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崔玉斌,王凯,何付兵,尹刚伟,王召林,王广磊,折士焜[1](2021)在《大兴安岭北段奇力滨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文中认为大兴安岭北段奇力滨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主要为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42.2~141 Ma,表明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结果表明,奇力滨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SiO2含量介于54.09%~64.89%之间,具有高铝Al2O3(14.67%~17.27%)、高全碱K2O+Na2O(6.33%~8.74%),较低的MgO(0.81%~2.71%)和Mg#(24.84~46.15),为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稀土总量(∑REE)介于146.51×10-6~193.29×10-6之间,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8.5~15.52,弱的负铀异常(δEu=0.64~0.96);微量元素以富集Rb、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Ta、Nb、Ti、Zr、P等高场强元素(HFSE)为特征,同时具有Hf正异常和高Th/Ta、Th/Nb比值,较低的Lu/Yb(0.14~0.16)和Rb/Sr(0.02~0.17)比值。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奇力滨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岩浆源区为俯冲消减板片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在岩浆上升过程中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和浅部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该区火山岩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的岩石圈伸展和软流圈上隆作用有关。
赵强,汤静如,周青,舒广龙,马鹏,姜迎久,孙振江[2](2021)在《大兴安岭北段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与大地构造环境》文中认为通过对大兴安岭北段主脊呼源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进行地质调查,采用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判断其形成时代并揭示其大地构造背景。满克头鄂博组下部岩石类型主要为英安质角砾凝灰岩、英安质凝灰岩,上部为英安岩、流纹岩等。锆石定年结果表明,满克头鄂博组形成年龄为150~159 Ma,时代属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SiO2含量在69.59%~80.54%, Al2O3为10.32%~14.93%,全碱(Na2O+K2O)为7.29%~9.89%,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为1.02~1.53, A/NK为1.05~1.56,属过铝质岩石,表现出壳源的特点。岩石稀土总量∑REE=127.22×10-6~191.26×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11.57~16.53),δEu为0.27~0.50;微量元素亏损Nb、 Ta、 Sr等,富集Rb、 U、 Th大离子亲石元素等,表明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原始岩浆是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产物,可能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碰撞闭合后的岩石圈伸展塌陷构造环境。
郑吉林,刘智杰,王文东,魏小勇,郭晓宇,刘军帅,孙靖尧[3](2021)在《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地区战备村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地区下侏罗统战备村组火山岩岩石组合主要为流纹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流纹岩具有高硅、富碱、贫钙镁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稀土元素总量较低(ΣREE=81.84×10-6~110.32×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值为21.57~40.21,中等负Eu异常,δEu值为0.42~0.62。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基性相容元素Cr、Co、Ni和Mg#值均较低,具有壳源岩浆的特点。流纹岩Sr、Yb值较低,具有喜马拉雅型花岗岩的特征。结合区域早侏罗世火山岩的构造特征,认为战备村组火山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SE向俯冲的构造环境。
邵永旭,李钢柱,姜海蛟,许展,寇帅,连琛芹,黄磊[4](2020)在《大兴安岭西缘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文中提出大兴安岭西缘内蒙古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主要由安山岩和英安岩组成。通过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方法对玛尼吐组火山岩进行精确定年,获得安山岩结晶年龄为153.4±0.8Ma(MSWD=0.29),英安岩结晶年龄为155.6±0.6Ma(MSWD=0.12),表明这套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具有富碱、过铝质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样品稀土元素总量介于122.72×10-6~416.68×10-6,不同类型岩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总体相似,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10.85~60.04],具弱负Eu异常(δEu=0.71~0.87),富集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P、Ti、Y等高场强元素,具有陆缘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新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证据指示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的陆缘弧环境。
杨雅军,杨晓平,江斌,张渝金,刘桂香,谭红艳,汪岩,付俊彧,邵军[5](2020)在《大兴安岭地区Nestoria动物群分布、时限及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的厘定》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高大兴安岭地区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的区域对比性,通过大兴安岭地区1∶100万地质编图工作,对大兴安岭地区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进行了重新厘定划分。依据岩石组合、地层关系、古生物化石组合,结合同位素测年数据,将大兴安岭地区晚中生代含Nestoria动物群的火山-沉积地层分别归属为白音高老组和梅勒图组,确认大兴安岭地区Nestoria动物群主要演化时代在127.6~141 Ma之间,与冀北大北沟组时代(137~133 Ma)相当,进一步细化了白音高老组(133~142 Ma)和梅勒图组(131~138 Ma)的形成时代。根据Nestoria动物群赋存层位和同位素测年数据,将原满克头鄂博组、木瑞组、上库力组、光华组中含Nestoria动物群的酸性火山-沉积地层厘定为白音高老组,原玛尼吐组含Nestoria动物群的中基酸性火山-沉积地层厘定为梅勒图组,依据地层上下关系对原填图单位进行了重新厘定,为进一步研究大兴安岭地区晚中生代火山活动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张超[6](2020)在《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文中研究指明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属于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岩浆活动频繁,构成贯穿东北及邻区的北东向岩浆活动带的一部分。目前关于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的构造演化还存在争议,主要是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对大兴安岭地区影响的时空范围没有统一的认识。然而,研究区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和古太平洋俯冲带皆相距较远,是研究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远程效应转换的理想区域。因此本文对研究区晚中生代岩浆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探讨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年代学格架、时空分布、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结合东北地区盆地演化、断裂活动以及晚中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揭示了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历史。本文以“时代+岩性”的划分方式对火山岩进行年代划分,结合研究区内的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及已发表的测年数据,可将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划分为三期:晚侏罗世(峰期为154Ma)、早白垩世早期(峰期为140Ma、130Ma)和早白垩世晚期(峰期为125Ma)。而且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之间岩浆活动存在短暂的间断(或变弱),同时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强度显着增强。晚侏罗世侵入岩包括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以及少量花岗斑岩,其中花岗闪长岩为I型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花岗斑岩为A型花岗岩,侵入岩的锆石εHf(t)值介于3.111.6之间,TDM2年龄值为586Ma1369Ma。同期酸性火山岩是由流纹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组成,其中新民组流纹质晶屑凝灰岩(416TW16,164Ma)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流纹岩(16TW02,162Ma)属于高分异I型流纹岩,而其它酸性火山岩均属于A型流纹岩,火山岩的锆石εHf(t)值介于-0.712.1之间,TDM2年龄值为5491714Ma。以上特征表明岩浆岩的原始岩浆应为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所形成。自额尔古纳地块向南到兴安地块北部、大兴安岭中段,早-中侏罗世钙碱性系列岩石的成岩年龄和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成矿年龄逐渐变小,表明早侏罗世岩浆作用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东南向俯冲所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有关。中侏罗世S型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与C型埃达克质岩石的发现,以及同期的变质事件和翼北-辽西地区的逆冲推覆构造事件,与蒙古-鄂霍茨克洋西部(东经120°以西)―剪刀‖式碰撞闭合有关。晚侏罗世时期大兴安岭南段岩浆岩在构造判别图解中均落入后碰撞花岗岩中,早期以I型花岗岩、高分异I型流纹岩和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的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中晚期为A型花岗岩/流纹岩,暗示晚侏罗世早期岩浆岩形成于地壳坍塌起始阶段的加厚背景下,处于挤压向伸展转换的阶段,晚侏罗世中晚期进入全面伸展阶段的拉张环境,表明大兴安岭南段岩浆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东部(东经120°以东)南向俯冲过程中,俯冲板片后撤形成的弧后伸展环境。早白垩世早期侵入岩的岩石组合包括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和石英二长斑岩。DRT和BBS二长花岗岩属于I型花岗岩,锆石εHf(t)值分别为-1.63.1、-11.72.6,TDM2年龄值分别为918Ma1776Ma、1385Ma2678Ma,说明岩浆应起源于新增生下部陆壳的部分熔融。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斑岩为埃达克质岩石,Mg#值和Mg O含量较低,锆石εHf(t)值分别为-2.35.8、3.08.3,TDM2年龄值分别为565900Ma、868Ma1355Ma,表明岩浆起源于地壳加厚过程中下地壳部分熔融的环境中。同期中-中酸性火山岩属于钙碱性系列,具有弧火山岩的特征,锆石εHf(t)值介于-11.613.0之间,是遭受俯冲流体或熔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上升的过程中有古老陆壳物质混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中。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中存在古老的捕获锆石以及负εHf(t)值,说明岩浆在演化过程中有少量古老地壳物质混染,大兴安岭中南部地区古老地壳物质的存在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岩浆的Sr-Nd-Pb同位素特征暗示了地幔源区遭受俯冲流体交代,与区域上同期发育的构造事件共同表明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的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的平板俯冲作用有关。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包括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花岗斑岩,该期侵入岩属于A型花岗岩和高分异I型花岗岩,同期酸性火山岩是由流纹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组成,具有A型流纹岩的特征,锆石εHf(t)值分别为-4.68.6和-0.110.2,TDM2年龄值分别为842Ma2035Ma、692Ma1634Ma,说明原始岩浆应起源于新增生下部陆壳的部分熔融。以上特征共同揭示了区域性伸展环境的存在,这也得到了区域上广泛发育的A型花岗岩、变质核杂岩和裂谷盆地的支持。结合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晚期的峰值年龄与松辽盆地及以东的地区岩浆活动的峰值年龄有明显的差异,该期岩浆事件在大兴安岭地区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变新的演化规律,这与松辽盆地及以东地区由东向西逐渐年轻的变化规律有所区别,结合地球物理资料,表明大兴安岭地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的形成主要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坍塌后软流圈大规模上涌和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有关,研究区早白垩世晚期(125Ma)的岩浆活动主要与后者相联系。综上所述,本文初步总结了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的时空变化过程:晚二叠世-三叠世时期,蒙古-鄂霍茨克洋东南向俯冲使兴安地块北部与额尔古纳地块形成活动大陆边缘弧;晚三叠世-中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自西向东呈―剪刀‖式闭合,俯冲洋壳的影响范围持续向东南迁移;中侏罗世晚期影响到大兴安岭南段;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西侧完成闭合,俯冲带沿缝合带向北东方向迁移过程中俯冲板片随之后撤,导致大兴安岭和华北地台北缘形成弧后伸展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快速闭合驱动大洋板片向南发生平板俯冲,俯冲洋壳到达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晚期,蒙古-鄂霍茨克洋完成最终闭合后,俯冲洋壳由南至北逐渐坍塌,使大兴安岭与华北板块北缘地区处于伸展背景。
毛安琦[7](2020)在《额尔古纳地块中部中生代火山盆地岩浆岩 ——岩石成因与动力学机制》文中认为本文以额尔古纳地块中部中生代火山盆地及邻区岩浆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基底侵入岩、盖层火山岩以及邻区侵入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全岩Sr-Nd-Pb同位素以及黑云母、角闪石和斜长石单矿物地球化学等系统分析,限定了研究区中生代盆地基底、盖层以及邻区岩浆岩的形成时代和物质组成,探讨了各期次岩浆的物质来源、岩浆演化和岩石成因,结合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蒙古-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的中生代岩浆作用,揭示了中生代各构造演化阶段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在对岩浆作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了额尔古纳地块中部中生代火山盆地的构造属性与演化,探索了岩浆作用-盆地演化与额尔古纳地块中生代地球动力学机制的耦合关系与成因链接,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1.盆地基底及邻区侵入岩盆地基底侵入岩的时代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256238 Ma)和晚三叠世-早侏罗世(234182 Ma)。晚二叠世-中三叠世侵入岩主要包括角闪辉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岩、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角闪辉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岩浆起源于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显示俯冲相关的地球化学信号。角闪辉长岩源于含有2%尖晶石的二辉橄榄岩发生约2%3%的均衡熔融,石英二长闪长岩在成岩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以及分离结晶作用。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岩浆主要来自于中元古代大陆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混入了古老地壳物质,具有类似于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属性。晚三叠世侵入岩以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占主导地位,岩浆起源于中元古代大陆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混入了古老的地壳物质。早侏罗世侵入岩为二长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起源于中元古代大陆下地壳富钾变质基性岩浆岩的部分熔融,有少量地幔物质参与,并指示地壳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加厚。盆地邻区侵入岩位于额尔古纳地块东缘塔源地区,包括晚三叠世正长花岗岩(210 Ma)和中侏罗世石英二长岩(172167 Ma)。晚三叠世正长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浆起源于较浅地壳长英质岩浆岩的部分熔融,暗示额尔古纳地块东缘在该时期处于伸展构造环境。中侏罗世石英二长岩具有埃达克岩特征,暗示地壳发生缩短加厚,岩浆起源于中-新元古代大陆下地壳的部分熔融。2.盆地盖层火山岩地块中部盆地盖层火山岩的时代主要为早侏罗世(193175 Ma)和早白垩世(140114 Ma)。本文以典型的向阳屯盆地为主要解剖对象。向阳屯盆地盖层火山岩主体部分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121114 Ma)。可进一步细分为以发育多斑晶粗面岩为特征的早期(约120 Ma)玄武岩-粗面岩-流纹岩组合,和以发育少斑(无斑)粗面岩、黑曜岩和松脂岩为特征的晚期(约115Ma)粗面岩-玻基粗面岩-火山玻璃质岩石组合。早期酸性火山岩属于I型火山岩,岩浆起源于中-新元古代陆壳火成岩的部分熔融,岩浆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且可能混染了古老的地壳围岩。晚期酸性火山岩属于高分异I型火山岩。随岩浆分异演化的程度增加,晚期酸性火山岩显示类似于A型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流纹岩显示由早期典型I型火山岩向晚期高分异I型火山岩转化的规律,指示母岩浆经历了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在晚期形成了高分异火山岩。3.火山盆地构造属性和演化盆地火山岩浆的喷发方式主要为NE走向断裂系统控制的裂隙式喷发。盆地在构造属性上为伸展断陷盆地,经历了盆地初始形成期(T3J1期)、挤压期(J2期)、和控制盆地形成的强烈伸展断陷期(J3K1期)三个阶段的演化,指示了三个时期不同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4.中生代岩浆作用动力学机制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两侧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岩浆岩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元素的时空变化规律表明该时期为大洋板块双向俯冲的活动大陆弧边缘环境。晚二叠世-中三叠世(256238 Ma)和晚三叠世-早侏罗世(234182 Ma)火山盆地基底侵入岩与盆地邻区早侏罗世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洋盆南侧为安第斯型大陆弧环境。洋盆南侧晚三叠世的岩浆低谷期(225215 Ma)可能与237225 Ma期间俯冲引起的陆壳初始加厚有关。延迟的岩浆活动(210 Ma至早侏罗世)在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广泛分布。额尔古纳地块东缘和兴安地块最晚于216 Ma开始处于弧后构造环境,并控制了额尔古纳地块中部火山盆地的初始裂陷。早侏罗世额尔古纳地块陆壳因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南向俯冲而开始加厚,并伴随了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的侵入。中侏罗世地壳加厚,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岩。火山盆地发生隆升剥蚀,普遍发育挤压构造。大兴安岭地区的岩浆活动间歇期(177167 Ma),指示该时期蒙古-鄂霍茨克洋盆的西段发生闭合和造山。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额尔古纳地块主要受控于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的造山后伸展体制。火山盆地内早白垩世高分异火山岩与全球典型伸展区发育的高分异花岗岩具有高度的相似的特征。火山盆地处于强烈伸展断陷期,大量喷溢的火山岩为NE走向伸展断裂系统控制下裂隙式喷发的产物。
纪政[8](2020)在《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对中国东北海拉尔盆地及其毗邻的蒙古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全岩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建立了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的精确年代地层格架,查明了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的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揭示了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对中国东北地区叠加改造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根据地震反射剖面、岩石组合、陆相古生物化石组合以及区域地层对比,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传统上自下而上被划分为塔木兰沟组、铜钵庙组和南屯组,但其形成时代缺乏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的制约。本文对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32口钻井中的中生代火山岩岩心样品进行了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限定了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的形成时代,建立了精确的年代地层格架:塔木兰沟组形成于中侏罗世卡洛夫期-晚侏罗世提塘期(166145 Ma);铜钵庙组形成于早白垩世贝里阿斯期-瓦兰今早期(142136 Ma);南屯组一段形成于早白垩世瓦兰今晚期-阿普特早期(135120 Ma);南屯组二段形成于早白垩世阿普特晚期-阿布尔早期(119111 Ma)。本文在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识别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中生代火山岩,包括高钾埃达克质火山岩、低钾埃达克质火山岩、富铌玄武安山岩、高硅火山岩、高镁埃达克质火山岩,它们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密切相关。中侏罗世高钾埃达克质岩石由加厚的石榴角闪岩相大陆下地壳发生脱水熔融而形成,为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的产物。晚侏罗世早期低钾埃达克质火山岩来源于古太平洋板块平板俯冲过程中榴辉岩相洋壳的含水熔融,产生的熔体在快速上升穿越较薄的地幔楔时与橄榄岩发生非常有限的反应。晚侏罗世晚期富铌玄武安山岩源自受俯冲板片熔体交代的含金云母石榴石相二辉橄榄岩地幔楔低程度的部分熔融(<2%),为古太平洋板块回卷的产物。早白垩世晚期高镁埃达克质火山岩为拆沉大陆下地壳部分熔融所产生的初始埃达克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周围地幔橄榄岩发生反应的产物;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高硅火山岩存在两种成因类型,其中I型高硅火山岩起源于年轻的含云母富钾玄武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A型高硅火山岩来源于曾经历脱水却并不亏损熔体的富钾中基性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此外,A型高硅火山岩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晚期和早白垩世晚期,分别对应于古太平洋板块的回卷和岩石圈的拆沉。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结合前人发表的资料,全面阐释了东北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构建了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叠加改造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侏罗纪期间古太平洋板块的平板俯冲造成东北地区岩浆活动向陆内迁移,而靠近海沟的松辽盆地和吉黑东部于晚侏世-早白垩世早期逐渐进入岩浆活动的间歇期。受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的影响,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中侏罗世经历了显着的地壳增厚。当古太平洋板块的平板部分俯冲到具有较厚岩石圈的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之下时,由于板片整体俯冲深度的增加导致洋壳充分发生榴辉岩化,俯冲板片不再稳定开始发生回卷。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古太平洋板片回卷速度较慢,所引起的软流地幔物质上涌的规模和速度较小,且影响范围局限于俯冲板片前缘及其附近。在古太平洋板块持续回卷的过程中,松辽盆地和吉黑东部的岩浆活动相继复苏,形成东北地区向海沟(东南向)变年轻的早白垩世岩浆活动迁移规律。同时,随着下沉的古太平洋板块逐渐在地幔过渡带滞留脱水,引发东北地区岩石圈的拆沉和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峰期自西北向东南迁移。
徐智涛[9](2020)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文中指出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额尔古纳地区,大兴安岭成矿带西坡得耳布干成矿带内东北段,地处中亚造山带东部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交汇地带的额尔古纳地块东部、得尔布干断裂中段西侧,是我国重要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之一的得耳布干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内从西南至东北沿得耳布干深大断裂依次发育着东珺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小型)、下护林铅锌多金属矿床(中型)、二道河子铅锌多金属矿床(大型)、得耳布尔铅锌多金属矿床(大型)、比利亚铅锌多金属矿床(大型)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了深入探讨该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和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本次研究在前人的工作与科研基础之上,选择研究区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二道河子、得耳布尔和比利亚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矿区、矿床地质调研基础上,系统开展了岩(矿)相学、流体包裹体、矿物同位素年代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工作,深入探讨矿床成因、成岩成矿时代和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地质过程,并建立了研究区内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岩与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型”和“成矿地质模式”,取得的主要进展与成果如下:1.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揭示,二道河子铅锌多金属矿床赋存于中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火山岩、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晚侏罗世石英斑岩及早白垩世安山玢岩与晚侏罗世石英斑岩接触带附近,矿体主要呈脉状形式产出,其次为透镜状、角砾状,具有膨胀收缩、分支复合和侧方再现特征;得耳布尔铅锌多金属矿床赋矿围岩为中侏罗世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火山岩、玛尼吐组安山岩和晚侏罗世石英斑岩中,矿体主要呈脉状形式产出,其次为扁豆状、角砾状,具分支复合和侧方再现特征明显;比利亚铅锌多金属矿床主要赋存于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火山岩中,矿体主要呈脉状形式产出,具有分支复合和侧向再现特征。整体上,三座铅锌多金属矿床的矿体均赋存于NE向得耳布干深大断裂与NNE向吉尔布干深大断裂交汇处的次一级NW向张扭性断裂体系中;在成矿体系中,发育着石英斑岩、安山玢岩和碱性侵入岩体二长斑岩,前两者与矿体共伴生产出,后者穿切矿体。2.野外地质观察和矿相学研究揭示,二道河子矿床围岩蚀变主要发育硅化、绢云母化、泥化、萤石化、青磐岩化,并可见冰长石、蛋白石、方解石;与二道河子相类比而言,得耳布尔矿床的萤石化、蛋白石化及青磐岩化低温蚀变尤为明显。而比利亚矿床中绢云母化、萤石化、蛋白石化及青磐岩化围岩蚀变相对较为发育;三座矿床与铅锌多金属矿化有密切关系的围岩蚀变为硅化和绢云母化;矿石类型主要为铅锌矿石,其次为银铅锌矿石和铜铅锌矿石;矿石构造主要为脉状构造,其次为团块状、细脉状、角砾状构造等;矿石结构包括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乳滴状结构等;矿石矿物为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以及表生金属氧化矿物褐铁矿、铜蓝等,含银矿物主要为辉银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萤石、蛋白石、绿泥石等;其成矿过程可划分为表生期和热液成矿期两个期次,其中热液期为主要的铅锌多金属成矿期次,所对应的矿化阶段划分为3个主成矿阶段和7个亚阶段。综上,研究区内三座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有浅成低温低硫化型的矿床地质特征。3.对三座铅锌多金属矿区内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围岩)、次火山岩或斑岩体和晚期侵入岩的LA-ICP-MS单颗粒锆石U-Pb测年和成矿热液期主阶段的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开展的Rb-Sr同位素测年工作揭示:(1)二道河子矿区内石英斑岩成岩年龄为160.3±1.4Ma,安山玢岩成岩年龄为133.9±0.9Ma,热液期成矿主阶段金属硫化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130.5±3.6Ma;(2)得耳布尔矿区内满克头鄂博组流纹质凝灰岩成岩年龄为164.0±1.6Ma,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成岩年龄为167.0±2.0Ma;玛尼吐组安山岩成岩年龄为140.2±2.6Ma;穿切矿体的碱性侵入岩体二长斑岩成岩年龄为125.2±1.1Ma;(3)比利亚矿区内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成岩年龄为163.7±1.1Ma,热液期成矿主阶段金属硫化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131.3±2.4Ma;(4)研究区内塔木兰沟组中基性岩浆与满克头鄂博组酸性岩浆喷溢发生在167164Ma,两期岩浆活动作用时间相近,限定铅锌多金属矿化时间于晚侏罗世(160Ma)与早白垩世之间(125Ma),精确成矿时代应发生在早白垩世(130131Ma),与早白垩世安山质岩浆作用有密切关联。4.研究区内火山岩和次火山岩或斑(玢)岩体的地质、岩相学、地球化学和Sr-Nd-Pb-Hf同位素分析研究揭示:(1)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含矿围岩)具有高铝富碱,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特征,且具低的(87Sr/86Sr)i(0.7050070.705240)、εNd(t)值(+0.6+1.7)和较老的Nd模式年龄(699883Ma),结合其全岩中铅同位素数据,综合认为其成岩岩浆具有下地壳和亏损型地幔混合或造山带混合源区,为新元古代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下地壳,并由增生中元古界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而满克头鄂博组流纹质火山岩则表现为弱负铕异常(δEu平均为0.64)和明显的Sr元素亏损,176Hf/177Hf在0.282721-0.282870,所对应εHf(t)值变化范围在1.7-6.8(均大于0),所对应锆石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693-985Ma,指示了其成岩岩浆应为中元古界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研究区内酸性火山岩喷发作用是伴随塔木兰沟组火山喷发作用逐渐减弱的过程发生,两者在区域上构成了“双峰式火山岩作用”特征。(2)晚侏罗世石英斑岩属酸性、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系列,早白垩世安山玢岩属中性、强过铝质、钾玄岩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U、K和LREE,相对亏损H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等,亏损Sr、Ba、Ti等元素,成岩岩浆均具有火山弧或者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属性。并且它们的εHf(t)特征值分别为5.78.0和3.15.8,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9201130Ma和11061343Ma,176Hf/177Hf值均落于亏损型地幔与下地壳之间,指示了它们成岩岩浆应主要来源于具有亏损型属性的地幔物质部分熔融了中元古界从亏损型地幔新增生的年轻下部大陆地壳(部分熔融作用是不同程度的),并在岩浆上侵或成岩过程中受到了壳源物质的混染。5.在以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之上,区内火山岩、次火山岩或斑(玢)岩体中成矿元素中的Cr、Ni、Co、Cu、Pb、Zn,它们普遍持有相近的元素含量特征值。相对原始地幔标准化元素成分值而言,均普遍亏损亲铁元素或相容元素Cr、Ni、Co,强烈富集亲硫元素或大离子亲石元素Pb,双重属性元素Cu(即亲铁又亲硫)和亲硫元素Zn与原始地幔成分值接近或相同。它们普遍持有≥100数量级以上的Pb元素含量(与Cu和Zn相比),Cu与Zn元素特征值与原始地幔中成分值相匹配。这可能说明了它们在成岩过程中所持有的岩浆热液均具有提供成矿物质Pb、Zn、Cu或受到成岩后期含Pb、Zn、Cu热液作用的特征,这些分析结果为区域矿化提供了有利的信息。6.对应热液期阶段不同成矿阶段的矿物特征、流体包裹体、金属硫化物中铅-铷-锶同位素、石英脉和萤石脉中氢-氧同位素综合分析表明:(1)区内浅成热液铅锌多金属矿床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两相(W型)为主,含少量CO2三相包裹体;初始含矿流体具有中低温、高低盐度共存、中低密度含少量CO2的H2O-NaCl(富含Fe2+、Zn2+、S2-等)以中性还原为主的多相流体体系;主阶含矿流体为有大气降水混入的低温、高低盐度共存、低密度少量CO2的H2O-NaCl±CH4(富含Fe2+、Zn2+、Pb2+等)中性还原流体体系;晚阶段残余含矿流体为以大气降水为主的H2O-NaCl(富含Ca2+、Cl-、F-1等)富液相或纯液相中性还原体系。(2)初步研究认为含矿流体弱沸腾或局部沸腾与不同源流体等温混合或流体不混溶是区内(银)铅锌多金属热液期成矿重要机理。(3)锶-钕-铅-铪同位素以及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表明,(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热液期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中元古界新生下地壳,并有少量亏损型地幔源成矿物质加入,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7.综合以上分析研究,并与区域上其他(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类比分析,我们初步认为究区内三座铅锌多金属矿床是与陆相中酸性火山岩浆作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低硫化型的金属矿床;区域上与“双峰式火山岩”成岩相关的岩浆可能为铅锌多金属成矿供了部分成矿物质,为区域上的大规模银、铅锌的成矿作用奠定了基础;区内酸性岩浆大规模活动与浅成就位发生在晚侏罗世早期(160Ma)古太平洋俯冲后伸展环境,成岩岩浆起源于亏损型地幔部分熔融了新增生的玄武质下地壳;中性岩浆侵位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早阶段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奇)俯冲后伸展环境,成岩岩浆起源于增生下地壳拆沉引发的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部分熔融新生下地壳过程;成矿动力学背景是在古亚洲洋闭合、新生中元古界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流纹质岩浆(160.3Ma±1.4Ma)基础上,转入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奇)俯冲挤压背景下的弧后伸展环境导致残余新生下地壳拆沉作用,地幔物质上涌与残留新生中元古界下地壳相互作用形成了富含铅锌多金属成矿物质的岩浆热液,可能是该区形成浅成热液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的根源;基于上述研究,系统建立了研究区内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岩与成矿动力学模型”和“成矿模式”,以期为该领域成矿理论深化和深度找矿提供理论基础
李晓光[10](2020)在《满洲里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与铀成矿远景分析》文中提出满洲里地区与着名的俄罗斯斯特列措夫铀矿田及蒙古的多尔诺特铀矿田同处于中蒙-额尔古纳前寒武纪中间地块上。该区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岩浆作用与区域铀成矿关系密切。本文以满洲里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与铀成矿关系为主线,开展满洲里地区中生代岩浆岩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总结研究区铀成矿规律并分析成矿前景。厘定了满洲里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期次、岩浆岩成因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满洲里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存在中-晚三叠世(241-208Ma)、早-中侏罗世(208-171Ma)和中侏罗-早白垩世(166-112Ma)三个阶段,分别形成于伸展-挤压-伸展构造背景。塔木兰沟组中基性岩浆、伊利克得组基性岩浆源于受俯冲洋壳析出流体交代的富集型岩石圈地幔源区,俯冲流体可能来自于蒙古-鄂霍茨克洋壳;上库力组酸性岩浆源区为亏损地幔的玄武质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印支期花岗岩岩浆源区以陆壳组分为主;燕山早期花岗岩具有地壳熔体的特点。印支期岩浆活动形成于华北板块与佳-蒙地块在晚古生代末期碰撞造山后伸展作用下引起张性构造环境;燕山早期的岩浆作用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早期闭合产生的挤压构造环境有关;燕山晚期大规模岩浆作用是在西伯利亚板块与额尔古纳地块沿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碰撞后的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开展了境内外铀成矿地质环境对比研究。境内外火山活动过程、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基底岩石及演化特征和火山活动方式存在差异;断裂分布特征类似,但断裂发育程度以及火山机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铀矿化程度和矿化类型存在较大差异。综合研究表明,满洲里地区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条件。研究区铀成矿规律总结如下:在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下,伴随大规模盆地形成和次火山岩的侵入,在火山期后热液作用下,形成火山热液型铀矿床。对满洲里地区火山岩型铀矿成矿远景进行了圈区和预测,筛选A级预测区4片,B级预测区8片和C级预测区4片,指出满洲里地区下一步的铀矿找矿工作应聚焦在灵泉火山喷发区、哈拉胜格陶勒盖火山喷发区、大青山火山喷发区的西部和巴扬山火山喷发区。
二、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兴安岭北段奇力滨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采样和样品岩相学特征 |
3 分析方法 |
4 测试结果 |
4.1 锆石U-Pb测年 |
4.2 主量元素 |
4.3 微量元素 |
5 讨论 |
5.1 形成时代 |
5.2 岩石成因和岩浆源区 |
5.3 构造背景 |
6 结论 |
(2)大兴安岭北段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与大地构造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地质背景 |
2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2.1 样品描述 |
2.2 分析方法 |
3 样品测试结果分析 |
3.1 锆石年龄测试结果 |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 讨 论 |
4.1 形成时代 |
4.2 岩浆源区 |
4.3 构造背景 |
5 结 论 |
(3)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地区战备村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及岩石学特征 |
1.1 地质概况 |
1.2 岩石学特征 |
2 分析测试方法 |
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1 主量元素 |
3.2 稀土元素 |
3.3 微量元素 |
4 讨论 |
4.1 岩浆源区 |
4.2 构造背景 |
5 结论 |
(4)大兴安岭西缘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特征 |
2 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4 结果 |
4.1 锆石U-Pb定年结果 |
4.2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 讨论 |
5.1 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同位素年龄 |
5.2 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 大兴安岭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时空演化规律及其形成构造背景 |
6 结论 |
(5)大兴安岭地区Nestoria动物群分布、时限及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的厘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N estoria动物群区域分布 |
3 大兴安岭地区含N estoria动物群层位归属和时代厘定 |
4 N estoria动物群区域对比 |
5 结论 |
(6)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岩浆岩的研究现状 |
1.1.2 中亚造山带东段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3 大兴安岭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3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大地构造与构造单元划分 |
2.1.1 东北地区构造格局 |
2.1.2 大兴安岭构造单元划分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断裂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晚中生代岩浆岩地质特征与岩石学特征 |
3.1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侵入岩地质特征 |
3.2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 |
第4章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年代学格架及其时空分布 |
4.1 分析方法 |
4.2 定年结果 |
4.2.1 研究区晚中生代侵入岩的定年结果 |
4.2.2 研究区晚中生代火山岩的定年结果 |
4.3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期次 |
4.3.1 晚侏罗世岩浆岩岩石组合及其空间分布 |
4.3.2 早白垩世早期火成岩岩石组合及空间分布 |
4.3.3 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岩石组合及空间分布 |
第5章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5.1 分析方法 |
5.1.1 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5.1.2 锆石Hf同位素分析方法 |
5.2 晚侏罗世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 |
5.2.1 主量和微量元素 |
5.2.2 锆石Hf同位素 |
5.3 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 |
5.3.1 ~140Ma岩浆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 |
5.3.2 ~140Ma岩浆岩的锆石Hf同位素 |
5.3.3 ~130Ma岩浆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 |
5.3.4 ~130Ma岩浆岩的锆石Hf同位素 |
5.4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 |
5.4.1 主量和微量元素 |
5.4.2 锆石Hf同位素 |
第6章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
6.1 晚侏罗世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
6.1.1 晚侏罗世侵入岩岩石成因 |
6.1.2 晚侏罗世火山岩岩石成因 |
6.2 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
6.2.1 ~140Ma侵入岩岩石成因 |
6.2.2 ~130Ma侵入岩岩石成因 |
6.2.3 ~140Ma火山岩岩石成因 |
6.2.4 ~130Ma火山岩岩石成因 |
6.3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
6.3.1 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的岩石成因 |
6.3.2 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岩石成因 |
6.4 大兴安岭南段的陆壳增生 |
6.4.1 大兴安岭南段陆壳的多样性 |
6.4.2 大兴安岭南段陆壳的不均一性:锆石Hf同位素证据 |
第7章 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
7.1 晚侏罗世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7.2 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7.3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7.4 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
7.4.1 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引起的弧后伸展) |
7.4.2 早白垩世早期(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的平板俯冲作用) |
7.4.3 早白垩世晚期(伸展环境) |
第8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额尔古纳地块中部中生代火山盆地岩浆岩 ——岩石成因与动力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岩浆岩的研究现状 |
1.1.2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研究现状 |
1.1.3 额尔古纳地块中生代火山盆地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中国东北区域构造格架 |
2.1.1 额尔古纳地块 |
2.1.2 兴安地块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侵入岩 |
第3章 分析测试方法 |
3.1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
3.2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3.3 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 |
3.4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
3.5 矿物成分电子探针分析 |
3.6 锆石饱和温度和锆石Ti温度计 |
3.6.1 锆石饱和温度计 |
3.6.2 锆石Ti温度计 |
第4章 盆地岩浆岩类型与时代 |
4.1 盆地基底岩石组成 |
4.1.1 向阳屯盆地 |
4.1.2 上护林盆地 |
4.1.3 自兴屯盆地、土伦堆盆地和建设屯盆地 |
4.1.4 盆地邻区花岗岩 |
4.2 盆地基底侵入岩的形成时代 |
4.2.1 向阳屯盆地 |
4.2.2 上护林盆地 |
4.2.3 自兴屯盆地、土伦堆盆地和建设屯盆地 |
4.2.4 盆地邻区花岗岩 |
4.3 盆地盖层火山岩的岩石组合 |
4.3.1 向阳屯盆地 |
4.3.2 自兴屯盆地、土伦堆盆地和建设屯盆地 |
4.4 盆地盖层火山岩的形成时代 |
4.4.1 向阳屯盆地 |
4.4.2 自兴屯盆地、土伦堆盆地和建设屯盆地 |
4.5 小结 |
第5章 盆地基底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1 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晚二叠世侵入岩 |
5.1.2 早-中三叠世侵入岩 |
5.1.3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侵入岩 |
5.1.4 中侏罗世侵入岩 |
5.2 矿物化学成分特征 |
5.2.1 黑云母 |
5.2.2 角闪石 |
5.2.3 斜长石 |
5.3 同位素特征 |
5.3.1 锆石Hf同位素 |
5.3.2 全岩Sr-Nd-Pb同位素特征 |
5.4 侵入岩的成因 |
5.4.1 晚二叠世角闪辉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 |
5.4.2 早中三叠世石英二长岩 |
5.4.3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 |
5.4.4 晚三叠世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 |
5.4.5 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 |
5.4.6 中侏罗世石英二长岩 |
5.5 小结 |
第6章 盆地盖层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6.1 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6.1.1 向阳屯盆地火山岩 |
6.1.2 矿物化学成分特征 |
6.2 火山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1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6.2.2 全岩Sr-Nd-Pb同位素特征 |
6.3 火山岩的岩石成因 |
6.3.1 早侏罗世火山岩 |
6.3.2 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岩 |
6.3.3 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 |
6.4 小结 |
第7章 额尔古纳地块中生代岩浆作用与盆地演化动力学机制 |
7.1 额尔古纳地块的地壳增生 |
7.2 岩浆上升-迁移过程物理特征 |
7.2.1 锆石Ti温度计 |
7.2.2 岩浆粘度 |
7.3 火山盆地构造属性和演化 |
7.3.1 盆地断裂特征 |
7.3.2 盆地构造属性 |
7.3.3 盆地构造演化 |
7.4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区域构造演化 |
7.5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区域构造演化 |
7.6 中侏罗世区域构造演化 |
7.7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区域构造演化 |
7.8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与工作量 |
1.4.1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4.2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中国东北区域构造格架 |
2.1.1 额尔古纳地块 |
2.1.2 兴安地块 |
2.1.3 松辽地块 |
2.1.4 佳木斯-兴凯地块 |
2.1.5 那丹哈达地体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2.1 区域构造 |
2.2.2 区域地层 |
2.2.3 区域岩浆岩 |
第3章 样品的地质与岩相学特征 |
3.1 布达特群 |
3.2 塔木兰沟组 |
3.3 铜钵庙组 |
3.4 南屯组一段 |
3.5 南屯组二段 |
第4章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 |
4.1 分析方法 |
4.1.1 样品制备 |
4.1.2 锆石内部结构分析 |
4.1.3 LA-ICP-MS锆石U-Pb定年 |
4.2 定年结果 |
4.2.1 布达特群 |
4.2.2 塔木兰沟组 |
4.2.3 铜钵庙组 |
4.2.4 南屯组一段 |
4.2.5 南屯组二段 |
4.3 年代学讨论 |
4.3.1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火山-沉积地层的形成时代 |
4.3.2 东北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 |
第5章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火山岩的地球化学 |
5.1 分析方法 |
5.1.1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5.1.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方法 |
5.1.3 锆石Hf同位素分析方法 |
5.2 地球化学特征 |
5.2.1 中侏罗世高钾埃达克质火山岩 |
5.2.2 晚侏罗世早期低钾埃达克质火山岩 |
5.2.3 晚侏罗世晚期富铌玄武安山岩 |
5.2.4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高硅火山岩 |
5.2.5 早白垩世晚期高镁埃达克质火山岩 |
5.3 岩石成因 |
5.3.1 中侏罗世高钾埃达克质火山岩 |
5.3.2 晚侏罗世早期低钾埃达克质火山岩 |
5.3.3 晚侏罗世晚期富铌玄武安山岩 |
5.3.4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高硅火山岩 |
5.3.5 早白垩世晚期高镁埃达克质岩石 |
第6章 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 |
6.1 中侏罗世岩浆活动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 |
6.2 晚侏罗世早期岩浆活动与古太平洋板块的平板俯冲 |
6.3 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岩浆活动与古太平洋板块的回卷 |
6.4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活动与岩石圈的拆沉 |
第7章 结论与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1.1 研究区范围 |
1.1.2 自然经济地理 |
1.2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项目依托与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概况 |
2.1.1 元古界 |
2.1.2 古生界 |
2.1.3 中生界 |
2.1.4 新生界 |
2.2 区域侵入岩概况 |
2.2.1 加里东期 |
2.2.2 海西期 |
2.2.3 燕山期 |
2.3 区域构造 |
2.3.1 断裂构造 |
2.3.2 褶皱构造 |
2.4 区域矿产 |
2.5 区域构造演化 |
2.5.1 元古代 |
2.5.2 古生代 |
2.5.3 中生代 |
第3章 区域浅成热液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
3.1 二道河铅锌矿床 |
3.1.1 矿区地质特征 |
3.1.2 矿床地质特征 |
3.2 得耳布尔铅锌矿床 |
3.2.1 矿区地质特征 |
3.2.2 矿床地质特征 |
3.3 比利亚铅锌矿床 |
3.3.1 矿区地质特征 |
3.3.2 矿床地质特征 |
第4章 成岩与成矿年代学研究 |
4.1 分析方法与测试手段 |
4.1.1 实验测试样品 |
4.1.2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
4.2 实验测试结果 |
4.2.1 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 |
4.2.2 硫化物中Rb-Sr同位素测年结果 |
第5章 成矿系统岩浆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5.1 分析方法与测试手段 |
5.2 地质、岩相学特征 |
5.3 实验结果 |
5.3.1 中-晚侏罗世火山-次火山岩 |
5.3.2 早白垩世次火山岩 |
5.3.3 早白垩世侵入岩 |
5.3.4 火山岩-次火山岩成矿元素 |
5.3.5 Sr-Nd-Pb同位素特征 |
第6章 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 |
6.1 实验方法及样品采集 |
6.1.1 流体包裹体 |
6.1.2 氢-氧同位素 |
6.1.3 铅同位素 |
6.1.4 样品采集 |
6.2 流体包裹体研究 |
6.2.1 二道河子铅锌矿区 |
6.2.2 得耳布尔铅锌矿区 |
6.2.3 比利亚铅锌矿区 |
6.3 氢-氧同位素特征 |
6.4 铅同位素特征 |
第7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地质模式 |
7.1 成岩与成矿时代 |
7.1.1 成岩时代 |
7.1.2 成矿时代 |
7.2 矿床成因 |
7.2.1 矿床地质 |
7.2.2 含矿流体起源、性质与成矿物质来源 |
7.2.3 流体演化与成矿机理 |
7.2.4 地质过程与形成地质模式 |
第8章 岩浆-构造作用与成岩成矿动力学过程 |
8.1 岩浆-构造作用与成矿关系 |
8.1.1 中侏罗世中-基性岩浆与构造作用 |
8.1.2 中侏罗世酸性岩浆与构造作用 |
8.1.3 晚侏罗世酸性岩浆与构造作用 |
8.1.4 早白垩世中性岩浆与构造作用 |
8.2 岩浆作用对成矿制约 |
8.3 成岩成矿过程与地球动力学模式 |
第9章 结论 |
9.1 取得主要成果 |
9.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满洲里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与铀成矿远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3.3 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基底和盖层 |
2.3 侵入岩 |
2.4 区域构造特征 |
3 中生代火山岩及其成因 |
3.1 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3.2 主微量元素及铷锶同位素分析方法 |
3.3 火山岩的同位素年代学 |
3.3.1 塔木兰沟组火山岩 |
3.3.2 上库力组火山岩 |
3.3.3 伊利克得组火山岩 |
3.4 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塔木兰沟组火山岩 |
3.4.2 上库力组火山岩 |
3.4.3 伊利克得组火山岩 |
3.5 中生代火山岩成因 |
3.5.1 塔木兰沟组火山岩 |
3.5.2 上库力组火山岩 |
3.5.3 伊利克得组火山岩 |
3.6 不同期次火山岩之间的成因关系 |
3.7 中生代火山岩铀含量 |
4 中生代花岗岩及其成因 |
4.1 中生代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
4.1.1 印支期花岗岩 |
4.1.2 燕山早期花岗岩类 |
4.1.3 燕山晚期花岗岩 |
4.2 花岗岩的同位素年代学 |
4.2.1 锆石铀铅同位素分析方法 |
4.2.2 印支期花岗岩 |
4.2.3 燕山早期花岗岩 |
4.2.4 燕山晚期花岗岩 |
4.3 花岗岩岩石组合 |
4.4 中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
4.4.1 印支期花岗岩 |
4.4.2 燕山早期花岗岩 |
4.4.3 燕山晚期花岗岩 |
4.5 中生代花岗岩铀含量 |
4.6 花岗质岩浆事件与火山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
5 中生代岩浆岩大地构造环境 |
5.1 满洲里地区区域构造演化 |
5.2 满洲里地区岩浆作用序列 |
5.3 中生代岩浆构造背景 |
5.3.1 印支期 |
5.3.2 燕山早期 |
5.3.3 燕山晚期 |
6 满洲里地区铀矿化特征及与境外邻区铀成矿地质条件对比 |
6.1 满洲里地区铀矿化特征 |
6.1.1 研究区铀矿化异常发育情况 |
6.1.2 与铀矿化有关的热液蚀变作用 |
6.1.3 中生代岩浆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
6.1.4 铀矿化控矿因素 |
6.2 俄罗斯斯特列措夫铀矿床 |
6.2.1 地质矿产概况 |
6.2.2 控矿条件与成矿阶段 |
6.3 蒙古多尔诺特铀矿床 |
6.3.1 地质矿产概况 |
6.3.2 控矿条件与成矿阶段 |
6.4 境外邻区铀成矿特征总结 |
6.5 研究区与境外邻区铀矿化特征对比研究 |
6.5.1 铀成矿条件和矿化特征的共性 |
6.5.2 铀成矿条件和矿化特征的差异性 |
7 满洲里地区铀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
7.1 满洲里地区铀矿成矿条件分析 |
7.1.1 基底条件 |
7.1.2 构造条件 |
7.1.3 中生代火山岩地层条件 |
7.1.4 中生代花岗岩条件 |
7.1.5 热液蚀变条件 |
7.2 铀成矿模式 |
7.3 找矿判据和找矿标志 |
7.4 远景区预测 |
7.4.1 预测成矿远景区的基本原则 |
7.4.2 预测模型建立与信息提取 |
7.4.3 预测区圈定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和博士期间论文及获奖情况 |
四、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兴安岭北段奇力滨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崔玉斌,王凯,何付兵,尹刚伟,王召林,王广磊,折士焜. 地质学报, 2021(11)
- [2]大兴安岭北段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与大地构造环境[J]. 赵强,汤静如,周青,舒广龙,马鹏,姜迎久,孙振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21(03)
- [3]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地区战备村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J]. 郑吉林,刘智杰,王文东,魏小勇,郭晓宇,刘军帅,孙靖尧. 地质通报, 2021(04)
- [4]大兴安岭西缘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邵永旭,李钢柱,姜海蛟,许展,寇帅,连琛芹,黄磊. 地质学报, 2020(12)
- [5]大兴安岭地区Nestoria动物群分布、时限及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的厘定[J]. 杨雅军,杨晓平,江斌,张渝金,刘桂香,谭红艳,汪岩,付俊彧,邵军. 地质通报, 2020(06)
- [6]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D]. 张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7]额尔古纳地块中部中生代火山盆地岩浆岩 ——岩石成因与动力学机制[D]. 毛安琦. 吉林大学, 2020(08)
- [8]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D]. 纪政. 吉林大学, 2020(08)
- [9]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D]. 徐智涛.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满洲里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与铀成矿远景分析[D]. 李晓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