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论文文献综述)
王天宇[1](2020)在《中国特色小镇功能分析 ——从中小企业提升与乡村振兴互动的角度》文中研究表明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极大激发了我国的发展活力与潜力,使我国在各方面取得巨大发展成就,尤其表现在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带动我国整体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然而在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同时由于改革开放过程中缺乏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的有机协调共进,导致时至今日,农村发展仍然处于比较明显的滞后状态。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强调对农村发展、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全面支持,并且着重指出,没有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的整体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需要有创新性思路的引领。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依据中国特色和具体国情来进行推进深化,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首先认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现代产业的坚实支撑(包括一、二、三产业)。农村整体与现代经济发展的严重脱节,农村现代化就是一种无本之木。因此,欲加快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农村高质量全面发展,必须依靠以现代产业为核心的现代经济要素在农村的植入、扎根、支撑及对农村传统体系的持续改造,打造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强大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农村发展与植入现代经济要素、依靠现代产业全面带动农村现代化发展方面,曾经有过许多积极的探索,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兴起,作为我国中小企业的早期代表有过辉煌的历史,极大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和农村日益富裕,对农村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加之资金供应向大企业倾斜,技术人才和技术品牌的严重缺失,特别是国内市场环境总体上由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而路径依赖下的乡镇企业恰恰缺乏在过剩经济中最重要的竞争和发展利器——技术特色。在这些背景条件下,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前景日益渺茫。同时,我们也充分关注到,除了乡镇企业的衰落,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同样处于艰难困境之中,其原因与乡镇企业如出一辙,关键就是技术进步缓慢、缺乏大企业的技术引领、特别是缺乏极其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集聚协作平台,及因集聚协作而引发的众多技术进步激励效应。由此,特色小镇建设就具有重大意义:依托本地独特资源禀赋,瞄准我国数量最多的中小企业转型提升,引入集聚相关产业链的中小企业及本地特色乡镇企业,细化分工协作,培育、壮大、发展具有明显现代意义的特色产业,成为农村发展最重要的经济依靠力量,以现代产业支撑并全面协调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在中国经济建设进入一个全新发展时期及目前特殊历史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不仅为乡村发展带来重要的现代力量,更重要的是,特色小镇建设历史性契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两大重要难题:即既通过集聚协作效应加速中小企业提升,又充分依靠这一支现代力量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实现两者有效互动提升。因此,特色小镇就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成为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的集聚平台、乡村振兴的重要增长极、农村全面对接城市化和工业化及现代服务的重要通道。在这基础上,本文充分研究现代产业对传统农村的全面改造,认为现代产业带来了全新的革命性气息:现代产业本身是对传统农村产业的根本性改造;现代产业带来全新的思想文化观念;现代产业所要求的全新社会服务和空间环境;现代产业所带来的农村与外界全面对接等。本文同时进一步深化分析特色小镇的功能:第一,植入现代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将现代产业的根系进一步深入到乡镇一级,并且十分强调专业化集聚,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效应,壮大乡村发展的经济基础;特色小镇通过现代产业与乡村资源的对接,拉动乡村资源的价值回归,创造更多的乡村社会财富,成为乡村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增长极;第二,特色小镇对中小企业发展提升机制。通过产业规模集聚协作效应,总体上加速中小企业技术进步:通过规模效应、协作效应、学习效应、品牌效应等产业集聚所产生的细分效应,更利于营造中小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良好环境。特色小镇及特色产业的市场关注度和影响力的扩张,有利于中小企业所集聚的产业品牌与特色小镇品牌的提升。结合目前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两大发展难题(乡村振兴与中小企业提升)来研究中国特色小镇发展的功能指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显着的中国特色和强烈的时代要求。特色小镇发展必须紧密契合乡村振兴与中小企业提升的迫切要求,从而充分发挥其在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独特功能。并且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强调中国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为生命线,无“特”就无“特色小镇”。而产业特色愈明显,就愈能促进特色小镇更加蓬勃健康发展。本文最后对我国特色小镇的典范——浙江“大唐袜艺小镇”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令人鼓舞的是,从产业特色、品牌效应、企业提升、乡村富裕、农村发展等不同角度,“大唐袜艺小镇”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阶段性答卷。本文对中国特色小镇如何在全新的发展阶段,历史性契合特色小镇发展、乡村振兴和中小企业提升的三者互动关系与机制,进行了有一定创新性意义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清晰突出中国特色小镇的功能倾向。
胡续楠[2](2019)在《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材料产业是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但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国情背景特殊,区域产业竞争激烈,存在产业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发展效率低下、粗放型发展等问题。新材料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既是提高新材料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和构建了衡量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文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本文基于马克思的产业集约化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约化理论,探索了产业集约化理论。产业集约化理论是从中观层面上研究一系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包括产业集约化的概念界定、产业集约化的关联要素和动力机制等,以丰富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第二,分析了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尽管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长迅速,但是仍旧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规模仍然较小,缺乏大型企业,产业集中度低,产业技术水平低,已经出现严重的过度竞争和产能过剩问题。采用SFA法实证分析了中国新材料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研究发现,新材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低于50%,属于粗放型发展。产业整体和各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剧烈波动,并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技术进步率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技术效率不显着、资源配置不合理、规模效率低下都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低的主要因素。探索了制约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上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中观层面上存在地区壁垒,产业布局趋同;宏观层面上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标准体系不完善。第三,构建了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了选择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构建了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打分,通过统计处理方法对专家意见的可靠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专家意见的可信度较高。根据专家打分构造两两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运用TOPSIS法对江苏省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2005—2017年江苏省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逐年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江苏省新材料产业正向集约化发展转型升级;所建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第四,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政策、现状、机制与方式。研究发现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新材料领域的战略规划和科技创新,密集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规划,不断提升对新材料高端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第五,提出了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主要路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两方面实现产业集约化发展。通过加大关键技术的科研力度、推广关键技术和先进技术、发展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和完善产业技术政策推动产业技术创新;通过构建集约型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和打造绿色产业链推动产业组织创新,最终实现新材料产业的集约化发展。第六,对我国如何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应该树立产业集约化发展理念、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产业标准体系、加强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战略、推进多元化的金融政策。
李彦博[3](2017)在《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特定区域,以县级财政的独立为标志,以县级区域内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并以特定县之下的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互动为基本结构,通过人力资源、资金、物资、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互换,从而具有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作为基础性的经济,也构成了县域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绩,但是当下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创新力不足、发展不协调、资源能耗大、市场封闭等等一系列迫切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在现实中的运用,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此背景下,开展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这一命题切入,运用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阐明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功能和主要特征,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突出问题,并立足于现实、把握好理论,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以期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有效模式,进而为决策者制定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首先,对县域经济的理论进行概述。界定了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从不同角度划分了县域经济的类型;明确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了县域经济产业构成多样、经济体系开放、地域特色鲜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特征。在阐明基本概念、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认识县域经济的作用、准确把握其特点是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县域经济的基础。其次,阐明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现代西方发展理论,包括主体功能区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清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进程与脉络,从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的先后提出,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性的指导理论。再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新开始阶段(1978—1982年)、探究摸索阶段(1983—1991年)、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科学发展阶段(2003—2012年)、新发展阶段(十八大以来至今)。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进行了介绍,对整体状态、分布状况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展示。对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进行了实例分析;挖掘各个模式背后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继而得出我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经验启示。然后,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要素结构不断完善,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先后又出现了“江阴模式”、“神木模式”、“双流模式”、“新晋江模式”等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其实并不仅仅在于促进了自身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在于它为中西部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某种借鉴。基于对新型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丰富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宝库,为县域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文章基于理论、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典型模式的总结,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分别是: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以期在刚性的原则下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县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每一个维度,实现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肖丽萍[4](2016)在《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研究(2001-2015)》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政府-社会组织三位一体合力对经济发展对人文社会环境甚至于自然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效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迫在眉睫的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地区还是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抑或是欠发展国家与地区对此都不可回避,也无法置身其外。而且,不可否认的是,欧盟这个在区域一体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且最为成功的共同体,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关注已久。尤其是它在经过20世纪最后十年的政策酝酿后,从本世纪伊始,在世界上率先颁布了一系列的“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因此,从治理理论的“新治理范式”角度对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进行分析,并在较短的时间轴上对该政策进行跟踪考察,力图从政府角度研究该政策的发展规律,以期能够经世致用。为此,本文聚焦于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思想起源、出台过程、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实践与效应,以及成员国在执行“欧盟企业社会政策”方面的不同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力图总结出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历史变迁的理论规律。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介绍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结构和主要创新点,并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运用进行了剖析。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从历史层面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在欧洲的伦理思想起源,以期从传统的哲理性上为本世纪其相关政策的出台做一个历史铺垫。第二章是本论文的聚焦点。它疏理了“欧盟企业社会政策”的出台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并着重于分析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和驱动原因,尤其是在其间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动态博弈,探寻出欧盟企业社会政策从“自愿原则”逐步向“法律规制”演化的趋势及其底蕴。第三章在前文“欧盟企业社会政策”出台与发展及其理论规律探索的基础上,对于这些在历时不足二十年的,利用政策工具理论为框架,尽可能对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实践与效果进行追踪分析。它将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实践工具分为规制、合作、促进和支持四种,并指出政策效应目前尚主要体现在对欧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方面,并且以成员国对相关政策的执行实践及其效应为主,要从理论上归纳出欧盟层面的政策实践及其效应有待时日。第四章从欧盟成员国对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理解与执行的角度,选取英国、法国、丹麦、西班牙和中东欧作为典型进行模式化的归类分析,研究表明由于成员国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执行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时呈现出不同特点。第五章在前面四章层层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总结了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发展规律。这就是:法律规制的前提是全民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发展是一个从软性的自愿依从向法规化刚性政策过渡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成员国对政策工具的使用与其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相,但是落后地区起步晚却有一定的后发优势;最后,结合欧盟在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方面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经验就中国相关的发展现状提出借鉴。结语部分在凝练和提升本文研究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后续深入研究新课题。
王晨[5](2016)在《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为社会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大大缓解了就业压力,缓解社会经济发展各阶段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在为社会不断创造财富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向前发展,为社会有序健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普遍较短,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许多,缺乏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体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企业文化是企业实现向前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中小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建设有效的企业文化。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也由单纯的有关产品、规模及技术的竞争转向面向品牌、价值和服务的竞争,企业的发展与其生态系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受我国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度普遍不足,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这些都导致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与国际乃至国内先进的企业文化相差甚远,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必将影响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向前发展,也会影响企业生态系统中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其中,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不足最直观的表现是,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无法真正落实到日常经营活动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影响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中小企业文化体系,并对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对策建议,既是现如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现阶段管理理论及管理实践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运用生态学和管理学相关的理论,把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结合案例分析,对中小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章是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讲述了本文选题的依据、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探讨本文相关概念的内涵;第二章对企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进行介绍,主要论述了企业生态系统理论、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生态系统的关系,对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撑,为文章内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介绍了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及构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系统模型的原因,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模型;第四章分别从中小企业生态系统的微观生态系统、中观生态系统及宏观生态系统三个方面对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系统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第五章用典型案例,以B公司为例对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剖析,分析B公司概况,并基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分析B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中采取的具体措施;第六章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不同层面提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最后得出结论,中小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企业生态系统的理念,用系统思维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以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为依托,巩固现有的企业生态系统,保障企业从企业生态系统中获得稳定的栖息环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创造条件。
张东哲,满海峰[6](2016)在《辽宁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经营意识的研究》文中认为经济效益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所从事商品的生产、经营,以及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企业最高经营者的经营意识。近期朝鲜国内经济的新变化,为辽宁省企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需研究辽宁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经营意识。首先,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归纳可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然后,基于这些评估因素构建经营者的可持续发展经营意识的评价模型;最后,将这一模型应用于实际。以期这些分析结果会对辽宁省企业家、企业管理者,以及政府决策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田钒平[7](2012)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宪政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而每一个现实的个人是否有能力实现其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则是这一目的能否实现的根本前提。在现实社会中,公民权利实现的可行能力的获得取决于个人努力和学习与成长环境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对有主观意愿和客观努力的人而言,由区域性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学习与成长环境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通过学习过程培育和提升权利的可行能力的效果。而外部环境的塑造要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或市场两个方面的影响,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否得到社会的尊重,政府对其权利的维护又是否有效,构成了公民权利能否实现以及权利实现的可行能力能否有效提升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有效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二者的积极功能,提高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制约的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程度,是决定公民权利实现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在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市场环境与市场能力等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完善市场与政府权力运行的规则及其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将民族自治地方拥有的市场发展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转化为真正的经济和财政优势,进而推动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公民权利实现的可行能力的关键。从总体上讲,当下制约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制度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统一的市场运行制度与传统的习俗制度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二是中央或上级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职责和权力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为此,政府在研究和解决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时,需要注意并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尤其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以宪法规则为核心,通过不同层次的规则制定者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相应的规则,妥善处理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宪法规则与一般规则、上位阶规则与下位阶规则的关系,构建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内在和谐一致的规则体系及相应的实施机制。首先,以政府提供的正式规则作为评价非正式规则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标准,非正式规则能否成为经济发展的制度构成要素,应接受正式规则的检验。其次,重视规则的逻辑结构对规则的可实施性的影响,从微观层面解决制度变迁的有效性。再次,为维护由不同层次的规则构成的规则体系的内在协调与一致,必须将一般性规则和政策置于宪法的约束之下,建立以宪法规则为依据的规则冲突解决机制。最后,注意规则的公正性对制度变迁的有效性的制约。一般性规则的公正性应接受宪法规则的检验;对为一般规则提供公正标准的宪法规则进行修改时,必须遵循协商民主和一致同意规则的要求。第二,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应改变以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总量差距作为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价值目标的传统观念,以保障公民的充分就业、收入改善和收入能力提升为重点,引导经济活动的安排和相应的制度变革。首先,确立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妥善协调与处理政治民主、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等非经济因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制约,以及各民族自治地方内部的发展差距和环境与资源约束下的民生改善等相关问题。其次,制定在公有制之下有效保障公民就业的政策措施,在私有制之下保障公民就业稳定性的制度机制;建立与产值结构变化相协调的就业岗位供给制度、农民工真正退出农村的制度,缓解第一产业的就业负担。再次,建立解决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的农业规模化的相关制度;将生态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使生活在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区的民众能获得应有的经济收益;构建一个合理评价不同层级的劳动者的贡献大小、资本和劳动对物质生产的贡献大小的标准体系,保证分配的公平性;对因国家政策和行业垂直管理造成的公民收入的过大差距,应确定一个合理标准,既能体现一定优惠,但又不致引致行业之间或内部的过大差距。最后,改善劳动者参与社会组织决策形成与实施的权利保障,加强市场运行法制教育,加强教育质量建设,赋予和保障具有传统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成员自主选择教学语言的权利而不是一体化地推行双语或民族语言教学,将环境治理和维护作为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基本条件,加强公民的宪政意识与能力的培育,使其能够运用法律权利与程序维护其利益。第三,以宪政改革为核心,修改与完善宪法及其相关法,合理划分中央或上级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权力界限,明确界定各级政府为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应承担的责任,建立和完善宪政规则实施机制,将各级政府的职权行为纳入宪政轨道。首先,在宪政结构的完善方面,修改设置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享有双重权力、行使自治权必须报经批准的宪法规则,慎重对待垂直管理体制改革可能对自治权造成的分割;修正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或司法机关的双重领导或监督体制,建立“以地方权力机关为核心,横向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相互制约为主导”的分权运行机制;以宪政分权逻辑处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治权与上级政府帮助职责的关系,由中央或上级政府行使最终的决策权,由地方行使决策的请求权和执行权,以维护中央或上级政府决策与民族自治地方需求的适应性。其次,在自治权的有效行使方面,以《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宪法相关法为依托,修改和完善界定自治权的规则,使其在微观结构上具有完整性、明确性,对其他法律中不符合宪政原则和规则要求的具体规定予以修改,减少规则之间的冲突。赋予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启动立法解释、违宪审查和争议裁决的程序权利,消解其与上级政府发生争议时的被动困境。再次,在帮助职责的有效履行方面,修改《宪法》及其相关法界定特别措施的规则体系,明确帮助职责的合理限度,合理区分有关政府承担的具体职责,妥善解决上级政府严格按照规则要求履行职责的维护机制;改革和完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公共决策机制,使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作出请求上级政府履行帮助职责和执行帮助政策的公共决策时,能够真正反映当地的发展特点和客观需要;改变以“历史补偿”或“现实补偿”作为支撑上级政府履行帮助职责的正当理由的现状,以尊重与保障生存权与发展权为依托,通过宪政规则与实施机制将接受帮助者与上级政府的权力行使限定在合理限度以内。
宋伟[8](2011)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中国社会转型的速度、深度和广度也进入到了一个变化更加剧烈的时期,影响并推动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经济社会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蓬勃向前发展,市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特别是由于企业伦理失范引起的企业不良行为更是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这其中中小企业伦理失范问题则相对更为严重。以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推进社会转型时期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诉求,所以无论是以企业自身的微观角度还是以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中小企业伦理建设体系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概述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相关基础理论并界定相关概念,研究社会转型时期与中小企业伦理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必然性及价值目标。其次,建构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规范系统,主要分为企业外部伦理规范系统和企业内部伦理规范系统;为提高系统运行效果,对系统进行基于非线性、涌现性和自组织性的复杂性科学研究。再次,对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失范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中小企业伦理失范的原因。然后,提出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对策,包括建设的总体要求、宏观环境的优化对策以及微观途径。最后,运用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对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本文研究丰富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理论内容体系,拓展了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实践方法和途径,推进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自身加强企业伦理建设,更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的提高。论文研究为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对策参考,对于推动中小企业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有利作用,实现企业与社会共同的科学发展具有显着积极意义。
严辛垚[9](2010)在《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新世纪经济高速发展,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房地产业中,数量占比达到80%以上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占了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目前,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正面临企业内外多种环境及因素的影响,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如何发展已成为行业发展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首先对“中小型企业存在和发展”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现状和特点,并提出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分析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接着,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通过对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以及国外发达国家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经验借鉴,并结合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的分析反馈,提出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最后通过合肥东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验证了研究方法及评价模型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对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谭春珍[10](2010)在《基于环境保护的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人类生活的改善,但人类每一次进步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现在地球已是百病缠身,所以人类社会已是到了整治环境治理地球的时候了。从09年哥本哈根会议的无疾而终到中国自己救赎,独自承诺减排目标,去年和今年的天灾不断,地震濒发,08年的文川地震到今年的玉树地震,西南大旱到南极冰川的溶化,环保问题日益特显。过去中国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以GDP为官员政绩的参照,使得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现在我国已在国际众多事务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承担着更大的义务,因而中国在建设中造成环境破坏日益突显,更是引来西方国家的口诛笔伐,所以我们引进环境保护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战略研究。企业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之一,尤其是我国中小企业众多,各类的中小企业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因此研究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环保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论文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从概念到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评述,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践情况,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途径。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探讨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接着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特点和发展现状,评价中小企业经营经济效益,揭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宏观整体存在的问题,内部经营存在的问题及环境污染问题等;进一步地,本文以银鸽集团为实证,通过分析银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实行循环经济模式,探讨了传统经济模式的障碍和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制定了中小企业的可发展规律的基本原则和战略框架,提出了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方法。论文着重从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及环境对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角度分析并解决中小企业如何在做到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利益,社会公益的“双赢”。
二、浅谈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小镇功能分析 ——从中小企业提升与乡村振兴互动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研究及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重点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与完善 |
一、论文的创新点 |
二、论文进一步完善 |
第二章 特色小镇、中小企业提升和乡村振兴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 |
二、特色小镇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三、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 |
四、特色小镇的培育建设 |
第二节 中小企业升级研究综述 |
一、中小企业升级的概念 |
二、中小企业升级路径 |
三、中小企业升级的影响因素 |
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原因 |
第三节 乡村振兴研究进展 |
一、乡村振兴的内涵 |
二、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 |
四、乡村振兴的难点、障碍及其关键 |
第四节 特色小镇、中小企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简评 |
第三章 特色小镇、中小企业与乡村振兴三者契合互动的逻辑 |
第一节 三者互动关系所反映的现实发展困局 |
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与农村发展的脱节 |
二、中小企业亟需适宜发展平台加快转型提升 |
三、特色小镇建设的契合互动效应 |
第二节 三者契合互动的内在逻辑关系 |
一、乡村振兴是三者互动关系的中心目标 |
二、特色小镇是三者互动关系的中枢平台 |
三、中小企业提升:三者互动关系的动力因素及其契合 |
第三节 三者互动关系的理论解释 |
一、三者互动的目标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
二、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乡村振兴增长极 |
三、中小企业转型提升:企业集聚理论的应用 |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中特色小镇的功能指向 |
一、农村全面对接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
二、植入现代产业,对接中小企业,打造现代经济体系 |
三、融入现代经济体系,挖掘乡村存量资源的现代价值 |
四、特色小镇建设将成为我国乡村发展的样板 |
五、特色小镇引发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性完善的紧迫需求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小镇提升中小企业机制分析 |
第一节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
一、目前中小企业总体发展状况 |
二、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的表现 |
三、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的原因 |
第二节 特色小镇提升中小企业的优势体现 |
一、更具针对性的综合服务优势 |
二、凸显产业链集聚的加速提升优势 |
三、比较城市地区的综合成本优势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小镇提升中小企业的特色功能 |
一、特色小镇:特色产业和特色资源孵化平台 |
二、特色产业:专业性中小企业竞争性的集聚 |
三、集聚效应:中小企业提升加速器 |
第四节 中国特色小镇提升中小企业的作用机制 |
一、集聚效应:特色小镇加速器的核心功能 |
二、集聚产生的规模效应 |
三、集聚产生的协作效应 |
四、集聚产生的学习效应 |
五、集聚产生的品牌效应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小镇推动乡村振兴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乡村振兴的阶段性要点及理论解释 |
一、当前中国乡村衰落主要表现及原因 |
二、乡村振兴的内涵与理论解释 |
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探讨 |
第二节 中国特色小镇推动振兴乡村的功能 |
一、增长极:中国特色小镇推动振兴乡村的核心功能 |
二、中国特色小镇推动乡村振兴的三大支撑功能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小镇振兴乡村的促进机制 |
一、资源要素集聚机制 |
二、现代发展动力机制 |
三、协调统筹融合机制 |
第四节 简要小结 |
第六章 大唐袜艺小镇:产业集聚转型提升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大唐袜艺小镇的发展演进 |
一、大唐镇基本概况 |
二、大唐袜艺小镇的产业演进过程 |
三、大唐袜艺小镇的空间演进过程 |
第二节 大唐袜业小镇发展效应分析 |
一、特色产业:集聚与集约效应 |
二、乡村振兴:综合带动效应 |
三、本地及周边地区现代化发展:带动效应 |
第三节 简要总结与借鉴 |
一、特色小镇的区位与资源特色 |
二、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培育 |
三、特色小镇的产业与文化融合 |
四、特色小镇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协作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中国特色小镇发展与中小企业提升和乡村振兴三者有效互动契合 |
二、中国特色小镇的适宜环境将加速中小企业提升 |
三、中国特色小镇促进乡村振兴的功能机制 |
第二节 剖析特色小镇发展典型案例的启示 |
一、发挥优势,注重服务 |
二、搭建平台,强化融合 |
三、有机契合,互促共进 |
第三节 相关政策建议 |
一、在特色小镇的遴选与培育方面:产业产品特色是第一选择 |
二、在特色小镇的产业培育方面:专业化合作是主要方向 |
三、在特色小镇服务中小企业方面:适宜综合环境是重要考虑 |
四、在特色小镇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制定乡村全面发展规划是重要保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2)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新材料产业的研究 |
1.2.2 关于产业发展效率的研究 |
1.2.3 关于产业集约化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产业集约化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2.1 马克思的产业集约化理论 |
2.1.1 马克思的集约化经营理念 |
2.1.2 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
2.1.3 马克思的协作化理论 |
2.2 西方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约化理论 |
2.2.1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2.2.4 技术创新理论 |
2.3 产业集约化的概念界定及动力机制 |
2.3.1 产业集约化的概念界定 |
2.3.2 产业集约化与相关概念 |
2.3.3 产业集约化的动力机制 |
2.4 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
2.4.1 新材料产业的内涵、行业特点与分类 |
2.4.2 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特殊性 |
2.4.3 国际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态势 |
第3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1 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 |
3.1.2 产业技术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缺失 |
3.1.3 产业发展效率低,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
3.2 制约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原因 |
3.2.1 微观层面上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管理水平较低 |
3.2.2 中观层面上存在地区壁垒,产业布局趋同 |
3.2.3 宏观层面上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标准体系不完善 |
第4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依据 |
4.1.1 技术创新能力是核心动力 |
4.1.2 要素有效利用是主要特征 |
4.1.3 产业经济效益是重要保证 |
4.1.4 产业组织优化是关键途径 |
4.1.5 可持续发展是必要条件 |
4.2 确立指标体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
4.3 指标体系的确立与可靠性分析 |
4.3.1 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2 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分析 |
4.4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
4.4.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4.4.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4.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应用TOPSIS法评价江苏省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 |
4.5.1 TOPSIS法的理论与方法 |
4.5.2 案例分析——以江苏省新材料产业为例 |
第5章 国外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5.1 美国 |
5.1.1 美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
5.1.2 美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
5.1.3 美国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
5.1.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
5.2 日本 |
5.2.1 日本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
5.2.2 日本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
5.2.3 日本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
5.2.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
5.3 德国 |
5.3.1 德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
5.3.2 德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
5.3.3 德国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
5.3.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
5.4 韩国 |
5.4.1 韩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
5.4.2 韩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
5.4.3 韩国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
5.4.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
第6章 实现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6.1 依靠技术创新推动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 |
6.1.1 技术创新对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作用 |
6.1.2 以提高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为核心的技术发展目标 |
6.1.3 促进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措施 |
6.2 构建集约型新材料产业组织结构 |
6.2.1 培育大型新材料企业集团 |
6.2.2 兼并重组新材料中小企业 |
6.2.3 构建新材料产业联盟 |
6.3 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布局优化 |
6.3.1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布局 |
6.3.2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布局优化的思路 |
6.3.3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布局优化的主要内容 |
6.4 打造基于循环经济的新材料绿色产业链 |
6.4.1 新材料产业链的构成 |
6.4.2 打造新材料绿色产业链的原则和思路 |
6.4.3 打造新材料绿色产业链的主要路径 |
第7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树立产业集约化发展理念 |
7.2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7.3 建立健全产业标准体系 |
7.4 加强新材料人才培育和引进战略 |
7.5 推进多元化的金融政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县域经济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类型 |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类型 |
三、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
一、产业构成的多样性 |
二、经济体系的开放性 |
三、鲜明的地域特色性 |
四、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县域经济的作用 |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路径 |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
五、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现代西方发展理论 |
一、主体功能区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三、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
四、不平衡发展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 |
四、新发展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与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
一、1978—198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开始阶段 |
二、1983—1991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探究摸索阶段 |
三、1992—200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四、2003—201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步入科学发展阶段 |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县域经济迈入新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 |
一、中国县域整体状态及分布状况 |
二、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及其启示 |
一、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二、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
一、东部地区发展成效显着,中、西部地区蓬勃发展 |
二、要素结构得到不断完善,部分县域经济发展迅速 |
三、充分利用地区中的资源,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 |
二、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
三、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 |
四、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 |
五、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 |
第三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及经验启示 |
一、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实例分析 |
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新型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
一、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二、完善土地经营制度 |
三、深化县域金融制度改革 |
四、落实“直管县”体制改革 |
五、深化市县行政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 |
二、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
四、农业产业合作化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
一、树立“新型”理念 |
二、转变政府职能 |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 |
第四节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 |
一、助推工业化发展 |
二、推动县域服务业 |
三、壮大民营经济 |
四、打造特色品牌 |
第五节 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 |
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
二、精准扶贫战略 |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
第六节 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 |
一、人才强县战略 |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 |
三、注重宣传推广 |
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全国行政区划(2015年底) |
附表2 2014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100强排名 |
附表3 2016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二、本研究的资料基础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五、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章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伦理基础追溯 |
第一节 古典时期工商业者社会责任思想观的萌生 |
第二节 中世纪宗教和行会对工商业者社会责任观的作用 |
第三节 启蒙思想家对企业社会责任观的奠基 |
第四节 工业化及战后经济复苏对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伦理观的影响 |
第二章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形成过程 |
第一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出台的动因 |
一、美国与新兴经济体的挤压 |
二、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的需要 |
三、欧盟福利国家制度摆脱困境的出路 |
四、全球化时代提升欧盟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 |
五、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大众媒体的助推 |
第二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出台与推进 |
一、《推动欧洲企业社会责任框架绿皮书》开启了政策的伊始 |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报告》确立了政策实践途径 |
第三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调整与加强 |
一、《推行增长与就业合作:使欧盟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优秀标杆》的政策调整 |
二、《2011-2014年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更新战略》的政策加强 |
第四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在中小企业的细化 |
一、欧盟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特殊性 |
二、欧盟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出台及其推进 |
第三章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实践及其效应 |
第一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实践 |
一、使用支持工具传播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
二、使用促进工具激励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 |
三、使用合作工具促进利益相关方对话 |
四、使用规制工具健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立法 |
五、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落实 |
第二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效应 |
一、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对欧盟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二、欧盟成员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执行效应 |
第四章 欧盟成员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模式比较 |
第一节 英国的市场机制运作模式 |
一、政府引领下突出市场调节机制的政策特质 |
二、非政府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实施的助推 |
第二节 丹麦的协商合作模式 |
一、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国家行动计划 |
二、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组织化运动特征 |
第三节 法国的法律规制模式 |
一、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律框架使之成为国家意志 |
二、吸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广泛性并注重国际合作 |
第四节 西班牙聚焦于“就业增长”的模式 |
一、在政府与社会对话的相互协商中启动 |
二、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与就业政策的配合 |
第五节 中东欧国家的借助外力模式 |
一、东西欧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差异 |
二、波罗的海三国相对先进 |
三、新入盟中欧国家的合作共赢 |
四、其他巴尔干地区国家的相对落后 |
第五章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经验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经验分析 |
一、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动议与第三方即社会组织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
二、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出台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
三、法律规制的前提是全民意识的提升 |
四、政策工具的选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文化都密切相关 |
五、落后地区相对具有后发优势 |
第二节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发展现状 |
一、中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 |
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制定与施行概述 |
第三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中国借鉴 |
一、经济转型期提供了中国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良机 |
二、对中央政府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建议 |
三、对地方政府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建议 |
四、对促进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方面的建议 |
结语 |
译名对照表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1.2.3 总结与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企业文化理论 |
2.1.1 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
2.1.2 企业文化的功能 |
2.1.3 企业文化的结构 |
2.1.4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
2.1.5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
2.2 中小企业的内涵 |
2.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2.2.2 中小企业的特点 |
2.2.3 中小企业存在的必要性 |
2.3 企业生态系统理论 |
2.3.1 企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
2.3.2 企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 |
2.3.3 企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 |
2.3.4 企业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内容 |
2.4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生态系统的关系 |
2.4.1 企业生态系统决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落实 |
2.4.2 企业文化建设影响企业生态系统的稳定 |
第3章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构建 |
3.1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概述 |
3.1.1 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
3.1.2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3.1.3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 |
3.2 构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系统的原因 |
3.2.1 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强调团队精神的需要 |
3.2.2 增强企业间基于信任的合作的需要 |
3.2.3 企业基于全新的系统视角分析解决问题的需要 |
3.2.4 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3.3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生态系统构建 |
3.3.1 中小企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
3.3.2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模型 |
第4章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中小企业文化系统要素 |
4.1 基于微观企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文化系统要素 |
4.1.1 管理者是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角色 |
4.1.2 强调团队价值的实现 |
4.1.3 中小企业文化体系重视产品的作用 |
4.2 基于中观企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文化系统要素 |
4.2.1 基于可持续发展思维,重视中小企业长期利益的实现 |
4.2.2 重视用户消费理念的转变 |
4.2.3 重视媒体在中小企业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
4.2.4 重视投资机构在中小企业文化体系中发挥的作用 |
4.3 基于宏观企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文化系统要素 |
4.3.1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体系重视传统文化的影响 |
4.3.2.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体系重视经济制度的影响 |
4.3.3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体系重视法律制度的影响 |
4.3.4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体系重视社会信用环境的影响 |
第5章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以B公司为例 |
5.1 B公司概况 |
5.1.1 B公司简介 |
5.1.2 B公司的发展状况 |
5.1.3 B公司现有产品的生态链 |
5.2 基于微观企业生态系统分析B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方法 |
5.2.1 营造“家庭型”企业文化氛圈 |
5.2.2 营造“学习型”企业文化氛圈 |
5.2.3 重视培养优质团队,通过团队目标的完成实现企业目标 |
5.2.4 重视企业内部工作环境优化 |
5.2.5 员工自觉用公司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 |
5.3 基于中观企业生态系统分析B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方法 |
5.3.1 迎合用户消费理念,生产绿色产品 |
5.3.2 竞争与共生并存 |
5.3.3 构建异业联盟 |
5.4 基于宏观企业生态系统分析B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方法 |
5.4.1 树立以实现社会价值为导向的经营哲学 |
5.4.2 用法律约束自我并维护自身权利 |
5.4.3 注重企业外部环境的建设,积极塑造企业自身形象 |
5.5 B公司的案例分析总结 |
第6章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
6.1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受宏观生态系统的约束 |
6.1.1 借鉴国外成功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 |
6.1.2 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履行社会责任 |
6.1.3 持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 |
6.2 基于中观企业生态系统分析企业文化建设 |
6.2.1 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 |
6.2.2 用联盟的思维打造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 |
6.2.3 把差异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核心 |
6.2.4 注重塑造优秀的企业形象 |
6.2.5 树立“居安思危”的企业文化意识 |
6.3 中小企业自创立之初就应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
6.3.1 中小企业应该不断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
6.3.2 员工渴望在优秀的企业文化中进步 |
6.3.3 中小企业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
6.3.4 中小企业要有产品质量意识 |
6.3.5 把多样化融入企业文化的建设理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7.1.2 研究的创新点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辽宁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经营意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研究设计 |
(一)文献回顾 |
(二)研究方法及变量选择 |
二、实证分析 |
(一)提高经营意识 |
(二)重视人才 |
(三)构建信息平台 |
三、结论 |
(7)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宪政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公民权利实现能力、经济发展与政府责任 |
1.2 相关概念、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的界定 |
1.2.1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地方 |
1.2.2 制度、制度约束与宪政 |
1.2.3 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
1.3 宪政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
1.4.1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制度结构与变迁机理 |
1.4.2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与制度约束 |
1.4.3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政府责任与宪政改革 |
1.5 可能创新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与制度构成要素的逻辑关系 |
2.1 制度构成要素的逻辑关系的多样性与模糊性 |
2.2 制度变迁的悖论与制度结构的分裂性 |
2.3 非正式规则作为合法性标准的限定性与可行性 |
2.4 观察者与行为者的立场的分离与统一的必要性 |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制度变迁的宪政机制与制度有效变迁的制约因素 |
3.1 宪政分权立法体制、规则的层级结构与制度变迁的有效性 |
3.2 规则的逻辑结构、违宪审查和解释机制与制度变迁的有效性 |
3.3 宪政规则的选择、宪政规则约束下的选择与制度变迁的公正性 |
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理念转换与制度变迁目标辩正 |
4.1 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为目标的制度变迁及其实效 |
4.2 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为目标推进制度变迁的合理性 |
4.3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基本要求 |
4.4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的主要任务 |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与公民就业保障的制度约束与对策 |
5.1 公民就业状况总体评价 |
5.2 解决就业问题的规则需求与供给现状 |
5.3 就业保障缺失的制度根源与完善路径 |
第六章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与公民收入改善的制度约束与对策 |
6.1 公民收入水平总体评价 |
6.2 区域、行业之间和行业内部公民实际支付能力差异分析 |
6.3 公民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制度根源与完善路径 |
第七章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与公民收入能力提升的制度约束与对策 |
7.1 影响公民收入能力大小的经济条件及其制度因素 |
7.2 影响公民收入能力大小的文化条件及其制度因素 |
7.3 影响公民收入能力大小的社会条件及其制度因素 |
7.4 影响公民收入能力大小的政治条件及其制度因素 |
第八章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宪政结构反思与重塑 |
8.1 模糊或淡化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分权关系法律规定的清理与改进 |
8.2 中央或上级国家机关与民族自治地方分权运行机理的缺陷与修正 |
8.3 中央或上级国家机关帮助职责与地方自治权的协调性不足与完善 |
第九章 民族自治地方有效行使自治权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构 |
9.1 规则结构对自治权行使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9.2 规则冲突对自治权行使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9.3 规则实施机制对自治权行使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第十章 上级国家机关有效履行职责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构 |
10.1 特别措施的稳定性对上级国家机关职责履行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10.2 特别措施的适应性对上级国家机关职责履行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10.3 特别措施的正当性对上级国家机关职责履行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与评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评述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 论文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
第2章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理论依据及价值目标 |
2.1 社会转型相关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2.1.2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 |
2.2 社会转型时期的界说及现实表征 |
2.2.1 社会转型时期的界说 |
2.2.2 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实表征 |
2.3 中小企业的内涵 |
2.3.1 企业的涵义和本质 |
2.3.2 中小企业的涵义和特点 |
2.4 企业伦理的内涵 |
2.4.1 企业伦理的涵义 |
2.4.2 企业本质的伦理考量 |
2.4.3 中小企业伦理的特异性 |
2.5 社会转型时期与中小企业行为的内在关联 |
2.5.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经营的特殊环境 |
2.5.2 中小企业:社会转型时期的双面作用 |
2.5.3 社会转型时期与中小企业行为的相互影响机理 |
2.6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必然趋势 |
2.6.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经营的限制性 |
2.6.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抉择的应然性 |
2.6.3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共识性 |
2.6.4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主体间性 |
2.7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价值目标 |
2.7.1 追求有德性的经营 |
2.7.2 筑牢精神生产力 |
2.7.3 踏上企业公民之路 |
2.7.4 倾力公益慈善事业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规范的系统建构 |
3.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规范系统的界说和建构原则 |
3.1.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规范系统的界说 |
3.1.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规范系统建构的原则 |
3.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的外部伦理规范系统 |
3.2.1 企业与生态环境的伦理规范 |
3.2.2 企业与竞争者的伦理规范 |
3.2.3 企业与合作者的伦理规范 |
3.2.4 企业与消费者的伦理规范 |
3.2.5 企业与政府的伦理规范 |
3.2.6 企业与社区的伦理规范 |
3.2.7 企业与网络的伦理规范 |
3.2.8 企业与公益慈善的伦理规范 |
3.3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的内部伦理规范系统 |
3.3.1 企业与经营者的伦理规范 |
3.3.2 企业与员工的伦理规范 |
3.3.3 企业与安全生产的伦理规范 |
3.3.4 企业与技术创新的伦理规范 |
3.4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规范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
3.4.1 系统的非线性 |
3.4.2 系统的涌现性 |
3.4.3 系统的自组织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失范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概况 |
4.1.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规范化概况 |
4.1.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失范化概况 |
4.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失范的主要问题 |
4.2.1 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
4.2.2 不正当竞争行为广泛存在 |
4.2.3 诚信缺失问题极为严重 |
4.2.4 偷税漏税现象较为普遍 |
4.2.5 面对风险的冷漠表现 |
4.2.6 对员工采取的非人本化管理 |
4.2.7 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 |
4.3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失范的宏观原因 |
4.3.1 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经济失调 |
4.3.2 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 |
4.3.3 法律制度体系完善的滞后 |
4.3.4 社会舆论监督的乏力 |
4.3.5 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 |
4.4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失范的微观原因 |
4.4.1 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 |
4.4.2 企业伦理自律的缺失 |
4.4.3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模糊 |
4.4.4 企业风险关联视角的局限 |
4.4.5 企业生产价值链条的制约 |
4.4.6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 |
4.4.7 非政府组织推力的空白 |
4.5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失范原因的耦合分析 |
4.5.1 双摆耦合模型 |
4.5.2 中小企业伦理失范原因的耦合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对策 |
5.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总体要求 |
5.1.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指导思想 |
5.1.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 |
5.2 创造有利于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宏观环境 |
5.2.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5.2.2 大力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5.2.3 着力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体系 |
5.2.4 努力构建全民监督体系 |
5.2.5 以优秀传统文化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 |
5.3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微观途径 |
5.3.1 树立和培育中小企业伦理价值观及伦理文化 |
5.3.2 以企业伦理管理强化中小企业伦理自律 |
5.3.3 实施常态化建设以促进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
5.3.4 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有效推力 |
5.3.5 切实提高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信息化水平 |
5.3.6 拓展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国际化视野 |
5.3.7 深入开发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资源 |
5.3.8 全面加强中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5.3.9 推动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多维主体协同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评价 |
6.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评价指标的遴选 |
6.1.3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状况评价模型的构建 |
6.2.1 未确知测度评价的基本原理 |
6.2.2 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6.3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未确知测度评价分析 |
6.3.1 数据获取与检验 |
6.3.2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评价实证分析 |
6.3.3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调查问卷 |
附录二: 2007-2009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大事记 |
(9)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中小企业存在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 |
2.1 国内外中小型企业存在与发展理论综述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2.3 国内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国近年来房地产宏观市场的回顾与分析 |
3.2 我国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界定和存在的现实依据 |
3.3 我国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4.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研究 |
4.1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综述 |
4.2 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构建的必要性 |
4.3 国内外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4.4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及思路 |
4.5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中指针的建立 |
4.6 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中指针的权重确定 |
4.7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
5.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
5.1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
5.2 典型发达国家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发展模式探讨与启示 |
5.3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持续评价模型对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反馈 |
5.4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
6. 案例研究 |
6.1 合肥东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概况 |
6.2 合肥东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
6.3 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在合肥东信房产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
6.4 合肥东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策略建议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基于环境保护的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 |
2. 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
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2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2.2.1 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
2.2.2 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
2.2.3 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
2.2.4 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
2.2.5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 |
2.2.6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可持续" |
2.2.7 可持续发展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
2.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2.3.1 公平性原则 |
2.3.2 可持续性原则 |
2.3.3 共同性原则 |
2.3.4 需求性原则 |
2.4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
2.4.1 经济手段 |
2.4.2 技术手段 |
2.4.3 政策手段 |
2.5 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实践 |
2.6 可持续发展在国外的实践 |
3.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发展特征 |
3.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
3.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
3.2.1 政策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文化环境 |
3.2.4 社会环境 |
3.3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征 |
3.3.1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
3.3.2 中小企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
3.3.3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
3.3.4 中小企业是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 |
3.3.5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区 |
3.4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问题 |
4. 中小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4.1 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
4.1.1 不完全市场与环境恶化 |
4.1.2 企业外部性与环境恶化 |
4.2 环境保护的经济学手段 |
4.2.1 企业环境外部性内在化 |
4.2.2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
4.2.3 环境经济手段的基本类型 |
4.2.4 环境经济手段的实施条件 |
4.3 绿色GDP评估体系 |
4.4 中小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4.4.1 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 |
4.4.2 环保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
4.4.3 淮河流域水污染的启示 |
5. 基于环境保护的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
5.1 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
5.1.1 制约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因素 |
5.1.2 制约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因素 |
5.2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战略 |
5.2.1 环境经济手段的运用 |
5.2.2 进行排污权的初始分配 |
5.2.3 建立环保投资激励制度 |
5.2.4 完善排污交易体系 |
5.2.5 确定位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
5.3 中国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实证 |
5.3.1 银鸽投资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5.3.2 循环经济促进银鸽投资实现可持续发展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建议 |
6.2.1 优化环境资源配置 |
6.2.2 建立资源容量产权制度 |
6.2.3 建立环保投资市场机制 |
6.2.4 建立相适应的环保投融资比重 |
6.2.5 建立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浅谈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小镇功能分析 ——从中小企业提升与乡村振兴互动的角度[D]. 王天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2]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D]. 胡续楠. 吉林大学, 2019(02)
- [3]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李彦博. 武汉大学, 2017(06)
- [4]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研究(2001-2015)[D]. 肖丽萍. 云南大学, 2016(06)
- [5]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 王晨.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6]辽宁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经营意识的研究[J]. 张东哲,满海峰. 经济研究导刊, 2016(05)
- [7]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宪政保障研究[D]. 田钒平. 西南民族大学, 2012(12)
- [8]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研究[D]. 宋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9]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 严辛垚. 浙江大学, 2010(02)
- [10]基于环境保护的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发展战略研究[D]. 谭春珍.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2)