系砂岩铀矿特征 |
7. 西南天山(塔里木北缘)活动带的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
7.1 南天山(塔里木北缘)活动带的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
7.2 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特征、地层时代与成矿时代 |
7.1.1 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地质概况 |
7.1.2 围岩地层时代和成矿时代 |
7.3 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和穆龙套金矿床对比与找矿潜力分析 |
7.3.1 穆龙套(Muruntau)金矿床成矿条件分析 |
7.3.2 萨瓦亚尔顿金矿床与穆龙套金矿床对比 |
7.3.3 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找矿潜力分析 |
8. 北疆古生代矿床的6大板块构造旋回划分 |
8.1 北疆矿床构造环境-演化阶段划分方案 |
8.2 稳定古陆环境中的前寒武纪矿床 |
8.3 裂谷发育期(初始拉张期)矿床 |
8.4 洋壳(小洋盆)扩张阶段矿床 |
8.5 板块汇聚边缘早期过渡壳拉张阶段矿床 |
8.6 板块汇聚边缘晚期阶段挤压陆缘环境矿床 |
8.7 碰撞造山期阶段矿床 |
8.8 造山期后伸展构造阶段矿床 |
8.9 中生代、新生代矿产分布与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 |
8.10 成矿作用的阶段性与板块构造旋回的对应性 |
8.11 北疆成矿作用的阶段性与多旋回性 |
9. 北疆主要矿产时空样式与两期大洋演化构造演化模式 |
9.1 北疆主要矿产的主要成矿期——铜、金、铁、铬、铅锌、稀有、宝玉石、煤、油气 |
9.2 北疆成矿物质时空记录对板块构造演化的指示意义 |
9.3 北疆古生代成矿作用与东南亚新生代多岛海成矿作用对比 |
9.4 北疆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准噶尔多岛海构造格局 |
9.5 中亚多岛海型造山带与洋-陆俯冲型、陆-陆碰撞型造山带对比 |
9.6 北疆大地构造演化——元古代古天山洋与古生代准噶尔多岛海两期大洋模式 |
10. 北疆成矿环境分析、找矿战略选区与勘查应用 |
10.1 海相火山岩硫化物矿床板块构造环境分析与找矿选区 |
10.1.1 概述 |
10.1.2 前人的分类 |
10.1.3 本文的板块构造环境与容矿岩分类 |
10.1.4 时空分布 |
10.1.5 新疆北部古生代弧后盆地的识别及其成矿作用 |
10.2 斑岩铜矿的形成前提、矿带对比与北疆古生代岛弧带的识别 |
10.2.1 斑岩铜矿概述 |
10.2.2 斑岩铜矿的分类 |
10.2.3 斑岩铜矿的时空分布 |
10.2.4 斑岩铜矿产出大地构造环境与两类成矿模式 |
10.2.5 斑岩铜矿形成前提条件总结 |
10.2.6 巴尔喀什斑岩铜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与中国西天山矿带对比 |
10.2.7 新疆北部成熟岛弧带的识别及斑岩铜矿成矿潜力 |
10.3 北疆陆相火山岩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特点及其与斑岩铜矿的联系 |
10.3.1 浅成热液金矿床 |
10.3.2 北疆陆相火山岩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特点及其识别 |
10.3.3 陆相火山岩浅成低温金矿与斑岩铜矿的联系及其勘查意义 |
10.4 北疆北疆C_3-P_2碰撞造山期后伸展走滑阶段大规模成矿 |
10.4.1 北疆古生代的三个主要聚合阶段尤以晚石炭世聚合最为强烈 |
10.4.2 北疆中亚型造山带石炭世末碰撞后伸展弛张事件 |
10.4.3 北疆石炭纪末一二叠纪初碰撞后弛张伸展构造的重大成矿意义 |
10.4.4 北疆韧性剪切带金矿的空间分布特点及与碰撞挤压-伸展构造的联系 |
10.5 成矿区带划分及找矿战略选区 |
10.6 找矿应用实例 |
10.6.1 西天山阿克夏提矽卡岩型Cu-Zn-Au-Ag-Bi矿化远景区的发现与评价 |
10.6.2 吐哈盆地南缘古生代“天窗”——卡拉塔格高硫化物型铜金蚀变矿化区的发现与评价工作简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博士后期间学术活动 |
附录2 个人简历 |
附录3 实地调查矿床清单 |
附录4 论文清单 |
图版 |
四、黑龙江某斑岩铜矿区三号矿带围岩蚀变作用及其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宝山斑岩铜矿床围岩蚀变机制[J]. 林景仟,李桂林.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1(02)
- [2]黑龙江省多宝山矿集区铜—钼—金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D]. 蔡文艳. 吉林大学, 2020(08)
- [3]黑龙江多宝山斑岩型铜(钼)矿床成岩成矿深度及变化保存研究[D]. 冷亚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 [4]黑龙江省主要金属矿产构造—成矿系统基本特征[D]. 谭成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7)
- [5]黑龙江某斑岩铜矿区三号矿带围岩蚀变作用及其演化[J]. 林景仟.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77(04)
- [6]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D]. 李旋旋.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7]黑龙江三矿沟铜多金属矿区(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D]. 李德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8]大兴安岭北部区域成矿背景与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作用[D]. 武广. 吉林大学, 2006(10)
- [9]东天山斑岩型钼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机制[D]. 张方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7)
- [10]新疆北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作用[D]. 秦克章.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